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课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微课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聚集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有以下特点:容量小:一个课程仅围绕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时间短:教学视频一般不长于10分钟;自足性:一个微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具备完整的教学设计;基元化:不能再分成小的单元;易传播:适合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
按照课程所体现的内容,分为理论讲授型微课程,内容适用于讲解基本概念规律或原理等;推理演算型微课程,内容适用于原理、规律、定律的推演等;答疑解惑型微课程,内容适用于习题、解惑等;情感感悟型微课程,内容适用于德育类主题内容等;技能训练型微课程,内容适用于动作技能、操作技能、语言运用技能等内容;实验操作型微课程,内容适用于利用仪器或设备、器材还原过程发现规律等。
二、如何设计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
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微课程?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长期以讲授为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维定势。因此,学习运用微课程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微课程设计制作方法。微课程设计制作需注意:时刻谨记微课程用户是学生;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是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做标记,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需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展情况
1.信息技术与微课之间的关联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它通过教师直观的讲解及简单的演示,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作练习掌握技能。信息技术课程在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基础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将为学生今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基础铺垫;发展性:信息技术课程起步晚,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总在不断变化与发展;实践性:操作与知识和过程与结果两大块并重。
信息技术课堂是由若干个短小精悍的微课学习环节组合的,如能将其中的教学环节制作成微课,学生就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达到因材施教、弥补个性差异、查漏补缺的目的。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课程为基础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所强调的语言、空间、音乐等智能的培养和发展。
2.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微课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学校或教师对微课、翻转课堂等概念的理解不到位,造成错误的盲目实践;面向的教学对象模糊,教学目标定位不清;对微课的本质认识不清,与传统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相混淆;在设置教学环节时不规范;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拍摄效果差。
3.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设计模式和学习方式,可以预见将具有较好的教育应用前景。对于教师来说,微课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模式利用,它突破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有了微课资源的支持,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教研,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教师将在这样的资源应用中得到更好的专业提升。
对学生来说,如果有足够丰富的微课资源,就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实现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我做过一个利用电子日历来探究年月日知识的课件,也曾尝试在不同环境上过该课。我发现,对于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相关知识,教师的作用就是向学生提供探究学习材料和作引导,使研究有较强的目的性。
篇2
关键字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改的深入,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要实行转变,我们不仅要不断深入的学习新课标,而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或应用新课标的思想和精髓。
三维目标是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是新课程的“独创”。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强调三维目标必不意味着否定“双基”;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形象地比喻为同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三个维度。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运用方法,都要经历过程,经历过程中,总会伴随情感和态度,这个过程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可见,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起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都指向人的发展。
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形象地用四面体,外加一条高来表示,四面体底面的三个顶点,A点表示知识和技能目标;B点表示过程和方法目标;C点表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底面ABC上的D点表示目标整合;O点表示教学目标——人的发展(直线OD垂直于底面ABC)。
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垂线OD是学生在教学中发展的轴心,A、B、C三维目标的整合,都朝着人的发展方向。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每个顶点间互相联系,筑成一个教学金字塔。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
二、强调三维目标并不意味着否定“双基”
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讲解得细致,对基本技能训练得入微,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够对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个较为系统的、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三维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在首位,显然并没有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排斥于目标之外,传统的双基教学固然有它的好处,是一种以知识和技能为本位的教学,但它与时代落伍了。通过我国与西方教育的比较,发现我国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成绩考得高动手能力差,即优势在于知识、技能、解题能力、勤奋与刻苦,不足之处在于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等方面。这就说明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偏离了方向。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成了“双基”的附属,过分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验证性实验,结果或结论事先都是知道的,因此记住结论就可以答对试题,操作过程并非十分重要,似乎可有可无。这样就会产生副作用,表现在:对基础不分析其形成过程,不以实践检验其正误,过分强调基础的系统、严谨面,给人以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的错觉;以灌输的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结论,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不会跳出框框想问题,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当然,批评双基教学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双基,否定双基,我们强调的是:双基只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把双基孤立起来加以绝对化,最终只能走向其反面,丧失双基自身的价值,而是应与其他两个维度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功能。
三、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就是结论与过程的关系,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如果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当然,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法论也存在区别。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所以,我们即重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又要重会学,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教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过程和方法,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可以一辈子享用不尽。
总之,我们也要防止过程的泛化:导致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现象,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前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因而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
四、教学中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关注他们在学会、会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乐学。
教育的过程包括教书与育人,教知识与教做人两者并重,不能轻视那一头,也不能偏重那一头。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认识与情感的关系。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他们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会有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一定要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并且关心、尊重学生。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其乐融融的,这样学生学习的信心才会越来越强,学科知识应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篇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条主线,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以人为本作了科学的、深刻的阐释。其基本思想,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也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认真品读《读本》的阐释,有助于加深对以人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对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历史活动首先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读本》阐明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界定,使以人为本含义更加明确,可以避免人们对以人为本产生泛化的理解和抽象的解读。人民群众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个体的联合;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群体利益,还有个体的要求。对此,《读本》分层次作了阐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既不是把个人权益置于社会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人的价值和权益,而体现的是整体、群体和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也进一步划清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界限。
《读本》根据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阐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因此,《读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没有这样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会成为抽象的原则,失去它的现实意义。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和把握,要同对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联系在一起。
篇4
关键词:教育实习 原任课教师 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37
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期间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本人自2008年以来连续担任教育教学实习指导带队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评课活动和集中试讲指导,期间多次参与的各实习基地的听、评课活动及教研活动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实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仅我们在2010年春季的教育实习指导活动中,共听了76人次的集中试讲,也相应地进行了76人次的试讲评课活动,43人次的上讲台前的试讲听、评课活动,58节实习生正式讲课,听原任课教师的56节英语课,还有8人次参加了实习基地初、高中4次英语公开课的听评课教研活动。
通过多次听评课观察,我们发现教育实习对原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连续听原任课教师的课,我们观察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都会因教育实习的听课活动而有着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变化。如果分析前后听课的课题观察记录,可以发现他们的教学行为的改变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教育实习第一阶段――听课阶段,我们观察发现原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组织、活动设计、教学功底、个人仪态等方面:
第一,上课更加注重充实内容的丰富、准确和完整;更加注意专业知识的准确性、专业知识结构的严谨性、学科知识的前沿性(某些说法、用法的差异);更加注意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呈现――更多地使用目标语(英语)作为课堂用语,有跨文化意识。
第二,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素质教育(在应用中赋予人文素质教育)。
第三,更加注重教学功底的展现,如教学环节的完整、讲授的逻辑条理的清楚等。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没有一味地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和呈现,有提问,也明显加强对话练习,逐渐增加讨论等。前后对比,还是比较明显的。即由教师“主讲”,向体现学生“主体”、关注“学习成效”方向倾斜。给学生的阅读、朗读、对话、讨论的时间多了。课堂活动也呈现多样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第四,更加注意课堂的监控和管理――指导学生、更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公平性,更加注重情感教育。
第五,努力使用一些平日并不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如电脑等,如利用电脑呈现图片,准备的材料也多了。
第六,注意使用普通话,也注重衣着修饰等等。
也就是说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更加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带队实习老师均认同教育实习的听评课活动使原任课老师备课更认真、投入更多。
侧面询问相关任课教师,他们基本认同上述观点,而且还说在教育实习期间,不由得备课更加仔细认真,尤其是在材料的准备上,更加注重补充材料、会刻意增加,此外,还会添加图片、补充背景知识、使用电脑等。我们认为这是人之共性,谁都一样。分析这些变化,发现它们都是积极正面的变化。也就是说,教育实习对原任课教师竟然也起到了一定的督导和促进!还有,在教育实习期间,他们的教研活动、教学行为都更加谨慎、规范!教师教研活动更规范认真、几乎所有教师都参与。同样,教育实习对他们的教育活动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反过来,这给我们的教育实习起到了非常好的典范作用!
其实,教育实习不仅对教师教学行为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我们观察发现对学生课堂学习也有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由于实习生的积极参与,辅导答疑、个别辅导比较充分,学生课堂表现明显积极、活跃。这主要表现在:学生认真听课的态度很明显,跟随教师指令、应和教师教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积极参与对话训练、积极举手、积极回答问题,对话声音明显增大;有些学生还对自己不清楚、含糊或不懂的词的读音、句子理解、句法结构、作业题等主动询问。
当然,我们也承认我们的课堂观察给讲课者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在体现“教师能力”和“教学效果”(学生的接受能力)之间有“用英语授课”的尴尬现象。此外,教育实习中的听评课活动和教育实习指导还给原任课教师加大了工作量,增加了指导实习生的工作负担――不仅要看实习生的教案、要听实习生的试讲,还要讲评和指正实习生的试讲,即使是实习生讲课,原任课老师也不敢松懈、怠慢,要跟听、还要及时指正,以便下一节课实习生能讲得顺利和保证教学质量。而且,由于实习生在讲课时的紧张、胆怯,个别学生因轻视而放松自己的学习;以及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教学技能的不丰富和经验不足使得讲课有瑕疵和纰漏,也给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但总的看来,教育教学实习对教育实习基地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育教学实习也可以做到“双赢”。
教育教学实习期间的听评课活动对我们今后指导集中试讲和教育教学实习无疑很有借鉴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后的高校教学,特别是职业技能训练、基础课程教学如语音语调、语法等课程的教学也有一定启示。
相比大学教学,中学教学很具有自己的特点,以中学英语课为例:
第一,教师对学习内容的讲授非常细致、非常具体,特别是语法点的细微差异都要一一列举、明确告知、而且是再三强调;第二,对词的认知强化识记、反复举例、强调应用;第三,对句型结构的讲解和应用,更是反复解说、反复练习、反复强调;第四,带队指导老师多注重实习生对试讲的宏观驾驭,如课堂环节、课堂设计、教学过程甚至教学理论等,而中学原任课教师则非常注重对具体语言点的讲解、对比,对具体45分钟内教学任务的调整处理,对知识点的呈现和具体语言点的处理等。是实实在在的45分钟一节课堂里具体教学行为的体现指导。
这就告诉我们中学生更重感性认识,需要实在、具体的东西,而且要被清楚、明了的告知,并且对任何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教学技能。高校教学,固然要注重呈现教育前沿理论动态、构建宏观框架体系,但更应注重充实框架结构内的很具体的一词、一句点点滴滴的构建。要把握理论和具体实际、宏观教学和微观教学之间的平衡,更好的在试讲指导时注意把理论和技能转化到具体的一词、一句的讲授上。同时,我们认为高校教学也应更多地开展听评课活动。
作者简介:黄芳玲(1964-),女,宁夏固原人,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宁夏固原 756000
篇5
【关键词】犯罪标签;前科消灭;未成年人
一、前科保留的消极影响
美国犯罪学家弗兰克・坦南鲍姆提出了“犯罪标签”理论,他认为:“制造犯罪人的过程,就是一个贴上标签,给他下定义、认同、隔离、描述、强调以及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它变成了一种刺激暗示,强调和发展被谴责的那些品质的方式。”未成年人一旦有过刑事犯罪,就会被贴上永久的“犯罪标签”,成为一辈子的污点,往往会被周围的人“畏而远之”,使他们陷入孤独、自卑和痛苦之中,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继续生活。贝卡利亚曾指出,“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因为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触动我们感觉的,与其说是一种强烈而暂时的运动,不如说是一些细小而反复的印象”。此番话道出了有前科者们的共同心声,他们因为犯罪而遭受的心灵折磨比肉体的折磨要更为强烈。无限制地保留前科会给未成年犯贴上终身的犯罪标签,使他们在求学、就业、生活的道路上遭遇诸多困难,身心备受煎熬的他们,往往会陷入没有人格尊严和生活保障的悲惨境地,影响他们重新做人的信心,延缓他们复归社会正常生活的进程,甚至可能使他们会成为社会新的犯罪隐患。由此可见,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消除他人歧视、重归社会的需要,是保障未成年人人权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刑事前科消灭制度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前科消灭对未成年人成长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未成年人摘掉犯罪标签,重归社会。未成年人处在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社会知识相对肤浅,尤其是辨别是非善恶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负面影响,一失足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责任都归咎于未成年人,他们是更需得到帮助和保护的人群。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给予主观恶性不深、可塑性强、改造性大的未成年人适当的重归社会的机会,有条件的免除其前科报告义务,摘掉了犯罪标签,删除了人生中不光彩的一页,不会因此担心受人指责和歧视,有利于其在未来的日子里卸下沉重的心理包袱,改过自新,重塑生活自信,重新融入社会,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前科消灭制度有利于摘掉犯罪标签,为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融入正常的社会轨迹提供了支持。
2.有利于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对未成年犯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我们在坚持有法必依的同时,适当地渗透一点人文主义的精神是必要的。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将更有利于对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通过前科消灭制度,使他们能够更深切地感悟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真情和关怀,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从而唤醒他们的悔罪意识,消除他们对社会的对立情绪和报复心理,卸掉心理包袱,摒弃“前科”,追求“前途”,使他们毫无负担的面对今后的生活,重新拥有一个没有犯罪心理阴影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讲,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更有利于贯彻落实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
3.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人权。对于未成年犯罪者而言,前科的存在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禁锢其一生,导致他们在社会中受到的各种歧视,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享有合法权利,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在求学、就业、生活的道路上遭遇重重困境,处处碰壁,往往使得他们对社会生厌,增加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从而对社会再次造成危害。确立前科消灭制度可以保障未成年人的人权,有效预防这种危害现象的发生。前科消灭制度免除报告义务,使前科人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不再受到法律的种种限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前科档案记录的封存,可以消除社会对前科未成年人的歧视,使其受到和常人一样平等的待遇和发展的机会,安心地生活,更好地融入到正常的社会轨道中。
参考文献
[1]罗高鹏,李春刚.《关于构建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思考》.《沈阳干部学刊》.2010(8)
[2]http://gzzy.省略/public/detail.php?id=20089
[3]赵志林.《略论前科消灭制度在我国的构建》.《法制与社会》.2010(4)
篇6
关键词: 本科师范生 教育伦理认知 认知 情感 意志
教育伦理认知、情感、意志的最终落脚点是教育伦理行为。伦理行为的形成首先是伦理认知的学习,伦理情感的培养和伦理意志的锻炼对教育伦理行为的产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认知、情感和意志最终都将通过行为体现,因此,研究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现如今在教育学领域,并没有直接阐述认知、情感和意志对行为的影响的文献,也没有对于师范生的教育伦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所以,本研究利用实证调查数据,分析教育伦理认知对教育伦理行为的影响、教育伦理情感对教育伦理行为的影响、教育伦理意志对教育伦理行为的影响。
1.调查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于2014年11至12月间在9所学校进行,共发放问卷1330份,回收有效问卷1043份,有效回收率为78.4%。
问卷分为四大部分:师范生教育伦理认知、师范生教育伦理情感、师范生教育伦理意志和师范生教育伦理行为。其中教育伦理认知方面包括知识、观念、理想和信念四个方面;教育伦理情感包括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对违反教育伦理言行的厌恶和憎恨四个方面;教育伦理意志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制性四个方面;教育伦理行为包括教育伦理语言、教育伦理意志行为、教育伦理行为习惯三个方面。本文研究阐述的是教育伦理认知、情感、意志对行为的影响。数据处理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
2.调查结果
2.1师范生的教育伦理认知对行为的影响
只有形成正确的伦理认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才会增大,错误的认知将会导致错误的行为,个体在无认知的情况下无法产生相应的行为。因此,关于教育伦理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做出这样的假设:教育伦理认知是教育伦理行为产生的基础,直接影响行为。
问卷通过四道题目测量师范生的教育伦理认知:“您同意教师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这一观点吗”、“您同意教师也是人,可以把个人生活上的不良情绪带入学校这一观点吗”、“您同意同事之间可能成为朋友这一观点吗”、“假如您所教的科目突飞猛进,其他教师向您取经,您会同意告诉他们实话吗”,采用五点计分,分析中取这四道题目之和,得分越高,表明师范生的教育伦理认知水平越高。教育伦理行为的测量包括10道题目,采用3点计分,统计分析中取这10道题目之和,得分越高,就表明师范生的教育行为越是符合职业伦理要求。
所调查的师范生中,教育伦理认知得分低且行为得分低的学生占总数的13.56%;教育伦理认知得分低但行为得分高的学生占总数的6.78%;教育伦理认知得分高但行为得分低的学生占总数的14.41%;教育伦理认知得分高且行为得分也高的学生占总数的65.25%。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可知,教育伦理行为的得分随着教育伦理认知的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通过做教育伦理认知和教育伦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得出P值为0.468,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验证提出的假设,对教育伦理认知和教育伦理行为进行卡方检验,得出双侧p值小于0.05,所以两者差异显著。
2.2师范生的教育伦理情感对行为的影响
教育伦理情感作为认知和行为的中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行为有增强、激励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如快乐、热爱等,能明显驱动人们产生积极的行为,然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缺乏自信心,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关于教育伦理情感对行为的影响做出这样的假设:教育伦理情感强化激励教育伦理行为,成为教育伦理认知与行为联结的纽带。
教育伦理情感通过五道题目测量:“您把从教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把跟学生相处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有一种要把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的强烈愿望”、“感到自己应当最所教的每位学生负责”、“一提到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为人师表等,并没有感到空洞无聊”,采用5点计分,统计分析中取这五道题目之和,得分越高,说明教育伦理情感水平越高。
在所调查的师范生中,教育伦理情感得分低且行为得分低的学生占总数的11.5%;教育伦理情感得分低但行为得分高的学生占总数的8.2%;教育伦理情感得分高但行为得分低的学生占总数的16.3%;教育伦理情感得分高且行为得分也高的学生占总数的64%。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可知,教育伦理行为的得分随着教育伦理情感的得分增加而增加。通过做教育伦理情感和教育伦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得出P值为0.543,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通过对教育伦理情感和教育伦理行为的卡方检验,得出双侧p值小于0.05,因此,两者差异显著。
2.3师范生的教育伦理意志对行为的影响
篇7
关键词:中职;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了解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及行为,对于更有效地开展这一活动,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职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和行为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中职体育教师21名,了解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及行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上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从中国知网、优秀硕博论文库中检索十四年来(19972010)有关就业导向体育教育活动的研究成果。
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咨询有关的专家对问卷的效度(结构效度与内容效度)进行检验。专家一致认为问卷有很好的效度。
(2)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研究对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1份,实际回收21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借助计算机进行有关的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本研究有关概念的阐述和界定。
1.就业导向。
葛道凯称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马树超称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唐永泽则认为就业导向“应视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基本方针”。尽管学者们的表述不尽相同,其基本看法都是把就业导向看作职业教育的一个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认为它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概括。而笔者认为它是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指导,不光是指狭义上的赋予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所具有的一次性就业能力,更是指广义上的赋予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具备应对职业岗位的交换与工作职能的变化的能力和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进修的能力。
2.“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中职学校学生在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时,把着眼点放在自己未来从事的第一职业(也就是和自身的专业相对应的工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方面。
(二)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认识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较好。体育教师中有14人(66.6%)认为“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非常重要”,认为“比较重要”的占14.4%,认为“一般” “不太重要”和“很不重要”的占9.5%和9.5%及0%。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此有很好的认识,但反过来说,极少数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中职生体育意识的偏差,影响学生参与“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师参与“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研究。
学校体育课每周两节,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根据目前职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外体育活动应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各专业的实践工作特征及职业特点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可以选择“抑其过补其缺”的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这就要体育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选项,有效地参与到“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1.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项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选项缺乏引导,只有10人占47.6%的教师根据职业特征引导学生选项,这样不利于“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能很好地完成中职体育教育的目标。
2.体育教师有否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
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问及有没有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的情况时,经常讲授的有9人,占样本总数的42.8%,偶尔讲授的有5人,占总数的23.8%,没有讲授的有7人,占样本总数的33.4%,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树立“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
3.体育教师对不同的专业的体育需求了解情况。
专业不同体育需求不同。比如:钳工需要强和稳定的手力及精确的上肢肌肉运动感觉;划线工要求手部动作的协调、稳定和在长时间内进行动作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了解不同专业的体育需求,还要能根据专业选择对应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也要会画职业图谱。通过笔者对上几个内容的调查,情况很不乐观。
从上表可以看出,95.2%的体育教师能对专业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情况不太乐观,66.6%的体育教师只了解1种或2种,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新专业的开辟都是不利的。
4.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
职业劳动图谱是描述职业劳动的社会经济的、生产技术的、卫生保健的或其它特征的体系,是研究职业劳动特点的不可欠缺的前提,是对不同职业劳动过程的身体运动包括生理和心理运动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就需要对各种职业的劳动过程分别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和测定。这种图谱对于指导职业选择、职业培训和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得知,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不强,一般及差,很差的人数占95.3%,只有一个教师认为自己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这一内容研究得较少,二是体育教师没有和专业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职业技术必需的职业体能及职业学习劳动对人体的影响,三是没有去工厂和一线师傅等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等等。
5.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情况。
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进一步调查发现,本校体育教学部从来没有开展过“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研讨,只是中职教研会在2006年组织了全市的体育教师就这一内容进行了研讨。尽管如此,体育教师认为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有必要的程度达到18人,占85.9%。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较好的认识,只有少部分教师没有认识这一活动的重要性。
2.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选项缺乏引导。
3.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大多注重体育练习,而没有很好地向学生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
4.大部分体育教师能对专业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的情况不太乐观。
5.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不强。
6.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比较薄弱。
(二)建议。
1.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中职体育教研组要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举办有关就业导向的培训班,使体育教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提高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
2.增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选项缺乏引导。首先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了解“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是很有帮助和有益的,使学生把兴趣转移到对未来职业有帮助的体育锻炼项目中,然后在选项方面给予学生很好地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掌握1至2项既符合职业需要,又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
3.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可以通过运动项目融入保健知识,结合运动项目进行传授。
4.体育教师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体育老师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提高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
5.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研究“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可请高校或高职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
(作者单位: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篇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几年来,通过“百镇千村试点”、“县(区)整体推进”到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农村建设完成总投资227亿元,全省新农村建设产业项目9430个,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屯4205个,新修农村公路4.7万公里,解决了428.7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泥草房58.9万户,新建大型秸秆气化站13个,户用沼气池8.36万户,室内水冲和户外卫生厕所37.1万个,公共厕所1.44万个,垃圾处理场点3.3万个,改围墙82969万延长米,修建排水沟2939万延长米,安装路灯5.05万盏,绿化美化23365万延长米,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共同增长,精神风貌和村容村貌共同改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的可喜局面。同时也探索了思路,创新了模式,积累了经验。主要是: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机制;建立了整合领导、部门和社会力量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制度;推广了旧村整治、新村建设、迁村并点、生态移民等分类改造建设模式;丰富了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等发展形态;探索了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村民管理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其中,军民共建新农村成为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点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
多年来,驻吉部队坚持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拥政爱民,在加强部队建设的同时,积极支持吉林地方建设。子弟兵同吉林省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担重任、冲在前、打先锋,哪里条件最艰苦就向哪里挺进,哪里的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通过心贴心地帮,实打实地扶,面对面地带,在迅速改变吉林农村面貌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成果,都留下了人民深深的光辉足迹。
勇士部队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为吉林新农村建设雪中送炭,造福当地百姓,密切了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谱写了新时期拥政爱民的壮丽诗篇。子弟兵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天气冷暖变化还比较频繁,地下冻土还没有完全解冻,不利于工程的环境因素还有很多,部队的同志们在野外施工,还有许多困难去克服。地方有关人员,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积极为部队提供最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部队安全顺利完成援建任务。
篇9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是水电建设企业各项工作的精髓。随着后水电时期的到来,水电建设行业的工程开发、建设的重点,由以前较单一的水电站建设,逐步向公路、铁路、机场、基础设施等多领域拓展,人才储备和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各项工程建设的作用尤为重要,同时也是推动水电建设企业各项工作和新时期各水电建设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当今多领域项目施工中,水电建设企业作为工程承包商,在各项目的投标、合同洽谈、项目施工过程中,都离不开“人”这一最基本的要素。这就要求水电建设企业在工程项目投标及施工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理解和支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作业人员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项目施工中,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业主为中心,在提高工作效率、尊重甲方业主的同时,坚持原则、及时有效维护企业利益,干好在建项目。
(2)以人为本尊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作业人员是做好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前提。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与理解,水电建设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作业人员同样也需要尊重与理解,尤其是管理者的理解和关爱。水电建设企业有着野外作业的特点和现有项目参建时间短的现实,需要水电建设企业各项目的施工人员,随项目点的完工而随时搬迁工作地点。职工的父母、家属日常生活的照顾、子女的教育等关系职工后顾之忧等问题的解决,这关系到水电建设企业各项目参建人员的稳定和其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就需要水电建设企业各级管理者要及时地力所能及地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与参与各项目施工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作业人员之间形成互相理解和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才能促使水电建设企业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作业人员在内的全体职工安心前方工作,更好更优质的干好全局各在建项目。
(3)以人为本增强职工自身素质是提高项目管理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挖掘潜力,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勇于创新,从全方位、广渠道开发人力资源,培养一支精干的、强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施工队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竞争的实质是素质竞争,高素质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作业人员是满足业主需要,提高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良好工作氛围
(1)确立团队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水电建设行业多领域项目施工的拓展,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项目施工是群体协同作业,必须互相协作、密切配合,所产生的功效才能超出个人能力的界限。各级管理者要在整体协调、积极引导、鼓励认同上多投入精力。通过年度工作会、季度分析会等形式,布置、考核、总结各时期的工作计划及计划的落实与效益,确立项目施工团队共同的目标,增强使命感,使全体职工将自我实现融于项目施工整体目标的实现中,自觉自愿地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2)创建和谐氛围:经常组织有益健康的活动,促进职工相互间的友谊和团结协作精神,努力创建一种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舒畅、愉快地工作,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要从团结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打造高绩效施工团队,使其保持竞争力、学习力、创新力,产生强大合力,力争成为最富凝聚力,技术服务一流的施工团队,并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中协同工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发挥群体效应:效应是泛指某种事物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项目施工是24小时不间断的、一班接一班、一环扣一环循环反复的工作,因此必须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离开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主体力量,发展就没有动力,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做到以理服人,克服偏见,奖罚分明,注意维护人的尊严,关心人的需求,引导人的目标,时刻把握人才要素的动态,实现全员参与,注重运用双向沟通、分析指导的管理方法,加大其价值的开发和运用力度,以科学的发展观整合人意、凝聚人心,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效应。
三、发挥以人为本的创新发展优势
(1)创新思维:只有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创新发展优势,才能提升项目施工团队的战斗力,同时也是加强各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应在职工中倡导不断审视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流程和工作质量,结合项目施工工作特点,人本地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才能实现创新发展,从而产生特色效应,使项目管理与施工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力争在同行中领先。
篇10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教学质量的高效性和课堂教学的有趣性而备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微课以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会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充满好奇,从而使教学活动显得生动灵活,也使学生学起来感觉到轻松有趣。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微课对知识点设计针对性较强。因此,利用好微课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一、积极引入微课教学
微课使抽象复杂的数学变得相对轻松有趣。要打破以往死板循规守纪的教学模式,让微课进入课堂。因为一般来说,班级里学生多,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学习能力也大不相同,因此利用微课资源,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微课这种轻松有趣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对学习产生兴趣。例如教材中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对于刚刚认识数字的小学生来说,在微课里插入动画,对于课本里的小花、白鹅、小鸭的数量可以用动画的方式,一个一个播放出来,让学生对数数字有一个过程。对于加减法的认识,在微课里同样可以插入动画,可以一个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分解开来去让学生认识和讲解,用动画的形式将课文里的加减法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对于枯燥的空口讲解来说,微课教学让学生感到更容易理解。
二、利用微课自主学习
随着现在网络科技的发达,微课以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发展起来。现在的学生总是对网络科技很感兴趣,利用网络技术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有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将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学习进度。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被动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例如教材中《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老师可以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角有所认识。微课里老师可以展现一些图片,或对实际物体里存在的三角形进行讲解,比如可放一把尺子,一面国旗,还有钟表等实物在教学视频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尺子的各个角度,认识国旗的四个直角,还有钟表两个表针之间的夹角。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去发现自己身边物体存在的角的形状。认识到什么是锐角、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钝角。在课余生活中,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他们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生活实际去发现问题,理解所学知识。
三、优化微课制作
微课学习的高效性在于内容精简针对性强,所以制作一个高质量的微课内容是学生利用微课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微课的制作要简单实用而又不失生动有趣。简单实用就是指对微课的时间要控制的相对短些,对讲述的内容更要有代表性,用通俗易懂、简练精悍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生动有趣是指在微课中加入一些音乐、动画、鲜艳的颜色等有趣的点缀,为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增添一些乐趣,同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微课里讲述的知识感兴趣。除了对微课的内容严格控制,对于微课本身的画面质量,和声音特效等后期处理也要严格把控。例如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在微课讲解中,可以先放上几张实际物体的图片进行引入,然后再用模型对学生进行讲解。对于正方体长方体的关系可以用图形进行直观看出。在微课中,用实际物体讲解更形象、容易理解。所以在微课制作中,要注意拍摄的画面质量,还要加上后期的视频编辑。学生在微课里观看实际物体时,可以直观地数出有几条棱,和某一条棱平行的有几条,相交的有几条,垂直的有几条。通过微课里的清楚地事物讲解,会让学生学习的更直观。高质量的微课,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微课的制作上,老师要注意加入一定的趣味性,比如增加图片、视频所占的比例,减少画面中的文字数量,将部分内容转化为动态动画,增加直观内容,减少抽象描述内容,或者将抽象化为直观,这样学生能够在观看微课视频中,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
四、合理设计课堂模式
微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像是以往的传统形式。以往的课堂形式只是局限于老师在上课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课堂时间老师是传播者、主动者,学生是学习的被动者。微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师生间的互动,在课内外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学习,老师则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侧重于主动传授,老师在设计课堂的时候,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认识图形》这一课中,除了课堂讲解,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入微课的课堂,通过微课里的动画,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清楚直观地看到视频里各个图形的展示。比如,老师可以剪辑一些包含图形的动画片给学生看,看完后让学生之间比一比谁找到的图形多;或者老师在微课里放一些实际物体的图片或是直观的平面图形来让学生比赛谁认识的图形多等小活动。学生可以从微课教学中,直接认识到所学图形的形状。对于不认识的图形,和没听懂的微课,可以向老师请教。这种微课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另外,老师还可以将微课划分为不同的部分,老师要根据不同的环节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模式,可以恰当地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游戏激趣等模式相结合,恰当分配学习模式和学习时间,从而让学生感受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
五、结语
微课的形式丰富多彩,在给学生轻松娱乐之余,还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老师应该把微课教学模式引进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此老师要正确掌握微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同时也要避免滥用微课。如何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使用微课,并设计恰当的微课内容,才是当前老师必须了解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姚智文.见“微”知效教学相长———浅探微课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J].亚太教育,2016,(03):9.
[2]王建林.“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67.(2016/9/13).
- 上一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 下一篇:水资源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