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篇1

关键词:益生菌;人类健康;应用前景

1.益生菌的概念

益生菌是指可与宿主互利共生的微生物,由希腊语“对生命有益”而得来,是能在人体肠道定殖,并产生有益功效的微生物的总称[2]。

常见的益生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两大类。其中乳酸菌包括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双歧杆菌包括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等[1]。

2.益生菌的功能

2.1调节肠道菌落平衡

益生菌对人体肠道菌落有着调节其优势组合,增强机体防御免疫能力,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的功能。主要机制如下:

①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及其他生理化学物质,杀死病原菌或阻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益生菌在生长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和抗菌肽等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②益生菌的生长会与其他菌落产生竞争,通过竞争性抑制和粘附性生长的方式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防止病原菌的吸附和生长。

③通过生物夺氧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一些需氧类杆菌以活菌形式进入人体肠道,在生长中消耗氧气造成局部缺氧。而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多为厌氧型微生物,因而有利于其在肠道定殖;病原微生物多为需氧型微生物,因此生长受到抑制[3]。

2.2降低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确实对降低胆固醇有功效,但对于其原理还没有确定的解释,目前对于其降低胆固醇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一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可产生胆碱水解酶。该酶可特异性对胆盐进行水解,并释放得到游离胆盐和氨基酸。同时由于胆固醇与游离胆盐可发生共沉淀现象,因此可将胆固醇分离出来,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②菌体本身对胆固醇有吸附作用,包括:1.细胞壁吸附;2.细胞膜吸附3.细胞质积累胆固醇4.上述方式结合[8]。

③由于醋酸盐有增加血清胆固醇作用,而丙酸盐有抑制肝脏对胆固醇的内源性合成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在体外某些益生菌可降低醋酸含量,增加丙酸含量。因而猜测若此过程在人体内也发生,则可对血液中胆固醇有适当的降低[8]。

2.3刺激机体增强免疫力

人体肠道的免疫系统十分发达,而益生菌在免疫调节的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同时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目前观点为,益生菌主要依靠增强抗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激活巨噬细胞以及增强免疫球蛋白的活性来实现免疫调节的[4]。

3.作为益生菌广泛应用的基本要求

益生菌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已有二十多年,在应用中人们对于益生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像乳酸菌这种人类掌握较透彻的菌株,应用更是更为广泛。然而人类对于益生菌的安全性研究尚且不充分,且在一些感染部位也分离出过一些益生菌,因此在使用益生菌时也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尤其是对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要慎重使用。因此在评估益生菌安全性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侵染性

人体肠道在发育不完全、有炎症或免疫力低下时益生菌会突破肠壁进入机体,引发一系列的炎症,这种现象称为易位[3]。目前已有心内膜炎由酵母乳杆菌易位引发而产生的情况出现。而益生菌吸附于有炎症肠膜上是否会对粘膜进行降解进而引发感染,这一点有待研究。

从理论上来讲,这些能在宿主体内定殖的微生物,都可能会导致宿主被感染,因此也算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3.2致病性

用于食品和医药方面的菌株不能为治病菌株,尤其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要注意。对于婴儿来说,由于其倡导发育尚未完全,因此益生菌对婴儿的肠道影响尚未确定。

3.3耐药性

益生菌中不能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因为益生菌一旦定植人体肠道,其内部的基因可能会发生飘移,进而使肠道中其他菌落拥有抗性基因,使病原菌也携带抗性基因,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4毒性

益生菌能产生细菌素,而细菌素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因此益生菌的使用也需要慎重。

4.展望

目前,随着人们对益生菌的原来越深入的研究,益生菌的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关于益生菌的应用研究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益生菌不仅被应用于食品行业,更被应用于人类医学以及畜牧业等领域[9]。虽然益生菌的发展时间还不到一个世纪,但其发展速度却不容忽视。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益生菌一定会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尚婧晔.肠道菌群代谢作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

[2]张家超.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中国食品学报 ,2011.

[3]陈思.人体肠道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和安全性研究现状, 2007.

[4]李军训.益生菌的分类、生理功能与有效性评价研究进展, 2010.

[5]张利娟.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6]高侃.益生菌调节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及作用机制,2013.

[7]杨远志.益生菌与益生元对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调节作用,2009.

篇2

【关键词】肠道菌群;抗生素;耐药基因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61-01

定植于人体肠道的细菌种类及其分布是维持人体健康重要因素。来自于环境和临床的抗生素使用在杀灭和/或抑制细菌生长的同时给予细菌抗生素筛选压力而致耐药基因在各个微生物生态环境包括人体肠道菌群系统中广泛传播,菌群失衡易引发各种肠道内、外疾病。

1肠道菌群结构、功能及影响因素

人体肠道内定植有数量庞大的细菌、病毒、真核生物和古生菌等微生物,它们通过相互影响以及与人体相互作用而组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细菌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大约由1000到1150种细菌组成[1]。Eckburg等[2]通过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大部分属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和疣微菌门,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优势菌门。肠道菌群结构复杂,不同个体肠道菌群组成各异,但人体肠道定植着至少160种细菌[1]。

大多数肠道微生物对人体是无害或者有益的,它们与机体保持共栖或互惠共生的关系,在肠腔形成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抵御病原菌入侵,保护和促进肠上皮细胞发育,产生短链脂肪酸等,因此肠道菌群被称作一个“被遗忘的器官”,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是可变的,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表明,孕期菌群暴露和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饮食、环境、年龄、抗生素等[3]都会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乃至正常功能发挥。

2 抗生素与耐药基因

自青霉素发现以来,各种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兽医、水产养殖、农业及其它人类活动相关领域中,通过作用于细菌生物合成通路中必要生物分子,如核糖体、拓扑异构酶、DNA和RNA聚合酶、细胞膜和细胞壁、二氢叶酸还原酶等而干扰细菌生长[4]。抗生素大量使用、滥用和习惯性使用导致抗生素不能完全被吸收和代谢,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放到环境中[5]。在我国多个省份以及国外许多国家环境中都能检测到高浓度抗生素残留物[6]。抗生素直接给予细菌筛选压力,细菌菌群携带着大量的耐药基因并通过不同途径广泛传播。研究表明,耐药基因大多由质粒、转座子、整合子和噬菌体等多种移动遗传元件介导在细菌群体中水平转移,易致各个微生物生态环境组成耐药基因储库。

3 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影响及耐药基因在肠道菌群间传播

近年来,抗生素使用引起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改变及导致菌群中耐药菌株和耐药基因增多并广泛分布引起全球高度关注。Jernberg等[7]研究表明连续7天克拉霉素使用后肠道菌群拟杆菌属急剧下降,两年内不能恢复到其最初组成状态,而且相关抗性基因erm(B)、erm(F)、erm(G)等增加并持续存在。直接的抗生素筛选压力短期内即能改变菌群组成并导致特异性耐药基因出现并持续保持。环境耐药菌株及其携带的各种耐药基因可以通过空气、水、直接接触,尤其是食物链等[8]方式进入人体肠道而致肠道菌群中耐药基因增多。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细菌个体间紧密接触更利于耐药基因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在菌群间传播,因此肠道菌群组成一个耐药基因储库,可以介导菌群之间多种耐药基因持续、广泛传播。

细菌间耐药基因交换和转移需要特定的条件,必须保证受体菌与供体菌相互接近并能接纳供体菌相同耐药基因载体(如质粒、整合子)。虽然细菌可以主动或被动交换DNA,但会受到细菌特异的防御机制来抵制外来DNA的入侵以限制基因转移;质粒不相容性也会限制部分质粒介导耐药基因传播。即便细菌顺利交换和转移,外来DNA必须能自我复制或者整合到基因组,否则受体菌并不能表达耐药特性。如Ⅰ型整合子是研究参与耐药基因转移比较热点的移动元件,研究表明[9]即便Ⅰ型整合子能成功在细菌间传播,但当整合酶基因失活时会限制整合子基因盒中耐药基因表达,且整合酶基因表达受SOS修复系统调节。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肠道菌群结构、功能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婴幼儿期是肠道菌群定植的过渡时期,此时期菌群结构将长时间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和代谢功能等;新抗生素开发受限,现有的抗生素仍会持续运用各领域中,抗生素耐药及耐药基因会持续在各个微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和传播,人体肠道复杂和高密度的微生物组成无疑是一个耐药基因储库以及促进各种耐药基因转移的场所。

面对肠道菌群结构独特性,研究肠道共生菌群包括有益菌和条件致病菌等耐药菌株分布情况以及其携带和传播耐药基因的方式和途径的差异,对于深入了解和控制肠道菌群抗生素耐药以及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Qin J, Li R, Raes J, et al. A human gut microbial gene catalogue established by metagenomic sequencing[J]. Nature, 2010, 464(7285): 59-65.

[2]Eckburg P B, Bik E M, Bernstein C N, et al. Diversity of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al flora[J]. Science, 2005, 308(5728): 1635-1638.

[3]王文建, 郑跃杰. 儿童肠道菌群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 25(006): 727-730.

[4]von Nussbaum F, Brands M, Hinzen B, et al. Antibacterial natural produc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exodus or revival?[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6, 45(31): 5072-5129.

[5]苏建强, 黄福义, 朱永官.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13, 21 (4): 481-487.

[6]Bu Q, Wang B, Huang J, et al.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in China: A review[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3, 262: 189-211.

[7]Jernberg C, L?fmark S, Edlund C, et al. Long-term impacts of antibiotic exposure on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ta[J]. Microbiology, 2010, 156(11): 3216-3223.

篇3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奥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3.099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病变性疾病, 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但对其研究发现, 肠道微生物环境改变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有助于改善肠道生物学屏障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1, 2]。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观察微生态制剂和奥沙拉嗪联合应用在此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 均符合诊断标准[3], 同时排除肠道肿瘤患者、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能完成本实验疗程患者、智力和精神障碍患者、不能遵照医嘱服药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 平均年龄42.6岁, 女13例, 平均年龄43.8岁;轻度溃疡性结肠炎14例, 中度溃疡性结肠炎16例;病变表现为连续分布27例, 间断性分布3例。对照组男18例, 平均年龄41.9岁, 女12例, 平均年龄42.8岁;轻度溃疡性结肠炎13例, 中度溃疡性结肠炎17例;病变表现为连续分布共28例, 间断性分布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奥沙拉嗪(辽宁诺维诺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384, 批号:111123)治疗, 1.0 g/次, 4次/d。观察组给予奥沙拉嗪联合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9980004, 批号:111204)治疗, 奥沙拉嗪服用1.0 g/次, 4次/d。金双歧服用2.0 g/次, 2次/d。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3]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个月内患者复况, 记录两组患者中的复发例数。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个月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变情况, 症状包括大便次数(6次/d为3分)、大便性状(硬便或大便成形为0分、软便为1分、糊状便为2分、稀水样便为3分)、血便(无血便为0分、便中有带有血丝为1分、便中有血块为2分、便血为3分)、腹痛(无腹痛为0分、轻度腹痛为1分、中度腹痛为2分、重度腹痛为3分)、里急后重(无里急后重为0分、有里急后重为1分)、腹胀(无腹胀存在为0分、有腹胀存在为1分)。上述症状积分下降百分比=(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和治疗前相比, 积分下降百分比为(79.2± 11.3)%;对照组积分下降百分比为(50.3±8.7)%;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治疗24个月的复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个月内复发1例, 复发率为3.3%;对照组患者复发10例, 复发率为33.3%;观察组治疗24个月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研究表明, 正常人体的肠道内存在菌群, 而菌群分布的数量和分布的密度从小肠到结肠在逐渐增多, 这些菌群在肠道内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平衡的微生态环境系统[4]。一般来说,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对肠道上皮产生保护作用, 同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认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的肠道菌群失调存在一定关系。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缺陷等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起着重要作用[5]。基于上述研究, 微生态制剂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6]。

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均给予奥沙拉嗪治疗, 而观察组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治疗。奥沙拉嗪对改善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慢性炎症方面有显著疗效, 金双歧含有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能快速补充益生菌, 有效抑制有害菌, 可修复重建肠道生物屏障[7, 8]。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下降百分比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微生态制剂和奥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复发率低, 优于单用奥沙拉嗪治疗,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陆h琳, 沈洪.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4(3):28-30.

[2] 孙勇, 丁彦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与病理变化关系的探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9, 2(1):26-28.

[3] 陈文华, 黄国栋, 方承康. 溃疡性结肠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5(7):51-53.

[4] 路远, 雷晓薇. 奥沙拉嗪联合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 2(3):292-293.

[5] 张彩凤, 李贞娟, 艾芳, 等. 不同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中国药房, 2011, 12(14): 1291-1293.

[6] 伍秋蓉, 周隽, 何继东, 等. 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10(5):315-321.

[7] 朱柏桂, 陈中和, 张梅. 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7(8):538.

篇4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肝硬化;双歧三联活菌;乳果糖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1(c)-0120-03

Clinical Research on Bifidobacteria and Lactulose in Treatment of Cirrhosis Enterogenous Endotoxin

LUO Yu-ha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Yichang Fifth People’s Hospital, Yichang, Hubei Province, 443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fidobacteria and lactulose in treatment of cirrhosis enterogenous endotoxin. Methods 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enterogenous endotoxi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6 were group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ifidobacteria and lactulos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ndotoxin, liver func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x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0.41±0.05)EU/mL and (0.29±0.06)EU/mL and (0.40±0.06)EU/mL and(0.17±0.04)EU/m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ran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Endotoxemia; Cirrhosis; Bifidobacteria; Lactulose

榷舅厥枪惴悍植加谝略体、螺旋体等微生物及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中的一种脂多糖,当上述微生物高速增殖或死亡时,会释放大量内毒素,从而引发内毒素血症[1]。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90%左右[2-3]。该研究给予该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46例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以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收治的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7~68岁,平均(46.84±12.23)岁;Child-Pugh肝功能:A级12例,B级20例,C级14例。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30~67岁,平均(47.92±12.14)岁;Child-Pugh肝功能:A级13例,B级22例,C级11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4];②血清内毒素检测阳性且大于0.1 EU/mL。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性免疫疾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肝硬化常规治疗,包括护肝、退黄、利尿、控制食盐摄入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双歧三联活菌(国药准字S10950032),2粒/次,3次/d;乳果糖(国药准字H20103621)10~30 g/d,口服。两组均持续接受相应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

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分置血清,血浆内毒素(ET)使用鲎试剂动态比浊法应用BET-48G细菌内毒素定量测量仪测定;使用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效果:以ET定量降低0.050 EU/mL,体征、症状消失为显效;ET定量降低0.025 EU/mL,体征、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血浆内毒素、肝功能指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以[n(%)]表示,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1 血浆内毒素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内毒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肝功能

两组患者治疗前AST、ALT、TBi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43例(93.48%)高于对照组的36例(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硬化患者多有肠道动力减弱、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临床表现,易发肠道黏膜屏障受损、细菌移位和内毒素灭活功能衰减。而内毒素对血细胞、血管及多种脏器均有较强毒性作用,可激活Kupffer细胞大量释放炎性递质和细胞因子,导致肝细胞因肝脏小血管痉挛性收缩而坏死,增加多种并发症发生几率,加深肝脏受损程度[5-7]。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微生态制剂因其能够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肠道pH值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双歧三联活菌可提高肠道内有益菌的优势,抑制潜在致病菌的生长,提高肠道内IgA水平,从而恢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优化机体病菌抑制能力并减少细菌移位。江巧丽等[8]研究表明,给予乙肝后肝硬化失代期患者益生菌制剂可明显降低内毒素水平,与该研究中观察组血浆内毒素(0.17±0.04)EU/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29±0.06)EU/mL结果一致。张霖等[9]研究结果证实口服微生物制剂有助于降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20%以上,从而有助于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乳果糖作为轻泄剂,有助于加速肠道蠕动,促进有益菌繁殖,通过酸化肠道以灭活内毒素[10-11]。该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治疗后其内毒素、肝功能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提示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对清除内毒素、保护肝功能具有显著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可显著缓解肝内炎症,清除内毒素,改善肝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喜艳.肠源性脂多糖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3,33(5):416-423.

[2] 冯丽丽,汪晓军.肝硬化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9):496-498.

[3] 郭力维,粟劲松.缺血性脑卒中后肝损伤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107.

[4]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分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杂志,2000,8(6):324-329.

[5] 于慧超,马玉东.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参麦注射液对MODS犬的脏器保护作用[J].中外医疗,2014(35):51-54

[6] 杨娟.肠道菌群与血管内炎症[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 37(3):263-267.

[7] 王华胜,李晓洁,张胜威.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评分和结肠炎症评分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16, 35(14):96-97.

[8] 江巧丽,谢齐贵.益生菌辅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0):111-114.

[9] 张霖,赵明敬,赵威.微生态制剂对慢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262-264.

篇5

益生菌是当摄入量足够时能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1]。人们常把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上的益生菌称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益生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47年,Hansen等[2]首次报道在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可以有效增加仔猪的体重并且改善其健康状况。随着对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日益深入,定义也经历了数次变化。1974年,Par-ker[3]提出“益生菌是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有机体或物质”。随后的科学家Fuller[4]认为其定义不够科学,因为定义中的有机体和物质指代不明确且不能与抗生素区分开,在1989年将其修订为“一种活的、可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而对动物施加有利影响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新定义排除了具有争议的“物质”一词,同时强调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微生物并且对动物机体产生有利的影响。1992年,Fuller[5]再次将益生菌的定义修订为“单一或者混合菌种,通过改善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而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这次修订不再把益生菌发挥益生作用的地方限定在动物机体的肠道内,例如维持呼吸道、生殖道或皮肤微生态平衡的微生物也可以叫做益生菌。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将益生菌定义为“摄入量足够时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1]。这一定义去除了影响机体微生态平衡这一限定,更加拓宽了益生菌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其研究的深入,益生菌的定义还可能发生变化。文中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指的是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上、基于FAO/WHO定义的益生菌。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控制官员协会(AAFCO)2009年公布允许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微生物菌种有46种,我国2008年批准使用的有16种(农业部1126号公告)。其中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由于其本身的特性,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目前,研究与应用较多的菌种还有活性酵母、双歧杆菌、肠球菌和链球菌等。以往研究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维护动物肠道健康、缓解不良应激、改善畜舍环境、调节机体脂肪代谢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的功能。还有研究者认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替代抗生素功能的作用。本文就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主要功能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今后在畜牧业生产上的科学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维护肠道健康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其黏膜形态结构影响动物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报道显示,黏膜绒毛变短使小肠与肠道中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减少,使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隐窝深度加深表明绒毛细胞更新快,成熟率下降[6-7]。益生菌对肠道组织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影响[8]。Awad等[9]用添加乳酸杆菌的饲粮(每千克饲粮中含有1×109活菌单位)饲喂肉鸡后,其肠道黏膜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也增加,使肠道维持良好的结构形态,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饲料转化效率,提高肉仔鸡的体增重。Giang等[10]试验结果也表明,由枯草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复合活性微生物添加剂可提高仔猪生长阶段对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等有机物质的消化率,进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9%。另外,断奶仔猪应激会导致肠道受损,消化道功能紊乱,饲粮中添加酵母菌也可以加快其断奶后小肠黏膜结构的恢复,增加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并且使肠壁黏液层厚度降低,改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11]。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益生菌还可以提高采食量和回肠消化率,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断奶后5周的生长性能,这个试验结果同时也表明了由多菌种组成的益生菌的应用效果要优于单一菌种[12]。Moallem等[13]用活酵母作为添加剂饲喂奶牛,日平均干物质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2.5%,日平均产奶量增加了4.1%,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这个试验表明,酵母是通过改善瘤胃环境来增加对干物质的采食,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动物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它们与机体紧密结合形成肠内生态平衡,同一个体的不同阶段甚至在同一阶段不同的环境中,肠道内菌群的数量及组成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肠道菌群自身及肠道菌群与机体之间始终存在着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的维持对于机体的健康是必需的。益生菌通过竞争性排斥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的定植[14]。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制包括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或抗菌物质、竞争营养素或结合位点、抗毒素作用、刺激免疫系统[15]。Giang等[10]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以减少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增加肠道中乳酸菌数量和有机酸的含量,减少大肠杆菌的定植。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酵母菌,肠道黏膜的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增强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11]。Lee等[16]报道,芽孢杆菌可以降低肉鸡血清α1-酸性糖蛋白的水平,但能否发挥作用与菌株有很大的关系。Mountzouris等[17]研究了不同水平的混合益生菌(主要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对肉鸡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和粪中菌群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益生菌对血浆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和总免疫球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提高了粪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浓度,降低了粪中大肠杆菌的浓度。Choi等[18]试验比较了液体深层发酵和固体底物发酵产生的由多菌株组成的益生菌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的影响,结果显示,固体底物发酵产生的益生菌改善了粪中的菌群结构,提高了粪中乳酸杆菌的含量并且减少了粪中梭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LeBon等[19]用混合益生菌(布拉酿酒酵母菌和乳酸片球菌)饲喂仔猪,增加了小肠黏膜高度和隐窝深度,并且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数量。综合以上研究表明,外源添加益生菌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动物肠道中的数量,为动物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肠道环境。

2缓解不良应激

热应激是目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动物热应激,使其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和紊乱,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抵抗力降低,重者死亡率增加,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Sohail等[20]报道,益生菌可以维持肉鸡热应激时肠道菌群的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活动,降低肾上腺皮质醇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机体体液免疫。Deng等[21]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应激破坏产蛋鸡肠道黏膜结构,降低肠道黏膜免疫水平,在每千克饲粮中添加1×107活菌单位的地衣芽孢杆菌可以明显改善热应激条件下肠道的黏膜结构,保持黏膜免疫反应,克服蛋鸡采食量和产蛋率的下降。另外,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以降低热应激时肉鸡的氧化损伤,从而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利影响[22]。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可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对仔猪的抗氧化机能有改善作用[23]。Koda-li等[24]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分泌的胞外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3改善畜舍环境

随着畜禽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已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畜舍中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不仅使养殖人员感到不悦,而且降低了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生产性能。降低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措施通常为增强通风换气、放置气体吸附剂或喷洒化学除臭剂和在饲料中加入添加剂等。动物体内和体外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Chang等[25]用乳酸菌处理饲粮使鸡舍环境中的氨气水平、粪便pH和水分含量都明显降低,挥发性有机物质(如1-丙醇、1-丁醇、3-甲基己烷和2-甲苯等)都降低到检测不出的水平,其他的主要恶臭气体(如丁酮、己醛和二甲基二硫醚等)也有降低,说明乳酸菌可以减少肉鸡舍中恶臭气体的产生,显著改善畜舍环境。硫化合物和氨化合物是动物粪便中主要有毒性和气味的物质。Naidu等[26]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KE99与表皮基质细胞和Caco-2单层细胞有很强的结合力,并且减少大肠杆菌在生物基质上的定植,显著减少MRS培养基中的含硫和含氨化合物。Chu等[27]报道,益生菌减少有害气体产生是由于其改变了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组成,显著降低了粪便中丙酸盐含量。畜舍中恶臭气体的产生和粪便的残留是由于粪便中没有足够使之降解的微生物[28]。益生菌改善畜舍环境可能是因为加强了动物后段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减少了产生恶臭气味物质的排泄,或是增加了粪便中使粪便分解的微生物数量,加强了畜舍中粪便的分解[29]。

4改善畜产品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畜产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胆固醇含量受到广泛关注[30]。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改善畜产品品质普遍的方式就是调节其中脂肪酸的组成和胆固醇含量。Salma等[31]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荚膜红细菌可以提高肉仔鸡腿肌和胸肌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降低蛋黄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其随粪便的排出,并且提高蛋黄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32],蛋鸡饲粮中添加水平为0.04%时,显著降低了蛋黄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并且随着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递减[33]。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还可以使鸡蛋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增加[38]。Tsujii等[34]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荚膜红细菌都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肝脏甘油三酯的含量。Yang等[35]在饲粮中添加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显著改善了肉鸡的肉质和胸肌的脂肪酸组成,增加了胸肌C20∶5n-3和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并且提高了胸肌肌内脂肪含量,降低剪切力。凝结芽孢杆菌也可以改善广西三黄鸡的口感,降低胸肌的剪切力和滴水损失[36]。Parra等[37]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伊比利亚猪的肉质没有影响,胆固醇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原因可能是与所使用的菌种和试验周期较短有关。

5替代抗生素

1929年英国的Fleming发现了抗生素,1945年在美国投入工业生产,从此开创了抗生素工业[39]。抗生素由于其显著的抗病促生长作用逐渐成为饲料中用量最大、最广泛的添加剂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人类抗药性细菌的出现,人们逐渐发现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抗生素带来的种种弊端[40-43]。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个国家逐渐开始采取强硬的手段和措施限制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上的使用,2006年1月欧盟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44]。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通过营养调控维护肠道健康和改善肠道功能,是抗生素非常有潜力的替代品[45-46]。Mountzouris等[47]研究表明,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混合益生菌可以提高肉仔鸡的体增重,改善饲料转化效率,与添加卑霉素组没有显著差异。Wolfenden等[48]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枯草芽孢杆菌PHL-NP123使23日龄肉仔鸡体重达到853g,优于硝苯胂酸的852g,同时也使盲肠中定植的沙门氏菌减少了25%。Yeo等[49]的研究也发现,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使前3周肉仔鸡的增重效果好于添加氯代土霉素,是因为干酪乳杆菌降低了小肠内容物脲酶的活性。上述研究表明,部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虽然表现出了替代饲料中抗生素的巨大潜力,但是具体的替代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篇6

【摘要】:益生菌是一种可以对人体产生有益影响的活性微生物,因其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受到广泛的追捧。本文从益生菌的基础概念入手,简要介绍益生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并试着分析益生菌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益生菌;保健作用;发展前景

一、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指投入后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人和动物)健康水平和健康佳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1],它是人类生命的健康根源。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包括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3]。

早在1899年,法国的蒂赛就发现,双岐杆菌与婴儿患腹泻的频率及营养有一定的关系,并率先分离出了第一株菌种双歧杆菌(当时称为分叉杆菌);1908年,俄国科学家伊力亚·梅契尼科夫通过对保加利亚人的饮食习惯进行研究,发现当地的长寿人群有着经常饮用发酵牛奶的习惯,在进一步的实验分析后正式提出了“酸奶长寿”的理论;直到1965年,LillyD.M.和StillwellR.H.在他们发表的论文“益生菌—由微生物产生的生长促进因素”中最先使用益生菌Probiotic这个词来描述一种微生物对其他微生物促进生长的作用[1]。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不同的益生菌种在防治疾病方面发挥了其特有的功效。

二、益生菌的保健作用

益生菌通常存在于人体肠道和生殖系统内,正常情况下有益的菌群和有害的菌群应该是相互制约、共同存在,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所以,当人体内有充足的益生菌时,人就处于一种比较健康的状态;当人体内的菌群打破这种平衡后,人的健康状况就会下滑。研究表明,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都发挥了其特有的功效。

1.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益生菌在消化道中释放的各种酶能够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及糖,并且可以缓解肠道吸收不良的症状,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2]。益生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和维生素D的吸收;产生的丙酸、正丁酸等能够降低肠内的pH值,从而抑制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的入侵。此外,益生菌还可抑制有害的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例如,在牛奶饮品中加入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产生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从而缓解乳糖不耐症。

2.治疗肠道疾病

人体肠道是细菌存活最多的地方,有500多种不同的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聚集在一起。其实人体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肠道失衡引起的,也就是肠道内的菌群失衡导致的,所以只要让肠道内的菌群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就能够治疗或缓解病情。益生菌在医疗中最常见的用途就是对腹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其在腹泻、旅行腹泻、婴幼儿腹泻及抗生素治疗引起的腹泻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另外,益生菌对于肠道的炎症和功能性疾病也表现出直接,例如对于缓解肠易激综合症引起的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Lactobacillusplantarum299v和DSM9843在临床上就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3.调节血胆固醇、血脂、高血压

在日常饮食中如果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对血胆固醇有较大的影响。实验表明,益生菌能吸附食物中的胆固醇,促使其向体外排泄[1]。所以,服用益生菌或益生菌制品,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人体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有效调节血脂。数据显示,高血脂病人在服用Lactobacillussporogenes3个月后,总胆固醇平均降低32%、LDL胆固醇平均降低35%。在动物和人体试验中也都证实了益生菌的摄入可降低收缩、舒张压,具有抗高血压的作用[3]。

4.提高人体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可以抵御病原菌的侵犯。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菌群是互相制约的,当有益菌群的数量多于有害菌群时,就可以防止有害致病菌入侵,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激活巨噬细胞活性、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并能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来其它有害菌的生长;还能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4]。

5.预防癌症、抑制肿瘤生长

益生菌的抗癌功效一直都存在争议,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其在预防癌症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其一是益生菌或其活性代谢物可以黏附或降解致癌物质,从而减少人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其二是益生菌能够改善肠道环境,抑制肠道内某些可能参与致癌物形成的酶(如β—葡糖醛酸酶、尿素酶、硝基还原酶等)的活性[3],也就降低了癌症的发生率。

三、益生菌及其产品的发展前景

目前,益生菌已广泛运用到食品、药品及保健品中,尤其是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市场。各式各样的益生菌保健品也在整个世界流行开来,包括含有益生菌的牛奶制品以及益生菌片剂、胶囊、口服液、粉末制剂等等。当然,眼下应用益生菌最多的还是在发酵乳制品的生产方面。特别是欧美等的一些国家,其以乳酸菌发酵的乳制品产业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乳制品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虽然益生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但其在临床中表现出的保健和防治功效已经得到肯定[4]。今后益生菌的研究应该向着更微观、更细致的方向发展,包括对已有菌种的继续研究、对菌株特异性作用的识别以及如何加强菌种在加工、消化过程中的活性和稳定性等等。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益生菌的研究会进一步加深,其应用范围也将超出现有水平,可以说益生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商机。

参考文献

[1]郭兴华.益生菌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李琴.益生菌营养及保健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2):106-109.

篇7

关键词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根除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12-0552-03

幽门螺杆菌HP是由Marshall等科学家于1983年首先成功分离得到。许多研究[1]证实,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密切相关,目前推荐的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联合两个抗菌药根治HP可获得65%~90%的根除率,但仍有10%~35%的患者细菌不能被根除。此外,根除过程中常会产生抗菌药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等。近来很多研究[2]报道,一些益生菌在体内外均能抑制HP在胃肠道黏膜定植,许多益生菌与三联疗法联合的临床试验获得较高HP根除率,不良反应也明显降低,但也有很多临床试验结果不支持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能提高HP根治率的观点。本试验通过根除HP时联合应用培菲康后观察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以进一步评价益生菌对H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经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即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选前未接受过抗菌药治疗,无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或免疫功能缺陷。120例患者进入本次试验,并随机分组(标准三联组,即A组,加用培菲康组,即B组),全部病例完成治疗,治疗后4wk随访复查。全部病例中,男67例,女53例,平均年龄34.8±1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

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斯特拉制药公司生产) 20 mg或雷贝拉唑(江苏济川制药厂生产)10 mg,克拉霉素(江苏恒瑞制药公司生产)500 mg,奥硝唑(四川珍珠制药公司生产)0.5 g ,每日2次口服,B组加用双歧三联菌(培菲康)420 mg,每日2次口服(服用时与抗菌药物服用至少间隔2 h)。疗程均为1 wk,治疗期间及疗程结束至再次复查前均不给予其他药物。停药4 wk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了解HP根除情况并调查不良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及不良反应观察:记录治疗前消化道症状,并于服药后第1、4周末复诊,记录病情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

HP清除标准:治疗后第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者评判为HP根除。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上腹烧灼感、反酸、嗳气等症状缓解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 不良反应情况

A组有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腹泻、失眠、乏力、口腔金属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B组仅有4例出现了轻微的恶心、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卡方检验有极显著差异(P

3 讨论

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的方案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联合2种抗菌药的三联疗法[3],但易造成菌群失调,甚至肝肾功能损害。而且,随着抗菌药在HP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耐药发生率不断上升,以致HP根除难度越来越大[4]。微生态疗法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决目前存在的多种问题。近年来,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防治HP感染有了新认识。

益生菌是肠道内有益于健康的微生物制剂,可以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5],向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转递信号,平衡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产生,从而在肠道内创建宿主和微生物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启动上皮更新、黏膜血流和蠕动而影响黏膜免疫系统的发展和功能。益生菌已被用于与肠道菌群改变的一些疾病的治疗,包括根除HP、炎症性肠病、肝性脑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目前研究得较多的益生菌主要为乳酸菌和双歧杆菌[6],其他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肠球菌等也被认为是益生菌。培菲康主要成分为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是人体肠道固有菌群,分别定植在肠道上、中、下部位,能在肠道迅速繁殖,在整个肠道形成屏障,调节人体的微生态平衡。Collade等[7]报道,双歧杆菌能分泌热稳定活性蛋白,对于抗菌药(甲硝唑和克拉霉素)敏感和不敏感的HP均有抑制作用,乳酸菌是目前益生菌中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类,嗜酸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在体外能拮抗HP的生长,抑制其尿素酶活性及其对胃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肠球菌不仅能产乳酸,显著抑制其尿素酶活性,还能分泌一种热稳定、抗蛋白酶酶解的抗菌物质。体外试验表明,肠球菌培养上清液能显著抑制HP的生长。

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使用益生菌治疗HP感染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8]。目前较多研究证实,单用益生菌不能彻底根除HP感染,但能抑制HP在胃黏膜的定植,减轻胃炎的程度。在三联疗法联合根除HP时加用益生菌能提高HP的根除率,并降低三联疗法过程中产生的恶心、呕吐、头痛及腹泻的发生率。Iakovenko 等[9]一项对照研究中,将98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接受三联抗菌药加益生菌治疗,另一组只接受三联抗菌药治疗,其HP根除率分别为89.1%和63.5%,Sheu 等[10]也证实三联疗法加AB-yourt(含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酸乳酪)与单用三联疗法比较,前者的HP根除率达91%,而后者的HP根除率为78%,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 田雨,王蔚虹.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共识意见[J].中国医药导刊,2007,9(2):103.

2 童锦禄,冉志华,沈骏,等.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荟萃分析[J].胃肠病学,2007,12(11):662-666.

3 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新进展[J].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8(6):12.

4 胡伏莲,韩英,孙忠实,等.消化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3):129.

5 顾同进,曹忆嵘,张伟,等. 益生菌在消化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胃肠病学,2007,12(11):643-645.

6 喻钢,魏华,曾明,等. 抗幽门螺杆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 药品评价,2006,3(2):130-136.

7 Collado MC,Gonzalez A,Gonzalez K, et al.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re among the antagonistic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Bifidobacterium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J]. Int J Antimicr. Agents, 2005, 25(5):385-391.

8 陈春云,汪春莲,谢云.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及益生菌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15(25):2690-2697.

9 Iakovenko EP, Grigor’ev PIa, Iakovenko AV,et al.Effects of probiotic bifiform on efficacy of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 treatment[J]. Ter Arkh, 2006,78(2):21-26.

篇8

论文摘要:介绍了兽医用抗微生物药当前发展及应用的现状,指出必须根据动物疾病的种类、药物的理化性质、动物的生理特性,科学规范地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抗生素),才能很好地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抗微生物药是指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剂,主要用于全身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抗微生物药品用于临床兽医已有多年,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大量的试验表明,抗微生物类药物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或减弱机体免疫功能。但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不合理使用和滥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药物残留间接危害人类健康等。

1抗微生物药物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抗微生物药物的免疫调节机制常见的有:

(1)影响巨噬细胞粘附、趋化、吞噬和杀菌作用。

(2)影响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下淋巴细胞向母细胞分化、增殖。

(3)影响抗体生成和补体活化。

(4)使免疫器官受到抑制,进而使免疫活性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或使其易于破坏。

(5)穿过细胞膜进入某些细胞,如巨噬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直接破坏细胞的吞噬功能、生长代谢功能以及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2药物残留的检验方法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耐药问题日益突出。肉类、蛋类及乳品内的药物残留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问题。药物残留的检验成为控制药物残留的关键。测定药物残留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3种:一是利用生物测定法(Bioassay),二是化学分析法(Chemicalanaiysis),三是兼生物和化学的酶联免疫检查法(Enzymeimmunoassay)。

为能快速确定动物食品中是否有残留及大致确定残留药物的类别,国外通常做法是遵循一定程序对被测产品进行取样,按规范要求对样品进行快速筛选检验,然后再用更精确的方法确证超标药物的品种和准确含量。在快速筛选检验的程序中,细菌抑菌试验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批量样品的实验,而且经济、敏感性好。

3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是临床选用抗生素药物的重要论据。不断推出的新抗生素药物在与疾病斗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临床致病菌耐药率越来越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日益增多,临床抗感染工件日趋困难,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由于经济原因及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临床用药监测条件,个体化给药无法开展。细菌药敏试验也不普及,在使用抗生素时只凭经验和习惯性用药,常造成本地区抗生素的乱用和滥用,致使耐药株增加。

4抗微生物药物PK-PD研究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研究可以描述药物对微生物产生效应的时间动力学过程及时间作用类型,对评价药物的有效性、推测最佳治疗剂量和用药间隔、不良反应最小化以及避免或减少药物耐药性都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PK-PD研究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础,对于全面反映药物、宿主及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药物疗效,制定最佳临床给药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PK-PD整合用于优化兽药给药方案刚刚起步,相比人药在此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大的差距,应进行各种药物在动物体内体外的试验来获得数据并用于兽药给药方案的优化。给药方案的优化体现在细菌的清除和症状的痊愈、耐药菌出现的几率最低、不良反应减少等方面。在兽药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中,PK-PD参数对制订合理有效的给药方案、降低兽医临床上细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未来兽药生产厂家药物开发与研究、设计合理剂型与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

5兽用微生物制品技术开发

作为畜禽疾病预防控制的有力武器,兽用生物制品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兽用生物制品的技术进步,后者的进步又促进了畜牧业的繁荣。同时也应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兽药,其研究成果为动物与人类的健康、现代生物科学探索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的特性和安全防护方面的漏洞,也会出现某些生物灾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微生物制品是抗生素、化学药品、激素类的理想替代品。它除具有中草药的优点外,还有一般中草药没有的优点,即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微生物制品的研制、应用理论目前日趋成熟和完善,微生物制品生产工艺由实验室转向工厂化,生产品种规格日益丰富,为兽用微生物制品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微生物制品的生产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酵生产难度大、产品标准难统一,加工储运过程中耗氧、高温均使其大量失活,动物胃酸对微生物有灭活作用,在胃肠道定植能力不强,颗粒饲料制粒过程中微生物失活,使用效果不稳定。因此,微生物制品生产、应用技术开发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一是微胶囊包埋;二是研制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如寡糖。

6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

抗微生物药物是目前兽医临床使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药物,对控制家禽传染病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当前不合理用药较为严重,常造成治疗失败、不良反应增多、药品浪费、细菌耐药性产生、兽药残留等,为了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必须切实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1)严格掌握适应症。推断或判定病原微生物,选用适当药物,如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鸡慢性呼吸道病选用氟喹诺酮类、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等。

(2)制定给药方案。根据药动学特征,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保证剂量合适、疗程充足和防止不良反应。

(3)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不滥用抗菌药物,能不用尽量不用,单一药物有效不要联合用药;及时、足量、疗程恰当;尽量避免局部用药和长期用药;病因不明或病毒性感染不要轻易使用抗菌药物。

(4)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家禽体况,增强机体免疫力;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合理。①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特征: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因未明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易出现耐药性的细菌感染;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②必须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性和机理进行选择,避免盲目组合。根据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可将抗微生物药分为4类:Ⅰ类为速效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Ⅱ类为慢效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Ⅲ类为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Ⅳ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I类与Ⅱ类合用出现协同作用,I类与Ⅲ类合用出现拮抗作用,I类与Ⅳ类合用无明显影响,其他合用多出现相加或无关作用。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合用疗效并不增强,但可能相互增加毒性或出现拮抗作用,如氨基糖苷类之间或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之间。③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

7参考文献

[1]丁焕中,曾振灵.抗微生物药[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4(9):12-16.

[2]吕贵喜,吕世秀.21世纪我国畜牧兽医技术发展方向[J].饲料广角,2001(6):10-12.

[3]孙雷,杨桂香.兽用抗微生物药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05,35(2):38-40.

[4]阙鹿枫.用细菌抑菌实验法快速检测抗微生物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J].河南畜牧兽医,2001,22(1):18-19.

[5]梁晶,杨伟业.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调查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4):354-355.

[6]高延玲,陈杖榴,王付民.抗微生物药物PK—PD研究在优化兽药给药方案中的应用[J].中国兽药杂志,2005,39(8):27-31.

[7]BLASERJ,STONEBB,GRONERMC,parativestudywithenoxacinandnetilmicininapharmacodynamicmodeltodetermineimportanceofratioofantibioticpeakconcentrationtoMICforbacterialactivityandemergenceofresistance[J].AntimicrobAgentsandChemo-ther,1987,31(7):1054-1060.

篇9

关键词:分散红G;生物降解;β-环糊精;降解效率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99-2

0 引言

染料特别是合成染料在纺织工业、染化工业和造纸工业中广泛使用,目前,投放市场的染料多达三万多种,用量达到每年15万吨,使用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染料就高达六万多吨,其中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合成染料特别是偶氮染料。人工合成的染料因其结构复杂并且品种繁多、化学稳定性高,从而其生物可降解性低,且多数具有致突变、致畸变和致癌变的三致作用,从而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由于这些合成染料用常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去除,属于难降解污染物,所以染料的脱色与降解目前成为世界性的难点与热点。上世纪70年代末的研究发现,某些肠道微生物可以降解某几种偶氮染料,已经证实多种偶氮、三苯甲烷、蒽醌等结构类型的染料均可被某些微生物降解。后来又发现某些真菌对某些合成染料具有降解能力,如李慧蓉等就对白腐真菌中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系OGC101对六种染料(刚果红、直接冻黄G、活性翠蓝KN-G、金莲橙O、天青蓝A、活性艳蓝KN-R)的降解作用进行过研究。

分散红(Disperse red)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偶氮染料,含有两个芳香环的有机染料分子,其化学性质适合β-环糊精对其进行包合,从而可以提高其溶解度,结构分子式如下:包结配合物β-环糊精是一种以7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相互连接而成的大环化合物。近年来,关于环糊精化学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环糊精的特殊结构,它易与一系列极性较低的芳香环化合物形成包结配合物,来增加难溶化合物客体的溶解度,从而使其在水相中参加有关反应的活性增加。本研究就是在细菌降解分散红G的过程中加入β-环糊精,增加分散红G的水溶性,也就是增加分散红G和有关微生物的作用界面,从而提高微生物对其的降解效率。同时由于环糊精本身不属于污染物,可以在环境中自然分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可能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环保助剂。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微生物

取自浙江稽山印染厂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通过富集、驯化培养,分离出能降解染料分散红G的菌种,它们能在以分散红G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通过反复划线纯化后保藏在固体培养基上,该菌菌落呈乳白色,菌落表面较平坦,表面和边缘较粗糙,在油镜下观察,细胞呈球状,有细胞核,初步认为是一种酵母菌,对其进行分类学的初步鉴定,系属于克洛克酵母的一个种。

1.2 培养基成分

实验所用基本培养基(不含有机碳源)的组成成分如下表:

1.3 主要仪器设备

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仪器制造厂),台式恒温振荡器THZ-82A(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KQ-250B型超声波清洗器(配制溶液用),80-2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

1.4 微生物的分离

从曝气池中取活性污泥,接种于含分散红G的平板培养基中,选择对分散红G具有耐性的微生物菌种,然后挑取一些菌落再接种于以分散红G作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培养基中,

(1)对分散红的光学吸收属性进行扫描,测得染料分散红G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

(2)在最大吸收波长下,分别测得不同浓度分散红G的吸光度值。根据所得数据制得C-Am的直线图如下:

(3)对三个锥形瓶中的溶液,按照一定的时间段(1h,2h,4h,8h,16h…)分别测得其吸光度值(在480nm下),再根据1.6.2中的C-Am图中查出相应的浓度值,计算相应的降解效率,并且画出各自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4)在菌株的降解过程中,不断地有白色絮状的代谢产物产生,因这些代谢产物的散射作用导致了测得的光密度值数据与肉眼所看到的分散红褪色现象不符合的情况,所以在每次测定前,将溶液进行离心(3000rpm),去除絮状代谢代物,然后测定。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2 菌株对分散红G的降解条件

2.2.1 pH的影响 菌株在.pH=5.0,6.0,7.0,8.0的培养基中培养,分散红的降解效率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菌株在pH=6.0-7.0时对分散红G具有较高的降解率。

2.2.2 菌种接入量对降解作用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图2。 由图可知,随菌株量的增加,对分散红G的降解量也相应增大,当菌株量大于0.1×107个时,分散红G的降解率就不再进一步增加,可见在反应体系中菌种的接入量并不是越大越好,可能是菌种的接入量过大,导致菌体间生存竞争压力加大,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发生异化,使之对分散红的降解作用被削弱,从而影响其降解效率。

3 结论

(1)本实验从浙江稽山印染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了一株对分散红G有降解效率的菌株;

(2)分离得到的菌株对分散红G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而β-环糊精的加入,大大促进了降解效率,使降解效率高达99.9%,比不加β-环糊精时明显提高了23.4%。

参考文献

[1] 叶常明.环境科学进展,1993,11(2):36.

[2] 金相灿,等.有机化合物污染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266-275.

[3] Ye Changming,Phthalate Easters in Environment,

Advance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3,1(2):36.

[4] 王建龙,吴立波,施汉昌,等.驯化活性污泥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M].环境科学,1998,19(1):18-20.

[5] Kurane R. et al.Isolation of Microgamisms Growing on Phthalate Esters and Degrad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by Psendomonas acidovorans[J].Agric.Biol.Chem.1077,41(11):2119

[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7]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方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8] 罗明泉,俞平编.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9] 瞿福平,张晓健,等.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1997,18(2):74-78.

[10] 郭江峰,孙锦荷.污染土壤生物治理的研究方法[J].环境科学进展,1995,3(5):63-67.

篇10

【关键词】 复方丁香开胃贴;小儿;慢性;腹泻

作者单位:130051长春市儿童医院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2位[1],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慢性腹泻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等恶性循环状态,是小儿腹泻病死亡的重要原因[2]。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慢性腹泻不及时治疗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酿成严重后果,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缩短了病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2月我院消化科住院的临床诊断慢性腹泻患儿122例,所有患儿大便次数3次/d以上,病程2~3.5个月,平均(2.14±1.36)个月。黄色稀水便98例,黏液便10例,豆渣样便14例;伴发热15例,腹胀53例,呕吐33例;脱水65例;轻度营养不良53例,中度营养不良6例;电解质紊乱68例。所有患儿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食欲不振。大便常规:白细胞2~5/HP 53例,红细胞1~3/HP 33例,黏液(+)12例,脂肪球(+)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97±2.15)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64±2.95)岁。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1.2 临床诊断 参照诸福棠第七版《实用儿科学》相关章节[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给予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1贴/d,置药丸于胶布护圈中,将药芯对准脐部贴12 h以上,3贴为一疗程。方剂主要成份为:丁香、苍术、白术、豆蔻、砂仁、木香、冰片。两组患儿均治疗7 d后判定疗效。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标准[2]。痊愈:患儿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大便成型,次数减少,但较正常较多,其他症状改善;无效:患儿大便次数形状无明显改变,甚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的比较

2.1.1 腹泻消失时间 观察组为(3.02±1.75)d,对照组为(5.21±2.66)d,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1.2 呕吐消失时间 观察组为(2.89±1.33)d,对照组为(4.27±2.59)d,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1.3 食欲好转时间 观察组为(4.97±3.37)d,对照组为(6.58±3.79)d,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2 临床体征的比较 腹胀消失时间观察组为(2.73±1.05)d,对照组为(5.36±2.96)d,两样本均数t检验,P

2.3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分析 于用药第7天进行疗效评估。观察组7 d治愈率79.03%,对照组治愈率56.67%,经卡放检验,两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分析

组别n治愈好转无效

观察组6249103

对照组6034197

注:χ2=8.13,P

观察组62例患儿使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有2例患儿在用药第6天出现局部皮肤轻微发红,略痒,停药后缓解,其余患儿无任何不良反应。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病,导致每年500万儿童因腹泻死亡。慢性腹泻病因复杂, 宿主因素: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3],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使腹泻迁延,持久腹泻又使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肠道致病微生物的作用使肠粘膜受损;或由于急性腹泻治疗不当,滥用抗生素所致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原发性或继发性食物过敏等,触发免疫机制,引起肠粘膜免疫损伤;营养不良,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缺乏影响肠粘膜修复。慢性腹泻又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吸收、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继发感染等恶性循环状态,是小儿腹泻病死亡的重要原因[4],临床治疗也比较困难。因此,对小儿慢性腹泻病的研究及治疗已成为儿科临床研究的热点。

对慢性腹泻患儿应积极进行液体疗法,加强营养、给于肠粘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有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以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补充正常的生理细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和活力, 抑制腐败菌或致病菌的生长,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大多数单纯使用抗炎、营养支持、微生态疗法、肠黏膜保护剂等各种治疗后往往疗效欠佳。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慢性腹泻是脾气虚而致脾胃不和引起的。复方丁香开胃贴其成分为:丁香、苍术、白术、豆蔻、砂仁、木香、冰片。健脾开胃,燥湿和中,调气导滞。适用于由脾胃虚弱或寒湿困脾所致的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嗳气欲呕,腹痛肠鸣等症的治疗。其中丁香具有温中、暖肾、降逆之功效,对于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等有很好的疗效;冰片清热止痛;苍术与白术健脾养胃祛湿;豆蔻与砂仁温脾暖胃,消胀止呕。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苍术能抗溃疡、抗菌消炎;木香能对抗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 丁香、冰片具有止痛、抗菌消炎等作用[5-8]。肚脐(亦名脐中)属中医“神阙穴”,归属任脉。任脉分布在胸腹之正中,与足三阴经和冲脉等交会,有总任和调节诸阴经的作用。足三阴经分属肝、脾、肾,通调冲任可以治疗呕吐、呃逆、胸脘腹疼痛等[9]。“神阙”,属任脉之大穴,有回阳救逆、调理脾胃之功效。《甲乙经》曰:“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9]。

本文在62例慢性腹泻患儿治疗中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辅助治疗临床难治的慢性腹泻,使腹泻、腹胀、呕吐消失和食欲好转时间缩短,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加快疗效;避免儿童疾病口服药顺应性差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慢性腹泻患儿胃肠道负担。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辅助治疗慢性腹泻安全,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89-1299.

[2]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成,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3(6):381.

[3] Sherman PM, Mitchell DJ, Cutz E. Neonatal enteropathies : Defining thecauses of protracted diarrhea of infancy.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4,38(1):16-26.

[4] Sherman PM,Mitchell DJ,Cutz E. Neonatal enteropathies:definingthe causes of protracted diarrhea of infancy. J PediatrGastroenterol Nutr,2004,38(1):16-26.

[5] 卢丹,李平亚.丁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4):58.

[6] 李曼玲,范莉,冯伟红,等.苍术的化学药理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11(4):79.

[7] 殷静先.白术的药理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0,11(6)527.

[8] 吴寿荣,程刚,冯岩.冰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草药,2001,32(1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