母婴护理服务规范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婴护理服务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61-0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将服务理念人文关怀渗入到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是现代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整体护理内涵的具体表现现将我院2007年产科家庭式母婴同室的构建实施情况,特色效果作如下介绍。
1 构建家庭化护理模式的历史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
1.1 护理理念的更新
护理理念是护理人员服务的宗旨,是护理人员的行动指南。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明确了护理工作的内涵。产科护理的新进展“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营造家庭式母婴同室”的服务理念也应运而生。
2 家庭式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2.1 营造服务环境
实施家庭式护理模式,病区设有家庭式单人产科病房,它是待产,生产,产后休养为一体的病房(Labor Deliery Recovery),名字也非常温馨:浪漫满屋,绿野仙踪。病房设施完备,波兰产床,电视,电话,微波炉,宽带网络接口.24小时热水供应.在病区,走廊,床头都有为产妇定身设计的产后健康宣教.病房的大环境在不同的节日营造不同的氛围.
2.2 规范护理行为
2.2.1 改变服务理念 产科家庭式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为产科和新生儿提供生理,心理,保健,精神,社会的全面支持,满足产妇及家庭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更行服务理念,推行规范化,宾馆化,个性化的服务.产科家庭式母婴同室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营造家庭式母婴同室”.
2.2.2 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 内容有产科现代化护理新进展,产科安全防护,护患沟通技巧,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高危妊娠的护理,护士的职业礼仪,产后延伸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
2.2.3 产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母婴同室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技能,新生儿的处理和复苏,产后宫缩及出血量的观察,新生儿延伸护理技能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技能,都进行了规范的培训和考核.
2.2.4 重视护理领域及相关领域间的沟通和交流 上级护理专家和兄弟医院的护理专家来院指导,畅谈产科护理新进展,选送护理骨干到苏州母子保健中心进修学习,到上海国妇婴学习,另外,还邀请心理专家为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团队咨询,从而拓宽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思路,有利于服务理念的转变.
2.3 深化服务内涵
2.3.1 重视健康教育指导 开设了”准妈妈学习班”,采用有目标,有计划,有反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产妇床头每人一本健康教育图谱和手册,还设计了顺产和剖宫产后一周食谱,产后合并症的疾病健康宣教.一对一的母乳喂养演示,集中授课的新生儿护理等等,通过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使产妇及其家属掌握产后保健知识.
2.3.2 开展产科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已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将其列人母要保健技术服务项目。我科开展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
2.3.3 开展产科延伸服务 开展新生儿扶触,产后电话回访,提供热线咨询,产后上门访视,产后为产妇进行产后抑郁情绪的预测及护理干预.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关怀,打造了产科母婴同室的护理品牌.
2.4 注重护理服务意识
2.4.1 公开服务项目,接受产妇监督,每个病房有一本服务指南,介绍产科特色服务,公开承诺各种服务项目,直接接受监督.
2.4.2 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孕产妇的需求,根据孕产妇不同的文化背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对于不同国家的孕产妇给予符合当地风俗的饮食和护理.各种护理操作前应先征求产妇的意见,在其感觉最合适的时间和不违背医疗,护理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3 体会
3.1 独特的风格 家庭式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是”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营造家庭式母婴同室”,体现的现代产科护理模式的新进展,顺应了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3.2 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产科家庭式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实施,拓展了产科服务范围,使产科护理从病房走向家庭,2007 年病人满意度(96)比2006 年(95%)提高1 个百分点,母乳喂养合格率(91.2%)比2006年(90.2%)提高了1.2个百分点,也为产科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今年的分娩数为2542人次,比2006年2280人次增加了262人次.为医院的发展和壮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零恒莉.产妇互动作用在产时的效应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
篇2
关键词:母婴一体化护理;护理满意度;床旁沐浴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母婴健康要求的提高,我院于2012年6月正式开设母婴高级病房--产科一体化病房(LDRP)。产科一体化病房用于产妇待产、分娩、康复和产后至出院的全过程[3],它将妊娠、分娩、产后和婴儿的监护整合在一个连续的生活周期,所提供的服务是个性化的,重视家庭支持、叁于和选择。新生儿床旁沐浴在一体化病房新生儿日常护理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体化病房的床旁沐浴强调了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3]的母婴护理服务理念。自开展以来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优质服务,大大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及医院的服务品质[1]。现将护理应用及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6月~2013年4月,本科室新生儿数680例,男婴386例,女婴294例,出生体重2250~4500G,平均体重3500g,平均孕周34~41w,APGAR评分》8分。
1.2目的 清洁皮肤,协助皮肤排泄和散热,预防皮肤感染;促进血液循环,活动肌肉和肢体,使新生儿舒适;了解并观察全身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各项问题;促进亲子间的互动,让产妇及早掌握新生儿沐浴。
1.3工作人员要求 一体化病房挑选的都是高学历、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的高素质护士;操作前要求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摘掉胸牌及手表、衣服口袋内避免有坚硬尖锐物以免划伤新生儿。
1.4病房环境 操作前30min进行环境清扫,保持病房整洁,配合柔和的灯光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室温控制在26~28℃,夏天在操作前30min关闭冷空调,冬季开启暖空调,并使用暖风机进行预热,操作前劝离过多的家属。
1.5沐浴设备 一体化病房每个病房都给予配备一套独立的新生儿沐浴设施:洗婴池池体由进口亚克力材料铸成,质地柔和,舒适接触肌肤;操作台面由高档人造石材料制造,四边做特殊包边处理,并给予配备厚度约5cm的舒适软垫;有中央控制水温设备,恒温出水设备,水温控制在38°~40°;墙式温湿度计;可移动磅秤;所用设备做到一浴一消毒。
1.6新生儿准备 沐浴前评估身体状况:体温、面色、呼吸、心率、精神状态、喂哺情况、大小便、皮肤黏膜、脐部等。遇头血肿、阴道难产的新生儿,观察24h以上,无特殊情况者再行沐浴。重症新生儿病情稳定后再予沐浴,沐浴前1h禁喂奶或喂奶1h后进行,以防呕吐和溢奶引起窒息。
1.7一体化病房床旁沐浴操作流程 ①物品准备:清洁衣服、包被、纸尿裤、一次性沐浴垫、沐浴露、0.5%PVP碘伏棉签、干棉签、消毒大小毛巾、消毒洗耳球、婴儿润肤油、消毒纱布。②调节室温水温,将新生儿抱至沐浴操作台。③核对产妇姓名及新生儿脚腕带、胸牌、性别。④脱衣、磅体重。⑤沐浴。⑥擦干,消毒脐带。⑦着衣,别胸牌并再次核对产妇姓名及婴儿表带胸牌性别。⑧向产妇或家属宣教有关事项(新生儿体重下降情况,全身护理注意事项等)。⑨保暖并协助加奶。⑩记录(体重、大小便情况)。
2结果
自我科开展床旁沐浴10个月以来,共680例新生儿,无1例受凉及不安全事件发生,满意度100%。
3体会
母婴同室床旁沐浴,顺应了国际化床旁护理模式趋势,符合我国卫生部倡导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宗旨[1]。①一体化病房床旁沐浴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根据产妇年龄、学历满足她们不同的需求,促进产后母婴亲情的交流,使产妇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转变,顺利度过生理、心理的波动,减少产后抑郁。②提升了产妇与家庭对医院的满意度、忠诚度,改善了家庭于医护之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一对一的护理服务减少了差错率的发生,并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充分尊重产妇及家庭多种权利,通过护士的指导帮助,增加了护患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③与传统沐浴方式相比杜绝了不少潜在问题及安全隐患如交叉感染、烫伤、抱错孩子、新生儿被拐等。④床旁沐浴过程中,母亲的语言、对视、愉悦的情绪对新生儿神经系统是有良性刺激,减少新生儿焦虑不安的情绪,床旁沐浴不仅促进新生儿体质量的增长,而且可改善新生儿睡眠,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⑤在床旁和产妇共同探讨育儿知识,产妇可边看,边听,边操作,这种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反复性、示范性更加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2]。⑥一体化病房开展以来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护士更加主动积极学习专科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使护理技术更加娴熟规范,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旭萍,王雅萍,陈峰芳,等.母婴同室开展新生儿床旁抚触的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12).
[2]汤新凤,楮桂方.新生儿床旁抚触对母婴健康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 2012,24(12).
[3]张美芳.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床旁护理效果研究[J]. 临床护理杂志 2013,12(1).
[4]金艳兰.保障和使用护理人力资源.落实优质护理服务[J].全科护理,2011,9(2C):528.
篇3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母乳喂养实施,让母亲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母婴床旁护理尊重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对保健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律性,提高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我院产科自2011 年2 月至今,共有188 例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采取了母婴床旁护理的操作模式[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 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1.1 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 ℃、水温38~40 ℃,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1.1.1 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1.1.2 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 ℃。沐浴水温38~40 ℃。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 cm的环行消毒,消毒2 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1.2 床旁抚触
婴儿床旁护理抚触步骤:房间温度28 ℃以上,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婴儿放松,操作前务必洗净双手,正式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双手轻轻对搓,使婴儿油具备一定热度后开始抚触,抚触步骤为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抚触,特别注意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婴儿做抚触,可选择沐浴前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也可选择两次进食之间,婴儿不烦躁、不疲倦、不饥饿也不太饱、清醒的状态最适合。让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母婴床旁宣教
在孕(产)妇床旁进行一对一宣教,内容包括。
1.3.1 产前对孕妇健康宣教
入室宣教(环境介绍、用物准备、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介绍、探视制度、饮食卫生介绍、自测胎动、吸氧的目的)产科并发症宣教(针对孕妇自身情况而定)分娩前、术前宣教(临产征兆、分娩过程简要介绍、术前准备项目及目的、分娩前/术前心理疏导)。 转贴于
1.3.2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①产后第1 天: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意义,母亲正确的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新生儿安全教育知识宣教。②产后第2 天:纠正母亲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方法、讲解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及内容。③产后第3 天:产后避孕指导、恶露的持续时间、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菌接种、出院指导。
2 结果
2.1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通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服务,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在服务过程中,把产妇视为亲朋好友,主动关心和帮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孕产妇的信任和赞扬,使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3 个月的满意度调查达99.5%。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我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体现专科特色的有效举措。通过基础护理广泛接触患者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让每一位莅临我院的产妇和婴儿享受称心如意的护理服务。
2.2 降低了医疗纠纷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提高。在此之前经常有产妇担心或怀疑护士会抱错孩子、打错针、喂错药、输错液等。有的产妇会跟着护士到处置室门口,想方设法推门探头一看究竟,表现出不放心。新生儿护理操作在母亲床旁边进行,产妇直接观看,解除了产妇的担心和猜疑,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因误会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母婴同室落实,达到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提升专业品质、提高母婴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2.3 变被动宣教为主动宣教
卫生宣教是护士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病房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产妇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优点等其他科普知识介绍给产妇和家属,对暂不能与患儿同住一室的产妇,在哺乳时由责任护士指导挤奶,保持泌乳。
2.4 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提高
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新生儿的护理特点[2]。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如为新生儿沐浴、抚触和游泳等,在很大程度上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幸福感,从而使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床旁护理操作时,每次操作前护士和产妇认真核对,不必将新生儿推出推进,很大程度上减少打错针、抱错孩子的机会,使新生儿得到更加安全的服务。
2.5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形象和素质
护士的形象是一种组织的整体形象,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总体认识和评价[3]。母婴床旁护理挑选的都是学历高、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所以护士们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自觉性提高,护理技术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 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程度,自本院产科母婴同室实施床旁护理以来,满足了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了母婴亲情交流,保障了母乳喂养成功,帮助产妇顺利实现初为人母的转变过程,减少产后抑郁,使产妇在分娩后可亲历各项婴儿护理服务,缓解家庭成员的不安和焦虑,使新生儿父母更勇于承担起养育的重则,而且降低了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风险,减轻医护人员精神压力,为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5(3):33.
篇4
[关键词] 孕妇学校;孕期营养;拉玛泽;家庭化分娩;母婴床旁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a)-116-02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family-centered maternity care,FCMC)是为妇女及其家庭提供监护的一种方法[1]。本院妇产科在90年代初实行母婴同室,2000年初实行家化分娩(丈夫陪伴)等家庭化护理措施,但母婴同室、家化分娩只解决了产时、产后的问题。FCMC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家庭过程,包括妊娠、分娩、产后和婴儿的监护。本院妇产科2009~2011年1 270例孕产妇实施FCMC,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和社会效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有家庭陪伴、家庭支持、家庭参与需求的孕产妇1 270名,建立产科监护档案。其中,20~30岁848例,31~40岁415例,41~45岁为7例;城镇1 123例,农村147;初产妇1 231例,经产妇39例。
1.2 方法
1.2.1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监护鼓励孕妇在家人陪伴下参加本院孕妇学校。将孕期营养、妊娠保健、新生儿护理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互动的形式让准父母们了解孕期、产时、产后的各种生理变化和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提高孕妇自我监护能力。建立产科监护档案,根据孕妇自身条件,由孕妇、家属和医务人员共同制定分娩计划,并组织参观母婴病房,让产妇有充足的心理准备[2]。
拉玛泽分娩法,也被称为心理预防式分娩准备法[3]。对要求自然分娩的932例,从怀孕28周开始夫妻一同训练。
1.2.2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时监护病房布局温馨合理,每间病房配备功能床、席梦思床、婴儿床各1张,设立独立的卫生间,方便产妇及家属的休息,保证了家庭的私密性。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时监护中,灵活的探视制度鼓励妇女在待产和分娩时与支持人员不分开[4]。在孕产妇住院期间,允许家人24 h陪伴。孕妇进入产程后,可由丈夫或产妇的母亲全程陪伴,给予心理支持,根据孕妇及家属的需要讨论并告知产程进展的状况。对需要剖宫产的产妇,责任护士及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剖宫产手术方式及麻醉的过程,使家属和产妇消除顾虑和担忧。不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手术后出生的婴儿都在妈妈身边处置,做到母婴不分离。
1.2.3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监护
产后期对于产妇、新生儿和家庭是一个关键的转变时期。医务人员在帮助产妇及家庭其他成员转变角色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院改变以往封闭式护理模式,开展全程母婴床旁关爱护理服务。
本院将新生儿接种、筛查加入母婴床旁护理中,此项操作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概率,降低了产科出错率,规范了病区护理管理,赢得了产妇及家属好评。本院针对产妇、家庭、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为孕妇及家属提供一对一的床边宣教,保障母乳喂养实施,与产妇及家属在信任的基础上构建了更加和谐的关系。
2 结果
纳入的1 270例孕产妇中,阴道分娩692例(54.4%),剖宫产分娩578例(45.5%)。全部产妇均掌握产前注意事项、婴儿抚触技术和产后注意事项,其中,1 263例(99.4%)掌握婴儿沐浴技术,1 251例(98.5%)掌握了母乳喂养(19名产妇因自身疾病实行人工喂养)。1 257例(99.0%)产后情绪良好,心理健康,有13例(1.02%)发生产后抑郁。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98.1%的产妇满意度达98%以上。
3 讨论
本院通过对1 270例孕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模式,明显改善了产科服务,产妇及其家庭对其分娩经历的满意度提高。对孕妇及家庭而言,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有利于帮助产妇及家属完成称职父母角色的转变[5],大大促进了母婴健康。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医院的市场地位也相应提高,成为本地分娩首选医院。但是,真正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模式的路是漫长的,正像FCMC所提出的那样:创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医院所需要的根本改变,是医务人员必须有新的态度[1]。孕产妇档案分析也显示,参与者均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心理需求也相应提高。如何让所有医务人员都能将分娩视为生理过程,而不是疾病,在分娩过程中如何满足每个产妇及其家庭在社会心理、教育、身体、精神和文化上的需求,如何跨学科协作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更有意义的信息是在今后工作实践中还需探索的问题[6]。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斯著.俞康民,冯晓(译).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S].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1.
[2]郑修霞.产科护理发展趋势[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3):17.
[3]陈京立,辛超英.在实施病人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79.
[4]刘敏,周洁.家庭产科监护模式下母婴床旁护理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0,30(23):87.
[5]王艳.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24):70.
篇5
[关键词] 产科;医疗护理纠纷;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c)-12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群众的求医和法制观念不断改变,维权意识较前更是逐渐增强。有时候往往因为医疗服务质量与人们期望值之间的落差较大,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提升。产科的特殊性,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为防止产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发生,认真分析产科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原因,调整服务方法和规范医疗行为,转变服务理念与管理模式,是减少产科病房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我院产科病房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发生的医疗护理投诉事件,包括有效投诉和无效投诉共122次/年,就122次的医疗护理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其中,79%是因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和沟通不良所引起;18%是因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所致;只有3%是因医务人员责任心缺乏或医疗护理事件导致。
1.2 纠纷原因
1.2.1 服务态度不良产科工作量大,面对的服务对象又是焦虑的孕妇、虚弱的孕妇、娇贵的新生儿、繁琐的家人,医务人员往往因此不能经常主动服务,主动服务的意识缺乏,造成孕产妇和家人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不满等情绪,孕妇临产后处于一种疼痛,怕出血、怕难产等紧张情绪中,心情难免急躁、恐惧,此时医务人员服务工作如果不到位,可能成为日后纠纷的隐患。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或胎儿出现突发事情,更加是纠纷的直接理由[1-2]。
1.2.2 沟通障碍产程是一动态变化的过程,能否正常自然分娩难以预料。有些产妇及家属认为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前检查胎位正、胎心好,就一定能顺利分娩,对各种意外情况(如: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宫缩乏力、胎死宫内等)可能在瞬间发生往往没有思想准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不了解,对很多医疗干预措施知识知之甚少,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产生误解,在不同的心理作用下产生纠纷。往往产妇病情的突发性就是形成重大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1.2.3 法律意识淡薄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患者住院享有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安全权、受尊重权、获取知识权、选择权、监督权,患者有权复印病历。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认识不清。日常工作中,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包括医疗护理记录过程缺乏真实性,是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的催化剂。
1.2.4 管理技术水平有限专业技术不熟练,缺乏经验,对某些潜在性危险认识不足,如产妇体虚肥胖、腹压运用差、胎儿大小产前估计不足,致胎儿娩出困难,造成新生儿产伤及窒息的发生。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服务意识淡薄,观察病情欠认真导致误诊误治。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制度不完善,是某些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1.3 防范对策
1.3.1 转变服务观念服务态度导致的投诉目前仍然是最常见的,因此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就可直接降低常见的投诉率。管理者应从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着手,使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提高患者满意率。以评选星级服务的方法,对服务态度优良者给予表彰,服务恶劣者给予诱导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适当的惩罚措施,以达到改善服务水平的目的。
1.3.2 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强调医患关系和谐,增进和改善医患关系,产科部分纠纷是产妇及家属对分娩动态过程的不理解而发生。医务人员要掌握沟通技巧,主动关心帮助产妇,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在检查、操作前讲清目的、意义,以使产妇合作。在产程观察中发现异常及时与家属联系,耐心解释病情的进展,倾听患者的诉说和愿望,体现医务人员尊重和保护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医疗服务中充满同情心和爱心,对加强医患之间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的作用。
1.3.3 增强法制观念在法治的社会,学法、懂法、守法是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纠纷发生的必要前提。因此,产科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一个护理人员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处处体现合理合法行为,合理维护自身和患者的利益,达到双赢的目的。
1.3.4 加强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缺乏责任心而出现的事故虽然占少数,一旦出现后果将非常严重,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产科医务人员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使医疗护理行为经得起患者的推敲和质疑[3]。加强业务水平,充分认识产科的高风险性及复杂性。对每个产妇从孕期检查开始至新生儿出生后,要求进行出全程观察,全面了解产妇各方面情况,做足产前检查和评估,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新生儿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正确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并妥善地处理。加强对每位助产士进行专业知识、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保证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行为的规范[4]。
2 结果
优质的服务水平,良好的沟通技能,高度的责任心,细致、具体、针对性地制订产科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完善、合理、合法、规范各项医疗行为,是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的手段。
3 讨论
临产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产妇和家属都怀着期待的心情盼望着喜悦的来临,母婴平安是首要问题,住院期间服务满意值是当代人的基本要求。恰到好处的沟通是增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高度责任心,拥有优良的医德医风是产科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的同时,还要知法守法才能杜绝医疗隐患的发生。保障临产分娩过程中母婴平安,提供优质的服务水平是减少医疗纠纷投诉的关键。产科医务工作者应认清问题所在,科学客观分析纠纷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新平.产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2008,(7):122.
[2]郭艳,临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94-95.
[3]胡仙琴,项灵裴,张美丽.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6,14(2):103.
篇6
【关键词】 剖宫产;母婴结局;临床护理路径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62
剖宫产是妇产科临床常见术式, 近年来剖宫产技术不断发展, 剖宫产手术在临床广泛应用, 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手术作为一项应激源, 加上产妇对手术、分娩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情绪, 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预后。为保障剖宫产质量, 改善母婴结局, 本文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 年龄21~32岁, 平均年龄(25.8±2.9)岁;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8.4±1.5)周;初产妇74例, 经产妇26例。入组标准[1]:单胎妊娠, 未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 向产妇及家属介绍研究内容,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 采用随机教育方式进行知识宣教, 随意性较强, 按照医嘱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 综合考虑科室特点、产妇特点、手术过程等情况, 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 以横轴为时间, 以纵轴为护理内容, 发放路径表, 向产妇、家属详细介绍路径表。护理人员按照路径表完成治疗和护理措施, 每完成一项内容打勾签名, 根据病情变化科学调整路径表, 具体内容为:①入院当日:热情接待产妇和家属, 向其介绍医院环境、病房环境、病友、主管医师、规章制度等, 消除陌生感, 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环境。了解产妇、家属的文化程度, 采用恰当的语言介绍护理路径内容、程序、优势、重要性等, 讲解剖宫产手术方法、过程、麻醉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 缓解负面情绪。同时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 指导其学习孕期自我保健、自我监护、呼吸训练法等知识, 强调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术前保障充足睡眠, 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分娩。②手术当日:手术前30 min, 产房温度22~24℃, 相对湿度50%~60%, 保持灯光柔和。陪伴产妇熟悉产房环境, 丈夫或母亲陪同待产, 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助产士应耐心讲解产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了解产妇疼痛感、耐受程度等, 指导正确舒适的, 如何翻身等, 通过交谈分散产妇注意力, 可有效缓解疼痛。③术后第2天:排气后, 可给予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热量的半流质食物[2], 确保产妇所需营养。及时更换衣服, 保持伤口皮肤清洁, 定时冲洗会阴, 减少感染风险。尽快让新生儿与产妇接触, 可培养母儿感情, 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④术后第3~4天: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学会正确挤奶方法、保健方法等, 尽早进行活动。剖宫产后, 帮助产妇选择合适的, 提高舒适度, 减少伤口撕拉带来的疼痛感, 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⑤术后5 d至出院:耐心讲解新生儿沐浴、喂养、抚触等护理技巧, 指导产妇合理膳食, 定期复诊和新生儿预防接种。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详细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3], 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环境等, 评分范围为0~100分, 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00%, 高于对照组的8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技术水平、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母婴预后, 但其并发症多, 延长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 增加产妇痛苦和医疗费用。在医学模式不断转变背景下, 人们对临床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妇产科轮班制护理仅重视产妇孕期生理变化, 忽视了产妇心理、生理、社会等改变, 导致产妇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 诱发神经内分泌系统应激反应, 导致收缩乏力、延长产程、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探寻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至关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4], 基于循证医学和质量控制措施, 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缩短住院时间, 节省治疗费用。综合考虑科室和产妇特点, 建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 对特定疾病制定出针对性、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措施, 有目的、有预见性地开展临床工作, 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 提高医院护理效果。本文针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以横轴为时间, 以纵轴为护理内容, 按照入院当日、手术当日、术后2 d、术后3~4 d、术后5 d至出院的顺序, 开展一系列产科活动, 从而缩短产程, 减少术后出血量, 减轻产妇疼痛感, 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取得了产妇、家属的好评。
与传统护理模式比较, 临床护理路径优势在于[5, 6]:①可规范护理行为, 减少护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②规范化的护理流程, 可控制和减少各项治疗费用, 减少产妇经济压力;③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护理质量、产妇满意度持续提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王旺花.心理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母婴世界, 2014, 12(17):91-92.
[2] 禹改君, 张佳楠, 王茹, 等.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护理效果的影响.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8(20):4206.
[3] 葛秋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18(z2):1-2.
[4] 欧少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1):46-47.
[5] 胡云霞.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6, 22(20):116-117.
篇7
关键词:月子服务;月子会所;问题;策略
据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报道,目前的月子市场生意紧俏,客户不断,有不少月子会所甚至出现要提前好几个月预约登记的火爆局面。月子市场的生意如此之好是与育儿观念的改变息息相关的,据资料显示,中国正进入新一轮的生育高峰期,每年约有1600万名婴儿出生,尤其是在2012年,龙年出生的人口数比往年高出5%。生育高峰以“80后”为主,这一代人比较注重于科学合理的生育和产后护理,他们对传统“坐月子”的方法有很多的抵触和质疑。再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负担逐步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产妇倾向于选择专业的月子护理机构,使自己通过专业的护理、科学的营养和产后运动快速恢复到产前的状态,月子会所提供的服务正式他们所需的,因此才会导致月子市场出现提前预定的场景。
传统的“坐月子”方式就是产妇由家人照看,在床上静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吃的都是补身体的食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偏高,这种方式不仅使产妇均衡的营养跟不上,而且长期的不运动,使得产妇身形难以恢复,气色变差,还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相比于传统的“坐月子”,通常产妇选择月子会所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专业护理,饮食搭配科学
“80”后的一代人大多数都离开老家在外地成家立业,父母不在身边,而且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还不想在月子期间因护理婴儿的观念而产生矛盾等许多原因而选择在月子会所。在会所里产后护理类的配套设施齐全,既有专业护理人员对母婴不间断的护理,又有营养师根据产妇和婴儿的身体状况,制定一日三餐营养、科学又美味的月子营养膳食这样,既能保证产妇和宝宝的营养,又避免产妇月子期间身形变胖。
第二、产后恢复训练有助于产妇快速恢复
因为工作的压力,许多产妇在坐完月子后就得回到工作岗位,身体和精神上很难马上就适应工作环境,还有身体虚弱的产妇恢复在月子期间会落下病根,身体很难复原。而在月子会所里,产妇们在专业的体能恢复师和运动教练的帮助下,通过恢复运动和一些器械训练,使他们的体能和身体素质能快速恢复到产前水平。另外,由于恢复训练对形体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帮助,很多产后过胖、体形变得臃肿的爱美产妇更加青睐月子会所的训练课程。
第三、有助于产妇摆脱心理压力
据资料表明,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近五分之一的女性患有严重产后抑郁症。产妇分娩后会产生对婴儿的种种担心,因为喂养孩子、家庭经济情况、夫妻关系、工作压力等生活中的琐事,过度的关注和扩大,会使产妇产生轻度的抑郁,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甚至会出现轻生。因此,月子会所在心理治疗上也有专业的人员负责引导产妇走出心理压力的影响,对产妇进行正确的指导及情绪疏导,帮助消除产后抑郁。
第四、社会因素
现代父母受到一些高标准、高品质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母婴健康方面的要求已经由简单的物质供应、传统的在家“坐月子”转向更注意心理调节和情感交流,加之受到多方面科学育儿文化的熏陶,对自己的生活标准和生活方式也做了规划。科学、健康、有品质是对产后护理的标准,他们多倾向于通过专业的、科学的服务机构获得合理的、健康的月子护理,经过专门的训练和体验学习对婴儿科学的照顾与看护。
月子服务行业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市场不成熟、行业不规范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新生的行业在管理与经营方面都没有制度的制约和引导,多是各个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行发展,公司规模大小不一,经营方式良莠不齐,市场管理不统一,经营秩序混乱,培训不规范,服务无标准,价格不统一。[1]
行业整体不规范,正规的、大型的、专业的月子会所寥寥无几,能以服务赢得客户满意的更是少之又少。多数都是以投入少、场地小、服务不标准、护理不专业的小型企业为主体,各个企业之间还因为吸引客户产生恶性的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市场经营环境。许多关于月子会所负面的报道就是这些服务人员素质差、服务质量低的小公司贪图小利不顾大局造成的。
二、从业人员不专业,缺乏技能培训
成规模的月子会所中能够提供护理的专业人员多是医院聘来的产科护士或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育婴师,都是有着丰富的产后护理经验的专业人士。但是行业里被称为专业护理人员的多数是有母婴护理工作经验的月嫂,有过照顾月子的经验却都没有相关的育婴师或医学护理方面的职业技能证书,甚至还有兼职人员。从业者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下岗工人,文化水平偏低,公司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之后就可以正式上岗了,缺少规范化的、针对性的正规培训,不注重员工素质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因此服务过程中常常因员工的态度和服务质量问题出现纠纷。
三、行业监管不明确
从月子会所的性质上讲,是属于家庭服务业范畴内的组织机构,由工商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和管理。但是就其服务内容来讲,是属于医疗看护、饮食保健的护理机构,应该由卫生部门负责统一规范和管理。这种不以医疗机构注册却从事与医疗保健相关的月子会所行业监管出现“一家多主”的管理难现象。月子中心登记注册、运营管理是受工商部门管理的,而其护理、营养配餐等服务是受卫生部门监督的。月子会所监管不足将为行业的规范发展、市场的宏观管理带来困难,也让众多的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月子服务市场规范化发展建议:
一、 强化管理力度,政府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
对于月子服务行业的管理,要协调好各个管理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在业务分工和职能上明晰职责范围,找出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专设一个部门负责月子行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清理手续不全、违规操作的企业,治理漫天要价、服务质量低态度差的企业,防止不正当竞争,统一服务价格,规范市场秩序。成立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根据月子市场发展的需求、现状和未来趋势,拟定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在行业协会的领导下,从无序化、随意化逐步向统一化、标准化转变。
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进入月子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是规范月子服务行业的重要手段;提高市场准入制度可以从源头上对规模小、设施落后、服务条件差的公司进行控制;提高对从业公司的硬件设施、整体环境、卫生标准等要求;提高注册公司人员配备标准,严格审核职业技能证书。
三、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培训
月子会所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母婴护理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正式上岗后,还需要对专业人员不断加强培训。因此建议月子会所除配备专业的育婴师之外,最好有从事儿科医学工作或研究的专业人士为会所作医学顾问,定期组织会所的护理人员进行关于母婴医学保健的专业知识培训讲座,保证对母婴健康的科学看护。(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安庆市劳动就业局调研组.家庭服务业:现状与未来[J],中国就业,2012,8(053-054).
篇8
[关键词] 母婴同室;风险管理;零缺陷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113-03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处理、监控,并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1]。产科是高风险科室,母婴同室护理中存在许多风险[2]。因此加强产科风险管理,是提高产科护理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及2010~2013年在本院出生并入母婴同室的3491、35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新风险管理制度对母婴同室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出生并入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共3580例作为观察组,胎龄35~43周,体重2230~4650 g,新生儿Apgar评分5~10分,平均(8.6±1.1)分;母亲年龄21~35岁,平均(26.9±5.5)岁;所有新生儿均未见明显异常,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硬肿症等疾病。另外,选择2006~2009年在本院出生并入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共3491例作为对照组,胎龄35~42周,体重2201~4721 g;新生儿Apgar评分4~10分,平均(8.5±1.6)分;母亲年龄21~37岁,平均(27.3±6.1)岁。两组研究对象在胎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风险管理方法
对照组仅行院内常规风险管理制度,观察组则实施新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2.1 规范新生儿入室的评估 ①核对身份标识:在其手腕及脚腕佩带床号,并对姓名、出生年月、体重等项目进行核对,防止治疗护理时出现换错婴儿等事故的发生。②新生儿出生时情况的评估:如出生Apgar评分的评估情况,对Apgar评分
1.2.2 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认知程度的评估 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放在母亲身边,喂奶及更换尿布等基本护理由产妇或家属完成,评估其对婴儿喂养方式的知晓能力,对更换尿布的技巧,睡眠方式与周期,对婴儿一般情况的观察等护理水平,有利于做好护理指导,预防新生儿臀红、窒息及家属焦虑等情况的发生。
1.2.3 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①新生儿异常情况的护理: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异常、口吐白沫等情况的新生儿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新生儿出生24 h无大小便时应引起重视;新生儿出现呛奶时,俯卧拍背,引出口腔残留奶,必要时吸氧吸痰,转新生儿科观察;对于重度黄疸不转新生儿科的婴儿,应严密观察有无拒乳、抽搐情况;新生儿头皮血肿者应静卧3 d,观察血肿变化及新生儿的反应情况,告知家属勿按摩、碰撞局部等;新生儿红斑应请皮肤科会诊。②落实护理巡视制度:新生儿出生24 h内每小时巡视1次,24 h后每2小时巡视1次,有异常情况者加强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反应、呼吸、哺乳、呕吐及大小便等情况,同时督促及指导母乳喂养,告知母亲发现异常及时呼叫,呼叫后护士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患者床边,防止新生儿发生呕吐、窒息。③落实告知制度,做好健康宣教:告知与宣教是辅相成的,新生儿入母婴同室时,须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知识及注意事项,并由产妇或家属在入院须知上签字;针对产妇及家属的护理能力做好护理指导,告知新生儿应单独睡小床,每次喂母乳后竖抱,轻拍婴儿的背部,头侧卧位睡,防止呕吐、窒息;在新生儿沐浴前后须认真查对,避免出现新生儿错抱现象;在母婴分开时防止婴儿被盗。④制订安全防范流程及护理工作指引:查找工作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环节,制订工作流程及护理工作指引,如新生儿转入转出流程、疫苗接种流程、探视指引等,防止隐患发生。⑤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化、质控化:在法制社会里,医疗护理记录成为医疗官司的证据记录[3];随着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日愈增高,要求各种文件书写应及时、全面、准确,防止因书写记录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及事故的发生,降低风险的发生;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质控化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如实记录新生儿的护理变化,尽量避免遗漏、错写、涂改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书写能力[4-5]。
1.2.4 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 强调第1次就把事情做好,针对每一步进行事先预测和实时监控[6],为消除或减少母婴同室的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进行隐患评估与自我考核,从而获得持久的进步。
1.2.5 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 及时通报医院有关安全的信息,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等;注重培养护士的个人修养和“慎独”能力,加强培训、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安全制度,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7]。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包括误吸、病理性黄疸、脐部感染、低血糖及猝死等;记录母婴同室中的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制订满意度调查表,以100分计,于产妇出院前发放并由产妇及家属自主填写,全数回收后实施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入母婴同室后的院内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且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母婴同室虽然对母婴有利,但也加大了护理管理的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8]。爱婴区护士务必要有防范风险意识、能预见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作为管理者,应做好以下几点:①要做好人力资源调配,科学排班,职责明确,医护紧密配合,层级清晰,发挥传帮带的效果。有资料显示,医疗护理差错事故最容易发生在夜间、午间以及交接班期间[9],因此,应做好这些薄弱环节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巡视,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发生。产科应根据其特点,在生育高峰期实行弹性排班制,增加工作人员的力量[10]。②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士长参与与组织制订护理工作流程,降低安全隐患。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并将告知制度贯穿于护理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产妇及家属的警惕性,对各种不安全事件起到防范作用。③加强护理人员基本理论学习,熟练掌握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表现、早产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新生儿相关的疾病知识等,以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应对新生儿出现病情变化的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 赖兰萍,邹晓清.实施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护理杂志,2004,21(3):77-78.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92-994.
[3] 闫桂环.从护理记录的缺陷看举证倒置存在的隐患[J].护理研究,2003,17(7):789-790.
[4] 徐耀凤,李运风.护理记录规范管理[J].护理研究,2003, 17(10):1157-1159.
[5] 蒋苏月.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记录的缺陷及防范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2005,7(10):1110.
[6] 杜合英,谢卫珊,李美清.“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小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6,5(5):64.
[7] 魏革,胡玲,林华,等.术中护理记录与“举证责任倒置”的新思维[J].护理杂志,2004,21(2):71-72.
[8] 李晓惠,周晓晴.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9] 范传玲,吕瑞华.护理差错事故与行为科学相关因素探讨[J].护理研究,2002,16(3):135-136.
篇9
产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产妇出院、人院的周转较快,具备较高的责任风险,同时患者与家属的需求较高,因此,产科的临床护理责任重、细节要求很高,一旦有所疏忽,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甚至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产科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1]。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对于提升产科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细节管理在产科护理安全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c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产妇68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各34例。常规组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26.3±2.4)岁;管理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25.9±2.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告知护理风险等。管理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a.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包括道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风险防范等,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从而为确保护理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2]。b.细化培训内容:在对产妇进行护理前,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细化培训的内容,运用层次培训法,将护理人员按照入科年限、工作能力等进行精准划分,然后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而提高护理的安全性[3]。c.成立产科急救护理小组:将应急状态管理进行进一步细化,成立专业的产科急救护理小组,并落实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指派专人对急救物品进行管理,做到“四定”。②入院环节的细节管理: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人院服务,用真诚笑容给予患者亲切的问候,并热情地进行服务,给患者准备干净的病床,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制定并发放详细的医院介绍单,包括对电梯分布的介绍、科室楼层分布的介绍、作息时间安排、一些设备(微波炉、饮水机等)的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并讲解人院须知,包括防跌倒的措施、防止压疮的方法等。同时,制定产科临床和护理的操作流程,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4]。③治疗环节的细节管理:产科患者病情具备鲜明的特点,即瞬时、多变,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关注每例患者,密切监测母婴的临床病情变化(如胎心情况、阴道流血情况等),监测其生命特征,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5]。同时,还要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定期和患者进行交流,对于患者的主诉要仔细、耐心地听取,并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以便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准确的预判,指导患者的饮食、行动。④出院环节的细节管理:临床护理过程中,出院的护理是最不受重视的环节,也是护理问题当中比较突出的,如果出院环节没有进行细节管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院后病情反复、预后效果差等,因此,在患者出院环节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严格检查患者的药物,包括数量以及种类,详细嘱咐患者及患者家属药物的服用量、服用方法和禁忌,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指导产褥期避孕、阴道流血的观察方法等,嘱咐患者一旦感到不适,要立刻就医[6]。认真指导新生儿的喂养、新生儿沐浴、新生儿预防接种等。
观察指标:观察常规组患者与管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对比其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第3方满意度调差表选项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用(x±s),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用率(%),行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常规组与管理组护理质量对比:常规组患者的会阴裂伤1例,新生儿窒息O,母婴创伤2例以及产后出血2例,总发生率14.71%;管理组患者的会阴裂伤1例,新生儿窒息O,无母婴创伤以及产后出血情况,总发生率2.94%。管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常规组与管理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82.35%,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97.05%,管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篇10
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做好明确、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对刚跨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进行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医学营养专业就业的方向: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营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保健需求单位(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母婴护理中心、运动队等),健康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俱乐部、美容及养生调理中心、餐饮和配膳公司、保健食品生产和营销企业)等领域,从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营养咨询和营养宣教、营养检测和营养膳食配制、食品安全等营养技术应用性工作。聘请行业专家做行业分析并直接带领学生到龙头企业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让他们了解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职位选择,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确立适宜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些都是他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步骤。
2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指明灯作用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涉及学生职业的选择、就业方向的明确,这也就暴露出专业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如由于学时、学制的局限,医学课程开设远远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的要求。部分医院为专科毕业生设置了相应岗位,即营养配餐员,但是毕业生不满意该岗位薪酬,认为没有晋升空间,因而不愿意应聘。怎样转变观念,这是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要明确的。据饶春平[3]的“高职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显示: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餐饮公司、学校、幼儿园等岗位。我校医学营养专业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因此,为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明确定位问题,我校将医学营养专业调整为临床营养指导、公共营养保健、健康服务等方向,从而对高职类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这一行业对懂护理,能进行营养指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母婴营养护理中心在全国已经有很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就已有3000家左右;浙江省母婴营养护理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调查显示,仅宁波就有30多家。若一家母婴营养护理中心配备4至6名母婴营养指导师,一年就需要150名左右的专业营养指导师,所以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母婴营养护理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市场乱象横生,质量良莠不齐。现实生活中,很多母婴营养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短期培训的“速成月嫂”。月嫂的“技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或由自己观察总结的,所以其观念普遍陈旧、缺乏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应针对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拥有一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对其公共营养模块开设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母婴营养护理技术,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弥补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欠缺。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专业建设内涵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
学生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体,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己,立足实际,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方向,进而付诸于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校高职学生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因而,要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方面来对自身进行综合评价,使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找准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要达到“人职匹配”的原则,必须要找到市场与自我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生涯机会的评估,从而对目标行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且分析方向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偏差应该不大。而在自我方面,用诸如“SWOT分析法”对自己全方位地做出评估,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清楚地反映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也给具体的职业定位做出更好的指引。
2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 上一篇: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 下一篇:病理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