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从众心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一、从众心理的基本概念
1.从众心理的含义。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存在的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多种从众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群体因素,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也就越强,从而使得群体的意见一致性较高,便易形成从众行为;二是情境因素,当人们所处的情况,接收到的信息较为模糊或者是受到某些有权威人士的号召和影响,便会产生从众心理。三是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格特征、性别差异及文化差异等方面不同,致使从众心理和从众的层次及情况也具有差别。就从众的意义看,从众心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就业。现如今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就业渠道及方式多种多样,就业信息方便快捷,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讲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使得一些较低级的岗位无人愿意承担,而较好的职位却蜂拥而至。在这种大的就业背景下,避免不了跟风现象的产生。例如一些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研,那就避免不了会跟风地考研,而在学习过程中又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看到其他人找到工作,心里难免为之所动,又弃研找工作。
有些人觉得大家都选择的应该是没错的,所谓最多的选择也是最好的。一旦存在这样的选择心理,也就是就业从众选择。选择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或兴趣,甚至与专业都无关,只是选择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选择,有些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大部分人则在后来的发展中被重新抛回起跑线,因而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是既有利又有弊的。
2.消费。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消费群体,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城附近发现各种娱乐设施场所,这些场所多数都是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虽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但在交际活动上和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并无差别,举办生日Party、舞会、派对、出席团体活动等都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的消费还表现在“网购”和“韩流”上,在当下淘宝流行的时代里,淘宝商家利用大众的从众消费心理,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重要节日里,将商品大打折扣,并且提供各种优惠和红包发放吸引大众消费,这时许多人看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终于有了优惠变迅速抢购,还有一些销量较好的产品,可谓是一哄而上,迅速被抢购一空。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有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并无用途,只能闲置下来,造成产品资源的浪费。
“韩流”是从众心理的一个明显表现,韩餐、韩服、韩妆、韩式整容一系列的韩国风暴扑面而来,韩国游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人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都被卷进韩流中,疯狂地购买韩代购的产品。韩式整容让人变得漂亮,如今不仅明星整容,普通人也为了美貌不惜身体的代价,选择赴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整成“冰冰脸”,过安检时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麻烦,认不出其真实容颜,整容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被电视媒体曝光,从众心理引发的整容风波此起彼伏。
3.恋爱观。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一个代表,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在情感上也正是发展的时期,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一方面,在调查问及一些人的时候,为什么会谈恋爱的理由是,因为我的周围人都在谈恋爱,那我也应该谈恋爱,这样的恋爱心理显然是不够成熟的,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学生已十八周岁,是独立的个体,对待感情应该有责任和承担的态度,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情感追求,不能盲目地将周围的情况不假思索地复制在自己的身上,这对己对人都是不够负责的表现。另一方面,大学生恋爱时的从众心理还表现在都对万众瞩目的异性产生好感,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但在感情上并不代表最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有人盲目从众,跟风追求万众瞩目的异性,觉得这样才充分显示自己的魅力,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大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因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形式。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就是人们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推动某一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售卖,甚至影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多利益,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换。
2.消极影响。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从众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极为不利,它会危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过于盲目地从众,购买不需要买的东西,浪费金钱,不计后果的跟风随大流影响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缺少主见,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自己陷入困境,影响个人发展。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大学生要正确对待,避免盲从,要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大学生的力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尤为重要,因而一定要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摒弃有害的价值选择,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从众心理 消极表现 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18-021 定义
1.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我国学者宋官东……认为狭义从众即个体因多数人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广义从众则是主体因客体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
1.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语言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心态、主动思维和跨文化意识产生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应用,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作出合适的反应。”
2 英语课堂上从众心理消极现象
从众心理在大学生英语课堂上有很明显的表现,这些表现对英语自主学习产生了或消极或积极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大体而言,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这里主要谈谈从众心理在英语课堂上的消极现象及影响。
在大一新生的英语课堂中,老师提问时,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教室里就像有乱风吹过,学生们的头从不同方向彼此观望。观望的结果当然令人失望:无人举手,也没人直接回答,即使他们中有人知道答案,即使他们也有回答问题的冲动。他们缺乏突破群体的勇气,受制于群体氛围。他们当然不去思考这样做的目的和原因,也不推理这样做会产生的结果。只是因为,他们首先要找到举手的理由,这个理由当然不是他们会或是不会,而是有没有其他人先举手。这是群体从众心理的明显例证。类似的情况还有:读书时,整班学生都习惯于默读;当老师强调朗读时,学生们要做的不是立刻放声朗读,而是等待片刻,再等待片刻,然后有一两个微弱的声音在教室缭绕,再渐次有人响应,这样酝酿良久,才有朗读的模样。讨论时,如果有一个小组先开始讨论,其它小组就会顺利开始;如果没有哪个小组先开始,其它小组就都处在静观其变的等待中;学生有问题时,如果有一个同学敢于先发问,其他同学就会陆续跟随,如果没有人突破这个氛围,大家就都默不作声,宁愿把问题闷在心里。群体性影响之强大可见一斑。另外,学生们在刚入大学时,大多都受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学习热情比较高,从听力、阅读到写作,都比较用心。而一旦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他们中大多数就几乎完全放弃英语学习。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大型英语比赛中,新生总能超越老生。这是从众心理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的典型现象。
按照庞勒在《乌合之众》中对社会群体的划分,学生属于同质性群体中的b类,即身份团体。身份团体是“由职业相同的个人组成”,他们有“相似的教养和相当一致的社会地位”。对于中国大学生群体来说,从众心理所产生的消极现象十分普遍,且很严重,他们延续中学时代高考指挥棒下的被动情形,而很难突破。恰如豆子长期被埋在土里,他们有冲出土地表层的愿望和冲动,但其勇气像是退化了的翅膀,缺少飞翔的技术和力量。呼吸新鲜空气的豆芽娇嫩美丽的状态是这个群体产生的形象幻想。对于英语学习,他们依然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尤其在英语课堂上,大学新生一般都会惯性地表现出令人窒息的焖鸭状态,而一旦这种状态得不到及时引导和纠正,就会变成一种群体性格,而很难改变。这种群体性格很需要英语老师给予及时的助力和刺激,使群体性格出现良好的改变,而且越早越好。一定要做到及时引导,才能促使他们采取一致的积极的群体行动。群体采取什么行动,“取决于刺激因素的性质。”英语老师则是最为直接的刺激因素。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方法比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重要得多。
3 英语课堂上产生消极从众心理的原因
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摆脱群体压力、进行自我判断的天生愿望,然而,当处于群体中时,他们一般都会屈服于集体性格,表现出对自己的极力压制,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意志,放弃自己的个性。从众心理有迹可循:英语基础不好,自信心不足,因而怕犯错误而出丑, 或者虽则优秀,但却怕出众而惹人嫉妒,怕枪打出头鸟,于是惯于采取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与群体取得一致以获得认可,与大家保持一团和气,以免特立独行,惹来非议,以获得群体的赞许和认可,这或许是自中国孔子以来儒家中庸传统文化的影响;或者对任课老师反感甚至厌恶,故意做出不理会的样子;或者对英语课程本身不感兴趣,不乐意学习和思考,因此自然而然地随大流,滥竽充数,蒙混过关;或者他们沿袭中学时代的沉闷气息,惯性地保持着原来的风格。生活总是矛盾的:不从众而保持独立个性的人有可能为群体所不容,最终成为孤家寡人,从众而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人最终会失去自我,成为平庸、弱智、依赖、懒惰的人,而这种人最终会失去创造性、思考力和推理能力,变成人肉机器。保持个性又能为群体所接受,看似矛盾,实际上,使群体集体意识与境界以及容忍度提高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 克服英语课堂上消极从众心理的对策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088-02
大学生由于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砺,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以“大学生就业心理”为题名对中国知网2009年1月至今的文献进行搜索,得到了244篇相关的文献。鉴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突出,本文就以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述评。
1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具体分类看法不一
(1)罗珊和柴颖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四种重要表现:
怯懦心理:即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也不敢表达出来。甚至在面试中也不敢表现自己,答非所问,唯唯诺诺。
自负、自卑心理:自负心理是对自我做出较高评价,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而对自己期望值比较高,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挑剔;而自卑心理则是对自我评价较低,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不敢主动在求职过程中推销自己,表现自己。
挫折和嫉妒心理,妒忌心理是由于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的冲突难以接受,从而产生挫折心理,不愿努力进取;嫉妒心是在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
焦虑心理:罗珊和柴颖认为,焦虑是大学生最突出的就业心理问题,多发生在一些特殊学生中(如生理缺陷,家庭贫困等)。焦虑心理使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判断缺乏自信,表现出对自己的前途极其担忧,整天患得患失。而李俊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形式的分析与罗珊和柴颖持相同看法。
(2)余磊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五种: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从众心理和矛盾心理。其中,余磊与罗珊、柴颖等人对焦虑、自卑心理的描述大致相同。自傲心理、从众心理和矛盾心理则是余磊首先总结提出的。
自傲心理:余磊认为,自傲心理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估计过高,认为自己很有才华,高人一等,一味追求“起点高、薪水高、职业高”的职业,他们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选择职业的时候严重脱离实际。
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主要出现在就业时很容易受到社会压力和群体的影响,从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随大众。这种心理容易出现在一些没有主见,容易动摇的人身上,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
矛盾心理:余磊认为,矛盾心理大多发生在家庭贫寒的大学生身上,他们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贫困,但是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迫使他们接受现实的低收入、低起点的工作。现实与愿望的冲突使他们产生矛盾心理。
(3)赵秀哲借鉴社会学的分类方法,把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概括为五个: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依赖心理、功利心理。其中,他对前三种心理形式的分析与其他学者的看法大同小异。
依赖心理:他认为,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依赖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不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遇事犹豫不决,常常需要别人帮忙做决定。比如,由于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就依赖父母、亲戚、朋友、社会关系帮自己工作。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他们多处于被动的不利位置。
功利心理:一些大学生就业时考虑的首选因素是就业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职业的社会地位、职业能带来的收入等个人利益,其次才是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而祖国的需要往往是不列入考虑范围的。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一心想去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希望能够从事让人羡慕和有高收入和职位。
综上可知,首先,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焦虑心理、自傲心理、矛盾心理、自负心理、盲从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嫉妒心理、怯懦心理、功利心理、观望心理、逃避心理等。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些就业心理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次,学者们的研究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的角度和方法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类还可以从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入手进行划分。
2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成因的综述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虽然针对此问题发表的文章甚多,但是学者们思考分析的角度大致相同,主要是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角度分析的。
(1)蔡文伯、马杰等人认为,由于就业制度改革还处在继续深化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如就业制度改革不配套、供需信息不畅、就业公正性不够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上的很多误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冲击,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心态失衡,由此产生了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2)余磊等人认为,学校开设就业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的课程过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这就使得部分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不知所措,无法正确评价自己,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
(3)姚宁、郑恒云等人认为家庭教育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姚宁认为,由于不同家庭的社会背景、职业定位等因素,促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郑恒云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中还认为,父母的价值观、期望值、家庭经济情况等都会对毕业生择业心理产生影响。
篇4
关键词:课堂发言;心理障碍;心理调适;小学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38-03
小学品德课程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不仅要解决道德原则和行为常识“知”的问题,还要解决“信”的问题,更要解决“行”的问题。因此,品德教学不仅要教授知识,而且还要运用价值澄清理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将知识充分内化,形成价值认同,并自觉地使之转化为日常行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品德教学尤其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为良好的行为打下基础。但纵观当下的小学品德课堂,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特别是不少学生存在发言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课堂发言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下小学生在课堂发言上主要存在不愿发言、不敢发言、不会发言等问题。
1.不愿发言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倾向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在品德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往往要反复鼓励,几经启发,才会有少数学生主动举手回答,而大多数学生要么埋头作思考状,要么目光四处游离,尽量不与教师的目光接触,以免被点名叫答。在小组讨论中,往往是个别学生主导发言,其他学生宁愿做“听众”、“观众”,缺乏不同意见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2.不敢发言
有些学生虽然有发言的意愿,却因为有种种顾虑,不敢大胆发言。在品德课堂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学生坐立不安,手似举非举,口欲言又止;目光不断环视四周,看其他同学的表现,时不时与教师目光短暂接触。这些学生大多有发言的意愿,但却鼓不起发言的勇气。这种情况在学业水平一般、性格比较内向、对发言没有十足把握等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3.不会发言
在品德教学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既有发言的意愿,也有发言的胆量,但却缺乏发言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有的没有听清问题,或对问题理解有偏差,答非所问;有的思路不够清晰,逻辑比较混乱,语无伦次;有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言意转换不畅,词不达意;有的心理过度紧张,或准备不够充分,张口结舌;有的自我意识太强,不会平等交流,强词夺理;有的没有认真倾听别人发言,重复拖沓。
二、学生课堂发言的心理障碍
学生不愿发言、不敢发言、不会发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呆板教条、教学准备比较仓促、教师要求过于严格等,当然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发言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背景、社会文化、成长经历、个人性格等原因,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素质、能力的评价过低,从而产生害羞、敏感、忧郁、不安等自卑心理。
自卑的学生一般都缺乏安全感,公开发言会让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自卑的学生不愿、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被教师点名发言,往往也很紧张、害羞,声音比较小,表达条理性较差,不能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自卑的学生耐挫能力比较差,一旦听到不同意见或负面评价,容易心生挫败感,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通常会选择沉默或屈服,而不会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观点。自卑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在课堂讨论中,他们即使对他人的观点持有异议,也不愿、不敢当面表达出来,以免万一自己出错受到别人的嘲笑,或引起观点的冲突。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观点的行为方式。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认同的需求让人潜在地会产生从众心理,倾向于与自己所在的组织保持意见和行动上的一致。小学生由于自主意识还比较模糊,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还不够成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我保护的需要,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够自信,认为其他同学的观点总是正确的,从而选择与他们保持一致。从众心理与学生的胆识有关。有的学生胆子较小,认为与其“冒险”发表不同的观点,还不如选择从众,这样“风险”比较小。从众心理与学生的意志有关。在讨论、争论中,意志薄弱的学生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转而认同多数人的看法。从众心理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关。有的教师过于强调问题答案的唯一性,不能宽容不同意见,从而导致学生不愿、不敢发表不同观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从众心理。
3.惰性心理
惰性是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说从众心理是对外在环境的顺从和追随的话,那么,惰性心理主要是对自我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依赖和复制。
有惰性心理的学生怠于思考问题,在回答问题或小组讨论时或敷衍塞责、草草了事,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从而导致发言缺乏深度,也不够系统、全面。有惰性心理的学生乐于坐享其成,往往被动地等待分享他人的思考成果,从而导致在发言时照搬照套、人云亦云。有惰性心理的学生害怕改变和创新,而更愿意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按照自己熟悉的惯有“套路”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发言常常形成“套板反应”,显得过于模式化。
三、学生课堂发言的心理调适
要让学生愿发言、敢发言、会发言,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以消除学生发言的心理障碍。关于此,笔者在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予发言的自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人际交流的某些品质。因此,我在课堂上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始终保持微笑,不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和观点。这样,课堂师生的交流就由自上而下的“授—受”转而成为平等的交流、谈话,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发言,心理压力大大减小。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可以将知识转化为人格魅力,从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课堂内外,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侃侃而谈的神采,因此,我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锻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爱屋及乌,潜移默化地把对教师的喜欢迁移到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上来,从而在课堂上愿发言、爱发言。
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课堂规则的保障。在教学中,我与学生“约法三章”:一是发言不怕有瑕疵,不能因追求完美而轻易放弃发言的机会,放弃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二是发言不怕有错误,不能因追求不犯错而唯唯诺诺、人云亦云。三是发言不怕有争论,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交锋会让真理剥茧抽丝、水落石出。有了这些共识,学生发言时就少了很多顾虑,不再瞻前顾后、避重就轻,而是开诚布公、各抒己见,发言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发言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2.提供赢得成功的机会,培养发言的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欢乐,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金科玉律。”学习成功是促进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创造促其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发言的自信和勇气。
(1)精心设计讨论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扎扎实实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分层次准备课堂提问和讨论话题,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2)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有话易说。教学时对重点、难点的问题采用提示、暗示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发散性、多向性思维,巧妙地设置让学生成功的“台阶”,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时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3)加大小组讨论的力度,让学生有话共说。小组讨论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群策群力、互帮互助,充分发挥自己和群体的聪明才智,以集体的智慧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以集体荣誉感来推动学生发表意见的勇气和自信。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力促发言的自主
学生发言需要自由、自信,更需要自主、自觉。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其主动发言、自觉发言。
(1)撤去“拐杖”,引导学生消除发言惰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针对本课重难点,提出几个每个学生都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将结果写在练习本上。老师则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观点新颖者加以表扬,从而促使其荣誉感、自信心的形成。没有了老师的扶助,没有了“尖子生”的“打头炮”,有惰性心理的学生就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拐杖”,只有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遇到问题先自己动脑解决的习惯,为课堂上的主动发言打好基础。
篇5
一、青少年犯罪当中的不良心理
对于犯罪心理学来说,环境、心理和行为活动作为三大变量,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很明确地向众人揭示-——客观世界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青少年犯罪现象就是社会上消极因素在一些人不良消极心理因素中能动的反映,从整个社会着眼加以预防和控制尤为必要。但青少年个体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如反常的人际关系,过高的物质需求,畸形的需要结构,轻浮的生活态度,错误的思想意识,愤世嫉俗,偏执倾向,精神空虚,心理失衡,承挫能力低等又决定了他们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不及时矫正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犯罪是不良心理的结果及外化,青少年犯罪不是偶然的,哪怕是激情型犯罪也不例外。青少年犯罪往往始于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像毒瘤随时可能恶化、扩散,侵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损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为违法犯罪埋下了伏机。据中国法制网统计:青少年中存在心理适应不良者为数不少。在初中生中的比例为15%——30%。高中生中为20%—25%。大学生中则为25%—30%。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青少年群体庞大,仅在校学生就有二亿四千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校学生犯罪增多的重要原因。对这些特殊群体加以诊治,提供“心理医疗”良方,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当务之急。
二、必须关注和矫正的不良心理中的几种现象和危害
1、家庭结构残缺导致的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理。青少年在结构不整或畸形的家庭中,生活心理压力过重,对家庭易产生离心力,极易受坏人引诱而误入岐途。如四川成都12岁女孩小丽因幼时被亲生父母送人,养父母待她很好,她也很活泼可爱,而随着养母的病逝,养父再娶后,小丽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总认为自己是多余的,开始不服管教,常离家出走,浪迹社会并交往了一些不良青年,盗窃犯罪,而她自己却不以为然。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单亲家庭少年成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概率增大。20__年广东省少管所的少年犯中单亲家庭占三分之一,20__年10月浙江破获的一个少年盗窃团伙,13人中有12个来自单亲家庭。夫妻关系不和,离婚等残缺家庭子女违法犯罪较多与其不良心理是分不开的。
2、争强好胜心理。青少年在刑法上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容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这也是青少年中激情犯罪较多的原因。逞强好胜心强是头脑简单,分辩是非能力差,稍被唆使便容易上当,偏离正道,被坏人利用,其犯罪动机盲目、模糊,只为显示自己,证明自己,不考虑后果如何。
3、心理极为脆弱、偏执,逆反心理重。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极为普遍已越来越为家长们所注意。如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有百弊而无一利。有的来自父母的高压,专制和棍棒,造成少年的自卑、逆反、压抑、焦虑、过分孤僻和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这样的青少年一旦犯罪,暴力性犯罪就是其主要犯罪类型。对子女不加管教自由放任,包庇纵容,使他们产生孤僻、冷漠、放荡不羁、狂傲自负等不良心理,常常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满,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冲突,被坏人教唆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常常是为一点小事和几句话就吵、打,完全无视他人的生命和痛苦。如大学生郑某只因室友睡觉打呼噜引起口角就持刀杀死两名同学。熊武因心烦就砍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可谓“心病猛于虎”。
4、嫉妒心理。“嫉妒是人之天敌”,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嫉妒心理,但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去控制自己的嫉妒心,不加控制的嫉妒心,如脱僵的野马,势必带来严重危害。青少年中由于嫉妒而杀人和故意伤人的犯罪,也为数不少。某市林运二车队的张会东(男,23岁),因开歌舞厅不景气,看着别人生意红火产生嫉妒,而实施犯罪,连续三次用炸药爆炸了三家歌舞厅,当第四次伺机作案时被民警当场抓获,问其作案动机时,回答说:“看到别人家的生意比我好,我就非常气愤,就想去炸掉这家人。”由此可见嫉妒心危害之大。
5、报复心理和心理。青少年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定型,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易表面化、直观化。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更加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等问题,易对司法平等原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心理,对法律、社会信任度降低。书本教育、教师的教导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使青少年觉得无所适从。青少年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
6、从众心理。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聚群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青少年纠合性犯罪的特点从众心理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如楚雄州1997—1998年所查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单独作案的1257人中占429%,两人以上共同作案的1675人占总数的571%,三人以上团伙犯罪的731人,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249%。青少年结伙犯罪影响大,连续作案多,危害广,成员的共同心理是:要偷大家一起偷,要打大家一起打,你吸我也吸。从众心理还加剧了团伙犯罪,某某市公安局破获的以刘发辉(男,16岁),王超(男,15岁),李育武(男,17岁)三人为首的16名青少年组成的抢劫犯罪团伙就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由起初的6人发展起来的。
上述六种表现是易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心理的,各种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家庭的,又有学校的,有社会环境的,还有个体主观原因的。
三、对青少年不良心理的矫正措施
青少年犯罪是诸多方面的因素交织作用的综合症,也反映出矫正青少年不良心理的复杂性、艰难性、长远性,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坚决狠抓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明确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目标,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发挥政法机关的主力军作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各部门通力配合联合行动,对学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彻底清理,歌舞厅、电子游艺室等公共场所,对青少年设立,加大消除视听污染力度,减少污染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实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克服单打一,背靠背,形成多维立体的预控网络。
2、坚持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家庭是传播和学习科学文化,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和课堂。家长的素质如何,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对此,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和掌握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专横,权威、独断、惟命是从,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努力缩小代沟,以文明的谈吐举止,乐观的态度,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感染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3、持续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正不良心理。心理作为内在活动,往往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以此为信号,家庭、小区片警、学校之间应常沟通,在信息上相互交换,杜绝家长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没法管的现象,及时了解掌握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动向。一旦发现有不良心理的苗头和症候,及时教育挽救。决不能对已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症状掉以轻心,如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下降、纪律松懈、厌恶学校生活、经常与行为不轨者交往、爱说假话、大话、空话、贪玩无度、无所事事、经常成群结伙逛商店、过分追求吃喝玩乐、迷恋黄色读物、聚众结伙、离家出走、赌博、打架斗殴、调戏妇女等。家长、教师和成年人都应有所警觉,因势利导,及早矫正,把不良心理遏制在萌芽初期。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问题 对策
一、常见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寻找职业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家长和老师身上,或者寄希望于党和国家政策、毕业生就业职能部门,而不主动去寻找工作和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推销自己。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专科生由于学历的差异,女生由于性别的差异,农村同学的地域差异,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大学生一旦被自卑的心理笼罩,在求职时面对用人单位难免会显得底气不足,过于拘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焦虑心理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安全感,担心找不到工作,感到前途渺茫,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这样,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焦虑心理。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或是在面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家庭意愿冲突等问题时都会产生忧虑焦躁、烦躁不安的现象。而过度的焦虑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就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四)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愿,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支配,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他人左右,不顾自己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随波逐流,盲目从众。从众心理会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大学生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培养果断的抉择能力。
(五)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主要指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这些矛盾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感到十分迷惘和困惑。
(六)攀比心理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从自我的实际出发,缺乏对自我客观正确的分析,总和身边的同学比较,看到别的同学进了名企,或是进了大城市,就感到心理失衡,总希望自己也能找到相当的工作,盲目攀比,使得不少大学生迟迟不愿签约,最后造成就业的不顺利。
(七)自负心理
有的大学生过高地估计个人能力,缺乏自知之明,往往以“天之骄子”自居,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挑三拣四。这种大学生往往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印象,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自负心理的大学生,很容易脱离现实,当现实与幻想落差很大时,很难接受现实,甚至会产生极端想法和行为。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自身择业自主意识
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当真正面对就业竞争与就业风险的时候容易惊慌失措。因此,面对“双向选择”时,毕业生应该在心理上具备自主择业的意识。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择业是自主的,它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
(二)树立正确择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
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在就业时急功近利、怕苦怕累的心理误区和就业期望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从自己的所学专业出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状况,并且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等确定职业期望值,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从而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学会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与挫折,为防止产生自卑、焦虑、挫折、从众攀比等情绪障碍,大学生必须学会控制情绪,做好心理调节。
(四)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求职就业不是毕业最后一年才去考虑的一件事,它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一年级就要开始谋划,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而职业规划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制定职业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促成自我实现;有利于正确认识自身个性特质,发掘潜在资源优势;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资讯,规划长远发展;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增强自信心;有助于缩短职业适应期,减少职业试错过程;有助于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1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及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部分高校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虽不是名校出身,但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求职大学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要: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但由于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降碍,使英语口语的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丈章分析了英语口语学习中产生心理降碍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心理降碍的几种途径,以期改善英语口语的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与对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国际交流使用的主要语言,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很多企事业单位更是将英语水平(含口语水平)作为招聘员工的一个硬件指标。因此,很多在校生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学校、教师更是在英语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口语教学更难令人满惫。本文将从消除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的角度来对如何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一、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
心理学研究认为.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我们这里将要讨论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积极性的、非智力的,如动机、注意、情感、情绪、意志、兴趣等;另一类是有关认知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前者对认知过程及其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后者则直接涉及学习本身。人的心理因素就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紊。在学生身上往往表现为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这些因紊尽管不直接介入具体的学习过程,但对于学习效果起着调节、激励或推动的作用。如果这些因家正常运作,那么我们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正常的、积极的、无降碍的,对学习过程起到了正面的、促进的作用;反之,则是不正常的、消极的、存在心理障碍的,对学习过程起到了反面的、阻碍的作用。
二、英语口语学习中心理障碍的表现
尽管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普遍认为课堂反应差、强人意,教学效果难如人愿,很多涉及到学生学习心理的问题层出不穷。英语口语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1、胆祛心理。英语作为非母语的第二语言,对早已经习惯了母语思维又缺少语言环境的多数国人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口语表达方面,难度自然更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胆怯心理,惧怕发言,生怕说不好、说错,遭到嘲笑。这样的心理问题常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障碍,一张口就紧张,一紧张就语无伦次。很自然地,更加惧怕发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自卑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或者发音不标准,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自卑感较强,自认为不如其他同学,低人一头,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也不主动与老师同学就学习问题沟通,在课堂上默默无言,总喜欢躲在不被人注惫的角落,长此以往形成自闭孤独的性格。反过来,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学习上的津碍.影响了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业更加悲观、失望,学习效果更加恶化。
3.容位心理。有些学生由于害羞心理,在课堂上不愿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他们羞于在人前表现,一旦发言,往往面红耳赤、吞吞吐吐、扭扭泥泥。自然这样的课堂表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学生往往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与口语水平,很有可能导致胆怯和自卑心理的产生。
4,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少数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从众心理”。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后种惫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惫见并付诸实行。
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从众心理在发挥作用。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趋向于随大流,缺乏表现欲,别人不发言我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保持沉默。这样一来,课堂死气沉沉在所难免,教师的课堂设计不能得到发挥,课堂任务完成不佳。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放弃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失去了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学习过程缺少了反馈这一重要环节,效果大打折扣。
5.应付心理。与从众心理类似,多数英语特别是口语成绩不佳的学生存在着应付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责任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日常的学习,将老师的要求与布置的作业当作不得不走的形式,只求应付,从不考虑认真学习、通过努力学到真知。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内部无动力,外部压力自己解除,没有自觉性和紧迫感。时间长了,欠账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困难,更加没兴趣,甚至厌烦学习。
6.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烦、厌恶,甚至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老师的说教,不愿执行老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的现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第二,会引发学生厌烦情绪,造成心理疲劳;第三,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学习的效果;第四,会引发学生更进一步的过激行为,放纵自已,甚至自暴自弃,影响教育的效果,甚至会对社会带来危害。
三、英语口语学习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上述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其中个人的内部原因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成长环境不良或者家长教育、引导不当,有些学生缺乏某些良好的性格特点而具有一些不好的个性,比如悲观,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软弱,无法独立地解决问题,遇事倾向于逃避;偏激,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自卑,缺乏足够的自信;敏感多疑,总是感觉他人在议论嘲笑自己等等。这些个性特点对学生的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而情绪又会影响认知和学习过程,最终影响学习的效果。显然,不经过特殊努力,要求一个悲观的、自卑的学生在口语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有出色表现、取得较好的口语成绩是很不现实的。
抛开个人的内部原因不谈,不良的外部刺激是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时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其中教师的不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表达方式、沟通方式、评价标准与激励手段是造成学生学习口语的心理障碍的外部不良刺激中的主要部分。
首先,有些教师未能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只不过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认识到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意义,还是倾向于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单调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主意,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其次,如果教师不能使用正确的方式、合适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非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将对学生心理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焦虑感,失去学习的动力、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比如教师若是用负面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必然使学生感到难过、沮丧、尴尬,甚至会招致学生的反感、抵触;反过来若是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效果则必然大不相同。
再有.教师设定的评价标准如果过高.必然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学生感觉压力过大,就将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认知过程和学习效果。如果经过努力仍然与教师设定的标准存在相当差距,这部分学生的负面情绪将进一步强化,直接导致自暴自弃。显然,要求我们的学生用纯正的发音、正确的语法、地道的句子、严谨的逻辑进行口语表达就是一个令学生无法承受的超高的评价标准。
最后,不能采用科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激励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口语的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正确的激励手段可以诱发、引导、调节需要与动机,形成合理的感情与态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演绎出学生群体的一致性、凝聚力,进而演绎出模仿、从众、认同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然而,若不能采用科学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消磨掉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对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英语口语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消除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并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调节学生的情绪,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其心理处于正常的、积极的、健康的状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师务必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学经验和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利用游戏或听故事等其他活动动机,使学生这种已有动机和学习发生关系,把这种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
口语教学恰恰具有这方面的优势,由于语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是交际的重要方式,人们的生活中时刻都需要语言。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有趣的教学形式,比如小品表演、讲故事、新闻播报、模拟会议等等将学生参与游戏类活动的动机有效地转移到学习上。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向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知识的具体意义,引导他们将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作为眼前动机。其次,用生动的语言与肢体动作,吸引学生注意,用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其产生明确的学习动机,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2.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及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口语课使用的教学材料、手段和工具大大丰富,比如多媒体的使用就可以起到板书所无法起到的作用,让学习的内容变得更直观、生动、可理解可接受性也大大增强,学生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掌握课堂内容,练习起来也得心应手。
3.加强同学生的情感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化解学生的心理除碍。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与行为,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要多理解,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选择正确的、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沟通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最终化解他们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成绩。
篇8
【关键词】高段学生 课堂问答 随风倒 对策
【场景回放】
一次听课活动,最后的作业环节。张老师拿着作业本问道:“这道题目谁来回答?”(题目内容是根据意思,从“词语盘点”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在几只高举的小手中,张老师选择王×同学回答(后来才知道其为学习委员)。王×一道一道说了下去。当说到“形容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时,王×说是“天涯海角。”张老师随即问道:“对吗?”下面同学异口同声道:“对。”于是,王×又讲了下去……
听到这里,笔者不禁愣了一下,这答案怎么是“天涯海角”呢?应该是词语盘点中的“与世隔绝”。虽然执教教师当时没及时指出,可学生怎么会那么众口一词,一个也没有提出异议呢?下课后,笔者悄悄地询问了一些学生,他们是这样说的。
学生1:王×是学习委员!她一般不大会错。她怎样讲,我就怎样讲。
学生2:开始我选的是“与世隔绝”,后来看着大家讲的都是“天涯海角”,我怀疑自己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所以也就随大流了。
学生3:起先我相信自己是对的,后来我感觉,若我一个人与别人不同,自己觉得怪怪的。
学生4:我是看出选“天涯海角”有点不对头,但别人都这么说了,我也就跟着讲。张老师起先好像没反对呀!
听了这几个学生的回答,笔者不禁感慨:我们的学生,怎么会如此相信别人。虽说,起初也有异议(从他们的回答中可知),可还是在一片异口同声中随大流了。类似从众行为,我们平时的课堂问答中也不少见。我们称之为课堂问答“随风倒”。其行为的实质是缺乏分析判断,盲目地接受多数人影响的结果。
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如它多半会压制学生的见解,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群体的一致见解,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就不知道自己的创见是否正确,更不会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从而影响了自主思维的激发和培养。同时也多少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完善。盲从别人,以同学的对错为对错。久之,思维上养成了依附他人的习惯。思维缺了自由,少了独立,其人格的形成及完善也就是一句空话而已。
【原因探究】
学生课堂问答“随风倒”,除了教师权威自居,问题偏难等原因外,还跟教师、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定关系。通过平时的实践和资料的收集,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种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
一、迫于压力迎合期待
学生课堂问答“随风倒”,应该跟教师的“有意”培养有关。如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环节后,常会问道:“听懂了吗?”待听到下面稀稀疏疏的回答,便会提高嗓门再来一遍:“听懂了吗?”“听懂了!”学生齐声答道。教师这才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此乃课堂问答常见一幕。此种情景,教师的目的或用意,无非是需要这句齐刷刷的话,满足其心理的需要,烘托一下课堂气氛,显示学生是积极参与的。至于是否真的都听懂,则不会去深究。教师如此要求,无疑会给持有不同见解者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不得不从众。
二、避免犯错求得保险
学生课堂问答“随风倒”,在其潜意识里,有种避免犯错的保险情愫。混在人群中跟着众人回答,既轻松又省心。而站起来回答就差远了,你骤然成了全场焦点,那心理压力,两者感觉大不一样,更不用说站起来回答错了。也许有人以为太言过其实!其实“随风倒”者,多乃学习成绩中游或中下的学生。他们多半缺乏能言善说的课堂本领,几乎没有游刃有余的问答表现。
三、信人轻己习惯使然
也许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众人,或众人中的某些人,在课堂回答中,总是好过自己。特别是那些优生,他们的回答也往往代表正确的一面,而自己,跟他们确实有点距离。于是,这种相信,可能会积淀到“随风倒”者的心理深层。久之,耳濡目染,在别人正确、优秀的不断强化下,这种相信没准会逐渐升级,最后质变为盲目相信,其表现行为就成了“随风倒”。
四、时间紧迫无奈所致
课堂问答,问与答之间多少有些时间限制,否则其他环节的教学就难以完成,这就决定了学生思考时间的短暂和紧促。由于时间上的仓促性,加上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准确性相对较差,遇到需要转个弯、探个究竟的问题,那点滴时间思考,显然不够。当然,思考全面、思考准确也就无从谈起。于是,在其他同学争先恐后的回答中,他们几乎想也不想,就选择顺从了他人的意见。
【策略探寻】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对应策略,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探讨,克服盲从行为
(一)利用情境交流
选择一些课堂问答“随风倒”的案例,这些案例应尽量贴近课堂教学实际(对人物姓名适当处理)。如此,有助于学生感同身受。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数学课上,陈老师分析完这道应用题后,大声问道:“现在懂了吗?”
“懂了。”我和着众人的声音,其实我根本不懂。
“不懂的举手,不要不懂装懂。”陈老师提醒我们。
我刚欲举手,可环顾四周,竟没有一人,我又看看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几个,都没动静。于是,我也放弃了。
“王××,懂了吗,还有任××,有问题吗?”陈老师报了好几个名字,还点到了我,他显然不放心。
随着一片“懂了”声,我又附和着说:“懂了。”陈老师就布置了一道题,现场检测。
我一看,傻眼了,偷看起同桌。同桌不耐烦了,小声嚷道:“刚才不是说懂了,怎么又不会做了?”
确实,这则案例里面的“我”面临好几次机会,自己也有解决不懂的愿望,遗憾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众,最后被同桌揶揄。深入剖析到此,学生对盲从行为,无疑又多了份克服的决心和勇气。
(二)利用专题互动
最近,笔者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就“课堂上要不要从众”展开辩论。正反两方的选手都能以鲜明的观点,来诠释“要”还是“不要”,激烈的场面出乎意料。以下是部分观点摘录。
[要从众的观点摘录]
1.同学认真思考,积极举手,我也应该这样。这种从众就要得。
2.同学回答后,自己经过思考,也赞成这种说法的,这种从众就允许。
3.同学能在回答中说出自己的疑惑,我也应像他们一样。这样的从众就需要……
[不要从众的观点摘录]
1.别人不举手,我也不举手。别人举手了,我就举。这种从众就不要。
2.有自己的想法见解,当听到别人的回答,便不管对错,毫不犹豫地顺从了别人的回答。这种从众不可取。
3.自己稀里糊涂,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当然就反对……
通过辩论,学生深化了对课堂问答从众行为的认识,即因其合理积极肯定,盲目从众需要克服。
二、交心,消除盲从心结
(一) 教师主动出击,实施针对交心
针对交心,就是有选择地面对面进行心灵的沟通。一般地说,对那些回答从众、声音响亮、有时还伴以起哄、指名回答又说不出理由的学生就可针对交心。如笔者班上的吴××同学,语文课一味跟着人家说对对对,错错错,笔者就和他单独交流。先听他说这样做的真实想法,了解到他以为声音响了,真理就在他这边,想以声夺胜。笔者开导他,课堂回答关键不是说对或错,而是说对或错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根据,还得经过自己的思考。这样几次交流下来,他课堂上改进了不少。当然,这样的谈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若我们用真心、真情去做,是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泛起涟漪,激起波澜的。
(二) 搭建沟通桥梁,经常QQ交心
QQ交心,很少有师生面对面的紧张感。金××同学在QQ里告诉笔者,面对旁边几个阅读分析都比较出色的同学,每每听了他们的回答后,总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拿他们的说法当成自己的说法。她感到很无奈,想让教师给支个招。笔者和她进行了好多次QQ沟通,可在一个问题上卡住了。她认为,盲从优生,往往正确率较高。针对她的糊涂观点,笔者和她进行了多次QQ联络,后来建议她去百度中搜索求助,果然,网友们给她提了许多建议:
1.你虽然接受了人家的回答,可你真懂吗?要是不懂,还不是生吞活剥,吃在肚里消化不良。甚至会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
2.你回答时,总是放弃自己的想法,也许你的也是对的,甚至见解独到呢!况且,你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想法整合起来,形成新的思路。
3.不怕错,即使说错也没关系。因有错才学习嘛。相信自己,人不自信,谁信之?你说呢!
看了这些建议,她的想法开始转变。几天后,她QQ里对我讲:“老师,现在课堂上,我努力在改变自己,我应该相信自己,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因为我的想法我做主嘛!”笔者心头一热,随即发了一张笑脸和一只大拇指,表示肯定和赞赏。
三、融洽,构建心理暖场
(一)改变心态,亲近学生
学生的“随风倒”,跟教师课堂“权威”有关。更多的是对于不依从他人而敢于发表己见的同学,当做另类看待。殊不知,我们的课堂问答,好多是一些主观理解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各人理解角度不同,见解也不尽相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因此,克服教师的权威心态十分重要。教师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状况、表达水平等方面来思考和引导。而不是想当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同样,对学生提一些“懂了吗,对不对 ,掌握了吗”之类的话,实践证明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学生肯定顺着你回答。若定要问,不妨待学生回答后,检测反馈一下,是否真的学懂。那样,教师对自己的这种“要众”心态,多少会有所感悟反省,而变得心平气和。
(二)改变方式,贴近学生
教师在抛出问题时要多做一些铺垫,多给一些中差生思考的时间。尤其在个别优生举手示意时,教师应耐着性子等待一会,让中差学生思考。此时,教师殷切的期待,适当的点拨,无疑是加速学生深入思考的催化剂。没准学生的见解甚至独到的见解,就会从这短暂的等待瞬间迸发出来。为防止他们放弃思考,一般情况下,对首个或前几个学生的回答,我们不妨对优劣、对错暂时不表态。而应该多用“这是你的见解,其他同学或许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等一下,也听听他们的”之类的话语,促使学生继续思考,防止他们“随风倒”。
四、解惑,畅通思维之路
(一)课前早准备
既然课堂时间有限,思考无法深入。我们不妨在课前做文章。告知所要问的主干问题或关键问题,以利于学生及早思考,充分准备。当然,我们也应提供问题思考的思路及方向。这样做,无疑提升了学生课堂问答的积极性、准确性。
有时,想不如写,因为写下见解的过程需思考、分析、整理。研究表明,如果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对自己最初的观点就产生了某种承诺,从而会减少他的从众行为。因此,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常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见解,结合自己的分析写在本子上,那么在课堂回答时,他们已有了充分的思考,同时又有了字面的整理,表达的流畅性相应提升,被同学的见解左右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
(二)课后再反馈
学生的不懂,需查找疑源。是不专心听而不懂,还是理解上偏差,抑或无法理解等其他原因所致。笔者曾经询问过因不懂而盲从的学生小丽。她起初低头不语,问她是不专心所致,她拼命摇头。问她是哪一步不懂,她也默然不语。这样僵持了几天,我才从其他同学处了解到,原来,她碰到这类溶液浓度应用题,就傻眼了,一窍不通。原因既已查明,举措便会针对有效。由此,我们通过优生互助结对,教师单独辅导,家长从中配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有了收获。小丽从最初对这类应用题一窍不通到初步领会、试着模仿,再到深刻领会、自编自答,自信心有了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篇9
关键词:船舶引航;侥幸心理;表现;成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U6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9-0062-03
船舶引航作业是一项较高风险的工作,它不仅要求引航员要有较高的引航技术、丰富的引航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在引航工作中绝大多数人都存在侥幸心理,侥幸心理作为一种负面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如违章作业、违规冒险引航以及上下船不穿救生衣等,经常走“捷径”和依靠偶然的因素,虽然也可能相安无事,但事故和险情在所难免。事故调查表明,80%以上事故原因都与侥幸心理有关。
1 侥幸心理及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侥幸心理是人的本能意识,是不正常的心理反映,是指行为人为了使自己的行为达到想要的结果或追求个人的目的过于自信而存在的投机的、放纵的、不负责的一种心理状态。侥幸心理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偶然性。渴望机遇突然降临,或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的因素上,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创造必然的条件。因而是一种投机心理、赌徒心理。二是习惯性。随着偶然因素的积累,人的心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安全意识会逐渐变得淡薄,问题不大、不碍事、可能、好像等不确定词汇充斥在思维中。当需要做出决定时,侥幸替代判断,判断依靠习惯。三是强化性。侥幸行为要么使自己的期望得到实现,要么使自己的不正当行为侥幸过关,一旦成功后,侥幸心理会进一步强化,同时,还会对他人产生示范、榜样作用,增强他人的侥幸心理。由此可见,侥幸心理是一种负面的心理,会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不利于引航安全。
2 引航中侥幸心理的行为表现
因侥幸心理引发的安全事故和险情数不胜数,侥幸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在不同的领域不同层次的人中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在引航中侥幸心理的行为表现大致分为:
2.1 性格型的侥幸心理
科学家通过对大量事故案例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的人出事故次数比其他人多得多。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一种称为事故倾向性(accident proneness)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事故与人的性格有关。某些人由于具有某些性格特征,因而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或者说这些人具有“事故倾向性”。这类人大多具有的性格特征为:自制力差、头脑容易冲动、情绪喜怒无常、处理问题轻率冒失、多变暴躁、遇事慌张不沉着、对工作缺乏耐心。性格型侥幸心理主要有逆反型侥幸和自负型侥幸。
(1)逆反型侥幸。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通常认为情绪对逆反型侥幸心理有较大的影响,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如船长的不配合,对拖轮、码头带揽人员到位不及时,对船舶引航计划安排的不满,疲劳的工作状态,复杂的通航环境等等。其危险行为有:不听劝阻,意气用事,甚至故意隐瞒险情,明知故犯等等。
(2)自负型侥幸。这种侥幸往往出现在一些过度自信的人身上,其性格特点是:主观上自以为是、盲目自信、脾气暴躁、感情冲动,对自我评价过高,争强好胜心强。这种侥幸心理在引航中的行为表现也非常普遍,如安全意识淡薄、独断专行、听不进意见,对船长的提醒和建议不予理睬,总是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不会出现问题。
2.2 冒险型侥幸心理
明知冒险引航会带来安全隐患,但为了某种利益,仍然冒着风险去干。虽然并不是每一次冒险都会出现事故,甚至很多次违规违章也都平安无事,从而导致安全意识松懈,风险评估降低。认为这次冒险引航也不会出现事故的侥幸心理。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1∶29∶300法则,意思为在每330次冒险经历中会有一次重伤或死亡以上的重大灾害,有29起轻伤事故,还有300起无伤亡或有惊无险的冒险。我国煤炭行业的统计结果为:死亡:重伤:轻伤:无伤=1:12:200:400。当危险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会本能的采取规避行动。然而,当某种冒险行为被行为者评定为较小的风险率时,侥幸心理随即产生。正是由于侥幸心理的存在,才导致了众多事故的发生。
2.3 从众型侥幸心理
从众是指个体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认识上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型侥幸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态,认为大家能这样做,我也能这样做。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盲目随大流而心存侥幸的行为。例如:在引航工作中,当能见度不良或在大风天气时,年轻引航员或刚晋级的引航员面对不利的气象条件,对自己能否保证安全心存怀疑,但看到其他人都在引航,迫于压力或碍于面子,自己也盲目的跟着干。侥幸的认为自己也不会出事,但在操纵过程中由于心理和思想上的变化,就会对自己的操纵方法产生怀疑,害怕出现安全事故。越是害怕出事,就越不能专注引航,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也验证了心理学上著名的“瓦伦达心态” 。引航工作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个引航员的技能和经验各不相同。不能看到别人那样干不出事,就侥幸的认为自己也可以那样做。自己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准确的评估自己的能力,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2.4 经验型侥幸心理
这种侥幸心理多发生在有一定引航经验的引航员身上,主要表现在引航时安全意识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而发生引航事故。它是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凭自己的经验可以掌控船舶的运动趋势,这种类型的船舶已引领过很多次,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危险,以后也不会发生的经验型判断就是侥幸型判断。凭借几次偶尔的侥幸成功所积累的“经验”去干,片面的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而忽视外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往往给下一次引航带来安全隐患。
3 引航中侥幸心理存在的原因
侥幸心理是发生引航事故的根源,大多事故原因都与此有关。平时一再强调保证安全,杜绝侥幸心理,不要麻痹大意,但在引航工作中往往很难克服这样的问题。
3.1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存有侥幸心理的人的显著特点,过度自信使人容易高估自我、低估风险以及盲目相信自我控制事件的能力,无根据地认为事情总是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如果一旦因为小概率事件没有出现事故,就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侥幸心理,从而延续自认为“正确可行”的做法。在引航工作中有些人自认为自己水平高,靠码头时速度快点没关系,航道航行也不注意船位的控制,认为吃水小船位偏一点没关系,能见度不良时违规冒险引航等一系列不安全行为在偶尔或多次引航中也都安全无事,就自信的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以后还会延续自己所认为的“正确方法”,长期下去,安全事故必然会发生。
3.2 思想麻痹
古人云:“明者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其意思是明智的人在发生事故之前就有了预见,有智慧的人在危险形成之前就避开了,灾祸大多藏在隐蔽不易发现的地方,突发事故总发生在人疏忽的时候。在引航作业中,思想麻痹是重大的安全隐患,特别在气象条件很好或引领小型船舶时,人的心理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自认为很简单轻松的引航任务,思想上很容易放松警惕。稍有疏忽,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就发生了。安全就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当你思想麻痹时它就会乘虚而入,给你致命一击。无数事实证明,安全事故的原因,多数是由人的侥幸心理和思想麻痹导致的。
3.3 利益驱使
乌鸦与蛇的故事警示我们:利益的背后隐藏着风险,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引航中某些人为了一条补贴多的大船明知能见度不达标还会冒险引航或想早点结束引航任务超速行驶、违章作业,为了节省几分钟时间不到安全水域提前下船,认为凭自己的“经验”偶尔为之问题不大。但是,墨菲定律指出任何事情都比表面看起来那样复杂,会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事情发生,那么它就更可能发生。这种不愿意接受在物质和精神上微小损失来避免将来可能发生更大损失的侥幸行为,结果很可能造成大的损失和事故,尤其当侥幸心理演变为行为习惯后。
3.4 疏于管理
管理存在漏洞,管理人员处于降低成本或完成生产任务考虑在规章制度执行上不够严格,在安全管理上时紧时松,对引航员反应的一些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不能及时解决或没能力解决,认为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不大,最典型的就是拖轮严重不足和渔船碍航问题。安全监管人员疏于纠正及引导,对侥幸心理引发的违章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或者明知个别人员在引航时存在违规、冒险行为碍于情面不予追究,认为也没有发生事故就算了。一次违章没有发生事故,若不加以制止和惩罚就会重复违章,变成一种习惯。习惯性违章的结果必然是导致事故的发生。
4 侥幸心理的预防措施
一个人的心理是一个人行为的指挥棒,要控制引航员的不安全行为就要从消除他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开始,从思想上认识到侥幸心理的危害。
4.1 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和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可操纵性强的安全体系和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违规冒险引航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让每位员工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威严。管理者及安全监管人员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当能见度差或风浪较大达不到引航规定标准时必须暂停引航,不能为了顾及生产而存有侥幸心理,切断侥幸心理滋生的外界环境。杜绝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法纪观念,要以“99加1等于0”的理念做好安全工作,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侥幸心理要不得,严防侥幸冒险行为的思想堤坝。
4.2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关注引航员心理状态
安全文化建设是杜绝侥幸冒险行为最基础最根本的措施,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员工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影响下,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良好的安全理念,主动摒弃侥幸心理,从心理上做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根本转变。侥幸心理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习惯,通过文化宣传,让引航员充分认识到侥幸心理的危害,引航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坦然的面对周围的人和事,避免过激的心理行为,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抢占侥幸冒险行为的心理空间。
4.3 提高道德修养,增强自我约束力
提高道德修养,用思想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加强道德修养,认清事物的本质,明白事情的利害关系,发挥道德对侥幸心理的抑制作用。引航工作多数是一个人上船,在没有外力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自己的言谈举止很大程度上要靠道德修养来约束。所以,克服侥幸心理,就要提高道德修养,增强自我约束力。一旦思想波动,心理发生变化就要立刻警惕,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规,后果是否可能会产生危害,把侥幸心理扼杀在萌芽状态。
4.4 保持高度戒备,在时间和空间上留有安全余地
安全来自戒备,事故出于麻痹。在引航工作中危险无处不在,意外情况随时会发生,稍有不慎,事故就发生了。应对危险和意外情况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采取措施。但从现实情况看,多数引航员心情浮躁,只想着尽快结束引航任务,急、敢、抢现象随处可见,没有留出足够的安全余地,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故发生。因此在引航中要保持高度戒备,做最坏打算,多想想万一,随时做好应对突况的心理准备,以平稳的心态从容的应对,使侥幸心理没有出现的任何机会。
5 结束语
侥幸心理是引航安全工作的大敌。引航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侥幸的结果必然是不幸。因此,在引航工作中要认清侥幸心理的危害,防范侥幸心理对决策的干扰和影响,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杜绝一切不安全行为,以极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保证船舶的引航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振海,陈传锋.心理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徐伯民,秦臻.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原因探讨――侥幸心里的剖析[J].中国航海,2011(4).
[3]周文斌,马学忠.安全管理中的侥幸心理:表现、成因与干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7).
篇10
关键词:职高学生;职业心理障碍;矫治策略
一、背景
《职业教育法》规定,“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职教育应培养素质型人才,更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机能,重视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更是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从调查来看,农村中职生的心理现状令人担忧,标新立异、任性执拗、懒惰怕苦、得过且过等状态比比皆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促使他们在各方面不断进步,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进入社会,是中职老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学校和谐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当前职高学生职业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状态。对任何人而言,健康的心理是一切的前提。多年的观察告诉我,农村中职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读书还是挣钱”的动摇心理、“选专业”的从众心理、“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我不对吗”的过敏心理等等。
1.动摇心理
社会的拜金热、家长目光短浅、就业的困难、职高教学缺陷,许多家长都以为读职高没出息,读与不读都一样,于是在中职生中就产生了“读书还是挣钱”的动摇心理。
2.从众心理
对当前及今后行业趋向不明,对子女的失望,让农村中职生父母在对待子女职业选择上不很上心。中职生社会阅历浅,难从自身各因素出发去选择专业。我曾调查过,班上三分之二学生在填写专业时不是听从初中老师或好朋友意见就是跟从别人填报,等到高
二才发现自己无此方面的兴趣和专长,但已不能选择。其实,人职匹配,是人生选择职业的最理想目标。
3.过敏心理
小农经济的定向思维、长期的自卑心理,使农村中职生容易产生过敏倾向。一句不经意的话、一点小误会,都会认为别人“瞧不起”。据调查,这种心理在农村职高很普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过敏心理导致了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极度敏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抵触叛逆,严重者就是违纪违法。
4.虚荣心理
虚荣心理表现为自控能力差、朋友、屡次犯错、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勇敢”;或大手大脚,用钱来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声誉;或拉帮结队,自立“山头”,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权威”,这种虚荣心理在职高很常见。
三、影响职高学生职业心理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全球性金融海啸,给中职生的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市场需
求跟职业教育的不和谐,也让学生产生了职业畏惧心理。社会教育和学校的职业教育的冲撞、社会上的偏见心理、学生自我认知上的偏差,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心理。
2.学校教育因素
纵观整个教育,农村中职生心理教育依旧是空白地带。学校管理的压力,中职教育体制跟就业体制脱节严重,对岗位的需求、企业的具体管理等的不到位、自身调控能力的缺乏,对职业前途的迷茫,都会影响他们专业技能的学习,导致职业心理的失衡。
3.家庭因素
从调查看,“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抬头的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隐性辐射,父母价值观的不健康,亲子关系的障碍,教育方法不当,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都能使学生性格发展不正常,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4.个体因素
在追求个性飞扬的今天,学生个体素质分歧也越来越大。大多数中职生能力差却又自以为是,想独立却又有很强的依赖性,麻木又敏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稳定性,这些都影响着良好职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他们无法很好地把握时机、赢得自己喜欢的
职业。
四、职高学生职业心理障碍矫治策略
“职高学生职业心理障碍”已引起学校的重视,各位老师在教学中开始摸索矫治的策略。现略谈这几年我的一些策略。
1.建立心理辅导系统
(1)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个人档案有三张表格。第一张表格填写本人资料;第二张表格填写个人情况:健康状况(最重要)、爱好、特长、人际关系,个性和亲情评定;第三张表格是回忆过去经验,期盼班级氛围,展望职业未来。建立档案袋和电子文档,随时加入学生三年中的点滴进步。
(2)进行心理辅导
学校设立信箱,建立心理辅导室。不但让学生有宣泄心理的方式,更给他们职业心理疏导的机会。开展师生结对活动,关注言行比较极端的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灌输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3)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定期进行AAT测试,定期开展职业指导,及时介绍专业特性,对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法,利用家长会、通讯等手段,为家长提供亲子和专业方面的建设性意见,让家长、学生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2.重视学校职业心理教育
(1)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受性
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很迷茫。我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专业成果展览,邀请往届毕业生作报告,制作“创业创新――优秀职业毕业生汇报”,进行“现代人才观”专题教育,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来校开展“就业洽谈会”,提高学生坚信职高前途同样光明的信心。
(2)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针对职高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学校引进竞争管理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制性、创造性、管理等能力,通过各种竞争、评比等手段,培养学生在技能、专业等方面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顽强进取、奋发向上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3)强化校内外的职业衔接
在设置专业,我校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错开与兄弟学校的专业碰撞,如我校最近开设的鞋样专业和美容美发专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加强专业课程亮点的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引进企业优秀的师傅,强化校内外职业的衔接,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提升他们的职业学习兴趣。
3.转变家教观念
近几年,我校利用社区学院这个平台,开展家长职业关注培训班,定期召开家长会,让他们清楚子女所选专业的整体情况,明白专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子女一起分析本专业的优劣,在高中三年的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培养子女对专业的喜好和热爱。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如何调准职高生职业心理素质这根琴弦,是社会对职高教育的新要求。唯有调准、调亮他们的职业心理,职高生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获得丰收。
参考文献:
[1]李拯.走出厌学的阴影:一例用意向对话技术对职业高中生厌学的辅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1).
- 上一篇: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
- 下一篇:保护动植物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