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孩子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教育孩子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教育孩子的差异

篇1

关键词: 家庭教育中西教育差异

一、引言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所有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中西方由于在文化、经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很多不同点,因此造就了中西方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中西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一些中国的家长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孩子只能顺从地接受一切。父母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孩子的自然发展,因此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权。而西方国家的家长注重给孩子自,让孩子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

中国的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做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天才”而扼杀了真正的天才。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集体活动、集体教育,学生在校的时间多以教导性强的课程为主,学生的自由选择相对较少。首先中国教育具有不实际性,所学的东西,费最大的力量才学到的知识,或者说是能力、本领,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其次是不人性化,人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像书呆子,这是在一种环境下、一种状态下被熏陶所造成的结果。在正当青春年少时,他们拥有的是被学习占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由于中国的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险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这往往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因此,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他们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因为从小到大孩子都是在他们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温室”中长大根本就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正因为这样,现在的大学生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

三、西方教育的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西方国家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险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他们无后顾之忧。只要孩子年满18周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性和同情心的人,父母就算尽到了义务,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到了大学,孩子就勤工俭学,换取生活费,实践使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他们的大学生活非常精彩,他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

四、中西教育差异

1.文化经济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同时所受的旧的约束也比较多,特别是封建意识的影响较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内敛、保守,不敢冒险。顺从与听话是好的教育的象征,这导致了部分孩子的思想扭曲。而且,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一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的一生都押在工作上。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工作好,就是好出路,也给他们脸上添彩。所以中国父母注重在教育孩子成“才”(就是学习成绩优秀,能考上好的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而西方国家,譬如美国,它只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人们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加上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在经济方面,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一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就是不错的,职业不分贵贱(在合法范围内)。

2.教育方式和教育观的差异

中国家长尤其是独身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到底,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不少家长怕孩子学坏或吃亏,限制孩子的自由,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这是导致孩子变得自私的原因之一。与生活能力相比,在学习上家长反而对孩子要求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苛刻的程度,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家长们的思想,孩子的成绩好和考上好的学校是孩子成材的标准。

在西方家庭中,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手但不放纵的手段。父母的责任是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和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而学习跟游戏的选择权都在于孩子自己。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孩子一旦出现错误或是养成不好的习惯从不袒护,而是教育他们知错能改。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上从不施加压力,他们认为孩子若有兴趣学就肯定会努力学好,而不用父母去逼迫。

五、结语

由于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文化、经济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反差很大。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好好沟通、交流,认为孩子做得好的要肯定,要加以鼓励;认为不好的要好好指导,而不是打骂,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出现了误区,对这一现状,家庭内外需要共同努力,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确定了“成人”教育的目的之后,父母应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自然就要让原先的片面教育变成全面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应该要平等对待,让孩子自由发挥,这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大脑开发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宽松”教育和“开放”教育也许才是改进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2007,3,(2):51-53.

篇2

节目中,西西的家庭是英国爸爸和中国妈妈的跨国组合,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他们有时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比如在处理西西和小马哥的冲突上,爸爸认为这就是孩子之间的打闹,不要上纲上线,而妈妈则认为孩子的行为必须严加管教,否则就容易成为道德问题;在写作业方面,西西的爸爸认为孩子刚上学,作业不需要一板一眼,他的思维不应该过早地被约束,而妈妈则认为作业就要整齐划一,按着顺序来,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长沙举办难得一见的球赛时,西西的爸爸和儿子一起向老师请假看球赛,他认为这种经历也是一种教育,而妈妈则认为让孩子请假看球是不务正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两个人的教育观点看似都有道理,所以一些父母在看过第四期的《一年级》后,就通过微信向我提出他们的困惑:中西方哪种教育方式更好?

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就专门研究过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差异。他指出,中国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中国孩子的逻辑思维比较强,在每年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数、理、化和计算机的获奖数以及总分成绩,往往是中国孩子得第一。而西方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从中小学到研究生阶段,学校都有动手的课程,他们的教育反对“纸上谈兵”,注意引导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林崇德教授提出了“融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T’型人才”型的观点,就是要融合中西方教育模式的优点,既要注重孩子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注意满足孩子的实践需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比如节目中西西的妈妈对他学习进行严格要求的态度是对的,不过还需要结合他爸爸更有创意的教育方式,像他通过扮演哈利.波特来教孩子们学英语,就会让孩子感到很新颖。

家庭教育需要自由与自制相平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对北京200多名孩子进行了19年的跟踪研究,最终发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大心理特征,他将此称做“两颗种子”:一个是主动性,一个是自制力。

根据“两颗种子”的强弱,他把孩子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两颗种子都很强的孩子,比如节目中的小苹果,她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班务活动上都是积极主动,而且纪律性和自制力都很强。

第二种是主动性强自制力弱的孩子,比如昊坨和西西,昊坨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能勇于表现自己,这是主动性的体现,但是他在上课时坐不住,一遇到事情就坐在地上大哭大叫,这属于自制力差的表现。西西也是如此,他能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敢于发言,但是他的自制力也不强,规则意识差,甚至为此而丢了班长的职务。

第三种主动性差但自制力强的孩子,比如小暖男,他的情绪很稳定,学习和做事也有很强的自制力和执行力,但是他很多时候不愿主动地与人交流,在面对竞争时也有一些退缩。

第四种就是主动性差,自制力也需要提高的孩子,而小马哥可能就属于这种类型,虽然他也很有上进心和竞争意识,但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表现得不够自信,缺乏一个积极面对的心态,而在情绪和规则意识上,他比昊坨更容易失控。

当然,节目中孩子自制力和主动性的表现也与他们成长阶段的特点有关,比如因为性别的差异,女孩比男孩的整体表现就更为出色。

毫无疑问,家庭教育应该是培养两颗种子都发达,即培养主动性和自制力都强的孩子,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我认为平衡教育的关键是父母要做到既民主又权威。比如培养孩子做事的主动性,就需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特点,给孩子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又要求父母敢于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说不,对于孩子错误的行为要进行正确的惩戒,让孩子承担他所能承担的后果,借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小学生爱学习比学得好重要

在《一年级》节目的第五期,孩子们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场考试――语文口语考试。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考试可能是让他们头疼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语言发展慢的男孩们来讲,让他们记住拼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节目中的小马哥、昊坨和西西面对看似简单的拼音时,个个面露难色。

节目中,父母帮助孩子应对考试的态度和方法,有些值得我们借鉴,有些也是需要我们避免的。比如小马哥的爸爸和西西妈妈指导孩子练习拼音的方法就值得商榷。小马哥的爸爸在教儿子拼音的过程中,采用高压态度,缺乏必要的耐心,特别在孩子没有进展时,忍不住用铅笔头敲了他的脑袋;而西西的妈妈也采用威胁要罚写的方式,逼他认真学习,结果弄得孩子边哭边学。

节目中的父母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教育问题: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焦虑造成了孩子的童年恐慌。许多父母在面对考试时往往比孩子还要紧张,在我微信所收到父母发来的咨询问题中,近一半都是与孩子的学习相关。

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爱学习比学得好重要,小学生关键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当孩子面临过高的学习压力,缺乏快乐体验时,他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更有可能产生厌学。在这方面梓公主的爸爸采用的方法就很好,他通过模仿灰太狼和喜羊羊的对话,让女儿来练习拼音;而昊坨的妈妈做得也不错,在检查孩子作业时,她首先表扬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再指出孩子的不足,这就避免出现过度打击孩子积极性的情况。

篇3

关键词:《刮痧》 文化差异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民族习惯和文化风俗。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与矛盾,这主要是由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的。在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当今社会,很多领域都开始积极关注这一现象,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展现了有关跨文化差异的电影电视,它们绘声绘色的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郑晓龙导演的《刮痧》就是一部经典的讲述跨文化冲突的产生与解决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在美国生活了八年的中国人许大同的遭遇,因为“刮痧”引起了一系列的事情,被迫与孩子分离、与朋友吵架、与妻子分居等等,而这一切的发生都离不开文化冲突。然而这些文化冲突的产生与解决又为汉语国际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启示。以下就先简要分析电影中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

跨文化差异及原因

第一对矛盾是许大同和约翰。他们俩的矛盾贯穿了整个电影。

电影开始,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他老板约翰的儿子保罗一起玩电子游戏的时候产生了冲突,丹尼斯打了保罗,许大同坚持让丹尼斯给保罗道歉,约翰则一直说“这不算什么”,“孩子打架一会儿就好”,“算了吧”等话,但是丹尼斯不认错,许大同就当着约翰一家和自己的妻子打了丹尼斯。在影片的后面,许大同向约翰辞职,说约翰出卖了他。约翰争辩着认为自己只是说出了事实,许大同不该打孩子。许大同面红耳赤的回应:我打他是尊重你,给你面子。然而约翰不以为然的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你打孩子是为了对我的尊重?

这个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习惯性的认为孩子是属于父母的,父母有权力管教自己的儿女,“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好人”,所以在孩子犯错且不认错的情况下,一般会用打骂的方式教训小孩。而西方国家崇尚民主、人人平等,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也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不论事出什么原因,都不能打孩子。这是约翰和许大同不能相互理解的第一个原因。第二,约翰怎么也想不通许大同打孩子是因为要给自己面子。而这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面子思想和重朋友的表现。

他们的另一个矛盾,许大同请约翰当他的律师,他说约翰知道他有多爱丹尼斯,而且是最好的律师,又是他最好的朋友。约翰很犹豫,说家庭法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要求许大同最好延迟听审,好找个真正懂家庭法的律师,但是经过许大同的劝说他还是答应了许大同。在听证会上,约翰本来在为许大同说好话,但是看到对方提供的有丹尼斯背部伤痕的照片时,就生气的问许大同:“你怎么能这么对待你的儿子?”许大同解释这是一种中医疗法。约翰不能理解,认为这个如果都算作治疗,不知道什么才算是虐待儿童。

这跟上一个关于朋友的原因是有联系的,中国人重视朋友,这在古代就是有根据可循的,“士为知己者死”,大同之所以没有找家庭法的律师而寻求约翰的帮助,是因为他相信约翰作为他的朋友会尽全力的帮他,即使约翰只是一个版权法律师。而西方的个人主义更为突出,并且相信证据,什么都需要证据,证据是高于人情的,所以当对方拿出了丹尼斯背部的照片时,约翰选择不再辩护。

还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在第一次听审会法官问许大同是不是他对丹尼斯刮痧,他为了掩护他爸爸撒谎说是他做的。但是后来许大同的父亲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找到约翰,用图画告诉约翰,给丹尼斯刮痧的是他而不是许大同。约翰问简宁许大同为什么不告诉法官而要自己承担呢?简宁说:“因为他是中国人。”

这虽然不是许大同和约翰的正面冲突,但是却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对待父母的方面。在中国人的心里,“百事孝为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根深蒂固,我们认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也不会真心的对其他人好。许大同要给爸爸办绿卡,所以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有任何闪失,他替爸爸担下了责罚,宁愿自己受苦也要瞒着父亲,不让父亲担心,这是一个中国人对孝的诠释。也就是那句“因为他是中国人”的含义。而在西方,老人和儿女也是平等自由的个体,儿女成年后一般不会跟父母一起住,父母就算年迈也不会要求必须跟子女住在一起。而为了父母在听证会上撒谎也是违法的,法律就是法律,即使再大的人情也无法撼动。

许大同和约翰鲜明的代表了两种文化,他们的冲突绝对不是个人的,而是中西方文化在融合中不可避免的。

第二对大的矛盾是许大同和儿童福利局为代表的一群人的矛盾。

丹尼斯由于摔到了头被送进医院,医生在检查时发现了他背上的伤痕而通知了儿童福利局。儿童福利局认为孩子长期受体罚和忽视,应该由州儿童寄养中心监护,并将许大同告上了法庭。他们主要有两次交锋与矛盾:

第一,儿童福利局认为孩子长期生活在危险的环境中,证据就是丹尼斯背上的伤痕。这一点引出了电影的主线:刮痧。照片一出,连约翰都相信许大同在虐待孩子。许大同向法官解释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几千年来中医认为人有七经八脉等等,但是这样的解说外国人无法理解。

前面也提到证据在西方社会的重要性,许大同并没有举出“经”和“气”的科学依据,“刮痧”在美国的法律中也是不被承认的,唐人街的中医更没有人愿意出来作证,所以法官不相信许大同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二,第二次听证会上儿童福利局传一个护士,护士证明在丹尼斯要出生的时候许大同并不在场,当时简宁羊水破了,胎位不正,需要进行紧急剖腹产。护士传呼他,但是许大同在开会,说要保住妻子,不管孩子。护士便认为许大同的会比孩子更重要,一点不在乎孩子的生命,不给孩子出生的机会,甚至怒吼:“你们这些东方人真野蛮。”这可以算做是电影的又一个点题之笔。

关于这一矛盾的原因,许大同用中国的一句谚语说“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告诉他们“那是人之常情”,在中国人的心中,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只要妻子活着,他们还会有孩子的。而西方注重人权,无论怎么样都不能轻易的扼杀一个生命。这又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差异。

电影中所展现的文化差异不止这些,这些矛盾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后果,比如大同的父亲被迫离开了美国,即使他很想与儿子生活在一起,但是他说的一句:“那的人至少讲的都是中国话”,道尽了文化冲突给人带来的不适应。为了能将 丹尼斯接回家,许大同和简宁选择分居。丹尼斯住在福利院以为爸爸妈妈不要他了,这些都是跨文化交际带来的。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正是因为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有这么多的差异和由此带来的冲突,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才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我们常常会在一些外国人口中听到带有地方方言的普通话,这样乍一听来觉得他们学习得非常地道,但是细细想来却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他们可能会在不该用的地方用了,或者掌握不了其中的褒贬,以至于让听的中国人啼笑皆非。这就是没有体悟到真正的文化含义的后果。文化教学近几年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特别是那些与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更是教学中的重点。我们需要遵循有针对性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

第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介绍了很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与交际能力。而且在未来国际化的社会竞争中,只会那种语言的写法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能说能交际,这样才能成为国际化的人才。为什么说要学生大力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呢?因为语言、思维、文化三者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息息相关的。虽然说思维模式是一个人从小就形成的,很多人也认为思维模式很难改变,但是留学生若能首先尝试着以汉语思维来思考,或许阻碍也就能小很多。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老”字是非常忌讳的,因为这个字容易使人联想到“迟钝”、“生病”、“顽固不化”等不好的意思。但是在中国却正好相反,中华民族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老”一般是用来尊称有地位的人,例如“老前辈”、“元老”等等。又比如说在隐私方面,中外文化差距巨大,中国的大多数人在朋友家人之间隐私是很少的,朋友见面经常谈论的就是工资、子女之类的事,并且这样做也显示你交朋友是诚心诚意的。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些东西纯属个人隐私,若是被直接问到了这些问题,就会使场面非常尴尬。所以,不论是留学生还是在自己母语国学汉语的学生都应该培养起中国文化思维模式,用另一种思维模式学那个国家语言是很有好处的,这样能使自己对汉语与其母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产生敏锐性和处理的正确性,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虽然文化差异无法完全消除,就像许大同和简宁意识到他们始终有着中国人的性格,于是开始教丹尼斯说中文一样。而且这些差异如不努力克服还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但是在人们不断的努力和趋同中它会慢慢减少,存有文化冲突的人会逐渐理解对方的想法。影片中也无时无刻不灌注着这种思想,比如许大同的父亲在北京买了几本刮痧的书寄给他们,还托人去复制关于刮痧的资料片,希望对问题的解决有帮助。儿童福利局的工作人员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对了。影片的最后约翰去体验了刮痧,理解了许大同说的话,并找到儿童福利局的工作人员解除了误会,法官也取消了禁令。

许大同的名字里也包含着中国古代儒家“天下归一”、“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这也是这部影片的精神内核,只要人们不断的努力,永远用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思路来看待和理解异文化,那么,我们终将拥有一个永远和谐的世界。同样的,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时刻保持高度的文化敏锐性,注意将有差异的文化内容讲解给学生,并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国际汉语教育也会越来越顺畅、成功。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肖仕琼.从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看电影《刮痧》的中美文化差异[J].绥化学院学报,2009(6).

[3]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梁漱溟.东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 《推手》 霍夫斯泰德 文化维度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李安执导的电影《推手》是跨文化交际典型范例。故事发生在美国,计算机博士朱晓生在美国娶妻生子,为尽孝道把父亲接到美国生活。洋儿媳玛莎是自由作家,觉得公公的到来侵入了她的私人空间,干扰她写作。以父亲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以洋媳妇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引发了系列冲突,体现了中美价值观的不同。我们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标准探讨电影反映的中美价值观差异。

二、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是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吉尔特・霍夫斯泰德于20世纪60年代末对IBM跨国公司的40多个国家分公司员工进行文化价值观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文化维度理论从提出到拓展完善,总结了研究和对比分析国家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松散联系的社会:人们只照顾自己及其核心家庭”[1]80。集体主义是指“人们从出生起就融入到强大紧密的群体当中,这个群体为人们提供终身的保护以换取人们对于该集体的绝对忠诚”[1]81。这一维度用个人主义指数衡量,指数数值越大,社会个人主义倾向越明显;反之,社会集体主义倾向越明显。

2.权利距离

霍夫斯泰德将权利距离定义为“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弱势成员对于权利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纳程度”[1]49。任何社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现象,但不同社会的弱势群体对权力不平等的分配状态接受的程度不同。对不平等状态接受程度高的国家为高权利距离国家,这样的国家,下级直接与上级商讨问题的可能性很小;反之是低权利距离国家,这样的国家,下级容易与上级商讨问题甚至反驳上级的观点。

3.不确定性规避

霍夫斯泰德将其定义为“某种文化中的成员面在某种不确定的或未知的情况时感到威胁的程度。此外,这种感觉经常通过紧张感和对可预测性的需求表现出来”[1]177。具体表现就是文化中的成员对成文和不成文规定的需求,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比低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更重视和依赖成文规定。据调查结果,中国和美国的指数都较低,中国大陆指数为30,美国指数为46。中国是低不确定规避国家,美国是高不确定规避国家。

4.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

这组术语是指“由社会和文化决定的性别角色”[1]123。阳刚气质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别明显,男人表现得自信坚强,具有竞争力;女人则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相反,阴柔气质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这一维度用阳刚气质指数衡量,阳刚气质指数数值越大,该社会阳刚气质越明显;反之,该社会阴柔气质突出。结果显示,中国社会阳刚气质指数为66,美国社会为62,都是阳刚气质突出的社会,相对而言,中国文化更加具有阳刚气质。

5.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长期导向文化的社会更倾向于社会稳定和长期利益的获得;短期导向文化社会则更倾向于当下需求的满足。中国在调查的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美国排名第31,中国是长期导向国家,美国是短期导向国家。

三、霍氏理论与电影《推手》

接下来,我们结合霍夫斯泰德五个文化价值维度理论,分析电影《推手》的中美跨文化交际冲突。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据霍夫斯泰德的调查结果,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美国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朱晓生将父亲接到美国,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凸显了朱晓生重视大家庭关系的集体主义文化特征。在美国,个人主义意味着追求对个人自由,尤其注重隐私,人们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玛莎不希望公公和他们一起住,但朱晓生不理解妻子对父亲到来的过度反应和排斥。

“自然环境是文化特质的历史缘由”[2]30,从自然环境差异出发,我们能逐渐理清中美两国个人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区别。中国文明是大河文明,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明,这样的经济形态下,人们安土重迁,团结协作从事生产并以集体力量抵御自然灾害,自然而然形成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社会文化形态。“在血缘关系至上的宗族集团中,道德是建立宗族内部秩序的主要工具,其中‘孝道’更是维系家庭中长幼尊卑名分和体现个人对家庭人身隶属关系的基本原则”[3]53。《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夫孝,始于是亲,中于侍君,终于立身。”[4]6这正是儿子朱晓生在美国取得事业成绩以后将父亲接来颐养天年的思想缘由。相反,美国文化属西方文明,西方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海洋文明中孕育成长的工商业文明奉行独立自由平等的处事准则。西方不是没有“孝”,但这种“孝”以个人本位为基础。《圣经》是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也要求信徒孝敬父母,这种尊敬“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平等”,“他们虽然也敬父母,但父母的位置在神之下”[5]291。不同于传统中国三世同堂的联合家庭模式,最早的北美殖民者从欧洲大陆移民到北美大陆,“由于移民家庭的不稳定性,……三代同堂从移民时期一开始就很少存在”[6]36。美国文化中,孩子长大成人后不管结婚与否,都会搬离父母家分开居住。关于赡养老人,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大多老人也不想依赖孩子的赡养,这正是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反映。

受集体主义思想影响的朱晓生将父亲接到美国的家中居住,必然遭到信奉个人主义的妻子的反对,夫妻间冲突无可避免。

2.权利距离

影片中,儿媳妇玛莎和公公老朱的冲突最明显。老朱看电视会把声音开很大,使儿媳妇无法专心写作,儿媳妇便把耳机给老朱,示意他安静一点儿。两人单独在家吃饭,玛莎没等老朱上桌就自己吃起来。全家人一起吃饭时,老朱夹肉给她,希望她补补身体,她却不领情说“NO”,夹给孙子,她也拦着说这不适合孩子吃。老朱和儿子说话,玛莎在旁争夺话语权。在老朱看来,玛莎不懂孝敬父母,不会关心长辈。

不仅是生活相处方面,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老朱和儿子儿媳的分歧也很大。如杰米在吃饭,突然想看电视,玛莎说喝完牛奶才能看。老朱则“批评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宽容,缺乏家长的权威”[7]108。老朱教杰米家乡的颠倒话娃娃调时,念到“出门看到人咬狗”,孙子立刻反驳,应该是“狗咬人”,但老朱硬是纠正孙子念“人咬狗”。相反,西方家庭教育目标是“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大人只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8]173,影片中,杰米给玛莎讲自己编的故事,玛莎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尊重孩子的创意,由衷夸奖儿子。

传统中国重视宗法人伦和等级秩序,讲究礼法和“三纲五常”,其中的“父为子纲”足以体现中国是典型的父权社会国家。因此父亲会因为洋儿媳不礼貌的行为生气。也是在这种家长权威思想影响下,老朱不认同儿子儿媳对孙子“客气”的教育方式,他教育孙子时,按照“中国家长喜欢包办一切,总是强制性地要求孩子顺从长辈的意愿和看法”[9]247的做法,不允许孙子进行独立思考。相反,美国是一个低权利距离的国家。玛莎认为,公公虽是长辈,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来源于清教主义的个人主义思想让玛莎坚信个人意志的独立性和神圣性。“在理想的家庭中,成年人是相互独立的”[1]55,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父母,因此玛莎不会像中国儿媳一样毕恭毕敬地对待公公。教育杰米时,她也更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对世界的看法。因为在她的观念里,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完整个体,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孩子。

3.不确定性规避

从电影中我们也能看出两国文化由此产生的交际冲突。电影中,孙子杰米不想吃饭,突然想看电视,玛莎说喝完牛奶才能看。老朱感叹美国人教育孩子就像做买卖,什么都谈条件。相反的例子是,玛莎生病住院,只有老朱和孙子在家,孙子担心妈妈和埋怨爷爷而不想吃饭,老朱则关心地用勺子喂他。

美国文化传承了发源于海洋的商业文明思想而具契约精神,这可追溯到《圣经》中的契约精神:“一个个人或家庭集团通过与上帝订立契约而成为公民,他们同意遵奉上帝的律令,并慢慢演变为在西方起到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5]292而中国文化孕育于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之中,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和情感,重道德轻法律,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教育也是“修身齐家”,“内圣外王”,讲求内在的德行。由于两种不同文化影响,玛莎与孩子沟通时更加理性,习惯用理性的规定和孩子达成一致,而老朱和孩子的交流更注重内心情感。因此老朱自然反对玛莎和孩子的“谈判”,感叹:“美国人教育孩子就像做买卖,什么都谈条件。”

4.阳刚气质――阴柔气质

电影中,玛莎反对老朱的到来,除了受个人主义思想影响,更主要的是她反感老朱不礼貌的行为。玛莎是自由作家,在家写作需要安静的环境,但老朱看电视时总把声音开得很大,这无疑干扰了她工作。老朱虽接受了玛莎给他的耳机,明白玛莎希望他安静一些,但看得开心时,还是忍不住跟电视里的戏曲唱起来。

这一冲突体现了以玛莎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和以老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态度的不同。玛莎几乎每天待在家里,除了照顾丈夫和儿子的生活,写作是她最重要的事情,更是她的事业追求,是她社会价值的体现。中国文化比美国文化更倾向于阳刚气质,传统观点认为女性的责任就是哺育孩子,照顾家庭,忽视女性的社会价值。正是这一思想使老朱没有重视儿媳妇的工作,没有认识到她工作的意义。试想朱晓生在家工作,老朱应该会安静很多。

5.长期导向――短期导向

电影中,玛莎因老朱到来而向朱晓生提出买一套大房子,但朱晓生拒绝了,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钱。于是玛莎建议向好友的公司贷款,朱晓生也断然拒绝。夫妻俩买房的不同意见也能看出中美不同的思想文化。

中国自古崇尚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条古训就告诫中国人应该生活简朴,不能只顾眼前享乐而不为长远考虑。美国文化相反,具有较强的消费倾向和享受生活的意识。“在长期导向程度高的文化中,家庭生活是一种注重实效的安排。孩子们学会节俭,不异想天开地认为自己的愿望能够立刻实现”,“在长期导向程度低的文化中……倾向即刻的满足和消费,顺应社会的消费趋势”[1]226。如此,朱晓生和玛莎在买大房子的问题上产生矛盾。但最后因为家庭矛盾激化,老朱离家出走,朱晓生才下决心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希望足够的生活空间能减少家人间的不愉快,这一决定也是为了长远的家庭安定。

四、结语

电影最后还是给了观众较圆满的结局。老朱经历种种冲突后,接受了美国个人主义文化,搬到中国城独居,家人常去看望他。玛莎也经历了跨文化适应阶段,在新家为老朱布置房间,暗示能与中国公公建立较亲密的关系。这让观众看到中美跨文化交际冲突和缓,文化适应融合的趋势。可见,跨文化交际中应摒除文化中心主义,提高文化包容意识,实现价值观的相互理解共通。

注释:

①霍夫斯泰德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进行了五项维度的指数调查,为方便比较,本文直接取中国内地的维度指数作为中国社会的指数代表。

参考文献:

[1]霍夫斯泰德.李原,孙健敏,译.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3.

[4]【唐】李隆基,注.【元】吴亮,编.【元】许名奎,著.陈富元,译注.孝经・忍经・劝忍百箴[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2002.

[5]万敏.从电影《推手》浅析分别以“孝和敬神”为核心的中西孝文化差异[J].海外英语,2013(19).

[6]杨志华.文化价值观视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6).

[7]刘政仙.电影《推手》的跨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1(22).

篇5

充当参谋和救火队员的婆婆

在美国的祖父母看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包括养育小孩,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祖父母还是乐意助一臂之力的,但绝不是义务。就我的婆婆来说,她是乐于帮忙的,但一般属于救急型的,比如我和先生要出差,或者是遇上纪念日要过二人世界等。另外,婆婆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偶尔也帮我做参谋,给一些育儿的建议供我参考,一般是善意的沟通,并不强求我一定要接受。

单位举行圣诞节的酒会,正好先生出差,我临时请婆婆照管女儿几个小时,没想到她善解人意,非常支持我出门。临走前,女儿从我的怀里挣扎着被抱了出来,然后就是哇哇的几声大哭。我当时真是不舍,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这时婆婆对我说了几句话,对我震动很大。大意就是孩子哭是正常的,大人要让自己有些免力,如果因为孩子哭,就割舍了自己的生活,会宠坏孩子的。哭过几次后,孩子自然而然就适应了。其实婆婆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作为妈妈要学会善待自己,不能为了孩子就失去自己的生活。之后我也会偶尔给自己放个小假轻松一下,这一切之所以变得可行,源于婆婆背后的支持。

原来是这样的:美国的祖父母们有很强的边界意识,知道自己的角色与孩子父母的不同可以给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但不会包办代替,更不会强势介入,充其量当个参谋,或在背后默默支持。

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孙辈

婆婆的晚年生活很潇洒也很充实,她的孙辈加起来有5个之多,虽然她不会整日里围着他们转,但总能抽出时间去探望。在寒暑假,婆婆会把孙辈接到家里住上几个星期,或是带着孙辈一起出去度个短假,享受和小辈们单独相处的机会。

我们和婆婆住得不太远,每个月和她有约定好的祖母日,这一天,女儿有更多的机会和奶奶待在一起。婆婆对孩子很有耐心,总能想出新鲜的花样,孩子和她待在一起不会闷,还能有所收获。婆婆很珍惜和孙女在一起的时光。女儿喜欢捡秋天的落叶,婆婆就带着她,大脚小脚地走到树林中,收集吹落在地上的树叶。婆婆有时候也会童心未泯地和孙女一起玩手指画,上次女儿带回一张二人用手印和线条一起创作的可爱毛毛虫。她还喜欢坐在露台的摇椅上,和孙女依偎着一起看天上的流星。婆婆退休之前是儿童阅读治疗师,很愿意给小孩子读故事书,出于职业习惯,她每次都会认真地纠正孙女的发音,这让女儿比同龄孩子在发音上标准了很多,而且词汇量非常丰富。

原来是这样的:美国祖父母有自己带孩子的方式,并不认为天天和孩子黏在一起,就是十足的天伦之乐,他们不把自己和晚辈的关系看得那么重,相反与孙辈适当保持距离,反而产生美,不仅不会影响亲情的纽带,还能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做到时时牵挂。在他们看来,隔代亲应该是没有任何压力地和孩子在一起。

尊重孩子父母的育儿决策

试想如果一件事上,父母对孩子说不能做,而祖父母却说可以做,口径上的不一致势必让孩子的思维出现混乱。一次我误以为女儿抢了别人的玩具而让她去罚坐,当时婆婆没有出面护着孩子,只是默默在一旁听着,后来她悄悄把我拉到一旁,解释了事情的原委,说其实是我错怪了孩子,因为孩子是我的,她尊重我管教小孩子的权利,尽管有些不认同我的做法,但没必要当着孩子的面让我难堪,事后和我解释清楚就好了。

听到这儿,我感谢她的开诚布公,让我意识到错误后,能及时采取一些弥补的措施,避免孩子的心灵受伤。女儿曾有一段时间很爱吃甜食,怕她长蛀牙,我一直是严加控制,并就这个问题还和婆婆讨论过,她对此表示同意。每次去看婆婆,当女儿眼巴巴地看着罐子里的糖果,婆婆总会当着她的面问:妈妈同意了吗?如果我摇摇头,她不会主动给女儿,表现了对我这个当妈妈的最基本的尊重。又过了一段时间,当我们再去她家时,糖果已被悄悄地换成了蔬菜圈。孩子也是会看事的,知道这件事上是她娘说了算,就是奶奶也是和我站在一条战线,自然没有什么救兵可搬。有时婆婆为了哄孙女开心,私底下也会用糖果贿赂一下孙女,但我相信那只是偶尔为之,至少当面征求我的意见,学着配合我的教养方式,则是对我育儿观的基本尊重。

原来是这样的:美国祖父母通常不会把自己培养孩子的经验,直接用到孙辈身上,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毕竟是父母应负的职责,所以一般不会干涉太多。在教养女儿的问题上,婆婆会,总是尽量与我们采取一致的教养原则。

有原则地疼爱而不溺爱

女儿过生日,婆婆送来了个长长的盒子,女儿好奇地打开,里面是一个维多利亚的复古娃娃,虽然是用过的,但被保存得很好。婆婆开门见山地打开了话匣子,说她小的时候,母舍不得买新娃娃给她,直到一次邻居出售旧物,她眼巴巴地望着剩下的唯一的娃娃,母亲不忍心看着她的样子,用25美分买下它,从此这个娃娃一直跟着她,成了她小时候心爱的玩具,还给它起了名字,并把它视作家庭的成员。即使是搬家,还是舍不得丢掉,直到现在仍然很珍视。她继续说到:“我看Katie(女儿的名字)每次过生日时,都有很多新礼物,好多都是玩一次就扔在了一边,买新礼物真的是有点浪费,与其买新的,还不如送她特别的礼物。”

篇6

那个周末的早晨,我起床后,见家里静静的,房东夫妇不知有何事都出门了。我写完作业,就一个人在院里游泳,有心想出去,但又觉得太不方便了,因为休息日澳洲的公车发车间隔很长时间,几乎一小时,加上天气炎热。这时他们家老大开车回来了,一看他就有着那种印第安血统,棕色的皮肤,细长脸,头发带着自然卷。巧的是他回家取一件东西,他回过头问我:“如果你没事,想出去玩儿,也许我能送你过去?”我一下没了主意,去哪呢?英皇公园、费里曼特儿,海滩我都已经去过了。他提议:“要不这样,我带你到处转转,路上你喜欢哪就在哪儿下车。”好主意,我们一起坐车出发了。车开了不远,我看见一处公园,有秋千及各种健身设施,有很多小孩子在那玩,我说:“我就在这玩会儿,然后自己回家。”

下了车,我走过去,坐在一条木椅上。这个公园很小,建在一大片草坪上。都说澳洲人是最会享受生活的,从他们每个人脸上悠闲淡然的神情就能感觉出来,那是一份无需积攒的自然闲情的流露,大自然也是如此厚待他们。天空是那种纯粹的蓝,姿态各异的白云飘来荡去的,各种飞禽在草坪上踱步觅食,一副雍容优雅的形象。你可以什么都不干,就这样坐着,都是一种无上的享受。也许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好多留学生觉得澳洲太闷了,无聊,像个大乡村,我却特别喜欢。

公园里有十几个小孩子,我很有兴致地看着他们玩,我还特别注意到一个小女孩,不到两岁吧,她长得超可爱,睫毛长长的,卷卷的,小脸粉嘟嘟的,像个小天使,谁见了都忍不住想亲她一下。当时小家伙想滑梯,却上不去,小腿很努力地往上抬,就是不行,我忍不住过去抱了她一下,她往下滑的时候,乐得咯咯直笑,这时跑过来一个四岁多的小男孩,很调皮,拉住我的手就跑,小姑娘急了,在后面摇摇摆摆地追,啊,啊,急得直叫却并不哭。男孩子拉我躲在椅子后面偷笑,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兄妹俩。这时他们妈妈过来了,她长得真漂亮,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还有一种逼人的高贵气质,我由衷地夸道:“你的孩子真可爱!”她淡淡地和我聊了几句,在哪里上学,过来多久了等等,没说了几句,两个孩子没耐心了,非要缠着我陪她们玩。他妈妈问我:“看得出来,你很喜欢孩子,如果有时间的话,你愿意帮我照看孩子吗?”我忙不迭地说:“愿意,愿意。”对我来说这真是求之不得的美差。她说她叫西尔维娅,以前有一个英国女孩给她看过孩子,一小时5元。她试探地问我,这个价钱对我是不是也ok。“当然,和这么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即使不给钱我也很开心呢!”我生怕丢了这个机会。她笑了,看看表,说道:“时间也不早了,两个孩子也玩得累了,正好我家离这不远,你和我们一起回去认个门吧。”

果真不远,开车几分钟就到了,离我的寄宿家庭也不远。一座豪华的两层别墅,座落于海边坡地,院子足以1000平米,家里孩子们除了卧室,还有专门放玩具的房间,客厅走廓铺着纯白色的羊毛地毯,最特殊的是孩子父亲的办公室,那不是普通的门,很隐蔽,像一个大柜门,一眼发现不了。根本不知道门后别有洞天,里面是一圈大桌子,两台电脑同时工作着,那就像一个科学家工作的密室。院子里除了秋千、滑滑梯,还有蹦蹦床,就像我小时候在公园玩的那种。你猜还有什么?――树屋,就是几年前我们国内风靡一时的“小鬼当家”那样的屋子,只是比它还大。

时间还早,兄妹俩不想回屋,就在院里的草坪玩,一会儿袜子掉了,脸上蹭了土,索性在地上打滚,他妈妈都不阻止,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不像国内的父母,陪着孩子的时候,神经绷得很紧,一看苗头不对,随时像救火队员一样往前冲。

我和西尔维娅坐在地上聊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说起了我的日记本,从我出生到三岁,每一天妈妈都有记录,它填补了我生命中三年的记忆空白,对我来说,它比世上任何书都好看,她一听,眼中亮光闪闪的,这真是一个好办法,我怎么没想到呢,Snowy,真该谢谢你,我给孩子们拍了很多DVD,但文字的魅力是任何别的替代不了的。我可以从今天起开始给他们记录。原来,西尔维娅毕业于伦敦政治学院政治经济系的硕士,孩子出生后,就辞掉高薪工作,一心在家带孩子,这要是在中国,按我们的价值观是无法接受和理解的,但她觉得工作机会一生会有很多次,但孩子的成长是唯一的,不能复制重来的,更是无法弥补的。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我强烈地感到中西方在教育孩子、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

西尔维娅站起身来:“我去准备晚餐,你帮我给他们念一些童话故事吧。这样我晚上就会有点时间了。”杰克领着我和他妹妹上了二楼,楼上有一间兄妹俩的书房,两个小书柜色彩艳丽,灯光柔和,他从书柜抽出书来,我一看书名笑了,居然是格林童话,这可能是我和兄妹俩童年中唯一相同的细节吧。书里文字很浅显,我讲起来很轻松,杰克专心听着,眼睛扑闪扑闪地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脸上有很生动的变化。我不知道小妹妹是不是能听懂,但她也极认真,还呜呜地应和我。讲到精彩的地方,甚至用小手拍书,兴奋地扭动着小身体,可爱极了!

天已黑了,我和他们一家人告辞,此刻我才见到孩子的父亲,个子高高的,典型的欧洲帅男。他开车送我回去,然后很绅士地把我送到门口:“Snowy,明天见。”极有教养。

第二天下午六点,我接到西尔维娅家的电话,几分钟后,他爸爸开车接我去他家。那天他妈妈抱着小女孩去超市购物了,我陪着杰克玩,一开始在他放玩具的那个房间,小家伙抱出很多的拼装玩具,有汽车、各种模型,还有很多的半成品,我手把手地教他。特复杂的,就赤膊上阵,指挥杰克,从工具箱里给我递个改锥,或者找个螺丝钉,他跑得可欢了,看着他的半成品一点点有模有样起来,最后成型,然后用那种特崇拜的眼神望着我。他妈妈回来时,一个个拿出来炫耀,一会儿功夫我好像觉得自己把小时候没玩过的玩具都玩了一遍。我们俩在后院蹦蹦床上跳,我最想去树屋上玩了,就和杰克捉迷藏,顺着梯子爬上爬下的,和他玩很放松,但小女孩回来就不一样了,我的心揪得紧紧的。有一次我看见她下楼梯,下一阶台阶,“咚”坐一个屁股墩,我很着急,就跑去抱她,但西尔维娅对我悄悄摆手,她早已习以为常了。

杰克嫌和妹妹玩没意思,但也没办法。那次我们在草坪上踢小皮球,球马上到了小女孩跟前,他哥哥要过来抢,一着急,小女孩重重地摔了一跤。我心忽地一沉,坏了,只要她哇哇一哭,她妈妈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责备我的。于是我一个箭步冲上去,小家伙刚才还咧着嘴呢,一见我,马上绽放一个特灿烂的笑,真是调皮!我抱起她,可劲地旋转。当然她也不是永远这么乖,也给过我好几次“难堪”呢。她对一切都很好奇,看见什么都要问:“what is this?”日常物品还好说,有一次,电视里播一种我从没见过的动物,冷不防,她的问题冒出来了,就在她妈妈眼皮底下,我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么多年在课堂上都没出现这种情况,真丢人,后来再去她家,我口袋里什么都可以不装,电子辞典是必带的。恶补了好多的单词,就怕她的提问,让我再一次出丑。

我最后一次去西尔维娅家,是他父母要出席一个重要的商业Party,我按约定的时间过去,进了小女孩的卧室,她妈妈竖起食指在嘴上比了一下,悄悄跟我说:“她睡着了,你只要陪着杰克就行了。”我松了口气。但院子里刚响起汽车的引擎声,小姑娘倏地睁开黑溜溜的大眼睛,她醒了。

那天晚上西尔维娅回来时跟我说,她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宝贝儿女交给外人独自带过,这是唯一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