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篇1

【关键词】 区块链 加密货币 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 物流

1.引言

在Gartner公布的《Gartner2016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区块链”首次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技术板块处于接近曲线顶点的位置,是个备受期望的新兴技术。有人说,16年是区块链的元年,17年是区块链的落地年。关于区块链,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根据区块链的发展进程进行理解。区块链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区块链1.0可以理解为加密数字货币和公布式交易账簿的区块链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块链可以看做一个所有节点都可以“记账”,选出某段时间最快最好的“记账”,然后将该页帐发送给各节点的去中心化技术;区块链2.0是指资产数字化加智能合约,与1.0最大的差别就是通过高级的编程语言把现实中的业务场景与逻辑在区块链上加以实现;区块链3.0是指结合互联网、物联网、认知计算,将区块链应用在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有着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去信任、可靠数据库、匿名化、可扩展等特征,引起了广泛关注。

2.区块链的优劣势

2.1 区块链的优势

2.11 去中心化,不可篡改

以往的信息系统中,为了防止数据被篡改,都是靠多层设防来控制访问。如果想进入数据库,必须进行身份认证、识别权限等过程,而且该过程将会留下痕迹。这种传统的保证数据安全的思路与银行将金库埋在地下深入类似。但是传统信息系统下的整个业务网络依赖于一个或几个中心系统,一旦发生问题,包括欺诈、网络攻击或错误,都会导致整个业务网络是出现问题,使得整个业务网络较为脆弱。

区块链对数据的保护则是另一种思路,即这些数据对每个节点的参与者都是共享的,没有所谓的中心。区块链的原理是基于共识算法与密码学的、所有节点都可以“记账”,选出某段时间最快最好的“记账”,然后将该页帐发送给各节点的去中心化技术。使用密码算法确保网络上的参与者仅仅可以看到和他们相关的账本内容,交易是安全带、授权的和验证的。如果想要篡改数据,不是攻击中心数据库即可,而是必须“串谋”大多数节点,几乎没有可能。

2.12 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传统的商业模式中,每个参与方都有自己的账本,在交易时各自更改,所以各方都产生了协调各参与方而带来额外的工作。此外,为了解决各方的信任问题,常常需要一个中介机构来进行协调和管理,而各方都要支付给中介一定的服务费用,成本较高。

区块链架构使每一个商业网络的参与方都有一个共享的账本,当交易发生时,通过点对点的复制改变所有账本。去除了信任化,不必借助中介或对业务“合同”重复处理,从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2.13 高可用性

区块链系统是每个节点都在实体的操作与控制下维护一整个副本,再基于共识算法使数据保持一致的活性系统。在这样的活性系统下,单个节点遭到黑客攻击、硬件出现故障、软件发生错误或网络遇到问题等情况均不会影响其他节点,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该节点要想再投入工作,只需要排除故障、同步数据即可。此外,由于个别节点出现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一些节点可以下线进行系统的例行维修。这些都是区块链高可用性的体现。

2.14 自动化

区块链的自动化是指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完成,还有可信度高、透明、实时、强制的优点。智能合约是与区块链1.0最大的差别,即通过高级的编程语言把现实中的业务逻辑在区块链上加以实现。以往智能合约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运行环境,即支持可信代码的运行,故无法自动执行,但区K链的出现让智能合约不再只是一个构想。结合资产数字化与智能合约就可以通过区块链来描述许多现实中的业务场景,从而将区块链应用到各个领域。

2.2 区块链的劣势

2.21 隐私保护不强

传统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隐私保护通常是由中心来进行的,但是在区块链中,所有的数据对于所有节点的参与者都是共享的、透明的。现在区块链对于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是匿名,即只可以看到交易的信息,但看不到是现实中的哪个人进行的交易。该方案对于一些领域可以解决隐私问题,如比特币,但是区块链必将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而对于一些需要实名的领域,这样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再适用。同态加密等新型密码学的思想或许可以解决区块链的隐私保护问题。

2.22 耗费大量资源

区块链耗费大量资源主要体现全网算力和网络宽带两个方面。由于区块链是各节点都可以记账,然后再选择记的最快最好的帐,所以全网的算力不是类似于云计算的协同合作。每次只选择一个节点的记账成果,那么其他节点的运算就失去作用,被浪费。东北一家有2500台矿机的挖矿厂每月电费达40万元。另外,区块链在运算时需要耗费大量宽带资源,甚至可能导致网络性能瘫痪。

2.23 升级机制不完善

传统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修复时只需要先暂停运行进行集中升级即可,而区块链的升级机制与传统的信息系统不同,即区块链无法关闭系统来进行集中升级。现在的主要解决方案有软、硬分叉升级机制,但是还处在摸索阶段,有待完善。或许稍稍弱化“去中心”或实行多中心可以帮助解决该问题。

2.24 技术难操作

区块链作为一个全新的思想理念和技术,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从理解理念,到接受认同区块链,再到实际运用区块链技术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此外,互联网是区块链的基础,目前等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对于不熟悉网络安全知识的用户而言,即使将加密算法、共识算法作为黑箱的一部分,应用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外包也要支付大量的费用。因此,区块链自身的复杂性可能会让一些企业望而生畏,选择保持原有的系统。

3.区块链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趋势

3.1 业务流程的跟踪查询

我国物流现在还存在着快递丢失、错领误领、快递员冒快递、信息泄露、信息难以追溯等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货物从出发到接收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并且不可篡改,从而确保信息的可跟踪性。比如对于多式联运,业务要经过多次中转,故信息很容易缺失。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各个参与方共享完整的信息,且易追溯和问责。对于快递业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顾客签收行为的可验证性,从而避免错领误领、快递员冒领的现象发生。

3.2 产品的防伪追溯

区块链可以完整记录产品整个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包括采购、运输、生产、加工、配送、销售、售后等环节。应用区块链技术后,当产品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到产品的原材料来自哪里、由谁运输、在哪里生产和加工、什么公司进行配送、在哪里销售及谁负责售后等信息,可以快速、清楚地找到出现问题的地方,且具有不可抵赖性,从而精准、快速问责。同时,也可以避免产品被伪造,有利于打假,保证消费者和各方利益。

3.3 实现智能化运输

目前欧洲已经有地方利用区块链、借助集装箱尝试实现智能化运输,即把集装箱信息存储在数据库,区块链的存储解决方案会自动决定集装箱的运输路线和日程安排,还可以对以往的运输经验进行分析,不断更新路线和日程设计技能,使效率不断提高。对于收货人来说,不但可以随时掌握货物从出发到目的地全过程的物流信息,而且可以随时修改优化货物运输的日程安排。

3.4 替代港航EDI的应用

在进出口贸易中,涉及到采购方、销售方、承运人、港口及海关等众多主体,有十几种业务单证,极为繁琐和复杂。现在各国都是由EDI服务商来专门负责数据的整合与交换,由于只有EDI服务商一个中心,因此存在着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等问题。此外,由于各个参与方的数据都有不同的标准和格式,造成了现在数据标准与格式混杂的复杂局面。有着“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特点的区块链可以取代EDI服务商的应用,使其不再是中心。供应链上各个参与方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共享各环节的物流信息,可以用统一的格式对数据进行更新,从而节约成本和高效交换数据。当某环节出现问题时,也可以快速追溯,精准问责。

3.5 完善供应链金融的管理

供应链金融主要是通过授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但是我国的供应链金融遇到了交易流程不够透明,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评级和信息识别能力有限的瓶颈,而区块链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区块链可以实现所有交易流程和数据的准确记录,且不可篡改,实现供应链上各参与方数据的共享与同步。区块链使得所有数据透明公开化也打消了银行对中小企业交易数据的可信度的疑虑,从而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难度。

对于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评级和信息识别能力有限的问题,银行可以将区块链应用在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来实现企业信用评级和信息识别的智能化,从而减少信用评级和信息核实的难度。

此外,现在我国银行对于供应链金融中“预付款融资”和“存款融资”的在押品管理难度较大,即使安排“巡核员”也不能保证在押品确实在押。银行可以通过区块链来进行资产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清楚、准确地掌握在押品的实时状态,减少风险和成本。

4.结论

区块链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和理念,有着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去信任、可靠数据库、匿名化、可扩展的特征,可能颠覆我们现有的一切体系。与传统的信息系统相比,区块链技术有着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高可用性、自动化,智能化的优点。但是作为一个还未成熟的技术,区块链也有着隐私保护不强、耗费大量资源、升级机制不完善和技术难操作的劣势。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大多应用在金融领域,其他领域还在展望和探索阶段。可以预测到区块链在供应链领域会有业务流程的跟踪查询、产品的防伪追溯、实现智能化运输、替代港航EDI的应用和完善供应链金融的管理的应用,值得期待,但是要真正落实区块链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林.区块链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16(17):39-40.

[2] 孙建钢.区块链技术发展前瞻[J].中国金融,2016(8):23-24.

[3] 梅海涛,刘洁.区块链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J].电信科学,2016,32(11):134-138.

[4] Y润祥,魏长江.区块链的应用进展与价值探讨[J].甘肃金融,2016(2):19-21.

[5] 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ActaAutomaticaSinica,2016,42(4):481-494.

[6] 谢辉,王健.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6(9):192-195.

[7] 周立群,李智华.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7):49-51.

[8] 李岩溪.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代收款解决方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23):60-60.

[9] 一冰,.区块链技术,中国物流需要吗?[J].中国储运,2016(11):56-57.

[10] 徐凯.区块链技术在港口与航运领域的应用趋势研究[J].港口经济,2016(12):5-8.

[11] 赵刚.区块链将有助于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J].中国储运,2016(11):58-59.

[12] 吴思进.区块链将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J].中国储运,2016(11):58-58.

[13] 孙杰贤.共享经济与区块链[J].中国信息化,2016(4):15-15.

篇2

内容摘要:随着汽车生产全球化,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积极参与汽车产业分工,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化。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带来的机会和构成的威胁,进而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面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企业 全球采购体系 SWOT分析

全球采购(Global Sourcing)是指在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全球生产要素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供应商,采购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以保证产品总成本最低。为了在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赢得优势,跨国汽车公司突破国界的限制,在低成本国家实施零部件采购,以整合全球采购资源,实现资源全球化最优配置。我国因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成为跨国汽车企业重要的采购基地。面对这种形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如何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并成为跨国公司的合作者,在合作中实现“双赢”。本文将对我国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

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的扩大(见表1)。2007年我国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20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7580家;就业人数159万人,占汽车工业从业人数的60.7%。2008年就业人数达到175万人。

零部件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整车生产的布局,基本形成了京津冀、东北、川渝、两湖、长三角、珠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圈,在这些汽车零部件生产区域内,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六大区域整车产量占全国的72.1%,零部件产值占全国的81.2%,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9.9%,就业人数占全国的79.1%。在城市分布格局中,长三角的主要城市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调查研究》)。

随着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圈的崛起,我国已经建成的主要零部件产业园区超过100个,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园区内集聚了上万家零部件企业,涵盖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集群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园区内部的产业配套关系、资源互补优势已经初步体现。

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具有跨国汽车企业寻求全球采购的“低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是汽车零部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采购中心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采购的主要目的,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足美国劳动力成本的10%。

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低,在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产品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座椅、保险杠、线束、铝轮毂、玻璃、刹车片、离合器、散热器、消声器、万向节等,其价格低于同类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二)劣势分析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供应链的低端。我国虽有几万家零部件企业,但是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配套体系,而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系统的产业支撑力,不能满足跨国汽车企业大批量采购需求。在跨国企业采购中,产品大多为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产品,很难成为一级供应商,在国际分工协作中处于低端地位。

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技术缺失,缺乏竞争力。我国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据国外企业的一般统计,零部件工业的平均投资应为整车企业的1.2~1.5倍,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低于0.3,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以领先于整车企业,一辆新车的开发中70%的知识产权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开发依赖于主机厂,难以适应整车更新换代的配套要求。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无法参与整车企业的产品开发,没有机会学习和掌握零部件开发的核心技术,导致主要总成和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无法根据整车产品技术发展需要提供性能优质、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零配件。

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较多,但是经营规模小,大型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不到1%,中型企业比重不到15%。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销量一般是按亿件(套)来计算,而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是按万、十万件(套)计算,这样的生产规模无法进入整车厂的配套体系。

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以及产品范围狭小,难以形成知名品牌。有些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管理,企业的品牌没有得到恰当的保护,使得品牌在形成不久之后就失去了作用。因此,我国汽车零部件品牌与国外汽车零部件品牌相比处于劣势,在国际市场没有影响力,得不到跨国公司的认可。

(三)机会分析

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趋势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发展机遇。伴随着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跨国汽车企业在我国的采购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增长。表2所示,出口零部件由供应国外维修市场,逐渐转向加入跨国公司的整车零部件采购计划。

汽车产业开放程度高,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化采购体系提供了条件。汽车工业是一个大规模的协同产业,整车厂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企业,实行横向一体化而形成汽车产业链,产业链的各节点企业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协作关系。例如,日本平均每个汽车厂拥有一级协作配套企业168家、二级协作配套企业4700家、三级协作配套企业31600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有40000家协作配套企业,通用汽车公司有60000家协作配套企业。由此可见,汽车产业的开放度远远高于其它行业,为整车厂配套的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

我国已经成为跨国汽车集团的主要采购基地。迫于汽车市场竞争的压力,跨国汽车公司实施“低成本国家采购”,以我国为首的低成本国家将成为全球买家的采购中心。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全球采购中心,逐步将我国企业纳入其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全球流动。有资料表明,汽车业巨头到2007年前,在低成本国家的零部件采购额累计将达500亿美元,其中70%在我国采购。上海美国商会的《中国制造企业竞争力研究2008-2009》报告也称,在低成本国家中,我国是企业的首选业务开展地,伴随着国际汽车市场的不景气,我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巨头布局的重点国家。

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了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的机会。金融危机使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重新洗牌,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相继出现破产或重组,导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尤其是二、三级供应商和售后市场供应商数量减少,而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这种形势有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四)威胁分析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入侵”。近年来,各大跨国汽车零配件企业纷纷在华投资或扩大规模,博世、GKN、博格华纳、采埃孚、电装等零部件企业加大了在中国的扩张速度。2007年,在7580家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1318家,占总数的17%,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占全部零部件企业41%和42%(国家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调查研究》)。

跨国公司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具有参与整车同步开发、系统开发和模块供货的能力和经验,占据了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领域,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在投资、技术、市场等方面被逐步边缘化。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挤压。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我国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升,同时资源和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也在不同程度的上涨,如2008年国际原油和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造成塑料件、钢板、玻璃等材料的上涨,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由于汽车市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整车厂不断降低车价,大幅度压缩采购成本,要求零部件的价格每年以8%-10%的幅度下降,致使零部件企业的正常利润被大幅压缩。因此,汽车零配件企业面临着上游生产成本上涨和下游主机厂压价的双重压力。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进入全球采购体系“高门槛”的障碍。全球化采购提出了安全性、耐久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高标准,目前国内外整车厂要求其供应商进行ISO/TS16949:2002认证,确保各供应商具有高质量的运行业绩,并提供持续稳定的长期合作,以实现互惠互利,因此ISO/TS16949质量认证成为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采购体系准入门槛。据了解,国内通过ISO/TS16949质量认证的企业并不多,另外随着汽车召回事件屡屡发生,汽车召回多是由于零部件产品缺陷所致,各大汽车集团对全球采购的零部件质量一定会设定更高的标准,这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基于上述分析,总体而言我国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如表3所示)。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融入全球采购体系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

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策略

通过SWOT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当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找准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切入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进入全球采购体系。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切入点”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零部件供应商体系中的定位。随着零部件的全球采购、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趋势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形成了逐级转包零部件供应体系,即一级供应商向整车主机厂供货、二级供应商向一级供应商供货、三级供应商向二级供应商供货的层次鲜明的“金字塔”型的供应体系。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分析,二级供应商是优势企业主攻方向,大多数企业应该成为三级供应商。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领域。从跨国公司采购情况来看,国外汽车厂商在中国采购重点集中在国内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对国内与国外竞争力接近的产品采购量小。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优势分析,应该重点考虑的进入领域可包括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与国际竞争力接近的产品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研发水平,争取尽快进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领域(见图1)。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路径

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赢采购。双赢采购是采购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关系由简单的交易关系发展成为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强强联合使企业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双赢”。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进入全球采购供应链,就要向系统开发、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的方向发展,与整车厂建立稳定的配套供应关系。

充分利用政府和中介组织的沟通机制,实现快速进入。我国政府在汽车零部件国际化进程中起到推动和引导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进入全球化采购网络,如政府为汽车及零部件的外商投资项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一系列政策;鼓励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设立全球采购中心;通过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推动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使出口产品质量和服务更加符合采购商的需要等。商务部建立了“中国商品网”等商务网站,一些重点城市兴建了全球采购出易平台和外商采购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牵线搭桥,都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与跨国汽车企业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快速进入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体系。

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电子商务模式适应网上采购。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球采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建设电子商务系统,通过建立BtoB电子商务平台,实行网上采购,从而改变了原有的采购模式和采购范围,获得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优势。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每年在网上采购零部件高达2500亿美元,国内大型的整车企业建立信息化采购体系。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加强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包括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以及充分利用BtoB电子商务平台,尽快获得跨国公司的采购信息,尽早进入跨国公司的供应商选择范围并最终获得采购订单。

加强研发平台和模块化、系统化供货能力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以强化技术研发能力,从技术模仿走向技术创新,建立研发平台研究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瞄准整车技术发展趋势,跟上主机厂车型开发的步伐,进行同步开发、同步设计、同步配套,提高模块化、系统化的供货配套能力。

加强企业整合,提高规模效益。为了更快地融入全球采购体系,我国的零部件企业应加快同类产品和上下游产品企业、相关技术企业间的兼并与重组,整合有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企业整合,淘汰了那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没有市场的企业,形成了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提高规模效益的同时,也能抵抗外资企业的冲击。

培育国际品牌,提高品牌效益。汽车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采购体系需要有品牌的支撑,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是低价格,品牌对价格的贡献较小,产品的品牌价值含量较低。因此,企业要树立精品意识,学习跨国公司品牌管理的经验,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售后服务,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以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拓展销售渠道以扩大品牌价值。

结论

在汽车生产国际化的背景下,全球化采购是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要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准确市场定位,全面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加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同时,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汽车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篇3

我国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也使中小房地产开发 企业 不再受制于规模 经济 ,使其可以透过“地区规模经济”取代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所以中小房地产开发公司可以通过内部分工外部化,大量的聚集在某一地区,在某一开发项目的整个链条上进行分工,形成企业集群组织。另外也可以与大型房地产集团公司建立分工协作的经济 网络 关系。在此也希望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突出主业,在把精力主要放在参与国际或区域间产品竞争的同时,积极帮助和培植与自己协作配套的中小房地产公司,并鼓励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间建立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打破地区界线,在更大的地区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形成中小公司与大公司之间的互补、互利关系。这种形势非常有利于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形成集群合作关系,由外部规模经济来代替大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使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充分享有大公司的信息等资源,提升自身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质量改进战略

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借鉴著名的“木桶原理”:木桶能够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只要有一块木板很短,其它的再长也不可能多装水。对房地产产品而言,也可以借用“木桶原理”加以阐释。房地产产品本身包含很多 内容 ,产品的设计、质量、价格、服务等等,任何方面被消费者不认可都会 影响 到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会影响产品的销售、赢利,甚至未来的命运。所以,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更加注重所开发产品的质量,遵循PDCA循环,增加房地产产品构成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致力于增强满足购房者质量要求的能力,以赢得更多的业主的信任和青睐。

比较优势战略

比较优势 理论 是指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比较优势理论也适用于企业,对于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选择大而全的市场战略,必定顾此失彼,而如果选择某一细分目标市场,集中精力,从选址、设计、施工、销售最后到管理,全过程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专门开发劣势相对较小的房地产产品,其市场占有率将有所提高。推行比较优势战略是中小房地产企业生存与 发展 的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

我国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中普遍存在贪大求全的思想,企业对自身的现实优势把握不清,市场目标不准,战略定位和市场定位也不明确,因而导致开发企业都要建立全方位的竞争战略,忽略了具有挖掘潜力的特殊战略选择,盲目跟进开发,最终造成亏损。因此,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应在正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上述竞争战略是当前形势下大多数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明智选择,但不是笼而统之,一刀切。对于优势明显、实力较强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在逐渐宽松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创造出地区甚至区域的品牌产品。

篇4

[关键词] 江苏;产业集群;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1-0114-03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升级研究”(批准号:JDR2006024)

[作者简介] 蒋苏月,江苏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胡绪华,江苏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苏 镇江 212016)

迈克・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使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对集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审视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认为其关键要素会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是形成产业集群现象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一旦形成,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互助关系,它的效应是上下左右、向四处展现的,不断激发集群内各产业的升级;另外产业集群也有助于克服产业内在僵化、破解竞争过于沉寂的危机,进而将这些现象转化为竞争升级。1998年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簇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最后,许多簇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的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本文拟利用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集群成长所面临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江苏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一、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乡镇企业蓬勃兴起,推动以农业经济主导的江苏经济向工业化转变。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但空间布局的分散带来了规模不经济、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系列问题,为有效解决问题,兴办了各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小区集中,企业在空间布局上开始由分散走向了集中,但企业之间并无太强的关联性,分工协作关系并不明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从90年代后期开始到现在,江苏经济开始由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不断增强,以龙头企业品牌企业为中心,培育了一批专业化的配套企业,整个企业群落围绕某一特定产业生产,形成了自适应的生产协作体系。为有效提高江苏省县域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2003年江苏省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着力打造100个特色产业集群的规划目标。目前,江苏不少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或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如江苏吴江市已经形成了针纺织、喷织、印染化工、机械、铸造等一系列具有强烈关联性与协作效应的特色产业集群,仅横扇镇就拥有横机近30000台,电动横机、电脑横机逾2000台,其中单价30万元以上的电脑横机近100台,全镇7000多户居民中有3600多户直接从事羊毛衫生产,1000多户从事羊毛衫产业相关配套服务;宜兴环保产业有企业近千家,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产品占国内市场15%以上份额,其中水处理设备占30%以上;扬中低压电器产业板块有生产企业500多家,销售收入近50亿元,是国内同行业首家通过国家评审验收的电力电器企业基地;苏北的邳州板材加工产业板块已成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现有各类板材加工企业2850家,年加工各类板材3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1/5,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

二、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将战略分析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关键的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及外部因素(机遇和威胁)的一种方法,优劣势着眼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遇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及可能的影响上。本文在此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法,对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江苏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内部的优势(Strength)

1.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90年代三资企业的进入,以及21世纪初私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江苏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人才、管理的升级换代和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自成特色、规模各异的主导产业。这些区域主导产业成为江苏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源泉。

2.产业呈集群势发展已初具雏形。不仅苏南集群经济发展活跃,而且苏中、苏北集群经济近年来更是迅速成长,甚至超越苏南。如兴化的不锈钢、邳州官湖木业加工产业、通州家纺和海门三星家纺等产业集群规模都在百亿元以上,位居全省前列。一些小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如泰兴市溪桥镇的乐器、启东市天汾镇的电动工具、阜宁县宜林镇的玻璃工艺制品、东海县硅产业制品等在国内国际市场拥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知名度。

3.拥有良好的人才素质。江苏省是我国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院校和在校学生数,人才教育资源具有比较优势,人才荟萃,人们的文化技术知识水平比较高,具有发展现代生产所需的高素质人力资源,2005年,江苏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15所,在校本、专科学生115.98万人,在读研究生7.79万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58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5.5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10.05万人。而且,几十年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操作型人才,这对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高度化十分有利。

4.优惠的政府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开放型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7年,政府在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扶持,优先支持对构建产业集群具有关键性、支撑性作用的项目,对中小型投资为主的集群内配套项目进行一定倾斜。

(二)内部的劣势(Weakness)

1.区域发展不平衡,对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尽管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阶梯型差异。苏南的社会经济实力远高于苏中、苏北两地区,苏北则为相对最为落后的地区。对此,不少地方和企业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认识。一些地区在规划产业发展时,往往提出“大而全”的计划,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如一个县)范围,要三次产业均衡发展,要发展一系列热门产业,如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样样齐全。这种状况表明对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规律性缺少基本认识,特别是缺少产业集群的概念。

2.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创新意识不够。江苏省产业集群大都处于劳动密集型领域,增长方式粗放,产品档次较低,其竞争优势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尤其是工资成本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各种优势。另外网络不发达,各种专业化的中间机构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发育严重滞后,制约了产业集群的成长。各地集群大都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模仿之风盛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不强,由此影响了集群的持续竞争力。

3.根植性较差。在那些依靠外力驱动发展起来的集群,外来企业与地区经济还没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游弋性产业( loose-foot industries)较多,没有解决好“落地生根”问题。这些外来性的企业与区域外部企业的关联程度与协同效应远远高于与区域内其他企业之间的关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成长与创新,进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外部的机遇(Opportunity)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明确将长三角经济区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与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有效提高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关键在于对两省一市的产业整合,优化主体与配套相互依存的产业链,发挥“磁吸效应”。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一翼,将直接参与到产业整合的区域安排中,有利于江苏凭借特有的区位优势,以及雄厚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实力对现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整合,提升自身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拥有指导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产业集群成为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这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公认。近年来,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得以迅速发展。如美国的波特、日本的野中郁次郎、中国的王缉慈等学者为产业集群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经验也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集群,中国广东的专业镇和浙江的块状经济等。这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发达国家和地区正把本国(地区)属于“边际产业”和产品(或中间产品)已经进入“标准化”生产的产业转移到具有要素比较优势的中国。作为产业转移载体的对外投资在中国已经愈演愈烈。江苏在这一国际产业转移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争在“制造中心”的大环境下快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外部的威胁(Threat)

1.来自周边其他省市的竞争。由于与周边一些省市在区位条件及所面临的发挥环境上多有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很多地区在某些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如上海、浙江省、广东省都推出了优惠的引资政策,因而江苏省要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的发展,在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必然会与周边地区展开激烈竞争。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大公司的出现,必然会使处于形成时期的产业集群直接面临全球化的竞争。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投资战略,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转移而来的技术和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甚至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环节。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

三、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分析

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提出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SO战略是依靠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即开拓进取型战略; 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内部弱点的战略,即发展改进型战略;ST战略就是利用内部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即加强回避型战略;WT战略就是直接克服内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即防御完善型战略。

1.SO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系统科学的确定江苏省境内各县域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立一系列专业化的配套关联企业,发挥区域优势所在,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规划,整合现有的产业布局,力争在全省范围内,每个县域都能根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及竞争优势所在建立2到3个产业集群。

2.WO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集群层次低、创新动力不足、根植性差是江苏产业集群发展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所在。应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及长三角产业整合的外在机遇,平衡苏南、苏北的地区差距,实现制造业的雁阵分工,增强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推动现有工业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提高集群企业的根植性与集群的创新能力。

3.ST战略。认真分析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路径及优劣势所在,对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的方向、路径、特色明确定位,既要与其他区域的相关产业建立强关联性,又要形成错位发展,以扬长避短,提高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4.WT战略。根据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别实施不同的区域发展策略。在苏南,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可以建立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关联性产业集群,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学园和软件园等为载体,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而在苏中、苏北地区,因基础薄弱,应注意加强与其他区域的横向合作,建立专业化的配套生产基地,同时注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以低成本为动力的企业集聚向以创新为动力的产业集群转变。

四、小结

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是江苏省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竞争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应该在明确当前江苏省产业发展所处的演化阶段、分布状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产业集群形成的瓶颈所在,运用SWOT分析法,针对性的提出江苏省内各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选择战略。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3]江苏省发改委.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S].2003.

[4]Kenneth R. Andrews,1971,The Concept of Cooperate Strategyk[M].(Homewood,Ill.: Dow Jones-Irwin)

篇5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SWOT;辩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10-0053-06

一、引 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首个国家战略,具有双重战略意义。对于国家来说,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安徽省来说,意义更直接,设立示范区,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研究作为指导,由于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刚起步,对其理论研究正处在方兴未艾阶段,主要集中在从示范区优势和价值方面。谢培秀、殷君伯(2009),程宏志(2009)重点阐述建立示范区的重要意义、优势,及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1,2]。张峰(2010)指出安徽与长三角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依托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链承接,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园区集群化发展,强化要素支撑,改善产业支持条件和配套设施,为中西部地区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路径[3]。程必定(2010)指出皖江城市带着[于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应从产业存量和产业增量两个方面系统考虑[4]。贾莉娟(2010)在分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不足基础上,对其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进行了研究[5]。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皖江城市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但不够深入分析,停留在表面与静态层面,忽视了它们之间辩证动态关系。王洋(2009)从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方面阐述了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战略定位[6]。周茂俊(2010)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SWOT分析[7]。SWOT分析法是一种基本的、普遍应用的战略分析与管理工具,是一种经济体基于现实情况进行战略分析和决策的较为严谨、客观、全面的方法。SWOT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运用这种方法,经济体可以从内外部两方面梳理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存在的机会和面临的威胁,并进一步确定自己需要采取的战略和对策。正如老子《道德经》“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皖江城市带目前所拥有优势、劣势和机会、挑战是相对的,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本文试着从辩证角度、动态角度对皖江城市示范区进行SWOT分析。

二、示范区的优势与劣势

1. 示范区具备优势

(1)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包含九个城市和两个县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是连接东部地区和我国中西部之间的重要桥梁。以省会合肥为例,合肥距离上海仅550公里,到南京仅180公里,到武汉仅460公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理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邻近区位优势不仅带来经济合作的便利,也导致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历史上皖江城市与江苏省大部有时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如明朝时安徽省与江苏省同属于南直隶,在清朝时也同属于江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跨地区文化融合较为容易完成。随着快速交通体系建立,地区之间空间距离会逐步消失,但相近地区之间相似文化不应难以在短时间消失。

(2) 政策优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不仅为安徽省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机遇,更主要肩负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体现了国家战略目的。为此,国家会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在基础项目建设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安徽省已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57项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请求,涉及财政、金融、对外开放、土地、环保、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就其中的37项给予肯定答复,此外商讨、签署了一批省部合作框架协议,其它项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目前该省正在加紧衔接落实,这将成为激发示范区腾飞的又一“助推器”。为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2010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对示范区提出40条政策支持意见,涉及产业承接载体建设、产业创新升级、建设用地、税费优惠和价格政策、金融、环保、人才、内外贸、社会建设和就业服务、政务服务环境等10个方面,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2010年7月安徽出台 《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激励政策比照合芜蚌。

(3)示范区前期积累优势。1990年安徽省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九五”时期提出“外向带动战略”,“ 十五”时期提出“大开放战略”,2003年进一步提出“融入长三角、建设五大基地”的设想,200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战略,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领域。2006年出台《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规划纲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是安徽省从“沿江工业走廊”到“皖江城市带”渐次发展的实践积累。这种战略积累也取得实际效果,并越来越显着。据统计,2005年~2008年,皖江城市带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速达到43%,分别比全国、长三角、中部地区平均增速高27.8个、25.4个和15.4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皖江城市利用省外境内资金达到了2,163.9亿元,同比增长达65%,其中55%来自长三角。

截至2009年底,皖江城市带实现生产总值6,600.3亿元,占全省比重由2000年的56.3%上升到65.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64.5%上升到72.2%。经过多年发展,皖江城市带工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这一区域集中了全省80%的汽车企业、83.1%的钢铁企业、71%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92.3%的家电生产企业,汽车、钢铁、有色、家电等优势产业在全省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现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2009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

(4)后发优势。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格申克龙认为,工业化的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发展的进程,相对落后程度越高,其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一种得益于落后的“后发优势”。他指出,后发优势是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这一利益是先发国所没有、而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这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来自于落后本身的独有优势。然而,我国传统观念上将后发优势简单地理解为后进国家(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优势,这是片面的。实际上,后发优势是一个综合的、广义的概念。后发地区一是通过适时选择某些先进技术促进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缩短产业]进的某些发展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在比先进地区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某个阶段的产业升级;二是避免重复先发地区曾经走过弯路。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借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8]。

(5)综合成本低优势。①产业配套强。皖江城市带本身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合肥以高科技开发为主,芜湖以物流为主,巢湖和马鞍山和铜陵以资源工业为主。在全国来说,同时具备高科技、资源和物流能力的区域极为少见,因此皖江工业带的产业完整性是一大优势。产业链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加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和整个地区的经济融合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很多有产业转移想法的上市公司都能在皖江城市带找到自己所需的发展环境。②要素优势。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000余万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1/2~1/3;随着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对农民工培训力度的加大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兴起,可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稳定、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未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另外,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拥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皖江城市带岸线资源丰富,一级和二级岸线占总岸线的近四成。皖江城市带铁、铜、硫及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已规模化开采并形成了冶炼和深加工基地,还靠近全国首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为大规模承接资源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能源保障。皖江城市南临广阔的皖南山区,背靠大别山区,周边地区森林覆盖面广、碳汇量大,土地广阔,环境承载能力较强。③人才优势。此区域有着一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安徽全省70%的科教资源集中在这里,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以上,能够为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合肥是我国惟一一个科技创新型的试点城市, 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市内有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著名学府和多家科研院所。高科技方面的智力人才资源丰富,利于满足产业转移的智力需求。

2. 示范区存在劣势

(1)产业结构相似度高。张峰(2010)对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徽与长三角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大。皖江城市难以从长三角承接整体优势产业,产业之间竞争可能激烈;皖江城市从国外承接产业也受到长三角地区的屏障制约。

(2)产业分散,产业层次低。皖江城市各市主导产业链条不长,生产集中度不高,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有效支撑制造业持续发展、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优势产业相对不足,没有形成带动力很强的主导产业,产业层次较低,整体竞争力薄弱,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

(3)城市带内心力不足。 仅从空间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芜湖市处于中枢位置,核心地位,但从全省战略角度入手,需要打造合肥和芜湖两大核心城市,目前两市城市首位度还比较低,难以起带动作用。城市首位度是城市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39 年美国学者杰斐逊提出“首位城市”的概念,指出首位分布的城市就是一个国家(区域)排在第一位的城市要比这个国家(区域)第二位城市要大得异乎寻常。马歇尔(Marshall)对杰斐逊提出的“大的异乎寻常”这种提法进行了具体的量化,认为杰斐逊提出的“大的异乎寻常”比较合理的指数是2.00,只有首位度指数在2.00 以上的城市才能称其为首位城市。埃迪斯(Ades)和格莱泽(Glaeser)认为如果政治因素导致首位度指数偏高,其经济辐射与带动效应又可能难以发挥作用。2008年合肥为GDP 1,664.8亿元,芜湖市为 749.6亿元,安庆市为704.7亿元,马鞍山市为636.3亿元,滁州市为 520.1亿元,巢湖市为479.3亿元,宣城市为

411.6亿元,铜陵市为325.3亿元,池州市

192.4亿元。如从经济总量作为衡量城市经济首位度指标来看,在皖江示范区中,合肥首位度刚超过2,但其作为全省政治中心的政治因素较多,其经济首位度大大折扣。除了安庆与池州外,其它城市与相邻城市GDP总量又相近。皖江城市带目前经济核心城市没有真正出现,皖江城市带内无主, 皖江城市带各自为政, 处于“诸侯经济”时代,因此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竞争无序,向心力偏弱,严重影响了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实力。另一方面导致一部分城市纷纷“叛逃”,寻找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四城市纷纷加入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目前还是一个松散的城市集合。

3. 优势与劣势间辩证分析

(1)优势消失与依赖。①区位优势消失。2008年危机之后高速公路建设的“第二次浪潮”中,除国家骨干公路网络的建设之外,大量的是各省区自身的内部公路网络建设,比如长三角、湖南和贵州,几乎各省都提出了高速公路网建设的规划。2009年全国高速公路开工里程达到了10,000公里,相比于1998年~2007年间年均近5,000公里的建设速度又提高了一倍,空间一体化格局即将呈现,随着空间距离缩短,空间相对距离将会缩小,资金和资源流动速度加快,产业转移会在更大空间进行布局。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对皖江城市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缩短了与长三角之间的距离,削弱相对其他中西部区位优势。②政策优势相对减弱与政策依赖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肩负着双重任务,在建设初期国家和省里会给予一定政策支持。随着其他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与推进,这些政策优势会相对减弱,如果在示范区开始建设中,没有抓住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仅仅依靠政策优势来获取经济效益,这样会产生政策依赖症,正如凯恩斯主义依赖症那样,离开政策支持,发展就会出现停滞。③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发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是一种潜在优势,也是一种广义的比较优势,为后发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可能。“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落后国家和地区具备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第二,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把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直接引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第三,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研发时间。但是后发优势是潜在的,是有风险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

“后发优势”总是在不发达或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较的前提下才可能存在,每一具体形式的“后发优势”也预示着与其相对应的“后发劣势”必然同时存在。例如: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必然对应着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劣势;技术模仿优势必然对应着技术落后;产业和技术替代升级优势必然对应着为了适应替代产业结构和引进的先进技术结构而以较高成本调整自身禀赋结构的劣势;借鉴选择,快速发展的优势必然对应着高成本支出和高频率的社会改革,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劣势。“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并非是静态的概念,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两者之间实际是辩证转化的矛盾过程[9]。如:经过长期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原本的技术模仿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并可能随之转化成真正的先进技术优势;经过不断的产业替代升级,原本的产业引进替代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并可能随之转化为真正的产业结构竞争优势;由于工业化程度提高、进程加快,以及产业和技术升级等多方面的影响,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渐消失,并可能随之转化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2) 劣势转变。①产业链分工下产业承接。目前皖江城市与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度高,特别是新兴产业,难以从长三角地区和国外进行产业承接。这种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影响安徽与长三角地区间产业转移与承接。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具备了按照产业链要求推进产业转移与分工协作的良好条件和基础,按照产业内分工。目前模块化、产业内分工是产业转移主要方式与合作重点。②产业承接选择余地较大,错位发展。目前部分皖江城市主导产业还没有具有强大优势,可以从跳出受原来产业基础影响与制约,可以在更大空间上,按照产业链分工承接产业。皖江城市产业分散也为各市错位承接产业提供可能。③空间局部中心到空间一体化转变。目前皖江城市还没有形成整体区域经济核心经济极点,从整体角度来看,区域还存在同质化阶段,除了合肥和安庆以外,大部分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实力基本相当,每个皖江城市是本地经济次极点。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处于第三阶段初期,区域在第三阶段初期最大优势是如果合理规划,区域能够迅速进入空间互动一体化格局,避免进入靠区域强极点的扩散效应与涓滴效应等市场机制作用下缓慢一体化格局。

三、示范区的机会与挑战分析

1. 机会分析

(1)长三角经济圈的加入。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10年3月26日,经“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一致审定通过,正式接纳我省合肥和马鞍山两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城市群俱乐部成员。马鞍山市是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中心发展轴最前沿城市,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是区域中心位置的一核,合肥与马鞍山市挤进长三角经济圈不仅是话语权的问题,加入这个俱乐部更是一种无形的品牌。

(2)工业化后期。2009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皖江城市带实现生产总值6,600.3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8年,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4∶51.5∶37.1。这些指标表明,皖江城市带整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转换。皖江城市在产业承接中,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

(3)金融危机带来机遇。金融危机不仅给经济运行带来危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机遇。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相继出台了钢铁、汽车、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业、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产业以及有色金属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其中多是皖江城市带重点发展的产业,这就为示范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部沿海的制造业,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和纯加工型的工业企业,造成了一种无形且巨大的“倒逼机制”。随着安徽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物流成本已经极大的降低。在“地理”上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皖江城市带,正在转变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地利”。安徽的生产成本相比东部沿海低30%~40%,如果企业在沿海地区生产可能亏10%,转移到安徽生产就能赚20%~30%。

2. 挑战分析

(1)国家层面区域大开发。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11个区域规划,几乎是之前4年的总和,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囊括了大半个中国。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还有一些重点地方有可能成为国家级区域经济规划,据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等一些规划已经进入操作阶段。这些规划中有些规划对皖江城市带示范区规划产生不同影响,作为安徽和江西惟一的国家级开发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都负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实现本地中部崛起的要义,两者可能产生一些冲突;其它地区规划出台可能减少皖江城市带政策优势。

(2)区域间竞争态势激烈。①皖江城市带与其它中西部地区竞争。张五常教授在其撰写《中国的经济制度》一文,指出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10]。区域间适当的竞争有利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迫使区域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竞争区域获得更多的竞争剩余。区域经济的竞争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我国目前保持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区域经济竞争来体现政绩的巨大压力,各个地方政府往往会表现出更加积极和主动,同时区域之间竞争态势更加激烈。中部省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大都处在同一层次,并且支柱产业部分雷同,加上资源禀赋和区位相似特点,导致中部省份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中竞争更加激烈。②皖江城市带内城市竞争。发展经济始终是当地政府头等大事,皖江城市带处在同一政策条件下,导致示范区城市之间竞争态势加大,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挖墙角”现象可能会出现。加上前期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度高特点,产业结构锁定效应可能导致竞争态势一直进行下去。

(3)国内外产业转移新特点。①国内外产业转移新变化。示范区设立当时立足于国内外产业升级,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跨区域转移日益明显宏观大背景下。一场金融危机冲击,减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步伐,2008年后安徽省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大大降低。这场金融危机不仅减速国际资金向安徽省转移,而且对国内产业转移格局进行了重新调整。金融危机对沿海省份冲击,不仅推迟产业升级,减缓产业转移,也促使发达省份重新对本省产业结构进行重新布局。如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未来5年内,安排400余亿元资金扶持引导“珠三角”企业向粤北山区和两翼进行劳动力和资本的“双转移”,广东保护性产业转移政策对准备内移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一道屏障。江苏省、浙江和福建也明确支持产业向本省欠发达地区转移,在省内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越南、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开放政策的推行下,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开放意识等方面也颇具吸引力,对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力更强。例如:越南2006年~2010年吸引外资总额达到1,350亿美元,超出计划2.4倍。这些因素推迟和减缓国内外产业向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转移步伐,加之金融危机冲击滞后性,增加未来风险性。②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形成这轮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的长期结构性失衡,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印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寻求应对危机的长久之策。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的经济复苏战略,旨在通过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和促进出口达到振兴本土工业进而保证经济均衡运行可持续性的目的。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会对国际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由于美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力度加大,特别是为解决就业压力,提高经济活力而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可能会吸纳国外一些产业向美国转移;另一方面,为拓展国际市场,美国还会继续将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后淘汰的传统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增加皖江城市产业升级的难度。

3. 机会与挑战间辩证分析

(1)机会难以把握。①加入长三角,锁定在长三角。发展经济学认为,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之间存在两种作用,一种是扩散效应或者说涓滴效应,指生产要素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果能够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因此它成为地区之间平衡发展的力量;另一种是回波效应或者说是极化效应,指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发展以抑制落后地区的发展为代价,这样就形成了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力量。皖江部分城市已经先期加入长三角经济圈,这为皖江城市提供一个更高发展平台,在这平台里充分发表意见,在这一平台里统筹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区域内要素流动成本大大降低。如果皖江城市产业与长三角经济圈其他地区没有形成共生产业关系,加上非同一行政区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很可能形成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并在市场机制强化循环作用下,并不断被锁定,皖江城市被锁定在位置,靠依附发展生存,出现了“不依附不能发展,依附再难发展”两难局面。②工业化后期转型复杂性。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即将整体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后期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加速动力,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增强,也要求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型,从资源依赖到技术依赖再到知识依赖,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工业化转型不仅是工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问题,否则难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落后于工业发展,这增加了我国工业化转型难度。皖江城市面临快速工业化转型,经济社会结构转型难度必然加大。③在产业调整大环境中没有及时升级产业。示范区建设一个重要原则是主动承接,优化升级。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产业结构都进行了大调整,需要进行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也是立足于此背景下。世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战略。产业升级涉及到地区一些经济利益,涉及到当地社会稳定和实际产业结构特点等多方面,难度较大。如果示范区没有及时抓住此机遇,进行产业升级,示范区建设仅仅变成企业大迁移。

(2)挑战中把握机遇。我们应该看到机遇与挑战是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在一个国家之内,区域之间竞争是管理能力的竞争,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是发展意识的竞争,说得更直接一点,是决策层智慧的竞争,而不是彼消我长的竞争。我们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发展竞争,是优势互补的竞争,是和谐竞争,这种竞争应区别于国家利益之间竞争。目前我国已进入区域大开发时代,区域间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如果皖江城市敢于正面激烈竞争态势,可用在竞争中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区域间竞争可以起着鲶鱼效应。在管理学中有一个常见原理――鲶鱼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企业或者地区缺少活力与竞争意识,没有生存的压力,必然会被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样,波特竞争理论钻石模型中,可以明白同业之间竞争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四、后 记

通过 SWOT 分析可知,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但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可以相互转化,优势与机遇是潜在的,需要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它和抓住它,真正促进示范区建设;对于劣势与挑战,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改善条件,寻找劣势中蕴含优势,挑战中存在机遇。

[参考文献]

[1] 谢培秀,殷君伯. 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J]. 铜陵学院学报,2009(1):65-67.

[2] 程宏志. 对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考[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32-36.

[3] 张 峰. 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J]. 学术界,2010(1):

137-142.

[4] 程必定. 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 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

[5] 贾莉娟.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10(1):48-49.

[6] 王 洋.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0(5):28-30.

[7] 周茂俊.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SWOT分析[J]. 知识

经济,2010(15):12-13.

[8] 王 瑛. 后发优势与我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07(5):43-46.

[9] 赵宇新,耿玉德.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辩证关系及战略选择分析”[J]. 商业研究,2007(12):56-58.

[10] 张五常. 中国的经济制度[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Dialectical Analysis on Wan-jiang Urban Belt Demonstration Area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Based on SWOT

Fang Dach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243002,China)

篇6

[关键词]创新 服务业 价值链 物流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潜在消费市场,成为了“制造业的大国”,“Made In China”这个标示闻名全球。

一、背景分析

我国制造业一直处于以加工业为主要模式的状态,金融危机后,许多企业都纷纷倒闭,归根到底是由于技术水平差,产品质量低劣,缺乏竞争力造成没有后续的订单,资金链断裂,迫使企业宣布破产。尤其近两年,制造业回流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如何发展制造业的问题。

二、我国制造业短板问题分析

1、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落后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环节,没有掌握核心价值模块,在核心技术和部件上受制于国际品牌制造商和全球供应商。20世纪80年代末,“价值链模块化”的出现不仅加速了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调整,还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Sturgeon认为:“价值链模块化”已经开始成为某些产业的新型组织结构特征。所谓价值链模块化,即某一行业一体化的价值链结构逐渐裂变成若干独立的价值节点,通过各价值节点的横向集中、整合以及功能的增强,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运营的价值模块制造者以及若干模块规则设计与集成者的产业动态分化、整合过程。

朱有为、张向阳认为我国制造业应鼓励和推动本土大型制造企业在核心价值模块上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扩大企业规模,积极参与国际制造业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利益。刘志彪认为制造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累积组织能力,而且需要社会和政府为中国企业创造品牌经营的市场条件,培植品牌企业所需要的文化自信心和制度条件。

笔者认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本土品牌。构建本土品牌一方面可以掌握最新的研发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代工企业的局面,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质性飞跃。另一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的出现,也会在国际上吸引更多外商的眼光,促进其他各个行业创新的浪潮。

2、服务业发展滞后

Eswaran & Kotwal(2001)“供给主导论”认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江小涓和李辉指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效率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他们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研表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顾乃华等学者认为,制造业经营的服务化对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企业作为制造业的双手,品质的优劣也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的速度。我国物流企业85%收益来自基础,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很多国际客户认为中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王健等运用中国地区层面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因素。

笔者认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国服务业的滞后发展,部分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导向的偏差。改革开放后,我国各产业追求的都是利润最大化,而产业链的断裂又让我们忽略产出后的分配问题。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初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现阶段,服务业发展的落后,拖慢了制造业的进程,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方法,但并不是决定因素。

3、投资环境的改变

我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收益的模式之上,丰富的物质资源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国制造业的不理智发展导致了经济逐渐进入高成本增长阶段,过高的能源消耗与依赖程度导致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因面临巨大的挑战。

龚唯平认为我国制造业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是必然趋势。传统制造业是一种牺牲环境、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率的粗放型生产。而先进制造业强调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它涉及到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性等问题。向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既是最新的发展趋势,也是2l世纪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认为,环境破坏是在制造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附加成本。戈雪梅发现: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显著导致了环境污染,这一影响尤其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城市化并没有显著带来环境污染;政府的环境治理投入显著缓解了环境污染。但是笔者并不否认,绿色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总体方向。

三、结论

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我们需要从短板中寻求突破,正确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对制造业规划布局,进一步推进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

参考文献:

[1]Sturgeon T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 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2,(3).

[2]朱有为,张向阳.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5,(9).

[3]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5).

[4]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

[5]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6]王健,梁红艳 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2,(2).

篇7

【关键词】 燃气信息化 SWOT 战略选择

一、燃气板块信息化发展现状

晋能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板块公司)是晋能集团按照“公司化治理、板块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经营思路,全资设立的从事燃气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公司,产业涉及长输管网、城市燃气、加气站、煤层气液化等,已成为我省“四气”产业一体化开发利用重要主体之一。

随着公司逐步从基建期转入运营期,公司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各单位部门业务量急剧扩充,大家都迫切的希望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的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单位根据自己的需求搭建了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实现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的数据采集、分析功能为主的SCADA自控系统,主要分布于各分输站、城市燃气门站、CNG/LNG加气站等主要生产场所,一般在投产后即交付使用。这是公司生产最基础的数据来源;

2、以汇总数据、流转数据为主的工作流系统,这类系统主要实现了各单位内部业务流程的电子流转,例如管道分公司调控中心自行开发的数据上报系统,以及GPS巡线系统、隐患管理系统等。

3、以加强企业内部上下沟通、信息传递为主的OA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这类系统一般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实施。

综上,虽然燃气板块的信息化发展已初具雏形,并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现有的工作需求,但与国内外成熟的燃气企业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1、缺少一个规范的统一规划的信息数据平台,各单位各部门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系统实施,系统的处理流程只局限于本部门,不能在整个板块公司得到很好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2、目前只完成了传统的业务流管理,虽然有了基础的SCADA数据,但是数据的采集仅仅是信息化的第一步,如果采集回来的数据不加分析、整理、挖掘,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不能为板块公司经营决策通过任何依据;

3、燃气板块没有专业的信息化公司或机构进行整体的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相应的既懂生产技术又懂信息化的人才匮乏。

二、燃气板块信息化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自我诊断方法,是哈佛商学院・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SWOT 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SWOT分析主要基于如下理解:一是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彼此分割的,二是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既可能出现在区域内部,也可能出现在外部,三是利害区分的假定和判断,优势和劣势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程度性:四是静态分析的假定、即在区域外部环境稳定时期对区域内外进行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1)集团领导大力支持。公司各级领导一向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晋能集团下发的《关于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及专职机构负责信息化工作,并鼓励各单位依据自身实际需求、信息化应用程度与规模成立独资的信息技术公司,在具体的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支持。

2)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优势。公司所建设近1500公里长输管线的同时敷设了24芯光纤,理论传输速率可达到2.5GHz,途径太原、忻州、吕梁、临汾四地市,各站、阀室的光传输设备均具备足够的传输能力,可满足各类数据的及时汇集。

3)行业新兴企业优势。新兴企业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行业内先进公司的经验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基础生产数据量不大,信息集成难度低,阻力小,有利于信息化的发展。同时,新企业人员结构年轻,学历高,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工作过程中均表现出对信息化系统的迫切需求。

2.2劣势分析

1)缺乏信息化发展统一规划。板块公司目前缺乏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与制度指导。具体体现在系统建设方法指导、信息化建设关键环节的把关指导、各类编码体系方面的指导工作、各类标准规范的统一提供及供应商选取建议与指导等各方面。

2)计量、控制系统尚不完善。公司目前管线上配套的流量计量设施及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缺失、选型失误、未调试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3)数据传输网络有缺陷。一是数据均为单线传输,未形成环路,网络上任意一点的故障均会影响全部数据的上传下达;二是没有专业的光缆维抢修队伍,不能及时修复光纤断点。

4)燃气信息专业人才匮乏。信息化是服务于企业生产的利器,燃气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信息化实施人员不仅仅应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能力,还应对整个燃气行业链的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挖掘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需求。

2.3机遇分析

1)各级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发展清洁能源。国家能源局、各级政府均表示,加快发展气体清洁能源,将成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而部分天然气项目“核准制”的松绑,将进一步加速管网建设的进程。板块公司将会随着燃气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互联网+。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燃气行业的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燃气行业的融合创新,打造新的燃气企业增长点,为实现智能燃气提供支撑,促进企业体制增效升级。

3)覆盖煤运通道的大批加气站即将建设。集团规划建设200余座LNG加气站,覆盖省煤炭运输通道。这批加气站的建设投运后会涉及大量的生产、财务、市场等数据传输,无法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借此契机,提前规划、实现LNG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库的建设,将会对未来的公司的战略决策、气量调配、结算等重大事项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2.4威胁分析

1)基层信息意识薄弱。基层的工作面较窄,工作范围有限,产生的数据量靠人工操作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处理,没有对信息化系统的迫切需求。甚至有些员工简单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上上网,浏览网页、画面、游戏等,与日常工作不相干,缺乏接纳信息化的动力。

2)板块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板块公司产业涉及长输管网、城市燃气、加气站、煤层气液化等,各业务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业务关联,而如果板块内部的信息资源无法在各业务之间进行横向共享,无形之中增加了流转成本,降低了效益,并失去了很多横向联动的机会。

3)资金不足。 由于信息化的特性,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会立马显现,因此前期硬件设施投资、技术人员的培训等需要企业先买单,或者专项资金来支持。目前公司资金匮乏,在信息化投入上有一定困难。

4)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的基本内容包括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资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等。燃气运营场所均为易燃易爆场所,对各类信息化设备安全要求较高;运行安全是为了保障系统功能的安全实现,提供的一套安全措施来保护信息处理过程的安全。为了保障系统功能的安全,目前仅调控中心SCADA系统实现了实时双备份,需建立完善的备份恢复、应急响应制度,保障系统运行的连续性。信息资产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病毒防护、访问控制、加密、鉴别等。目前部分系统的深度维护需要依赖于供应商,对于如何防止信息从供应商泄露到外界还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人员安全主要是指信息系统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技能等。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与其所掌握的安全技能有关,而安全技能又与其所接受安全技能培训有关。板块公司比较偏重燃气技术能力培训,对一般人员缺少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篇8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46

经济的发展使要素禀赋结构急剧变化,传统比较优势逐步消逝,国内产业经济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阻滞日益明显,长三角经济区的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持续上升,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趋势倒逼政府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了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根据研究对象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战略分析方法。它可以全面的分析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优势与不足,并通过组合分析研究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达到理清发展思路、走对发展路径、克服不足和规避风险的目的。

11外部条件分析

111机遇判断

(1)多方面政策给力新兴产业。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江苏省相继出台《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及方案,确立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省内各地实施各类发展计划、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之后,南通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狠抓新兴产业拓展规模,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南通市“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规划》,这对于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消费转型带来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转型时期,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发展的转型期,对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信息网络等技术产品及物联网、软件等生产的需求快速增长,消费转型升级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3)多战略叠加承接产业转移。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批准设立,沪通长江大桥的开工建设,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的深入推进,新的开发开放格局正在徐徐展开,“靠江靠海靠上海”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优势日益凸显,南通将逐步成为承接上海、苏南辐射的桥头堡和贯通苏中、苏北的门户区。

112威胁分析

(1)产业发展跟风现象严重。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产业由于重复建设,已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如全国至少已有20个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17个省市将光伏产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全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已迅速增至近千家,生产能力占全球需求的60%。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必将导致国内新兴产业出现严重的结构性过剩,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2)区域比较优势压迫发展。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各地相继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吸引高端产业人才,大力培育和壮大区域新兴产业比较优势。上海已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早中期新兴产业企业。同时还加大了跨国公司在沪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先进制造基地的争取力度。苏州专门设立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显示出较强的行业成长性,对南通市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3)市场需求倒逼企业转型。国际航运业和造船业近年市场需求下降,南通造船业出口受到很大冲击,造船业弊端凸显。先进制造能力不足,高端船舶订单比重偏低;低端产能过剩严重,占据大量资金、土地、岸线等稀缺资源,制约了经济转型。造船业的严峻形势倒逼南通船企向附加值高、前景广阔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转型,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2内部条件分析

121优势分析

(1)科学的产业布局。近年来,全市精心进行了产业布局,以港闸区为例:规划建设了市北新城核心区、市北科技城和永兴五水城等三大新城板块,全力打造了南通北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火车站北物流园、唐闸古镇和万顷良田现代农业园区五大产业载体。目前新城板块端倪初见,产业载体特色彰显,“3+5”产城一体、板块互动、功能互补的融合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2)良好的产业基础。

“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支撑更加明显。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船舶配套等高新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涌现出一批高科技产品。

(3)专业的院校资源。

南通有多所具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院校,应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还积极参与政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定向为企业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

122劣势分析

(1)资源环境出现瓶颈。市区很大范围内不能承载制造业新项目,所剩区域非常有限。此外,电价上调、劳动力成本上升、运输费用增加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等情况不断挤压着企业利润空间,80%以上的企业都面临成本增加问题。

(2)金融体系不够配套。一是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大而全”的大型金融机构主导,难以对新兴产业灵活、多样化、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全面、及时、有针对性的反应。二是金融服务的细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向新兴产业渗透能力不足,对服务新兴产业的潜在金融资源动员能力不足。三是金融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已出现的先进金融技术推广力度还不够,服务于新兴产业缺少具体手段。

(3)产业规划仍旧缺位。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近年来先后完成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镇区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但始终缺乏一部指导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为避免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定位不清、布局杂乱,硬件不“硬”、软件太“软”,重引轻选、重量轻质等问题,亟须研究出台一部专业的科学规划。

(4)产业能级相对低端。缺乏高起点、高水平、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即便是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真正拥有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核心技术的很少,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问题。如海洋工程产业,尽管是南通七大新兴产业之一,位居全国第二,但与世界海工装备制造强国比,主流装备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尚不具备完整的专业化制造能力;生物医药产业以中间产品原料药为多,缺乏直接面对消费市场、有价值调控空间的终端产品、品牌产品。由于产品缺乏特色,没有行业号召力和影响力,不能在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产业能级整体不高。

(5)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技术创新支撑体系还不完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不多,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在领军人才引进上,企业引才的主体意识不强,参与产业领军型人才开发的主动性欠缺,不愿承担人才投资成本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缺乏长远意识,难以保证人才质量。在科技创新氛围上,企业在工作环境营造、科研设施配套、团队建设、文化融入等方面投入不足,难免出现“引得进、用不好、留不住”的现象。

(6)人才支撑缺乏力度。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矛盾并存,人才创新能力还不够高、领军人才吸纳不多、领军人才储备不足,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产业工人共同短缺的现实难题。此外,虽然已有一些领军人物和研发团队,但总体“势单力薄”,“联合作战”能力较弱,团队支撑作用不明显。人才对新兴产业的支撑力度仍显不够。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21发展方向

综合分析区位特征、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客观因素,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创新驱动、资源集约的创新发展之路,从而实现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双向融合,呈现出发展提速、规模做大、比重提高的态势。

22发展思路

221明确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先行

(1)科学确定产业定位。科学规划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首要是明确产业定位。这将有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打造关联度高的产业群和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制订出来的新兴产业战略常常相互雷同,没有特色,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应尽可能总结教训,少走弯路,要注意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强市场细分,突出强项和优势,走出一条细分化、差异化战略路径。

(2)科学规划产业载体。充分利用载体空间实现集群发展。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区、聚集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要促进产业相关企业的聚集,还要有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合作等公共服务机构,为集群内企业等提供科技、培训、金融等公共服务,使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在产业链上相互衔接,在群体里相互依托促进,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产业聚集力,构成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

222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做大分子

(1)科学筛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素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上海、苏南的土地、劳动力、交通等有形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这对一些要素依赖型企业影响较大,会向邻近梯度转移。南通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独特的成本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相对完善,为承载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要抢抓机遇、科学筛选、错位竞争,避免“过道效应”和“虹吸效应”,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分享“机遇红利”。

(2)精心培育,扩大龙头企业规模。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龙头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突破的支撑。培大扶强现有龙头企业、扩大龙头企业规模,是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的现实有效途径。一是重点培育亿元龙头企业。鼓励亿元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加速创新和改造步伐,壮大企业规模,带动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助推中小企业新增列统。将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按照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成长路线图,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为科技型规模企业。三是加强小微企业扶持引导。不断优化新兴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引导本地小微企业向软件、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逐步改变产业层次低下、科技含量不高的劣势。同时,引导大企业将配套产业链延伸至本地小微企业,搭建小微企业与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223转型升级淘汰落后,净化分母

(1)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以主导产业高端化为目标,重点打造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按照做强存量、做优增量的思路,在巩固提升现有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船舶制造业加快船舶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沿江沿河开发向纵深转变,低端产品向海工平台、船用配套等高端产品转变,简单制造向研发创造转变,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电子信息业加快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优质电子信息项目,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领军型企业。

(2)加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扩大存量和延伸产业链为目标,实施资源整合,加快技术升级,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重点促进纺织服装、电力能源等传统产业量质提升。加大纺织服装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的能力,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高精尖上下功夫,力创自主品牌,追求更高效益。电力能源行业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实现“低消耗、少排放、高增长”。大力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重庆;铁路物流;石材

近年来,随着大开发、大物流等多元化经营思路的提出,铁路物流企业正越来越多的涉足包括产品交易、仓储、加工、配送在内的各项生产及物流环节。为论证重庆铁路物流企业利用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石材仓储、加工、配送中心的可行性,我们对国内石材行业现状及业态发展进行了专项考察,浅析如下:

1.国内石材行业介绍

1.1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化、大规模的石材加工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演变过程。解放初期,全中国的大理石、花岗石装饰板材的年产量还不足现在一个企业的一条生产线一个月的产量。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现代化的石材工业体系,形成了数十个石材工贸基地,成为亚洲最庞大的石材加工贸易中心。

1.2产业格局

我国石材的生产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山东三个石材生产大省,其中福建与山东为原料与加工生产大省,而广东主要从事进口石材的加工。上述三省占了我国石材生产85%的产量,主要是大理石、花岗石产品。此外,其他一些地方,如四川、山西、河北、内蒙古、云南、广西、新疆、安徽等都有一定量的石材生产。

1.3产业结构及市场形态

1.3.1产业链基本构成

石材产业链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首先是矿山开采到荒料交易,再到大板加工(其中从荒料到大板可以统称为大板经销),之后便是异型产品加工、规格板加工、外协采购等,然后是工程石材经销环节(这一段统称为工程石材设计加工),最后是石材安装和石材护理及其它相关环节。

1.3.2行业市场形态

(1)石材企业由单一型往综合型发展。

过去的石材企业由于受环境、地域、技术等因素限制,绝大多数为单一型,如企业只做石材开采,或者只做加工,只负责安装等等。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石材企业开始走综合型发展道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石材工程解决方案。其经营范围涉及开采、加工、设计、配送、安装、维护等各个环节,客户只需和企业签订一纸订单,即可享受一条龙服务。这样,石材企业已经由简单的做工序发展到做工程、做项目。

(2)消费地门店交易加工模式进一步萎缩。

石材行业一体化运作模式的推广,石材企业的逐步转型,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普及,使得现在的石材交易,特别是涉及大宗及高端客户,通常都是客户直接与石材企业取得联系,达成交易之后,由石材企业直接在生产地完成加工,然后将产品运送到目的地进行安装。这样一来,石材交易活动逐渐从门店回流至石材企业,从消费地回流至生产地,而传统的门店交易模式将面临严峻考验。

2.重庆区域石材市场分析

2.1重庆区域石材市场需求概况

据统计,近几年,重庆市石材交易年需求量稳定在较高水平,随着“西三角经济圈”的确立、“两江新区”的建设,重庆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政工程建设的增多,对石材的需求还会增长,如房产开发、公租房建设、旧城改造、城市广场和主题雕塑建设、工业园区开发与工业厂房兴建、社区活动中心建设,以及医院学校、商业场馆、机场车站扩建等,都需要大量石材。

2.2进入重庆区域石材的运输方式

目前外地石材进入重庆区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运输方式: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其中铁路运输又包括集装箱和整车运输。从运输成本上看,水路运输最低,铁路运输居中,公路运输最高,而由于重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路条件,因此目前到达重庆区域的石材大部分是通过水路运输的。通过铁路到达重庆区域的石材主要采用集装箱运输,基本是一些已加工成型的石材或客户在运输时间上有特殊要求的高端石材,该部分石材运量比水路运输相对较小。而公路运输由于成本太高,外地入渝的石材很少采用这种运输方式。

2.3重庆区域石材专业市场现状

重庆地区现有石材企业近1000家,目前有6家石材交易市场,包括进川石材市场(九龙坡区,200亩)、绿云石都(九龙坡区,大部分已搬迁)、新世界石材市场(九龙坡区,530亩)、西部建材城(江北区,100亩)、走马石材市场(九龙坡区,2000亩,二三期开发中)、大川国际建材城(沙坪坝区,2300亩)。目前重庆最大的石材市场为大川国际建材城和新世界石材市场,占重庆石材年交易需求量的65%,其他石材市场规模较小。

3.结论及建议

3.1项目可行性分析

3.1.1优势分析

铁路物流企业依托于铁路运输网络,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物流交通资源。

3.1.2劣势分析

目前国内石材市场运作已日趋成熟,从矿山开采到粗、精加工,从工程石材经销到设计安装护理等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被商家牢牢掌控,形成一体化运作模式。而铁路物流企业在这方面的行业经验本身就不足,再考虑到上述市场现状,如果依照其他专业石材企业的运作模式全面介入该领域,将导致投资巨大,存在相当的难度及风险。另外,铁路物流企业可利用的闲置地块普遍存在面积小、分布零散等问题,与重庆市既有的专业石材市场相比,在土地规模、园区区位、交通循环、地块完整性、市场规划与定位及政府政策倾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与竞争劣势。

3.1.3机会分析

机会主要来自重庆地区对石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近几年,重庆市石材交易年需求量高达100万平方米以上,且该数字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3.1.4威胁分析

西南地区的石材企业普遍处于产业链末端,在整个建筑业市场上认可度较低,在政府与重大工程的供料和投标上一直处于被动和配角地位,给企业的生产与供料、利润产生造成了极大困难。另外,西南三省一市石材行业大中型交易市场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物业形态与配套设施单一,缺乏地域经济的特色,市场营销活跃度,招商力度均欠佳。

3.2项目建议

目前国内石材厂商纷纷立足于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石材行业已经进入一体化运作时代,重庆铁路物流企业要全面介入该行业必将面临资金、技术、专业人才、行业经验等等一系列困难。然而物流运输企业在铁路物流及汽车配送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建议利用企业的上述优势,先从石材接卸、仓储、配送等环节重点介入,如果将来市场前景看好,时机成熟,再考虑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厂房,添置设备,涉足石材加工等行业,拓展产业链条。 [科]

【参考文献】

[1]张诚.中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战略[M].中国财富出版社,2007.

[2]尹启泰.铁路货运组织[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3]中国标准出版社.天然石材术语[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轿车产业产业价值链发展模式

汽车国际市场的趋同,国内市场的需求高涨,对于我国汽车产业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有更加严峻的挑战。我国轿车产业如能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和延伸自身的产业链,发展成具有高度升级能力的产业集群,才能嵌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提升整个产业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我国轿车产业价值链现状

轿车产业价值链是将轿车产品从提出概念到设计、研究、开发,经过不同阶段的加工制成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不断提供服务的一个动态过程。

(一)轿车零部件产业

关键零部件生产是轿车产业价值链中极具价值的环节,已成为跨国整车制造企业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一个实力深厚的汽车公司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做支撑,如通用与德尔福。我国的零部件产业是轿车产业价值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表现为:零部件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国内定点零部件生产厂家为2000多家,而实际上进行生产的企业却超过了5000多家,企业数目多,规模小,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效应的形成和释放。此外由于长期以来的地区条块分割使得大部分整车生产企业都有各自完整的配套体系,相互交叉的甚少,又进一步导致了零部件工业散、乱、低、差。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我国销售额居前五位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均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相对较低,自主研发能力弱。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因而缺少自主品牌,产品主要集中在低价值领域,所配套的车型也主要是中低档次商用车和经济型乘用车领域。

(二)轿车电子产业

轿车电子产业也是轿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轿车电子产品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车载电子产品,另一类是电子控制系统。其中车载电子产品与整车性能没有直接的关系,因而附加值较低;电子控制系统则是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当高的设备。我国轿车电子产业的现状是:产品低端,附加值小。现有的轿车电子设备制造商基本上都集中在车载电子产品市场,有限的生产规模和低附加值导致产品的同质化与激烈的价格战。技术缺失,竞争乏力。中国轿车电子企业长期得不到核心技术,研发规模又跟不上,同时还不得不面对国际品牌制定的准入式技术游戏规则,形成很难在同一个技术平台上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局面。

(三)轿车金融业

轿车金融可以说是轿车产业链条中极为关键的一节,以轿车金融为主的轿车服务业所创造的利润在轿车业中所占比例在50%以上,是国外轿车厂商的主要利润来源。福特公司20%的利润来自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贡献更是达到了36%。我国轿车产业价值链缺少严格意义的“汽车金融”子环节,即不存在由“专业汽车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关增值服务。尽管自1998年以来相关部门颁发了一系列条例,但迄今为止,只有4家机构获得批准成立汽车金融公司,而其中除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与上汽财务公司合资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外,其他3家均为外国独资公司。国内企业真正把汽车金融纳入自己的产业价值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轿车租赁业

轿车租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轿车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瓶颈”,而且对轿车消费市场的拓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资料显示,德国奔驰公司平均每4辆汽车就有一辆是用来租赁的;美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总产量中有30%以上的定单是来自租赁市场。我国轿车租赁业存在以下不足:发展时间短,抗风险能力弱。目前国内个人信用体制不完善,又缺乏专业性的权威中介信用评估机构,租赁车被诈骗、被典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租赁风险。产业关联性差,自主扩张能力弱。由于汽车经销商与租赁公司之间没有建立起关联关系,租赁公司又大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车,经销商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不愿以批量方式向租赁公司售车,无形之中限制了租赁公司的规模。无秩序竞争,恶性竞争。目前轿车租赁企业各自为战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与当前国际上轿车租赁跨地域、网络化、集团化的规模经营还有很大的差距。设置地区集中,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只有较大的城市设有轿车租赁公司,这些租赁公司大多没有在旅游热点城市设置营业部,降低了轿车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增加了经营成本。

(五)轿车保险业

近年来我国轿车保险业呈现出市场主体增多,竞争加剧,并伴随相关法律制度的出台保险公司经营行为从规模向效益转型等良好态势,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汽车保险业还很不成熟,主要问题表现在:险种少。现阶段的汽车保险由两部分组成即主险和附加险。其中主险包括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附加险包括全车盗抢险等八个险种。实际上这些险种只有少数几个实行,其余形同虚设。操作不规范。最为典型的即为强行搭售险种。目前我国的车险种类中,只有“第三者责任险”是每位车主必须要买的,而其它险种都是可供选择的。但很多汽车交易市场是把责任险、防盗险和车损险捆绑起来作为基本险来销售的。理赔繁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轿车保险理赔服务模式是自主理赔模式。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从展业到承保,从定损到核赔,每个环节都抓在手里,导致其内部管理和经营核算的经济效益差。

促进轿车产业价值链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强化轿车零部件产业

我国轿车零部件产业应向通用化、模块化、产品电子化、产品环保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包括:转变竞争策略,形成比较优势。依托有潜力的轿车零部件产品,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尽快组成一批具有系统开发、生产、配套能力,面向两个市场的轿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早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零部件供应商。区分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策略。对已经具备竞争力的产品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形成规模经济;对缺乏竞争力的零部件,要加大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实现与整车同步开发。转变组织形式,进行模式重新。从改变轿车行业纵向一体化高的局面入手,打破整车企业之间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相互独立与剥离,实现零部件企业模块供应。

(二)加快发展轿车电子产业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轿车产业链的建立和发展,应加快发展轿车电子产业,包括:强化战略联盟,促进产业整合。轿车电子企业应该积极从产业整合的高度与轿车制造商形成稳定和合理的技术分享机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轿车制造商也应该利用其更加强大的技术与资本能力建立自己的轿车电子技术研发平台。加快轿车电子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在技术上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合作,进行联合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轿车电子产品的产业化。

(三)积极发展轿车金融业

积极发展轿车金融业,推进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完善,包括:将轿车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分离。这样既可以促进轿车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将这个产业做大,也符合银行正在进行的集团化改造方向。加强银行与专业轿车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银行有资金,有支付结算,有信用卡,有网点,但是专业化明显不足;专业机构有营销经验,有和制造商利益关联紧密的优势,但缺乏资金;两者的优势相结合,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四)努力规范轿车租赁服务业

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形成高效率,跨地区的服务网络集群,尽快改变我国轿车租赁服务业无序化发展现状,包括:异地还车,网络经营。异地还车使租赁公司跳出小市场的争夺,做大业务,也降低消费者支出费用。统一标准,规范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联合会,统一行业标准,改善市场环境,规范竞争行为,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注重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假日租车一族日益庞大,这无疑给轿车租赁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完善汽车保险业

汽车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完善轿车产业链的重要条件。为此,建立“车险风险信息系统”,实现保险、交管两部门对车辆信息、事故信息及保险理赔信息等数据的共享,既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也可以有效的控制经营风险。尽快制定并实施“汽车保险基金制度”,在轿车保险业引进竞争机制,实施费率自由化,让我国的轿车保险业真正成长壮大。

我国轿车产业价值链发展模式分析

除了通过强化和完善全国轿车产业价值链各个相关环节,促进我国轿车产业价值链发展外,还应该在我国轿车产业总体发展上,采取独特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

(一)积极构建我国轿车产业生态价值链

形成我国轿车产业特有的价值链体系,拉动产业和企业的互动,促进轿车产业的发展。具体包括:内向延伸。运用增值技术,加强现有的服务方式,提高竞争能力。纵向延伸。即轿车销售后的服务价值链的延伸。据专家计算,到2010年我国轿车保有量在6650-8431万辆之间,轿车产业的强势增长,给轿车后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交叉延伸。把轿车服务和其他服务进行系统整合、打包,提供给客户一个完整的服务包,进而增强综合消费的功能。波及延伸。从轿车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一种文化出发,强化相关服务领域的开拓与开发。

(二)加强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战略联盟

轿车产业与其相关产业间存在着资源的相互依赖,产品与服务的相互依赖,这势必为轿车企业战略联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种战略联盟追求的是竞争中的合作,联合各方不是收购或是兼并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既可以建立技术研发战略联盟,也可以建立采购战略联盟,还可以与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形成“双赢”“多赢”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轿车产业结构整体上的升级,大幅度的提升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在国际上,轿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聚集而逐步形成。这种集群能够产生并释放出集群效应,获得外部经济的优势,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轿车产业集群,只是一些生产上的地域集中。鉴于此,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加快促成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包括:通过轿车企业的地域集中,不断提高聚集效应;促进轿车企业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强化联合行动效应;加强必要的制度建设,形成与释放制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