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1

方案的特点

1.方案正确处理了直接就业与继续学习的关系

2012年7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这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人们为了凸显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竭力强调其“职业性”及“能力本位性”,这一做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中等职业教育固然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更应重视学生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本方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就业为导向,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合理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参照“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科学开发课程内容、编排专业课程顺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方案正确处理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本方案在实行中等职业教育“2.5+0.5”学制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为46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等统一要求基础上,同时在方案中为职业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二次开发留出一定空间,例如,实训周的安排,任意选修课的安排等方面都让学校有一定自。

3.方案正确处理了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关系

本方案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新理念,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例如,“中餐烹调师(面点师、营养配餐员)中级工训练与考级”课程的设置。同时,兼顾职业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等方面,保证方案在职业学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本方案和以前的

人才培养方案的区别

1.本方案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职业性”和“能力本位性”,将中职教育仅仅当成谋职的手段或“敲门砖”,而忽视了学生职业发展后劲的打造。学校提出的培养口号是“够用的文化知识”和“夯实的专业技能”,此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只能实现中低层次的就业,发展缺乏后劲。本方案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配置,并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延长半年,这些都为学生今后职业可持续发展、跨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方案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区别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它的复合性,它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行业与学校、职业岗位与学习课程的界域”,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

方案更加注重“授人与渔”的培养模式,开设课程的数量、种类均较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例如,专业技能课程增设了“中餐烹调师(面点师、营养配餐员)中级工训练与考级”课程,为学生今后多岗位就业、跨行业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本方案的难点突破

1.适当增加教师数量

方案实施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增加了1/6,因此,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增加学校教师编制,另一方面学校要挖掘现有教师潜力,让教师满工作量,以确保本方案在学校能不折不扣的实行。

2.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本方案在教学进程安排中,1-4学期大多安排的是公共基础课及基础平台课程,而技能方向课程基本上安排在第五学期,如果学校仍按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即学生在第五学期学习技能课程时,就会感到门数多,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学习有一定困难,学校教学安排也会出现专业技能课教师不够用,实训室不够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学校首先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能承当2-3门专业课的教学。

其次,学校要对基础平台课程的一些章节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这样做有两方面好处:首先,师生可在实践中化解理论知识教学难点;其次学生可在实践中夯实专业基本功,为将来学习专业技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校要充分利用实训周、专业任选课程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以弥补1-4学期专业实训课程的不足。

3.开设情境教学课,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篇2

【关键词】烹饪课程 实践性教学体系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79-02

一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1.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针对性。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必须紧扣酒店行业发展脉络和烹饪课程的整体定位,确定烹饪课程对学生整体知识培养的目标,通过构建完善的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来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即必备的烹饪课程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促进学生练就“能力”,即在酒店从事烹饪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烹饪“素质”的培育,即对烹饪质量和技术过程的烹饪素质锤炼,培育良好的烹饪道德素质,同时,构建完善的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也有助于提高整个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适应行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

第二,科学性。构建完善的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强化学生对烹饪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构建完善的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的良好嫁接,在校内建立设备先进的烹饪专业实验室,在校外建立一些校外烹饪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室和学校外实训基地的良好功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从业素质。紧紧围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立足酒店烹饪行业需求为目标,紧扣烹饪专业理论热点,实现烹饪专业教学效果。

2.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创建的思想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以人才培养工作为着力点,以现代旅游和酒店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引领,通过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重要目标,实现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吻合,同时通过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来推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等各项工作效能的发挥,全面推进中职教育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促进技术和管理创新,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以广西为例,中职院校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应抓住我区走旅游强省道路的有利时机,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一批共建共管共享示范实训基地的新格局。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找入口。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获得企业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坚持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机制,实现产学研“深度”结合,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路。以项目驱动、工学结合为重点突出范例,找准中职旅游教育与酒店行业企业需求的差距和突出问题,共同实施项目建设。

二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创建的选择与定位

1.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创建的目标选择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将围绕深化“企业全程介入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现代酒店烹饪类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酒店烹饪类新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开发酒店烹饪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由企业投资共同建设酒店烹饪实训基地,由此探索酒店烹饪类课程产学合作教育新模式,引领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发展。

2.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阶段划分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集烹饪课程实训教学、酒店烹饪员工训练、酒店烹饪操作训练、烹饪系列服务训练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除满足自身实践教学和各类培训的需要外,还可以经营一些社会培训业务,最终使之成为集科研、教育、酒店烹饪培训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实体。

三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功能定位

在中职教育中,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技术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占主导地位。因此,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基本功能是:完成烹饪类课程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养成、烹饪类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训练与技能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烹饪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服务,满足酒店烹饪类各工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产学结合,资源共享。

1.教学功能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将建成更高质量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学提供全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从而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落到实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培训功能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能力体系和学习材料。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除满足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可以为酒店烹饪类员工在职培训提高、转岗培训提供优质的培训,同时,还可以满足旅游管理类专业辅助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各类综合职业技能训练的功能。

四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定位及方案

1.烹饪课程校外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重点定位及方案

烹饪课程校外实践性教学将加强与酒店为重点合作单位,使合作酒店成为学生进行烹饪实践、烹饪技能强化训练和职业道德培养、操作能力提高的基地。根据学生整体规模,选择就近和科学的原则形成区域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体现了实训基地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专业化,共同打造高素质的酒店和烹饪类专业人才。

2.烹饪课程校内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重点定位及方案

烹饪课程校内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将承担四大功能: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甚至对外经营。教学功能指的是利用学校建立的烹饪实训室满足学生的烹饪教学实训需要。培训功能指的是利用学校建立的烹饪实训室对内对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功能指的是利用学校建立的烹饪实训室对内对外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让学生开展实训一定过程后上岗对外经营,提高实训的效果和学生自身的体验满足感。

五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

1.实训基地管理与合作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涉及多个主题,主要包括学生的管理、烹饪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酒店投入硬件建设(教学的客体),与酒店的管理思想与理念相结合进行运作,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采用合作形式多样化,为区域类大型酒店培养适合的技能、应用型烹饪人才;提供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题研究、技术开发等;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和社会服务等。

2.产、学、研“三合一体”运行机制

酒店在全程参与烹饪课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分包出了自己的部分实体或功能,分散了经营的风险,增加了经营利润,提高了管理效益,其次得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同时也得到学校科研、培训各方面的智力支持;学生在学校与酒店的深度合作中,学到了酒店的企业文化、提高了操作技能,可考取上岗的证书,成为“企业全程介入2+1”模式中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则可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增加科研机会,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1.酒店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为满足酒店对烹饪管理能力的要求,增加烹饪课程管理方面的内容;按照酒店对烹饪能力的特别要求,增加特殊菜类烹饪的技术讲解等。因此,酒店烹饪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市场的需求,培养的学生符合合作酒店的需求。

2.酒店全程参与教学评价

突出酒店和旅游管理岗位技能培养,注重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紧密联系。因此,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是否全程参与非常重要。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标准参考企业的用人标准,引入职业技能考评标准,实现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证接轨。

3.酒店全程参与课程体系开发

通过与知名酒店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烹饪课程体系,酒店和烹饪课程教学体系体现酒店烹饪岗位技能要求,以课程形式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酒店全程参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共同合作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一方面,从合作酒店聘请专家、高级技师做酒店烹饪课程的兼职教师,同时还请他们参与制定师资培养规格和引进师资的方案;另一方面,酒店烹饪专业教师到酒店轮岗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实战水平。

5.酒店全程参与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建设

合作酒店可以接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与学校一起制定出相关的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实现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普高生 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

新时期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三校生和“3+2”的比率下降,普高生源已占烹饪专业总生源的60%以上,由于前者经过三年的职高技能学习,专业技能扎实,而后者专业技能则是空白。因此,普高生源的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针对普高生求知学习的特点、对专业的理解能力和喜爱程度进行分析,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使普高生不只学到基础的、表面的知识,而是能触类旁通、视野开阔,成为“精工艺、懂营养、会管理”的素质高、技能全的应用型人才。

一、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

(1)目标定位偏离。学校对普高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停留在三校生和“3+2”生源的基础上,因有高中三年的技能学习,故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

(2)生源性别逆转。普高生存在缺乏专业基础、女生生源偏多(女生比例已达65%)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职业意识缺乏,怕吃苦不勤奋,缺乏良好的职业生存环境,培养方案应有针对性地重新审定。

2.课程设置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贯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片面地以为专业课就是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靠文化课来培养。其实,烹饪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只要课程教学设计得巧妙,学生一样可以受到文化的熏陶,得以陶冶情操。

3.教学组织

(1)缺少实战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像作秀(主要是后期的学习),水平提高慢。学生传、帮、带的效果差,如何将大学三年的学生实现分年级的自我传递,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缺少全真环境。学生的学习空间太窄,忙于应付与专业无关的事,浪费大好的学习时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真环境(学生餐厅和社团)。

二、改革措施

经过十多年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浙江发展旅游强省的区域优势,与本区域内大型酒店和餐饮企业实施深层次战略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平台,“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创“订单式”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方案

(1)确立和完善“工学交替”“1-2-3-3”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烹饪工艺”“烹饪营养”“厨房管理”三大知识能力模块的学习,经过“模块化教学和顶岗实习”的三个教学阶段,最终完成“以烹饪工艺技能为核心,烹饪营养和厨房管理为两个支点”,完善“1-2-3-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深化新型的“师徒制”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优秀学生为中心,以专项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现代“师徒制”形式加强学生专项技能指导,用于教学的项目都是餐饮企业一线的真实工作任务;现代“师徒制”全面在项目教学、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以及顶岗实习的第三课堂中实施,培养现代新型的烹饪专业人才。

(3)开拓创新“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浙江省发达的餐饮市场和众多著名的餐饮企业,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实行“紧密型订单培养”和“松散型订单培养”二种人才培养途径。

2.课程改革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在工作过程项目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能力模块”为核心的能力教学体系。教学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块化教学将每个模块小组的同学按厨房的要求设立“厨师长”、“领班”等岗位,将饭店的职业素质要求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3.教学组织改革

(1)采用“设模块、立项目、分层次”的教学手段。将每门专业课(或者说是每个工种)先设立不同的模块,再根据该模块的专业特点,设立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同专业项目,最后根据这些项目的难易程度,按教学内容的多少,分解到每个学期中。特别是某些专业课程,可利用学院二期良好的实训条件,采用“全真型”的教学方式,营造“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完全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大一、大二及大三学生的专业课程集中上课,可每周安排2至3天时间集中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别的时间安排学院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将每门专业课(包括除工艺课外的厨房管理、营养配餐、菜点设计与创新等)和某些专业基础课(如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卫生与安全等)分解到3个至4个学期来完成,使每学期所学的内容有鲜明的阶梯性。让每个学生自进校后始终围绕专业的相关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

(3)真正意义上实现新老学生的“传帮带”。采用以老生带新生的方式,让熟练掌握某些技能的二年级学生辅导一年级的学生,熟练掌握综合技能的三年级学生辅导二年级的学生。当然也包括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卫生意识、工作岗位的分工、日常工作的职责等),真正意义上实现新老学生的“传帮带”。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分析每个岗位学生的工作表现,并对关键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4)针对“单课单考、学期一考”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可对专业课(包括部分专业基础课)的考核内容实行“项目制”,教师可根据学生每个模块的学习要求,按知识与技能的难易程度,在每个学期中将相关的专业内容设立为若干个“项目”,学生的考核就根据这些“项目”的要求和标准,一旦完成某个“项目”的考核就算合格。

(5)在校“全真环境”,实训项目岗位细化。根据学校二期有利条件,开设员工餐厅(实习餐厅),由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

结合学校所授课程的各项要求,对学生的实训项目岗位要进行细化,制定学生在每个实习店实习过程中每个阶段能完成的实习内容和能达到的专业能力目标,确定相关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并定期考核。实训培训部在联系实习店时,就应把学生实习的相关要求对实习店进行详细的说明,并签订相关的协议。专业老师则可配合实训部进行定人、定时、定店的“三定”制度,监督各实习店的执行情况与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结合每个实习店的实际生产情况,将有关专业课(部分专业基础课)的授课内容延伸至实习店,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讲授。

三、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模块化,校外项目制

校内实训教学结合全真实训室的运营,集中课时分阶段训练不同的技能模块;校外实习对接校内的技能模块,完成不同岗位的实训项目。

2.强化毕业设计和毕业汇报展的特色实践教学

将毕业设计和毕业汇报展作为综合实践技能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平台,突显学校西餐工艺专业毕业生在技能、职业修养、艺术修养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指导老师、学校领导、合作企业、兄弟院校、学生家长”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来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同时作为学生交流技能、与用人企业沟通的重要平台。

篇4

摘 要: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存在招生数量少、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体系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从加强对烹饪专业的重视、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校企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研究中职烹饪专业教学。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能力培养;厨师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58-01

餐饮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行业对于厨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厨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厨师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烹饪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提高中职烹饪专业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文章基于就业视角,对中职烹饪专业教学进行研究。

一、当前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效果一直难以提升,这与烹饪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很大关系。

(1)招生数量少。目前,中职烹饪专业招生数量偏少。一方面,是因为烹饪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太合理,难以根据餐饮行业的人才需求合理制定教学方针和教学方向,导致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够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教学手段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导致许多学生不愿意报考烹饪专业。另一方面,国家并没有充分重视烹饪职业技能教育,教学资源更多地偏向其他专业。这样一来,其他专业不断扩招,进一步减少中职烹饪专业的招生数量。难以招到更多学生的情况下,也就很难为餐饮行业提供足够的专业人才。

(2)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绝大多数的中职烹饪专业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目标,但这样的教学目标其实并不明确,也不完善。专业技能只是成为一名厨师所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要想发展得更好,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及创造能力。专业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而文化素质和创造能力则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核心因素。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缺陷,让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空有职业技能,却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3)教学体系落后,教学设备陈旧。烹饪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难以界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这就导致中职烹饪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杂而不精,缺乏必要的联系,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难以下手。同时,中职烹饪专业受到国家的关注较少,下拨的教育经费自然也不会多,对于教学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工作难以顺利展开,教学设备陈旧,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4)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人员,其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中职烹饪专业教师资源少,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只有实践能力,却没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些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却比较低下。这些,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二、就业视角下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烹饪专业教学的重视。相关部门要重视烹饪专业教学体制的改革以及教学体系的更新,向烹饪专业投入更多的资源,保证教学设备得到及时更新和维护。同时,加强社会对中职烹饪专业的认知,提高招生数量,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

(2)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大多侧重于实践技能培养,而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则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中职烹饪专业教学应该改变这一教学理念,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烹饪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文化素养。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学会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技能,在岗位中具备更多的竞争力。此外,无论是什么行业,都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才更具有竞争力。烹饪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技能,不断会有新的菜肴和制作方法出现,因此,必须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难以跟上行业需求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与行业内部的联系与沟通。中职烹饪专业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及时了解行业内对厨师的素质能力要求,并以此为导向,及时更新人才培养计划,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求的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影响中职烹饪教学的重要因素。对于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不平衡的教师,学校应当及时进行培训,让教师能够兼顾两面,全面提高教学能力。对于综合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还可以送出去进修,并积极引入新的专业教师,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餐饮行业的发展,为中职烹饪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必须加强烹饪专业教学,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学生培养成行业所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井和.论中职烹饪专业的实践教学[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

[2]左旦.烹饪实训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6).

篇5

从新生入校开始的认知实习(包括企业参观、专家讲座、职业化社团活动、学生周末实践等),到二年级的校内顶岗实习、技能大赛、现场教学等均如此。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与就业推荐也优先满足集团发展需要。适应银座旅游集团岗位需求,确定相关专业培养定位。校企双方共同研讨行业发展动态、以银座旅游集团为代表的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岗位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如旅游管理专业确定为督导级管理人才、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确定为烹饪主厨、厨政管理人才等。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开发。包括旅游集团高管及一线技术能手在内的旅游管理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对旅游集团主要业态所涉及之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进行了分析。职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旅游相关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关键能力又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等。企业需求是校企课程的依据,根据现代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把银座旅游集团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提炼,由此确定课程和方案,通过这一技术路径开发的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引入企业标准,并转化为课程标准。银座旅游集团拥有多家全国知名旅游企业,山东旅游公司入选“2010年度全国百强旅行社”,排名第十四。银座旅游集团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最具规模的30家饭店管理公司(集团)”称号,排名第十八位。我们认为,银座旅游集团的企业标准代表了行业发展的较高水平,完全可以引入学校,转化为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我们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邀请企业管理层与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一起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规划,从而保证课程的设置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和行业、专业对接的有利条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银座旅游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课程体系实施环境。与银座旅游集团所属山东旅游有限公司、索菲特银座大饭店、银座希尔顿酒店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就业及人才培养基地。聘请集团企业高管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讲座教授,聘请管理专家、技术能手为客座讲师,建立稳定优质的兼职教师队伍。组建银座旅游店长班、星级酒店基层管理人才后备班等,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就形成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服务集团产业发展。学院每年在旅游集团所属企业召开专业建设论证会、顶岗实习管理现场会等。学院连续多年承办银座旅游集团技能大赛,并为集团提供技术咨询及培训等服务。引进银座旅游集团人才、技术和管理标准,校企共建“三真”(真实职业环境、真实职业任务、真实职业岗位)校内实训条件。利用集团资源,每年选派教师到集团企业挂职锻炼增加企业经验。近两年已选派5名专业教师到旅游集团所属企业担任前厅经理、人事经理等职务,提高教师技能水平、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作为旅游集团母公司的鲁商集团专门出台了《集团所属企业与学校双向挂职制度》。开展弹性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适应旅游集团企业经营需要。弹性化的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是解决学生就业,缓解企业后顾之忧的两种重要途径。通过弹性化的顶岗实习,既解决了企业在经营旺季用工问题,又为学生解决了顶岗实习单位,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三赢。2010年世博会期间,旅游管理专业10余名学生在山东旅游公司进行顶岗实习,既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又使学生经历了真实旅游业务的锻炼。订单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2010年学院因应旅游公司需求,校企合作开办了“银座旅游店长班”,由旅游公司为学生提供定制化课程,并依托校企合建的“银座旅游商院营业部”开展真实业务实训。

鲁商集团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探索机制创新。鲁商集团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旗下产业与山东商职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功探索了股份制办学,实践了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鲁商集团下属企业———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与山东商职学院合作共建了福瑞达生物工程学院,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投资680万元,并提供奖助学金200万元。校企双方成立理事会,确定办学规划和办学章程,设立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等。近几年,校企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教材13本。旅游管理类专业正在与银座旅游集团进行类似探索。将校企合作纳入鲁商集团考核指标。鲁商集团作为学校举办方和银座旅游集团母公司,将建立集团内“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双赢”作为重要目标。并具体规划若干考核指标,包括:所属院校为集团内企业培养学生的人数;集团内专家为所属学校提供讲座和课程的质量;学校专家为集团内企业开展培训的情况等。通过考核指标的确立,促进了包括旅游集团在内相关产业与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篇6

【关键词】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及生产服务能力提升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酒店行业人才需求量剧增,尤其出现了对一线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需求的高峰。

一、“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内涵

(一)“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在中职教育中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和企业各种资源有机的结合,同时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进行课堂知识传授与企业实际经验直接获取相融合,在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双轮驱动,互利互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旨在对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之上的“实境育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国内外工学结合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工学结合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职教育“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二)“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由四个方面组成,具体释义如下:“1” 是指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为一条主线;“2”即校内与合作企业两个资源;“4”即专业基础理论、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岗位轮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的学习;“3”是指职业素养自我提高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技能三种主要能力。

二、“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指导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虽然人才培养向来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市场毕竟准确反映了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市场需求导向原则就是根据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前我国酒店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但从不同类型酒店人才的需求来看,紧缺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酒店人才培养时,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的作以调整,满足酒店发展的需要。这也充分体现了市场调研工作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

(二)知识、技能、素养并重原则。长久以来,职业教育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反复被人诟病,改革却又举步维艰的局面,依然是职教人的痛。如果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人必备的硬实力,那么职业素养就是一个人内在的软实力,职业教育给予学生的,应该二者兼备,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职业教育必须在关注功利性的职业技能时,更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成立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通过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明确了学生就业的岗位及岗位群,获取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即适应现代酒店需要的,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综合技能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技术和基本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调研为依据,组织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市场调研。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召开课程体系论证会议并形成论证报告。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进行教学计划修订。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岗位能力及工作过程,集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技能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四位一体,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依托黑龙江省烹饪行业协会、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学生参与的“竞技工作室”,组建由教师、学生参与的大赛竞技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及活动方案。

(四)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体系实施的执行者,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酒店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了解合作酒店的经营情况、技能要求和企业文化。对于校内教师,要鼓励他们走出校园,甚至为教师创造条件进入行业企业兼职,以使教学水平与教学内容处于较高和前沿状态。对于兼职教师,必须具备行业从业经验或者有行业机构认定的资格,能够参与课堂教学和教材开发。

参考文献

[1] 逯铮.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纵览,2013(5):73-74.

[2] 陈胜花,龙玉忠.构建基于“学习、工作、晋职同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124-126.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2010年11月24日国务院发表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作出了明确规定,认为学前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是公民终身学习的起点,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该文件将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提到了关系我国儿童的发展,关系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的高度。

一、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当前家长对子女智力开发、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关注程度比以往更加强烈,胎教、早教等新兴教育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项目中所指的学前教育指0~6岁儿童所接受的

教育。

从学前教育的内容来看,包括学前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及学前社会教育。目前,对于学前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急需大批懂得学前教育专业规律的人才。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师资方面,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所需师资长期存在较大缺口。仅以湖南省为例,2007年全省在园幼儿人数是739144人,教师人数是42314人,而在2010年,在园幼儿人数预估达754152人,教师人数达48035人。两年时间里,我省在园幼儿人数增加15008

人,教师人数增加了5721人;而2005年的在园教师数是40072人,从2005到2007年的两年时间内,教师数只增加了2242人。说明从2008年到2010年的在园幼儿教师人数增加比例应是2005到2007年增加人数的两倍多。

另一方面,多元化的早教机构和相关婴幼儿产品的出现,也需要一大批懂得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目前,学前教育已经从单一的幼儿园教育拓展到对家长和相关看护人进行育儿指导、社区教育服务的胎教培训、亲子园、幼儿个性化培训(智力、情商开发)等早期教育。这批新兴的教育机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在专业精细化分工的趋势下,儿童食品、儿童玩具、儿童服装等行业兴起也急需了解儿童身体发展特点、有专业特长的学前教育人才。

二、特色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必要性

特色教育意味着质量、水平、优势,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特色是提升质量的突破口,是人才培养的切入点。突出特色的关键是不求大、不求高、不求全,只求不可替代。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和多样化趋势,为女性争取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男女平等的机会,女子院校开始复出和兴起,在学科设置上倾向于适合女性的学科,在培养方式上注重技能的培养,学历结构上高职高专层次较多。根据 2007年湖南省幼儿园专任教师性别比率结构图,我们可看到,幼儿园专任教师共有26136人。其中,女教师25488人,占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的97.52%;男教师648人,仅占2.48%。由此可见,女性作为学前教育从业者的主要生力军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虽然很多专家呼吁应该关注幼教的性别构成,提倡更多的男性进入学前教育行业,但是,由于观念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女性特性决定了这个行业女多男少的现状会长期存在。因此,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重视女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女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涵盖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目标、过程、评价等方面。对于女子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来说,如何针对女大学生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招生方式、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育实践、素质拓展及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估等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1.积极拓展招生方式,选择优质生源

在收集和整理了多个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本研究项目组发现,目前我国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入学要求比较单一,参加学习者只需要修完高中学校课程(其中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获得毕业证书,参加统一的国家大学入学考试,然后择优录取。

国外一些国家正在采取的改革是:扩大进入学前教育工作领域的候选人来源,把更灵活、多层次的入学途径引进学前高等教育。例如,在德国,年满18周岁,获得中等学校或相等学历证书,具有相关实践经验者即可申请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其中,相关的实践经验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是有1~2年实习,或受过职业培训,或几年工作经验,或其他相似条件;有多年养育儿童的经验;或在职业学校接受过2年有关社会教育和保育方面的培训。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方式单一,不利于吸收更合适、更有专长和学习目标更明确的生源。一方面,高中毕业生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进入本专业的学习,缺乏明确的专业认识,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毕业后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浪费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有相关经验,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人又没有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另一次浪费。在普及全民高等教育的形势下,改革学前教育的招生方式,扩大生源来源,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必要前提。

2.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结构反应了所设置的各课程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实现,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同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直接反映出女子高校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为实现大学和社会、市场的和谐发展,大学的专业设置应该根据现有的资源与技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市场等外部环境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专业,在对其课程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市场这一导向。湖南女子学院根据女子高校学生的特点,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全面设置公共和学科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采取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女校特色系列课程的开放,对提高女性素质、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科各类别课程及要求学分如下表:

学科各类别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十个项目,在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基础上,坚持了以能力为培养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在设置课程时,通过学科通识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人文、社科、自科等公共通识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其次,尊重学习规律,科学安排课程。按照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精心安排教学进程表,公共通识课、学科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开设的顺序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合理搭配。再次,以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适当压缩了理论课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开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提高了研究性教学课程比例,给学生开设了一些综合性的、前沿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同时,为促进女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女校特色系列课程。学校开设通识课程,包括教师口语、英语口语等发挥语言优势的课程组;插花、茶道、烹饪、编织、礼仪家政等发挥优势的课程组;文学欣赏、女性经济、女性文学等兴趣优势课程组。针对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兼顾学生兴趣爱好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现代女性素质、生活的品味与质量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特色课程的教育与培养,女子院校的学生普遍感到自信心增强,修养气质得到很大地提升。

3.高度重视教育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

湖南女子学院作为应用型女子高校,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其办学优势。而学生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的专业学习与实践,逐步提高专业自觉、专业技能,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专业化学前教育人才的关键。

目前,湖南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中,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在学分设置上,学生在集中实践环节必须修满25个学分,占必修学分的比重为17.5%,其中专业教育实习的内容包括:保育、保健实习、教育见习、课程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所占学分为该环节的52.0%。其次,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建立起了不间断的实习制度,具体包括:专业一年级学生进行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实践2周和保育、保健见习1周;专业二年级学生去教育见习基地实习1周以及开展为期3周的社会实践,该实践内容包括心理、教育调查,幼教宣传和咨询,以及担任家庭教师;专业三年级学生开展为期2周的课程实习;专业四年级学生开展为期4周的教育实习和为期9周的毕业实习活动。这样一种分小步递进、阶段整合提高的实践训练体系实现了专业知识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的顺利转化。再次,学校重视硬件的投入,建立了模拟教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适应学前教育的从业环境提供了机会。

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估机制

是否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是考核和评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简单来说,就是高校培养出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进入相关行业就业,并具有应对该行业工作挑战的能力。

现代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模式要求实现由单纯学院内部监控向社会监控与学院内部监控相结合的机制转变。在校内管理与监控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必须加强行业参与评价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机制建设,形成学校与行业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双向推动、双向管理、产学密切合作”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湖南女子学院根据学生不同的实习阶段,采取灵活的方式与行业进行合作,教学见习期间主要以教师带队的方式入园实践,由学校专任教师指导,而毕业实习则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以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和幼儿园“导师”双层管理相结合,不断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完善过程性、动态性的评价监督和反馈机制,与实训基地园实施人才共育,确保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教育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学校、行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全面研讨学生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拓展教学途径,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增强专业发展的活力。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必须注意的一点。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女子院校应该从人才需求入手,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符合全面提升女性素质与提高专业素养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工作能力,又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女性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35).

作者简介:林运清,(1965年―),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女子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篇8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06-02

一 引言

我国自加入世界旅游组织以来,各级政府对旅游业提高了重视,国内旅游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国家也不断推出“拉动内需”等刺激旅游投入的方针,我国的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到1.29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初,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已达到760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我国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近些年,我国大中专院校也都积极地申报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却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那就是很难选择本专业就业。一方面是因为旅游管理专业工作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管理、会展、规划等领域,以基层服务为主,很多学生不愿选择。另一方面是当前大部分旅游管理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适应工作能力较差,这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当前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数不足一半,大部分学生则选择进入了其他行业。

人才的培养与需求相脱节导致了我国旅游人才市场的巨大缺口。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如何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矛盾,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 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重视学生的学识教育,不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导致出现书呆子型的优秀生。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时无法按照专业的特征实行不同的培养方案,存在一系列问题。

1.按分数录取的教育体制忽视学生的兴趣及特长

当前我国高校的录取方式还是采用分数制度从高分到低分,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特长和兴趣,这给学生今后的就业带来了很多问题,也是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其他专业就业的重要原因。而在美国,学生在高考的录取中是需要加入学生的申请和学校的面试环节的,减少了学生报考专业的盲目性。

2.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多年采用一套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无法按照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适时的改进。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也都采用国家教育体制实行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全,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特色性,与当前旅游管理所急需的营销人才、景区规划管理人才、电子商务网络人才、旅游财会人才、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高级导游等专业性强的人才相脱节。

3.不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却不重视或没有能力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训的机会,这也是很多企业反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后上手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高校相比,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最突出的差距就是实践环节比重明显偏低,方式明显落后。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希尔顿大学等都安排旅游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约7个半月至8个半月;英国旅游院校学生实习时间为6~12个月;澳大利亚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在完成一年的学习课程后,另外两年都要带课题进入企业边实践边做论文。我国很多旅游管理的学生在毕业前没有机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习。

4.不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旅游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等要求很高,而很多高校在教育学生时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轻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更少。有数据表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不仅是本专业就业率低,其本专业就业后的人才流失率也非常高,很多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一两年后就转入其他行业就业了。针对这种现象,一位高校的教授指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很多是从基层开始的,工作比较辛苦且待遇不高。在对一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采访中,60%的旅游管理学生表述不愿考虑去基层工作。高校在培养学生时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从心出发,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合理的就业观。

5.师资与教材建设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师资是影响旅游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紧缺,很多教师是由管理类、经济类等相关学科转行而来,缺乏旅游管理专业的系统教育理念,更没有旅游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授课时多为照本宣科,无法将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紧密联系。

三 应对策略

1.从选拔人才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

旅游是服务性行业,其专业人员在工作中往往需要与外人交际,这就需要其具备较好的与人交往的素质和能力。如普通话良好,英语口语较好,具有亲和力和服务意识,性格开朗、端庄大方,富有朝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个人素质除了后天的培养,还和其生存环境和遗传等相关,因此,高校在选择学生时应设置一定的选择条件,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合适的人才进入本专业。国外很多国家的旅游管理专业在高考录取时都要进行面试,我国高校有很多特殊的专业在录取学生时也有较严格的面试程序。鉴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的特殊性,本人认为高校在选拔人才时实施面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该专业人才流失的可能。

2.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各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人才时,培养目标大体相同,定位基本为“就业面宽泛的复合型人才”,既能从事酒店工作,又能为旅行社服务,既能从事服务接待工作,又能从事策划管理工作。因此,很多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采用宽泛的方式,通常是集营销类、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多个方向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入,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是造成我国旅游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做法,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依托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走多元化道路,实时调整、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才专业化。可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导游、游客信息服务、市场营销与旅游产品开发、酒店烹饪管理、餐厅服务管理、酒店设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

3.重视实践教学

旅游业是应用性很强的行业,旅游专业人才除应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外,更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实践教学可从两方面入手:(1)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旅游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训练环境,增加操作技能。(2)高校应积极与旅行社、餐饮、旅游景区等企业联系,走校企结合的道路,多为学生创造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为了确保人才的质量,可以规定每个学生实践、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旅游教师队伍。由于旅游教育发达的国家多以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其对教师的任用资格有严格的规定,除学历要求外,专职教师必须有4~5年的实践经验或行业经历,必须有技能等级证书。这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践技能。而我国目前旅游高等院校的教师普遍是理论知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行业实际操作经验,由此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对此,旅游院校应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通过实践增强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强化教师的理论知识。此外,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并定期安排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做讲座,以此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

四 结束语

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旅游管理人才出现了明显的缺口,如果不能尽快地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那么必将对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明显的影响与制约。这种人才培养与应用不相适应的现象应引起国家、高校及企业等多方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杜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与改革.wuyc68.blog.省略/blog/static/81080499200862282534170/,2008

[2]孙淑英.国外经验对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7)

篇9

一、引言

高等院校应针对国家以及世界现今旅游业发展的大方向以及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标准,高度重视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实验室教学法。并且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培养计划,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从而使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旅游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学生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来自于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学习,学生的个人素质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而旅游实验室是旅游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是提高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水平必不可少的设施,是旅游专业学科建设,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学科研究必不可少的保障。一般旅游院校因为资金限制没有建设正规旅游业的经营场所,通过联系洽谈为学生提供模拟基本技能训练的旅游实验室基地。

三、实验旅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满足旅游专业培养目标

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为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输送应用型和置业型人才。然而许多旅游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相关课程,尤其是实训课与实践课程课程量明显不足。个别院校的旅游学院环境与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式,虽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足够的实习与实训课程,但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在地理基础、历史知识积累和中文的醇厚功底上建立起来的,也存在部分教师由非本专业转聘进学院的现象,缺乏过硬的专业相关知识储备,没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高等学校旅游专业旅游实验室的建设,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以及旅游学科的教学与开发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校内本专业学生实际技能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与旅游专业基本素质教育基地。目前多数高等院校没有重视旅游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因此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设备和实验教学手段。所以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教室授课为主要授课形式。

(二)双向性人才教师储备不足,实验室软件设备与硬件设备相互缺乏符合性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向性人才教师的特点,也就是除了具备教师应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换句话说,这些教师本身就应该是高级宴会设计师、高级调酒师、高级烹饪技师、高级导游员,或在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担任过总经理、部门经理,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才。

四、旅游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一)调整培养计划中课程的设置

旅游教学应该是一门重视实践教学的课程。旅游管理课程本身具有非常高的实践性与应用专业性,各个细分专业在设定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该重新划分实践课时的比重,最好能做到课堂书本知识的讲授与学生实训课时一对一的均等分配。有必要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新的设置和调整,将专科学生的课程安排到5个学期课时时间内,本科学生的课程培养计划安排在7个学期内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让在校学生提前进入旅游企业进行行业接触,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可以顺利直接进行旅游企业的岗位顶岗,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为学生的毕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完善旅游实验室建设体系

多数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包括:认知实验课程、操作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课程、实地操作实验课程等。认知实验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以参观旅游企业运行为主,旨在提高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知过程。操作实验课程教学形式主要是对各种操作技能进行训练练习,需要在基础实训实验室中进行,如计算机的使用、形体、语音、摆台、做床和导游讲解的训练。设计性实验课程及综合性实验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展的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实验课程。实地操作实验课程即是培养学生对旅游管理业务技巧的掌握,需要在旅游企业或旅行社中进行的实验课程,根据达成的协议和学生个人的主攻方向,把学生分组安排到不同的旅游企业中开展实验实习,积累现场实践经验。根据旅游实验教学的需要,完善的实验室建设体系应包括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旅游专业基础实验室应设立:语音、形体、音乐欣赏、舞蹈及礼仪训练、会计模拟和旅游管理信息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础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形成等问题。旅游专业方向实验室应设立: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管理实验室,其中酒店管理实验室要设有酒店客房、旅游餐饮、酒吧综合管理实验室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酒店服务与管理技能技巧的掌握。

(三)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组建一支高技术高水平的旅游专业教师队伍,高等院校有条件允许应建设成立旅游实验中心,并且设置专门的中心主任,实践人员由各专业教师担任,可以采用兼职的形式,在开展实验中心教学活动时由中心主任统一管理领导。并且对兼职形式的专业教师进行素质提升计划,如进行定期培训、进修以及到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部门及其他相应的行业进行调研或兼职,使这些实验教师队伍在理论中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开展一些业内优秀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合作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办讲座,从而达到建设一支精良的优秀的旅游实验教师队伍的目的,培养真正的双向性教师队伍。

(四)制度先行

采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要求实验室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实验室设备看护工作,并且拿出切实可行的纸上方案与管理规章制度。根据每家院校各学院的自身特点,建设如实验室守则,学生实验室规范守则,消防安全实验室守则等制度方案。并且要严格执行,达到制度上墙,人人严守,互相监督的效果。还要达到学生可以提前对旅游实验室进行预约的功能,制定实验室预约管理条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系统在互联网上对实验室预约情况进行查询,并且根据自己的课余空闲时间对预约进行有效调整。预约系统的管理与答复由中心主任统一管理与负责。

(五)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充分保证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专业实习基地应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经营规模与业绩的旅游饭店、旅游景区与旅行社单位等。实习基地需要双向承担学生的实习效果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动态实习旨在将旅游实验室的真正效果与旅游行业市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沟通能力。

篇10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实体化 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教学实习是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其必须依托相应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大多让学生在模拟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下进行技能训练或实习操作,这种实训方式虽能提高学生技能熟练程度,但实训效果却不理想:一是仿真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二是仿真实训从技术层面上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但无法解决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表达等;三是现代服务业毕业的学生对于企业的文化也缺少理性的认识,企业常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再次培训。为此,让学生真正能在企业环境下进行实训和实习,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加速人才培养探索的主要路径之一。

一、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内涵和特征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我国沿海发达城市也相应确立了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如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明确了把“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作为江苏苏州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苏州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中也确立了重点以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是一所由苏州地方政府兴办的以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2007年投资建设了现代服务业技能开发中心,设立了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九大实训中心。但随着苏州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其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在原有实景化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再投入适量的资金、移植企业的运作模式,实施了新一轮的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等为主体的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校内就开始实现从学习者到从业者的转变,使学生具备职业人的素养,以满足苏州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要。纵观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模式等方面所作的探索,如强调与企业生产或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并生产出一定“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承接和完成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将生产和教学紧密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等,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不乏成功经验。但是较适宜于对接“一产”“二产”岗位群的专业,以及较适宜于以技术服务或开发设计的一些专业。对于一些对接以现代服务业为岗位群的专业而言,将校内实训基地打造成对外经营的现代服务业经营实体,使学生直接面对客户,并引入企业文化,着力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企业管理机制,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以满足现代服务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这类实体中,学生可以在关键岗位进行实习,而传统在校外企业进行实习难以给学生在关键岗位锻炼的机会。并有利于降低实训成本,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功能

1.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途径。一是由学校独立开展,独立运营,成为学校内部的教学实体;如以适应苏州国际酒店业的发展,提升传统餐饮业的服务水平,以“苏帮菜”这一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我校设立研习中心为契机,建设以对外经营的苏州旅游饭店为主体的实体化实训基地。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学校提供场地和设施,由企业进行投资,移植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如学校与苏州市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学校旅行社,由学校专业教师出任经理,为导游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三是引企入校,企业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和设备直接在校承包经营,如学校景观园艺服务公司,利用2400㎡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引入企业栽培生产蝴蝶兰、凤梨等高档花卉,学生参与管理和实习,并承接楼宇鲜花租赁业务,主动接轨苏州“楼宇经济”等。通过这几个途径,学生与真实的顾客有了接触,提高了自身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通过这些实体化实训基地的锻炼,学生毕业后踏入企业不需要第二次培训,直接就能上岗,企业也欢迎这样的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2.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一是以承担专业的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任务,使学生较早地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完成某个工作任务或模块,掌握其关键技能,突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并在校内完成第一轮的短期工学交替,这为毕业前到行业企业中去顶岗实习做准备。二是利用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如对五年制中的三年级学生实施的中级工(四级)职业资格鉴定和毕业前的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等,使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能承担社会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鉴定。三是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传统技艺的传承等,如利用校内茶艺馆以苏州碧螺春名茶这一品牌,由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茶树进行养护管理,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采茶、制茶,酒店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茶艺表演以及对传统茶文化的挖掘,作为文化旅游深度开发项目等。学校也将这一项目作为产学研的成果进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

1.利用实体构建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模块化实训体系。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首先是通过对行业需求、行业职业岗位(群)及综合职业能力的调查,或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然而根据本专业覆盖的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技能,构建“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并通过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等,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实体化实训基地的运营是在由专业教师担任“总经理”,学生担当企业员工的角色,在企业专门人员的指导和监控下,既强调学生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又按专业能力进行训练。如现代物流实体化实训基地与连锁超市进行合作,学校提供场所,由企业提供装修和运作资金,企业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化、进出货物、成本核算等模块化实训,并通过电子商务,开展网上销售、配送等业务,既满足了师生购物的需要,又参与了超市的运作管理,强调了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2.利用实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和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育人才,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合作关系是营造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共生环境的基础。由学校和苏州市物流商会牵头的多家校企参与而创立的现代物流职教集团,承担着推动成员单位之间优质资源的共享,推动物流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等,为集团成员单位之间搭建广泛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使专业实体与企业、师生与企业员工相一致。为此,依托专业实体,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评聘了十名物流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行业专家学者、人力资源专家、技术能手以及优秀师资等成立了集团专家讲师团,参与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企业的技术革新,实施产学研一体,并通过举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等形式,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灌输到专业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中去。为创造学校专业和企业行业的共生环境,在集团成员间开展技能竞赛,把职业院校现有的技能大赛和企业的实际操作元素融入员工和学生的技能互动中。

3.利用实体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个性化发展。专业实体化教学和传统的仿真实训教学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生存、创新和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后者往往只注重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旅游业是苏州最具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目前苏州的旅游业已由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商务、生态、休闲等旅游发展,其目标是要把苏州打造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学校建成了与现代服务业教育理念相一致的,集教学、实训、培训与考试考证一体的文化旅游实体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点、技能要求和职业素养,采用全英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实体化中有着不同的技能岗位和技能要求,可以安排相应的生产或社会服务项目,如景观园艺服务公司有名贵花卉生产、商务楼宇花卉租赁、景观设计施工等实训和社会服务项目,学生在不同的实训和服务项目中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找到合适的创业或就业岗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利用实体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实训的监控评介体系。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实体化建设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多赢的教学模式。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并建立相应的监控评介体系,以利健康有序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实体化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评估与企业绩效管理相一致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以建立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二是按照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训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与相关部门一起制定分级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分级评估考核。三是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运营与管理离不开资金投入、成本核算和财务监控,为解决其财务管理问题,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四、结语

专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在于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规范实践教育,有利于通过对专业前瞻性的思考以作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改。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途径,采用企业独立法人的形式管理运作,以“服务课改实践、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兼顾效益均衡”为原则,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提高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眉舞,向俊波,张京祥.苏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3(5).

[2]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