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信息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信息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产信息管理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一、高职院校资产信息系统管理建设的意义

(一)客观要求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学校资产的管理效率,资产资源的配置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投入的不断加重,高职院校的教育资产规模不断增加,这对高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资〔2016〕2号),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是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开展其他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并且对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完善,实现国有资产动态管理提出进一步要求,高职院校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二)主观需要

高职院校资产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物质保障。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办学功能的实现质量。由于起步时间、投入经费和技术等方面的差别,不同的高职院校在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发展上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迫切需要强化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由于历史原因、政策原因或管理技术原因等造成的传统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整、及时、高效地实现高职院校资产数据收集工作,保证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全程动态监管,切实做到资产管理过程的账表、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二、高职院校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现状

之前很多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部门使用的资产管理系统用起来不方便,效率低,因此,多数职业院校研发或购买了符合校内资产管理需要的网络版资产管理系统,虽然使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新局面,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产原始数据不准确、不规范

当前,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2006年、2007年全国资产清查后的资产管理存量信息,信息大而全、多而乱,不是动态的信息数据。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价值评价标准已发生变化,但原始数据更新工作滞后。同时,在工作中存在资产使用人、存放地点、使用情况等发生变更后,资产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并没有随之变更现象,这些都导致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不准确,无法体现资产的实际状态。再者,受历史原因、政策要求或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原始数据中没有记录固定资产的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重要信息,致使原始资产数据不规范。

(二)资产数据增加缺少主动性、自觉性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相当严重。资产的使用部门,注重资产的采购、使用,但对新增资产的信息数据缺乏收集、整理意识。当前,多数职业院校虽然设置了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但实际管理水平仍达不到要求,尤其是责任意识薄弱。甚至出现设备到货后尚未验收,与设备相关的说明书、合格证已丢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资产验收的工作进度和使用部门对设备资产的正常使用。工作不到位、数据不完整,导致与资产管理相关的“物”“信息”“流程”不能有效衔接,形成“资源孤岛”。

(三)资产变更无手续、无记录

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在部门调整、人员变更时,存在物随人走、人走物留、人换物换等不同情况,固定资产的衔接管理就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资产的使用人、管理人、存放地点、使用状况等发生了变更,但相关的资产变更手续和变更记录却没有跟进,与之相应,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在账资产数据变更也无人处理。

(四)资产报废流程不完善、不规范

资产报废处置是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实际工作中,被淘汰的仪器、设备等,往往因不能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导致实物堆积在实验室或办公室,严重占用学校教学办公场地。同时,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上废旧资产的相关信息一直留存,不能根据设备实际状况变更,导致资产数据不准确,且严重占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空间。报废管理工作滞后加上学校管理人员轮岗变动,资产管理工作衔接不畅,最终导致资产数据信息混乱、管理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工作。

三、高职院校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探索和建议

当前,高职院校资产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已经引起了管理部门的关注。建立完整、准确的资产信息系统,实时、便捷地提供资产设备的基础数据,进一步理顺资产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对确保资产管理线上信息系统和线下管理机制的有效结合,网络动态管理,确保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是十分必要的。建设网络版的资产管理系统,顺利发挥其优越性和实用性,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重视制度建设和完善

规章制度是行动的准则,资产管理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新的制度规定,要积极组织研学,并及时根据新的规定,出台和修订诸如《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物资设备采购细则》《高职院校国有资产验收管理实施细则》《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员制度》《高职院校资产信息系统使用手册》等相关制度文件,梳理、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指南,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的职能和责任,规范办事流程,使资产管理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为资产信息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制度需要人落实,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必须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要有足够的认识,必须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相应的要求。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资产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影响资产管理的效率。资产管理工作本身有一定的连续性,要求管理人员相对稳定且工作责任心强,人员调整时,要及时交接资产管理账目、实物。资产管理信息建设要求对系统软件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对管理人员学习能力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要定期组织资产管理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信息系统操作方法和信息系统升级发展学习的培训,加强业务交流和学习,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资产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加快资产信息系统建设

资产管理的性质要求对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版的信息系统权限要开放给二级资产管理单位(即仪器设备的使用部门),方便资产管理员及时建账、实时查询。因此,信息系统“云平台”必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静态数据查询功能。用户能实时掌控资产的总量、存量以及变化情况,也能实时查询每一资产的状况明细或每位教职工占有和使用资产的相关信息。二是动态数据处理功能。系统涵盖资产验收、入账、调拨、变更、报废以及通知通告等业务处理模块,保证实现高职院校国有资产从配置、建账、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增减变动网格化管理、动态监控。通过信息系统“云平台”的建设,实现相关部门协同办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使资产管理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安全。

(四)加强资产处置的规范建设

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中关于资产处置的规定,高职院校的国有资产处置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对处置事项进行批复,资产处置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规定上,要求强化对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当前,高职院校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实行归口管理,如,办公通用设备归各使用单位,科研仪器专用设备归实训中心,图书杂志归图书馆,家具、用具归后勤管理处,同时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资产的综合管理。学校应当对处置资产开展定期或专项盘点,利用资产信息系统,对处置资产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报告、分析,实现资产处置的程序完整、手续规范,确保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账、卡、物相符。

(五)强化资产清查的管理落实

高职院校资产清查是指按照国家及高校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财务工作的管理流程对学校国有资产的账目、卡片、实物及资产状况开展清查,对资产损益情况进行认定的资产管理工作。定期或专项的资产清查,能够摸清学校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的资产使用情况,便于及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使用资产效率。当前,高职院校资产清查过程中的帐、卡、物不符,资产账目混乱,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不高,导致资产清查流于形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未解决、未落实。因此,资产清查过程,可采用条形码或二维码识别技术,在每台仪器设备上粘贴条码标签,方便快捷扫描信息核实。资产清查后,必须及时将真实的资产使用情况反映到资产系统上,做到管理的动态化,同时发挥相关部门日常网络化的监管作用,对国有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保障资产信息的完整、真实。

参考文献:

[1]李健.加强与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创新发展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6).

[2]赵翠芝.优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7).

[3]吴平.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4).

[4]史晓仙.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探[j].职教通讯,2014(8).

[5]姚琴.论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篇2

关键词:高职 固定资产 信息化 管理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等情况大多是通过手工记录,耗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管理不到位,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而且这种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提上了日程。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及其特点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就是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来获取固定资产全面的信息,从而实现以信息为中心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信息系统应详细记录固定资产从申请、审核、批准、采购、使用、报废的整个过程的全部信息,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链接和共享,实时动态地掌握固定资产情况,并相互配合和监督,使资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最大限度地减少账实不符、固定资产流失、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重复投资的情况。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特点。(1)信息量大。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能反映每一项固定资产(包括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全面信息,且信息的保存时间长,方便使用单位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有利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2)工作效率高。实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除了初建信息系统时需要输入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全面详细数据外,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一般只需要输入少量的固定资产变动数据,资产清查时,通过手持与信息系统连接的扫描仪对资产上的标签条码进行扫描,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变动和流失情况,相对传统的固定资产手工管理方法而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3)信息实时化。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能实时反映固定资产增减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各部门实时掌握资产动态情况,强化对资产处置的动态管理。(4)信息资源共享。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往往通过网络有效链接,通过不同的用户输入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实现资产信息的共享。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可以了解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闲置情况,从而更好地调剂内部的固定资产,实现物质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利用率。(5)管理科学。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具有很多功能模块,通过功能设置,建立健全数据库资料,按照“责任到人”的管理要求,从资产的采购、审核、入库、调转、处置到记账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而且资产的管理人、使用人、存放地点、使用状况等信息在信息系统中一目了然。一旦资产在某一个环节出问题,通过管理系统模块可以查出管理责任人,追究其相应的责任。科学的管理,堵住了资产管理漏洞,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高职院校实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固定资产快速增长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规模快速增加,有的高职院校拥有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固定资产,每一项固定资产(包括已报废的固定资产)的信息都必须记录,固定资产卡片很多,且随着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引入,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大大增加,用手工记录的方式十分耗时且容易出错,已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既能快速完成记录和计算工作,也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

(二)高职院校实现固定资产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各自为政,信息相对封闭,各使用单位信息不对称,对存量资产的情况掌握不足的情况,不利于资产合理利用。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资源共享。

(三) 高职院校实现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一般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统一价值核算,固定资产实物则由资产管理处和具体使用部门负责管理,管理责任不够明晰,没有责任到人,一旦遇到管理中的问题,部门之间容易产生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的情况。而运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透明性。

三、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高职院校应完善固定资产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内部审计制度,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信息管理软件。每所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都有自身的特点,不能使用完全相同的信息管理系统,因此,高职院校应与软件公司合作,在了解本校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手段,开发出一套适合本校情况的开放性强、透明度高、满足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可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三)做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1)做好固定资产条形码的编制工作。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很多,要将众多的固定资产信息录入系统,就必须给固定资产合理分类编码,高职院校应该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条形码的编码规则,对固定资产进行编码。同时在信息系统上设置自动编码程序,即使管理人员变动、新增固定资产也不会出现编码混乱或错误的问题。(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首先,进行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工作,反复核对存量固定资产的实物名称、数量、金额、保管人、存放地点、使用人和使用状态,并做到账实相符,根据清查结果建立固定资产全面的基础性信息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固定资产数据按使用部门进行录入,并根据前期制定的条形码编制方法编制出一一对应的条形码,将条形码贴到对应的固定资产实物上。(3)做好资产软件的安全设置和权限设置。首先,设置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如设置登录密码,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等。其次,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等级用户对系统使用权限,确定不同用户各自应履行的职责,根据不同权限确定不同的操作方法。再次,做好备份和审核工作,由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录入系统并生成“验收单”,然后按次序进入财务、使用部门后,再回到资产管理部门。

(四)加强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业务知识培训。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这直接影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有效运行,制约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对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各高校之间资产信息管理工作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构建[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5):85-87.

篇3

1.高校在对资产管理比较忽视

由于高校将精力都关注了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而对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差。特别是在高校资产每年都以很大数量增加,这些资产种类繁杂,高校还有不同的校区,对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确实存在着困难。财务部门对资金管理比较重视。高校对实物资产的管理上,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但是,由于高校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还不健全,对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使得对于资产的管理责任不清,资产管理的责任与权力分配不匹配,这样使得高校的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以及损毁比较严重。

2.高校资产管理缺乏统筹规划

由于高校在固定资产购置方面缺乏有效规划,使得固定资产在保管和使用方面的效率比较低,不能发挥固定资产效用。这些闲置的固定资产浪费了高校的资源。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而投资的渠道也增多,这些都为高校的固定资产规划购置提出了要求。高校必须杜绝盲目购置固定资产。针对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采购计划,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高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发挥互联网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3.高校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

由于一些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还不成熟,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在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比较滞后。这些都抑制了高校资产的管理效率,不能有效发挥资产的价值,也容易造成了资产的流失和损毁。一些高校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没有购置资产管理软件,对资产管理的计算机硬件和仪器设备投入也少,这些不能满足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资产管理仍然使用人工进行记录和管理,那么这种管理方式会由于资产管理的庞大工作量所淘汰,高校资产管理就处于被动和滞后的局面。

二、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为资产的管理提供系统化的服务,也为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工作便利的操作平台。

1.信息化管理平台具有智能化

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覆盖率资产管理的内容,能够及时和准确地处理大量的资产数据,对资产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并对其进行分析,为高校资产管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2.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资产管理信息共享

通过高校的校园网络,能够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资产管理部门与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要的资产使用情况和购置情况,这样能够有效杜绝资产的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

3.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了资产管理的实时动态管理由于高校不断地发展,这样就需要持续地增加固定资产,资产信息的变化就显得很频繁,通过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动态地进行数据更新,实现高校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这样能够为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效数据,作为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依据。高校的资产信息管理平台还可以进行系统管理各类资产,加强校内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提供资产的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的价值。

三、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措施

1.要设置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

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应包括各种类别的固定资产功能模块,包括仪器设备管理模块、房屋土地管理模块、网络系统维护模块等等。这些功能模块又有很细的资产内容,例如,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包括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等;房屋土地管理模块包括了教学楼、行政办公大楼、学生宿舍、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设备采购管理模块包括高校各部门资产的购置申请、审核、采购以及合同管理、验收管理等等流程和环境,这使得资产管理的部门能够将资产采购与管理进行有机整合,也很好地协调了资产审批和管理。

2.要增强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意识

高校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还不能实现信息管理平台的良好运行,必须要增强资产管理人员与相关人员的资产管理信息化意识。要对高校各部门与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培训,重视对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信息化经营与管理。高校要对资产管理数据进行共享,方便相关人员的查询、操作与管理。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与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有机融合,实现资产管理的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通过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更好地实现对资产使用与调配的沟通与监督。

3.要对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完善

篇4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信息化技术

1概述

随着我国高校的日益发展,大学教育日益大众化,高校的综合实力不仅影响着高校在社会上的地位,而且也影响广大学生的高校选择。高校的综合实力的评判标准具有多样性,高校资产也是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综合实力与资源使用效率。因此,作为高校应该重视高校资产的管理。但目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管理方式方面,过于依赖传统的手工、半手工的管理方式,随着高校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具有局限性;二是随着高校资产日益向着多元化,各种硬件资产、软件资产也加大了高校资产的管理难度,因此对高校资产管理提出新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的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够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但是在高校资产信息管理方面,由于使用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需要广大高校在不断使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不断的总结经验。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思考。

2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内涵以及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就是高校应用数据库进行学校各项资产信息的等级与管理,并根据高校的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为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学校管理层在资产管理方面,如果采用信化管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的保障高校的资产的安全运行。高校实现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就是应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项资产资源,进行实时、多维监控,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实现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能够信息化和科学化。目前随着各大高校规模的扩大,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各大高校纷纷出现多个校区的情况,使得目前各大高校的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由于目前高校体制问题造成财务部门不管财务,教育部门不敢教学设备的情况较为普遍;二是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引发一系列问题;三是各个部门之间的资产管理配合问题较为突出,在资产发生问题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使资产管理面临安全问题。因此高校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具有必要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大高校信息化设备的不断提升为高校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基础。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各部门管理者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专业知识水平,能够很快掌握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二是高校信息化设备逐步完善和提高;三是各大高校部门领导对信息化管理技术持支持态度。

3高校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高校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资产现代化管理提供基础,能够为资产管理提供沟通平台。实现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工作繁重、信息迟疑、沟通不畅、对账困难等。二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资产的流动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解决目前资产管理方面那种在资产发生问题时那种责任划分不清、账务混乱等情况,能够有效的解决固定资产在使用中流失的问题。三是能够健全各项基础业务环节。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目前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违纪、管理环节。比如在资产购买可行性分析,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保管、维护以及租用等问题。四是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为学校决策者提供信息,能够使决策者能够客观、实时的掌握各项信息进行财务的购买与使用。五是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划分问题。在固定资产发生损坏、丢失时能够及时的追踪资产在哪个途径发生问题,及时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六是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管理者能够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进行日常的资产事务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高校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4.1资产管理意识的树立与管理理念的转变。随着我国对资产管理日益加强管理,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就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使其将财务资产管理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处理。同时,由于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从而有效改变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认识,从而改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

4.2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各大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遵从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通过健全学校领导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确保资产管理的效率。同时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系统性的管理机制,保障各级资产管理能够有序进行。

4.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实施。通过健全管理人员基础信息的数据库,以及各个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的数据库,并建立相关的资产使用机制。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认真追踪资产的使用途径,能够有效保障资产使用安全。

4.4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健全。通过在高校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优化资产管理行为,通过资产管理体系实现人与物互管的局面。通过使用这样的动态管理方式,保障资产管理的有序进行。除了以上四点,实现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途径还有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养。通过采用这些管理途径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5结论

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目前高校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并提出高校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途径。高校实现信息管理的优势包括:一是能够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二是能够通过实时监控保障资产管理安全,三是能够为资产管理与使用提供决策依据。高校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途径包括:一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二是从体系制度上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卢桂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2).

[2]丁田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5(4).

篇5

1.1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专业素质方面,高校的大部分的财务和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的人员。因为,管理者认为这类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以及专业方面的知识。然而,这种观念是一个误区。对于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中,他们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其提供的相应的报告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其完整性通常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在处理大规模的数据信息时,由于其专业素质相对比较差,很容易在其过程中出现差错,如做成录入的信息不准确等。高校的固定资产和财务的管理需要运用许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如运筹学,管理学以及信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高校中,尤其是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迅速发展的今天,非常缺乏这样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人员。

1.2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不合理

当前,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中,由于其未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很多仍然停留在人工的管理模式水平。因此,会出现很多账外资产的情况。这些账外资产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信息登录的不及时或者是信息管理的力度不够而引起的。这些账外的资产,由于不在资产管理的记录中,因此,很多情况下会造成这些资产的闲置以及对于这些资产的维修和管理的不足。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还会出现个人的非法占有等现象。对于这些账外资产的闲置,有的设备闲置几年也没人使用,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设备还在很新的情况下就已经在技术上被淘汰。因此,造成了很大的财产的浪费和损失。

2.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在高校中实行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涵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高校中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如从设备的购置到其维修报废等的一系列过程利用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管理。从而能够实时掌控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修等相关信息。高校的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方便对于固定资产信息的了解

使用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相关人员对于固定资产信息的了解。当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低以及其重复购置的浪费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相关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及时。实行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之后,相关人员可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很容易地了解到高校的固定资产有哪些,以及这些固定资产当前的使用情况等。如果,其想使用的仪器现在正在被别人使用中,也可以在上面查询到该使用人的联系方式。

2.2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高校中,每年的学期末和开学的时期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工作最多的阶段。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整理和核对大量的数据和统计信息,并且需要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来生成报表,上报给学校,学校根据其上报的信息统筹规划下一步的资产购置计划等。计算以及统计相关信息是计算机的一个主要功能之一,实行了高校的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之后,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时期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

2.3有助于资源的共享

高校的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以后,相关部门的固定资产例如大型的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等在网络上给以公开。学校内部之间以及不同的高校之间可以通过账户查询到其所需要的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因此,不但有利于设备的管理部门对于这些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调配,而且对于其他的高校,如果查询到了其所需要的设备并且该设备当前处于闲置状态,其可以通过租借的方式使用该仪器设备。因此,大大增加了资源的共享以及其利用率。

3.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其管理的水平是很必要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提高其业务素质水平,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人员的意识和业务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加上健全的管理机制,双管齐下,做到管理流程有一个统一的主体,并且分级负责。2)在技术方面,要注重创新,善于将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引进到该领域,取长补短,不断地发展提高相关的管理水平。例如,目前各大高校采取条形码的技术来管理图书,同样也可以利用该技术来管理桌椅和其他的大型仪器设备。因此,有利于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效率。

4.结束语

篇6

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使企业同时承受着巨大的信息安全的风险。据统计,全球平均20秒就发生一次计算机病毒入侵;互联网上的防火墙约25%被攻破;窃取商业信息的事件平均以每月260%的速度增加;约70%的网络主管报告了因机密信息泄露而受损失。我国公安机关2002年共受理各类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6633起,与上年相比增长45.9%。其中利用计算机实施的违法犯罪有5301起,占案件总数的79.9%。而病毒的泛滥,更让国内众多企业蒙受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已成为目前国内外企业迫在眉睫的大事。信息资产管理,既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EAM(企业资产管理)等系统中资产管理的概念有所不同,它更关注于对信息系统及其附属设施中的相关资源进行识别和集中管理,进而实施有效的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或SOC(安全运营中心),以保证信息系统所承载的企业业务的持续、有效的发展。

一、从业务安全到信息资产安全

企业的业务安全需求不断变化,相关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企业不断扩展业务,员工、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地与企业网络连接,进行移动办公和开展在线业务,这也就意味着对核心信息资产的威胁机会增加。信息安全已经从单独的保护计算机系统发展到保护业务安全。

信息安全问题之所以成为企业管理中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资产与物理资产的差异性。一般而言,信息资产与物理资产的基本区别是,信息资产是动态变化的,而物理资产是固定不变的。信息资产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动态特征——从信息以运行数据(客户账户、业务交易等)的形式产生开始,直到在各种业务功能和过程中最终的应用(ERP,CRM,商业智能)。IT界为信息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推出了许多单一性的产品。这些产品分别用于解决生命周期中某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信息的生成、处理、分布、存档、检索和处置。某一种信息资产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各有其价值。企业的这种动态资产在其进展的每一步中必须受到保护,以防止外部和内部的威胁。但是,这种企业内部开发的功能和目的相对单一的保护手段,常常因开发内容不全面、缺乏统一规划和部署等缺陷,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处于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状况,使得企业在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上常处于被动和盲目的局面,其信息资产在遭受破坏后常缺乏专门的调查取证和索赔力量而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二、法务会计在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及信息用户的社会属性使得法务会计师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成为必要,而法务会计师因其所具备的法律和资产管理方面的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经验,使得其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根据信息安全风险的成因,法务会计师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对策。

在企业信息资产保护中,定义信息资产,以信息资产为对象的形式是企业信息资产保护的关键。这是因为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引入资产保护,可以使抽象、复杂的信息管理明朗化。企业信息资产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它可以是有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因为,信息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和特点,其存在的弱点、面临的威胁、需要进行的保护和安全控制也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企业、机构中的信息资产进行科学分类,以便于进行后期的信息资产抽样、制定风险评估策略、分析安全功能需求等活动。此外,信息资产还具有很强的时间特性,它的价值和安全属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以还应该根据时间变化的频度,制定资产相关的评估和安全策略的频度。

篇7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 信息网络化; 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综合实力及其规模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一校多区型”高校发展迅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固定资产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升、校区数量增加、学科布局调整等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工、半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已是当务之急。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实行的是账务分管的原则以及资产分类归口管理的多头管理模式。设备管理部门管理教学、科研设备;后勤部门管理土地、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价值账的核算。各资产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各有自己的资产管理系统。各职能部门分别由不同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统一领导,没有一个综合协调的部门对固定资产统筹负责。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管理松懈与无序,导致数据出现遗漏或重复申报时不易发现、数据分散、难以统一,有些资产被交叉管理或无人管理,甚至资产发生问题时有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

(二)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

我国高校购置固定资产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政府拨款的无偿性容易产生固定资产投入的盲目性,人们对固定资产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在高校内部,各院系从方便使用等自己的利益出发,追求小而全的模式,不愿共享,造成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管理部门缺少从内部调剂或挖潜考虑的思路,加上高校的资产信息无法共享,没有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效益评估机制,往往使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特别是教学、科研用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仪器设备淘汰更新快,如果不提高早期使用率,就会造成隐形浪费,导致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低下。

(三)固定资产信息反映滞后,缺乏规范的资产管理理念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数量巨大。固定资产入账、销账、调账都是靠兼职的资产管理员申报给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人员中完成的。由于各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员都是兼职,再加上“一校多区型”的办学特点,经常是集中一批到管理部门申报一次,导致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校资产的总体状况。兼职资产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提供的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得不到保证。一次集中大量的数据录入,容易发生信息录入出错,造成账面信息与实物信息相差甚远。很多资产的使用人和放置地点经常变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资产变动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家底不清。

二、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内涵

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就是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建立全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对固定资产从计划、购置、验收、使用、调配到毁损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实行实时控制和动态控制,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效用和状态,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实现将有利于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降低固定资产的流失;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甚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

三、实现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的成效

(一)数据规范

“统一系统、分级管理、一单到底”的管理,严格控制了固定资产从原始数据录入、资产变动管理、资产处置管理的流程。固定资产信息录入必须按要求规范填写,否则不能进入到下一步操作――提交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管理审核。由设备管理员亲自录入资产信息,责任明确,提高了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增强了设备管理员的责任感,提高了管理水平。统一的数据库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

(二)责任明确

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是多层次的管理,具有很强的透明度的信息系统上清楚地记载着每笔资产从申购、采购、验收、记账到付款的每个环节,且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如资产的采购人、领用人、制单人、使用状况、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一旦出错就能查出症结所在,明确了责任,增强了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实现将保证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每位教职工都对所使用的资产承担责任,确保了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资源共享

在网络环境下,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与各保管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便捷、通畅,固定资产数据实现了实时管理和共享。让学校的每位教职工都能随时从网络中查询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构成比例等信息,对资产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有利于打破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为一体的现象,有利于固定资产的合理流动,减少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大量闲置、使用效率低下等情况的发生,也为校领导和管理部门做决策提供了客观、准确、实时的依据。

(四)提高效率

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多用户可通过校园网同时登陆,进行固定资产信息操作,改变了过去集中在学期末或年末到归口管理部门办理资产报增、变更、报废等登记做账的现象。所购物资到位后,各部门资产管理员可以在网页上直接进行操作,并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关单据,确保了资产信息的实时性,减少了工作环节,缩短了工作周期,也减轻了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量。通过信息网络化管理,财务部门与资产部门可以进行实时对账,有利于减少实物账与财务价值账的差异,免去了年底对成堆数据进行核对的麻烦。

四、构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

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的前提,其核心是严格控制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个流程。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的申购、审批、购置、验收、账务处理、使用与维修、借用与报废、损坏与丢失赔偿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形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和各使用部门的对接,对所有固定资产实行全程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下面介绍基于信息网络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

(一)申请

各使用部门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学校建设、科研工作及行政管理等需要,合理编报本部门的年度固定资产申请计划,并提供详细的品名、规格、型号、产地、厂商、数量、功能用途、资金预算等信息。各部门通过校园网平台向资产管理部门提交固定资产采购申请。

(二)审批

资产管理部门通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申请部门同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全校是否有满足要求的闲置设备,汇总初审后报主管校领导审核,资产管理部门汇总主管校领导对计划的审核意见后,根据轻重缓急制订采购计划,并传送给各使用部门。

(三)购置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校内预算分配方案,明细采购计划,严格按照相关的招标采购管理规定组织采购。

(四)验收登记

商品到达指定地点后,由资产管理部门依据学校规定组织或指定专人负责,办理验收手续并填写接货验收单或验收报告。资产管理部门授权使用部门指定的专职管理员在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平台上根据发票和接货验收单或验收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将购入的固定资产信息逐项录入,并上传固定资产卡片信息。

(五)账务管理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审批后的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保存信息,形成固定资产编号及验收单号。专职管理员打印出固定资产标签及签字处空白的固定资产验收建账单。

(六)付款

资产管理部门采购人员携带签字发票及固定资产验收建账单等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会计人员审核发票和固定资产验收单等票据,准确无误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平台付款,制证时在备注栏内录入固定资产验收建账单号,以便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对账。

(七)维修

资产管理部门每年拟定学校专项维修经费额度,组织编报固定资产年度维修计划,经主管校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处于质保期内的固定资产由使用人直接联系厂家维修。对已过保修期的固定资产的维修可采取分类外包给专业的设备维修公司的方式,以减少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并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单台(件)维修费在1 000元以上或批量维修费在5 000元以上,或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资产,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通过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平台报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八)调拨

各使用部门对闲置、多余、积压、淘汰的固定资产和人员调动引起的资产变动应及时进行调剂、调拨,由专职管理员填写“调拨审批单”,上传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物相符。

(九)报废

固定资产的报废先由使用部门提交报废申请,资产管理部门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履行鉴定及审批手续,报废单价在5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组织鉴定,并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审批表”,报主管部门批准;报废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须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鉴定,由使用部门填写“报废审批表”和“固定资产报废技术鉴定表”报主管校长批准,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办理资产注销手续。

五、结束语

高校实行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可以进一步理顺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明确管理责任,建立新型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确保固定资产安全与完整,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效用和状态,实现固定资产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呈现高效率、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陈焕娣,张甫香,甘朝晖.网络环境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再造[J].事业财会,2008(2):66-67.

篇8

关键词:国有资产信息化监管平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阻碍国有企业发展、困扰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近几年来,国资委根据其职责,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建立了国资监管机构。至此,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即以“国家统一所有,分别行使产权,专门机构监管,授权委托营运”为基本宗旨,按“国资委—资产经营公司或授权集团公司(产权营运机构)—国有企业”三个层次构建的管理体制已经初步成形。

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

目前,省级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都已经建立,并已逐步展开了各项监管职能。图1是省国资委的工作机构设置图。

根据省国资委目前的机构设置以及职能安排,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企业基础管理,为科学评价和规范考核企业经营绩效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监管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包括重大资产处置管理,企业重组管理、企业转制管理,破产兼并管理等。

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报表数据处理时的问题

监管企业的国有资本清产核资、企业财务年度决算、企业财务报表的统计上报这些工作当中有大量的数据、报表要进行传递、汇总、统计、分析、公布。从目前的手段来看,一方面监管企业要根据这几项工作的要求,从本企业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当中把计算机数据人工地填制到省国资委下发的各类报表当中。即便采用了一些财务快报软件或者电子表格软件定义的空白报表,由于缺乏与企业运行的企业管理软件或财务软件之间有效数据采掘、转换接口,使得报表的填制工作主要还是人工完成。

省国资委对各监管企业上报的报表数据进行处理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监管企业上报的报表由于采用人工填制,因此在计算机报表当中会有许多不规范的情况存在,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核对检查。将监管企业上报的报表进行汇总、统计,即便采用一些电子表格软件,也会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容易产生差错。各种上报数据经过汇总以后的各类国有资本及经营成果的信息,不能有效地在国资委各职能部门之间实现共享,各个监管工作当中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信息会出现重复上报统计、各种口径的数据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各种需要向社会公布的国有资产数据无法快速地通过政务网站对外公布。

(二)国资委内部间的协同问题

国资委内部各部门的监管工作,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经营、重大事项、业绩等信息的收集、处理上,尚不能有效地协同。各个职能部门出于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如经营业绩考核、财务监督、企业负责人管理等,从监管企业收集、上报、汇总各类数据和信息,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各项监管工作没有按照监管目标进行有效的流程设计,造成监管工作的效率较低。

(三)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控滞后

对监管企业的财务监控,是国资委落实“管资产、管人、管事”三者相结合,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工作。

向监管企业派出监事,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企业资产运营情况、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目前这一手段,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国有企业的实施当中,都会直接影响监督的效率。

通过对监管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材料,主要是年终的各类报表进行分析汇总,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监督等等。这一类监督最大的特点是静态监督、事后监督,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国资委信息化监管平台的构建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省国资委在现有监管机制下如何提高监管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基于网络和大型数据库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设计、开发、构建的模型、方法、技术,对于构建国有资产监管信息系统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

如图2所示,从系统的架构上看,省级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可以划分为三层:

1.最顶层为运行在国资委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这是整个平台的主体,涵盖了平台的主要功能(具体的功能结构见图3)。

2.最底层为国资委所监管企业,它既是系统的监管对象,又是系统监管功能的数据来源。目前各个集团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各有高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层次、阶段也各不相同,应用的具体管理软件更是品种繁多。这些在企业当中运转的管理系统,是国有资产监管系统重要的数据源。透过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可以获得各种会计及财务数据;通过企业的业务管理系统,可以获得国有资产运营数据。但是目前在各个企业运行的企业管理或财务管理软件各不相同,又缺乏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因此要获得这些数据,并转换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当中来使用,还需要一个功能模块来支持,即中间层的“数据采集、挖掘、转换系统”。

3.中间层为“数据采集、挖掘、转换系统”,它的功能和运作如图3。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由两部分构成:

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功能模块。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及基础数据登记:通过对监管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以及所属企业基础数据的上报,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登记管理功能,并汇总生成“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按照国有资产的监管“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在确保企业依法开展财务活动应当享受的各项财务自不受干扰的同时,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监督,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对国资委委派的财务总监、独立监事所从事的财务监督工作的有益补充。国资监管部门可以依法通过该监督平台,利用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资金运作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的监督,另外也可以获得企业营运过程当中的财务账目、凭证、相关资料以及监管工作所需要各种财务报表。该系统从监管企业获取的各类会计、财务信息成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库”的重要部分。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要求,以建立企业负责人的选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为管理目标,实现了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以及管理的信息化。国资委依据年度或任期内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经营业绩数据,结合企业负责人年度或任期内监事会对其任期评价意见,对企业负责人年度或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形成企业负责人年度或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该模块所需的财务报告及各类统计数字可从信息库当中读取,同时产生的企业负责人信息和经营业绩、奖惩信息同时也流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库”。

国有资产重大事项管理:它是针对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重大资产处置、企业破产兼并等国有企业重大事项进行监督管理的模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利用这一系统实现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通过对事项处理的批转、相关文档的存取以及重要数据的处理实现国资委内部各部门协同管理的信息化。

2.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库。信息库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的数据仓库,包括:

国有企业基础数据及国有资产登记汇总信息,这部分信息主要通过对监管企业的清产核资以及基础数据的上报汇总得到。国有企业会计、财务信息,这部分信息由财务监督平台,从监管企业的管理系统当中采集转换得到。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信息,经营业绩考核系统根据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企业负责人年度或任期业绩进行考核以后产生。国有资产重大事项信息,是重大事项处理过程当中处理和存储的各种信息。

以上几个部分的信息,共同组成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库的主要部分。在各个功能模块运转时,可以按照“数出同源”的原则,共享使用工作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在这个信息库的基础上,系统还将提供以下两个辅助功能:通过信息系统,将一些可以公开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信息到国资委的政务网站,以增加国资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通过建立与相关社会中介机构的数据接口,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及时地提供和获取各种国有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国有资产价值评估方面的信息。

通过在省一级国资委构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效率,真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信息监管平台,可以有效地对监管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实现动态地、实时地监控,解决静态监控、事后监控方式下存在的监管效应滞后,监管乏力的问题。国资委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各项工作之间可以有效地在各监管流程上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切实提高国资委的监管工作效率。可以通过这一平台,高效地从所监管企业的管理、财务系统当中获取各种生产经营、财务会计数据,并通过数据转换功能,直接进入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库。这有助于准确地掌握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极大地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国荣,黄江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走向.宏观经济研究,2004

2.段国旭,张坤.中西方国资经营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启示.国有资产管理,2004

篇9

关键词:通信设备资产;精益化管理;账卡物一致;对标预控

1 主要做法分析

公司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管理,夯实基础,以对标为工作导向,实现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精益化管理,将原有账卡物一致中的ERP系统设备模块与资产模块内部对应,拓展至了ERP与TMS(通信管理系统)/I6000(信息管理系统IMS的升级版)的联动对应,实现了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的协同管理,并进一步构建了以TMS/I6000设备信息更新ERP资产信息、以ERP资产信息核实TMS/I6000设备信息的“双环绕”闭环管控机制,大幅扩展了设备资产考核指标的内涵,实现了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三流合一”的集中管理,实现了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的精益化管理。

2 夯实基础,加强管理

2.1 开展账卡物一致专项治理,做实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基础数据

为深化电网核心资产管控,夯实管理基础,2016年山西公司组织公司各部门等共计50余人次,集中开展账卡物一致专项治理工作,治理范围为公司现有账面信息通信类固定资产存量数据,共有ERP账面资产68305万元,其中信息类13562万元、通信类54106万元、运输和工器具类等637万元,信息类资产需和I6000系统统一联动,通信类资产需和TMS系统统一联动。信通公司按照财资部要求,坚持高质量、保进度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期间共计ERP信息修改456条;I6000系统新增设备信息1348条、总计对应2189条,占比100%;TMS系统新增设备信息1023条、删除4条,修改对接关系862条,总计对应2871余条,占比100%,确保了TMS/I6000系统与ERP系统的数据合规性及一致性,做实了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基础数据,建立了以TMS/I6000设备信息更新ERP资产信息、以ERP资产信息核实TMS/I6000设备信息“双环绕”的闭环管控机制。

2.2 开展500kV变电站通信设备资产调拨工作,消除资产归属与运维错位

在开展通信设备资产调拨工作前,500kV变电站通信设备运维管理方在省信通公司,但设备资产归属方在省检修公司,造成站内通信设备技改、大修及日常运维困难。为实现通信资产管理与运维管理的一致性,消除通信资产归属与运行维护错位的状况,山西公司成立专门的工作推进小组,在财资部、科信部、核算中心、检修公司等部门单位的有力配合下,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工作难点,收集整理各类决算报告30余份,依据决算报告和检修公司账面信息,认真核对资产信息,坚持线上线下流程齐头并进,相互衔接,协同有序推进资产调拨工作,分5批次共接收省内500kV变电站通信资产1.43亿元,涉及500kV变电站18座,并持续开展了对新调入通信资产设备信息优化调整工作,同时还明确了在建未投运500千伏变电站通信资产,在决算阶段直接划拨给省信通公司。

3 对标预控,提升管控

3.1 规范设备资产考核指标信息,提升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控水平

根据《关于国网资产设备考核指标数据清理操作指南》等文件要求,自2016年5月开始公司对资产和设备主数据进行清理,考核指标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主数据规范率、设备资产对应率、资产设备对应率和资产设备联动率,山西公司首先完善了操作人员ERP账号管理权限,熟悉系统业务操作方法,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开展系统数据信息调整工作,分4批次共计清理调整111条设备未对应资产信息,2条资产未对应设备信息,1条资产对应多个设备信息,621条资产设备联动信息,进一步规范了设备资产考核指标信息,提升了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控水平。

3.2 落实同业对标考核指标,促进公司业绩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省公司2016年度内部对标指标体系》及《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通信专业同业对标指标评价细则的通知》(科信〔2016〕005号)等同业对标考核指标要求,组织制定了《国网山西信通公司2016年通信专业同业对标考核指标提升细则》(试行),分解有关设备台账和资产考核指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地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确定了奖惩原则。另外,国网信通部已于8月底以邮件形式下发同业对标变更内容(正式文件尚未下发),其中在四级指标“横向集成完成率”中对TMS和ERP联动提出了更高要求,省信通公司多次组织地市公司采取预控措施对TMS系统台账录入完整性、台账命名规范性等考核项进行重点提升治理,并利用账卡物一致专项治理工作提前达到国网要求,促进公司业绩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4 成效亮点

4.1 破除壁垒,实现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三流合一”

将设备资产管理与“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紧密结合,有效破除了业务横向协同障碍,深化了业务融合,提高了跨部门、跨专业、跨层级业务运行效率,消除了管理壁垒。大幅改变了以往通信设备资产粗放的管理模式,将原有的账卡物一致延伸至了ERP与TMS/I6000系统的联动对应,通过ERP资产账目与TMS/I6000设备台账的联动管理,实现了省信通公司技术发展部、运检中心与省公司核算中心的协同管理。

4.2 优化资源,减轻了基层负担,大幅提高基层人员的认同度

公司的资产信息准确度大幅提升,设备资产对应率、资产设备对应率、资产信息规范性等指标更加易于实现,原有的项目转资、项目提报、报废等问题迎刃而解,固定资产的查阅、盘点等工作难度明显降低,避免了数据来源口径不一致、多次核对、重复报送带来的弊端,从而大幅减轻基层负担,提高了基层人员的认同度。

4.3 提供样板,为大规模资产管理工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以决算报告为依据,先以报告找设备,再以设备找资产;再到剩余资产与剩余现场设备比对差额,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分批次开展调拨工作。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扬“吃苦、吃亏、吃气、担责任”精神,积极与财务管理部门沟通协调,了解财务资产管理的业务方法和接纳程度,从而获得跨部门、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该方法可复制,易推广,可落地,为实现资产精益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卓越绩效体系应用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6,6.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Authorware 7.0;背景音乐;交互;函数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3-0000-01

Fixed Asset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Lei Yan

(Tianjin Binhai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300451,China)

Abstract:Write a complete fixed asset investment projects,demonstration courseware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the overall design of courseware and courseware interface framework,based on Authorware 7.0 for the flowchart editor,text,sound,graphics,images,animation and video and other multimedia material integration,and demonstration courseware using the function and control of digital cinema,and finally to complete the packaging and distribution of courseware.

Keywords:Multimedia;Courseware;Authorware 7.0;Background music;Interaction;Function

一、概述

为适应国家实施投资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实现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全口径管理,提高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办公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性,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了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把它作为全国投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故制作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的DEMO,并以此为背景开发设计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演示课件。

二、界面、风格及交互设计

界面是演示信息在屏幕上的显示区域及用户操作区域,设计时既要防止课件界面色彩、声像效果等过分浓烈、喧宾夺主,影响演示效果;又要考虑到部分演示内容的枯燥性。故在界面色彩上以淡雅蓝色为主,配合色彩鲜明的按钮图片,并以轻柔的轻音乐为背景音乐,已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强大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交互能力上,本设计中创建了两个导航结构,一种是利用“导航”图标指向框架图标中的某一页,来实现程序内部的跳转和调用。另一种是通过“框架”图标内嵌的导航控件来实现不同页面间的浏览、翻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超文本链接来实现交互性能。

在风格设计上主要体现界面、字幕和显示对象上整体的和谐统一。

框架结构的设计:“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密切相关,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导航结构提供了选择路径的方法,可以根据设置自动跳转到指定的目标页上;“框架”图标可以方便地设计含有图形、声音、动画等组件的页面。

三、多种媒体素材的使用

(一)文本的输入。Authorware可以直接将外部的文本输入到其内部,但是它有一特点就是在文本的输入格式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它只能输入TXT、RTF格式的文件。对于不是这种格式的文档如果采用常规直接进行输入势必会占用很多时间,不利于课件的开发。

(二)图片的应用。使用系统本身的绘图工具箱可以绘制出比较简单的画面,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的羡慕演示文件来说仅仅依靠绘图工具箱不能达到实际的要求,如大量的系统截图、背景图、按钮等,故采取的方法是采用插入外部对象的功能。插入的图片包括系统截图、背景图以及使用Photoshop 9.0中文版修改制作的图。

(三)添加背景音乐。在Authorware 7.0系统中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的声音文件格式,如WAV、SWA、AIFF、PCM、MP3等,在制作课件时,通过“声音”图标 来插入音频和设置声音播放,如控制播放次数、设置播放时间、速率等,可以轻松引用这些声音素材。单击“声音”图标,导入背景音乐the promise.mp3。设置背景音乐的执行方式为“同时”,为满足系统的演示时间,设置播放次数为10次。

(四)数字电影。演示课件中使用了MPG格式的数字电影。 制作过程:使用录屏专家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过程录播成AVI影片,再使用Format Factory格式工厂1.7将AVI格式专程MPG格式,并设置大小为640*480。在流程线上添加 数字电影图标,导入MPG视频。 导入完成后,设置其显示位置,并使用按钮控制其播放或暂停。

四、函数的使用

(一)程序退出功能的实现。首先是程序退出功能的实现。运行程序,点击左上角的 图标,弹出消息框,询问是否结束本次演示。点击“确定”时,程序关闭,点击“取消”按钮,返回程序主页。设置系统消息框的参数,System Message Box(Window Handle,‘信息提示的内容’,‘消息框标题’,数值),其中数值为按钮的现实类型。

(二)首页部分图片交替展示的实现。定义变量x,初始值为1。在图片演示组图表中加入交互图标,并拖入5个群组图标。计算图标中依次为x:=x+1,x:=x+1,x:=x+1,x:=x+1,x:=1。

(三)视频播放控制的实现。对视频播放的控制,主要使用到了两个函数:

Media Pause(Icon ID@"Icon Title",pause)――说明暂停(TRUE)或继续(FALSE)播放指定图标中的数字电影;Media Play(Icon ID@"Icon Title")――说明使指定图标中的数字电影开始播放.若已在播放,则重启。

五、课件的打包与

演示课件开发完毕后,经过反复的调试、修改后,已经可以达到很好的演示效果,交互的设计也很流畅,为方便课件的演示使用,后期的工作就是进入课件的打包与阶段。将制作好的课件与课件中的库文件一起打包能够提高文件的性能,减少文件的数量,使最后的作品的安装、运行更为容易,并且增加了作品运行的可靠性,避免运行时因为找不到外来函数或库文件而发生错误。

点击“文件――设置”菜单命令,进入相应的打包设置。“格式”选项卡设置完毕后,转到“打包”选项卡勾选所有可选的选项。分别为“打包所有内部库”、“打包所有外部媒体”和“重组运行期间短开的所有链接”。设置完成后,点击“文件――一键”菜单命令,对演示课件进行打包。

制作好课件并打包后,就可以,课件时必须随同程序中用到的外部媒体文件或外部函数文件一同,该功能可以将运行作品所需的各种文件及外部函数输出到指定的目录中,从而形成用于发行的最终作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