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蹈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4 22:5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舞蹈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现代舞;引入研究
一、高校现代舞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专门的教材
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根本,教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结合相关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时现代舞教材比较少,大部分老师只能够以自身编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尽管这种编写教材的形式能够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老师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实际的教材编写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难以避免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这一点严重影响了高校现代舞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师资队伍不够完善
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是教学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大部分高校现代舞老师的教学质量相对比较差,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在舞蹈教学实践,能够结合理论与实践运作的实质要求为学生提供装修和选修课程,但是大部分的学校还没有设置专门的教育课程体系,现有的现代舞教学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舞蹈老师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实际教学的要求,舞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无法保证现在教学的专业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三)教育教学缺乏科学性
学科和艺术性的形式相比,高校现代舞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个性,需要严格按照自身目前的经济现状,保障现代舞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效性。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现代舞竞选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参与过程之中,更好的掌握现代舞的技巧和精髓,实现个人技能和知识水平的稳定提升。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作背景和要求,加深对现代舞的理解和认知,实现个人想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是需要深入解读现代舞的特点,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实现舞蹈动作与自然规律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适应,但是极少有老师能够意识到这些重要性,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缺乏科学性,无法体现现代舞教学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舞的引入策略
(一)丰富现代舞蹈动作
现代舞舞蹈动作非常的优美,为了让学生抓住现代舞的表现技巧和精髓,老师需要积极的体现现代舞表现形式的优势和特点,不断丰富现有的舞蹈表现形式,将各种丰富多彩的舞蹈知识和表现技巧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训练和日常练习的过程之中将个人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另外现代舞非常的开放,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和人群的影响,表演者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个人的想象力自由舞动。针对这一重要的特点,老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将更多的自由发挥权交给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动作上的转变。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现代舞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提出,这一舞蹈主要以学生表达个人的情感为最终的目的,要想保证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的创作,老师应该不断丰富现有的现代舞舞蹈动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摆脱传统舞蹈形式的束缚,将各种新颖的动作与一个人的日常训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现代舞的宏观发展。
(二)丰富现代舞内涵和思想
现代舞有许多的独到之处,在舞蹈表现中个人需要注重思维的分析,保障舞蹈动作编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另外,舞蹈动作的简单重复训练在现代舞之中并没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结合舞蹈的主题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保障舞蹈动作创作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舞蹈主题进行解读,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的感悟,利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其中现代舞能够完善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各类不足,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主动的学习,深入的感受现代舞的表现技巧。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引入现代舞的意义
从上文的分析中不难发现,现代舞的引入策略比较简单,要想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其中,老师需要注重不同策略的合理应用。舞蹈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师需要注重开放式环境的营造,关注不同的影响要素,推动舞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另外老师还需要积极利用不同的操作技巧,引导学生抓住主动改变的机会,既保证学生掌握现代舞的技巧,又能实现个人创造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其次,将现代舞引入到教学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体现学生的发展要求,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高校 舞蹈教学 现代教育 创新 发展
在众多艺术领域中,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感受情感交流的视觉艺术。它不仅对人肢体的协调性和情感的表达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对教师舞蹈教育的方法和技能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营造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成果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核心问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对一”式的传统的舞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高校舞蹈教学有了新变化、新思路,现代教育艺术的应用也因此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形式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然而,我们所熟知的多媒体舞蹈教学只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个具体分支。从总体上说,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引导下,通过声、光、典、影等现代教育媒体,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对舞蹈艺术的深化和学习。通过各种符合时展和教育优化的教学理论,增加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和理解。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信息技术和教育形式的融合能够展现出高校舞蹈教育的独特魅力。通过虚拟技术、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能够进行科学技术的优化和综合,从而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效果。而其现代舞蹈教学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推行,另外一种是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投入。只有将这两点进行有机而发展和融合,才能在舞蹈教学中获得新的教学成果,进一步扩大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渠道。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常见问题
(1)现代教育成果较浅
在当前很多高等院校中,教师、学生都面临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电子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进入了舞蹈教学中。学生接触舞蹈的形式不再是单纯的“传递式”和“模仿式”讲授。但是,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很多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对现代教育形式的领会不够深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缺少理解,所以现代教育成果并不明显,教学形式和教学质量都有待增加。
(2)现代教育形式单一
虽然学生接触现代舞蹈教学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在现代教育课堂上,如何更好的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很多学校、教师在教育进程中认为,现代教育就是单纯的“多媒体”教育,通过视频等形式,就能够发挥现代教育的作用,这一点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舞蹈教育的魅力,对舞蹈教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
(1)提升F代化教育和舞蹈教育的契合度
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教材、技能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创新
首先是现代教育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在舞蹈教学中,通过现代美学手法的投入,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分析现代舞蹈美学艺术,能够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运用创新思维,拓宽舞蹈表演的形式和动作。充分借鉴舞蹈教育的教学主旨,使音乐和舞蹈能够相互融合、借助舞蹈表演者深厚的肢体技能,和音乐、服装、动作等因素搭配在一起,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协调能力。教师要将中、西方舞蹈美学组合在一起,大胆创新、全面发展进一步开拓高校学生的思维、视野,使他们对舞蹈这门课程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而在现代教育设施的融入中,学校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力投入师资设备,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舞蹈学习的领悟力和感染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硬件培育的必要条件,再通过电子投影仪等设备,将优秀的舞蹈作品播放在大屏幕上,使学生透过现场模仿、影片观评进行模拟学习。使学生在舞蹈风格的模仿和塑造中,更加深切的体验电子舞蹈案例中的各项思维。
(2)进一步推动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是解读“人性化”教学推进的具体表现。因此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播放音乐、氛围灯光等形式,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争取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在校园礼堂等场所设置专门的舞蹈活动教室。借助于会场的灯光、物美、营造一个良好的演绎环境。对于不同的舞种来说,其中蕴含的风格、韵律、情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所以,通过相应的氛围的烘托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他们很容易就在现场环境的感染下,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例如蒙族的《安代舞》、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日喀则大鼓舞》、苗族的《阿米朵》等等,这些舞蹈的气韵各不相同,如果不能接触舞台、音响、灯光等效果,难免使学生产生“情景不相容”的问题,因此会影响学生对舞蹈内涵的情感融入。
(3)强化现代化舞蹈教育的便捷性
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困扰舞蹈院校的发展问题。但是,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这个层面上看,传统教育方式需要教师进行课前备课、课中演示,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不少时间精力。但是通过步骤解析、图标、PPT、动画、视频等形式,既能够使学生对舞蹈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使课程本身具有趣味性,也能使舞蹈教育更加便捷,减少舞蹈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完成了原来至少2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广大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加大现代化舞蹈教学的师资投入,丰富学生的眼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为高校舞蹈课堂注入了一份生机和活力。同时,还可以采用远程教育、视频学习等形式,采取互联网连线,实现全国高校内舞蹈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不同的方面。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在高校舞蹈课程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进他们的肢体丰富性,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现代教育艺术的实际情况,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感悟思维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晓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2(14).
篇3
关键词:体育舞蹈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64-03
1、前言
体育舞蹈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也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它以其优美的动作姿态、万变的舞步和丰富多彩的形体语言,备受众多青年学生的青睐。体育舞蹈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体魄,塑造完美形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审美能力,从而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本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2009级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为体育舞蹈课程在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今后更好的开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促使同学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舞蹈的锻炼中来。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抽样选取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09级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150名调查分析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几年的体育期刊中关于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分析的文章及关于体育舞蹈的教材和网络中关于体育舞蹈的知识,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2.2.2 问卷调查法
对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2009级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为96%。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利用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问卷整理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录入程序,并完成数据的录入,进行了常规的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现代文理学院体育舞蹈课程的课时安排
根据山西师范大学体育舞蹈课程大纲规定,现代文理学院体育舞蹈课程在大学二年级的学期中开设,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体育舞蹈的舞种较多,各舞种中动作繁多,每个动作的掌握都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于课时设置比例较少,所以,学生掌握体育舞蹈的技能就有很大限制。
3.2 现代文理学院学生对体育舞蹈喜好程度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舞蹈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其中女生热爱程度明显大于男生,大多是因自身喜欢体育舞蹈而选择的体育舞蹈课,因为体育舞蹈在给人美的享受同时,可以使学生忘掉学习的疲惫,身心得到放松,以全新的面貌对待生活,以自信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3.3 现代文理学院学生选择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
通过表1分析发现:29.9%的学生是因自身兴趣爱好而选择体育舞蹈课程的,23.6%的学生是为了塑造体型、减肥,20.1%的学生选择体育舞蹈的动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体育舞蹈作为一项肢体语言交流工具,已经深入人心,它不仅是一种交际手段,还是一项运动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找到合适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由于现代文理学院学生平时运动项目少,体育舞蹈成了他们锻炼自己形体美的重要途径,既丰富了学校课余生活,又能满足今后走向社会就业的需求。
3.4 现代文理学院学生对体育舞蹈作用的认识
从表2可以看出:30.6%的学生认为体育舞蹈的作用是健身、强体,25.0%的学生认为是保持心理健康。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要面对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压力,体育舞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让人身心愉快,缓解身心压力,使人们保持健康的心理,也有益于学生以热情大方的态度与人交往,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健全的人才。体育舞蹈是以双人形式练习的,这样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社交能力,在忙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体育舞蹈成了人们迫切需求的调味剂。
3.5 现代文理学院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现状
根据表3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文理学院学生上课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内容为华尔兹和快步舞,只有少数的学生接触了恰恰,而其他七个舞种,学生都没有在课上接触过,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的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6 现代文理学院体育舞蹈师资队伍状况
体育舞蹈是通过体育舞蹈课的形式,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培养学生优美的舞蹈姿态,感受体育舞蹈带给我们的益处。在现代文理学院的体育舞蹈教学中,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占了主导地位,体育舞蹈教师也较少,只是从事与体育舞蹈相近专业的老师,所以教师的体育舞蹈专业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7 现代文理学院体育舞蹈教师教学方法分析
通过表4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依然是讲解与示范相结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没有新的教学元素加入,这样就导致了体育舞蹈教学没有新的突破。
3.8 现代文理学院体育舞蹈课程考核办法分析
现代文理学院的体育舞蹈教师依然是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采用舞蹈比赛、学生讲解示范、随堂抽取表演的方式几乎没有,以至于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这样体育舞蹈会渐渐失去其原本的艺术魅力。所以,体育舞蹈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所采用的方法还有待变通。
3.9 现代文理学院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练习的方式分析
调查发现,59.0%的学生进行体育舞蹈练习是在体育舞蹈课堂上,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在课后练习或组织同学共同练习。体育舞蹈的学习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如果单靠时间有限的课堂练习,学生根本无法全面的掌握体育舞蹈知识,更体会不到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所在,所以教师要从多角度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集体组织一些舞会,在快乐中学习。
3.10 现代文理学院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练习的时间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学生们每周参加体育舞蹈练习的时间大多集中在45-90分钟,由于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体育舞蹈,而课堂练习时间有限,所以学生应该多组织一些课后舞会练习或者参加课外培训班来提高自己。
3.11 影响现代文理学院学生体育舞蹈参与的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44.4%的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满意,71.5%的学生觉得丰富的教学形式是上好体育舞蹈课的关键,语言感染力、优美的示范动作和音乐的多样性也是上好一节体育舞蹈课必要的东西。
根据表6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学生体育舞蹈参与因素中,87.5%的学生认为缺乏专业舞蹈教师的指导,79.2%的学生认为体育舞蹈比赛活动少,71.5%的学生认为场地设施的不完善。这些都影响着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缺少舞、没有适合自己的舞蹈项目、课余活动时间少等因素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生体育舞蹈的参与。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体育舞蹈课程课时安排少,体育舞蹈课程中开设的项目比较单一,没有舞蹈新元素的加入,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其次,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还需进一步的加强提高,教学手段与方法还有待于创新和完善。
(2)学生练习体育舞蹈的时间不足。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参与练习,其锻炼时间一般在45-90分钟,而且学生缺乏自行组织练习的积极性,缺少体育舞蹈相关比赛和活动的参与。
(3)影响学生体育舞蹈参与的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场地设施的不完善,师资自身的技能水平较差,男女比例的不均衡,开展项目不全面,舞蹈比赛活动的缺乏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参与。
4.2 建议
(1)学校适当的增加体育舞蹈课时,在体育舞蹈课中开设不同风格的舞种,使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形式趋于多元化。开设一些体育舞蹈比赛、周末舞会等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舞蹈练习,同时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不同形式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审美力以及社交能力。
篇4
【关键词】现代舞;教学;象征性;艺术;培养
一、现代舞中象征性艺术概述
(一)现代舞的产生十九世纪欧洲舞蹈主要以传统古典芭蕾舞为主,长期以来芭蕾舞注重舞蹈的形式和技巧两方面,对舞蹈的题材和含义关注较少,芭蕾舞所体现的题材和内容主要是神话故事,这些题材远不能满足当时民众对舞蹈艺术的需求,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舞蹈的发展。进入20世纪,欧洲舞蹈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舞根据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现代舞与古典芭蕾舞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截然不同,现代舞的表现方式以表现自我、环境、社会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主,表演模式自由,创作及训练模式也无统一规范,能够让每一个舞者尽情地将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来[1]。
(二)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十八世纪,诸多哲学家对象征性艺术的含义进行了分析与定义,普遍将象征性艺术定义为以一种艺术暗指另外一种物,即通过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的一种艺术事件,联想到另外一种事物。现代舞是一种抽象化的肢体艺术,它将音乐与肢体进行了结合,人们在音乐和舞蹈者的肢体动作中,能够看到舞蹈所表达的内涵与深意,从而获得感官上的享受,体会舞蹈所表达出来的含义。美国的洛伊福勒对现代舞的描述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向人们表达某一思想,唤起人们的想象,进而在人们的想象中形成某一特定的形象。这表明了象征是现代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舞的灵魂所在。
二、现代舞教学中象征性艺术的培养策略
(一)组建优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在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需要学校具备一批优秀的现代舞教师,教师不仅在舞蹈专业知识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还需要对艺术具备较高的领悟力和认知力。学校可以聘请具有较高学历素养的舞蹈教师,并根据学校的需要定期聘请优秀现代舞团中的舞蹈演员,将理论知识与舞蹈实践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又能够通过现代舞团中优秀舞蹈演员的实践教学,来获得更多的实操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2]。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是一种抽象艺术,学生作为阅历较少的一类群体,对抽象艺术的欣赏还欠缺一定的审美及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现代舞中象征性艺术,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应该以优秀的现代舞作品、优秀的艺术画作、优秀的音乐作品等为案例,向学生讲解优秀的艺术类作品中的抽象艺术,例如梵高、毕加索的画作,这些画作内容十分抽象,未接受过抽象艺术画作教育的学生,很难从这些抽象艺术作品中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从而难以欣赏这些抽象类作品。教师应该对这些抽象艺术作品进行层层分解,并与学生就多种优秀艺术作品的抽象艺术进行分析探讨,了解艺术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与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进行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对现代舞中抽象艺术的审美能力[3]。
(三)锻炼学生的艺术灵感现代舞中的抽象艺术属于艺术大类中的一种,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艺术灵感。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创作象征性艺术的舞蹈能力是现代舞教学的目标之一,现代舞教师应多培养学生欣赏和感悟艺术的能力,可以通过欣赏抽象性艺术画作、花艺艺术等,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从中将艺术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现代舞象征性艺术创作灵感,实现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从理论走向实践。
篇5
一、形体训练
狭义的形体训练把它定义为形体美训练。广义的形体训练认为,只要是有形体动作的训练就可以叫做形体训练,这样各式各样的动作都可以称为形体训练,甚至某些服务行业的程式化动作,比如迎宾、端菜、送菜、礼仪姿势等,也被称为形体训练。但是在我们学校舞蹈教育中形体训练要求更严格,舞蹈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要求学生学会正确的站姿,挺胸抬头,明确基本的站姿和手位。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舞蹈入门之前就搞好形体训练。
二、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舞蹈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在形体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的难度,着重训练学生的软开度、协调性、控制、力量等。对于专业舞蹈学习者来说,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十分必要,也十分严格。基本功越扎实,舞蹈的柔韧性、弹跳力就越好,舞感也就越好,那么,在学校舞蹈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呢?首先,训练学生的地面动作,头、眼睛、手臂、勾绷脚的练习。其次,压腿、甩大腰、劈叉等的训练。第三,力量训练。我们无论是学习哪个民族的舞蹈?无论是现代舞还是古典舞,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体现舞蹈的形体美、韵律美。基本功的训练是我们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些学校对舞蹈基本功训练不是很重视,没有专门训练的场地或者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指导,从而导致有些地方舞蹈教学落后,特别是农村学校,在舞蹈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基本功的训练。
三、民间舞蹈以及现代舞蹈的训练
在舞蹈教学中只要把形体训练、基本功训练摆在首位,那么对于我们民间舞蹈以及现代舞蹈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帮助。民间舞又叫民族民间舞蹈,分为:藏族舞蹈、蒙古舞蹈、傣族舞蹈、彝族舞蹈、云南花灯、东北秧歌,等等,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格特点,比如藏族舞蹈主要是颤膝、塌腰;蒙古舞蹈主要是耸肩、压腕;傣族舞蹈主要是体现三道弯,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熟悉每个民族的舞蹈,而民族舞蹈最重要的是把握住舞蹈的韵味与特点,因此,对于初学者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学生,有些民族舞蹈对基本功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傣族舞蹈的三道弯,柔韧性好的学生才能把动作做到位,因此,民间舞蹈的学习与基本功的训练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那么现代舞蹈就不需要基本功了吗?恰恰相反,现代舞蹈对基本功的要求更加严格,现代舞蹈体现的是一种快节奏,一种激情的抒发,积极向上的舞蹈,对于学生也有更高的要求以及激励作用,学生在表演现代舞的时候能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体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
篇6
关键词:传统舞蹈;舞蹈教学;价值取向;情感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119-01
追求舞蹈动作完成的规格和完美性向来是中国传统舞蹈教学的特点。舞蹈是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为艺术语言,用以表现舞蹈家的艺术思想,因而动作并非舞蹈的目的而是手段。如果错误地把动作当成了舞蹈的目的,就必然产生形式思维。传统的舞蹈教学在方式、原则的运用上所受到的禁锢,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却普遍存在,渗透于教学。舞蹈教学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让情感成为舞蹈艺术的内涵及价值取向所在,而不是机械的流于形式的动作教学。
这种传统的形式思维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为传统舞蹈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式化动作,程式化的动作限制了舞蹈内容的表现。这种根深蒂固的舞蹈教学形式思维形成了单纯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造成了教师的惯性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遏制。传统强迫式教学长期占据舞蹈教学领域,而这样一种长期被沿用的教学方式在舞蹈的基本功训练中得到运用,舞蹈教室一味地秉承着“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的信条,严重强迫式教学压抑学生珍贵的个性和艺术创造力。在这种强迫式教学的制约下,学生极易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上舞蹈课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这样的强迫式的教学,显然不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艺术创造能力受到遏制。
舞蹈教学应该以艺术的情感表现为价值追求。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倾注了艺术家的心血和情感,将情感融入艺术的形式里,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的那样:“艺术乃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之创造”。中国古代文论《毛诗序》也早已论述了舞蹈的情感性:“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只有通过肢体的当作传达感情才能称之为舞蹈艺术,故而,舞蹈的教学应该以情感的表达为价值取向,而不能一味地套用动作。要培养情感的传达能力,就要挖掘编舞能力。现代舞的教学理念则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符合,它让学舞者也参加到编舞的行列中来,开发学生感知舞蹈、创造舞蹈的能力,这是值得传统舞蹈教学革新所需要的。现代舞的训练内容也是值得传统舞蹈教学借鉴的,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现代舞基训、现代舞的编舞技法以及现代舞剧目排练。这些内容的借鉴能=提高学生的肢体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新颖的作品,学习到不同类型的作品。因而,舞蹈教学应从时展需要入手,摒除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有选择性地结合现代舞对身体语汇的掌握方法,正面引导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舞蹈。
为了转变舞蹈教学以情感为价值取向的思维,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多重教学方法,如情境熏陶法、罗杰斯法、自学辅导法等等。情境熏陶法最大的优点是能陶冶学生的个性,,把学生个性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则更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进行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到所教舞蹈的情感内涵和人文内涵,实现情与理的统一。罗杰斯法则强调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教师在舞蹈的教学中只是起着促进的作用。自学辅导法是一种提高艺术素养的有效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很有帮助,将有利于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发展的需要。合作教学法则深刻体现以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它尊重学生的个性,这种教学法主导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尊重与合作的关系,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总之,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应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情感为价值追求,不拘泥于既定套路,追求多元文化与多元个性,而教学则是促进他们形成多元个性的手段,人的创造潜能则得到很大的开发,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变将更有利于培养真正自由独立的、情知合一的完整的舞蹈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冯百跃.论舞蹈训练方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11-13.
[2]蒋河.江南style的后现代美学解读[J].音乐传播,2013(2):108.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许霓.中国传统舞蹈教学的创新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1).
篇7
一、气息的重要性
现代舞是一门现代艺术,更注重艺术家内心的感受。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格莱姆就根据呼吸这一特殊功能开创一套完整的“格莱姆技术”,其中心就是呼吸,专门研究人在吸气,呼气之间的身体变化。通过气息来影响身体的伸张与收缩,形成独特的舞蹈动律。在张、弛之间完成不同的变化、转换,达到对身体的训练模式。 现代舞中所有的动作完成都是通过气息来调整,支配。视觉很明显,瞬间凝聚爆发,瞬间松弛,瞬间腾跳翻转,瞬间跌落倒下,都是依托气息作为动力源点来完成的。现代舞没有严格的动作规范,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常常打破常规,追求一种更为自由,更为直接的舞蹈表现形式。追求即兴而舞,有感而舞,随心而舞。但不管怎样而舞都离不开气息对身体的控制。在张、弛之间形成视觉冲击,完成内在情感的宣泄。
二、气息节奏
气息有长短,动静,轻重,缓急……其实这就是舞蹈的节奏,直接作用于舞蹈的肢体动作。
现代舞可以不用音乐,但不能没有节奏。对节奏较好的掌握是绝对离不开对“气息”的合理调整,对气息运用的好坏对节奏有着“质”的影响。气息讲究自然,细、深、长、缓,而后应用到肢体配合。这与中国太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极的呼吸节奏是,顺(自然呼吸),逆(腹式呼吸),要求自然,是一种“静”状态下的内在感觉。气息是内在的,与外在的“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互为影响相互转化。达到内外气合,浑然一体。与现代舞正好吻合,运用到现代舞训练中,不仅对她的节奏起很大的作用,而且如果运用得巧妙,可以使它的韵律变得更加圆滑,使舞者的感觉会由内到外得到延伸,更充分地体现舞蹈张力。
三、气息的控制方法
1、在训练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的节奏。要高度地重视“呼吸”的巨大作用,并不断进行“呼吸”练习。一名优秀的现代舞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呼吸”素养。吸气和呼气要均匀协调, “呼吸”要密切配合动作走一个下沉的弧线。虽然舞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和区域性,但合理的调整“呼吸”是不同风格的舞蹈必须具备的。
2、 要做到气顺力达,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人的本能活动,气是从鼻、口吸入,经咽、喉、气管、支气管进人胸腔中左右肺泡里。然后经过相反的过程,再由鼻口呼出。这种呼吸是下意识的,是自然的呼吸运动。舞蹈中的呼吸则必须加以控制,是主动的。它由于动作的变化,破坏了呼吸的平均节奏。根据舞蹈动作的需要对呼吸进行调节。同时尽可能保持呼吸的节奏性。舞蹈要按照动作的特点安排呼吸,但一定要保持呼吸的相对主动性,保证舞蹈动作与呼吸的相辅相成,要呼吸有节,气顺力达。
篇8
关键词:加强;舞蹈鉴赏;培养;创新型人才
舞蹈艺术鉴赏教学,是组织学生感知舞蹈艺术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受、理解、鉴别、体验、欣赏、评价,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同时,这也是欣赏者通过舞蹈艺术形象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在鉴赏舞蹈作品时,不仅受着作品艺术形象的感动,而且根据各自审美经验的积累,展开想像的翅膀给形象以“补充”和“改造”。欣赏者的这种补充改造过程,一般总是要受其文化知识、思想修养、生活阅历、审美趣味……的影响和制约。正如前辈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我从前研究美学上的欣赏与创造问题,得到一个和常识不相通的结论,就是:欣赏与创造根本难分,每人所欣赏的世界就是每人所创造的世界,就是他自己的情趣和性格的返照;你在世界中能‘取’多少,就看你在你的性灵中能提出多少‘与’它,物与我之中有一种生命的交流,深人所见于物者深,浅人所见于物者浅。”
由此看来,创新与艺术鉴赏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师范院校的专业舞蹈教学有必要在搞好舞蹈基训、舞蹈表演、舞蹈创编等项教学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舞蹈鉴赏教学。我们的体会和作法是:
一、精选舞蹈媒介,引导直感体验
人们的艺术审美鉴赏,一般总是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直感观照开始,并且逐步深入其中的。正如普列汉诺夫指出的:“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象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观能力发生作用,”舞蹈艺术作品的鉴赏也不例外。
例如,我们选择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评比”中获得“经典作品金像奖”的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作为鉴赏内容。这部作品中,创作者通过运用中国古典舞中流动的优美韵律、轻飘若仙的圆场台步、富于民族特色的古典舞身段,以“虚”拟“实”的抒情形式,传神地表现了滴滴山泉淌出山岩,汇成潺潺小溪,流成涛涛江河,归入浩瀚大海的过程,使观众在欣赏这部作品时,不仅被她们那曼妙的舞姿所吸引,而且,随着舞蹈者所表现的内容的不断展开,观众的各种心理机能也随之逐步启动,与舞蹈着的艺术表现相协调、相配合,进而逐步摆脱功利性倾向的关注状态,最终获得一种对舞蹈艺术形象直接感知的整体把握。
此时此刻,受舞蹈者艺术表演的吸引,欣赏者不仅会进一步展开想像的翅膀,并且将个人的情感投入其中进行体验。于是,舞蹈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的知觉产生了“同构”,欣赏者便由最初的单纯审美娱悦,进入到在直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从舞蹈者所表现的由涓涓山泉——潺潺小溪——涛涛江河——浩瀚大海的流变,感悟人生命运的奥秘,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
二、营造适宜情境,引感共鸣
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鉴赏舞蹈之中时,他们对于呈现在面前的舞蹈动作,就不再仅仅只是作为旁观者,而且成了参与者。虽然在外表上仍旧安然就座,但是他们却在用自己的整个肌肉组织,通过自己的想像来舞蹈着。很自然,这些运动反应会由观赏者的运动感觉接收器记录下来,并唤起最初使舞蹈演员激动起来的那种感情联系相似的联系来。正是舞蹈演员的全部功能在引导我们用自己的内模仿能力去模仿他的行为,以便使我们体验到他的感情。——由此看来,作为生命体验的舞蹈,其精髓不是可以从外部加上去的,也不是靠模仿就能够做出来的。我们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作品当中去,与之产生共鸣,才能透过舞蹈艺术形象对作品主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且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
这种“物我两忘”的艺术鉴赏,完全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束缚,是由艺术作品中所蕴涵的美所引发、所创造。大凡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不仅形象生动鲜明,而且表演细腻逼真。因此具有激活观众感情的力量。让欣赏者与艺术形象同忧、同乐、同悲、同喜,爱其所爱,憎其所憎,真正从情感上与剧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
这种鉴赏者与舞蹈着之间所形成的共鸣,既是最高形式的感动,也是艺术欣赏中达到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的产生,既依赖于作品艺术形象的典型生动,也依赖于舞蹈情境的自然逼真,更依赖鉴赏者的思想感情、艺术修养与作品的接近、相通——这是我们在组织舞蹈鉴赏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心营造适宜情境,认真加以把握的重要环节。
三、深入品味评价,激活创新思维
现代社会,离不开现代艺术。在舞蹈王国,虽然传统舞蹈艺术佳制难以计数,但依然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审美需求。因此,在我们的舞蹈鉴赏教学中适时引入“现代舞”的鉴赏,通过引导学生对现代舞作品进行深入品味评价,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而且能够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与拥有大量舞蹈动作规范,审美标准一致的芭蕾舞截然不同的是,现代舞从它的诞生之日起,便没有严格的动作规范,也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伊莎多拉?邓肯在出道伊始,就离经叛道地冲破芭蕾舞的各种清规戒律赤脚而舞,从而掀起了持续百年不衰的舞蹈大革命。
由于现代舞流派纷呈,难免糟粕与精华泥沙俱下。这就需要运用“艺术”的准绳加以衡量。一般来讲,被称为“艺术”的大体具有以下四种质素:一、包含艺术家主观努力的东西是艺术。二、包含创意的东西是艺术。三、不可重复、不可模仿的东西是艺术。
四、进入艺术环境的东西是艺术。
运用这样的尺度进行衡量,现代舞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在审美标准上却有着许多共性。那就是:现代舞追求标新立异,艺术表现追求风格迥异。永远以个人的真实感受为依据,力图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同步,不懈地追求开拓、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鉴赏现代舞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寻求“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自主抒发自己的鉴赏体验和艺术评价。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艺术创造论》中,曾经有言:“一切精神能量的大发挥,总是产生在裂变和爆炸之中,总是产生在对常规空间的伸拓和突破之中,总是产生在对未曾知晓的领域的挺进之中。”——我们努力加强舞蹈鉴赏教学的着眼点和立脚点,就在于要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交友》,载《中国文化名人论人生真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5年版。
篇9
关 键 词:多国高等舞蹈教育 模式 比较
一、美国舞蹈教育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便陆续开设了学士和硕士学位,40年代就有了博士学位。因此说,美国是舞蹈教育大众化起步较早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90年代起,进入普及阶段。随着政府资助比例的逐年上升,美国公民得到了普及性舞蹈教育。在美国高等艺术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舞蹈教育作为辅的国民素质教育手段,被名正言顺地列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进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美国更是把舞蹈与科技融合起来,把许多原本虚构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使舞蹈迈入了新纪元。由于美国舞蹈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所以分科较细,包括专业的舞蹈教育、师资类舞蹈教育、高科技舞蹈、大众舞蹈教育,以及包含舞蹈的艺术文化教育等。美国的高等舞蹈教育打破了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多学科交叉学习并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体现了综合培养人才的目标。
美国没有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舞蹈资源多来自欧洲与拉丁美洲,代表性的舞蹈主要是现代舞、现代交响芭蕾舞及美国土风舞。美国的现代舞是20世纪初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文艺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宣扬人性、破除羁绊,不断更新自由的舞蹈风格,吸纳了不同层面的人士参与,客观上推进了舞蹈的大众化进程。
具体来说,美国的芭蕾学校旨在培养不同层面的舞蹈演员,学习的课程主要有:技巧课、特殊舞蹈、双人舞、话剧、普拉提(一种集瑜伽、舞蹈、体操的身体训练)以及现代舞。毕业生大部分去纽约市立芭蕾舞团。此外,纽约市的朱利亚德学院舞蹈系和纽约州立大学珀切斯分院舞蹈系这两处,也以培养高、精、尖的舞蹈表演演员为目标。
美国高等舞蹈教育大众化较突出的学校代表为NBU(杨伯翰大学)。NBU大学是美国文科名校,也是一所宗教大学。在这所著名文科大学里设有专业舞蹈教育和公共舞蹈教育两个学科。专业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演员、教师,所学的课程主要有芭蕾基训、现代舞、编舞技法、瑜伽、国际舞蹈史、音乐史、舞蹈研究、20世纪音乐、解剖学、运动学、美学、社会学、即兴创作、作曲、制作等。NBU的公共舞蹈教育是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普及性教育,课程以俱乐部的形式安排在每天中午的两个小时里,学习具有美国风土特色的交谊舞。舞蹈俱乐部对学生的个人条件不加任何限制,不论高矮、胖瘦、健全、残疾的学生,只要对舞蹈有兴趣就不拒之门外。公共舞蹈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不歧视残疾人,强调人人自由、平等的思想。这个理念也深深灌输于美国高等舞蹈教育中,深刻体现了艺术大众化的社会现象。
美国的高等舞蹈教育也是发展比较顺利的国家。除了国家对人才培养战略政策支持外,学费、募捐、捐赠等民间投入与政府逐年加大的资助,也使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素质化、大众化发展得以实现。培养演员的美国芭蕾舞学校打破了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综合素质培养的理念。文科大学专业舞蹈教育除了开设芭蕾舞、现代舞、编舞技法课之外,更加注重多学科的交叉。理论学习比重较大,较宽泛,是一个既能掌握不同舞种技能,又能从事理论研究,更能自主作曲进行舞蹈创作的教育体系,也是体现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模式。但唯一不足的是,美国文科大学专业舞蹈教育没有把美国土风舞和印第安人舞蹈以及美国黑人舞蹈融入教育体系中,实为缺憾。
二、法国舞蹈教育模式
法国是芭蕾舞形成与发展的摇篮,世界芭蕾舞通常用的术语多来自法国。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支持建立世界最早皇家芭蕾舞学校以来,萌芽于意大利的芭蕾舞种子就在法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经历五六百年历史的洗礼,法国舞蹈教育发展更加完善、成熟,不仅学校里有完整的舞蹈教育体系,而且法国政府制定了《舞蹈教育法律》,将舞蹈教育法律化。
在法国,舞蹈教育有四种形式:职业舞蹈教育、职业性舞蹈教育、学前舞蹈教育、更高层次舞蹈教育。这四种舞蹈教育形式彼此链接、环环相扣,从宏观角度来看,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舞蹈教育体系。
1.职业舞蹈教育以法国巴黎舞蹈学校、马赛舞蹈学校、尼斯舞蹈学校为代表,主要学习芭蕾舞和现代舞,人才培养目标为演员。
2.职业性舞蹈学校是专业与业余紧密衔接的学校。这些学校遍布法国各省各地,称之为业余音乐舞蹈学校。培养对象为小学生、初中生中具有舞蹈专长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有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学校采用淘汰制,有舞蹈才能的学生学习芭蕾舞和现代舞;对舞蹈有兴趣但才能不足的同学则学习爵士舞。初中毕业生中,有舞蹈天赋的学生可报考职业舞蹈学校,其他同学可将舞蹈作为训练形体与气质的业余爱好。
3.综合职业舞蹈学校的代表为国立音乐舞蹈学院。主要课程有:芭蕾舞、现代舞和舞谱。学习年限三年或四年。毕业生主要从事演员、编导和研究舞谱工作。
4.法国学前舞蹈教育是一种舞蹈启蒙式教育,基本是人体动律、舞蹈节奏的训练,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舞蹈教育。
5.法国更高层次的舞蹈教育类似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或是说类似于MFA(艺术硕士教育)。这种高层舞蹈教育学校在法国有四类:培养芭蕾舞演员的国立舞蹈中心;培养现代舞演员的国立现代舞中心;培养舞蹈师资国家舞蹈教育学院与培养舞蹈理论研究者和舞蹈市场管理人才的巴黎第学舞蹈系。
法国舞蹈教育主要靠国家公立学校,以政府财政为主。法国经济发达,而且也重视舞蹈教育。从上述来看,法国舞蹈教育已呈全面铺开状态,从低到高,环环相扣,形成比较完整的舞蹈教育体系。不仅如此,为规范舞蹈教育事业,法国还制定了《舞蹈教育法律》,确立舞蹈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考试通过者才可以在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这三个舞蹈领域内执教。同时还有一些硬性规定,如舞蹈教学场地基本设备要符合舞蹈技术需要:地板、镜子、把杆和防水设备等。获取舞蹈教师资格的标准是,除了要求学生专业技巧达到职业舞蹈院校的程度之外,还要求学生必须修满音乐基础知识、舞蹈史、生理解剖学和舞蹈教学法共600学时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动作科学分析和人体动作训练的方法以及理清舞蹈与音乐的关系,能够独立承担不同层面的舞蹈教学工作。
重要的是,法国舞蹈教育是比较合理、完善、规范的教育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不足,法国舞蹈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舞蹈教育的内容略显得单薄,未与其他学科联袂,人才模式仍停留在固守传统的基础之上。
三、英国舞蹈教育模式
英国是欧洲发达国家,高等舞蹈教育大众化起步早,并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全国舞蹈教师协会”,吸纳了各层面舞蹈教育人才,随着政府的教育改革法和全国教育科目表出台后,使有舞蹈才能的年轻人进入大学深造,接受高质量的舞蹈教育有了保障。英国舞蹈教育呈现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的职业演员教育,课程以芭蕾舞和当代舞为主;第二种是体育舞蹈,亦普及教育,所学的课程以国际标准舞为主。学生参加由“全国舞蹈教师协会”组织的考试可分别获得不同级别的教师资格证,通过者可担任不同层面的国标舞教学工作;第三种是大学舞蹈教育。英国大学舞蹈教育以培养舞蹈师资为目的,学习的课程主要有: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舞蹈史论、创作音乐、戏剧等,是一种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所学内容较为宽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与同类相比,是较为完善的舞蹈师资教育的建构体系。
四、芬兰、丹麦、德国舞蹈教育模式
芬兰是欧洲较为发达的国家,但是其舞蹈教育素质化、大众化起步较晚,且只限定在儿童舞蹈教育发展方面。政府投资并出面组织从事儿童舞蹈教育的师资培训所学的课程主要有:芭蕾舞、当代舞和民间舞,而且均为初等水平,专业质量不高。丹麦舞蹈教育在丹麦文化部和教育部的经济支持及政策鼓励下,呈现出舞蹈教育全面铺开的趋势。其舞蹈教育为演员教育、师资培训和普及性教育。在丹麦政府支持下,丹麦于2000年组建了舞蹈教育协会,课程主要围绕教师资格所认定的科目,大部分科目与体育运动有关。
五、南非、日本、加拿大舞蹈教育
南非、日本、加拿大分别处在不同地域,其经济实力也不相等。但它们对舞蹈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及舞蹈素质教育、大众教育的发展速度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南非的舞蹈教育只限在小学、中学之中,而且是必修课。但是,由于南非教育界相对不够重视舞蹈师资的培养,因而造成中小学舞蹈教育课程均由非专业舞蹈教师来担任。因此,舞蹈教育质量不高,且只注重学生表演而忽视对其创作力的开发。
日本舞蹈教育与南非相同,中小学舞蹈教育基本由体育老师担当,这些体育老师曾在大学和私人舞馆接受过一些舞蹈训练,但所学科目带有局限性。此外,政府对国立大学舞蹈教育的投入极少,因此,日本国立大学及著名私立学校很少有舞蹈系科,演员的培养及舞蹈师资的培养均落在私人舞蹈学校中,因此,呈现单一化的现象。
加拿大过去为舞蹈的荒漠,虽然有享誉世界舞坛的高水平团体,但仅是演员培养模式的结果。目前,加拿大舞蹈素质教育开始得到政府的支持,但舞蹈教育课程在教学大纲中的位置尚不稳定,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没有舞蹈课。职业演员的舞蹈教育以芭蕾和现代舞为主,普通大学的舞蹈教育课程以舞蹈编导为主,整体课程的内容不够厚重,再加之政府资助不足,师资培训及老师资格认证等没有及时展开,造成舞蹈普及教育的局限性。
通过多国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的比较,有些现状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舞蹈教育并大力普及舞蹈学习,让舞蹈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项目。他们不断丰富高等舞蹈教育的成分,使各种类的舞蹈教育分工具体、目标明确;第二,有些国家,其舞蹈教育现状,缺乏设备、师资、课程设计成为普遍事实,也成为了限制其舞蹈教育发展的客观条件。第三,舞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还不够重视舞蹈素质教育,舞蹈仅成为那些国家中少许人生活的偶尔娱乐,这反而导致了其国家人们经济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相互失衡。
总之,各国都在努力探索舞蹈教育的多元化模式,并以质量为标尺,使之体系日趋完善。美国舞蹈教育家安娜·格林·吉尔伯特很关注舞蹈普及教育,她说:“什么是舞蹈教育的倾斜点?……首先我们应该把世界舞蹈界的带头人都联系起来,并坚信要为青年一代提供有质量的舞蹈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和政界人士的共同合作和努力,艺术有可能倾斜,世界范围内全面的艺术教育,将会改变艺术面貌以及社会的面貌,在二十一世纪,舞蹈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安娜·格林·吉尔伯特的呼吁回答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人类的文明进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作为艺术门类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在推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人们更喜爱用肢体语言来宣泄情感,于是,各国纷纷寻找适宜于本国的舞蹈教育模式,逐步从高等舞蹈教育过渡到大众舞蹈教育。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舞蹈教育凭借着悠久的舞蹈文化积淀,以强盛的势头迅猛发展。几十年以来,我国也摸索出了一些比较规范的舞蹈教育教学模式,如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代表的专业院校高等舞蹈教育;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师范类大学高等舞蹈教育;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综合类大学高等舞蹈教育等。
不过,我国的舞蹈教育体系内部机制循环也面临着压力,来自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要求舞蹈教育体系有机调整。中国舞蹈教育应努力在本土化氛围中优化教育资源,并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教学模式,使其适应中国艺术发展现状,更符合国民对舞蹈事业的要求。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持续的、不间断的探索,中国舞蹈教育必定会在世界舞蹈教育之林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四海编译.美国芭蕾教育掠影.转载于舞蹈.2004年第4期.
[2]郑慧慧.体验法国舞蹈教育.舞蹈.2004年第7期.
篇10
【关键词】舞蹈教学;音乐意识;重要性
“舞蹈与音乐”关系的探寻一直是舞蹈艺术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家。从舞蹈发展到舞蹈的创新,音乐如影随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在被相关学者调整与整合。在舞蹈创造中,如何有效借助音乐所具有的特性,实现舞蹈魅力的呈现,已成为舞蹈教学与创作中关注的重点课题。因此,对舞蹈教学与创作中音乐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舞蹈是舞蹈者通过利用“舞姿”的不断变化进行情感、思想演绎的一种艺术形式。而音乐则是通过利用一定的节奏、和声乐音、乐句以及旋律的结合与变换进行情感、思想、生活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由此可见,舞蹈与音乐具有一定的相同性,且在通常情况下,舞蹈的开端大都以音乐情感进行引入,并结合既定的舞蹈换面与行为进行舞蹈情感展现的,舞者的物资以及情感的抒发随着音乐的变换而变换。因此,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舞蹈表演者,不仅要准确掌握舞蹈技技巧与能力,也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在舞蹈学习与表演创作中,融入音乐意识,感受音乐内涵,用以强化舞蹈感染力与灵动性,从而实现舞蹈教学与创作的优化发展。
二、舞蹈教学与创作中音乐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一)舞蹈教学中的音乐意识培养
由上述分析可知,音乐素养是舞蹈教师以及舞蹈编导者所应具备的基础艺术素养,是舞蹈教师与编导者在教学与创造中,有效把握音乐本质,实现借助音乐节奏、画面、情感、质感提升舞蹈教学情境,强化舞蹈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重要前提条件,由此可见,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对此舞蹈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具体实现:其一,利用音乐艺术视觉效果以及音乐特定环境下的反衬效实现音乐个性化的舞蹈演绎,从而锻炼学生艺术表现的自我性、超然性。其二,构建舞蹈角度下的音乐基础知识课程,用以强化学生音乐敏捷性、感悟性,强化学生音乐思维。例如,舞蹈教师可与音乐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制定教学方案,依据学生肢体训练、舞蹈思维培养教学基础上,提供具有关联性的音乐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而二者相互结合作用下,产生共鸣,实现舞蹈教学中音乐意识的培养[1]。其三,增强音乐乐器体验课程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组织开展打击乐器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乐感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意识的提升。
(二)舞蹈节奏创作中的音乐意识
从舞蹈节奏角度出发,舞蹈创作中的音乐意识培养重点体验在舞蹈编导者对舞蹈与音乐“合”、“非合”、“分”三种关系形态的掌握与运用。首先,舞蹈与音乐“合”关系:“合”主要是指,舞蹈创作对音乐艺术视觉上的一种表现,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强化舞蹈对受众的视听冲击力,用以提升舞蹈艺术魅力[2]。例如,芭蕾舞。芭蕾舞的舞蹈创作被称为“可以看见的音乐”,其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像是一个个音符在跳动,不同的舞蹈跳跃动作是对乐曲中不同节奏、和声以及质感的演绎,是舞蹈编导者音乐素养与舞蹈技能的完美结合。其次,舞蹈与音乐“非合”关系:“非合”主要是指,舞蹈创作对音乐所具有的特定情境进行反向利用,呈现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二者的相辅相承或相反相成营造出一种反衬效果,从而提出舞蹈内在情感,在心理上给予受众情感体验[3]。例如,古典舞。在多数古典舞中,常利用舞蹈与音乐“非合”关系,实现舞蹈创作思想。如,利用明快的音乐背景进行舞蹈初始的引入,但其舞蹈动作确表现的轻柔而缓慢,每一个舞蹈节奏都将音乐进行了合理的割分,在心理上给人以意境深远的感受。此外,舞蹈与音乐“分”的关系:“分”主要是指,舞蹈与音乐不具备重叠、应和、反衬的形态,二者“我行我素”,用以实现音乐对舞蹈创作背面的渲染与烘托。例如,现代舞。在现代舞中,舞蹈与音乐“分”关系的利用较为常见,音乐的快慢节奏,为现代舞舞蹈环境进行营造,调动观众情绪,强化舞台效果。
(三)舞蹈画面创作中的音乐意识
舞蹈画面创作中音乐意识的培养是,实现舞蹈画面与音乐画面平衡与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科有效提升舞蹈艺术的审美性。例如,在现代舞的画面创作中,舞蹈画面与音乐画面的展现多集中在独白场景中。如,在《雷和雨》、《春江花月夜》中双人舞片段中的女声独唱(“繁漪的自我幻想”)以及单人舞片段古筝音乐(“月下少女情怀”)中,均体现了舞蹈编创着的音乐意识。
(四)舞蹈质感创作中的音乐意识
质感是音乐乐器的重要体现,不同乐器的不同保现形式,实现了音乐音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在舞蹈创作中,借助音乐乐器进行舞蹈舞姿与情感表现,可有效提升舞蹈艺术魅力。例如,钢琴在芭蕾舞中的演绎,音乐的灵动性使舞蹈者的肢体表现,也变得更加空灵、明快与美妙。又如,打击乐器在现代舞训练中的应用,有效展现了舞蹈者肢体中舞蹈力量的展现。结论总而言之,舞蹈与音乐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在舞蹈教学与创造中培养音乐意识,有利于强化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舞蹈内容情感体验上的优化展现。因此,在舞蹈教学与创造中建立音乐意识培养机制,已成为舞蹈表演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舞蹈教育的提升具有重要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湉.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发展历程(1954-2014年)——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论丛》《舞蹈艺术丛刊》《舞蹈研究》五类舞蹈学术期刊为对象的梳理与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6,01:218-237.
[2]姑丽娜扎尔•亚生.基于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创新培养研究[J].艺术评鉴,2016,09:90-91+9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