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油田占地,集约利用,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229-01
引言:我国经济大部分体系为重工业,主要依靠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虽然矿产带动了周边及国家的经济,但是资源的开采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且每年以惊人的增长之势取代耕地、山林。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工矿石油等企业占地面积大于400万hm2,相比居民住宅用地只少了一点点,占我国所有用地的12%左右。石油开采、工矿用地在以后的很长时间是很难恢复甚至是无法恢复的。由此可见,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建设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及时的控制和治理[1]。
一 最近至少十年内,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重工业,其中的煤炭、钢铁、石油天然气占据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大部分江山。当前,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作为很多个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国民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方针政策。然而调查显示,我国黑龙江、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多地的工矿园区和建设用地扩张严重,土地浪费日益增加,多地存在圈地不建设、圈地少建设、建设后不使用等状况,其利用土地粗放、效用低下的问题严重突出,浪费现象令人堪忧,国家和地方对石油等企业的土地投放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指导,监察利用存在严重问题[2]。
1. 电影《私人订制》的结尾,我们看到草原出现许多大坑,严重荒漠化;河流污染严重,这都是煤和石油的过度开采造成的。另外,煤炭和石油的开采对土地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其中,采煤采油占用大量的土地。首先开采前要圈地建设庞大开采园区,后期开采中产生的废水、废料又要集中排放,处理好的话就要更多的土地,处理不好又会严重的污染更多的土地及水资源。这样一来,开采一所煤炭和石油所需的土地是设备的几十倍。开采完的土地下面是空的,后期得不到科学的处理,造成严重的地表塌陷,这都是不可再利用的,而每年我国这样的土地浪费逐步增加。
2. 计划经济体制观念严重影响石油企业的土地管理,这样就导致油企用地的土地产权、产籍管理都没有被重视,管理粗放不科学。油田用地的需求量是慢慢地发展变化的,其中要经历勘探初期到成熟阶段。当开采一部分到枯竭后,开采过程中建设的井站和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都会被停用一年甚至几十年,这期间的所有土地都会被闲置,因为后期还会重新利用,所以这些土地不能被退耕或者难以退耕,造成土地的大量浪费。
3. 土地的总体管理规划属于国家和政府调控,但是像油企等大型国企用地后,政府并没有真正干预规划土地使用,而企业自身认识不到,导致矿区整体建设并没有合理的占用土地。缺少政府的约束,企业就会越来越多的无理占用土地,是土地占用不合理,土地浪费恶性循环。这一切与国家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资源持续发展严重相悖。
二 矿产和石油企业的土地利用必须及时的得到整改,其中,石油企业和地方政府关系的纽带是国土资源管理。随着汽车等消耗油气的机器日益增多,人类对油气等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一方面在国家的控制下对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油气等矿产开发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地方政府又想提高当地经济,所以怎样实现经济增长和土地资源合理使用成为关键的问题[3]。
1. 油气企业所划拨的土地在开采过程集约利用,在开采结束后或改变所属土地的用途时仍然面临土地的有偿使用与否的问题。这种导致土地浪费的情况必须及时改进,如果该土地长期处于游离状态,相信对企业和政府都是巨大的浪费。因此,政府应该提出合理的土地使用规范政策,逐步调整用地关系,节约土地的划分和供应范围,逐渐引入市场调控机制,以土地有偿使用代替原有的油气企业自己划地管理的封闭状态,最终使油田企业和地方政府经济达到共赢的目的。
2. 油气生产过程产生大量污染物,对于环境是极大的威胁,很容易造成环境和土地污染恶化,对油田所在周边的居民生活生产都带来严重的威胁,挑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在我国很多地区,油田企业逐步建立详细的一体化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科学安全的环境管理体制,从勘探到钻井再到生产排污过程都进行严格的环境监制措施,达到划地、利用、防治一体化。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油气企业,为土地的使用和环境的治理提供足够的政策保障。
3. 我们人口众多,可利用土地的占有率很低,所以在总体规划时,必须严格控制企业用地。油田企业用地长期且庞大,但是整个过程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所以油气开采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严格的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布局油田布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地范围,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提倡土地科学利用、综合利用。
三 结论
经过本文可知,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巨大,但是可利用土地并不乐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必须得到重视。石油天然气等矿产是国家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土地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但同时都不能再生。石油等企业用地一直不规范是当今状况,为了后代子孙,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坚定贯彻合理的土地使用政策,规范企业土地管理,监管土地环境,大胆实践土地集约措施,从政府到企业,从上到下形成系统化的科学的土地使用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鑫.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节约用地探讨[J].?国土资源. 2011,24(05):224-227.
篇2
【关键词】土地资源;集约;有效节约利用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供居住的房屋。工业革命期间及之后,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土地资源受到重视,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之上获得更大的产出成为一种广泛的追求。最初,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既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并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从而获取高额收人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其本质是通过增加投入,获得土地最高报酬。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的范畴也延伸至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及配套的政策法规之中。i当前,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就我国而言,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之下,城镇化不断推进,耕地不断减少,同时,现有耕地也存在粗放经营、产出率低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已经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科学、平稳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集约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无疑已经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就当前形势而言,集约和节约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对产业结构同土地利用规划的结合
土地利用规划实质是各种产业要素配置的空间表现,产业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类型,因此,根据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理论,制定同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将有效地节约利用土地并获得更大的产出。因此,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当在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前景,通过系统分析,制定科学的土地政策。
同时,应当制定多层次的土地利用规划。具体来讲,应当对土地资源分层、分区域研究,对大城市、小城镇、农业土地制定不同的利用规划,特别是发展迅速的小城镇的土地利用规划。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发展到中期阶段,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发展迅速,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小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应当克服分散布点的现象,以缓解发展、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ii分散布局是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更加容易造成基础设施、厂房建设等资源的浪费。因此,对小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小城镇相对集中发展,对小城镇土地资源的集约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土地资源的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企业不断增加,大量工业污染物、生活垃圾等给土地资源带来严重威胁,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人们的健康。因此,应当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已经建设的污染项目,要严格控制其规模的发展和扩大,并严令加强排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污染物处理符合相应的标准。应当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特别是一些规模小、技术设施简陋以及生产危险化工原料的乡镇企业的监管,要求建设相应的污染处理设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应当严格新建工业开发区审批工作,防止出现反复建设、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出现,从而优化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集中处理、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环境污染。
3.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为严格贯彻土地资源利用的政策和规范,应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评级体系,将政府、企业、个人等主体的活动纳入体系之中,通过量化土地资源利用,更好地规范资源利用活动。评价体系应当明确区域现有的土地资源类型、数量,并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就主体内容而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应当涵盖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各类建设用地指标(例如,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城镇安置用地、宅基地等)、政府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体系(着重针对政府在开发区建设、其他建设用地节约方面的行为评价)、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奖惩机制(例如,土地集约利用与用地指标安排相挂钩、考核结果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等激励措施),只有通过有规划、有章程的保护措施,才能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工作的开展。
4. 让节约集约土地理念深入民心
土地资源短缺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土地资源的警钟的撞击无时无刻不是在提醒我们——过度消耗、低效利用资源的粗放增长方式以及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难以为继。除了政府层面的法律、政策之外,大众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意识更应当提高。鉴于此,应当加强对民众的宣传和教育,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理论研究;开展相应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研究;对各级地方政府开展“创建活动”的相关人员进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培训;委托部分知名院校进行“创建活动”信息系统开发;开展面向一般公众的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宣传教育。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为节约集约土地做宣传、造声势,节约集约土地的理念必将播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间。
总之,土地资源集约和有效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以及各类单位和个人的合力推动,只有通过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构建合理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动员全民参与,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土地资源才能得到保护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邵晓梅,刘庆,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3月刊第25卷第2期,第83页。
篇3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现状;方法
中图分类号S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177-02
土地的节约集约是针对粗放型使用土地来讲的,注重每一项建设都需要做到节省土地,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建设用地要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全面提升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特别是科学的置换与储备,安排好土地投放的节奏与数量,适当改善当前的土地布局与结构,挖掘土地自身潜能,提升土地的利用效能。
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
首先,更好保护耕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土地,人们之所以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的根本原因是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开展城市建设以及保护耕地,既是矛盾同时又彼此相互支持。城市要发展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土地,而耕地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城市化稳步推进的重要前提。此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能全面节省城市建设。投入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能适当减少对土地本身的投入,提升城市用地的布局以及人口分布的积聚程度。对于城市建设用地需要集中布局,适当集约利用后土地,来不断减少基础设施的运行费用,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与基础性设施,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土地集约节约现状
首先,土地利用的布局、结构不科学。工业工地占到的比例相对较大,交通与绿地偏少是当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因为这方面的用地偏紧,导致出现城市交通拥挤,并且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还存在土地空间布局混乱,不能建立功能合理的布局结构,也就影响了城经济运作,不能全面发挥好聚集经济效能。
其次,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当前的一些项目的土地的宽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利用的效能较为偏低,让原来就紧张的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增加,粗放型使用土地情况较为普遍,土地利用整体效能低,让可持续发展缺少必要的后劲。
3 土地集约节约的有效方法
首先,编订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有效的土地使用规划,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将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建立在全面规划调研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展开全面的把握。制定出一些富有成效的规划,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结构布局以及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科学安排,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能。
其次,做好土地的整理和置换工作。用地区位本身的稀缺性、固定性等方面的要求,需要从集约土地的视角来选取配置方式,真正科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土地整理和置换工作,能切实体现出从土地低效使用到高效土地的利用,能对经济结构调整与引导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每一个层次都需要确定土地利用规划所起到的引导、控制作用,在城市规划的每一个层次需要明确土地整理和置换的具体内容,从整体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的基本需求出发,编订土地置换与整理规划,对需要进行置换与整理的土地进行科学安排,并对整理与置换之后的土地控制指标、使用性质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从宏观层面做好土地的整理与置换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从微观层面来整理或置换后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加以明确的规定,避免因为置换与整理中存在的逐利行为,导致超出了环境、经济的可承载范畴,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确保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
再次,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储备制度实际上由政府委托的相关机构,采用收购、征用以及置换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人手中,将土地逐渐集中起来,在经过对前期的放开之后,按照土地出让计划,再有计划、分批次的将土地投放到市场内。
最后,健全并完善土地利用监督机制。从事土地管理的部门,需要充分使用好权利,对土地使用中的违法行为按照法律的要求给与必要的处罚,对土地闲置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或直接回收。做到政务公开化,加强行政权利行使的透明性与公开性。确定好基础地价和公布工作,全面扩大对低价监管的监测范围,进一步增加对土地使用的监测点与监测数量。加大对土地地价情况变化进行监督,对重要市场信息加大分析的力度,判断并把握好土地市场运作情况,探讨土地分析的供需矛盾,预测土地开发的基本要求。要定期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与路径向社会全面土地供应规划,及时公布土地地价的动态变化情况,引导正确的市场供求信息,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地价出现大规模的变动。
4 结论
总之,土地是重要的民生资源,大力推进土地集约节约用地,将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以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当前土地集约节约中存在的土地利用的布局、结构不科学以及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编订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做好土地的整理和置换工作,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健全并完善土地利用监督机制,提升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安排好土地投放的节奏与数量,适当改善当前的土地布局与结构,全面支持并实现保障发展,发挥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提升土地的利用效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晓东.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09(2).
[2]鲁慧勇,胡秋莉,胡朝阳,梁伟.影响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因素及对策[J].国土资源导刊,2009(1).
[3]梁宇哲.土地利用规划与节约集约用地[J].广东土地科学,2009(1).
[4]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6).
篇4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节约 集约 利用 技术 管理
1. 在技术层面上
一种良好用地管理办法,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制度和可操作性的规程做保证。
研究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应用规划的手段,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用心捕捉能带动城市扩张,又能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的基本措施。把土地的开发强度与产出率作为一个因子,扩大研究成果,满足建设用地市场需求,有序实现集约。
1.1 坚持从规划入手,提高规划的功能和作用,力求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注重规划的前瞻性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完整、长期的系统工程,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科学利用土地的前提,它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时序的规划所构成的交互网络系统。要建立健全逐级控制、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衔接统一的规划体系,必须强化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和政策性,提高地(市)级以下土地利用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2 从产出入手,坚持土地利用的开发强度与产出率挂钩
土地是不能再生的稀缺资源,土地的开发利用不加以控制,没有一个定量的经济标准,不仅是浪费资源,严重的说是通过毁灭资源。实施土地的综合利用,必须把开发强度与产出率一并加以研究,力求低开发实现高产出。特别是工业项目的开发,不少地方圈地现象严重,几百亩的用地仅见一层的厂房,建筑密度不到25%,年产值也聊聊无几,给国家提供的税收也很少,这样的开发必须限制,考察土地利用是否集约、节约用地产出率是个基本要求,工业用地是这样,房地产开发用地,第三产业用地、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都必须坚持以产出率为基础,鼓励支持高产出的用地项目,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做到用地节约、产出集约。
1.3 要从标准入手,城乡规划要把用地标准作为土地利用的强制性内容加以控制
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客观和微观用地指标控制体系。宏观方面,城乡总人均用地、城镇人均用地及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分别控制着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城镇用地规模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实现对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要求,合理制定各项人均用地控制指标;微观方面,抓紧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制定和修改工作,优先开展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教育和公共文化体育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工作,重点做好城市、集镇和村庄内部各项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道路等市政工程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工作,其中要特别严格把关控制农村宅基地标准,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用地指标、居住区用地指标及其环境生态相关建设用地指标。
1.4 从空间入手,加大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程度
城乡用地空间的整合,不仅仅是城乡两种地域景观的物质空间整合,它还是包括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整合。因此,城乡空间规划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用地空间规划,应该是土地、经济、社会和生态规划的结合和统一。需要国土、规划、计划、经济、环保等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建立横向联系机制,避免各自为政,相互制约。然而要实现土地利用的节约与集约,还必须从建筑物用地的纵向来考虑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即开发土地上下空间布局的利用:一要坚持节地升空,出让土地时就要科学提出容积率的标准,让更多的建筑物升向空中,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二要节空伸地。空中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仅是节地的一个方面,同时要考虑向地下要资源,把建筑物能向地下延伸的部分都往地下延伸,开辟地下建筑空间,更多地满足建筑的配套需求。
2. 管理层面上
管理是一种制度与行为的统一体。城乡建设对用地的需求,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当前土地资源严控,各地争相寻求建设用地,以实现城市扩张、项目落地而不顾土地在使用上的节约与集约的前提下,不顾影响环境和无序建设的情况下,必须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体制和严格的用地审批制度,为经济的发展找到双赢的路子,着力做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
2.1 加强规划对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指导
土地管理部门要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城市建设和耕地保护、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城乡规划在用地规模及布局上服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修订和实施中保持协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近期各类、各级建设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通过合理制定土地供应计划,统筹安排规划期年限内各类、各级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比例和开发时序,确保节约和集约用地目标的实现。
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针对当前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可以采取下面三个方法。
(1)加强城镇体系和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大力度整合土地资源。
(2)加强村镇规划的编制。村镇规划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数量、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统筹安排乡村工业用地,严禁零散布局。通过村镇规划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从而减少农村建设用地。
(3)加快城乡规划立法,在已编制完成的城乡规划与规划管理工作间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性联系,从而使城乡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过程能有效地得到保障。
2.2 制定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规划控制标准
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凡不符合节约和集约用地标准的规划,不得审查通过,必须按规定进行修改调整。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外延扩展,实行城乡规划和用地总量管理,即在建设用地规模上要受土地利用规划的制约,在城市用地上要依照城市规划组织实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建设用地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的转变。
2.3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用地布局调整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要求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也应随之进行调整,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业,工业用需求的加大,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建设用地的节约与集约。如可以用收取级差地价的方式允许企业用地的变更,达到充分、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同时应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用地实行土地置换。
2.4 建立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制度
全面掌握城镇和开发区存量土地面积、类型、用途、权属、分布等状况,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体系,开展城市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定盘活存量土地的实施方案和积极稳妥的政策措施,促进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
2.5 建立和完善规划执法监察制度
建立和完善规划执法监察制度可以通过建立规划巡回执法检查制度,实行规划执法监察公开制度,建立纠正行政违法、不当行为制度,建立违法案件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完善规划动态监察制度来实施。
2.6 建立规划审查制度和规划调整管理制度
建立规划审查制度和规划调整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下面四项措施来实施。
(1)强化建设用地项目的规划审查。(2)加强对城市和城镇规划的审查、审核。(3)加强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的审查。(4)完善规划调整的管理、规划调整和修改制度、违反规定随意调整修编规划的责任、规划的公众监督。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national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situation analysis, puts forward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intensive u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river ROM high-speed land resource intensive use of experience, for this summed up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resource intensive us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resources; Intensive use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在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加大,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建设速度迅速提升,高速公路的建设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但是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严峻形势。以2003年为例,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就达到了2291万公顷,其中仅公路建设占用耕地377万公顷。再加上非法圈占土地和不合理使用土地行为的大量存在,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已由1996年的1300392万公顷减少到2003年的1233922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更是降到了1.43亩。到2006年,我国保有耕地1827亿亩,人均耕地1.39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根据2007-2020年的用地规划还需要增加上亿亩建设用地,减少耕地5000多万亩,直接挑战18亿亩耕地“红线”。【1】因此,分析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情况、研究集约利用土地措施迫在眉睫。下文以江罗高速为例,探讨高速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
一、江罗高速项目概况
江罗高速公路属广东省四横高速公路西段,是粤西中部地区重要横向快速运输道,向东通过江中高速、广明高速和广深珠高速等可抵广州、中山、东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区,向西经云岑高速直达广西,是沟通粤西中部地区同珠三角地区、广东同广西及以西等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本项目线路总长约144km,项目总投资约173亿元,沿线途经江门、佛山、云浮3个地级市。项目建设拟用地面积1201公顷,其中农用地1099公顷,涉及耕地234公顷,项目需占用基本农田235公顷。
二、江罗高速建设集约用地分析
1、路线方案优化比选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比选既要考虑适应周围环境特点、节约土地资源尤其要突出耕地资源的环境效益,也要考虑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项目建设的主体工程投资情况等。【2】因此,江罗高速在选线时充分考虑少占土地,尽量选择荒地、山地。项目在各个阶段不断优化线位,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农用地的占用。
本项目原工可阶段对项目起点拟定了三个方案。工可修编阶段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对原工可报告中各起点方案再次进行比选。方案一对鹤山工业园影响大,建筑拆迁数量大,可实施性差;方案二虽然主流交通运营里程短,因此,从减少新建公路里程、减少工程规模、合理利用佛开高速走廊、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对地方土地分割及规划影响等角度出发,本项目起点采用方案三。通过对起点方案比选,减少占用土地面积2136.5亩。
另外,通过对水台-东成段K线与E线的比选,减少用地面积12.2亩,减少占用耕地6亩;通过对竹-托洞路段K线与C线的比选,减少占用耕地15.8亩。
2、 技术标准的确定
本项目起点至平连枢纽立交段(与佛开高速共线段)采用双向十车道的高速公路标准(含佛开现有四车道),设计速度120km/h,路基标准横断面宽49.5m;平连枢纽立交至良洞枢纽立交段采用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l02km/h,路基标准横断面宽34.5m;良洞枢纽至项目终点路段采用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l00km/h,路基标准横断面宽33.5m。
2.1 路基工程用地指标
通过江罗高速路基宽度和填挖高度核算得出用地指标为8.7610hm2/km。而江罗高速路基工程单位实际用地数量为7.5537hm2/km。据此推算,江罗高速路基工程用地比技术标准节约用地102.2897 hm2。
2.2 隧道工程用地指标
通过江罗高速路基宽度的平差计算得出隧道工程用地指标为11.5468hm2/km。江罗高速隧道工程每个进出口连接线预留200米,隧道工程用地面积54.7604公顷,隧道工程单位用地实际为9.1267hm2/km。据此推算,江罗高速隧道工程用地比技术标准节约用地35.6989 hm2。
2.3 交叉工程用地指标
本项目含禾南互通立交等16个互通式立交和37座分离式立交,长20.300 km,总用地353.8180 hm2,按《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共节约用地47.2480 hm2。
2.4 大桥用地指标
桥梁工程采用公式S=KB(L-I)/10000进行计算的用地指标为4.9584hm2/km,而江罗高速桥梁实际单位用地为4.8980hm2/km。据此推算,江罗高速桥梁工程用地比技术标准节约用地1.4636 hm2。
3、与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衔接
本项目选线阶段,充分收集了沿线各城镇的规划方案,采用“远而不离,近而不入”的原则,尽量走规划区的外缘,因此本项目用地既减少了对当地利用价值较高的土地的占用,又与沿线各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密切衔接,实现对土地充分合理地利用。
三、高速公路建设集约用地对策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江罗高速建设过程中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的经验,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笔者总结实现高速公路建设集约用地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公路设计中节约用地措施
①围绕节约土地进行路线、互通多方案设计,将占用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数量作为方案比选的重要指标。路线及互通互交尽可能沿山边、山地、荒地布线。
②对必须要经过的基本农田或耕地,采用低路堤或桥梁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基本农田或耕地的数量。
③加强现场调查,协调好与沿线土地开发、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
2、公路建设前期节约用地措施
①明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控制要求。根据国土资源的现状与公路建设用地现状,以节约集约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为原则,建立不同地质地貌环境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控制要求。
②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审批程序,降低征地行政成本。【3】
③建立完善的用地审计机制。对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进行预审和结算设计。在项目开工前,对用地规模、价格、资金、效益等方面进行预审,凡是未达到一定标准的坚决不予供地。【4】
3、公路建设中节约用地的措施
①采取设置路肩墙、路堤墙、护脚、挡墙等防护形式,减少路基边坡对土地的占用。
②在山坡路段采用小间距分幅错台路基、纵面分离式路基及半路半桥、半桥半洞、半路半洞、悬出式路台等措施,以减少对山体的开挖,达到节约用地目的。
③利用取弃土场,回填腐植土,营造可耕用地。
④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占地情况的监督,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要求具体落实各项土地保护措施。
四、结论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与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保护的矛盾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更加尖锐。如何在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目标前提下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和今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因此需要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卢正宇,钱晓东,李钰男.建立高速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中外公路第30卷第2期,2010(4)
【2】陶双成,孙斌,刘勇,孙亚平.滨湖平微区高速公路建设土地资源节约对策分析.中外公路第30卷第3期,2010(6)
【3】李文军.高速公路建设中如何节约用地.交通与市政建设.550004
篇6
此前的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也延续上一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近期国土资源部还将出台具体的节约集约用地指导意见,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各地生动的节约用地案例很多。“比如浙江省的一个工业园,在工厂厂房的楼顶上种菜,实现了土地的立体利用。这就是工业化、农业化和城镇化可以同步推进的鲜活例子。”
“事例好,关键是怎么推开。”胡存智表示,国土资源部下一步将从两个方面酝酿有针对性的节地政策:一是加强总结提炼各地节地的技术和模式,并在土地管理上推广应用;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用地取得、供地方式、土地价格等方面,创新管理方式和制度措施。
胡存智说,这些政策制定的目标,就是要让大家切实行动起来,转变思路,凝聚共识,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共同家园作出贡献。
改变原有用地方式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注意到,自2013年以来,“从严合理供应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逐渐成为决策共识。如何理解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当前时期的新任务、新目标?
胡存智:为什么今天我们谈城市建设要节约集约用地,要走出新路?首先,我们要向全社会明确发出信号,改变原有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会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其次,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基于我们国家的特殊资源国情和特定发展阶段作出的现实选择。我们国家耕地少,目前耕地数量还在下降,资源约束将更加严峻。同时,建设用地的利用也比较粗放。全国土地二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城镇建设用地达到了145平方米,农村村庄用地人均达到了240平方米,都超过了国家标准的上限。
另外,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结构失衡,工业用地的比重偏高,低效、低容积率的用地情况表现很突出。目前,我国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在0.3?0.6,全国平均工业用地比例达到26%,很多城市达到40%甚至50%,一半都是工业用地。虽然海外的数字不一定是我们的标杆,但是我们比较一下发现,我们还是偏大。比如纽约是7%左右,香港6%左右,伦敦只有2.7%,新加坡只有2.4%。可以说目前我国内地各城市普遍存在着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的状况,部分行业和领域超标准用地、浪费土地情况依然突出。
酝酿节地新思路
《财经国家周刊》:在你看来,当前各地有哪些值得肯定和借鉴的节约集约用地经验?如何将这些好经验上升为制度?
胡存智: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前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主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比如上海市规定,未来城市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规划目标范围内,努力实现“零增长”,建设用地总量不再增加;山东省和江苏省规定,工业不再建单层厂房,建多层厂房可以减免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费用,促进企业自发节约集约用地;湖北省规定,闲置土地的闲置费用由地方税务部门按照土地出让金价款20%代征,促进企业盘活存量用地;还有很多省市都规定,要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在地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这些都是很好的制度规定,有普适性,也有推广性。
国土资源部当前也正在总结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做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9月1号全面实施。近期,还要出台具体的节约集约用地指导意见,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方案。
《财经国家周刊》:近年来,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已经形成基本框架,但从实践效果来看,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下一步国土资源部有哪些新思路?
胡存智: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思路,概括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则,节约集约用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二是优化布局的原则,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三是提高效率的原则,在土地粗放利用的情况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当前的重点,也是我们的着力点、发力点;四是保护耕地的原则,耕地是养活中国人的基本,我们必须保住。
第二,在节约集约用地中要实施三大战略。一是要实行总量控制和减量化。只有对用地的总量和规模实施控制,并且逐步减量化,才能节约集约用地。如果资源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全社会也许就不会有节约集约的动力和需求;二要实施优化布局和进行格局调整的战略。只有优化布局,才能承载更多的经济社会活动,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良性运转;三要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的战略。经过多年的建设,土地利用上已经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优化、深化和重整。
要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等等,推动城市更新,依法盘活农村的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建设用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国土的综合承载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要构建四个机制。推动节约集约,要健全规模导向的机制;要完善市场配置的机制,通过市场配置和利益调整,促使产生节约集约的内生的自发动力;要强化激励和约束的机制,要鼓励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广泛推动使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形成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的行动和风气;还要完善评价考核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及时把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向社会。
七举措保障目标落实
《财经国家周刊》:具体到政策实施过程中,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采取哪些举措保障节约集约用地目标的实现?
胡存智:深化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我想应该有7个方面的举措,也是下一步我们要采取的。
第一,就是要管控规模。按照控制总量、减少增量、盘活存量、保持流量、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来推动。到2020年,努力逐步实现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减少。
我们要采取的措施,比如,在严控建设用地总量方面,对于低效用地的扩张要阻止,要重点控制东部,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已经确定为优化开发区域的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建设用地以盘活存量为主。
另外,还要强化土地计划的调节。比如适当安排人口100万?300万城市的新增建设用地,合理控制300万?500万人口城市的新增建设用地,对人口超过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不是所有区域),除了生活和公共设施用地以外,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防止中心城区继续无限扩张。
第二,就是优化布局。要加快完成全国城市开发边界、基本农田永久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控制用地布局,提高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水平;同时调整用地比例,使得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的结构更合理。具体的措施,一要强化规划的布局管控,二要严防城市新区和开发区的无序扩张,三要调整建设用地的比例,四要有序引导产业用地的空间协同。
第三,要实行标准控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体系。标准体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上统筹考虑。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要建立单位GDP的地耗、开发强度、建设用地占比等宏观指标;在市县和城市层面,要建立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区域平均容积率、建蔽率等中观的指标;在建设项目和工程的层面,要建立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等具体的微观指标。
通过标准的引导和配套管理制度,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单位地耗再下降30%,城市新区和开发区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综合容积率提高10%?30%,建筑密度提高5%?8%。
要发挥标准的控制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措施。一个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要加快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综合指标引导体系,要将省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和地耗下降指标、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比例、城市综合容积率等,作为考量本地区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指标;二是市县要测算本区域的综合容积率、投入产出指标,对区域的容积率进行整体控制。在区域总控下,地块容积率可弹性供应,不再一一锁定具体地块,这样可以让地方更自主、更好地建设城市,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良好格局;三是各地还要对照目前“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和建设用地下降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合理制定“十三五”的下降目标。
在微观层面,要严格执行各类项目用地标准,主要从五个环节入手。一个是设计环节,做可行性研究的时候就要遵守用地标准,不能浪费土地,从源头就要抓好;第二个环节是,在项目准入环节要严格把关,不能把低效用地的项目放进来;第三个环节,在开发建设阶段,要按照建设标准规范用地,不得突破指标;第四个环节,要加强监管和评价,把土地使用的标准等控制性要求写到出让合同等法律文书中,作为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固定下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完善我们现有的标准体系,并继续进一步研究诸如光伏产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用地的标准。
第四,要市场激励。要用市场激励的手段,来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的水平。
主要措施有五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二要规范划拨用地入市和价格管理;三要完善市场的租价均衡机制;四要开展土地增值收益的测算,分区域分用途测算好,完善相关税制,推动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形成合理比价;五要理顺地价的机制关系,要建立起基准地价、工业地价和其他地价的合理关系。同时要按照地上地下综合利用空间的原则分别设立不同的地价关系,鼓励使用地下空间。
第五,要盘活利用。节约集约用地的一个重要领域和重要方面是要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存量土地要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和专项行动来推动开展。要促进批而未用土地的有效利用,要盘活闲置土地,要推动城市土地的整治和城市更新,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要推进矿区土地复垦。
第六,要示范推广。要总结推广节地模式和节地技术,发挥示范的推广作用,促进形成全民节约集约用地共识,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能够真正在社区、在企业、在家庭都能够体现出来。
第七,要完善考核评价。一要持续开展国家和各省市的地耗目标评价考核,二要开展城市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三要完善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制度,四要完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并向社会公布节约集约用地考核情况,促进地方政府对节约集约用地负总责。
《财经国家周刊》:过去,由于一味追求GDP增长目标,又缺乏节约集约用地的约束性政绩考核机制,部分地方政府缺乏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主动性,影响了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构建节约集约用地的社会共识?
篇7
关键词:土地利用;节约集约;临汾市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只增不减,致使其日益短缺,而面对这样的情形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发掘出有限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临汾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现状分析
(一)区域概况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中游,是山西省11个地级市之一,下辖17个县(市、区)。临汾市土地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占山西省13%,地形轮廓大体呈“凹”字型分布,四周环山,中间平川,全境分山地、丘陵和盆地三大地形单元。平川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理条件,决定了山地多平川少,旱地多水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为了加快“四化一体”的步伐,即工业新型化、城乡生态化、市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用地的需求刚性上升,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二)二现状分析
1、建设用地供求不协调
近几年来,城市发展较快,集聚效应较强,城市人口膨胀,导致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增加,在土地供应量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供需矛盾越发凸显。
2、耕地的保护与新增建设用地的扩大之间存在矛盾
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建设用地增长过快,通过改变土地的性质,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事实上造成了耕地的大量流失。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还要保障土地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协调难度大。
3、土地资源开发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临汾市的平川面积占总面积的19.4%,水分、气温条件好,适宜耕种,且土地开发潜力较大;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6%,水分、气温条件差,不宜耕种,且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二、临汾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用地闲置和低效利用普遍
在经济全球化与城镇化的推动下临汾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城市的空间利用出现了低密度和分散化倾向,建设用地规模过度扩展,投资开发强度不足,导致推动闲置和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例如,建设厂房,单层多于高层,容积率低下;在城市的拆迁规划中出现了一些拆迁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的闲置土地。而在农村,随着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导致了不少偏远地方出现了大批的空闲住宅、空心村及闲散地,土地浪费十分严重。
(二)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为了提前完成某个惠民工程和公益事业设施,追求利益,最大力度的给予招商引资项目最优惠的条件,用以租代征的办法搞建设。如,用农业用地搞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开发用地面积,新建各种开发区,在没有依法取得建设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情况下,擅自先征地、供地等。在一些乡镇中,政府即使土地所有者又是经营者和管理者,致使职责划分不明确,土地监督力度不够。
(三)土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许多乡镇企业、工厂大量涌进城镇,由于企业设施陈旧,技术落后,且缺乏系统的环境规划,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给城镇环境带来了不可恢复的创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煤炭工业是临汾市的支柱产业,全市地下含煤面积为11250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55.49%。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依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迅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同时大量开采煤炭直接和间接的破坏了土地,造成地表塌陷,土壤污染煤炭在利用过程中又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影响。
三、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措的措施
(一)更新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
临汾市政府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将节约集约利用地水平的提升作为全市重点的工作之一。同时,还需不断推进土地资源观念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及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管理,创新宣传方式,向全市人民推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举措及成效,使国土资源知识家喻户晓,增强广大市民珍惜土地资源的责任意识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依法依规管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衡量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低的条件之一,通常情况下,较高的产业结构水平有利于区域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2015年,临汾市第一、二、三产所占GDP比重是7.8%、48.5%和43.7%,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层次低,极大地制约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因此,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支持和整合工业园区,提升产业层次,并根据临汾市山地多,平川少的特点,将其设立在远离城市,且符合园区发展要求的山地丘陵地区,以缓解用地压力,从而有效保护耕地,加快产业的发展。
(三)做好城市绿化和环保工作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是城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长期以来,临汾市作为全国的重要煤炭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对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但同时也使本市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损坏。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临汾市各县(市、区)应加强对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增加对环保的投资逐步改善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走绿色健康的城市化道路。
(四)加强闲置土地的处置
一是要盘活闲置低效率的土地。采取“引、促、限、逼、罚”的措施引导用地单位主动盘活闲置地,同时要建立预防新生闲置地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废弃场地和仓库等闲置用房。适当地增加厂房的建筑高度,提高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容积率。三是政府要加大对旧小城区改造的资金投入,把分散的,小块的面积利用起来。四是要盘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17个县(市、区)被列为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的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矿业存量用地,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用地支撑。
四、小结
如今,经济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是保障经济增长保护数量的最有效的最合理的举措。临汾市要系统地长远地规划处理好耕地的同时,严格控制新增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桥陆印,周伟,曹银贵.山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13(3).
[2] 杨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3,(1).
[3] 黄洁.山西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4,(20).
篇8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节约;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1 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的关系
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都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土地的优化管理,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自我调控能力的推动下,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土地得到充分的、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缓解了人地矛盾。而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又使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们对于土地管理的投入也会大大增加,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的原则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导向。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形势日趋严峻。出现这种严峻的局面,是人们在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认识不足,对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措施实施不到位。所以,要利用科学发展观为思想导向,引导人们对土地管理进行优化,对土地节约利用的方法进行改进。我们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土地资源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的土地资源观,不是禁止开发土地,也不是贪功冒进,胡乱开发土地,而是要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和节约利用并重,实现土地经济的均衡发展。而现阶段我国的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土地资源异常紧缺,所以要以节约为主,把节约放在首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开发型的土地使用方式转变为节约型和经济增长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优先使用储备土地。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困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土地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当前我国虽然是人地矛盾很突出,但是有一些土地却因为其在某一阶段的利用价值没有凸显出来,就被废弃、闲置或者是被低效使用了。对于这些土地,要充分挖掘其使用价值,将之合理利用起来。在进行各类项目的建设时,国土、城建规划和招商等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宝贵,在同等的条件下,要优先使用储备的土地资源进行项目的建设,对于故意闲置土地、浪费使用土地资源的不法商人,要坚决依法收回其土地的使用权,从而盘活土地资源。
2.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利用,就是要严格控制土地使用规模,调控土地使用结构,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和产业的布局。在土地使用的规模上,不能大手大脚,盲目进行占地和圈地,要依法对一些恶意占地和圈地的行为进行惩处,不能随意浪费使用土地资源,也不能随意破坏农用耕地和自然土地,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在土地的使用结构上,要鼓励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农村居民建筑向乡镇或者中心村集中,工业厂房应该使用多层建筑等,向空中延伸发展,以节约土地利用。在产业的规划上,要鼓励一些投资商到一些闲置、废弃土地的地区进行投资,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利用废地和荒地进行项目的建设,尽量占用耕地,有序地进行土地的开发和管理,从多方面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
2.4 利用科学技术。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管理和节约利用,就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国土地经济的发展服务。如土地的调查、监测和规划编制,是土地进行集约节约使用的重要手段,进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研究及其动态监测系统等的建立和建设,有利于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检测和监督,并为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如动态遥感监测技术,能实现对土地资源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和监测,并对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进行核查,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在技术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
3.1 挖掘与合理利用闲置土地。
要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而集约化我国现阶段是通过迁村并点、建设农村住宅集聚区和旧城改造等形式,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而在城镇化进程的建设中,总会有一些土地被闲置或者废弃。如旧城搬迁后留下的旧城土地,企业搬迁后留下的闲置土地,学校合并之后留下的废弃或者闲置的土地等,都是可以进行再利用的资源,这些都要充分进行挖掘,防止土地资源被闲置浪费。除了要充分挖掘闲置土地之外,还要将闲置的土地进行合理地利用。对于非法囤积土地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法商人,要坚决依法进行惩处。
3.2 建立健全土地市场配置机制。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说过,集约化是土地市场合理配置的基本思路,而发展土地市场是实现土地合理配置、节约使用土地的根本方法。同时,为了提高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和水平,政府要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进行统一征地和统一储备,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农村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味的寻求规模大肆建设,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村民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有计划的向乡(镇)以及其他中心村集中。我国农村建设用地遗留的问题是农村村点分布广,随意性较强,自然村不能集中靠拢,所占区域较大,土地浪费严重。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住宅建设,要集中修建村民住宅小区,避免出现城中村现象,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进行二次拆建。对于农村住宅建设还存在房屋的二次建设现象。在农村房屋二次建设较为普遍,在原有房屋所占面积的基础上扩建,或者移到其他区域进行建设(其中包括占用耕地)。这些现象体现了农村建设用地缺乏规划性,不能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合理建设。
3.3 加强土地节约利用的宣传教育。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使珍惜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科学发展观的意识深入人心,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的艰巨任务,加强宣传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一是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为优化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扩大农村弱势群体的市场参与程度,大部分的土地在农村,农村的人口也占的比重也最大,所以要将农村弱势群体参与到土地市场来,就会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土地的市场配置当中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土地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构建社会主意和谐社会也是有利的。
4、结论
根据十的目标精神,我国要建成全面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从各个方面做出努力,优化土地管理、合理使用土地和节约土地资源等,促进土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篇9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统领,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的保护耕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节约集约用地,一是要节约用地。认真执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要集约用地,必须提高每宗建设用地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要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双峰县农村村民建设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和《双峰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实施,在严格农村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是农村宅基地建设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二是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特别是水田建造住宅,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建造住宅。三是农村居民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应当充分利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空闲地和原有宅基地,村内有空闲地和原有宅基地未充分利用的,原则上不批准新宅基地,并严格宅基地面积标准。四是村民自治组织应依据本地乡规民约,采取具体可行措施,做好宅基地退还工作,积极推进“空心村”治理、旧宅基地及其他废弃建设用地复垦,复垦增加的耕地优先用于补充村民建房占用的耕地,县人民政府通过以奖方式,对积极开展复垦增加耕地的,适当奖励复垦人。五是村级基层组织负责制订村庄规划和农村宅基地管理自治章程,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是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二、保护耕地红线、保护科学发展。
篇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预测,对土地利用规模、布局结构、开发秩序所作的统筹安排,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从我县来说,它事关当前城乡发展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问题,更事关全县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这次修编工作。
(一)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适应土地管理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建设用地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相当艰巨。就来讲,我县是农业大县,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急速增加,发展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破解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国情、县情出发,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调控各类用地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
(二)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的重要基础。党的全会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年10月23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年)》。《规划》包括总量指标、增量指标和效率指标三大类,其中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指标这六项为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是规划期内不得突破或必须实现的指标。这些指标再次传递给我们两个重要的信号:一是突出对耕地的特殊保护,二是强调对建设用地的控制。这两大信号突出了耕地保护与控制用地的核心管理意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土地“闸门”将进一步关紧。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实现这些指标,关键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只有科学修编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利用管制措施,才能真正把国家的土地政策落到实处。
(三)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就我县实际情况看,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工业、民生、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渐暴露出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我们必须通过规划修编,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必须通过规划修编,加强区域调控和管制,统筹安排城镇和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特别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工作的重点,这些都必须要有充足的土地指标作为保障。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从发展的角度、战略的眼光去认识,去谋划,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做,绝不能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给今后发展留下后遗症。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高水平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期年是年,一直要延续编制到年,时间跨度大,规划期限长,既要重新确定规划期间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方针,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整分配。我们必须理清思路,抓住关键,科学统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修编任务。
第一,要扎实开展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工作。规划实施评价是修编规划的前提,也是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年开始修编,年批准实施。由于上轮规划没有预期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部崛起和我县“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战略的实施,逐渐暴露出发展战略定位不准、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无法适应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尤其是一般农田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吸取经验和教训,我们对上一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进行认真研究和评价,提出改进规划修编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增强新一轮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要认真研究有关重要问题。要从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重要问题,为规划修编工作提供支撑。一是充分论证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科学分析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提出统筹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的措施。二是对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合进行研究,提出规划期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数量和空间布局,并研究实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合的新机制和保障措施。三是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土地的集约利用潜力,研究建立用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盘活存量用地的措施。四是研究我县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布局的影响,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提出符合未来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第三,要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保护基本农田是必须坚守的一条红线,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我县经济及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潜力不断释放。虽然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速度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摸清土地资源“家底”,为今后城市拓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留足空间,确保长远发展。
第四,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规划修编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一项主要原则。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把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强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基础作用,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要对毁坏农田、旧宅基地、空心村和废弃的工矿企业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对能够利用的低洼地、荒坡、荒沟进行开发,最大限度挖掘我县土地潜力,增加耕地总量。二是要控制各类建设用地规模,新上的工业项目能不占耕地的尽量不占耕地,城镇建设、农村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尽量少占地。三是要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盘活土地存量,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利用的现状。要继续加大闲置土地清查处置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增加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容积率,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第五,要做好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联系,密不可分。要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各专项规划的制定要认真贯彻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根本方针,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土地持续利用水平作为重要内容,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要搞好上下级规划的衔接,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的需要,科学预测未来建设用地需求,统筹协调,留足空间,使规划真正起到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特别是要围绕“一城五区、几个重点镇、八个重点产业、一项重点工程”的发展思路,搞好用地规划,留足发展空间;对近期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要一宗一宗落实到具体地块,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顺利进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加上9月底前必须提交全部成果,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必须采取过硬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作为近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精心组织,协调配合,切实把每个环节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县里成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相关编制办公室。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我在这里进一步明确:这项工作各乡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书记、乡镇长要亲自抓,及时解决修编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凡是规划修编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要亲自过问,由集体研究决定,确保规划修编不吃“夹生饭”,一次成功。
二要注意宣传发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牵涉面广,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规划修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宣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大力宣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规划用地理念,争取广大干部、群众、企业、行业、农村基层组织对规划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