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概述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理财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第三方理财;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1402
1第三方理财概述
1.1定义
第三方理财是指那些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它们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却能够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
近几年来第三方理财在中国兴起,对传统的金融服务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增加,居民理财的需求不断扩张,为我国第三方理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作为独立机构的第三方理财,不代表基金公司、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而是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通常,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会先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的资产状况,投资偏好和财富目标,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为客户定制财富管理策略,提供理财产品,实现客户的财富目标。
1.2兴起
第三方理财真正意义上其实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中国国内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在香港也就是近十年来刚刚兴起,近两年左右开始在北京、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发展起来。在2010年的11月10日,诺亚财富(NOAH)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发行价格确定为每股12美元,募集资金约1亿美元。诺亚财富的成功登陆,使它成为了中国第一支上市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这对于诺亚财富来说是阶段性成功的标志,对于中国的第三方理财业而言更是道路的指引。
一份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2010年12月2日的全球财富报告中称,在2009年,中国财富市场增长了28%,达到54万亿美元,拥有百万美元资产的家庭达到67万户,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份报告清楚地指出,中国内地的富有家庭数量和金融资产总额在迅速的增加。然而,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享受第三方理财的群体不足2%。而在欧美国家已经有50%以上的家庭认同并且享受独立理财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了。
2第三方理财的主要内容
2.1主要产品
2.1.1信托产品
信托,常常被人冠以这样的定义“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信托产品则是由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个人投资者包括自然人与机构,其中资产一般要大于等于100万,而人数则少于50人,并且将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房地产等等。但它又有别于银行的理财产品和银行的贷款,因为信托可以说是有抵押的借贷行为,“抵押”可以说信托之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一大亮点。
一般来说,第三方理财机构在选择信托产品的时候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收益、期限、门槛、付息周期、募集期、投资运用方向、还款来源、担保物包括债权股权担保和信用担保等。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来说,如何选择优质的理财产品是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做好风险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为什么选择信托产品为主推产品,不仅仅因为它的稳健收益,更离不开它的健全的风控措施。
2.1.2理财规划
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这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宗旨和目标。但是无论是在选择产品上还是对客户制定规划服务上都必须要做到专业,才能真正让客户让投资者相信第三方。
帮助投资者选择投资的产品,不仅仅是体现在到底是买保险还是买信托,还体现在如何告诉投资者为什么要取舍,应当如何取舍。因此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以客户为中心而进行推荐和制定的。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客户从而选择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和客户本身的资产情况,度身定做理财方案。
2.2主要优势
2.2.1产品优势
要明确的是,作为第三方理财机构,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为客户争取财务自由,也就是使得投资性的收入要大于生活的成本。他们在选择理财产品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针对性,迎合客户群体的投资偏好,为投资者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不同于保险公司推荐自己的保险产品,基金公司一味的劝说投资者投资于PE产品,而银行则希望客户大量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广阔的咨询平台使得第三方理财机构能够更好的广集市面上好的理财产品,在经过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调研之后以选择最优质的产品提供给客户。
2.2.2企业优势
有学者指出“中立、客观、专业”是第三方理财的灵魂所在。而中立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第三方理财能够实现的最大的优势,它使得第三方理财的服务重点从以产品销售向以服务客户为导向来转变。人们更需要一位中立的伙伴,也就是第三方理财机构,通过中立客观并且专业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从而为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制投资方案,满足个性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专属服务。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述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而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发掘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制定个人财务管理计划,并帮助客户选择金融产品的一系列服务过程。具体的讲,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自然人(或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包括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保管、转账汇兑结算、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可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以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财中心”为开始至今的10年期间,在以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基础上,各家机构纷纷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和服务。2001年6月,上海出现了以杨韶敏等6位理财员命名的理财工作室,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服务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在纷纷设立,新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地推出,国内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该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核心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单一,存在同质化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尽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品牌,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品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等。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理财产品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同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趋同现象严重,一家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 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立刻就能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 各行间的差异就主要表现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三)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个人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资本、证券、保险、投资、期货、房地产等相关金融知识,具有综合性强、灵敏度高、涉及面广等特点。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文化素质也普遍不高,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而未能真正为客户提供适当的理财建议,不能让客户了解理财的核心和含义,只会让客户感到自己离理财服务越来越远。
(四)营销宣传渠道单一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经营管理上基本上都将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分开,在对外营销中,还是个人归个人的,公司归公司的,没有形成联动营销,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推介,仅限于柜台、少数的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室,分销渠道建设落后,未能将客户经理、物理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有形无形的营销渠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难以形成交互式、立体式的营销网络。在个人理财服务方面所做的宣传,也极其有限,即使做了一些广告,也是零打碎敲,没有很好地策划。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理财产品以及服务多样化原则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不同年龄、职业客户,其理财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并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银行结算、授信、咨询、业务等“一揽子”服务,还要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的社会综合,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二)做好市场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为客户“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客户收入高低进行市场细分,还可通过客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中,抓住目标客户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加强复合型个人理财人才的培养
个人理财服务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品,从业人员若没有丰富
的相关专业知识,是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他们具有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和财务分析知识,具有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投资技巧,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能够为顾客提出详尽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风险偏好、个人目标等因素,对投资工具的种类和投资的回报率做出详尽的分析说明,使理财服务能真正立足于理财。
篇3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防范
一、银行金融理财市场概述
(一)银行金融理财产品概述
银行金融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的目标客户群体进行分析研究的前提下,专门对特定的目标客户群的资金的投资与管理进行开发设计的,并进行营销的产品规则。金融理财产品也是一种投资形式,其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利用资本市场产品,按照这些产品的风险性、收益性、流动性等特点,对产品进行组合设计,使客户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一般而言,银行金融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根据理财投资介质可以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和QDII型;二是根据金融产品保障客户收益程度的不同,而划分为保证收益型和非保证收益型。
(二)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现状
从光大银行在2004年销售的第一个款开放式金融产品,金融产品业务开始,发展到目前为止,金融产品的数量快速增长。到2015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86792个金融产品,比2004年的127个,增长了483倍;新发行的规模达到158.41万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的400亿元增长了758倍;参加发行的银行也从最初15家增长到了2015年的465家。在国内,基本上国际知名银行都发行了理财产品,所占比例逐步增加,理财产品的类型也逐渐丰富起来,结构性的理财产品拓宽了投资途径。但是,产品在设计结构上比较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
二、银行金融理财市场存在的风险
(一)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具体表现为未明确发行资质,监管制度不完善。现阶段,银监会作为监管一方到现在还没有针对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资质相关的详细规定,从而造成部分没有完全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也混到了销售理财产品的队伍当中,使投资者有可能会面对的理财风险变大了。另外,尽管从2004年开始银监会就陆续出台了多个针对商业银行进行理财业务的管理办法、制度,但许多规章制度尚不完善。
(二)产品设计风险
尽管目前国内各大银行都已经开展了理财业务,但是在产品风险的内部控制方面还是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是有些银行只设立了一个单独的部门,没有专门的机构,这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防控产品风险水平,当管理过程中发生责任时,大家为了不承担责任会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情况。同时,产品研发的团队欠缺高水准的研发水平,商业银行没有自身的产品研发团队和投资管理团队,这就使得产品在最初的设计就有可能存在风险。
(三)投资者的风险
在销售过程中的营销风险因素的影响下,投资者会过分关注产品的收益,却忽略了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的不同,同时也会忽略产品本身的风险,从而造成投资者在理财市场的风险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通常会等到产品期满后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时,才能有清醒的认识。
(四)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一直都是商业银行所面对的最重要风险,它指交易方还款能力发生问题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虽然银行理财产品与债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是以资产或负债的形式,当债务人不能按约定条款支付给债权人的财务问题时,银行会因为担负连带责任成为真正的债务人,这时信用风险产生。信用风险从原来的贷款范围扩展到信用卡和金融产品,信用风险的范围扩大,银行的风险结构日益复杂。
三、银行金融理财风险防范的对策探索
(一)多举措解决监管问题
首先,银监会要加强监管,要明确关于理财产品的资质,制定关于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资质的详细规定,实施要对各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不满足发行条件的商业银行,禁止发行理财产品,如若违反,严厉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其次,加强银行自身内控。一是理财产品的业务要按照稳健经营的原则,以谨慎为基础,构建并完善银行内部对风险进行防范与管理的制度,贯穿于展开业务的计划、有关理财产品定价、交易对方的信用要求、交易模式、报告事项、预售的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等环节。二是银行的高层必须对银行能够所承担的市场最高风险水平予以明确,对管理市场的风险制定一个大概的框架,被授权的风险管理委对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与程度要进行明确的制定,同时对市场管理风险的情况与水准进行审核,限额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从而实现对市场有效的监督作用。
最后,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房地产市场、金融产品的性质进行明确界定,对金融业务和信托业务、储蓄存款业务进行明确划分,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的产生,有效引导和监管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同时要设立并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有利于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进行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逐步构建起对整个理财市场的监督体系。
(二)重视理财产品设计开发
首先,要坚持做好开发设计、投资顾问、营销、投资操作以及后续服务之五个环节的原则。其次,商业银行要能够运用切实可行的举措,对新业务的风险进行认识、评估、监测以及掌控,能够实事求是地对新业务风险进行管理,特别是在成本核算、产品定价、风险识别以及监管方面。再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商业银行为了公平竞争的秩序,在市场上做有意识的维护,利用不只是谋求短期利益和不正当竞争,不利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培养自己的产品开发团队,提高产品开发的水平。在产品开发和设计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在自主研发和借鉴同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等过程,加强银行的产品创新实力。
(三)构建完善的客户风险评估体系
商业银行在宣传、营销理财产品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对产品的风险进行提示,对客户与产品的适合度做好测估,切实的使顾客心中期望的高收益心理得到改变,杜绝错误营销。银行需要针对理财产品的不同而进行存在风险不同的分类,按照其自身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客户则依照他进行回答风险问题试卷,问题不同所具有的分值也不同,最终的总分则是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的依据,从而使客户的风险等级和产品的风险等级能够科学合理的相匹配。对于不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银行应当对信息充分披露,让客户清楚地认识到产品并不是适合自己。
(四)构建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要构建以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理为主体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做好信用评级,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理财产品的特点,运用有效的风险监控、控制、计量和处理方法,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和金融业务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部门、个人金融部门和金融中心都有重点、分工明确、相互支持的风险管理框架。另外,还要对个人理财业务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予以加强,对有关投资市场的各项知识与信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对理财业务人员的责任意识要强化教育,对客户负责,也要对银行负责。
(作者单位为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
[作者简介:赵海红(1972―),男,山东济宁人,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金融学。]
篇4
关键词:个人理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思考
一、个人理财概述
所谓个人理财业务,就是银行为满足自然人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如:理财咨询、理财分析、存单质押、开具存款证明以及委托存款转期转账等。从消费者角度讲,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与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在专家建议下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帐户及相关信息,以达到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站在金融企业角度讲,一是要研究开发个人理财产品,二是要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
按照西方银行业的观念,“个人理财”服务就是意味着客户将资产交给银行后,完全由银行代为打点,按照客户与银行之间约定的额度实现资产增值。而我国银行业目前所谓的“个人理财”服务,客户并不能把资产交给理财中心,由它代为投资、管理,而是只能向客户提供建议。
综上所述个人理财业务是以“经济学”追求极大化为精神,以“会计学”的客观纪录为基础,以“财务学”的运作方式为手段,从个人角度希望达到实现个人理想,提高生活品质,丰富家庭生活的目标;从金融企业角度,集合和创新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首先是将企业客户作为它重点发展的客户。实际上随着个人财务的增长,个人客户成为银行越来越重要的客户,个人理财只是个人客户业务中的一种。目前在一些富裕的地区,个人的业务已超过了企业的业务,所以与个人有关的业务有着较强的增长潜力。另外,从我们国家居民的财富增长速度看,它也为个人理财提供了一个现实的需求和成长的土壤。
在过去的几年里,各银行个人理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脱颖而出,各种品牌“量身定做”、“一对一”等词汇充斥着媒体报道。如招商银行推出“快易理财”、“酒店预定”、“贵宾等机”、“远程医疗紧急救援”四项个性化服务项目;兴业银行推出“自在增利”业务;工行继“理财金账户”后推出了金融@家,从根本上突破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制;农行的金钥匙金融超市,让各阶层的顾客享受“一站式”贵宾化服务;中信的理财宝;民生的钱生钱也都在从尽可能提高客户的收益方面突出自己的影响力。转载于范文中国网 fw789.com。
但是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各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需求不足
1.业务的服务门槛偏高。多数个人理财项目定位于少数的高端优质客户,服务门槛过高,造成客源稀少。国内银行一般“门槛”在20万元以上。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要求客户资产要达到50万元;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要求客户资产达到20万等。中国目前来说总体上高收入客户比例较低,从现有品牌看,门槛的偏高导致能够满足这一门槛条件的客户比例并不多。这更显示了我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它还不能合理地驾驭和掌握居民的理财的需求,合理地确定门槛条件。
2.个人理财业务宣传不到位。这体现在银行市场营销观念不强,广告宣传做得不深不透。多数银行理财人员缺乏主动营销意识,“坐、等、靠”思想严重,认为客户自己会上门来要求进行个人理财;或是不善于通过常规业务发展与客户的关系,造成理财业务开展的范围不大。也导致不少客户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片面认识,有些人尽管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但又普遍存在“财不外露”的保守思想,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水准心存疑虑,对此业务持观望态度。
(二)理财产品缺乏个性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有同质化趋势,如在投资领域,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就目前的个人理财市场,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可以看出目前银行针对普通人的“个人理财中心”的服务还处在较低的层次。
(三)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属于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产品,而对这些产品的适用性无能为力,这种状况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目前,商业银行理财方式只是传统的储蓄业务、贷款业务、外汇业务的简单列举、堆砌和整合,限制条件多,对于有些产品也只能停留在业务品种介绍、咨询建议、办理简单的中间业务等方面,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
(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目前银行的理财员大多是原来银行储蓄所的员工,对证券投资和保险业务不甚了解,所以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近年来,虽然商业银行加快步伐进行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力度,但多数理财经理参加理财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即使参加了理财业务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以银行类业务为主。而理财业务是一项专业学问很深、操作技术性很强的业务,理财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多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若不具备全面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就很难确保服务质量。
四、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
(一)提高营销手段,加大个人理财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广泛的个人理财宣传,使广大居民懂得理财的重要性,要把银行的理财产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介绍给广大客户,讲明利弊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让客户自愿选择。商业银行也应该充分利用广泛的有形的银行网点进行理财产品和专业服务的宣传,同时加大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网点的渗透率,使客户既能享受到人性化的专业服务,又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的理财服务。
(二)实行差别化、个性化服务
个人理财的重点在于个性化的服务。因为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理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投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服务,这才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真正方向。另外商业银行在服务好高端客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低层次的客户,因此要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
其次还要提高客户管理水平,加强专业化服务。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优秀理财品牌,通过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品牌产品,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并实施差别定价策略,从而支持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三)加强跨行业的合作,丰富理财业务
通过整合现有产品,提升服务层次,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居民的货币资产以储蓄为纽带,在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并从这些业务办理进程中得到综合效益,逐渐形成以中等收入客户为主体,高端客户为核心的新个人客户群体。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该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行业合作,从现阶段互相业务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接触。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的变化,银行有必要开发混合型的金融产品,例如银行与基金公司合作开发基金信用卡、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保险储蓄卡等。
(四)培养专业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
提高理财人员的素质及客户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专业化服务培养和选拔专业的理财客户经理。随着中国金融理财师(CFP)资格认证制度施行,商业银行应该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
五、结语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对财富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焦点,各金融机构均把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做为抢占市场份额、赢取中间业务收人的重要手段。
可以预测到个人理财服务是一个蕴含巨大机遇和广阔前景的市场,个人理财服务业务的发展将是商业银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要要增强银行竞争力,就要重视个人理财这一创新业务,塑造理财品牌,突出自身特色,从提高理财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云,陈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金融,2002,(8).
[2]张九龄.对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甘肃金融,2004,(1).
[3] 谢珍贵.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4]李书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索[J].河北金融,2006,(6).
[5]张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银行分析[J].投资理财,2007.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述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而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发掘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制定个人财务管理计划,并帮助客户选择金融产品的一系列服务过程。具体的讲,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自然人(或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包括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保管、转账汇兑结算、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可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以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财中心”为开始至今的10年期间,在以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基础上,各家机构纷纷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和服务。2001年6月,上海出现了以杨韶敏等6位理财员命名的理财工作室,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服务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在纷纷设立,新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地推出,国内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该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核心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单一,存在同质化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尽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品牌,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品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等。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理财产品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同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趋同现象严重,一家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立刻就能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各行间的差异就主要表现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三)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个人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资本、证券、保险、投资、期货、房地产等相关金融知识,具有综合性强、灵敏度高、涉及面广等特点。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文化素质也普遍不高,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而未能真正为客户提供适当的理财建议,不能让客户了解理财的核心和含义,只会让客户感到自己离理财服务越来越远。
(四)营销宣传渠道单一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经营管理上基本上都将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分开,在对外营销中,还是个人归个人的,公司归公司的,没有形成联动营销,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推介,仅限于柜台、少数的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室,分销渠道建设落后,未能将客户经理、物理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有形无形的营销渠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难以形成交互式、立体式的营销网络。在个人理财服务方面所做的宣传,也极其有限,即使做了一些广告,也是零打碎敲,没有很好地策划。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理财产品以及服务多样化原则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不同年龄、职业客户,其理财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并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银行结算、授信、咨询、业务等“一揽子”服务,还要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的社会综合,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二)做好市场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为客户“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客户收入高低进行市场细分,还可通过客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中,抓住目标客户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加强复合型个人理财人才的培养
个人理财服务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品,从业人员若没有丰富新晨
的相关专业知识,是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他们具有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和财务分析知识,具有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投资技巧,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能够为顾客提出详尽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风险偏好、个人目标等因素,对投资工具的种类和投资的回报率做出详尽的分析说明,使理财服务能真正立足于理财。
(四)加强横向联合,降低分业限制影响
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应积极参与,加强与证券、保险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房产商、汽车商等高档消费品商家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设计更多适应理财业务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依托信用资源,拓展基金业务,推进保险,加强银企合作,从而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新兴阶段,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通过一系列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银行业带来收益。
参考文献
[1]宋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1)
篇6
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述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而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产品,通过发掘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分析自身状况,制定个人财务计划,并帮助客户选择金融产品的一系列服务过程。具体的讲,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自然人(或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包括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保管、转账汇兑结算、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可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以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财中心”为开始至今的10年期间,在以银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基础上,各家机构纷纷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和服务。2001年6月,上海出现了以杨韶敏等6位理财员命名的理财工作室,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服务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在纷纷设立,新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地推出,国内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该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核心的效益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单一,存在同质化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尽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品牌,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品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等。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理财产品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同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趋同现象严重,一家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 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立刻就能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 各行间的差异就主要表现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三)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业务,涉及到、资本、、、贸易、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个人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资本、、、投资、、房地产等相关金融知识,具有综合性强、灵敏度高、涉及面广等特点。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素质也普遍不高,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而未能真正为客户提供适当的理财建议,不能让客户了解理财的核心和含义,只会让客户感到自己离理财服务越来越远。
(四)宣传渠道单一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经营上基本上都将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分开,在对外营销中,还是个人归个人的,公司归公司的,没有形成联动营销,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推介,仅限于柜台、少数的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室,分销渠道建设落后,未能将客户经理、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有形无形的营销渠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难以形成交互式、立体式的营销网络。在个人理财服务方面所做的宣传,也极其有限,即使做了一些广告,也是零打碎敲,没有很好地策划。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理财产品以及服务多样化原则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不同年龄、职业客户,其理财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并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银行结算、授信、咨询、业务等“一揽子”服务,还要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的综合,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二)做好市场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为客户“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客户收入高低进行市场细分,还可通过客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中,抓住目标客户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加强复合型个人理财人才的培养
个人理财服务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品,从业人员若没有丰富
的相关专业知识,是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他们具有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分析知识,具有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投资技巧,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能够为顾客提出详尽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风险偏好、个人目标等因素,对投资工具的种类和投资的回报率做出详尽的分析说明,使理财服务能真正立足于理财。
(四)加强横向联合,降低分业限制影响
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应积极参与,加强与证券、保险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房产商、汽车商等高档消费品商家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设计更多适应理财业务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依托信用资源,拓展基金业务,推进保险,加强银企合作,从而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新兴阶段,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通过一系列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银行业带来收益。
参考文献
[1]宋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1)
篇7
摘要: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多种多样,利率市场化给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突破原有的经营模式,使之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产品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市场利率化概述
利率市场化,又叫利率自由化,是指利率不再由政府直接进行管理,而是把决定权交于市场,由参与市场的主体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但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是说政府不再参与,而是政府将由直接变为间接的方式对利率市场化进行管理,保持其合理性。利率市场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交易主体具有利率决定权;
第二,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等由市场交易主体自发形成;
第三,货币市场利率将成为金融市场利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和结构。
(二)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银行理财产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我们是从狭义的觉度来说的,是指商业银行对集合来的资金,自行设计和运作,银行和客户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资金受托、委托关系,并获取投资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投资的需求不同,就决定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基于不同的投资和需求,可将银行理财产品按四种类型进行分类,具体如下表1所示: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繁多,但作为银行的中间业务具有共同的特征:
第一,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发行,突出银行在设计、投资方面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二,制式产品,在合同的制定有严格的要求和统一的标准;
第三,按照约定用途进行投资和管理,无论是银行、信托公司都必须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用途,不能中途变更。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在2009 年前,发展比较平稳,这可能与当时房地产、基金及股票等市场的火爆有关系;但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可以用“惊人”二字来形容,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种类上都让人耳目一新,这可能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有很大关系。截止到2014 年底,据银率网数据显示,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178家银行共发行60911款理财产品,比2013年增长了29.53%。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55002款,比2013年增了了26.54%。见图1。
从图1 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2 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最低,但也超过了4000 款。本年共有7 个月理财产品的数量超过5000 款,12 月份的数量最大,有5620 款。根据《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5)》内容,截至2014 年6 月30 日,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达12.7 万亿元,较2013 年增长了23.54%,以2013、2014 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进行估算,在发行数量方面:2014 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有希望达到15 万亿元左右,2015 年,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将会减少,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会受到影响,但对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不会构成太大影响。在收益率方面:2014年全年平均收益率为6.15%。而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平稳运行,很难有大幅度提升。在市场结构方面:从近两年的数据得知,2014 年1-6 月,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明显增长,比2013年增长了5.3%,由此可以看出,2015 年机构客户专属产品和私人银行专属产品比个人理财产品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市场利率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为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一)带来的机遇
首先,利率市场化催生了银行理财产品。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2000-2003 年,对外币利率进行改革,也就在此阶段,我国外币资产增长速度较快。而我们银行业利用外汇衍生品市场,进行理财产品创新。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传统的经营方式已不能满足银行经营及客户的需求,各个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缓解了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赢得了客户,创造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其次,利率市场化推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率不再由政府直接进行管理,而是把决定权交于市场,换句话说就是把风险交给金融市场主体去管理,因此,金融风险因子将趋向丰富。自2004 年第一支人民币理财产品诞生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热门的话题,比较受欢迎。
(二)带来的挑战
首先,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掌握了金融商品的定价权,这使得价格竞争成为了各大银行的竞争热点。十一五期间,利率市场化发展缓慢,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来说相对滞后。截止到2011 年,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已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定价。2012 年以来,金融政策的变化,再加上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银行为提高竞争力,抢占理财产品的市场,银行不再将关注点全面集中在客户关系竞争上,而是转移到价格、实力竞争上,一些银行甚至不惜提高成本,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虽然市场份额得到扩大,但是利润方面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在优胜劣汰市场法则下,各家商业银行均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考验。
其次,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带来的挑战体现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很多银行发售外汇理财产品后,并没有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独立操作,而是和外汇存款联在一起进行的。所以,不管我国银行推出哪种理财产品,都是做了外资银行的零售末端而已。这也说明了,在外币理财产品方面,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落后去外资银行。另外,在人民币理财产品定价能力方面,怎样根据客户的需要和其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潜在的收益率提供相应的收益率预测和报价,将成为较大挑战。
四、基于利率市场化视角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竞争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银行理财产品定价体系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本质是给予商业银行业务定价权。银行应根据该行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计划,并结合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定价机制的上下浮动、对银行综合贡献的特殊客户、信用等,构建“自上而下”的定价体系。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给客户带来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银行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进行必要的预测,并制定策略,减少风险。此外,银行内部还要建立分级授权机制,政府进行监管,确保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合理,进而更好的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二)强化银行理财产品创新
就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中间业务其发展潜力很大,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设计全新的理财产品及相应的配套服务,通过加强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能力,加速金融创新,促进实施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我国在发展和创新银行理财产品上,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新理财产品,加大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针对理财产品制定服务计划,例如,可以采用交叉销售的方法,提供收费的特别服务等,尤其是银行的大客户。此外,还要对企业品牌进行定位,例如,平安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重要突破口,以科技带动理财产品的创新。总之,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对银行业的影响非常大。
(三)加强理财产品人员队伍建设
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与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更需要一批专业的理财业务管理人员,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因此,银行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化理财队伍建设,培养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财团队。首先,在人员招聘上,要严格把关,不仅需要相关专业,还要有实践能力;其次,要对现有理财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以专业知识课程为基础,实践案例为重点,同时还要开展素质拓展培训;再次,要加强理财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培训,可以增加与国际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学术交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处理利率风险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丹.从利率市场化视角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J]. 经营管理者,2013(14):40.
[2]李星谕.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4(04):14-15.
篇8
【关键词】理财产品 现状 问题 对策
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的商业银行在金融革新大潮流的影响之下,加快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进程。从英、美、法等大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进程来看,银行理财产业存在风险小、产出数量大、经验利润稳定等长处,在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业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是2012年以后,在中国调控相关措施的冲击之下,基金、股市、楼市发展进程减缓,让人们愈加急切寻找新的投资方式,所以,愈来愈多的人们重新选择稳定性强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仅有不到十年的发展进程,仍处于初期阶段,所以存在较多问题。怎样才可以在金融革新大潮流之下找到银行理财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众多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分析
现今,中国普通大众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银行在革新业务进程中进行理财业务开拓的压力逐渐增大,并且这几年金融市场前行步伐不断加快,给予银行理财业务更为多样化的投资方式,银行理财业务持续向前的步伐已经非常坚定了。
(一)规模逐渐增大
伴着愈来愈多的银行开始意识到进行理财产品开拓对已有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新型的中间业务具有巨大影响,众多银行都相继增大了对这方面业务的投资,众多的商业银行也不甘示弱加入了开拓理财业务的队伍中,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规模从2011年开始得到了稳步的增大。
这点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数量与发行的规模可以明显看出。从2011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产量维持较大的增长幅度,发行的规模也不断增大。据有效数据统计,2012全年各个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将近有1万五千多款,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大约百分之三十。2012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超多14亿的规模,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大约为百分之四十八,预计到2013年上半年全国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可以到达十五亿。
(二)理财产品的利润下降
虽然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与发行规模上看,2012年均比2011年有所提高。但是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润率来讲,无论是哪种类型、哪种期限的理财产品利润率与2011年的相比较都有所下降。整个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每个月的利润都有小幅下降的走向。
央行在2012年的两次下降利息的举动导致金融市场中资金面反映出比较松动的局面,再加上货币与债券市场中的资金价值不断下调,致使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润比例出现明显的下降。利息的下降导致市场中融资成本下调,银行理财产品投向的信托类借贷、信贷类资产等的资产投资利润下降,最终影响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
(三)理财新产品推陈出新
商业银行主要是以商品类、股票类的一般理财产品为主,缺乏汇率、利率等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例如交通银行的“交银施罗德精选”、“合丰成长”、中国银行的“嘉实稳健增长”、“易方达积极成长”与工商银行的“申万巴黎盛利精选”等理财产品,都具有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意识。然而缺乏相对复杂的、面向高层次的理财业务,尤其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质量与层次都急需提升。
(四)有着较高的模仿度
大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模仿度高,还存在很多照猫画虎与简单效仿的现象。比如:桂林银行、柳州银行、北部湾银行几种零利润的理财产品就存在较高的相似度,都是与香港股市相联系,而且仅仅在表现最差与表现最好的增长幅度与下跌幅度不超出银行宣传的预先设置的最高利润率的时候,购买者才可以得到利润。经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银行在宣传时所提出的预期最高利润率,仅仅在与理财产品相联系的几个股票同时出现增长,又或者是同时出现下跌才可能会达到,而这样的概率微乎其微,在实际股票市场中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二、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概述
(一)信息透明度欠缺
在现今理财大热的背景之下,这些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当于银行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暗含的系统性风险,不用说更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从普通购买者来的角度来看,他们仅仅能依据金融市场中的理财相关材料对某些银行的理财业务进行抉择,无法得到准确无误的信息。
另外,银行的理财产品实际上都是利用利息购买期权去获得更高的利润,从大方向来看,得到最高利润的机会相对较小,它最差的结果也仅仅是失去在该期限中可以得到的银行利息而已,所以比较合适无法承受高风险的购买人士。然而某些银行的理财顾问在进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时候,不仅不向购买者讲清楚该产品所蕴含的风险,而且还投其所好,不断地夸大产品的预期利润,采用某些信息错误引导购买者,因此,银行所的相关信息与购买者所掌握的信息出现不对称的现象。
(二)产品设计问题
某种理财产品的最初设计是严格控制高利润出现的几率,相对来说这种产品所蕴含的风险也就比较大。然而由于这些理财产品无论是在内在逻辑方面,还是在计算方法上面都较难理清,大部分一般的购买者假设没有认真分析这些复杂的内容,是不会明白自己面临多大的购买风险。
(三)缺乏有力的市场监督控制力
某些银行理财业务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运作,缺乏透明的利润分配与资金流向信息。在进行资金的运作时缺乏相关部门的有力监控,相关部门也没有强制要求银行公开这些信息,仅仅依据银行体系中的风险监控进行管理,然而真切依据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执行的银行仅有少数。
中国的银行在产品销售阶段也没有办法开展有效的监督控制。某些蕴含有较高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在有严格监督控制的金融市场中,是不允许不加以分类地向所有购买者进行买卖的。而某些零利润的银行理财产品假设在一开始进入市场进行买卖的时候可以防止不当销售的话,那购买该产品的购买者就应当是完完全全掌握产品相关信息及结构,同时也认同了该理财产品的最初设计,同时也自愿承担相关风险,做好这几个方面的话也就可以有效减小零利润理财产品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不具备专业的第三方理财工作人员
因为银行理财相关业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业务,它需要理财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金融与法律知识,全面掌握外汇、保险、银行、教育、房地产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理财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财经验,且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技能及与人沟通交流的技能、有利的理财工作操守等,假设不是专业的理财工作人员,很难全面掌握理财产品的相关设计,而受雇于银行的理财工作人员也无法从客观的视角为购买者服务,这时就要有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为购买者提供专业建议,而这正是现今国内金融市场中所没有的。
三、银行理财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在银行内部尽快设立综合性的个人理财业务机构
银行应充分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打破业务间相互割裂的局面,以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因此,银行应结合组织机构改革和业务分工重组,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成立或指定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明晰的、专业结构比较综合的业务部门专司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
(二)构建完备的客户信息资料库
以客户为基础的信息资料库在设计产品中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建立和运用客户信息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这一系统,银行可以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便筛选优质客户,确定理财目标群体,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支持,实施理财服务,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细分市场,设计多类别的理财产品
对客户群体进行有效的细分,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并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服务方式。针对收入稳定、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客户,设计固定收益或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对收入较高、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可设计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业务服务模式方面可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突破传统业务的柜台服务模式,成立专业理财室。根据不同需求为客户设计综合理财方案,提供特色理财产品,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四)银监会需加强监管力度
对监管机关来说,应强调理财产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原则,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相关制度安排方面,尽早作出监管机制上的应对与规范之举。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今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无论是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还是相关监督机构都需要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平.论银行理财产品合理品种结构的构建:从零收益、负收益现象谈起[J].理论月刊,2008.
篇9
【关键词】银行;风险;措施
因此,确保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和保护银行的信誉,妥善处理理财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银行员工业务水平,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十分重要的。
一、理财产品概述
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管理指引》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特定目标客户群的需求,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理财产品分为种类很多,本文中有两种方式,即按标价货币分类和按收益类型分类。
(一)按标价货币分类
这种分类方式的依据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标价货币,即允许用于购买相应银行理财产品或支付收益的货币类型。如只能用美元、港币等外币购买称为外币理财产品,只能用人民币购买的理财产品称为人民币理财产品,而双币理财产品则同时涉及人民币和外币。
(二)按收益类型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即相应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保证或承诺收益分为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两种。
二、理财产品风险概述
风险是指由于将来情况的不确定性而使决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作为特许产品理财产品在具体操作中存在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等无法估量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办理理财产品业务,第一步面临的就是市场准入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从这个地步到最后完成一个操作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如后面连续遇到的是理财资金投向的合法合规、理财产品法律关系定位、风险提示、客户知情权保护、理财产品宣传和销售中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银行收费的合法合规、理财产品收益的税收等多种问题,需求准确界定理财产品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二)声誉风险
所谓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员工操作失误,违反相关规章制度、不按时履约,给交易中的一方的声誉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定义来看,声誉风险虽然不直接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但是它对商业银行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会损害银行形象。
声誉和形象是一个商业银行的无形资产,如果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产品时盲目保证收益率,意味着商业银行自我种下了声誉风险的隐患。
(三)市场风险
近年来,因为受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的限制,理财产品市场风险较低,但并非零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主要表现在是否具备优质、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对客户服务理论进行的研究是否肤浅,服务措施短不短缺,客户关系管理制度键不健全等几个方面。如果一个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得不到客户的认可,那就意味着这个商业银行所遇到的是常常风险是理财产品管理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从字的含义上来看是由于系统、工作人员、内部程序的失误或不完善,操作人员越权、不道德行为、或者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此种风险在银行的所有业务环节几乎普遍存在的,可说银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这种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对理财产品给予了足够重视。从产品设计到服务体系完善、同业合作、理财顾问队伍建设、理财产品宣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设计、规划和投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不存在问题。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问题如下:
(一)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因此,产品设计是整个理财产品操作的源头,也可以说是理财产品的生命。目前部分商业银行未能按照各种风险承受能力的实用性原则和客户利益倾向设计理财产品,没有科学的,合理合法的测算理财,没有设置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体系和监测各种风险的指标。没有明确界定银行与客户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未能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
信息对每一个理财产品投资者来说十分重要的。客户有完全的知情权。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部分商业银行未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和渠道向客户告知理财产品相关情况,尤其是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未能向客户提供及时、方便、准确、合理的资产变动等重要信息。
(三)缺乏完善的预防理财产品风险的法律保障
理财产品风险发生之前的预防工作,理财产品风险爆发时的处理方式及理财产品风险发生之后的重建工作都需要各商业银行以及各级政府利用法律、法规的手段来加以控防。虽然已颁布并实行《商业银行法》、《信托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永远满足不了理财产品风险在这方面的需求。
如果再缺乏法律的有效保障,在理财产品操作中出现风险时,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也可能会出现过度运行行政权力或者是权力运用不合适的现象。对社会来说可能会导致上下左右协调不一,而对广大客户来说导致无章可盾的现象。这不仅会加重风险对客户的损害,同时也会降低客户对个商业银行的的公信力。
(四)部分商业银行控制理财产品风险能力较弱
理财产品的自身特性决定理财产品涉及的产品和交易是多层面的,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日益增长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对我国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员工道德风险和外部市场风险的控制失控,或者一旦出现违规现象,风险已成为损失的时候,采取的补救措施这都是各家银行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四、预防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相关法律、法规
将《商业银行法》、《信托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管理暂行办法》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其他部门法相结合,制定完善的惩戒措施,明确规定风险责任者所需承担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因而避免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
(二)建立物质保障机制和物资保障制度
预防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是否取得顺利进展,充足的资金和物资的及时投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或物资储备做后盾,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最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无法发挥其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预防中的功用,更不用提有效预控和战胜如其来的各种风险,有效的预防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是建立在充足的资金基础上的。作为理财产品管理主体的商业银行有必要在制定财政预算上,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理财产品风险的预防工作,保障理财产品风险预防工作的资金需要。另外还规范预防理财产品风险资金的用途、监督机制,加强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对于此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的评估和监督工作。因而保证此项资金得到合理、正确、有效地利用。
(三)重视培育高素质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人才
人才是预防理财产品风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效、科学的理财产品管理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各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加强管理理财产品专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对客户的培养,尽量使他们成为预防理财产品风险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四)完善理财产品传播的新闻制度
大众传播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理财产品的信息,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权威性,因而媒介部门对社会和公众应当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在银行与客户之中起着桥梁作用
媒介的新闻报道,新闻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的专业标准;在应对和处理理财产品风险中,媒介机构与银行不是对手而是伙伴,因此媒介从维护银行和客户利益出发,鼓舞银行与客户战胜突发性风险,恢复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有效发挥新闻媒介在这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l]刘旭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09,02.
[2]曹晓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与法律风险控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2.
[3]胡云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分析[J].北方经贸,2006,12.
[4]王兴峰.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J].2010,04.
[5]孟希.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7,10.
[6]银监会.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要把握五个环节[OL].新华网,2005-10-31.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混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个人理财是指根据自身财务状况,风险接受能力,建立个人财务规划的投资活动,包括储蓄、国债、基金、股票等内容。
国内外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认识不尽相同:国外的个人理财业务多指具有专业资格的理财师,按照客户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其风险偏好程度进行了解,明确客户的要求与目标,在其他专业人士(会计师、律师等)的协助下,帮助客户合理储蓄、合法避税、以及提供其他资产管理的服务。而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一个“如何增加自己财产”的简单认知上。
二、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
(一)产品
国外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为顾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另外,国外银行重视核心产品建设,注重与其他产品的“差别化”。与国外理财产品正好相反的是国内理财产品的“同质化”。全国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在其功能特点、投资方式、收益模式上都大同小异,只有名称与形式略有不同。由于国内各类产品的特点不明显,之前还发生过理财产品与储蓄业务界定不清,造成消费者混淆的状况,最终不但引起法律纠纷,还有可能破坏商业银行商誉与形象。
(二)经营模式
国外银行多采用混业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对产品进行跨领域开发,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较强的理财产品;而我国银行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使用分业经营的模式,分别从银行、证券、保险方面开展产品开发。所以,当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业务种类齐全的综合性全能银行时,难免失去有利竞争地位。同时,分业经营模式也正是我国理财产品大同小异、类型单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很难达到真正的个性化服务。
(三)客户资源
国外银行对顾客资源细分十分重视,集中主要力量为优质客户服务,尽可能的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理财产品。国外银行大多注重对客户心理的研究,为了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定期开展不同的社区活动,理财知识培训讲座;或者定期请VIP客户、金融界专家等专业人士举办交流会,以这种形式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近年来国内银行确实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出了“微笑服务”的理念,但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四)道德规范
银行之间的服务质量差距还体现在对客户信息的保密性上。国外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程度非常严密,工作人员都保持着较高的职业道德。然而,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国内银行经常出现客户资料泄露的情况,这也是由于相关部门监管和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
另外,由于我国银行分业经营体制的特点,银行不能直接涉足保险业和证券,只能进行代销;又因为代销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业务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夸大收益,隐瞒风险,严重误导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造成了不良影响。
(五)营销方式
我国银行的营销方式相对保守,缺乏市场开拓意识,总是被动坐等顾客上门。例如,现在银行的服务窗口旁虽然提供了一些个人理财产品介绍的宣传册,但业务员很少主动寻找潜在客户。而大多数顾客缺乏对基金、国债等专业金融知识的了解,单单通过对宣传册的阅读,很难产生投资兴趣。
(六)员工专业水平的比较
国外理财人员招聘和考核程序都十分严格,理财服务经理大都获有注册金融理财师资格(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能够通过分析客户现实状况,及各种投资产品的不同特点,全方位的给出最优投资组合,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国内理财人员业缺少相关专业资格,专业素质不高,即使是经过培训,也只能对单一的理财产品进行推销和介绍,缺乏对保险、股票、基金、期货等金融产品的综合认识,很难为客户提供最有效的投资组合。大部分员工把服务重点放在了一般日常业务上,在个人理财方面,缺乏个性化服务,对任何人都是同一套说辞。
(七)技术支持
国外商业银行提供了非常全面的自助式服务功能,使顾客可以随时通过手机、Email或自助服务机器办理日常业务。中国商业银行在对日常业务的技术支持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三、借鉴国外经验,寻找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出路
(一)产品创新
既然分业经营模式限制了产品创新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道路。比如说,把银行自身的专有优势与当地环境特色结合在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特色产品,做到真正的产品差异化,创立品牌效应,设立自己独有的理财产品。
(二)突破经营模式的制约
分业经营模式不利于公平的国际竞争,所以打破分业经营模式对理财产品经营范围的限制,通过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组合来分散风险,是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努力的方向。其中,银行对保险业务的也是“分业管理,混业合作”的典型体现。
(三)客户细分提高客户忠诚度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按实力与需求的不同把客户分为三类:第一类客户,收入维持在中下水平,银行存款额度维持在较低程度,对个人理财需求较低,对相关投资知识理解有限。这类顾客一般是实用性金融业务,如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或信用卡服务的主要客户群。第二类客户,收入相对较高,对投资知识有一定了解,通常是大众理财业务的主要支持群体。理财经理需要根据这类客户的兴趣和经济水平提供“半个性化”理财服务。第三类客户,人数极少但拥有极丰富的资金,对理财业务要求很高。现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对这种客户大都提供的是“一对一”的贵宾服务。其实,如有必要,可以成立“多对一”模式,集中不同方向专业人才组成多元化投资咨询小组,从投资规划、合理避税、信托管理等方面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另外,充分使用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以客户为中心,完善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有助于提升客户忠诚度。
(四)重视培养职业道德
监管制度的松散,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部分业务员在职业道德方面的缺失。首先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应该在完善现有的监管文件的同时,加大文件的执行力,必要时,提高惩罚力度,强调遵守制度的重要性。其次,重视业务人员的道德方面培养。不泄露客户资料,不隐瞒重要信息,在向顾客推销理财产品时,做到诚实守信原则。
(五)丰富营销方式
充分利用电视、手机、网络资源以轻松的形式普及理财知识,比如说,可以编制3分钟动漫短剧讲解什么是基金。这样做比用晦涩难懂的书册进行宣传更有效。另外,当大众对理财知识掌握得足够多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着一个规范成熟的市场。
(六)注重员工培训,完善考核制度
在员工进入银行时,就要对选拔制度进行完善和严格执行,以保证竞争机制的公平公正公开。个人理财咨询师需要具有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法律、会计甚至心理学等多方面的能力。银行可以选择与教育机构合作,高校为银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员,银行为高校解决学生就业实习问题,达到双赢。
另外,引进高素质的投资顾问可以提升顾客对银行的信任度。商业银行也可以鼓励自己现有的员工参加专业培训,考取专业证书。并在经济和时间上给予一定支持,与此同时,规范考试制度,使考核与奖励相结合,从本质上,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七)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做好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例如:在银行布局安排上,可以进行一定调整,为真正有投资实力的客户提供安全私密的空间,必要时提供“多对一”的服务,让大客户感到被重视。
其次,提供完善的自助服务系统,使客户随时自主办理简单业务。这样在客户得到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浙江金融,2007(5).
[2]Banister, P.M.(2004), Australia Financial Planning Handbook.200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