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樟子松;不同立地;径生长
大兴安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同时作为我国寒温带的分布区,该地区温度变化特别显著。樟子松林生态系统是大兴安岭地区代表性较强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其年轮宽度变化可以反映出气候变化。其根据不同的立地生长环境,又可分为沙地樟子松和山地樟子松。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地区
本研究的材料主要来自大兴安岭的莫尔道嘎和红花尔基林业局。莫尔道嘎(119.230~120.790E,50.340~51.260N)地处大兴安岭岭北,主要地貌为起伏的山地,坡度较陡,一般坡度为35~40°,海拔640~1404m,相对高差约770m,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431.2 mm,年平均气温-5~7℃,地带性土壤主要是棕色针叶林土,地区内的樟子松多为山地樟子松,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能够形成清晰的年轮,且年轮中出现伪轮和缺轮的现象较少。红花尔基(119.990~123.830E,48.280~49.870N)地处大兴安岭岭南西坡,主要地貌为垄状坡度起伏的沙地和低山丘岭,坡度较缓,一般为0~5℃,海拔767~1155m,相对高差约为388m,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344 mm,年平均气温-1.5~3.7℃。地带性土壤主要是松林沙土,地区内的樟子松多为沙地樟子松,耐旱能力强,可在当地干旱的沙地生长。
1.2 年表建立
在莫尔道嘎和红花尔基2个不同的研究区采集树轮样芯。在莫尔道嘎的安格林林场原始森林区,选取受人类影响较小,树间干扰较少,且没有受到明显病虫害和火灾干扰影响的开阔样地。由于所选取的树木大多分布在山顶,且树龄多为百年以上,分散性较大,且大多处于山顶的同一高度,所以,选择3个优势木较为集中的30m×10m样方,每个样方内选取4棵具有代表性的优势木,在树木的胸径高处离地1.3m取样,每棵树用生长锥按相反方向采集2个树芯。在红花尔基的辉河林场取样,同样选择较为开阔的样地,且树间干扰较少,所选取的采集木多为树轮边界清晰,树龄较大,缺年较少,人为干扰及虫害等自然干扰较小的樟子松,选取了3个优势木较为集中的20m×20m样方,同样用生长锥在树木的胸径高处取样。
取回的样本包括粗芯和细芯,粗芯用皮带打磨机打磨,粘连并捆绑在有凹槽的固定槽上,用400和600的干砂打磨,将树芯打磨光亮,并根据树木年轮宽度的标准程序进行样品的交叉定年。在交叉定年过程中,用不锈钢针样芯标点,然后利用Lintab5年轮分析仪测量样芯年轮宽度,由COFECHA程序测量数据质量,去除部分与主列相关性低的样本。最后剔除6个由于腐朽和破碎等原因造成的样本序列,保留18根样芯,以保证定年与测量的准确性。
利用国际ARSTAN程序对序列进行曲线拟合,标准化处理,采用负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进行去趋势,用自回归模型去除树木受前1年生长的影响,最后建立该地区樟子松的标准化年表(STD)、残差年表(RES)和自回归年表(ARS)。
1.3 气象资料
2个研究区的气象资料均选取与采样点为相同气候区,且距离树轮采样点较近的气象站资料,莫尔道嘎研究区选用根河气象站近50年的气象资料,红花尔基研究区选用距离较近的额尔古纳气象站近50年的气象资料。资料时间长度相同,取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月降水量等4个指标分析气候条件。
2 分析与结果
2.1 气象资料统计与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莫尔道嘎(Ⅰ)图的降水主要集中于6~8月,且7月份最高,为120mm,1月份为全年最低,为16mm。从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走势图可以看出,该地从2~5月降雨量剧增,8~11月降雨量剧减,为典型的山地气候条件,气温与降水量走势类似,高温集中于5~9月,7月为最高温,2月为全年最低,5~6月增温比较明显,8月气温骤降,全年温度变化较为剧烈。
红花尔基(Ⅱ)图的降水也集中在6~8月,7月最高,为139mm,降雨较莫尔道嘎充沛,1月降雨量最少为16mm,全年温度7月份最高,最低气温为1月,较莫尔道嘎早1个月,全面温度变换较平缓,2种不同气候特征反应出两地不同的地貌及气候类型。
2.2 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趋势对比
通过数据处理,莫尔道噶和红花尔基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567±0.089)mm和(2.131±0.023)mm,山地樟子松和山地樟子松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不同。一般情况下,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变化显著,胸径越大,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也越大。从图1中可以看出,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表现为多峰曲线形态。其年轮生长速度在幼龄期生长较快而且起伏较大,之后趋于平缓。
莫尔道噶图(Ⅰ)中,年轮宽度变化较大,树木在生长初期年轮宽度与年轮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体现在沙地樟子松在生长初期受相对恶略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下,树轮生长较沙地樟子松缓慢。在生长一定阶段后又变为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的正相关性,在成熟林阶段变现较为平缓。
在红花尔基图(Ⅱ)中,年轮宽度变化较为平缓,树木在生长初期年轮宽度与年轮指数也呈负相关性,但没有山地樟子松表现剧烈,体现出沙地樟子松受当年气候条件影响外。还受前1年气候条件的影响,2次及其剧烈的震荡也与气象资料里的极端天气条件资料相符合,变现为当年降雨量严重减少,沙地蒸腾作用较大,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而引起土壤水分亏缺,而影响生长,但其余在生长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变现出较为平缓的趋势。
2.3 樟子松年表的基本统计信息对比
从表4、表5中看出,莫尔道嘎研究区平均敏感度为0.15,较红花尔加研究区的0.17略低,说明山地樟子松对地区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大于沙地樟子松。其一阶自相关系数为0.63,也较红花尔基研究区的0.67略低,说明山地樟子松前1年的生长状况对当年生长的影响没有沙地樟子松大,其当年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当年的气候条件,同时莫尔道嘎研究区年表的样本总代表性(EPS)为0.95,红花尔基研究区年表的样本总代表性(EPS)为0.96,均远大于0.85的可接受水平,表明该年表能反映的理论年表程度较高。2个地域莫尔道嘎(表4)信噪比(SNR=35.42)、第1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量(35.4%),红花尔基(表5)信噪比(SNR=20.12)、第1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量(36.72%),均较高,说明本研究中采集的样本量所含的信号可以代表2个研究区总体特征。样本之间的树轮宽度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记录了可靠区域气候信息,为接下来深入探讨樟子松径生长与不同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提供了可靠依据。
3 讨论
篇2
Ricardo GarciaHerrera
Ricardo Machado Trigo
Trends and Directions
in Climate Research
2008,375pp
Paperback
ISBN 9781573317320
Blackwell
Luis Gimeno 等编
目前气候变化已经是人人皆知的现象了。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这些现象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科学界气候变化意识的加强,与气候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增长非常迅速。而气候研究的主要目的正是理解气候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机理,并得到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本书是关于第七届欧洲气象学会年会和第八届欧洲应用气象大会上关于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美国纽约科学院是一家极具声望的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通过促进学科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建立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来推进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成立于1817年,是美国第三大古老的科学组织。美国纽约科学院年报也已经具有18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本书极具权威性。
本书开篇先给了一个关于气候信息来源的历史回顾,然后讨论了运用在气候系统中的各种模型的特点,接着主要着眼于地方气候或者地球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最后回顾了气候变化对欧洲农业的影响。本书共包括17篇相关文章,题目分别为:1. 对航海日志在气候研究中的作用的思考与前景展望;2. 平流层中的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信号;3. 中高维度平流层循环的振荡信号的不稳定性研究;4. 与北半球环形模式变化相关的低温层相互作用;5. 随机压力对热盐环流的影响;6. 进一步分析数据对计算南美洲气候指数有用吗?7. 关于大气环流类型分类的最新进展和应用;8. 关于泛美海域低空急流的综述以及未来研究方向;9.热带和温带气旋转变和极端气候事件中的大尺度因子;10. 北大西洋气流与飓风趋势以及它们对欧洲降水和大西洋有效波高的影响;11.基于对北半球温带斜压发展区域的进一步分析的气候学;12. 基于对流顶层附近切断低压的气候学及识别;13.对最大可能降水量的评估:加泰罗尼亚案例;14. 关于拉普拉塔河流域阿根廷东北地区日降雨量的变化研究;15. 基于加那利涌升流系统的时空涌升趋势研究(1967-2006);16. 气候变化对欧洲农业的影响;17. 城市气候建模的进展。
本册重点体现了气象学应用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而且给出了目前最新的研究课题及进展,内容充实新颖,非常适合相关专业学者学习了解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同时也可供对相关知识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阅读。
张永杰,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篇3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3位学者西明•达武迪(SiminDavoudi)博士、珍妮•克劳福德(JennyCrawford)教授以及阿比德•马穆德(AbidMeh-mood)博士共同编撰了论文集《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空间规划师的减缓和适应策略》,旨在探讨空间规划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空间规划自身的范式转变。“空间规划”在欧洲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提法。霍尔(Hall,2002)和希利(Healey,1997)都认为,传统的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的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就是空间规划。论文集中,编者援引英国皇家城镇规划协会(RoyalTownPlanningInstitute,RTPI)的提法,指出空间规划以“关于空间和场所的批判性思考”为基础,不仅包括关于土地发展使用的法律规章与框架,还包括这些框架实施、改变相关的制度和社会资源。编者将政治、价值观、管治、法规和制度建设都整合到空间规划的范畴,认为空间规划是以场所(土地)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包括从政策、监管以及投资条款等方面对场所(土地)进行预测、评估、谈判,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并成文的过程。编者认为空间规划是管治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提升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的关键。
第一部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减缓、适应与影响”主要讨论了目前城市形态以及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诸多争议。美国学者霍华德(JeffHoward)强调针对规划师,气候变化减缓优先于气候变化适应;丹麦学者海尔斯(KirstenHalsnaes)、经济学家劳森(NetheVejeLaursen)以及爱琴海大学的崎三(ThanasisKizos)等学者则认为由于气候变化的对脆弱地区的影响往往更大,这类地区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比减缓更紧迫。城市形态与气候变化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紧凑城市、混合利用、高密度开发被众多学者认为能够有效减少交通能耗。澳大利亚学者纽曼(PeterNewman)长期关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与能源消耗的关系,他认为步行导向和绿色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是城市转型的关键。但悉尼大学的皮萨罗(RafaelE.Pizarro)认为尽管蔓延、小汽车主导的城市形态不利于气候变化的减缓,但在某些地区却有利于气候变化适应(如湿热地区低密度、建筑物蔓延排布在自然景观中的形态有利于应对高温和高湿),他建议在不同的气候地区采取不同的城市形态应对气候变化。另外,英国学者巴尼斯特(DavidBanister)、阿纳布尔(JillianAnable)、格林(NickGreen)和汉德利(JohnHandley)的研究都显示,城市空间形态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不是孤立的,与个人行为模式密切相关。论文集的
第二部分“战略规划应对”描述了战略框架和规划过程如何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将导致空间规划“范式改变”成为这一部分的主要观点,选编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这一问题:英国学者赛克斯(OlivierSykes)和费舍尔(ThomasFischer)认为“欧洲空间发展展望”(EuropeanSpatialDevelopmentPerspective,ESDP)通过“领土议程”推动社会、经济以及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目标的整合,体现了空间规划的重要转变;格里菲斯大学的伯恩(JasonByrne)等学者从“生态民主”的角度描述气候变化应对对空间规划的影响;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惠勒(StephenWheeler)认为,相对从前的“愿景塑造”,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偏重目标制定,这将导致规划过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弗里斯(JochemdeVries)和沃森克(MaartenWolsink)认为气候变化使空间规划更多聚焦于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政策制定;伦敦巴特利特规划学院的莱丁(YvonneRydin)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使得新技术广泛应用对规划师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挑战,将推动英国规划体系的改变;加拿大的罗宾森(PamelaRobinson)认为目前气候变化应对政策聚焦于新技术应用(她称之为“第一代温室气体减排方法”),空间规划师应当介入省和地方政府的增长管理政策并做出改变。
第三部分针对前文关于整合减缓和适应策略以及空间规划的范式的争议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并且对新的政策工具进行了介绍。英国学者威尔逊(ElizabethWilson)、霍尔(JimHall)、吉尔(Susan-nashGill)等介绍了情景分析、可视化和气候模型以及空间模型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此外,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了城市管治的改变。芬兰学者兰格拉(RichardLanglais)提出“有远见的个体”在地方层面政策推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伦敦气候变化应对机构负责人琼斯(AllanJones)描述了伦敦应对气候变化的多层次的管治政策;杜伦大学的巴克利(HarrietBulkeley)指出空间规划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具,更是一项管理过程,气候变化对管治结构产生了影响;爱丁堡大学的哈格特(ClaireHaggett)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空间规划过程需要更加重视公众参与,发挥公众的作用。
篇4
关键词:WISE平台;案例分析
1 WISE介绍
WISE(Web-based Inquiry Science Environment),是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大学和相关知名科学家、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联合研发的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环境。该平台适用于4年级至12年级的学生,为教师提供经典的探究主题。[1]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WISE平台,通过一系列按照科学探究思维编排的活动,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其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WISE项目的设计流程体现四个原则:(1)使科学更易理解。无论是先行材料和在线学习资源的设计,还是认知工具的选择上,其资源的呈现方式均表现出可视化和动态化的特点。(2)知识整合方面。WISE项目所设计的探究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才能解决,其展现的探究内容也往往涉及多学科。[2](3)促进学生合作学习。WISE支持小组合作探究,内置多种小组辩论工具,并支持小组内部讨论及组间辩论等多种形式。(4)思维可视化。探究流程呈现序列化特点,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入深不断探究;学生探究痕迹实时保存在平台中,学生课后可反复查看自己的探究轨迹,促进反思学习。[3]如图2-2所示:
2 案例分析
本研究以“如何延缓气候变化”为例,来具体解释WISE是如何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该项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背后隐藏的化学知识,体现了地球环境科学与化学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该项目主要包括2个活动,主要其中活动一探究流程如下表3.1所示:
如上表3.1所示,本部分探究活动包含6个探究步骤,即1.1-1.6,每个步骤围绕探究主题“如何延缓气候变化”引导学生对该探究主题作出自己的预测,并通过在线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为下一步探究的深入做好准备。
如上表3.2所示,本部分探究活动包含6个探究步骤,即3.1-3.6,每部分活动属于创作制品阶段,形式为“给国议员写信”,引导学生对以上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并教给学生写信格式及邮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理论探究过渡到具体实践。
以上项目共分为四个课时。其探究特色主要归结为:(1)明确探究目标,避免学生盲目探究,探究深度层层递进。(2)辅资源可视化,比如图片、视频、仿真实验和动画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3)探究支架,实时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完成创作。(4)促进反思学习,每一探究活动结束要求学生对本部分探究活动进行总结。
3 结语
基于网络的探究环境WISE能够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促进知识的整合学习和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本文首先对WISE做了简单介绍,其次进一步以“如何延缓气候变化”探究项目为例,详细描述了WISE是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分析了其在支持探究性学习的特色优势。我们老师要积极学习利用这一网络学习平台,从他人设计的案例中吸取有益经验,为学生设计更多的探究性学习项目,把探究性学习从科学课程标准里面的表面化要求真正转化为课堂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张晓佳,蒋银健. WISE数字探究学习环境支持的科学教育[J].教育信息技术,2015,06:3-6+48.
[2]孙建琳.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篇5
在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冰川融化的今天,海啸、地震、雪灾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让人们“不得不”必须正视自然对人类发出的警告。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让“低碳”(低二氧化碳排放)成为2010年的热门词语。可以说,这一届被称为“决定人类命运”的气候大会,整个过程都贯穿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激烈斗争。但此次会议并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也没有规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具体减排目标。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次“虎头蛇尾的失败会议”,但如果从长远看,此次峰会起码让我们看到全世界对于“低碳、环保”的空前关注,中国政府更是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
在政府提倡“低碳生活”的同时,用DV记录的气候影像也开始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一个影视类型。
从渤海结冰看气候影像
提起气候影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行业影像”跟我有什么关系?除了出差或者赶上变天时会格外关注一下气象预报,天气甚至气候影像和自己的生活似乎没什么联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环境从来没有分开过。比如今年春天北方几场异常的降雪,以及春雪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都是气候影像工作者关注的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气候影像的记录工作都是由各气象局下属的传媒机构制作,而谈到中国气象行业中最大的传媒机构,应属中国气象局直属的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以下简称“华风集团”)。
2010年又是一个寒冷的开始。由于受持续低温寒潮天气影响,1月上旬,中国渤海、黄海海域遭遇近3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冰情。华风集团专题部很快派人到当地了解情况,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灾害绝对不是一个个体现象,它有着复杂的背景。”专题部经理、高级编辑李如彬介绍说,“我们除了记录灾害现场,也要更多记录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环境、动物、植物的影响。要知道这个世界,人与环境是永远分不开的。”这次渤海结冰,面积达到几万平方公里,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达到上百公里。在辽东湾从事油气开发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不得不关闭了一些油田。显然,渤海海冰将对其能源开采和海运业造成严重影响,而渤海也是连接秦皇岛、天津和大连之间煤炭等资源轮船运输的航道。
2009年,纪录片《驻马店蚁患・2009》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亚洲制作奖提名。由于自然灾害发生地的环境特殊性,尽管华风集团有先进的广播级设备,但在极端情况下,拍摄人员需要借助小型DV的便利和灵活进行影像记录。“如果某地有塌方现象,我们的编导前去拍摄时,只能用小DV。在那种环境下,人都不好走,何况带大机器呢!”近十年来,华风集团拍摄有关中国自然灾害的纪录片成片300余部,仅2009年一年就拍摄了将近100个灾害案。
除了记录灾害案例,华风集团也制作了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普纪录片,如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最新进展以及中国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实施积极举措的系列节目《气候变化》系列。
气候变化是自然灾害呈现的一个背景,专家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因为经济发展、人口稠密,面对自然灾害,现代社会中的人类会更加脆弱。”李如彬说:“我们记录下这些案例,就是为了给人们以警示。”
跑在气候变化之前
作为中国最大的行业传媒机构,华风集团为业内称道的专业性更多展示在国内重大气象报道上。在华风集团制作部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他们在“追风”、“追沙”行动中的工作照。其中有一组“追沙”的照片真实且让人敬佩。
2006年4月,华风集团为了提高公众防范沙尘灾害的意识和了解沙尘天气知识,追踪报道沙尘暴现象,成立“四月追沙纪实”报道小组。小组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行了为期9天的追踪,现场大量珍贵的素材制作成专题片,该专题片在青海卫视播出时,创造了自卫视开播以来自制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此报道小组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灾害性天气报道队伍”。
“职责要求我们要经常出现在极端天气状况的第一线,所以也要求我们对自己使用的拍摄设备做最好的防护。这类“追沙活动”,虽然对设备做了必要的保护,但是细小的沙粒仍然有可能对设备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在必须完成拍摄报道任务的前提下,对设备这种近似‘破坏性使用’做更全面的防护。”华风集团制作部主管刘凯介绍,“追沙小组的所有成员和设备都需要全副武装,小DV被保鲜膜包了一层又一层,广播级摄像机更是用摄像机保温罩裹了个严实。”
在重大灾害气象媒体服务方面,比如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期间,华风集团及时派出报道组奔赴现场报道,制作大量直播节目和各类气象应急节目。单说2008年汶川地震,天气状况与救援工作生死相连,华风集团气象频道报道组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正因为有了专业的气象报道,灾区群众生活、救灾物资运输和灾区卫生防疫等所需的气象服务及时得到反映,也为抗震救灾抢得了不少时间。
在奥运气象媒体服务方面,华风集团利用海事卫星系统并派出专业队伍,结合珠峰特有的旗云天气现象,进行奥运火炬珠峰登顶的整个过程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7分圣火登顶成功,首次点亮了这个世界最高峰。华风集团在顺利完成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之后,将实地拍摄的素材进行电视化处理,这些专业性的气候信息也成为各大电视台经典的气候节目。另外,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天气状况也成为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华风集团制作的所有直播节目,时长及播出频次都创历史之最;奥运期间节目还首次增加手语播报,创新服务形式,被新华社、央视国际、经济日报等十多家媒体报道。
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备已在很多电视台普遍采用,高清晰度电视技术也进入了实用阶段。华风集团更是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目前,华风集团拥有4个标清演播室,1个高清演播室,1个高标清演播室,1个综艺演播室(同时也是高标清演播室)。为了和电视台播出器材统一,集团制作部除了采用专业设备采编气候记录之外,还大量使用Panasonic AJ-HPX2100MC、AJ-HPM110MC、BT-LH1700MC等高清设备。
“华风的电视技术一直紧密地与气象服务相结合,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保持领先的影视科技水平是华风未来发展的坚实后盾。”华风集团副总经理宁凯峰介绍说。当然,支撑这些影视技术改造的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他认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背后是先进的发展意识,只有领先的科技手段布局,才会使发展的脚步前进得更快。”
后哥本哈根时代
中国在行动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与我们自身统一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到吃饭用的一次性筷子、纸杯;大到对空调温度的调试、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甚至吃肉与否都对气候至关重要。
回顾十年来中国气候影像的记录和发展,我们也看到中国人在环境意识上的逐渐改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华风集团依托多年来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像记录与传播上的专业优势,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提供了一部纪录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这部纪录片让更多人注意到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诚意和努力。
“每一个灾害都不是单独形成的。”又想起李如彬的话:“人是离不开自然的,我们就生活在其中。人和自然不应该是斗争的,应该是和谐。”
篇6
作者简介:王文军,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通讯作者:赵黛青,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与低污染燃烧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博士后基金(编号:y107b2100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 广东 510640)
摘要 减排和适应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任务。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承受能力特别脆弱,同时面临着减排和发展任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促使适应和减排联合行动能发挥协同效应,降低减排和适应成本,取得增量社会效益。适应分为增量型和发展型活动。在国家规定的减排和适应重点活动领域中,挑选出能源领域减排与增量型适应活动进行协同效应分析,至少有4个强协同效应和10个弱协同效应发生。以广东省为例,增量型适应活动和能源领域减排措施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工程性适应项目建设与低碳能源生产、消费的关联效应,提高能效有利于工程性适应项目的建设;海岸带适应措施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城市绿化建设通过有目的的公共设施建设,缓解气候灾害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节约适应成本,同时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减排和适应行动的联动机制是未来发展中国家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减排;适应;协同发展;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 X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6-0089-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16
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和人类环境产生了可辨别的影响(IPCC AR4)[1],减排和适应是人类社会未来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科学研究表明,即便采取减排行动,到本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也会上升2 ℃左右,预计未来100年仍将上升1.1-6.4 ℃[2]。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气候系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哥本哈根会议后,全球参与减排已经成为共识,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减排、适应和发展经济三重任务,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如果将减排和适应行动整合在一起,发挥政策的多效功能,将有助于低成本的实现减排与适应双重目的。
1 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是我国中短期的研究重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海岸线长,经济增长迅速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各区域面临的气候风险类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差距很大。据权威机构统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4 500人,经济损失占GDP的3.4%,2001年至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2.8%。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自然灾害总量的70%,每年受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 000-3 000亿元,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3]。我国的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频发,灾害种类繁多且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中部地区主要是农业部门受灾,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近百亿元[4];沿海极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海洋灾害威胁,由于沿海城市是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一旦发生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巨大。以广东为例,近15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超过1 500亿元,平均每年上百亿[5]。OECD(2007a)对于全球暴露于洪水风险中的沿海城市按照人口和社会资产排序,中国的广州、上海、天津、宁波等城市均位列风险最大的前20个城市之中。积极采取适应行动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据国际能源署最新的《2010年世界能源主要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到6 550 Mt[4],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实施减排行动迫在眉睫。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和行动计划,一方面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方面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但是,有效实施减排和适应行动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金匮乏、技术落后,还担负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重任,如果减排和适应行动同时进行,将给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而目前《公约》资金机制提供的资金规模远不能满足欠发达国家和小岛国的适应性资金需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加难以从中获得气候资金援助。因此,我国需要另辟蹊径,在能力建设过程中减少适应性排放,在减排过程中考虑适应措施,使减排和适应协同发展,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适应和减排的共同行动领域研究
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减排温室气体和适应气候变化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2007年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规定了我国在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其中适应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森林及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及沿海地区。减排活动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工业生产过程、城市废弃物排放、农业和林业等方面,因此,一般直观认为减排和适应活动的协同效应发生在林业领域,如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同时又增强了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事实上,两者合作的领域不限于此,通过对适应和减排活动领域进行细分,可以找出适应活动可能产生的正负排放影响,并由此确定两者协同行动领域。通过减排行动提高适应能力建设,同时通过建设适应能力支持减排行动,发挥减排与适应的协同效应,将是未来低碳发展的主要模式。图1展示了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领域的一种可能性。
2.1 适应活动带来的正排放效应
从微观上看,适应活动的四大领域主要落实在城市基础设施、建筑环境的加固与改造,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的调整,选育抗逆品种,加强森林资源、湿地的保护,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对海平面上升进行
防护,病虫害的变种与防治等方面。在不考虑排放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使用高能耗材料和设备、修建防洪大坝防止海平面上升将产生对水泥、石灰、钢铁需求,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将带来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在选育抗逆品种时,增加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可能降低地力、增加氧化亚氮的排放,适应活动产生的垃圾没有采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进行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和堆肥处理,也将产生新的排放问题等,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排放问题,是适应性排放的主要来源。
2.2 适应活动产生的负排放效应
研究与开发森林病虫害防止和森林防火技术,选育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可以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也能发挥增强碳汇的功能。沿海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清洁能源建设,发展潮汐发电、海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可以替代一部分化石能源,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和建造防护林体系,可以进一步保护现有森林碳储存,增加陆地碳贮存和吸收汇。
2.3 减排活动对适应的影响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适应活动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第一,在中期,通过提高能效节约资源,为适应活动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持;增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体系等可以起到加强农区畜牧业发展、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的作用,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二,在长期,减排活动将带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下降,气象灾害等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将逐渐减少,在适应气候变化上的投入可以逐渐转移出去。
2.4 适应与减排的协同发展领域
在适应行动中将排放因素考虑进去,有可能在增强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同时减少适应性排放、增加碳汇,产生倍增的社会效益。适应与减排活动有两个重要内容:第一,确定协同行动发生的领域。从《国家方案》已经制定的重点减排和适应领域中寻找二者结合的可能性;第二,在已经确定的协同领域中,对每个协同行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协同行动的成本收益与单独行动的成本收益大小,选择协同行动方案,论证经济可行性。目前国内对减排与协同行动领域的讨论较少,因此本文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勾勒出适应与减排协同发展的轮廓。
2.4.1 减排项目中水电开发与防洪适应活动的协同行动
为防洪而修建大型水坝有利于提高地方适应能力,但是会增加适应性排放;为减排而增加的水电开发将减弱地方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因此,在水电项目设计时,将水电站对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考虑进去,使新建水电站不仅具有清洁发电功能,还能够发挥防洪、蓄水、灌溉,解决干旱时期的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增强地方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2.4.2 公共设施的新建与节能产品的使用
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有大量的公共设施需要加固与改造,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和刺激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者使用低碳、节能产品,加强能效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因适应活动产生的排放,还为低碳能源的应用提供了需求和市场,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温室气体排放。
2.4.3 适应的工程措施与减排生物措施的结合
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中,可以采取生物性护坡措施,一方面加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使近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以及沿海湿地得到保护,降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同时通过营造沿海防护林,建立起一个生态护坡体系,可以增加碳汇、减少因单纯修建工程护坡产生的排放。
2.4.4 农业适应计划与新能源的协同效应
在选育抗逆农作物品种时,除了有计划的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等抗逆品种外,尽量和生物质能源的需求结合起来,为生物质发电提供低价、稳定的原料供应;同时注意选择低排放的高产品种,降低稻田的甲烷排放;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建设过程中,促进秸秆处理和户用沼气技术的使用,推广环保型肥料,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排放、提升地力,增强农田土壤碳贮存。
2.4.5 减排技术的创新要结合适应项目
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应用于工程和生产过程中。在适应活动中,重点促进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的发展,使节能减排与适应性建设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实施太阳能光伏屋顶计划。
2.4.6 在减排行动规划中整合适应行动
在建设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的同时,增设有关适应能力的子数据库,记录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各方面的影响,分类整理,有利于加强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控制预防工作,以便更好地预报和监测气候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 协同发展的途径
《国家方案》规定了五大减排领域,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效提高是减排行动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减排领域内都有无数个可以和不同适应项目进行协同行动的子领域;每一个适应活动也有无数个项目可以和不同的减排活动发生关系。按照地区面临的气候风险和适应能力,适应活动分为增量型适应行动和发展型适应行动。不同类型的适应活动侧重点不同,与减排行动协同发展的领域也有所差异。根据本文选择的案例城市特点,以下将以能源领域减排行动与增量型适应活动的协同发展为例,浅析减排与适应发展的途径。
3.1 增量型适应的界定与活动领域
增量型适应活动一词由中国社科院专家首次提出,针对的是发展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仅仅需要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所需的适应活动。例如,对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成,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社会经济系统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只有在出现新的气候与环境变化风险时,需要额外的新增投入,以弥补原来基础设施设计的不足部分。这样的适应活动称之为增量型适应。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经济财富总量很大,气候风险主要集中在极端气候灾害(洪涝、台风)、健康风险和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河口海水倒灌等方面。另外,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而且由于全球变暖,也将加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我国的增量型适应活动主要发生在第二、三产业。同时,这些地区的工业和第三产业是支柱产业,能源消费量大、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是主要的排放源,也是减排的重点领域。可见,在沿海发达地区,增量型适应活动和减排行动的重点领域都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3.2 增量型适应活动与能源领域减排的协同行动
以下将按照《国家方案》制定的能源领域减排重点工作(包括能源结构与能效提高)和适应活动的主要内容,结合增量型适应的特点,以现有减排和适应行动的有关资料和实证活动为基础,列表逐一分析减排和适应活动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其展开顺序依次为:从适应活动角度判断与协同行动的可能性;从减排活动角度判断协同行动的可能性;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综合判断协同行动的最优领域。其中,“+”代表有协同行动的可能;“-”代表减排与适应此消彼长,“±”表示不同的具体项目有不同的效应,“0”表示无法协同行动。
在进行综合判断时,假设“+,+”表示减排行动可以通过某种设计有利于提高适应能力,同时适应行动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减少排放,那我们就说这是强的协同效应;假设“+,0”或者“0,+”表示减排行动/适应行动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有利于提高适应能力/减少排放,却得不到相应的反馈,我们就认为这是弱的协同效应;假设结果为“±,0”或“0,±”或“±,±”,则无法从现有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协同行动,需要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分析;假设出现“0,0”的结果,代表无法协同行动;如果得到“-,0”或“-,-”的结果,代表负的协同效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两者无法同时实现目标,是零和博弈的关系。
由表1可见,大多数适应性项目有利于减排行动的实施,对低碳能源的生产、消费和节约减排成本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在城市防洪建设中,通过屋顶花园、城市绿地的建设,一方面增加城市碳汇,减排CO2;另一方面通过土壤植物的固水功能,减少城市内涝的形成(丹麦实证经验)。城市建设过程中,鼓励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保证城市电力供应系统稳定,增强人类适应极端天气的能力,同时,为低碳能源创造市场,降低减排成本。又如,变单纯的水力发电站为以发电、饮水、灌溉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节约了抗旱的能源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提供了低碳能源的消费需求,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效应(向家坝水电站)等等。从适应行动对能源领域减排活动的影响看,四种适应政策都有利于节约减排成本,证明减排和适应的协同行动至少具有经济效益。
表2从减排角度分析了减排政策对适应的影响。由于减排和适应活动的对象和内容有所不同,表2和表1有着不同的结果。如,低碳能源的生产虽然有利于工程性适应项目的建设和农田抗旱防涝能力的提高,但是对城市绿化和海岸带适应气候变化活动不能发挥作用;尽管适应行动在许多方面有助于节能减排,但是节能对适应性项目没有任何正向反馈。
从表1、表2可见,许多适应性措施有利于减少排放,一些减排措施也有利于适应行动。但是最终减排和适应活动是否存在协同效应,需要从表3中寻找答案。
表1 从适应角度看协同行动的可能领域
Tab.1 Collaborative field from adaptation angle
表2 从减排行动看协同行动的可能领域
Tab.2 Collaborative field from mitigation angle
表3 减排与适应可能的合作领域
Tab.3 Collaborative field of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注:括号内左边符号代表适应行动对减排的影响,右边符号代表减排措施对适应行动的影响。
从表3可见,在20个可选择的协同行动中,出现了4个强协同效应,10个弱协同效应,占整个选项的70%。这表示增量型适应活动与能源领域的减排活动在许多方面可以合作实施。协同效应主要发生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新建适应性工程与低碳能源供需相结合,在应对气象风险的同时可以减少适应性排放;第二,农田抗旱措施和能源领域的各项减排措施有着不同程度的协同效应;第三,海岸带适应性措施中考虑减排行动,可以起到节约减排成本、节约能源和促进低碳能源生产的作用;第四,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适应与节能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得以实现。总而言之,对减排措施(适应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将政策的适应(减排)效果考虑进去,可以重新确定政策的优先性。下面以广东省为例进行增量型适应与能源领域减排行动的协同效应分析。
4 案例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4.1 广东省面临迫切的适应要求和减排压力
广东位于欧亚大陆南端,濒临海洋,全省海岸线长达4 114 km,处于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南海季风区。在全国44种主要自然灾害中,广东占有40种,其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随着经济结构转变,受灾领域由过去的以农业为主,逐步转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同时,由于广东经济总量大(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人口密集(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全国约3%的人口),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广东产生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4.2 广东省适应与减排的重点领域
根据近年广东二氧化碳排放结构数据,电力和工业的排放占总排放的80%以上。在电力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处于基础地位,2007年广东省总装机5 885万kw・h,火电所占比例为76%;从电力消费结构上看,工业、交通占据较大比例。据有关专家预测,广东至2020年电力需求将达到7 300亿kw・h左右,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广东的重点减排领域落在工业和电力行业,通过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减少来自能源和工业的CO2排放将是未来减排行动的目标。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是日益增加的气候风险使得广东的气候脆弱性增加,有必要通过增量型的适应活动使广东地区抵御增加的气候风险,逐渐适应气候变化。从《国家方案》制定的适应重点领域和广东省暴露在气象灾害中的主要受体看,广东的适应活动主要发生在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海岸带防护建设上。因此,广东适应与减排的重点领域在增量型适应活动和能源、工业领域。
4.3 适应与减排的协同行动途径分析
适应有三个关键特征:一是适应具有地域性,适应措施需要根据地区的特点进行设计;二是适应途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由于适应涉及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修复能力、水资源的利用、农业的抗灾能力、经济能力等,而这些因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增强某个部门的适应能力必定对其他部门产生影响,只有综合性的适应政策才具有政策效果。三是适应必须与发展目标相契合。根据广东的排放结构和经济特点,减排和适应的主要领域在能源和海岸带及沿海适应能力建设上,表3列出了有关能源领域减排措施和增量型适应行动最有可能取得协同效应的领域,其中有三项适应行动适用于广东省:工程性适应项目、海岸带适应措施和城市绿化措施。下面就这三项适应行动与减排行动的协同发展的途径进行分析。由于适应途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难以对各适应项目和减排行动的协同效应进行泾渭分明的分析,譬如,海岸带适应措施属于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城市建设中包含部分工程性适应项目,为避免重复,本文拟对每个适应与减排可能产生协同效应的项目进行有选择的分析:
4.3.1 工程性适应项目
工程性适应项目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排放,如建设防洪大坝会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产生土地利用碳排放;修建大坝所需的钢筋、水泥等都是高耗能高排放产品,这样的适应项目增强了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但也产生了碳排放。将防洪大坝和水电站建设结合起来设计,有利于降低减排和适应成本。目前广东有10个水电站,分别位于从化、深圳、东莞、珠海、广州、湛江等地。由于未来广东面临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这些水电站进行防洪抗旱配套设施建设,增加蓄水灌溉功能,一方面能变害为利,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提高发电设备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发挥蓄洪抗旱功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水电站的建设受限于水资源分布,广东水电站建设已趋于饱和,未来通过建设大水电站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广东正在大力发展太阳能、海上风电和核电产业,深圳被称为“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基地。这些低碳能源建设在规划中可以将增强适应能力考虑进去,综合规划,将取得巨大的减排和适应协同效应。如在可再生能源项目选择时,海上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应该列为广东省低碳能源首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害为利,通过开展减排活动增强适应能力;同时,在工程性适应项目设计中,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管理,规定低碳能源比例,增加低碳能源的需求量,促使低碳能源生产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如在城市防洪防涝建设中,为了应对气候风险增加或加固基础设施建设时,对公共建筑、厂房进行太阳能光伏建筑改造,由于太阳能资源取之不竭,不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增强了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太阳能的应用也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达到了减排目的。
4.3.2 海岸带适应措施
海岸带及沿海地区的适应措施主要是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带来的灾害影响,采取护坡与护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通过加高加固海堤工程,强化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防护对策。在对这些适应措施进行可行性评估时,需要将措施的减排效果考虑进来。如果将栽培红树林与护坡护滩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的修建防洪堤坝。不仅可以降低海平面升高带来的海水入浸风险,还由于红树林具有碳汇作用,在适应的同时有助于减排,节约减排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可以作为海岸带适应措施的首选项目之一。
4.3.3 城市绿化措施
和城市园林规划不同,适应性城市绿化措施的目的不是增加城市美感和改善人居环境,而是通过有目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缓解气候灾害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例如:公园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蓄水、防涝和灌溉结合在一起,如增加喷泉池的蓄水量,可以在发生暴雨的时候减少城市内涝积水,缓解城市泄洪压力;同时这些景观性蓄水池在旱灾时也可为人畜饮水提供水源。鼓励屋顶花园建设,也同样可以起到利用植物和土壤固水的作用,增强洪涝灾害来临时的城市适应能力。城市绿化建设的减排效果直接体现在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上,同时也减少了为修建适应设施而增加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
除了以上三种措施具有协同效应外,在能源领域的其他减排行动和能源领域外的减排行动也会与一些适应措施产生协同效应,如,在进行低碳宣传和培训时普及适应知识,教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灾害自救等。这些潜在的协同行动是否能够发生,以及能够发生多大的协同效应,取决于具体的减排和适应行动设计,只有那些将减排和适应行动进行综合考虑的设计方案才能达到协同效果。
总体上看,减排和适应的协同发展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第一,发现各项目之间的耦合关联;第二,找到合适的技术;第三,收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预测未来排放情景,提出相应的适应措施;第四,识别和协调双方利益相关者,科学管理制度,防止政出多门,相互干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EB/OL]. http: / /Ipcc. ch.
[3]南焱.自然灾害之惑[J].中国经济周刊,2009,(11):14-20 .[Nan Yan. The Problem of Natural Disaster[J]. China Economic Weekly, 2009,(11):14-20.]
[4]彭湘荣.我国中部地区每年气象灾害损失数百亿元[N/OL].(2007-04-29).[2010-10-15]. hb.省略/newscenter/2007-04/29/content_9931342.htm. [ Peng Xiangrong. Millions Dollar are Loss Due to Climate Catastrophe in the Middle China[ N/OL].(2007-04-29).[2010-10-15]. hb.省略/newscenter/2007-04/29/content_9931342.htm]
[5]柯波.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2000亿元[N/OL]. (2006-11-07).[2010-11-05].finance.省略/stock/t/20061107/00001024849.shtml.[Ke Bo.Annual 200 Billion Dollars are Loss Due to Climate Catastrophe in China [N/OL]. (2006-11-07).[2010-11-05].finance.省略/stock/t/20061107/00001024849.shtml]
[6]李崇银.我国重大高影响天气气候灾害及对策研究 [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3-5.[Li Chongyin.China’s Major High-impact Weather and Climate Hazards[M].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8:3-5.]
[7]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0 [EB /OL]. 省略/
[8]孙高洋.“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当务之急 [J]. 环境经济,2008,(3):38-42.[Sun Gaoya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s the Top Prio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Environmental Economics,2008,(3):38-42.]
[9]林而达,许吟隆,蒋金荷,等.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2):51-56. [Lin Erda, Xu Yinlong, Jiang Jinhe, et al.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f Climate Change (Ⅱ):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Adaptation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6,2(2):51-56.]
[10]Biesbroek G R.Europe Adapts to Climate Change: Comparing National Adaptation Strategies [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0,20:440-450.
[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EB/OL]. 2007.省略china.省略/WebSite/CCChina/UpFile/File189.pdf[NDRC, China’s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EB/OL]. 2007.省略china.省略/WebSite/CCChina/UpFile/File189.pdf]
Study o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Taking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WANG Wen-jun ZHAO Dai-qi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
篇7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多年。李阿姨认为“人生难免不腰痛”,又因为休息一阵腰痛便好转,也就没当回事。最近几个月她觉得腰痛越来越重,甚至不能自主地站立行走,这才到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患有“腰椎滑脱症”,而且,腰椎滑脱程度已经很严重,最后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气候变化影响肌肉张力
为什么天气变化会引起腰痛?
临床中有很多像李阿姨一样因为天气变化引起腰痛的患者,从中西医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是有据可依的。中医认为腰痛可因感受风寒湿邪、跌仆扭伤及肾虚等引起,若居住在湿冷之地或衣着湿冷,可导致风寒湿邪阻滞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天气变冷或湿气重时,患者容易出现腰痛。现代医学认为气候变化可能会对腰椎肌肉、筋膜的张力产生影响,例如,受凉后可能出现筋膜紧张及肌肉痉挛,进而会影响到腰椎椎间盘及关节结构,如果患者本身就患有肌肉劳损、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关节炎等疾病,气候变化就可能会诱发腰痛发作,甚至病情加重。
不能把“腰痛”不当病
很多人都会认为生活中出现腰痛很正常,大多不会太重视,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腰痛可以由很多疾病引起,除了大家熟悉的肌肉劳损、筋膜炎等小毛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侧弯、驼背畸形等严重疾病早期都会仅表现为腰痛。因此,对于气候一变化就诱发腰痛的患者而言,需要重视自身的腰椎健康,及时找医师评估病情,脊柱专科医师可以根据体格检查及照片来初步评价疾病的性质,这样就会减少疾病漏诊的风险。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李阿姨,她就诊时腰椎滑脱已经很严重,如果她能够早些就医,则可以大大减少手术的风险,因为腰椎滑脱程度越严重,手术的难度越大、风险系数越高。
重视康复锻炼
腰痛通常与腰椎周围肌肉、筋膜、关节、椎间盘病变有关,为防治腰痛,应加强康复锻炼,我们推荐的锻炼方式为“飞燕点水”:锻炼者取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双下肢伸直,然后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再将双下肢向后抬起,以腹部作为支撑点,使腰椎呈后伸姿态。这样的锻炼方法可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稳定性,同时可以起到磨合腰椎关节、增加腰椎协调性的作用。这样的锻炼方式相对简易,可以长期坚持,通常我们建议患者早、中、晚各做一组锻炼,每组运动不少于20次。
另外,在生活起居上,腰痛患者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注意腰部的保暖,出汗后需及时更换衣衫,改变久坐不动的不良习惯,避免弯腰负重等可能加重腰椎病情的危险动作。
必要时考虑手术
篇8
“筑回自然”的绿色建筑理念
为响应全球节能减排号召,分享绿色建筑“筑回自然”的理念与创新的节能技术,创立于1971年,多年深耕“电源及元器件、能源管理与智能绿生活”三大业务范畴的台达,其于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COP21)期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移展北京,并于6月14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式开幕。
自2006年来,台达已在全球范围内与合作方共同实践了22栋绿色建筑。台达不仅善尽全球企业公民责任,也积极实践在地的企业社会责任;此次“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进一步将国际节能经验与本地化实践相结合,呼应中国大陆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要较2005年下降60%-65%的自主贡献目标,将推广绿色建筑作为实践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方式,呼吁社会各界一起加入减碳行动。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表示,“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以及“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15%的节能目标。因应后巴黎时代的减排大趋势,企业也应责无旁贷。台达自2006年起以绿色建筑作为自建厂办或社会捐建的设计依据,让建筑转型成为减缓与调适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可以通过本次展出,推广好的理念及具体可行的节能做法。今后也将继续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机构合作,从绿色建筑人才培育、支持节能建筑项目落地等面向深入参与绿色建筑推广,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通过节能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善尽国际义务,同时也是促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而推行绿色建筑则是实施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中国尚处于建筑节能的发展阶段,在实现“十三五”绿色发展方面,绿色建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的引导、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育、以及建筑师和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尤其在人才培育方面,已连续举办十年的“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将获奖作品落实于建设学校、住宅等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推广绿色建筑影响深远。
篇9
欧盟政策下的减排压力和能源对外依存度的居高不下使奥地利曾经面临和中国一样的问题。不过,这也激发了奥地利在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提升方面的决心。2014年,奥地利大约69%的电力生产都来自于水力发电、生物质、风能、光伏、地热等清洁能源。
奥地利的发展模式能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能源》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奥地利驻华大使艾琳娜。艾琳娜分享了奥地利在能源领域的绿色实践经验,并表示奥地利与中国可以围绕能源的清洁与可持续利用、系统能效提升等方面进行合作。
《能源》:奥地利能源体系有哪些特点?
艾琳娜:在奥地利的能源体系中,可再生能源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可在生能源发电(主要是水力发电)领域。这主要是为了达到欧盟对气候变化防治的一系列要求。不久前我从奥地利统计局了解到,奥地利的能源格局呈现了三个重要趋势:
一是能源总体消耗下降:2014年的整体能源消费量与2013年相比下降了4%,大约是1074PJ。这主要由于去年冬季气候较为温暖,冬季采暖用能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9%。
二是化石能源的比重在不断降低:煤炭与煤气的使用比重下降了16%,天然气下降了9%,原油生产下降了3%,但由于水力发电下降了5%,整体电力生产下降了2%,不过另一方面,风力发电比重上升了23%。2014年,大约69%的电力生产都来自于水力发电、生物质、风能、光伏、地热等。
三是能源对外依存度下降:虽然奥地利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66%,不过,这一比重呈现出了逐步缩减的趋势。奥地利也在向着能源独立的方向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能源》:奥地利政府对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了哪些支持?
艾琳娜:在奥地利,能源政策由联邦科学研究经济部制定。奥地利的能源政策和欧盟气候政策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奥地利环保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能效的提升。
在欧盟的整体能源框架下,奥地利的环境政策围绕欧盟整体框架制定。本国环保部会颁布一系列措施,降低能源需求,同时提高能效。在这些领域,政府和院校、社区间都有合作。
几年前,奥地利颁布了Klimaaktiv计划,这是奥地利主要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之一。从宏观来看,这项计划主要包含建立节能标准、对节能专家的培训、对节能项目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利益相关者网络等。建筑节能是这项计划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对此,Klimaaktiv计划也做了非常详细的建筑节能认证制度,主要包含对被动房在规划和竣工验收、能源供应、建筑材料和施工、空气质量和舒适性四个方面进行认证,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也分为强制项和可选项,根据最终评分,对被动房予以补助。另外,奥地利也有相应的能源基金用以支持能够成为现实的创新解决方案。
2015年奥地利的能源研发经费中,有43%用于能源效率的提升。奥地利的能源政策与欧盟气候政策紧密关联,2012年奥地利能效法案中,特别建立了与欧盟政策相互联动机制,以确保欧盟在2020年使能源效率达到20%。在能效法案下,每个欧盟成员国都必须强制遵守能效框架。这要求公司每年从终端产品中都要节约1.5%的用能。
《能源》:2014年奥地利出台法案,给自己设定了2014年起每年能源效率提升1.4%的目标,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艾琳娜:这项法案是2014年7月出台的,它里面有一些对用能单位的要求,比如:用能单位、用能企业需要定期对自己的用能状况予以检测,并向监管机构提交节能报告。此外大型用能企业必须实施能源管理或能源审计项目,为了保障节能效果,我们建立了第三方检测机构,而且这项法案规定用能单位在技术能达到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欧盟实现2020年能效达到20%的目标,
《能源》:今年年末,巴黎气候大会将要召开,奥地利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艾琳娜:早在15年前,奥地利就开始着手应对气候变化了,奥地利中央政府与下辖的9个省都做了不少工作。2002年和2007年,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被当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其中,建筑与房屋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我们认为如果对建筑实施比较好的绝缘隔热,并且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供给能源,那么从2005年至今,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可以降低35%了。在其他领域,比如交通、固体废弃物管理、工业用电的碳排放也被纳入了欧盟碳交易体系,这使得近十年来,奥地利的碳排放降低了20%。
当然,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之前所提到的klimaaktiv就是奥地利气候战略的一部分,这项计划旨在促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绿色技术的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成果转化,扩大绿色能源在市场的份额。具体实施起来包含:节能培训、产品节能标准设定、培养节能领域的专家、提供节能咨询服务、建立利益相关者的网络平台。
我可以给你举个案例,在Klimaaktiv的培训项目中,无论你是项目规划者,建筑师还是业主,都会学习到节能标准知识标准,并在未来的项目中,他们都能把这套节能标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其实在离北京不远的涿州市,也有一座建筑参与了这个项目,由于节能效果良好,这座建筑获得了奥地利绿色建筑之星。
《能源》:在推动中国能源转型方面,中奥之间哪些领域可以合作呢?奥地利政府会给予中国能源投资者什么样的支持?
艾琳娜:我相信,中国与奥地利之间的合作对双方来说是一项共赢。在我看来,双方的合作可以围绕能源清洁与可持续利用、系统能效提升展开。
篇10
[关键词]市场营销 气象 因素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运用气象信息作为营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在我国气象服务还是作为一种免费的社会服务时,有关资料表明,美国的气象服务已经走入商业领域。全美国的气象服务公司数量超过1000家,其气象咨询活动不仅深入到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方面,甚至延伸到跨国服务,德国的一些啤酒公司都专门设有气象、气候研究室,把天气、气候因素作为调整啤酒产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日本也非常重视研究气象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根据实践得出结论:当气温达到22℃时,啤酒开始畅销;达到24℃时,泳装开始走俏;气温一超过30℃,冰淇淋的销量就会下降,而爽口的清凉饮料则会增加。
西方经济学中有条德尔菲(DELPHI)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应用,经济回报率可能会更高。如果商家事先知道天气走势,在生产、采购、销售计划中考虑到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不仅能够避免损失,还可以变成在竞争中的优势。因此,所谓的气象经济也就同时产生了。最初的气象经济是对于一些生产型的厂商安排生产计划使用的,而现在的气象经济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了更广的层面上。在国外,西方的气象公司已经研制出了形形的气象指数。如德国商人发现,夏季气温每上升1℃,就会新增230万瓶的啤酒销量,气象公司便开发出啤酒指数,供啤酒商参照。日本则开发出空调指数,因为他们发现在夏季30℃以上的气温多一天,空调销量即增加4万台。此外,还有天气与客流量分析的乘车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食品霉变指数等各种指数,用来帮助企业预测并提前确定生产营销计划。由于气象经济发达,国外气象公司效益都相当可观,行业竞争也十分激烈。
二、气候变化与行业影响
当高温气候来临时,受高温影响最明显三大类消费品分别是空调、饮料与防晒霜,不论是大型超市还是街头摊点,清热消暑的饮料、冷饮销售量直线上升;各大电器卖场,空调、冰箱、冰柜的日均销售额均大幅攀升;防晒霜全面俏销,部分物美价廉的防晒用品居然脱销……甚至连出租车司机也分享到了热气候带来经济效应这杯羹,室内休闲场所生意空前火爆,快递服务公司的电话异常的“热”。夏令产品普遍销量暴涨,即便价格昂贵的牛皮席,其生意也额外火爆。高温天气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夏令新品市场成长的提速功能,加剧了强势品牌之间市场份额的争夺,从而给行业变迁带来深刻的影响。当低温到来时,保暖系列产品、取暖类产品、白酒等开始畅销。气候的变化对零售业、水果、家电、服饰、饮料、酒水等等都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水果的营销来说,气候的影响更大,需要利用各地气象差,把握时机,使销售水果增加效益,与此同时,市场气温高低对水果的销售快慢、价格高低也有一定关系。甚至有人总结出来了部分水果销售与气象关系:如苹果,10度以上,33度以下,畅销,否则价格低易滞销;梨,30度以上畅销,尤其持续高温,早熟品种好销,价格好;桃,不论阴、晴、雨天都好销,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价高好销;西瓜,33度以上高温畅销,价高;葡萄,8月份气温在25~30度畅销,摘后预冷24小时,包装运输蓬车用棉被盖严或用冷藏车,价格提高0.2元左右;大樱桃,早春果一般畅销。
在所有连锁零售企业中,我们应该可以发现销售受到天气的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便利店和标准超市,而大型综合超市和百货店受到更多的是来自于长期天气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可以提前准备的。由于最终消费者对于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的光临次数远远高于便利店标准超市等卖场,所以,一个微小的天气变化就可能给便利店这种小型业态带来巨大商机。天气的变化对便利店的影响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天气的变化对于门店的订货数量和销售额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其温度、湿度、风力的高低以及紧急的天气变化例如暴雨、地震、飓风等等,这些影响都将对商品的订货和库存计划产生影响;如天气变化与实际的商品陈列和堆头的影响,如果预报在未来的天气变化中将会出现持续的阴雨,那么就需要对适合阴雨天气的商品进行一些摆放方面的调整;天气变化与门店硬件设施的投入方面,如门店外正在下雨,温度急速下降,门店的空调系统就需要做一些适度的调整呢,根据顾客体表的温度与天气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天气变化还会对相应的客户服务、配套体系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气候与营销
针对天气因素的研究还进一步揭示,顾客的心理对天气的反应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例如居住在中国北部城市哈尔滨和南部城市深圳的人会对“寒冷的天气”有截然不同的定义。类似的这些地域差异表明,天气变化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像季节等因素一样,值得引起零售商的足够重视。那些既遵循季节规律又能针对一时的天气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商家,必然会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
有些企业因“天”制宜,巧妙运用气象信息,服务于企业营销活动,并取得了成功。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日本空调器成功地进入海湾,就是典型事例。在20世纪80年代时,海湾国家的空调器市场基本上被欧美所占领,日本虽占有一席之地,但销售量非常低。在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后,日本人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突破口:海湾地区受天气的影响,风沙较大,空调器经常出现停转的现象。经过简单的研发,日本企业推出了一种带有风沙过滤装置的空调器,从而很快占领了海湾市场;另一个案例是某公司曾从一本杂志上得到了一条信息:来年春季雨水多,雨季长,于是,决定将深圳某公司积压的20万把雨伞统统包揽,第二年春天果然春雨绵绵,20万把雨伞一售而空;如在日本7-11便利店,其门店的系统每天固定5次收集天气动态信息,目前日本本土的所有7-11门店都依赖店内的计算机联机系统进行管理,因为气候的变化影响到不同品类的销售;如美国的零售商已经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了解到天气因素对销售额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收集起来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天气因素的影响在每周的销售波动中都有所体现。近些年来,通过对POS机销售数据的广泛统计分析,他们认识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天气因素的影响程度比以前假设的要大许多。不过有趣的是,顾客的需求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清晰明了,也无法简单地归纳为线性关系。比如,突然的下雨天会增加一次性雨具的销售,但同时坏天气又会减少客流量,因此对总体销售额的影响通常都是无法准确预测的。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气候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