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注意事项及护理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黄疸注意事项及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黄疸注意事项及护理

篇1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抚触;应用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抚触,能起到调理肠胃蠕动的作用,并促进粪便排泄,减少肝肠循环造成的肠壁对胆红素的吸收,从而减少肠壁对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达到促进黄疸消退的目的,故抚触做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值得推广。本文分析了找出抚触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上应用停滞不前的原因,并为推广提出有效的策略。

1 抚触的优点

(1)经济实惠,几乎不需要任何花费;时间充裕;操作简单,简便易学,效果确切;亲身经历,不仅加深亲子感情,还能满足婴幼儿对皮肤的饥渴;副作用小。

(2)抚触能帮助实物消化吸收,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还可以促进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5]。通过抚触护理改善婴儿睡眠,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促进母乳喂养;同时还能让产妇防松,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6]

(3)有研究结果显示,抚触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胆红素,减轻黄疸程度及其对脑神经的潜在危害[7]。欧彩斌通过108例黄疸儿对照研究,表明抚触可以促进黄疸儿童的智力发育[8]。

2 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在临床遇到的障碍

(1)抚触持续时间长,间断则容易复发抚触每天坚持做三次,每次15分钟左右,少则持续1个星期,多则达1个月,如果期间间断进行,不仅会延长病情,而且也会加重医护人员的负担,无法辨别究竟是病理性黄疸还是生理性黄疸。

(2)作用效果没有蓝光治疗明显 单纯用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佳、副反应少,但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并需要不断监测黄疸指标及排便、睡眠质量、饮食等情况,黄疸呈阶梯性下降。间歇蓝光照射,通常需要12H至24H即可完成,无论从胆红素指数还是皮肤黄染退却程度都较明显。

(3)工作繁琐,患病儿较多,人手资源缺乏 随着疾病的分类越来越细,护理人员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琐碎。任何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都有可能发生生理性黄疸,导致患病儿增多,相对的人手资源缺乏不够。

(4)相关研究较少,受重视程度较低国内外对于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较少且统一,普通老百姓也不明白抚触即可治疗黄疸的原理。由此以往,抚触无论从经济角度、人们的需求方面,科室的利益等也难怪得不到重视。

3 相关对策

(1)间歇蓝光治疗配合抚触,因为单纯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会产生副作用,今有相关研究表明,间歇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出箱期间采用腹部抚触,经过间歇蓝光+抚触的疗程后,不仅效果优于单纯抚触治疗或单纯蓝光治疗,还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2)专科医院、针对个体病案行不同疗法,对于不同程度的黄疸,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次,可以在个别儿科重点医院或三甲医院先展开此方案,根据效果决定是否在全市推广。

(3)开设母婴同室,让父母自行抚触医院儿科可以开设母婴同室,并教会孩子家长抚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即帮助患儿尽早的恢复健康,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也加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4)作为一种预防手段进行推广。医院应该多开展一些关于新生儿黄疸的讲座,从病因,发病时间,临床症状,护理要点等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生儿黄疸病,并可现场教授父母抚触的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这些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也是比较容易学会的。

4 结论

抚触虽然不能作为一种更快速有效的方式来治疗新生儿黄疸,但是它的作用,它的优势(简单易行,性价比高)等还是显而易见的。作者认为最好可以采用阶梯疗法,针对不同病因、程度的黄疸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这就希望广大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根据不同分类进行更加细化的治疗方案,望在治疗新生儿黄疸这一块有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Boyd S.Treatment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neonatal jaundice[J]. Nurs Times,2004.

[2]Peiser DJ.Neonatal jaundice:physiologic variation or pathologic process[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04.

[3]刘晓丹,马俊,周艳.国内外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8.

[5]秦晨.新生儿抚触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12:134

[6]吴洁滢,陈丽洁.新生儿抚触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

篇2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护理对策

1母婴同室常见的新生儿安全问题

1.1呛奶窒息:呛奶是新生儿喂养时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不安全问题。为此应特别嘱咐产妇根据需要及时给新生儿喂奶,不可定时定量,避免新生儿由于过度饥饿吸吮过急而发生呛奶窒息。

1.2中暑:我们地区气温较高,一般夏季均于35℃左右,多数病人家属受旧观念的影响,认为新生儿怕冷、怕风,常给新生儿铺盖过厚、过严。致其中暑或全省出现皮疹。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在外界气温高,身体散热不好的情况下极易引起高烧颜面潮红,多汗,若不及时纠正,易导致婴儿嗜睡,脱水,黄疸等。

1.3脐部渗血:新生儿24小时内,一般不需保暖,特别是低体重儿。因包布过多、过严,脐部渗血不易发现。严重者导致新生儿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1.4烫伤:气温转低时,家属设用暖水袋或瓶子给新生儿保暖,因为婴儿皮肤较嫩,而且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易导致烫伤。

1.5新生儿被盗:产妇与家属因劳累过度,而呼呼大睡。部分护士思想麻痹,认为有父母照看而忽略新生儿的安全。

1.6低血糖:因产妇与家属对母乳喂养特别缺乏,而且受旧观念影响,认为婴儿出生24小时后方能进食,导致新生儿面部发绀,手足发抖,大小便次数减少。

2保障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安全的措施

2.1加强规章制度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科内重视安全教育,使医护人员能够认识到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监护不仅是家属的任务,护理人员亦有责任与义务。牢记安全隐患,对潜在隐患进行妥善处理

2.2提高家属护理水平:产妇与家属普遍缺乏卫生保健与科学育儿知识,加上陈旧观念影响,不免出现一些新生儿安全隐患,为此医护人员应不定时给产妇与家属详细讲解并示范如何护理新生儿,强调注意事项,教会产妇如何正确哺乳及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理

2.3在病房与走道处张贴宣传画,摆放科普读物,以书面形式告知监护人新生儿护理的相关内容于注意事项,并将告知书随病历归档。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午间与晚间睡眠时必须关好门窗。婴儿离开母亲时必有家属跟随,定时探视,对陌生人要加以警惕,加强巡视病房。

篇3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护理责任,全面落实和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提高医疗的整体水平。“以患者为中心”是指护理人员的思维和医疗行为,无处不为患者的利益,将患者的所有活动摆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控制服务成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措施需要方便,工作过程应该简化,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生活的基本需求,让患者有安全感,让患者的身体舒适,用帮助来平衡患者的心理,获得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以高品质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内涵。当新生儿黄疸时,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可增强疗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黄疸;新生儿;优质护理

出生后28天内出现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引起患儿严重的中毒性脑病如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对患儿的身体健康等影响尤为严重[1]。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生儿黄疸是在儿科的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原因为胆红素产生太多,肝功能异常,胆汁引流障碍,胆红素代谢紊乱可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影响正常新生儿的生长发育[2]。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未成熟,大脑中的高胆红素浓度引起胆红素脑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3],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新生儿黄疸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代丹丹[4]研究认为,用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给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康复时间短,能够有效控制治疗后遗症。

1新生儿黄疸症状特点

1.1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持续3周左右消退。

1.2出生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15天后黄疸仍不消退者,或退而复现等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过重出现手足心发黄,新生儿精神差、拒奶、体温升高、尿液深黄色,大便呈灰白色,更为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抽搐等现象。

1.3道梗阻可出现黄疸,肝脏疾病新生儿黄疸一定要到医院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特别是核黄疸发生时,会损坏神经系统,也称为胆红素脑病,死亡率非常高,及时治疗生存下来也会有智力低下,如视听障碍、手足抽搐等后遗症。

1.4黄疸期密切观察、及早采取干预手段是治疗的最好办法,临床上多使用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或中药“茵栀黄”在配合照射蓝光治疗,定期使用黄疸测试仪监测黄疸的情况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5每天新生儿体内合成的胆红素超过成年人的2倍,这时其肝、肾脏器还未发育充足、排泄和胆红素吸收能力低下,加大了黄疸发生的风险[5]。黄疸发生高风险因素还包括新生儿合并酸中毒、缺氧、脱水、饥饿及胎便延迟排[6]。严重的新生儿黄疸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非常重要[7]。

2优质护理方法

优质护理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增加喂养次数、改善外部环境、密切观察病情、新生儿抚触按摩等方法。

2.1健康相关教育对患儿家长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向其宣教相关的知识并解答问题,同时对蓝光临床照射治疗原理与治疗成效简单介绍,使之明白蓝光照射治疗流程与治疗过程当中需注意的事项[8]。

2.1.1护理人员要以一对一的形式向患儿家属讲解黄疸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包括患儿皮肤、臀部的护理和应急的相关护理方法,对母乳和代乳品的喂养方法,关于黄疸知识的讲解,让患儿家属对黄疸疾病有所了解[9]。

2.1.2皮肤护理。黄疸患儿受黄疸湿热相加的影响,会产生剧烈的皮肤瘙痒感。指导产妇时刻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干净清洁,防止新生儿不自主的将皮肤抓破。

2.1.3指导患儿家属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以保证患儿肠道内部能够创建正常的菌群,维持正常的肠蠕动,提高排便功能,降低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作用。帮助产妇正确掌握新生儿的进食规律,指导产妇在新生儿感觉饥饿啼哭之前进行哺乳,使新生儿自行建立内循环肠道菌群系统。掌握新生儿的排便规律,母乳喂养多为3~4次/d[10]。

2.1.4脐部护理。指导产妇每天坚持使用低浓度的碘伏或安尔碘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擦拭消毒。

2.1.5喂药护理。指导产妇在为新生儿喂药时,保持新生儿的头部略高于身体,向左侧稍微偏斜,避免新生儿出现反流现象,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

2.1.6指导患儿家属密切观察患儿黄疸的发病时间、病程进展、大便颜色,观察有无出现发热、皮肤感染、脐带感染等其他症状[11]。

2.1.7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方面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2.1.8护理过程中要适当增强患儿的体质,每天都坚持游泳和抚触,并利用蓝光照射15min。

2.1.9及时记录患儿的信息资料,并妥善安排好出院跟踪随访工作。在社区的产后访视中,很多新生儿健康问题都是因为护理和喂养不当造成的,所以社区医生在产后访视中对新生儿的健康问题进行指导,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

2.2外环境的准备护理人员对病房卫生应密切关注,保持病房内的清洁,保证通风良好,室内的温度应在25℃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55%~65%。蓝光照射治疗温箱的温度在31℃左右,温箱要有软棉布覆盖,并将新生患儿头部放置于温箱的一侧,目的是防止在婴儿活动的过程中受伤.在将患儿放入温箱中治疗前,要修剪患儿的指甲并给患儿带小型手套,防止患儿抓伤自己的皮肤。

2.2.1加强患儿的补水护理。在促进排尿降低胆红素的前提下,护理人员应每天观察患儿排便次数,如果小便次数小于6次每日,要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采取补液等治疗措施。

2.2.2合理喂养。新生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可加速粪便排泄,有利于降低血胆红素浓度。除严重的母乳性黄疸外,应按照患儿需要尽早给予母乳喂养,一般每4小时1次。当患儿黄疸严重躯干和四肢出现时,需采用人工喂养停止母乳喂养,为避免因喂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配置奶粉时需严格按照规定,否则会对患儿机体营养状态造成影响。喂养次数的增加:每隔4小时对患儿进行一次喂奶,喂奶时需注意应选取右侧卧位,此可使得奶水充盈于奶瓶的瓶颈部位,对空气有封闭作用,能够避免其进入婴儿胃中,当喂奶结束时,选择正确舒适的侧卧放置患儿,防止发生患儿溢奶窒息的情况。发现患儿有呕吐现象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检查,并进行清理,维持温箱内的环境卫生。

2.2.3抚触按摩。对患儿腹部进行抚触按摩治疗。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有助于胃肠活动,可刺激患儿胎粪排出;也可以由专业护理人员协助患儿使用新生儿特制游泳圈在确定水质清洁、水温在37℃的温水中进行游泳练习。游泳练习可促进新生儿的胃肠道蠕动使食欲增强。在将患儿放于蓝光治疗温箱中,可轻轻抚摸患儿的头部,此方法可使婴儿很快自然入睡,给予患儿安全感[13]。当患儿平静下来,需对患儿采取正确的放置于箱内,在患儿背部与腹部进行环形抚摩,可对皮肤神经进行有效的刺激,从而兴奋脊髓神经,使中枢的兴奋性增加,促进胃肠的蠕动,促进排便[14],同时还能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进婴儿食欲,使其摄奶量增加,使患儿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增长加速,促进尿胆原的生成,降低非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在给患儿抚摸的同时,播放婴儿催眠曲,如此能够有效全面地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

2.2.4院外护理。交代家属患儿应多休息,运动适量,避免疲劳过度。加强家长的出院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出院治疗依从性。做到饮食合理,按医生规定复诊。优质的护理明显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儿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是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儿科护理。蓝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部结合护理临床实践经验,发现照射灯管与患儿的距离、患儿体温和辐射区域大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重点加强对疾病的细节治疗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为了减轻黄疸症状应避免脱水的发生,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变化记录小便次数尿量,充分评估患儿体液量。患儿的饮食干预,加速胆红素在胃肠道内的排泄,使黄疸症状减轻。通过抚触来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胃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释放,加强胃肠道吸收和蠕动,促进大便排出,使胆红素在胃肠道的重吸收减少,从而降低黄疸指数[15]。护理干预以患儿为中心,进行个性化,人性化护理和人文关怀,加强患儿的抚触护理,让患儿有亲切和信任感。采用个性化的指导,加强了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了基础护理,提高家庭满意度,与鞠燕等[16]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效果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患儿退黄时间明显缩短,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属满意度,避免发展为病理性黄疸,优质护理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雨燕.新生儿黄疸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140.

[2]ScraffordCG,MullanyLC,KatzJ,etal.IncidenceofandriskfactorsforneonataljaundiceamongnewbornsinsouthernNepal[J].TropMedIntHealth,2013,18(11):1317-1328.

[3]徐春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13(3):90.

[4]代丹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77-78.

[5]杨红炬.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2):83-84.

[6]周淑艳.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4):124.

[7]暨惠萍.48例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观察[J].医药前沿,2014,12(7):247-248.

[8]李巧珍.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832-4833.

[9]刘初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86-87.

[10]王海玲.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0):144-145.

[11]边文玲,薛情杰,牛慧军.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时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95-96.

[12]杨燕.社区产后访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11):646-649.

[13]宇春英,邹冬梅,李建平.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2):3420-3422.

[14]王玉红.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78.

[15]张雅玲.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94-95.

篇4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光疗;不顺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116-02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的原因为血清末节胆红素增高,当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光疗照射治疗。新生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容易表现出哭闹、大汗、烦躁等,导致光疗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治疗的效果。为了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时不顺从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黄疸光疗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不顺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5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74例,女76例,出生日龄2—17d,出生体重均大于2500g;其中新生儿肺炎67例,新生儿败血症28例,母乳性黄疸3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由主管医生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光疗照射治疗的计划,照射时间为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不等。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光疗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鸟巢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照射时间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光疗照射治疗方法

1.2.1 蓝光箱的准备两组患者均采用我院波长为420~470nm的蓝光荧灯进行单面光疗照射;首先对灯管进行清理,擦去灰尘,检查是否全亮;将湿化器加蒸馏水至2/3处,调节箱内温度、湿度适中;蓝光箱放置在通风处。

1.2.2 患儿的准备在患儿入箱前进行体温、脉搏、体重、呼吸、大小便及母乳情况等检测和记录;对指甲进行修剪,防止患儿抓伤皮肤;带好双层黑布眼罩,对眼睛进行保护;对会及部进行遮盖,其他地方保持全身,保证全身受到广泛的蓝光照射;对于烦躁哭闹严重的患儿,在入箱时可进行镇静剂处理;将患儿放入箱中后开始照射,记录照射时间,连续照射2~3d。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1 不顺从性原因分析

2.1.1 生理不适箱内温度、湿度不合适、患儿饥饿、眼罩过紧、尿裤尿湿等因素,导致患儿出现生理不适感,导致哭闹;新生儿对母亲的依赖较大,在治疗中长时间离开母亲,导致哭闹;患儿自身疾病原因,导致患儿身体不适。

2.1.2 疲劳长时间的蓝光照射会导致患儿疲劳,因此产生哭闹。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定期的翻身及抚摸,对于病情允许的患儿尽量安排间断性的光疗照射,缩短患儿一次照射的时间。

2.2 护理对策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和鸟巢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2.2.1 加强病情监测 责任护士对患儿进行每日定时巡视,对患儿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了解患者有无腹泻、皮疹等光疗并发症,对黄疸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儿的近期表现;若患儿出现光疗后嗜睡、精神萎缩、肌张力下降、吸允无力等表现,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对光疗治疗计划进行调整。

2.2.2 加强心理护理 向患儿家属介绍光疗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信任,积极配合安抚患儿进行治疗;患儿在光疗过程中的哭闹大多是由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造成的。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儿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抚摸,既可以增加患儿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又可以通过适当抚摸促进患儿胃肠蠕动,增加食欲,起到促进胆红素排出,增强营养,预防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保证语气温和,操作轻柔,对患儿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

2.2.3 鸟巢护理采用大浴巾卷成条状,围在患儿四周,形成类似鸟巢的环境,可以增加患儿的舒适感,减少陌生环境对患儿的影响,增加安全感,减少患儿哭闹;鸟巢式护理还能够促进患儿身体伸展和弯曲,利于患儿进行自主活动,减少无意义的肢体活动,减少哭闹[2]。

2.2.4 及时更换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更换,特别对于哭闹的患儿,应增加更换的频率,并给予轻声对话及抚摸,促进患儿安静;采取俯卧与仰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照射治疗,俯卧位与新生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相近,能够使得患儿感到舒适,减少哭闹。

2.2.5 合理喂养长时间的光疗治疗导致患儿饥饿、口渴等,是导致哭闹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在光疗期间安排好喂养,保证患儿营养和水分的充足。喂奶后患儿采取侧卧姿势,护士加强对患儿观察,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危险;在2次喂奶之间进行一次喂水,防止由于患儿哭闹、出汗导致体内水分不足,引发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对不能进行口服的患儿进行静脉补液。

2.2.6 皮肤护理对患儿皮肤加强观察,防止瘀点、斑疹等出现;及时更换尿布,对会及臀部进行清洗,保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 结果

4 讨论

综上所述,生理不适、缺乏安全感、疲劳、心理恐惧等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黄疸光疗不顺从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舒适护理,给予患儿人性化关怀,才能保证光疗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彩侠.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进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I):62—6.4.

篇5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措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巩膜、皮肤、黏膜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该病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40% ~50%[1~2]。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蓝光治疗是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有效方法[3],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治疗期的护理对于疗效影响重大,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措施,笔者选取我院160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0~28 d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3例,女性57例,其中足月儿140例,早产儿20例;顺产119例,剖宫产41例,胆红素值为221. 32~472. 33μmol/L,黄疸出现日龄详见表1,所有患儿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符合蓝光治疗指症[4]。

表1 黄疸出现日龄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患儿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 治疗方法:首先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包括保暖、抗感染、供给营养以及口服鲁米那、可拉明等酶诱导剂,并静脉滴注白蛋白等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并在上述基础上,实行单面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并配合护理措施,每次照射时间为12~36 h,光照总时间24~86h。全部患儿均使用单面光疗暖箱(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光照治疗,光源一般采用主峰波长为425~475nm的蓝色荧光灯。

2 结果分析

本组1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光照疗法配合精心护理,145例(90.63%)患儿痊愈出院,13例(8.13%)患儿病情好转出院,2例(1.24%)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3 护理体会

3.1 蓝光治疗前的准备:①护士工作准备。在患儿入箱前,护士应了解其的日龄,并对详细了解其皮肤完整性、生命体征、精神反应等基本状况。并评估新生儿黄疸程度,动作轻柔,洗澡、喂奶及换清洁尿布,并修剪指甲以防止抓破皮肤。不可使用爽身粉及护肤油。给新生儿戴上眼罩并垫好尿片,松紧适宜,保护会阴,便于新生儿更好地接受光疗。②仪器及外环境准备。保持病室内洁净通风,保持室温24℃~26℃,湿度55% ~65%[5~6],冬天要注意保暖。光疗箱必须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0℃~33℃,水槽应加水至2/3满,将婴儿床垫放好,并摇高床头10°~15°。③家长的思想准备。在为患儿进行治疗之前,应对患儿家属开展相关知识的宣讲教育,重点讲解治疗的重要性、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使家长尽快配合治疗。

3.2 蓝光治疗期间的护理:①的护理,是患儿保持舒适,每2 h翻身拍背1次,胸背部轮流接受照射,采用侧卧、仰卧、俯卧交替进行,并保证皮肤最大面积接触照射[7]。②抚摸护理,因身体裸露,患儿会感到缺少安全感,常常恐惧不安,躁动哭闹。护士应轻柔的抚摸新生儿头部、背部、腹部、四肢进行抚摸,并轻声细语与之讲好,使新生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而安静下来。必要时使用镇静剂[8]。③加强皮肤护理。光疗中,患儿容易哭闹而出汗较多,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汗液擦干,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避免受凉。同时在光照治疗中,新生儿的分泌产物经肠道排出时会刺激肠壁,引起稀便、排便次数增多,而排出的粪便及尿液产生氨类物质也对其皮肤刺激很大,易引起红臀[9],因此要做到经常检查,勤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洁。④喂养的护理。光疗时,患儿哭闹出汗、肠道稀便、不显性失水等均使患儿的失水量增加。除静脉补液外,护理人员应告知家长尽早开奶,并增加哺乳次数。患儿卧于暖箱中光疗,不能抱起拍背,应将其抬高头部10°~15°[10],头偏向一侧,便于患儿呼吸,促进胃内空气排出,防止喂养中出现溢乳。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使新生儿裸睡于已预热的光疗箱内,为其带好标识手镯。固定好双手再进行静脉输液,以防止拨脱输液针头。因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容易随环境变化,故每2 h测生命体征1次,体温高于38℃或体温不升,均应作相应处理[11]。详细记录照射时间,并在光疗过程中勤巡视。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面色。神智、皮肤黄染情况,并注意有无腹胀、腹泻、皮疹,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3.3 蓝光治疗后的护理:光疗结束后,要注意患儿的保暖。及时为其清洁皮肤,穿好衣服后将摘除眼罩。倒掉水槽内的水,并及时对光疗箱清洁消毒。继续观察新生儿的哺乳情况、精神反应、大便的颜色及性状以及黄疸的消退情况。及时将病情动态向医生汇报,为治疗提供依据,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桂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14): 2798

[2] 汤淑娟,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0(10):985~986

[3] 骆清霞,吴惠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2): 233

[4] 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36

[5] 刘桂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影响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6,(1):62~63

[6] 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黄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66

[7] 李秋平,封志纯.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4):958~960

[8] 赵英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60~61

[9] 白永琪,唐光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疗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10):960~961

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34-02

新生儿科的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的康复起着延续性的推动作用,大多数新爸爸新妈妈,面对宝宝不知所措,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许多经验是靠亲属的指点,并不科学。如何帮助新生儿从医院过度到家庭的安全护理,我们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临床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方法

1.1 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最主要的方法,一般采取个别交谈,交谈的内容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而定,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态度诚恳,善于举例,使家长易于接受和掌握,既要使家长思想上高度重视,是要避免造成心理恐慌。

1.2 文字图画教育 主要印发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防病育儿的小册子。如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的彩色图片,下面配以适合的文字说明;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识、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防治、治疗和护理知识等。

1.3 行为教育 主要是示范法,如指导一位母亲进行母乳喂养,让其他母亲模仿学习。沐浴时让亲属观看,并讲解沐浴的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1.4 入院宣教 接收患儿后,对病情做初步了解,然后向亲属发放防病育儿知识小册子,介绍主管医师,介绍科室的治疗护理程序,告知亲属探视时间、电话咨询时间及电话号码、医院规章制度、出院时注意事项,并指导母亲如何保持泌乳。视孩子病情让亲属了解各种检查化验知识,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功能和其他生化检查等。对其进行医学知识教育,讲解一般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并给予安慰、鼓励,使其信任我科医生护士能治疗并照顾好孩子。

1.5 住院期间宣教 亲属按制度每天15:00-16:00探视,护士先向他们发放住院收费一日清单。在探视前做好基础护理,亲属看到自己的孩子整洁、舒适,就会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赖,这对培养亲属的遵医行为是很有帮助的。对每位亲属询问孩子的病情都逐一解答,对一些懂医学知识的亲属提出的详细疑问要耐心解答。对于问的很笼统的亲属,以对比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的整体情况。亲属对某些治疗护理手段不理解,如孩子输液已完而头上仍有留置针时;用呼吸机全身插满管道时,他们会觉得很痛苦,有的甚至要求撤走这些管道,对此情况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使他们认识到这些管道对孩子是利远远大于弊,自然接受。对收费有疑问的逐一解释。

1.6 出院指导 进入新生儿科的孩子有的是刚出生,有的是父母刚带了几天就住院,亲属都缺乏护理经验,担心出院以后难以胜任角色,有些要求孩子多住几天。根据这些情况出院时指导亲属如何护理婴儿,疾病康复知识,出院带药,定期复查等。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指导家长正确面对疾病 新生儿大多来自产房,也有部分来自外院转入。孩子一生下来就转入儿科治疗,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表现为焦虑、无助、不知所措。此时,护士认真细致地护理孩子,讲解有关护理孩子方面的知识,如新生儿的护理、病理、心理特点,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护理以及疾病与转归等,使家长对孩子的疾病有一全面、正确的认识,能理解及积极支持配合孩子的治疗和护理。

2.2 指导家长正确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 新生儿各项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青紫、呕吐、腹胀、腹泻、便秘、低温和发热等。护士从解剖、生理、免疫等方面向家长讲解各系统的特点,观察时应注意哪些变化,出现哪些情况视为异常,怎样解决等。循环系统又有哪些特点,血液是怎样分布的,正常心率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家长做到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3 指导家长认识特有的生理现象 护士要告知家长什么是生理性体重下降,什么是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是怎么回事,何为假月经,哪些属于正常反射等,指导家长如何辨别正常与异常现象,使家长护理孩子时充满自信,避免惊慌失措。

2.4 指导家长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日常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特点:新生儿的皮肤角化层较薄,表面缺乏溶菌素,若稍有护理不周,即可擦烂、感染。接触孩子要洗手,患感冒、腹泻、皮肤感染者不要接触孩子。喂养时注意卫生,奶具、用具应定时消毒。新生儿衣着应柔软、宽大、舒适。尿布及时换,做好臀部护理,防止红臀。做好脐部、口腔护理。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洗澡时注意水温,动作轻柔,防止水溅入眼、耳、口、鼻中,防止吸入,及时擦干皮肤,防止着凉。护士教会家长对孩子进行抚触,以确保孩子出院后得到一个正确的护理,促进孩子的正常发育。

篇7

1 临床资料

某基层卫生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进行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90例孕产妇,年龄最小者18岁,年龄最大者42岁,体重45-79公斤,

其中经产妇50例,初产妇40例。

2 方法

2.1 分期教育

2.1.1 孕期的健康教育

卫生院合理开设孕妇课堂,给孕妇普及各种孕期知识,诸如孕期的卫生营养、胎儿的自我监测、产前征兆、分娩的相关情况,使孕妇对妊娠期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有相应的了解,树立继续妊娠的信心,提高心理舒适度,并通过给孕妇普及新生儿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让孕妇掌握哺乳婴儿的要领。基层卫生院门诊开展产科健康教育,需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例如对患有糖尿病的孕产妇需加强饮食上的指导与监护,对适合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开展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的理论讲解及动作示范演练教育。

2.1.2 分娩时的健康教育

分娩是一项复杂的生理过程,风险极高,孕产妇多认为分娩的过程非常痛苦,孕妇惧怕疼痛及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往往会造成产程延长、分娩风险加大等不良后果。因而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陪伴,给予产妇持续的心理、情感支持,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时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减轻宫缩所带来的痛苦,充分调动产妇的积极配合力度,使其顺利渡过分娩过程。新生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并恭喜产妇及家属。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通过早吸吮还可以有效的刺激宫缩较少产后出血。

2.1.3 产后的健康教育

产后及时给产妇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产后4小时内应尽快自解小便,保持外阴清洁,注意会阴伤口有无红肿、渗血、剧痛,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提醒产妇注意产褥期的卫生,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以利于恶露排除。指导产妇进食高热量、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快速补充体力,分泌乳汁。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以防产妇的产后抑郁。给产妇及家属普及新生儿健康护理知识,指导其正确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及大小便,进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黄疸的观察及新生儿抚触。

2.2 教育实施方法

2.2.1 口头教育

根据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文化素质、职业等实际情况采取群体和个别口头交流教育的方法,针对文化层次一般、认识能力一般的孕产妇及家属,应注重教育内容的形象、简单,重点部分反复宣讲,不断增强其记忆,针对文化素养较高、求知欲较强的孕产妇及家属,可在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补充新的教育内容。口头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生涩的医学术语,做到深入简出、通俗易懂,内容新颖且极具吸引力。

2.2.2 图象书面教育

基层卫生院可定期组织孕产期健康知识讲座、并给孕产妇及家属播放相关影像视频资料,并将计划生育、卫生保健、产检检查目的、产后保健、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有关知识编制成小册子,派发给孕产妇及家属,指导其进行学习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2.2.3 示范教育和个别指导

采用各种模型示范,如准备洋娃娃、乳房、骨盆等示范母乳喂养,婴儿沐浴,分娩过程等。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选择孕妇感兴趣的话题与其进行亲切交流,指导孕妇阅读育婴方面的书籍,强调家属情感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家属配合并陪伴孕妇,提高其心理舒适度。

3 结果

基层卫生院妇产科门诊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产科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产妇对怀孕及分娩的健康认知水平,满足孕产妇和家属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渴求,对帮助产妇顺利渡过痛苦的分娩过程,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有显著效果。有效将自然分娩率提到至72%,降低了新生儿的窒息率。健康教育使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优势及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有深刻地认识,有效地将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至89.6%,产妇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姿势,较少乳汁淤积及皲裂的发生;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强化了护理人员与产妇的沟通,增强了产妇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满意度。

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 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02-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学科。我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孕产妇及家属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使患者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并积极配合,以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性,切实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在我们科室多年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及体会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产前健康教育

孕妇入院后,向孕妇自我介绍,然后介绍病区的环境、制度,病区护士长,主管医生和科室主任。让她们感觉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护士以口头健康教育为主,书面的相关资料为辅,每天对孕妇进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临产的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并针对病情实施个体化教育。如妊高征的病人需要安静休息,避免声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饮食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

1.2 分娩过程的教育

产妇进入代产室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会产生忧虑,孤独与担心,因此,我们尽量做到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关心、体贴她们,告诉她们分娩知识,使她们知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鼓励产妇的丈夫陪伴分娩,他知道产妇的爱好,可以在产妇疼痛不安时给予和安慰,给予感情上的支持。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了产妇的孤独感。助产士应该严密观察产程,进行系统监护,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满足其需要。同时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的知识。或者利用电视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知识,最大限度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产妇在分娩时正确应用腹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渡过这另人难忘的关键时刻。

1.3 产后护理与指导

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护士立即对其进行身心评估,简单的讲解母乳喂养和产后保健指导。内容包括:①产后食物应富有高热量,高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汤,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宫产后的产妇禁食6~8小时后进食汤类再逐步过渡到半流饮食,普食。②注意产褥期卫生,产后6小时内应及时尽早自解小便,交待病人注意会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勤换纸。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③做好产后的心理护理,以防发生产后抑郁。

1.4 母乳喂养指导

①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等。护士手把手的把这些知识教会产妇及家属。②每天播放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让所有“新妈妈”们及家属尽快掌握其相关知识。出院前再向她们进行示范性教育,对于新生儿护理的操作技术,如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观察情况等。当面示教,让她们掌握其知识,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出现常见的操作错误。

1.5 出院指导

①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按需哺乳,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告诉“新妈妈”们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有我们的专业人员去家里访试,以及时了解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②出院后如何保持足够的乳汁分泌,如何办理婴儿出生证明。注意休养,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做好避孕。③告诉产妇及家属及时办理婴儿预防接种手续。

2 体会

2.1 护士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并每月进行护理业务查房,因为,只有不段的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不同层次的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她们科学坐月子,科学母乳喂养等正确的生活方式。

2.2 密切了护患关系

病人对护士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当病人遇到困难时也想到找护士为其排忧解难,从而也重新树立了并且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了100%。 2.3 从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大大的提高,同时观察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4 降低产妇的住院费用

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率达到了100%,降低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产妇及家属都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增进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篇9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60例待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1~33岁,平均(29±1.5)岁,研究组年龄22~31岁,平均(27±1.5)岁。所有患者均属于初产妇,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孕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为待产妇提供普通产房,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详细介绍本院待产妇住院的经过,告之待产前相关注意事项,日常活动或饮食需遵照医嘱,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能降低分娩的痛苦。

1.2.2研究组

①构建家庭化的产房,尽可能的满足产妇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例如:产房中放置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同时安置24h热水设备,令产妇感觉人性化服务。允许产妇将各种新生儿贴图粘贴于产房的墙壁上,满足其精神需求。②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因初产妇对分娩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尤为重视产妇的心理辅导,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安慰及鼓励,告之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分娩具有重要意义,能降低分娩时的痛苦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③为提高产妇对疾病的认知度,为其开展知识讲座。要求产妇家属与其一同参加,有利于彼此间增进感情。讲座内容包含初产妇分娩过程以及新生儿护理事项,不仅提高初产妇对分娩的认知度,同时也使其对新生儿有了一定认识。讲座上,医师详细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消除产妇心中的疑惑。④产妇分娩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其身体状况,同时应对分娩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准备药物或仪器、设备。产妇分娩过程中情绪波动异常,护理人员贴心的鼓励能使其增强信心,可利用肢体语言与其拉近距离,视为朋友,告之医师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且本院自然分娩成功率极其高,能促进其积极面对分娩,克服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痛苦。⑤产后,护理人员引导产妇饮食,因其在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产后及时补充身体营养尤为重要。以高蛋白质、高纤维、高矿物质的食物为主,为其身体提供营养支持有效缩短离床参与活动的时间,因离床适当活动对身体恢复具有促进作用。⑥正确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详细讲解、胀痛原因,并引导如何能保持充足的乳汁。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心理状况,同时了解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数据选择[n(%)]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证实了对待产妇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对待产妇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能提高自然分娩率,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护理分析

研究组自然分娩为26例,自然分娩率为86.66%,剖宫产率为13.34%,而对照组则为63.33%、36.67%,同时研究组患者满意程度高达92.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10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优质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不断转变,发展中的产科护理也以健康为导向,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围产期母婴同室保健范畴内,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均在产妇床旁护理,持续地促进母亲、婴儿健康教育及实施,提供母亲、婴儿和整个家庭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认可,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科室服务满意度[1]。2012年至今在我科开展该项护理技术,不仅得到了产妇和家属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分娩后母婴同室的产妇400例。年龄在18~40岁,孕周为37~41w,其中初产妇220例,经产妇 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产妇及婴儿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进行护理。

1.2.1常规护理 对产妇及家属做健康宣教,抱婴儿到沐浴室沐浴、预防接种。

1.2.2母婴床旁护理

1.2.2.1床旁宣教 对产妇在床旁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产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卫生指导、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指导(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开奶、按需哺乳等),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奶、含接姿势;发现凹陷者,及时示范并教会产妇及家属护理凹陷的方法;发现肿胀者,教会产妇及家属正确护理及挤奶手法,以及产褥期常见症状的处理等;认真做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

1.2.2.2床旁沐浴 在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护理,应使用盆浴,一人一盆,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准备好用物,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操作沐浴同时,以互动形式,鼓励产妇和家属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尽量详细讲解沐浴的步骤和要点,脐部和臀部的护理要点,穿衣、更换尿布、包裹婴儿的技巧;以便产妇和家属更好地学会护理婴儿及掌握相关知识。

1.2.2.3健康教育更直接、更有效 强调脐带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消除产妇和家属的顾虑,避免出院后脐带感染;同时还要强调婴儿皮肤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含接技巧、挤奶手法。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宣教及注意事项。

1.2.2.4床旁抚触 抚触是通过双手对婴儿最大的神经器官皮肤进行有部位、有节奏、有规律、有一定力度的抚摸。目前已被公认为有助于婴儿体格发育、情商和智商发育的新型护理技术,并广泛在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开展。针对产妇及家属文化层次、风俗、习性不同以及意愿,可教会她们做新生儿抚触。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200例产妇,担忧170例,占 85 %,健康教育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76例,占 38 %,满意60例,占30%。观察组产妇担忧50例,占25 %,健康教育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160例,占90 %,满意190例,占95 %。

3 讨论

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妇产科病房为配合“争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设,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采用了产科护理的专科特色和人性化服务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服务。“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是目前人性化服务向产科护理提出的新服务理念,也是产科护理发展的趋势。

3.1调整工作模式,实行护士分层管理,加强协作能力。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把护理人员分为两个护理责任小组,合理安排:结合性格互补、能力互补、交流技巧互补、新老搭配等原则组成护理小组,采取小组合作,床位分管固定的方法;每组设组长1名,负责病区1/2患者的管理,由护理组长负责,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实行分组包干、分床到护、责任到人、相互协作的方法,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所管患者的质量措施、病情观察、特殊检查、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对患者实施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3.2合理分配上班人员及各班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原则。根据科室情况,合理按排人员上班及分配工作量,遇晚夜班人员少而繁忙时,设置二线班,随时调动协助晚夜班,以减轻晚夜班护士工作压力,防止因繁忙而服务不到位引起医疗纠纷,确保优质护理的有效落实。

3.3开展不同途径的健康教育,满足产妇的要求。在床旁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更直接和有效,使产妇及家属在切实感受到被关怀和理解时,才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满足感,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产妇住院的全过程;加上我科开展优质护理后,拓展了母婴管理、产妇早期康复等专科护理工作,提供到位的全方位护理,促进产妇的康复。同时对产妇及家属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合理建议并采纳。

3.4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要求对母婴更加严格护理程序,床旁进行一对一操作,减少医疗差错和产科护理缺陷的发生。床旁护理不仅重视知识的教育,还强调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能满足产妇、婴儿、家庭的需求。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了新生儿护理质量;产妇及家属的积极参与,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产后的康复及恶露的排出。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也使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护士自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自觉性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5以往的传统方法,都是由护士将婴儿抱到新生儿沐浴间进行集中护理(沐浴、预防接种、抚触等),这个过程不免让许多家长但忧:离开父母视线,宝宝能否得到精心的护理,会不会在集中护理中将宝宝抱错?会不会发生交叉感染?等等诸多问题,而母婴床旁护理是在产妇和家属视线内的一对一护理服务,减少了差错率的发生。这种护理模式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需求,解决了许多家长的困惑,实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人性情感关怀,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让床旁护理宣教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3.6开展产科延伸服务,并做到出院随访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每位产妇出院时进行详细的出院宣教,并开放热线电话,出院7~14d内进行回访,询问其哺乳、伤口、新生儿喂养、黄疸、脐带脱落等情况,确保患者随访观察及特殊患者的跟踪观察。出院时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听取产妇及家属意见,了解评价效果,改进服务流程,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和专科护理质量的内涵,为她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她们感受到医护工作者的爱心和责任心,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