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治文化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政治文化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政治文化的理解

篇1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高中政治;跨文化交流人才;核心素养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

首先,推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世界的变化趋势,国家对高中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高中政治学科具有立德树人的功能,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交流合作意识等重任。在高中政治学科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推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其次,丰富高中政治课程内涵。高中政治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政治课程教学要积极使用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将政治观念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能够丰富政治课程内涵,有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再次,加深学生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要想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学习和吸收他国的优秀文化和经验。所以,学校要将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到高中政治教学之中,让学生增加对国际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加深学生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高中政治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措施

1.提升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

要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学校就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各种培训来提升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第一,制定教师学习制度,督促教师增加对国际文化的了解,提高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认识。第二,组织教师参加有关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学习,让教师实际接触国际项目并参与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研讨中去,提升教师的国际素养,让教师具有全球视野与胸怀,具有与国际文化对接、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第三,邀请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专家为教师讲课,将最新的理念及时传递给教师,指导教师更好地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工作。第四,让教师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去,加强教师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让教师能够真正感受国际文化,而不是单纯停留于理论层面。

2.在课程内容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高中政治课程中渗透着大量的国际理解教育知识,教师要注重挖掘有关素材,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国际文化,树立全球意识,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例如,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块包含着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教师应把握好适当的教育时机,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国际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怀和品质,认识到各种优秀文化互相学习、融合,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篇2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因此,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篇3

在其评论的一开始,施特劳斯就强调,只有通过施米特的解释学原则,才能理解施米特的国家理论以及作为其基础和前提的政治概念。在施特劳斯看来,施米特的种种解释原则既是历史的,也是存在论的。它们之所以是历史的,是因为施米特赞同历史主义的原则,即“所有精神只不过是时代精神”。它们之所以又是存在论的,是因为对施米特而言“,精神领域的所有概念”都只有“从它们具体的政治存在状态”才能得到理解。分析施米特的解释学原则之时,施特劳斯实际上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字面上看,他似乎是要如实理解施米特,实际上,他却是根据施米特的解释学原则来批评施米特自己的思想。因此,施特劳斯指出,施米特的政治概念本身也是历史的,因为这一概念只反映了当代的精神,只指明了当代的真理。由此可以推论,随着历史的变迁,施米特的政治概念也会被时代抛在身后。另一方面,施米特的政治概念也是存在论的,因为它逃不开具体的政治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在一个中立化和去政治化的时代,视自由主义为其实质对手。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施米特的政治概念也会不再适用于新的情境。在解释学的根本原则上,施特劳斯把施米特与历史主义以及存在主义划到了同一个阵营。对施特劳斯而言,历史主义最终可以被视为自由主义的危机,存在主义则是“激进的历史主义”或“极端的历史主义”。①对此,可以对比考察施特劳斯后来在《自然权利和历史》中所陈述的历史主义观点:“由于所有的人类思想都属于特定的历史处境,因此所有的人类思想必定随着其所在的历史处境的消失而消失,然后被新的、不可预知的思想所取代。”②迈尔(HeinrichMeier)对施米特和施特劳斯的对话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其研究中,迈尔也提到了施特劳斯所谓施米特的整体解释原则。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迈尔实际上有意无意地偏离了施特劳斯自身的批判视角。在迈尔看来,施米特的历史主义植根于其基督教信仰之中,即“末世论所构建的历史事实”之中。

③通过结合基督教信仰和施米特的历史主义,迈尔实际上回避了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解释学批判。在其评论接近尾声的时候,施特劳斯回到了施米特的解释学原则问题。施特劳斯明确指出,是施米特自己的解释原则未能让施米特成功地肯定政治,因为这样的解释原则“完全受制于自由主义的前提”。④在迈尔看来,施米特应该被视为基督教政治神学家,而且施特劳斯在其评注中也以这种方式来理解施米特。但是,即使迈尔对施米特的解读是合理的,他也还需要解释,施特劳斯是否确实同样以迈尔的方式解读施米特?当迈尔把施米特的历史主义解释为“末世论的”,而非仅仅只是“历史的”,迈尔至少没有体现出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批判意味,因为施特劳斯认为施米特的解释原则“完全受制于自由主义的前提”。当然,迈尔的思路倾向于把施特劳斯的这种批判,看作是一个政治哲学家批评一个政治神学家的表面策略。不过,像施特劳斯所说的那样,表面其实恰恰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实际上,施特劳斯对施米特解释学原则的批判表明,施特劳斯在根本上就把施米特理解为反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者”,而且这个批判并没有任何神学所指。那么就具体情境来说,施特劳斯又如何分析与施米特的政治概念相关联的具体政治状态?正如施特劳斯所见,施米特因认识到自由主义的失败而重新提出了政治的概念。根据施米特的分析,自由主义的失败在于,否定政治的自由主义并没有成功地消灭其对手,主要原因在于自由主义本身不仅没有摆脱区分敌我的政治,而且也陷入政治的逻辑之中。只要自由主义仍然是反政治的,自由主义就仍然属于政治领域,因而仍然还是政治的。不过,自由主义并不是在每一个方面都失败了。反政治的自由主义话语至少已经埋葬了敌我政治的理解。换言之,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自由主义是连贯一致的;作为一种政治形式,自由主义则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自由主义的失败最终可以被简化为自由主义的思想和自由主义的政治之间的不一致。鉴于自由主义的这种失败,施米特想要把政治概念从自由主义的“烟幕”中拯救出来,因为这层烟幕掩盖了对政治的理解。这样一来,施特劳斯强调,施米特就不得不使用自由主义思想的元素,因为当时还没有任何其他体系可以取代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就这一点来说,施米特自己也明白承认。施米特诊断了自由主义的失败。施特劳斯掌握了诊断逻辑,并把它运用到施米特自己身上,以此来诊断施米特的失败之处。可以说,反政治的自由主义对施米特而言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政治,施米特反自由主义的政治概念对施特劳斯而言就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从施特劳斯的分析,就可以推出这一层意思。

施特劳斯多处强调施米特的自由主义批判对“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依赖。除了说明施米特使用自由主义的术语之外,施特劳斯至少还在其他三个地方展现了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依赖。首先,在其评论第一部分的结尾处,施特劳斯将反自由主义的施米特与自由主义的奠基人霍布斯进行了对比:“霍布斯在一个非自由主义的世界完成了自由主义奠基,施米特则在一个自由主义的世界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①其次,施特劳斯把对政治的肯定看作是“另一极的自由主义”(aliberalismwiththeoppositepolar⁃ity),而后他立即补充道:当施米特说“具有惊人一致性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仍然盛行”时,施米特的确并不自相矛盾。这里蕴含的批判意味是,作为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施米特对政治的肯定恰恰落入自由主义的思想逻辑,从而是“另一极的自由主义”。②最后,在评论的最后一段,通过明确地说明施米特的“非自由主义倾向受制于仍然未被击败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③施特劳斯解释了评论第一部分末尾对霍布斯和施米特进行比较的含义。这也就是说,施米特批判自由主义的思想逻辑依然停留在霍布斯所奠基的自由主义传统之中。所有这些都表明,施特劳斯把施米特理解为反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者”,或者说带着自由主义前提的反自由主义者。

二、纯粹政治还是权威政治

施特劳斯认为,施米特的反自由主义立场前后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它仍然依赖于自由主义思想。在施特劳斯看来,施米特无奈地运用自由主义所锻造的武器发动了对自由主义的攻击。通过比较施米特的政治概念和自由主义的文化概念,施特劳斯呈现了施米特攻击自由主义时的无奈处境。施特劳斯把施米特的政治概念理解为一个论战概念,与自由主义的文化概念相对立。在施米特看来,政治首先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文化领域,独立于其他的领域或文化区域,比如道德、经济、美学等等。施特劳斯指出,施米特使用自由主义思想的术语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即好像他意欲声称,政治只是与其他领域并立的一个自主领域。在这个问题上,施特劳斯暗示,施米特因无奈地使用自由主义术语,而在一定程度上背叛了他自己的真正目的。施米特试图把覆盖在政治概念之上的自由主义“烟幕”移走,施特劳斯却在施米特的政治概念中嗅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烟火味。施特劳斯强调,施米特其实并不打算声称,政治是一个新的文化领域。在这个节骨眼上,施特劳斯非常明确地道出了施米特自己也认同的意图。施特劳斯强调,政治对施米特而言“并不等于、也不类于”经济、道德、美学等领域,政治的标准“并不等于、也不类于”其他任何文化领域的标准。正如萨托利(GiovanniSartori)所强调指出,“对施米特而言,政治是第一位的、包含一切的。”①通过着重强调政治的权威性,施特劳斯把施米特的政治概念理解为“至少是对流行的文化概念的彻底批判”。

施特劳斯指出,施米特使用自由主义的术语给自己带来了被误解的危险。用迈尔的话来说,就是被误解为是“纯粹政治的辩护者”。所谓纯粹政治,也就是仅仅把政治理解为一个自主的、与其他区域平起平坐的文化区域。不过,迈尔并不像施特劳斯那样,认为是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依赖而使其身处于被误解的危险之中。与此相反,迈尔声称,施米特使用自由主义概念是一种精彩的策略,而且这种策略使得施米特能够自由而精彩地在自由主义的世界里发起对自由主义的攻击。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依赖被施特劳斯认为是施米特自由主义批判中的重要漏洞,迈尔却将此解释为是施米特攻击策略的成功缘由。迈尔甚至还暗示,即便是施特劳斯自己也察觉到了道德家施米特的策略!③这一暗示其实相当于说,施特劳斯其实非常清楚道德家施米特的意图,也看穿了“纯粹政治的辩护者”只是施米特的一个面具而已。但是,在这样的解读中,迈尔一方面牺牲了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批判立意,另一方面成全了施特劳斯关于启示和理性之紧张的著名观点。正是围绕着这个紧张,迈尔阐述了他自己关于施米特与施特劳斯之间思想对话的基本立场。实际上,施特劳斯并没有将其对施米特的批判与他自己所解释的启示/理性之间的紧张这两者联系在一起。

换句话说,施特劳斯事实上并没有通过启示与理性的紧张使其对施米特的批判复杂化、神学化。在对施米特的批判中,施特劳斯主要只想表明,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由主义思想,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动机和结果之间的自相矛盾。因使用自由主义思想元素,施米特使自己置身于被人误解其意图的危险之中。指出这一点之后,施特劳斯暂时停止了对施米特的考察,转而开始讨论他自己的关注点,即当代文化哲学的现代性起源问题。在这个讨论中,施特劳斯自己的视角开始浮出水面。施米特为了对流行的文化概念进行批判,不得不依照流行的概念,把文化划分为众多拥有自主而相互独立的领域。施特劳斯则开始思考这种理解方式的起源。他着重强调了这样的事实:在被划分为众多自主的领域之前“,文化作为整体已经是‘自主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创造,是人类精神的‘纯粹产物’”。

这样,施特劳斯就从众多独立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谈到了文化自身的自主性问题,从当代文化哲学谈到了现代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创造。施特劳斯的这一考虑并没有离开批判施米特的主题,而是由此进一步建立施米特的政治概念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施特劳斯比较了将文化理解为“文化自然”的两种方式。其一是悉心化育自然,其二则是与自然的斗争。用我们中国的老话来说,第一种是化成天下,第二种则是人与天斗。施特劳斯强调,这两种理解方式的区别,主要就在于它们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前一种理解将自然视为“供人效仿的秩序”,后一种理解则将自然视为需要克服的“无秩序”。对于施特劳斯来说,一种理解是古典的,另一种理解则是现代的。施特劳斯认为施米特深深地根植于现代自由主义的前提之中,尤其是霍布斯的自由主义奠基之中。所以,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批判应该首先根据古今之争这一框架来理解才是恰当的,而不是根据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这一思路来理解。文化的当代流行概念发展了文化的现解,但同时也遗忘了自由主义奠基人秉承的基本立场。从这个方面而言,施特劳斯声称,为了从根子上批判自由主义,施米特应该回到自由主义的根基之处。在自由主义的根基之中,文化的前提仍然很明显。这个前提就是一种斗争性,具体地说就是人类自身的自然状态。于是,施特劳斯成功地建立了施米特的政治概念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之间的联系。将这两者联系起来,是为了表明,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其实很尴尬地依赖于自由主义思想根基及其构成要素。

三、施米特的政治概念和霍布斯的自然状态

在其评论第二部分的后半部分,施特劳斯花了较大篇幅来分析施米特和霍布斯的不同。首先,战争状态对霍布斯而言是个体之间的战争状态,但对施米特而言则是群体之间尤其是国家之间的战争状态。其次,构成霍布斯自然状态概念的唯一因素是敌意,而施米特的政治概念则由敌友划分来定义。因此,在施米特的定义中,政治同盟是可能的,尽管敌意始终先于友谊。第三,根据霍布斯的政治理论,人类终将抛弃自然状态,因为人类不可能持续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战争状态之中。与此不同,施米特则认为,人类不可能抛弃自然状态。恰恰相反,对人类的生存而言,这种状态就是人类的“自然”而根本的生活状态。施特劳斯这里强调的第四点也是最后一点就是,在霍布斯的政治理论中,国家只要求个体有条件的服从,但在施米特的理论中,政治实体需要个体的无条件服从。②这四个方面的比较,最后两个方面值得特别注意。一个方面与霍布斯政治理论的意图有关,另一个方面则与霍布斯有名的辩证法有关,即霍布斯关于保护和服从的辩证法。通过特别地从这两个方面来区分施米特与霍布斯的不同,施特劳斯显然试图纠正施米特对霍布斯的理解,或者说施特劳斯认为施米特误解了霍布斯。施米特本人秉持这样的观点:在霍布斯的政治理论中,对国家的服从是无条件的。因此,霍布斯首先是一个国家理论家,对霍布斯而言,国家权威先于个体权利。不过,施特劳斯在这一点上与施米特针锋相对。他毫不含糊地声称,霍布斯实际上是一个自然权利理论家。在他看来,对霍布斯而言,个体权利先于国家权威。①所以,在如何理解霍布斯的问题上,施特劳斯和施米特之间出现了根本的分歧。显然,施米特并没有被施特劳斯在其评注中表达的观点说服。在其1938年关于霍布斯的专著中,施米特非常清楚地表明,霍布斯的利维坦,也就是国家“,要求无条件的服从”。②在这一著作中,施米特从整体上论证,霍布斯主要是一位国家理论家;他的思想虽然暗含了个体自由,但始终将这种自由留在其思想的幕后。这种自由思想从幕后走向台前,施米特归之为是斯宾诺莎的过错。他认为,斯宾诺莎对霍布斯思想中暗含的内容进行了详尽阐释,也就是说,他将霍布斯政治理论暗含的内核显露了出来。由此,施米特指责斯宾诺莎是犹太民族“为民族之生存而摧毁国家”这一典型程序的始作俑者。③因此,施米特保留了他在《政治的概念》中的基本观点:对霍布斯来说,个体需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不过,施米特的确也对施特劳斯的批评做出了一点让步。这个让步就是,他承认了霍布斯政治理论中的个体条款。不过,施米特只是承认而已,而且明确强调,这一附带条款只是暗含在霍布斯构建国家这一真正的意图之中。

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批判与这样一个问题紧密相关:霍布斯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政治——施米特意义上的敌我政治——思想家。在《政治的概念》第一版中,施米特把霍布斯描述成“迄今为止最伟大、或许也是唯一真正系统化的政治思想家”。在第二版中,正如施特劳斯所察,霍布斯变成了“一位伟大、真正系统化的政治思想家”。尽管语调有所减弱,但施米特并没有改变自己对霍布斯的基本观点,即霍布斯是一位真正的政治思想家。在施特劳斯看来,施米特在这点上犯了个错误。他认为,施米特把霍布斯误解成一位政治思想家,但“霍布斯事实上是反政治——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的思想家”。④在这句话中,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批判意味十分清楚。换句话说,施特劳斯明确地批判施米特把自由主义奠基者霍布斯误解为一位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家,而这位奠基者的意图在本质上却是否定施米特所定义的政治概念。根据迈尔的看法,施米特通过把施特劳斯的批判融进自己的观点而对施特劳斯进行了回应。迈尔注意到,施米特之前将霍布斯描述为“一位伟大、真正系统化的政治思想家”,但在第三版中,施米特去掉了“政治”这个词。①措辞上的细微变化似乎暗示着,施米特对霍布斯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但是,针对施特劳斯的批判,施米特所做出的让步非常有限。正如迈尔所注意到的,施米特把霍布斯描述成“一位伟大、真正系统化的思想家”时,后面其实还跟了个句子“:尽管具有极端的个人主义,但由于对人类的看法如此‘悲观’,其学说始终保持了对政治的鲜活理解”。②“尽管”这个词极好地表明,施米特并没有真正对施特劳斯的批判进行妥协。对施米特而言,霍布斯仍然主要是一位决断主义者(decisionist),即一位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家。施特劳斯兴奋地看到了,施米特在其1934年的著作《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③中不再赞同霍布斯。在施特劳斯于1934年10月10日写给其终生好友克莱因(JacobKlein)的信件中,施特劳斯提到了施米特这本刚出版的书,并说施米特“现在反对霍布斯的决断论,由于我在书评提出的观点,他现在赞成‘秩序思想’,当然他并没有援引我的评论”。

④不难理解,对一个年轻的学者而言,看到自己被一位著名政治理论和公法学家所承认,是何等幸事,即便这只是有限的承认。当然,施特劳斯这句话中也包含着一种小小的抱怨,抱怨施米特因他的评注而改变立场,却没有公开说明这个缘由。施特劳斯很清楚,施米特并没有放弃霍布斯是“政治思想家”这个观点。施米特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一定程度上了远离了霍布斯,但这并不表示施米特放弃了霍布斯是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家的观点,也不表示施米特采纳了施特劳斯的观点。实际上,施米特继续称霍布斯为“(法学思维)决断主义模式最重要的代表”。对施米特而言,“在动荡不安的自然状态时刻,也就是在前国家和亚国家的状态下,至高无上的决断为国家创造了法律和秩序”。⑤后来,在《大地的秩序》中,施米特也毫不犹豫地把霍布斯形容为“最伟大的决断主义思想家”,并且谈论霍布斯式的悲观主义准则:“即便是算数和几何的确定性,如果落在政治——紧张的敌我区分——领域之内,也会变得问题重重。”⑥总体来看,就施米特把霍布斯理解成一位“政治思想家”或决断主义思想家而言,施米特并没有对施特劳斯的批判做出较大妥协。施特劳斯的批判只是让施米特承认霍布斯思想中暗含“极端个人主义”,但施米特马上又否认这是霍布斯政治理论的真正意图。施特劳斯最终也不会对施米特有条件的妥协感到满意。根据施米特的观点,霍布斯的政治理论虽然带着个人主义条款,但他仍然是一位决断论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家”。施米特的妥协只是表明了程度的不同,但施特劳斯的批判却显然要强调类型的不同。对施特劳斯而言,霍布斯并不是带着个人主义条款的施米特式政治思想家,而是根本意义上的“反政治思想家”和“自由主义的奠基人”。在其评论第二部分接近尾声的时候,施特劳斯联系霍布斯来谈论施米特。在施特劳斯看来,施米特回到自由主义的“创造者”霍布斯,是为了直捣霍布斯因明确否定自然状态而奠立的自由主义根基。

①面对这一陈述,读者需小心谨慎。初看之下,施特劳斯认为自己是施米特的代言人。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施特劳斯实际上把施米特当成了自己的代言人。在施特劳斯所评论的著作中,施米特完全没有把霍布斯看作是自由主义的创始人,而只是讨论作为“一位伟大、真正系统化的政治思想家”的霍布斯。因此,施特劳斯的那句话其实是批判了施米特对霍布斯的理解。在表述这一批判时,施特劳斯引导“肤浅的读者”形成了这样的印象:施米特也把霍布斯理解为自由主义的创始人。施米特并没有将其政治概念的意图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相对立,而是将其与后者联系在一起。将施米特和霍布斯建立联系又使其对立的,其实是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将两者的理论意图相对立,同时将两者政治理论的基础相联系。这么一来,施特劳斯便悄无声息地否认了施米特对霍布斯的理解,并且挑战了施米特政治概念的基础。当施特劳斯说施米特通过回到霍布斯而摧毁自由主义根基时,他其实暗示了相反的内容。也就是说,只要施米特还把自由主义的奠基人霍布斯理解为决断论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家”,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就远未摧毁自由主义的根基。这一暗示很快就被评论第二部分的最后一句话所证实:“霍布斯在一个非自由主义的世界完成了自由主义奠基,施米特则在一个自由主义的世界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②

四、结语

施特劳斯早年对施米特的思想批判,因为迈尔的研究,而为学界所重视。根据迈尔,这种批判是一个政治哲学家对一个政治神学家的思想批判。政治神学是建立在神圣启示基础上的政治教义,而政治哲学则只求助于人类理性理解范畴内的内容。施米特是否将其政治学说奠基于基督教信仰,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从施特劳斯出版的著作中,几乎找不到任何文本证据,表明施特劳斯认为他自己与施米特的碰撞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神学的交锋。③借助迈尔对施米特和施特劳斯的对话的研究,德鲁里(ShadiaB.Drury)也突出了施特劳斯政治思想中的德国元素。关于施米特对政治自身的肯定,德鲁里的论述并不像迈尔那样强调施米特思想的宗教特征。不过,德鲁里同样认为,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极大地影响了施特劳斯自己的政治哲学,也影响了他对自由民主制的批判。不同于迈尔,德鲁里认为,施特劳斯不仅像施米特一样把政治浪漫化、规范化,而且也通过将政治和信仰相结合,从而把施米特的纯粹政治激进化、神学化。在德鲁里看来,对施特劳斯来说,政治高于宗教和道德,从而比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更为危险。德鲁里之所以如此解读,部分原因在于她否认了施特劳斯提倡古典政治哲学时的真心诚意。对德鲁里而言,施特劳斯是一位戴着柏拉图面具的尼采式哲学家。①不同于迈尔和德鲁里的解释,上文论证了,施特劳斯实际上把施米特理解成一位反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者”,或带着自由主义原则的反自由主义者。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看,才能够真正理解施特劳斯对施米特政治概念的解释和批判。施特劳斯并没有像迈尔所认为的那样把施米特解读成一位政治神学家,没有在《政治的概念》的文本表面之下看到一位隐藏着的道德家施米特,更没有像德鲁里所认为的那样把施米特的方案重新神学化,通过把政治极端化、浪漫化、英勇化而完成施米特的自由主义批判。②或许有人会提出异议:在1932年的评文中,施特劳斯难道没有清楚地表明,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不够激进,有必要完成施米特未完成的批判吗?的确,施特劳斯认为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不完全的。然而,这并不一定表明施特劳斯就必须跟随施米特所采用的原则来完成这一批判。在一定意义上,施特劳斯确实把施米特的思想激进化了。但是,施特劳斯并没有以施米特的方式把施米特的思想激进化。激进化同时也是重新定向。正如豪斯(RobertHowse)正确地注意到,施特劳斯并没有寻求“比施米特更加充满敌意的反自由主义立场”,而是找到了超越自由主义领域的视角,以此来“回应施米特的决断主义。”

篇4

关键词:插图;高中政治;分类;作用

现行的高中政治课教材中穿插了许多形式各异、意蕴深刻且具有时效性的插图。在2013版的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的教材第7页讲述《政治权利与义务》导入部分的第一幅插图“村委会换届选举,村民正在准备投票”与本框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教学中有点不合适,会对学生形成误导。在2015版的最新教材中编撰者已经发现插图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更换,现在换成了:“选民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图片。插图艺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插图艺术参与的政治教学能让教学实效“事半功倍”,这也引出了对插图艺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妙用的思考。

本文主要从政治教学插图的分类和插图教学对学生的作用做探讨研究。

一、高中政治不同分类的插图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插图穿插于教材的每个角落,作用各不相同,如何分类因人而异。

1.课前导入型插图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在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教材中,在每一框题的第一部分内容中都用了导入型插图。这类插图与情境结合,设有探究问题,把学生置于主动思考的地位,使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来,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最佳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乐于接受新知识,主动参与新课学习,起到先声夺人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2.课中分析型插图

政治教材在组织具体知识时,适时穿插了与文字内容相关的分析型插图。这类插图为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中在讲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内容时有“一哄而下”的插图,通过这幅插图可以让学生比较学习后认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差别及内在的联系,加深了认知,提高了学习效果。

3.结尾概括和总结型插图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在教学结尾插入一张与本课知识体系相关的总结性插图,用以概况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同时教材中也鲜有一些总结性的插图,如《文化生活》学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中讲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最后用插图描述了私塾、网络教育、课堂的教学方式,并要求学生思考教育对文化传承及文化生活的影响,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教学印象。

4.检测中的漫画和数据图

现在的每套政治试卷都包含有数据曲线图和漫画的考查,近几年来高考试卷中还有新题型的出现:在《经济生活》知识考查中要求学生在已知数据图上通过简单的计算画出相应的曲线,把政治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关于供求之间曲线变化的坐标图是这几年的高频考题,其中变化多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

二、插图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政治教材中每个知识框题都有许多插图,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也会借助于现代多媒体运用许多插图,插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语言表达力,动手和活动能力。

1.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具体知识点紧密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插图理解教材是政治课教学中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使知识轻松进入头脑。老师利用插图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来。在讲解重点时,可以利用图片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再采用启发的方式突破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

2.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插图本来就需要学生仔细认真地观察,插图不仅能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在《经济生活》中《消费及类型》的教学中“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图,要求学生看标题到数据的横纵向变化,从整体到局部,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曲线变化反映的现象,指导学生怎么去做图表类的题目。因而,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力,只要对学生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会得到长足的提高。

3.结合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生乐于利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接受新知识,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有一定的不足,提笔忘内容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时过于简单,题目答案更多的是生搬硬套,无理可讲。而高中政治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插图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活动能力

篇5

关键词:文化自觉;软实力;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25-02

理念的生发、提出、演进和发展均离不开其深厚的传统与现实土壤。根植于全球化、现代化等种种复杂现实的文化自觉的理念的形成由来已久。对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与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首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实践中思考如何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文化自觉能力和养成文化自觉的习惯。因为寻求文化自觉,不仅是时代和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体的成长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必须;既具有先进性的导向,也具有广泛性的要求。

一、架构中取义:国家软实力建设视域内的文化自觉解读

“文化自觉”是20世纪末由致力于文化与文化自觉问题研究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教授提出的。他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如何定位这一问题提出概念,并给予通俗化注解。在他看来,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而“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的。在其系列文章和著作中,软实力的概念得到日臻完善的解释和说明。他认为,就基本内涵来看,软实力指的是一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就其来源而言,一国的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后来,人们对软实力的理解在讨论和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总体上认为国家软实力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文化,二是对其他国家能产生认同的政治价值观,三是对其他国家能产生合法性的外交政策。

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构成要素的主要方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对于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必定是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必须置于国家软实力建设之广阔视域下,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在国家软实力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文化自觉:它首先是一种意识,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社会人对自身所处的文化谱系的构成的一种清醒的认识和依恋,并使这种认识处于自觉状态;它是一种能力,强调人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善于与嬗变的环境进行与时俱进的对话,能够相当自主地既不囫囵吞枣式地全面接受外界影响,也不顽固简单地固守文化传统;它还是一种习惯,面对不断变化的境况,能习惯性地保持一份自知之明。不仅如此,文化自觉还应主动朝向其文化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目标。

由此看来,文化自觉与国家软实力相互依存、相互推进,也相互制约。在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文化架构中理解文化自觉,既切中其人性、社会性,又把握其政治性特征,一方面有助于文化自觉反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国家软实力的建设中获得更深刻、更持久的文化自觉。

二、互动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文化自觉之关系初探

学生文化自觉的意识、能力特别是习惯的形成源自多种资源,依赖多种途径,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在终极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在发展路径上必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1.源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文化自觉有其可能

一是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以达到以主流价值引领价值取向的目的,其文化功能决定了它可以而且应当关照学生的文化自觉。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的现实场景规定着也期待着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好其文化功能。师生之间通过主体间性视域内的教育实现一种传递。这种传递远不只是知识,还包括人生理念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个性和社会性、人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而这正是学生文化自觉在文化向度上的追求。

二是政治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以形成明确而坚定的政治价值取向为其主要目标,这与文化自觉的政治性特征不谋而合。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交汇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无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和适应变化了和变化着的社会进程,有助于准确把握当代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把握影响学生政治认同变迁的社会因素,解释和解决当代学生已经或可能产生的诸多新的认识问题和思想困惑,引导其政治价值取向,规范其政治行为,培养和形成稳固的政治认同,而这正是学生文化自觉在政治上的目标。

三是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文认知功能,通过教育,帮助学生从观念、行为、结果等环节上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生,最终实现人与社会协同发展,协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帮助学生调控其品德行为,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这同样是学生文化自觉在社会性上的要求。

2.反力推进,学生文化自觉能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统一的结果必然是调和。可以说,学生文化自觉的有无、文化自觉能力的大小以及文化自觉的程度和水平的高低等等因素,深深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一定程度和水平的文化自觉,将给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教育客体方面的理解力、支持力和亲和力,增强教育客体受教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摆脱被动的地位。这一转变对于困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于效率问题的难题和追问将是一个极大的推进和较好的回答。

三、实践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文化自觉的视点探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种种后现代思潮的特征,比如极端化、自由化、希求极度民主化等等;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文化自觉的建设,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具有明确导向性的制度和手段,对这一问题尚缺乏理论高度和管理制度上的深入探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文化意识的缺失,在客观上迫切要求加快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

1.坚持主流意识的正确导向,强化文化自觉意识

一要旗帜鲜明,把握主流。学生文化自觉的前提是觉醒的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来源于物质,因此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源于学生对世情、国情的过去与现今的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从认识到信念,我们务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教材到教法的全面变革落到实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为指导,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学生的文化观,就是要抓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中国化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导地位,统领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促进全社会对此形成普遍的共识。

二要引导阅读,注重积淀。离开一个人良好的文化积淀和他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以及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来谈个人的文化自觉,无异于空谈。那么这种积淀从何而来?唯有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必须阅读的渴望,知晓为何阅读的道理,懂得怎样阅读的方法,形成持续阅读的能力,在文化的浸染与润泽下,文化自信油然而生,文化自觉意识会悄然形成。

2.善待文化传统、自信与安全,增强文化自觉能力

一要弘扬传统文化。学生文化自觉的基本前提是能够自觉地维护其所处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一脉相承。文化自觉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中华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财富,借助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民族,从而增进对中华民族由衷的热爱和关注,自觉抵制那种蔑视传统文化、试欲割断中国文化命脉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明确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大团结、大繁荣。

二要确立文化自信。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上自然呈现出多元、异质、开放、包容等复杂特征。面对复杂形势,我们要教育学生合理地批判与吸收,而不是简单地拒斥或崇拜。为此,没有一定的文化自信就不可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由衷的热爱和责任感,才能促进学生有分析、有选择地博采异质思想文化之长,在有机整合中实现“综合创新”,并且在多元的文化冲突中,自发地利用外来文化资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和时代精神。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学生文化自觉能力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维度。

三要注重文化安全。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一国之本。文化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文化上的双重状态:或交流、融合,或冲突、矛盾。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继承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中华文化血脉相沿,是维护中华文化的安全之策。而学生既是文化的享用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因此,增强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事关中国的崛起,不可否认,这也是增强学生文化自觉能力的重要保障。

3.优化多元开放的文化氛围,养成文化自觉习惯

篇6

个人的价值是劳动的价值,劳动力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是有价的,是平等的,这样才能平衡,才能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制约劳动力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既是思想因素。人的思想是复杂的,许多时候是自私的。这一点至少在当今社会上是普遍的现象,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对此我们必须正确的面对,正确的去引导、去利用。而“人文关怀”即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及个人需要的肯定。这源于人的需要这一自然本性,需要确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实施人文管理,就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从而达到实现管理目标的目的。企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揭示的是员工价值主体地位的发展和确立,使他们在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努力得到精神上的认可,从而实现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坚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是将人文关怀情感渗透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去的基本原则,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人文关怀的根本。

一、理解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

所谓理解人,就是知人心。人都需要理解,任何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需要社会承认自己所做的贡献。能够得到社会和他人的理解和认同,人的内心就产生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就会变成为一种动力,促使人加倍努力,为企业和他人的利益会做出100%的付出。但反过来,如果被误解甚至曲解,人的内心就有一种人格被侮辱的感觉,进而产生愤怒或消极抵触情绪。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理解人作为最基本的方法。

要理解人,首先要了解人。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换位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人。春秋时期齐国有位鲍叔牙,他以知人而闻名,经由他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当了齐国宰相,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可刚开始时,许多人都不相信管仲,唯有鲍叔牙理解他、信任他,所以鲍叔牙死后,管仲吊唁时“泪下如雨”。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悲痛,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具体地了解他人的情况,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才能真正理解人。要真正了解思想工作对象的具体情况,就要深入调查研究,弄清对方所处环境的全面情况,分析这种情况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会形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样,我们就可以客观地分析情况,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说,调查的过程正是我们思想工作者对别人由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也是对别人由不理解到理解、沟通彼此感情的过程。一旦真正理解别人,关心爱护的具体办法也就有了。企业发展中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碰撞,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做到与职工之心相通,与职工之情相宜,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前提条件,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二、尊重人是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场合,都希望别人承认自己所处的地位不可缺少,这是由人的自尊心所决定的。这种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就能产生强大的源动力,促使职工奋发进取,努力工作。同时,尊重人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1、尊重人,就要平等待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实心实意地把自己摆在和职工平等的位置上,以朋友和同志的身份与职工坦诚相见。有困难如实摆出来,同职工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有成绩也亮出来,同职工一起分享。把职工当成知己,让职工说真话,讲实话。这样,就能把事做到点子上,会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职工有了信任感,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管理。

2、尊重人,就要正确评价人。全面准确地评价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并给予肯定、赞美,切忌抓住他人的短处不放,或以“揭短”来“压服”他人。

3、尊重人,就要尊重职工的权利。企业的每个职工都有权向领导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企业领导和思想工作者必须尊重职工这种权利,认真听取并理采纳职工的意见,及时做出安排并将结果反馈职工。要尊重和保证职工对企业发展的知情权、对参与企业管理的民、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权、对职工自身利益的维护权,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的思想,积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尊重人,就要尊重职工在企业的根本地位。职工的心是企业的根,企业最无价的东西就是人心。让职工深刻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感到社会、企业和家庭都需要他们,就会使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压力感,从而激发出高昂的热情、百倍的干劲,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所以说,尊重人本身就是一种调动积极性的好方法。

三、关心人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威力的基本途径

关心人,就是要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帮职工之所需。广大职工在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以及在人际关系等诸方面,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这种关心的态度帮助他们。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篇7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136-02

一、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内涵

在现代企业管理文化中,“6S管理”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文化。“6S管理”是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的,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6S管理”的内容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因前5个内容的日文罗马标注发音和后一项内容(安全)的英文单词都以“S”开头,所以简称“6S管理”。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首先,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的敬业教育、爱岗教育和奉献精神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成才,怎样才能成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情况复杂、针对性强的特点。高职学生通常会有一种低层次的思想压力,从而产生自卑感,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兴趣不浓厚等特点。此外还有一些”三困生”的问题(即经济困难生、学习困难生、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心理困难生)等情况,因而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对特殊学生进行更多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视自我、消除自卑感。最后,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力提高社会的认知度的特点。近年来,尽管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社会对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它是低层次、低水平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建立和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努力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三、现代企业管理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一)专业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引导

专业教师作为学校的教学主要力量,一般情况下,往往并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很多学校的专业教师往往因为人少课多,难以接触学生工作,这一现象客观上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教学工作的脱节,对专业教学不利,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不利,殊不知,专业教师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有些具有企业阅历的专业教师,可以说已把企业文化的精髓融入了自己的骨子里,因此,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这一优势,将对思想政治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专业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对专业前沿知识的犀利眼光,通常会让学生感到崇拜和敬佩,这将使得专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更有威信,这一点是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无法达到的。 其次,专业教师对于专业知识领域的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成为洞察学生心灵变化的有力保证。高职院校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个大家长期探讨的话题,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专业教师及时说出的一句话,或发出的一条短信,也许就能收到意象不到的教育效果。首先,专业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对专业领域新科技的钻研精神,会直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会首先从专业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获得初步的认识,因此,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二)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熏陶

1.校内实验实训教学。校内的实验实训环节是学校学生实践训练的主要场所,在这一场所,要从环境氛围的布置、规章制度的制定、学生服饰佩戴和行为习惯等多方面融进企业文化的成分,让学生能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有更清晰的预期,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级实训基地——食品科技园的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训练,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对食品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通过校内实训感受到食品文化 “诚信”和“良心”四个字的真正内涵。

2.企业顶岗实习环节。企业顶岗实习环节是较长时间的企业实习,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增加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熟知、对生产工艺的把握、对生产规范的理解和对企业文化的感悟。顶岗实习环节,学生可以接受到爱岗敬业的训练,接受到企业规章的约束,接受到劳动技能的训练等等。因此在这一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通过物化的理解和制度化的约束来得以实现的。

(三)企业文化进校园宣传活动

1.校企合作单位专题宣讲。校企合作单位的主题宣传可以成为企业文化进校园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的产品推介、校园招聘、合作办班等各种机会,邀请企业专家和学者来校做交流沟通,为学生做讲座报告,让学生感受企业的先进文化,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2.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学校可以利用校友会、校庆、职教集团等平台,加强对优秀毕业生事迹的宣传介绍,可以利用板块宣传、媒体宣传、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宣传优秀的企业,宣传优秀的校友,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未来,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必胜的信心,努力投入眼前的学习生活中去。

(四)创新大学生思想工作理念和方法

在学生工作中是否能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精髓,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根据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学院工科特色的基本特点,在学生工作中倡导实施“6S管理”的思想,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科学引进企业“6S管理”的内容,经过消化吸收,凝练出学生工作“6S管理”的内涵:微笑(smiling),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高效(speedy),专业(special),安全(safely)。每一个S的内容解释和分析如下:“微笑(smiling)”是青年大学生应该常备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阳光心态的象征,是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反映形式。“清洁(seiketsu)”涉及学生的宿舍管理、教室管理、校园环境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学生的个人卫生问题。“素养(shitsuke)”是学生言行举止、文化素质、个人审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高效(speedy)”要求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都要能够追求速度和效率,反映出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专业(special)”是学生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表现,是“止于至善”的品质。“安全(safety)”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包含学生的人生安全、财产安全的方方面面,是一项丝毫不能马虎、丝毫不能懈怠的工作,是丝毫不能打折扣的工作。通过“6S管理”活动的开展,预期的目标是从根本上实现化被动为引领,充分掌握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使学生管理工作按照预设的目标前进。使“6S管理”成为我院学生工作的标准,为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全新而具体的解释和细化,受到高职高专网、淮安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校企文化融合的成功的实践案例。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是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沟通融合来得以实现的,搞好校企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实现企业文化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要注意不能用企业文化覆盖校园文化,也不能让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注意继承与吸收并举,注重对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还要注意抓住合适的时机,通过合理的途径,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夏洁露.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2] 徐保民.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创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 余祖光、李术蕊.职业院校文化发展的新动向[J].教育与职业,2005,(12).

[4] 谭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7).

[5] 肖鸿光王国鑫.企业化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2,(3).

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融合发展

对现代企业来说,其企业的文明程度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中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使得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能满足其能够生存下来的最基本的条件,所以,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最基本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这两者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充分理解并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将他们正确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才能使企业一步步优化起来。

1 建设企业文化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适当的改进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施行,才能将企业文化培植进企业中,并在不断改进中塑造新的企业文化,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建设。在建设企业文化时,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并且要不断创新并改进,但前提是要保留优良传统,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其质量上有所提高,才能使其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不被淘汰掉。另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宣传,还要使员工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去受到感染,在政策上一步一步的去引导,同时给出榜样的例子去让大家学习,然后在知识上能让人有所启发,而且也会给予相应的物质上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吸引更多的人,最终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进行文化建设的企业环境。

2 建设企业文化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

尊重、理解、关心和激励这八个字是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对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他们都强调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要和谐相处,各部门员工要有集体荣誉感,在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要进行提高。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企业所有员工的团结合作,这个企业也就是个空的,所有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通过改变企业中的人的思想状态才能去改变企业所生成的物质产品、企业制度和企业的精神状态。企业文化是超脱于物质、行为和制度的一种虚拟物,与思想政治工作同一个性质,从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施行。

3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3.1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个企业只有存在于这世上,其企业文化才是存在的,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是具有一系列功能的,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协调功能,这些功能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

对我国企业管理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在企业中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还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对党和国家的任务在被完成的过程中是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这一门学科在我国高校中属于一门新学科,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去建设企业文化,不能直接把西方的经验拿过来照搬照抄,因为西方的那些经验对我们国家不一定合适,也不一定成熟,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我国的国情来说是相当成熟的,它的组织体系基本已经形成,在理论和方法上也完成的比较成熟,最重要的是它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而且它的某些经验已经被运用成功。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并将其运用到企业文化中,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3.2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必须要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指导思想

在对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的关系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它们是政治学、经济学、哲学与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的关系。因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对其发展方向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我们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路线,因此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坚持在企业中实行思想文化的建设是我党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道路。

3.3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基础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极大的利用并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明确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通过这些去建设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使企业文化的内容更具有丰富性,同时也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

4 结语

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引进却破解了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局限性,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打好的基础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依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在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并让它们能互相融合。

参考文献:

[1]胡会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辨证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15(S1):38-40.

篇9

一、工作理念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医院改革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我们的改革措施、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都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帮助人。要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关心职工生活、满足合理诉求等方法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既要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正确理解和认识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也要帮助党和政府解决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涉及民生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从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思想认识问题出发,有的放矢地讲明道理、解开疙瘩、提高认识,又要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推进改革。医院改革和发展,必然涉及到机构合并、干部精简、人员聘用、分配方案等方面的改变,每走一步,都必须事先多调查研究。深入细致、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吃透摸清职工的所思、所急、所为,帮助他们调适好心态,使他们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

二、工作目标要始终坚持“大题细作”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认清工作对象,确立工作目标。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对改革目标的强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深深扎根于人心,从而转化为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参与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要寻找医院改革发展目标与干部职工基本理解程度的最佳平衡点,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要摒弃发号施令的做法,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来实现,把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问题用医院的身边小事进行阐述,真正做到“大题细做”。要把当前改革的形势、方针和政策向干部职工讲清楚,把医院的状况和困难、改革和发展的前景向职工讲透彻。使广大职工认清改革形势,真正认识到,新的医改政策是推进医院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具体方法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医院改革和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高扬改革创新的旗帜,摒弃不适应改革形势和时展的一些老框框、老套路,用新思路、新方法、新视角去发现新问题、新经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形式和手段。创新的根本在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要深入医院基层的第一线,及时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关心什么、议论什么、满意和不满意的又是什么,对这些改革的社会民情认真地分析研究,分清主流支流,区别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对有利于改革和医院发展稳定大局的社会舆情,要大张旗鼓地做好正面宣传,推出关心支持改革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对无关改革大局的、一时还难以看清和把握的社情民意,可以暂时放在一边,静观其变;对于跟改革不同调、带有杂音的社会舆情,要严格监控,逐步消除;对于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和情绪,要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正面引导工作。

四、工作手段要始终坚持运用现代科技

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科学素养都很高,接受新信息的渠道也很多,对新医改政策的理解程度也都比较深。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上就要高度重视新的传播科技的应用、推广和普及。要善于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形式,宣传医院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原则、举措等。要大力借鉴和应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开展问卷调查,研判社会舆情。要引入科学的设计方法,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思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篇10

关键词:初中政治;德育教育;传统文化;时政热点;生活实际

政治教学不仅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更在于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是政治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培养初中生良好品德,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德是我们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只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都合格的人才,他们在未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初中阶段是人生尤为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这一黄金时期很容易出现道德缺失等问题。近几年,中学生思想品德形势不容乐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大幅上升,这些情况说明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成必然趋势。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初中政治教学的实际,对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了如下思考。

一、充分认识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在现代的初中政治教育模式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强化和深入,初中政治德育渗透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改革,提倡在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的形势下进行教育模式的改变。德育渗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相同或相近的学习目标,可采取分工合作或资源共享、理念分享的方式,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前单纯为了考试而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如满堂灌、教师划重点、学生死记硬背等,已不适应现代化新课改的需要,也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结合“马加爵”、“大学生伤熊”和“小学生雇人杀母”等事件引发的社会反响,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已迫在眉睫,成才先成人也是时代的需求。只有结合初中政治学习观念加强德育建设,将新课改的德育教学融入初中政治课程,学生才会有很强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加广泛地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牢固树立德育渗透理念

德育理念已渐渐融入我国初中政治教学,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浮于表面。基础知识的巩固对打初中政治基础的初中生而言非常重要,但如果他们在机械式的初中政治学习中失去了对初中政治的兴趣,那就得不偿失。在进行德育模式的渗透学习中,学生需明确学习目标,而教师则要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素质培养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教师让学生理解所安排的学习情景后,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要求进行小组式的德育鉴赏,让学生结合传统文化、时政热点、生活实际去体验、讨论和提高。思想政治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任务,说到底,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新时期教改的必然要求,更是政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它关系到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接班人,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三、采取切实可行的德育渗透对策

(一)教师可在课堂中弘扬传统文化,引用传统文化典故加强学生的理解

以初中教材中的相处之道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元代郭居敬编撰的《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思考子女怎样与父母相处?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其他事物代替鲤鱼,有学生认为可以到市场上去买鱼,让学生去探究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建立怎样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去粗取精的学习中渗透德育。在课堂中引入很多优秀的典故、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深入理解政治知识,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教师把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实践的方法感受传统文化,深入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结合社会的发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相结合。

(二)教材贴近生活,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如九年级第一单元中的环境问题,从我们身边的城市垃圾、人口增多、人口素质不高、城市建设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人口增长快,需要住房,就得毁林地修房,填河、填海造田,排出的垃圾、废弃物就会增多,交通拥堵,私家车增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市民素质不高,乱丢乱弃、捕杀野生动物引发环境问题,城市建设中的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增多,资源浪费严重,建筑垃圾增多等等诸多因素,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意见中引发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爱护环镜,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思考,最终落实在行动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认识能力

如九年级的霸权主义问题,可以引出、美国准备在韩国安装萨德系统对中国构成的威胁,让学生思考造成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有的学生说中国不够强大,有的说中国的发展影响到美国称霸世界,最终的问题是中国必须强大和发展。这就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鞭策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国家更强大。这样既学习了政治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素养。将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达到了政治教学的德育渗透。总而言之,完成初中政治书本的知识传授不代表着初中政治教学的完成,也不代表教育任务的完结,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将来能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在政治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引入德育情景模式,营造德育教学的氛围,真正落实政治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司建.角色担当与发展:政治教学新手应切的两个维度[J].思想政治课程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