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植物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野生动植物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野生动植物意义

篇1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病控制

收稿日期:2011-09-26

作者简介:陈华南(1974―),男,江西赣州人,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S8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018-02

1引言

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区均具有显著且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及珍稀物种,因而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与保护。同时丰富稀有的野生动物使得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建设有了更为明确、严格的要求,因此一旦管护不及时、监控不完善便会引起野生动物大面积爆发不良疫病,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野生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人畜共患病等,不仅给动物物种生存延续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还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其存在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疫源疫病工作主要指对野生动物种群、物种展开实时监测,发现其存在的异常行为或不正常死亡现象,对其物种生存信息进行完善记录、科学取样,细化检测并完善报告结果,制定应急处理预案,面向社会大众疫情状况的全过程。针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产生的疫源、疫病进行完善监测控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高水平的技术要求,且内含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实施高度时效性工作与完善科学的实践管理。

基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物种的丰富性,对其进行疫源、疫病的有效防控管理形式较为严峻,需要实施监测管理的范畴不断拓宽。现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管理工作需要交通工具的大力辅助支持,同时需配备完善的监测设施设备,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监测技术,否则难以满足监测工作需求。同时当前从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相关工作人员由于没有经受专业技能、技术培训,因而缺乏疫源疫病防控监测知识与实践技能。再者由于我国针对自然保护区开展的野生动物监测疫源疫病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管理经验不足,欠缺良好的实践管理策略流程,因而需要进一步提升处置应急能力,为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源、疫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完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病控制体制建设

3.1全面提升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我国自然保护区相关政府部门与基层单位应站在战略化的全局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林业部门、省政府以及国务院关于有效防控野生动物产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相关工作部署,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三个代表核心思想,由先进性角度出发,树立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态度,进而全面提升针对野生动物产生不良疫源疫病的科学防控监测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认识,将该类工作全面纳入核心、重要议事日程中,做到思想认识科学到位、领导组织准确到位、工作流程措施正确到位、制度责任细化到位。切实强化对监测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领导管理工作,实施科学的引导辅助。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实践措施,降低野生动物产生不良疫情的风险,杜绝由于防控管理措施不到位引发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情的持续扩散与不良交叉传播,进而确保动物卫生、动物产品安全,营造良好的自然保护区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完善体制建设,促进相关制度的不断更新

依据我国林业部门要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应加快组织建设、科学编制、规划野生动物监测疫源、疫病的工作管理体系,进一步密集发展监测点建设,扩充工作范畴,进而合理消除监测防控盲区,将针对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控制同保护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实践管理、检测鉴定、鸟类环志、生态观测与教育宣传等功能有效整合,实施一站多能的科学建设目标。实践管理中应本着基于当前、长效建设谋划的原则,细化制定研究防控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体系规划,将其合理纳入应急公共体系的建设实践中,进而持续提升监测控制能力与应急管控处置能力,从体制层面构建成为防控监测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应实施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管理、监测巡护、科学教育培训,发挥应急职守能力,履行信息上报与反馈体制,进行完善的督导检查及工作考核,对、拖沓冗余的工作人员应追究其责任。进一步促进各项管控制度的持续更新与完善制定,面向广大工作人员进行上墙公布,使其在实践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突发疫情进行良好、完善的处置管理。

3.3健全机构,加强重大野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设立专业监测管理机构,主体针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单位,设置科学监测规划、设计管理措施与年度监测计划。同时依据自然保护区构建特征及自然环境特点适应性布设试验区及观测点,完善确定试验项目、监测任务,针对野生动物丰富资源构建全面的信息档案。

(2)针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展开相关科技知识的推广及普及,全面开展免疫管理工作,强化监测疫情报告环节,科学实施24h不间断的轮岗值班管理体制与实时报告监测体制,及时全面的掌握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动态疫情发展。倘若在监测管理中发现了可疑状况必须立即向相关林业单位、管理部门报告,通过工作人员深入现场的初步核查确认、监测单位的正式确认后,面向政府部门以及野生动物疫病防治监督单位进行如实、细致的报告。

(3)强化应急准备,实施规范、科学的应急程序,进一步加强值守应急管理,进而在做好针对重大动物疫情疫病综合防御控制管理的同时,深入强化对人畜共患疾病的预防控制。

3.4采取多重管控形式,提升监控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工作的宣传力度

为提升教育宣传力度可广泛利用、报刊、网络媒体的报道宣传职能,主体采用活泼生动、易懂通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野生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知识、相关保护知识以及疫源疫病防控监测知识的大力宣传,进而培养广大群众的主动防御庇护能力。针对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庄以及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展开宣传材料的有针对性、广泛性发放,在公共宣传栏张贴宣传挂图,定期组织开展现场公益性讲解,使民众了解野生动物存在的疫源、疫病的可预防控制性,进而消除他们的恐慌心理,有效提升全社会民众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科学防控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

3.5逐级落实岗位职责,联合开展监控工作

(1)结合实际情况依据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物种从事的集群活动特征以及生物学习性,展开各项工作的细化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策略及措施,完善健全疫情疫病实时报告的岗位责任制。

(2)合理明确监测控制范畴、划定重点防控区域,明确检测管控对象,细化落实物资储备与监测人员的责任到位管理。明确各项管理工作责任,对各监测区制定第一责任人,实现责任体制的层层落实,全面履行各部门职责,避免管理漏洞。

(3)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对各项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通报并逐级建立追究责任体制,严肃各项工作纪律。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监测站的野外监测工作,合理利用监督站驻场资源、木材检查站、森林管护站、林业工作站与防火检查站、望台等设施及单位将野生动物存在的各类异常状况及时报告当地相关监测部门,起到良好的辅助管理与联合监控作用。

3.6扩充投入资金提升监测人员综合素质

(1)为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控制执行效力,应合理扩充投入资金,构建长效经费支持机制,确保经费投入的落实到位。对政府下拨资金进行良好科学的统筹安排,强化监测站基础建设、完善设备设施的购置配备、防控监测物资应急与交通工具的完善配备,合理改善办公条件,升级野外勘察设施设备。同时主管单位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自然保护区从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管控监测经费应用分配情况展开实施监督,杜绝违法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倘若发现违规现象应依据财政制度深究到底,进而完善保障自然保护区监测预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投入经费的专款专用。

(2)收集监测情况,从分析、报告与处理调查等层面入手给予工作人员精心的指导,注重对他们的业务培训。通过丰富开展知识竞赛、针对干部职工组织专项学习、深入研究有效的防控措施、准确鉴定疫病程序及方法,提升全员的综合监测管理素质。为进一步扩充监测力量,有计划地招收自然保护、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野生动物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而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控制监测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构建完善的人才力量支持。

4结语

为有效防控自然保护区各类野生动物大面积产生疫源疫病,本文从优质的监测管理入手,通过强化认识、夯实建设、完善体制、合理防控、扩大宣传、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整体素质等完善的策略制定,展开对野生动物疫病控制的科学研究,对丰富管理经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营造和谐、良好、优质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大家好!

在这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以“关注鸟类,保护自然”为主题的安徽省第30个“爱鸟周”,首先,我代表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向承办这次“爱鸟周”活动的、安庆市林业局、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安庆市动物园、安庆市双莲寺小学表示诚挚的感谢!向所有热爱自然、关爱鸟类的朋友们,向出席“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的各界领导、各位来宾、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爱鸟周”活动是我们集中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鸟类知识,宣传法律法规,开展鸟类保护的重要活动。这次由安徽省林业厅、安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安庆市林业局、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安庆市动物园、安庆市双莲寺小学承办的“爱鸟周”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等中央驻皖媒体、安徽日报、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安徽电视台、安庆电视台、安庆日报社、安庆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可以相信,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一定会在全省再次掀起一次爱鸟护鸟的热潮。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鸟是人类的朋友。我省山地、湖泊、平原兼而有之,自然地理独特,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多种鸟类栖息繁衍。据统计,我省现有鸟类17目55科354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白鹤、黑鹳、白颈长尾雉等11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天鹅、白琵鹭、白额雁、白枕鹤等53种。丰富的鸟类资源是我们共有的宝贵财富,在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生态安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给鸟类等野生动物和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加强鸟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全社会保护鸟类的科学意识意义重大而深远。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爱鸟周”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在,全省爱鸟护鸟蔚然成风。近年来,我省宿州、阜阳、黄山、巢湖等地涌现出了许多爱鸟护鸟的先进事迹。XX年,合肥市林业局、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合肥晚报社的鼎力协助下,积极开展合肥市鸟评选活动,选定喜鹊为合肥市鸟并获得市政府同意,诞生了我省第一个市鸟,为我省普及爱鸟护鸟和推广野生动物保护开了个好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3

关键词: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美好的生态家园成为了我们的首要任务。虽然我们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和平稳定社会的新时期,加强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我国的进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进展状况 50多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立法,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初步形成行政管理和执法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加强迁地保护工作,拯救、繁育了部分濒危动物稀有种类;开展动物资源调查、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活动,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严格执行野生动物进出口管理制度,加强市场检查和监督,严厉打击走私和贩卖野生动物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法律意识。

1.2 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布局不尽合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管理体制不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不强;动物资源总量不足,部分物种资源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全社会对加强此项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依然有待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普遍陈旧,逐渐失去功能,并大多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缺乏专项扶持政策,科技落后,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 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建议

2.1 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使野外种群得到良好保护 从确保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要求出发,当前应在其重点分布区域抢救性地建立一批保护区,实行抢救性保护。同时从维护野生动物种群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出发,搞好已有保护区的布局和网络体系的完善工作,尤其是必须重视保护区之间的廊道、破碎化的栖息地的连接等工作,完善保护区体系建设。

2.2 积极发展极度濒危野生动物的人工种群,确保物种不灭绝 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成果,深入研究分析种群濒危程度,对陷于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物种,在强化栖息地保护的同时,确定必须立即辅以人工繁育以免灭绝的物种名录,应用先进的微观技术和现代科学手段,对濒危野生动物系统地研究救治、饲养、繁育、野化和放归技术,搞好种源繁育和基因保护工作,促进物种资源的恢复和发展。

2.3 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科技含量,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从当前国际的发展潮流看,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和用途越来越多。类型齐全(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沼泽、湖泊、海岛、港湾等不同类型);功能多样(保护、科研、教学、旅游、生产等相结合),并趋向综合化。随着保护区的综合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有趋于经营化和企业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将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4 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全面贯彻“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发挥野生动物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维护和改善人类自然生态环境,为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野生动物产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5 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完善市场监管手段 在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工作中,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于濒危物种,要依法严格限制直接消耗性利用。对于允许适当利用的野生动物,特别是对利用量较大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要在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及时掌握物种资源消长动态的基础上,按照“资源消耗量小于增长量”的原则,实行限额管理并合理确定出口限额,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恢复与增长。

3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野生动物是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基本因素之一。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野生动物蕴藏的巨大生物遗传资源潜能,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仅脊椎动物就有约6481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以上。其中哺乳类581种、鸟类1331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大熊猫、金丝猴、朱、华南虎、藏羚羊等455种野生动物更是我国特有的物种。

然而,由于过度利用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已导致许多物种面临生存危机。正确处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对确保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4 结束语

通过对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问题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中野生动物保护的方向。因此,在生态环境的后续发展中,要进一步研究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的问题,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合理性的意见。

篇4

一、湿地现状

临朐弥河湿地公园南起冶源水库大坝以下,北至弥河临朐县与青州市交界处,由南向北贯穿县城,以水碧草丰的弥河河道为主体,包括河岸两侧的坑塘、粟山、朐山等部分沿河景观资源。现状湿地面积445.8公顷,湿地率达58.3%。临朐弥河湿地公园内湿地类型主要有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如表1)。

临朐弥河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良好,公园内现有维管植物65科150属280种,脊椎动物35目65科171种,水草丰茂、林木蔽日,鹰飞鱼跃,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但是因为临朐弥河省级湿地公园穿城而过,周边的企业运营、生活区发展会导致部分湿地的退化,湿地的生态功能难以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尚不稳定,其生态脆弱性较为明显,随着水文、土壤、气候等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因素,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恢复的后果。

二、湿地保护的思考

临朐弥河湿地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改善水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其建设过程中应将湿地的保护和珍稀鸟类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实施一系列湿地保护工程,可有效地保护湿地的水体、土壤和动植物资源,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湿地保护原则

1.1 完整性、系统性

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持临朐弥河湿地公园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使尽量多的生物种群按自己的生态定位、代谢类型和种性去充分占领相应空间,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综合调控功效和生态自然修复功能。

1.2 多样性、协调性

湿地的资源利用和保护,应坚持维护其多样性特点,须从协调性原则出发,充分考虑各因素间关联关系的协调性,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3统筹规划、分期实施

湿地保护要根据湿地公园区域内现状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域特点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分步实施;更要定位全局、着眼常态、综合治理,搞好规划衔接。

2、湿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2.1水系、水质保护

一是加强拦水坝管理。目前区内已建成6座拦水坝(水库大坝、三里庄、朐山、兴隆、粟山、榆林店),用以控制水位。在管理拦水坝时,要根据河流用水量,适时适度地调度河流用水,确保湿地公园人工生态用水的要求,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二是规范河道内的人为活动。湿地保育区实行严格保护,严禁在保护范围内进行规划外的任何开发性经营活动,如畜牧养殖、取土采砂等破坏河道的活动。恢复重建区内,通过河道清淤、垃圾整治和回填土等措施,实现水系畅通,河道整洁,有效改善防洪功能及湿地环境。三是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强对重点保护区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方面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严禁乱砍乱伐,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禁止捕杀珍贵、有益的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积极推广乡土植物,禁止有害外来物种的引进。四是加大外源污水排放治理力度。湿地公园水体与周边水系及其流域的连通性决定了湿地公园内水质的保护与流域内整体水质保护密切相关,临朐弥河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外部各种废水的排放,从源头上阻断污水排放是治理临朐弥河污染的根本措施,是临朐弥河水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因此地方政府需协调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关停违法排污企业、取缔河道内畜牧养殖企业、堵塞排污口,从源头上解决弥河水质污染问题。五是内源污染控制。施工过程中做到边施工边保护,杜绝施工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严格管理施工中产生的废水,保护湿地水环境质量。运营期由于一些生产生活会产生污水,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经营期的污水需要处理达标。

2.2水岸保护

目前个别地段存在硬质驳岸,原本蜿蜒曲折的河道变得平直、生硬,原本形成的河汊、河漫滩和植物根系被破坏,鱼、青蛙、河蚌等湿地动物栖息环境消失,湿地系统生态效益大打折扣。综合考虑弥河的防洪排灌功能,对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湿地岸线进行软化改造工程或者驳岸修复工程。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采用原始缓坡型自然驳岸;河岸坡度相对较陡、冲蚀较严重,或者有步道的河岸,在自然式土岸基础上,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以增强防洪能力。对于防洪要求较高,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以发挥此类驳岸调节洪水、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多种生态功能。

2.3护岸植被选择

根据护岸的不同建设模式,以及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乡土沉水植被、挺水植被、湿生草丛、湿生灌木、观赏灌木、乔木和攀援植被进行修复建设。

2.4栖息地生物环境保护

篇5

先述“时宜”。

先秦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这种再生是“天”即自然的活动,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因此,它们的生长繁息和农作物、禽畜一样,是受“天时”制约的,其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节律是一致的。“三才”理论天地人和万物统一的重要基础正是天时制约的普遍性。作为野生动植物永续利用基础的“养”,其实施的关键就是要顺时。上面谈到了我国先秦时期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心点是“时禁”,或“以时禁发”。而“时禁”的目的正是保证野生动植物顺应自然界季节变化的规律正常地生长和繁育。因为“养长时,则六畜育(禽兽亦然),杀生时,则草木殖(作物亦然)”(《荀子·王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利用和永续利用的目的。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的出现,是和先秦时代对“天时”认识的深化分不开的。[24]

次述“物宜”。

野生动植物生长虽然普遍受天时的制约,但不同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对天时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先秦时代山林川泽的“禁发”,还要建立在对各种野生动植物生长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物宜”而作合理安排的。

这种“物宜”的原则在上引《国语·鲁语》里革断罟的记载中反映得十分清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鸟兽和鱼类在不同的季节怀孕生産,捕鱼和猎兽的禁与发在时间安排上应该相互交错。春天鸟兽怀孕,此时禁猎。夏天鱼类孕别,此时禁渔,正如韦注所云:“立夏鸟兽已成,水虫怀孕之时,禁取鱼之网,设取兽之物也。”捕鱼安排在冬尽春来的季节,除了气候上的原因以外,还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春天捕取鱼鳖可使肉食供应不致因禁猎而匮乏,有利于春天禁猎的实行,从而起到“助(鸟兽)生阜”的作用;第二,春天多取鱼鳖晒干储备起来供夏天消费,可免夏天禁渔期间鱼类食物供应的断档,有利于夏天禁猎的实行,从而起到“畜(鱼鳖)功用”的作用。这种安排,相当典型地体现了“三才”理论的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观。

又如人们之所以把砍伐树木时宜安排在冬季,不但因为春夏林木仍在生长,而且因为冬季砍伐质量较好,又利于林木的再生。[25]

《荀子·王制》说:“……万物得宜,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这里的“万物”也包括野生动植物在内。

次述“地宜”。

先秦时代的“物地宜,尽地利”,不但包括对各类农田的合理利用,也包括对农田以外的各类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林川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正是当时“地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以“地宜”思想为基础的。所以,《逸周书·文传》谈“以时”入山林川泽和“以时”狩猎,是和“土不失宜”相联系的。它又指出:

土可犯,材可蓄。湿润不[可]谷[之地],树之竹、苇、莞、蒲;砾石不可谷[之地],树之葛、木。以为絺绤,以为材用。故凡土地之闲者,圣人裁之,并为民用。是以鱼鳖归其泉,鸟归其林。

在我国的上古时代,虽然种植业早就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地广人稀,原野不能尽辟,农田一段分布在都邑的近郊,郊外则辟为牧场,山林川泽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生产对象。山林川泽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当时这些地方盛产林木苇材鸟兽鱼鳖等各类山货水产,在以半干旱草原为主的自然环境中显得特别珍贵。山林薮泽被称为“物之钟”、“国之宝”。《国语·周语上》:“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其犹原隰之有衍沃,衣食于是乎生。”山林川泽和原隰衍沃并提,显示了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国语·楚语下》载王孙圉论宝,把山林薮泽作为国之六宝之一。“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这除了与自然环境有关外,还因为当时种植业不够稳定,经常受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以山林川泽的天然富源作经济生活的必要补充。[26]《周礼·天官·冢宰》“以九职任万民”,其中“三农”、“园圃”、“薮牧”、“虞衡”、“聚敛疏材”属广义农业范畴,“虞衡”在“九职”中列于第三位,而且“聚敛疏材”实际上也可以包括在“虞衡”之中。大概反映了战国以前生产结构的实况。《周礼》中有“山虞”“林衡”“泽虞”“川衡”之职,统称“虞衡”,就是掌管有关山林川泽的生产事宜的。这类官吏,在《诗经》《左传》《国语》《夏小正》以至金文彝铭中均可找到。《史记·货殖列传》引《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亦见“虞衡”的重要性。到了战国时代,渔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经下降,但仍不失为农牧业的重要补充。所以,春秋战国政治家在作国土总体利用规划时,总是把山林川泽考虑在内的。《管子·八观》以原野的五谷生产,观一国之饥饱;以山泽、桑麻、六畜之产,观一国之贫富。“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山泽虽广,草木毋禁……闭货之门也,故曰时货不遂,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

最后,谈谈山川的禁发与农事安排的关系。

先秦时代山林川泽的“禁发”,除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外,还有保证大田农业有充足劳动力的意义在内。故《管子·八观》说: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裁]而成也。非私草木爱鱼鳖也,恶废民生于谷也。

这是就一般年景而言的。山林川泽还作为储藏天然财富的一个“资源库”,在年成丰歉之间作调剂之用。在粮食歉收的年份,统治者就会开放山林川泽,让人民从山泽的资源中获取维持生计的资料,以安全渡过荒年。

总之,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它以“三才”理论为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对广义农业生产的“时宜”、“地宜”、“物宜”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与“人力”的调配和农事的安排有关。

三 传统农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中国历史上有过优秀的传统农学和发达的传统农业,它们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不但使中国在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方面长期领先于世界,而且使中华文明成为唯一延续下来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到了近代,中国的传统农学和传统农业都已经落伍。我们现在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用主要来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来改造传统农业和传统农学。但我国传统农学和传统农业并非一无是处,它仍然包含着合理的因素和有生命力的成分;西方的现代农业和现代农学也并非十全十美。西方现代农业虽然应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取得重大的成就,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是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进行研究的结果,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注意不够。西方现代农业过分依靠外源能,把农业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农业的本性。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抗性增加、能源过分消耗、“投入—产出比”下降等弊端已日益暴露,引起西方学者的反思,并重视从中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农学获取启示,以寻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农学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价值和生命力再次显露出来了。

中国传统农学的核心是“三才”理论。“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农业生物、农业环境和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比较符合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统一的农业的本性;因而也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作用。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与“天”“地”并列,人既非大自然(“天”“地”)的奴隶,又非大自然的主宰,他是以自然过程的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因此,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当前,片面性的、对自然掠夺式的发展,已导致地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支持系统的严重危机,综合性的、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思想就更加显出其永久的价值。

如果我们把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和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指导方针的关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一比较,人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两者竟是那样的吻合。兼顾局部的、目前的利益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说:“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国先秦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利虽倍数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因而在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时提出“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的要求。现代学者总结了历史的教训,认为在经济的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当采取“在利用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利用”的原则。我国先秦时代人们已经实行利用资源的用养结合的原则,把“养”视为“用”的基础,认识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的道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有的学者把它称为“天人之约”。现代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的经济系统应该建立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人类的经济活动应该遵循生态规律。我国先秦时代人们已经形成天地人统一的“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视为农业生物、农业环境和人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系统,把人的作用定位在“助宣气”、“助生阜”、“参天地之化育”之上。先秦时代“时禁”,不但基于对“天时”的把握,也是基于对生物生长规律的把握,或者说,它是建立在对生物与自然环境统一的认识之上的;它的本质就是要求人们的经济活动要遵循生态规律。先秦时代保护自然资源的一系列措施,与现代保护自然资源的办法也是一致或相通的。应该承认,这些思想和理论是我们勤劳而智慧的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之一,至今对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应当把西方的现代化绝对化,变成一个殭死的模式。在世纪之交的今天,讲现代化不能离开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农学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现代农业应当是一种生态农业,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中国农业现代化应当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中优良传统的结合。

在这里,还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我国先秦时代即已出现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什么后来我国生态环境仍然受到严重破坏?我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

一是理论本身的缺陷。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地球上存在“三种生产”:即社会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只有这三种生产协调和谐,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主要着眼点是协调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的关系,即在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时,注意遵循野生动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中野生动植物自身的再生产能力;但没有注意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环境生产的协调。人的生产中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消费方式,都没有引起当时思想家的重视。先秦秦汉虽然也出现过“分土制民”、合理安排人地比例、人地必须相称的思想,但这只是从居民点设置或政区规划的角度考虑的,而不是从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关系的总体来考虑的。在传统农学的“三才”理论中,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注意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对资源利用的用养结合,物质生产上的循环利用等,但也没有考虑人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及环境的协调。我国历代都鼓励人口的增殖,而不知人口生产也应有所节制。而历史表明,人类自身生产如果安排不好,也会破坏物质生产与环境生产的协调。中国近代生态环境的问题,相当程度上是人口问题引起的。

二是制度方面的制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总体规划、全民动员(现在更需要全球性的合作),这在当时的制度下是做不到的。我国古代立法中虽然也有保护环境的内容,但都是零星的局部的,更没有提到基本国策的水平。在分散经营、各行其是的条件下,盲目开发,滥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历代都有思想家提倡节约消费,但难以制约统治者的奢侈无度,以致超越在当时物质生产条件下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限度。苛重租赋剥削经常导致一部分农民贫困破产、丧失土地,封建社会晚期人口激增更加加剧了这种情况,无地或少地农民涌向荒山、滩涂、边疆、牧区,盲目垦发,也导致了森林、牧场和水资源的破坏。这些看似农业问题,实际上是制度问题。

可见,我国先秦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毕竟是很初步的,在深度和广度上不能与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相比拟。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引发环境与社会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对人与自然关系全面反思的结果。只有在这个时候,人口、社会、环境和发展的问题才会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空前尖锐的矛盾孕育着人类的新思维,而上述矛盾的解决将导致新的文明形态的诞生。人类历史已经经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迈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注释

---------------------------------------------------------------------

* 这里所说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野生动植物资源。这可以看作当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个方面。对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先秦时代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精彩的理论,但由于耕地在一定程度上已属于“人化自然”,故本文不予论述。

[1] 《大戴礼记·主言》载孔子言:“入山泽以时,有禁而无征。”《礼记·王制》所谓“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与此同义。

[2] “禁”的另一面是“发”,因此,“时禁”也就是“以时禁发”。其内容很多,不限于保护林木。《吕氏春秋·上农》:“然后制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僇,缳网罝罦不敢出于门,罛罟不敢入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名,为害其时也。”这是概括而言的,并非四时皆禁,而是说四时各有其禁。

[3] 《睡虎地秦简·田律》中还有“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的记载,整理小组注曰:“荔,疑读为甲,《释名·释天》:‘甲,孚甲也,万物解孚甲而生也。’即植物发芽时所戴的种皮。取生甲,采取刚刚出芽的植物。”

[4] 据王先谦考证,“百索”即百蔬。

[5] 丁士涵改“夫”为“天”(见郭沬若《管子集校》),亦通。

[6] “大寒降”是季冬之月,“土蛰发”是孟春之月。《夏小正》十二月“虞人入梁”。《礼记·王制》:“獭祭鱼,然后渔人入泽梁。” “獭祭鱼”,《夏小正》和《礼记·月令`》均在正月。

[7] 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作“禁罝罜,设阱鄂” ;韦注“罝,当作罛,罜,小网也”。罝为兽网,不应为水虞之所掌。改罝为罛,义虽可通,但“禁罝罜”与“设阱鄂”不对称。清董增龄《国语正义》作“禁罝,设阱鄂”;韦解“罝,当为罜,罜,小网也”。近是。盖此文原应作“禁罜,设阱鄂”,误为“禁罝,设阱鄂”,韦昭注改“罝”为“罜”:或在“罝”下添小字“罜”为注,遂致窜入正文,成为“禁罝罜”:后人又妄把韦注“罝,当为罜”改作“罝,当作罛”。《说文》:“罜,罜,魚罟也。”罜可特指小魚网,也可泛指魚网。夏天是鱼类孕别之时,故禁罜。

[8] 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第178页。

[9] 《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渔为得之,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吿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闇行,若有严刑在旁。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形也)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淮南子·道应训》也有相似记载。 所谓“诚乎此者刑(形也)乎彼”,是指治政以至诚并表现在行动上。这一记载表明,先秦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不但运用立法和刑罚的手段,而且采取教育和感化的手段。

[10] 朱右曾说:“骛泽犹竭泽。”见《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1] “豺祭兽”,《月令》在九月,《夏小正》在十月;“鸠化为鹰”是仲秋的物候。

[12]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13] 火耕和火猎的残留在甲骨文和反映周代情况的文献中均有记载,于此不赘。

[14] 上述两段引文方括号中的字据颜昌峣《管子校释》增补,参看郭沬若《管子集校》。

[15] 《大戴礼记·五帝德》也说:“舜……使益行火,以辟山莱。”

[16] 闻一多改“祥”为“羊”(转见郭沬若《《管子集校》》)。“祈羊”是一种祭祀山泽之名,当与山泽的管理有关。《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祭祀山川与山林川泽的禁发联系在一起,带有某种“神道设教”的味道。

[17] 吕文郁:《华夏文明与先秦时代的生态环境》,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18] 对黄河流域上古时代自然环境和植被情况,学界估计很不一致。有的学者强调当时气候温暖、森林丰茂。我认为当时的森林当然比后世丰茂得多,但不宜夸大。如果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森林十分丰茂,覆盖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的黄土就不会呈现黄色、碱性,黄河的水就不会那么混浊(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民谚在流传)。何炳棣把《诗经》等文献中所记载的植被资料,和对黄土區科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对照和印证,得出上古黄土区域自然景观是半干旱草原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1969年)。正因为这样,生态平衡的破坏更显出其严重后果,从而促进了生态意识的“早熟”。

[19]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说:“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大戴礼记·易本命》:“子曰:夫天之生人、禽兽、万物、昆虫,各有以生。……故帝王好坏巢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麒麟不来焉;好填溪塞谷,则神龟不出焉。”以此相似。

[20] 《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就是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思想的一种反映。

[21] 《汇校》引唐大沛云:此句脱二字,当作“无杀童,无夭胎。”

[22]《旧约·创世纪》说:“大地厚生,生生不息,满载于世,征服它吧,努力去支配海中之鱼,空中之鸟,以及地球上走动的一切生物。”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征服自然!”这一豪言壮语,成为鼓舞人心的极大驱动力,把《旧约》的这一段指示发挥得淋漓尽致。关于“三才”理论与西方宗教观念的对立,参看游修龄《中国农学史·序》。

[23] 据《逸周书汇校集注》校改。

[24] 《群书治要》引《虎韬》云:“神农之禁,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谨修地利以成万物,无夺民之所利,则民顺其时矣。”

篇6

关键词:林场;森林资源管护;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42-03

Research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Takin Beimandian Forest Farm of Forest Farm Machinery Plant of Saihanba as an Example

Wang Yanchun et al.

(Beimandian Forest Farm of Forest Farm Machinery Plant of Saihanba,Chengde 068457,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lthough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improve,society continue to develop,but the forest resources are suffering from serious damage,in such conditions,good fores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wor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refore must use advanced scientific means,and forest resources are reasonable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to play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forest greatly,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Saihanba farm Beimandian forest farm as example to presen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s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significance are discussed,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Forest station;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

林场的森林资源以林木、林地为主,另外还包括野生动植物、林下植物、土壤微生物以及其他环境因子等资源,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重要作用[1]。因此,了解森林资源现状,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是林场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1.1 管护现状 北曼甸林场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的东北部,是塞罕坝机械林场6个国有林场之一。林场总经营面积1.578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187.33万m3,森林覆盖率80%。林场物种丰富,珍贵的植物有干枝梅、金莲花等,野生动物有梅花鹿、细鳞鱼、黑琴鸡、豹、马鹿、天鹅等。林龅闹饕任务是科学、合理的管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物种多样性,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达到最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林地放牧时有发生 林场林木资源丰富,林下植物较多[2],是放养牲畜的良好选择。当地的居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开始成群的饲养牲畜,同时植树造林也造成了草原面积不断减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林牧矛盾,增加了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的难度。

1.2.2 存在林地侵占情况 随着木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木材价格不断上涨,近些年来,农产品价格也越来越高,由于利益驱使,一些拥有荒山或在林场周围租地的集体或个人,开始植树造林或栽植绿化苗木,给林场森林资源造成困难。

1.2.3 其他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管护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三是对植被恢复工作的监督、落实和管理力度还存在不足;四是由于林场在偏远山区,受经济等诸多条件限制,当地居民很难认识到资源管护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资源管护意识;五是由于受到历史等条件的制约,林场还存在边界不清[3]、面积有差错等问题,在建国初期,虽然预留的草场和放牧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有一部分被收回进行了造林,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在集体或个人手里,对森林资源保持完整性存在隐患。

2 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

2.1 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平衡森林生态系统 林场林下植物、森林野生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十分丰富,其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一旦森林资源遭到破坏,这些动植物依赖的生存环境便不复存在,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对维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且科学有效地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可以确保林木资源和其他林下资源的高效利用。

2.2 防治森林灾害 森林灾害包括病虫害、森林火灾及气象灾害。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可以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和处理工作,从而及时有效的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降低损失。对于森林火灾,可以通过森林管护工作增强护林防火力度,建立火警预报系统和防扑火工程建设,降低森林火灾的隐患。对于气象性灾害,可以通过“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来预防,将气象灾害对林木的危害程度控制在低水平。

2.3 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5],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合理地规划安排林木采伐时间和数量,合理安排林下植物种植,保护土壤微生物,避免出现荒山秃岭导致的对防沙固土失去功能,避免造成较大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排除引发洪灾的隐患。

3 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的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林场森林资源管护领导小组,积极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就其位,统筹协调,认真抓好落实工作。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可靠的保障。首先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修建防火线和防火隔离带,建立森林防火、病虫害和林政资源监测系统,新建或维修林区公路。其次要加大对管护队伍的投入。认真做好对防火车辆、设备、扑火机具的检查和保养,确保防扑火工具正常使用。强化扑火队伍建设,加强体能和技能的训练,配齐单兵装备,注重训练技能效果,讲究步骤和程序,提高防扑火能力。

3.2 加强幼林地管护和林产品管理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林产品的管护工作。一是积极推行标准化库区建设,在生产前规划好楞场,制定库区标准,严格按木材质量、弯曲度、规格、径级来分类归楞,确保林产品质量;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库区、立木作业地块导示牌制度,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完善交、接库手续,为每一名客户提供细致准确的资料,方便客户及时准确了解地块相关信息;三是严格执行林产品销售出场证制度,林场出场证实行一库一证、一车一证,发放的出场证要做到货证相符,任落实到个人,林场设立检查站,负责检查林产品运输车辆,防止林产品丢失;四是把库区、山场的林产品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形成“责有人担、事有人管”的工作常态,加大看护力度,确保林产品的安全。

3.3 扎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落实责任。执行护林防火承诺制度,扎实推进领导带班制度、领导包保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及时组织召开各种护林防火会,并抓好落实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林区群众护林防火意识,通过采用展旗示警、流动广播、短信提醒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防火氛围;三是组织开展打击野外违法用火和“五清五查”等专项行动活动,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责任追究,确保防火工作万无一失;四是强化监测体系建设,夯实基础。建立雷电预警监测系统,构建林火视频监测与指挥系统;五是加强专业扑火队建设。大力推进专业化扑火队、半专业化扑火队建设加强训练,配齐扑火机具,使扑火队伍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扑火能力、自救能力,加强对防火车辆、设备、扑火机具的检查和保养,确保防扑火工具的正常使用。

3.4 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措施 采取架设围栏与防护沟栽植沙棘的管护方式,在每两根围栏桩之间增加双刺拉线,提高架设围栏的结实度;每个幼林地块的围栏架设木杆和刺线制成的围栏,防止森林资源不受牲畜危害,确保森林资源健康发展。

3.5 进一步做好封山禁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保护好现有林地资源,认真负责,加强巡护,林场辖区内禁止出现牲畜,禁止出现伤害野生动植物的情况,领导加强巡查工作,确保封山禁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3.6 加大森林资源宣传保护力度 狠抓宣传教育,源头杜绝。根据不同时间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工作。更新宣传方式。除制定宣传条幅、标语在重要地点悬挂、张贴外,还要开展全方位的资源管护宣传教育,面对面交流,收集基层对资源管护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调整,以便提升宣传效果。让资源管护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体社会人员重视、关注资源管护的良好氛围。对于破害森林资源的案件,增大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做到打击一个,震慑一方的作用,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3.7 建立森林资源管护档案 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安全,要建立和健全森林资源管护档案。国有林场要制定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利用林政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根据辖区内森林分布情况按照林地性质(商品林地或生态公益林地)、树种情况、林地面积、林龄大小等建立档案,每年根据森林资源增长和消耗情况及时更新,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区森林资源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大意义,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管护措施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也对保障生态平衡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我国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林木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也为森林景观资源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有利于促进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董国利.试论如何建立森林管护责任制[J].中国林业产业,2016(9):173.

[2]李建胜.森林资源规范管护的探讨[J].吉林林业科技,2013(1):49-52.

[3]杨瑞文.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6(19):82-83.

[4]刘小燕.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和策略浅议[J].南方农业,2016(16):87-89.

篇7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意味着使其所有的生态系统、群落和物种,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但目前人口与资源,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以牺牲生态和资源为代价,来获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人类造成的主要威胁是生境的破坏、破碎和退化(包括污染),以及物种的过度开发、外来物种的引入和疾病的加速传播。

1.生境破坏和消失。随着大自然自身的演变,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过度地从自然界获取土地、木材、食物、药材等,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是生境的破坏和消失。生境的破坏和消失被确认为是大多数生物和微生物目前正濒于灭绝所遭受的最直接的威胁。物种大量聚集的热带雨林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温带森林也在大面积减少。目前,全球森林由76亿公顷已减少到34.4亿公顷,减少了50%还要多。湿地退化和丧失的速度更是超过了其他的生态系统。现在地球上有20%的珊瑚礁和35%的红树林丧失。

2.生境破碎。生境破碎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一块大的、连续的生境不但面积减小,而且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片段的过程。生境破碎使一些中心物种由于不能迁移以觅食、、传播等而难以生存。生境破碎也可以把一个广泛分布的种群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亚种群,每一亚种群由于受空间的局限而陷入衰落和灭绝的境地。

3.边缘效应。森林边缘对保持森林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境破碎,森林边缘的物种构成就会发生改变,使由内部物种占据的区域进一步减少。由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水平的变化使许多物种从片段化的森林中消除。

4.生境退化和污染。人类活动密集的干扰,会使生境中的群落和物种受到影响,而造成生境的退化。例如:珊瑚礁地区频繁的行船和潜水会恶化这个群落。人类释放的杀虫剂、化学品和污水,工厂和汽车排出的废气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污染对水质量、空气质量甚至地区气候的全面影响,不仅威胁到生物多样性,而且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

5.外来物种的引入。由于在新的生境中缺少外来物种的自然捕食者、有害物和寄生虫。所以会打破这一生境的生态平衡,而使物种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的消失。

6.物种的灭绝。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一面就是物种的灭绝。一旦某一物种灭绝,其DNA中所蕴藏的特有的遗传信息和其所拥有的特征组合将永远丢失,它的种群将不可能存在,它所生活的群落将变得贫乏,且其所具有的对人类的潜在价值将永远不会被认识。现今由人类引起的物种灭绝速度是物种自然更替速度的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例如:20世纪初有野生老虎10万只,现在仅存野生老虎3200-3500只左右。里海虎1950年灭绝。我国特有的华南虎也已多年不见踪迹。

二、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地处东亚,包括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范围,加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变化,生物物种的类型十分丰富,也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像湿润亚热带和青藏高原就是其它区域所没有的。我国的生态区共有19个,其中陆地生态区12个,淡水生态区6个,海洋生态区1个。

(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概括起来有下列特点:

1.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目前我国有高等植物3.28万种,动物10.45万种,其中许多为我国特有、孑遗种、经济价值高的种。

2.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

3.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中国有7000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因而中国的栽培植物、家养动物丰富程度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4.生态系统丰富多彩。就生态系统来说,中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且每种陆生生态系统都包含多种气候型和土壤型。据统计,全国陆地生态系统共27个大类,460个类型。其中:森林16大类,185个类型;草地4大类,56个类型;荒漠7大类,79个类型;湿地、淡水域5个类型;海洋6个大类,30个类型。

5.空间格局繁复多样。中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由不同气候带引起不同的植被类型。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发生不少同属不同种的物种替代。以上特点,说明中国生物多样性在全球所处的独特地位。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1.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物种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就地保护成绩显著,迁地保护得到较大的发展。到2012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五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达2407个(其中林业直管2150个),总面积1.45亿公顷。就湿地保护来说,目前全世界有国际重要湿地1886块,中国有41块。我国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移地保存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建动物园(动物展区)、野生动物园240多个,植物园(树木园)234个。

3.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止荒漠化工程”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这几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我国目前面临着生态危机: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大、水土严重流失、湿地不断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物种加速灭绝、严重干旱缺水、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了大面积毁林开荒的过程,致使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度下降。虽然近几年建造了大量的人工林,但是仍面临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成、过熟林只占森林面积的14.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比全球平均数低近10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的1/7。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44.8%,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1%。石漠化土地12万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90%的天然草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草场沙化严重。由于人类的捕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速了物种的灭绝。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而在当今以人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只有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动和意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健全法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条约的加入对我国立法的推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了多个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条约和政府间协定。如:《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海洋公约》、《国际热带木材协定》、《国际捕鲸公约》及《中日候鸟协定》、《中澳候鸟协定》等。诸多的公约和国家间的协定,对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进程。

(二)我国物种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比较早的国家,1950­年国家就出台了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我国的《宪法》和《刑法》(1979年《刑法》第130条)中对物种的保护也有描述。但随后很长的时间立法工作处于停顿的阶段。党的后,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防沙治沙法》、《草原法》以及《刑法》修正案等法律和《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另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在立法的同时,1987年我国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94年在《21世纪议程》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规范。

(三)我国物种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名列濒危物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非常突出。笔者从事多年物种保护的工作,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例进行探讨。

1.立法体系庞杂、立法效力低下、行政管理色彩浓厚。我国立法比较分散,­有专门法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同时还有许多“规定”、“办法”和“通知”,­如《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杀、收购、倒卖、走私野生动物活动的通知》等。立法位阶,­有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林业部,­还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林业部、公安部联合的法规,­导致这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此外,还存在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如:《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山东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很显然,­我国关于物种保护的立法体系十分庞杂,­立法效力层次较低。同时,各种“规定”、“办法”和“通知”的出现也反映出我国浓厚的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的行政管理色彩。

2.立法目的滞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环境立法理念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利益优先理念已经体现到立法中。而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还受到经济利益优先理念的制约。如:《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第三条第一款:“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可以看出,­我们保护动物的目的重点落在合理利用而非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没有凸显出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3.物种保护的不坚决性。由于立法目的与经济利益妥协,­必然导致法律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用“应当”、“可以”等比较模糊的词语,在法律责任追究上,措辞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现行法律对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打击缺乏力度,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

4.物种保护的不全面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保护的范围限定于珍贵、濒危的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这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妥协性立法,­缺乏物种保护的前瞻性思维,体现了人类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5.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不力。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但是追究法律责任的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仅限于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场所,­使得受保护的栖息地概念模糊而且范围有限。

6.执法不力、司法不严。“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传统思想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且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传统思想和立法缺陷相结合,­使执法不力、司法不严成为目前物种保护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7.执法后期的处理存在盲点。案件查获的各种违法品的处理,在法律上看似规定明确,但由于执法部门繁杂,部门利益无法协调,致使一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大都是行政权自由裁量之下进行“处理”。因此,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后续行为,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很有必要。

四、一些认识及建议

(一)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化传统方面的因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淡薄。

2.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往往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体制上的缺陷。我国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牵扯部门繁多,管理分散。另外资金投入缺口大。

4.法制上的因素。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还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问题。

5.观念上的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大部分公众的动物福利观念启蒙晚,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二)建议采取的措施

1.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保护地建设体系和野生动植物种及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止沙漠化和荒漠化规划等。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必须强制性地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3.完善和加强我国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问题呼唤新的、卓有成效的法律体系的诞生。必须将经济利益优先的思想转变到生态利益优先上。包括对生态安全战略地位的明确,国家主导责任的定位,以及稳定和持续投入的保证等,以确保我国的资源安全。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的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在保护机构之间要形成监督机制,明确管理权限与责任。

5.加强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强监管,联合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采取高压态势,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篇8

在第36个世界环境日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将首个“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授予贾治邦,以表彰中国政府及国家林业局为中国的生态建设与保护付出的卓越努力和贡献,感谢国家林业局在中国的森林和湿地可持续管理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上所作的工作。

硕果――中国林业对全球生态建设和保护事业贡献重大

中国林业是全球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国林业发展对全球生态保护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林业建设,不仅为改善中国生态状况、保护中国自然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生态建设和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我国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组织动员全社会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极大地推进了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贾治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些年来,全国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近几年年均造林660万公顷,累计退耕还林866.6万公顷,封山育林1333多万公顷,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使9533万公顷森林得到有效管护,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3亿立方米。目前全国森林面积已扩大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5325.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还不断强化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把资源管理工作纳入了科学化法治化的轨道。” 贾治邦说,多年来,我国把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2349处,其中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1706处,面积达1.2亿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2.6%。林业部门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使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45%的自然湿地、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20%的天然优质森林得到了有效保护。

思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一直关心并大力支持中国林业事业,积极来华实施各种规模的自然保护项目,为中国的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贡献力量。”贾治邦说,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开展林业对外经济合作、科学技术合作、专项合作,以及履行国际公约,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国家林业局已同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合作关系,同34个国家签订了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代表中国政府同8个国家签署了10个政府间协定,与24个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秘书处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在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建设的优先领域,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参加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和相关国际进程,推进了世界林业的发展。

1980年以来,中国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实施了一大批富有成效的自然保护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年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向中国提供了约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援助,并以其他形式支持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近些年,双方的合作更加密切和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项目已由最初的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与水资源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等诸多领域。这些合作项目对中国林业建设,特别是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和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前景――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篇9

目前来说,我国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巡护方式对林业资源管护,它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弊端:第一,巡护的过程中存在盲区。传统的巡护方式要求工作人员要在森林里巡逻监视,而人的活动区域是比较有限的,很容易使有的地方无人问津,造成盲区。第二,巡护的频率和密度不够。巡护过程比较依赖护林员的自觉行为,因此巡护的频率和密度难以保证。第三,人工巡护使林区边界、坟头等信息调用不够灵活和及时。加强林业资源的管护工作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我们及时掌握责任区内的动植物状态,促进森林防火措施的顺利进行,防治发生森林病虫害,最终促进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2GPS定位仪在林业资源管护中的使用

2.1航路点的布设

航路点的确定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设计巡航路径,在布置航路点时应该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规范。航路点应该侧重布置在重点区域,在次要区域没必要布置太多的航路点。航路点在布置时,应该尽量布置在高地和山脊等视野开阔的地区。我们通过合理的布置航路点,使巡护覆盖率在50%以上,这样才能使巡护效果更加明显。

2.2航迹信息的检查和采集

我们应该对航迹信息定期检查和采集。航迹信息要求在冬季的巡护时间要大于5个小时,夏季巡护时间大于7个小时,巡护周期是10天,在巡护的过程中应该到位,不能出现盲区和漏点。另外,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巡护不到位等问题应该及时反馈,护林员应该加以改正。

2.3兴趣点的使用

针对人工巡护造成林区边界和坟头等信息调用不灵活等问题,兴趣点的使用可以很好解决。它能准确定位边界、坟头、伐根等,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GPS定位仪在林业资源管护中的作用

3.1GPS定位在林业调查工作中的优势

应用GPS定位技术,可以直接定位,找到想要的坐标位置。它的精确程度非常高,要远远大于应用罗盘仪进行引线的技术,减少了工作人员在野外的作业时间,降低了设备成本,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管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森林资源调查管理

GPS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管理,减少了因为森林资源地域性太广造成的不方便问题。GPS定位技术对森林资源的调查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GPS定位技术可以测定森林的分布区域。GPS定位技术能够对森林的边界和拐角进行准确的定位和位置偏差纠正,使森林面积的测量误差不会超过1%。GPS定位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利用罗盘仪测算带来的不方便、误差大等问题,节约了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使森林面积的测算变得非常简单。第二,GPS定位技术可以对省固和局固监测样地进行初设和复位,输入坐标就可以准确的复位,基本不会出现错误。第三,GPS定位技术还可以伐开境界线。这样可以取代传统的罗盘仪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并节约了成本。

3.3森林防火

GPS定位技术具有控制森林火灾的功能。GPS定位技术能够组建关于森林资源的信息系统,并对历年来的火灾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对常见的火灾发生区域进行保存和记录。GPS定位技术还可以使防火巡检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如果某个地方出现严重火灾,工作人员只要手持GPS导航系统就可以立刻赶到事发地点。GPS定位技术可以对火灾现场进行定位、布兵,而且还能及时的估算火灾损失。

3.4植树造林

GPS定位技术还能够促进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飞行员手拿GPS定位导航仪可以对林地进行清晰地定位,对播种路线有了清晰地了解,从而避免了出现漏播和重复播种的现象。除此之外,飞行员在进行播种时还可以通过GPS定位仪确定飞机和地面的距离,还可以设定航线,这样会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3.5防治森林病虫害

GPS定位技术可以通过定位对经常发生森林病虫害的地区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针对这些病虫害常发的地区进行病虫害的治理,这样大大的改善了森林的环境,使护林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非常简单

3.6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GPS定位技术可以对野生动物经常出现的地区进行定位,我们划定这片区域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利用GPS定位技术对野生动物的活动路线进行研究,更好的保护它们,保护我国的生态系统。

4结语

篇10

2、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3、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4、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