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用信息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信用信息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外汇管理信息系统信用体系
论文摘要:随着外汇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原有的外汇信息系统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外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高效的外汇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议。
外汇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因此,建立规范、高效、诚实、信用的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对于提升我国信用等级,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形象以及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建立外汇市场信用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建立高效的外汇管理信息监测系统。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要求,外汇局对应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等相应开发了国际收支统计监测、汇兑业务统计申报系统、银行结售汇管理系统等十几个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的运用,增强了监管的时效性,方便了涉汇主体的外汇收支活动,为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扩大,以及外汇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这些信息系统在数据共享、预警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远不能适应外汇管理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外汇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1.外汇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数据共享性差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是在适应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基本是每增加一项新的外汇业务就要增加一个系统或报表。外汇管理的外汇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已有十几个,基本覆盖了外汇局所有业务领域,但由于每项外汇业务需求的提出时间先后不同,指标设计口径不一,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无法充分发挥子系统有机整合后的整体优势,对于有效利用外汇数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且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资本账户的放开以及证券、保险和服务业的进入,为了保证有效监管,每项业务都要增设新的系统,那么,外汇管理的信息系统要以成百上千计算。
2.外汇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方式原始建立高效的外汇管理信息监测系统,对外汇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数据的采集方式和统计监测系统的综合分析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行的统计监测系统游离于银行自身业务系统之外,以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为例,客户国际收支交易的涉外收付信息虽已存在于银行自身业务系统中,但在进行申报信息的报送时,银行仍须将这部分信息录入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中,既加大了银行工作量,又存在二次录入错误的可能。目前,外汇局与银行、企业的信息传导载体还主要是纸质报表,大部分数据采集来源于手工台账登记,然后手工汇总后通过专门的统计程序上报。这种数据采集方式不仅会发生因填报人在统计内容理解上的偏差而导致人为统计错误,还会由于手工采集速度的限制而导致在信息掌握上的滞后性。加入Wl’O以来,我国涉外经济增长迅猛,跨境资金流动日益频繁,新的交易种类不断涌现,跨境收入金额迅猛上升近10000亿美元,如此大规模、高频率的跨境资金流动,如果都要用手工台账方式统计汇总,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3.外汇信息监测系统缺乏有效的预警、预测机制高效的外汇流动预警、预测机制是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指标的设置必须体现管理者的意图,从目前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和其它系统看,还停留于信息的采集、汇总阶段。仅局限于对各类具体业务的事后统计,缺乏必要的信息加工、利用、分析和反馈机制特别是缺乏对异常信息的的监测、筛选以及对外汇流向的事前预测,加上外汇信息的流动渠道不畅,信息反应迟缓,所以对违规、违法的外汇流动的监管就缺少快速、敏捷的反应机制,对决策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
4,外汇信息监测系统不能反映涉汇主体的交易全貌账户是统计的基础。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虽然已在全国推广实施,但该系统不能反映全部企业或企业全部的外汇收支活动。一些对公单位的结售汇,如出口结汇、捐赠结汇、进口购汇及其相应的收支等,可以不通过外汇账户进行收付,致使外汇账户收支不能完整地反映涉汇单位的涉外经济活动。特别是作为对银行外汇业务监管的主线的结售汇未能在该系统得到体现。另外,该系统还未含银行自营外汇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汇账户,企业开证付汇保证金账户等,因而导致外汇管理部门在对企业外汇收支活动监测中,没有目标、没有重点,使企业的一些外汇违规行为因账户系统的局限性没有及时暴露和制止。
二、构建我国外汇市场信用体系的思路
外汇市场信用体系主要包括:完善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规范的行政执法和内控制度,畅通的政策宣传和反馈渠道,高效的外汇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互通互联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统,科学的信用评价和奖惩制度,以及严格的失信惩戒机制等。其核心内容是高效的外汇市场信息管理系统。虽然外汇管理已经建立了十几个信息系统,但是由于这些系统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外向型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有着明显的计划经济和行政直接管理的烙印。这些信息系统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建设外汇市场信用体系,首要任务就是对相关外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逐步建立高效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1.更新外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2006年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外汇管理工作应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管理方式的转变,实行平衡管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外汇管理经历着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现场检查向非现场核查、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如果再延用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行政管理思维方式,显然是难以解决复杂和深层的问题,外汇管理的有效性越来越弱,而且管理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高,并且我国现在外汇资源已由稀缺转为相对过剩,因此,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外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也必须随之转变,并且应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统计指标和统计内容的设计上,应紧紧抓住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彻底摒弃面面俱到的管理理念。国际经济的交往相比国内经济有着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的交往中,抓住主要矛盾,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尽量简单化。这也是对我们的管理能力的一个考验。
2.建立以外汇账户系统为主轴的信息监测系统账户是统计的基础,是资金流动的“中转站”和资金存量的“蓄水池”,也是监管分析资金流量和存量的重要窗口,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外汇管理信息监测系统,必须以改革现行的外汇账户系统为着力点。指导思想:只要有外汇收支行为的单位都必须开立外汇账户,凡未开立外汇账户的单位的外汇收支行为,银行都不能受理,所有的外汇收支都必须在外汇账户中反映(其中:包括银行结售汇业务)。具体思路:以时间划分:账户可分为长期账户和临时帐。以业务性质可分为经常项目账户,资本项目账户和特殊账户。经常项目账户为长期账户,一个企业只能开立一个经常账户,账户的发生额原则上只能是贸易项下的,外汇局通过经常账户的发生额与海关出口或进口报关额核对,数据相差太大,外汇局可追查其原因,并可取代出口收汇核销系统。外商直接投资项下资本账户的一般为临时账户,可根据外商的进资计划确定账户有效时问,并根据外商的投资额确定账户的最高限额,上述只要有一项指标达到,账户自动关闭。同时,以账户系统为主轴、根据不同的外汇业务性质开设不同性质账户,并根据账户性质设立不同的子系统。
篇2
护士长是医院临床第一线的管理者,需要用大量的时间与各种人员进行沟通。良好的有效的沟通可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获得护士的支持。护士长信息本,也就是护士长与护士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形式。
1 信息本的应用
自制一本记事本,封面写上护士长消息本,首页写上护士长留言、护士长反馈信息信息留言。护士长留言时应注明日期、时间并签名。护士长每天查阅信息本,以了解来自护士的信息。
2 信息本的内容
包括传达会议精神、布置工作任务、医生信息、病人信息(表扬、批评)、护士长的各种信息。
2.1 护士长留言 ①传达院部、护理部的会议精神及有关指示,要求护士认真贯彻执行;②布置工作任务,要求护士及时完成;③传达医生对护士的意见,好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足的地方要求护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协调好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④传达召开公休座谈会的意见及平时病人的意见;⑤工作忙的时候护士长提醒大家“三查七对”,重病人多时提醒大家“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服务态度,及时与病人沟通避免医疗纠纷;⑥护理质量检查时发现问题及时告诫,并要求限时整改;⑦病房发现有盗窃现象时,提醒护士在进行晨间护理时应告知病人,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夜班同志“及时关门”;⑧对新知识、新技术及注意事项摘抄在信息本上,以便护士及时获得信息;⑨平时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及时在信息本上批评指正,不一定药点名批评,对工作积极、自动的护士给以肯定或表扬;⑩逢年过节,护士长在信息本上给大家祝福,道声平安,使护士得到关怀和温暖。
2.2 护士留意 ①提前提醒护士长请领物品;②报告有关损坏的物品、器械及丢失原因;③遇上抢救、护士加班及时记录,以便护士长给予补休;④护士临时家中有急事留意,以便护士长调整加班;⑤护士对工作在建设性的意见、提供参考,这样加强了大家的相互沟通,加强了凝聚力。
3 信息本应用的效果
篇3
关键词: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念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重视。金融机构评估对手方信用风险的方法、模型合理与否,关系到评估结果的优劣。本文概要阐述了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基本做法。并对银行间市场完善授信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信用风险评估理论
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大致有统计模型、CAMEL模型和专家判断模型等三种理论依据:
(一)统计模型
利用统计模型进行信用评估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数据积累,一般至少需要连续3年的相关数据。
1.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h,PD)理论
违约概率是预计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评估结果与违约率的对应关系是国际公认的事后检验评级机构评估质量标准的一项最重要的标尺。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如何准确、有效地计算违约概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十分重要。不同评级机构所设定的违约定义可能不同,所反映同一等级的质量也因此而不同。只有违约定义相同的评级机构,其评级结果才可以进行比较。有了对应违约率的资信等级才能真正成为决策的依据。商业银行违约概率常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基于内部信用评级历史资料的测度方法;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测度方法。
2.违约损失率(LossGivenDefault,LGD)理论
违约损失率是指债务人一旦违约将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占风险暴露(债权)的百分比,即损失的严重程度。在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加大和创新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银行对资产风险的量化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因过于简单、缺乏现代金融理论基础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和银行监管的需要。以独立身份服务于全社会公众投资者、以公开上市债券为主的外部信用评级对银行内部以信贷资产为主、与银行自身有着特定联系的资产组合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小。因此,银行开始开发类似外部信用评级但又反映内部管理需要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以适应上述市场和内部管理发展的需要。随着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LGD在全面衡量信用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评级体系的结构开始由只注重评估违约率的单维评级体系向既重违约率又重违约损失率的多维评级体系发展。历史数据平均值法是目前银行业应用最广泛最传统的方法,新巴塞尔资本协定的许多规定也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以其简单易操作而获得欢迎。
(二)CAMEL模型
CAMEL评级体系是目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其有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性(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和流动性(Liquidity)。当前国际上对商业银行评级考察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未跳出美国“骆驼”评级的框架。“骆驼”评级体系的特点是单项评分与整体评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评级风险管理能力为导向.充分考虑到银行的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层次,是分析银行运作是否健康的最有效的基础分析模型。在具体CAMEL模型的指标及其权重选取及校验过程中,大多采用了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
(三)专家判断模型
银行信用评估的起点是对其财务实力的综合判断。应从定量定性两个角度综合评估。经营战略、管理能力、经营范围、公司治理、监管情况、经营环境、行业前景等要素,无法通过确切数量加以计算,而专家打分卡是一种更加偏向于定性的模型。在缺乏外在基准值,如信用等级、违约和损失数据等的情况下,开发专家判断模型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专家判断模型的特点是:符合Basel要求.具有透明度和一致性:专家打分卡建模时间短,所需数据不需要特别的多:专家打分卡可充分利用评估人员的经验。
二、信用风险评估的通常做法
(一)信用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
评估方法应充分考虑风险元素的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引入大量的精确分析法,并尽可能地运用统计技术。另一方面,不浪费定性参数的判别能力,并用以优化计量模型的预测效能。除CAMEL要素外,还需考虑更多更深入的风险因素。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品牌价值、风险定位、监管环境、营运环境、财务基本面。
(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造
数据准备是模型开发和验证的基础,建模数据应正确反映交易对手的风险特征以及评级框架。定义数据采集模板。收集、清洗和分析模型开发和验证所需要的样本数据集。影响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要素主要有非系统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非系统性因素是指与单个交易对手相关的特定风险因素,包括财务风险、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能力、基本信息等。系统性因素是指与所有交易对手相关的共同风险因素.如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商业周期等。既要考虑交易对手目前的风险特征,又要考虑经济衰退、行业发生不利变化对交易对手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影响.并通过压力测试反映交易对手的风险敏感性
(三)变量选择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anla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层次分析法的内容包括:指标体系构建及层次划分;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相对优势排序;比较矩阵一致性检验。
2.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保留原始变量主要信息的前提下起到降维与简化问题的作用,使得在研究复杂问题时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从多个原始指标的复杂关系中找出一些主要成分,揭示原始变量的内在联系,得出关键指标(即主成分)。
3.专家判断
关键指标权重和取值标准设定是通过专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确定,取值标准是建立指标业绩表现同分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取值标准的设定应能够正确区分风险,取值标准应根据宏观经济周期、行业特点和周期定期调整,从而反映风险的变化。
篇4
【关键词】 他汀,冠心病,焦虑,抑郁
他汀类药物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处方药物之一,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而在胆固醇处于平均水平的冠心病患者中,服用他汀类药物仍有获益,提示我们他汀类药物可能除了降低胆固醇外有其他的有益作用。另外,他汀类药物除了在冠心病患者中获益外,在痴呆、中风、黄斑变性等疾病中也发现了其有益作用[1]。他汀类药物在多个器官系统的作用提示我们其可能对心理障碍有益,为了评价他汀类药物与心理障碍的关系,作者对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二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2005年至2012年潍坊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及老年病科门诊与病房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入选标准:冠心病的诊断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70%者诊断冠心病,既往明确心梗病史或典型心绞痛发作症状与非侵入性心肌缺血诊断依据同时存在;排除标准:入组前接受过血管重建术(介入或外科手术);中至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评级Ⅲ至Ⅳ级);重度心脏瓣膜病;重度非心脏性疾病。
1.2 方法 在患者入组时,除了完成问卷外,他们的心理和临床资料也一并收集。此后,患者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完成每年的问卷。另外,随访医师提供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服用药物种类和数量。平均随访时间是4年,最长随访时间7年。
患者的用药情况来自病人的就诊记录和调查问卷。降脂类药物分为他汀类和非他汀类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为干预因素。病人根据观察阶段服用药物的不同分为三组:连续性服用他汀组,间断性服用他汀组以及未使用降脂药物组。第四组为使用非他汀药物组,该组患者作为对照,并不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主要观察结果为Kellner症状问卷评价结果,包括焦虑、抑郁和敌对情绪。Kellner问卷包括92项内容。可对焦虑、抑郁、敌对情绪及心理问题躯体化进行评分。为了使这些评分形成连续性变量,作者将患者的焦虑、抑郁、敌对评分划分为“正常”和“异常”。抑郁评分≥7分,焦虑评分≥8分,敌对评分≥8分被标记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三组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经常使用组,间断使用组及未使用组)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比较,计算OR值(Ors)和伴随的95%置信区间代表他汀类药物使用与异常SQ心理状态分值的关联性强弱。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SQ评分的关系。使用Logistic分析GEE模型计算相应的优势比(OR值)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患者的基础资料,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服用抗抑郁药物与否,高血压、糖尿病、心梗病史,吸烟、饮酒史、是否经常运动、社会支持及入组时的胆固醇水平在logistic回归GEE模型中加以控制。
使用logistic GEE模型评价他汀类使用与心理评分的关系。所有分析在SPSS20.0统计软件中执行。
2 结果
在2001年3月年至2012年12月间,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的25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病例采集,761例患者符合该研究的入组标准并同意参与该研究。606例患者进行了至少1年的随访,平均91%的病例完成了作者的随访研究,仅有25例(4%)患者从该研究中退出,36例(6%)死亡。
三组患者(连续服用他汀组、间断服用他汀组及未使用降脂药物组)基础数据,包括入组时心理评分均类似。
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心理评分(包括抑郁、焦虑、敌对状态)呈现出向较好方向发展的趋势,而在未服用降脂药物组患者其心理评分则无明显变化(图1)。Logistic GEE模型评价他汀药物的使用与心理评分的关系。作者发现连续服用他汀药物组患者明显不易发生异常抑郁评分(OR值0.63,95%置信区间0.43~0.93),异常焦虑评分(OR值0.69,95%置信区间0.47~0.99),异常敌对评分(OR值0.77,95%置信区间0.58~0.93)(表1)。他汀药物的获益表现在进行基础状态及随访发生事件的校正后仍然存在。
3 讨论
这是一项时间序列、多因素分析研究,是在分析了患者各种基础状态及后期随访社会事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该研究的结果提示长期连续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评分,表现在抑郁、焦虑、敌对水平呈现持续性下降,并且心理评分的变化与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低无明显关系。
国外曾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心理状态无明显关联[2],尽管作者支持该研究中的他汀类药物不会对心理状态造成伤害的结论,作者的研究与该研究有多项不同之处:他们研究中所采集的患者人群与本文不同;他们服用的药物有所不同,如仅服用亲水性他汀药物;所有的随访时间均较短。作者对服用一整年他汀药物的人群进行长期心理随访后,可发现更长时间的他汀药物服用后会发在心理状态的变化。
近年来研究发现,心理障碍的发病可能与脑内免疫炎症及氧化应激有关[3],而他汀类药物对免疫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可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生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脑细胞血液循环,可能为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VanderBeek BL,Zacks DN,Talwar N,et al. Role of statin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Retina, 2013,33(2):414-422.
篇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医院住院、门诊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和医技管理等诸多临床一线领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医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手术室作为医院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承担临床科室手术的重要任务。把信息系统引入手术室的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手术室与临床科室以及相关科室的工作对接,是信息技术在医院临床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我院于2009年初开始尝试利用HIS信息系统,通过住院医生工作站网上操作传递手术通知单,手术室据此在信息系统内通过网上操作进行手术排班,改变了过去传统采取的医生手工书写后,由手术科室病区护士将手术通知单传递到手术室,手术室进行人工排班的工作模式,明显地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人力浪费,同时为临床医生所接受,取得了良好效果。
1手术预约是手术室信息化管理的开端
1.1手术通知单是手术科室与手术室联系的纽带,是临床科室给手术室提供手术安排以及相关工作的重要信息,也是手术室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传统纸写的手术通知单存在书写能力及书写习惯的个体差异,病人的基本信息容易出现误差,如病人的年龄、性别,尤其是手术部位“左”和“右”的描述因字迹潦草模糊不清,不仅埋下医患纠纷隐患同时也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电子手术通知单字迹清楚、规范,有效避免了以上问题,也为手术部执行手术病人安全核查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2实行网上申请手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的纸术通知单需人工送达,手术室接到纸写的手术通知单后也需手工进行安排及手工填写各种排班表格,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且质量与安全得不到保证。
1.3从规范管理手术通知单的填写来改变传统手术申请、手术安排的工作模式。电子手术通知单对手术人员以及手术名称等事先进行了信息储存,手术医生在填写相关信息时只能从内存里面选择,避免了手工填写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为医院管理部门进一步规范手术人员的分级管理以及手术方式的规范打下良好的基础。
1.4电子手术通知单的运行实现了临床科室与手术室之间及时、有效地信息互动。临床科室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手术预约信息送达到手术室,手术室在接收到手术信息后及时进行安排,手术医生通过医生工作站能及时查询手术台次及手术间,实现了手术医生与手术室的信息互动,减少医护间的纠纷,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手术通知单的操作流程及效果
由手术医生填术基本信息。设置基本的拦截时间,保证手术室集中安排手术。一般要求手术医生在上午10:30点左右,将手术通知单传输到手术室(急诊手术除外),10:30以后停止传送平诊手术通知单。
传统手术通知单的预约模式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下达临时医嘱后再填写纸术通知单,护士在执行医嘱后将手术通知单送达手术室。医生一般要将所有的医嘱下达完之后送到护士站,中间耗时较长,给手术室集中安排手术带来极大不便。采用网络申请手术通知单,省去了以上诸多环节,即时申请即时发送,手术室即时接收,省时省力。
2.2手术安排项(表2)(表3)
手术室在接收信息后有一段集中安排手术的时段,11点左右手术医生即能查询次日手术的安排台次,电子通知单实现了手术室和临床医生的信息互通、互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电子手术通知单为临床科室提供详实的手术信息资料
3.1手术室在对手术实施安排的同时录入与手术相关的其他基本信息。如:手术方式、疾病的最终诊断、麻醉方式、手术类别等等,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详实的手术基本情况信息资料。(表4)
3.2手术统计资料手术病人的原始记录为临床医生的科研、教学提供系统信息。(表5)
3.3手术相关人员的工作量统计表(表6)
篇6
[论文摘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由于信用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而信用信息供给不足则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根源。通过分析已有建筑市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现状可知,由于政府部门拥有的信用信息对社会开放程度低及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等原因,建筑市场信用信息难以共享。进一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机理分析可发现,建筑市场各主体在信用信息供给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是各主体缺乏投资建立信息平台主动性的原因。应赋予各信用主体所提供的信息以合理的价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各主体提供信用信息的积极性,促进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共享。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市场信用缺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投资效益,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与风险。笔者认为,信用主体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失信的主要原因,而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供给不足则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最终根源。以下具体展开分析。
一、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为响应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筑业企业信用系统”和“中国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等为标志的信息系统已初步建立,各地建筑市场的征信和数据库建设也取得一些成果,有关建筑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信用档案、数据库等正在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但这些与真正的“征信”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数据库信息不足,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数据库中所拥有的信息大多是建筑企业基本情况、行业管理信息和工程业绩。这些信息是企业按照系统要求自行上报的,有利于企业的正面信息容易得到反映。建筑市场其他信用主体行为,如:付款记录、履约记录、运营状况等更广泛的信息则缺乏。
2.信息的动态性和可持续性不够
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主要通过年度审查和通知上报数据来更新,数据滞后,时效性差,缺乏动态性。而国际上大型征信机构的征信数据一般三个月更新一次,并持续跟踪修正。目前我国建立的建筑市场征信数据库(信用档案)多属于基本信息查询系统,如何保证其可持续性运转还亟待研究和开发。
3.政府部门拥有的信用信息对社会开放程度低
政府部门掌握了能够评价建筑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重要依据。由于缺乏全国性法律法规的支持,存在于政府内部的信用信息,经常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联系在一起而未向社会公开。同时,现实的和潜在的利益也助长了信息的封闭。目前,只有部分地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本实现了部分信息(如:企业注册数据)向公众的开放。长此以往,征信机构根本无法采集到有价值的信息,也难以形成准确、全面、公正的信用评价报告。
4.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按照建设部的要求,有些地区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信息系统并建立了企业数据库。开通了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但由于国家缺少统一的技术评价标准并监督实施,因此各地平台信息相互独立,互不衔接,资源不能共享。建设主体在不同地区填报信息时,很有可能错报或瞒报致使信用信息失真,造成重复劳动,资源浪费。
二、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供给不足的经济学机理分析
根据建设部2003年制定的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共同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查询违规的责任主体、受处罚的项目、不良行为事实、处罚依据以及处罚措施。目前,该信用平台建设依据比较充分、运行相对完善。虽然长三角地区为全国的试点地区,但是,从信息供给和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多数是在出现重大伤亡事故后才进行公告,其他信用缺失等不良记录很少涉及。各省(市)及信用主体仍然希望尽可能多地提供并自身优良业绩,希望尽可能多地从平台中获取他方信用信息,而对自身的信用状况,特别是不良记录想方设法地掩盖。出现上述种种情形的深层次原因必须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当前,收集、处理建筑市场信用主体的信息和建立数据库的成本较高,而从数据库中调取、使用的成本较低。这就是信用信息具有的高首稿成本和低边际成本。每个主体都希望以低成本甚至免费从中获取信息,不愿意投资建立信息平台,这在经济学上称为“搭便车”。下面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供给不足的机理。
建筑市场中信用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咨询单位等,为表述方便以i和j代表主体,G代表各信用主体自愿提供的信息量。根据规模报酬不变原理,建筑市场信用信息总供给量是:G=G+G2+G3+AG,(1)设信用主体i的预算约束为Y一P X+P G。表示收人,表示消费私人物品的数量,和P分别表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价格。假设主体只消费私人物品和信用信息一种公共物品,以Ui(X,G)表示效用函数。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未建立相应制度和机制,主体i独立决定供给量G,其他主体的供给量为G,,可以合理假设认为G固定,且J选择能最大化u的G。令i的目标函数是Q,并使其最大化
由于J的购买给定,因此(5)式说明主体i会把信用信息当作私人物品购买,即的效用最大化导致公共物品替代私人物品的边际率等于它们价格的比率,这称为纳什均衡。将方程(5)与帕累托最优条件作比较,使下述福利函数最大化:
其中,所有>0。使w最大化的X和G,会成为一种帕累托最优分配。总预算约束为:
其中是关于预算约束的拉格朗日乘数。(8)式符合萨缪尔森所说的存在公共物品时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并要求所有主体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必须等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价格的比率。
如果信用信息G和私人物品X在各主体的效用函数中是正常物品,则
(9)式说明纳什均衡条件下所提供的信用信息量极可能小于帕累托最优数量。即满足(9)方程时所消费的G数量和Xi数量分别比满足(5)的条件时更多和更少。
在建筑市场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同:一方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履约能力及其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趋利动机往往诱使其采取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另一方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情况,在交易中处于劣势。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目前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信用监控及评价机构,信用信息透明度低、搜集企业信用信息困难,因此无法对某一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有效传播。这种“信息不通”、“信息不对称”给失信者以可乘之机,方便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被查处之后仍能易地“重操旧业”,能够毫不畏惧、毫无愧意地与新的契约对象进行不对等的一次性博弈。
同时,由于缺少严格的约束机制,每个主体都希望其他主体提供的信用信息能为己用,而很少会主动提供自身信息,特别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自愿独立的信用信息供给量越少,就会导致小于帕累托最优数量的供给量,随着建筑市场信用主体的增加,两者差距将会不断加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加剧。
为了更加清晰地解释,下面考察U作为柯布一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特征,假设
由上式可知,主体认为其他主体提供的信用信息数量越大,则i的自愿供给量越小。
假设每个主体的收入y相同,所有主体选择相同的G,经整理分别得到主体i和建筑市场的信用信息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供给量
如果t’l>1,两者比率小于1,随着的不断增大,它趋于零。也就是说,随着建筑市场信用主体的增加,两者的比率越来越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知,由于政府、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咨询单位等信用主体掌握信息的能力、数量存在差异,而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同时,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使得掌握信息能力和数量占优的信用主体,为了谋取在建筑市场上更大的利益,就可能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照自身目标对信息加以隐藏和扭曲。因此,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供给严重不足,信用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对比发达国家,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只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就可以了解到市场中其他主体的资信状况,无形中形成了对建筑市场的信用约束。
三、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为了削弱信息不对称现象,扭转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现状,需要完善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促进信用信息的共享。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信用信息供给责任
立法机构应根据我国建筑市场信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新制订的国家信用管理法规中,如《征信管理条例》,应包含有建筑市场信用的专门条款,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建筑市场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又可防止制度供给过剩。
作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的主管部门,建设部可授权相关协会、学会或金融机构作为建筑市场的信用服务机构,以这些委托机构和民间信用服务机构为主体,制定和完善针对建筑市场的信用信息采集、披露、评级和使用的具体标准和实施办法,并进行宣传、讲解和说明。
2.政府统一制定评价标准,实现信用信息共享
建立建筑市场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整合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具体步骤是:一是鼓励和支持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标准建立数据库;二是在建立各部门基础数据库的同时,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平台;三是有序开放信用信息数据库;四是积极推进信用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五是鼓励信用服务企业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开发适合我国建筑市场主体特点的评分模型,设计各具特色的征信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建筑市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地位,发挥政府规划、指导、组织、协调、服务的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参与制定行业规范与标准,分级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公共披露系统;以建筑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信息系统;以建筑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独立信用信息系统;以信用服务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信用服务信息系统。因此,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应是政府、协会、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同步发展各自的信用信息系统,最终形成不同层面、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系统。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信用风险 金融市场
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的性质而言,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在这种极为自由的互联网平台中,金融体系会受到不同类型信用问题的干扰和波及,所以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大力整顿和管理,以此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出现几率,减少心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营创造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金融信用环境。基于此,下面本文围绕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以及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当今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关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信用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在作为新兴金融方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其作为区别于传统金融市场的一种新兴模式,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扩张和成熟,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参与主体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展,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那么在这样缤纷复杂的互联网金融世界里,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信用等级方面的差异,伴随交易业务数量的提升,衍生的信用事件也在随之增加,这就会大大增加互联网金融平台内部的信用风险,甚至会演变成金融信用危机[1]。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的信贷行为不存在实物抵押和担保
由于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金融交易方式为虚拟货币交易形式,在抵押物方面来说不具备以实物进行抵押的条件和平台,因此会在金融业务的交易后期出现担保物价值不足以达到贷款标准,从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很大的违约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征信体系不完善
针对征信体系来说,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贷业务主要是面对个人小额贷款客户,由于信贷对象数量多且繁杂,会造成对贷款对象的信用评估工作冗长且效率低下,同时科学性也有待提升。那么这种不规范的征信体系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准确评价信贷客户的具体信用指标,容易发生互联网金融企业亏损、贷款中断且流失的现象。
(三)信贷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道德感”缺失
在互联网平台中,由于个人信用贷款的需求更为强烈,客户类型繁多,因此面对借款人的具体信息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难免会发生客户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的行为,这便大大提升了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系数,不利于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掌握信贷信息[2]。
二、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管理制度的缺失
1.目前我国未出台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适用法律
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行业金融交易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尽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应用,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我国并没有专门出台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这种法律制度的缺失会造成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规范性较低,同时也使得互联网金融手段比如P2P贷款、众筹等金融业务自身的法律遵循程度也较低,没有真正的生存于法律接受、容纳和法律允许的范畴之内,从而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也非常不利于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系统化的信用风险管理[3]。
2.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督主体处于“真空”状态
在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诞生的背景下,各个企业存在于互联网平台中,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在工商部门进行实际的注册和认定,那么对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上来说,便无法具体的制定相关的信用管理制度。并且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并未给自己构建较为完善和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相关机制,造成企业内部对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并不重视,管理制度和体系较为缺失。
(二)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过程监控力度薄弱
1.对参与主体没有制定合规的有效审查和验证
在广为复杂和开放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中,面对不同起点和规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是具备高度容纳性的,但也正是由于这种高度容纳性造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并未对各个互联网金融企业制定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审查机制和有效验证机制。由于缺少更为适用的参与主体验证体系和审核体系,会造成金融业务交易的过程中,出现参与主体的故意损害行为,比如通过销毁当前的网络链接和IP地址,让其他参与主体遭受到财务和信用双重方面的损失。这种行为和现象的出现,大大挑战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管理工作,为信用管理工作带来了系数较高的难题。
2.缺少对互联网金融市场流通的金融资金的有效跟踪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针对金融交易发生过程的相关跟踪机制并未彻底的落实下去,那么这种对金融资金的跟踪工作无法开展会造成贷款款项的缺失和多次流转,从而造成金融流程的隐蔽性过强,容易发生信贷业务的舞弊事件,从而造成信用危机。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手段
1.未与我国中央金融征信系统相连接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适用的征信机制过于单一,并且构建的征信系统也并未与国家中央金融征信系统相连接,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单薄性特点。这种过于单薄和独立的征信机制,会使得互联网金融市场缺乏固定和流通的征信标准,不利于各个金融业务的统一开展。同时对各项客户的信用评级标准不一,没有一个更具威严性和科学性的衡量标准,从而造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问题[4]。 2.面对互联网平台的海量信息,信用风险控制手段应接不暇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中,主要应用的便是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方式,利用事中管理的形式进行风险管理。但是伴随互联网平台的逐渐成熟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包含的各项信息越来越多,相关金融业务也越来越复杂。所以面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上海量的金融信息,在传统事中风险管理的手段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当前这种过于单一和单向的风险控制手段难免会造成信息过剩,收到的干扰也越来越多,大大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效率。
三、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完善现有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1.加快健全相关法律进程,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法律体系
为了构建更为规范和健全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需要利用更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来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进行。基于此,我国相关法律部门要切实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把握市场的发展规律,构建更符合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脚步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提升互联网平台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构建金融业务往来的法律标准,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金融犯罪的几率。
2.针对参与主体个性特征,构建明确分工的监管框架
为了在整体方向上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针对互联网金融主体来说,需要进一步明确金融市场上的参与主体角色,将各个参与主体的责任和职能明确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形成,从而构建更为合理的监管框架[5]。
(二)提升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力度
面对不断扩张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要想改善风险四伏的现状,需要构建更为完善和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加大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力度。首先要形成职能性更强、监管性更深入的监督部门,落实监督者的角色,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性的监督和把控;其次要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管控功能,有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规范相关金融业务的开展,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更加适用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达到科学规避信用风险和缓冲风险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的性质而言,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在这种极为自由的互联网平台中,金融体系会受到不同类型信用问题的干扰和波及。因此本文以上通过进一步提出有效解决和防范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目的是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实现良好发展,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的严密性,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现有的信用风险水平降低到最低水平。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大力整顿和管理,以此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出现几率,减少心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营创造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金融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东.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5,04.
篇8
[关键词]企业信用 信用信息 管理机制
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转化为企业信用信息,产生信用资本,为企业带来相应的信用收益。企业信用信息是一种资源,它可以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的开放程度还不够大、利用率比较低;企业信用的大部分信息仍然分散在各政府部门,信息联网内容单一,信用信息资源不能被有效整合,无法通过信用信息来约束企业的信用行为;失信惩戒的市场约束作用尚不明显:企业失信的社会制约机制还未形成;政府部门对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和发挥作用是其症结所在。因此,研究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对于开发和利用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内涵
V.Slamecka等学者指出,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的内涵有了重要的拓展,在原来“消息”、“知识”等内涵的基础上,又有了两个新的内涵: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是一种商品。信息作为经济资源和商品的新观念,以及信息经济引人注目的发展,促使人们进一步关注信息管理,对信息管理提出新的需求,并将其推向一个新的时期。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们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马费成,2002)。
企业信用信息是随着信用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指与信用有关的信息,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政府部门、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消费者等相关的活动中与信用有关的行为记录,它是判断企业信用状况的重要信息。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失信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要建立防止企业失信的机制,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我们认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就是以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为保障,向市场主体提供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相关信息的动态过程,是对于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评价、的动态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的工作体系。通过这种机制能够优化市场信用信息资源,规范市场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
总体来说,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机制。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是指通过合法、公开的渠道或根据与有关部门的合约,将分散在社会有关方面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分类、整理、储存,形成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活动。企业信用信息可以分为企业基本信息、信用能力信息和信用行为信息。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是企业信用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也是信用信息产品开发的起点。没有准确、及时和可靠的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企业信用信息产品的开发质量也得不到必要的保证。
2.企业信用信息的评价机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的评价机制,实际上是增加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可识别性,即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企业信用的好坏程度、高低水平等状况。作为企业信用可信程度的依据,企业信用信息评估是由公正、独立的评价机构,采用规范的评价程序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信用信息做出的综合评价。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模型、评价指标、评价等级、评价方法等。
3.企业信用信息的机制。它是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目的实现的途径。企业信用信息机制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性质的信用信息,选择合适的机制,促进企业信用信息的利用。从理论上分析,企业信用信息主要依靠四种机制:一是信用信息的自愿机制,即企业自愿将信用信息予以对外披露;二是信用信息强制机制,即由法律或规章授权某国家行政机关公布企业有关信用信息。强制机制一般适用于企业的黑色信用信息及部分出于自身考虑不愿主动公布的信用信息;三是市场化机制,即由需要特定信用信息的企业向有关信息提供方购买信用信息;四是互利共享机制,企业信用信息的使用者同时也提供关于自身和其他企业的信用信息,即信息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提供者,相互之间实现信用信息的互利共享。
4.企业信用信息的法规保障机制。完备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建立在有政策、法律保障环境的基础之上。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法规是调整各类主体在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等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5.企业信用信息的技术支持机制。企业信用信息技术就是在生产企业信用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转换、通信和安全等方面相关技术、处理方法以及所有相关软件的总和。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则是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的支撑条件。
二、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1.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信息而另一方却没有这些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事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信用评价方的信息成本和市场交易费用也就越高。所以,信息不对称导致授受双方的不均衡博弈,使得信用风险的产生成为必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可以加速企业信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使信用信息尽量公平地为经济交易的各方所共有,使交易各方最大限度地了解各自真实的信用状况,避免发生信用合约签订之前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信用合约签订之后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减少交易成本。
2.企业信用信息的有效性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别的信息具有不同的时效特性,企业信用信息的时滞性主要是指信用信息采集的滞后性、评级的滞后性和更新的滞后性。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能够及时收集各交易方的信用信息,当信用状况改变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给信息需求方,避免信息滞后给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3.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市场化企业信用信息供给机制,这导致信用信息产品(如各类信用报告、信用评分)数量较少且供应不足,从而使市场参与者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需求,在时间上和数量上都难以得到满足,这就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
4.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优化信用资源配置的保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信用信息资源不断向信用状况好的企业集中。在企业信用信息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授信机构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信用申请企业的信用状况,减少因缺乏信用信息而出现的授信决策失误。同时,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有更多机会选择优质的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企业间选择满意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企业良好的信用信息将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反之,不良企业的付款信息将增加供应商要求现金结算的比例,从而加大企业的资金需求,增大企业的经营成本。
5.为了防止企业不法牟利,必须建立“守信者奖、失信者惩”的企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中的企业信用信息和查询机制是保障企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健全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本身对失信企业具有惩戒效应,并能够消除或抑制交易中的不良动机。
三、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对策
1.基于人文方面的对策。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信息市场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披露制度,这是我国征信行业发展无法可依、无法保障以及企业信用信息供给严重短缺的要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快企业信用信息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建设,主要包括:(1)建立界定企业信用数据开放范围的法规,包括必须开放的数据源及监管机构的责任,保证企业信用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更新。(2)出台关于界定企业数据保密范围的法规。(3)制定公平信用报告的法规。通过这些法规的制定来强制有关行政机构和社会部门以法定途径和方式将企业信用信息以商业化或义务的形式向信用信息中介机构开放,并为商业化的信用信息中介机构在市场上开展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评级、保存和服务提供基本法规依据。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应建立在我国的信用文化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信用价值观念,培育全民的“信用至上”意识,珍视信誉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企业的信用文化建设。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从业队伍的建设,规范从业人员,建立从业资格考试及培训制度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2.基于经济方面的对策。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价格信号自动地以较低的成本合理地配置资源,企业信用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对企业信用信息生产的自组织过程来实现。它表现为三个方面,(1)市场机制允许多个征信企业为进行企业信用信息竞争性的生产,刺激信用信息生产效率的提高。(2)信用信息生产存在风险的原因在于其投资是不可逆的,但成功的信用信息生产却具有巨大的收益,为征信企业的信用信息生产提供动力。(3)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信用信息生产。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征信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使企业征信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另外,积极培育企业征信产品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强大功能,更多地使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资信评级。
3.基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对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能够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和共享效率,是对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重要技术支持。(1)尽快组织和开展企业征信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2)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这是企业征信行业发展的关键,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应该分三个层次建设企业信用数据库:一是政府部门除了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如工商注册数据库、工商年检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普查数据库等等,还应当根据企业征信需求建立一些专门的企业征信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服务。例如日本通产省专门斥巨资建立了“海外企业数据库”,记录与日本企业交易过的海外客户信用信息资料,专门供日本商社对外贸易合作时查询使用:二是规范行业内企业征信数据库的建立与运行。在同一行业范围内企业的信用资料比较集中,因此以行业为主形成的企业征信数据库是征信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形式:三是加强征信企业的自身征信数据库建立与完善。(3)加快基于网络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联网整合、传递和查询。(4)采用知识挖掘、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增加信用信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史琴,戴娴,杨涛.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谈信用信息传递机制的建立[J].财会月刊,2005(12).
[2]周城雄.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4.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的发展,以信用证、托收等为主要代表的国际结算方式被普遍运用到国际经济活动当中,为国际间资金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历史上专业银行角色的划分,国内商业银行在对国际结算业务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不足,与外资银行相比没有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不能满足业务多元化的要求。因此,创建符合业务发展要求和管理需要的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银行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
据可查文献显示,对国际结算风险管理的研究一般只限于进出口商的结算风险或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部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很少从银行角度对国际结算业务风险进行整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李福胜(2006)与赵延河(2005)分别对国际结算中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范此类风险的相应措施[1-2];段兵(2006)结合中国农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了中国农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但未对风险来源进行详细分析[3];陈光春(2005)与张晖(2002)对国际结算中的票据风险、托收风险和信用证风险进行了辨识,提出了防范对策,但没有对国际结算业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4-5];eisenbeis(1997)对国际结算中存在的系统风险来源进行分析,但未提出可行性的风险管理措施[6]。[jp2]本文将结合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实践,分析风险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的措施,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整体抗风险能力,促进国际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国际结算业务概述及其风险的归因分析
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主要指银行所开办的以信用证、托收、承兑和汇款为主要载体的国际间资金清算业务,是一种以国际间债务的清偿和国际间资金流动为基础的国际间资金收付活动。由于国际结算业务涉及进口商、出口商、进口方银行与出口方银行等结算对象,业务范围涵盖贷款发放、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征信调查、资产评估、保险、抵押担保等银行业务,业务构成具有较高综合性,业务流程较为复杂,决定了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具有来源广泛、结构复杂、预测困难等特点。因此,由这些特点引发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信息管理的滞后,加剧了双重委托—关系中的信用风险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刚刚起步,功能有限,无法对国际结算业务中的信用信息进行实时动态地管理、跟踪和监控,不能应对存在于进出口方银行之间、银行与进出口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信用风险。国内银行从接纳客户结算要求开始,就成为客户的人;在与国外银行进行业务联系时,国内银行又成为了国外银行的委托人,构成了结算业务中双重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内银行要了解和分析多种信息,如资信状况决定结算方按合同付款的主观意愿,良好的信用记录一般代表结算方能遵守合同协议、按时解付款项;经营现状反映影响结算方按期发运货物的客观条件,开工和运营状态良好的出口商按期交付货物的可能性更高;财务状况代表国内银行为结算方提供融资或信用担保时银行资金的安全程度,对于积压应收账款较少、资金链运作正常的结算方,国内银行为其提供出口融资或贷款时的风险相对较小。由于国内银行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滞后,不能实时获取存在于双重委托—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客户资信程度、经营现状、财务情况等信息,只能在事后进行调查,阻碍了双重委托—关系中信用信息的流动,促使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信用风险随之加大。
2.涉外单据审核制度的缺陷和复杂的结算规则,加剧了结算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由于历史上国内银行曾经实行专业化分工制度,涉外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办理,所以国内银行在此方面经验普遍不足,且国内银行涉外单据审核制度不完善,无法很好地处理复杂的结算流程,不能合理把握审核原则,增加了结算业务的操作风险,危及经营安全。国际结算业务涉及票据数量众多,既有结算双方开出的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支付结算票据,也有押付在银行的各种存款证明、有价证券和提单发票等。由于涉外单据审核制度的缺陷,国内银行缺乏单据审核经验,在鉴别票据真伪、条款合理性、持票人签字、开票银行名称和票据印鉴方面不能准确把握和辨识,增加了业务的操作风险。
国内银行在办理结算业务时,还要处理复杂的结算流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资金的安全。国际结算通常还要遵循一定结算规则,如国际商会的《跟单托收统一规则》(urc522)、《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银行间偿付规则》(urr525)来处理业务,这些规则对结算的流程、使用的结算单据、结算条款的订立、结算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详尽的规定。此类繁杂的条款对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人员的操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复杂的操作规程很容易引起人员的操作失误,从而引发国际结算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危及银行的经营安全。例如,在提货单、信用证中,常常会出现“隐含条款”,即国际结算单据中附加的各种限制付款、交货、支付款项的条件,如信用证要在交付某一单据后才能生效,承兑需要在发货后向卖方邮寄全套单据原件等条款。这类有别于一般条款的“隐性条款”限定了结算方付款的条件,通常难以被发现,一旦发生上述事件,国内银行结算资金和提供的贷款就无法按期回收甚至出现全额损失。
3.应对市场波动的经验不足,加剧了国际结算中的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ht]
国际结算业务涉及众多结算方,提供国际结算业务的国内银行不具备完善的风险调查机制,很难了解结算方所面临的市场状况,所以对市场形势的预计能力不高。当市场行情发生波动时,如果向银行申请保理、融资、信用证、承兑、托收等业务的客户难以承受这些波动带来的损失,那么银行就会面临着资金和贷款逾期支付、无法偿还的风险。例如,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产成品价格因出口商与进口商已签订合同,依然维持不变,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出口商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其利润空间下滑,财务状况恶化,银行为这些出口商提供的融资业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危及银行资产安全。
由于国际结算业务中交易货币的种类众多,且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具有内生性的特点,汇率极易发生变动,而国内银行没有健全的风险预测与反馈体系,所以增加了国内银行发生汇兑损失的可能性。如果国内银行与结算方进行结算的货币汇率一路走高,而国内银行对此预计不足,那么国内银行就不得不在市场上以较高价格买入此种货币支付给结算方,承担了货币兑换过程中的损失。外国金融政策的变化也可能会引起国内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的汇兑损失,如外国汇率政策变动可能会使得国内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化,汇兑损失加剧,银行整体风险也随之上升,这严重影响了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和资金的正常周转流动。
二、防范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结算对象进行信用调查和审核
由于国内银行与结算对象之间存在双重委托—关系,为了降低国内银行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消除信用风险诱发因素,国内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结算方信用调查机制,结合分层审核制度,通过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信用数据进行管理和评级,防范信用风险。国内银行可利用现有人民币贷款审核系统信用数据,结合历史交易记录、信用机构评级和公司财务数据,建立如图1所示的结算业务信用调查与审核机制。当客户向国内银行前台提出结算业务申请时,前台从含有此客户的历史交易状况、信用机构评级和财务数据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出相应数据,将此次业务的具体情况和信用信息传递给后台,后台接到相关信息后,启动资信调查程序,通过内部或外部的调查部门对申请结算的客户自身资信状况、经营现状和财务情况进行调查,再结合已有的人民币贷款信用审核数据,对结算客户的交易方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返回给后台。还可从标准普尔、穆迪等资信评定机构获得国外银行的信用数据,从知名船级评估机构取得船东的有关信用数据[7]。后台在前台传递来的业务信息和信用信息基础之上,结合调查获得的新信息,对此次交易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交由上级审批部门进行决策。上级审批部门综合各类信息,得出此次交易的审批意见,后台根据此意见对前台发出批准交易的指令,前台调动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此次结算业务。同时后台将新信用信息传递给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系统内信息进行更新。开办结算业务的国内银行可通过此种信用调查和审核机制,对每笔业务进行动态管理,在结算前、中和后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使信息能及时和有序地传递到银行相关职能部门,防范信用风险带来的资金损失。
2.建立涉外单据审核机制,完善结算业务规程
为了完善涉外单据的审核制度,国内银行应当建立完整的单据审核业务指引和业务规程,规范业务人员相关操作流程,结合相应风险控制机制来全面管理国际结算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国内银行的单据审核风险控制机制应当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调查机制,即通过了解结算对象的业务要求、经营状况来分析当前的结算风险状况。二是“三层双向”的审核机制。三层双向,就是在单据审核过程中要经过业务经办人、业务审核人和业务稽核人的三重审查,在审查过程中,这三类人员要互相通报和传递结果。在单据真伪鉴别和条款审核过程中,业务经办人首先对单据上载明的各类名称、数字、印鉴和条款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交由业务审核人进行检查,将结算业务的标准合同或单据与之相对照,注重检查单据中与标准条款不同的部分,防止“隐性条款”的产生。业务经办人和审核人均要对单据检查,在确认无误后,再交由业务稽核人进行重点抽查,避免审查过程的错误和遗漏。当业务经办人和审核人审查结果不一致时,交由业务稽核人进行重新全面审查和仲裁。这种三层双向的审核机制有利地防止了不法交易者通过伪造、变造、使用失效单据和隐性条款进行诈骗的行为,减少了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可能。
国内银行在制定操作人员规程时,应当明确“合理审慎、表面审核、严格一致、有限时间”等四个原则。合理审慎要求操作人员既不能粗心大意,也不能谨慎过度地审核单据,要求在操作规程上把握合理审查和过度审查之间的尺度。表面审核和有限时间原则要求操作人员严把审核关,对信用证上载明的内容进行审查,不做其他检查,避免浪费审核时间,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审核任务。严格一致主要指提交的单据应保持一致、单据所示文字和所列条款应严格一致,避免因单证、单单间自相矛盾造成单据失效,引起银行资金损失。
3.健全风险调查和反馈制度,防范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
由于国内银行不能很好地分析国际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波动,无法及时地防范结算方逾期还款、拒绝承兑和发货带来的资金和运营风险,所以国内银行应当建立“双层多向”的定期风险调查和反馈制度,以防范市场和汇率风险。双层风险反馈制度由业务操作人员和风险管理稽核人员两层反馈体系构成,即国内银行业务操作人员在结算业务中对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再交给风险管理稽核人员对其进行测定和度量,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稽核人员还应定期对每笔业务的风险状况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危险因素,立即通知业务操作人员进行处理,将每笔业务的市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国内银行可跟踪结算业务所涉及的买卖交易,进行多方面调查,即对结算业务中厂商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和所涉及的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进行实时风险调查,及时监测市场风险变化。国内银行还可结合风险调查和反馈报告,根据外汇市场走势,综合运用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锁定外汇市场汇率变动,将未来损失控制在预期范围之内,减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相关项目价值贬值的风险,避免汇兑损失。国内银行还可以通过上述双层多向的风险调查和回馈体系,在银行内部发出预警识别信号,使得业务相关操作人员和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能及时辨识风险,达到防范市场风险和外汇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福胜.银行需要管理国际业务中的国家风险[j].中国金融,2006(8):50-51.
[2]赵延河.国际结算业务中的信用转化与风险变化[j].金融会计,2005(7):62-63.
[3]段兵.国际业务风险管理实践与探索[j].农村金融研究,2006(5):6-8.
[4]陈光春.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辨识与防范[j].改革与战略,2005(1):208-110.
[5]张晖.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6):19-21.
篇10
一、气象信息概念
气象信息包括气象预报和气象资料,其中气象预报属于预测性气象信息,包括公众气象预报和非公众气象预报。气象资料属于客观性气象信息,包括基本气象资料和非基本气象资料。将气象信息分为两类的主要原因是,虽然两者联系紧密,但由于两者的根本属性不同,应当分别设立法律制度。对于气象预报来讲,主要是公众气象预报和传播以及非公众气象预报的服务监管等制度;对于气象资料来讲,主要是基本气象资料和非基本气象资料汇交、保管、保密等制度。
二、气象信息管理主要法律制度构建
(一)公众气象信息传播确认制度
1.主要内容
公众气象信息传播确认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符合确认条件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气象主管机构申请确认。该行政确认制度不同于行政审批及行政备案制度,行政确认是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自愿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不申请确认,依然可以进行公众气象信息传播活动。二是向取得公众气象信息传播确认的单位发放标识。该行政确认制度是对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能够及时准确传播的能力认定,取得确认标识的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优势在于可以获得社会声誉和形象,由此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三是防止伪造冒用公众气象信息传播标识,保护取得确认标识的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
2.拟解决问题
一是规范公众气象信息传播活动。通过公众气象信息传播标识认定标准,为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提供开展传播活动相应条件的参考依据,引导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按照标识认定标准规范开展准确及时的传播活动。二是提高公众气象信息传播能力。公众气象信息传播确认标识关系到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容易对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造成经济及其他方面的间接影响。通过公示取得公众气象信息传播标识单位名单,增加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社会责任感,激励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单位转型升级、设备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从而提高公众气象信息传播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二)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准入标准公告制度
1.主要内容
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准入公告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符合公告基本条件的单位可以向省气象主管机构申请公告。申请公告是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自愿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不申请公告,依然可以进行专项气象信息服务活动。二是公告符合准入标准的专项气象服务单位。该公告制度是对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能力认定,经公告的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优势在于可以获得社会声誉和形象,由此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拟解决问题
一是提供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准入标准。通过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准入标准,为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提供开展服务的依据,引导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按照准入标准开展专项气象信息服务活动。二是促进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有序发展。同公众气象信息确认标识一样,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准入公告关系到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社会声誉和形象。通过对符合专项气象服务准入标准的单位进行公告,激励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通过加强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从而以市场规律淘汰落后的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促进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有序发展。
(三)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管理制度
1.主要内容
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评价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信息收集。即建立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档案。二是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评价。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包括气象资料来源、参加行业自律组织情况、从业人员参加资格认定情况、符合准入标准情况、服务质量情况、用户投诉情况等。并依据评价指标委托行业自律组织进行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评价。三是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奖惩。和传统的行政处罚不同,信用惩罚制度主要是公布黑名单、责令整改、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建议金融机构降低信贷信用等级、取消政府购买服务招标资格等。信用奖励主要有公布白名单、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建议金融机构提高信贷信用等级、政府购买服务优先资格等。
2.拟解决问题
一是促进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有序发展。专项气象信息单位信用等级直接影响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容易对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造成经济及其他方面的间接影响。通过对专项气象服务单位进行评价,引导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有序发展。二是增强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评价将社会责任纳入评价指标,这有利于增强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其担负应有的社会义务。三是激励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开展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参加行业自律组织。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评价将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参加行业自律组织情况纳入评价指标,可以有效提高的专项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开展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参加行业自律组织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