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融合发展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融合发展途径

篇1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新旧媒体融合

一、媒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会发展需要更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体

现代社会,信息对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活动有重要指导意义。人们根据获得的信息安排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信息在商业竞争中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是各商家竞相追逐的宝贵财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人们普遍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媒体的信息传递功能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信息传播媒体。

二、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

互联网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也被赋予了“第四媒体”的称号,而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大众媒介则被称之为“传统媒体”、早期学术界认为传统媒体将会被互联网替代,但新世纪之后,替代论逐渐被淡化,研究者们己经认识到这两者在长时间内竞争共存乃至相互融合的趋势。

三、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内涵

(一)内容才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

无论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只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不同而已,媒体传递的信息才是受众真正关心的内容。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单位剑走偏锋,在平台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新闻质量却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投入巨资打造的网络平台却只是一个花架子,这样的发展策略也是违背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初衷的。但以南方报业集团等为例的一批报业企业通过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的媒体之路。这些单位成功转型的经验再次证明“内容为王”才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

四、新时期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以传统媒体为支持,打造新的新媒体品牌

在媒体融合发展思路提出后,国内不少媒体开始尝试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其中以湖南卫视的芒果TV最为成功。从芒果TV的成功经验来看,重视网络平台品牌打造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借助湖南卫视的电视媒体,可以为芒果TV平台做足广告;另一方面,科学进行品牌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新旧媒体合作,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传统旧媒体有市场积累和客户口碑积累,新媒体有新媒介优势。在新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加强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擅长新闻采编的报业、电视媒体可以为网络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支持,网络媒体通过自己的媒介将新闻采编效益最大化。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监管体制。一些消极、不利社会安定的信息常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在社会中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将不断增加。制定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能有效预防和制止一些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

五、结论

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传统媒体发展的立足点,严格的监管是新旧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面对多样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也是不可磨灭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仍有较强的依附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熊忠辉.社会关系重构下媒体融合的未来[J].视听界,2015.

篇2

该书首先针对我国媒体融合的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作者从国外的媒体融合概念入手,分析了国内学者引入“媒体融合”概念的基本历程和国内学者对媒体融合内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媒体融合提出的政策环境,如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市场背景,如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传媒市场格局的改变;技术背景,如物联网、智能媒体、可穿戴设备VR/AR技术对传媒业的深入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14年以后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认为当前存在融合创新目的模糊、主体动力不足、缺乏资本支持以及消费习惯畸变等问题。同时,作者对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当前,关于媒体融合的主流认识主要体现在将媒体

融合分为内容、渠道、平台、产品和经营管理融合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基本上构成了媒体发展的五个重要领域。因此,全书在架构上,重点从以上五个方面针对当前媒体融合的业界实践进行了分析,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内容融合部分,重点分析了广州日报集团的创新实践、国内期刊内容的创新融合和今日头条的融合创新实践。这三个案例的作者都是能够充分掌握融合实践的一手资料,如广州日报集团融合实践的作者是广州日报社研究室主任,期刊内容融合撰写者是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今日头条融合实践作者则是今日头条的员工。这些由内而外的、深入肌理的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手资料,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渠道融合创新方面,全书分析了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光明云媒的融合概况、创新点以及路径方法,分析了读者传媒数字化网络渠道建设的生态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管理经济效益,分析了浙江卫视渠道融合的基本情况、融合理念和融合策略等。内容上涵盖了报纸、期刊、电视等主流传统媒体,这为传统媒体的渠道创新和融合发展提供了方法和路径上的借鉴。

在平台创新上,全书分析了乐视网的平台创新、贵州日报传媒集团的融合创新、《中国国家地理》的融合创新、中国商务出版社的融合创新,以及江苏广播电视台的融合创新案例。其中,对乐视网的融合创新案例分析实际上揭示出这样一个新理念:在当前的媒体融合中,主流的观点认为媒体融合主要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创新,而将乐视网纳入融合创新实践的研究中,这说明基于互联网的网站类平台,实际上在当前的媒体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如果需要紧跟时展潮流,就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途径,实现自身的转型。媒体融合不仅是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出版社等传统主流媒体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以乐视网为代表的互联网网站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产品融合创新上,全书分析了咪咕阅读、上海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产品打造以及瑞丽的品牌延伸实践等。其中,对瑞丽媒体融合实践中数字媒体矩阵的分析,以及对瑞丽增值服务产品的分析,为当前媒体融合的品牌价值延伸、增值服务和跨界融合、产业链打造提供了新思路。

在经营管理融合创新上,全书分析了包括浙报集团、罗辑思维在内的重要案例。其中,作者对浙报集团的分析,重点在其传媒生态圈的建设上,如对资本运作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用户聚集平台三大平台的分析,以及对浙报建设核心圈、紧密圈和协同圈“三圈环流”主流媒体格局的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浙报在产业上探索“新闻+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理念的媒体融合发展中,为国内其他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方向,也是对当前媒体发展理论的一种新突破。

该书不仅有系统的媒体融合创新案例分析,还有对当前热点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如全书对传媒创新与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对大数据时代传媒创新的机遇和转型进行了分析,对资本牵引下中国传媒融合创新实践的分析,对数字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目标和变革方式的分析,对台湾地区媒介融合的介绍,以及对我国当前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呈现的特点和未来发展的着力点进行的分析,对当前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了多样性的思考。

媒体融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在当前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针对媒体融合的讨论更加多元化,呈现出理论、实践和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不同的媒体针对自身的基本情况,从自身出发制定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量力而行才能实现媒体自身的转型。全书从当前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状况出发,针对媒体融合创新的五个方面,以丰富的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在案例选择上,全书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是将范围扩展到期刊、出版社等其他传统媒体,以及视频网站、自媒体等基于互联网发展的一些新兴媒体,这种选择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媒体都需要不断融合创新实现自身发展,媒体的融合创新发展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作为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义实施两周年后的研究成果,全书既是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性回应,也是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同时还是远未完成的探索,这还需要新闻传播学者、新闻传播业界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篇3

关键词:有线电视技术;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研究

一、宽带技术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当前各个居住小区都安装了上网宽带,宽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播放软件APP以及网络无线端,促使视频和网络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视频播放的方便快捷则成为了互联网现代化发展主要趋势。

(二)扩容骨干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承载的服务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差异化,从而能够满足用户们的各种使用需求。目前不同模式的接入终端也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普及了智能手机以后,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再加上路由器转化设备的相继出现,使得很多台服务终端设备都能在同一时间上网。

二、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

当前有一些专项电视节目需要点播付费才能进行观看,增值服务业务则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业务增值,二是内容增值,三是功能以及性能的增值。这些增值服务都必须与宽带技术中的数字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利用超宽带的转化数字来满足用户们的多项需求。例如应用超宽带转化数字技术,其与以往的无线传输的窄带技术以及蜂窝3G通信中的宽带扩频技术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种技术在直接对脉冲信号进行调制时无需载波,且比当前任意一种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网络带宽都大。超宽带这一转化数字的技术其具有高频谱、低能耗以及非常隐蔽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能,以及超大的容量系统和多径分辨的功能。

三、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主要是业务上的融合,且两者之间业务重合的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它们能够适应和满足用户们不断发展的需求。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发展也越来越快。但是由于两者在发展历史以及特点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提升两者融合化发展的水平,就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融合发展和适应的过程。针对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其发展的途经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统一技术规范。在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各自的发展历史中,对于技术的实际运用以及标准规范都具有独特的特点,这其中存在的差异就会对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技术相关规范以及参数时,必须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要求,且在制定规范时,必须将两种技术各自的特点融入进去,以及在进行改造和融合时也要对其中存在的难点加以考虑,并设计一个折中方案,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的速度。

(二)引导技术融合。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有外界因素加以引导。政府在引导技术融合时,首先要明确引导不是干预,必须重视正确引导,而减少过分干预,这样才能发挥住政府搭桥牵线的作用。其次是由于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各自都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以及特点,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要采取对应的法律手段来防止某些干预现象的出现,从而促使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能够实现更有效的融合发展。

(三)多项模式合作。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发展中,还必须采取多项模式合作共赢的途径,建立一种能够促进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的多项合作的共赢模式,就能促使有线电视技术网络以及互联网等都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建立一种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都能使用的网络设施,减少用户们单个技术的使用成本,并为两种技术中的新增用户以及固定的用户提供一些具有良好优惠作用的措施,这样就能促使融合后的技术网络资源,把更多的用户吸引过来,从而在业务以及技术上都能实现良好的互补。这样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就能够利用资源互补的优势,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另外在业务与技术进行融合以及合作的过程中,也要将其他的方面的融合和合作发展起来,这样才能促使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能够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实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在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能够对资源形成多项运用,还能促使两种技术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同时也将劣势互补起来,这样就能对有限电视技术进行整合,从而使得各项业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在宽带技术中,还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不断扩容骨干网络,在合理使用两种技术资源的同时,打造多项合作的模式,从而实现共赢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媒体融合;融合途径;融合原则;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自2012年上半年开始,IPTV迅猛发展,OTT来势汹汹;2013年,WIFI信号铺天盖地,APP应用雨后春笋;2014年,4G通讯蓄势待发,智能手机日新月异,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在迅速拓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在发生巨变,甚至商业模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不能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就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就会被新兴媒体甩得越来越远。正因如此,从央视到卫视,从纸媒、广播到电视,传统媒体都在积极融合新媒体、融合新技术,力求从融合创新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一、新媒体的特点、优势及影响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及优势:1、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还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多媒体传播、超文本、互动性等优势。

近年来,随着WIFI的普及、4G网络的发展,新媒体特别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网络应用蓬勃发展。2013年,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产业异军突起,用户规模持续攀升,移动互联网用户所占比例由2007年的24%上升到2013年的81%,正式步入第一媒体序列。新媒体终端成为人们工作和闲暇时间最主要的媒介。

二、融合新兴媒体,发展传统媒体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狭义的媒体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广义的“媒介融合”则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功能、手段、体制、机制等要素的融合。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个人电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一)认清形势与转变思想。受网络视听业务快速增长、新媒体广告业务分流的影响,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的增幅大幅下降。要克服传统媒体依然强势,拒绝新媒体的错误思想;要克服简单拓展节目渠道,与新媒体浅层结合的错误思想。

融合,既不是简单地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增加新的平台和渠道,也不是浅层次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让新闻报道多样化,更不是传统媒体+网站+多媒体的平面组合。

融合,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二)互联网思维与媒体融合。传统媒体既然要拥抱新媒体、接纳新媒体,进而融合新媒体,就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就要用互联网思维浸、融合传统媒体人的传统思维。

首先,新媒体融合要树立观众、用户至上的理念,观众、用户是我们宝贵的资源。简单说,就是让用户获取、服务非常便捷,体验全方位新闻报道时感觉良好,增强用户粘度。如果不能汇聚海量用户,影响力就无从谈起,对于媒体来说,没有影响力就是无水之鱼。我们要放下身段,围绕观众、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广播电视节目要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受众的参与性,在可管可控的前提下,尝试由受众众产生内容。其次,互联网时代,就是不断创新、不断颠覆的时代,今天的明星可能就是明日的黄花。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一定要整合既有新闻素养又懂互联网技术的新闻团队,一定要改变僵硬的新闻运作和采编流程。在免费经济大行其道的数字时代,一定要有“稀缺”内容、“增值”新闻服务的供给。

三、媒体融合的原则、途径和模式

广播电视融合新媒体可以遵循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创新机制、勇于尝试的原则。广播电视融合新媒体应充分发挥我们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以节目创新为推动,寻找广播电视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内容结合点、传播结合点、商业结合点。

(一)融合新媒体要创新适应新媒体特点的广电节目。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20――30之间,他们也正在成为消费主力军。地方广播电视的节目特别是电视节目应该注重挖掘年轻观众的需求,以适应年轻受众的审美情趣,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消费需求。

(二)融合新媒体要打造广电全媒体平台。现在的信息传播具有碎片化、多渠道等特点,任何一个单一媒体已然无法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无法满足商业经营的需求。城市广播电视台应该充分利用广电现有的媒体公信力,全力打造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最具商业价值的区域全媒体平台。

(三)融合新媒体应勇于尝试新的经营模式。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还正在重构商业模式,从淘宝到微购物,从支付宝到微信支付,从PC端到移动端,从聚划算到美团,消费者获知信息的渠道在快速裂变,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正在形成,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

篇5

一、依托于技术进步与节目多样化发展趋势的电视媒体。当下,电视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消遣娱乐的主要媒介载体,其快速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体现在多样化的节目类型与不断进步的技术载体上。

就电视节目类型样式来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受众审美多样化需求,电视节目已经从最初的剧情类、新闻类和散文类的简单划分发展到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模式。以真人秀、竞赛或剧情为载体的综艺类节目发展得尤为迅速,而单就同一种类的节目来说,其演化方式也多种多样,并开始依托于其他媒体探寻更市场化的生存走向。例如,依托于网络进行播出的电视作品,PPS就是依靠其客户端同电视剧发行进行合作,主打长篇电视剧的网络播出权。

二、具有特定受众群体的广播发展趋势。广播虽然受众范围不如电视广泛,但仍然有它特有的发展空间。广播特有的以“听”为本的性质和某些特定的受众群体是广播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与电视不同,广播的接受器官是听觉,它可以将人类的视觉从某种程度上解放出来,以便在听广播的同时,继续专注日常生活及工作,于是诸如司机等特定的人群就成为广播媒体的最大受众群。同时,也随即产生了交通广播、音乐广播等相应的类型广播。为了获得更广泛的受众,并取得相应的市场收益,广播也正试图同电视结合,热播的电视剧集往往能够以广播剧的身份现于广播,产生单纯的“音频版本”,同时以MP3等音频格式见于网络下载客户端。

三、网络媒体的多渠道、多样化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30%以上,超过85%以上的网民实现了在家庭中享受私人网络。①网络以其多样化的内容、多渠道的发展路径成为当下发展最为迅速的媒体。

单就网络自身的特性来看,媒介资源的多样化以及共享性使其获得了较为灵活的发展空间,而在共享信息之后进行的实时交流与反馈,又使网络的发展逾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正因为具备这些优势,网络成为电视与广播共同寻求合作发展的对象,依托于网络载体进行播放的视频与音频,是网络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电视、广播同网络媒体融合的现状及趋势所在。为了迎接并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内各个大型电视机构及广播开始进入同网络媒体融合的复合媒体时代。单就电视领域来说,中央电视台和上海文广集团最先涉入网络音频及视频领域。

仅仅几年时间,各大广播电视媒体就都纷纷向网络领域进军。2001年,新华社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自己的网络电视平台;2004年,央视网络开通“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中央电视台相当一部分节目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地方卫视以湖南卫视新平台“金鹰网”为首,在网络同电视结合的同时,努力试图发掘其市场地位,不断探寻赢利点,使网络与电视形成“湖南卫视——金鹰网——芒果网络电视”的层级发展阶梯。

广播电台资源进入网络领域则稍晚于电视。2005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网络电台,以丰富的内容资源形成了一个以中央电台为中心力量,全国各地方电台为辅助力量的发散分布式格局,共达到9套节目、270多个重点栏目在线点播服务,网站音频数据总量达到了2TB。

电视、广播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特征

一、综合性的媒体功能优势。走向融合发展的电视、广播与网络,最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者整合以后的优势功能实现上。

电视利用自身已经形成规模与范式的发展脉络,为网络和广播提供了自身广泛的受众群体及相应的节目样式。而广播则可以在音乐资源、交通信息以及传统说书类节目中为网络提供另一部分可利用的媒体内容。网络因其自身所特有的综合性、跨时空性媒体优势,能够较为完整地整合起电视及广播的节目内容,并利用实时反馈的特性对一部分节目资源进行迅速的市场分析及盈利点定位。

二、三种媒体互动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一旦实现较为全面的媒体融合,电视、广播、网络三种媒体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个发展中的良性互动趋势。

如果存在一个较好的媒体资源,电视、广播和网络三者可以同时享用,客观上促进了媒体资源的广泛传播,但如何利用三者自身的优势来占有更丰富的媒体资源,也是三大媒体平台时刻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就从另一个角度促使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借鉴、学习以促进彼此间影响,在良性互动中,增加自身的成长空间。

三、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新媒体形式诞生。伴随着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结合三者优势的新媒体力量应运而生,媒介发展进入了一个从形式到技术都不断迅猛进步的崭新时代。②新型的媒介形式主要包括移动多媒体广播、数字高清电视以及手机媒体等。

数字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而广播电视领域所欠缺的互动性以及移动性也伴随着手机媒介终端的诞生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新兴的媒体形式正是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进产物,媒体的功能从简单的娱乐、信息传播开始向服务业扩展,③这是媒介融合后对于受众最直接的优势显现所在。

多元化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媒体内容的激烈竞争。尽管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但这种共享资源的开放模式也使得媒体之间形成了彼此的竞争关系。一旦某一优秀的媒体资源在其中一大媒体中实现了首轮传播,第二次传播的力度及范围就很有可能被削弱,其直接结果就是收益的下降。例如,电视剧资源一旦在网络平台登录,收视率会呈现出下降趋势,网络平台的不限时段和容量的随意性播出是造成其在电视中收视率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管理模式及体制的重新制定。在媒体实现全面融合发展的同时,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制就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尤其对于网络。从现有的法规来说,网络同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任意占用将使其他媒体面临版权保护的尴尬局面。因此,制定新的媒体管理模式也是电视、广播与网络融合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所在。

三、媒体内容的重复使用致使艺术精品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对同一内容的过度开发使用,并在见到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迅速炮制雷同形式作品,是文化艺术市场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大典型现象。例如某一题材的叙事性作品,在电视剧率先火爆之后,网络就以其迅速的传播优势对它进行二度传播,广播也随之将其录制成音频作品。同一时期内,同一内容的作品遍布各大媒体,形成媒体资源的改编完全没有新意、过度重复使用的局面。与此同时,雷同作品再度被如法炮制,于是造成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艺术精品出现短缺现象。

由此可见,在媒体资源及媒体形式不断融合发展的今天,视频内容及音频内容成为各大媒体进行资源共享及互动的主要力量。借助新型媒介的传播优势,媒体内容实现了互换流通,传播效果达到了最大化,媒体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整合、开发以及利用。(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注释:①参见CNNIC在京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篇6

关键词: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融合;智慧城市

融合发展,已经展现出了比较极为突出的发展形势,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比较大的便利,在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整个社会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虽然二者在实际融合中已经展现了比较好的趋势和融合发展成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继续加大研究力度,促进两种技术的高速融合。

1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简析

(1)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从理论上来讲,能够完成通信任务的技术,都可以被统称为通信技术,比如古时期我国的“烽火台”、“飞鸽传书”、“驿站”等通信技术就应用极为广泛,且应用效果十分突出,能够实现信息、文件的传输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新时期的通信技术已经变得更加具有现代化和信息化特征,不仅可以完成文字、图片、音视频的传输,还能够实现对数字信号、虚拟信号的传输,在提升了通信效率的同时,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和通信方式方法,通信渠道变得更宽。现代通信技术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络技术,是时展的重要产物,现代通信技术的全面应用,极大了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迅速。

(2)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科学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元素。计算机技术有着比较高的集成化特征,能够将多种复杂的技术和系统融合在一起,比如电子工程、信息工程、人体工程学等多方面的学科技术。计算机技术彻底颠覆了过去对数据信息处理慢、数据计算精度有限的被动局面。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构建数字化社会的核心技术,也是构建“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计算机技术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于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交互共享,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展示,完成对数据信息实际价值的全面利用[1]。

2融合发展的关键性分析

(1)符合时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时展背景下,社会需要有更为便捷、更为高效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效率,这就需要充分借助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力量。如果单纯将这两种技术分离开来运用,不仅会无法发挥出二者的实际作用价值,还可能对数字化时代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阻碍。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全面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构建数字化社会和智慧型社会的必然途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全面融合,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极大的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增强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够更加适应时展,构建极具新时代特征的计算机通信技术[2]。

(2)能够显著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和安全性现代社会讲究效率,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体现出比较高的效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全面融合,符合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而且二者的全面融合,在增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变革,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计算机通信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另外,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二者的融合发展,让社会的信息传输变得更加安全,满足信息传输中最迫切的需求,极大保护了社会各个行业、各个群体的信息安全,尤其在商业领域、金融领域等领域有着极高的价值体现,可以显著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3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融合思路有待创新。虽然从整体上来看,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都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产物,但二者在本质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具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从客观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单独分析,才能使二者的融合发展更加自然、顺利。但是在实际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二者的融合发展就是简单地将两种技术进行结合,这样不仅无法提升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服务能力,还会浪费大量的技术资源,无法真正发挥出两种技术的实际作用[3]。其次,技术人才培养有待增强。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两种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现代化技术,不仅需要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社会中缺少大量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专业领域的人才缺口仍然比较大,而且在短期内无法获得完全补充。此外,部分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通常只能比较好的掌握其中的一种技术,只有一小部分人才真正兼备较强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力,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对二者的融合带来了不小的限制和阻碍。

4融合发展思路分析

(1)蓝牙通信技术该技术是建立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新型通信技术,目前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发现蓝牙通信技术的身影,比如手机通话、手机数据信息短距离传输等方面。蓝牙通信技术具有比较强的便捷性,而且通信成本非常低,只需要消耗一定电子设备的电量即可完成。蓝牙通信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由过去只支持一对一数据信息传播的模式,发展成为可以实现一对二和一对多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而且还做到了能够实时传输和定时传输,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蓝牙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具有比较突出的进步,但该技术依旧无法彻底摆脱传输距离带来的困扰,因此,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针对通信传输距离的优化和延长,会是该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创新方向[4]。

(2)远程通信技术远程通信技术能够完成对数据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解决了在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面临的距离问题,彻底打破了在数据信息传输中的空间因素限制问题。在早期的远程通信技术主要以电缆的方式完成对信号的传输,这也就是早期的有线电话和电视的基本工作模式。而经过长期的发展,数据信息的传输逐渐发展成为无线传输,这不仅让信息数据的传输距离变得更远,也解决了通信电缆使用量过大的问题。远程通信技术是建立在电波和声波的基础上,并借助互联网的数字化虚拟信号形成的计算机通信技术,目前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发挥出了极为突出的应用作用,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以做到同时接收海量的数据信息,并且可以保证数据信息整理的完整性。

篇7

2004年,几乎在互联网泡沫崩溃的同时,web2.0的技术和理念横空出世,颠覆了传统web1.0网站单向信息的模式,web2.0强调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作,用户既是网站信息的浏览者,也是网站信息的生产者。在这种被称为“自媒体”技术的推动下,网民能够进行主动表达、主动信息并进行观点交互。可以说自媒体技术催生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为大家带入一种互联网思维,这种思维更强调平等、对话,避免自上而下的说教。2010年左右,随着移动化、社交化技术的成熟应用,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迅速兴起,这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所具备的传播属性让媒体再一次看到发展机遇,纷纷开始试水新兴媒体。从技术角度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的飞速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和发展的过程,依然是新技术催生了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移动互联网将逐步成为人们上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的生产、制作、,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持,科学技术的每次进步都推动了媒体向前发展。谁率先掌握了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并将其和传播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谁就能够在媒体发展中抢得先机。

二、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要求

2014年以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日渐成熟,移动化、社交化应用得到普及。通讯进入4G时代,新兴媒体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不抓住新兴媒体发展的机遇,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存在丧失舆论主导权的危险,各媒体深刻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纷纷建立和完善适合自己特点的新兴媒体平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报社等先后开通法人微博、微信公共账号,建设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对新闻内容进行二次生产,以占领舆论阵地,发出主流媒体声音。但是传统媒体在拥抱新兴媒体到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如果不谋求融合,只是将其作为自己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那就又会走上10多年前建设网站的老路,即使可能壮大了门户商业网站旗下的新兴媒体,却无法达到占领舆论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目标。发展新兴媒体的道路,可能会导致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受到影响,甚至会关乎生存。同时,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兴媒体又需要大量技术和资金投入,没有商业网站的资本运作方式,没有传统媒体的不断输血,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兴媒体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要提高传统媒体中新兴媒体的地位,将新兴媒体融入传统媒体当中,一荣俱荣,才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道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经过不断发展和探索,从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网站),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发展(报网互动、二维码),现在需要进入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对手关系,而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新兴媒体的发展壮大不应当以牺牲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为代价,传统媒体也不应以保护自身固有的利益而限制新兴媒体的发展。只有进行充分融合,媒体才能够发展壮大,才能够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完成中央赋予的主流媒体职责。这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倡导的平等对话原则,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传统媒体要发挥内容和人才优势,新兴媒体要发挥技术和灵活的优势,最终做到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对传统媒体的体制、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兴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营方式不能再墨守成规,走过去粗放型广告包打天下的老路,而是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投送、线上线下等新形式拓展运营模式。

三、科学技术如何助力媒体融合发展

篇8

一、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的要求

(一)媒体融合要求采编人员具备跨媒介内容制作能力。新媒体崛起后,传媒产品的内容制作、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微信、微博、智能手机等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并受到大量用户的喜爱。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和竞争,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得不积极转型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力求形成共赢的局面。媒介融合使得新旧媒体的边界日趋模糊,传媒产品在生产、制作和传输方式等方面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变化,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在技能层面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传统广播电视的策划、摄录、编辑等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创意与运营能力。(二)传媒扩张要求广播电视编导类。学生掌握新媒体技能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广播和电视在视听效果、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不再明显,互联网、移动新媒体中音视频内容的丰富性、互动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的群体。在新媒体的挑战和影响下,近年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的各级电台、电视台,都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网站,以便于从互联网和新媒体中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力求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台网一体的格局已然成为共识。台网一体化的结果之一是传统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虽然人员已经趋于饱和,很难再容纳数量众多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但从这些传统媒体中衍生出的新媒体单位或部门,以及大量出现的民营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等,却存在着大量的广播电视编导方面的人才缺口,只不过这些机构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技能。

二、新媒体视阈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大潮,高校广播电视传媒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尤其在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方面,面临较多问题。(一)新媒体教学师资匮乏。近年来,高校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前两年开始,新进教师原则上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传媒专业也不例外。不断引进高学历师资的举措,虽然使各校传媒专业整体师资的学历大有提升,在校内外的各种检查和评估中都达到甚至超过了相关的要求,但是综观各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师,尽管理论知识较丰富,但是大都缺乏媒体实践经验,不少教师没有真正参与过广播和电视作品的采编、策划与制作等工作。另外,具有新媒体理论尤其是新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更加匮乏,着实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学生更深层次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二)新媒体实验设备投入少。近年来,微博、微信、手机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形态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占据越来越多的传媒市场份额,而且发展迅速。但是,当前不少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本来资金就比较紧张,又往往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摄像机、照相机、化妆间、演播室、灯光照明等比较传统的广播和电视实验设施和设备上,新媒体实验室和实训设施方面的投入却非常有限,这种做法与媒介融合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要求是严重脱节的,按照这种思路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态势知之甚少,新媒体实践技能的缺乏,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媒介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三)学生新媒体素养有待强化。目前,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上都是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并且出于教学管理、学生安全等现实问题,大多数实践训练都是在校内或课堂中开展,与广播和电视台真实的节目形态和制作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广播电视传媒类学生实践技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写、编、评等方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影视剧等传统传媒产品的新媒体营销、新媒体产品的创意与开发、融媒体内容的采集与传输等实践技能,才是学生更加重要也更为稀缺的技能。比如,在2017年全国及地方“两会”召开期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大量采用了融媒体新闻直播的方式。直播期间,从报道设备到“中央厨房”,再到互动创新,无不折射出媒体融合取得的可喜进展,同时也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实践技能和新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却没有认识到传媒业中这种重要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深刻改变,没有能够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故而学生新媒体方面的专业技能局限性非常明显,创新性严重不足。

三、新媒体视阈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策略

毋庸置疑,当前传媒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更复杂,高校应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实践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强化学生的跨媒介技能。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再定位于单一的媒体技能培养,应高度关注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对于媒介发展和传媒产业新的思维方式、运营手段、新媒体营销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采集和制作等传统的技术性层面的实践技能。只有通过这种变革,才能让学生既在广播电视编导方面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又具备较扎实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运营的能力。(二)调整课程体系,增加新媒体的实践训练。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媒业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既要具备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技能,又要有较强的新媒体实践功底及敏锐的行业洞察力。鉴于此,新媒体视阈下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就需要不断与新媒体的发展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应删减不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老旧课程,适当增设微视频编辑、网络新闻编辑等相关课程。此外,由于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且很多传统媒体产品的新媒体营销也方兴未艾,因此,可以增设新媒体产品策划与创意、新媒体产品运营等课程,并增加相应的实践课时,让学生对新媒体的运营和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新媒体所需要的编导技能有深入的认识,而不仅仅是使用新媒体来进行娱乐。(三)重视师资培养,解决技能培养瓶颈问题。由于过度强调师资的学历层次,实践技能突出的优秀教师在各高校都非常有限。此外,有的教师没有能够跟上传媒格局的转变节奏,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滞后现象,导致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遇到严重的瓶颈问题。针对此状况,笔者认为,传媒专业新进的主要从事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师资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转而重视其实践技能。此外,各高校可鼓励年轻教师利用假期到商业网站、广播电视媒体自办网站等与新媒体发展密切相关的单位实习,丰富实践经验。以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为例,该学院每年都会鼓励传媒专业的教师利用暑假前往各媒体机构实习锻炼,或者直接让新进的年轻教师前往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机构实习至少半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媒体发展的最新状况,尤其是增强对于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的知识建构。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目前已经在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传媒专业取得较明显的成果,获学校认证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大幅度增加,从3年前占专业骨干教师比例不足20%,提升到了现在的60%左右。这些“双师型”教师对于媒介融合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传媒需要的人才有了充分而全面的认识。因此,这些教师也会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向学生补充介绍新媒体知识,或者开设一些新媒体方面的实践环节。此外,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还开设了网络新闻采编、新媒体产品创意与运营等与新媒体结合紧密的课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技能的培养,都让学生受益匪浅。(四)整合各种资源,为新媒体实训提供保障。实验室在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加大投入,引进专业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及新媒体实验室,满足学生数字化视频的制作、网站建设和运作等与新媒体技术密切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的需要。除实验室外,相关院系还可联系学校宣传部等单位,共同管理学校和学院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加强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认识,在掌握新媒体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加强实践技术,熟悉各种新媒体编导技术和软件的运用。同时,切身感受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编导之间的异同之处。此外,院系除保留原有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实习基地外,还应当积极与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新媒体传播公司等建立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习中加深对传媒融合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切实提升新媒体内容产品的采集和制作技能。(五)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新媒体运营技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进入更深的层次,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培养不能再囿于传统的经验和技能。除适当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新媒体实验室建设等举措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多地结合具体案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去开拓学生在新媒体方面的视野,从而让学生不仅仅成为微信、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使用者,更要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动向和变革路径,认真分析新媒体中的音视频节目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在采集、制作和编辑等层面的异同之处。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复合型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极大挑战。如何培养既具备广播电视编导技能又兼具较强新媒体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当前必须着力关注和重点探讨的一个课题。高校只有努力探索和研究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技能与新媒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才能真正地培养出适应多媒体工作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作者:李微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茜.“互联网+”背景下新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

篇9

[关键词]媒体融合;机制创新;报业经营;业绩考核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243

报刊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在探索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中,走过了投资建设新媒体、借助新媒体提升内容产品,再到新老媒体结合拓展产业项目的探索过程,逐步形成以新型报业经济增长模式为基础,搭建产业运作平台,推动多媒体互利共赢的融合发展思路。基于多年从事报业经营管理岗位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搭建新型媒体产业平台不仅需要投资建设新媒体的硬件支撑,更需要转换观念、机制创新的软件支持。只有发挥内部机制的保障和推动作用,才能有效促进报业媒体人的思维转换和角色转换,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聚合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尝试以报业集团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为方向,以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为切入点,以所在工作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探讨如何以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助推新老媒体在更多领域、通过更多途径,更快更好地实现融合目标。

1现行业绩考核机制的运行情况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2年,现有12报12刊和多个影响力较大的网站,下属经济实体数十个,主业涉及报纸、期刊、网站及广播电台的经营业务,多种经营涉及地产开发、物流配送、网络购物、信息咨询及中介服务等产业。集团成立初期,通过制订《预算管理办法》、《授权管理规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经营管理基本制度,构建了集团化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明确了集团“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达到了“宏观管住、微观放活”的成效。其中,集团对直属经营单位的经营业绩考核遵循以下两个制度原则:

11百分制考核即由集团向各单位下达年度考核指标及目标值,设定各指标的标准分值和评分标准,各考核指标总分为100分。经营年度结束后,根据各单位经营业绩实现值,核算实际得分,累计形成各经营责任单位综合考核评定分数,作为年终奖额度的一个计算因素。

以集团对所属报刊媒体经营业绩考核为例,基本框架如表1所示。

12分类别考核

即集团以经营效益为核心,根据各单位实际经营情况和预算目标要求,分类别制订考核奖惩标准。

2现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集团通过“编制预算、下达目标、年终考核”三个主要流程,对各单位实施考核及奖惩,已稳固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较好地发挥了推动集团经济增长、规范集团化管理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尤其是上例引用的报刊媒体经营单位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框架,凸显了“主业指标为主、产业规模为重”的特点,突出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对传统主业的考量比重偏大。现行业绩考核机制主业相关指标占90%以上,明显缺乏对新媒体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二是对多元经营的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多元收入指标作为唯一量化指标,明显缺乏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多元项目培育周期等方面的考虑;三是对媒体市场影响力的考核指标不准确。在新媒体快速挤占传统媒体市场的背景下,发行量指标已难以准确反映媒体的市场地位,缺乏相关媒体类型市场地位的个性化考核指标;四是对各项指标的评分办法过于僵化。现行业绩考核制度的计分办法均以绝对值增减比率作为分数扣减依据,但某些经济指标应以环比或平均值变动作为考评标准更客观准确。

3关于业绩考核制度改革的思考

报业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要求报业摒弃传统的报纸思维,摒弃传统的主业思维,在以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媒体融合情境下,引导以新媒体产业为核心的多种经营,加快提升在报业经济中的占比。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报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为例,鉴于当前集团新媒体产业规模较小、尚处于培育探索阶段等客观实际,在保留百分制考核和分类别考核框架不变的基础上,笔者就改革思路提出以下设想:

31增设产业分类权重指标,增强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根据集团产业发展规划,集团多种经营收入将显著提升,并在近两年间实现收入占比达到50%的发展目标。因此,建议在保留原百分制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将考核指标分为主业考核指标和多种经营考核指标两大类,分别占50%的权重,各分类指标满分各100分,综合考核评定总分累计仍为100分。

32主业考核指标以预算计划为基础,增设媒体市场影响力考核指标

报业传统主业考核指标仍然以经营效益考核为核心,有必要保留收入、利润、到款率三项考核指标,先期增设一项市场占有率指标。当前,市场占有率以广告收入占媒体主发行区域市场份额为量化指标,以第三方统计数据为准。由于当前传统报刊多数已投入建设新媒体,产业规模逐渐形成,必将与传统媒体相辅相成,有效承接部分传统媒体流失的市场份额,因此,未来的市场份额考核指标可进一步细化考虑,逐步将新媒体用户数、点击率、下载量等新媒体市场占有率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形成媒体市场影响力综合考核指标。

33显著提升多种经营考核指标权重,产业规模和盈利水平指标并重

首先将多种经营考核指标在百分制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提升至50%。鉴于当前传统媒体发展多种经营应以壮大产业规模,鼓励多渠道探索为方向,因此考核指标的设置较为粗放,建议以收入、利润为重点考核对象。同时,收入、利润指标充分考虑多种经营产业培育期和运行周期等经济规律,不是简单地以同比增长比率为量化指标,而是以前三年平均增长率为考核基准。此外,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拓展的新市场、新项目,相关经营业绩纳入多种经营考核范畴。

34进一步细化产业项目单列考核奖励办法,重点扶持新拓展产业项目

为鼓励各经营单位积极拓展产业项目,沿用原考核办法中实行新项目单列考核的办法,对经上报审批立项的新开发产业项目给予特殊奖励政策,即实现当年预算收入、利润指标可给予一定金额的单项奖金。

4结论

经营业绩考核是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经营实体工作业绩的评定与衡量,它与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同时,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还必须适时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顺应产业发展形势,顺应企业战略规划需要。为此,探讨传统媒体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改革,能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机制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叶开社会化媒体运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篇10

关键词:媒体融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传统媒体正在经历一场信息化革命。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媒体融合的政策文件,如《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可见,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传统的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需要学术期刊人转变办刊思维,从传统办刊思维转变为互联网思维,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办刊思维的转变使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科技期刊在培养青年编辑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分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要求

科技期刊在记载、积累、传播、交流、推介先进科技文化成果上负有光荣使命。出版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任。青年编辑作为科技期刊发展的主干力量,其素质高低将对科技期刊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需要成为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1)政治素质。科技期刊肩负着推动科学技术传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任。因此,青年编辑需要努力学习国家政策,旗帜鲜明讲政治,不给错误观点及不良言论提供任何空间和传播渠道[1]。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有关出版的重要法律法规,规范青年编辑的各项行为。(2)专业知识。青年编辑需具备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一方面,科技期刊稿件的专业性都较强,因而青年编辑需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即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应学者化。青年编辑只有具备与刊物刊载内容相关的学术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自己专业的前沿研究动态,才能对稿件进行学术把关,胜任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等工作[2]。另一方面,出版工作承载了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其政治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出版工作有一套较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青年编辑应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出版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提高业务水平。(3)数字内容策划能力。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出版业务流程,使信息组织与生产更加灵活、传播形式与渠道更加多样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关注纸质出版物内容的编辑同时,更加要注重设计制作具有多媒体化、可检索和可交互等特点的数字出版内容。科技期刊编辑部要成为一个全面整合信息的引擎,将好内容根据用户的需求,重新结构化地组织起来,使科技期刊中枯燥的内容能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呈现纸媒难以展现的内容。如《航天航空学报》在微信公众号文章时,将文章进行碎片化、结构化处理,制作成HTML文档形式,并增加了视频、语音等呈现形式,使受众在电脑、移动终端等设备上浏览更加方便、直观[3]。可见,具备数字内容策划能力的青年编辑可以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4)期刊品牌运营能力。我国期刊的传统运营模式有4种,即发行、版面费、广告、相关部门扶持。受新媒体的冲击,纸质期刊的广告和读者群逐渐被“蚕食”,导致其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幅降低,更为严重的是期刊影响力的下降。这迫使办刊人调整期刊的运营模式,探讨新的盈利模式。品牌是期刊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是期刊经营制胜的核心资源。以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期刊可以通过其高影响力,提升期刊品牌,利用期刊品牌资源发展衍生产品,以获取品牌经营收入。相对于科技期刊,科普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更早,科普期刊在品牌运营的摸索前行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4]。如《摩托车》入驻了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网易号、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依托其30多年的品牌影响力、丰富的信息资源等,粉丝数超过20万,这带来了可观的粉丝经济,同时,杂志社在京东和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了商城,出售摩托车骑行装备,开办了近百场的CMTC安全驾驶培训班,以提高车友的安全驾驶意识和技能,这一系列的期刊品牌运营措施既提高了期刊影响力,又创造了可观的收入。由于科技期刊分类较细,不同类别的期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而每一类别的期刊品牌运营方式会有所差异。如果是浅层次的照搬和模仿,品牌运营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编辑部需要根据期刊自身的特点,寻找属于自己的品牌运营模式。具备期刊品牌运营能力的青年编辑将会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5)服务能力。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供给侧的作者与应用需求侧的读者之间的桥梁,以引导、促进学术发展为目标进行知识服务。新时代下,科技期刊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知识的生产者。受“用户思维”的影响,科技期刊在产品开发与信息传播、线上线下活动等环节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如依托科技期刊的专业性强和高影响力,编辑可以参加各种广播、电视节目对学科相关的知识进行宣传和讲解,去企业或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促使编辑要走出去,与期刊的受众或客户进行互动沟通。不同的服务情绪和沟通技巧给受众或客户带来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见,科技期刊编辑部能否为受众或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青年编辑作为科技期刊的一张名片,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可提高受众或客户对期刊的黏性,也能为期刊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途径

具备高素质的青年编辑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部需为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环境,实现青年编辑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高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1)科技期刊编辑部形成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编辑部开展内部业务培训。施行“以老带新”制度,请经验丰富的老编辑指导新进的青年编辑,使其尽快熟练掌握编辑业务技能和知识;召开期刊审读会议,如采用以主编印前审读和编辑交叉审读相结合的印前审读,这既提高了论文的学术质量,降低编校差错率,又提高了青年编辑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青年编辑继续深造学习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支持他们做科研、。鼓励青年编辑走出去,参加学术会议,走访实验室,与专家学者交流,了解学科前沿技术,掌握研究热点、重点,使青年编辑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学术素养。(2)科技期刊编辑部采取多种形式来培养青年编辑的互联网思维和计算机操作能力[5]。受众习惯了网络较强的互动性,科技期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已难适应他们的胃口,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迫在眉睫。正确的融合思路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键。目前,有不少报刊在媒体融合中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编辑部可以组织青年编辑去办得好的期刊编辑部进行交流访问,学习他们的办刊经验。技术是媒体融合的重要环节,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保驾护航。编辑部可以有计划地安排青年编辑参加各种融合出版相关培训班,学习新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