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趋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消费趋势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职业兴趣是指对职业或具有职业特征的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就师范非师女性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影响因素而言,工资福利待遇因素对企业型职业兴趣的影响较大,工资福利待遇因素和所学专业因素对传统型职业兴趣的影响较大,个人职业理想因素对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和现实型职业兴趣的影响较大,父母职业因素对企业型和传统型职业兴趣的影响较小,父母职业因素和其他因素对研究型、社会型和现实型职业兴趣的影响较小,就业指导因素对艺术型职业兴趣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职业兴趣;师范院校非师范类专业;女性大学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95—02
收稿日期:2014—02—26
作者简介:乞佳(1989— ),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兴趣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师范院校在非师范类专业女性大学生(以下简称“师范非师女性”)培养过程中,了解和关注师范非师女性职业兴趣问题,这对引导非师范类专业女性大学生合理定位自己未来的工作,提升自我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女性职业兴趣的研究资料比较少,对师范非师女性职业兴趣的研究更不多见。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师范非师女性职业兴趣的形成?本研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调查表为工具对师范非师女性职业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对东北三省样本师范院校的管理、语言、政法、艺术、新闻传播五类文科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生物科学、机械、交通运输、材料学六类理科专业的师范非师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问卷有效率为88.7%。调查数据主要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因素分析统计处理。
(二)研究工具的确定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即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调查表作为主要研究工具。霍兰德职业兴趣问卷,把职业兴趣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等六种类型,[1]问卷由90道题目组成,每道题目采用二级记分法,符合记1分,不符合记0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师范非师女性职业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体分析
本调查研究将影响职业兴趣的诸因素大致上分为:工资福利待遇因素、所学专业因素、个人职业理想因素、父母职业因素、就业指导因素和其他因素等。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工资福利待遇对师范非师女性企业型和传统型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最高。这表明,企业型和传统型师范非师女性更注重诸如工资、奖金、补贴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等对职业兴趣产生的影响。个人职业理想对师范非师女性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和现实型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最高。这表明,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和现实型师范非师女性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和人生追求的目标,她们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认同感、职业前景和职业定位等对职业兴趣产生的影响。
(二)师范非师大学生女性职业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1.影响研究型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研究型师范非师女性而言,她们的职业兴趣与其个人职业理想因素中的职业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个人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女性对研究型职业兴趣的追求。
2.影响艺术型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艺术型师范非师女性而言,她们的职业兴趣与其个人职业理想因素中的职业认同感密切相关,表现为对艺术类职业的高度认同,并将职业成功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和人生追求的目标。
3.影响社会型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社会型师范非师女性而言,她们的职业兴趣与其个人职业理想因素中的职业前景密切相关。师范非师女性的社会型职业兴趣更容易受职业本身的发展前途和职业是否能给个人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锻炼机会的影响。
4.影响企业型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企业型师范非师女性而言,她们的职业兴趣更容易受到工资福利待遇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工资、奖金、补贴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等。
5.影响传统型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传统型师范非师女性而言,她们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有秩序的、安稳的生活,惯于按照计划和指导做事,按部就班,细心、有条理,不喜欢冒险。她们的职业兴趣更容易受到传统的工资福利待遇因素和所学专业因素的影响。
6.影响现实型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现实型师范非师女性而言,她们的职业兴趣与其个人职业理想因素中的职业定位密切相关,现实型职业兴趣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女性更青睐于对诸如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技术性职业和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等技能性职业的定位和追求。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总体调查结果表明,工资福利待遇对师范非师女性企业型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最高,工资福利待遇和所学专业对师范非师女性传统型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最高,个人职业理想对师范非师女性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和现实型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最高,父母职业对师范非师女性企业型和传统型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最低,父母职业和其他因素对师范非师女性研究型、社会型和现实型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最低。此外,就业指导在对师范非师女性职业兴趣的影响上,尤其是对师范非师女性艺术型职业兴趣的影响上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建议
1.个人职业理想因素对师范非师女性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学生职业价值取向、职业认同感、职业定位能力等个人职业理想的培养和发展,[2]以提高师范非师女性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找到符合自己职业兴趣的工作。[3]
2.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主导作用,帮助师范非师女性及早树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早做准备。[4]增强就业指导因素对师范非师女性职业兴趣的影响程度,尤其是在注重对师范非师女性艺术型职业兴趣的影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社会应建立师范非师女性就业与创业支持系统,为师范非师女性提供适应其职业兴趣的就业与创业信息。[5]政府及其他相关女性组织应根据师范非师女性的职业兴趣类型和特点,引导、帮助其就业和创业。
[
参考文献]
[1]郑华萍,孙媛媛.当代大学生择业取向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2).
[1]Holland J L.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Englewood Cliffs[M].NJ:Prentice-Hall,1985.
[2]Brown D,Brooks L.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2nd ed.)[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0.
[3]顾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6).
篇2
关键词:消费观念;男生化妆品;实证分析;营销启示
一、前言
自古以来,人们普遍接受“化妆是女人的专利”这一传统观念,市面上绝大多数化妆品也是针对女性人群设计研发的。女人在化妆品领域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欧美和日韩等国的一些价值观念开始传入我国。国人开始逐渐扭转对化妆这一行为的传统看法,不再简单地认为化妆是爱美、臭美的表现,对化妆品的需求也日益递增。同时,男性也开始逐渐涉足化妆品领域。男性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包含了不同职业的人群。他们在消费行为上也体现出了不同的差异性。其中,男性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在消费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新奇性、冒险性。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观念,更乐意尝试新鲜事物、但由于不具有经济独立性,在消费行为上也表现出经济性。
二、文献回顾
由于目前专门针对男性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女生化妆品的消费行为和男性消费者的自我概念这三方面的已有研究出发,来预测分析男性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
(一)大学生一般消费状况
对大学生一般消费状况的研究主要消费的来源,消费结构,和消费的特点。赵小剑认为:大学生消费来源多元化,非家庭收入明细增加,其中兼职收入增长迅速。另外,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两极分化严重。[1]罗勤林认为:90后大学生在消费时,乐于追逐时尚消费,存在攀比消费,消费时浪费行为严重注重民族情感。[2]张美红认为: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冲动性和情绪化,同时个性消费和共性消费共存,消费结构多元化。[3]
(二)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
夏玮羿等在对徐州地区高校女生化妆品消费研究时发现:每月生活费金额决定了选择化妆品的价格因素,而选择化妆品的价格也直接影响了每月化妆品消费的金额,大多数女大学生对于品牌和质量关注的。[4]亓鑫认为,爱美、时尚、求变是当代女性的普遍心理和追求,这种心理在购买消费化妆品的行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女性消费者通常具有较为丰富的个人情感,而这种个人情感通常也会存在于女性消费者的整个购买过程之中。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往往受到直观感觉的影响较大,品名、款式、价格、广告、促销、服务等企业营销因素更容易驱使女性消费者主观产生购买行为的欲望,体现出其消费行为的非理性特征。[5]
(三)男性消费行为特征
蒋开屏认为:男性购买行为有目的性。男性通常是先计划好购买的商品,然后直接去目的地购买。男性比较注重产品质和实用性。男性消费时注重产品的简易、快捷、安全。同时男性注重产品的品位.偏好名牌产品。男性往往对能显示其权力和地位的商品情有独钟。这种消费心理主要与男性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期望有关。[6]高海霞认为,男性是选择性加工者,在做出决策前不会对所有可得信息进行全面加工,而是应用启发式代替细节化的精细加工。男性多数的购物行为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追求效率。[7]
三、男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实证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一)实证资料获取背景
本文采取一手资料搜集的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与面访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资料数据。问卷针对人群为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所有男生,目标人群年龄大致在17~23岁之间。本调查共发放和面访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问卷数据具体分析如下。
(二)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三)化妆品消费行为分析
(1)使用化妆品起始时间分析。通过调查得知:在受访使用化妆品的男生中,53.85%的男生使用化妆品的起始时间是高中,超过调查人数的一半,只有16.67%的男生使用化妆品的起始时间为大学,这表明大多数男生开始使用化妆品的时间比较早,从高中阶段开始,男生开始进入生长发育期,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变化,不少男生开始注重自己仪表,希望给异性留下好印象,开始使用护肤类的化妆品。
(2)化妆品消费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得知:共有42名男生使用化妆品是出于皮肤健康考虑,2名男生选择了凸显自己的品位,为了吸引异性注意的有17人,与受母亲影响人数一样。这表明男生使用化妆品多是为应对皮肤问题,很少有人注重化妆品的品位,同时男生不太受明星影响,对目前电视上代言男性化妆品广告的男星不是很关注。相比较而言,受母亲和女友影响的人数居多。
(3)化妆品来源及自购渠道分析。通过调查得知:共有56男生所用的化妆品来自于自己购买,7名是母亲选购,6名是朋友赠送,3名是女友赠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男生使用的化妆品是通过自己购买获得的,一小部分是母亲或好友赠送的,也反映出男生这一消费主体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同时,调查发现:共有24男生是在网上购买的化妆品,21名男生是在屈臣氏等化妆品超市进行选购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男生更喜欢网购和直接去化妆品超市这两种简单的选购途径,这与男生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挑选化妆品以及对化妆品知之甚少,不会挑选的状况有直接关系。
(4)化妆品价位分析。从调查中我们得出,74%的男生选购的化妆品价位在60~100元之间,15%在30~60元之间,11%在100元以上。这表明:大多数男生选购的单件化妆品价位偏于中上等,没有男生会选择价位很低的化妆品,也反映出:男生在选购化妆品时对价格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5)购买化妆品考虑因素分析。从调查中我们得出,共有47名男生在选购化妆品时是考虑价格因素的,49名男生会考虑健康因素,38名男生是出于易于选购和使用考虑的。同时也说明了很少有男生是从美容和增加魅力角度考虑化妆品选购的。
四、国内男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营销启示
(一)男生化妆品产品改进启示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男士化妆品功效多是针对白领阶层男性维护仪表和增加个人魅力所研发的。而由问卷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男生在选购化妆品是多数是出于健康因素考虑,并且男生使用化妆品的开始时间多是从高中开始,这一阶段男生正处于青春期,遭受着青春痘等一系列皮肤问题的困扰。因此,化妆品生产厂商在设计研发男生化妆品时应主要从应对青春期问题和治疗男生问题皮肤出发,研发出真正适用于男生皮肤的产品。同时,还应在化妆品上附上详细的使用说明以及一些应对青春期皮肤问题的小妙招。从而,吸引更多的男生进行选购。
(二)男生化妆品价格启示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男士化妆品价格普遍出于中上等价位。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男生每月生活费多集中在1000~1500元这一中档水平。因此,现有男士化妆品价格对于大学男生来说稍有偏高。而且绝大多数男生在选购化妆品时会考虑价格因素,故厂家在制定化妆品价格时,应当考虑到大学男生的实际状况和经济承受力。如对价格稍作调整,则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行购买。
(三)男生化妆品广告宣传启示
现在主流男士化妆品广告仍多数是以明星代言为主,这一现象与本问卷分析结果有相当大的初入。该问卷中只有12名男生使用化妆品是受明星代言的影响。因此,男生化妆品销售厂家今后在进行化妆品广告设计时,大可不必花高价聘请一线明星进行代言。从而缩减成本,更多地用于优质产品的研发。
(四)男生化妆品营销渠道启示
随着网上购物日趋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乐忠于网上购物。从问卷分析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数男生在选购化妆品时是通过网购这一渠道。这与男生羞于在公共场合选购化妆品和懒于选购化妆品有关。因此,男生化妆品销售商在选择化妆品销售渠道时,应多考虑网上销售。目前已有的网上大型化妆品商城主要是针对女性这一消费群体设计的,网站界面过于女性化,致使许多男性碍于面子,不乐意在此选购。因此,不妨建立一个大型男生化妆品网上商城作为销售平台,整合网上众多零散男性化妆品销售商,从而为男生提品丰富、种类多样的选择。
(五)男生化妆品促销方式启示
问卷分析结果显示:17%的男生选购化妆品是为了吸引异性。同时,使用化妆品的男生中一半以上有过或者正在恋爱。另外,11%是受其母亲影响使用化妆品。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男生在选购化妆品时,受女性影响较大。同时,女性又是化妆品市场最大的消费群体。她们在化妆品选购方面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因此,厂商在进行化妆品促销时,可以考虑采取套餐策略。例如,推出“情侣套餐”“母子套餐”,将销售记录显示的受欢迎的女士化妆品和冷门的男生化妆品或男生化妆品的新款式进行捆绑销售。同时,还可以推出情侣会员卡或母子会员卡,在情人节、母亲节等特殊节日,对其给予一定的优惠。这一举措既吸引了男性顾客,又拓展了女性客源。
参考文献:
[1]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 罗勤林.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68):164-165.
[3] 张美红.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消费趋势分析[J].经济师,2006(8):108.
[4] 夏玮羿.徐州地区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心理分析及营销策略探析[J].科技资讯,2012(20):220.
[5] 亓鑫.基于女性消费者行为下的化妆品营销策略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7):73-74.
篇3
(皖南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目的:通过调查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为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医学院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民族、出生年月等)和消费现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和理财观念等).结果:共调查1010人,其中男382人,女628人.男生的月均消费水平比女生高(P<0.05),来自于城镇的学生的消费水平较农村学生高(P<0.05),独生子女的消费水平比非独生子女高(P<0.05).伙食费是作为最主要的生活费支出项目,男生伙食费上较女生在的支出高.55.74%的学生认为在消费方面要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在买东西时比较注重质量(65.05%),但大多数学生(71.9%)没有记账的习惯.生活费的盈余部分,59.41%学生选择存到银行.结论:多数医学生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较为合理,但理财观念不强,应予以正确引导.
关键词 :医学院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5;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39-04
基金项目: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开放基金(SJD201305);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AH201310368144)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1].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对象、消费形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至今后工作都有着重要影响[2].大学生自身年龄及群体的特点致使他们消费需求旺盛,但是经济上不是独立的,消费又受到很大的制约[3],故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外各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我国迅速蔓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也逐渐渗入到高校校园生活当中[4].因此,及时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观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在某医学院校五年制本科生七个不同专业及年级,各抽取一定比例的在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0份,有效回收率为96.19%.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民族、出生年月、是否为独生子女等;第二部分是关于医学专业学生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现状、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
1.3 质量控制 在进行设计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经过预调查,并且咨询专家意见进行修改.调查前统一培训调查员,当场回收问卷,调查员要及时逐份检查核对,对缺项、漏项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纠正,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由调查者统一编码、录入,经双份核对和逻辑检查,对可疑数据及时纠错.应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样本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研究对象共1010名,其中男382人(37.8%),女628人(62.2%),其中独生子女303人(30.0%),非独生子女707人(70.0%).大一336人(33.3%),大二327人(32.4%),大三347人(34.3%).家庭居住在城镇的有395人(39.1%),居住在农村的有615人(60.9%).有232人勤工俭学(23.05),具体见表1所示.
2.2 消费水平及结构
2.2.1 大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和月均消费水平 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是父母供给(占82.5%),靠家庭供给和勤工俭学的占21.2%.由表1可见,大多数学生(56.3%)月均支出的生活费在600~1000元,男生的月均支出费用较女生高,来自于城镇的学生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未勤工俭学的学生月均消费要比勤工俭学的学生高,各年级学生消费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2 消费结构 在校大学生的消费主要由生存消费、交往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组成.在每月支出费用的主要项目上,92.5%的学生首选了伙食费用,位居第二位的是购物(服装、饰品)(42.4%),其后依次是交往消费(40.8%)、娱乐消费(21.3%)和发展消费(18.5%).
由表2可见,其中有52.9%的男生伙食费月均超过500元,所占比例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74.6%的男生表示会有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对于女生而言,比例较低一些(68.6%).月均在娱乐上消费超过300元的男生高于女生,而在购物上,每月消费超过200元的女生比例则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花在通讯及学习的费用无明显差异.
2.3 消费及理财观念
2.3.1 消费观念 学生在消费时能省就省的占45.6%,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的占38.0%,毫不在乎想花就花的只占7.8%.大多数学生(55.74%)认为在消费时要兼顾实惠和高标准,37.43%的学生认为首先要考虑经济实惠.购买某一种具体商品时比较注重品质(65.05%),但也有少数学生(15.15%)更关注外观.具体结果见图1-2.
2.3.2 理财观念 调查显示429人(42.5%)表示自己没有记账习惯,300人(29.40%)偶尔记账,仅72人(7.1%)对自己的支出有记录.对于生活费盈余部分59.41%的学生会选择存到银行.具体结果见图3-4.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之间,该数据反映的学生消费水平与当前物价水平比较吻合.另有25%的学生月均生活费在600元以下,表明这些学生在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的状况下坚持学习,与之对比的是18.7%的学生超过1000元.从消费结构上看,食物消费占主体地位,其次是购物、通讯(上网、手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一味追求高标准的现象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花销不记账,仅个别学生有记账习惯,表明多数大学生的消费计划性和理财意识不强.对于每月生活费有盈余的部分,多数同学表示会存入银行没有盲目消费.上述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的报道一致[5-7].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性别差异所产生的消费差异,男生总体消费水平比女生高,但在购物和享受消费上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从生源地来说,来自城镇的学生消费比农村学生高,这表明在生活水平上城乡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从生活费主要来源上看,大学生生活费用主要来源是靠家庭供给,表明中国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这是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随着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获得的生活费用相对于非独生子女要充裕些.有研究显示,独生子女的享受型消费高于发展消费,在消费行为上存在攀比、求异心理[8].从消费结构上来看,除了吃喝之外,网络、通迅消费成为大学生消费中的重点.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和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上购物、聊天、游戏、交友等消费所占比例也在增加[9].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大学,在校医学生勤工俭学的比例不高,这可能跟医学院校学生学业繁重,没有时间做兼职有关.另外,个人用于购买书籍和学习培训的费用支出相对较少,其他研究者也有类似报道[10].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是学生注重“生活消费”而冷落“学习消费”,也有可能是校园网络平台提供的电子图书馆及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源比较丰富使得学生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减少,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4 建议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校医学生总体消费水平基本合理,消费方式趋于理性,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主流,但是普遍缺乏理财意识.笔者建议,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绿色消费意识
消费心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可将对大学生具体的生活指导融入其中,还可利用校园各种媒介大力倡导“买我所需,花有所值”的绿色消费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2 开设理财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
大多数90后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由父母照顾,没有经济意识.到了大学独立生活,有些学生对手中的生活费用如何处理往往不得要领,没有计划性.不是大手大脚,就是买了一堆暂时不需要的东西.因此,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或讲座形式向学生普及正确理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良好的理财能力、健康的消费习惯对大学生今后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也是十分有益的[11].
4.3 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医学院校由于本身学特点,学生在外兼职的机会很少,应大力拓展在校园内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勤工俭学,学生更能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学会珍惜和感恩.目前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提供给少量的贫困学生,学校在后勤社会化的同时,要大力挖掘短期工作岗位和两人轮岗岗的岗位,有计划地在学生中普遍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与此同时,作为大学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可以投入一定的人力在社会上寻求工作协作,使学生在勤工助学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一旦学校形成良性的勤工助学机制,不仅对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有利,也有利于大学生情商、财商的提高.
4.4 家庭要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消费观和理财观首先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应扮演好引路人角色,从自身做起,根据自家的经济情况进行有计划、科学合理的支出.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合理的费用,不要因为溺爱而额外给孩子高额的生活费,避免给孩子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魏琴,周泉,徐捷,等.高校大学生消费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2):124-125.
〔3〕王娜.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趋势分析[J].财经界,2014(15):285-286.
〔4〕张希梅,张清华,张艳红.消费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6):187-189.
〔5〕王淑红.校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研究——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79-80.
〔6〕韩晓捷,孔月霞.天津市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23(5):74-76.
〔7〕刘倩.大学生消费现状探析——以广东省中山市高校学生群体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110-112.
〔8〕赵拥军.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消费现状与教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9(8):58-61.
〔9〕冯靓,黄伊然,王晓静.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网络消费和实体消费倾向分析——以上海临港大学城为例[J].现代商业,2014(12):26-27.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微信创业;影响因素
一、微信创业发展历程
1. 出生期。在早期的人人网,各大论坛和微博平台,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利用网络来宣传他们的产品,并将使用效果的一部分用图像或视频显示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一些网民同意这些产品,可以通过QQ等通讯方式与之沟通。这段时间,也会有企业将一些促销活动微博或使用一些手段来增加粉丝的数量,以达到扩大促销活动的目的。这是微信业务的原型阶段。
2. 萌芽期。2012年正式推出微信的朋友圈,同年微信公众平台启动,2013年,微信公众平台升级,分为两种类型订阅号和服务号。这些都是微信创业的温床。
3. 试水期。2013年,俏十岁等品牌在微信业务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进行或分销,迅速打开市场。在同一时期,微盟的成立代表了微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行业的诞生。
4. 初创期。面膜在朋友圈中销售,大大促进了微信业务的发展,也将微信创业带入了大家的视线,后来统计微信业务的营业额实际上达到了十亿。随着微信商品品牌急剧增加,港口、堪萨斯州的加入,与此同时,京东购物也开了微信购物门户平台,正式的微信业务时代。
5. 增长期。看到微信业务发展前景,很多大品牌企业也逐渐进入微信业务领域,例如,苏宁集团和白云山等,他们希望通过扩展企业微信业务的销售,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2015年上半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微商面膜事件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微信业务陷入了非法营销的困境,对微信创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后来,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微信商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模型
多元化的话语收集途径是保证研究品质的前提,本研究主要基于半结构化访谈、二手数据和问卷调研3种途径收集话语数据。1.半结构化访谈。问题涉及3个方面:访谈对象共计10人次,访谈时间累计16小时,部分访谈对象提前10天收到访谈提纲。2.二手数据。报纸、期刊、网站、内部资料汇编等,对于相关性文章进行编号,关键词归纳,典型语句整理等。二手数据文章共计27篇。3.问卷调研。为获取大样本的话语数据,选取10家平台创业成功的团队,进行问卷调研。问卷主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比如描述他们最自豪的创业事件,请用3句话说明微信平台创业的成功关键因素等。
文章的原始材料来源于网络上27个大学生微信创业成功的案例,通过话语分析这些案例,一共得到16个子概念,16个子概念聚类为4个范畴。下面详细解释一下模型的建立过程。
首先对原始语句进行编码,编码后对语句进行分析,分析出关键词,关键词聚类为概念,概念聚类为范畴。
话语叙事示例1:“当很多大四学生正在为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发愁时,曹阳和包鑫却坐在寝室走廊尽头的窗台上,仰望夜色里的星空畅想未来,手表的指针已经指向凌晨2点,但两人却谈兴正浓。”主体语词是“畅想未来”、“指向凌晨2点”,通过与其他语句相近、重叠的语词合并,上升为“美好愿景”概念和“坚韧吃苦”概念。
话语叙事示例2:“因为喜欢cosplay(动漫),重庆工商大学的崔起帆就在朋友圈顺带卖些用于表演的美瞳,每个月轻松入账四五百。”主体语句是“喜欢动漫”,可以上升为“兴趣爱好”的概念。
话语叙事示例3:“在川外学生眼里,姑娘丹增央吉可是顶顶有名的时尚达人。朋友约会穿什么?职场应聘如何搭配?只要有她指点,保准没错。为了不浪费这与生俱来的技能,丹增央吉在大二时就联系了一家服装厂,自己试穿衣服后在朋友圈里推广,把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发展成了客户。”主体语句是“时尚达人”和“朋友圈推广”,可以上升为“核心竞争力”和“公众订阅”概念。
上面的三个举例,本文将收集的607个原始语句进行分析,得出16个概念,聚类为4个范畴,如下图1所示。
三、模型运用
理论来源于实践材料,反过来讲,理论模型可以解释实践材料才是有生命力的,模型也通过解释实践材料才能更加完善。在微信等平台提供创业机会以来,有很多成功创业的,更有很多创业失败的,不难发现,在这些成功的创业者里面缺少不了思维态度、商品技术、环境l件和发展运营中的任意一个,这个四个关键因素构成了类微信平台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往往失败的创业者是没有做好其中的一条或者几条。下面我们以微商的领导者“俏十岁”为例,利用已经产生的理论来论述为何“俏十岁”可以取得成功,过程如表1所示。
“俏十岁”在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都被创业者合理地避免或者妥善处理掉了,通过访谈等途径,这也正是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关注特定的关键环节而导致创业失败。
四、结论与建议
1. 在创业初期,创业者往往没有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而在初创期最难熬的时候早早创业失败;也没有借助自己的自身优势从而创立有别于其他人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后期随波逐流而失败;更多的是没有独立的创业思维,没有自己的想法,在微信创业大潮中随波逐流,最终导致失败。
2. 没有选对自己的创业项目也是大学生类微信平台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选对商品主要指的是选择与自己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商品,在创业初期比较容易利用手机的移动便携,做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商品来吸引相关客户,商品太普通,没有抓住平台本身的优势很难出头成为创业成功者。
3. 没能借助外界条件,发挥平台优势,求助政府、学校和商家协作是大学生类微信平台创业中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到了创业中期,关键在于扩展业务和扩大规模,在大学生资金和人脉等都很缺乏的情况下,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平台优势和网络协同共同作用。
4. 类微信平台创业属于新型的创业方式,大学生在创业时如果没有创新的营销方式很难利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取得成功。例如在微商出现的初期,营销方式就是简单的狂刷朋友圈,粗暴的广告轰炸。这种营销方式如果不创新的话只会适得其反,造成潜在消费者的反感。也有一些大学生创业者不注意自己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从而导致坏影响成病毒式增长最终导致创业的失败。
参考文献:
[1]李文博.新创企业微创新行为的关键环节认知――话语分析方法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03).
[2]顾海峰.中国微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1).
篇5
论文关键词:食品专业;就业;社会需求
在连续多年的大学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随着扩招后的大学生逐渐毕业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加之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宏观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本文以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为对象,分析了其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状况,以期为山东省及全国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
一、毕业生毕业当年的就业变化状况与分析
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开始陆续建立,至2008届毕业生为止,该专业已培养5000余名学生,80%以上生源为山东省内招生,平均每年招收新生500名左右。据山东省教育厅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该专业的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成为山东省众多专业中的热门专业。
表1是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连续6届(2003—2008届)毕业生当年就业从事的工作类别情况,从表1可看出,毕业生当年就业直接从事食品企业管理的百分率(%)最低,而且随着时间发展,这一百分率由2003届的6.50%持续降低到2008届的2.83%;直接从事食品企业销售的百分率逐届增加趋势明显,由2003届的9.51%增加到2008届的l8.89%;直接从事食品企业品控的百分率逐届下降,由2003届的20.94%下降到2008届的10.27%(可能与我国教育部从2002年批准新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关);直接从事企业研发的百分率先逐届增高到13.15%(2006届)再呈下降趋势;从事食品相关单位的百分率从2004届开始基本呈上升趋势,2008届达到18.97%;从事公务员的百分率逐届下降趋势明显;毕业后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的百分率虽略有浮动,但相对变化不太大;从事其他工作的毕业生由2003届的10.0l%上升到2008届20.11%。上述就业变化状况反映了随着山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食品产业(不仅仅加工企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食品企业管理在企业经营中越来越重要,应该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所学的管理知识很少,管理经验就更少,因此当年就业直接从事食品企业管理的百分率越来越低,说明目前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食品企业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食品企业经营的重心已由过去的重视生产向生产与销售并重,甚至重视销售方面转移,因此急需既懂专业知识又懂销售策略与技巧的复合人才,毕业生直接从事食品销售的百分率明显增加正反映了这一社会需求。今后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作出及时的改革,增加相应的商业课程体系。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使食品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和对人才的需求。现行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说是参照了前苏联或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主要面向生产加工企业输送技术工程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在我国当今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为适应山东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食品生产(主要指第二产业)密切相关的上游产业(主要指农业原料第一产业)、中游产业(主要指配料和包装设备第二产业)以及下游产业(主要指服务业第三产业如餐饮业、物流业等)迅猛发展,因此食品相关产业单位对毕业生的人才需求,特别是技术管理型、工程管理型或管理销售型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从事公务员工作的毕业生百分率逐届下降的原因可能反映社会对公务员需求不足或可能对公务员需求的学历层次大大提高。尽管毕业后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的百分率变化不大,但由于近年国家本科扩招力度几乎翻番,国际间高校学术文化交流频繁,实际上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的绝对人数还是大为增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事其他(非食品)工作的毕业生百分率越来越大,表明了近年来大学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尽管山东乃至全国社会经济速度持续高位运行(食品工业经济更快),但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未超过扩招的速度;二是,也可能反映出有相当一部分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学非所用,这与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有关;三是预示着新兴产业形态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因此今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目前就山东省乃至全国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各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方案有相当大的相似性,特色不突出鲜明,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也不够。
二、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动态发展变化与分析
毕业生毕业(1—10年)后从事工作类别的动态发展变化如表2。
由表2可看出,该专业毕业生1年后所从事工作类别的分布状况与毕业生当年就业时从事工作类别的分布状况的平均值(如表1连续6届的平均值)相当,表明毕业生1年后从事工作类别的变化不大。5年后,毕业生从事食品企业管理的百分率高达15.81%,从事食品企业销售的达19.59%,从事食品相关单位和其他类别工作的百分率也在增加,但从事食品企业品控与研发的百分率略有下降。研究生或出国类别急剧下降,是因为除个别研究生继续读博或在国外,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参加工作。l0年后,毕业生从事食品企业管理的百分率仍在增加,达20.94%,其他工作类别百分率与5年后比,略有增加或减少。以上毕业生毕业后反馈的工作动态发展变化表明,较大比例的毕业生从食品企业基层业务或生产一线做起,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职的培训和学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事食品企业管理的工作;另外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变换到食品企业销售、食品相关单位(如餐饮业、超市物流业、包装设备业、教育科研)和其他(非食品业)类别的工作中。为适应工作动态的发展变化,毕业生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学习人文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等,以及商业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贸易等;另一方面,在现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加强相应知识能力的培养。
从表3毕业生随毕业时间的跳槽情况看出,跳槽率随着毕业年数的增加而减小,反映了越年轻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越小,毕业年数越长,工作相对较稳定。
三、山东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趋势分析
表4为山东省食品及相关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可看出,食品及相关企业对食品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最大。与表1比较,一方面,企业对食品管理人才需求大;另一方面,毕业生当年就业从事食品企业管理的百分率逐年降低,两者的矛盾说明刚毕业的学生的能力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对食品管理人才的规格要求。这也充分说明现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增加管理学内容的必要性。食品销售、食品研发、食品品控方面人才需求依次降低,这与表1和表2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
从表5看出,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在国有企业中比重小,且逐年降低;相反,工作在集体和民营企业的比重大,且逐年升高;在三资企业中工作所占比重也较大,但变化幅度小。这些数据表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山东省的集体和民营食品企业发展迅猛,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和吸引力都较大。随着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的取消,三资企业数增长缓慢,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相对平衡。
表6为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最近3年就业流向。可看出,同一行数据间比较变化不大,表明就业流向相对稳定且有规律。80.00%左右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其余出省或出国(包括考研或外省生源);在山东省内,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半岛和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如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济南、淄博等),一方面表明现阶段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对该专业本科人才有较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能反映出这些地区的就业环境对毕业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如较优厚的工资待遇,企业先进的文化与科学的管理,较多的培训机会等。据调查,即使出省的毕业生大多也分布在我国沿海或内地的经济发达地区。
四、山东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表7是山东省食品工业近5年的发展概况,从食品工业总产值看,我省食品工业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03年到200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2331.25亿元增长到5927.3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00多亿元。儿与食品工业相关的企业也逐年增加,山东省统计局2007年统计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有3333个,食品制造业1254个,饮料制造业847个。人员数量增长相对较慢,但是创造的工业总产值明显增长。据调查,随着食品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升级,企业需求的人员中对中高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一般性体力劳动型人员需求相对减少。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尽管山东省食品工业各项指标在全国省份中居于前列,但依然存在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低的状况,这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落后的表现。虽然最近5年山东省食品工业一直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率稳步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明显(表8),
篇6
2.未来与发展 科学发现的再发现途径分析李涛,LITao
3.协同进化:学科建设的新趋势王梅,安蓉,WANGMei,ANRong
4.高原湖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赵光洲,王海龙,ZHAOGuang-zhou,WANGHai-long
5.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模式与实现模式牛桂敏,NIUGui-min
6.管理人员的选拔与评估:现状与未来龚文,吴智鹏,GONGWen,WUZhi-peng
7.知识型新员工激励对策探析吴静波,燕京晶,WUJing-bo,YANJing-jing
8.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解析与措施程瑜,CHENGYu
9.新态势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转型的路径研究吕良宏,LVLiang-hong
10.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改革路径——基于升值压力条件下的分析曾庆久,ZENGQing-jiu
11.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杨清,陶美重,YANGQing,TAOMei-zhong
12.高校消除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对策李大健,LIDa-jian
13.论大学德育发展的关系及范畴功能李康平,LIKang-ping
14.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嬗变的逻辑与路径王洛忠,刘金发,WANGLuo-zhong,LIUJin-Fa
15.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力场分析李砚忠,LIYan-zhong
16.一类易变质产品供应链联合定价和库存管理的平均收益准则模型干晓蓉,张继红,GANXiao-rong,ZHANGJi-hong
1.技术创新与社会创新: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孙启贵,黄志广,徐飞
2.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探讨朱颖超,朱渊超
3.外资高科技企业对我国自主创新的作用功能研究沈伟国,陈艺春
4.关于我国未来能源多元化战略的思考孙宁,张在旭
5.构建我国开放式科技中介信息服务体系熊小奇
6.电信业发展中的区域选择问题量化分析刘宇
7.后WTO时代我国对外经济五大摩擦探析张顺铃,陈健
8.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分析袁军宝,陶迎春
9.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马赞军
10.中国房地产价格"稳定"实现机制分析未来与发展 厉伟
11.西方国家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的做法及其启示郝云玲
12.我国工业企业健康发展模式探讨安贵鑫
13.西部大中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现状评析陈六玉,赵泽洪
1.未来研究学科群亟待大协调化的整体升级--必须足够地懂得未来才能理智地走向未来赵营波,ZhaoYingbo
2."人类困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罗马俱乐部思想和社会研究方法述评张居永,ZhangJuyong
3.科学能源发展观与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韩民青,HanMinqing
4.国内外品牌发展比较及我国品牌生态战略系统的构建王雪莲,汪波,刘兵,WangXuelian,WangBo,LiuBing
5.试论提升民族自主创造力的社会生态构建张平增,张冬绯,ZhangPingzeng,ZhangDongfei
6.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李新安,LiXin-an
7.生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发展趋势分析刘重,LiuZhong
8.我国区域竞争优势培育途径探讨--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观点汪碧瀛,李国平,WangBiying,LiGuoping
9.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走势易文彬,YiWenbin
10.关于我国农民非农业收入增长问题的分析及对策选择姜岩,陈通,JiangYan,ChenTong
11.浅析经济体制改革与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关系饶洋辉,RaoYanghui
12.网络经济下的网络游戏与动漫产业合作分析黄晓月,HuangXiaoyue
13.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新趋势与应对措施宾建成,BinJiancheng
14.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强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田玉敏,TianYumin
15.对外贸易"和谐企业"的分析及模型构建吴汉嵩,WuHansong
16.企业内部控制重心转移与管理者思维转换--ERM框架带来的管理理念变革李桂荣,LiGuirong
1.全球产业大转移下中国环保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王义高,WangYigao
2.人文精神视野下的科技政策导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特点评析董娟,DongJuan
3.未来与发展 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宋杰鲲,李宏勋,张在旭,SongJiekun,LiHongxun,ZhangZaixu
4.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社会发展大趋势阎耀军,王学伟,YanYaojun,WangXuewei
5.借鉴中国宋代造园思想发展当代中国城市园林倪峰,NiFeng
6.从和谐走向小康——论小康、和谐、环境友好型、节约型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雷鸣,王晓东,LeiMing,WangXiaodong
7.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与趋势分析王爱兰,WangAilan
8.国外科技体制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启迪葛恒云,GeHengyun
9.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欧盟模式吴良志,WuLiangzhi
10.关于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对策的思考赵素华,王金祥,ZhaoSuhua,WangJinxiang
11.关于环渤海城市群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郭懿,赵宏,徐建军,GuoYi,ZhaoHong,XuJianjun
12.变动中的所有制结构与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李彬,LiBin
13.当前我国教育服务产品需求分析瞿华,QuHua
14.中小企业信息化动力研究戴逸飞,DaiYifeiHtTp://
15.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刘荣,赵光洲,LiuRong,ZhaoGuangzhou
16.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异分析胡宝娣,胡兵,成珊珊,HuBaodi,HuBing,ChengShanshan
1.战胜非典的科学协作和综合防治措施--来自大协调学的研究和建议赵营波
2.基于人力资本升值的企业治理安排变迁与管理方式创新袁庆宏
3.结合硅谷模式谈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汪东
4.战略联盟: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皮莉莉
5.地方科研开发新模式的选择和思考贺威
6.客户服务成为战略制胜的关键王德禄,弥晓晔
7.选择并管理客户期望帅超,
8.设计客户服务系统宋建敏,刘美燕
9.提升客户服务绩效武文生,王成刚
10.关于我国西部地区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思考吕元琮
11.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思路浅析李志国
12.现代企业的网络信息沟通郭晓宇,关晓红
13.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及对策研究刘仁豪
14.谁应对全球通货紧缩负责?邱晓明,陈华
15.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张亚军
16.试论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霍丽萍
17.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林金辉
18.小康社会的国民素质结构与素质教育单培勇
19.构建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伦理龙观华
20.论教师教育的可持续性卢彩霞,师守祥
21.高校如何面向新世纪田桂林
1.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模式选择邹祖烨,刘东
2.科学发展观的三大理念未来与发展 甘向阳
3.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舒银燕,张华
4.卧薪尝胆五十年--中国距发达国家有多远季长彬
5.基于科技人员特点的柔性管理研究张萌物,王文奎
6.西部地区轻工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董藩,洪名勇
7.论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化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何迎雪
8.发展特色经济加快经济发展--关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夏文斌,周春芸
9.新的发展观与绿色GDP指标体系尹莉
10.网络财务--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范式杨建平
11.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陈岩峰
12.循环经济问题研究的断想葛一舟
13.美国创业资本市场近几年的发展演变及未来趋势分析胡海峰
14.国外可就业能力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刘小平
15.浅谈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发展--以McKinsey企业为例进行分析张健,曲东华
16.论服务企业核心能力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丁宁
17.加强高校环境文明与优化育人环境的探索陈荣富
18.高校传媒功能与校园文化建设谭先锋,李大健
19.加强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改革探索陈丽春,谢安俊
20.浅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郭凯昱,师守祥
1.建立淮河全流域大协调水利机制--运用大协调学统筹解决全流域防涝抗旱问题赵营波,ZhaoYingbo
2.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历程及未来发展路径冷志明,LengZhiming
3.生态价值观: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顾振楠,GuZhennan
4.发展的理论与理论的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苏州发展实践徐伟荣,XuWeirong
5.中国乳品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何玉成,李崇光,HeYucheng,LiChongguang
6.对我国金融创新所面临问题的思考陈星,ChenXing
7.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发展模式选择研究肖铖,姚德良,XiaoCheng,YaoDeliang
8.论我国居民体育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杨再惠,YangZaihui
9.未来与发展 国有银行资本"所有者缺位"浅析彭岗,PengGang
10.2004年居民储蓄增幅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李丽青,师萍,LiLiqing,ShiPing
11.企业信息系统中组织和人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熊膺,司有和,XiongYing,SiYouhe
12.不是适应环境而是创造环境--小型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古继宝,赵骏,GuJibao,Zhaojun
13.我国公用事业改革的困境与对策分析费广胜,FeiGuangsheng
篇7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课程项目;创新性教学;实验实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17-0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为了落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的精神,必须探索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1]高等院校应积极进行以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2]2011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决定开展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共建设50个项目。《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项目获准立项。
一、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课程
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勘察的目的
(一)有效促进教学改革
创新性教学的本质首先在于确立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特别是确立他们在大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本项目的实施就是尝试“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实践型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复杂和繁琐的课程体系模块化,用实践项目对模块进行分解,并通过任务的形式来进行且学生自主地根据任务完成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激发学生创新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此外,它也是推动现代大学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的必经之路。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研究性教学还包括了问题设计、自由的环境和必要的物质设施等构成要素。[4]
(二)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技能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项目研究主要以南京农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多年的教学成果为基础,在学生在线交易和网站分析等实践的基础上,对现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消费者认知和网购行为特征考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方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设计原理,为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策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要求在一个较短的学时内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升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5]
(三)尝试研究与推广结合
农业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但是如何实现农业价值是重点难点。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有深入了解,同时学会策划农产品电子商务,这将有利于学生将农产品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可以大力推广笔者所在学校相关成果的应用。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课程
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的实施内容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课题组积极开展准备工作,当年即确定以研究蔬菜电子商务为项目载体,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学工作。
(一)理论教学
为了更好推动教学工作,课题组在当年寒假组织人员编写教学材料。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材料中编写了项目介绍、电子商务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实验实训模块。根据报名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学生报名后,课题组发现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农学、设施、信息、动物强化等专业。人数不多有利于交流,但是专业基础差别太大。因此,又从以往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中收集编写优秀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书案例、蔬菜产业知识等资料作为教学材料。在实施中期,课题组继续编写了教学材料,增加调查报告写作方法与论文写作方法。多方面的教学材料为学生业余自学提供了保证。
(二)实践教学
2012年4月到8月,课题组在20位学生中进行了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室学习、实践能力训练、市场调查、策划书写作四个阶段。
1.实验室学习。
主要在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进行,共三次课。主要通过对德意通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在线试验、产销模拟实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对比研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学生在课后需要填写实验报告单。
2.实践能力训练。
学习“创新”与“需求”关系,分析目标客户特征、蔬菜电子商务网站应用效果、农产品电子商务优化方案。共授课2次。举办专家讲座一次:邀请银杏114创始人做网站策划讲座。在阅读教学材料基础上,研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优化设计、保障措施。组织学生设计网站盈利模式、探寻成功秘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策划一个蔬菜网站,通过PPT等形式讨论完成。
3.市场调查。
要求学生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目标客户需求、现有网站运营效果调查。学生阅读资料,设计问卷,对南京市消费者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调查,主要包括消费者网上购买农产品行为,购物决策过程,影响其购物的主要瓶颈,对现有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的认知,主要人口特征等。
学生调查随机分布在主城区进行,以组为单位,尽量涵盖面广,不要集中在学校周围。同一问卷每个家庭只能调查一人,同时尽量选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点调查,诚实调查。亲身观察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获取更多的信息,锻炼自己的调查能力。
(4)调查报告与策划书写作。
小组写作农产品电子商务调查报告。在报告基础上,策划一个蔬菜电子商务网站。要求学生完成调查报告、蔬菜网站策划书。调查报告主要为分析问卷调查数据,为策划书服务。策划书包括建站背景、市场分析、网站设计、网站推广、费用与收益等模块。为了联系学生,方便业余指导,课题组设置了公共邮箱、QQ群平台等。课后指导包括作业指导等,学生可以通过邮箱、QQ群众平台等学习其他小组的报告和案例,同时与教师交流。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
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的实施效果
该项目的实施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评价来实现。学生的评价主要由参加讨论、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网站策划书等内容构成。从考查结果来看,合格率为90%,优良率为55%。实践证明,项目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项目导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过程考核替代闭卷考核有助于创新;辅助教学材料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过程考核的要点是过程控制。
项目实施实现了下列目标:首先,有效促进了教学改革。由于经费支持,两次为学生发放教学辅助材料,提供纸质的教学资料及参考材料。学生感觉是真实的体验式项目学习,积极性高。其次,本项目尝试将蔬菜技术、电子商务、营销等学科集合,发挥了学校学科优势,实现了大联合,而且多专业选课非常适合这类活动,学生能积极讨论,认真完成了有关学习和设计。最后,学生积极参加了课程学习,特别是参与网站设计讨论、调查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面对面与专业教师、消费者讨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赢利点,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了自己的网站,提高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策划能力。
四、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课程
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实施效果的措施
《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是一门全新的实验实践课程,从该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有以下加强其效果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提前选课。从实践来看,很多同学不了解课程,所以在选择上很犹豫,认为要具备很多计算机和农学知识,其实这是一门更强调知识和资源整合的课程,可以通过不同专业合作完成,更多锻炼合作能力、获取资源能力。
(二)应以具备一定基础的二年级学生为主,大一学生不宜参加。从本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大一学生积极性高,但不具备起码的企业管理知识和分析能力,所以报告写作和策划均面临困难,不能达到“策划人”的要求。
(三)进一步引进有关公司经验,加强实践性。为了加强认知,有必要邀请一些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者做一些报告、讲座,这样更加接近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积极开发在线课程。本次课程公共邮箱、QQ群中的课程就类似在线课程。很多国外高校近年来均开发在线课程。课程由专业教师开发,主要在公共教学平台上建立在线平台,教师在平台上消息,学生按照指令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平台与教师交流。每门课程10周,课程完成即颁发结业证书,非常受学生欢迎。创新性试验实践课程既然不强调现场课程学习,那么网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进行一些尝试。另外,由一些研究中心组织,发放相应证书,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叶枫.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
[2]罗三桂,蔡忠兵,李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课程体系建构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7).
[3]王洪才.大学创新性教学的本质与实践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篇8
关键词:顾客满意度;点餐系统;一秒易餐机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3
一、引言
餐饮行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在现实生活中,点餐过程看似简单,却会对顾客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也是决定餐饮企业成败的关键。点餐过程既要求供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又要能给顾客以个性化体验。近年来,随着餐饮企业的规模及客流量的增大,且伴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迅速崛起,餐饮企业就需要一套更加信息化、更能满足顾客心理与现实需求的点餐系统。文章通过剖析餐饮企业中传统点餐系统的流程和缺陷,进而设计出了一套新型的点餐系统:一秒易餐机,以期能有效提高顾客对餐饮企业服务的满意度。
二、传统点餐系统的现状分析
对于绝大多数顾客而言,对餐饮企业中的传统点餐系统都非常熟悉,其流程已经成为顾客点餐时的一种习惯。但就是这种习惯性的点餐流程,却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一)传统点餐系统的基本流程
对于现在大多数的餐饮企业来说,传统点餐系统的基本流程可以用图1表示。
图1显示了顾客在餐饮企业的传统点餐流程,这一流程实现了从点菜、等菜、退菜到结账的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顾客就餐,提高了餐饮企业的运营效率,并实现了顾客用餐费的及时收取,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传统点餐系统的缺陷分析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强竞争、快节奏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虽然餐饮企业的传统点餐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餐饮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但是对顾客个性化体验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具体而言,餐饮企业的传统点餐系统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该系统的多样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不同顾客多样化的点餐需求;第二,基本流程缺乏与顾客的互动,传统的服务员点餐方式难以保证菜品符合顾客的特殊口味,不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第三,该系统的等候时间较长,由于传统点餐系统的程序繁杂,顾客难以控制从点餐到上菜的等候时间,容易导致顾客的满意度下降;第四,顾客无法选择个性化菜品,由于餐饮企业的菜品样式较为固定,顾客只能被动点餐,不能选择个性化的菜品。
三、基于顾客满意度的新型点餐系统设计:一秒易餐机
基于对传统点餐系统存在缺陷的分析,文章认为,餐饮企业应重点考虑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使用一套新型的、能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以及增强顾客体验的点餐系统。
(一)一秒易餐机系统应具备的特点
一秒易餐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极具创意性的点餐系统,其能给顾客提供即选即取的餐饮服务。餐饮企业通过展示不同类型与口味的熟食样品,然后顾客根据个人口味与菜品价目订制食物,最后顾客刷卡付费。在这一过程中,一秒易餐机能及时将顾客的个性选择传输到后台,而后台会将菜品实时传送到一体机供顾客取走。
具体来说,一秒易餐机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是:第一,流程的全自动化,实现顾客从选餐、付费到领餐的及时性和方便性;第二,一体机内的菜品种类齐全且符合大众口味;第三,一体机内的菜品标价清晰,顾客选好菜品、支付费用后即可取走,上餐时间更快;第四,小份打包,能将每一款熟食分别打包,精致小巧且易于携带,而每一份熟食小份销售,能满足各类顾客的消费需求;第五,实现刷卡加现金的支付方式,一体机内设置有电磁感应刷卡系统,能提供自助刷卡消费服务,每张电磁感应卡分10元、20元、50元的不等面额,顾客可依据个人意愿到机器旁自助换取电磁感应卡。一秒易餐机系统要实现上述功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实现24小时恒温控制,能提供卫生、健康且无菌的食物保存环境;第二,透明玻璃展示柜,使菜品的全貌能真实、清晰的展示给顾客。
与传统点餐系统相比,一秒易餐机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节约人员成本支出。较高的人员成本已成为餐饮企业发展的沉重负担。而餐饮企业要培训服务员的基本礼仪、背诵菜名、手写点单等,势必在人员成本方面的投入较大。第二,增强与顾客的过程互动。一般来说,餐饮企业要通过顾客点餐的方式来了解顾客的偏好以及口味,而传统点餐系统在展示企业文化内涵、品牌形象等方面的渠道单一,难以第一时间将新产品告知顾客。第三,对顾客行为分析的准确性不高。传统点餐系统几乎只能通过分析原材料的消耗来分析顾客的行为,而对于顾客的偏好等信息无从得知。
(二)一秒易餐机系统的具体设计
文章认为,基于提高顾客满意度的一秒易餐机系统可分为前台操作以及后台管理两个部分。其中,前台操作系统的用户主要是顾客,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菜品展示、顾客点菜、下单、取菜以及评论等;后台管理子系统的用户是餐饮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对前台传输的信息进行维护、配菜、送菜等,并通过对顾客行为的分析,改善餐饮企业的运营效率。
1.系统的流程设计
前台操作子系统的菜品展示、顾客点菜、下单、取菜以及评论等功能都由该系统自动提供服务,而前台的点菜结果则以后台管理系统对传输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最终结果为准。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一秒易餐机系统的整个流程如图2所示。
2.系统的功能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文章认为,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一秒易餐机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菜品展示、顾客点菜、顾客下单、菜品设置、菜品传送以及顾客信息分析等。
(1)菜品展示。该模块为整个系统的重点,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关键。该模块向顾客展示多样化的菜品,改变了传统的由顾客根据菜单点菜的方式,而是由顾客替代服务员点菜。另外,该模块展示的菜品是真实样品,顾客不仅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品,而且还能根据菜品的外观、配料、味道等下单,增强了顾客与餐饮企业的互动体验。
(2)顾客点菜。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顾客根据菜品展示的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品下单。顾客的点菜过程是一秒易餐机系统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实现过程。顾客完成点菜意味着顾客通过这一系统实现了自我服务与自我选择。但顾客完成点菜并不是顾客选择的最后一步,顾客只点菜而未下单,说明顾客还可以对该菜品进行检查、修改、删除等。因此,文章认为,顾客在点菜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真分析各菜品,结合菜品的配料、味道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菜品;二是点菜结束后,应再次分析、确保正确,因为通过一秒易餐机系统的菜品展示较多,而且不同菜品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做好下单前的检查与修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顾客下单。点菜完成后,顾客可以通过系统下单的方式将所选的菜品传送给一秒易餐机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这一步是系统完成顾客点菜工作的最后一步。系统会自动将顾客的下单结果传送给后台工作人员。而顾客付款应与顾客下单同时进行。顾客下单后,应及时按菜品价格在一秒易餐机系统中付款,下单与付款完成后,顾客点菜程序全部完成。
(4)菜品设置。该模块具体包括:菜系设置,即餐饮企业必须将所有菜品放入一秒易餐机系统的相应位置,方便顾客选择;类别设置,即餐饮企业应设置菜品类别,将相同类型的菜品放在同一位置,如面包、点心、零食等;烹饪方法设置,即在系统中对菜品的烹制方法进行展示,如煎、炸、炒等,与此同时应将菜品的口味特征也展示出来;菜价设置,即餐饮企业在系统中应将不同菜品的价格设置清楚,方面顾客选择。
(5)菜品传送。一秒易餐机系统的后台管理子系统会根据顾客的下单情况,通过系统的信息搜寻以及数据匹配功能,第一时间将正确的菜品传送给所需的顾客。
(6)顾客信息分析。一秒易餐机系统能根据顾客的点菜以及下单记录,通过后台的信息管理系统分析顾客的所有数据,准确掌握顾客的偏好,及时调整菜单样品及价格,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加合理、更加符合顾客个性化喜好的菜品。这一功能是一秒易餐机系统区别于传统点餐系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核心功能。
四、一秒易餐机系统的战略可行性分析:SWOT模型
文章利用SWOT模型的原理,来分析一秒易餐机系统在餐饮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条件下的战略可行性问题。
(一)SWOT模型基本原理
SWOT分析法是一种依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企业战略与现有资源以及环境有机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及对策。SWOT模型的基本原理如图3所示:
(二)系统的优势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愈加明显。大学生有梦想、有激情,同时也有充足的创业精神与动力,创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选择之一。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一秒易餐机系统属于首次研发的新产品,目前没有其他相似竞争者,具有迅速占据市场的优势。此外,该系统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在开发系统时,应充分与各运营商合作,发挥大学资源优势明显的特征,积极与各运营商合作开发该系统。
(三)系统的劣势分析
由于不具有品牌知名度,需要我们针对服务细节建立良好口碑。具体来说,该系统的劣势主要体现在:第一,资本劣势。资本不足是限制该系统顺利研发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前要经过多次研究与开发,资本性投入数量较大,资本数量的多少明显制约着新产品研发过程的规模和速度。该系统属于新产品的研发,研发团队的资本规模小,资金短缺明显制约着该产品的顺利研发。第二,技术劣势。技术和资本同样是影响一秒易餐机系统能否顺利进入市场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且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品相比,技术总体水平不完善。虽然个别技术方面处于领先,但市场化运行程度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产品的研发。第三,竞争劣势。与市场化程度高、市场认同程度高的产品相比,新产品在进入市场初期,由于市场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不够,导致新产品处于竞争劣势。一秒易餐机属于新兴产品,属于对传统行业或市场的占据,同时也会对顾客的点菜习惯造成影响,这都会花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市场和顾客。
(四)系统的机会分析
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秒易餐机系统在市场中没有同类竞争者,在面临进入市场难度大的同时,也存在市场空间大、竞争对手少的优势。研发团队与餐饮企业应抓住机会,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在短期内让顾客接受该产品。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越来越发达,研发团队与餐饮企业应利用网络开展产品的推广,加大产品宣传的受众群体,以此来降低产品的宣传成本、提高宣传效果。最后,随着竞争的不断增强,消费者的竞争与时间观念越来越强,传统餐饮企业的点餐和等餐习惯已逐渐不能被人们所接受。而一秒易餐机系统则能顺应这样的市场与消费者需求,研发团队应大力宣传该产品优势,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占据市场。
(五)系统的威胁分析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以及我国暂时没有虚拟财产进行保护的法律等原因,从而导致盈利能力强、发展空间好的新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初,都会面临着被盗用的风险,这会严重影响一秒易餐机系统的市场化程度与顾客接受水平。
五、一秒易餐机系统的现实认可度分析:市场实地调研
文章就一秒易餐机系统的市场前景及认可度,在临汾市的高校区、商务区等人流较为集中的区域随机开展调查统计工作。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其中在高校发放400份,在商务区发放600份。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职业、学习或工作单位、就餐习惯、对一秒易餐机系统的看法以及建议等方面。
(一)高校区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高校400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发现,高校人群较为集中,有81%的被调查者为在校大学生,19%的被调查者为高校工作人员。因此,该调查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主要在学校食堂就餐,被调查的在校学生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应加强对市场定位的研究,应在人口较为集中、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加大布局。在一秒易餐机系统的建议方面,被调查的在校学生认为一秒易餐机在食物种类与价格方面应结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中低价位的快餐及饮料为主。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二)商务区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商务区600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商务区人群集中,有90%的被调查者为商务区工作人员,10%的被调查者为其他人员。因此,该调查主要以商务区工作人员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商务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主要在工作单位附近的快餐店就餐,早餐主要以路边流动早餐点为主。被调查的商务区工作人员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对他们来说非常有必要,能解决他们就餐排队时间长、卫生环境差、就餐价格高的问题。而在地点方面,他们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应重点在商务区布局;在价位方面,他们认为应以中等价位熟食饮料为主,辅以低等价位水果等;在食物种类方面,他们认为应以等待时间短、种类多、搭配合理等食物为主。具体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三)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高校区和商务区的调查结果显示,86.4%的被调查者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的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约9.5%的被调查者对一秒易餐机系统的市场前景不看好,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就餐习惯与需求。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全部被调查者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应以中低价位的食物为主;在食物种类方面,全部被调查者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应设置多种类型的食物。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在校学生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能迎合在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应进一步加强在学校的宣传力度,大力推出在校学生感兴趣的食物种类。而在商务区工作的被调查者对一秒易餐机系统的认可程度最高,他们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能很好的解决他们就餐困难的现实问题,同时认为一秒易餐机系统很有必要在商务区布局。
六、结论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一秒易餐机系统的设计初衷,主要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自主操作服务,顾客在提高用餐效率的同时能个性化选择,有助于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点餐习惯。在此过程中,顾客能体会到参与过程互动以及以顾客为中心的感觉,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餐饮企业则能节约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也能充分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从而实现客企双赢。
参考文献:
[1]白正军.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一本通[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王成福.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2007,(6).
[3]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梁强,张书军,李新春.基于创业机会的新创企业劣势和应对策略分析与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
[5]杜晓君,杨勃,任晴阳.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的边界跨越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2015,(2).
作者简介:昝日芳,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王云燕,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鲁丽媛,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刘叔尧,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篇9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特产团购; 趋势
2010年,中国团购市场迅速崛起,各类团购网站、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团购发展的趋势也日渐明朗:“从综合性团购到垂直细分团购”。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便是团购发展的一道亮点。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大力倡导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研究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概述
“团购”,最早起源于2009年美国“Groupon网站”,意即一定数量的消费者聚集起来购买一种商品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折扣。王兴于2010年在中国首次推出这种在国外获得巨大成功的新型商业模式,成立了“美团网(公司)”,拉开了中国团购市场的序幕。截止2012年,国内初具规模的团购网站已达到约4000家,有提供专业产品的网站,如“聚美优品”提供化妆品的团购;也有提供综合商品的网站,如“拉手网、美团网”提供众多种类的商品。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团购网站多汇集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团购业务涉及广泛,如美食、酒店、旅游、摄影、家居服务等众多领域。随后,一些传统的网络巨头也开辟了团购业务,如“腾讯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至此,国内形成了大量的专业团购网站。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即:团购对象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本文所述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是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瓜果、饰品、工艺品、名胜旅游等。在团购市场垂直细分的今天,由于这类产品颇具民族特色、极低的模仿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势必成为团购领域亟待开发的一块市场。随着被进一步发掘,必将激发其极大的商业价值。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未来会引领中国团购细分市场的新。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发展现状
至2013年3月,国内没有直接投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的企业 。本项目组的市场调查表明:在目前国内团购市场异常火爆的情况下,现存的电子商务市场上,比较少见关于团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尤其是关于水果、干果、工艺品的团购,没有以此类产品为核心产品的专业团购网站出现。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市场状况
至2013年3月,市场上出现数家以“少数民族工艺品、饰品”为经营对象的专业网站,但其仅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批发、零售,是普通的电子商务行为,并不是真正的团购商业模式。此外,一些较大的团购网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团,只涉及了少量特产,而且是纳入其大类产品中,是其数万种产品中的某几种,并没有专业性的开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根据在百度、谷歌等大型互联网搜索引擎及其他导航网站调查的300多万词条显示,截止2013年3月,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这一产品领域,暂时没有任何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以此为主营业务。
网络调查显示,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类有团购业务的网站,如“美团网、拉手网”,涉及的当地特产数量较少,只涉及到了几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如“京东商城、天猫商城、淘宝网、当当网、亚马逊”等,这些网站通过商品分类的办法分出西北、西南等地方特产区,但是却没有设立独立的西部或西部某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专区,更没有相关的团购交易。
综上所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的基本市场情况是:市场上没有以此作为主营业务的电商网站或专业团购网站出现,基本呈现“空白”状态。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重视,迅速成长为重要的团购市场。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竞争者状况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主要面临未来新加入或潜在进入竞争者的威胁。这些竞争者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团购网站,如“拉手网、美团网”;第二类是大型综合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网、京东商城”等国内电商巨头,另有“当当网、亚马逊、凡客诚品”等颇具竞争实力的网站。
第一类竞争者主要以各大城市为基站,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团,主营业务涉及基站城市的酒店、美食、娱乐、服装鞋帽等多项内容。以“美团网”为例,团购业务基本覆盖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基站点多达数百个,包括一些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此类竞争者未来极有可能开辟独立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专区”,作为其主营业务。第二类竞争者是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大型电商网站已经开始在其网站导航中植入“西北、西南等”地区特产模块,并开始日益拓展,逐渐增加产品的数量、种类,显著特点是以地方特色食品为主。此类竞争者也极有可能慢慢涉及更多类的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尤以普通交易为主演变成大规模的团购。
以上两类竞争者均有数年来建立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可称其为核心竞争力,这些能力在短期内很难被模仿,具体体现在:稳固的物流服务体系、良好地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等。这些潜在竞争者虽然现在没有直接涉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但是随着这一消费热点被逐渐开发,他们会在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基础上变为现实竞争者。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产品与渠道状况
项目组针对新疆、云南、四川、广西、甘肃、河南、江苏、福建等多个省份的学生、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普通工人、白领等多个社会群体发放了约500份调查问卷。涉及的被调查者年龄区间为12至64岁,问卷发放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95.6%;问卷有效份数466份,有效率93.2%。问卷发放的对象具有代表性,因此据此研究得出的数据可信度较高。
项目组收集了全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的特产,具有代表性的达1000种以上,且每一种具体的特产又具有不同的细分品种,涵盖了名胜旅游、美食、服装鞋帽、工艺品、饰品等诸多类别,其中又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云南省的地方名特产种类居多。这些产品的主要原产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地区。所有的属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被调查者均指出了属于本地区的特产,列举数量从3种以上到20种不等。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28.4%的人表示从超市商场可以购得,有31.3%的人所了解的特产主要购自地方专卖店,38.8%的人表示从零售散户处可以购得,只有1.5的人表示通过网络渠道购得。由此可见98.5%的被调查者所反映的购买渠道是实体店面这种常见的销售渠道,而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人却非常少。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的团购渠道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程度的加深,国内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体制、市场运行体制的日渐成熟,团购的深度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作为团购的新型垂直细分市场,鉴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团购对象,未来发展必然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一)专业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网站会出现
人们消费风格、消费习惯的日益深化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产品被发掘,成为一时的主流消费产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同样会成为未来人们颇为关注的消费对象,这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西部热”已经被逐渐燃起。“业务多元化”和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变动会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重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特别是对于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电商巨头来说,如果率先在国内发掘了这一市场,无疑将会带来可观的利润。在团购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下,一切有前途的消费热点都将会被发掘。由此,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电商巨头会在原有的分类商品中开辟专业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专区,作为一项主营业务来运营,并向市场投放一定的广告宣传;第二:建设专业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网站,专门经营这类产品,类似“聚美优品”等专业性的主打某一类产品的网站,实现第三方发货或自我发货。
(二)快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表现是“SNS”,也称之为社会性网络服务 。这也是团购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或许会成为未来团购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一个崭新范例。通过和社交网站合作,如与“开心网”这样的大型知名社交网站合作,再结合社交网站上的小型“网页游戏、交友群”,向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团购模式。这种模式会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的一种新型营销渠道。利用移动互联网营销能达到快速传播、调动某一群体消费积极性的效果,并能迅速扩大网站的知名度,这种“及时性”是其他营销渠道所不能比拟的。尽管这一模式发展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其发展速度是飞快的,有权威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93.1亿元,和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97.5%,2015年或将突破4000亿元大关。移动互联网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的结合,必将为团购消费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服务环境。
(三)出现更多更细的垂直细分市场
一旦未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被大规模的引入市场,随着发展的日益成熟,在此基础上会出现更具体的细分市场,可能出现专门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中某一大类产品的团购,如:工艺品团购或名胜旅游团购。届时,市场上会出现更多的大大小小的专业团购网站。这些网站之间可能会出现资源的整合,互相合作,以利用供应渠道和物流体系,但是合作的情况下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会在客户服务、盈利模式上创新,以达到最终在竞争中取胜甚至兼并竞争对手的目的。
(四)客户服务将更一步加强
详细的客户服务方案、更加人性化的客户服务是未来团购网站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特别是在消费者“至上”的今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作为“专业性团购”,主营业务范围较窄,客户服务更为重要,良好地“回头客”是能得到持续不断发展的必备条件。
从这点考虑,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至少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第一:以创新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第二:保证所售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水平;第三:建立客户服务反馈系统;第四: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目前国内主流电商网站都推出了自己较为全面的客户服务方案,尤其是团购网站,如“美团网、拉手网”推出了服务“三包”,并在其主页上大力宣传;“聚美优品”更是在电视广告上推出“买正品化妆品,请上聚美优品”的质量保证广告,并建立了客户关怀反馈系统。随着团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创新的客户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服务理念上,那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不会得到良性发展。
(五)盈利模式将会创新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的盈利模式将会在传统的盈利模式上得到突破。传统团购盈利点主要集中在产品的销售利润上,而且绝大部分产品是针对个体消费者的团购。团购市场竞争的加剧会促使投资者不断寻求更多的盈利模式、赢利点。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本身就是一个新型的赢利点,但是也会促发新的盈利模式,主要体现在:第一:寻求线下零售商作为团购的参与者,以获得规模经济报酬;第二:开展一些列增值活动,如代售一些地区商家的产品,收取相应的资费;第三:实现团购网站之间的合作,把产品置于别的网站上销售来获取相应的利润分成。这些新型的盈利模式需要企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去开发,同时要注重网站的知名度建设,投资者应在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的同时,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客户对该种团购的认知与了解,进而发展这些盈利模式。这样才会突破仅仅通过销售产品取得利润的瓶颈,获得多方利润来源,才会壮大资金实力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更广的推向市场。
在当代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潮流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作为新的团购细分市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它所表现出的发展现状足以证明这块市场还有待开发。在未来时间里,更多的投资者会围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的发展趋势,深化投资,将它推向一个市场高峰。
参考文献:
1.姜新海,刘宝萍.“团购”销售及其赢利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
2.李艳.对网络团购模式本土化的分析与预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
3.马薇,鲁粱,华艳辉.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团购的发展状况分析[J].电子商务,2012(2).
4.汤发俊,江文.我国网络团购发展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1(9).
5.陈冰冰.后团购时代团购网站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1(3).
6.钱大可.网络团购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
7.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网络团购调查报告[R].2010.
篇10
根据2013年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建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陕西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陕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较为强烈;在基本消费品中,住房、食品和医保占比较重;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潜能得不到释放的原因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太低。政府应努力扩大农村居民就业,增加其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
[关键词]
ELES模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陕西省
近年来,运用ELES模型从我国整体出发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方面国内学者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比如,杨志安等(2010)采用ELES模型结合了时序的特点对我国各省农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在不断增加,但不同消费品之间存在差异,低廉价格的家庭设备类在短期内会成为消费热点,政府应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并且给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适合他们的商品,有效促进其消费[1]。肖立(2012)运用ELES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率和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政策建议[2]。张(2007)对四川省进行了区域划分并建立ELES模型进行分析,给出要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当地发展的政策建议[3]。梁海鸥等(2011)对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食品是河北省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品,居住和文教娱乐占比相对稳定且在逐年增加,河北省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消费档次也在逐年提高[4]。马丽荣(2014)发现,甘肃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高,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5]。虽然国内学者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的研究较多,且对模型的运用比较娴熟,但还没有使用模型对陕西省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对陕西省2005-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做了定量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比较
统计资料表明,2013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6398.6元,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487.7元,当年城乡人均消费比为2.5∶1。由表1可看出,虽然自2004年以来陕西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在逐年缩小,但是城乡居民之间消费差距仍然显著,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支出总量和消费档次要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较城镇居民仍然偏低。除了消费数量上的差距,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方面也落后于城镇居民,2013年陕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支出比重最大,恩格尔系数过高。
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xtendLinearEx-penditureSystem,ELES)是研究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问题常用的定量模型之一,它是由经济学家Luch1973年在美国经济计量经济学家Stone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该系统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6]。本文运用ELES模型分析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思路是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看作人均纯收入和商品价格的函数,利用截面数据资料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然后逐项进行回归,最后得出各类商品的消费需求函数。
(一)(ELES)模型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为:
(二)数据来源本文参照《陕西统计年鉴》选取了2006~2013年陕西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数据。对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及其它商品消费这类消费品的消费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
(三)模型估计结果1.依据2013年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数据,用Eviews软件对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αi、βi的估计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由估计结果可知,各类商品的决定系数R2均接近于1,说明消费结构模型拟合优度较高。R2均大于0.94,表明陕西省农村居民的各类商品消费94%以上是受居民人年均纯收入影响的。由t检验值可知,所有βi的值也在1%的水平下显著。2.边际消费倾向分析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2013年陕西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456,即每当收入增加1元,这1元中将有0.84元被用于消费,而0.13元用于增加储蓄,说明陕西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由保守的储蓄转变到消费中来,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在降低而用于消费的比例在增加。其中,支出增幅最大的是居住,其βi值为0.27,说明陕西农村居民现阶段对于购买和建造房屋的需求比较强烈;食品支出增幅位居第二,其βi值为0.186,说明陕西省农村居民在餐饮方面的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不再只是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而逐步开始增加外出就餐的频率和注重就餐档次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位居第三(12.33元),反映出当前陕西省农村居民在满足了温饱需求后开始逐步重视医疗保健卫生。其余分别为交通和通讯(8.07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6.25元),衣着(5.51元),说明农村地区居民逐渐开始注重生活档次和舒适度,买衣服也开始注重样式和品牌。3.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收入增加百分之一时,商品消费需求的百分比,其收入弹性计算公式如下。其中Yi为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Vi为陕西农村居民对第i种商品(服务)人均实际消费支出。结合2013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额和各项消费支出以及各类商品(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可得到2013年陕西省农村居民各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看出各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为正,说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他们对各类商品的消费量也随之增加,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收入的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促进居民消费。其中居住、交通及通讯、医疗保健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表明了居民对这三类消费品的消费支出量要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农村居民对这几类商品的消费欲望较为强烈,只是由于现阶段收入水平较低,消费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食品、衣着等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都较小,说明居民对这几类商品的消费量不会受到农村居民收入的太大影响。4.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比率所引起的消费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即消费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由表4可看出家庭设备和衣着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反映出居民在这些产品的消费方面还是会主要考虑到其价格因素。因此要扩大家庭设备和衣着方面的消费量就需要政府部门适当控制陕西农村地区这类商品的价格,多举办农村地区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惠农的活动,通过价格补贴政策提交农村居民的消费量。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除了消费数量上的差距,陕西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方面也落后于城镇居民,需要转变他们的思想并同时优化他们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消费潜能。陕西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边际消费倾向也较高。但是,陕西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集中在对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和添置方面,衣、食、住、行占去了大部分的消费支出,而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还是受到人居年纯收入低和商品(服务)价格相对较高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根据以上情况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和稳定农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收入低是首要因素,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8]。从文章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陕西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比较强烈,消费观念正在逐步转变,可是由于收入过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严重制约和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虽然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都在稳定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偏低,且从2003年到2013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农村居民增长较快。因此政府部门应有针对性的向陕西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更多岗位支持,鼓励其外出务工,增加其工资性收入,使其收入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只有提高和稳定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释放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潜能、激发出农民的购买欲。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正在逐步由温饱型消费转移到享乐型,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也在逐年下降。但是政府有关部门在陕西农村地区的投入仍然不够,导致很多地方水、电、网络不通,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消费需求。例如,部分农村地区自来水管和下水道铺设不完全的问题依然存在,就导致了很多农村居民虽然买了洗衣机使用起来却十分不方便;还有很多地方通讯设施的建设不完备、网线的铺设面积不足等都影响了手机、电视、电脑等大小型家电的使用;4S店、加油站、加气站距离较远分布分散,导致农村居民买回车后加油、保养、维修十分不方便。这些不足都极大地限制了对电力和排水设施要求较高的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消费[9]。政府应该注重完善水、电、网络等的铺设工作,使得农民在购买这些商品时免去后顾之忧,也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农村消费的市场规模也会进一步得到扩大。
(三)更新消费观念,拓展精神文化消费。受传统观念和文化风俗的影响,陕西农村居民长久以来养成了攒钱的习惯,农民更多的消费支出在生活必需品方面,而对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商品,其消费欲望并不十分强烈,因此应向陕西居民普及消费知识,引导居民转变原有的消费观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向他们传递精神文化消费的意识,例如在每年的农闲时节多在农村地区举办各种公益类型的“文化节”交流活动,修建可供农村居民借阅和浏览书籍的图书馆。可让农民多接触些文学作品等,也可以聘请老师给农民进行浅显地讲解,让其对文学培养出一定的兴趣。除了读书方面以外,陕西农村居民在文化修养方面的素质也要逐步提高。各乡政府应想方设法多给农村居民提供一些下棋、练习书法、国画和跳舞的场所,并聘请一些老师定期给村民们上课,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地区支教、任教,注重文化教育投资,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学生的教育质量,做到适龄儿童都有学可上。
参考文献
[1]肖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11):91-99.
[2]杨志安等.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热点培育问题研究—基于ELES模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23-29.
[3]张.基于ELES模型的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5):49-53.
[4]梁海鸥等.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ELES模型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9):203-205.
[5]马丽荣等.基于ELES模型的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对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4,(2):84-88.
[6]杨婧等.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0,(10):74-79.
[7]陈伟等.基于ELE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1):35-39.
[8]王俊杰等.陕西省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扩展性模型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1):27-31.
- 上一篇: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
- 下一篇:区块链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