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货币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货币的特征

篇1

【关键词】数字货币;传统货币;实名制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数字货币技术已在经济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现有的经济体系中,围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在储存、支付、清算、汇兑等一系列的交易中,数字货币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支付方式。与此同时,数字货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数字货币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数字货币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其存在问题的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从数字货币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出发,以数字货币与传统的纸币相对比,研究其在信息时代的所具有的各种优势。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的文献和专著,对数字货币的特征进行了深刻的把握,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国内外的专业文献和专著,以及专业的研究论文。

一、数字货币及其特征

(一)数字货币的定义

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是货币的一种电子形式,它的承载物为既不是纸币也不是金属物。是一种支付手段,也是一种程序。数字货币本身的特征将其与其他货币区别开来。

(二)数字货币的特征

1.网络性

网络性:数字货币是在电子信息技术(IT)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字货币的特征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数字货币是从货币中分离出来的、同时也是从信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货币和特殊的信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货币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当人类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网络经济时代之后,数字货币将会完全取代传统货币(纸币)。网络是数字货币实现其货币职能的基础,是数字货币体系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全方位货币管理,传统货币管理中的现金发行方式、传统金库制度、假币问题和传统银行将不复存在。

2.数字性

数字性:数字货币实际上是存储于各网络银行账户上的一组数字。这组数字象征着拥有其所有权者拥有这组数字(数字货币)所代表的一定量的财富或价值,运用这组数字(数字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网上投资、网上交易。

3.高效性

高效性:数字货币的产生使得货币履行其职能的效率几乎达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境界:从现金的发行与管理方面看,货币管理当局从发行现金到回笼现金都不必要采用传统的设计、印刷和运输工具进行,而是直接在网络上实现现金的发行和回笼。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在纸币本位制度下存在的诸如高成本问题、假币问题、安全问题和现金供应量难以确定的问题。

数字货币支付的便利性,使得其发展前景比传统的货币要优越。

(三)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的比较

与数字货币相比,纸币和硬币则愈发显示出奢侈性。在美国,每年搬运有形货币的费用高达60亿美元;在英国,需要2亿英镑。世界银行体系之间的货币结算和搬运费用占到其全部管理费的5%。

对于防止伪造,纸币在当前日益发达的仿真和复印技术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在不久以前,造假者还需千方百计地寻找一位技术高超的刻画师来制作一系列的模子以印刷纸币;而今天只要有一位热衷于绘画的美术学生,再配以完备的技术设施就能做到这一点。数字货币系统具有多层加密措施,伪造一组随机产生的密码要比伪造现金、伪造签名难得多,而且使用数字货币有据可查、有踪可寻。

传统货币有较大的存储风险,昂贵的运输费用,在安全保卫及防伪造等方面投资较大。数字化货币与信用卡和电子支票也不同,它是层次更高、技术含量更多的电子货币,不需要连接银行网络就可以使用,很方便顾客,并具有不可跟踪性。

数字货币有如此多的优点是在货币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所产生的,没有货币的生活是寸步难行的,货币的产生与不断发展致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由此我们更要了解货币的发展史,从而不断展望货币的未来。

二、货币发展历程与数字货币的产生

(一)货币的演化史及数字货币的出现

篇2

2009年,比特币(Bitcoin)横空出世,吸引了众多目光。比特币却以其去中心化、去信任等独一无二的特征,更新了人们对货币的概念,再次引发对货币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数字货币概念

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定义,虚拟货币(virtual currencies)是非央行、信用机构、电子货币机构发行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货币替代物的价值的数字表现。与电子货币一样,虚拟货币也是无形的,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发行者的不同。

电子货币是法币的电子化,包括我们常见的银行卡、网银、电子现金等,还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财付通等,这些电子货币无论其形态如何、通过哪些机构流通,其最初的源头都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

虚拟货币是非法币的电子化,其最初的发行者并不是央行,这些虚拟货币还主要是在特定的虚拟环境里流通;之后出现的比特币,通过区块链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去中心化、去信任的问题,实现了全球流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受到追捧。为了讨论方便,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统称为数字货币(表1)。

由于发行者不同,虚拟货币的流转体系也与现有法币体系存在差异。虚拟货币体系主要包含如下关键要素:

一是发明者。他们开发相关技术,创造了虚拟货币。这些发明者制定了技术规则,有一些发明者还会继续维护和更新系统。

二是发行人。他们发行虚拟货币。按虚拟货币的发行管理方式可区分为集中发行和分散发行。集中发行由单个机构或者个人来发行货币,典型的例子有瑞波币。分散发行的典型例子是比特币,通过“矿工”挖矿产生比特币。矿工是自然人或一个群组,他们自愿进行计算机处理来验证一系列交易,并将其添加到公共账簿,从而获得比特币奖励。

三是钱包提供商。他们给使用者提供一个数字钱包。使用者也可以不使用供应商的钱包,自己建立、维护一个钱包。像比特币这样分布式虚拟货币的钱包,并不储存任何虚拟货币的货币单元,它保存的是使用者的所有比特币地址和私钥信息,从而提供了访问存储在区块链上账户的通道。在这样的虚拟货币体系中,货币单元的转移实际上是从一个账户扣除一定量加到另一个账户。发送方用私人秘钥和签名发送支付指令,可对联接的所有用户发起付款。

四是交易服务商。他们使货币单元在使用者之间转让。

各界对于比特币是否是货币,尚未达成共识。判断虚拟货币是否是货币,可以从货币的三个基本作用出发。一是交易媒介,二是价值储存手段,三是记账单位。

从交易媒介看,目前虚拟货币还没被广泛使用,比特币等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作为支付手段。从价值存储手段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价格波动性很大,也缺少现代货币的其他特点,比如不能存入银行获取利息;缺少像存款保险一样的保障机制;没有在贷款、信用卡等日常金融活动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从记账单位看,比特币的价格大幅波动阻碍了它作为记账单元。另一个障碍是比特币的价格太高,这给商品的标价带来了麻烦。总体看,现阶段的虚拟货币具备了一定的货币特征,但还不足以成为广泛接受的货币。 货币形态演变

货币形态的演变是供给与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需求看,经济的发展对货币形态提出了要求。从供给来看,技术的发展使得货币形态的演变成为可能。

在人类社会早期,货币呈现商品货币形态,贝、龟、珠、玉、布帛等都曾被当作过货币。之后,世界各地的货币先后过渡到金属货币,包括铜币、银币、金币等。再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纸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方式进入经济生活,货币呈现为电子货币形态,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虚拟货币(图1)。

(一)数字货币之前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类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货币只需要在非常小的地域范围内充当一般等价物。质量、数量相对稳定,携带、储存比较方便的商品,比如贝壳、布匹等,都有可能成为货币,这就是最原始的商品货币。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诸侯国、城邦,交易对象不再限于一个小村庄、一个城市。最终,能够在更广地域范围内保持价值稳定的金属货币从众多商品货币中脱颖而出,先后被不同区域的人类社会作为通用货币。这样的金属货币,无论是铜币、银币还是金币,都必须有相应的开采、冶炼、提纯、铸造等技术作为保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的区域范围越来越广,为了便利交易、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纸币出现了。与金属货币具有内在价值不同,纸币自诞生起,就具有信用的特征,其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其价值在于其所代表的信用。纸币出现,特别是英格兰银行取消纸币和黄金兑换关系后,信用货币得以确立,英格兰银行逐步从原来的经营借贷的商业机构转变为中央银行,金融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可以说现在我们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体系产生和运行与纸币及信用货币密切相关。

(二)数字货币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进一步呈现全球化趋势,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全球金融市场跨越了地域的限制,产品种类、交易频率、规模是以前所无法比拟的。纸币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出现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子货币仅仅是法币的电子化,它依托于法币存在,代表法币的价值。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游戏币这样的早期虚拟货币。2009年出现的比特币,以不同于以往虚拟货币的面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

从供给方面看,区块链、加密等技术的进步使得制约虚拟货币发展的安全问题、信任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比特币的拥有权由分布式账簿来记录,并由加密协议和挖矿社区来确认,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加密安全性等特征,很好地解决了数字货币中的“双花” 和“拜占庭将军” 难题,使得交易双方无需相互信任就可以完成交易。

从需求看,首先,比特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实世界中或多或少存在的货币兑换限制和支付的寡头垄断,只要有能够联接互联网的机器,就可以在全球范围进行交易,而且成本很低,满足了公众低成本进行跨国界支付、交易的需求。其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央行采取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招致了滥发货币的质疑。比特币不由任何一个单一的机构发行,由矿工挖矿产生,产生的速度由技术规则预先设定,并有一个上限,消除了使用者对货币滥发的担心。此外,比特币的匿名特征,也迎合了对于信息时代一些人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 货币基本问题

在纸币这种信用货币出现后,历史上关于货币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货币金属论(Metallism)和信用货币论(Chartalism),前者基于金属货币,后者基于信用货币。它们在关于货币的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有不同的答案:一是货币是否有价值;二是谁来发行货币;三是货币数量如何调节。

货币金属论认为,货币的价值来自其内在价值,即商品的市场价格;货币是私人市场的产物,政府仅仅是确认了市场上所形成的货币;只要纸币是基于金属或某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其他物品,那么纸币也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由于金属货币的供给量是固定的,因此任何人都难以创造出更多的货币并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货币论认为,货币的前身是债务和信贷体系;货币本身并没有内在价值,是一种非商品的象征;权威机构发行纸币,国家通过用纸币征税、收罚款、收税创造出了对货币的巨大需求,并用立法规定法定货币;由于纸币的制造成本很低,发行者可以很容易地调节其供应量。

无论是金属货币体系,还是信用货币体系,稳健货币体系的关键是保证货币数量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保持整体物价的稳定。不同的是,金属货币体系下,更多出现的失衡是货币短缺,而在信用货币体系下,更多出现的失衡是货币泛滥。

虚拟货币的出现,使上述三个问题的讨论变得更多丰富。从比特币的设计看,它的发明者似乎更青睐金属货币,一定程度上以虚拟货币形式模拟了金属货币的特征。在比特币体系中,比特币产生的速度受到严格控制,还设定了比特币的数量上限。但它也是私人市场的产物,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可以发行比特币,比特币数量难以调节。但同时,比特币也具有信用货币的特征,尽管它的价值与“矿工”所提供的服务有关,但它并非金银那样的实体,其价值依然要基于信任。尽管用户不需要信任交易中的另一方或任何中心化的媒介机构,但是需要信任虚拟货币背后区块链等技术协议下的软件系统。 中央银行挑战

虚拟货币与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同时对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提出了挑战。

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中央银行成为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银行的银行(提供清算、最后贷款人)、政府的银行(保存和管理政府的存款),但数字货币的发展使得“自由银行制度”的讨论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商业银行可以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比如花旗银行就运用区块链分布账户技术研发自己的数字货币――“花旗币”。

中央银行的三种基本职能确实在数字货币情景下受到了挑战,但中央银行仍然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首先,中央银行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其发行货币的信誉一般而言高于本国的商业机构。其次,中央银行的无限货币创造能力使其能够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支持,维护金融稳定。第三,从公平竞争的角度看,由中央银行来管理政府存款可以减少商业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积极探索货币当局在数字货币发展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但各国态度存在差异。英格兰银行的态度比较积极,提出通过借助“分布式账簿”技术,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可能向更多的金融机构开放,甚至向非金融机构、乃至家庭和个人开放。一些中央银行开始发行数字货币。2014年12月,厄瓜多尔政府为了提升金融包容性,同时也为了一定程度上摆脱美元影响,宣布建立自己的电子货币体系,“Sistema de Dinero Electrónico”,作为实体货币的补充。

在传统的货币发行中,流通中现金其实也是央行对公众的直接负债,只是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方面的考虑,央行通过商业银行来发行现金。随着技术的进步,央行通过数字货币形式直接将货币发行至个人和企业账户成为可能。

尽管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冲击,但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职能是期限转换,即借短放长。与之相联系的,是商业银行提供了信用风险甄别、定价、风险管理等服务,还有其他的各种金融服务。 特里芬难题待解

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有在国际交易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无论是英镑为主的体系,还是美元为主的体系,都存在特里芬难题。

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提出的一个观点:各国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篇3

1、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即“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2、2020年8月14日,中国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及“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3、2020年10月8日,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消息称,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本地促消费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期联合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人民币是一个数字,而数字人民币则是一种法定货币。很多人并不知道数字人民币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有用一大堆人民币的意思。告诉大家,数字人民币在部分城市试点使用,非常方便,与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人民币 资料介绍,数字人民币,字母缩写按照国际使用惯例暂定为“e-CNY”,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1月4日,“数字人民币App上架各大应用商店”冲上热搜,苹果和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已经可以看到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的身影。据了解,数字人民币非常方便,点外卖也可以使用,还有立减优惠,所以吸引了不少人下载APP使用。

但是,数字人民币还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是在部分城市试用。据了解,央行“数字人民币”第一批试点先行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和冬奥会场景(北京、张家口)进行,2020年9月增加了第二批试点地区,分别为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形成“10+1”的格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要素;调整优化

一、会计要素及其特征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分类,也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会计要素的特征:可认定性,指凡能列为会计要素的,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认定标准或规定;可计量性,指会计要素具备可用货币计量的价值属性;可分割性,指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运用会计账户对各会计要素的量变情况进行记录和计算;相关性,指各种会计要素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各要素的存在都以相关要素为依托,各要素的量变必然引发相关要素的量变;可转化性,指经济业务的发生将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变更,导致某一要素内各项目之间发生转化或者使原有的要素转变为另一种新的要素。

二、会计要素受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会计要素的各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资产要素方面体现在会计资产范围扩大,经济资源主体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的知识资产。负债要素体现在由于电子货币的出现,相关会计科目面临调整。所有者权益要素方面体现在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企业员工应被视为企业的所有者。收入要素方面体现在电子商务企业运作的特殊形式导致企业收入来源多样,引发数字商品的收入确认问题。成本、费用要素体现在随着企业逐渐采用电子商务形式运作,流通形式实现了“just in time”,实现了“零存货”,适时生产形式下的存货控制成了亟待考虑的问题。利润要素方面体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利润成为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且主要由智力资本创造,所以需对智力资本进行明确的确认和计量。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要素的调整与优化

(一)资产与负债要素方面

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使得无形知识资产日益重要,故企业的资产要素范围也应相应的扩大,应包括无形知识资产。同时,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功能,要求在会计科目中对电子货币予以相应的记录,需在“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下设立“数字现金”的明细科目来适应会计处理的要求,对于数字现金业务所引起的债权债务结算前所发生的折算,可先将其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处理。此外,随着数字商品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商品,需在相应的资产、负债科目增设“数字商品”这一科目进行核算。

(二)所有者权益要素方面

所有者权益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问题上。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存在争议。一方面,企业雇佣劳动者,取得了劳动者在雇佣期的人力资源所有权;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存在于员工个人人体,也可以说是由企业每一名员工所有。因此提出劳动者权益概念,作为所有者权益的扩充,意味着劳动者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来源,劳动者由于拥有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应在企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收入要素方面

收入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电子商务企业的收入确认上。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商品业务模式包括付费浏览模式、网上订阅模式、广告支持模式、网上赠与模式。付费浏览模式下,数字商品只是放在网站上供人下载,顾客只需交纳小额注册费。会计处理时,设置“数字商品”科目。企业为客户开辟下载渠道,视为企业提供劳务;客户支付注册费,视为企业劳务所得。企业为获取数字商品支付的钱,作为数字商品成本入帐。网上订阅模式下,企业提供影视娱乐节目、报刊杂志等并要求顾客付费,企业是销售方,取得销售收入,但由于企业拥有的只是网站上的一个版本,每次销售成立时,存货成本无法立即结转,故不能立即确认为收入。需先将这一笔钱放入“待处理数字商品”科目,到月末一次性处理,获得数字商品时,可计入“数字商品”科目下相应明细科目,到月末摊销销售成本。广告支持模式下,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取消费者的点击。企业主要是赚广告商的钱,吸引广告商将广告放在其网站上,收取一部分广告费。收到的广告商付款做其他业务收入入账。网上赠与模式下,企业主要是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赠送一点商品给顾客以获得客户长久的购买欲,这一部分商品应该作为促销手段的一种,计入企业的广告费用支出。

(四)费用要素方面

费用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零库存”下的存货控制问题上。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减少存货风险,实现“零库存”。“零库存”是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适时生产系统,这一系统是对传统生产系统存货控制的冲击。传统的存货控制按照经济订货量原理进行,认为存货存储是必须的,存储成本存在是合理的,所确定的经济订货量水平是全年的存货采购成本和存储成本之和达到最低时的订货量(EOQ)。而适时生产系统追求库存达到最小,加快供应节拍,缩短间歇期,将商品损失降为零。

图1中订货成本线和存储成本线的交点向坐标轴左边移动,意味着经济订货量下降,说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存货控制。由于采用了适时采购,减少了供应商的数量,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减少了付款次数和材料检验次数,使存货的订货成本大大减少。同时,适时生产系统将存货的存储视为无效和浪费的行为,考虑到其机会成本及经济订货量下降等因素,存货的单位存储成本将会增加。

(五)利润要素方面

电子商务对利润要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本的计量和确认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价值已不在于拥有多少有形资产,而在于继财务资本、劳动之后的“第三资源”――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定义,普遍认同的有Klein和Prusak提出的智力资本是一种可以规范化,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以及Skandia公司提出的智力资本为企业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差两种。

智力资本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有卡普兰提出的平衡记分卡法以及适用于依靠R&D发展的企业采用的研究开发成果法和James Tobin提出的托宾q值法。鉴于平衡记分卡法的繁琐以及研究开发成果法适用的局限性,托宾q值法更为可行。此法最初是用于分析公司的资本投资,但是由于智力资本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可以从股票价格的变化上加以反映。q值是公司的市值(即股票市价与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乘积)和公司有形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托宾Q值计算公式:Q=公司市值/公司有形资产的重置价值。这个比值反映了市价中包含的,而资产负债表中没有的一部分智力资本。

四、结语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给会计要素带来极大的影响,会计要素的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与适应,鉴于目前尚未出现一套可遵循的标准方案,本文在此仅对需要调适的会计要素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Hudson W Intellectual Capital:How to Build it,Enhance it,Use it [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93.

2、刘曼路,凌春华.电子商务中的财务与会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许江川.论电子商务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四川会计,2000(9).

篇6

笔者搜集了100多个国家近20年的国际收支平衡数据,运用统计学对这些数据进行检验。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数据的首位数字不应呈均匀分布,而应出现本福特定律所揭示的特殊分布规律。根据本福特统计定律,较小的数值(比如1、2和3)在首位数字中出现的频率应当比较高数值的数字出现的频率高。

由于任何数据只要数量足够大即应符合本福特定律,因此该定律可用于检验自1990年代以来,各国的审计和财务数据是否出现过篡改。我们利用这一方法来检验国际收支平衡标准化数据,发现一系列的国家都谎报了宏观经济数据。尽管这种方法无法使他们查证某一政府具体在哪一时点了虚假信息,但仍可通过某些特征,例如汇率类型或海外资产头寸,来对国家进行分类,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谁是做假账的家伙?

第一类不符合本福特定律的国家是采用了“固定汇率”机制的国家,在这类国家中,还有一个子类,即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的那些国家,其公布的经济数据的统计分布偏离了本福特定律,与标准的分布差距的幅度尤其大。这些国家都有强大的篡改不良数据的诱因,因为其货币一旦受到攻击,就会面临爆发经济危机的高风险。国际收支平衡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格外重要,因为投资者可以从国际收支平衡推断出该国经济的对外失衡程度――例如国家整体借贷需求以及融资构成、是否出现热钱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该国中央银行在危机状态下保卫其货币的能力。相反,使用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其数据分布与本福特定律的吻合程度较高。

另一类首位数字分布异常的国家是那些有“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这类国家同样有着对经济数据进行篡改的强大诱因,使其需要对外伪装出稳健的形象。当你向世界其他地区借款时,你不希望自己看起来很惨。类似地,那些在净海外资产项目上负债最多的国家,也有着可疑的数据,可以从中发现同样的问题。从地域上来看,一些非洲国家和中东地区国家的经济数据的首位数字分布也比较引人怀疑,有的拉美国家也是如此。但数据篡改实际上是经济诱因问题,而非文化问题。的确,在经济困难时期,国家经济数据更易遭到篡改。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乌克兰和斯洛伐克等国家甚至拒绝公开数据,预防爆发货币危机,避免使已发生的货币危机进一步恶化。

篇7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        “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继续贯彻落实省、市、区相关部署和任务,继续以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动力,以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为抓手,积极主动融入一体化发展进程,为实施“营商环境联建、重点领域联管、监管执法联动,市场信息互通、标准体系互认、市场发展互融,逐步实现统一市场规则、统一信用治理、统一市场监管”的“三联三互三统一”工程,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二、        “十四五”期间重点任务

1.合力打造一体化的市场准入环境。落实市场准入政策共享和“放管服”改革协同,为地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便利化服务。统一市场准入规则。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实现业务流程、条件要求、解释口径、办理时间“四个统一”。加快实现证照管理一体化,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事项相同、改革措施相同。协力推进“一网通办”建设。共同落实数字政府建设,构建跨区域政务服务网,强化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完善网上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文书归档等功能,统一电子营业执照运用场景。按照市级的统一部署设立地区“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加强政务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提供区域性一体化受理、收件、查询、发证等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2.合力打造一体化的市场监管环境。深入推进市场主体监管制度创新,营造规则统一、公开透明的监管环境,全面提高市场监管效能。落实一体化信用监管体系。推动“双随机公开”、抽查检查等信息在区域内充分共享应用,落实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标准、企业信用修复规则、实现信用监管标准互认结果互用。对重点监管领域和对象实施精准监管,对守信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对失信企业实施重点监督和联合惩戒。落实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工作。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创造、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鼓励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加强地区行政执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移送制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配合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满意消费行动,共建区域内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共同推动经营主体自律,配合打造统一的消费投诉公示平合。推进消费领域社会监督。协同监管网络交易。充分发挥全省网络市场监管服务系统平台作用,注重整合辖区电子商务经营者基础信息、经营信息、监管信息等信用数据,开展研究分析,实施分类监管。落实地区网络、合同案件查办协作机制,协同破解新形势下的网络监管难题。

3.合力打造一体化的质量供给环境。配合推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建设。在信息、业务、资源各方面配合推进一体化建设,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工作协同联动、效率共同提升。配合建设和华东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促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培养计量技术人员,互派计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交流互动。推动特种设备监管一体化。推进特种设备单位、人员、设备信息互查互享,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运用。

4.合力打造一体化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全面建成责任体系更加健全,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程监管更加科学,“党政同责”、“四个最严”、“四有两责”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履行,社会满意度全面提升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有效遏制制假售假、无证经营等行为,杜绝和控制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控制和减少较大及一般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继续巩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成果,积极配合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继续深化食品安全“四项治理”行动,全面推进小作坊登记和小餐饮、小摊贩备案管理。保持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的高压态势,公开违法违规、虚假欺诈产品和企业信息。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基础,推动实现顺向可追、逆向可溯、风险可控的地区食品领域全产业链追溯体系。不断推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三、        “十四五”期间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共同做好“十四五”规划工作和“十四五”期间各项重点工作。“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2800字范文稿当前,以信息技术和数据作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并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过近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准确研判“十四五”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地缘新特征新变化新趋势,对于维护延长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增强提升国际塑造力影响力引导力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把握数字经济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社会前进动力,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强国建设发展对于我国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加快发展数字科技,为建设数字经济强国提供坚强基石。尽管我国是数字科技应用大国,却不是数字科技研发强国,很多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因此,须加强数字科技关键技术攻关和布局,以数字科技大突破带动数字经济大发展。

一是采取清单制梳理我国数字科技的短板软肋,短期内寻找可靠的替代源和备份源,使“卡脖子”技术不因外国的封锁而断供。

与此同时,发起专项研发计划,集中力量攻克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短板,补齐数字科技研发链。

二是面向数字科技前沿领域,设立国家或世界实验室,牵头发起全球大科学计划或工程,更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主动嵌入全球数字科技创新链条和生态系统,吸引和积聚全球创新人才。

三是支持数字科技试点应用,积极利用智慧城市、智能工业、智慧医疗等发展契机,推进数字新科技先行应用,为数字科技应用提供试验平台和应用场景,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数字基建,为建设数字经济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我国在发展数字基建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相对而言比较滞后。由此,应科学决策、统筹布局,把数据中心、场景中心、区域中心、应用中心有效结合。

一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要有战略导向和规划牵引,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共同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正确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做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制定行业规则、设施标准、规划布局、互联互通等,引导数字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和有序建设。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充分考虑本地发展情况和财力承受情况,尤其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展数字基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注意避免一哄而上,形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三是正确处理好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以需求为牵引,把应用场景建设置于数字基建的重要位置,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依托自身需求参与数字基建,并开放为社会使用,实现数字基建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合理跨区域布局数字基建,将数字基建同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等渠道打通,形成产业链应用生态。

加快发展数字贸易,为建设数字经济强国提供强大引擎。随着5g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b2b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推动的企业间数字贸易将成为拉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另一强大引擎。须顺势而为,充分发挥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先行优势,依托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数字贸易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的效益与质量。

一是继续做大做强消费互联网驱动的数字贸易,利用数字技术“在线化、无接触、可传输”特性,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更多高端便捷的消费选择。加大主要电商平台的全球化战略布局,通过收购或自建本土化网站,建设更多海外仓、展贸中心和营销服务中心等,带动更多中国产品与服务进入海外市场,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拓展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二是培育壮大产业互联网驱动的数字贸易。制订实施产业互联网国家战略,构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生态,共享产能、技术、数据、人才、市场、渠道、设施等,促进产业互联网带动的新型数字贸易快速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稳步推进数字货币,为建设数字经济强国提供有力抓手。当前,各国高度重视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实践,竞相加快央行数字货币布局。对于我国而言,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零售支付体系发达,同时,较早启动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论研究,加快了央行数字货币试点落地步伐。展望未来,须顺应全球数字货币发展趋势,及早谋划、动态应对、争取主动。

一是加快战略布局,协同推进人民币数字化与国际化工作,实现国际国内同步部署,强化央行数字货币与数字贸易、数字经济的联动发展,助力人民币更好承担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的计价、支付、结算职能并发挥世界储备货币角色。

二是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优先选择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先进地区整体落地,及时总结央行数字货币发行、运营与管理经验,有序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多场景推广应用进程。与此同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央行数字货币与其他零售移动支付方式联动互促、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三是深化系统研究,加强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金融运行体系及国际金融格局影响的分析研究,包括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现实影响和预期影响、直接影响和关联影响等,推动数字货币法律体系、监管体系与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数字治理,为建设数字经济强国提供制度保障。数字经济正在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模式和运行规则,对传统治理方式构成巨大挑战,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为数字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篇8

网络经济下会计环境的变化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核算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网络经济极大改变了会计环境。

(1)数据的电子化与产品的电子化。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通过对各种会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输出,并对会计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数据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网络经济条件下,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下的会计原始凭证缺失,各种经济合同如收料单、领料单、产品入库单、销货发票、进货发票、报销凭据等都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电子合同的产生、传递、存储、签字确认等都与纸质凭证有较大差异,电子凭证的数据的存储等都依赖于特定的信息载体,网络信息系统的不稳定性直接造成电子数据的不安全性,传统会计核算所需的原始纸质凭证的可验证性也比电子数据强。产品的数字化也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环境,数字化产品没有实物形态,其表现形式只是一些不可触摸的数字。数字化产品是实时供应的, 不需要专门的有形仓储进行储存, 其载体是网络以及各种存储介质。数字化产品与传统会计上所定义的无形资产具有类似性质, 但其实质还是有区别的。数字化产品既不能按照传统的存货进行核算, 也不能按照其他有形资产进行核算,这是网络经济时代会计核算面临的重要问题。

(2)交易的电子化。网上交易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交易形式,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只要通过了一定的审核获得网上交易资格,其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提供均可通过网络进行。相应的,电子化的交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的电子化交易,即客户在电子商城选择产品或服务,在网上提交订单后,通过网上银行等付款,企业通过网络交货,比如当前的股票交易、房地产交易和电子音像制品交易等。另一种方式是间接的电子化交易,其交易的产品是实物,支付的货币也是实物,但订货环节需要在网络上完成。交易的电子化加快了企业的现金流转速度,使企业的营业周期缩短,也对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支付方式的电子化。经济交易的最终形式是货币的收付,伴随着产品和交易的电子化,电子化的货币应运而生。电子现金、电子信用卡和电子支票是当前典型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依托于网上银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货币由有形变为无形成为可能,客户首先将有形的货币兑换成电子货币,然后在经济交易时直接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电子货币的收付比传统的结算方式更为方便、快捷。货币的电子化使得银行与企业、银行与个人的业务往来发生了改变,各种业务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流程与传统的差别极大,同时,货币的虚拟化也对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会计核算的及时性提出了挑战。

网络经济对会计核算理论的影响

会计核算理论主要包括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对象、会计目标和会计核算原则等。网络经济的数字化和虚拟化特点对传统的会计核算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1)网络经济对会计假设的影响。会计假设是对于会计的客观经济环境所做的最基本的假设,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与实体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但网络化经济对会计的基本假设产生了根本性冲击。一是网络经济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会计主体假设确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经济主体是会计主体的基础,会计的任务就是反映所服务的经济主体的经济关系,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会计主体假设就是为了将不同的经济主体区分开。基于互联网交易的网络经济环境下,经济主体的存在形式趋于虚拟化,产品销售和服务提供的数字化、经济合同和支付手段的电子化使企业突破了原有的活动空间,其外延不断扩大。会计主体的活动范围由实体空间扩展到了虚拟空间。在实体空间中有传统会计假设所设定的企业、集团、分支机构等,虚拟空间包含以媒体空间为主的网络公司。网络公司是一种动态的临时结盟体,不是法律意义的经济实体,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有的公司可能为了同一个目标组建成在网络空间存在的结盟体,这个结盟体的存在是以临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会根据自身经营活动的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参与或者脱离经济结盟体,结盟体的不稳定性造成了会计主体的模糊性。二是网络经济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以目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也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一假设在资产的折旧摊销和费用分配时具有重要意义,持续经营是企业会计的基础。网络经济环境中,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使得企业的合并和分离在很短的时间即可完成,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众多企业在网络空间联合成利益同盟体或者企业集团,将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起来,按照客户的具体要求完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一系列环节,当一个项目完成后,企业集团可能需要对项目进行清算,既不存在权责发生制,也不存在成本计量模式的选择。另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集团可能需要缩减业务,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愈来愈短,不断涌现的金融工具创新和复杂的金融业务使金融市场风险加大,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使会计主体随时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三是网络经济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的延续,是指将企业经济活动分成长短相同的连续期间,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相关信息,会计分期假设使会计信息具有了可比性。网络经济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会计分期假设。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企业需要及时提供最近的会计信息, 在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企业只会提供中期和年度会计报表,这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财务报告的报告期需要缩短。另外,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价值及折旧摊销方式与企业的利润密切相关,会计分期假设造成企业成本费用与收益的不配比。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和网络信息的快捷传输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和企业的数据库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有利于及时作出决策。另外,虚拟公司组成的利益联盟是不稳定的,利益的结束可能造成联盟的终结,对于这种临时的经营过程, 人为划分会计期间没有必要。四是网络经济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通过货币反映出来。网络经济环境中, 货币计量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首先, 货币的币值稳定是货币计量可靠的前提,包括国内币值的稳定和国际市场的币值稳定。货币的电子化造成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电子货币通过银行与企业、银行与个人的业务高速流转,货币运行受到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融入到了全球市场中,国际间频繁的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货币的相对价值处于波动之中。 另外,网络经济环境中, 有许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都无法用货币计量,比如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研发能力、管理能力等,还有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这些重要的资产和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未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可能对投资者、 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

(2)网络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对会计信息的最基本要求。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记录和计量,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网络经济条件下,产品、交易和支付手段都实现了电子化,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自动录入会计信息,然后根据系统既定的逻辑勾稽关系以及会计规则生成报表,整个会计报表的产生过程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生成的会计信息自然更为可靠。而且会计信息的电子化处理使得其生成和传递速度加快,与传统的会计核算相比,其信息更为完整,更能为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当然,由于企业经济交易和产品的电子化,一些资产的计量规则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信息的可靠相关性带来负面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也非常重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企业产生。 站在跨国公司母公司的角度,国外子公司的会计信息需要与母公司以及国内子公司的会计信息横向可比,国外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还要与同一市场的其他公司横向可比,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得这些横向可比的会计信息。然而,虚拟企业集团的出现模糊了会计主体的概念,这造成了会计报表的纵向对比困难。 及时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特征。网络经济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时更新,企业的产品信息和交易信息以及货币收付都能实时以电子化形式反映,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从网络上获取企业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企业的历史财务资料,也包括最近更新的财务资料数据,这极大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数据库系统的完善使得客户可以随时访问,同一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可以更好地配合,实现信息的对称化。而且,会计信息的实时化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和防范经营风险。网络经济环境的高风险性和高流转速度对会计信息的谨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下,在一些重要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时,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专业知识作出职业判断,企业不应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要在符合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保守估计。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源于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企业谨慎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这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保护,但也给企业管理层留下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尤其是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下, 公允价值的运用愈加广泛,这对市场的成熟性和会计人员的专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产品包括原材料、存货等的流转速度、货币的收付速度、产品的运输速度等都大大加速,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时,应该更加谨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要以经济交易的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电子化的产品和交易导致经济交易的实质可能更加难以判断,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不能放松。网络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的质量需要得到强化,有的质量特征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

网络经济下会计核算理论体系的完善建议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企业经济交易的实时记录使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搜集、处理会计信息,并能及时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但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核算体系也面临着重要挑战, 有很多方面需要加以完善。

(1)深化会计理论体系的改革,使之适应网络经济环境。虚拟公司、信息中介服务公司以及网络并购、网络利益同盟的存在都对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挑战,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要跟上会计实务的发展步伐。

篇9

一、以“数字编码”为直接对象的新型案件所揭示的问题

案例一:被告人程稚瀚自2005年3月以来,利用互联网,多次通过西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侵入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充值中心数据库,修改充值卡原始数据并窃取充值卡密码,后向他人销售,造成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损失共计价值人民币370余万元,最终其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⑴

案例二:某甲系物业公司保安。2010年9月,公司安排其至L公司担任保安。同年11月21日,某乙向某甲提议,一起到L公司盗窃该公司计算机机箱上的序列号标签,某甲表示同意。某乙遂从苏州赶至上海,并于22日凌晨与甲一起进入L公司,由某甲使用门禁卡打开办公室房门,某乙使用牙签将标签刮下,窃得COA标签189张。11月25日凌晨,某乙返回上海并与某甲一起再次进入L公司,用同样手法窃得COA标签190张。上述379张标签中,有5张在微软公司数据库中没有相应信息,18张部分信息模糊不清。最终被告人分别被法院认定为盗窃罪。⑵

案例三:陈某系上海W公司派驻至S公司的研发工程师,在S公司负责开发网络游戏网页、管理维护服务器数据库,有访问S公司服务器、接触、生成、更改游戏后台数据的权限。2010年6月至7月间,陈某为牟利,利用上述职务便利,擅自将S公司开发的网络游戏《龙之谷》公测账号激活码1000余条、《传奇3》、《星辰变》的公测账号激活码500余条从公司服务器数据库复制后,还擅自生成《永恒之塔》道具激活码1万条、《龙之谷》道具激活码10万条,交由嫌疑人沈某出售。沈某通过支付宝销售上述部分激活码并收款29800元。S公司发现互联网上存在有偿销售激活码的现象,怀疑系陈某所为,并将《永恒之塔》、《龙之谷》的道具激活码全部作废。

以上案例均为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其犯罪对象,不论是电话充值卡密码,还是微软的正版验证码,抑或游戏测试账号激活码,均表现为一串数字编码。不难发现,这类数字编码实质上是商家提供给用户用于证明识别用户财产所有权(话费、游戏账号)或财产权利(正版软件用户)的一种凭证,用户在特定系统中输入该数字编码即可获得相应财产(话费)或享受相应服务(正版软件配套服务),其法律性质与存折、充值卡一样,是一种财产权利凭证。

二、数字编码作为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的广泛运用

财产权利凭证从记名向不记名的转变,由此引发了使用规则的变化。与传统的记名财产权利凭证相比,数字编码这类凭证最大的特征是不记名、不可挂失。相应的,其使用规则是“见证即履行义务”,即义务方只要审核无伪就必须无条件履行义务,而持有者为何人、因何缘故持有等因素均在所不问。因此,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与其所记载的财产或财产权利是一体的,占有不记名凭证就等于占有了其所记载的财物,而失去该凭证也即失去了其所记载的财物。

“数字编码”这样的无形载体让双方不必见面即可完成交易,克服了空间距离带来的不便,其直线式销售不但节约了中间环节成本以让利优惠,更迎合了当下信息时代方便、快捷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推广运用,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充值密码,游戏账号及其他网络通信工具的激活码或充值密码,这是最主要、最常见的;(2)商家或第三方向不特定人发放的、不记名不挂失的消费编码,凭此编码可以在该商家消费或享受一定优惠。前者如华联购物卡上的编号和密码、“杏花楼”月饼券上的编码和兑换密码。“京东商城”、“1号店”等电子商务公司向消费者发放的代金券也是以编码的形式使用的;后者如麦当劳的电子优惠券、团购网向消费者发送的优惠代码等。(3)稀缺性资源分配标志,主要集中在教育、住房、医疗、名牌产品等领域,如可以转让的专家挂号、限价商品房的购房资格、iphone4的购买资格、纺织品出口配额⑶等。(4)正版软件、音乐、影视、图书等作品所配套的密钥或服务密码,输入该密钥才可以正常使用该作品。如正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并试用一段时间,但试用期结束后,必须输入配套的密钥,即微软公司设计的一串数字编码,才可以继续使用。

实践中,比较容易混淆的是一些数字编码也具备一定使用价值,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人身识别性,或只是作为获取财物的工具,故不属于本文所指称的“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如车牌号码是依附于特定的车主和车辆的,其转让还必须经过车辆管理机关的登记方可完成,占有车牌号不等于合法拥有其代表的权利,车主随时可以通过挂失等方式报废旧车牌、更换新车牌,从而继续享受相关权利。再如,银行的账号和密码,其依附于特定的开户人。从社会一般观念和实践看,充值卡(作为财产权利凭证的数字编码)可以自由交易,而银行账号密码(非作为财产权利凭证的数字编码)一般是不能交易的。这也是将权利凭证的数字编码(充值卡密码)和作为工具的数字编码(银行账号密码)进行区分的理由。

三、作为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的数字编码属于财产犯罪对象

作为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的数字编码,实际上与其所记载的财物或财产权利是一体的。鉴于数字编码这样的不记名凭证与实物、货币等传统形式财物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有必要对其彰显财物属性的几个特征一一展开解读。

(一)关于稀缺性的理解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类数字编码只不过是系统自行生成的,其可以自由获取,不具备稀缺性。笔者认为,不能以数量的多少、复制的难易等因素判断有无稀缺性。所谓稀缺,并非通常语义上所理解的稀少、缺失。经济学上的一般解释是: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资源(人力、土地、商品、技术、劳务)是不足的,存在着总是少于人们能免费或自由取用这些东西的情形。⑷换言之,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具有稀缺性的标准不在于其数量的多寡,而在于该种资源是否可以“免费、自由取用”,能够“免费、自由取用”,则不具有稀缺性,否则,便具有稀缺性。例如一般的邮箱账号、QQ号,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自由、免费申请并使用,其不具备稀缺性而不能作为刑法上的财物;而VIP邮箱账号、优质QQ号或迅雷会员账号则需要有偿申请或使用达到一定级别方可获得,其代表更优质、便捷的通讯服务或下载服务,这就是稀缺的。再如正版软件的密钥虽然只需要轻点系统鼠标即可无限生成,但其仍然是稀缺的。一方面,这是由软件这种特殊财产的特点所决定的。软件前期研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其回报和盈利当然不是通过一次两次使用获得,而是通过大量复制、发行、出售来回本盈利。只要使用软件的人不是自由而免费的,而需要支付相应对价或满足相应条件,这种密钥就是稀缺的。另一方面,软件的复制发放是有其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市场的总体需求和商家的承兑能力。这类似于货币发行,国家貌似可以无成本地不断复制发行货币,但总体货币量是受制于经济总量和货币需求量等因素,如果盲目地扩大发行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⑸

作为财产权利凭证的数字编码,必须有偿获取或以其他形式的对价支付,有的是直接购买,有的是商家免费发放给满足一定条件的对象,如忠实用户、抽奖确定的用户、消费满一定金额的用户等。综上,其稀缺性不言而喻。

(二)关于价值性的理解

如何理解财物的“价值性”,是普遍的客观价值还是个别主观价值?换言之,仅个别人或部分人认为有价值的财物,能否作为刑法上的财物?如盗窃他人极具纪念意义的照片、先人的骨灰等,能否构成盗窃罪?对此,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不无争议。有论者认为:“判断某种物品是否具有经济价值,其标准应是客观的,不能以主观上的标准来评判,经济价值是指能够用客观的价值尺度衡量的经济效用。某件物品是否具有经济价值,主要通过市场关系来体现。”⑹有观点也认为,如果某种物品不具有客观上的经济或金钱价值,但所有人、占有人主观上认为该物具有价值,如情人写给自己的信,即使收信人认为其极其珍贵,但由于体现的并不是财产关系,所以不能成为财产罪的侵害对象。⑺但有观点则认为:“从实际上看,作为财产罪对象的财物,一般都是具有客观经济价值即金钱交换价值的财物。但从理论上说,作为财产罪对象的财物,并不要求具有客观的经济价值,只要所有人、占有人主观上认为该物具有价值,即使其客观上没有经济价值,也不失为财物。”⑻

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其一,这利于保护法益,避免明显的法律漏洞。坚持客观经济价值论,就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盗窃或损毁他人非常珍视的祖传信件、照片等物品,对于被害人而言,其后果与损失巨额财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法律上却因所盗对象没有价值而无法予以规制。犯罪的本质在于“损人”而非“利己”。也就是说,一种行为之所以是犯罪,关键在于其是否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不在于犯罪实施者是否获得了利益。其二,逻辑上讲,客观经济价值与主观价值是相对的,其界限难以清晰划分。如先人的遗照一般只有其子孙才会珍视并认为有价值,而明星签名照的价值被认可的范围就扩大到广大粉丝群体。则多大人群范围的价值认可才是客观价值?人为地区分二者,并以此作为价值性有无的判断依据是不科学的。

因此,有客观经济价值的当然是刑法上的财物;而一般人认为没有客观经济价值,但所有人或占有人认为有价值且这种判定不违背常理,也应认定为刑法上的财物。换言之,只要具有客观的经济价值或合理的主观经济价值之一,就可以认定为刑法上的财物。作为财产权利凭证的数字编码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物质或精神需求,即具有客观的经济价值或合理的主观经济价值。在特定系统中输入该数字、编码即可以直接获取相应财物或享受相关服务。这种情形下,获取“数字编码”本身就是获取财物。

(三)关于支配性和流通性的理解

有疑问者认为,此类数字编码价值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义务方的配合,因此占有了数字编码不等于可以支配其代表的财物,义务方(商家)如果拒不配合履行义务,则该数字编码一文不值。

上述疑问的解决必须回到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的运行规则上。数字编码作为财产权利凭证被广泛青睐,是网络信息社会财产管控手段的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信息化的必然选择。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的最大特征是“认证不认人”,义务方见证即无条件履行义务是基本的运行规则。商家如果动辄不履行义务,其必然遭受法律的惩处和自身商业信誉的毁损。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是绝大多数商家、买家都能自觉遵守该运行规则,这也是数字编码型凭证得以广泛使用的根本前提。当前数字编码型凭证火爆的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也有个别商家发行凭证后破产或卷款而逃,但这终究是个别情形和个案,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即使是国家发行的货币,也可能因为政权的更迭而变为废纸。

媒体一则关于“克里斯汀饼券”官司的报道对理解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的财物支配和流通规则有所帮助:2011年3月21日,某礼品公司因向案外人某大厦物业管理中心供应克丽丝汀现金券而与被告签订《协议书》,约定该礼品公司在协议期内向克丽丝汀订购产品(包括实物与面包预定单)累计面值为500万元。后礼品公司将现金券交付该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徐某。2011年3月底,礼品公司得知徐某涉嫌合同诈骗后立即通知克丽丝汀,告知涉案现金券(卡)的号码区间,要求停止兑换,但克丽丝汀予以拒绝。2012年3月,徐某被某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礼品公司多次与克丽丝汀交涉,要求将涉案现金券予以作废并向原告补发同等价值的现金券,但未果,于是将对方告上法庭。而被告“克莉丝汀”公司答辩认为,双方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双方不存在任何违约情况。协议书约定销售的是提货券卡而非实物,被告也将券交付原告,被告已经按约履行合同。被告交付给原告的提货券不记名不挂失,在提货券卡上有明确载明。⑼笔者认为,不记名饼券的运行规则已类似于货币,即“饼屋必须见券即交付对应的货物”,而不需要审查谁持有该券、因何种原因持有等。饼券的买方因个人原因被骗,不能反过来再要求发行方停止兑付。因为如果有人拿着这批饼券前来兑换(姑且不论其以什么途径获得),拒绝兑付将构成违约。

由此可见,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持有者对其所记载的财物的支配性是毋庸置疑的,凭证流通的结果也与其所记载财物流通的结果无异。如果说传统的实物作为财物主要因其自然属性,则财产权利凭证尤其是可以自由流通的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作为财物,则因其制度属性——社会制度必须保证权利凭证所对应的利益而得以实现。一个人只要相信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就应相信他的权利凭证中的利益能够实现;在一个财产制度、法律制度稳定且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财产权利凭证与货币本质上并无差别,如果认可货币是财物,也应该认可财产权利凭证的财物属性。⑽

综上所述,作为不记名财产权利凭证的数字编码与货币、实物一样属于刑法上财物的一种。这样的结论也可以得到相关规定的验证,如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中,明确列出了“不记名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也即此类凭证与财物、货币等并列为盗窃罪对象。另外,《日本民法》第86条第3款更是明确将“不记名的债权”视为动产(即财产犯罪的对象)。⑾

(四)结合不同财产权利凭证的交易价格、损失认定等因素确定数额

在案例一中,被告人盗窃的对象为电话充值卡密码,该数字、编码是由通讯公司设计的“财物”。本案的数额,有几个数字可能作为依据:一是充值卡的卡面数额,二是通讯公司出售给经销商时的销售价格(一般是按卡面数额打一定折扣),三是嫌疑人销赃所获得的钱款数额。笔者认为应该以第二个数据作为本案盗窃数额,即被害单位与经销商约定的交易价格。卡面金额是充值卡出售时候的参考价格,各级各处经销商可以根据实际低于或高于该金额出售,充值卡的出厂价一般低于卡面价格,以此下级经销商提供利润空间。犯罪的本质是侵害法益,即“损人”而不是“利己”。以第二个数据认定盗窃数额,符合理论要求,也为实践所采纳。类似的案例还有: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诉孟某、何某某网络盗窃案中,也是以被害单位茂立公司与腾讯公司、网易公司在合同中约定的交换价格来计算被盗Q币和游戏点卡在现实生活中代表的财产数额。⑿

在案例二中,首先要理清正版验证码(COA)的使用方式和价值所在。COA的价值在于证明已经安装并正在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为正版,并享受后续的升级、下载补丁等服务。其之所可以交易,是因为该验证码并没有严格配套出厂时所对应的软件序号,即没有身份识别性,导致其他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也可使用。此验证码是一次性使用的,他人使用该验证码后就导致原权利人无法使用,从而使其权益受到侵害。这种侵害并非无法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只是丧失了部分附加利益。也就是说,没有COA,windows操作系统仍可以正常使用,只是失去了合法的身份证明以及今后可能需要的配套服务。其不同于软件密钥,因为如果没有软件密钥,则整个软件无法付诸使用。如果将作为软件使用前提的软件密钥称为“典型作为物权凭证的数字编码”,作为附加利益凭证的COA,则可以被称为“附加型作为物权凭证的数字编码”。可见,COA的作用只是在于证明正版、享受可能需要的配套后续服务。其之所以有市场需求,是因为现实中客观存在大量的、已经付诸使用的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需要以此不正当方式完成身份“漂白”。COA的价格认定也应以此为基础,即着眼于其所代表的附加利益而非软件本身。因此,绝不能以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价格作为COA的价格,这混淆了软件的附加利益与软件本身。从市场交易价格看,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价格动辄几千元,而COA的交易(黑市)价格仅为几十元,一旦不慎将造成严重罪刑不均衡的局面。

篇10

电子商务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的商务活动。就来讲,按交易对象为标志,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这种模式是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活动。在这种商务模式下,消费者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多媒体界面和搜索浏览功能拦网上查找适合自己的产品。又分为以下两种具体模式:

l.数字产品电子商务数字产品包括机软件、视听娱乐产品和其他各种信息等可进行数字代表示,并可用计算机传输的产品或劳务。数字产品电子商务包括同上订阅、网上赠与、广告支持等。

2.实物产品电子商务它是一种产品或劳务的成交在网上进行,产品的交付或劳务的提供通过传统商务模式进行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

(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这种电子商务模式是指企业之间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如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采购材料、销售产品、支付款项等。

(三)电子商社

电子商社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商务的高级阶段。在电子商社中,企业之间通过外联网、内联网和企业运作规则,把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资源迅速合成超越空间限制的统一联合体.以高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

(四)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的电子商务这种电子商务是指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活动。如政府采购在网上招标,企业在网上投标等。政府机构也可以运用网络对企业进行网上管理。

二、电子商务的自身特征和环境

电子商务是对传统商务模式的重大变革,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它具有明显的特征和优势,显示出巨大生命力。这些优势和特征实际上也就是电子商务模式下会计的新环境。具体表现为:

(一)组织机构虚拟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以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组织机构,这种组织机构虽然具备相应的功能,但不一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员分工也不明确,往往一人多岗,已经虚拟化。

(二)生产工序灵活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产品的设计、生产由电子计算机辅助完成,不同地域的多个企业可同时对同一种产品进行合作设计和制造,而且其工艺设计灵活多变,同一生产线可以生产品种、性能差别较大的不同产品。市场调研、产品开发、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环环紧扣,几乎可以同时进行,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三)时空条件无限化电子商务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可以在24小时内不间断运作,经营地点可以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大大增加了商机。

(四)资源管理战略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仅靠企业自身的资源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应当把经营过程中各有关方面(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统筹安排企业的销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五)商品交易无形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以无固定经营场所,信息传递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者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从事决策和交易活动。企业除可继续经营有形产品外,无形产品的生产经营业务大大增加,货款收支也通过网络进行,商品交易具有无形性。

(六)产品成本超低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信息,采购材料,宣传和展示产品,开展客户支持和售后服务,其材料和产品库存也大大降低,实现了零存货制,因而产品生产和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需求

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它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引起各领域震动。社会,几乎每个单位和个人都需要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经济决策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必然会对会计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产生重大影响,从而要求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创新。

(一)对信息披露内容的需求对于以电子商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讲、构成企业价值主体和竞争优势的已经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企业的信息战略以及为了支持信息战略而构建的管理战略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与此相关的核心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成为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因而,信息用户更关心企业对于这些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公允性。同时,在以电子商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有必要将用于人力资源的投资予以资本化,设立“人力资产”帐户进行核算。

(二)对信息披露时效的需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情况瞬息万变,产品更新速度快,市场竞争激烈,机会转瞬即逝。因而信息用户为及时了解企业情况,正确进行决策,把握商机,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大大提高。

(三)对信息披露规范的需求质量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将更加依赖于网络技术,会计信息的计量、确认、记录和披露出现许多新特点,会计信息的内容、计算方法和披露形式将发生较大变化,因而信息用户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应根据变化了的会计环境。及时调整和更新会计信息规范,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对信息披露形式的需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量很大,也十分复杂,信息用户的时间又很宝贵,因而他们要求企业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简洁明了,查询起来方便快捷。

(五)对会计人员素质的需求再好的会计方法、技术和规范都要由会计人员来执行,如果会计人员的素质不符合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人员不仅应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新方法、新工具、新技术、新规范,而且要切实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树立服务意识,把会计工作做好。

四、会计的全方位创新

为适应会计环境的变迁和广大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的新要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全方位创新。

(-)会计创新。会计理论创新在会计创新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因此,在会计创新中应把会计理论创新放在首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需要创新的会计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1.会计目标创新

关于会计目标的说法有多种,但一般将其表述为向信息用户提供相关经济信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特别强调会计信息对于经济决策的有用性,因而应把会计工作的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性上。

2.会计假设创新

(l)关于会计分期

由于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大大增强,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已经过时,因而应当予以修订。对产品寿命周期短的产品,可以交易完成或作为会计期间;对产品寿命周期长的产品,可继续延用传统会计分期做法,但不必要等到期末才提供会计信息,可根据需要随时提供,这是可以办到的。

(2)关于会计计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关心非货币信息,包括企业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经营环境。人力资源状况、产品质量、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及履行情况、社会信誉等。因此,应对货币计量假设予以修订,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的办法。

3.会计原则创新

传统会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按成本原则记帐。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一些数字资产的成本与价值差别很大,为使会计信息资料能反映这类资产的真实价值,应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修订,采用按成本和价值双重指标记帐的原则。

4.会计要素创新

(1)关于资产首先,鉴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应将人力资源纳入资产范围,将用于人力资源的投资予以资本化,设立“人力资产”帐户进行核算。同时。应扩大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无形资产不仅应核算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使用权等传统内容,而且要把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等内容纳入商誉范畴,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对于成本与价值相差较大的无形资产,应按成本和价值进行双重揭示。

(2)关于所有者权益

在所有者权益中,应增加人力资本内容;核算由劳动者个人以其自身对企业进行的投资,确立劳动者权益,并允许其参与利润分配。但应当与物力资本区别对待。

(二)会计信息载体创新会计信息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之上。在手工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载体表现为纸介质,包括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合同、契约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的处理程序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作为计算机外存的硬盘、软盘、光盘、磁带成为记录和储存会计程序和数据的主要介质。磁(光)介质的,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记载、储存、传递和阅读方式,预示着无纸化会计的到来。

(三)会计结算方式创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货币支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出现了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促进了结算方式的创新,产生了电子货币结算方式。电子货币结算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也很低。,电子货币结算方式主要有信用卡型电子货币结算方式、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结算方式和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结算方式。

(四)会计控制创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内外的会计软件公司纷纷推出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自身的内部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必须进行会计控制创新,以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首先,要进行会计法规创新。会计法规制定部门要对会计工作的新环境、新形势进行调查,及时出台适合电子商务环境的会计法规,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软件开发机构和企业自身也应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注意开发适合电子商务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的会计控制系统,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五)揭示创新

1.揭示创新

(1)关于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增加“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项目,但二者不是相等的关系。人力资产反映的是和劳动者本人用于人力资源投资的合计数,人力资本反映的是归属于劳动者的部分。对于无形资产,应扩大披露范围,除在正表中披露其帐面价值外,还应在附注中披露其成本、市场价值、含量、预期收益和使用年限等。对于数字化资产。除应在正表中披露其成本外,还应在附注中披露其市场价值。

(2)关于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利润表中的费用项目应增加“人力资产折耗费用和贬值损失”;利润分配表应增加“劳动者分配利润”项目。

(3)关于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应增加”人力资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

(4)增加“非货币性相关信息报告”对于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战略、人力资源、产品质量、责任及履行情况、企业文化等重要的非货币性信息,可单独编制“非货币性相关信息报告”予以揭示。

2.揭示时间和形式创新

(1)关于揭示时间

揭示时间不应再受月、季、年末的限制,可根据需要随时揭示。

(2)关于揭示形式

揭示形式也不应再受传统格式的限制,可根据需要随时就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内容进行揭示。

(六)会计规范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