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范文
时间:2023-03-26 03:4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信息法学是信息管理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是对人类信息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法律关系规范的制订、完善和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的学科,是大学生的普适课程。本文探讨《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包括平台构成、功能和建设方法,以校园网为依托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更强的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现代高等教育中更多地注重交流、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及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在外部环境方面打下了基础。
一、《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成
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教师大量重复性劳动,同时也为学生获取信息、开拓视野提供条件。《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资源平台和学习平台两部分构成。
1.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主要由教材、案例、法规及网上相关资源构成。《信息法学》课程的知识资源比较丰富,马海群、周庆山、朱庆华、查先进等国内较知名学者都有信息法学方面的专著,这些专著都可以作为本门课程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信息政策及法规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相关案例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和积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和讨论素材。还有网上的资源,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萨缪尔森教授(Pamela Samuelson)的个人网站主页、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法学院的李特曼教授(Jessica Litman )开设的网络法课程(Seminar:The Law in Cyberspace)、美国坦普尔大学法学院波斯特教授(David G. Post)的网络信息法课程等,这些网上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国顶尖大学相关领域正在进行的教学和研究情况;此外,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张平教授开设的青苹之末:知识产权法在线教学网站,为了解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2.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主要由一些技术模块构成,包括身份认证模块(根据用户身份授予相应权限,可访问不同的资源,确保网络流量负载均衡)、学习跟踪模块(记录登陆自主学习平台的学生的学习时间、点播的内容与使用设备的情况,方便教师监督)、站内检索模块(采用基于内容和基于超链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平台还运用多线程技术、高效的索算法、稳定的Linux平台服器以确保速度)、在线测试模块(设有《信息法学》课程模拟题库,并设置考试分析软件,便于学生随时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学科论坛(师生运用平台上的论坛讨论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该论坛进行答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后台管理模块(通过后台管理以上模块,包括用户身份管理、资源管理、测试功能管理功能、采集信息管理等)。
二、《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6个层次:知识(knowledge)、了解(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其中,书本的知识记忆和领悟属于较低级的思维过程;运用原则,包括解决“新问题”、分析“新问题”的能力属于教高级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和“评价”属于更高级的思维过程。现阶段的教学,更多地集中在知识、领会和运用等较低级思维能力的参与上。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则是需要高级思维积极参与的,在学习活动中更为强调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两方面。
1.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效率。网络教学的形式大多是学生通过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各类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阅读能力。《信息法学》课程教学资源平台提供的教学及参考资料可以提高学生文本信息的阅读效率,帮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比较、提炼、概括和评价,从而获得更多对学习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法学》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高级思维习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记笔记、回答问题往往是一些较低思维层次的摘抄引用和简单的叙述性回答,而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有助于形成高级思维习惯。《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交流与讨论。平时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交流和讨论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但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在平台提供的讨论区进行知识交流,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并达成一定的共识。
2.提高教师的网络教学效率。进行网络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能够真正地理解学生自我建构进行自组织式学习的重要性。《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提高本课程教师团队的教学效率。第一,《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促进教师熟悉和应用主流网络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稳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结构范式,网络教学模式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目前网络教学中常用的模式有基于弗莱雷“对话式”教育思想的讨论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协作教学模式、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竞争教学模式和基于个别化学习理论的个性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以适应课程特点。第二,《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督促教师积累网络资源。《信息法学》课程突出案例教学,所以要经常关注最新法律问题,关注相关案件的进展,关注相关网站的最新报道,以及时补充教学资源。第三,《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促使教师掌握基本信息技术,以共享网络平台。网络教学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网络操作技术,了解留言版、作业提交平台等动态环境,从而跟学生一起共享网络平台。
三、以效率为导向的《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不一定需要多么高深的信息技术,也不一定需要多么复杂的网站结构,但一定要注重效率和效益,如,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重组、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评价标准的确定和学习小组的组织等,都要以效率为导向,尽量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完成即定目标。
1.以校园网依托构建。以校园网为依托构建《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最能体现效率导向的做法。很多高校都在创建精品课平台,并把这一资源放在校园网上,那么高校开设《信息法学》网络课程完全可以依托校园网构建课程平台,以节省资源。从硬件、软件条件的角度分析,校园网的硬件功能强大,软件更新快,是构建网络教学模式的理想平台,更重要的是,校园网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多媒体网络的建设为教师快速、高效、全面地收集、处理和使用广泛的信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校开展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教师备课,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校园网的利用率。依托校园网建设《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选择VOD (Video-On-Demand)视频课件同步点播教学模式、网络异步学习模式、实时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等,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习效率更高。
2.以博客圈模式构建。Blog(博客)是web log的缩写,也就是网络日记,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以博客圈模式构建《信息法学》网络教学平台符合效率和效益原则。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以博客圈模式构建《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成本主要包括:(1)硬件投入。《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博客圈的应用必须保证有足够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就目前高校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已经可以保障中小规模的信息法学教学博客圈的使用。(2)管理投入。在信息法学教学博客圈建立之后,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机制。(3)智力投入。教学博客圈内容及版面的维护更新和特色栏目的创建以及发展与其他博客圈的关系、吸纳人才入圈都需要一定的智力成本。(4)时间投入。信息法学教学博客圈的使用需要教师和学生支出一定的时间。显然,师生交流的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视野的拓宽、社会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其巨大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以博客圈模式构建《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预期收益要远远大于预期成本,同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不仅极大地节约了教学投入,也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是有效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 刘青.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图书情报知识,2006(1):108-111.
[2] 王晶等.高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简述.信息系统工程,2009(5):135-136.
[3]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dev.csdn.net/article/37/37728.shtm (2009-12-10).
[4] 张剑平.把握网络教学的效益与效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5):8-10.
[5] 倪丽娟.网络教学模式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6):69-70.
[6] 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模式探悉. (2009-12-10)
篇2
>>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基于Web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WEB服务的高校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Web技术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公共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 基于web的专家评价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Web Service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Fortran组件的Web计算应用平台构建研究 浅谈基于语义web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本体构建研究 基于语义web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本体构建研究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与研究 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协同设计任务管理模型研究 基于Ontology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构建 语义Web技术发展及基于语义Web的本体研究 基于Claroline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语义Web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一种基于语义的Web挖掘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cs/seqstack_adt.htm
……
4) 定义相应的操作实例,例如:数制转换、括号匹配检验、行编辑程序、迷宫求解、表达式求值等。其代码片段如下所示:
/cs/seqstack_convert.htm
/cs/seqstack_match.htm
/cs/seqstack_maze.htm
……
5 教学资源本体的操作
在创建完本体之后,系统要根据本体进行教学资源的组织与查询。这里使用jena作为本体操作的工具。Jena是来自于惠普实验室语义网研究项目的开放资源,是用于创建语义Web应用系统的Java软件包插件,它为RDF、RDFS、OWL提供了一个程序开发环境以及比较完整的解析、持续存储、推理和查询的函数调用和处理接口[5]。Jena提供了丰富的API,能帮助我们对本体进行创建、读写和检索等操作。下面的代码片段举例说明了如何查询本体中的实例信息:
OntModel ontModel = ModelFactory.createOntologyModel(); //创建本体模型
public String fPath = "e:/course/ds/ontology/stack.owl";
FileInputStream myfile = new FileInputStream(fPath);
inputdata = new InputStreamReader(myfile,"UTF-8");
ontModel.read(inputdata);//读取磁盘中的本体文件
public String q="PREFIX su select: ?Description where{?x su: 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x su:datatype ?datatype.}
Query myquery = QueryFactory.create(q);
QueryExecution qexec = QueryExecutionFactory.create(myquery, ontModel);
ResultSet qresult = qexec.execSelect();//执行查询,获取结果
6 总结
语义web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能够弥补现有平台资源分散、检索结果不精确的不足,同时能够加强资源的共享,并具有更好的交互性,满足学习者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的需求。平台建设的重点在于资源的建设与组织,难点在于本体的构建与资源的查询和检索。基于语义Web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对于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洁,丁颖. 语义网、语义网格和语义网络[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7):38-41.
[2] 王晓东,李彦敏. 基于语义WEB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构建[J].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2):20-23.
[3]Antoniou G, van Harmelen F. 语义网基础教程[M]. 陈小平,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工程制图;网络互动平台;师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04-02
一、工程制图网络平台构建背景
工程制图主要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及阅读,利用投影法来表达空间物体。其应用范围广泛,并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及表达能力,是我国工科院校公共基础课之一。因此,工程制图的教学得到了广大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其成果包括多个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包括:浙江大学的《工程制图》(200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制图》(2005),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制图》(2007),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制图》(2008)等。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三维绘图软件生动立体的表达了空间几何体的相互关系。相较传统板书,利用电子课件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使得讲授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此外,工程制图及其相关课程也是国外机械或建筑类专业重要基础课之一。如在网易公开课中可观看德国亚琛大学的机械制图,台湾大学的建筑类工程制图等网上公开课程。相较国内,其主要特点是教授语言更加生动,讲授内容更加偏向实际应用,且CAD软件的应用贯穿在整个讲课及课后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此外,其与国内教学方式一个较大不同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互动的方式来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教与学互动的效率。
二、目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在工程制图教学中,通过各个高校多名优秀教师的多年努力和建设,取得了较辉煌的成绩,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较多,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电子课件的引入一方面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得每节课的所需讲述的内容大大增加,因此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讲述的内容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掌握。特别是一些非工科专业的学生,其学习则更加困难。
2.非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由于工程制图是公共基础课,因此很多非机械类或建筑类学生进行学习,由于与其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强,其学习主动性较低。此外,如果其前期未能理解与掌握一些工程制图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则随着课程的进行,则可能会完全放弃课程的学习。
3.学生答疑参与度较低。尽管安排有固定的答疑时间与地点,但实际参与的答疑学生较少,学生更倾向于与同学交流或者自己寻找答案,这也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无法保证内容的正确性。
三、工程制图网络平台构建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关于工程制图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构建研究。构建网络互动平台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所学内容的沟通与互动。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热情。
此外工程制图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搭建也可以为其他学科课程的网络互动平台的搭建提供经验和指导,利于学校教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工程制图教学网络互动平台构建研究突出就是直接面向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所学内容互动缺乏有效渠道的问题提出的。网络互动平台构建完成后,直接可成为课程中教学资源的存储仓库,教师学生互动讨论的会议室以及学习心得等的传播之所。
此外,可以基于此平台探讨对于教学效果的新的评价方式与体系。如根据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的频率、详细程度以及学生对此满意程度等来评估教师的工作态度及业务水平等。
四、工程制图网络平台构建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拟针对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研究构建其网络互动平台的方法。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所学内容的互动水平。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1.如何增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师生沟通的障碍。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沟通上的心理阻隔,他们害怕请教,不愿主动去参与教学活动,害怕回答问题出错。而在网络平台上,当互动形式不再是面对面的时候,其沟通气氛会更加轻松。因此需要构建适当的网络平台形式,使得学生畅所欲言,对于课程学习的进度,学习中的困难以及疑问能够及时有效的反馈给教师。
2.如何增进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相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倾向于向同学请教。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讨论会促进其学习,缓解了教师面对多个学生无法一一解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到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上来。
3.如何增进学生与所学内容的互动,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工程制图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绘图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大部分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需要更多练习和操作来巩固其学习成果。建立友好可操作的网上互动课件,可使得学生能够针对自己学习中的难点,主动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五、工程制图网络平台构建的实施方案
为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互动,通过以下方法来构建网络互动平台:
1.建立教学内容评价版块。教师将所讲授内容的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其要求程度放在网上,学生对其评价来确定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老师能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并有针对性的对难点进行讲解。
2.建立答疑版块。学生可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在该版块中提出,教师可根据其数量对其全部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给予回答。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某个学生提出问题后,其他学生也可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参与程度。
3.建立课件资源版块。教师可将上课所用的课件放入该版块,这样利于学生的复习和预习。但要求课件内容只能够在线阅读,不可以下载,这样既方便了学生也保护了教师课件的版权。
4.建立可操作三维几何体版块。针对教学中相贯线、组合体、全剖、半剖等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开发相应的教学软件。学生可在网上对对应的组合体的三维几何体进行旋转、缩放、投影、剖视等操作,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自我评价版块。主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及同学间的互评,从而实现自我监督及相互提醒的作用。
6.组成学习小组。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动力会随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可成立3―5人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相互鼓劲,相互讨论,互相帮助,从而保证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会因为一时的懒惰,无法追上后面的课程。
工程制图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6个方案与3个研究内容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
[2]梁艳书.工程制图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B与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10,(04).
[3]汪菊英,聂小春,孙晓辉.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高职数控技术专门人才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teractive Platform for Engineering Drawing Teaching
TANG Chao-quan,JIANG Xiao-hong,HU Er-yi,ZHOU Gong-bo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篇4
[关键词] Moodle 基础平台 教学资源平台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教学资源平台是目前进行教育技术现代化实践的重要支撑平台,各高校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搭建校内网络资源的应用平台[1][2]。随着各个高校对网络资源平台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呈现出来:如现有网络资源共享性低、师生交互性不够高以及多个资源平台无法整合等。
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目前校内存在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有天空教室、网络课堂、教育资源库、网络硬盘等。其中教育资源库和网络硬盘是单纯的资源共享平台,缺少了教与学的过程,同时由于校内对两个平台认可度不高,资源共享低;天空教室是一个展示教学资源和成果的平台,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网络课堂等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有一定的互动性,但是它更注重的是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这些网络资源平台对教师而言,由于功能性的限制,在进行教学设计中自由度和创造性不强,而基于Moodle的基础平台本身由于其功能的模块化,教师可以自由的组合不同的模块,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融进设计中来。而基于Moodle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不仅可以共享,师生可以协助完成资源制作,注重协作的理念,更利于学生有兴趣参与进来;同时交互不仅仅发生在师生间,还发生在生生和师师之间,系统记录了整个学生和老师在学习交互中的“故事”,它更注重的是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且Moodle平台是一个开源的系统,可以对它二次开发,增加一些功能模块,如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平台等。因此利用Moodle平台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资源平台有着深远的意义。
2.Moodle基础平台
Moodle全称是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构建一个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的学习环境[1][2][3][4]。整个Moodle基础平台包括网站管理、课程管理和学习管理三大功能,对应的用户有网站管理员、教师和学生。
网站管理主要有课程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三部分功能。课程管理功能可以设置课程类别、管理课程和管理成绩等。用户管理功能包括设置用户角色、设置用户权限、管理用户帐号以及设置用户注册方式等。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管理版面设计、管理插件功能、管理网站语言的汉化以及网站系统的安全维护等。
表一 网站管理主要功能
课程管理 用户管理 系统管理
设置课程类别 设置用户角色 管理主题风格
管理课程 设置用户权限 管理插件功能
管理成绩 管理用户帐号 管理语言汉化
用户注册方式 管理安全维护
教师主要功能有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三大部分。教学设计中主要有确定教学设计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活动以及确定评价指标等。教学管理中主要包括资源建设管理、布置作业、组织活动、在线答疑以及测试考试等。教学评价包括学习记录评定、测试考试评定、网上活动评定以及综合成绩评定等。
表二 教师主要功能
教学设计 教学管理 教学评价
确定教学目标 管理教学资源 学习记录评定
制定教学大纲 布置作业 测试考试评定
制定教学计划 组织活动 网上活动评定
设计教学活动 在线答疑 综合成绩评定
确定评价指标 测试考试
学生主要功能有课程学习、资源建设和学习评定三大部分。课程学习包括在线学习(自学、提问等)、在线讨论、活动协作以及完成作业测试考试等。资源建设包括活动协助以及提交作业等。学习评定包括查看学习记录、查看成绩以及查看评论等。
表三 学生主要功能
课程学习 资源建设 学习评定
在线学习 活动协助 查看学习记录
在线讨论 提交作业 查看成绩
活动协作 查看评论
完成作业测试、考试
3.构建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Moodle基础平台本身的架构和功能都很完善,教师基本可以摆脱编写代码和网络课程制作,需要做的主要是教学设计。基于Moodle搭建一个合乎自己学校情况的网络资源平台,使其在教学和资源建设上可持续发展,应该从平台本身设计版面、功能模块,网络资源建设以及平台的校内推广进行。
首先一个系统的使用使用者最先看重的是它的版面样式和功能。版面样式方面,首先找专门的美工设计人员制作出几套模版,然后根据Moodle本身的标准(图标、整体风格、色彩体系、字体和布局等)进行主题设计,设计完成后进行导入安装。功能模块方面,Moodle平台本身带有很多功能插件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必须完善部分功能。原来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站老师肯定不会立刻放弃使用,因此必须开发一个插件把原有的资源系统整合进来,这里可以采取单点登录的方式把其它资源平台整合进来。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络资源,完善资源评价插件功能(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评价)。
其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内容。如何丰富网络资源的建设,一方面需要老师本身上传教学资源(如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教学视频以及教学参考等),学校可以参考这些对名师的进行评定等,另一方面需要学生主动建设或上传资源,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资源建设方面内容加入到综合成绩考评中,从而提高学生建设资源的积极性。
最后平台推广。网络资源平台搭建完成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全校内推广。首先由学校校领导牵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配合,阐述资源平台推广的重要性,其次对二级单位教师代表进行系统使用的培训,二级单位代表对本院系教师培训,最后由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同时每学期以学校的名义,现教中心结合教务处举行网络课程评比活动。
构建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规范制度和奖励措施推展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涛.Moodle应用于教学的优势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
[2]苟燕、刘东升、张丽萍.基于Moodle的自主学习环境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
[3]刘平.Moodle系统应用与开发[D]. 江苏:江南大学,2009.
[4]王丁.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的研究[D].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8.
篇5
关键词:信息法学 网络教学 教学平台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更强的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现代高等教育中更多地注重交流、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及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在外部环境方面打下了基础。
一、《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成
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教师大量重复性劳动,同时也为学生获取信息、开拓视野提供条件。《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资源平台和学习平台两部分构成。
1.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主要由教材、案例、法规及网上相关资源构成。《信息法学》课程的知识资源比较丰富,马海群、周庆山、朱庆华、查先进等国内较知名学者都有信息法学方面的专著,这些专著都可以作为本门课程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信息政策及法规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相关案例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和积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和讨论素材。还有网上的资源,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萨缪尔森教授(Pamela Samuelson)的个人网站主页、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法学院的李特曼教授(Jessica Litman )开设的网络法课程(Seminar:The Law in Cyberspace)、美国坦普尔大学法学院波斯特教授(David G. Post)的网络信息法课程等,这些网上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国顶尖大学相关领域正在进行的教学和研究情况;此外,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张平教授开设的青苹之末:知识产权法在线教学网站,为了解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2.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主要由一些技术模块构成,包括身份认证模块(根据用户身份授予相应权限,可访问不同的资源,确保网络流量负载均衡)、学习跟踪模块(记录登陆自主学习平台的学生的学习时间、点播的内容与使用设备的情况,方便教师监督)、站内检索模块(采用基于内容和基于超链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平台还运用多线程技术、高效的索算法、稳定的Linux平台服器以确保速度)、在线测试模块(设有《信息法学》课程模拟题库,并设置考试分析软件,便于学生随时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学科论坛(师生运用平台上的论坛讨论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该论坛进行答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后台管理模块(通过后台管理以上模块,包括用户身份管理、资源管理、测试功能管理功能、采集信息管理等)。
二、《信息法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
篇6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开展网络教育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大趋势。目前开发的网络课程种类繁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远程教育师生准分离的学习环境做了良好的补充。本文将从“咨询型”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网络教学环境的总体要求、“咨询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游戏化的“咨询型”教学平台的结构设计等四个方面来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如何在远程教育“咨询型”网络教学中得到应用的。
一、网络教学的现状
从网络课程课件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应用于师生见面式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课件,它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的补充方式;另一种则是应用于师生分离状态下的网络教学课件,它是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
从教学模式上来看,网络教学课件是相对于教室的课堂教学而提出的,远程教学和基于校园的课程在教学法上以及对学生与教师的要求等方面是不同的,目前的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混合的模式。
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看,目前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主要应用于课程内容的上,网络的交互性使用还处于一种探索式的应用。网络只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而没有当作一种通讯平台来使用,尽管某些课程充分考虑了网络更高层次的应用,但基本上处于尝试阶段。
从当前实施的效果来看,当前网络教学课件中许多活动的展开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许多学校正在积极地开设网上教学,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浓厚的远程学习的气候,如何把学生从现实课堂上吸引到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学习是网络教学模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咨询型”课型的内涵
“咨询型”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主角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之间相互咨询为主线,从而完成对学生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培养,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在网络环境下应用“咨询型”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以往学生参与网上活动的不自觉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咨询型”课型刚刚起步,在受到学生、教师和专家的普遍肯定的同时,也存在着学生参与、认可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要大分发挥网络教学方式的优势,发挥其平台的交互的便捷条件,增进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之间的沟通。教师要努力完成山教向导的转变,做好课前准备的每一步,实现“咨询型”课型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
三、网络教学环境的总体要求
网络课程教学环境是网络教学课件得以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为学习者提供的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的辅助环境。目前网络教学课程主要为学习者提供三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一是提供一个类似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如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二是提供一个可以与他人进行通信、交流的社会环境(如:聊天室、专题论坛答疑室等:三是提供学习者自助学习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文件,VOD课程视频,与课程密切联系的教学电子教案,参与式自检自测练习题等。通过以上的三种学习环境的构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求。
四、“咨询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
这里提到了“咨询型”,主要是为了发挥网络优势,搭建一个交互式更强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远程教学平台系统,除了具备常规的设备以外,核心设备则是专业的视频服务器,其体系结构决定了系统的整体工作性能。我们设想的VOD服务网络,建立在刀:放的应用环境中,所以必须保持专业视频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开放性,以支持系统的扩展和互联。为了实现“咨询型”教学方法,在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要重点建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平台,并且要将平台建设游戏化,这样会使学习者在轻松,生动地习;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网络课程平台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与课程内容相符、与现实环境相似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虚拟环境既能保留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也能排除现实环境中会对学习者学习的干扰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虚拟环境能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世界处于不同时空的场景置于同一环境下,也能创建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或不能到达的环境,使学生处于更加形象逼真的环境中。虚拟环境的创建满足了建构主义学习对真实环境的要求。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虚拟环境允许学生对其巾的对象进行符合规则的操作,虚拟环境系统能自动地刘“学习者的动作或行为做出相应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一技术特征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使网络课程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
(二)加强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
借助于网络通信平台,可以在网络课程中添加一些帮助学习者学习的网络通信交流工具,有电子邮件、论坛、BBS、聊天室等。借助于这些工具,学习者可以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一起进行讨论,或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些活动,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对于教师,可以主持在线讨论、回答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辅导、指导、激励的作用。通信交流环境为网络课程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信交流方式,使学习者可以结合自主学习的问题在平台上得到同学或者封师的帮肋。使用网络课程具有社会性学习的特征;另外,这样的环境能帮助学生方便、快捷地提出、讨论并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式学习,使网络课程满足一定自主学习的要求。
(三)建立便捷的网络课程导航系统
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里,远程学习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学习者的自觉性的问题,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设计的再奸的网络环境也是徒劳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学习到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建设的又一个目标。只有学习者自主了,平台搭建才有意义。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 主要用于引导学习者学习行为,帮助学习者顺利的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它与网络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有密切的联系。在具体的网络课程中,导航系统是联系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主要纽带,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要山它来帮助完成,因而对于导航系统的设计也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四)实现网络平台游戏化
网络游戏风靡世界,人们能专注于游戏,被游戏所吸引,是因为它独特的游戏设计理念游戏规则及活动模式。如果我们能够开发设计类似于网络游戏的教学平台,使学习者能在进行网络学习时处于一种游戏环境当中,那么会极大的刺激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网络教学的学习效果。因此,平台搭建要充分研究游戏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模式,在平台的设计中建立学习角色、学习等级、学习币等多种关系。同时,建立奖励和兑换制度,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兴趣。这样,学习者在登陆学习平台后就可以扮演一个他喜欢的角色,获得一个学习等级。进入到学习环境后,学尘可以到不同的学习场景中参与活动,例如来到了“图书馆”学习者可以阅读教学文件,从而获得学习币,来到“电影院”学习者可以观看视频的教学课程,继而又可以获得学习币;还可以到聊天室参与讨论活动,同样获得相应的奖励:还可以参与到竞技场中参与答题闯关活动,获得可观的学习币。这样当学生到每个学习环境中参与了学习活动后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习币。积攒一定的学习币后,学生可以升级学习等级。学习币可以兑换成学习者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测评的一部分。通过平台建设的游戏化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达到网络教学的最佳效果。
五、“咨询型”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设计
篇7
相比高校学生而言,以“95后”为主的中小学生已经有较强的互联网应用经验。他们思维迥异,追求个性化的体验。但是他们也容易被外在事物干扰,注意力不够持久。因此,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需求。FLN(翻转学习网络)于2014年3月12日提出了翻转学习的四大支柱,其中排在前两位的是灵活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文化。可见,网络教学平台的文化构建比授课教师、课程内容更加重要。
作为一线教师,本人参与了梯子网和朗朗课堂平台的设计。梯子网是由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创办的专为中小学提供优质资源的平台,2013年一经推出即名噪一时。只可惜由于运营方面的问题,梯子网目前处于停滞状态。朗朗课堂是浙江电信・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创办的网络学习平台,集在线直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等功能于一身。本人将以这两个平台为蓝本,介绍如何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构建更加适合当今在线学习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
一、知识体系树的概念
知识管理被认为是当今社会人类必备的一项技能,而知识体系树(或称为知识地图)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种界面机制,它可以基于树的浏览方式进行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近年来,知识管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一些思维导图制作软件也被频繁应用。从国内几项微课资源评比的赛事要求来看,2013年以前只需要提交微课视频、课件、习题等资源,而2013年后的赛事则在原来的基础上要求参赛者提供思维导图(课程知识结构图)和学习任务单。这是从“以教师授课为主”向“以学生自学为主”的重大转变。只可惜这些知识结构图是以静态图像的方式展现,而不是动态的,没有成为联系各个课程资源的纽带。
灵活的知识体系树(知识地图)应该成为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框架,盘活平台上的所有资源,供教师和学生方便、快速地浏览和互动。
二、以知识体系树为主轴的网络教学平台
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点播式教学平台、交互式教学平台、社会化教学平台。其中点播式教学平台主要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快速呈现,学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点击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视频等),是教学资源的集合中心。一般最早期的网络教学平台都是点播式。交互式教学平台主要为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师生问答、网上会议、BBS、聊天等方式实现宽阔的教学互动体验。社会化教学平台主要强调社会资源的高效聚合,利用智能搜索、RSS聚合、Wiki等方式建立个性化的学习网络。这三种网络教学平台各有侧重点,突破了教室授课的限制,为实现远程、多元、自由开放的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也凸显了少许弊端。从课程的角度来看,课程资源的分布相对零散,呈碎片化、分离化状态;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一般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安排上传相关资源。这种看似完整的课程内容其实是片面的。学生只能通过“点击课程,跟着教师”的方式获取知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处于不同的网络终端,学生也不能实时、直观地了解到所有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从学情分析角度来看,随堂作业和相关测试缺乏系统的、可视化的成果呈现,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本人提出以知识体系树为主轴的网络教学平台结构方案。教师在上传资源之前,先归纳课程的知识点,再上传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形成一棵可视化的知识体系树。同时,教学平台上的课件、教案、视频、习题、测试等都围绕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树构建。如图所示,是以本人承建的一门浙江省微课程的课程内容为来源所创建的知识体系树。其中苹果代表课程安排,梨子代表教学资源,橙子代表习题作业,这种呈现方式更加直观。
网络教学平台的定位在于营造网络教学的整体环境,以知识体系树为主轴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为千千万万门网络课程建造一片生机盎然的大森林。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就是一棵独立生长的大树,其课程内容、课件、习题等资源就是围绕这棵大树的枝丫绿叶。一个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社区化资源的整合体,不仅是课程内容,教学资源、习题作业、学情分析等内容都可以围绕知识体系树进行有组织的构建。
(一)课程知识体系树
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是经过严密的论证的,课时与课时之间是相互传承、相互衔接的关系。课程安排的知识体系树是以课时为单位,以教学计划安排为基础,呈递进化的方式连接起来的。课程知识体系树是其他知识体系树构建的依据。在朗朗课堂平台中,是由学校的教研(备课)组长负责建立课程的知识体系树。知识体系树一旦确定就不会更改,以后每次上传新的课时内容都会链接到对应的知识体系树上,相关教学资源也会附着课时上传。等全部课时上传完毕,就会形成一棵丰富饱满的课程知识体系树。
课程知识体系树能以量化直观的方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颜色状态表示学生的学习情况。红色为初始状态,绿色为完成状态。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为由红变绿的依据。以一个班级40位学生为例,默认情况一节课时的颜色初始值为红色RGB(255,0,0)。假设有10位同学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即学情进度为25%,那么课时的状态颜色则由红转绿RGB[255*(1-0.25),255*0.25,0],即颜色值为RGB(191,64,0)。等学生把全部课时都完成了,就可以看到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如图所示,是一个课时的学生学习进度从0%到100%的演变过程。
(二)教学资源知识体系树
教学资源一般指教案、课件、微课、说明文档、辅助文件等内容,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呈现,也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载体。早期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资源一般都简单地存放于网络仓库中,学习者只能通过搜索的方式查询,效率相对偏低。教学资源应该是与课时紧密联系的,其使用情况能够直接体现课程的受用程度。教学资源的知识体系树是根据课程知识体系树建立的,一个课时可以有多个教学资源,每一个教学资源都可以供学生直接在线浏览。梯子网的教学资源就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体系树进行构建的。学习者可以方便地根据知识体系进行查询。而在朗朗课堂平台中,还为每一个教学资源设计了更为专业的数据统计,记录了每一个资源的学生学习情况百分比,支持一键表扬、一键督学、下载开关等。
(三)习题作业知识体系树
不管是传统课堂还是网络课堂,教师都会布置配套作业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很多网络教学平台也都具备布置作业、在线测试的功能。但不管实体的作业还是网络的作业,都是教师预先设计的习题集合,对学生是人人均等、不能改变的。当学生完成了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的作业后,还想继续针对本节课进行专项练习就无法实现了。这时学生只能到海洋般的题库中搜索相关习题来训练,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需求对传统的平台来说是无法实现的。而建立习题作业的知识体系树后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习题作业的知识体系树以知识点为单位,在编辑题目的时候,除了要设置题型、题目内容、答案等基本属性外,还有知识点目录、难易程度、使用次数、答题效率等属性。每一个题目都属于习题知识体系树的某一个节点,当题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就可以实现题库的大数据应用。
在课程知识体系树建立好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从习题库中预先挑选10道不同难度的题目作为随堂练习。如学生答对全部10道题则说明已经基本掌握该知识点。如学生只答对6题及以下题目时,则说明学生未能通过该课时的测试。系统会根据知识点体系,按照难易程度5∶3∶2(简单5,中等3,较难2)的比例,从习题库中再随机抽选新的10道题目供学生自主练习。如此往复,直到学生通过本课时的测试。平台会记录每一位学生的答题情况,集中反馈到学情样表中,供教师直观地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或助教)还可以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在线个别辅导,不落下一位学生。
(四)学情分析知识体系树
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对教师的素养、教学资源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毅力和积极性。授课的教师名气再大,课程做得再好,如果没有学生来学习,没有学生看课程内容、做课程作业,就一切都是徒劳。网络教学平台虽然突破了教师的束缚,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但同时学生也变得更加自由,失去了学校的管理、教师的督促,他们有可能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毕竟每一个网络教学的终端是一台冰冷的电脑,没有教室内活跃而富有朝气的课堂氛围,学生往往会对网络课堂浅尝辄止。
为此,本人提出建立以学情分析为内容的知识体系树。学情分析知识体系树采用积分的形式,从活跃度、自觉性、成就感三个维度进行统计衡量(见下图)。学情分析知识体系树既面向教师也服务于学生,而且是反向联通的。教师可以查看自己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以查看其他老师班级的进度。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自身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查看同学的学习进度。这种“相对透明”的方式是为了在网络学习中营造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浓厚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比传统课堂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更加灵活、更加细致的机制。在学期中段、期末的时候,教师可以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晒出他们的学情分析知识体系树。对表现较差的学生予以督促或个别辅导,以期更好的表现。
篇8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口译 多媒体和网络平台
一、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口译多媒体教学的创新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关于人“如何理解”、“如何知道”的哲学观和认识论,其中的“发生认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张肖莹、李人贤,2004)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也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能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等教学资源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视听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新觉民,2006)。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技术层面上的有力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及各类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引入教学实践当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所具有的技术特性,为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口译多媒体教学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教学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支持下的自我建构学习理念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提高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口译技能训练落到实处,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支持下口译教学模式的探讨
1.传统口译教学模式的弊端
教学就是人与人主体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学效果,不决定于教,也不决定于学,而是教学双方互动的结果(王才仁,1996)。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环境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体系,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并根据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秦勉,2005)。然而,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口译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口译是一种即席性很强的语言符号转码活动,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于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而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已在实践中逐渐凸显其弊端,具体而言,我国口译教学传统模式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脱节,缺乏互动。在现实的口译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更多的是在教授和灌输,而非组织和引导。2)内容陈旧,手段单一。3)静态教学,缺乏实践(秦勉,2005)。
2.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支持下的口译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在口译教学中,应该教学生什么?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重的笔译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口译教学的要求。近年来,仲伟合、刘和平、肖晓燕等专家对口译教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口译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口译技能,在进行语言训练、知识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要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口译课程应该采取一种集语言知识、口译技能、文化意识和大量训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但是这些要求和功能必须是建立在一个有充分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的丰富资源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习得和文化意识培养,以及训练各项口译技能,如听译、记忆训练、笔记训练、数字训练等。教师也可以在丰富资源可选择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如幻灯、视频、音频、模拟现场等,创造真实的教学场景,完成教学任务。在传统口译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分配到的开口练习机会非常有限,而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就不再受课堂教学时空的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进度自主选择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对象进行练习,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E-mail和留言板等形式给教师留言获得指导。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这是它的优点。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新型口译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设计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口译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最为复杂、涉及方面最多的课程,尤其需要语言实践和人际交往。设立网络教学虚拟社区,就是在网络上构建出一个个虚拟的场所,通过预先的设定将其划分为旅游、文化、教育等不同类别,对情景进行真实的模拟。通过网络教学虚拟社区,学生不仅能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而且能承受文化差异,体验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虚拟社区中模拟完全真实的口译过程,通过语言实践和人际合作拓宽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并提高分析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多媒体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的建构
多媒体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以计算机多媒体环境为视听条件,以英语主题教学内容为口译教学任务,以英语语言教学情景为口译教学手段,以教师与学生互动为口译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广泛的语言素材,从而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和学习为语言互动平台。这种语言互动平台使口译练习材料形式尽可能多样化,如采用会议或讲座录像,或幻灯片等形式作为口译材料。而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增长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和任务组织教学,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灵活运用语言的教学目的。
多媒体环境下的口译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和全方位的语言氛围,充分调动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信息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多途径、多层面、全方位地获取语言知识,学习口译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口译水平。
三、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口译多媒体教学改革,使教与学形成了互动,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角和中心,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主讲者、主持者、帮助者和协调者。该教学改革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训练机会,让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有效地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和优化其口译技能的训练。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创造与现场相似的课堂环境,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各项口译技能,准确地把握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译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进度实行相应的个性化教学,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口译的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口译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圣白.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口译多媒体教学的创新[J].湖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庞密香.多媒体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于实践[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4).
[3]秦勉.网络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外语研究,2005,(3).
[4]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张肖莹,李仁贤.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2).
篇9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构建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研究与构建 关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创新实践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践的再探讨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设计依据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机制创新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魏雷东.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3]周岚峰.唱响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99-03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课堂教学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信息化革命,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随着基于课堂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完善和普及,一种以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习高效适用,同时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水平提高的与现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开放型的新型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即将逐步形成;随着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必将促使传统的教学机制不得不向新型的教学机制转变,这是我国教学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教学革命。
一、我国偏远地区高校教学现状概述
1.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偏远地区大学大多是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和地方建设及发展的需要,新建以培养主要为地方服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一般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学校建设资金投入较少等原因,办学条件较差,普遍存在着课外教学资源匮乏。比如,馆藏图书较少且陈旧,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有待形成。特别是缺少网络教学平台的补充和支持,使得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滞后,学生的课外学习因素很难被积极调动。由于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造成了高校教学质量的缺失甚至滑坡。
2.学科专业调整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
目前各高校对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革)都很重视。重新修定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增设通识教育必修课及选修课(注重文理通融、学科交叉),重新审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等。例如毕节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专业新方案之前都按2+2开课(指2节理论课+2节上机课,下同),现在各二级学院有的削减成2+1,有的削减成1+1。这些措施都是与时俱进所必须的,毋庸置疑是正确的。
我们知道,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繁多,其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学科专业调整导致课程学时减少时,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作相应的变革,并需得到其它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支持,通过向学生提供开放直接、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资源,使“教”与“学”效率显著提高,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但对偏远地区大学来说,由于办学条件、教学观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多重原因影响,使得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因此,在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下,削减课程学时就是削减教学内容,也就是要将原课程知识结构进行割舍并重组,学生学习的将是由较系统变为非系统的离散的知识片段,由于学生学习缺乏系统的“组块”,因而很难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由于学习缺乏充分的刺激与强化,缺乏演练等实践的知识建构过程,因而,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传统教学课堂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成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
二、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架及内容
1.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架分析
教学网站是高校没有围墙的“课堂”。教学网站的建立,既是现代课堂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坚实后台,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传播教学信息、提供教学资源的支撑平台。其访问对象除了本校师生,还有来自于社会越来越多的访问者。应从发展性、稳定性及科学性等方面考虑建站的质量和规模。
在教学网站的结构方面,建站时应充分考虑以后系统管理、升级和维护,系统复杂性、扩展性以及建站的投资效益等各个因素。并合理、科学安排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图1是作者构思的一种参考模型中的主要部分构架。
2.网络教学模块的内容设计
网络教程是网站内容的核心。在对教程质量严格把关的同时,又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师生开发教程系统、维护和完善教程系统的热情。特别是学科专任教师,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课堂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又要积极投入本学科网络教程系统的建设。网站内容一般可以细分为:内容的准确性、主题相关性、全面性、时效性等方面。下面我们不妨对图1中“音视动图文教程”和“课程教学早知道”两个模块进行说明:
(1)“音视动图文教程”模块。这是教学网站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包括音频教程、视频教程、动画教程、图文教程及其它教程。
音频教程:应用于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及强化训练。用于录音的软件很多,通常用Adobe Audition软件录制编辑,制作成MP3等格式文件。学生可在线播放,也可下载到计算机、手机或MP3等多媒体设备上,学习非常方便。
视频教程:主要指用计算机屏幕录制软件录制的视频。其特点是:文件小、质量高、成本低,在一台多媒体电脑上就能录制,且适合各个学科课程。录制屏幕的软件较多,如Camtasia Studio、ScreenFlash及超级捕快等。视频教程可保存为各种不同格式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如SWF、MP4、EXE或3GP(用于手机上播放)。在线播放或下载到计算机、手机或其它多媒体设备上播放学习。
动画教程:适合将抽象的自然现象或规律制作成动画模拟教程,如揭示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的自然现象及规律等。常用Adobe Flash等软件制作,SWF或EXE为其常用格式,学生可在线播放或下载。
图文教程:指用Word、Wps等软件制作的图文混排效果的格式,或用记事本编辑的,txt电子书等。
总之,我们应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将其系统的知识制作成方便学生学习的网络教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2)“课程教学早知道”模块。主要告知学生每次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以及学生应同步自学的网络教程内容。
三、现代课堂教学机制的提出及教学方法探讨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任务——“知识讲授”已被制作成多种形式的教程系列,置于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没必要重复“讲授知识”的教学。那么,新的课堂教学机制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业界研究的问题。
作为笔者的一种构思,我们将现代教学活动扩展成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部分(见图2):
课前:指课堂教学开始前,学生应先自学相应的网络教程,为课堂教学作好充分准备。由于有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提供各种多媒体条件下的学习资源),只要学生按照学科教师的要求去学习,就一定能够完成自学任务。
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对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教师应组织学生以自评、互评、讨论、交流及问答等多种方式进行自学活动的检查评价。这既体现了“学”“思”交融、温故知新的传统教育教学精髓,同时也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融合和人文关怀。其次教师应把教学重心置于学生能力培养上,教师应按预定目标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或项目),灵活运用启发、分析、引导、观察思考、讨论、演练、归纳总结、引伸等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及能力的建构。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定主题,设计出有个性的案例或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应注重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培养,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知行统一,手脑并用,行做结合。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课后: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包括实验课、实践课等)实现自己设计的案例或作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作品评价过程,通过组织学生自评及相互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意义
支撑网络教学的理论是认知主义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表2是几种教学机制的对比,从表中我们更加清晰看出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意义和内涵。
总之,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就是建立起“教”与“学”的“立交桥”,并使“教”与“学”进入“快车道”;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将把封闭的教学引向世界和未来。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机制必被现代的教学机制所取代,这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是教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改革。
遗憾的是,现在大多高校只重视课堂教学而轻视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只注重学校硬件设施而轻视教学软环境的建设。应该清醒看到,门户网站和教学网站都是高校的金字招牌。如果我们把建一幢大楼的钱用于建设为教学服务的网站,其意义和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五、结语
教学是教育实施的重要平台。结合学科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建立适应于教育现代化网络教学的平台,必将对未来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机制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和创新发展,使“教”和“学”的过程及方法发生变革,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显著提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