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管理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管理案例

篇1

关键词:售后服务 信息管理 IBM 配件物流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13-03

一、售后服务的商业意义

售后服务的定义是,在某产品或服务购买行为发生之后,生产商或经销商对客户的支持行为。这常常有一个服务提供者与客户之间的质量保证合同服务协议来使之正式化。通过售后服务的提供,公司提升了客户所购买的产品的价值。

商务环境的改变,科技的投入使用,都在加剧市场内的竞争。售后服务背后隐藏的巨大潜在利润已经将各企业对于售后服务的态度大大改观,售后服务不再被看作是一个消耗成本的部门,而是摇身变成了一个利润来源。

无论售后服务的动机是由利润、竞争力还是吸引更多的客户,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是,售后服务给产品带来了附加价值的增加。McCluskey等的调查显示,售后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利润高达企业年收入的45%。根据Aberdeen集团Dutta和Long的调查,售后服务的销售额,占到了服务年收入的31%,而设备维护服务收入,占服务年收入的22%。FiveTwelve集团在对于北美机械制造商的调查报告中发现,机械制造商们选择提供售后服务的动机,是在保护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不被低成本制造商们抢走。而Kilpi发现,许多飞行器设备生产商将售价调低,是为了从航空公司赚取丰厚的售后服务费。

二、制造企业售后服务的管理业务流程

售后服务的基本执行要素包括:服务工程师(service engineer, SE)、配件和服务工具。我们将售后服务资源管理划分成维修维护管理、配件库存管理、配件返厂管理以及售后服务信息管理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在Cohen与Candas的研究中都有出现类似的归类方法。

电话中心是一个前沿阵地,接听和处理客户电话,协调入场维护服务以及配件配送。客户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的方式报修,机器设备本身自带的报警系统也会向服务中心发送坏损信号。在服务中心,首先会有一个远程的在线诊断来进行是否要派遣维修人员的判断。虽然远程诊断可以预先为维护提供很多信息,但远程诊断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要安排一个入场诊断才可以确定设备坏损情况。根据远程诊断的结果,我们可以做出两项决策:第一,何时派遣哪一位SE出场进行服务?第二,配件需要从哪一个仓储点进行配送?为了使服务等待时间最佳,配件应该与SE同时或比SE优先抵达客户地点。维修/维护服务结束后,又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旧配件或未用配件是否应该返回仓储点?第二,如果需要送返,则应该送回哪个仓储点?这两个问题凸显了配件配送管理和配件返厂管理直接的互动关系。旧配件可以根据其坏损程度、将来需求以及成本结构返厂进行分拣、测试、重新抛光、重新制造或丢弃处理。

三、制造企业售后服务中的信息管理系统框架

在计划和执行供应链管理中使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可以使供应链得到更佳的绩效。Jacob对于IT业MRP和MRP2以及ERP系统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记录,并指出这些系统的发展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重合的。同样,在售后服务管理中,Slater,Wilson万秀颖都曾强调过利用信息数据来预测客户的期望值,可以给公司带来很强大的竞争优势。图2所示一个经典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何里支持售后服务中的配件物流。在供应工作中,服务供应商需要收集和管理一系列的数据来支持供应商搜索、管理以及配合。服务提供商同样也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来支持各种计划任务的完成,比如服务网络的设计、库存补给、配送及仓储管理、返厂物流以及人力资源计划。在配送工作中,也包含了许多任务,如服务策划以及服务执行。

四、IBM售后服务管理

IBM的售后管理方式是一个经典的研究案例,并被作为售后管理中的现在技术水平的标杆。对售后服务计划和执行来讲,IBM的客户群极其复杂,其中,相当一部分客户由于购买的产品是固定于办公场所的机器设备,他们享有一系列服务权利。这些设备中,有IBM生产的机器设备也有非IBM的产品,但服务都统一由IBM提供,并与客户签订售后服务条款。从设备的规模,我们做出如下分类:(1)大型设备:大型设备的客户都是大型组织如政府、教育机构等。这些组织购入IBM整套设备作为他们的基础设施。(2)中型设备:IBM中型设备基本上都是I系列产品。与大型设备类似,也是针对B2B的用途设计。(3)小型设备:如个人电脑、pos机、调制解调器或多倍仪等。这些设备适用于B2B或B2C产业。

IBM的售后服务针对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差异较大。其中,大型系统可以享受维护人员到场的服务。而小型设备则需要送往指定服务网点。除了根据不同机型划分服务方式,IBM还根据用户量与客户签订量身打造的服务合约。此外,值得一提的是,IBM的配件物流管理以及配套的信息管理模式。

1.IBM的配件物流。IBM的配件服务部门需要与服务中心紧密合作,从而满足售后服务中的物质支持。配件服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IBM网络中找到合适的仓储点。IBM的网点遍布全球,为了提高效率,IBM还在固定的地理区域设置了区域中心,每个区域中心都负责各自区域内的配件仓储以及配送。IBM在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就大约有150个存储点。IBM服务网络能够确保给在每一个区域以最小的成本及时地提供服务支持。在每个层级中,IBM都需要明确的配件需求量。以达到在控制仓储成本、日常或经济配送成本以及保证服务质量额前提下,对于每个仓储点偶能保持足够水平的配件仓储量。由于在每个区域内都设立了多个仓储点,一旦最近的仓储点无库存,还有其他仓储点的库存可以及时进行横向配送而达到确保每位客户自期限内都可以享受到及时的服务。IBM中心使用的是分阶段仓储正常以确保补给的及时和充分。根据仓储政策,现有仓储水平、现有仓储位置以及部分超出等待时间的配送需求,IBM将会制定出下一次的配送量,并于每周进行一次从中心出发的配件配送。

2.IBM售后服务中的信息管理。IBM的售后信息管理对外的核心关注点是能够时刻保持积极的客户回应状态。对内的信息管理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高速互联网信息系统。Van Oosterhou对于IBM信息管理机制各个方面做出了详尽的阐述。本文主要侧重于IBM对内的售后服务信息需求类型以及在配件管理中的配合应用。

IBM利用OR信息处理工具来支持运作管理,而这个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输入作为支撑。输入的数据来自于预先处理的工序、产品以及客户信息。表1所示IBM需要收集的配件历史需求信息,每一个配件的信息都列有如仓储点、最近仓储点的国家/地区编码、所搭配的机型、紧急需求、维修点距离以及根据基本维修合同中得出的需求量。IBM收集的数据还有用户信息,如果表2所示,用户信息包括:每位用户的机器类型、最近仓储点、维护机构、安装时间、服务合约类型、用户所在地信息以及配件配送时间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份表格记录的是机器信息,而不是配件信息。表3采集的是对于每一个用户地址,所有可能当天送达的地址编码和货运时间、距离,这些数据由IBM合作的物流、快递公司进行收集和提供。

以上数据是IBM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最基础数据,IBM利用它们做出纵向配送规划。比如,IBM利用表1中数据来精心对每一个用户地址编码的服务诉求进行预测,此外,IBM还利用用户数据信息结合配送信息来计算服务反应时间期限内能够及时作出反应的仓储点。在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下,IBM还可以利用用户信息和配送数据来计算每个可能的配送点到达客户的配送成本和配送时间,从而得出最经济的方案。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简要的概述,在实际操作中,整个信息管理的数据处理是非常复杂而且精细的。

五、总结

售后服务在当今市场中的作用无容置疑,但我国企业普遍使用的传统售后服务中的信息交互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售后服务所强调的的快速反应,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的期望就更难达成。随着中国市场开发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着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售后服务随之成为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但是,综观国内,目前有许多制造型企业的售后服务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为消费者提供的售后服务良莠不齐,从总体上看令人为之心忧。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传统售后服务信息管理模式已经越发阻碍企业对售后服务进行有效的管理。随着网络化制造模式的不断发展成熟,以及信息系统技术的日益发展,建立面向现代集成制造的网络化售后服务模式,已是售后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体而言,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售后服务是一种既能提高企业形象,又能提高企业收益的方式。IBM建立的信息系统是对其售后服务一项有力支持,可以作为我国大中型企业在设计其售后服务数据库时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代丽君.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J].商业研究,2002(01)

2.McCluskey,M.,Bijesse,J.,Sodano,L.,2002.Service Lifecycle Management(Part1):The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To Buil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Services. Tech. rep., AMR Research.

3. Dutta, S., Long, M., 2008. Research Brief: Best-in-Class Rely on Contracts for Service Revenue ... and Deliver. Tech. rep., Aberdeen Group.

4.Hayes, N., 2005. Are you Dabbling in Service or Delivering Service Value? Tech. rep., FiveTwelve Group, Ltd.

5.Cohen, M., Zheng, Y.-S., Agrawal, V., 1997. Service Parts Logistics: A Benchmark Analysis. IIE Transactions 29 (8), 627- 639.

6. Candas, M. F., 2007. Consideraing Inventory in Service Parts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Problems with Time Based Service Constraint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7.Jacobs, F. R., Weston, F. T., Jr., 2007.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A Brief History. Journal of [7] Operations Management 25 (2), 357-363, special Issue Evolution of the Field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SI/ Special Issue Organisation Theory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8.Slater, S. F., 1996.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5 (1), 79 -86.

9.Wilson, T. L., Bostrm, U., Lundin, R., 1999. Communications and Expectations in After-Sales Service Provision: Experiences of an International Swedish Firm.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8 (4),381-394.

10.万秀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发展内涵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11.Van Oosterhout, M., 2010. Business Agil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Ph.D. thesis, 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篇2

关键词:病案信息;管理;医院

1病案信息管理概述

病案信息管理除了包括对病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索引、归档等基础性工作外,还包括对病案信息的研究、分析、开发、加工、综合利用等。通过有效的病案信息管理,能够将病案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医院决策、临床医学案例分析、医疗技术发展等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1]。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病案信息管理也将逐渐由传统模式过渡至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有利于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整体质量及效率。

2病案信息管理作用分析

在医院日常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病案信息管理属于基础性工作之一,其主要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反馈作用。科学化的病案信息管理及质量监控,可对病案所记录的诊疗行为进行合理评估,由此可反映出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及医院整体诊疗水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通过有效的病案信息管理可反映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有助于医院把握潜在性医疗市场。这样医院便能够结合市场动态对医疗服务进行调整。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把部分医疗资源集中于某些重点需求内容上,从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2]。②为医院临床医疗提供信息支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意味着将患者基本医疗信息充分整合起来,包括症状描述、病例、手术记录、报告单等。在诊治部分疑难杂症时,可调用上述资料,省去一些检验环节,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负担,还能够提升诊疗效率。同时,经过二次开发的病案信息是监督、指导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依据。③为科研教学提供依据。医学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真实临床数据作为支持,病案信息正是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原始档案材料,其中涵盖了大量客观临床数据,可为医学科研教学提供重要信息数据依据,是医院医疗科研能力的基础保障。

3完善病案信息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充分融入信息化技术

在现代病案信息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医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此来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效率及质量。病案信息管理应该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充分关联起来,通过利用相关软件对病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构建合理的信息检索。借助通信网络,能够让病案使用者克服时间、空间限制,为其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实现病案电子信息化意味着能够降低病案原件磨损,让病案原件得到妥善保护。利用信息化技术还能够实现病案信息共享。病案信息共享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即医院内部病案信息共享与外部环境信息共享。医院内部要打通各部门、各科室信息端口,建立病案电子信息管理标准,让各科室、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调阅病案,方便诊疗服务顺利实施。同时,医院要与社会机构如保险、科研、公安机关等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3]。通过构建病案电子信息平台,并赋予一定权限,让病案信息能够为外界所利用,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当然,在病案信息电子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工作。通过应用专项保护软件、防火墙技术等,防止非法侵入,为病案信息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3.2加强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

部分医院机构设置过多,存在一定的职能重复,容易出现职能混淆,这也使得医院内部病案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相关工作效能[4]。为缓解上述问题,医院内部应该强化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成立专门的病案信息管理团队,由其履行病案信息管理职能,逐渐实现病案信息标准化、集中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病案信息管理的专业程度。

3.3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一方面,医院内部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相关人才培养。医院可聘请高校专家进行定期学术讲座,让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人员能够了解专业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积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以增强岗位胜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学术建设。通过开展区域性的专业培训班,提升学科负责人专业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将病案信息管理纳入到继续再教育当中。只有提升学科带头人水平及学术地位,才能让病案信息管理获得重视,进而带动地区专业发展[5]。

4结语

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应给予充分重视。通过加强病案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人才培养、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让病案信息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惠芬.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11,12(12):8~9

2张永新.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6):81~82

3顾琳,郝新一.病案信息资料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02):63

篇3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保密;原则

作者简介:刘福红(1966-),女,辽宁大连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馆员。(辽宁大连11602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120-0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电力企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科研等方面的应用,企业大量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应用和存储,对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网络在企业管理中快速、高效、方便等优势的同时,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保密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是电力企业党政综合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才能保障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新形势下,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仍不失其保密原则

1.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呈现出来的新特征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其实,档案管理绝不是今日才有,它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档案管理是政府部门即所谓“官家”的职责,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档案管理才逐渐走进企业。在现代化工业建设中,档案管理的重要地位越发突显,成为整个企业管理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往,档案通常是纸质的文件形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档案管理步入了信息化管理状态,即将文字(图表、图纸、照片等)档案转化为数字化状态,经过发达的信息传播媒体,直接用以查阅、利用和存储。毫无疑义,这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新特征是时代的巨大进步,自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2.走出档案管理的神秘化并不是完全的公开化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档案管理被罩上一层神秘化的色彩,成为一般人不可逾越的,保守档案的机密更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天经地义的职责。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各项新兴技术的飞跃发展,档案管理也经历了开拓性的转变,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让档案活起来用起来,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为广大职工服务,这就使得档案信息诀别神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化。从现实看来,档案信息的公开范围越来越广泛,以往只可让少数人知道的档案信息,现在可以挂在网上,一点键盘,尽可知晓。如政府下发的文件,通过网站一般都可以查阅到。过去中央的涉农“1号文件”也被定为“秘密”,只发到县团级,致使意在给农民实惠的文件,农民却看不到,现在则是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档案管理工作毕竟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任何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都不会达到完全公开的程度,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要做到内外有别。在档案信息的公开和保密两者的关系上,应当从传统上保密主导下的公开,迈向公开主导下的保密。特别是涉及到敏感性的商业机密的档案信息,更是有着严格的保密规定,泄密不仅是工作的失职,严重状态的还要根据具体情节追究其法律责任。

3.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电力企业从机构设置上划分,档案管理一般归口于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基于此,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类信息的集散地,是保证企业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指挥部,是开展各项接待服务工作的窗口,也是做好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前哨阵地。每一名工作人员在完成正常工作业务的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当然,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同样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企业党政领导的具体安排下,以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为主导,做到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如此才能取得行之有效的结果。

二、深刻认识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1.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今时代下,电力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电,一切就会迅速陷入全面瘫痪。2008年初,南方数省所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把中国“煤电运”这种资源依赖性的弱点暴露无遗,充分体现出缺了电就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在现代化战争中摧毁电网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电力行业始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窥视的重点,近年来,针对电力企业的档案信息安全攻击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增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自觉性,时刻保持警惕性。

2.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保守商业秘密

多年以来,电力行业始终不渝地进行体制改革,电力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逐步走向市场,以此来焕发企业的生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优胜劣汰,而竞争的手段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其中千方百计地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则是其中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对手出于各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利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漏洞及失误,窃取电力企业的一些商业信息。事实证明,保护档案信息安全就是保护自己企业的利益。

3.保护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成果需要保护档案信息安全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施。结合电力安全运行和规划建设,每年都要开发研制一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科研成果,并形成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通过信息网络,某些竞争对手可以获得电力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信息,使电力企业的某些核心技术泄密或为对手掌握。保护档案信息安全,坚持档案信息的保密原则,就是保护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4.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局面必须坚持档案信息的保密原则

当我们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机遇期时,同样也进入了各类矛盾的凸显期,电力企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电力企业经营中一些不宜公开的档案信息,如果通过网络外泄,很容易被外界误读,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添枝加叶,乃至加以歪曲妖化,给电力企业造成不良的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如电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近来来社会对垄断企业的攻击越发强烈,如果不加强档案信息管理,势必为攻击者制造事端而推波助澜。实际上,这样的例子绝非鲜见。电力企业也需要维护其和谐稳定的局面,为此必须在档案信息前严格把关,防止某些档案信息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三、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如何加强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

1.增强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作为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国家保密政策法规和上级有关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部署,学习时事政治,把握国际和国内形势,把握行业改革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的规律,增强忧患意识,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信息网络窃取电力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增强责任意识,把做好电力企业党政综合部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企业形象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研究档案信息化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的规律,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应对和解决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工作遇到的新课题,推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和“一强三优”目标的新要求。

2.逐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要根据党政综合部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各类保密制度,对原有的保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保留其合理合法的部分,淘汰其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部分,总之要消除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空白地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责任体系,把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列入企业经营者(集团)经营责任制的考核目标,根据履行责任情况进行奖惩,加强对涉外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好对外接待工作中的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制度造成后果的当事人的问责。

3.采取技术手段防止企业档案信息泄密事件的发生

落实“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技管并重、保障发展”的方针,规范和加强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档案信息和信息设备的保密管理。重点做好档案信息系统、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电子文档及载体销毁等环节上的保密管理。真正做到“不上网,上网不”。作为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企业档案信息网站信息的管理。对的信息事先严格把关,防止包含企业商业机密、知识产权的信息上网,防止对本企业和用户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上网。

篇4

一、工程案例

吴江市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开展时间较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经起步。随着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定的出台,经过了数十年的努力,建设项目监测工作也不断完善,尤其是其中的档案管理,采取了各种信息化的手段,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二、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特点

第一,成套性。对于项目档案这一个重要特点,主要是通过项目的开展初期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的所有档案进行归档,其中包含了项目的立项、项目审核、项目工程招标、项目现场勘测以及项目的实施等全方位的文字、图片以及影像等档案。在建设项目活动中,成套性又包括了总体成套性、工作程序成套性以及单位工程成套性和立档单位的成套性。成套性也是项目档案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原始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档案成为了其建建设过程的衍生产物,同时也成为了在进行项目建设时所构的首要资料。因此,这些项目档案都是具有一定的记录性和真实性,更具有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在进行项目建设时,不针对项目档资料的整理和收集,那么会让这些资料的不完整性或者甚至形成无资料可查的情况。比如环境污染监测报告等。即便在事后进行了弥补,但是其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将会大大降低,无法达到原始材料令人信服的效果。

第三,专业性。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根据一个总的计划,这个总计划是需要通过许多单项工程的开展来实现的,它是整个项目所涵盖的不同的领域的文件记载,对不同管理活动的内容进行记录。

第四,多样性。一个建设项目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专业以及领域产生的文件内容是存在差异的。因为参加建设的单位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所以档案也具备了主体多元化的特点。而从建设项目档案载体上看,也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既包括了光盘、软盘,同时还包括了录音录像、纸质以及照片等。

第五,动态性。建设项目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验收都处于活动的状态下,正是由于这种动态性的特点决定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也必须是实时的、动态的。

三、信息化环境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施措施

1.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信息化。第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即使用数据库技术以及高速扫描技术等将声像文件、纸质文件等传统文件以及电子档案,系统地组成一定结构的档案信息库。第二,档案网站建设。 档案信息网站依托公共信息服务网站而存在,它以主页方式对档案以及有关档案的服务进行宣传。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步骤,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信息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展示。第三,数字化档案构建。数字化档案其技术手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远程获取所需档案信息的方式,这个形式的档案构建,更多的是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档案的使用,同时也体现出档案资源利用的便捷。

2.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措施。首先,要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主要方法是全文储存档案,要实现这数字化形式的管理,需要针对档案信息中的文字内容以有图像信息进行融合,把这些相关信息录入目录数据中进行管理,并且实现把目录数据制作成相关的检索入口分类,从而才能更好、更便捷地实现对整个档案的全文检索。档案的数字化主要包括了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传统的档案材料都使用纸质材料作为载体,这就需要将纸质材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其中可以进行扫描仪输入。还包括了对图像进行压缩以及管理,通过压缩图像文件,可以接上大量的存储空间。而管理图像文件主要是对图像文件压缩后重命名,存放在一个固定的路径上,在需要时可以通过直接按照文件名查找。数字化的档案如果仅仅散存于光盘或者硬盘之中,利用效果会较差,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才能确保使用时可以快速找到,通常的做法是利用软件进行辅助管理。有些档案是需要永久储存的,如果计算机系统发生损坏,就会造成原有数据以及档案损失,此时对光盘进行刻录,就能够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其次,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与人工管理相比,计算机管理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仅进行单机作业,那么计算机的作用也无法完全发挥。为了发挥档案信息的优势,为项目建设中的环境监测等提供重要的帮助,可以通过网络化档案信息管理来进行体现。依据管理手段,档案管理网络化又包括了因特网以及局域网两种方式。对于保密性要求较强的内部系统,应当正确使用内部网络,利用内部网络来针对内部档案信息进行共享,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如果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进行档案信息管理,需要增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例如:设置相应的查询密码,同时还可以设置查询权限,可以按照级别等级查询相应的档案信息。

四、信息化环境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篇5

目前,为适应管理信息化的大趋势,我国企业急需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开始强化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教学。mis是一门集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管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变化极大地促进了mis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从而给mis的教学[1]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下面结合mis的课程结构特点及国内高校mis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改革。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

(一)理论性。mis课程涉及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二)实践性。mis课程一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开发中小型实用的mis。(三)综合性。从广义上说,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mis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四)交叉性。mis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已经成为一个有特色的边缘学科。

二、我国高校mis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需引入mis学科前沿知识。主要表现为,mis学科基础理论中涉及的技术方法落后,那些已经随着科技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篇幅,而那些mis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却没有被纳入教学之中。(二)教学内容没有区分专业。目前,mis课程教学存在不同专业使用相同教材,分配相同授课时间,教学大纲定位不当等问题。如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较强,经管类专业则要求学生整体把握[3]和应用mis的综合能力强。(三)缺乏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与软件的结合。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比较少,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在虚拟题课题下所开发的非常简单的系统模型。(四)缺乏开发工具和案例式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很多好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c++,visual basic,asp.net,java等。而教学中由于实验环节没有跟上,使得理论不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仍然感到内容较抽象、空洞。 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mis教学改革

(一)注重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案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精心挑选或适当编写教学案例,从中引入基本概念方法和模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这里,尤其要注重将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纳入教学之中。(二)将案例分析同课堂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在每章的主要内容讲授完以后,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有争议的议题,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思考,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大课或小组讨论,并进行引导、提示和点评,这样实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三)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而设计的一些模拟生产管理问题的案例,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一个特定情况下,结合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案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请上来的方法。即老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讲,教师听,然后点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课堂辩论的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正反两方面的选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辩论,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发散性思维方法。针对教学内容确定选题,然后请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讨。(五)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mis的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求信管专业的学生以一个信息系统的设计者角色来学习,不仅要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而且必须熟知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并付诸应用;而对非信管专业的学生,则是以一个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学习,一般要求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理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设计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六)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环节设计。为了促使学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实践教学可采用课程设

计的方式进行。在学期末修完课程的同时,要求学生拿出一个中小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mis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管理系统案例教学,尚未建立起门类齐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库。我们需要进一步促进学术沟通和经验交流,提高案例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为创新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从而为mis的案例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8,4:119-121

篇6

【关键词】信管专业;电子商务;实践能力

一、研究背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已渐渐成为企业共识。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已经到了普及应用阶段,对即掌握信息化技术和技能又了解企业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空前巨大。高校如何培养适应信息化趋势的电子商务适用人才,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普遍注重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普通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对电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不深;

2.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3.没有有效的能力训练体系;

4.专业课教师的实际项目经验匮乏;

5.没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6.缺少实践的环境。

因此,在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状况,对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和重新设计,尤其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建设的实际能力,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培养急需的综合型、技能型人才。

二、本项目研究的具体内容

1.电子商务最主要的用人岗位分析

电子商务最主要的用人岗位分为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

(1)技术类

网站策划/编辑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规划、网络编程、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设计等工作。

网站设计/开发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网页设计、数据库建设、程序设计、站点管理与技术维护等工作。

网站美工人员:主要从事平台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工作。

(2)商务类

网络营销人员:主要是利用网站为企业开拓网上业务、网络品牌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

外贸电子商务人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贸易。

网站运营人员/主管:频道规划、信息管理、频道推广、客户管理等。

网站推广人员:负责销售电子商务系统和提供电子商务支持服务、客户管理等。

电子商务创业人员:借助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利用虚拟市场提品和服务,又可以直接为虚拟市场提供服务。

(3)综合管理类

电子商务项目经理:这类人才要求既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都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又具备项目管理能力。

电子商务部门经理: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2.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加强和完善《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建设,包含全网全程电子商务理念、商城运营、网络营销、仓储物流、电商规划等内容。我们将对《电子商务概述》进行适当调整,引入目前电商行业的核心运营理论,为我们培养人才做好准确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我们将从目前电子商务最主要的3类用人岗位进行专业课程改建。

3.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支持理论教学

需要如下设备:投影仪、投影幕、教师机、实训电脑、摄影灯套装、三脚架、幕布、相机、服装展示架、一体多变模特、影像处理PC、教材。

第二阶段:实际操作阶段

需要如下设备: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软件、服务器、投影仪、投影幕、教师机、实训电脑、LED显示屏、标志墙、图版、会议桌、实验指导书、试题。

第三阶段:案例和实战演练阶段

需要如下设备: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软件、服务器、投影仪、投影幕、教师机、实训电脑、LED显示屏、标志墙、图版、会议桌、摄影灯套装、三脚架、幕布、相机、服装展示架、一体多变模特、影像处理PC、教材、实验指导书、试题。

4.能力训练体系的研究

(1)能力训练体系构建

要培养一个合格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电子商务方向)的人才,除了管理模型和信息化的分析、设计与实现的训练,还必须加强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培养,让学生了解全网全程电商理念及电商企业上线实施的全程操作,形成一个综合和全面的能力训练体系。要掌握:

1)管理现状的分析、评价、诊断的方法;

2)新的管理模式建立的基本要素及构造方法;

3)对原有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诊断的方法;

4)新的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的方法;

5)包括开店准备期的销售平台站点管理、商品E化及平台内产品的管理;

6)运营导入期新流量的引入SEO实操;运营成长期如何提高转化率站内营销实操;

7)客户服务及订单处理实操;

8)库房规划与物流管理等。

(2)确立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方式

外请企业技术人员将实际项目带入课堂同步研发,并和企业做的结果相比对,进而找到差距,提升能力。

成立实践小组,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职业资格要求

在修学年限内倡导学生取得电子商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和市场调研分析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果有利于解决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电子商务趋势的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有利于解决信息管理专业在国内普通高校的理论性教育如何转向素质教育和增强实践能力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卓群.电子商务模拟实践教学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13).

[2]叶俊杰,王记志.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框架新探[J].电子商务,2007(05).

[3]田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的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2010(05).

基金文号:沈阳化工大学2011年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电子商务方向)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编号:2012C12)”。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新安全观 大数据 网络信息安全 评价体系

1 引言

我国新安全观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国际形式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原则的中国安全观。其具有丰富内涵与鲜明的特色,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新安全观在深化与完善阶段仍在与理论创新不断互动、磨合与有机统一。直至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当互联网技术已经覆盖了各个领域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时候,特别是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量呈海量爆发时,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成为中国新安全^环境下需首要面对的研究项目。

现有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体系中有很多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然而在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海量数据量时的能力明显不足。建立一套适应大数据背景的网络信息安全机制是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收集与研究,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以安全控制三要素“人、环境、技术”为中心的控制模型,建立安全评价体系。技术路线为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提出相关概念控制要素控制机制评价体系控制策略。

2 基本理论

2.1 大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特点

大数据概念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无法常规处理的操作数据,其出现表明了当前的信息技术的进化规模的庞大,需要采用更加高效、经济、智能的处理模式。

大数据存在数据规模巨大,数据海量的特性(Volume)、结构多样化,数据类型复杂特性(Variety)、有价值信息密度低特性(Value)、信息处理速度快特性(Velocity)、复杂性特性(Complexity)。简单来说即通过4V+C进行描述。大数据的作用总结为:

(1)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的节点,即各网络技术的应用形态。

(2)信息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在信息服务领域会加快网络技术产业的发展。

(3)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保持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4)可改变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的抽样调查不再具有普遍适用性。紧跟大数据时代特色成为学科发展新的方向。

2.2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与特点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还没有在各个国家之间形成统一的认知,自2001年联合国信息安全会议后,各国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逐渐发展,达成共识的信息安全特征为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可控性及信息抗否认性五个特征。我国的信息安全专家又将网络信息安全分解为环境、系统、程序与数据四个方面,即保证网络系统的软硬件与系统数据的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观中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息息相关而又不同于它们具有其自身独特特点,特点包括:

2.2.1 脆弱性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是一个脆弱性的系统,开放程度越大脆弱性越高即安全性越低。主要表现在系统设计、维护等多个环节。

2.2.2 突发性

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突然性破坏的因素多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传播性、潜伏性、复制性和不可预测性,其突发程度能够迅速破坏或窃取系统中数据。全球性:互联网的互动与互联将全球一体化为“地球村”,互联网的完全开放特性使网络信息安全不分国界,不分地域。

2.3 目前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与评价

目前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管理要素为:

(1)控制者,即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者。

(2)控制对象,以人员、财务等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数据库。

(3)控制手段与工具,管理者组织机构、原则、法规及管理方法等。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即是认定安全控制对象,组织管理者与工作人员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有效分配任务,制定实用的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

对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控制的评价需坚持科学性原则。由于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具有的综合特性,因此对其评价也应从全面性入手进行数据收集量化和简化评价。目前在评价方面的研究多为通过实践调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只能选择客观存在的评价指标而不能选择偶然因素影响下的指标。因此需要全面的选取指标以增大选取空间,还要量化评价因素最终才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3 大数据与网络信息安全

3.1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成因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存在着安全事故趋势的上升、基础薄弱和时刻面临新挑战。其成因包括:

3.1.1 技术层面问题

技术层面问题又分为硬件设备缺陷和软件的后门及漏洞。网络战已然存在并屡屡发生,黑客利用漏洞与后门作为武器,使漏洞如军火一般大有市场,严重危害了网络的安全环境。

3.1.2 人员层面问题

人员的控制的影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如此。从使用人员的安全防护意思,到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心,到专业人员的钻空子,再到不法人员的非法获利都会对网络安全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是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主体。

3.1.3 管理层面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会危及网络安全系数。表现为管理人员的不够重视、技术人员的麻痹大意、技术人员与使用者的教育及培训欠缺、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在新安全观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对于我国基础薄弱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针对大数据背景的管理机制构建要素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具有以下特点,改变原有数据保护原则;巨大的价值诱惑引发数据有更大的安全隐患;技术发展将数据安全隐患进一步放大。我国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我国目前面临形势为大数据网络攻击危害巨大,用户隐私易泄露,存储存在隐患。根据以上特点难点,本文提出了控制职能的构成要三素“人员、环境、技术”,是对前文“控制者、控制对象、控制手段与工具”的职能要素进行的概括处理。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的建立将围绕这三要素展开:

3.2.1 将控制者开阔为网络控制人员,包括管理者本身和管理ο

针对我国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大数据的特殊性,首先需要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在处理用户数据的时候采取安全合理的操作流程,保护用户数据信息免受非法侵害。而服务提供商的运营行为需接受相关法律约束与监管,避免服务提供者在大数据利益驱使下对用户的主动侵害。同时,用户的个人信息知情权也应该得到有效维护,并在信息受到非法侵害时得到通知或警告。

3.2.2 将控制对象概括为“环境”,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环境包括网络设施、网络文化与网络政策性法律

网络设施的正常运转与维护是互联网运行的根本。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海量数据信息,降低存储成本、合理充分利用资源、构建存储于管理体系、挖掘计算机体系、升级网络设施、优化算法、提高系统吞吐率等一系列手段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健康的网络文化和完善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保是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的有效保障。

3.2.3 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大数据背景下安全技术首先从“防”做起,防火墙通过授权信息隔离内部与外部网络,具有防止作用。其次为“密”即数据加密技术,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再者为“控”即网络监控与检测技术,通过监控软件与监控硬件对外部入侵系统行为和无授权的内部用户行为进行处理。最后为“审”即安全审计技术,主要目的为:

(1)威慑警示潜在攻击者。

(2)测试系统控制情况,将其调整到与安全策略相一致。

(3)评估破坏事件程度,为恢复和追责提供依据。

(4)发挥系统管理员的协作作用。

3.3 根据管理机制要素建模

通过前文分析认为,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模型应从“人员、环境、技术”三要素的角度出发。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人员层模型如图1所示。

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源头为网络用户的行为,而所要保障的也是网络用户的正当权益。因此人员处于核心地位,人员层为核心动力层。环境层则通过各种方式创造安全的网络环境,起到支撑作用。技术层则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构建防护层。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安全防护与实时监控两方面对信息安全进行控制管理,安全模型的构建也需要借助大数据信息安全技术以确保大数据下各个节点间安全通信。

4 结论

本文遵从国家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与实践要求,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以大数据背景为着眼点,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要素为“人员、环境、技术”,并提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围绕三要素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模型。分析验证了三要素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作用,为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为国家新安全观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黄睿,黄轩.基于主题爬虫的漏洞库维护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08):67-70.

[2]孙国瑞,华锦芝,刘思帆,等.实时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5,9(04):462-474.

[3]黄国彬,郑琳.大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框架及应对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3):24-29.

[4]Benaroch M,Chernobai A,Goldstein J.An internal control perspective on the market value consequences of IT operational risk ev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12,13(04):357-381.

作者简介

秦瑞峰(1982-),男,山西省临县人。硕士研究生。现为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篇8

(一)企业基础资料流失风险,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日趋复杂,细节管理与过程管理工作成为了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条件。同时,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基础性与过程性资料,而且其将会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重复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但是,因为其整体数量较大,将其纳入到企业档案库中进行集中保管时不但会占用大量的仓储空间,而且查阅不够方便,其不能满足企业应用的现实要求。因此,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一般只是针对相对重要的资料以及具有较高重要作用的基础性与过程性资料进行管理。而对重要性相对较低的资料,通常只是由企业各部门以及具体项目经办人自行进行保管。同时,由于企业不同部门的资料保管人员在档案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参差不齐,加之现代企业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基础性资料将面临着流失的风险,这将对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传统档案管理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尤其是在办公自动化应用趋势的加快,企业所产生的数字档案资料正义惊人的速度增长。很多大型企业内部已经逐步实现使用电子邮件在企业内部传递的联系方式。基于此,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

二、企业档案管理潜在的信息化要求

(一)现代企业市场开发信息需求现代企业市场开发工作中对企业竞争力的控制不仅仅在于对企业整体质量的控制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性方面。所以,强化企业对技术竞争的优势作用,提高企业进入、占领市场的速度,同时获得市场信息调控权利,为企业市场开拓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企业发展政策信息需求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但需要结合国家发展的基本国情以及国家整体发展趋势,同时还要重视国家政策以及国家资金调控对企业在整体技术创新方面的约束,把握好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而只有企业具备与发展政策信息化同步时,才能实时掌握企业政策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部动力。

(三)企业档案管理的技术信息在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了防止信息闭塞对企业整体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调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复性建设工作,并避免在档案管理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必须为上述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只有在相关人员掌握了信息化技术之后,才能对企业的前景控制起到一定的提高,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质量。

(四)潜在的人才信息现代企业经济和技术方面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是能够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不但要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性人才培养,而且还要对各类人才的信息档案进行基本控制。所以,在现代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过程中,人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企业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对企业整体的技术性设施进行信息化管理,而且还要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信息资源开发、传播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的给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确、超前的信息资料。通过调控的方式提升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一)符合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档案资料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检索者所关心的资料内容,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对所有这些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同时价值更高的综合档案信息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系统性,必须对档案信息进行精选,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对应的变化,例如,可以在计算机、通讯过程中进行文件起草、签发、管理以及归档等工作。因此,对应的档案管理机制也必须与之相对应。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建立起满足多种机读形式的档案管理体系。

(二)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手段现代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朝着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多手段的档案管理方向发展,而且这还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及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坚持档案的信息化发展方向,通过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及手段,逐步拓展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宽度和广度,积极探索出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新方法。例如,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不仅仅只是通过将传统纸质档案数字化处理的方式,而且还必须将电子信息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档案化,增强档案管理的深度。

(三)整合信息档案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企业的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因为缺乏合理有效的信息沟通,这主要是因为部门之间的割裂导致的。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首先要建立起具有统一著录格式与编排方式的当那管理体系,在各个档案部门之间通过规章制度的方式建立其统一的档案管理方式。同时,还要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让更多的信息利用者能够获得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档案信息,使得其可以更加高效、充分的利用企业档案信息,在服务企业成员的同时,间接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四)面向社会,完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善于通过捕捉极具时效性的信息以得到进入市场的机会。这时,主动提供企业中的部分信息为社会利用,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而且可以通过获取社会信息使用反馈,逐步完善企业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为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提供基础。

篇9

第一条水利信息网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分为广域网、部门网和接入网,其中广域网由骨干网、省市网和县区网组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水利信息网是水利行业各单位计算机网络互连构成的网络系统,是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各类水利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条为加强水利信息网的管理,保障水利信息网正常、高效、安全运行,促进水利信息网健康发展,推动水利信息化工作。

第四条本方案适用于接入水利信息网政务外网与内网的水利行业各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水利信息网的运行管理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单位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设定岗位,强化责任,保障网络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水利信息网的硬件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信息网的管理方案、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水利信息网ip地址;运行、监视和管理骨干网线路、设备;指导、检查和协调县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水利信息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水利信息网运行情况公告、公报和年报;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水利信息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中国互联网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市水利局办公室负责水利信息网政务网站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系统信息管理考评方案和进行考评工作;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信息的更新工作;负责各类水利信息、行政公告、普发性文件、统计资料的审查、页面编辑及对外工作。

第七条县(区)水利(水保)局的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县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所属县区网的管理方案、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所属县区网ip地址;运行、监视所属县区网和所在单位网;指导、检查和协调下级网络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所属县区网及所在单位部门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有关数据;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所属县区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第三章局域网网络管理与接入

第八条水利信息网局域网包括办公楼的交换机、网线、接口、网络系统等,全部设备均属本局所有,用户只能按规定使用,不能占为己有。

第九条用户使用网络,由市防办负责给以接入、开通和调试。严禁用户擅自接入网络。

第十条入网用户的ip地址、计算机名、分组等基本信息,必须依据《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sl307-)进行,由市防办统一分配管理,用户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一条各用户要爱护网络,不得擅自移动和损害。安装、装潢等施工涉及到网络的要提前与局防办联系,制定防护措施。每个用户都有保护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义务,发现正在对网络实施损害的行为有权制止,发现网络有损坏的有义务报告。

第十二条加强对接入水利信息网的因特网等其他网络的管理,保证水利信息网与其他网络的安全隔离。

第四章网络服务

第十三条网络服务是指利用水利信息网资源为信息传输和应用系统运行提供的服务。

第十四条水利信息网政务网站是我市水利行业面向社会的窗口,是与公众互动的渠道,面向社会提供水利政务信息和与水利相关的在线服务。

第十五条凡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均可到市防办申请办理5m的免费电子邮箱,科室单位申请办理10m的免费邮箱。

第十六条加强系统网站、邮件、文件服务、数据应用服务器、ftp服务器等网络应用的管理,保证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网络安全

第十七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定期分析、评估所属网络的安全状况,配备网络安全设施,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加强网络安全监视,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明确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网络管理部门对于网络故障,要及时发现、及时定位、及时解决;对于影响到骨干网运行的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对于影响到其他上级网络的故障,要及时向上级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复制和扩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处理,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

第二十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用户、系统和设备等的账号口令管理,重要系统和设备的账号口令由专人保管,并严格限定使用范围,严防账号口令泄露。

第二十一条不得在水利信息网上存放或传输任何信息。

第六章网络用户

第二十二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网络用户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网络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水利信息网管理规章制度,配合相关的管理工作。网络用户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网络、信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提高使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十四条网络用户在遇到网络故障、攻击、事故,收到非法信息,感染计算机病毒时,应及时向本单位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网络用户须对本人的网络行为负责,不得有下列行为:

1、私自修改和删除本人计算机的网络配置;

2、私自安装影响网络运行的软件或系统;

3、私自接入他人的网络端口;

4、私自接入未经允许的网络设备;

5、私自接入政务内网等其他网络;

6、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良信息;

7、安装盗版软件;

8、卸载统一安装的网络防病毒软件;

9、故意制作、下载、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恶意程序和其他有害数据;

10、向社会虚假的计算机病毒疫情;

11、未经允许,登录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

12、其他危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第七章网络机房和设备

第二十六条按照网络机房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专用的网络机房,为网络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第二十七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网络机房管理制度,对机房内的温湿度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机房。

第二十八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设备管理,对各类设备进行归类编码,建立档案。实行网络设备责任制,做到专人专管,并对相关操作进行详细记录。

第二十九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对各类设备定期检查、监视和维护,加强访问权限控制;建立关键设备的备份和报修制度;加强各类设备的配置参数管理。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工作,加强对运行管理工作的领导。

第三十一条各单位要积极筹措和落实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将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为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提供保障。

第三十二条各单位要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网络运行管理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网络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三十三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防汛等重点线路、重点设备、重点应用的管理,重视网络应急预案建设,提高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网络应急预案应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网络运行管理部门要保证骨干网有关设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于因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机的,应提前通知有关部门。

第三十五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值班特别是汛期值班工作,加强日常网络维护管理,配备必要的维护软件和工具,落实管理责任制,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做好工作日志,加强制度落实的检查和考核。

第三十六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用户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对用户进行定期检查,对网络故障采用多种方式(电话、网络、邮件、上门等)进行维护,保障用户和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九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七条对于在网络运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九条对于违反本方案第二十五条的网络用户,对于因管理不善和失职,导致网络管理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追究责任。

第十章附则

篇10

【关键词】档案管理;更新理念;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技术被运用到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去,档案管理人员也应顺应高科技时代的需求,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

一、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的档案管理仍存在着“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轻利用” 的思想,存在着“等、靠、要”、“安于现状”、“ 不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旧观念,还存在着“闭架借阅”、 “你查我调”的做法。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新技术及相关学科理论的不断渗透,使得档案管理领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思想观念落后、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步伐,缺乏开放和创新意识,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其次,以前纸张是主要的存储介质,辅助的有照片、磁带等,而纸质文件的缺点是难于永久保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损坏,而且占用大量的空间,不言而喻,管理成本也比较大。要从纸质管理改变成电子化、无纸化,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光盘、磁盘等介质,更需要相对专业的管理人才。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将是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最大障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馆室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共享性差,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的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以便在运用时显示出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它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较,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传统档案管理是对纸质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归档,若数量庞大,需要较大的档案室进行存放。档案信息化主要借助于硬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来实现,这些存储介质体积小、容量大,仅需要少量的消磁柜等专用设备进行存放即可。档案信息化在空间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每年都需要对年度内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费时费力。而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将纸质材料形成电子文档后定期或随时归档,并按事由进行分类,便于查找利用,既可以避免文件漏归,保证归档率和完整率,也更加方便、快速、及时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维护性;三是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档案的检索、查询都要靠手工来完成,手续繁琐,程序复杂,给档案管理和利用带来很多不便。而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可在电子文件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引,还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检索、查询信息更加方便迅捷。

三、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1、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重大意义的认识

人事档案工作向来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著称,档案和管理人员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勇于进取,努力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关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问题,把档案管理工作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使档案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新时代,要不断强化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科技化意识,不断强化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意识,这在加快档案由手工管理向计算机数字化管理转变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电子环境下工作意识的培养是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干部队伍。随着信息朝代不断发展,对每位档案管理工作者在业务素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精通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又熟悉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具有双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档案管理者除了有较强的事业心之外,还需要掌握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档案专业知识,涉猎一定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和与档案管理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管理科学,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目前的电子档案,各种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被开发并被应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完整的信息资料档案,可以便捷地实现统计、查询、检索等各类信息,能实时的对工作计划、措施进行适度的调控,档案信息化把档案工作从过去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增强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3、强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为档案的管理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手段和方法,但也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安全意识往往不够,造成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泄密,从而带巨大的损失,在档案管理中一定要对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认真的研究,要正确处理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关系,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