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篇1

目前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世界经济论坛的“2007年全球风险”报告称,气候变化将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为了解医疗卫生人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度、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态度,进行了本次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1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抽取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5家、卫生监督所5家、三甲医院2家、二甲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共16家医疗卫生单位在职职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3份,有效率98.3%。

1.2方法采用由中国疾控中心编制的调查问卷。问卷由个人基本信息、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认知、获取知识的途径、参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态度等内容组成。其中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包括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原因(2题)、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8题)、气候变化造成的健康影响(6题),共16题,答对1题得1分,得分≥10分为及格。所有调查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督导员审核复查,保证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3数据处理用EpiData3.1双机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关注度及知晓情况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影响正确认知得分的因素分析先用单因素logisitc回归筛选出自变量(纳入标准α=0.10,β=0.15),再进行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α=0.10,β=0.15,采用向前似然比法选入变量)。

2结果

2.1基本情况共调查医疗卫生专业人员393人,男性174人(44.3%),女性219人(55.7%),年龄范围20~62岁,平均(35.42±10.13)岁。疾控中心147人,卫生监督所101人,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人。初级职称209人,中级112人,副高级31人,正高级18人,职称项缺失23人。已开展与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的单位有7家,2家单位对下级单位(或服务对象)开展过应对热浪或气候变化的指导和培训,4家单位对本单位人员开展过相关培训。

2.2气候变化关注度列出教育、公众健康、气候变化、收入、住房、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保障、物价、消防安全等10个社会热点问题,213人(54.2%)选择关注气候变化,列第八位。列出重金属污染、气候变化、精神卫生、卫生的社会决定因素、控烟、饮水、食品安全、营养、空气污染、饮用水卫生、传染病、慢性疾病控制等12个公共卫生问题,184人(46.8%)关注气候变化,列第五位。不同单位级别、职称、性别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有统计学差异(χ2=10.286,P=0.016),>40岁以上被调查者对之的关注度较高。

2.3气候变化认知

2.3.1知晓情况:86.2%的人员知晓气候变化这一环境问题,其中完全知晓的占23.4%(92/393),知道但不是很清楚的占62.8%(247/393),不太了解的占10.7%(42/393),不知道不关心的占3.1%。56.7%(223/393)的人已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认为问题非常严重,且在不断恶化中;35.1%(138/393)的人感受到变化,但还能承受;7.9%(31/393)的人认为没有变化或无明显感觉。不同单位所属系统(χ2=10.969,P=0.083)、不同文化程度(χ2=4.653,P=0.571)、不同性别(χ2=1.345,P=0.723)专业人员知晓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单位级别(χ2=13.049,P=0.035)、不同年龄组(χ2=20.536,P=0.015)、不同职称(χ2=21.594,P=0.006)知晓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级单位、40岁以上、高级职称者知晓率较高。

2.3.2正确认知情况:16道题的知晓率为(71.9±25.3)%,其中全对者85人,占21.6%,不及格118人,占30.0%。78.1%(307/393)的被调查者认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82.7%(325/393)的被调查者认为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过量排放有直接关系。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认知中,认知度较高的是旱灾和洪灾增多、海平面升高、人类健康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认知中,认知度较高的是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加剧和水资源水质改变引发的健康风险。见表1。

2.3.3获取知识途径:依次为网络(87.0%)、电视广播(84.5%)、报纸书刊(79.6%)、会议培训(34.6%)。

2.4影响正确认知因素将认知得分及格与否作为因变量,分别对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单位所属系统、单位级别、职称、工作年限、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自我感觉、是否参加过培训、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是否主动获取知识、是否参加过相关活动、是否愿意参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进行单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等级变量以等级最低者设为参照组)。筛选出的变量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自我感觉、是否参加过培训、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是否主动获取知识、是否愿意参与相关工作。经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是否愿意参与相关工作、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影响因素,认为该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是保护因素。

3讨论

篇2

一、WTO中的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作用的集中表现。气候变化的挑战涉及敏感的政治决策、艰巨的技术变革和深远的全球影响。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与国际贸易规则以不同的方式运作,但是相互间存在着交集和融合,从而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影响。

(一)WTO与气候变化的联系

WTO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供了一个规则框架,为贸易进一步开放提供了一个多边谈判论坛。1995年签署的《建立WTO协定》明确提及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已将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以确保市场开放与环境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尽管贸易及贸易开放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影响尚不能确定,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观点是,贸易发展与开放有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比如,贸易开放可以促进世界范围内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进而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更高需求),改善环境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从目前看,WTO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直接贡献就是通过多哈回合开放环境货物、服务和技术市场。

迄今,气候变化问题还不是WTO多边谈判领域的内容,WTO规则中也没有专门的、具体的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定。但毋庸质疑的是,WTO与气候变化是有关联的。国家层面上的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可能改变一国的竞争条件,进而对全球贸易发展和多边贸易规则产生影响。WTO规则和机构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WTO原则和规则提供了一个保证可预测、透明和公正地实施气候变化措施的框架,它可以对实施的气候变化措施进行审查,以保证符合援引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条件。

WTO规则与全球气候变化制度并非独立运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明确规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不应构成对国际贸易任意的、不合理的歧视或变相的限制,在实施有关措施时应尽量减小对其他成员方贸易、社会、环保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尽管WTO框架下没有贸易与环境的专门协议,但WTO规则也留下了足够的政策空间,有不少重要条款涉及到环境保护。WTO规则允许各成员以非保护主义的方式优先考虑环境问题,允许成员在特定条件下为了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采用贸易限制措施。

(二)WTO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活动

WTO框架下与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的活动有三个层面:一是WTO宗旨明确“按照可持续发展目标,考虑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寻求保护和维护环境”,这在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了清晰联系;二是WTO多哈回合中有多个方面都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比如:农业谈判和渔业补贴、贸易与环境议题等,其谈判结果将对应对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在WTO日常工作中,也为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1 环境货物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

在多哈回合中,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开放环境货物和服务市场。WTO成员呼吁,酌情削减或取消环境货物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全球市场准入,在更有效率、更多元化、更低成本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有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建议了一系列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其中很多技术正在WTO的环境货物和服务项下进行谈判。

2 WTO与多边环境协定关系谈判

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的另一个议程是解决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MEAs)的关系问题。WTO成员正在寻找方法,以确保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中旨在保护环境的具体贸易义务(STO)能够和谐共存。WTO成员希望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促进自由贸易与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互协调与支持。考虑到目前国际社会对于追求多边主义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这些旨在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边谈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WTO农业和非农产品谈判

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会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尽管有些是间接的。首先,发达国家农产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以及农业支持的减少会使全球资源配置和生产更加有效。其次,贸易谈判将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机会和贸易收入,收入的增加能增强贫困国家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比如增加灌溉方面的投资等。

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了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因为许多国家认为生物燃料可以帮助他们达到《京都议定书》的温室气体减排的承诺。由于生物燃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消费国,目前生物燃料的贸易规模还不大。生物柴油的生产和消费目前主要集中在欧盟,欧盟内部的生物柴油贸易开始兴起。而在过去几年生物乙醇的贸易呈现增长势头,巴西是新兴的主要出口国。自2000年以来,有20个WTO成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范围内通报了37个有关生物燃料的措施。

4 WTO常规工作中的气候变化问题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TBT委员会)和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委员会)的工作都与气候变化问题密切相关。

TBT委员会提供了一个重要论坛,在此可以探讨政府为减缓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技术性规定。那些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技术规定和标签要求正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范的范畴。近年来,一些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控制温室气体减排的产品标准和标签要求都向WTO进行通报。TBT委员会对气候变化措施予以评判,以确保它们不对国际贸易构成不必要的障碍。

CTE委员会的工作方案涵盖了贸易与环境交叉领域的主要问题。与气候变化间接相关的问题被放入CTE讨论,例如取消能源和林业部门的贸易限制产生的环保效应、能源效应标签对市场准入的影响等。CTE委员会作为一个孵化器推动贸易与环境议程的进展,也是成员想进一步推动贸易与气候变化之间联系的途径。

二、WTO与气候政策有关的法律条款

WTO框架下没有将贸易与环境问题单独立法。但在现实中,一些旨在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本质上具有限制贸易的特点,会对其他成员的权利产生影响,也可能违反WTO的非歧视原则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为规范这样的行为,在WTO《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1994)第20

条“一般例外”中对保护环境做了相关规定。根据WTO规则,成员方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采取与贸易有关的措施来保护环境。WTO争端解决机构解决与环境相关的贸易争端时也多是依据这些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规则。

WTO框架中也没有专门的、具体的规则与气候变化问题直接相关,但气候变化与WTO规则具有潜在的关联。除监管措施外,国家、区域或多边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有:政府采取的以价格为基础的措施(如税收和关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其他一些措施(包括补贴)。这些措施实际上都与贸易相关,要受到WTO规则和程序的约束。在设计气候变化方案和进行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时,都应当将这些措施对贸易的潜在影响以及各成员在WTO规则下的权利与义务考虑进去。从广义上说,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如GATT第20条,加工和生产方法问题、相似产品定义)WTO规则和判例,都与气候变化措施的审查有关。WTO的一般做法是,承认只要严格满足一些条件、为达到某些政策目标、一定程度上的贸易限制是必须的。

一些WTO规则和协议同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相关,这里做一简要归纳。

(一)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GATT第1条和第3条)

GATT第1条第l款规定,一国给予任何其他国家任何产品的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给予所有其他缔约方的同类产品。GATT第3条第2款规定,不得对进口产品直接或间接征收超过对本国同类产品直接或间接征收的任何种类的国内税或其他国内费用。GATT第3条第4款规定,在有关影响产品的国内销售、标价出售、购买、运输、分销或使用的所有法律、法规和要求方面,进口产品所享受的待遇不得低于同类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与非歧视原则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即“相似产品”和“力工或生产方法(PPMs)”与气候措施相关联。

(二)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WTO成员可以实施贸易限制。GATT第20条“一般例外”列举了十种特定情况,其中有两种情况与环境保护有密切联系,即第20条的(b)项和(g)项。它们也被称为环境保护例外条款。GATT第20条规定,任何WTO成员都可以采取“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措施”(b项),采取“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配合,为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措施”(g)。为防止对一般例外条款滥用,在序言中对“例外”的适用提出两个条件加以限制,一是根据第20条采取的措施不应“对情况相同的国家构成武断的或不正当的歧视”,二是有关措施不能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SCM)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采用了“专向性”补贴的概念,即补贴只针对成员政府专门给予其管辖范围的某一些企业或某一些产业的优惠或好处,此类“专向性”补贴要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如果确认存在补贴,则将被征收反补贴税。在气候政策与贸易规则的联系上,关于补贴的争议一直存在。一些人希望对碳密集产品进口实行反补贴税来抵制“碳搭便车”(carbon free riding)行为。政府对于温室气体排放不采取措施能否被视作一种公共补贴或环境倾销行为?在出口国没有对碳排放实施控制的情况下,进口国能否对其征收反补贴或反倾销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一些国家对本国的高排放、贸易量大的行业提供免费的碳排放权配额,这种做法是否构成补贴?这些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

各国都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技术规章、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这些都十分重要,但若随意设置就可能成为贸易障碍。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做了有关规定,以寻求确保技术规章、标准以及检验和认证程序不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障碍。《TBT协议》范围包括强制措施和自愿措施。强制措施也称“技术法规”,其定义为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而与资源使用效率和碳排放相关的技术要求典型地依赖于生产方法而不是产品特性。但WTO上诉机构对“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没有明确的解释。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大力倡议《TBT协议》要包括生态标签计划,但发展中国家认为,诸如生态标签的措施并不适用于《TBT协议》。

(五)普遍取消数量限制(GATT第11条)

GATT第11条规定,除非满足第11条第2款的三个例外情况,成员方禁止实施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的数量限制措施。而这三个例外情况都不能适用到产品的碳足迹限制上。今后,一国有可能对没有实行严格温室气体减排国家的进口产品实现进口禁止或限制,将他们归人到“肮脏”产品。

(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TRIPs的相关规则与气候友好型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密切有关。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知识产权由于同技术转让密切相关而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技术开发,但同时也有可能限制技术转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议,强制许可制度是改善绿色科技市场准人的重要途径,但遭到了发达国家的强烈反对。

(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议(TRIMs)

TRIMs只适用于影响货物贸易的有关投资措施。由于某些投资措施有可能限制或扭曲贸易,TRIMs规定不得实施违反GATT第3条(国民待遇)或第11条(数量限制)的投资措施。TRIMs在其附件中列出一份与GATT这些条款不一致的投资措施的解释清单。今后,许多国家都有可能打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旗号来实行一些与WTO规则不相符的投资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

三、多哈回合中的贸易与环境议题

环境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推动绿色产品和技术的快速传播,促进国际贸易发展。WTO成员希望通过推进首个多边贸易与环境谈判,加强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相互支持,实现环境、贸易和发展的“三赢”。

(一)贸易与环境谈判的目标

WTO《多哈部长宣言》第31段明确规定了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现行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MEAs)中所列具体贸易义务(STO)之间的关系,谈判只限于在所涉多边环境协定缔约方中现行WTO规则的适用性的范围,谈判不得损害任何非所涉多边环境协定缔约方的WTO成员的权利;二是多边环境协定秘书处与相关WTO委员会之间定期信息交流的程序,以及给予观察员地位的标准;三是酌情削减或

取消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将在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CTESS)主持下进行。

(二)贸易与环境谈判的现状

在多哈回合中,最重要的议题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人谈判,环境议题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议题。由于受到农业、非农市场准人谈判进展的牵制,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进展缓慢。迄今该议题谈判仍处于澄清有关概念、确定货物清单范围和讨论谈判方式阶段,各项议题均未进入实质性问题谈判。经过谈判,各方感到对第1项和第2项内容的讨论引发了较多的政治性因素,相比之下第3项内容更为务实。

WTO坎昆会议后,环境货物和服务自由化成为贸易与环境谈判的重点,但目前也仍处于要求各成员确认环境货物范围以及明确谈判方法阶段。由于环境服务的谈判内容和方式与环境货物不同,谈判主席建议先进行环境货物的讨论。CTESS同意在讨论环境货物基本概念的同时鼓励各成员提交自身的国别清单,以尽可能多地列出环境产品,同时要求各成员对确认环境产品可能的关税待遇、特殊和差别对待(S&D)、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发展相关问题提交提案。

(三)环境货物和服务谈判的情况

多哈回合为开拓环境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提供了条件,WTO成员正努力消除环境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将OECD、APEC和世界银行的环境货物清单结合在一起,共包括211个产品(HS6位编码),Hufbauer和kim(2010)根据这一数据预测,消除环境货物关税将使世界环境货物进口额增加约56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世界环境货物进口总额的12%左右。

1 环境货物贸易谈判

环境货物涵盖许多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消除这些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会降低它们的价格,使它们更容易获得和使用。促进环境货物贸易将加剧该领域的竞争,从而刺激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技术创新。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发现,消除清洁能源技术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能够使18个高排放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增长14%。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确定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其中很多技术正在WTO的环境产品和服务项下进行谈判,包括风能和水电涡轮机、太阳能热水器、生物气体生产设备、沼气收集垃圾填埋坑等。欧盟和美国在2007年12月的一份提案中建议,在WTO谈判中给予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友好型货物和服务以优先权,这些气候友好型产品占先前WTO定义的环境货物种类的1/3左右。

2 环境服务贸易谈判

在环境服务谈判中,WTO成员试图寻求《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旨在与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可能直接相关的活动做出具体承诺。在乌拉圭回合制定的服务部门清单中,被列入环境服务部门中的服务侧重于基础设施服务,例如污水处理服务、垃圾处置服务和卫生服务等。被列人“其他”服务项下的其他环境服务在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些服务如废气清洁服务、景观保护服务等,实际上也直接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关。

近年来,由于环境管制标准不断提高,这些“其他”环境服务的重要性逐渐提高。这些环境服务活动是在商业的基础上提供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这些环境服务正就WTO中进行谈判,并且希望能为新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提供更好的前景。不过,由于环境服务的实行主要依靠环境产品来进行,目前在环境产品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环境服务的谈判基本没有进展。

3 环境货物谈判的焦点

一是货物清单问题。截止到目前,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新西兰、挪威、瑞士、中国台北、美国、沙特阿拉伯和菲律宾)提交了环境货物清单。环境议题谈判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环境货物的涵盖范围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定义。为弥补这一空白,OEC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世界银行等组织或机构都在研究并拟定各自的清单。其中OECD和APEC的清单受到各方重视,也是WTO框架下讨论并生成环境产品清单最主要的借鉴。

二是谈判方式问题。自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开始以来,对以何种方式削减环境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WTO成员提出了四种建议方法,即清单方式(Listapproach)、项目方式(Project ap-proach)、综合方式(Integrated ap-proach)和出价要价方式(Requestand offer methodology)。至于采用哪种谈判方式,目前还没有明确。从目前情况看,也许这几种谈判方式混合正在一起可以成为一种折中的解决办法。比如说“清单+项目”的方式,对于公认的纯粹环境产品(如风力发电设备)可以用清单方式对如何降低关税进行谈判,但是对于具有多重功能的环境产品,可以通过项目方式更好地解决。在谈判的最后阶段,也不排除用要价出价方式作为一个补充。

中国在环境货物问题上提出了“共同清单”和“发展清单”的概念主张,为在环境货物的谈判中充分体现对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提出了明确主张。目前,中国尚未提交具体的符合自身利益的环保产品清单。中国的谈判立场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中国认为环境产品的主要目的必须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第二,同意为真正的环境产品制定一个清单,但是反对“搭便车”。第三,环境产品谈判的结果应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自己生产环境产品的能力。因为要提高发展中成员提高保护环境的能力,才能真正促进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

(四)贸易与环境谈判的未来走向

篇3

摘 要:我国在历史发展的阶段中,在国际会上已经采取恰当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下对推动成像规划理念的转变工作,是当前相关部门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随着成像规划理念的不断深入,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从而采取节约资源以及调节能源两个方面来探讨此话题。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乡规划;理念转变;分析

由于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主动应对气候变化,无论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是推动城乡规划理念转变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从应对气候变化的本质上看,应当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应对气候变化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对气候变化绝不能仅仅就环境v环境,就能源讲能源,而应该且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

需要强调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应当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坚持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前,国际能源供需不均衡的区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甚至于产生国际社会的冲突。各国经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能源市场格局变化与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城乡规划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转变城乡规划理念、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性,应当统筹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2 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研究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

2.1 新的发展模式下城乡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从以往的角度来讲,相关部门在生产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倾向于怎样控制排放情况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当前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笔者建议相关人员要依赖于消费的角度去对新型产业进行不断研究,研制出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行业,这样就不能仅仅只对消耗情况引起重视,还需要从消费理念做好深入分析,从而对资源环境问题做好详细的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城市规划的理念来说,应当遵循系统原则的方向发展,并且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做好认真的分析,不管是在编制方面还是在管理工作中,都需要尽可能将消费形式以及政策手段不断优化。

无论是对城乡编制还是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仅仅呈现出单一的概念以及原则的认识是不科学的。应当始终坚持科学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倘若只是倾向于某一单一目标,那么不但不能处理好问题,而且还会存在炒作的嫌疑。在这里笔者建议,系统原则作为城市规划理念的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一定也是系统的。

2.2 清洁生产、绿色经济、概念辨析

绿色经济是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强调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资源的相互依赖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在全球经济危机时,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制定全球绿色协议,鼓励各国政府支持本国经济向“更绿“的经济转型(UNEP,2008年10月22日)。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清洁生产是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最基础的工作,是长期以来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在不同角度讨论地球容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在经济活动中注重防治生态过度恶化带来人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的过程。无论是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还是循环经济,都是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通过污染防治、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3 能源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主导城乡规划的理念转变

3.1 促进城乡规划的理念转变的具体行动

第一,对经济结构及其能源供应方式加以优化,从而促使其得到低碳生产的效果,利用产业结构调节以及发展形势的转变,能够维持经济增长以及就业机会之间的联系。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处理好新型产业发展中具有的限制,积极促使新型产业可以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将低碳能源在总体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升,促使城镇化发展中可以使能源效率得以优化。

第二,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始终坚持以绿色建筑为主的理念。尽可能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灵活使用太阳能等可以再生的资源。相关人员需要对经济政策及其市场体制进行深入探讨,并把新型能源朝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使用区域可再生能源具备的优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无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材料的使用方面都应当使用可再生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3.2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理念

随着当前城镇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不管是对城市也好还是对镇也罢,所消耗的能源数量一直上升。处理好城市、镇发展中所产生的能源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依据城、镇的实际性质以及功能进行确定,对其评估手段以及指标系统加以明确,充分了解城镇生产以及消费的具体情况,从而找到问题原因,给出科学的评价方法,减少资源过度的消耗。积极促使使用新能源的试点工作。不断开发新能源产业,从而建立一个清洁的能源系统,最大程度发挥出城乡规划的价值,有效落实新能源推广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即使得到主题研究的结果在实际落实中会使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然而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需要处理好城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鼓舞规划人员行动起来,不断的努力,做好反思,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妥善面对气候变化下所形成的新挑战,确保城乡规划工作可以达到前瞻的效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长松.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规划编制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6(01).

[2]沈发兴,王伟峰,杨扬.国内低碳风景园林发展述评[J].南方林业科学,2015(04).

[3]王睿,陈筠婷,满宁生,邱一桓.广西农村沼气发展规划途径探求[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篇4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资能减少废弃物和环境和有害物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一、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严峻性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降低20%,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的必然选择;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贫乏,引发更加极端事件增多灾害,温室气体排放一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住,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应对全球变化迫切需要。实现我省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了加强节能的决定,制定了促进工作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节能减排的发展情况

1.节能减排现况

近几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江西省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万元GDP综合能系效,主要污染物与上半年相比连年实现了“双下降”。2007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0.982t标准媒,同比较降低4.01%;2007年在活化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带来的增量基础上,完成了江西省政府年初确定的些削减化学需氧量(COD)4×103t,SO2 1.027×107t目标,2项指标排放量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10%和2.06%据最新数据,2008年江西省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COD和SO2排放量分别下降4.5%以上和3.4%以上。

2.节能减排的未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由1995年的2391.7万吨标准煤增长5053.8万吨标准煤,但同期万元GDP能耗由2.04吨标准煤下降到0.92吨标准煤。着力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水电开发力度,积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2007年,全省水电装机达到362万千瓦,农村沼气户用达到134万户。到2015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7年的0.92吨标准煤下降到0.72吨标准煤,降低20%以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到2015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着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施《江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两高一资”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和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程;组织开展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提高公共节能意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减少了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3.存在的问题

有的城市节能减排意识不强。一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落实减少能源消耗,削减污染物的清洁生产措施;一些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节能减排是一种负担;专业人才匮乏监督手段落后。目前,江西省仅有南昌,新余,萍乡等地设置了专门机构从事节能监测工作。大部分设区没有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队伍人员严重不足,节能排放服务体系丞待建立。政策扶持不够,管网建设不配套。虽然,江西2009年已决定设立节能专项基金,但在怎样综合利用率由省内还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全面开发。工业园区建设不规范节能减排产业链难以行成。江西省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未得到开发利用,生产的企业还不多,具有巨大潜力的节能产品市场发展不足,难以行成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三、节能减排的气象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我省省政府成立应对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全省应对节能减排的重大问题,搞好节能减排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我省节能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2.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我省已出台的森林和水资源管理、鄱阳湖湿地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加快研究制定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能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地方性法规;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政策措施;把应对的相关要求纳入节能减排发展规划,为实现节能减排各项目标提供保障。

3.提升科研水平,推广新型技术开发应用

加强我省气候变化科技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学术交流;加强节能减排科技项目建设,重点研究提高能效和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必须开展高效节能与污染控制计术资源循环利用计术开发利用等适应性技术研发。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大力促进节能减排、节水和适应性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产业化。加快天气气候预测、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现代气象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4.加强项目合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水电、风电、垃圾填埋气、煤层气、低温余热发电等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建设,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高效生态农业、环保型工业、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绿色贸易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利用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技术加强项目合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打造世界低碳经济与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提高节能减排能源发展。

5.拓宽节能减排筹资渠道,加快工程建设

加大我省气象科研经费投入,促进气候变化领域基础学科研究和新技术开发;争取清洁发展基金,在一部分城市、工业园区、企业集团和行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垃圾填埋气发电、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能源开发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产业发展;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资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共管理和决策能力。

6.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行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开展应对节能减排宣传活动。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意识;开展世界气象日、世界水日、世界环保日、植树节、“地球一小时”等活动,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和排行动;建立健全气候变化信息制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

四、结 语

进一步强化我省气候变化业务,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紧紧围绕江西防灾减灾的工作,应对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开展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评估的工作,做好节能减排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碳信息披露;CDP;现状;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4. 006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4- 0013- 03

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越来越显著,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二氧化碳排量也已达到世界第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能源消耗强度较大,由于技术和设备陈旧落后,使得我国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较高。为此,我国政府努力做出了一系列关于碳减排、新能源、低碳经济等措施。我国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颁布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执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随后深证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以及上交所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文件都力求鼓舞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但是我国采取“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态度。

作为环境信息披露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无论从理论还是实务角度看,各界人士已对碳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然而针对碳信息披露的研究依然比较缺乏。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成分二氧化碳,我们应该更加给予关注。以CDP发展历程为背景,本文拟对我国碳信息披露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总结我国碳信息披露的经验和不足,并就此对我国碳信息披露的发展提供些许对策建议。

1 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的发展历程

在当前国际上还没有出现一部较规范的碳信息披露会计准则,使得碳披露的口径大小不一,缺乏可比性。针对这无法可依的情况,英国伦敦由35家关注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全球主要法人机构共同发起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其主要目的是用来评估气候变化对企业造成的机遇和风险,试图以一场高质量信息对话来促进全球企业对气候变化作出合理的反应。自2000年发起以来,采取问卷方式对全球部分具有代表性上市公司进行碳信息披露调查,以此推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进行高质量信息披露交流,有利于企业更理性地面对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并对此做出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CDP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4个方面,分别是:①低碳战略,它包括碳风险管理、低碳发展机遇、管理战略和碳减排目标;②碳减排核算,它包括碳核算方法、碳排放的直接核算、碳排放的间接核算;③碳减排管理,它包括减排项目、碳排放交易、碳排放集中度、能源成本和计划等方面;④全球气候治理,它主要包括气候变化的责任分担、总体和个体减排成效、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等。尽管国际上有很多类似于CDP的机构组织也在进行碳相关方面的工作努力,但是CDP相对而言,显得更为全面、系统、深入且应用广泛,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青睐,为其获取企业碳信息披露信息开辟了一条较完整的渠道。许多国家也将CDP中的相应项目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

2011年是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第九次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调查,同时中国也连续4年参与其中。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气候变化因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据碳信息披露项目执行主席保罗·辛普森介绍,2003年全球只有235家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而到2011年已经有3 566家企业愿意将碳信息披露作为其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依据公司财务报告和其他重大事项披露的内容所示,2011年全球500强企业的问卷回应率高达80%以上,体现出大多数企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和资源投入程度较高。

2 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

在中国,作为CDP执行机构的商道纵横,自2008年至2011年连续向中国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发放问卷调查,收集其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以及应对战略等相关信息,呼吁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社会责任。2011年,在100家应邀参与CDP中国2011的企业问卷调查中,有46%的企业对CDP问卷积极回复,达到了历年来首次参与度高峰,其中有11家公司填写了问卷,有35家公司提供了相关信息。有54%的企业不愿提供碳信息,其中39家没有任何回应,15家公司拒绝参与调查。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100涉及28个行业,填写问卷的只有11个行业,分别以银行、运输、煤与消费用燃料、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信息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建筑与工程为代表,4家来源于银行业,占据着绝对数量。在餐饮业、娱乐业、金融服务、航空、金属与采矿、建筑材料、工业集团等行业并没有对CDP2011做出积极回应。与2010年13%的回复率相比,稍有下降趋势,这说明中国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方面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缺乏披露碳信息的动力。

《CDP中国报告》中还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对气候变化的了解与认知程度不断加深。在中国100的样本公司里,有71%了社会责任报告,其中62家公司明确提到气候变化,有11家成立了节能减排的战略治理机构或类似部门,有16家披露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激励机制及日常绩效考评情况。社会责任报告的71家上市公司中,有92%披露了其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70%的公司披露了节能减排的定量信息,且该数据披露比例有所上升。

3 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对中国碳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可以明确以下点:

(1)目前,我国企业对碳信息披露的认知还比较欠缺,主动披露的意愿不强。现阶段,由于碳信息披露在我国历时时间较短,国内多数企业还没有明白“低碳”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低碳和自身没有多大关系,有些则仅仅知道低碳的概念,却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对于如何建立低碳目标、采取低碳手段、实施低碳战略等均不知所措。

(2)尚无具体政策措施指引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规范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对于企业而言,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去规范企业行为,在碳信息披露的标准、形式、内容、质量要求等方面都差别很大,没有可比性。

(3)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国家。自从碳信息披露项目在我国开展以来,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自身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随着对CDP项目越来越重视,我国理论界开始进行深层次研究碳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但是作为社会责任的新兴领域,更多学者还是比较关心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研究,相对来说,碳信息披露研究少之又少,而且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由理论指导的实践自然也相对滞后,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系统认知,使得碳信息披露的进展也略显艰难。很多企业在问卷调查和CSR报告中以定性描述为主,较少能提供碳排放的数据定量信息,能邀请第三方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独立审计的企业数量极其有限。

(4)极少数企业在碳信息披露中设计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及战略部署。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日常企业活动中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极少数企业将其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更没有企业在对外报告中提及节能减排的具体信息。

4 促进碳信息披露的建议措施

在CDP 2011中国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覆盖节能减排、新能源、低碳城市、碳排放交易等领域。这些政策开始具体落实到实处,特别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了17%的碳减排目标,并将碳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其中,这些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就上述我国披露碳信息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碳信息披露

不可置否,我国是CDP问卷调查参与度与回复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处于一个被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处境,基于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对碳信息披露抱有一种不太认可的态度,我国更需要普及相关碳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企业的低碳意识。企业作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主体,应当积极承担碳信息披露的社会责任,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和行业使命感。积极参与碳信息披露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将会使企业在无形中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2 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碳信息披露准则

低碳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来自社会公众、舆论媒体、利益相关者等各方的压力,都使得企业不得不以书面报告形式披露碳信息。然而,由于我国没有相应行政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规范,企业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且碳信息披露不全面,大多零散地分部在各个会计报表中,未形成一个独立公开的报告形式,没有系统规范可遵循。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碳信息披露的发展,我国应尽快制定并颁布相关的碳信息披露准则,指导企业逐渐过渡到使用独立、统一、规范的报告形式披露碳信息。

4.3 推动我国碳信息披露的学术研究

我国学者目前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一定的成果,但研究主要聚焦于对CDP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以及国外文献。在大多数的碳信息披露文献中,主要体现出以定性描述为主,以定量分析为辅,缺乏数字性论证,各执己见,未形成一致结论,使人难以信服。在实际生活中,碳信息披露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包括碳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披露框架、披露方式与内容,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等,都需要政策、准则、理论等的规范和指导。由此,我国学者应当从全方位、多角度展开对碳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用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去更好地指导企业提高碳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披露质量。

4.4 建立和完善相关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奖惩机制

鉴于目前我国企业披露碳信息主动性不强,这就需要政府的强力协助。政府可以借助法律、政治、经济等手段,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强度和全面性给予相应的规范。在法律方面,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法律规范进行中国特色的条文制定,比如碳披露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等,使得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性;在政治方面,实施适当的国家调控与干预,加强政府环保部门与监管部门对碳信息披露的监督与管制;在经济方面,实行环境经济政策,通过经济手段来调控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和完善相关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信息披露,并建立合理的碳信息披露奖惩机制,有奖有罚,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让更多企业投身环境变化的应对中。

5 小 结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博指出,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CDP的不断完善和持续跟进,国际国内相关制度逐渐健全,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身于碳信息披露队伍中来,将意识具体落实到行动中,更好地把握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谭德明,邹树梁.碳信息披露国际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11):126-128.

[2]张彩平,肖序.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金融,2010(3):77-80.

[3]张彩平,周晓东.国际碳信息披露发展历程书评[J].广州环境科学,2010,12(4):5-11.

[4]马微.碳信息披露,让企业贴近投资者[J].科技中国,2010(2):50-52.

[5]陈莉.国际碳信息披露项目的基本框架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会计,2011(19):4-5.

[6]贺建刚.碳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管理绩效[J].财经论丛,2011(4):87-92.

[7]徐颖.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的披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39-42.

[8]项苗.影响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因素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16):57-68.

篇6

制定规划,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生产率。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我国需要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二是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四是将低碳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原则考虑和当前安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三、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农林剩余物可综合利用作为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减轻焚烧对城市和机场周边的环境污染;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既增加农村能源供应,又改善农民的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

四、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

尽管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依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完成工业化,但面对气候变暖的现实,各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也应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利用成本,切实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难题;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五、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

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我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2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六、厉行节约,鼓励消费的同时反对浪费

鼓励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和交通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鼓励使用自行车、城铁(轻轨、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发挥信息化优势,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减少不必要出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在提高生产中资源能源效率的同时,大张旗鼓地反对消费中的浪费,做到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我国在公款消费和餐桌上的浪费问题突出,有人还以饭菜丰盛乃至过剩为有面子,以过度劝酒为热情好客。因此,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加大公务接待活动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刹住公款吃喝风。二是加强粮食和原材料采购、储存和加工管理,减少和防止腐烂变质造成浪费。三是鼓励发展快餐业,推进以中央厨房为主的集中生产、统一配送,建立健全餐饮服务标准等行规行约,鼓励剩菜打包,减少浪费。

七、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借鉴国际经验,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八、制定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过程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气候变化的应对水平。应对气候变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近期将提高能源效率放在优先地位;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政策;中远期(如2030年、2050年)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特别是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形成长效机制。

九、加强国际合作,研发形成低碳技术体系

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我国既要秉承一贯的原则立场,又要用好国际社会已达成的公约和文件精神,对可持续发展、共同但有差别责任原则等要坚持且不能让步,姿态要积极但不能冒进,行动要主动而不能盲从,策略要灵活又与时俱进。我国应当主张,发达国家必须强制减排,发展中国家自愿减排的成本必须由历史上过度排放的工业化国家承担,以树立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推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温室气体的减排资金和技术。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国际标准、标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篇7

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既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即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但以此为理由,千方百计地推进重化工业的发展,我国的资源支撑不了,环境容纳不了;更何况还要给子孙留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应有措施。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结构的80%。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的一次能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约束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发展的资源;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减排指标的确定和分解实际上也是在争夺排放权的这一发展空间。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避免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弊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支撑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但这些年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途径。虽然我国的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和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微笑利润曲线”下端,不得不在资本和技术上处于依附地位,甚至被发达国家转移的资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锁定”。

总之,从能源资源条件、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以及可能面临的减排国际压力等角度考虑,我国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成为我们立足当前寻突破、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更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规划先行,为绿色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制定规划,不断降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强度。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绿色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规划,向绿色转型。

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创新效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R&D投入的产出较低,创新效率亟待提高。应改进财政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

制定相关政策,激励绿色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大致可以分为基于价格的市场手段和强制性政策措施两类。应该说,这两类工具各有利弊。从实际出发,我国需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形成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

用好市场机制,降低减排成本。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特别是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可以从生态补偿费制度、押金-退还政策、排放交易制度和碳税等入手,总结试点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逐步推广应用,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环境保护往往是市场“失效”的领域,需要发挥政府的干预和调控作用。

加强研究,勾划我国绿色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应借鉴日本建设低碳型社会的经验,提出我国绿色发展的技术路线图。2008年3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凉爽地球能源创新技术计划》,提出可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的21项技术,用21项技术可实现日本二氧化碳排放减半目标的60%。2008年5月,日本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报告,提出了建设低碳社会迫切要做的十二大行动及其可实现的减排量,相对于1990年的排放水平到2050年减排70%需要的行动、技术选择、社会改革及政策措施等。该报告也认为,由于资源、资金与人力等方面的限制,立即行动将增加减排成本;保持政策连续性并按一定顺序实施可以实现预期目标。2008年7月29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行动,为日本的低碳转型奠定了基础。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加强人才培养,营造社会氛围。深入开展科普工作和教育,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的、技术先进的产品。开展创新体系、政策的比较研究,监测和评估创新过程、成果的社会经济影响等,使创新真正成为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篇8

近日,记者就气象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对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进行了采访,他表示,我国应该建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科普宣传队伍,要争取使科普知识更加通俗化,让公众能读懂、能听懂。

打好防灾减灾“硬仗”

今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袭击,部分地区受灾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月21日,北京遭受特大暴雨致使37人遇难,约190万人受灾,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关于暴雨灾害的预警问题,郑国光表示,现在暴雨灾害预警分几个时次,有的可以提前两天做暴雨的预警,大部分是提前一天做暴雨的预警。因为暴雨预报问题一直是世界难题,如果提前量很多,比如提前一天以上,要具体的暴雨这个落在何处,量级有多大,何时开始,预测非常难。

现在提前24小时作出暴雨落区、量级、开始时间的预报,在世界上也就是平均20%-23%。实际上随着现在信息的快速,人们关注的,就是你能提前到什么时候更精确地预报暴雨的天气,它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防。所以现在气象部门做暴雨的预报,除了常规的提前一天、两天做暴雨的预警,就是提醒大家在哪一个时间、哪一个区域,要引起重视。气象部门又作了提前12小时、提前6小时乃至提前3小时暴雨的预报预警,这样就能有效地采取措施避免暴雨的影响。

而对于怎样提高暴雨预报信息的覆盖率,以及怎样提高暴雨预警的及时性。郑国光表示,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把暴雨信息以及其他灾害信息能够传播给所有的人群,特别是易于受到灾害影响的人群当中。除了我们过去通过广播、电视,气象部门现在又在一些乡镇安装一些电子显示屏、一些大喇叭,还建立了乡村气象信息员,我们把一些信息直接传递到乡村信息员,由信息员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说敲锣,有的是大喇叭来转移人群。

现在发现所谓土的手段还很有效。比如2010年在四川,就是因为有暴雨天气,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我们通过预警,通过乡村气象信息员,组织了大批人员疏散,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这就是最典型的一些例子。而且全国现在有49.5万乡村信息员,这支队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其实把这些信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传给广大农民。

郑国光指出,人工影响天气包括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还有就是奥运会、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人工消减雨的方法就是提前降雨,当大气里面的水汽或者云向重大活动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把云打散或者提前降雨,使得在一些重大活动的场馆、区域不会产生降雨,这是消减雨。但这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才能消减雨。也不是说什么条件,我想下雨就下雨,必须有合适的气象条件,不能说呼风唤雨,大晴天说人工造雨。所以人工影响天气要有一定的条件,要用一些科学的手段。

郑国光指出,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效益,就是要抓住有利于云降水的一些条件,尽可能地增加降雨要进行区域协调,区域协调就是跨区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因为天气不是按照行政区划分的,北京上游是河北,如果河北有适合的条件进行作业,有可能北京地区会增加降雨,这样就是跨区域进行人工增雨的作业,使人工增雨效益最大化,就是真正提高人工增雨的效益。提出要全国一盘棋,进行区域联合,上下联动,能够提高科学指挥人工增雨的作业。

我们过去更多地关注干旱需要增雨,其实真正到干旱季节,适合于人工影响天气条件的并不是很多。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缺水国家,怎么样利用一些有利的条件增加降雨,我们就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比如说山区里面水汽很丰富,怎么样把山区的水汽有效地变成降雪,雪就是山区的固体水库,能够增加更多的水源,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比如许多干旱季节,森林火险等级很高,如果在森林火险多发季节之前有合适的云雨条件,增加降雨,就可以明显降低森林草原的火险等级,雨降下来了,整个森林草原就潮湿了,火险等级就降低了。

郑国光表示,国家重视气象科普,是因为气象服务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我们怎么把气象信息通俗化,让老百姓听得懂,用得着,安排好自己的生产生活,怎么样预防避免损失受灾,这就是科普问题。比如沙尘暴来了,应该怎么办。雷电天气来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比如台风来了,应该怎么预防。我们经常发现,雷电天气下,就不能站在树下,不能到野外去。如果不知道,那就容易造成伤害。比如台风有个台风眼,台风眼是风平浪静的,但是台风眼一过,马上就是强风。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识。所以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还是要让老百姓知道,怎么样利用气象信息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进行避灾救险。

把“不利”化成“有利”

篇9

关键词 气象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应对措施;新疆新和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60-01

农业生产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一旦气候条件发生变化,尤其是大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则会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危害[1-3]。为此,要加强气象研究,认识其重要性,高度重视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的危险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避免或降低气象问题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气象问题对新和县农业生产发展有很大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例如,气候变化会导致热量资源和降水量分布不均匀,甚至导致干旱、高温、强降水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限制了新和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给新和县农业生产造成较大隐患,是农业生产中的不稳定因素[4-5]。

1 新和县气象状况分析

1.1 总体气候特征

新和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隔渭干河与库车县相望,北隔勤格山与拜城县相邻,南连沙雅县。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夏季干热,冬季干冷,气温的年较差比较大。

1.2 历年气候状况

1981―2010年30年平均气温11.3 ℃,气候呈现增暖的趋势。极端最高气温为40.5 ℃,极端最低气温为-25.1 ℃;≥35 ℃日数平均为8.3 d,≤-15 ℃日数为7.0 d。年日照时数为2 905.8 h,年平均相对湿度54%,年蒸发量为1 904.7 mm,历年≥0 ℃积温为4 570.6 ℃,≥15 ℃积温为3 473.4 ℃,≥20 ℃积温为2 263.4 ℃,历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8 d,扬沙日数23.9 d,浮尘日数72.0 d,大风日数为7.0 d,最大冻土深度为73 cm,最大积雪深度为14 cm,年极大风速为23.6 m/s。历年开春期平均为2月24日,入冬期平均为11月24日。

1.3 2012年与历年气候状况对比

通过分析2012年新和县的气象状况发现,新和县各个月份的气象差距很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各个月份的温度差别非常大,冬季最低温度达到-20 ℃以下,对农业生产不利。气象状况的对比分析,可以从气温的月变化、降水的月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通过分析1981―2010年30年和2012年的气象地面资料发现,与之前30年相比,新和县2012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升高,这表明该地区的年气温小幅升高;月降水方面,各月的月降水量差异缩小,各月份的降水量都比较少,这表示该地区的干旱程度加剧。此外,与前30年相比,新和县气温不稳定状况进一步加剧,气象条件不稳定状况进一步恶化。

2 新和县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会给新和县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二是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三是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近年来,新和县年降水量越来越少,这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困难。新和县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历来偏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随着降水量的进一步减少,新和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将会增加,农业的产量波动会加大。通过分析新和县最近几年的气候状况可以发现,该地区夏季干旱程度明显增加,气温的月变化较之以前也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气温上升,干旱程度加剧,从而影响新和县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主要是农业种植物的改变。通过以上2个方面的分析可知,气候条件的变化将给新和县的农业生产带来的2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使其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是将改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因此,为了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避免出现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下降的情况。

3 应对措施

3.1 积极转变农业气象服务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要在结合区域特点和地域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形式,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要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不断细化,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符合地域发展特点,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整合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各种资源,树立服务观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树立“为农服务”的工作理念,以适应新时期气候变化的要求[6]。

3.2 健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

鉴于近年来新和县气象灾害频发的现状,新和县农业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满足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的需要,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并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农业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具体说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相关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关键地区、关键时期的气象预报工作,对当地气象变化情况分为长、中、短3个阶段进行预报,使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更加的准确、全面、及时。二是做好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对地质灾害进行精细化预报,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是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构建气象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为新和县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气象信息支持,有效防范气象灾害。四是建立健全乡镇村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通过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方式,为农民群众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并提出具体的制度意见与建议,为农业增收、农民增产提供保障。

3.3 积极开发与利用现代化气象服务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已应用于气象服务工作中,提高了气象服务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大技术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与推广GIS、GPS、RS等气象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和利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为农业发展服务。此外,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服务。

4 参考文献

[1] 褚超.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418.

[2] 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8-16.

[3]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周长江,薛新慧.克拉玛依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2):50-53.

篇10

对此,3月27日晚上8:30,我矿职工家属就纷纷关掉电灯,拔掉不必要的电源插头,积极响应号召。与亲朋好友一道共度“黑暗时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起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人们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图为27日晚上全矿职工纷纷熄灯,在矿山只能隐约看见一些灯光

图为一名家属在20:30正拔着手机充电器,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图为一名家属在20:30正关闭看着的电视,此时

的电视画面也正在转播有关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内容

图为一名职工参与熄灯,正准备关闭电灯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