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的作用

篇1

1、生态作文教学基本理论

1.1、核心理论

多维多参数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是生态作文教学的核心理论,重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只有将上述三种核心理论巧妙的运用到初中作文体系中,才能为初中作文体系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完善更新初中作文内容,呈现新的景象。

1.2、核心要素

生态作文教学中要以学生、平衡、发展为核心要素,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状况、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加以核心要素进行分析,以此来解决在教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核心要素的含义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了解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初中作文课堂一般呈现动态平衡的特征,以平衡为核心要素的生态作文教学旨在要在动态平衡中寻求统一,保证作文的稳定性。以发展为核心要素要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

1.3、核心资源

在生态学视角下,会看到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看到的作文资源,所以要抓住时机,不断挖掘新的作文资源,丰富作文素材,提高初中作文文学功底,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在生态学视角下,作文资源呈现多元性,多层次全方面的展现了各种作文资源,要对作文资源不断开发,深度挖掘蕴含在作文资源中的丰富内涵,并将所开发出的资源进行创造,生成新的资源。

2、生态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2.1、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作文教学迎合了新课改的需求,在新课改下,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基本掌握,更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自成体系。在生态学的视角下,不仅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地位。老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老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训练和指导,引导学生自成作文体系,顺应了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同时,生态作文教学也符合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善初中作文体系。

2.2、是教学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化视角下的初中作文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感受生活的深刻含义,在生态化教学理念中顺应自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将生态化理念渗入到初中作文中,使学生真正能够融入到生活里,将生活中的点滴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教师教学平衡结构向生态化平衡结构的转变,和谐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理念。

3、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基本框架

3.1、教学导语

教学导语是实现生态作文教学的前提。生态化教学中导语的设置及其关键,只有通过设置导语,学生才会通过简短的文字介绍,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核心进行了解,提升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导语的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单元素导语、多元素导语、评论式导语等形式。

老师在设置教学导语时,需要灵活运用生态作文教学的核心观念、核心要素及核心资源,通过运用上述内容拉近教学导语与课堂内容的距离。导语要对教学内容充分概括,充分反映教学主题,真正发挥导语的作用。也要对导语进行实时更新,使导语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最后,在设计导语时要以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新颖有创造力的导语,激发学生对生态化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去,形成良好的生态化教学氛围。

3.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生态化教学的基础。根据上述所形成的教学导语制定教学目标,以此来开展生态化作文教学活动,是生态化教学的总纲领。并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作文与应试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与方式比较死板,学生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而在生态化教学视角下,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形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初中作文的要求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表达情感与交流的能力,所以在生态化教学中,让学生不仅有应对应试教育的能力,又有情感表达的能力。

另一方面,生态化视角下的初中作文要注意作文与做人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初中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面临无事可写等问题,主要由于老师在讲课时没有将作文与做人联系在一起,作文脱离了实际生活,制约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格外注意要将写作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提升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3.3、教学小组

教学小组是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实施的基本单位。老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分组,但在分组之前老师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会有不同的教学任务,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对该小组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当然在分组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分完小组后要对每个小组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作文学习的重要性,以此增强小组的团队意识。最后,老师要对小组进行指导,并让小组进行明确分工,每位同学完成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在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的任务。

篇2

一、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向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喜欢一上来就直接进入主题,这样,学生在没有进行充分地预习的情况下,很难把握本节课到底需要掌握哪些内容,从而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活动。倘若教师在上课的一开始就能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在哪里,本节课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掌握的能力是什么,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以后,才能够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数,进而积极采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

二、重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知识与情境的关系就好比盐与汤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地把知识提炼出来教给学生无异于让学生直接吃盐,往往会令学生难以下咽,这样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而如果教师能够把知识融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就好比把适当地盐放在一碗汤中,那么,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就好比是食用一碗美味的汤的过程,这样美妙的学习过程学生自然会更加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自然也容易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因此,作为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一定要重视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有趣情境的感染下自觉地萌生学习的愿望,从而有效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在历史课堂上,为了保证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趣味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展示图片、结合生活实例等多种方式来创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节的内容时,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展示了几张古往今来的各种通讯工具的图片,从传统的书信到电报机,再到BB机、 大哥大、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等,通过几张图片,让学生直观地领略到人类历史通讯工具的巨大变迁,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一下,如今自己用的最多的通讯方式是什么;这些通讯方式比起以往的通讯方式有哪些优势。就这样,借助几张图片,再加上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重视有效的课堂提问

提问是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所不应当缺少的环节,如果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从头讲到尾,不给学生任何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就会让学生无法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势必会使得课堂教学陷入到灌输式教学的模式,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是不是提问的越多越好呢?当然也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的讲解光靠你问我答的提问模式无法达到讲解的目的,提问只能作为一种补充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提问的适度性,例如,在讲课的一开始,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讲到一些重难点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更快地突破这些重难点,在新课讲解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来进行总结、检测等,这样,在适当的时刻采取适当的提问,才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提问的环节中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从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问环节得到有效的发挥。例如,在讲到《》这节的内容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一上来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失败了,天平天国运动也失败了,到底哪条道路才能够挽救危亡的中国呢?这样,的课题自然就被引了出来,接着,笔者就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革命?与前面我们所说的运动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为什么?就这样,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的翻开课本寻找答案。尽管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学生的答案并不那么尽善尽美,但是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这样,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就有了一定的信息资源与教师一起来对本节知识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总之,教学活动作为教与学的统一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有效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历史课堂上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而非灌输知识的对象,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真正在历史课堂的舞台上展示自我、发挥自我,实现自我素质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良友.浅谈高中历史课堂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中学政

史地·教学指导版,2011(10).

[2]李培凤.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J].新课

程学习,2009(3).

[3]杨小峰.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之谈[J].文理导

篇3

“生态体验式德育”是在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主体地位与作用进行反思,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不仅强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还注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生态体验式德育也是价值取向,注重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善待学生与塑造学生。“生态体验式德育”将知识的学习与体验者本身的生命意义有机结合起来,从感性生命个体出发,强调反思性、享用性与实践性的表述。“生态体验式德育”强调师生都要有健康人格,让师生学习和生命质量在可持续发展意义上,能得到全面创新。

二、生态体验式德育在中学管理中的作用

中学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重要的艺术。不断提升中学管理水平,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全面思考的重要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好的管理能让事情感觉到很有头绪,并且让整个集体能更好的运转。当代中学生对生活不仅热爱,也希望能更好介入生活,渴望获得成功并能享受成功之后的喜悦,实现全面发展。

1.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并启发学生展开自主式管理。(1)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因为长期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于服从家长、服从教师的管教,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根据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未来时展要求。所以,教师既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采用体验式德育理念,帮助学生能摆脱传统教育理念,成为教育主体,适应时展要求。(2)启发学生展开自主式管理。教育学者斯宾塞曾经说过,管教目标是培养成能自治的人,并不是成为管理的人。采用生态体验式德育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不只是管理班级,还是让学生来管理学生,最关键的是学生能更好自己管理自己,让全部学生能真正体验到作为一个班的主人应有的责任,能全面意识到自己为集体内的重要一员,创建多层面、全方位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该机构能更好体现管理主体性:一是,将班委作为核心。班委是整个班级核心,是凝聚整个班级体的重要纽带,需要创建强有力的干部队伍,这在班级管理中就成功了一半。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要求创建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大胆的班级干部队伍,真正将权力下放到班委内,让学生能够去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老师不需要事事都躬亲。大力实行学生主动申请、民主选举班委成员、班委成员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由班长来组织整个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责任的职权范围与责任目标,再由班级内的全体成员集体讨论与修改后,才能获得通过,班干部的工作应该由全体同学加以监督与评价。二是,班长轮流坐。从前在班级管理中,班级相对稳定的话需要稳定的班干部组织,然而,这样做的劣势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生态体验式德育的要求出发,需要采取值周班长的形式,让班级内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内。具体做法是,每一周都推举临时班长。在经过民主推选之后选出临时班长,班长组成临时性班委,并且负责该周班级内的日常事务。将其中一位同学作为总的负责人,担任值周班长,并且让其他学生进行分工负责,采取这样的方式能够为每一个人能参加到班级管理中的机会,锻炼每一位同学的办事能力,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三是,利于班级实现自治。生态体验式德育,能让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全面发挥主体性作用。要求每一位学生能充分发挥自由选择的基本权利,进而使全体同学具有人人有责任的理念。每一个同学都是管理人员,还是相互的合作者,做到人人有事管、人人能管人的局面。管理和被管理相互结合后,提升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其能在集体内找到自身的位置,感觉到本身的利益与责任,激发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既能让学生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能很好的管理自己,将学生为主体的生态体验式管理模式,能有效增加学生管理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进而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2.利于学生的实现自我成长。生态体验式德育利于学会实现自我成长。要想让整个班级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最重要的是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并且在中学生一般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能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现才华,获得普遍的成功与认可,如何引导学生能实现健康发展,成为班级工作重点。教师可以根据生态体验式德育的特点,结合纪念日、重大节日以及国内外大事、文体活动、辩论赛等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我,让学生成为班级工作的实施者、主持者与参与者,真正地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依靠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更好进行实践。

3.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律能力。生态体验式德育能更好激发学生的自律能力,实行承诺制。在自律的过程中让学生能自己负责。自律承诺指的是每一位学生将自身的行为放在学校、班级、家庭和同学监督以及约束下,是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责任意识的路径,是从原来的“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的管理模式。学生集体力量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说教如果脱离学生的自主性活动,都会成为一纸空文。切实发挥好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教师开展监督与管理为成功经验。培养广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自理能力,只是依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是不科学的。在进行实践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能轮流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内,例如班级内纪律维持、学生考勤等,让学生对标准更为清晰,在要求别人能做到的同时,首先自己要做到;并能切实体会到管理的困境,明确知道该如何去做。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学生自律的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做到不能急于求成,允许学生逐渐发展这一能力,允许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每一次认识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错误,这本身就是成长的过程,学生就能在反复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篇4

生态文学这一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至今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生态文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态文学在感悟自然与生态整体观的缺失的同时,展现当代社会文化危机与批判的不足,并引导人们对现实行为的反思。这些都给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文学与自然紧密相连。下面本文就从生态文学的概念和内容出发,探寻生态文学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文学的概念及内容

1.生态文学的概念。

生态文学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文学,关键在于生态二字,生态不仅仅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描写生态,而是指文学作品中包含生态思想和观念。通过对生态文学历史发展的研究不难发现,生态文学的关键是文学作品中包含的生态系统观,联系观,整体观。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出寻求生态系统的平衡的意愿,这些就是生态文学最基本的特质。除此之外,生态文学也是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点是人类生活,落脚点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生态文学的内容。

生态文学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看法,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自然整体以及自然万物与人类的关系,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破坏,毁灭,以及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报复,人类重新审视善待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这些都是生态文学所要展现的内容。此外,生态文学还格外主要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人类对自然所负有的责任,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热情地赞美为生态整体利益而做出的自我牺牲。生态文学把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作为文本的主要伦理取向。

二、生态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当代中国文学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的来说,生态文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在文学中感悟自然与生态整体观的缺失,二是在创作中展现危机与文化批判的不足,三是通过反思根源来寻找当代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

1.感悟自然与生态。

在文学中感悟自然与生态整体观能够促进当代中国文学与自然相融合,中国的生态文学作家大多具有诗人气质,在他们生态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融入了大自然的气息。当代中国文学正需要这一融合,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文学作品中自然生态的体现。一般的文学作品很少涉及到自然生态,这就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对自然感悟的缺失,而生态文学正好加以弥补,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学的进步。

2.有助于当代中国批判文学的发展。

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经波折,发展至今。批判文学的发展可谓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更新。现代中国文学的批判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社会现象,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思考。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巨大动力。通过生态文学的描述表达使人们认识到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一点上,生态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批判精神起到了丰富补充的作用。

3.引导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

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密不可分,并且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的状态。生态文学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之一,起着引导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作用。生态文学和艺术创造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就增加了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气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或话语方式,生态文学不同于一般文学,它可以而且应该表达新的生态观念,揭示现实生活存在的严酷的生态事实,以此来获取自身的生存发展权利,凸显自我的文体属性和审美特质,这也是作家现实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的一大体现。这些都推动着当代中国文学朝着一个更加真实的方向发展。

三、对生态文学今后发展的展望

总的来说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因此,生态文学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生态文学更多地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使得危及整个地球的生态危机出现,在今后的生活中,人类应该怎么和自然和谐相处。未来的生态文学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着,人们在创作文学的同时,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篇5

一、小学低年级太极拳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传,“太极”是武当道士张三丰提出的宇宙演变理论,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太极”作为拳术的基础原理和指导思想,融合了许多精要,历经数百年之后,发展成以陈、杨、吴、武、孙为主的五大门派,在民间广泛流传,受到无数民众的热捧,并成为深受国内外人民喜爱的一种古老拳术。“头正、肩沉、肘垂、腕平、手展、背拔、胸含、腹实、腰正、臀敛、裆圆、胯落、膝松、足稳、中正、平圆”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从整体上看,太极拳动作轻松柔和、平稳舒展、不僵不拘、缓慢轻灵、连贯均匀,从“起势”到“收势”,不管是动作上的虚实变化还是姿势上的过渡转换都紧密连接、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太极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传承,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小学太极拳的教学方法

1.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分配

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分配,是普及太极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中之重。太极拳教学不同于球类或者田径教学等,更何况面对的还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因此,他们第一次接触太极拳的方式或方法,以及获得的新知识,都直接决定了未来太极拳学习的积极性;常规教学中,理论教学过于死板,而实践教学相对要好一点,这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纪,再加上受到动画片《奥特曼》《蜘蛛侠》等动漫人物的影响,很多时候,一些小男生都会把自己当作英雄,和身边的小朋友打闹,这一特征特别有利于教师开展太极拳实践教学,但是一旦小学生失去了原来的新鲜感,或者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使他们产生疲劳感,小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所以说,在太极拳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理论知识,不断地向学生传递一些关于太极拳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国古典哲理以及基本技法的角度去认识这古老的武术文化,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在学习中体验到自身的进步和成就感。

在太极拳实践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技击方法的拆解,它在太极拳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都知道技击是武术运动的灵魂,不管是哪一套路都不可能离开技击,对于太极拳来讲也是如此。对技击含义进行拆解,一方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太极拳单个动作进行技击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亲身体验受力点,以达到以意导气、以气导动的目的。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切太极拳教学的基础,然而,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实践和引导逐渐形成、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小学太极拳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此处所提到的学习意识主要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能力等心理特征,包括实践练习中体现的攻防技击特点、韵律节奏感等。在太极拳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凭借着优美的动作、形象的语言以及娴熟的技巧来感染学生,例如,在完成“搂膝拗步”教学任务时,可以先请一个学生做示范,踢打教师腿部,教师一手搂开对方踢出的腿,另一手推按对方的胸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气氛,使学生加深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短暂的休息。同时,教师在太极拳教授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改善并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现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个性特征,施行分组教学,以打破常规教学模式,而获得学生基本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问卷调查、身体素质测试、谈话法等,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将每个小组都安排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同学,以实现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依据教学的可能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及学生将来的实际应用性制订各层次目标,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篇6

【关键词】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感染性疾病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205

微生物形态学检查是检验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将临床中可疑的样本送入实验室,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或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检验, 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并可以此对临床治疗效果、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1]。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程序包含有涂片镜检、微生物培养、鉴定、药敏试验等多个环节。其中涂片镜检属于简便、快速的手段, 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2]。

1 根据染色、镜检等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 也就是对微生物形态、微生物性质以及微生物染色体的检验[3]。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实验室规定才能够得到科学的检验结果, 例如在细菌培养之前先行涂片镜检、随后进行分离培养, 进行常规鉴定之后开始药敏检验, 最后将得到的检验结果制作成为临床报告。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涂片镜检, 通过革兰染色、HE染色等方式在镜下观察, 得到阳性结果。例如在镜下观察尿涂片, 如果存在复粒细胞则可以判断为慢性肾炎、肾梗阻等疾病, 反之则不行。通过细胞形态、排列和革兰反应性鉴别, 例如单个存在、成对存在、散在、栅栏状等存在方式, 鉴别阳性菌或阴性菌, 球菌、杆菌或者球杆菌等。尤其是症状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快速镜检能够得到有效的诊断参考依据, 对医生临床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1. 1 鉴别感染性疾病的性质 急性感染之后一旦会出现炎症反应, 以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渗出为主, 而慢性炎症则出现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渗出[4]。根据细胞的形态或者染色体特征能够快速判断炎性细胞的性质以及感染的原因。对检验标本进行涂片之后进行染色, 通过镜检观察是否出现炎性细胞, 如果没有则可能是由于标本采集处理过程不当或者是炎症没有生成而造成的。

1. 2 对病原微生物的检验 尽管微生物培养是检验的经典方法之一, 但是由于耗时较长、工作程序繁琐无法适应临床治疗的需求。原始标本镜检仍然是早期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 尤其是特殊形态微生物引发的感染应用镜检的价值高, 例如肺炎、结核病、脑膜炎、伤口感染以及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中使用镜检有比细菌培养更高的价值[5]。

1. 3 鉴别病原菌和污染菌 对于开放性标本或者是临床保存不当而造成污染的标本确认病原菌和污染菌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 临床中较为可靠的方法就是采用直接涂片或染色镜检, 通过格兰染色的涂片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孢子、菌丝和炎症细胞, 通过病原菌被炎性细胞吞噬、包裹或者伴行的关系对病原菌和污染菌予以鉴别, 除此之外, 对于真菌、寄生虫和异型细胞同样具有鉴别作用。

2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1 在肠道菌群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肠道菌群是临床中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肠道菌群的种类繁多、且不同人群体内的差异较大。需要仔细的对细菌形态学进行检验, 才能够减少细菌错误分类的发生, 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减少耐药细菌的增加[6]。所以, 在确诊感染性疾病之前需要用过细菌微生物形态检验作为参考依据, 进而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2 对于耐药菌感染的应用价值 院内感染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现象, 尤其是行手术治疗或是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 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部分手术患者的病情严重, 治疗后身体的免疫力下降, 尤其是开腹、开胸治疗的患者, 切口较大则具有较高的可能性感染。耐药菌自身携带耐药基因, 如果患者在应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仍然不佳, 临床中即采取微生物形态学检验。耐药菌的菌体较正常菌体通常更加短、粗, 外膜有明显的增厚表现, 电子密度增加, 膜的层厚增厚, 进而造成抗生素内流到细胞屏障, 影响治疗效果。对于耐药菌的基因进行判断, 分析细菌的性质和演变过程,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 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3 小结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均产生较高的应用价值, 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尤其是微生物形态学检验中标本涂片的方法, 通过镜检能够快速对微生物形态、染色体形式进行判断, 了解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及程度, 对于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 应当重视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促进检验水平的提高, 有效控制疾病的感染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杨婧, 任晓庆, 褚美玲等.细菌自动鉴定仪3例布鲁氏菌误鉴定及文献复习.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20):2491-2494.

[2] T.Ю.别斯特利科娃, И.В.尤拉索夫, E.А.尤拉索娃, 等. 肠道微生物菌群致盆腔炎性疾病及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7(6):561-562.

[3] 陈如.形态学检查在早期眼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34):36-37.

[4] 王伟鑫, 修宁宁, 俞亚琴, 等. 艾滋病伴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测结果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18): 2282-2284.

[5] 刘新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直接鉴定临床病理样本中微生物的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4): 1742-1744.

篇7

一 、 情感因素在生态课堂互动活动中的渗透

在课堂实践中,根据互动主体的不同,有效的互动方式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三种方式。

1. 师生互动

在单向传播的课堂教学中,提问被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提问的方式看,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教材的逻辑结构直接平移为课堂的教学结构。学生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创造性、发散性。互动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理解对方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不仅纪律是师生互动的产物,而且教学的组织与教学的手段也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的安排应该考虑师生互动的结果。

2. 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即单个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有竞争与合作两种形态,合作是基于积极的相互依赖,竞争是基于消极的相互依赖。从合作的经验中,个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社交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通过竞争,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我就把三个同学叫到黑板前来,让同学们用“高”、“更高”和“最高”,或“强壮”“更强壮”“最强壮”来形容他们。在这样的互动中,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在体验中掌握了知识。只要教师去努力发现,身边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激发起教师的灵感,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师生间的互动就会变得更加自然,学生会在教师灵感地引导下变得更加有灵性。

3. 群体互动

研究表明:同辈群体有利于消除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情感、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内疚感和焦虑。但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基本上只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直接交往,而无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自由的直接交往,更无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直接交往”。

二、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一个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终生主动地、坚韧不拔地追求新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次是发展个性的原则。在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标新立异的观点,而且向学生真诚地证明他们才是从“未知”通向“新的已知”的桥梁。再次是确立新的评估尺度。应当采用具有一定程度开放性、体现创新思维的试卷,让自选题、无标准答案题占有一席之地,并制定新的评分标准:对有创见的答案加分;对答题毫无新意的严格控制高分。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而教学方法的选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内容的教学。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授的方向,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

为实现具体的目标可以采用适宜的方法,为了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可以应用情境创意法或情感教育法。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看的,有听的,有说的,还要让学生有做的,指导学生模仿情景进行表演,学生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根据课文情节内容编成短剧,分角色进行表演。如《问路》《购物》《在医院里》等,融情景教学与情感教学,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表演能将枯燥、抽象的语言知识融生动、形象的师生同台表演的乐趣之中,让学生学习问路及指点路线的表达方法。安排学生扮演成书商正在推销好书,这就是书店。让学生树一个有医院标志的牌子,然后表演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情景,这就是医院,设置bus stop/post office/fruit shop/police station等地点,让学生自己去做,给学生创造机会,提高学习兴趣。在这种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问路及指点路线的对话,学生兴致很高。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很快掌握了一些地点名词以及问路和指路的方法,其效果由此可见一斑。通过情境的创设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以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受到思想教育。

三、 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因素实际上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能够补充、删除或修改原认知知识的影响,对认知任务、目标和策略发生作用。如因困惑或失败的情绪体验会促使确定新的目标.放弃或修改旧的目标;感到对课本中的句型、词汇等内容掌握不足,便采取继续复习的策略。教学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不把认知活动作为教学活功的中心,而把情感过程和人的成长作为因果关系的规定。

古代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情感的作用。情感教学的实施可以独立地进行。教育的伟大功能就在于使灵感与知识结合,只有这种结合,才能发展个性,使身心成熟,才能形成创造力。情感教学的作用有: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情绪是思考的引发剂,俗话说的“急中生智”,就是讲的情绪对思考的作用。

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1-01

生态学(ecology)源于希腊文oaks(房屋,住所)和logos(学科),因此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srvkel)给予明确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指光、温度、水、营养物等物化因素)和生物环境(指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有机体)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生态学在20世纪初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生态思维揭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统一性、丰富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它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济”[2],强调整体(Holistic)、系统性(Systemic)、动态性(Dynamic)、开放性(Opened)原则,开启了一种新的整体论思维方式,随后,其基本理论逐渐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教育生态学”也应运而生。1976年,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中最早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 Education)一词,“通过周密的、系统的和持久的努力来传递、激发或获取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以及这种努力产生的任何结果”[3]。借鉴教育生态学研究,引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大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生活、学习的关键场所,在校生活的近50%的时间是在公寓区内度过,学生在公寓中思想交流、品性表现最频繁也最真实。因此,公寓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大学学习、生活的质量,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公寓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包括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等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生态系统。借鉴生态学理论和基本原则,高校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发挥是由系统内外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依据生态学的整体性原则,构建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外协同体系

我国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趋势而“微调”公寓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条块管理,即学工部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勤部门负责物业服务后勤保障工作、保卫部门承担安全保卫维护秩序,改革后最显著的变化是有专职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教育、服务、管理脱节,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事前防御、过程控制和事后教育的长效机制。第二种改革实践是“书院制”,以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复旦大学“书院制”等为代表。这三所高校采用的“书院制”模式虽各有特色,但是都是依据人本主义、学生管理理论和文化管理理论等,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住宿学校制度实施的一种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它以学生公寓为空间,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书院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也存在具体事务管理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书院制的核心“书院文化”的发展需要长时期的积累、书院制内部各环节直接的协调等问题。可见,当下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实践模式的系统内外各影响因素没有达到协同一致的理想状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各个人的意志……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4]依据生态学理论,将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通过调整或协调内、外部不同因素的冲突、矛盾和纠纷,使之成为统一、均衡的体系。构建系统内部各要素,包括公寓文化、党团建设、助学解困、心理健康、学风建设等,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互补、重组等方式综合起来,构建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二、依据生态学的持续性原则,建设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互协调的纵向机制

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连续的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育人服务工作,让学生在长期的熏陶和实践体验中发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变化甚至根本性的变化。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或短期行为,是一个长期的、递进的、一贯性的实践过程。因此,在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规划上,应该充分协调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协调统一。

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就是要求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每个阶段都是下个阶段的基础,逐级递进,不断积累,形成纵向合力。同时,教育合力不断积累深化,形成教育实效。

篇9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06-03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地理学对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功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1],在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治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许多高等院校中“景观生态学”已成为相关本科专业或者是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程。但在不同的高校专业设置中,“景观生态学”所处的学科地位不同,由于景观生态学学科交叉性和所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其可出现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设计、资源管理等专业。专业设置的不同体现了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差异,而教学中也往往出现由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新内容缺乏衔接,使目标课程设置呈现跳跃性的现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景观生态学”是河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设置始于2013年秋季,以选修课形式被学生所接受,2015年以专业基础课的形式纳入到生态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此时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但由于学生的专业认识局限于传统生态学中由生物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研究,缺乏宏观的地理视角,在面对不同时空尺度景观原理及景观结构与过程研究时表现出一定理解难度。如何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减少或避免因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景观生态学”教学任务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景观生态学”课程的特点

景观生态学概念的产生来自于两个科学概念的结合,一个为地理学上的景观,一个为传统生物学上的生态。一般认为,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学发展到生态学领域,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2]。按照现代科学产生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找出景观生态学的四个主要理论来源,分别为地理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和系统科学[3]。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由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逐步过渡到景观和区域, 其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反映出对生态问题的探索由微观走向宏观的趋势,并最终用以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从其理论发展及学科价值上分析“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并兼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在学科交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与地理学、土地管理学交叉;与农学、林学及环境学交叉;与园林规划、城乡设计等交叉;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与管理学、旅游学等交叉[4]。一言以概之,“景观生态学”在不同类型大专院校中的设置涵盖了与其基础理论有关的各个学科。同时其广泛性也暴露了在课程设置中的缺陷,如基于追求学科与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并满足部分学生对基础理论应用性的要求,机械性的将“景观生态学”课程加入到培养体系中,忽视了该学科与同专业其他学科尤其是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之间的联系性,学生的专业基础有失平衡,导致学习热情降低,被动学习,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地理学思维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与生态学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与同一性,而景观生态学是二者同一性的直接体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圈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该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关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在进行地表过程分析、人―地关系分析的同时,还注重各种生态过程的模拟评价。从系统论范畴讲,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圈中一个系统及其周围的生物的以及非生物的物质所组成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需要或产生的所有物质都属于地理圈的组成部分,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包括信息与技术系统也纳入到生物圈研究中,从而表现出生物圈与地理圈的融合。由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叠合、研究方法的类同、研究内容的近似以及互为补充的需要, 使这两门学科相互联系成为必然[5]。地理学是探讨人地关系的科学,从该角度讲生态学本身是地理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当代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经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至整个生物圈,其中一些宏观领域的研究与地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景观生态学是将现代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度融合,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持,研究大中尺度范畴问题的生态学,因此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是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景观生态学不同于传统的生态学,其区别表现为传统生态学是以生物为中心,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机制,景观生态学则强调以无机环境为基础, 以生物为中心, 以人类为主导, 正确处理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并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合理调控与规划。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但它首先是一个由不同的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实体,并依据研究尺度不同其组成内容和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景观生态学坚持了自然环境这一整体的概念,秉承系统论和等级理论的原则,使各个地理要素得以综合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相互联系,克服了分析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空间异质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无一不体现了地理学的广域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特点。此外,景观的研究尺度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尺度变化的同时生态学的格局和过程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在群落生态学部分的演替顶级理论中包括有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但如果考虑到尺度问题就会发现单元顶级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6]。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研究层次生态规律的尺度转换,即尺度推绎。尺度分析中涉及的粒度、幅度、范围等概念也无一不是地理学中所包含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传统生态学中没有体现。

不仅在学科基础层面,地理学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支撑,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相辅相成还表现在地理学的新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也同时制约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景观生态学从诞生到现在已逾70年,其研究内容从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计算、景观演变特征的追踪描述,逐渐深入到对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意义的探索,同时注重尺度效应的研究,并进一步向景观的生态服务延伸[7]。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多样化,涵盖了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此时,新的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纷纷涌出,如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斑块顺坡连通度指数等。众多新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离不开定量地理学的分析方法,而在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对象数据的连续获取以及区域格局的对比分析方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空间景观模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8],应用更加广泛,为景观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和景观管理评价提供了研究依据。

因此,在以人类行为为主导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地理学思维是理解和解决景观生态学中的科学问题的必备条件,具有一定地理学知识背景的人才会为景观评价及景观规划提供更宏观、更理性的视野。

三、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的障碍

在众多学科交叉类型中,景观生态学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十分普遍,在具体学科体系中表现为在传统生态学框架中机械性加入“景观生态学”课程。一定的分子、植物学、动物学知识积累有利于向生态学及不同分支学科逐渐深入,但离开地理学简单地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区域概念和大尺度的空间思维的缺失,从根本上限制了景观生态学教学的深入有效开展。

1.人类活动是导致景观变异与破碎化的根本因素。地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但传统生态学在认识不同生态过程关系中,忽视了人类行为的主导性,对人类行为引起的自然生态的变化缺乏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因此学生对景观进行分析时,忽略了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再塑造和人文景观的重要性,对教材中的内容只进行机械性理解,缺少发散思维。

2.地理学强调生态系统格局对地域的依赖性。地球各圈层中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内部的景观要素形态、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动态发展规律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对景观稳定性及功能的影响是综合的,表现为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理论。这一点在传统生态学中未得到足够的表达,限制了学生对景观多样性的理解应用。

3.景观格局与过程是动态性。传统生态学只重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忽视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不能从历史角度看文明发展和景观格局演替动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在生态平衡中未曾重视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实现。景观的时间演变是环境变化与人类行为的双重作用结果,地理学中对区域历史过程的研究为景观生态过程的动态性拓宽了研究视角,并为景观的现状分析和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4.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是景观分析的基础。景观要素结构、镶嵌性格局、景观变化动态模拟等过程,无一不是运用了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此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现代技术也应用到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分析模拟和预测评价等环节,该方面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缺乏直接影响理论的实践,影响学生动手能力提升。

四、地理学视域下的“景观生态学”教学策略

鉴于地理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学生的现有学科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各院校景观生态学设置及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师范大学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对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其主要目的为培养或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最终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全局的视角看待景观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地理学基础,增强地理学科认同

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限制了理工科本科生对地理学的认识,因此从意识上提升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是形成地理学思维的首要任务。综合探究式及引发式学习,克服惰性心理,从问题着手,激励学生主动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其形成地理学不仅是理论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等认识,自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参与到“景观生态学”的学习讨论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以契合本科生的理解水平

面对不同的专业,“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9]。首先要选择适合本科生接受范围的教材,根据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即结构、功能、动态和景观规划,选择教学侧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标识。其次,依据学生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分析教学的层次性,依次展开教学,对重难点辅以实践教学,避免由于基础知识缺陷影响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足,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生态问题多尺度分析能力

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内部及外部关注学生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内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地理学基本原理,重视人―地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等,突出人文关怀,在景观动态研究及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体现人的作用和需求,不拘束于具体的规范和指标。外部设置地理学相关的选修课模块,如“自然地理学”,“植被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以达到与专业课程的相辅相成。

(四)教学方法多元化,理论与实践并重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仅依靠教材内容不足以体现其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增加实践部分的操作。如通过课堂PPT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具体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亦可选择周围一定地域,通过实地测量与考察,对该空间内的景观类型进行规划设计等。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构架,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保证“景观生态学”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景观生态学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新技术的产生以及模型的建立拓宽了其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各领域的应用。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地理学、生态学等景观生态学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进展,并参与具体景观生态问题研究,促进优良的教学队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1-10.

[2]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3:1-5.

[3]肖笃宁.从自然地理学到景观生态学[J].地球科学进

展,1992,(7).

[4]何东进,洪伟,吴承祯等.景观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

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8).

[5]冯明义.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0,(3).

[6]张雪萍,张淑花.地理学学科体系下生态学课程的建设

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3).

[7]陈立顶,李秀珍,傅伯杰等.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

未来研究重点[J].生态学报,2014,(34).

[8]刘海燕.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学

报,1995,(50).

篇10

关键词:土地生态学;土地科学;课程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由“Land Ecology”翻译而来,根据国外的文献,“Land Ecology”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方法等与“Landscape Ecology”(景观生态学)基本相同, 但其使用不如“Landscape Ecology”广泛和普遍。中国许多学者参考国外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经历对土地生态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傅伯杰将土地生态系统研究(即土地生态学)归结为3个主要方面:土地生态系统形成、演替、结构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力)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最佳生态平衡的研究[1]。何永祺[2]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在生态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土地及其环境间能量与物质循环转化规律,优化土地生态系统对策和措施的科学。举[3]将土地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吴次芳[4]将土地生态学定义为“土地生态学是以协调人-自然-土地为核心,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制定的时间安排和空间部署的科学”。根据土地生态学的形成特点和学科性质,郭旭东和谢俊奇[5]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等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开展土地利用优化与调控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 二是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从以上对土地生态学的理解可以看出,土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即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所实施的综合工程技术措施)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6]。

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为中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土地生态学仍是当今土地科学体系中最为薄弱的学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提供某些破解“土地难题”的现实途径,还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土地生态学的重要理论研究, 构建知识体系, 推进学科建设,为我们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普遍认可,不少学者把土地生态学作为土地科学的一级分支学科,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5,7, 8, 9],谢俊奇[9]认为:未来20年中国土地科学技术应当大力发展3大技术体系和4大学科,这4大学科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生态学和土地规划学。在此背景下,不少高等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纷纷开设“土地生态学”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一轮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已将“土地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列入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培养方案,待出版)。本文根据土地生态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体系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在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土地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9]。它是一门新兴的有待精心培养的学科,也是一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与保护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学。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既研究土地生态功能、土地生态过程、土地生态变化、土地生态分异等基础理论,同时又研究土地生态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和设计、土地生态恢复和重建、土地的生态管理和管护等技术方法,还涉及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伦理、土地生态文明等社会科学范畴。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非常广。需要先修土地资源学、土地地理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等课程,拟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该课程将作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1. 基础知识部分

包括:①土地生态学的概念、产生的背景;②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任务、原则;③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中的地位、土地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④土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进行讲授。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态学基础知识,主要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未开设“生态学”课程缺乏生态学基础知识背景而设置,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等知识的一般性介绍;其次是其它学科应用到“土地生态学”的具体的相关理论体系,包括整体论与系统论、生态平衡及其调控理论、生态—经济协调论、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理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生态动力源-汇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3. 核心理论与技术部分

核心理论包括土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土地生态功能与过程、土地生态变化与生态分异等,以及典型土地生态系统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工矿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特点及人为干扰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核心技术包括土地生态分类与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土地生态工程、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管理等。为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掌握核心技术,该部分均设置相应的案例分析内容。#p#分页标题#e#

4. 实践应用部分

包括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环节。

除上述基本内容外,及时获得和发现土地生态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并将其不断充实到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内容中。

二、实践教学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通过实践教学, 使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和实际应用,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 并运用这些理论进行土地生态学核心技术的实践。为实现以上目标, 课程设置了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1——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通过生态足迹法分析评价某一给定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使学生掌握数据搜集处理方法、土地生态评价、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等评价方法和过程。

实习2——土地生态规划

结合给定项目区特点(如地理区位、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状况),通过土地生态分类、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分析及调整等步骤和环节,最后形成土地生态规划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

三、结论与展望

随着土地科学的发展以及土地利用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土地学科中, 为审视和研究土地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土地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可,作为土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在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土地生态学》这门课程非常必要。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本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设置了课程基本知识介绍、基础支撑理论、核心理论与技术等内容,核心技术部分均设置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相关技术与理论。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可操作性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作用,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J]. 生态学杂志, 1985, 4 (1): 35-38.

[2] 何永祺. 土地科学的对象、性质、体系及其发展[J]. 中国土地科学, 1990, 4( 2) : 1-4.

[3] 举. 土地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4] 吴次芳, 徐保根.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3.

[5] 郭旭东, 谢俊奇. 中国土地生态学的基本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1): 4-9

[6] 黄炎和.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7] 杨子生.2000. 试论土地生态学[J]. 中国土地科学, 14(2):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