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

篇1

从2008年开始,我就著文宣称艺术品市场进入冬天,直到今天我对自己的结论依然坚持,只是在一个充满投机和泡沫的市场中,任何基于理性的判断和数据分析都无法触动那些渴望一夜暴富的人们。但是疯狂的炒作经受不住时间的检验,2011年中国畸形的艺术品拍卖在一路高亢中终于占据世界第一,处于前无来者的时候即使是个疯子也会开始变得清醒。我们不能把2012年的市场下滑解释为盛极而衰,而是如同走夜路的人确定自己是排头兵的时候陡然产生的巨大恐惧导致再也迈不开双腿。这是个好事,如果2012不是世界末日而我们还有来年,那么我们就有了新开始的可能。

通过比较中国艺术品交易数据和国际艺术品交易数据,支撑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的三大板块古董、古代绘画和近现代书画的价格一路狂飃普涨,既缺乏市场依据又不符合经济学逻辑,所以回归市场的基本面只需要花些时间等待。

我关注的焦点是现当代艺术部分,中国市场的畸形发展毋庸置疑。首先是一级市场的极度疲软,画廊业和艺博会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少到可怜,和西方成熟市场完全相反。我分析过去25年国际艺术品交易在不同交易渠道中的差异,唯一较大变化是来自互联网的变化,即网络销售在最近几年获得了一席之地。而其他的变化则非常小。以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数据统计为例,画廊43%,展会31%,网络销售10%,私下交易10%,拍卖6%。而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中心国家,拍卖行所占整个市场的份额,如欧洲和美国则为30%到48%,中国则高达70%以上。这个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的,在大多数的新兴经济体或“金砖国家”,在艺术品最初的发展阶段无不如此,因为画廊和艺术品经销商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走向成熟。

篇2

Abstract: In 2007,the U.S.real estate sub-prime crisis triggered a chain reaction which finally leads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economic miracle of China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China also more and more clearly feel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There are phenomena of high unemployment,low employment; high prices of commodities,low incomes.How long will China's crisis last?

关键词:次贷危机,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Key word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inflation;caus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002-01

0引言

2007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美国经济面临着极大的衰退风险,几大投行如花旗银行,美林证券亏损严重,而其他地区的投行如瑞士银行(UBS),汇丰银行(HSBC)也难逃厄运。作为最大的次贷承销商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被迫以低价让J・P摩根大通收购。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紧密联系;在经济贸易上也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过边界的流量越来越大。

1究竟什么是危机?什么又是次贷危机?

17世纪后期,危机被客观主义者用来指导一般市场不均衡这一条件。19世纪后,特别是诞生后,在经济学中,危机主要指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嫉妒不正常的紧急状况。金融危机是社会的金融系统中爆发的危机,它集中表现在金融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金融资产价格等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些金融指标包括货币汇率、短期利率、证券资产价格、房地产的价格、金融机构倒闭数目等。金融危机是金融系统陷入混乱,丧失为经济活动分配资本的功能,从而导致经济震动或经济危机。而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续捐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它不仅重创了各国金融业,还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

2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

2.1 投资过度不难想到当经济趋于繁荣的时候,套期融资将逐渐让位于投机融资,是货币扩长过度,信贷行为频繁,同时,也产生了资产泡沫和过度负债现象,随着资产价格的节节攀升,资产泡沫越吹越大。德尔伯格说,“没有什么事情比眼看着一个朋友变富更能困扰人们的头脑和判断力了” ,当企业和居民看到他人从投机行为中获得高额利润之后,他们毫无疑问也会试模仿。于是大量的“热钱”涌入房地产业,富人们因为手里拥有越来越多的纸面资产,而放肆地挥霍;穷人们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开始购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终于在一定限度时“泡沫”破裂,房子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也不够还款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2.2 监管不力房产商鼓吹低房价,保险商竭力担保,银行无限借款。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房贷机构把手中超过六千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那么,富有投资经验的银行看不出这其中的“AAA”的信用评级?泛滥成灾的“AAA”证书使银行失去了对风险的敏感性。于是投机有了钱,这便助长了次贷危机的发生。

2.3 政策诱致政府各种不适当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都可能使原本均衡的宏观经济失衡。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导致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适得其反,加剧经济的波动,最终引发了危机。

3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如何影响到中国的通货膨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彼此之间的这种市场的联动尤其是宏观经济相互的影响,以及相互货币的一个影响非常明显。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危害要远远大于欧美等国,为什么?因为西方国家在次贷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虚拟经济,而我国却是实体经济。出口拉动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中国长期利用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008年11月,单月出口额7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中国30年来的经济发展以导向型经济模式为主,依赖美国超额消费的巨大消费品市场。负债消费的美国人怎样地超前消费,中国就怎样地超前生产,于是本身就出现了许多超前生产能力的剩余。而现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受阻,大量外贸企业因没有订单而只好关门大吉。失业率不断上升。而当失业人数过多时,需要采用扩大信用规模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但信用规模扩大引起货币供给增加,进而社会总需求增加,就会导致物价上涨。而政府没能很好的控制物价上涨的局面,使得物价长期时间持续上涨,于是就变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美联储不断的降息使美元处于弱势,美元每一次贬值,都带来了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家看到了中国商品价格的一直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4面对通货膨胀我们应如何应对

2010年11月29日,在仅仅9天里,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使其达到现在的18%。同时我国央行也提高了存款利率。这些措施的出台,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减少资金的流动,使消费市场上货币量减少,从而抑制通货膨胀。而作为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的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努力度过这场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灾难。

参考文献:

[1]雷曜.次贷危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罗慰年,吴垠.危机将持续多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3]王晗.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

篇3

Abstract: From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o economic recovery in 2009, the real estate bubble grows seriously, the real estate market faces adjustmen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hua should analyze the situation, tak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e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in Jinhua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nhua and some strategies the enterprises should tak.

关键词:金华建筑业;经济形势;对策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 Jinhua;economic situati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013-01

0引言

金华建筑业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泥木工仓库”到“建筑之乡”,再跃进“建筑大市”, 在短短三十年内,金华建筑业实现了“三级跳”。

1金华建筑业的发展概况

1982年1月,金华地区第一家农村建筑公司――“东阳县歌山建筑工程公司”成立。此后,一大批农村集体建筑企业相继成立。目前,近千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建筑企业和建筑劳务公司基本上形成了工程项目总承包、建筑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这样的梯次较为合理的队伍结构。施工区域不断拓展。改革开放初期,金华市建筑业就确立了“立足浙江,面对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拓展战略。目前,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均飘扬着金华建筑队伍的战旗。亿元以上施工基地星罗棋布。在东北、环勃海、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西海岸等地区的中心城市都有十亿以上施工规模的基地。

建筑业已成为金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金华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7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亿元,增长18.8%。

2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建筑业对局势和趋势的认识极为重要,中国经济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显现,房地产市场景气回落。2009年,我国的经济出现微型的复苏,但是我们的复苏还没有达到一个全面复苏的阶段,很多还是依靠政策的支持。由于目前信贷空前宽松,自住性需求与投资需求相结合,房地产市场未经实质性调整就开始再度走高,房价持续上升。导致社会恐慌心理加重,投资需求日盛,供求矛盾凸显,房地产泡沫日趋严重,市场面临调整。

3当前经济形势对金华建筑业的影响

当前经济形势对金华建筑业的影响表现在:

3.1 海外业务受到的冲击, 风险加大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建筑企业海外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境外一些工程因资金短缺纷纷缓建、停建或压缩投资规模,不仅对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对在建的海外项目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3.2 国内建筑市场,资金愈发紧张政府调整房地产政策、有效抑制泡沫已迫在眉睫,但是,如果调整力度过大,导致房价由升转降,就会导致房屋土建工程的萎缩。我市建筑业产值的大头恰恰在房屋土建工程上,这对我市建筑业的发展无疑会造成巨大压力,对主要从事房屋土建的企业甚至带来生存危机。

3.3 外币资产风险加大金融危机引发的汇率和利率震荡,给我市建筑企业外币资产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我市建筑企业实施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和对外劳务派遣也由于难于把握的国际金融市场而面临着巨大的汇兑损失风险,这些都给我市建筑企业的整体效益带来了重大影响。

3.4 管理难度不断增加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市一些建筑企业的经营规模持续扩张,管理幅度进一步加大, 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企业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项目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

4当前经济形势下金华建筑企业应对策略

严峻的经济危机既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也是一个机遇。

4.1 准确判断,冷静面对,寻求发展准确判断是积极应对的前提,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特别是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形势。建筑企业首先要正确判断当前的形势。冷静面对危机,寻求发展先机。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建筑经济转型升级。其次,有的放矢地实施应对金融海啸影响的具体举措。第三,开阔视野,高瞻远瞩,在当前经济形势中寻找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机遇。

4.2 加强风险管理要切实加强投资决策管理,根据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慎决策投融资项目及房地产开发项目,集中力量抓好在建项目,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风险,确保企业的经营安全。

4.3 考虑转型我市建筑业应继续加快在全国的对外投资步伐,如研究开发、地产等,同时应回避周期性较强的投资,为了规避风险, 更为了长远发展,承包商应考虑适时转型,变危机为机遇。

4.4 注意工程款问题,防止资金链断裂要极端重视工程款问题的解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紧清理应收款。作为建筑企业而言,年前是资金最为紧张时期,而且,由于目前房地产形势的不明朗性,更应该告知建筑企业及时收取应收款。二是由于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施工企业原则上不承接带资、垫资的项目,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三是充分运用合同法286条所赋予的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这一尚方宝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积极投入国家支持项目。五是审查各在建项目,对于没有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的项目,应综合考虑,必要时采取暂缓施工的措施。总之,金华建筑业要做得更大更强就必须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和发掘管理人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防范未然。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光永.房地产的政治经济学[J].建筑经济,2008,(12).

[2]朱中一.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式及发展趋势[J].城市开发,2008,(12).

篇4

中秋佳节,一则贵州茅台(600519.SH)投资者因押注茅台市值不会跌破1500亿元失败进而“裸奔”的资讯,毫无意外地成为市场焦点。

数年的熊市让A股市场不乏赌局。

今年3月,财经评论员老艾和职业投资人股峰(网名)针对股指走势,以在证监会门口裸奔作为赌约,最终老艾败北履约;自去年以来,有“多头司令”之称的李大霄,多次对赌散户呼吁抄底;9月11日,银河证券传媒行业研究员黄驰发邮件称,如果一年之后,掌趣科技(300315.SZ)、乐视网(300104.SZ)和人民网(603000.SH)跌破当天的市值,将辞去首席分析师职务。

各类赌局背后,实则是从沪深指数、蓝筹股到屡创新高的传媒科技板块,投资者都产生了严重分歧,熊市下的赌局,映衬着A股市场中投资者的脆弱心态。

而在另外一个角度,A股市场各类预言的争锋,尤其最近两年花边八卦接踵上演,实则背后是对名利的争锋。

“裸奔”三部曲

董宝珍与扬韬的赌局,与A股市场其他赌局的脉络基本一致,基本围绕“激烈争锋、朋党造势、虽败不改初衷”的三部曲模式。除去赌约为颇具花边意味的“裸奔”之外,这一赌局标的是被誉为A股价值投资标杆的贵州茅台,因此关注度颇高。

故事缘起一年前的8月30日,职业投资人扬韬在博客里写下《白酒的骗局》一文:“我在这里愿意赌1元钱,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绝对看不到1万亿市值的茅台。”

这一预测迅速触动“多头”神经,北京否极泰投资咨询中心执行合伙人董宝珍随即押下赌注,如果5年内贵州茅台的市值跌破1500亿元,他将现场直播裸奔30分钟。扬韬随后也加大筹码至裸奔1小时。

9月2日,贵州茅台遭遇2001年上市以来第三个跌停。9月17日,其股价再创三年新低,报收141.3元/股,市值由年初的2148亿元缩水至1467亿元,短短数个交易日,蒸发市值达到681亿元。

如约定的协议,贵州茅台直破“裸奔价”后,董宝珍了《裸奔声明》,随后在京郊完成裸奔。

但他依然坚持:“茅台过去一年多去库存,已经完成了‘三公’需要的退出,成为一家纯粹的大众消费品公司,在消费升级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最基本最悠久的消费品长期衰退没有逻辑。”

一年前董宝珍认为,消费类公司,往往有确定的成长性,尤其是有持续提价权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具有更强烈的成长性。茅台酒是最能体现依托历史文化,以满足精神需要为目的的有提价权的快消公司。时隔一年之后,雷同的分析显示其并未改变最初的逻辑。

对此,扬韬同样坚持类似一年前的观点,茅台现在的跌幅还仅仅只是开始,随着投资增速的放缓和反腐力度的加强,中国白酒将进入一个为期10年以上的调整时期,白酒投资的黄金时期将一去不复返。

“裸奔”之后,多空双方依旧分歧难平。

贵州茅台创造奇迹的10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从2012年开始,在经济增速放缓、塑化剂风波、反腐抑制“三公”消费等影响下,白酒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原有的成长模式被按下暂停键。

仅从财务数据来看,贵州茅台201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二季度净利润下滑9.23%,而作为公司业绩蓄水池和缓冲垫的预收账款更是从年初的50.90亿元下滑至8.35亿元。经销商的积极性降低也导致公司货币资金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纠结的熊市

与贵州茅台所代表的传统蓝筹股疲软所不同,云集了互联网、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创业板一次又一次创下新高。

9月18日,创业板在估值过高、泡沫太大的争议声中报收1289.64点,1300点大关触手可及。

在另一场赌局中,银河证券传媒行业研究员黄驰比董宝珍支付的筹码更大——他在发出的邮件中称:“我承诺:如果365天后(2014年9月11日),掌趣科技、乐视网和人民网跌破今天的市值,我就辞去首席分析师职务。”黄驰的这一承诺也被称为“用生命拉票”。

2013年9月11日,人民网收盘价为76.76元,市值为211.9亿元;而掌趣科技、乐视网停牌良久,停牌前一交易日两家公司的股价分别为40.96元、31.84元,市值各为161亿元、25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述3家公司当前动态市盈率均百倍出头。

今年年初,权重股大涨迎来开门红,创业板的表现并不抢眼。当2月沪深指数回落之后,创业板却越战越勇。尽管由于主板资金分流和跷跷板效应,创业也出现过冲高回落,但依旧是调整后屡创新高。在上半年的十大牛股中,有6只都来自创业板,其中掌趣科技、乐视网、三五互联等均是有关互联网、传媒题材。

黄驰高调对赌传媒股背后,恰逢市场对于创业板疯狂炒作的担忧日益升级,在创业板泡沫论和成长论中,市场分歧日益加大。

反对派瑞银证券分析师陈李认为,创业板在TMT的大幅上涨中达到,但TMT故事依赖NASDAQ的走势,此消彼长。关于改革的新故事可能替代老故事,自贸区终结创业板行情。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现在对创业板的炒作已到了最后的疯狂阶段,创业板炒作已脱离基本面,多数创业板公司泡沫已非常明显。

分歧不仅在具体的个股或者板块上,对于大盘的走势也呈现分化状态。

2013年3月,职业投资人“股锋”和股市观察员“老艾”,因为对股市走向的判断有分歧而发生激烈辩论,双方争执不下,并订下“裸奔”赌约。

最终看高市场的老艾“以裸奔换A股牛市”的宣言引发了强烈的市场共鸣。此时,长达6年的熊市,已使市场悲观的情绪更为浓厚。

赌局背后

9月26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出席一个论坛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称,中国经济的四大红利已经消失,对股市现在是空前悲观,股市下跌完全合理,而且还要继续下跌,2000点必破。

深圳一位私募投资人邹涛旋即抛出赌局,A股若跌破1500点到1499点,其愿意捐出10万元公益资金;若未跌破,由韩志国捐出10万元做公益。另外,邹涛表示此言论以韩志国应战之时生效,并表示,如果韩志国对此不理睬,只能说明三点:一是瞎忽悠散户,制造恐慌;二是很牛;三是没有一点公益心,即使输了拿10万块钱做公益也是一件好事。

相比而言,韩志国为国内知名度颇高的经济学家,邹涛则为并不知名的私募投资人,这一赌局因为同时具备“公益”和叫板权威两个元素,市场关注度颇高。至今韩志国尚未回应邹涛的赌局邀请。

当一个个赌局引发围观,践行赌约被称赞为言而有信之时,质疑之声同样不绝于耳。

“用赌的心态亏了投资人的钱,即便履约也不值得信任。”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高管指出。

其中不少人为职业投资人甚至经济学家,对于A股频频引导性言论,往往是易被引导的中小投资人,在这一赌局中或受损更为严重。

令市场人士担忧的是,双方争执背后,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双方手持筹码,而是希望通过公众事件引导资金流向。一个事实是,知名度对于各类投资机构来讲,既能带来客户,又能带来市场资金流向的长期影响力。通过对赌,无疑能为当事人带来更高的市场知名度。

而不少A股市场“预言帝”和“裸奔”赌局的成功炒作,则使得类似运作背后的逻辑更为清晰:成则积累名声,败也无伤大雅。

篇5

经济的基本问题是资本与市场。表面上看,它们削弱了传统的权力,给人们带来了公平、平等和自由竞争的机会。但问题是,这仍然是强者的公平与自由,而不是弱者的公平自由。事实是,无论在经济或文化范畴,普通人大多只能被迫承受国际资本或权力与资本合谋的市场“规律”,而无法与市场产生有互动意义的对话。

在财经挂帅的经济乌托邦时代,人文学术价值的边缘化几乎是“顺理成章”的命运,但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止于文化凝聚力的下降和传统读者的疏离,而是同时也引起了这个领域从业者的价值混乱与自我怀疑。近年来,市场时代的文化(学术)泡沫现象与腐败问题已经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关注,即使不谈抄袭、捉刀、一类极端的现象,思想贫乏,目光迟钝,学风浮躁,见解平庸,也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经济“规律”不仅要求教育、文化走进“产业化”的时代方队,也在本质上使文化(学术)活动日益蜕变成一种类似经济上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消费决定了生产,而消费,在目前的情况下,又分为“自然消费”和“体制消费”两种形式。“自然消费”必须响应财经挂帅时代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如减缓激烈竞争的心理压力,学习生存技巧,对时尚的追逐等,因此需要把凝重的思想与学术变为轻松的读物,把论文写成散文随笔,把诗歌变成手机短信,或者添加一些性、幽默、噱头之类的佐料,等等。而“体制消费”,则在资金、人员、成果的流通上有制度保证,只要你能争取到“计划”、“工程”、“基地”、“项目”,就可以避开经济市场的约束,取得研究问题的身份与条件。表面上看,这也是一种历史的策略,是实现经济与文化平衡的有效手段。但问题是,它免受了经济市场的压力却必须满足体制与权力的需要。而体制与权力的运作,则往往只要形式与表象的繁荣却很少深究内在的质地,使用的又是一套经济与技术主义的“量化”标准:对单位的衡量是有几个学位点、基地、重点学科,而学位点申报和个人晋级指数是有多少“高级别”的课题与论文。

当然,“自然消费”与“体制消费”场域中也都出现了一些好的成果和认真的学问,但这些成果大多根基于个人的文化操守和学术良知,而“自然消费”与“体制消费”的供求关系不是在支持这种操守良知,而是成了它的腐蚀剂。它最大的负面因素在于,其体现的是顺从原则,调动的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压抑了思想文化活动是有话要说、有问题要梳理的基本前提,同时也加剧了学术本身的体制化和自我循环现象,减弱了思想和学问的民间情怀以及反思现实问题的能力。在不同形式的消费市场的掌控中,人们为完成项目、课题和接受考核,为申报学位点、职称和学位,或者为销路和“卖点”低眉屈就、劳心费神,其中有多少文字出于内心的热爱与感动,出于问题的发现和焦虑?许多人已经习非成是,回避学术是否源于梳理、认识问题和寻找答案的冲动;也不再关心自己是否享受过解开谜团、澄清问题或一吐为快的快乐。

然而只有出于内心的热爱,出于梳理、认识问题的冲动的学问,才是真诚的学问,这是学术的初衷和内在动力。而《顾随年谱》(《顾随年谱》,闵军著,中华书局出版)最为让人珍惜的品格,正在于此。

这本年谱的主人顾随,虽然是我国现当代国学大师,在诗词创作、书法、书法研究、诗词研究、戏曲研究、禅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却被彻底地边缘化了,不仅在市场不会占有什么份额,而且一生都活在新时代新文化的阴影中,生前死后都非常寂寞。而这部年谱的作者闵军,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大学老师,完全是出于对中国古典诗歌和顾随诗词的“非常喜爱”,做起了顾随研究:这本年谱的写作只是系列研究的初步成果,“我想写完年谱后,再做‘顾随诗词研究’,最后希望能写成‘顾随传’。”

但即使是最初的成果,我们也不难看到作者所倾注的心血。《顾随年谱》整理顾随生平事迹和友朋来往、寻绎佚文书信、梳释思想脉络、介绍影响与评价,总结学术成就,在材料的搜集、甄别、组织方面所下的细致功夫,相信学界会有公正的评价。这里特别想说的有两点:第一,既由于顾随是为人敬仰的词人(在词学界有“南吴北顾”之称)和学者,与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创作、研究界有群山与峻岭式的关系,也由于作者在年谱中每年都编入与旧体诗词创作、研究有关的背景材料,《顾随年谱》的价值实际上远远超过了顾随本人,在某种意义上,它同时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创作的一个索引。第二,本年谱为一个生前死后都相当寂寞的人物系年,实际上为中国现当代的知识分子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新颖的“个案”,对我们讨论新与旧、名与实、主流与边缘、文化信仰与文化境遇、仓促的时代和个人微小而不屈的坚持等方面的辩证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尤为重要的是,顾随甘于边缘、安于寂寞的一生,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动写照。什么是独立精神和思想自由?就是求真求是,以诚为本,出于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尊重事物的特点与规律,不随波逐流,不随行就市,既敢为天下之先,也敢为天下之后。顾随一生坚持“用新精神做旧体诗”,终生践行年轻时与冯至将“旧体和新体分划领域,各守一体”(即顾随不写新体诗,冯至不写旧体诗)的约定,应该说,后来两人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由于新诗是现代的主流诗体,冯至在社会得到的认同可谓名副其实;而旧体诗是“老古董”,顾随只能“实过其名”(张中行《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读》中对顾随的评价)。名实分裂的现象与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有关,由不得个人。可贵的是顾随的目光不被时代所牵引,他能够“安贫乐道”(这是被“革命”、“进取”的人生观穷追猛打的一个词),能以一种超然的沉潜与“固执”,坚持自己的文化信仰,坚持被暴风雨般的时代忽略的价值。“年谱”中有两个细节相当有趣与感人,一是1921年,顾随在“孔夫子门前卖文”时喜欢上了山东,理由是当时那里“一则可以随便做梦――思想自由;二则可以随便胡说――言论自由。”二是1949年1月下旬的日记。当时北平和平解放,军队正在换防,全城处于热烈与混乱之中,而在顾随的日记中,除偶有“有士兵来觅房”、“仍有士兵来觅房,强令为腾出一间”的记述外,竟是连续十几天“继续写稿”得多少页的记载。这样的材料,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顾随为人为文为学的人格境界的体现,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也。而正由于心怀广远,“自偏”于时代的喧嚣与浮躁,他才成为传统文化一个不可缺少的传承者:不仅在传统诗词的写作上体现了旧格律与新材料之间的张力,同时也以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感召了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吴小如、欧阳中石等这些后来成大器的学生。

自然,顾随的旧体诗词写作并不能成为当代诗歌写作的主流,其中也表现出新感受与旧形式、现代汉语与古典体裁的不少矛盾;他在诗词、书法、戏曲、禅学等方面的论述,充满个人心得与创见,但也不能说字字珠玑。但顾随的意义不在完成而在展示了某种可能,不在是否成为经典而在体现了人生与学问的境界和活力:他是我们这个仓促而势利的时代一个必要的参照和补充。

篇6

    一、“保险泡沫”何来?

    泡沫这个词在近些年来已经被广泛使用,频繁见诸报端,什么“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等等,最近有人又提出“保险泡沫”。经济学中所借用“泡沫”_词,一般是说﹁个经济部门或很多部门生产的产品供求脱节,特别是供大于求,使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能实现,不能实现的那部分价值虽然也可以用货币计量,可能被计入GDP,但价值不能实现的那部分就是“虚”的,就是“气泡”,如果这种“泡”太多,大量“聚集”就会产生了“泡沫”,造成“虚假繁荣”。显然,这种“泡沫”对经济是有破坏性的,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数字不真实,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就会造成某个生产部门或多个部门的危机。某些亚洲国家在1997年以前就出现过这种“虚假繁荣”,GDP、GNP增长速度很高,人均GDP、GNP也比较高。但是国民经济中一些部门(如房地产、股市),“聚集的小泡”太多,加上国际大“炒家”的恶意炒作,最终导致资金链的大面积断裂,引发了金融危机。

    有学者称,我国保险业近年的发展也有泡沫,而且泡沫数量相当惊人,有40%之巨。这种论断值得分析和推敲。目前,我国保险业中的供求关系还看不出有什么脱节,保险价格也未有虚高的问题,保险业持续以30%以上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保险公司实实在在收集了保险费,不断积累起越来越多的保险基金。保险资产到目前已达11000多亿元。即便如此,从各种分析来看我国的保险密度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相对较低的,我国居民的储蓄余额相当大,2004年前半年已经达到近12万亿元,对保险的购买力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适应居民需要的保险产品还不够多。就是说我国保险资源相当丰富,需求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掘。我国的保险供给不是太多了过剩了,而是需要增加。另一方面,外国保险资本、金融资本和其他产业资本、国内的各种产业资本都看中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强烈希望投资保险产业。适应这种发展态势,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近几年履行人世承诺,批准一大批外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最近又新批了18家中资保险公司,增加了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以适应保险发展的需要。显然,“保险泡沫”论是站不住脚的。

    二、保险产品中的“投资”、“储蓄”部分不是“泡沫”

    “保险泡沫”论者没有定义什么是“保险泡沫”,但从媒体的相关报道来看,似乎是指近年在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中,投资型和分红型保险产品所收保费在寿险公司的保费总收人中所占比例太大,或者说投资型保险产品和分红型保险产品,太偏重投资和储蓄功能而保障功能不足。认为投资和储蓄功能不能算保险,而是属于“泡沫”,应当“挤出去”。此观点持有者还引用某些不同于我国统计口径的其他国家保险现状作论据。

    上述论断有两个误区:其一,投资型、分红型保险产品从原本来说都是“舶来品”,都曾经是保险业发达国家的保险创新产品,如今它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不少国家这类产品所收保费在寿险公司的总保险费收人中的比例是持续上升的,有的国家仅投资型产品保费的比例就超过了60%.尽管有的国家对于投资连结型产品不叫保险产品,但大多数国家都是将这类产品中的投资账户或储蓄账户部分算作保险费收入,并没有将这类产品计入保费要“打折”或者把“投资”、“储蓄”部分当作“泡沫”挤出去。因为无论投资连结产品还是分红型产品都具有风险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功能。保险产品和银行产品的根本区别是保险产品具有不确定性,而银行产品都是确定性产品。这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界定。这种界定是有意义的。目前我国任何投连产品或分红产品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都是保险产品,购买这些保单的保费毫无疑问是保险费。至于这类保险产品中所谓“保障”的份额的大小,并不是区分保险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本质要素。

    其二,不同国家对于保险业的统计口径并不一样,与有没有“泡沫”没有关系。至于寿险产品如何统计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所谓“国际惯例”。有的国家将养老险、个人年金等产品在统计时另列项目,只是为了监管的方便或者本国的统计惯例,并不表明这些国家是将投资类、分红类保险产品产生的保费当作什么“虚假”保费,或“泡沫”。如果说投资型或分红型寿险产品中的储蓄保费是“泡沫”的话,传统型生存寿险产品的保费中大部分也是储蓄保费,也该属于“泡沫”,如果这样推论,无论中外寿险公司其大部分保费都应届于“泡沫”了。这显然不是事实。可见,“保险泡沫”论者所作定义及其某些依据是站不住脚的。

    三、分红等投资型产品本身不容否定

    “保险泡沫”论者进一步认为挤出保险业“泡沫”的途径只能是让保险业回归保障,让保险业回归主业,即不是看中保险的投资收益,而是转向注重投保收益。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分红险等投资型险种本身。其实这是一个如何看待保险业的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问题,涉及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方面,保险从纯保障走向在保障功能的基础上不断衍生新功能,既是产品创新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的需要,这是必须肯定的发展方向,不能因为新型产品发展出现一些问题就矫枉过正地全盘否定。

    保险产品与任何其他有形产品一样,要适应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必须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我们以手机为例,手机最初的基本的功能是打电话,但是现在手机衍生出一系列的新功能,摄影、文字、图像传输、上网、甚至用来进行银行无线结算等,而这些衍生功能正是消费者追求的热点,没有人认为手机新的卖点是泡沫。如果现在要求手机回归到打电话的单一功能,是非常可笑的。同样,投资型分红型理财寿险产品,都是在传统寿险产品基础上的创新,是在保障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功能,这是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在美国诞生就是因为具有固定预定利率的传统寿险产品,无法有效对付通货膨胀对保险金给付的侵蚀。而投资型寿险产品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发现从趋势来看,股市指数与物价指数是正相关的。所以,这种新产品问世之后,很快赢得了消费者。如果当时不创新,寿险的发展就面临危机。在我国投资型产品的问世和受到欢迎,同样是在低预定利率的传统寿险产品缺乏吸引力,和保险公司需要对巨大利差损风险进行有效分散的背景下出现的,直到现在,仍有不少消费者对其有购买兴趣。这就是市场,这就是需求,没有什么对与错的判断,与“泡沫”毫不相干。保险产品无论寿险还是产险都还会进一步创新,与银行产品、证券产品结合,一定会出现具有更多功能的更加方便消费者的产品。记得有一位朋友介绍过香港一种与信用卡结合在一起的生存寿险产品很受欢迎,因为它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假如要这种与银行产品相结合的寿险产品也要回归,那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否认,传统的寿险产品也还会有其市场,当然传统的寿险产品也需要创新。但是无论是谁既不能要求保险公司只能卖传统寿险产品,也不能要求消费者放弃追求新型的理财产品。保险世界是多元的,因为消费需求是多元的,保险及其产品只会向前走,恐怕不会“回归”。

    四、保险产品保障功能弱化值得关注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分红险等投资型寿险产品中非风险保费收入视为“泡沫”是不妥的,将这类产品本身完全否定是不对的。但另一方面,“保险泡沫论”者提出的另外几个问题确实很有警示意义:分红险等产品中投资功能和保障功能的比重失调、产品期限超短期化倾向以及趸缴与期缴保费比重失调等。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逐年下降,分红等投资型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可观收益,而经营费用却有增无减,短期性新型产品弊病开始显露,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可观收益。事实上,投资型产品正是基于长期投资的理念设计的,所发生的费用期限一般都长达20、30年,是一种长线投资渠道。在国际市场上,它往往被投资者作为一种养老金的积累和孩子未来教育的资金。

    因此,经营新型产品的公司要树立长期运作的理念,逐渐减少、甚至停止销售期限太短的新型产品,有必要将重点放在长期性新型产品的经营上来。

    投资型产品自1999年在我国问世后遭遇到一些挫折,其重要原因是,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误导和偏差,使得其投资功能被片面放大,再加上投资环境不佳,客户对产品投资回报率的心理落差过大。因此,在产品兼具保障、投资功能的情况下,考虑到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在发展思路上应适当扩大产品的保障功能。我国目前保单覆盖率很低,保障应是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保险公司可以针对短期同类产品保障功能低的缺点,在加大保障功能方面多做文章。比如,可以期限较长的新型产品为主险,附加重大疾病险、意外伤害等保障功能强的险种,附加险的保费较低,保额却很高,这样可以附加险为卖点,吸引客户购买其长期的投资型产品,从而很好地协调产品的多维功能。

    同时,新型产品的发展不能以传统产品的萎缩为代价,二者应该相互配合,共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共同把保险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国内居民的保障需求远未达到基本保障的程度,在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保障的特定环境下,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是现阶段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寿险公司发展业务的基石和重点。当然,如前所说,传统产品也要创新,使其更加适合消费者的胃口。最近,央行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对于保险公司开发更加有吸引力的传统寿险产品也许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五、产品结构不合理隐含的风险亟需关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保险泡沫”论者的本意不是要否定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不是认为保险公司的业绩有水分,而是需要优化业务结构。近年来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的确存在业务结构不够合理的情况。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短期分红型产品占比过高和趸缴业务占比过高。比较而言,我国中资寿险公司和同台竞技的外资寿险公司有较大差距,外资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相对较为合理,其期缴个险长期业务比重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03年,外资寿险公司的续期保费收人为30.61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53.44%;趸缴保费收人为10.22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17.84%,大大低于整体人身保险业务46.12%的平均水平;个人营销业务保费收人为50.44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88.05%,大大高于整体人身保险业务57.20%的平均水平。

    趸缴比例较高的短期分红型业务比重占比过高,其实是对保险资源的一种过度开发,其发展难以持续,目前寿险业增长趋缓的重要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在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加息的市场环境下尤其如此,退保率有可能会上升、续保率有可能会下降,有些保单持有人很可能利用保单贷款等形式,套取现金从事获利更高的投资活动。同时,在物价指数和利率上升过程中,公司为应对竞争,需要提高分红保单的分红水平,实际负债成本也将随着上升。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业务结构主导的增长模式在未来若干年保险给付大幅增加,但其难以持续的增长却使未来的现金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最后有可能酿成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流动性危机,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另外,目前我国寿险业的投资资产主要由定期存款和固定收益证券组成。一方面,这种资产结构下投资收益率较低,这与短期分红型产品占比较高的负债结构下的分红压力不匹配。特别是在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下,物价指数上涨和利率趋升将使固定利率债券等固定收益证券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下跌,一旦寿险经营中新增资产投资收益跟不上物价指数上涨幅度时,大量以保值增值为目标的被保险人,将退保而转向投资基金、股票等收益率能随通胀率变动而变动的投资工具。

    另一方面,由于利率敏感型产品在资产构成中占比偏高,保险投资过度依赖利率敏感型产品,以至于利率的较小调整和物价指数的变化,都有可能对保险资产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金融市场普遍缺乏长期固定收益证券,公司难以通过对资产和负债平均期限的管理来控制利率风险。

    综上所述,寿险业趸缴短期分红型占比过高的业务结构不合理,将有可能导致其未来的业务成长难以持续发展,如果不采取更大的力度优化和调整产品和业务,将有可能诱发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流动性危机。而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水平低下的投资收益率将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吸引力。随着客户以退保和保单抵押等形式的流失,现金流的流出将明显大于流入,这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风险,对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庹国柱,朱俊生。重新反思人身保险新型产品[J].中国保险,2003,(8)。

    [2]庹国柱,朱俊生。保险新品迷途十字路口[N].中国证券报,2003—06—13.

    [3]齐瑞宗,朱俊生。反思投连险荣辱[J].上海保险,2002,(5)。

    [4]朱俊生。发达地区寿险市场的公司发展战略[J].中国商业保险,2004,(5)。

    [5]朱俊生。警惕寿险业流动性风险[N].中国保险报,2004—07—07.

    [6]朱俊生,庹国柱。追问寿险业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源[N].中国保险报,2004-07—15.

    [7]朱俊生。中国人寿增速缘何趋缓——解读中国人寿2003年度年报[N].国际金融报,2004—06—02.

    [8]朱俊生。分红保险怎么了[J].中国保险,2003,(6)。

篇7

理论界对“东亚模式”的讨论已有一段时间。最初的分歧来自对日本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它们持续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大多数持正统观点的经济学家强调市场力量的基础作用,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它们的政府(主要是日、韩等国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1993年世界银行推出名为《东亚奇迹》的报告,将这两种观点进行调和,认为日本、“四小龙”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8个国家和地区在1965年~1990年间的快速增长,是政府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肯定了日、韩和台湾地区实行的有选择干预措施起到了促进增长的作用。这一研究引起了对所谓“东亚模式”的更多讨论。比如,保罗·克鲁格曼1994年撰文指出“东亚奇迹是被夸大的神话”,他认为除日本外,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不是提高要素生产率,与当年苏联的高速增长性质相同;伴随投入增加速度的下降,它们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会降下来。1997年以来,青木昌彦等人则提出系统的“市场增强论”,从克服“协调失败”的角度对东亚政府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新的阐释。1997年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也可认为是这一讨论的继续。该报告指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并且认为政府的核心使命,是完成这样五项基本任务: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性的经济环境,包括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投资于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保持承受力差的社会阶层;保护环境。这一报告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是“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其实,东亚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不尽一致的,不仅这些国家的自然条件有差异,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均为城市,与当初“二元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的韩国、中国台湾及印、马、泰这三个东南亚国家的初始条件差别很大;日本更是早在1885年~1919年间已实现过较快的经济增长。就政府的经济作用而言,初始条件有相同之处的香港和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都有显著的区别;韩、泰、印尼同为危机比较严重并向IMF申请援助贷款的国家,它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就对外经济关系而言,外贸和外资在日本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作用远不如东亚其他国家显著,日本、韩国对待外商直接投资的态度与东南亚国家和香港也有很大差别。简言之,从实际情况看,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发展模式”,因而也就没有所谓“东亚模式”的危机。

二、东亚金融危机与金融体系的缺陷密切相关

这此金融危机在开始时就表现出这样的特点:银行体系越稳固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其经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而银行等金融机构问题越多的国家,经济受到的冲击也越大,在股市暴跌的同时,发生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是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日本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的形成、泡沫破灭后的持续不景气,以及目前的经济衰退,也同样主要源于其金融体系的缺陷)。那么它们的金融体系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许多计量分析表明,东亚的高速增长与较高的物质资本积累密切相关;而物质资本积累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结果,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组织主要又是金融体系。因此,可以说东亚高速增长的实现离不开其金融体系对储蓄的动员和分配。高速增长时期,以日本为代表的许多东亚国家的金融体系具有一些显著不同于英美国家的特点,比如:(1)企业更依赖于金融机构贷款而不是证券市场融资;(2)企业的负债—资本比率更高;(3)政府对信贷的分配进行指导和控制,而不是主要进行金融机构监管,并且有时保护和补贴银行等金融机构;(4)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密切(如日本的“主银行”体制);(5)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情况比较普遍(韩国财阀内部企业之间还相互对借款提供担保)。

在可用储蓄较多(因为居民储蓄倾向较高或积极利用国外储蓄)、政府以快速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情况下,上述体制的主要优点在于有助于“刺激投资”。

同时,东亚金融体系在促进投资方面的优越性并不能掩盖它在其他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是:政府制定脱离实际的产业政策,直接促使所控制的银行为服从于产业政策的企业提供贷款,带来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银行与企业有密切关系,一些效益差、负债高、亏损严重的企业能不断得到银行的贷款,这些企业倒闭时拖累与之关系密切的银行陷入困境;一些政府官员因为可以对银行贷款施加影响而获得了为个人寻租的机会,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政府对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负债提供实际上的担保(如日本长期坚持“金融机构不破产”的政策,印尼银行的所有者与政府官员有密切关系,泰国的金融公司负债实际上受政府担保,韩国在银行遇到困难时把银行债务视为国家债务),虽然降低了金融机构债权人的风险,却提高了作为债务人的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储蓄,然后大量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或收益不高的投资。结果是金融机构大量负债、大量投资,并且其短期负债(包括外债)与长期资产之间不“匹配”,导致投资过剩,以及高风险的房地产、金融资产市场有泡沫。股市暴跌、金融机构和企业大量倒闭,作为对上述一系列现象的矫正,是有其必然性的。总地来看,一些东亚国家的金融体系,既成就了它们过去快速的经济增长,也直接与它们目前的金融危机密切相关。

一些东亚国家的经历实际上表明,一个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一方面应该能最大限度的动员国内外储蓄的数量,并把这些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投资的质量,从而在促进投资增加和保证投资质量之间取得平衡。如果投资质量高而投资数量不够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投资数量增加很多而许多投资质量不高,经济增长将难以持续。

三、不能全盘否定东亚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多数东亚国家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其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比较多,并且在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如泰国、韩国、印尼,政府汇率、外债管理方面的失误也比较明显。但并不是发生金融危机后,就可以完全否定东亚政府干预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东亚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比如:

政府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一方面有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避免劳动力素质低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收入的均等。

政府主持的农村及重视对农村交通、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助于农业的增长和农村非农产业的成长,从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府的一系列措施鼓励了储蓄的增加,为扩大投资奠定了基础,比如通过财政收支盈余增加政府储蓄,设立便利储蓄的邮政储蓄机构,通过限制住房、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消费信贷刺激居民储蓄,通过保持物价稳定和正的存款利率增加储蓄的收益等。

在对外经济方面,比较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技术进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用多种政策鼓励企业出口。有的国家政府在通过鼓励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出口增加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东亚金融体系的缺陷也不全是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而是“干预不当”的问题。比如,对金融机构贷款活动的直接干预太多,既增加了政府官员寻租的机会,也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对金融机构借用短期外债从事高风险的房地产、股票投资缺乏严格的监管,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上升。新晨

四、结论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并购 特征

1 战后改革时期的敌对并购

战后改革期,日本企业并购是建立在分解旧财阀垄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基础上进行的。1949年物价稳定和并购经营决策的自主化,对于日本企业经营者来说首先直接面临的是敌意收购的危机。作为财阀解体和企业重建措施的股权再分配的直接后果,是日本企业所有者结构高度分散化,即“企业所有权构成过小资本化”。当然,在反对独占法、排除垄断和银行对产业的支配的战后改革时期,即便说是敌对收购,事业法人和金融机构收购其他企业还是有困难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推动的是稳定的股东策略、政府实行的是支持企业安定化政策。

2 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并购的低迷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高速成长期到20世纪80年代区间,日本中小企业并购低迷。这个时期的并购主要是针对战后改革期资本分散化的政策,实施分割后企业的再合并。在90年代前半期日本国内中小企业间的并购依旧很稀少。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并购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2.1 较快的经济增长缺少并购企业的供给。在高速成长期,作为并购的动机,直接的供给冲击比较少。在增长率超过10%的情况下,除了煤炭等基础产业外,生产设备过剩的问题还是较少出现。1973年石油危机后,出现了负的增长率后,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大约维持在4-5%。所以并购市场上所带来的收购对象企业供给的经济冲击还是很小的。关于这种潜在购买对象少,战后所形成的主办银行的经营救济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容易成为收购对象,可是日本战后主办银行的重建路线采取“自主重建”。主办银行一方面采取废除债务、减免利息等经营救济措施。

2.2 从战后改革期到经济高速增长初期所形成的制度要因。一是独占禁止法被严格地执行,抑制了水平合并。新日铁的设立在独占禁止法上争议很大,王子制纸因考虑到禁止法终止再合并计划;二是战后的日本企业为了促进企业的稳定成长,实行长期雇佣经营体系,所以两个文化体系不同、雇佣习惯迥异的企业并购成本是很高的;三是担任成长部门的企业与六大主办银行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以银行为中坚力量的企业集团,其结果是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要获得主办银行的同意进行合并或收购变得不容易。以银行为中心形成互相持股的网络,使作为投资替代的并购由于制度限制而具有高成本。

3 20世纪80年代到泡沫经济时期的海外收购的浪潮

1985年日本海外并购为100件,1990年达到最高峰超过500件,主要产业集中在纤维、食品、化学、药品、电器机械、零售业、不动产等方面,大型系列并购主要集中在1989年和1990年。海外收购增多与日元升值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日元升值使企业收购实际价格降低,日本企业作为企业成长战略而开始利用并购手段。但作为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企业融资制约的缓解和企业资金的丰裕。在最初的日元升值时期,日本中小企业资本结构是高度依赖负债,而且由于1980年以前的外汇管理体制,收购海外企业是比较困难的。由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的内部资金丰厚,随着股价快速攀升,通过股权关联债的发行,比较容易融资。

4 经济低迷时期并购的急速增加

从并购件数看, 1990年到2006年,日本企业并购由年平均量由500件上升到2725件,十年间增加了5倍多,在欧美各国中,日本企业并购表现得非常活跃。近年来并购的增加,与过去主要是日本企业收购外国企业为中心不同,国内同业合并占了大半。在经济低迷时期,日本企业并购表现的活跃化与战后经济高速成长期的低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国内中小企业之间为了解决经营问题来实现财务绩效的提高而相互之间进行优势互补或者强强联合,以共同应付经济的不景气,有抱团取暖的意思。

5 金融危机后日本企业并购规模扩大

金融危机后,整个世界并购市场规模在减少,日本也受其影响。2008年并购发生2399件,比2006年减少了11%。趁着全球信贷危机和经济减速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下跌,手头资金宽裕的日本公司又开始扩大其海外收购,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第三季度末,日本企业完成的海外收购,金额达到486亿美元,比2008年全年的254亿美元高出91%。这一海外收购额在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是最高的。

6 东日本大地震后海外并购重点转向亚洲

日本中小企业界认为,和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亚洲正处于上升阶段,增长潜力很大,是并购的极好机会。日本中小企业主要在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印度等国实施了大量并购行动,涉及对象主要是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中小企业海外并购的重点更是转向了亚洲。因为东日本大地震让全球的汽车和电子零配件等产业链等发生了断裂。基于产业安全和扩张的需求,日本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高科技相关的电子零配件行业出现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和海外并购的趋势。当然,日本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并购模式都是依托于大企业。作为与大企业的依存业务关系和零部件供应商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并购战略。

参考文献:

[1]焦方太.日本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及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01).

篇9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篇10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

(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