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道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道路设计

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的一部分,过去“以车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把人、车、周围环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创一种和谐的交通环境。基于我国城市道路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道路人性化建设标准是跃进的,不符合实际要求的;因此本文根据当前各种道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通过实际调查,剖析当前道路设计中存在的条件限制和问题,简单阐述了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满足不同使用群体的需求冲突、体现公平原则、注重细节建设、保护弱势群体、保证功能合理化发挥。 当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城市道路的要求除了便利性外,更追求整个道路设计的美观性。传统的道路设计已经满足不了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如何设计出一条既符合人们的生活要求,又推动城市美观性的道路成为人们热议的重点。因此,对于城市道路建设,理想的道路设计成为工程师考虑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今城市道路设计的体会。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征

1.1复杂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城市道路的数量和交错性也在不断衍生。而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所涉及到的专业类别多,包括:交通、道路、排水、照明、管线、测量估探、桥隧、绿化以及信号等, 同时各专业之间又具有相互联系的关系[1]。在道路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设计步骤所要求的重点不同,如:交通专业重点要突出道路交通的信号控制以及表达标志线等,而道路专业则主要侧重对路线的表达。

1.2 系统性

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涉及到施工单位、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等多个部门,从项目成立至道路建设的竣工需要设计到上述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2]。例如,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规划初期,需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单位、业主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参与,而从施工开始到竣工,又要从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因此,城市道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促进城市道路设计的顺利进行。

1.3设计主观性

城市道路建设从项目成立到正式投入施工的过程中,道路的设计工作占主导地位,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要配合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案展开,同时提出相应的意见,而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的是设计人员。因此,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3]。设计人员主要通过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城市规划和环境的熟悉程度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城市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总体设计

对城市道路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车速的设计、平面设计指标以及交通组织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主要依据车速和道路的等级对各项道路指标进行规定。通常情况下, 设计车速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是一个固定值,但是当道路需要经过桥梁、隧道的情况下,由于行车条件、坡度以及半径的差别,需要对设计车速进行适当的修改[4]。而对于平面设计指标,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大于规范要求的指标,尤其是对于圆形曲线半径过小的路段,应当将圆曲线内侧半径值扩大一点。此外,交通组织设计在道路总体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体交通设计主要包括公交车站间距、人行过街间距、调头间距以及道路开口间距等,合理的交通组织可以满足道路功能的设计。由于城市道路两侧机动车较集中,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合理的开口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通常情况下,城市道路主干道的开口间距应该大于300m。

2.2纵断面设计

道路设计对道路纵断面的合理设计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工程质量、行车舒适行、美观性以及道路安全性。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其要符合坡度、组合关系、坡长、曲线半径等关系,同时还要将地形要求、道路现状以及隧道等充分考虑进行。段纵面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交叉口纵坡、纵坡限值的理解以及关于上、 下线错台。由于当前城市道路错综复杂,其相交的路线较多,道路规范要求在道路交叉口纵坡坡度应当小于2%,在坡度调整较困难的情况下,要保证坡度低于3%。通常情况下,对纵坡限值的设计应当较道路规定的推荐值更小。而对于上下线错台的设计主要运用于利于路侧道口横向连接或减少山体开挖的情况。

2.3横断面设计

道路设计中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路幅的分析以及人性化设计。其中,城市横断面的设计应当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情况下,新建的道路主要以两幅路为主而旧路则主要以一幅路和三幅路常见。对于新建的城市道路,道路设计的美观性受到较大的重视,宽度较大的中央绿化带和彩色沥青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被广泛运用,选择两幅路的形式,对横断面的布置要充分考虑机动车和行人的道路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用彩色的沥青铺装自行车道,以有效保证行人的安全,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非机动车的需求。人性化设计是当今道路交通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对于横断面的设计,除了要满足机动车的通行需求,更应该重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需求。其中,人行道的最小宽度应该设置为3m。

2.4路面结构的设计

路面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沥青路面的设计以及永久路面与临时路面的设计。其中,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被广泛运用,主要是因为沥青路面的颜色和交通标志更搭配,有利于醒目、准确地突出交通语言,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交通管理的有效进行。对于路基可能有预期沉降发生的情况,在沉降期间可以建设临时路面,而永久路面主要是在临时路面的基础上加铺上面层,以节省投资。

3.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设计人员的主观性等特点,提出了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协调沟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对设计阶段认识的能力和工程总结能力的综合素质,最后总结了城市道路设计在总体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及路面结构设计中的体会。

总之,一个理想的城市道路设计,可以极大程度上方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对城市美观性的装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代的城市道路设计不仅仅需要保证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趣味性,具有一定的美观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使城市道路和环境交相辉映,充分融入到城市美观建设中,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城市空间,从而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国,贺光福,黄立文. 编制潍坊市公路网和国、省道公路建设用地规划的几点体会[J]. 山东交通科技,2010,23(04):99-100.

[2] 马丽霞.山西省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体会[J]. 山西交通科技,2010,34(01):5-7.

[3] 黄祥清.荆潜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和体会[J]. 中南公路工程,2011,12(01):103-105.

[4] 高雯雯,袁波.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1,67(03):89-91.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思路;技术要点

城市道路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由道路工程设计以及市政工程和景观设计等所组成的,其设计内容表的广泛且较为复杂。但是,通过对于目前的城市道路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仅仅只是考虑了机动车的需求,忽略了人对于交通的实际需求。对于这样的问题,对于城市道路设计思路及其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思路

1.1设计思路

城市道路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起设计思路又会直接的影响城市交通的发展。因此,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起设计思路进行重视。当前,我国的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其设计思路的不完善所导致的,其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很多的道路设计并没有关注到道路的宽度设计,且没有重视道路的空间设计。②从片面上说,城市的道路交通具有较强的安全性高,机动车行人以及非机动车都有专门的道路,但却忽视了交通的完整性和通畅性。导致道路的交叉口处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这种背景下,就需要对线性设计进行充分的重视。而线性设计其实就是对主干路所进行的线性设计。通过对其所进行的有效设计,则能够极大程度的保证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通畅性。另外,在对于城市道路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关注到道路两旁的景观设计,避免出现阻碍司机视角的情况。此外,在对于主干道进行设计时,还需要的问题是,除非是必要的,要尽量的减少分岔路口的设计,从而保证主干道是通畅的,并将主干道的道路进行有效的拓宽。在较长距离的道路设计过程时,可将其设计为舒缓的曲线形,可以避免司机出现严重的视觉疲劳感。③还应该对城市道路进行一定的空间建设设计,比如通过对过街天桥、通道以及高架桥的有效设计,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性。

1.2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要和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对其设计也存在着较多的基本要求。①要保证保证用地的要求。科学的道路设计往往和当地的城市用地及其功能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而对于不同的城市用地则要进行不同的道路设计,并使道路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②要保证空间的要求,也就是要对地面、地下、空中等立体的空间进行综合的使用。由于城市的地表空间往往存在局限性,所以需要通过对多层次的跨空间的道路进行科学性的设计。同时再起设计时,还要进行有效的路权分配,也就是将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自主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规划,保证道路畅通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需要重视对于周边的风貌设计,城市道路作为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需要在其设计的过程中,将道路的设计与周边的环境进行融合,提升城市的美观感。也就是要将空间组合、景观风貌以及人文文化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对道路的主题、照明以及道路周边的绿化进行确定。同时还应该做到精细化和人性化。使其为城市居民进行充分的服务,便捷人们的出行。还可以在道路上增添盲人的专用通道,以及行人的二次过街等多种设施设计,使城市道路做到功能和环境景观性融为一体,满足人们对于出行的实际需求。

2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技术要点分析

2.1重视道路路肩的设计

路肩呈带状,并在车行道的外缘位置至路基边缘设置,主要有土路肩和硬路肩两种不同类型。道路路肩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保护车行道的功能,另外,还能够起到临时停车以及路面横向支撑的作用。由于其所具有的功能,就要求其铺面的结构要能够满足其实际的承载能力。首要的工作,就是对结构导线的组合方式以及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从而保证路肩以及行车道路面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协调,从而减少由于降水所造成的影响。此外,还要求路肩有良好的排水功能,从而保证路面结构的存水得到及时的排除。通常视情况下,主要使用水泥混凝土以及沥青面层进行施工,提升路肩铺面的强度。而在使用水泥混凝土的情况下,则需要路肩面层以及基层的厚度和行车道的面层以及基层基本保持为一致。而在使用沥清的情况下,还要通过对密实型的混合料的使用,主要则是基层材料、配粒料或者无机的结合料最好。而如果在行车道路面没有设置排水设施,则沥青面层和不透水基层总计的厚度,则不能高于行车道面层的厚度,另外对于基层一下的填充料则应该使用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的粒料进行施工。

2.2道路绿化的相关设计

由于道路绿化也是其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要根据道路的性质及其具体的情况,对植被的种类及其分布的密度等,进行合理的设置,在满足基本的绿化和美化功能的同时,保证道路运输的安全性。

2.3进行道路纵断面的有效设计

人们对道路沿线的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主要则是通过道路纵断面所实现的。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首先则需要对当地的路网规划以及设计对象的道路使用要求进行确定和掌握,从而对道路设计的性质以及等级进行确定。而纵断面主要则是通过直线以及竖曲线所构成的。在其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使用遵循以下原则:①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②对于较为复杂的水文条件以及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情况下,要将路基的高度进行提升,减少路面积水的发生几率。③还需要对道路途径地区的内外地块标高进行差异性设计,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2.4做好道路的平面设计

道路的平面设计就是要对道路的中心线和边线之间的垂直投影,道路平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则是直线、曲线以及加宽、缓和曲线等其他因素所构成的,主要是地面道路形状以及沿线地形的直接体现,另外,也有地物的具置以及人工构筑物等的信息。道路平面的设计中则作为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忽略。在进行道路的平面设计时,则需要对平面线形设计的实际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在满足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的进行设计工作。另外,在道路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始终坚持以下几项原则:①要对道路沿线周边的环境以及地形条件进行掌握,将其而这进行良好的契合。②则需要对纵断面以及横断面进行了解。③就需要避免有大角度急转弯路段的设计,对弯道的设计则需要使其转弯变径增加,且具有良好的平缓性。④则需要在道路平面设计中使用复曲线以及断背曲线。⑤在对于高填方路段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使用直线以及缓弯的设计原则。

3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化的重要要求。但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出现了严重堵塞的情况,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并且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由于城市道路设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所以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的设计思路,并对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进行充分的考虑。此外,还需要对路肩以及路面平面和纵断面进行有效的设计。但还需要重视道路绿化的工作,保证城市道路设计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惠茹.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32.

[2]冯爽.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76.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初探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

1道路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设计思路的问题

不注重路网上的合理规划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应该从全市路网均衡的角度设计不同等级的道路,往往一些城市只注重道路够不够宽,一味的拓宽道路, 一味的建设标志性大道,却不重视贯通性支路的建设,造成尤其是穿越中心区的干路时形成较为大的拥堵。

1.2 不重视交通分析问题

为使城市建设与交通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考虑新建或改建项目在路网交通流量自然增长的情况下对交通设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应具体分析这种影响在未来路网交通流量中所占的比例,使项目的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做到既能使交通设施承受这种影响, 又不妨碍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交通量预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前提,确定好了近远期的交通量才能最终确定道路的宽度尺寸及车道数。

1.3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问题

交叉路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道路网布局基本确定后,道路交叉口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交叉口形式选择成为能否发挥该道路网交通功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交叉口形式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交通功能、周边用地和景观、行人及自行车交通等因素,使交叉口设计更加合理可行。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往往不注重交叉口的设计,特别是交叉口转向车流的分析。经常性的一些城市的道路交叉口设置欠妥当导致交通状况欠佳。

1.4 道路线路问题

好的道路线路直接提高道路的使用质量,减少交通运输成本及其使用的便捷性。从景观和安全角度来看, 有些城市采用漫长的直线和短线是不可取的。而对于主干线道路, 过多的转折同样不可取。一般的道路应设置较大的曲线使司机不至于过度疲劳而发生交通事故。合理的线位布置必须深入调研,与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综合用地条件、投资费用、实施可能性、近远期结合来综合考虑。

2 城市道路设计新思考

2.1 自主创新

业主单位往往对施工图的完成时间要求过紧,设计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论证,更没有时间去创新,只能 “没有项目等项目,有了项目赶项目” ,为了赶时间,设计人员免不了出现套规范、套图纸赶任务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设计院内部缺乏激励创新机制,项目设计科技含量不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不够重视。在当今环保、节能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有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设计单位、业主部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鼓励合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在道路工程设计、建设中的运用,以达到技术先进、资源节省、安全可靠的目的,是很有必要的。

2.2 灵活设计

国内设计道路的标准是按全国的城市道路的设计规范或公路有关的设计规范,各省市区的设计单位、设计人员都得按规范设计,这在设计中不免出现雷同,特别是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东西地理特点多,若设计上一刀切,难免会出现后遗症,所以在使用规范时允许有一定范围的灵活性是值得探讨的。在美国,也有类似于我们的全国性的 “规范” 《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几何设计政策》,这一规范手册俗称“绿皮书”。它由美国各州公路及运输工作者协会。该“规范”实际上是道路设计的参考指南,在美国各个州甚至许多县、市都有符合各自特点的道路设计手册或者说设计规范,但它们都以绿皮书为基础,或多或少地参照了绿皮书。但绿皮书实际就是设计者推荐设计的参数或参数范围,它允许设计者发挥灵活性,特殊项目特殊设计,美国设计标准在有规范的基础上能够有灵活性的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是一个道路设计新思维的亮点。

3 如何优化城市道路设计

3.1 机动车车道宽度问题

在道路横断面的布置中, 机动车车道宽度占据着重要位置。经过几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大,并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这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机动车车道宽度设计标准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总体上来说,我们的道路设计规范机动车车道宽度要大于欧美、日本等国的设计标准。我国城市车道总体宽度相对偏高,对城市次干路、支路采用统一3.5m标准比其他地区高,机动车道取值区间相对偏少,只有3.75m、3.5m、3.25m三种,缺乏一定的灵活区间。实际上,在我国已有城市的交管部门,按实际情况对道路车道宽度的缩窄作了一定的尝试,1997 年, 北京市部分道路的车行道宽度从 3.5~3.7m 缩小为 3.2~3.5m,经缩窄路宽增加车道后,对当时的交通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杭州、上海等城市也早已对车道宽度成功地进行了缩窄尝试。因而,现有的城市道路车道宽度规范,应有一个灵活的范围。在设计中也有必要根据道路交通服务对象、大型车的比例、交通安全与管理、建设条件等因素综合论证,有针对性的灵活采用。

3.3 交叉路口问题

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首先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和功能、交通流量和流向、地形和地质等要求,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交叉口的形式。再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几何设计、交通管理方式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内容。平面交叉口的拓宽可以很好的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让交通信号灯控下一次通过更多的车辆,避免转向交通与直行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平交口在不侵占开发地块红线的情况下,在路口适当的压缩绿化退缩带的宽度,对交叉路口渠化拓宽,根据路口开设形式相应设置了不同数量的左、右转专用车道。根据平交路通流特征,在渠化路口设计时适当压缩进出口车道宽度,车道宽度可适当下浮取2.8~3.25m,有效减少机动车道占地宽度并改善路口行车变道时的行车条件。同时交叉口应一次建设到位,以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规避交通拥堵,发挥道路建成后的最佳效益。

3.4 线形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城市道路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与周边环境相融汇协调形成完整的有机体。因此对于道路线形与环境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道路性质及对景观的要求,运用道路空间尺度关系,调节并形成道路合适的空间氛围。下面就道路空间尺度与周边建筑环境的关系做初步探讨。

道路空间尺度是指道路空间宽度B(两侧建筑之间水平距离)与两侧建筑高度H的比值B/H。当B/H≤1时,道路空间有亲切感,空间围合感较强,容易形成繁华热闹氛围,沿街建筑立面对人的景观感受影响较大,适用于一般生活性道路;当B/H≤0.7时,则会产生压抑感;当B/H=1~2时,仍能保持亲切感和围合感,绿化对空间的影响作用开始明显加强,可增加绿化带宽度和树木高度以弥补空间的扩散感,适用于城区一般干路;当B/H=2~3时,视觉开始扩散,空间更为开阔,围合感较弱,热闹氛围被冲淡,适用于城郊结合部的城市干路和城区交通性干路;当B/H=3时,一般为开阔空间,人们视线主要停留在建筑的群体关系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

4 结语

城市道路与城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下经济快速增长、道路交通运输空前活跃的当今,要创造出活跃公共空间、有序商业投资环境以及良好生活环境的城市体,对于道路设计者而言极富挑战性。本文仅对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城市道路设计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6-0158-02

随着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里的人口和车辆逐步增多,各种交通堵塞问题接踵而来,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设计一个好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量就显得万分重要了。

1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1.1 城市道路设计要具有该城市的特色

所有的城市都具备有自己的特点。在如今的这个社会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已经满足的时候,就需要用精神食粮来把自身给变得充实。对于本身就在城市里面所居住的人们,他们就要有自己的个性,这同样也包括在精神需要中。所以,在城市道路设计的时候,就必须反映出城市的特点,充足的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将城市的个性全部展现出来,塑造出一个能够得到人们群众认同的、和谐完美的城市形象。

1.2 城市道路设计要有功能性特点

城市道路的设计需要反映出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具体从功能上可以分出四种,依次可以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

交通性道路基本都是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上面的车流比较大,机动车道的路面比较宽,对人行道的要求比较低,它主要以车行交通服务为主,护栏、路灯、候车廊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其主要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一定要具有提前量,可以方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把前面的路况条件及要求进行提前的了解。

生活性道路基本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上面的行人比较多,基本都是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有一定的娱乐生活出行。因为需要更多考虑到人们的需要,所以一定要优先考虑公交,可以规划出公交专用道。因人流量较大,所以需要比较宽阔的人行道和较好的步行环境。由于生活性道路街道上面人车较多,交通比较复杂,所以划设计一定要十分细致。由于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所以合理的布置停车位和组织交通显得十分重要。标志标线要充分的利用现有路面来为人们取得更多活动的空间。

商业性道路基本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两侧的商业非常发达,拥有很多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畅有很大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充足的给行人提供步行空间,优先考虑人们的安全及购物环境。机动车道基本为双向四车道,需要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并且要与车站结合,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景观性道路,又叫园林景观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它是在市中的重要路段,主要是强调沿线绿化景观,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风貌的道路。基本上有不小于40%的绿化率,总宽度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可能有这个特点。景观性道路主要为主的是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所以行人道较宽。对自行车的行驶区域也要给予一定限制。

2 城市道路设计

2.1 路基设计

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抗变形能力,从路基填料选择与压实、强度与稳定性、防护与加固、关键部位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根据《路基设计规范》和地质情况决定最大松铺厚度,土石路堤最大松铺厚度小于40 cm,土制路堤最大松铺厚度小于30 cm。

2.2 路面设计

路面的设计与路基的设计基本一样,根据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与实践经验结合后再进行设计,选择出最好的设计方案。可以使用改性沥青铺在路面上,改性沥青的含蜡量要比普通沥青小得多,并且与矿料的粘结力较好。使用改性沥青,就可以用强度高的酸性岩石做矿质混合料。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优良沥青路面裂缝少,使路面寿命变的更长。

2.3 道路防护工程和排水设计

维护路基稳定的前提是路基防护工程,使自然环境受之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防护工程与城市排水系统是一个整体,所以,针对施工所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候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并且与周边坏境所相协调的防护类型。

那些人们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及因降雨而贮存于地面的积水不仅会导致环境恶劣,还会阻碍交通的正常运行,甚至还有可能会致使车辆出现液面滑动现象。人们过去总是认为,如果用饱和状态的土基作为基础去设计路面,就不用再用好的路面内部排水设计。这种观点如果实在以前交通量小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行的通的,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路面的轴载与日俱增,那种观点已经变得不行了。因此在现在的设计中,要对路面的内部排水设计高度重视。采用透水性材料做基层,使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分,先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排水层,然后横向渗流进入纵向集水和排水管,再由横向排水管排引出路基。建立道路排水系统,能够把道路积水问题有效的排除,维护路基,保证交通安全,给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4 道路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同时也要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因此,就要结合实际情况为之制定一个绿化设计。主要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土壤。为了防止绿地积水和水土流失,道路绿地应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配备相应的灌溉设施。另外,还要注重绿化植物的美化作用。在生活性道路上,由于行人和公共车辆较多,可以采用图案式绿化带,以看似较美观的植物结合,排列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3 结 语

一座城市的美观,首先就要看它城市里面的道路怎么样,如果道路不好,怎么还会有人来这座城市观光游玩,怎么还会有人选择在这座城市里面工作和生活。道路是一座城市最基础的东西,也是代表一座城市经济发展如何的地方。那么,要修建一条好道路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并加以实践与完成,会给人们带来更加便利快捷的条件,让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孙青青.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1.

[2] 王战捷.小城镇道路建设环境保护体系研究[D].长安:长安大学,2006.

[3] 郑燚.沈阳市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模式分析与改进措施[D].长春:吉林大学,2011.

[4] 王迪.公园中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5] 陈飞.社区道路交通模式的优化与选择[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6] 于秀霞.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9.

[7] 徐倩.公园道路景观设计浅析[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8] 李桃桃.城市街道路面的视觉设计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道路;排水设计;前景分析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ity road drainage is a complex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road design. It makes for city road length of life of great influenc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rainage and drainage of subgrade, pavement central reserve drainag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the future road drainage.

Keywords: road; drainage design; prospec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9

1.道路排水的目的

道路排水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考虑道路等级、地形、地质、气候、年降雨量、地下水等条件,考虑不同的水源,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使路基、路面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把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并防止地面水漫流、滞积或下渗,对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地下水,则应予以隔断、疏干、降低,并引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将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的影响。还必须将路面排水和路基排水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将地上排水和地下排水结合考虑,将临时性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考虑,将道路排水与农田灌溉、周围环境保护综合考虑,将道路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综合考虑。

一般把道路排水分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路界地面排水包括路面(含路肩、中央分隔带)排水、路基边坡排水、沟渠排水等。地下排水包括路基地下排水、中央分隔带地下排水和纵向填、挖方交界处地下排水等。

2.道路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主要部分,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破坏。路基排水的任务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路基湿度降到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1 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城市道路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特别是在下穿式立交中,道路低点比周围地面低 3 m~6 m,且形成盆地地形,这样大气降水向低洼处汇集,就会造成路面积水。这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1)自流排水。当立交附近有低于立交最低路面的排水管区时,采用直接排水的方式,这也是城市道路立交经常采用的方式。自流排水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排水措施,它不需要消耗能源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建设。(2)调蓄排水。当达到洪峰时,如水体或干管水位高于路面水位的时候,将不能自流排水之流量引入蓄水池,待水体或干管水位回落时,再自流排水,但调蓄排水受条件限制应用不是很广泛。

2.2 潮湿和过湿路基的排水设计。潮湿和过湿路基应首先应该疏干和换填处理。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排到排水沟内,从而疏干路基;对于过湿路基,含水量较高,无法晾晒和疏干。只能采取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材料等。

2.3 降低路基地下水位的设计。降低路基地下水位,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在下穿式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特别是南方地下水位较高而雨水又多地区,若路基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最终发生破坏。降低地下水位通常可以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暗沟、渗沟和渗井等。(1)暗沟。相对于地面排水的明沟而言,暗沟又称盲沟,具有隐蔽工程的含义。从盲沟的构造特点为沟内分层填以大小不同的颗粒材料,利用渗水材料透水性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沿沟排泄至指定的地点。(2)渗沟。采用渗透的方式将地下水汇聚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将水排至指定的地点。此种地下排水设备称为渗沟,它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渗沟的设置位置视地下排水的需求而定,与盲沟的设置相仿。但沟的尺寸更大,埋植更深,而且要进行水力计算确定尺寸。(3)渗井。渗井属于水平方向的地下排水设备,当地下存在多层含水层,其中影响路基的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渗沟难以布置时,采用历时排水,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去,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水。鉴于渗井施工不易,单位含水面积的造价高于渗沟,一般尽量少用。

3. 道路路面排水设计

3.1 车行道排水设计。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保留水系或河流中。机动车道采用的是双坡排水。当路面宽度较窄,设置单坡也能满足道路的横向排水要求时,可采用单坡排水,非机动车道的排水方式即为单坡排水,这样既有利于施工,又保证了路面的完整性。

3.2 人行道排水设计。(1)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2)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入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雨水携带黄土或铸铁泄水孔生锈而产生)。

4.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道路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主要为排除中央分隔带内积水,可分为施工期间和道路营运期下渗水的排除。

施工期间排水量取决于最大瞬时降雨量及中央分隔带的汇水面积。由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设置有通讯、监控用管线的人手孔,因此,中央分隔带排水长度应为两个人手孔之间的间距,一般路段的最大间距为180m。由以往设计经验可知,横向排水管长15m左右,横向排水管坡度为2%。由于施工质量不易控制,造成横向排水管标高误差或产生淤塞,从而使上游横向排水管排水不畅,大量的水流向最低处,而最低处的横向排水管由于设计时包裹无纺布土布或产生淤塞,使排水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下游中央分隔带积水严重,有的下雨后几天中央分隔带仍有积水,使路基长时间浸泡,影响了路基、路面德尔强度。由于通讯、监控管线人手孔的设置阻断了中央分隔带排水,造成中央分隔带积水或积水渗入人手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以下办法处理:对于设计底坡小于0.3%的,采用锯齿形纵向矩形碎石盲沟,并于盲沟底部设置软式透水管和每=每隔30~50m设置集水槽汇集中央分隔带雨水或渗入;中央分隔带每隔30~50m设置一道横向排水管,将盲沟中的水排出路基以外;在中央分隔带内设置2m厚水泥砂浆层、沥青防渗层及土工布防渗层,防止中央分隔带中水从侧面向路基渗透。

在城市道路中,对于中央绿化带小于等于2.0m路段,为了降低施工复杂性,可采用中央分隔带开豁口方式,即中央分隔带水可通过豁口直接排人路面,并通过路面横坡排出路基。

5.道路排水设计的前景

5.1根据道路上水源的多样化即水源的性质、方位、对道路的影响的不同,导致了我们要扩大道路排水设计的范围,由地表到地下,由地面边缘到地面中心,由地面交界线到道路交叉线上,由跨越沟渠的道路到横穿海、河、湖的桥梁,由道路排水到农田灌溉、废水排放、城市用水排水,环境保护、防治水土流失都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达到多渠道、多方位排水设计。

5.2今后排水要联系实际,改进排水设施的结构,优化排水设施设计方案,提高排水设施的排水效果,达到排水顺畅,排水充分,排水便捷快速。

篇6

【关键词】审美视角;城市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畅通无阻的道路是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的环节,它也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有效减少交通拥堵的情况,还能有效实现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人们在提高道路实际功能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道路美观的设计。因此,将实用价值和美学创造融合在一体是现阶段城市道路设计的关键部分。

1.探讨城市道路的基本价值

道路是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也鲜明地体现着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拥有着实用和美学的双重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1.1城市道路的实用价值

城市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道路,世界将会怎样?道路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具有运输和交通的功能,它是建筑的一种形式,是人们通过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本质也就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从古至今,道路的实用价值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历朝历代,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都会从兴修道路开始,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让中国传统文明声名远播;美洲的泛美公路全长大约48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连接了15各国家,有效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沟通与经济交流;就连在战争中,首先占领主要交通干线都成为了一种经典战术策略。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都还流传着“要致富,先修路”的说法,这些都足以说明道路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基础,是实现全球互动强有力的支撑条件[1]。

1.2城市道路的美学价值

“建筑是凝固的乐章。”很多艺术家和诗人都对建筑进行过这样的定义,除了实用价值,城市道路还深深体现着美学艺术,它不仅具有自身的形式美,人们还能经常在生活层面和精神境界上受到一定启示意义,这一点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就能明显的体现出来。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随处可见以道路作为象征意义的名句,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万里岐路多,一身天地窄”;有表述凄凉的“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有寄托思乡之情的“故国路遥归去来,春风天远望不尽”;有抒发豪情壮志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在近现代,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曾写过非常著名的句子:“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寓意,类似的经典比比皆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审美情调。现在,受到社会审美意识的影响,城市道路的形式和风格也在不断演变,更加贴近人们的精神生活[2]。

2.基于审美视角的城市道路设计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功能是根本目的,经济是约束条件,而美观是追求境界,如果没有审美意识和审美眼光,城市道路设计根本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道路与房屋、园林等其他形式的建筑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一般而言,房屋是一种封闭式的建筑,虽然外观也要考虑美学设计,但是其内部结构的复杂多样就不能从外观上体现。然而城市道路整个部分都是外露的,因此在美学特征上有着它独特的地方。

2.1城市道路流畅的线形美

点、线、面是美学上最重要的要素,而线则是构成形状的基础,它具有曲直、粗细、长短等不同的形态,每一种线条的组合也都会给人带来不同视觉感受,比如笔直的粗线条会让人产生刚性非常强的,弯曲细腻的线条会给人一种柔美温和的心理,长短不一的线条相互组合,就会使画面具有动态感,仿佛产生一种跳动的节奏等。中国自古就非常钟爱“道路如矢”和“曲径通幽”这两种意境:直线带有明确的方向性,一条宽阔且畅通无阻的康庄大道,会体现出宏伟的气度,人们通常会将其作为前途无限的象征,其延续的意向也非常明显;柔顺、流畅并活泼的曲线,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细腻的美感,行驶在曲线形状的道路上,驾驶员能够很容易辨别方向,对路过的各种环境也极易加深印象。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也不能忽视两旁的路灯,它们是勾勒道路线形的主角,在强化道路的线形美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城市道路和谐的色彩美

在我国,城市道路一般都是用水泥或者沥青铺就而成的,它的颜色不是白色就是黑色,显得非常单一,在美学体现上就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设计师们开始对道路的色彩进行创新,通过铺筑彩色路面,发现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具有诱导交通的作用,能够给驾驶员以强度信号提示,比如,在学校附近的道路上,驾驶员稍不留神就会忽视树立的一般交通标志,如果用铁红色铺筑路面,就能很醒目地警示驾驶员减速慢行,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危险的发生;在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地段,铺筑红色或者黄色的路面,也能远远地提醒驾驶员注意谨慎行车。除此之外,不同的国家都会有不同的颜色偏好,路面的颜色选择经常会与周边的建筑相呼应,这样也就能形成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特色风景和建筑风格,极具区域代表性和艺术性。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也越来越重视色彩的运用,如北京市的长安街延线和石景山游乐场、厦门市市府大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和环岛路旅游观景道等,给行人带来美的享受[3]。

2.3城市道路流动的景观美

伴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以及对美的创造,城市道路的形式和也会逐渐发生改变,以符合人们的追求。在道路设计中,沿途的景观也纳入了规划范围,长时间的驾驶会产生疲劳,而风格迥异的自然风景或者整整齐齐的人造绿化,会在很大程度上给驾驶员缓解压力。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周边的风景资源,因地制宜,多修筑从山边或者山坡通过的旁山路或者利用自然水面与道路组成的湖滨路等。如果周边有一些非常大型的高端建筑或者经典的名胜古迹,也可以将它们巧妙地设计到道路规划之中,充分体现现代设计与古代文化的交相辉映。

2.4城市道路生动的路边小品

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道路边,除了有赏心悦目的各种自然风景和人造景观,做工精美的雕塑、造型新颖独特的电话亭、极具特色的桌椅石凳和美不胜收的喷水池等小品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统的街道大多沉闷乏味,很难看到这些点缀装饰,而在道路上精心布置小品,会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4]。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不仅具有实用价值,美学价值也不容忽视,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将两者进行有效统一,通过对城市道路的线形美、色彩美、景观美以及小品布置,充分将美学里面渗透到实际应用中,为建设一道瞩目的道路风景线而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董红彦,李慈,冯俊颖.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研究[J].中国科技息,2012,(05):91-92.

[2]梁伟,谷晓旭,孙海涛,易凤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初探[J].陕西建筑,2007,(03):33-34+30.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定理。唯有舒适平坦的道路才能吸引人,才有助于城市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并且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可以说,城市道路就是整座城市的命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变化加快,随着新工艺与新材料不断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目前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复杂性

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到的因素很多,尤其是专业领域方面,各个专业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的工作。

系统性

城市道路建设涉及到很多部门,其中有设计单位、规划部门、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等等,从策划项目到工程结束需要所有部门相互配合,其中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道路工程建设。

设计人员的主观性

城市道路项目从方案出台到施工阶段,设计工作是整个工程开展的大前提,也就说其他部门的工作都是以设计工作为核心来开展,相关部门对设计方案提出有效的意见,而方案的最终确定则需要设计人员来做出判断。设计人员利用专业的知识将做好设计图,主观性将设计人员在项目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优秀的设计有助于各个部门工作协调开展,最大限度保障道路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的内在组成成分与交通性质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而城市道路设计的前提就是横断面的设计。道路的横断面包含了:绿化带、人行道、分车道以及车行道。为何要设计横断面,主要作用是将各个组成部门的宽度确定出来,并且进行合理的布置。

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的设计

机动车道主要服务对象是车辆,因此,设计过程中首先以车为主。设计车道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如何组织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才算合理,需要在同一条车道上面行驶,还是分隔行驶?车道应该设计多宽才算合理,而设计出的车道最大通行能力是多少?设计几条车道才能充分满通量的具体需求?关于车道设计过程中,重要指标是设计车速与通行能力。快速路段设计考虑因素主要是保证车速,其他道路设计只要保障通行能力即可。车道宽明确之后需要保障车辆之间的安全间距。以相关设计经验与具体使用经验为基础,宽度通常为4.5m或者5.0米;6.0m或者6.5m;7.5或者8.0m。中小型城市主干道宽度推荐值为表1:

表1中小型城市主干道宽度值

关于人行道的设计

施工中为了安全,为了不妨碍交通正常运行,一般都是在人行道下面设置管线。人行道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到行人走在路上的安全性、舒适性,针对城市中心低段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通行能力,以免出现拥堵的情况。此外,绿化要求也很需要满足。通常设计道路总宽度与单侧人行道之间的比例在5:1到7:1之间是比较合适的。还需要重视路人行走的安全,路缘石需要高度路面10-20cm。

横断面的综合布置

横断面布置过程中需要遵循这些原则:首先,最大限度确保车辆与行人的交通安全与畅通;将绿化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道路的特点与性质;将沿线自然景观与各种建筑物进行协调布置;布置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雨水的排除;不能影响到地上或者地下管线的埋设;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近期与运气的目标,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布置。对行车速度、行车宽度、交通安全、道路等级、减少噪音等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一般经济型大城市通常采用三、四幅路;而对于中小型城市来说,要重视实用价值,通常采用的是单幅路。道路横断面布置过程中要注意挖与填要平衡,平常所采用的形式都是以路中线几何对策来布置的。基于特殊地段,要充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也可以将道路的不同的部分建立在不同的高度、平面上,最大限度让土石方量越少越好。针对天然水体道路,防渗、防洪工作是基础,另外,道路的美观也很重要,合理的将人行道加宽,做好绿化设置,也可以设计一些石椅、石凳供行人歇息。道路旁边若是有较高的建筑物,另一侧推荐种植高大的树木来使其平衡,更加美观。

横坡度的确定

横坡设计的主要作用是能有效的排水。基于路自身的特点来分析,坡度越大的花,水的排放速度就会越快,使其路面更加问题、更加耐久,这是道路设计的常识。

基于车行驶的角度来看,坡度过大不利于车子的行驶,车容易出现打滑、倾覆等情况。若是横坡坡度较小,形成虽然舒适,但是积水就难以排出了,最终还是不利于行车。因此,恒坡度的确定要考虑到道路本身性质,然后综合分析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畅通性等等。综合车速、车行道宽度、道路纵坡以及横向排水几个方面来确定横坡坡度。针对沥青路面与水泥土路面取值通常为1.5-2.0%。从生态发展的角度来看,横坡坡度可以适当的降低一些,这样能对地表径流时间进行有效的延长,通常设计道路排水最小坡度为0.3-0.6%。

道路平面与纵断面的设计

平面线布置首先还需要考虑行车安全、畅通、舒适,综合考虑道路的线条美与工程造价。平面设计是要保障行车畅通、安全,并且保障有较高的车速。还需要与道路路段的地形结合,土石方量要尽量的降低;要与周围的建筑物或者广场进行平顺的连接;行人的爬坡能力也要在设计考虑因素中,坡度要适中:为了进行有效的排水,街沟设计通常采用锯齿形;标高上要保障管线最小幅图深度为0.8m。

纵断面设计要求整条路线上对平面线性进行紧密的配合,首选缓和的坡度,要保持线性均衡、连续、协调,有助于车辆形式。通常,道路曲线与直线的完美结合有助于景观上的协调,而且还能同时兼顾到生态环境。尤其是山地城市一定要重视这个方面。直线道路若是太长,就会导致视觉上的枯燥,而且对自然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总之,城市道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道路的各个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使用、符合生态环境、符合经济条件的城市道路。

【参考文献】

[1]汪浩.王华.冯华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 18) :273-274.

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分析

Abstract: City road design is good or bad directly affects people's daily trip, road design ideal is to also can bring people a good comfortable feeling to meet the people's transport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in recent ten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city, city road design concept is also in constant innovation, people on the city road of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so the road design staff is also a rar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and the planning of road design in the whole city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city road;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一般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从系统性来说: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如同一台机器上的零件,任何一个零件出故障都会影响到正常运转;②就复杂性而言: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广泛,专业相互关联强,设计者需要在项目负责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③从设计人员的主观性来分析:城市道路项目从方案到实施阶段的过程中,设计工作总是最前面的一个环节,其它部门的工作也是围绕着设计方案进行,各个部门对设计方案提出意见,最终的方案由设计人员确定,成功的设计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使工程顺利展开。

2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建设的道路网等级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在道路网规划建设中,往往只重视扩充道路网的空间尺度,而忽视道路网的功能结构改善。在大力推进快速路和主干路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网的建设,导致我国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不合理,这已成为我国各城市的通病。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从快速路到支路,路网合理的级配结构应为“金字塔”形,而我国大中城市路网结构却为倒三角形-合肥、菱形-南京、葫芦形-深圳,普遍缺少支路或次干路,其中支路网密度指标同国标差异很大,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紊乱。

2.2道路交通功能差、效率低

我国城市道路普遍表现为交通功能紊乱、各级路网系统性差。因此而导致城市交通严重受阻;长距离交通与短距离交通重叠;机动车交通流与非机动车交通流、步行交通流重叠,快速交通流与普通交通流重叠;大量过境交通穿越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穿越市中心区;大片居住区成为公交空白区;城市商业中心公交、自行车、行人出行没有方便感、安全感;断头路很多,加上混合交通干扰严重,使现代化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城市交通系统中难以奏效,路网整体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3城市道路的设计分析

3.1城市道路系统设计

一条道路的完成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四个环节后才可进行使用。而这四个阶段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其中包括:规划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其他一些的相关部门。这几个单位之间需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才可以很好的完成一条道路的整体建设。城市道路系统设计应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熟悉城市的地形特点,满足城市各部分地区的布局要求。城市各级道路应为划分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的用地分界线,并且还应成为联系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的通道。其次,城市道路系统设计要注重整个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输需求。城市道路在分布上应均衡、完整,利于实现城市交通分流,并要满足便于和其他城市取得联系。最后,城市道路系统设计要注重整个城市的环境需求,道路的布局应该很好的满足建筑用地的朝向,并且在布局上要利于与城市绿地规划相结合,把道路作为风道,把城市绿地的新鲜空气通过道路传入到城市的各个区域,为整个城市的景观建设带来便利。

3.2道路平纵线性设计

道路的线性设计会对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良好的道路线性设计能够为城市的交通运输提供便利,且安全性更高。并且在景观上也能很好的与沿线的两边景物相融为一体,给行人带来一定的精神享受。城市道路线性的设计都是遵循城市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来确定的,但是当这些规划确定的线性运用到实际的施工图设计中,有好多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现状调查不足,道路线性存在很难完成的拆迁;规划线性不满足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指标等等。在设计上平面线形尽可能采用直线,当遇到曲线时尽量采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在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上都不适用较多的转折设计,而一般的道路却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对道路两侧的风景线然后更具变化,和建筑、绿地相融为一体,更具观赏性。道路平纵线的设计要注重结合当地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管线布置、排水等、融入当地城市中,并保持当地的城市特色。

3.3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侧红线范围和规划横断面形式进行的。是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组成的。横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道路功能、通行能力等方面。对于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应综合交通需求、工程技术、日照通风、管线布置、投资风险等多面来进行考虑。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原则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确保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三者之间要尽量分离,保证三者的安全性,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在景观需求上,要注重景观的配置需与周围的建筑物相容,使之相互和谐,不特立独行。而道路中央的分隔带的设计要满足自行车过马路最小安全的等待宽度,在主次干道上要考虑路口进口道左转拓宽需求,在部分主干道要考虑车辆中间调头需求,支路要考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行以及路边停车的需求。同时要注重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在满足节省投资的前提下,要保证近远期道路使用的需求。

常用的道路横断面设计形式一般有四种,分别是:一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一副路是指路中不设置分隔带,比如绍兴地区的一幅路设计往往常用于道路红线较窄的次干路、交通流往往不大。但是在一些特殊性的道路上,如文化街,经常会举行一些集合、游行活动的话、及时红线很宽、也可以采用一幅路进行设计。

二副路常常用于一些高档小区、郊区和景观优美的地段。这些地段往往机动车较多和非机动较少。同时可以为远期预留道路建设空间,两幅路这个时候往往被采用。

三幅路常常用于路幅较宽,非机动较多,机动车流量大的主次干道。三幅路可以和道路绿化相结合,这样对非机动的行驶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横断面设计。譬如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很好的享受大树带来的阴凉惬意。

四幅路常用于交通功能为主,车速高,交通流量大,分割对向交通,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由于占地面积较大,所以一般都很少采用。

未来道路横断面设计都将趋于一幅路和二副路的来进行发展,但是两幅路也要吸取三、四幅路的优点,能够很好的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互相干扰的问题。要多借鉴国内外大型城市的经验,干道及以上道路横断面形式采用两幅路布置,在一、二幅路中采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板的“城市道路慢行系统共板”路副形式,这样非机动车对机动车干扰减小,能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且非机动车在行驶中更加安全。支路及个别次干道采用一幅路布置。

3.4道路公共设施设计

城市的公共设施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人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所以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要更加的人性化,既要满足功能需求,也要满足景观需求。要注重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使人能够感受到自然、和谐、方便、舒适的氛围。在大型的商业街周围要注重设计一些高大的乔木和一些休息座椅来供人类疲劳得以小憩片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既要考虑到正常人的生活便利和感受,更要考虑到伤残人的不便行为,在任何等级的道路上要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更多的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

4结语

道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工作,它涉及并影响到道路的各个方面。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经过反复的平面定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检查、平面调整,才能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实用的路线来,从而确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特色;要点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如同城市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其建设水平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城市道路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城市道路设计对于整个城市的交通乃至规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城市道路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对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进行相关的分析。

1 道路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的性能以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道路线形设计的影响。一般来说,优秀的道路线形设计,在确保城市交通通畅以及安全的同时也兼顾了道路两边的自然景观,使二者形成有机的整体,使司机和乘客在道路上能够保持心情愉悦,减少驾驶和乘车的疲劳和乏味。道路线形设计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交通的安全因素,其次就是道路景观,应该确保主干道尽量减少弯道,从而保证较好的通过性,而对于非主干道路可以使用比较舒缓的曲线,使道路两边的城市景观不断的发生变化,减少乘车过程当中由于单一的景观而造成的枯燥和疲劳,可以有效的防治司机因为长期驾驶而造成的疲劳,确保交通的安全。

2 道路特色设计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的考察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使道路在设计风格上能够融入当地的景观环境之中,而不会出现突兀和不协调的感觉,使城市道路能够反映城市的特色,突出城市的个性,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市道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兼顾其原本的交通运输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生活性以及游览性。

3 道路横断面设计

3.1 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形式

一幅路是所有车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可以采用划分中央车道线及快慢车道线、只划分中央车道线和不划线三种方式灵活组织交通,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还可以应用在“潮汐式”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由于其造价较低,组织方便,故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及支路较多采用。

两幅路是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它可以采用划分快慢车道线或不划线两种方式组织交通,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近年来随着自行车流量的逐年减少和机动车流量的迅速增加,机非混行的影响已很微弱,取消了自行车道(即不划线方式)的两幅路将逐渐成为城市采用最为广泛的横断面布置形式。

三幅路是在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随着自行车的减少与消亡,其原本机非互不影响的最大优势已成为过去,而且其利用分隔带单独建设的自行车道对道路用地的资源浪费和机动车道的拓宽处理方式也成为道路横断面改造的首要问题。

四幅路是在三幅路基础上,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但与三幅路的原因相同,四幅路不再适合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最终将被两幅路所取代。

3.2 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

第一,充分坚持以为为本,在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当中本着对人的关注来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以及其它的城市景观进行考察,使设计能够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使二者能够协调共存,防止出现不和谐的情况。

第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将交通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在此基础之上确保交通畅通。尽可能的将行人和车辆进行分离,保护行人的安全,防止行人对车辆的干扰,可以使车辆畅通无阻。

第三,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考虑路线的实际情况,了解各种管道、线缆的埋设情况,尽可能的避开地下有埋设物的路线,防止对各种管道合适和线缆造成破坏。

第四,大力发展公交事业,保证公交畅通,从而方便人们出行,减少小汽车的使用量,缓解交通压力。在此基础之上,为小汽车的畅通提供便利。在道路的重要设置隔离带,确保自行车过马路的安全。

第五,做好道路两边绿化带的绿化工作,尽可能的提高绿化率。通过绿化带的设立可以有效的减少噪音和灰尘,同时也可以缓解司机驾驶疲劳。

4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方面

4.1 交通性道路

交通性道路主要是为了确保车行畅通无阻,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以简洁明快为主。在一些特殊的地段之前应该提前设置一定的交通标志,使司机能够及时的发现提示,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整个道路的设计应该充分的突出其使用性能,将行车安全放在首位。

4.2 生活性街道

生活性道路中行人以及非机动车的数量比较多,为了确保其安全,可以将路线设计成多弯道,使进入的机动车需要降低速度,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机动车的数量,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同时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来说,弯曲的道路更适合欣赏两边的景观,更具情趣。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应进入的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观,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降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象驼峰、印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的转弯和前行。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禁转等交通信息。

5 道路设施设计方面

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街道设施是为人服务的, 因此街道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活动起来都能体会到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林荫小道、座椅、路灯及电话亭等, 提供人们小憩休闲的空间。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如在街道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等。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细节处,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

篇10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道路 人性化设计

一、城市道路系统设计

从一条道路的规划、设计、到施工完成后交付社会使用,这个过程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规划、立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而设计作为建设的一个环节其本身也涉及很多专业,如勘探测量、道路桥隧、交通设施、管线照明、景观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各个专业相互独立但又被联系在一起,在统一的协调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的工作。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在方案初期围绕项目进行具体的操作提出意见使之完善最终确定。然后通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成各个部门的施工图纸设计工作。

二、道路平纵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的平纵线形设计主要以满足规划的大前提为主,但是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经济适用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司机与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平面线形用大半径平曲线,要比长直线和短线更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道路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平纵线型的组合应该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地域气候、地下管线、排水等条件,并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环境协调要求。

三、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其功能主要是为了解决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人三种交通流的正常出行,为了保证以上三种交通流出行的安全断面布置又增加了中分隔离、侧分隔离以及人非隔离等三种交通分离措施。如何在有限的道路红线内最佳的分配三种交通流及三种隔离措施的宽度是我们道路横断面几何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另外道路横断面的设计还是结合交通工程、管线工程和景观工程等统一考虑,根据本地设计经验对道路横断面设计提出四种横断面布置形式如一下:

一块板道路横断面:机动车道布置在道路中央,该断面适用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还可以应用在“潮汐式”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由于其造价较低,组织方便,故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及支路较多采用,另外图中所示人非隔离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二块板道路横断面: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非机动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由于可以为远期预留道路建设空间,故该断面形式更多的被采用。

三块板道路横断面: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两侧均单向行驶非机动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如果结合道路绿化,三幅路对于骑车一族是人性化的断面设计,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骑车可以充分享受树荫带来的惬意。

四块板道路横断面:在三块板道路的基础上,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它主要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偶尔有功能特殊的城市主干路也采用该断面设置。

一块板和二块板道路是未来道路横断面设置的发展趋势,但二块板道路必须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并解决机非干扰的问题,根据一些大城市非机动车的发展特点,参考国内外其它城市的实践经验,主干道及以上道路横断面型式应采用两幅路布置,支路及个别次干道可以采用一幅路布置,两幅路的非机动车道可以引进路侧带与人行道和绿化结合布置,有条件的道路可禁止自行车的行驶;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机动车与行人、自行车之间最好设置绿化带隔离,而且还可以利用中央绿化带设置安全岛,保证行人横过马路的安全。

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

a.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b.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行人、机动化与非机动化车辆尽量分离加强三者的安全性,提高行车的速度,减少三者之间的互相干扰。

c.保证沿路管线的布设,避免管线、各种构筑物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

d.考虑沿街建筑的性质,要与沿路各类型建筑物取得和谐。

e.基于考虑蓬勃发展的小汽车工业,在保证小汽车行驶的同时,提倡公交优先,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置公交专用道及港湾式车站。

f.中央分隔带的设置一般应满足自行车过马路最小安全等待宽度在主次干道上要考虑路口进口道左转拓宽需要;在部分主干道要考虑车辆中间调头需要;支路要考虑机非混行以及路边停车的需要。

g.增加道路绿化率,合理布置绿化带,道路绿化率应满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

如何解决昂贵的城市用地与良好环境的关系;如何通过合理的道路横断面,确保车辆行驶顺畅和生态景观道路的设计目标,完成交通任务,减少汽车污染问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非常重要。针对我国目前状况,要综合考虑路幅宽度;细化机动车道功能、增加机动车道数量、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管线入沟、减少人行道宽度增加道路绿地率;重视研究道路交通构成变化趋势,满足路面分幅远近期过渡需要、同一条道路的横断面应随交通、地形等因素变化而适当变化。

四、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公共设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活动起来都能体会到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林荫小道、座椅、路灯及电话亭等,提供人们小憩休闲的空间。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如在道路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等。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细节处,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

五、人性化的生活街道设计

除了正常的城市道路设计外,街道作为城市道路的一部分,有着它的额特殊性,城市中的大大小小的街道交织成网,在此类道路上人车混杂,交通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a.将道路的平面线形或者道路标线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低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其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

b.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易进入的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观,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c.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降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

d.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e.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象驼峰、印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