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本知识学习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基本知识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基本知识学习

篇1

教学实践本质学说是关注教学活动从师生展开活动、学生获得一定的收获,到学生发生某种成长性变化的最终结果这一系列逻辑链条中的过程和最终结果的意义,作为中间环节的认识或意义获得只是达到最终发展目的的手段,尽管这一手段的获得本身也是作为过程的最初或显在的目的而存在的。

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同时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在广泛地社会调研和相关企业专家顾问委员会论证,调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分解成多个子目标,根据子目标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构建既科学合理又符合社会职业需要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电子电路、机械设计、服装鞋帽、航空航天、轻工化工等诸多领域。

三、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管理

在课时量上充分保证各个实验有充足的时间,从而使实验得以顺利完成,充分利用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师生交流的平台,加强现代化教学信息管理,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质的需要。

四、课程教学成果及特色

(1)产业化授课方式:所有授课环节都在机房进行,教师边授课边操作,学生可以当场操作加深理解记忆。(2)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一体性,为实训作铺垫。(3)工业化培养方案:学生实验和实训都以工业化项目团队的形式进行,强调知识能力的沟通和协作。(4)产学研结合:鼓励学生创新,全力支持并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程序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Autocad中级认证证书考试,带领学生画一些实际施工图,在实践中熟练和创新。

篇2

信息教育课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向前发展对相关人才需要的必然,是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众多课程中,基础工具性课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基础工具性课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颇大。教育部以文件的形式指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我们应该以此为指南,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

一、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关键

每们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的九九口诀表是基本知识,笔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基本知识,查字典、遣词、造句、谋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哪些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技能呢?一是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正确的开、关机程序,外设的调节与使用,如:显示器的调节、打印机、光驱、音箱等的使用。二是常用应用软件如:WPS、Word、画笔、书写器等的熟练使用和常用工具软件如kill、winzip等的安装和使用。三是熟悉键盘,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些是正确操作计算机处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实用的技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我们的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二、注重应用和与其它学科联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点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中,即只侧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系统,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还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呢?现在争论有了结果,大家趋向于后者。因为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学习计算机只是为了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能对将来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较快的适应。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体现在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教学中要落实信息技术的基础工具性地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尽量选择相关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实例,使计算机成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乐趣和事半功倍的效率。这些联系不仅仅只发生在计算机与语、数、外之间,我们还应与其他更多的学科联系,有多种途径的联系,如:利用计算机谱曲,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学习软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到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确实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是一们重要的基础工具性学科,不掌握信息技术就要被动、就要落后,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着力点

篇3

关键词: 非计算机专业 VF课程 教学内容

Visual FoxPro(简称VF)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数据库开发软件,用它来开发数据库,既简单又方便。VF数据库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的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计算机专业把它列为公共必修课[1-2]。此外,VF同样也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范围之一。

VF数据库面向的对象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和可视化发系统编程语言,是被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管理单位业务。学习并熟练掌握VF数据库,对于满足现代化社会需求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3-5]。熟练掌握VF数据库,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VF课程教学现状探究

VF数据库包含管理和应用程序的数据库,还含有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程序设计的内容都是全新的,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接受。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VF课程与自己专业不符,毕业之后较少使用且学习过程很枯燥,导致他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所以VF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存在学习态度差、兴趣不高、动手操作能力弱及基础较差的问题。

2.改变教学手段,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2.1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作为面向全校的公共必修基础课,非计算机专业人数较多。为加强教学效果,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2.1.1课堂讲授:利用形式丰富的电子教案,以多媒体授课为主,适当结合板书教学,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网络教学平台: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包含教学文件、课件、视频教学、试题库、案例、常见问题等资源。通过“视频教学”栏目,学生在课后随时复习和加强课堂讲授的内容;通过“常见问题”栏目,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课程中的普遍疑难问题;通过“案例”栏目,学生进行自测训练,随时了解自己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网上答疑”栏目,学生及时得到教师的现场辅导;通过“试题库”系统模拟考试,学生方便地了解试题形式、难易程度等。

总之,丰富的网上资源,建立起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2“自主学习”、“精讲多练”、“详细讲授”相结合的分层教学模式。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的差异性,VF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精讲多练”。对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面授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应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增加额外实验学时(以自约上机的形式),有较好的效果。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在完成基本知识和操作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编程探索。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2.2.1基本知识:介绍本章基本概念、方法,属于“精讲”内容。

2.2.2课堂训练:与基本知识配套的上机练习和操作性很强的知识,属于“多练”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2.2.3自学内容:是对基本知识的扩充。主要作为学生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钻研能力;在学时充裕时,也可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以扩充授课容量。

2.2.4习题:这部分习题有别于课堂训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便于学生复习和总结所学内容。

2.3考教分离,机考机改。

VF课程理论考试可以采用无纸化考试系统以题库的形式实现机器阅卷,更好地验证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随机抽取试卷,实现考教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机上考试不是简单模拟传统的笔试,而是根据本课程特点,实际评测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

2.4辅导答疑及作业批改。

VF课程内容较抽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程组老师在辅导、答疑及作业批改上需做到及时、认真,加强学生的基本训练,增强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为了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除了逐个地、认真地检查上机作业,还必须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结语

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VF数据库因为具有强大的数据和信息管理的功能成为计算机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VF数据库知识的学习对其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合国家教育局的育人要求及高校的课程大纲,在VF数据库教学过程中采用“立体化的教学环境”、“自主学习”、“精讲多练”、“详细讲授”相结合的分层教学模式方法,能够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使同学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VF数据库的重要性,在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真正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张生杰.VF数据库教学内容与方法初探[J].职业,2012,06:58.

[2]杨其鸣.VF数据库教学创新方法探讨[J].电子制作,2012,12:109.

[3]张云岗,侯真.高职高专院校VF数据库选修课程教学过程研究初探[J].技术与市场,2013,05:351+353.

篇4

关键词:项目驱动;计算机语言;教学改革;计算机教学;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4.024

0.引言

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有c、c++、Java、c#、PHP等,一般高校通常都会选择一两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所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并且该课程是后续很多专业课的基础,所以学好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时至关重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需要同学们在掌握基本语法知识点的基础上,多动手实践,能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1.目前计算机语言课程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虽然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但是目前计算机语言课的教学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上机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们学完一门计算机语言课之后只是简单的掌握了一些基本语法知识,只会做一些课本上的小例子,根本不能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精华,更不要说编程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了。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基础、字符串和数组、面向对象技术、异常处理技术、I/O及文件操作、集合架构、图形用户界面编程、数据库编程技术、多线程编程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知识,由于知识点比较多,涵盖方面比较广,又受到课程学时的影响,老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透彻分析,所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也很片面,只是一知半解。

2.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与我们忽视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制定了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方案,创建“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引入便于教学组织的典型案例项目,以典型案例项目的开发为主线,实施订单培养,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该培养模式将教学与项目融合,让学生在导师的系统规划下和指导下独立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完成开发项目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素质。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减少理论授课时数,删减一些不常用的知识点,加大实践性环节课时,增加学生上机时间,在考核方式上,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增加平时的比重,平时项目练习占50%,期末项目设计占50%,把学生的作品成果作为最终成绩的重要评判标准。

3.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对于项目驱动教学法,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打破现行的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开发完整项目为目标主线,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挖掘适合组织教学的完整项目,引入便于组织教学的典型案例项目,培养学生符合企业要求的工程应用能力与素质。

在每个教学项目中,导师对项目进行分解,提出工作任务,提供完成工作任务所应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学生们自主学习为主,导师辅导答疑为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任务具体分析设计,从而完成具体任务,对于较复杂的项目,采用模块化分层次逐步完成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分组的模式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导师对项目中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并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生完成扩展训练,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们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我们就引入了一个购物车的程序,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购物车中需要装什么东西,以及购物车有什么样的功能,并提供定义类的基本语法。这样学生就能应用定义类的基本语法定义一个满足自己系统的一个商品类,然后再设计出一个能够容纳该商品的购物车类,该购物车能够实现物品添加与删除并计算出商品的总价。最后老师在学生完成设计和编程后,总结一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思想,使学生们完全掌握并领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要点。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但掌握基本知识点,也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效果较好。

2、改革传统的考核体系,实行“能力学分”评价体系,增加平时项目任务的比重,把学生的作品成果作为最终成绩评判的重要标准。

传统的考试通常都是最后做一套试卷,一考定乾坤,一些学生考前把一些知识点死记硬背一下,考了六十分就万岁。这样的应试考试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打击,这种形式下培养的学生毕业就失业,找不到工作。目前的企业并不是不缺计算机人才,最主要的是现在的毕业生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实际动手能力太薄如,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我们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改革考核形式,平时项目练习占50%,期末项目设计占50%,以学生的作品成果最为成绩评定的重要评判标准。

实践表明:这种考核方法不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3、打破现行教材体系,以模块化手册方式,融知识与项目于一体,贯穿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23-35]。

对于目前市面上的教材通常都是以讲解基本知识点为主,各个知识点的衔接不紧密。我们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的同时,把企业的项目整理成册,挑选出知识脉络,以项目知识为主线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并及时进行总结、拓展和延伸,效果较好。

篇5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育

一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

应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及本专业领域计算机的应用现状。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应用,具有硬件(包括多媒体)设备选购、安装及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微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熟悉办公自动化的运行环境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知识,能实际掌握运用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或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相关的程序设计、程序开发和调试。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会使用Internet的基本工具,进行信息浏览及电子邮件的收发。熟悉本专业目前流行软件的使用,如各类CAI、CAD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做好更好的准备。要好好的利用网络资源,现在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在网上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使人们交往的领域空前地宽广,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信息化社会生存的手段。自从开始可以上网后,学生的眼界大开,激发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都迫不及待地上网,根据兴趣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二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和实验环境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脱节

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学科,各高校选用的计算机基础类教材内容普遍滞后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会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为本专业服务,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而这些教材的编写过程,不同于出于商业目的出版的培训教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审校周期。即使当初编写教材的初衷是要紧随发展的步伐,等教材出版,发到师生手中,也已落后,致使教师不能够把较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

2.教学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许多学生纷纷把学习重心放在考取证书上,希望通过各种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多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一般要参加全校统一组织的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由于教材编撰的目的并非单纯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指定教材与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之间存在一定脱节。

三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主要问题是缺乏硬件

硬件问题的解决,有待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有条件的高校通常都会比较积极地购买机器设备,但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由于缺乏相配套的软件,管理体制的落后和贫富差距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又使很多设备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机房变成了“绝密”之地。结果所配设备,只成了学校身份、地位的象征,并没为教学服务。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一些地方计算机教育资源极缺,连正常的教育都难以维持,而另一些地方资源浪费闲置情况则很严重。

2.主要问题开始由硬件转向软件

由于国家经费投入不足、软件盗版严重等原因,造成了目前教学软件数量较少、质量粗糙、实用性差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始自己培养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发课件,以供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之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对软件需求的矛盾,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四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措施

1.加强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

计算机教育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关键。首先要加快引进计算机师资,以保证教学正常运行。再次,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修学习,如有可能鼓励资助教师攻读更高学位,更新知识结构,使教师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时刻跟踪本领域的学术动态,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教学。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多数还运用以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与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倡“精讲多练”,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逐步实现以CAJ课件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计算机教学内容、手段实现现代化。

篇6

摘要:论文首先阐述了《计算机基础》的性质和开设目的,其次,就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今,伴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办公室,虚拟交往,数字化校园等。因此,计算机基础应用已逐渐成为现代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而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也愈发显现出来。

一、《计算机基础》的性质和开设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高校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信息化社会所必须的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网络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网络环境,为他们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本课程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沿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习使用计算机是为了适应将来本专业工作的需要,因此要更多地从应用角度出发,学习有关原理、概念和基本操作。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坚持广度原则,突出计算机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从实用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目的,真正使计算机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

(一)科学制定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授课方式

目前很多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问题的场所,我们应该科学制定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授课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教师指导下的自学

们应该克服目前课堂教学一讲到底的通病,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活动。自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教科书、讲义、参考书,独立进行实验、做练习等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智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自学活动千变万化的要求,达到灵活机动。比如:目前常用一些流行软件压缩软件winzip、动画设计软件flash、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下载工具、网络播放软件、豪杰超级解霸的使用及如何剪切、压缩、转换音频和视频文件等等,通过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指导等,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然后在各班分别找出几名优秀的学生,请他们结合授课内容或专业情况讲解某个软件的用法,并当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一经推出,学生的热情特别高涨,一方面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感到特别有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也各有所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

我们应该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为:笔试成绩+平时成绩+上机考试成绩。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加上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笔试成绩侧重于考查理论知识,上机成绩侧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侧重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956年,哈尔滨大学首先创办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分支的细化,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都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题,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2.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第三,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3.改革教学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例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3]朱洪,张卜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

篇8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分组教学;教学手段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all these year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teaching of the basic courses about the computer culture in the aspects of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improving the teaching patterns and applying reasonably the teaching methods, ect. This article especially shares the idea of group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attern.

Key Words: the basis of computer cultur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attern; group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为一种基本的工具,计算机的应用显得特别重要。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各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员所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教学目的就是要学员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员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并使学员掌握正确的学习和探索方法。学好这门课,可以激发学员对计算机的兴趣,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呢?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探讨。

一、调整教学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应用软件及网络基础与应用等几大部分内容。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数很少(我们学校只有50学时,包括理论课和上机课,比例为1:1),系统完整地讲完每部分内容是不可能的,同时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完全都是理论,而且有许多新概念和术语,学员难免会对这部分知识产生厌烦心理,原本认为非常有趣的得十分枯燥乏味,降低了学习热情。其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除了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外,其它主要内容都是操作性非常强的。基于这两些原因,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作了一些调整。首先,在不影响理解和操作的情况下,一些内容让学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另外在授课顺序上作调整,把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内容提前,而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放在最后,学员在前面上机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对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或产生疑问,比如文件属性和磁盘管理部分遇到的“字节”的概念等,带着问题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同时又不会降低学员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式

我们平时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先讲,讲授完一次课后下次课学员上机练习。但笔者发现这种教学方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接触机会增多,许多学员在入大学以前就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内容有过一定的了解或应用,比如他只是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等。这部分学员往往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师讲课时就不容易集中精神听讲。相反,与这些学员不同的是,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员,他们对计算机的接触很少甚至是没有,对计算机有一种特别神秘的感觉,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针对基础水平不平衡的这种情况,采用分级教学应该是最好的方法。但是,由于某种原因的限制,分级教学无法开展,于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旨在以小组为单位,使学员协作学习,加强动手能力。

在授课前教师要先摸清学员对计算机掌握的情况,然后对学员进行分组,两人或三人一组,有基础的和没基础的互相搭配。上课时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不先上理论课,而是倒过来,先上机。上机前,教师把要求学员完成的实验内容布置下去,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完成过程中,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方法,但要独立完成,而且要求考虑到尽可能多的情况,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完成。理论课上,教师把要掌握的学习内容总结出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员来介绍每一项内容的完成情况,并且列出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必要时让学员到讲台上来操作或讲解,大家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对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并解答学员的问题,下次上机时,学员再把自己有疑惑的或没解决的问题加以练习和巩固。

在小组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探索寻找而获得答案,增强了学员的成就感,而且有助于记忆,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了其独立求知与思维的习惯与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不同的学员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想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学习到对问题不同的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领悟;在共同完成过程中,对于没有基础的学员,在基础较好的学员的帮助下,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员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对自己又有一定提高。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员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学员独立思维、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又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合理应用教学手段

现阶段各高校的多媒体设备的配置都比较齐全,教师上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且以Powerpoint幻灯片居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该充分利用,但要合理。笔者认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授课当中,除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其它内容是不用课件的。

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应用基础 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教育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计算机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是本世纪知识型技术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工具性知识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教学内容繁多且较为分散,理论知识部分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系统组成、信息处理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操作部分有WORD、EXCEL、POWERPOINT、FRONGPAGE,IE及电子邮件等。

2.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特别是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而且不同于本身所学的专业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三年学习过程,该课程的学习时间只有一个学期。

3.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开设一定的基础课是必要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到底讲授多少内容为合适?每一部分的内容需不需要精简?

由于以上特点,《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难度比较大。为此,对于高职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教材、考核等方面作出改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多媒体教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黑板讲授法,但教师主讲的模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不过由黑板讲授改成了在计算机上演示讲授。由于用计算机演示方法进行教学,它的课堂容量远远多于黑板讲授法的课堂容量,学生的感受就是教师在满堂灌输,而对所学内容无法及时接受和消化,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初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重新整合,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由易到难,由实践到理论。先从英文打字、汉字输入等最基本的操作入手,然后逐步学习有关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操作以及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并在中间穿插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2.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加强上机练习,每堂上机课均设计难度适当和足够数量的上机操作题,并尽可能涵盖当次课的知识点,同时布置一些灵活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其余的内容略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强化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3.采用分级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尽管中学有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不少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由于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这就造成了学生起点的差距。同时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针对全校所有系科的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理工类、文史类、经济类、外语类等,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上机实践环节。教学对象的层次差异较大,因而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讲课时除讲授基本知识并适当拓宽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其掌握最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三)“计算机一级”考试和以应用为导向的能力培养模式相结合

我校学生在学完《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后,下一学期必须参加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虽然《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应采用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将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把基本理论知识和日常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既能增长学生的实际应用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建设高职高专的特色教材

我校目前选用的是江苏省统一的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考虑到本科院校学生的使用,该教材虽然几经改版,但并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尤其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太多、太难,没有实用性,学生的接受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教材的改革是必然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实用性。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基础教材的不能照搬本科院校教材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是本科计算机基础教材简单剪裁后的缩写本。教材内容要摒弃过多的、烦琐的理论陈述,尽可能突出实际应用,突出技能操作。

2.针对性。在内容的设置上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体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针对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五)考试方法的改革

成功的考核方案能给学生一个公正评价从而发挥考核的制约、激励、评价功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实行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案。理论和操作并重,使学生感到这种考核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证实自己的能力,更加重视平时上机实验课的学习。不要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个新课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总结经验,进而把高职模式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上好。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3-0620-02

Analysis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d Course Teaching Design

CHANG Juan

(Linfen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public basic course analysis, it expounded th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ideas in five aspects: the nature and tasks of the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arrangement, the design of course objectives, teaching media settings, teach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全国各个大、中专院校都开设的一课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课程大纲要求,教学过程是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的辅导为辅两者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由封闭教学向开放教育过渡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开放教育的特点,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利用学校提供的课本教材、机房设备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面授辅导、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中院校学生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是为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大专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学会至少一种输入法,学会操作电脑及简单的维护;熟练掌握Office套装软件中的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的使用及上网冲浪知识。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以就业为导向,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将知识传授、素质培养、能力提高、课程实训,即教、学、练、训融为一体化进行教学,以“必需”“够用”“会用”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舍去复杂、非实用的理论分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专科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分两学期开设,课内78学时。其中:课堂讲解18学时,上机实习48学时,定期辅导12学时。

2教学内容

紧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传统教学内容为基础,重点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办公软件的操作、国际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培养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综合应用办公软件能力,将“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最终目标。

3课程目标设计

3.1能力目标

1)具有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及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能力;

2)具有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能力,学会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具有利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能力;

4)具有利用Excel进行电子表格及数据处理能力;

5)具有利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及其处理能力;

6)具有上网操作能力;

7)具有使用部分常用工具软件的能力。

3.2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一种汉字输入法;

2)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界面操作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各种管理操作;3)掌握Word文档的文字的输入和基本的编辑与排版、表格的建立及编辑;

4)掌握Excel工作簿的建立及编辑、公式及常用函数的使用、数据查找、排序、筛选和数据的分类汇总;5)掌握新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及动画设置;

6)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简单使用;7)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4课程教学媒体设置及内容具体的安排

本课程内容及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和模拟考试环境软件等。

1)文字教材包括教科书《计算机应用基础》。

2)多媒体课件由代课教师自己制作。

3)模拟考试环境软件与文字教材相配套,向学生提供,其作用一是为了便于学生随时检验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二是模拟考试的题目形式与无纸化考试的题目形式相近,为学生适应无纸化考试打基础。

5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进行,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多媒体教学及模拟考试环境软件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课堂上课将讲解章节的重点、难点、要点;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内容,再配合要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观看多媒体教学课件;

3)完成思考题和作业题;

4)上机实验;

5)集中辅导和答疑;

6)使用模拟考试环境软件自测学习效果;

7)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将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的入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多、比较杂、更新快、学时紧;学生程度不一,教与学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必须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学有所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伟艺,王惠兰.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2009(4):17-18.

[2]柳青.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冯乃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意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