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行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农业行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机遇;挑战
0 引言
伴随着经济发展下行的大趋势,经济转型成为新常态,中央政府适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其主要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升级换代的引擎。目前,信息经济占我国GDP总量的4%,而根据麦肯锡的评估报告,凭借“互联网+”的强劲动力,十年后其占比可达三分之一。新的时代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业是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实现自身财富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接受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同步解决经济转型、就业难的良策。
1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积极应对,理性面对就业困难
统计信息显示,超过七成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参加工作,选择不参加工作的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考研,有不到4%的学生由于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准备毕业后马上参加工作。面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足够的社会关系,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学校名气不够高、专业不够好限制了就业的选择面,大学毕业生们的担忧和自我分析显现了他们对困难有足够的理性。
1.2 过于自信,对工作收入存在高预期
统计信息显示,超过六成的大学毕业生表现出较高的就业热情和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将来的工作。对参工首月的工资收入预期呈现正态分布,超过四成的学生预期在3000元以上,接近一半的学生预期在1500-3000不等,一成多学生的预期达到5000元以上。对比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以上统计信息还是偏高的。
1.3 缺乏创业意愿,创业面有待拓宽,不熟悉创业政策
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适应时代主题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有创业意愿,同时,对创业的理解仅仅局限在零售业、手工品和计算机领域。对创业应具备的条件和将要面对的困难认识还是到位的,随着创业门槛的提升,创业难度也是逐年增加。由于高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大学生们对政府的创业优惠政策了解不多,只有3%的学生熟悉相关的政策,超多一般的学生只是一个印象了解,同时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当他们想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时,很难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
2 “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特点
“互联网+”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它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支付、打车、社交、娱乐、餐饮、住宿等,成为信息时代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农业现代化、工业互联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市场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定:
1)融合,把其他行业与互联网+到一起,创新业态发展情况;
2)创新,包含产品、技术和思维,以及任意二者间的组合;
3)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受和体验,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耦发展;
4)让一切基于互联网,互联一切,交织成一张网。
“互联网+”不只是一门单纯的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业态是这种生产方式实物化的外在表现。“互联网+”向各个行业、领域的延伸,创造了许多增值应用,业务数据在新业态中受到了最够的重视,也引领着未来的趋势。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式下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双引擎,“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互为条件和推动力的两个基础。通过万众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生产方式、新产品,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大众创业保证了足够的市场主体,使创新充满活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大众创业的开展,带动更多的人从事创新工作,激发了人们参与创业的热情、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万众创新的成果,为更多人创业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基础和前提条件,使创业工作做得成、做得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潜力和希望。
1)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关键在于创新成果应用于“大众创业”,简化创新转化流程,创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转化体制和流程。核心在于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流程的变革,将股权分红和物质奖励机制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头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文件,使切实利益得到保障、有法可依。使科技人员愿意创业、敢于创业,不断激发创业热情、广度和深度。
2)引导新兴科技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业态代表着高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高附加值收益。新兴科技产业应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良机,要引导“万众”聚集于高科技产业,统筹人才、技术、产品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互联网+”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它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传统行业展现出新的形态,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是对思维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再定义。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大学生尤其是大四生应顺势而为,紧密关注政策、动向信息,早作准备,练好自己的本领,在创新创业浪潮中找准自身的位置,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创新社会转型升级进程。同时,要客观冷静地去分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找准自己的位置,以足够地耐心等待、坚持,实现自身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姜奇平.“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52-63.
篇2
[关键词]银行;数字化转型;国际经验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81
1数字化重构金融机构竞争优势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我国高净值家庭的财富规模呈稳定增长,根据BCG的数据,2015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额为113万亿人民币,2015―2020年,该类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年均增速约为15%。
然而财富快速膨胀,但竞争日益加剧,且管理成本不断高企。从成本和效率角度来看,由于在吸引、保留和服务高价值客户方面富有经验的客户经理资源十分匮乏,进而导致薪酬开支一路上扬,新客户获取成本不断升高,自2010年年底至2013年年底期间,客户经理薪酬在收入中占比15%~16%,财富管理机构成本的整体增幅为15%,而其收入增幅仅为19%,整体而言,财富管理机构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转型数字化,可提升盈利能力。凯捷咨询联合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化商务中心历时两年,对400 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开展了一项数字化成熟度的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成熟度较高的“数字化精英”就其现有资产创造的收益较转型前平均提升9%,盈利能力较业内同行高出26%,市值更是遥遥领先(超出12%)。研究还指出,银行业在全球所有产业中数字化成熟度相对高(高科技产业占38%、银行业占35%)。数字化沟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使财富管理机构为其客户提品、服务以及建议的方式焕然一新。数字技术也会对财富机构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点,与中国工商银行的估算不谋而合,该行认为交易费用在不同渠道差异较大,其中网上的交易费用仅是网点柜台的1/7,转型数字化将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服务能力。
2数字化的国际经验:三分天下 初显层次
在发展数字化方面,银行可以说是“领军者”。几乎银行的所有主要业务均可以借由大数据来对客户进行细分,为他们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基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研究,可以将海外银行在大数据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起点阶段:大约1/3的银行还处于探索阶段,包括对大数据的思考、理解乃至制定大数据战略及实施路径。
尝试阶段:还有1/3的银行已经进入尝试阶段,即根据前期制定的路径和方案,通过试点项目进行测验,筛选出许多有价值的机会,并且不停地进行试错和调整。
成熟阶段:最后的1/3的银行则已经进入收获阶段。经过多年的试错,积累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它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转变,正在成熟运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并且不断获得新的商业洞察。
例如,美国通过分析客户在各个社交平台留下的数据,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信贷风险控制领域;通过对客户银行卡交易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客户生命周期阶段,从而为客户制定差异化产品和营销方案;通过社交平台上直接抓取数据来分析客户的业余爱好,并进行细分,深入挖掘客户潜在价值。
目前,在全球范围,澳洲联邦银行、康百士银行(BBVA Compass)、北欧联合银行(Nordea)等机构纷纷利用大数据,细分客户群和新市场,并优化商业模式。澳洲联邦银行在澳大利亚首开先河,推出手机应用支付解决方案,不仅率先实现通过手机完成交易,并且其客户能够通过该应用直接与顾问对话,还推出了移动销售点应用,直接向零售商和商家提供支付解决方案;康百士银行(BBVA Compass)已成为美国首批能够实时记录内部交易的银行,藉此降低了业务处理成本,从而有效压缩了成本收入比和技术总体拥有成本(TCO);荷兰国际集团(ING)旗下全能服务型银行开发一种交互式的零售银行服务,并配备专业人士,可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北欧联合银行(Nordea)则将数据分析、精减化的销售主导型分行结构,以及移动自助服务渠道结合在一起,改造了自身的销售模式,不但大幅降低了服务成本,同时还增加了总体销售额。
3我国银行业数字化的需求矛盾
中国富裕人士对数字化服务需求较为旺盛,因缺乏数字化服务而离开的可能性也较高。全球有2/3的富裕人士表示,如果财富管理公司不提供数字化交易,他们会考虑离开。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达到了881%(在亚洲排名第三)。从年龄段来看,60岁以下超过80%的人士因缺乏整合的数字化渠道会离开原财富管理公司,在财富阶层上,100万~2000万客户中因同样原因而离开的超过80%。从年龄段和财富阶层两个维度综合而言,因缺乏有效数字化整合平台而产生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与旺盛的需求形成截然反差的是,我国数字化建设落后,银行业IT支出远低于其他地区,客户流失风险大。中国四大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与领先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与民生银行)虽然已开始不同程度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渠道与产品创新,开始尝试各种手机移动银行与直接银行的服务。但据麦肯锡对13个国家85家银行开展的亚太地区银行业年度IT对标调查显示,很多银行的IT投入不足,还有一些银行的IT投入效率欠佳,未能有效推动业务增长和效率提升。在我国,新兴的消费阶层整体年龄比其他地^更小,更易于接受移动互联网技术,他们对传统银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正在逐年下降。如果我国的银行业不能以数字化持续创新和提升业务价值,其份额很可能流失到非传统的市场竞争者。与全球领先银行相比,中国各家银行同数字化领军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其中一项关键指标,便是每日网站流量排名。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大陆排名最高的本土银行,但其网站排名却仅居于第85位(访问最频繁的前三大网站分别是百度、QQ和淘宝),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全球排名则分别为第143、193、208、228名。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研究,为我们展示了在银行各职能领域中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客户数字化的需求比例以及银行所提供的数字化服务比例,在下图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清楚地看到,在所有4个环节中,客户的数字化需求存在结构化问题,其中不同颜色的箭头反映了客户需求与银行提供服务之间的差距。
环节图
第一,当前各家财富机构所推出的数字化平台基本上满足了客户对“了解财务状况”和“交易执行”两个环节的需求,尤其在“交易执行”环节,无论是通过电脑或是移动工具,都可以较为轻松完成所需交易。
第二,相较而言,在“获取最优解决方案”(研究及市场数据、定制化投资建议、投资者组合分析与模拟、监控投资偏好)和“通过网络及社区验证投资方案”(通过视频聊天与客户经理直接联系、通过社交媒体与同类客户进行互动、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两个环节方面,客户的数字化需求基本无法通过现有数字化平台来满足,无论是通过电脑或是移动媒体,现有数字化平台与客户需求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成为了下一步财富管理机构提升竞争优势的空间所在。
第三,从平台来看,电脑终端所提供的服务基本满足了大部分客户对财富管理的需求,而移动终端所能满足的客户需求比例较低。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来看,《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656亿,网上支付、互网理财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为93%和12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网民中超过60%以上的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利用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端应用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将是银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4中国银行业利用数字化提升竞争优势的契机
中国无论是企业或是银行其数字化程度在全球排名均靠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银行业毫无希望,因为中国有着“肥沃”的土壤――在未来的几年,中国将成为数字化巨人。富裕人士在数量、财富总量上快速增长,尤其是他们对数字化的需求、接受度和对财富管理机构的认可度在全球范围堪称首位,他们更关心财富增值、国际投资,更愿意付费服务。中国的银行业在如此“肥沃”的土壤之上,若能抓住机遇,转型数字化,必能提升竞争优势。
中国私人财富增长飞速,将是未来的数字化巨人。根据BCG的研究数据,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总量增长高达492%,成为亚太地区除日本外增速最快的国家。《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925%,其中245%的网民仅通过手机上网,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的日益增多、产品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带动大众线上理财的习惯逐步养成。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成为互联网理财发展新方向。
富裕人士对数字化需求旺盛,对财富管理机构信任度和评分全球最高。根据凯捷顾问与加拿大皇家银行的联合研究结果,中国富裕人士对数字化通信的期望很高,他们要求公司能支持各类渠道的整合,包括直接渠道(面对面、电话)、传统的数字化渠道(网站、电子邮件)和新兴的数字化渠道(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和视频)。有2/3的中国富裕人士认为所有渠道都很重要,尤其在新兴渠道需求方面,40岁以下人群比40岁以上人群的需求更加急迫,如果无法提供整合式渠道体验,则财富在100万~500万美元间的富裕人士中929%的人会选择离开原来的财富管理公司;同时,随着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数字化条件将会大大改善,这也为未来银行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和发展空间,且中国富裕人士对财富管理师和财富管理公司信任度在全球均最高,这与国内持续致力和专注于改善监管环境有关。分年龄段来看,几乎全年龄段对财富管理公司的信任度超过85%,尤其是60岁以上富裕人士为957%,60岁以下富裕人士对财富管理师信任度几乎均超过85%,与中国富裕人士对财富管理师和财富管理公司的信任度最高一致的是,他们给出的表现评分也是亚太区最高的(73%),居全球第三。
富裕人士更关心财富增值、国际投资,更愿意付费服务。从数量上看,2014年中国有484%的富裕人士更看重财富增值,居全球首位,其海外投资配置也超过40%,这一数据在世界其他国家仅为362%。凯捷研究同时表明,中国富裕人士的行为和偏好迥异于世界其他地方的富裕人士,他们对寻求专业理财建议有更强烈的倾向,更愿意多付费获取定制化服务,更喜欢与多名专家互动。在寻求理财建议的富裕人士中,688%的中国富裕人士以财富增值为重点,且396%的中国富裕人士表示愿意多付费获取量身定制的服务,而这个数据在世界其他地方仅为305%。金融机构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机会,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提高盈利。
参考文献:
[1]Brent Beardsley,David Bronstein,Neil Pardasani,et alOptimizing Operating Models in Wealth Management[R].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14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R].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4
篇3
关键词:常规战略;创意战略;红海战略;蓝海战略;网络视频;五力分析;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69-04
在媒介整合及三网融合大背景下,网络视频业务因其内容丰富多样、用户形式灵活突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其正逐渐成为视频内容消费的主力,尤其在年轻群体中成为消费的主流,视频内容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我国网络视频业务正在迅速崛起,不仅对传统的有线电视产业,也对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和卫星电视产生了冲击,在此背景下,网络视频业务的各种商业模式、及时丰富的内容提供和各类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得自身产业链不断完善。近年,国内网络视频业务格局基本形成,在网络视频企业中,乐视网成为了国内首家盈利的视频网站,根据2012年财报显示,2012年营收11.67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95.02%;利润总额2.2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82%;净利润1.9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10%,2013年全年,预计净利润为2.52亿元至2.72亿元,较2012年的1.94亿元同比增长30%至40%。
乐视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010年8月12日在中国创业板上市。乐视公司是唯一一家在境内上市的视频网站,也是全球第一家IPO上市的视频网站。目前,乐视的市值已经由上市之初的30亿增长为400多亿,是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长期以来,乐视致力于打造垂直整合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模式,涵盖了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智能终端、大屏应用市场、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等,日均用户超过5000万,月均超过3.5亿。近十年来,乐视创造了多项全球或中国第一:中国用户规模第一的专业长视频网站,全球首家推出自有品牌电视的互联网公司,中国首家拥有大型影视公司的互联网公司;中国第一家提出内容自制战略的公司。乐视正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型企业。
一、乐视网常规战略分析
常规战略既是所谓的红海战略,主要是在已有已知的市场空间竞争,红海战略是指在现有的市场空间中竞争,通过在激烈的竞争中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企业利润,红海战略的显著特点有两个,一个是激烈的竞争造成降价的下降,从而减少了利润;另一个是不断细分市场达到差异化的战略,这就造成市场范围的缩小,按照这两种游戏规则,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因此,红海战略需要分析竞争态势和产业条件。下面通过宏观环境、产业竞争状况、SWOT[1]分析以及乐视网平台和商业模式的建立试分析乐视网的常规战略情况。
(一)网络视频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的分析(PEST分析)[2]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作为互联网业的网络视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影视视频行业在文化产业中具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显著特点,其发展成绩突出。从宏观环境来看,国家政策影响产业未来的发展步伐,三网融合的力度将促进产业的巨大发展,随着消费的升级和偏好,网络视频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宏观环境是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因素。以下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在宏观环境上进行的详细论述。
1.政策环境,政策力度持续加强,“三网融合”带来网络视频行业新机遇。随着《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通知和落实,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相关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对网络视频产业都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三网融合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联合,其中互联网是融合的核心,三网融合促使广播电视运营商的跨区域整合和更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是中国信息化战略的体现,影响中国信息化进程。三网融合的试点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政策落实上仍不明朗,产业链主导权争夺制约了市场的增长。
2.经济环境,相关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经济环境上看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上我国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显著提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平稳。申银万国证券传媒行业2012年年报显示:新媒体整体表现出色,传统媒体增长平稳。2012年全年实现净利润82.7亿元,停闭增长16.9%。新媒体增长强劲,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4%,高于前三季度32.8%的同比增速。从传媒与平台企业的主要盈利途径广告经营上看,中国网络广告收入达753.1亿元,较前一年增长46.8%。视频平台方面,视频网站广告收入高速增长,2012年5月网络视频的网民渗透率超过搜索,成为第一大网络应用。[3]文化产业良好的经济环境预示着这一产业的未来快速扩张的良好潜力。
微观层面上看,未来的传媒市场将继续增长,网络视频市场发展的空间巨大,这从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可以看出。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1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
在网络视频领域乐视面临着众多的竞争者,包括优酷土豆、搜狐视频、百度爱奇艺、腾讯、迅雷看看等企业。
3.社会环境,消费观念带来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网络的普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抛弃传统电视机,网络视频的易用以及互动性带来产业不可估量的前景。此外,用户对消费体验和娱乐的体验日趋成熟,体验经济是一种以消费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会议的活动的经济形态。[4]乐视在全行业最早提出了“生态模式”,随着超级电视的持续热销,阿里巴巴、小米、爱奇艺、优酷、苏宁等大量优秀企业追随乐视进入智能电视领域,标志着乐视生态模式取得初步成功。通过乐视生态,乐视要为中国人提供带有明显互联网基因的优质生活和全新消费思维,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4.技术环境,科技和数字化促进了平台的升级。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成为一种趋势,是真正实现文化产业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石,文化产品和内容产品是数字化发展的灵魂。
乐视网拥有一支具有丰富视频实施经验的核心视频研发团队。乐视云平台具有业界最大的带宽储备规模。乐视持续在p2p技术领域投入研发力量,拥有了webp2p技术。这一技术为高带宽消耗的互联网络视频业务带来巨大的成本竞争优势:用户播放体验更流畅,打破原有的高峰资源瓶颈,更低的成本输出。在同行相比,乐视云视频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国内最大规模CDN宽带,满足全国用户流程播放体验;最先提出视频元架构理念,打造完整的云视频应用平台;终端方面,LetvUI是乐视独立研发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用户体验全球领先,其中最新版LetvUI 3.0是全球实现全体感操控的电视操作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完全抛弃遥控器。2010年乐视自主研发的乐视TV云视频超清机,为占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市场做好了布局。乐视网针对网络视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具备了成为优秀网络视频服务商的充分条件。
(二)产业竞争状况分析(五力分析)[5]
五力分析模型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包括:行业内的竞争者、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能力、替代产品的替代能力五中基本的行业竞争力量。用此模型分析产业竞争环境,这五种力量的综合强度决定着产业的吸引力,同时决定了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面是通过五力对乐视网的分析:
1.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网络视频的内部竞争加剧,网站进入整合盘整期,大型传媒机构具有内容上的优势进入新兴市场竞争,版权成为行业软肋,各运营商开始争夺正版内容。合并后的优酷土豆几乎垄断了UGC平台,同时收购了海外版权商Trade Lead和国内内容提供商东阳天世以增加核心竞争力。迅雷的优势是下载客户端巨大的流量资源。乐视网具备国内最全正版影视版权库,涵盖100000多集电视剧和5000多部电影,远超竞争对手;并正在加速向自制、体育、综艺、音乐、动漫等领域发力,实现内容的精品化和差异化,构筑起坚实的竞争壁垒。乐视网具备国内最全正版影视版权库,涵盖100000多集电视剧和5000多部电影,远超竞争对手;并正在加速向自制、体育、综艺、音乐、动漫等领域发力,实现内容的精品化和差异化,构筑起坚实的竞争壁垒。
2.潜在进入者分析,电视台携内容优势进入(国家网络电视台),传统门户网站进入,腾讯视频、百度爱奇艺、搜狐视频依靠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和搜狐的优势资源抢占市场。此外可能的进入者还包括风险投资和新的创意者。
3.替代品分析,包括传统电视、IPTV、网络电视、高清电视、P2P网络下载。
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用户原创内容增长迅速,不以盈利为主;内容创作机构,如电视台、影视公司等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网络视频个人付费市场相对企业付费市场处于成熟阶段,个人付费通过线上影院收费的方式实现,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广告受到传播效果影响,广告主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通过从整个竞争状况的分析得出:网路视频业存在着供应商和客户的双重议价能力强的考验,同时也受制于不断增多的替代品和潜在者的威胁。
(三)乐视网业务分析
通过应用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6]分析得出,在线广告收入仍然是重要的现金牛业务,乐视广告销售是基于传统视频网站的基础性业务,连续多年销售收入翻番。版权出售业务,在线付费业务正在逐渐增长,乐视会员频道是乐视网旗下的精品付费观影频道,为付费用户提供高清影视剧在线观看和下载服务。乐视网通过购买版权,目前,版权库已经拥有5万多集电视剧、4000多部电影,包括国内大约60%的热门电影、电视剧的独家网络版权。乐视网的“收费+免费”模式不断获得客户认可,收费用户不断增长,频道的视频清晰度达到1080P,满足了网友对视频质量的高要求观赏体验。
此外,乐视网借助3.5亿用户,开始布局多种创新型业务。包括:基于用户的增值服务业务,基于大屏的广告业务,基于乐视商城的业务以及基于Letv Store的应用商城业务。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9月,乐视网自主研发的“乐视TV”云视频超清机无疑成为乐视明星产品,这是经过四年多的技术研发和积累储备,乐视网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电视端解决方案。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完成对乐视致新的参股,2013年4月,乐视网、乐视控股、深圳市冠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方以现金的方式对乐视致新进行增资,增资总额超过3亿。“乐视TV”的推出,标志着互联网模式,正式杀入电视领域。
(四)乐视商业模式分析
乐视网的商业模式是三位一体化的模式,即“版权+用户培育+平台增值”。乐视拥有互联网视频和手机电视服务业务所需的经营性资质,通过互联网为电脑、电视、手机及其他终端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视频节目和服务。而传统电视生产厂家是单边商业模式,即企业到顾客,传统电视业是双边商业模式,乐视采用的是三边商业模式,增加了用户体验。
乐视做的是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苹果的模式相近,苹果在硬件和iOS之外,优势在音乐;乐视的优势在视频,乐视生态系统集合“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乐视是在自有核心业务上做垂直整合,“产业链各个链条上真正的交融,才能够是乘法,甚至是指数级的效应”。
二、乐视超级电视能否成为竞争中的蓝海
(一)传统电视产业面临改革和数字化的趋势
长期以来,传统电视产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角色,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由于基数庞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增长放缓,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电视台传统的生产模式受到冲击,传统电视产业面临着变革和转型,这些改革即包括传统电视产业向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也包括内容的选择和提供以及运营体制的变革。
(二)传统电视机本身的用户体验
在智能电视领域,创维、海信、TCL、康佳等仍然坚持传统硬件研发、生产和运营的思路,传统家电产品发展陷入瓶颈,很难再提高。即使是创新性的智能电视产品,也延袭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其智能电视应用多为手机应用的改良版,对大屏电视的兼容性缺乏。“界面设计混乱,不易查找内容”、“智能应用运行速度慢,不符合用户体验”等问题。由于各种新形态的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年青一代受众习惯的转变,正失去对传统电视节目的兴趣,电视机开机率逐年下降。
(三)乐视超级电视市场的蓝海战略
传统电视机的营销方式只是硬件销售的收入,传统电视媒体也存在各种局限,受众没有像网络电视那样具备灵活的观看选择权,而乐视超级电视的商业模式是和消费者发生持续性关系,这种商业模式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改变了智能电视产业链,符合蓝海战略的第一步重建市场边界。[7]
乐视生态本身是基于全局的战略布局,包含4层架构9大引擎。9大引擎包含平台层的云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内容层的内容制作和内容运营;终端层的硬件及LetvUI系统;应用层包括:Letv Store、视频搜索、浏览器,让电视成为互联网生活的大屏延展。注重全局的原创是减低规划的风险的关键,是不至于投入大量的努力和时间,结果却只是规划出一些战术性的红海行动。[8]
传统营销是维护现有客户,寻求更多的细分市场机会,这对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或许有用,但却难以创造新的市场、新的需求。而乐视超级电视依托乐视生态各个环节,放眼于非客户群体,超越了现有需求,整合了市场机会。
乐视在在销售上,采用自有品牌产品和自有品牌的电商,没有渠道成本、营销成本;在营销上,采用CP2C模式;在盈利模式上拥有四重收入,即硬件收入、内容收入、广告收入、应用收入,乐视网虽然在牺牲了“一次性”的硬件利润,但换取的却是“持续”资金流入;售后服务方面,除了传统的电话售后,还采用官方微博、微信、乐迷论坛、高管微博等社交平台作为客服渠道。同时,乐视推出“乐迷卡”,并推出“乐迷卡”的网络“瞬时贷”功能,用户经过快捷的审批程序即可实时获得银行授信,购买超级电视和乐视盒子等产品。乐视实行的去渠道化策略精确预知商品的需求量,提前增加产能,缩短供货周期,减少物流和库存成本。
三、乐视网竞争战略与前景展望
随着互联网巨头们的纷纷杀入网络视频,企业都在不断创新抢占下一个智能市场的蓝海,有望重建规则,将竞争惨烈的红海市场,重建为一片蓝海。从市场现状来看,IPTV产业链不断完善,个性化内容与用户规模仍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用户需求的培育将决定产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大小。从内容于业务提供两端来看,版权和运营是未来内容运营投入和收获的两端,也决定着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若乐视超级电视能在内容服务方面有所突破,则将对公司营收起到重要拉动,反之,则将面临较大亏损。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企业就是将“创意”转变为“产业”的过程。克里斯・比尔顿(Chris Bilton)认为,创意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关注“文化企业的战略、组织领导力、风险预防、商业模式和组织变革、文化市场和消费以及文化政策”。在成本创新、容量创新、市场创新、边界创新和学习创新上,我们期待着乐视的创意战略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向勇,刘静.文化产业应用理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192-197.
[2]孙希有.竞争战略分析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向勇,刘静.文化产业应用理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197-199.
[4]陈少峰.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3[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89-90.
[5]向勇,刘静.文化产业应用理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44.
[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第2版.郭武军,刘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4.
篇4
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同时伴生着巨大风险,信息泄露、信息滥用等行为往往导致着各种各样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其自身的信息网络属性也隐含着巨大的信息风险。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网络空间是法治空间,现有立法在防控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过程中是否已然充足?未来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法律防控又该走向何处?尚需进一步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信息风险
根据CNNIC最新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2 132万人。在网民数字飞涨的背后,是互联网从根本上再构人们生活方式、再构整个社会结构的历史进程。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重塑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顺势而生。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正式提出互联网金融模式问题,并从支付方式、信息处理、资源配置[1]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之后,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种类界定林林总总:第一,三分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认为,当前,业界和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尚无明确的、获得广泛认可的定义,但对互联网支付、P2P网贷、众筹融资等典型业态分类有比较统一的认识。第二,六分法:第三方支付、众筹、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门户以及金融机构信息化等[2]。第三,八分法: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基于大数据的保险、对等联网(P2P)、众筹、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等。各种分类不一而足。
2015年《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进入有规可循的时代,也明确了官方所认可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形式。根据该意见,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形式,从法律上确定了若干互联网金融类型。该意见的出台确实有利于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规范化、正常化,然而其也未能全面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信息风险问题。对于“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者制度”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概括规定显然十分有限。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其规定的重点整治的工作有四?:第一,P2P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业务;第二,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第三,第三方支付业务;第四,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等行为。但是该通知也未就互联网金融的信息风险问题作出专门规定。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数据在成为社会运转核心方式和关键资源的同时,也成为最大的危险来源。公私领域对于数据利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加迫切。[3]民众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便利的同时,却面临着账号被盗、资金被窃、交易欺诈以及财产损失等诸多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4]。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有大约十亿的信息数据泄露记录并且导致近六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5]对于处于社会资源配置顶端的金融业更是首当其冲,信息风险严重危及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系统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不断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其信息系统的辐射网络也在日益膨胀,甚至于信息系统已经逐渐脱离于具体的计算机,而成为与社会成千上万人休戚相关的巨大系统。就互联网金融而言,信息系统也成为了互联网上资金周转的根本路径,也自然成为了网络攻击的重点对象。早在2013年1月9日,拍拍贷就遭到了黑客的恶意流量攻击。此后,人人贷、融信网、网贷之家、双乾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屡屡受到攻击。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也未能逃过一劫,比特币平台Gatecoin表示,发生在2016年5月9日到12日之间的攻击最终导致了185 000枚以太币和250枚比特币的损失,总价值200万美元,占平台总资产的15%。
第二,账户信息风险。在信息化、数据化的浪潮之中,用户的资金也愈发电子化。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流动着无数的用户资金,账户密码代替了存折、银行卡成为互联网资金的“钥匙”。然而,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同时,用户的账号也频频遭受信息风险。2014年,央视就曝光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以2元钱一个的价格向别人购买支付宝账号和密码,使用亲友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注册了大量支付宝账户,在十天时间里转走了32万元。其他领域的所谓“盗号”时间也屡屡发生。
第三,用户信息风险。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用户的群体也逐渐壮大起来。在互联网环境下,无论与人身有关的个人信息,还是与行为有关的个人信息,都成为“商品”被随意买卖,互联网金融用户由于身份与金钱有关,更成为重点受害群体。早在2013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众多不法互联网广告商、网络搜索企业,均通过Cookies暗中跟踪用户的上网行为和用户隐私信息。在有的案件中个人信息倒卖十分猖獗,一个电话号码可能被卖五次,手机定位信息的买卖也司空见惯。
与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一再蔓延相对照,现有立法却显得较为滞后。这些新的机会和风险正对我们的法律制度构成新挑战。[6]法律由于其稳定性,往往自我调整周期较长。无论是信息时代还是网络金融,便捷性、变化性均是其显著特征,这就与传统的金融立法特别是信息金融立法出现了方向性差距。然而,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法治经济,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归根到底需要在法律的规范、引导下有序进行,否则2015年由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诱发的股灾还会到来,互联网金融的信息风险呼唤着立法的修正和更新。
二、防控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立法分析
(一)现有立法概况
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多与犯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相关联,一般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与传统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不同,其更多地规定在刑法、行政法之中:
第一,刑事立法现状。由于我国刑事立法一直以来采用单一的刑法典模式,有关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犯罪行为也多通过刑法修正案的形式纳入刑法典的规定之中。经过《刑法修正案(五)》、《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九)》,目前主要包括以下罪名:其一,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该罪由《刑法修正案(五)》于《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增设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规制“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其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该罪由《刑法修正案(七)》于《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增设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制“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与“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两种行为,并且对于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其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现行刑法出台时即有规定,只不过当时适用范围仅限于“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刑法修正案(七)》将其扩大到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另两个罪名由《刑法修正案(七)》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增设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款。第二百八十五条对于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行为予以全面规制。其四,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该罪由《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规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删改等破坏性行为,以及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行为。
第二,行政立法现状。有关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行政违法行为之前主要规定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新进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对此也有规定。其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在违反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实施下列行为且造成特定危害的,予以行政处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其二,《网络安全法》。2016年11月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从网络信息安全的角度作出规定。《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对于个人信息搜集与保管利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在第四十四条明确指出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获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第四十五条还对有关部门及其人员对于个人信息的保管提出了具体要求。上述规定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管规则体系。此外,《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了侵犯个人信息的行政处罚,对于违反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管规则的行为可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第六十四条第二款中也在具体的行政处罚之前作出“尚不构成犯罪”的规定。
(二)现有立法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法律防控体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分述如下:
第一,基本立法框架尚且不够细密。目前,经过《刑法修正案(五)》、《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九)》的不断修正,有关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犯罪行为规定已经较为全面;同时,继《治安管理处罚法》后,《网络安全法》的出台特别是其中有关信息安全的条款适用,客观上对于互联网金融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我国采取的是刑法典式的一元刑事立法模式,《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衔接规定也有利于其与《刑法》的有关规定相协调。在这个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有关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立法框架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现有立法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在《刑法修正案(九)》修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犯罪后,2005年出台《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原有规定就显得十分不足。即对该类行为中较为轻微的行为,或者科以过重的刑事处罚,或者放任其一再蔓延,不利于有效地打击侵犯互联网金融用户等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缺乏与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直接相关的具体规定。《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中有关的条款虽然可以间接适用,但是其针对性、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电子商务法》虽然已经形成草案,但是尚未出台,而且一些规定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二,对于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有关双方的变化未能及时回应。一方面,现有立法对于可能遭受风险的主体扩张未能及时回应,互联网金融企业用户信息权的保护存在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用户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公民个人,而是在事实上包括了企业用户。就企业而言,传统意义上其基本法人权利可以通过《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予以保护,而对于其商业秘密则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予以保护,这样的保护体系在传统社会中已然较为充足,但是在信息社会则难以面对其信息保护的问题。比如企业用户的法定代表人姓名、银行账户等信息在交易中很容易被获取,这些信息无法通过前述的保护方法予以保护,但是一旦被泄露和非法利用,很容易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济利润、商业声誉施加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立法对于可能引起风险的主体扩张未能及时回??。不仅传统意义上恶意实施的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存在,“善意”的非法侵入行为也已经成为事实。比如,“白帽子”(也称“道德黑客”)的问题。“白帽子”通过向相关平台或者厂家反馈、漏洞,以敦促厂家在漏洞被黑客攻击利用之前将其修复完善,维护计算机和互联网安全。但是,这样一种行为很可能给企业带来客观的风险。2015年12月,袁某通过安全测试软件(自带缓存功能,会自动将测试信息存储到本地隐藏文件夹)发现某社交网站存在安全漏洞。为验证漏洞确实存在,袁某通过其发现的漏洞浏览了该社交网站的部分数据。随后,袁某将上述漏洞提交至其所属的某互联网漏洞报告平台(以下简称“漏洞平台”),漏洞平台遂向社交网站通知了漏洞信息,使网站漏洞得以及时修复。但在漏洞修复过程中,社交平台发现有九百余条有效数据被网站攻击者获取。对于这样“善意”带来的风险如何防控则是需要研究的新命题。
第三,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仍显不足。虽然现有刑事立法与行政立法对于包括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在内的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一再加强,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一方面,缺乏对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的特别保护。无论《刑法》还是《网络安全法》,均是以“个人信息”为对象进行保护,但是金融领域的信息安全有其特殊性与重要性。2011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已有认识,其规定获取“支付结算、证券交易、期货交易等网络金融服务的身份认证信息十组以上的”即构成犯罪,而其他“身份认证信息五百组以上的”才构成犯罪。现有立法中却缺乏对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的特别保护规定。另一方面,缺乏对于非法利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行为的独立规制。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据挖掘利用技术的提升,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利用的利益也越来越大,非法利用行为已经在事实上重构了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体系。这些行为活动不是出售、非法提供而是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7]非法利用行为不但成为体系中的重要行为之一,而且成为该体系的核心行为,成为非法获取、非法提供行为的目的和前提。比如前文所述的对于支付宝账户的利用行为,如果说直接的支付行为尚可以?{入传统的盗窃罪、诈骗罪等犯罪予以处罚,那么对于其账户本身信用、个人资料等信息的非法利用则存在入罪的障碍,不利于有效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因而需要重新考虑侵犯个人信息犯罪行为的体系,以有效地规制非法利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个人信息的行为。
三、防控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法律对策
(一)健全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立法体系
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防控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健全完善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立法体系,使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防控全面纳入法治的轨道。在现有的立法框架与状况下,应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完善:
第一,出台专门立法与规定。信息风险防控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风险防控相比最为突出的新问题,传统金融相关立法在调整其信息风险过程中难以完全适用,而与信息网络有关的刑事法、行政法则多是从网络信息安全的一般层面规定,现有的诸如《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不但立法层级有限而且缺乏义务与责任的规定,应及时在立法层面制定专门的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防控立法或者规定。目前《电子商务法》正在起草过程中,其草案正向社会征求意见,然而值得玩味的是,草案第三条规定“涉及金融类产品和服务、利用信息网络播放音视频节目以及网络出版等内容方面的服务,不适用本法”。但是草案第三章“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第二节“电子支付”从第三十一条到第三十七条却对于电子支付服务者作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前后条文让人颇感费解。既作为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又作为信息社会金融业务的延伸,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双重属性为如何对其恰当立法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应当就互联网金融问题出台专门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并且在其中以一章的篇幅规定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问题,且指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行为依照本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以规范和指导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防控。
第二,协调现有立法与规定。目前刑事法和行政法的相关规定仍然存在不协调之处,突出表现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过于滞后。目前《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处在修订过程中,公布的修订草案也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与《刑法》的协调,但是仍未能完全衔接。比如,修订草案第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聊天室、论坛、通讯群组等网络平台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这两款规定了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以及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聊天室、论坛、通讯群组等网络平台的行为,但是未就与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有关的违法犯罪信息与为实施违法犯罪信息的行为作出规定。现实中,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犯罪往往与大量资金相联系,一旦有关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信息实际上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修订草案的规定未对此有所体现。建议将“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聊天室、论坛、通讯群组等网络平台的”修改为“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聊天室、论坛、通讯群组等网络平台,违法犯罪信息,以及为实施违法犯罪信息的”。此外,也应通过修订的形式将其他法律予以完善和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立法体系。
(二)重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保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互联网的主体范围早已不仅仅是具体的网民和特定的IP地址,企业作为重要的主体介入互联网发展,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领域企业信息安全的保护也应受到立法的重视:
第一,应在立法上给予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权利必要的保护。纵观我国现有立法,均是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所展开的,《网络安全法》中所采纳的概念是“个人信息”,《刑法》中创设的罪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所保护的也主要是“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学者之前给出的相关规定也是诸如“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的表述[8]。这样以个人信息为唯一保护对象的模式显然不利于企业用户信息的法律保护。应在立法中肯定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内的企业信息权利,比如,《电子商务法》草案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就可以表述为:“本法所称用户信息,是指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收集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用户的信息,如自然人姓名、身份证件号码、住址、联系方式、位置信息、银行卡信息、交易记录、支付记录、快递物流记录等,单位名称、名誉等。”
第二,应重视通过立法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保护。袁某一案中,互联网企业报警信息数据被获取反而让立法机关逮捕了“白帽子”袁某,从而引起了“白帽子”群体的反对,《刑法》在这一过程中反而起了反作用,如果类似案件发生在互联网金融企业那无疑会使大量的资金陷入信息安全风险之中。应通过立法引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安全保护:其一,应引导官方和民间网络安全力量共同维护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特别是积极引导“白帽子”等民间网络安全力量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联姻”。其二,应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注重信息安全的保护,在资质审核、定期检查中将信息安全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使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三,应推动良性的社会信息安全平台建立并参与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维护。在袁某一案发生后,“乌云”漏洞平台被?P闭,漏洞平台与互联网企业的紧张关系并未消弭,应以立法积极推动这一鸿沟的跨越。
(三)严厉打击侵犯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行为
篇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三农”媒体尤其是“农”字类报纸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与融合,也为“三农”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在社会转型期,“三农”媒体不仅要做好涉农信息的及时传播、农民权益的维护,同时在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中要做好舆论引导。涉农媒体应更需要与时俱进,自觉与新媒介融合、发展全媒体,以彼之长补己之短。“三农”媒体的媒介融合发展,一方面要了解互联网对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农民生活的改变:另一方面。要摸清新型农民是如何接触新媒介的,应该如何为他们提供服务,扩大自己的市场基础。本文以《农村新报》为样本,分析现阶段媒介融合与“三农”媒体发展状况。《农村新报》媒介融合发展现状
《农村新报》创刊于1951年7月1日。是湖北省唯一涉农报纸,综合指标居全国农业专业报第三位。报纸的定位是面向“三农”服务的综合性报纸,目前发行量为20万份。其读者群主要是: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乡镇基层干部,涉农单位、部门、农村专业户、广大农民和农资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及全省农村信用社服务网点。其优势在于:一是发行覆盖全面,目前依靠用户订阅、邮局发行。发行区域遍布全省各乡镇、村、组及农户;二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几十年来累积的媒介公信力使之在湖北农村新闻报道中形成一定的引导能力:三是广告整合性传播效果较好,目前主要依托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集合优势。
从媒介融合的角度看,《农村新报》已完成新媒体渠道部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报社编辑部创办了“湖北农村网”,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体影响力和覆盖范围,扩大母报的品牌影响力。2014年7月,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中国网站排名中,湖北农村网最高曾达全国中文网站7628位。《农村新报》还与湖北日报数字阅报栏、《湖北惠农手机报》形成良好的供稿和互动关系,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公共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原创内容的传播、增强与读者的沟通渠道。同时借助报纸、网站、手机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微博、微信官方账号,截止9月底粉丝数量已经突破22000人。
根据微博粉丝所在地域统计(如图),湖北仅占4.55%列第二,广东4.84%居首,其他经济发达省市都相对靠前。可见微博粉丝不是以省内读者为主,作为湖北主要劳务输出地的广东、北京、江浙等地粉丝数量均在前十。由于《农村新报》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中主要作为媒体被推荐,而在媒体分类中又以湖北为地域、农业为行业,因此粉丝群体以关注农业人士和湖北劳务输出人员为主。
2013年5月15日,在获悉潜江龙虾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后,《农村新报》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制作了“向吃货们致敬!潜江龙虾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组图微博,通过一组生动活泼的小龙虾图片和网络语言,表现了小龙虾受欢迎的程度和各种吃法,受到网友热捧,单条微博被近百次转发和10万次阅读,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通过媒介融合,《农村新报》可有效弥补农村发行滞后带来的信息传播劣势,增加了省外传播覆盖。网站、手机报与微信、微博等平台实行内容全方位共享和打通,让利用不同终端、不同用户习惯的用户都能通过各自的渠道获取信息传播,达到平台覆盖的最大化,信息传播的多元化。
如何认知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在当下又一次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和社会讨论的一个大热门词汇。
从学理和实践发展的角度看,媒介融合最早出现在1984年美国学者所著的《自由的技术》一书中,该书描述了媒介融合的模型,指出它更多集中于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的融合,认为媒体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终,电子技术将所有传播方式都融汇进一个庞大的数字化系统中。实验室的模型建构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现实,华尔街开始投资媒介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出现了全媒体( Ominimedia)的新商业形态。21世纪初,以网站为融合形态的传媒巨变席卷全球,全方位地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此后,微博、微信等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形态蓬勃而出,个人电脑(含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特指移动终端,如ipad)、智能手机等多终端并存的跨屏新闻消费几乎冲垮了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媒介土壤,传统媒体正在面临“不转型会被边缘化”的关键时刻。
媒介融合是一个历史内涵非常丰富的词汇,它经历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元对立、全媒体糅合、再到跨屏业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理解媒介融合需要从技术逻辑、内容生产、体制创新等多个角度综合观之,总的来说,它是针对新闻传播这一行业的特定媒介话语。
与此同时,媒介融合在中国开始呈现出政治含义。从4月份刘奇葆同志发表在《人民日报》要闻版上的长篇文章,到同志8 -18重要讲话,再到8月底全国宣传系统的深入学习,“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政治话语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其动因不仅是新型媒体集团的媒介发展格局,更重要的是公信力的重塑和“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在媒介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双重空间中,“三农”媒体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发展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用新的视野认知中国“三农”媒体所服务的对象:农民。如何认知“三农”媒体服务对象
(一)从阶层流动的角度理解农民。
2013年年底,中国大陆上居住人口为13.6亿人,按照户籍统计,农村人口9.4亿,但依居住地统计,农村人口为7.5亿,有1.9亿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的变化,实际上已经不在农村了”。2014年2月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其中外出的农民工1.66亿人,也就是说,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基于土地关系、居住场所而称之为“农民”的比重在不断下降。2013年末,湖北常住人口为5799万人,农民近3000万,全省共有1138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其中省内就业591万人,出省就业547万人。
这些数字表明,中国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基于土地关系、居住场所而称之为“农民”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许多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的变化,实际上已经不在农村。面对这种空间的流动,农民从阶级身份上兼具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双重身份,从地域角度看,则居住在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空间。这种多重烙印,使得我们在媒介融合时代,需要从阶层流动的角度理解农民的文化身份、政治经济诉求和信息消费路径。
(二)从用户的角度理解农民。
媒介融合时代,要求我们从用户,而非仅仅读者的角度理解“三农”媒体的消费者。
调查显示,农民上网人数,尤其是用手机上网的比率很高。《湖北省居民阅读调查报告(2013年)》显示,我省农民每天手机阅读时长达51分钟,远高于城镇居民的35分钟。这表明,用户对于移动终端的消费依赖是比较明显的,这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工迁移等现象正相关。同时,“三农”媒体也不能忽视数字鸿沟的问题。年长或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他们对信息需求的满足仍然依靠传统报刊和手机信息。
因此,从用户的角度理解农民,这就使得媒介融合的战略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寻求差异化的发展方向。
(三)从服务的角度理解农民。
从当下“三农”媒体的内容生产角度看,比较明显地重宣传、重经济新闻报道,但这很难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媒介融合实际上提供了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可能性,需要从服务的角度发挥媒介融合的强大力量。
一是,通过媒介融合实现更多、更深入的公共服务。重宣传、重经济新闻报道,使得“三农”报道中的问题意识、文化内涵不足,而媒介融合或许能让媒体与农民的互动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实现更多、更深入的公共服务使命。
篇6
主题:渠道变革 终端为王
时间:2003年12月28日
地点:广州白天鹅宾馆
主持人:各位大家早上好,我是主持人陈燕,在这样阳光明媚又有些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我们有很多选择,比如说睡一个懒觉,或者是跟家人一起去公园,非常感谢大家来到这里,在你们听过来自全国营销一线的营销高手的演讲之后我相信会受益良多,希望不会让你们失望。
今天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华润万佳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敬,他在2003年加入华润万佳任首席运营官,分管华南、华东、华北、香港区以及人力资源、企业发展、信息管理和竞争力中心等工作。让我们掌声请出王敬先生,有请。
王敬: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今天讲的题目,可能跟会刊上印的不一样,昨天可能有朋友在这里听了我们的对话,讲了关于厂商如何合作的问题。渠道变革主要是在不同的渠道里,或者是在零售商或者生产商之间发生的不同故事。工商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昨天争论了很长的时间,我今天想明确一下我的想法,工商协作是唯一的道路,供应商和生产商、零售商之间,通过协作来解决问题。在九十年代初,尤其是宝洁和沃尔玛,在92年开始做ECR,在工商关系方面协作成了一个比较主要的旋律。大家知道生产商一般来说主要的竞争最早是在产品上,昨天俞总也讲了在产品上的竞争主要是在RND上,也就是说主要是在产品研发上,然后是在品牌上,第三个部分就是协作。事实上现在生产商很大的一个竞争优势就是靠协作,宝洁公司在过去一直遵循了三个阶段的规律,从最早的RND开始,也就是研发产品,推出产品、铺货,一直到着重品牌,最后到工商协作。
在92年之后,工商主要是通过ECR的工具进行协作。今天我演讲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ECR的简要发展历程,可能有的朋友不太了解ECR,但是有的朋友可能比较熟悉了,我一直不太清楚听众来自哪一个方面,可能来自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都有,但是一般来说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工作的人,都应该知道ECR。
首先我们讲一下ECR的简要发展历程。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ECR的概念出来,主要是指生产商和零售商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概念。它最早的产生目的,是在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的价值链上的需求,在出现这些矛盾之后生产商和零售商考虑怎样合作,最后发现目标不是竞争在集中对手或者是生产商、零售商之间的矛盾上,而是怎样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ECR的一个产生过程。
宝洁公司总裁说了一句话,ECR的原则就是生产商和零售商在一起工作,能够把在价值链没有价值的部分和成本从系统里拿掉,通过更有效的管理,给顾客带来更好的价值。ECR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贯彻了这个想法。优化价值链和提升消费者价值,在ECR没有之前,大家知道,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文件就很多,比较复杂,很多的票据,生产商到门店做结算的话,做卖场的人都知道,要拿很多的单据,要对票要核算,效率很低,商品数很多,门店里什么商品都有,同时有很多不好的错误的交付品等,而且冲突很大,可能发生争吵等。ECR就使得这个管道梳理的更清楚。
ECR确定了生产商和零售商合作的四个领域,第一个是有效的补货,有效的配送流程。到今天华润万佳还有很大存货管理问题,有的生产商认为货进入门店之后,如果没有卖掉或者是还要退货等,问题很多。第二个是有效的促销,生产商在不同的季节都有自己的计划,包括品牌商,都会做一些重要的促销计划,但是可能零售商有自己的促销考虑,所以成本要最小化,加速反应周期。第三是有效的品类,货架资源及库存怎样优化。最后是有效的新品引进。大家为什么老讲通道费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方法,大家可能只能通过通道费来考虑,对零售商的选择是这样的,谁交的钱多,谁在这个货架占有的面积多点,或者谁交的钱多谁的新品可以进入,所以这对供应链的影响很大,而且对顾客的伤害很大,这种方法不是真正的路径,但是今天活生生的发生在大家的面前,事实上就是这么来做的。
通过ECR,使价值更高,在满足顾客的同时,利润率和销售都有了很高的增长。ECR首先在美国成功了,后来就推广到欧洲。ECR现在是全球零售商和生产商之间的合作标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ECR?好象并不是太多。如果是做超市这一行的,无论是生产商或者是零售商,或者是批发商,ECR是你必须所了解的。在中国也有一个ECR委员会。ECR在2002年之后在中国开始,但是在中国影响力还比较低,但是大的零售商,象联华,包括华润万佳,或者家世界等,都几乎在用ECR,慢慢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大家在跟他们交易时,必须要懂得ECR的规则。生产商里,象宝洁、强生,或者是可口可乐,这些企业都在做ECR。这个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宝洁这样的公司传递给中国公司的,是双向促进的,在中国发展来说,ECR还处于初期,还没有什么有效的例子,在亚洲ECR标准里,大陆这边的话语权还不是很多。将来通过工商合作,明年ECR大会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如果有意思的例子讲的话,可能ECR在中国的传播会更快起来。欧洲最先尝试ECR的领先的生产商和零售商,最先获得了ECR带来的利益,比如说可口可乐、雀巢等。
现在中国ECR委员会的组成主要是国家质量监督局,ECR里有很多技术性标准的东西。ECR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供应链管理,很多零售商通过ECR优化,很多零售商被淘汰出局,也有很多生产商被淘汰出局,跟大小没有关系,关键是看有没有坚持以顾客、效率为导向。第二个阶段就是品类管理,第三个阶段是激发顾客热情,就是增大蛋糕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强调顾客价值、强调品牌的阶段。从ECR的四个阶段里,大家可以看到首先是强调效率,在目前的阶段就是效率和成本,到未来应该是强调增长。最早的ECR是强调供应,零售商和生产商或者是批发商之间,怎样在供应上更加的有效率,到后期应该是双方一起合作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把蛋糕做大。
ECR的第一阶段,是供应链的优化,主要是在物流和信息交互、存货管理。这个阶段比较重要的是电子数据交换已经在中国炒的很热了,99年左右网络时代比较火爆的时候,怎样通过网络集成、怎样送货比较快等,ECR最早就是EDI的概念,比较简单,以数据交换为基础在里面。但是不要小看他们,这里面涉及到数据交换的标准问题,这时就要求有商品编码了。从华润万佳来看,我们目前的补货体系,准备做的也是类似于英特乃特上的交货体系,我的订单通过一个平台发给供应商,供应商不能通过EC平台看到自己的存货,但是下一步肯定是要这样走,这样供应商每天就可以看到货物的情况,需要不需要补货等,效率就会比较高了。这是工商合作的工具了。现在供应商直送,大家都是这样做的。电子数据交换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实现,可能还不到10%实现了,应该说这个效率是比较低的,呈现越来越上升的趋势。顾客导向订货现在还做不到,还是相对比较高级的阶段。持续补货零售商基本上已经有了。笼车在目前的国内零售商应用的也是比较多了。高效的卸货,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强调的是配送环节。直通在国内是比较少的,直通是物流环节比较有效的作用,目前还不是太容易。大家觉得这个事不难,但是其实比较的复杂,这跟你的电脑体系以及最初的工商合作的基本信息、单据等标准化都有关系,通过这儿技术手段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的结果,事实上就是达到了自由选择的结果,比如说哪一个更有效率,自然就会被选择出来,成本就会越低,将来就会取胜。当然从概念来说,如果大家接受了这个概念,才能去做,如果接受不了,ECR最早的起点就没有了。我可以跟大家讲,这是或多或少的趋势,如果不做,你将来肯定要被淘汰。我们也一样,如果不做也会被人淘汰,跟大小没有关系。这是一个例子。在欧洲ECR第一个阶段做完之后,零售价格降了3.4%,也就是说成本降低的很有效。
ECR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进类管理。ECR的第二个阶段通过品类管理,将集中点从成本缩减转移至增长,从顾客需求、市场份额、盈利能力、顾客忠诚度来看工商双方的合作。品类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补货、促销、有效的门店品类组合、有效的新品引进。如果品类管理的思想能够得以贯彻,大家所关心的所谓渠道变革、通路费、胜者为王的概念不再会出来,因为在这里没有谁是胜者,只有双赢才是胜。品类管理,到底堆头该放什么东西,由品类管理来决定,这时不是用钱来买堆头了,到底引进什么样的新品,也是通过品类管理的方法来决定,也不再是通过钱的关系来决定。当然这是必须要完成品类管理的阶段才能实现,目前中国还处于ECR比较朦胧的阶段,大家通过成本挤压把供应链的水分压掉。昨天俞总讲的比较有道理的地方,最终从生产商的角度来说,产品是否有竞争力,顾客是否认知这个产品,是很重要的。
品类管理使生产商和零售商对顾客有了同一的认识,如果我们做一个促销方案,我们最近请了哪一个明星做了形象大使,就想搞一个促销,但是实际上这个效果不是太好,对零售商来说,这期的促销主题是另外一个。零售商的顾客到底是哪些人,生产商怎样面对不同的顾客选择自己的产品组合,这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对顾客的同一认识是很主要的。比如说牙膏这个品类,昨天有嘉宾说高露洁摆牙膏柜台的三分之一,但是这取决于顾客的趋向性在哪一个分类上,完全可以通过数据,以及通过对顾客的研究来进行判断。同一的认识是一个关键,建立在同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说这个产品,对零售商来说只能卖六十来个单品,在洁白型的品类只能选择15个,在防蛀的品类里只能选择18个,那么在这18个单品里那一个产品更好,就要看顾客的选择了。
在ECR第一个阶段,零售商和生产商之间的关系,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关系,从电子数据交换形成不断的联盟,不断优化的关系。实际上真正的结盟是在品类管理里,如果是品类管理,生产商和零售商在研究同一品类的情况。比如说糖果,分为硬糖、软糖等,硬糖可能还可以分为功能性的,或者是品牌的组合等等。这是和消费者决策数有关,消费者在门店里怎样选择糖果的销售,这是按照品类组成的。宠物食品最早的分类干货,它的大类叫宠物食品,中类叫猫粮或者是狗粮等。还有的分类,比如说首先是宠物食品,然后是宠物物件,过去这个东西是一个工业分类,生产猫粮的企业,他是在一个工业组成群里生产猫粮。现在的分类,我们叫做宠物事件,所有和宠物相关的东西都放在这里。实际上从狗的分类来说,狗需要食品、需要健康,还有比如说狗的服装。
一个产品,牙膏原来一个商店里卖三百个品类,但是现在卖到二百个品类,经过品类管理,顾客没有觉得减少,反而认为是增多了。这是ECR的第二个阶段,品类管理。在国内目前来说,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有的状态下。第一阶段很多人还没有去弄,但是有的人已经在尝试第二阶段了。华润万佳目前是在尝试第一第二阶段,都是在做。我们原来最早的基础,并不是最好的,最早的华润万佳的管理班子可能不太认同这个东西,但是现在总体都是在做这部分了,工商关系的改善在今年下半年有了很明显的改变,包括宝洁、金龙鱼、联合利华等,方法还是很好的,而且东西我们坚持下来,通过ECR的第一个原则,品类管理。
我们来看一下第三个阶段,激发顾客热情。品类管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数据化的,从现在的需求来考虑,不是完全的潜在需求,品类管理的分析办法,更多是靠历史数据,在门店的表现,单品销售等获得结果,对潜在顾客的挖掘就不够了。那么生产商就表述,为什么他们卖的那么好,我们就没有机会吗?事实上很重要的,激发顾客的热情就是怎样把蛋糕做大的过程。顾客的需求非常高,同时消费品的竞争是非常大的,耐用消费品的产能是很大的,基本上是过剩的,这是没有办法阻挡的,生产线一旦开通就是既成事实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零售商处于这个链条里相对高端的位置。
从消费者来说,多元化的需求、品牌忠诚度的下降等,实际上中国顾客对品牌忠诚度都是比较低的,消费者实际上更强调价值,日趋饱受的消费支出、顾客需求难以满足等,实际上在中国目前的零售市场国际化已经很明显了,家乐福在中国差不多有120亿的生意了,沃尔玛在中国有四五十亿的生意。生产商的领域也是一样,对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对品牌的价值要求越来越大,不能光是吹。二三线品牌的冲击导致价格竞争激烈,有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全国性的品牌,有的定位自己是全球性的品牌,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深的全球性的品牌,我们说的二三线的品牌是区域品牌,比如说拉芳或者是立白,可能在广州地区就很厉害很猛,没有做全国只做一个区域的情况也有。
我们在香港进行的数据交换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都可以进行相互的比较,强调那一种品类的销售。在国内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我相信随着ECR的统一,五年之内数据也会越来越清楚,大家进行方向性的判断也会有所帮助。在97、98年ECR找不到方向,品牌整合达到一些效果之后,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了。ECR的思想,最早是从快速消费品来的,然后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去,现在这个思想慢慢转移向服装、床品等上,但是床品和比较时尚的产品,还不能完全的遵循ECR的原则,还也其他的原则。
ECR的第三个阶段,我们想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可以看到矩阵里,最早就是商品,交易和商品之间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现在的一个状况,我们和顾客、生产商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交易,同时买卖的都是商品,广告使劲打,强迫你接受一个概念,使劲铺货,在终端里竞争,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现在从品牌的思想里,很多好的生产商和零售商,越来越强调品牌,品牌这个概念更强调的是跟顾客的关系,就是忠诚度,顾客能不能持续的购买我的商品。接下来就变成了价值整合,就是解决方案的概念了,产品加上服务,最后变成了既强调解决方案又强调关系的过程,这就是零售商和生产商必须合作在一起的原因,如果不合作在一起就没有机会做这个事情了。
关键是需要激发顾客消费热情,有一个长期的满意度,消费者最大的期望是企业了解顾客并给予满意的服务,然后建立企业与消费者持久的供需关系,消费者对企业提供商品的信任。现在这张图讲的是一个定位的概念。从四个纬度来看,产品的组合或者是门店的组合,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更强调TOTALCOST。首先就是了解顾客,了解消费者,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二要能够打破常规,第三能实施优化。
导致成功的四个战略层面,首先是信息,对新潮流的预见,个性化,革新要能够跟随潮流、要有差异、要有惊喜。要有交流,要联合革新,整个价值链要有重组。以顾客为导向,门店布局的创新,首先目标群集中陈列,20%的顾客代表了80%的需求,通过便利购物及生动展区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消费导向、样板店。这是一个很新的买场,是阿波罗的买场,把生活饮品和令人兴奋的商品集中陈列于中央展区以吸引目标顾客群。通过创新达到了增长,这是一个例子。
另外你要真正意义上做到创新,很大程度上要能够沟通和优化实施,很关键是员工的热情,作为零售商来说,包括中国很大的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员工的热情很重要。一个生产商,尤其是国内,分销渠道的策略基本上都是人的策略,比较在乎渠道,这是中国的生产商和批发商比较能够超越老外的公司,比如说宝洁或者其他的公司,在渠道上比较有经验,人海战术,弄的挺好,但是这个东西不一定能够持久,在渠道里养很多人,我知道很多公司销售成本里人的部分开支占很大部分。实际上现在象大的国外生产商或者是批发商来到中国之后,越来越借鉴中国生产商和批发商在渠道方面的做法,所以我们要把其他方面也要做好,否则可能就不行了。十几亿的销售额,要四五千的销售人员,这是不行的,员工没有热情,铺货就是靠人跑店。零售商没有形成标准,进到这个店里是这个规矩,进到那个店里是那个规矩,比较麻烦。在目前的环境下,员工热情是非常重要的。
ECR的第四个阶段,好象感觉现在比较远,但是实际上并不太远,实际上中国有很多事并不是逻辑进行的,在做第一阶段的时候,第二、第三阶段说不定都上,第四阶段马上也来了,所以很少遵循这样的一个脉络来走,对中国的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也没有这个时间。中国的WTO大门已经开了,所以必须是多条线并举,所以对于中国的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真的有很大的挑战,多少有点历史的使命感在身上,希望它能够成功,作为民族的生产商或者是零售商、批发商来说。而且还要考虑到资源的整合,因为毕竟资源和有限的,同时管理水平也要有所增长,管理水平和知识的增长,必须要超越你的销售额份额的增长,永远是在前的,这样你的增长才是比较有效的,否则的话你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管理水平脱节了,肯定会出比较大的事。比如说昨天我问中域电讯的张总,一下子开一千家店我感觉很难,开的时候不难,但是开完了之后突然发现财务结构不好,就要重整就变得很麻烦了。
未来的趋势是如何产生并管理消费者价值,这是很重要的,也涉及到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者价值有两个方面,价值输出和价值导入。你传导的价值和顾客接受的价值是不是一样的,如果是平等的,你传导多少顾客就接受多少。比如说衬衣在广东加工厂做可能是八十块钱,但是包装之后在商店就是卖八百块钱了,所以传导的价值和顾客接受的价值,有很大的溢价。激发顾客的热情,这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一个零售门店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零售门店能够让顾客产生很强烈的购物冲动,就是有溢价在里面。
顾客来购物就是效率,便宜买了就走,没有体验的,如果强调体验的概念,我开玩笑说可口可乐在不同的地方卖的价格不一样,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就是星巴克咖啡,它实际上做的比较成功,是有价值的零售商,能够把星巴克咖啡卖的比较有价值,让顾客接受溢格。大家知道现在的经济号称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到体验经济,由于体验消费者愿意付出价钱,衬衫简单的功能,原料、图案、花色、板型、设计本身很简单,如果是卖这个东西,本身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体验就有区别了,品牌不同就愿意付出溢价。现在很多产品,包括门店,没有能够为顾客提供溢价性体验感受,当然就没有溢价了,只有提供了这样的感觉,才能有溢价。宝洁公司最早卫生巾也是一样,也是有溢价,通过体验或者是强调体验,顾客在购买想象时,因为它是最早强调卫生巾的吸水性。但是后来的模仿者,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现在大家都在这样做了,蛋糕越做越大,但是蛋糕切的最大的还是宝洁公司。现在在中国做企业有人有投机的想法,赚了之后OEM也是可以的,赚钱之后我走都可以。但是做长远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竞争力,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跟着别人走是不行的。
零售商也是一样的,沃尔玛和家乐福收取折扣、通路费等,所有的零售商都在这样做,后期做的零售商也都是这样做,实际上这是培育和帮助了沃尔玛和家乐福这样的企业,就是你改变了顾客的行为,越来越习惯去找堆头的产品,整个的购物行为就和他们一起形成了。折扣型的零售商最终的竞争根本还是成本领先。华润万佳希望差异化,希望我们自己能够有自己的想法。
企业ECR实施的回报是价值的有效传导,品质、反应迅速、价格公平、便利、优质服务、娱乐性。ECR整个的进程我做一个总结,随着ECR的进程,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协作越来越一体化,全方位的协作是一种趋势也是必然。第一个阶段结果是供应链成本降低,第二个阶段结果是销售额和毛利率增长,第三个阶段的结果是以更少的需求整合达到更大的购买力。第四个阶段的结果是购物改变,经验型购物,需求增长。消费者的购买决策,75%是在门店做出的,尽管广告打的很厉害,但是只是对产品的认知,但是做出购买的决定还是在门店做出的。零售商和生产商现在也在强调更多的协作。衡量消费者价值是ECR的关键,是否了解需求,怎么来做,我不再多讲了。后面给大家看的几张图片,都是比较新的门店,以激发消费者的热情。
对于我来说,因为我过去的经验和目前做的事情,可能只能做类似这样的东西,不能讲特别细致实战性的东西。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敬先生,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主题,是跟网络营销有关系,大家知道现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网络营销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接下来我们请出的嘉宾是网易市场及销售高级副总裁胡智琴女士。今天我们的论坛也在网易商业报道上全程直播,感谢网易商业报道。今天胡智琴女士演讲的主题是网络营销的变革与未来走势。有请。
胡智琴:大家好。先放一部短的FLASH短片给大家看。
我其实是想引起大家的一个注意,我怕一会儿你们会睡着。先解释一下,我本人第一母语不是普通话,可能会有一些发音不准确,可是如果你们留意幻灯的话,可能会好一点。
讲到中国互联网的营销,讲到2004年大家都非常的兴奋,明年是非常好的年份,对于所有的网站和所有的媒体来说,明年非常好,有很多大的项目。另外这个市场越来越成熟了,就在这个月份有很多数据都宣布出来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了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七千八百万,已经是世界排行第二位了。而且在中国网站的总数已经突破了五十万个,用CNN的名称注册的已经接近了四十万个。现在上网的计算机将达到三千万台。
明年会怎样?我有一个好的预测。大家会说互联网不是主媒体,对某些人可能不是,但是对白领一族,或者是学生,或者是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主媒体了。我们认为明年互联网会真正变成一个第四媒体。从何方得到认可呢?较之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媒体的特点在于其全能性及在打造品牌和行销方面的力量。比如说网络媒体成为最快的信息来源,比如说萨达姆被捕,很多人首先都是从互联网得到消息,SARS的消息也是从互联网上传递出去,很多人也是从网络上了解怎样对抗SARS。
现在购买一份报纸或者杂志很平常,但是在网络购买内容也是很一般的,据美国的统计,2003年美国网民用于在线内容的支出将达到1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4%。据预测到2005年,大约五分之一的网民将会购买在线内容。可是目前在国内没有这一类型的行业,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购买网络内容如买报纸杂志一样,也会成为一个平常的消费。
另外互联网广告的地位不断的提升。根据美国互联网协会的统计,美国网上广告今年第三季度收入达到17.5亿美元,比第二缉毒增长5%,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20%,今年1-9月份,全年美国网上广告收入已达50.4亿美元。英国互联网协会也做了一个报告,英国网络广告今年全年收入将达到5.25亿美元。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规模,今年已经达到了10.8亿元,和美国相比非常小,但是市场不一样。比去年同一时期增长120%。预测未来三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18亿元、27亿元和40亿元。可是整个市场广告营业额的分量,在美国互联网只是2.5%,英国是2%,中国只是0.55%,是非常小的。
现在互联网的用户群已经不象以前是一个浏览者,而是有目标的搜查者,所以大家的要求比较高,也很成熟了,需要的产品有针对性,知道自己想找什么,不象以前有什么网站就上去了,有什么就注册了,但是现在大家可能一天只上三个网站,一个网站收邮件,一个网站看新闻,一个网站比如说娱乐等。根据尼尔森互联网研究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网民平均网络应用时间虽然继续增长,但增长明显是从新的网络应用产生的,无目标地浏览时间明显的下降。
中国的网民是怎样的?在2001年平均一个网民有四个电子邮件,可是到今年已经下降到平均一个用户是1.2个邮件,而且现在网民拥有的免费电子邮件已经在下降了,在网易在今年一月份有一亿二千万免费邮箱注册用户,非常恐怖,而且有一些人是一段时间不上的,对我们来说免费邮箱是非常大的压力,服务器、服务等方面。现在我们非常严格,一月份到五月份,我们把很多邮箱去掉了,一月份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90天不登陆邮箱之后要想用的话必须要重新注册。现在我们更改在45天内不登陆邮箱的话就冻结掉,因为现在的垃圾邮件也非常多,所以把我们的服务器占的量很大。从一月份到五月份,从比较松到比较严格的免费邮箱注册,现在是五千三百万的用户,每天还是有很多的人申请,但是我们每天还是会去掉一些不太活跃的户口。
明年我们预测,因为网民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选择了,使到网络媒介进入了媒体分流的阶段,不是说你在一个网站投一个首页就可以达到效果了,现在有的人可能不进到首页,而是直接进入到自己想进入的频道,所以明年会真正体现媒介专家的价值,考验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媒介策划。2003年12月,尼尔森互联网研究宣布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网站第三方测评服务SiteCensus,并与国内三大门户网站签约。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在四月份出一个第三方报告,整个行业就可以比较专业化了。
垃圾邮件和许可邮件的冲突,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今年12月17日SBL Database公布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垃圾邮件国家,排第一的是美国,第三位的是韩国。根据美国的Brightmal,垃圾邮件占的比例已上升到40%。艾瑞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每人每天收到1.85封垃圾邮件,占收到邮件总量的26.27%。其实这个垃圾邮件已经是被服务器过滤过的,如果不过滤的话,可能更恐怖。它预测2003年垃圾邮件的损失高达网民时间15亿小时,另外给中国的经济造成48亿元的损失。可是为什么垃圾邮件损失这么大,还有人做呢?但是据统计2002年垃圾邮件制造者从中获利1.3亿美元。
电子邮件服务商都通过技术在邮件服务器实施过滤和组织垃圾邮件,各国政府都正在立法打击垃圾邮件,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已于2003年12月立法。微软推出针对Outlook2003的反垃圾邮件过滤升级包。Ferris Research预计反垃圾邮件企业在2003年已经成为一个1.2亿美元的行业。许可邮件是一个受害者,比如说某些人对技术或者是某些资讯需要,已经经过注册,每过一段时期会收到一个新的邮件,但是因为我们阻挡,变成他们发不到收件人的邮箱里,受害者包括电子商务网站、电子杂志出版商、在电子杂志投放广告的广告主。如何采取适当的行为维护正规的许可邮件发送者的利益呢?中国的HTML格式许可邮件的打开率为67%,高于美国的44%。明年的新措施,今年的11月份的研讨会经过讨论,可能会成立一个反垃圾邮件的组织。绿灯通道应许正规邮件安全到达,通过网络行业自治、法律规定的约束。
大尺度广告占优,大尺寸网络广告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象刚才看到的FLASH广告,可能有人自己看过之后,会传过朋友看,所以据统计,这样的一个广告最起码一个人看过之后会传给三个人看到。新的广告形式既充分利用页面空间,又不过度干扰网民访问网页。网民也已经接受或者适应了现有的网络广告形式,随着国内宽带的普及率增长,预测明年大尺度广告所占的比率会继续增大,传统468×60和按纽广告所占的比率会越来越小。一个文字链结在网络投入是非常便宜的,但是也是非常有效的,所以不一定是大广告一定好,但是大广告可以做形象,之后可以考虑用其他广告的方式。短片故事是很受欢迎的,我们部门做的压力很大,当然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年轻人觉得这种短片广告形式很好,有人收藏这样的FLASH,网易有一个卡通网站,每天看的人很多,大概每天有三十到四十万人上去看FLASH的广告,每个人平均看三到五个。另外就是一些小游戏,比较有互动性的,小游戏也有问卷或者是有奖调查等,效果快而且有针对性,比如说发直邮,可以选择某些地区某些年龄,有针对性的问他们的答案,这是雅芳的一个问卷广告。这是海尔的一个小游戏。
广告的创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广告创意在网络营销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2003年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网易与中华广告网共同策划的首届中国网络广告大赛引起了行业的关注,活动还包括首届网络广告发展与合作高峰研讨会,通过这个研讨会,使做网络广告设计的人有了一个目标,能够不断的提升他们设计的水平,会想做的更好一点,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大赛,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国广告协会也表示将成立网络广告分会。
更多针对中国的新技术开发,我们不再盲目的引进国外的技术,今年ICAST推出了网络视频广告,网站可以反复的播放,这个技术是针对中国网络环境的需求而制造的,现在新浪和网易都有了这个服务。另外在本月24日,慧聪推出了第三代中文搜索,也是向GOOGLE挑战。中国的新技术会带动更大的市场。
现在美国的网络服务,也就是ISP,会提供阻挡弹出广告的工具,也就是说可以不看广告只看内容,而且Google、3721等网站也免费提供相应的工具,微软公司也宣布明年推出这样的产品。弹出广告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弹出式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分别是BANNER广告的13倍和14倍,是相当高的。而且在寻找广告效果和用户体验间的平衡,很多网站会控制弹出窗口的数量,而且可以想到这样的技术,关闭浏览器之后才会弹出。
听众:作为一个企业的广告主,能不能提供如何投放网络媒体的整合方案?
胡智琴:都有,大的广告公司,特别是专门购买广告的都有这样的方案,我们的网络销售也有非常好的方案给你。一直在网上投放广告的客户已经很成熟了,不是单投广告了,在今年九十月份,比如说诺基亚有一款新手机3100,也跟网易谈过,很简单的投广告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他们想了一个特别的方案,在我们免费邮箱里,我们有五千三百万的用户,墙纸上打上这个品牌,因为有些人认可诺基亚手机,一直是使用诺基亚的手机,我们就把免费邮箱墙纸变为蓝色,有鱼在游。我们也不想让用户觉得今天换这个,明天换那个,我们给他们做了两个星期,之后恢复了平常的页面。在神舟五号顺利上空之后,联想也要做一个广告做形象,也是做了这样的墙纸,很多人感觉很新鲜很好。跟下来也有很多客户跟我们进行内容的合作,前两周我们在上海跟妮维雅合作,很软性的广告其实也很有效,销售也有经过培训,会跟你讲技术上的功能以及内容的合作等。
听众:要执行一个比较高效率的网络营销,整个的团队怎样组成?一般来说广告主正常的广告公司、媒体公司、门户网站,他们各自发挥怎样的角色?除此之外,是否还需要其他资源的投入?
胡智琴:做任何行业,或者做任何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体最重要。我99年加入中华网,可是我是负责另外一个分公司,我在中国已经进进出出九年了,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我都做过,互联网和他们的区别非常大,报纸、杂志都有协会,都有规则怎样去买,比如说电视时间多久时间才可以有广告。现在在国外都已经有了互联网广告的规则,但是现在在中国不一样,作为广告公司或者是广告主很头疼,每个公司的LOGO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频道都没有规格,我是去年年头加入网易,我也是花了很多心思,我们也是很想和大家坐在一起怎样把规范做好,我们希望也是广告主加入确认媒体推广是最有效的,在中国最喜欢的就是打折,折打的很恐怖,然后配送,就是玩数据游戏,每天花很多时间不停的谈判,其实心里大家都有数。实力媒体也是今年才成立的,也是从台湾请一个人过来。互联网销售也是非常难,刚开始加入互联网做销售,就是想到公司有股权,然后就象平面媒体一样拼命的打折,其实互联网广告非常复杂,我们网易有一个第三方的检测,有密码和户口给你,你自己可以上去看,每天的流量是多少。互联网媒体是非常困难的,大家不停的学习,我也是不停的学习。希望在明年可以成立互联网广告的分会,这会非常好。
主持人:刚才两位嘉宾都带来了非常精采的演讲,接下来会有著名的实战营销专家、益策咨询公司高级讲师魏庆带来的讲座。相信这时候大家已经有稍稍的疲倦了,大家可以休息十分钟,然后回到我们的论坛继续。
现在让我们请出魏庆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消费品行业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渠道变化》。
魏庆: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与各位见面,我是魏庆。相信很多同行在一些营销的书刊、媒体、网站上见过我的名字,刚才主持人很客气的介绍专家,我不敢当专家,我认为营销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在市场不是在书本,因为每一个同行都有可能比你懂得多,所以今天是同行讨论。
我自己进入营销资讯的培训时间并不长,在2002年4月份我才进入,我大学第一份工作是送货司机,拉着车去送汽水,后来业务经理一直做到品牌总监,一层层做上来,相信各位可能都也跟我有同样的经历,既然大家有共同的经历,我相信能够愉快的通过今天的一个小时的时间。今天我与大家讨论的题目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渠道的变化。
这两三年的时间,最多是在五年的时间里,对中国大多数消费品中小企业、传统经销商是一个恶梦,卖场出来了,而且迅速成为了中国的男一号、女一号,现在的批发市场要改一个名字了,叫批发场。为什么?有场无市。还有比如象生鲜加工类的食品,因为渠道的拓展市场增加,整个行业发展了。但是长期以来走传统通路的企业和经销商来说,面对卖场的蓬勃发展,似乎无力,有些困惑。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你故步自封,惹不起躲不起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大家一天一天清晰的感觉到超市对传统通路的压力。现在也有人改做超市了,但是遗憾的是我在这个行业里看到的大多数做中小企业不死即伤,通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很多中小消费品企业做超市不死即伤呢,因为面对渠道他们有点先天不足。如何后天弥补?中小企业如何面对超市的高运营成本,以及销售系统的重新配备,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我们这一个小时要谈的内容。
原本我要讲一天的时间,现在时间有限,我跟大家讲40分钟,留五分钟大家答疑。
中小企业面对渠道变化所表现出的先天不足在哪里?我们先找到差距,找到压力,然后找到着力点。在我讲话的过程中,欢迎各位,如果觉得我讲的不对或者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你随时举手,打断我一起交流。有些问题是我要讲出来,邀请大家回应的,当我讲出问题时大家积极回应的,我最近出了两本书,如果在对话中非常畅通,你下来可以跟我联系,我可以签名赠书。
先轻松一下。二年之前,中央电视台播了金庸的武打名著《笑遨江湖》,里面有一本奇书《葵花宝典》,《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有一天一个高手打开这本书,看到这句话,想成为武林高手,咬牙挥刀,昏迷过去,等他醒过来发信不自宫也可练功又昏迷过去,等他醒过来看到第三页若已自宫未必成功。他气绝身亡。
商超是渠道的主流,志在比德,消费品企业得商超者得天下。十年之前,中国的流通行业谁最牛?谁是老大?百货商场。第二老大是谁?批发市场。百货商场的特点是产品质量好不好?好。价格也很好,购物环境也很好,产品质量好,价格高,售后服务也相对比较好。但是批发市场呢,价格便宜,售后服务差,质量差,购物环境差。现在说的超市,价格低,质量好,购物环境好。超市是综合百货商场和批发市场优点于一身的杂交优良品种,一个超市起来之后,我们发现方圆十里的零售店死掉了,为什么?超市的零售价比零售店的进价还便宜,一个超市可以打死一个批发市场。现在我们在各地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
那么商超是渠道的主流,志在必得,消费品企业得商超者的天下?这句话对不对?错了。目前媒体有一种误导,一说销售,必称终端,一说终端,就好象是卖场。其实今天在座有很多人是企业中人,从你们的销售数字可以反映出卖场究竟是不是第一渠道?在中国卖场成为第一渠道的可能是广州、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在大多数中国的城市里卖场可能不是第一渠道,中国是地大物薄,在大多数中国的北方城市,尤其是地级以下的城市,卖场根本不是主流的渠道。在中国的消费品第一渠道仍然是批发。所以传统渠道依然是主流。
现在在中国的超市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超市里,各个品类,不管是方便面,还是酒或者是食品饮料,在超市货架大多数是集中两到三家大厂家的产品,比如说方便面看到统一、康师傅或者是慢慢的有了华龙了,在小超市里看不到什么小品牌。我现在看到的是中小企业大量的铺开做超市,不死即伤。有三种样子,一种是费用太高,做一年超市年底一算费用比自己的销售额还高。第二是淘汰,做进去之后因为人员没有跟上、自己的配送和服务没有跟上,陈列不到位销量不行就被淘汰了。第三是价格,因为一个价格往往会打死一个城市,经销商是42.5拿到货,超市打特价,产品打42,超市的特价比经销商拿货的价格还便宜。我们看到中小企业在超市里,往往是三种死样。
中小企业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很多中小企业说为什么我们做超市这么累呢?搞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他们说主要是超市不是东西,收的钱太多了。这个话对不对?不对。因为外部原因不是主导因素,股市弄股灾的时候,照样有人赚钱。房地产广州一直在跌,但是照样有人买房子赚钱。通过现象看本质,中小企业做超市不死即伤,并不是超市的收费太高,这个收费对每个企业一样。在大多数的问题上,系统不支持,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系统跟现在的渠道格格不入。
外因不是问题。中小企业做商超主要是先天不足。分四块说。第一块是人不行,没有专业的人员。第二块是销售系统不行。第三块是组织架构不行。第四块是经销商不行。这四个不行,说出来可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老板不服气,我一句一句拆开告诉你先天不足在哪里。中小企业的专业人员匮乏,说这句话可能大多数的企业不满意,说当年我们创业的时候,一没有广告费,二没有品牌,三没有客户资源,白手起家照样一片天地,现在我手里有人有车有广告费有网路,搞理论不行,搞实战我的弟兄各各行。注意,我说的是专业人员匮乏,而不是经验人员匮乏。经验和专业不是一回事,经验是好东西,但是经验有时效性,经验的总结往往以时间为代价,当经验总结出来的时候,就有了过时的风险。所以遗老遗少往往会成为革新的阻力。经验太多的人碰到新问题总是想以老办法解决,制造更多的新问题,人老的时候大多数说糊涂话。专业人员未必有很多的知识和很多的技能,只是他现在的经验适合现在的市场,换句话说专业人士就是没有过时的经验人士,而我们的传统企业大多数有很多身经百战的过时的经验人员。过时在哪里?在商超渠道所面临的问题,跟你以前去管理经销商和批发商,几乎是南辕北辙,完全相反的。
首先我们看一下商超渠道,如果跟商超谈,跟商超工作,掌控商超渠道一个业务员应该做那些事?首先进店前做进店评估,这个超市值得不值得进,进入之后能不能把钱拿回来,会不会将整个经销通路的价格崩溃,会不会在一万平米里出现两个大型超市恶性竞争?一旦评估超市能进,接下来就是跟超市谈进店,牵涉到的问题是进店费、堆头费、调码费、上刊、全面促销计划、广告等等,进店合同里这十几项内容是常规内容,艰苦谈判之后进店了。谈判合同敲定,你跟超市说各个店面给我二个平方米的堆头,不一定能够落实。下一步工作,合同里的东西落实还要跟进,这就算是进店了。
超市进店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战争的开始,进店之后就是无休无止的跟竞争对手战争,前前后后超市有七十多种的费用,超市跟传统的通路,家乐福把你的方便面该卖1.2的卖1.1,沃尔玛说9毛,这样的话经销商坐不住了。超市打恶性特价,打死了传统的通路。我在做销售的过程中,不止的遇到20个小超市跟我说,假如再给家乐福1.2元的超市,我们20个小超市联名清场你,否则给我同样的价格。而且超市有30多种罚款,而且超市结款也是很艰辛的工作。
超市有什么费用,进店有开户费,你选了一个经销商,这九个超市的销售,经销商能不能换?一旦换了,就有了过户费,也可能要重交开户费。超市说合同我是跟这家经销商签的,你换了另外一个经销商,在我们的超市里你就要加过户费,如果这家经销商没有跟这家超市打过交道,就要加开户费了。还有解码费、咨询服务费、无条件扣款、配货费、人员管理费、服装押金、工卡费、押金、场地费、海报书写费等。还有超市说老店装修费,上半年一看利润指标完成不了,就要收装修费。有的经销商跟我抱怨说超市收店庆费用要二次。超市动不动罚款,现在超市是上帝,超市对经销商和生产商都是管理者的姿态,为什么有罚款?都有那些罚款理由?条码重合、产品质量有问题、断货、断促销品、给我的价格经过调查不是本市的最低价格、你的促销人员没有穿工服、促销人员违反超市规定等,有30多个理由。超市的处罚有那些手段?单方面停你的款,单方面扣你的款,单方面促销,降台面,下价,锁码、解码、真返场、假返场、请场,超市有三十多种处罚方法。
超市合同也有陷阱,一个字签错就晕倒了。比如说超市让你报含税价和未税价,一般超市让我们报的是含税价还是未税价?含税价。突然让你报未税价什么道理?九毛钱一包的面,未税价是七毛多。但是到超市之后,他是四舍五不入,一个方便面企业在超市里卖相当多,这就相当厉害了。超市说铺底十万块钱,请问铺底是什么意思?其实不是铺底,铺底就是进店费,什么时候能要回来?等你退店的时候要回来,但是退店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扣你的款。所以其实铺底是进店费的变相增加。超市跟你说三十天帐期,其实多少天可以拿到,60天到90天,如果括号里按递票期计算三十天,这坏了,可能是九十天之外了。
我说这么多不是骂超市,超市里的费用有一些是无理的,有一些是可以想到的。存在就是合理的,超市之所以以管理者的姿态对待厂家,是因为超市面临更多的选择权,厂家是弱势的状态,能够选择的就是如何面对,在夹缝中如何生存。现在在台面上展示的包括刚才讲的东西,跟做经销商一样吗?不一样。做超市几乎要完全从头学起,一个做了十几年的老经销人员,进了超市之后晕头转向,但是一旦学习了超市,其实超市里也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说我们在跟超市谈判的时候,我们在第一次进超市的时候,往往超市采购一见面是这样的,你哪个厂的,我现在只有二分钟的时间,进店费是二万块钱,能谈进来,不能谈出去。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做业务经常可以碰到这样很狠的采购。如果不懂的话,这样你就晕了,没有这样的经销商跟你说过这样的话。其实如果你懂超市的话,你明白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首先超市采购是不是不想让你的产品进店,不是。超市的费用是不是不能谈,家乐福我们的公司很正规,二万块钱进店费,真的假的?假的。让他倒给你交保证金我都见过。也没有任何一个超市采购不愿意进新品的,为什么他们说这样的话?超市采购一见你面,就是一个POSS,这是招牌菜,在超市的采购受的培训就是说YES或者NO。你说我的面一分钱十包,他还会说贵,所以这是他们的职业反应。
超市采购常常跟我们说,你别跟我说多少钱了,我也不想难为你,我只是想要一个合理的价格。比如说你是康师傅的,他说你给我们家乐福这个政策是不对的,你给好又多的政策我是合理的,互相都是通电话的,你的问题我已经掌握了,现在是让你交代了,交代不交代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如果让我说出来你就被动了。采购往往使用这样的态度跟我们说话,他说你给另外一个超市的条件我都知道,你必须给我们一样的优惠条件。当超市跟你说这些话时,是不是想要一个合理的价格?他想要什么?他其实不知道你的最低价是多少,记住两个字,采购永远要你榨干的费用。所以一见超市的采购,就要表示我已经被榨干了。
举例,比如说超市的采购培训教材,在座各位大多数是经理,在他们的培训教材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当厂方的业务员带着经理来的时候,这狠狠的要更大的条件,狠狠的威胁他们退场,一般经理不希望在下属面前丢面子,一般都会答应。所以下次不要跟业务员一起去超市,人家等着修理你呢。超市永远不接受厂家前三次的报价,如果你打算四次将进店费从二万谈到一万,怎么谈?第一次二千?你不怕他打你,他肯定说你没有诚意。第一次五千,第二次五千二,第三次六千。第四次八千。恭喜你死的找不见北。第一次九千五,第二次五千七百五,第三次九千八,第四次一万。好,你肯定是一个做业务的。跟超市裁判要挤,要给采购成就感,给他们的心理满足感,我可把你小子整惨死了,把这小子全部榨干了。如果你给他的感觉是坏了,报的价低了,下一块裁判的内容,肯定是难了。
所以说超市这个东西其实不是特别难做,也没有什么神秘,只是做了十几年的经销,进到超市还是找不到北。超市的东西跟我们以前学习的经销理论完全是不同的。老马已经不识途,商超的渠道要重新学起。超市支持系统滞后,首先是商业条码整肃,我问大家,在一个超市里你给超市的供货是同样一个规格的牛奶,供了两个包装,一个是1×15,一个是1×20的,分别是17块钱和20块钱,同样的话同一个条码两个价格,肯定货款难结。全品项安全库存,给超市断货的话,有一二三个步骤整你,所以要做到产销协调,促销产品计划发货,不同市场定量发货,要做好破损、即期、不良品退还政策。费用申请、审批、报销、防损制度。总部对超市的职责不清,数据库还没有建立费用政策不清晰刚一开始各地往上报信息,要做促销,要超市的费用,进店费是一万块钱,他自己也没有这个概念,一万平米以上的超市多少进店费,五千平米以上的超市多少进店费。过两天又报国际店庆费,然后又是国内店庆费,还有上刊费等,总部根本不知道,学着报,底下更晕。在很多企业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小企业做超市,经销商做垫支,费用半年结不回来,更不想做超市,所有经销商结合起来跟企业斗。报销流程的频繁变动。
超市促销的统一策划和物料支持,现在在超市促销不是促进销售的手段,是正常销售的手段。我们说小企业也做促销,比较一下中小企业,我们以方便面为例,中小企业与高端企业的促销支持力量对比有很多的区别。看一下照片,大企业做促销的形象,这是在同一个超市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促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相比,在系统方面,中小企业的破损对换系统、支持系统没有到位,本身企业的产品条码各方面的制度都没有到位,造成企业在售后服务后方起火,做不了超市。
第三个大问题,组织缺陷。支部建在连上,这是的管理方针,三个人加起来就是党支部,连要有指导员,但是中小企业没有把支部建在连上。在大中型企业里,超市都是由厂方提供服务的,而国内传统的企业在各地有没有分处?都是由经销商来服务。比如说陈列,很简单的,现在很多企业都有陈列培训教材,品牌垂直、包装水平上清下重补货自后而前提货自前而后等等,真正做过销售的,这个东西到超市里好用不好用?哪一个超市划一块东西让你这样去做?那超市也不是你家开的。超市是自己给你划规范,超市要按口味来集中,不管怎样,比如说方便面所有按口味集中,另外一个超市是按照价格集中,有的超市是按照厂家集中,各个超市都有自己的陈列规范,所以说我们天天背的那一套品牌垂直规范,叫内功新法,真正到超市做陈列,无招胜有招,见招拆招。我们现在看看这家超市。要求我们按照口味陈列,所有海鲜味的产品摆在一区,红烧牛肉味的摆在一个区,香辣味的摆在一个区。现在厂家的业务员怎么办?要上下打通左右陈列,而且摆在两个口味的中轴线上。还有比如说你有十个条码,超市给你五层货架,按品牌陈列,给你A品牌的陈列区,怎么陈列?以中间的二三四层为主流陈列层,如果横的一层排一排,必然导致最高和最低下的看不见,竖着也不行,十个品牌摆不下。应该把这个货架看成是三层,把第一层和第二层看成是第一层,第三层看做是第二层,第四层和第五层看做第四层。中间的是有效陈列层,每一个产品都在有效层上有台面。
日常拜访中的陈列抢占。首先要端正心态,总量可变、层次可变、厂别有变、内部可变。做超市做陈列,完全一切都是可变的,重要的在于你怎么做怎么抢。举一个例子,设计拜访时间,康师傅的业务员星期三拜访零售店,统一的业务员应该星期几去?去零售店抢的是什么?抢订单,所以要提前一天去抢钱,你星期三去我星期二去,线路安排的比你早一天,一个商店安排多少钱去进方便面都是有数。康师傅的业务员星期三拜访超市,统一的业务员应该什么时候去,应该是星期三下午。去超市是抢位置,你看你早上九点去康师傅业务员去了摆好了,然后统一的业务员去了把康师傅的面放在旁边了,这样一个星期都是你的面了。每一次促销都是扩大排面的好机会,抢弱势品牌。要待机而动,如果排面最近的确搞不定,先保持良好的关系,等到一断货就有机会了。业代联盟。排面互换。及时供货。寻求协助陈列。有的放矢。如果你去找一个经销商让他们执行这些行吗?肯定不行。
因为我们的支部没有建在连上,所以各地的陈列不可能让经销商来执行,肯定做的没有厂家做的好,必然导致各地的终端表现差,而超市完全是自选式的购物场所,如果你的排面差所以销量一定会差,这时销售一定会雪中送炭进行扶持吗?不是。他们从来是落井下石的。所以凡是销量小的品牌,回款就慢了。回款一慢,你的费用率就自然高了,经销商自然就更加害怕这个超市条件又多、毛病又多、花的钱又多,而且还款还慢。经销商一怕不送货,自然服务差,你的终端表现就更差了。于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这里转圈了。
有一个经销商的实力大,我有八辆八吨车,北八省买方便面的都认识他,敢不敢用他?不敢,因为这人串货厉害,而且到超市送货需要八吨车吗?传统的经销商对大多数的厂家来说,继续用它没有明天,不用它没有今天。大多数人觉得旧鞋子好穿,不做超市,就象农民穿着小袄到五星级宾馆不舒服。固有的网络,如果以前跟超市就有网络,进店费都低很多,如果第一次打交道高很多。商超里业务经验,要交学费。商超专项资金,资金压力,一个月买一百万的费,要压三百万。配送车辆及人员不足,配送及人力阻力。非一般纳税人,无法开增值税票。传统的经销商面对超市有六个不配套,这时企业说要做超市,不换脑袋就换人。这时经销商出现了这样的心态。学着做,或者自己不做让别人做,吊着做看着做,这是最普遍的,我们经销商可以不赚钱但是不能赔钱,等你来了说做,等你走了我不做了。还有就是自己不做也不让别人做,于是这个时候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经销渠道,成了最大的阻力。曾经有企业想拉着老兄弟实现第二次飞跃,假如要拉你的兄弟,要拉八样东西。首先是经销商教育。第二是让经销商解决资金困难,软的东西可以改,硬的东西不能改,要说服它贷款。第三是说服经销商增加人员车辆。第四承担学费。第五代开票承担差额税率。第六对吊着做不愿做客户的制理。第六对传统经销商的培养提升。最后是新通路的利润困惑。很多企业一旦要做商超,要重新生产产品,为什么?原来的产品价格打的没有多少利润了,而让经销商做超市,给经销商至少是十个点的毛利,否则不会做。
经销商渠道又是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首先是专业人员匮乏,不是没有经验而是经验太固化,人老的时候都是说糊涂话。第二销售支持系统空白,以前不退货不换破损,以前有断货,以前促销品都是火腿和盘子,现在要重新改了。第三是组织机构缺陷。第四让人心痛的经销商群体。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小企业做商超的先天不足。
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模式的深入,我们所在的社会特征已经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最后到我们现在所处的大数据时代。因而文章针对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展开分析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
大数据是巨量资料的意思,由于各行业内涉及的数据资料规模巨大,以人脑的力量无法进行整理分类,大数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众多资料中选取、处理出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大数据可以应用在任何的行业,对人们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以实现信息资料的高效利用。“大数据”时代最早是由麦肯锡提出的,在现代的生活中“大数据”也已经涉及物理学、生物学、生态环境学和军事、金融等领域,并对这些领域内工作的进行和开展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但由于网络和社交辅助软件的发展,大数据在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大数据对信息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收集一定区域内会计行业内所有会计工作者的会计工作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类,以便人们在会计工作中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将会计工作涉及的资料信息化,放在共享的平台上,向其他会计工作者分享这些信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特征
对于信息社会和大数据时代的转变,会计信息化作为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的产物,成为了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对会计工作中的业务审核和财务处理等具体的工作起到重要的帮组作用。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特征是普遍性、集成性、动态性和渐进性,普遍性是由于涉及会计的所有领域内普遍存在会计理论发展滞后的问题,集成性的特点易于理解,将各个企业工作领域内的会计信息收集。动态是因为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信息是在不停的充实改变中。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和会计信息化的结合不会一蹴而成的,需要逐步的实施开展,最终实现真正的会计信息化。
三、对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
1.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就是将各会计工作者了解的有关
会计工作的信息、资料,发表到共享平台上,以减轻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方便他们的工作。因此,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共享平台上。(1)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不完善实现信息化,首先就必须存在一个可以让大家分享的平台,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会计信息化的开展也需要建立一个共享平台,如生活中云技术等。以百度云为例,人们可将他人分享的并且自己需要的信息存放在百度云里,以便于自己对资料的整理和使用。再由于我国的一些历史原因,使我国在经济型社会的发展没有走到世界的最前列,依附在经济实力下的共享平台的建设也较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会计行业领域内,如今会计工作的进行需要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信息化中需要的共享平台也需要依赖于计算机,具体的方式为建立云计算平台。但由于我国会计领域内行业发展不够完善,据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导致人们对会计信息共享平台的理解较浅,从而忽视了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同时,由于我国刚开始起步于研发适合中国自己的会计信息化云计算平台,相比国外相比明显的不成熟,因此有意的延缓了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化发展。(2)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安全性较低,相应规范与法规不够完善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成为可以影响一个企业成败、一个人成功与否、一场战役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和发展,人们对重要信息的安全性越来越看重。对企业而言,商业机密是企业的命门,可以决定企业的成败。受到企业隐私安全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企业不愿将自己企业的会计数据放在共享平台上。这些企业的顾虑也并非无中生有。因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不够完善,相应的导致信息的安全方面也存在巨大的隐患。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越得心应手,对共享平台的信息通过病毒或木马程序信息就可获得。而且我国在网络加密技术不够成熟。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属于新兴的理论,还处在研究阶段,所以在领域内部没有明确的规范,这就加大了共享平台中的企业信息的安全隐患。此外,我国在法律方面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文给予保护,企业的财务会计数据又很重要,种种因素导致企业或个人对共享平台的安全性产生顾虑,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企业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
除了大环境不成熟导致的众多风险因素外,企业内部中也存在着风险因素。比如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风险,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高层管理对各部门实行的是垂直式领导,高层对下属进行指挥命令,这种领导模式重视集权者对信息的判断,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此外,在企业报告中也会因为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失误,导致信息的丢失或泄露。
四、防范会计信息化风险的措施
1.加快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
在共享平台下,会计信息化才能实现,对于当前因建设不完善的存在的风险,可以通过完善建设有效的规避。国家或社会组织、企业联盟应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大势,关心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在政府的带领下,企业或个人的帮助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尽快地实现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自主建设。相关的专家也应加深对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研究,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化,以促进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
2.提高会计信息化信息的网络安全性
加大对有关会计信息相关软件的检测指标,加强信息的保护。此外,还应构建会计信息化的网络防火墙,降低网络会计信息被盗取的概率。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加大相关网络安全措施的研究,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要建立多层严格的、完善科学的安全防护体系。
3.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定规范,完善法律条文
可以在会计行业领域内建立有关会计信息化的公共组织,并指定领域内规范,使会计信息化逐渐趋向有序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对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应加大对有关方面的重视,建立合理的法规,防范严重危害企业会计信息的行为的发生,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有序且有保护的良好环境。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对财会信息的审核
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符合企业的会计信息规范,加强对企业成员的管理。要使涉及会计信息工作的员工树立正确思想认识,加强这些员工对会计信息的重视度,以防出现信息丢失或错乱的现象。此外,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审计力度应加强,对信息的存放要确保安全无误,加强会计信息的备份工作,有效保证财会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总结
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其相关的投入十分必要。我国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和企业应该携手共进,财会和网络技术专家联手研究,以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作者:王晓婷 单位: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程平,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55-60.
篇8
趋势一餐饮经营环境喜忧参半
分析2013年及未来几年中国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必须关注影响餐饮行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下面几个因素尤为重要:
房价水平与房地产政策房地产与餐饮业之间的关系是:房地产业发展,餐饮业发展。但房价上涨,餐饮利润受损。对餐饮业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房地产低价位、高速度发展。
2012年受国家调控影响,各城市房价基本稳定,餐饮企业的压力略小了一点。据研究,由于2012年全国房地产停滞不前,新投入使用的房地产项目也很少,使餐饮商铺的供给不足,压缩了餐饮的发展空间。餐饮业增速放缓,与此有直接关系。
鉴于房地产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预计2013年的政策趋向仍将是以稳定房价为主,意味着房价不可能大幅下降或上涨。最可能出现的是在高位之上稳中有升,仍然会给餐饮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经济形势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速度为7.7%,综合多方面的预测,预计2012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8%,明显低于去年的9.2%。由于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各方面人士普遍认为明年的经济形势会好于今年,预计GDP增速不低于8.2%。世界经济仍未整体复苏的背景下,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整体上有望略好于2012年,这对餐饮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物价水平2012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已经大大低于年初制定的4%的控制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既要防通货膨胀,又要通货紧缩,既不希望物价飞涨,也不希望物价出现负增长。餐饮企业不要指望2013年物价水平会大幅下降,因此而减轻成本压力。
消费信心2012年餐饮增长乏力,与消费信心不足有直接关系。最近几年由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老百姓的消费态度愈加谨慎,很多人在“省吃俭用”供房子、过日子,消费不振成为难题。根据十报告,到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且要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的改革力度,这无疑是个大快人心的好事。但这两方面工作见到明显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全面释放消费力、大幅提升消费信心的也不是一、二年就能实现的。
城市化进程最近国务院副总理表示,城市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有专家介绍,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就意味着13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直接推进城市消费,而城市消费是农村消费的3到4倍。从长远来看,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餐饮业的发展。未来几年,在科学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对餐饮业来说是有利因素。
趋势二餐饮政策难有利好
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下调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已同意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方案,将于2013年2月25日起全面执行。此次刷卡费率总体下调幅度在23%至24%,其中餐饮娱乐类下调幅度高达37.5%,这对餐饮业是个好消息。笔者认为,餐饮消费刷卡率整体上不是很高,手续费下降幅度也较小,此举给餐饮业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收入倍增计划有喜有忧目前各地政府制定收入倍增计划,将给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那么倍增的收入从哪里来呢?大部分会从用人单位那里以工资的形式得来。可以预见的是,2013年春节过后,又将有新一轮涨工资潮,人力成本每年仍然会以较大的幅度增长。
减免税遥遥无期行业协会针对餐饮行业遇到的困难,曾呼吁政府采取类似2003年“非典”时期采取的临时救市措施。然而最近频繁见诸报端的是某些地方政府向企业“预征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也没有包含餐饮行业。由于各地政府财政收入失速,2013年不加税费已经不错了,大幅减税的可能性很小。
中小餐企难以获得政策扶持据观察,政府扶持一个产业时更愿意给政策,希望实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而不是掏财政的口袋,真金白银的给企业让利。即使扶持餐饮,也会以那些龙头企业为重点。未来的政策趋势是政府将对小餐饮进行严格管理,对大餐饮进行重点扶持,广大的中小餐饮企业很难从政策中获益。
趋势三 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餐饮进入微利时代
原料价格稳中有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介绍:“今年CPI同比平均涨幅可能达到2.7%左右,初步预计2013年CPI同比涨幅在3.5%左右。”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而不是回归到10年前。因此,2013年的物价水平不可能大幅下降,餐饮原料成本水平甚至比去年还要高一些,争议了很久的水、电、气涨价的提议很可能会被落实,从而给餐饮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
房租成本仍将居高不下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房租上涨已经乏力,但仍然处在高位之上,未来1—2年餐饮商铺的租金还会随着物价而小幅上涨。三、四线城市会随着大规模城市改造的推进,餐饮商铺租金大幅上涨。无论哪个城市,除非房价大幅下降,或者出现大面积的空置,否则餐饮商铺的租金水平仍将持续上涨。
人力成本逐年上升过去几年,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每年部在上调,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制造业工资也一直在上涨,餐饮业只好被迫跟着涨工资。在收入倍增政策指导下,各行各业的工资要在10年内翻一番,每年要至少要有7%以上的增长。因此,餐饮业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餐饮消费将持续不振老百姓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信心增强,有赖于收入增加、保障的增强和物价的回落,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关对策,但短期内难以扭转局面,因此2013年仍然会面临消费信心不足的困局。
低利润时代来临在新的一年里,原料、房租、人力这三大成本仍将居高不下,使餐饮企业不敢通过降价来刺激消费,2012年餐饮企业的利润情况不乐观,2013年也很难有大的改观。由于利润水平大幅下降,“一店暴富”已成绝唱,餐饮业低利润时代真正到来了。
趋势四 二三线城市成为最后的蛋糕
目前全国一线城市餐饮基本饱和,竞争空前激烈,同时还承受着全国最高水平的房租和工资。由于流动人口大量逃离,以及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清理地下室和一房多租使大量人口向郊区转移,使一线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空心化”,餐饮增长乏力,餐饮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了。
二线城市餐饮目前普遍处于成长期,三线城市餐饮普遍处于导入期。二三线城市数量众多、人口众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与一线城市相比,这里的房租和工资相对低一些。接下来几年,二三线城市将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新增长点。对于已经成名的大型餐饮企业,这里将成为巩固和提高市场地位的战略要地;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型餐饮企业,这里将成为发展壮大的宝地。
四五线城市(五线城市指的是县城)有近3000个,与二三线城市相比,餐饮更不发达,城市数量更多。由于这些城市(镇)过于分散,而且每个城市人口少,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总部管理难度大。虽然房租、工资水平很低,但开发价值并不大。
总体来看,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为中国餐饮市场最后的蛋糕,餐饮企业都在扑向这里。预计不出5年时间,这个蛋糕将被瓜分完毕。
趋势五 社会两极分化促使餐饮两极分化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如今的上层消费者,既有足够的钱来消费,又有充裕的时间来享受,可谓既有钱的又有闲,这促使档次高、环境好、服务好、时尚新潮的餐饮业态快速发展。而普通上班族,平时外出用餐时能省则省,这导致近几年来以烤鱼、粥铺、小火锅、麻辣香锅为代表的简单、廉价的餐饮迅速发展。
过去几年,几乎所有类型的餐饮都在盲目提高档次,餐饮价格已经超出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减速、社会两极分化和餐饮消费趋于理性,未来几年餐饮将出现更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极是针中低收入人群的中低档餐饮;一极是针对中高收入人群的中高档餐饮。餐饮企业要在这两极之间站好队,或者采取彻底的低价格、以量取胜的策略,或者采取彻底的高附加值、高价格策略,那些试图脚踏两只船的企业,或者是那些过度细分市场的企业,势必难成大气候。
趋势六 人工荒将动摇餐饮业的根基
人工荒终结了餐饮业的好日子人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增大和劳动力有效供给数量减少之间的矛盾,导致劳动力严重供不应求,并使人力成本大幅上升。人工荒不是餐饮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
餐饮是典型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的行业。如今工资年年上涨,劳动力不再“廉价”了,使企业遇到两难问题:如果大幅涨工资,企业承受不起。如果不涨工资,就出现人工荒。人工荒终结了餐饮业的好日子,使整个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工荒成为餐饮业发展的瓶颈餐饮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年营业额大约10万元左右,2011年中国餐饮业年营业额20635亿元,从业人员约为2000万人。根据笔者研究,餐饮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在生产率没有显著提升的情况下,营业额每增加10%,需要新增200万从业人员。未来一段时间里,人力短缺是必然的趋势,是难以改变的。人工荒已经成为束缚餐饮企业和餐饮行业发展的瓶颈。
五年后人工荒逐渐消除人工荒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国外转移,一些大企业开始大范围地使用工业机器人,未来3-5年后可望释放出一大批劳动力。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会有更多农民脱离农业,加入打工队伍。笔者认为,5年之后人工荒问题才有望初步得到解决。
餐饮企业被迫自我调整餐饮服务是只能在本地生产和销售,没办法向国外转移(当然可以吸引国外的廉价劳动力)。2013年,持续的人工荒势必逼迫餐饮企业进行自我调整。调整办法很简单:或者提高赢利能力,给员工支付更高的工资;或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工人数;或者两者兼用之。如果企业不自我调整,在人工荒消除之前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趋势七 真正的大洗牌开始了
餐饮可谓中国最传统的行业之一,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集中度很低。然而在成本压力、微利时代、人工荒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真正的大洗牌开始了。
微利时代的倒闭潮将来得更猛每个城市每年都有一定数量餐厅倒闭,这是正常现象,也是餐饮行业的特点。2012年倒闭餐厅的多了一些,以至于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笔者认为,未来几年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倒闭潮,但人们考察餐饮发展情况不要为倒闭潮所迷惑,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关店率,而是餐饮商铺空置率。只有当餐厅普遍活不下去,房东又不肯降房租,导致大量餐饮商铺空置,这才是真正的危机。2013年不太可能出现大量餐饮商铺空置,更大的危机还在酝酿之中。
同质化诱发兼并战几年前,各餐饮品牌都坚守自己的阵地,卖汉堡的专卖汉堡,做川菜的主营川菜,可谓泾渭分明。现在不同了,肯德基卖油条、烧饼、盖饭,马兰拉面卖盖饭,麻辣香锅、烤鱼几乎家家都上,创新菜到处有,融合菜满街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都乱套了。笔者认为,如今各个品牌的菜品结构越来越相似,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或者说给了别人吞并自己的理由。2012年已经有一些颇有名气的餐饮品牌易主,2013年餐饮企业之间的并购会更为频繁。
中小型连锁企业将成为最大的牺牲品中小型连锁企业运营成本比单店企业高,又缺乏大型企业的规模优势。2012年有不少企业疲于应付困局,不仅没开新店,反倒有老店因无法续约而关闭,导致店铺总教减少。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如果几年不开店,企业也就没了。
在当前困境下,对于单店餐饮企业来说,涉足餐饮不深,大不了把餐厅关闭或转让,损失也是有限的。大型连锁企业有较大的投资价值,可以吸引私募、风投、上市,回旋余地很大。中小连锁企业卖了不值钱,关闭了又可惜多年的心血,最纠结了。按照目前的趋势,2013年可能会有更多的中小连锁企业倒下去,成为餐饮危机的最大牺牲品。
市场集中度将快速提升当餐饮行业遇到困难时,大型连锁企业的规模优势越来越明显。2012年很多餐饮企业都停止了开店,但一些大型餐饮企业却认为市场机会来了,从而加快了开店速度。2013年,大型连锁企业将会持续快速发展,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并会逐渐形成一批超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在此背景之下,企业利用规模优势,集中采购、工业化生产、大众化营销。
趋势八资本成为餐饮发展推进器
2008年6月12日小肥羊在香港上市,掀起了资本进军餐饮业的热潮,短短几年内有无数餐饮企业与资本联姻,目标直指股票上市,推动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使一大批企业快速壮大。
然而在小肥羊上市后的4年多时间里,只有湘鄂情一家餐饮企业在中国A股上市。2012年中国股市陷入低谷,上市之门也被关紧,目前已经有779家企业排队上市。5月份媒体曾报道A股在审的餐饮企业有天津狗不理集团、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广州酒家集团和净雅食品4家,时至年底没有一家能如愿上市。在香港股市方面,2012年上市的小南国的市盈率仅11倍,远低于湘鄂情60倍的市盈率。这个表现很难让人兴奋,去香港上市的诱惑力也失去了不少。
笔者认为,目前股市低迷、企业股票上市通路不畅,导致风投的出路不畅,资本对餐饮业的投入热情有所减弱。2013年餐饮行业能否因资本而再度兴奋,关键要看能否有几家餐饮企业股票上市。对资本来说,餐饮业是中国现有的各行各业中最后的“处女地”,从长远来看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餐饮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持,关键看以什么样的手法来烹制这道“菜”。
趋势九 新技术引领餐饮进入新时代
团购和微博为餐饮业导入网络营销团购是最近几年风行的网络营销手段,上到上市公司,下到街头小餐厅,几乎所有的有条件的餐饮企业都做过团购,有的企业甚至患上了“团购依赖症”,非团购不营销。团购对餐饮业产生很大影响,正如雅座CEO白昱所说:团购推进了网络营销在餐饮行业的快速普及。
2012年团购网站因过度发展而遭遇了滑铁卢,一些餐饮企业不幸成为他们的牺牲品。团购给餐饮企业上了一堂网络营销普及课,使他们开始了解并重视网络营销。笔者认为,2013年传统的以高折扣吸引顾客的团购很难再有市场,也许会出现能让餐厅和顾客双赢的团购。
微博营销是2012年兴起的一个热点,一些有眼光的餐饮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用微博来与顾客沟通,建立在微博平台上的微美食等应用技术帮助餐饮企业用好微博营销。2013年以后餐饮微博营销将会爆发式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吧。
网络营销、在线交易的发展,使互联网与传统服务业深度结合,形成所谓的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其特点是线上交易,线下消费,给餐饮带来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如今O2O已经形成一股新潮流,值得所有餐饮企业关注。
工业化,信息化技术促进行业进步中央厨房是工业化技术被引入餐饮业的标志,在团餐、快餐、火锅企业中尤为普遍使用。最近几年随着餐饮企业规模的壮大,中央厨房逐渐发展成现代化的食品工厂,企业的利润中心和经营重心也在向后移,中央厨房和食品工厂成为生产大本营,门店逐渐成为工厂的销售终端,已经不再是餐饮企业的全部。
人工荒促进餐饮企业寻找人力的替代品,重点是解决门店人员不足的问题。2012年有媒体报道湘鄂情在试用机器人炒菜,街头面馆也有使用削面机器人,由此形成了门店工业化的潮流。未来几年工业化的中央厨房(工厂)和门店工业化,将使餐饮企业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这有助于缓解人工荒。
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化技术逐渐被应用于餐饮业,尤其以收银管理软件使用最为普遍,点菜宝(手持点菜设备)、电子菜谱、顾客关系管理(CRM)、远程聚餐、排队管理系统等也开始大量使用。2012餐饮博览会上展示了使用顾客身份识别、餐厨垃圾处理等先进技术的未来餐厅,济南等地出现了机器人餐厅。相信不远的将来,各种尖端技术将开始运用于餐饮门店之中,不仅会改变门店的运营方式,也会给顾客带来新鲜的体验。
在餐饮企业总部层面,信息化技术逐渐成为基本配置,ERP、CRM、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应用于营运、采购、配送、财务、人力资源等连锁管理的各个领域。
如今大型连锁企业已经逐渐成为高度信息化的现代化企业,使总部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对各连锁门店进行管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趋势十 率先自我升级的企业将成为大赢家
近几年餐饮企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工荒、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无论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巨无霸,还是中小企业,都在寻找突破口。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但受观念、规模、实力的限制,只有少数餐饮企业才能借力进行自我升级发应对挑战。
技术设备升级技术无疑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有眼光的企业都在努力利用先进的信息化、工业化的新技术。例如湘鄂情开始使用炒菜机器人,麦当劳改造餐厅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海底捞引入了远程视频聚餐服务系统。这些先进技术和设备帮助企业进行自我升级,或者提高了生产效率,或者增加了对顾客的吸引力,让企业受益无穷。
赢利模式升级新经济形势、社会形势下,餐饮市场的秩序已经被颠覆,餐饮企业过去的赢利模式已经变得千疮百孔,难以给企业带来满意的经营成果,因此一些大品牌已经着手进行赢利模式升级:肯德基的做法是大力推广中式快餐产品、重点发展外送服务、实行一店一价以及与麦当劳拼价格,2012年前三个季度业绩突出,就是受益于此。此外,真功夫推行了“中国味道计划”,湘鄂情收购快餐、团餐品牌以实行“四轮驱动”……
进行赢利模式升级,可以发挥现有店铺、设备、人员、资金等资源的作用,提高创收能力。可惜多数品牌还未醒悟,仍然躺在过去的成绩上抱怨形势不好。
管理系统升级面对低迷的市场,当很多餐饮企业都看紧钱包,不敢乱花钱时,有眼光有追求的企业却在努力通过参加外部培训、引进信息化手段等方式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建设管理系统。当大多数企业还在忙于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时,优秀的餐饮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借力咨询公司,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来升级管理系统。建立在以标准化、制度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的科学化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向管理要效益,未来将成为餐饮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总体来看,2013年餐饮行业虽然面临成本高、消费不振等困难,但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对多数餐饮企业来说机会还是大于挑战。
篇9
关键词:浙江省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33-03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就业水平的高低,经济的较快增长会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那么在浙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过程是否也出现了?经济的增长是否真正带来了就业的增长?而又是哪些产业在带动就业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变化有何关系?
一、就业总量与经济增长关联密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巨大。按当年价格计算,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4年为40173.03亿元,相比1978年的123.72亿元增长了324倍。从可比价格计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浙江省在2014年的就业总量为3714.15万人,相比1978年1794.96万人增长了1919.19万人,增长幅度达到106.92%,年均增长幅度2.06%(见图1)。
进一步分析能够发现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就业总量增长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如表1所示,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就业增长也很快,就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大量精简从业人员,同时国家就业体制开始市场化改革,使得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释放出大批隐性失业人员。在此阶段浙江省的就业数量增长缓慢,在1995、1997和1998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整个90年代就业人数增长不到200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0.4%。随着国有企业冗余人员大量排出,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逐渐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的就业人员数又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1999年底浙江就业人数为2625.17万人,2009年底就业人员总量达到3591.98万人,10年里增长966.81万人,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2%。
奥肯定律认为经济的高增长率伴随着低失业率,低增长率伴随着高失业率。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生产总值与就业总量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就业数量增长速度之间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1}浙江省的情况同样如此。从整体上看,浙江省生产总值和就业数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就业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水平,其变化趋势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见图2)。其中有两个时间段值得关注。
1.1990―1999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升转降,在1993年达到22%的峰值,以后逐年回落,到1999年增长速度下降为10%。然而在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背景下,就业增长却维持在极低水平,也就是“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
2.2010年至今,浙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回落到10%以下,与此同时,就业增长速度也出现回落,且幅度更大。2014年的就业增长速度只为0.15%。在这个时期,统计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相对低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
二、就业结构受产业结构影响明显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2}但在不同国家实际情况中,就业结构能否得到有效转换,取决于现代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数量和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以及劳动力市场体制的完善程度等外在因素。{3}
近些年来,浙江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实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图3显示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由1985年的28.98%下降到2014年的4.42%,下降了24.56个百分点。198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此后第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已明显弱化。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相对稳定,在45%~54%之间波动,2014年下降到47.7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从1985年的24.49%上升到2014年的47.8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三次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使浙江省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5年至2014年间,浙江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1273.25万人下降到501.73万人,减少了771.52万人,减少的幅度达到60.59%,其比重从54.92%下降到13.51%,下降了41.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735.22万人增加到1846.32万人,增加了1111.1万人,增加的幅度达到151%,其比重从31.71%上升到49.71%,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310.09万人增加到1366.09万人,增加了1056万人,增加的幅度达到340.54%,其比重从13.37%上升到36.78%,上升了23.38个百分点。从图4中也能够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出现比较持续稳定地减少,第三产业则是稳定地增长,第二产业却是有阶段性。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000年以前出现过波动,在2000年之后却是稳定增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85年的“一、二、三”自2002年之后转变为“二、三、一”(见图4)。
三、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
劳动效率的差别导致各产业间产值出现差异,也使得各产业的劳动收入出现高低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因为逐利将流向劳动效率高的产业,从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因此许多已有的研究都认为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一般都要超前于就业结构。{4}这种就业结构的滞后性可以用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来说明。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具体公式:
SGE=(■GiEi)/(■Gi2Ei2)1/2
其中Gi、Ei分别表示产业和就业结构比重,i表示一二三次产业。SGE范围为0和1之间,越接近1表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强相关的。
从表2能够看出,浙江省的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逐渐变大,即意味着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逐渐一致。这一系数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低于上海{5}。
为更详细分析不同产业间就业变化的滞后性,需要引入结构偏离度来说明。分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Si=Gi-Ei
如果Si=0,则表示该产业的产值份额与就业份额相同;如果Si>0,则表示该产业的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将吸引更多的就业人员;如果Si
将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取绝对值之后再求和,即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S=■Gi-Ei
由表2可以看出,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由1985年的51.84上升到1992年的66.12。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个和缓的下降阶段。自1998年出现另一高点59.48后就进入一个快速下降期。2014年浙江的产业偏离度已下降到22.13,说明从整体上看各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结构仍存在差别,但这一差别已明显缩小。这一特征也可以从产业―就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中体现出来。产业―就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与产业偏离度出现明显的对称性。
分产业考察偏离数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偏离数一直为负值,但其绝对值有减小的趋势,原因就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快速下降,与其产值快速下降相适应。但直到2014年,这一偏离值仍有9点多,说明第一产业仍有排出劳动力的可能。第二产业的偏离数从1985年的14.83上升到1999年的24.19,但之后的几年中一直在下降,2010年下降为1.79的极低值,也就是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差距拉大后又缩小。但最近4年这一数值出现负数,即就业比重超过了其产值比重。这一变化与浙江整个经济发展和就业政策相关。第三产业偏离数整体表现出一个“V”字型,从1992年的14.79进入下降通道后,从2007年开始上升,2014年达到11.07,这30年里第三产业的偏离数基本上围绕10上下波动,表明第三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但变化不大。从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应该比其产值比重要大,这也说明浙江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四、结论及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的经济增长确实带来了就业的增长,但并不是高经济增长就一定带来高就业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大量隐性失业人员被挤出,使得就业数量出现负增长;而2010年以来,随着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浙江省的就业数量再次出现低速增长的情况。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虽然跟随着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但明显有滞后性。第一产业随着其产值比重的下降在理论上仍存在减少就业比重的可能,但空间也有限。第二产业在近几年出现了就业比重超过产值比重的现象,也就意味着有挤出劳动力的可能。唯有第三产业仍存在着充足的吸纳就业的空间。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要稳定浙江省就业市场,仍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多角度支持农村发展,扩大农村就业空间
在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之后,城市的就业压力已然增加。{6}农村仍需要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功能。通过农村金融改革以及政策扶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利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会,将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力量,做好农村的创新创业,发展农村电商,从而扩大农村就业空间。
(二)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稳定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
一直以来制造业都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特别是近几年提出的工业4.0,“机器换人”的现象在制造业中表现越来越明显。但“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将大量减少劳动就业。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挤出劳动力的同时,新兴的制造业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因此浙江省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是进行大量的在职劳动者的转型培训,另一方面是在中高职院校中设立适合产业发展升级需求的专业,从而培养适合产业发展升级,能够在新兴的制造业中就业的劳动者。{7}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数量
第三产业是浙江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无论是产值和就业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教育产业、旅游业、金融业、计算机及软件、电子商务相关产业等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热点,而且也具有显著的就业增长潜力,应该成为浙江以后重点发展的行业。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十二五’产业升级背景下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研究”(L2011B010)]
注释:
{1}张志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问题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2(2):249-251.
{2}陈祯.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0.
{3}胡鞍钢.就业与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107-108.
{4}陆铭.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5-78
{5}吴凯.上海市产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陈诗达.2007年浙江就业报告: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68
{7}吴凯.绍兴市产业升级中劳动力市场变迁研究[J].发展,2014(1):85-8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