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文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文化的影响

篇1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内涵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增,参与方式也日益多元化。本文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指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网民作为参与主体,以互联网为活动空间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期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决策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为。对这一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从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由传统意义上的“公民”转变为身份内涵复杂的“网民”,也就是说,网络政治参与者具有现实和虚拟两种身份。

其次,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对象和目标来看,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参与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政治参与是现实政治生活的延伸,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目的在于影响政府的活动,使政府及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以及政策的执行能够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

第三,从形式和手段来看,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公民参政的渠道,扩大了直接民主的范围,公民获得信息机会的可能性增大。

二、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文化影响

(一)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政治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民众由于权力、财富、身份、地位造成的不平等状态,激发出民众平等、自由、尊重的思想观念。

1.推动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作为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对个人来说,是个人获得政治知识,形成政治信仰、观念、态度和行为模式的学习过程”。网络是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之一,且网络政治参与过程本身就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通过关注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掌握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评价和政治信仰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并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政治人格。

2.推动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变。阿尔蒙德根据人们在政治系统中的输入、输出以及扮演的政治角色,将政治文化分为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和参与者政治文化。参与者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往往公开地取向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以及政治的和行政的结构与过程的一种文化”。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物质与制度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政治的兴起和发展使中国公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途径,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对传统的非参与型政治文化会形成巨大的冲击。网络政治文化突破了网民的阶层局限与信息局限,调动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近年来,网络监督已经成为普通公民表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迅捷而有效的工具。

(二)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网络政治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自身具有的隐蔽性与虚拟性容易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欺骗化与非法化。

1.政治参与盲从导致公民的政治认知出现偏差。所谓政治参与盲从,是指“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既不是被一定的目的或动机所驱使,也不是由于直接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是源于自身的一种盲目的本能和不自觉”。某些民意制造者雇佣“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使之按照自己的意愿批量生产“民意”。这些推手和水军往往利用“羊群效应”和“沉默的螺旋”的大众心理,以普通网民的身份留言、发帖、跟帖,对网络舆论进行恶意引导,传播“民意病毒”。由于网民难以驾驭无限的网络信息,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和辨别这些信息,导致其缺乏深思熟虑和意见多变,从而易发生政治参与盲从和非理性行为。

篇2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146-02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尺,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不仅仅是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的工作和责任,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如果没有公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任何国家机关都很难在工作中产生有效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民主政治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公民政治参与方面。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的探究,除了可以从具体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社会的发达程度等视角进行研究外,还可以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古国来说,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其几千年来的传统政治文化积淀在现今国人思想中,对其政治行为也必然有着深刻的影响。政治行为依赖和反应政治文化,传承在国人身上的传统政治文化,正是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呈现了独特的顽强生命力。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中国独有的政治文化,并且与其他事物相似,都有其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血缘宗法文化、伦理政治等都共同造就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色。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以“人治”为核心从诞生以来就和西方的文化传统以“法治”为核心大相径庭,民主、法治、平等、自由、人权理念从来就不是它的主流。如今虽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消失了,但它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并且从未中断过。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提道:“东亚儒教文化传统是阻碍东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似已成定论”。这就说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现今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一)“臣民思想”导致公民缺乏政治参与意识

在我国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是奴隶制兴起的时期,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开始出现。它始于夏商周,发展于秦汉隋唐,完善于宋明,而在近代开始日渐衰微。“臣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种带有明显奴性的政治文化,它以“王权至上”为价值标准,崇尚“人治”。作为具有奴性的“臣民”在内心中即崇拜权力又惧怕权力,造就了对上取悦,对下主宰、要求绝对服从的“双重”人格,加之中国古代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更是造成了人民的依附心理,不可能具备独立的主体意思,无主体意思也就无独立的政治参与意识。对此,马克思指出:“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众。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臣民思想”直到今日仍可以找到它的影子。例如,就一些地方官员来说就时常表现出其对上阿谀奉承,对下作威作福的态度,全然不知公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他们只是权力的代执行者;而就一般公民来说,政治参与热情不高的现状与大量的非制度化参与并存状况十分普遍,现代公民文化仍未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可。

(二)“人治思想”导致公民法治意识淡薄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儒家伦理文化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推崇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来治理国家。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认为,君主是圣贤,通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所当然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即提出:“君子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可以丧邦。”统治者要用自己的道德行为感化人民,要严于律己,“君子求诸己”,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如果统治者严于律己,人民将为之感化,并且服从于他,这样,管理国家就成为了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即使君主有时并未达到圣贤的德行,中国儒家思想也是认为可以通过道德的提升修身养性而成为一位圣贤,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可以从“志于道,据于德”两个方面进行修养。儒家把道德的完善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希望君主能像圣贤一样施行仁政,总是强调自身内在的约束力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君主除了依靠自身的内省以外,无其他任何制度化的制约,形成了以“王权”“皇权”为中心的金字塔形权力体系,带有浓重的“人治”色彩,这与西方法治型政治文化传统有显著的区别。西方政治文明非常注重制度建设,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政治学之父亚里士多德就表明,理想的国家应该是这样一种国家:在其中,最高权力归根结底寓于法律。人的统治,即使是最聪明的人的统治,都没能达到法律般的不偏不倚。由此西方形成了以法治为核心的法治型治理模式,相反地,中国则形成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治型治理模式,导致了王权至上,法律成为了附属,使得人民法治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

(三)“愚民思想”导致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缺乏

“愚民思想”产生了“愚民政策”。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实行愚民政治的基本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存在智力上的差别。孔子将人分为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上知和下愚的差别,必定有一部分人谋道,而另有一部分人谋食,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如此,知识便成为了统治阶层所独有的能力,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能安守本分,甘于被统治的地位,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对政治问题有所看法和参与。在封建专制社会,“愚民思想”从统治者的统治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维护统治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对于历史来说,却是倒退。 没有了知识的下层人民只能对政治抱有消极的态度和依附的心理,因为他们知道国家大事不是他们能企及的,一向是“肉食者谋之”,他们终其一生只求天下太平安稳度日。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一)民本思想

《尚书?五子之歌》最早出现“民本”一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主义就是主张立国安邦必须以民为本,孟子关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自古以来人们最广为接受的对于民本思想精神的表达。《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其中记载了较为丰富的民本思想,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重我民”,“施实德于民”等都表现出周朝统治者重视人民,注重民事的政治主张。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历史的演变中始终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历代君王也在民本思想的指引下主张施“仁政”,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唐太宗曾说过: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保民”、“爱民”、“得民”、“息民”、“利民”、“恤民”的主张都对当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人民自己当家做主,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权利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认清人民群众的政治支持和参与才是国家民主政治的基石,因此,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权利的应有之意。

(二)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

在古代,爱国主义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外族入侵,热爱本民族、本国家的浓烈情感。对民族患难、民众疾苦的忧虑,是儒家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精神,例如南宋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岳飞“精忠报国”的壮举;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多少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这些众人皆知的名句正说明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篇3

关键词:政治文化 意识形态 翻译文学

从近现代历史的角度来看,政治文化因素是制约整个社会文化的基本力量,意识形态的力量和作用深刻的投射到了整个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一词是美国政治学家加里埃尔・阿尔蒙德于1956年在《政治季刊》上发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时首先使用。认为“政治文化”是属于“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指涉着对政治行为和政治评价的主观取向。“政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民族、国家、阶级和集团所建构的政治规范、政治制度和体系,以及人们关于政治现象的态度、感情、心理、习惯、价值信念和学说理论的复合体;狭义的政治文化则主要指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层面所组成的观念形态体系,也就是阿尔蒙德所谓的“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①。“政治文化”不同于明确的政治理念和现实的政治决策,它更关注的是政治上的心理方面的集体表现形式,以及政治体系中成员对政治的个人态度与价值取向模式。进入其研究视野的就不再是纯客观的“活动”,甚至还包括主要关注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如信念、情感及评价意向等。

“政治”是以政治文化的方式对翻译活动施加影响的,即民族、国家、阶级或集团等政治实体所建构的政治规范和权力机制,是通过营造成某种流行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感情来影响翻译活动的,而翻译活动反作用于政治也主要是通过这些政治文化方面来间接实施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文化”是连接政治与翻译的桥梁,而政治意识形态则包含于政治文化中。

政治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文本选择的影响。特定的政治文化会对翻译过程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代,这种制约所表现出来的强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政治目的影响翻译活动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古代佛教最初进入中国,为其推广而用当时政治文化主流意识的道家概念来诠释佛家主张,到近代严复翻译《天演论》,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让封建士大夫接受西方先进思想这副“苦药” 而“别有用心”地裹上一层语言的糖衣,都是这种制约的体现。

以后,中国文学翻译的政治目的变得更明确,倾向选择翻译苏联、欧美进步作家的作品,如俄国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苏联的高尔基,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德国的歌德、海涅,美国的杰克・伦敦、惠特曼,以及大量“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作品。尤其典型的是,中国译者对充满革命激情的雪莱、拜伦情有独钟,而冷落了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桂冠诗人华兹华斯②。从19世纪20年代的“全盘西化”到50年代的“全盘苏化”到90年代的“富国强民”,各个时代不同的政治纲领下,翻译选目和翻译模式无一例外地说明了政治对于翻译文本的选择的巨大影响和操纵。

特别是1949年后,翻译活动被纳入社会主义建设改造的一部分。在外文局以及各官方出版社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下,翻译失去了把各色各样的意识形态及诗学引进来的重要功能,而被来进一步巩固社会文化系统以及加强该系统中的主导意识形态的位置。文学翻译政治化的择取标准使外国文学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小,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俄苏文学、欧洲古典文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占据中国翻译文学的中心地位。而极为丰富的欧美现当代小说,由于在意识形态上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学观念相抵触,被完全排斥在译介视野之外。由此可见,占主流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对译作的选择和翻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政治因素还带来了翻译中的叛逆现象。正如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反映了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一种译作为原作的客观背离。因为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考虑译入国的主导意识,考虑“赞助人”的意愿要求,而对原出相应地“策略性创造”③。这也就是说,不是因为译者自身能力有限理解不了原文,而是出于所处的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行有意识的误译。

关于意识形态,《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意识形态,也称观念形态,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翻译操纵派学者André Lefevére视其为“一种观念网络,它由某个社会群体在某一历史时期所接受的看法和见解构成,而且这些看法和见解影响着读者和译者对文本的处理”④。他在《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一书中阐述了翻译“三要素”理论,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面貌,因为它始终都受到诗学观、译者和赞助人。政治意识形态在整个翻译文学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翻译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被政治需要唤起的,它自然与政治、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没有翻译,就没有意识形态的构建;当意识形态形成之后,又对翻译起着操纵作用,操纵着翻译文学的内容。意识形态下的翻译文学构建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各种处于不同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下,翻译文学有着怎样的不同。在多元系统论的参照下,如何理解近现代不同时期我国翻译文学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翻译经典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它们的文化文学功能如何等等,都值得我们深思。

在近现代许多政治敏感时期,政治形式、政治文化往往是构成翻译文学生成、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生态环境。各种翻译现象基本上是在对这样的生态环境或顺应或违逆、或适应或不适应的反应中得以形成。回顾近现代翻译文学发展历程:在20世纪的大多数年代里,时代的政治需求成为翻译文学择取的首要准则,即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是决定介绍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翻译与政治的特殊关系,无疑是翻译文学发展最为显性的特征之一。因此,在研究上述年代的翻译现象时,应将其摆到与政治文化的关系中加以探讨,即看政治因素对翻译的影响程度,找到近现代许多翻译文学现象的产生根源,以求能对近现代翻译文学做出准确的把握和中肯的评价。

注释:

① Almond GA,Powell GB:《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篇4

一、微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但是高校本身的特点决定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遇到时间与空间的阻碍,无法紧跟当前的潮流,各种信息的传送和获取存在滞后性。但是微博这种新媒体出现之后,恰好可以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些缺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微博获取和最新的资讯,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结合大学生的兴趣进行编辑,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在适应时代潮流的同时也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实现有效互动

在高校生活中,大学生与教师之间往往存在一定隔阂,使得学生无法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的关系更是处于僵化的状态。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课也是以大课堂的形式展开,全部学生聚在一起听教师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的教学事务繁重,没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并不如预期。但是微博出现之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不需要面对面就可以实现思想交流,让学生少了很多压力。由于学生会经常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在微博上,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信息,使得教师可以顺利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育。

(三)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渠道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围绕理论课、党团活动、专题讲座等环节展开,教师的讲解方式也是以强制灌输为主,这种方式本来就过于生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教师利用各种新方法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但是仍然无法获得良好效果。微博的出现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渠道,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创新教育。以往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通过微博可以让这种情况得到改观,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具有生动性和说服力。的内容尽量生活化,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状况相符,如此才可以获得学生的认可,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破传统的束缚,以全新的形式发挥其教育作用。因此,微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

二、利用微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创建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

微博以海量信息著称,使用的大学生也都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与各方合作很难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应该用新的角度审视微博,创建一个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团体,比如高校官方微博、高校各部门微博、教师个人微博等。高校微博作为高校信息的官方平台,可以利用其具备的权威性特点,成为一个引导舆论的基地。全国各个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微博,但是某些高校官方微博常常转发一些新闻作为日常状态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偏离。学校各部门微博应该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个人的微博也在教育团体中有重要地位,能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二)营造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对教师处于尊重而产生畏惧情绪,成为师生之间交流的阻碍。教师可以利用微博随时与学生保持互动,让上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交流彼此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转变自身的观念,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平和的态度面对学生,引导学生树立真确的思想观念。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也可以在微博中与学生互动,不需要逐条回复,但是要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解决。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发起互动,比如校园选美投票,让学生们挑选出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女学生,这种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此重视。

(三)加强微博文化监管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

前言:

目前大众文化对我国的社会文化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有成为我国主流文化的趋势。自然也包括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难以忽视的重大影响。大众文化和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间具有一定的矛盾,但也保持着一定的一致,这就要求我国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勇于创新。

1.大众文化的性质

1981年大众文化的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它是构成我国当代文化的总体格局组成的重要部分。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是我国当前文化系统的四个主要部分。大众文化与其他的文化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大众文化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市俗文化,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领域,它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联系但又不属于谱系关系,其自身的特性并不是隶属于其中的某种文化形态。

1.1商业性

从运作的方式来讲,大众文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发展和运作,它蕴含着商业化的内容。大众文化产品在进入大众消费之前,与许多的商品一样均要通过商业化的宣传、广告和包装,来刺激大众消费的欲望,进一步扩大大众文化产品的诱惑力。

1.2通俗性

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相比较而言,它在市场占有量和总体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人们现在依据电视的收视率来评价节目的好坏,它充分体现了数量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1.3娱乐性

大众文化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一般文化品味,满足社会大众对某方面的文化需求,这些都是大众文化娱乐消遣性的表现。但是,大众文化的这一特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消极问题,例如大众文化所宣传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就会造成众多的消费问题。

2.大众文化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大众文化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使主流文化得到内容与形式上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我国主流文化的重要旗帜,它主要依靠从大众文化中所汲取的养料来更新和发展自己。大众文化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且博弈,既冲突也融合。

2.1大众文化与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

首先,大众文化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的。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角度出发,其面临着学校到社会、学生到社会人等多种转变,弹门的求新、求知和求乐等思维特征与大众文化“不谋而合”。其次,大众文化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提倡创新精神的。虽然大众文化是批量性、复制性制作生产的,但是,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尊重并支持原创的东西。大学生的行为比较前卫,思维活跃等特点决定了其参加大众实践文化的积极性,和重要实践主体,为大众文化增添了新的面貌。再次,大众文化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具有人性化的理念。由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由传统化的灌输说教逐渐转变为人性化的传授。最后,娱乐功能是大众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强调的。将文化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相结合,使其向寓教于乐的方向发展,实现被容到形式的根本文化变革。大众文化以遵循现实为原则,将快乐作为人生应有之义,这也是人们心理需求的基本展现。

2.2大众文化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在大众文化较为发达的年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弘扬的崇高早稻了平庸的大众文化的弱化。例如,湖南卫视的“超女”和“快男”等娱乐性的节目,总可以吸引无数怀带一夜成名之梦的男女参加海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弘扬的崇高的文化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难以避免的与大众文化的自发性相冲突。

大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强制性政治说教与思想灌输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的中心地位和大众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化倾向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大众文化与商品的消费意识消解并侵蚀了社会群体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追求以及其对主流的意识形态的认可度,这造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在边缘地位的停留。高校学生只乐于接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缺少对政治理论课的热情

2.3大众文化为高校思想机遇提供了发展机遇

大众文化的传播极其广泛,信息和知识的传播的周期与时间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了解世界的渠道和方法都是从前不可比拟的。大众文化为我们打开了高校思想教育的新局面。它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有利条件,它赋予了学生积极的主体意识。

3.在大众文化的背景写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虽然当今的大众文化已经被当做大学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强行遏制大众文化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反方向的作用。

3.1认清形势,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大众文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官方的意识形态主导文化,大众文化不利于我国社会所倡导的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和社会理想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重要的机遇,起到了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大众文化的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也极大的提高了高校对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笔者通过对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分析,阐述了大众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巨大影响。以此,为大家充分认识、利用大众文化思想政治因素积极的一面,充分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海龙.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再认识.学理论,2010,4.

篇6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网络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取得的一个划时代成果,使人们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环境,促使他们关心世界、关注社会。同时,开放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便捷的获取异域风情文化的途径,结合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层次人的思想等因素,催生出多样的文化思想,众多此类思想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再加以融合,逐步形成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1.网络文化的定义。

百度百科对网络文化是这样定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一般来说,人们经常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看待网络文化: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

综上所述,可以将网络文化描述为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一定的表达方式,传播大众思想、领略各地风俗民情、探究异地文化,并可以表达自身的意见观点,宣泄个人的情绪,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是一道崭新的文化风景。

2.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交互作用发展而形成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网络文化具有广泛性。网络具有跨越时空的特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模式。网络文化完全突破了其他文化的局限性。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全球最新资讯,接触和感受各地的思想文化。

第二,网络文化具有包容性。网络是世界性的,没有国界、民族、语言、等因素的隔阂。从接触对象来说,无论你是家产万贯的富翁抑或是一贫如洗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和阶级尊卑,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上网交流、访问,共享网络文化。从内容上来说,网络文化是多样丰富、五花八门的,不仅包括各地风土人情、世界时事政治、各派文学艺术、最新科技前沿、军事发展等文化,还存在不少反面、低俗、等有害文化,所有的这些均可以网络文化这一形态存在并传播。

第三,网络文化具有互动性。网络与书籍杂志、电视传媒和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在传播方式上有极大的不同。传统媒体多被某一机构或群体掌握,掌控者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以由上而下地以金字塔式形式来对广大民众进行传播影响,受影响者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但是网络文化则改变了这一模式,网络为每个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对话平台。每个人既是信息主体又是信息客体,既是信息的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无论你身份、思想信仰和地位如何,只要接入互联网这一平台,便可以平等地从事信息文化的制造、交流与使用。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地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

第四,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络空间与平时生活的真实空间是相互区别而又独立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存在形态,是以虚拟的电子信息为介质的,在这种虚拟空间中快速实现实践、互动和交流。每个人在进行网络交流时都不一定会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知对方,甚至有些时候大家故意隐瞒身份,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处于一种虚拟环境。因此,网络中任何东西都可能非现实的,包括你所见到的图片、文字。

二、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在校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思想特征因受到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因此,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对如何更好地将其教育成为理想、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思想方面。

在思想方面,呈现出意识多样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主体意识增强的特点。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发展世界化及我国社会经济模式多样化、收入分配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大学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同时,大学生价值取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体人生价值观正被部分大学生接受,他们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陶醉在个人世界中,淡漠了个体责任意识、相互协作意识、集体意识。

2.道德品质方面。

在道德品质方面,道德观念多样化,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一致。随着全球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单一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西方道德观念的强烈冲击,形成多元道德观念并存的局面。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是受多元化道德观念冲击最大的群体。多数大学生既遵从传统道德,又认可部分西方道德观念和规范,尽管两者可能有相互驳斥的方面。同时,一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存在双重的价值评判标准,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道德要求存在二重性,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较高的道德价值标准来评判别人,而以个人主义的道德价值标准来要求自己。

3.心理素质方面。

在心理素质方面,层次性明显,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现在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自幼成长在家长和老师营造的“温室”里,对亲人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心理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较弱。在这一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他们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多重期望,承受来自社会、家人、同事等多方的压力。故此,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出心理问题多发、心理矛盾多、压力大等特点。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1.国外文化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冲击。

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开放性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它可以跨越国界,将世界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各类信息迅速传播,大家共享资源。在校大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有着巨大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接受能力,互联网在使大学生便利地获取国外大量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接触到了许多西方的文化理念,这些意识形态对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来说并不完全适用,显得过于超前或是与目前国情相左。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并未完全具有辨识好坏是非的能力,一般都是囫囵吞枣全部接受,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面临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和巨大冲击。

2.大学生意识失范和道德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社会的形成在客观上可以为大学生接触外来道德意识理念带来方便,从而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提高。但必须看到,在网络文化条件下,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和导向功能减弱趋势明显。网络是一个由电子空间构成的虚拟社会,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和人交流,自由度加大。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大学生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容易忘却自己的责任,丧失道德,极易出现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是一种高科技犯罪,具有危害面广、影响深远、损失严重、隐蔽性强等特点,是网络时代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3.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疏离。

社会学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互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扮演各自的角色。现实社会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的交互作用的社会交往方式。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一种虚拟的特征。虚拟世界的交往并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工具间接进行的,长期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交往,大学生易发生人际关系互动受阻,信任感下降,不愿与人交往,对他人漠不关心,个人主义盛行,这很可能导致一种后果,即少数大学生只愿意在网络中寻求虚拟的完美人生,而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4.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容易腐蚀大学生的思想。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各种合法、非法、有益、无益、真实、虚假等信息未加筛选混杂在一起,这对于正在成长的、尚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甚至误导,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这一特征,使得许多关于西方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信息充斥其中,对于那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却又缺乏自身控制力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西方的价值观念的腐蚀而抛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精神和意志。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网络组织、网民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强网络管理,维护互联网的文明、健康和安全;网络组织应自觉加强自身网络的安全性,防止黑客的攻击,病毒的感染,对不健康内容进行筛选;广大网民应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内容和行为的侵蚀;社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着力研究改善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中心意识。

我国传统德育的最大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将老师放在中心地位,学生被视为教育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授予的内容。高校德育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迎接网络文化的冲击,就应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现代教育理论愈来愈强调教育对象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受教育的人必须明白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逐步转变其教育观念,以自我为中心地进行学习。

2.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面对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我们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用先进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引导教育大学生,用积极健康的文化资源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高校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未来的网络化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004年,在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防止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搭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运用校园校报、新闻资源、广播、电视台等资源,结合信息技术,搭建出一个能良好体现出导向性、充满正能量的交流学习平台,使大学生了解网络的魅力。其次,高校还可在网上举办网上征文、设立谈心室、开办电子刊物等,逐步把网络建成重要的德育阵地。

(2)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和管理。根据现状,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规范和控制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建立专业的教育队伍,定期对校园网进行清理和抽查,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减少校园网络的不文明现象,预防网络犯罪,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网络环境。

(3)丰富校园网络内容。迎合学生所需,办好高校主流网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多探讨一些大学生关心的大事件、国际新闻、文体娱乐等方面的素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

4.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入基层是了解社会、磨炼意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方式。因此,面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知行脱离的现象,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在丰富其业余生活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将来担当新的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还可以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之余,举办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高校“网虫”走出网上世界,回到现实当中,发展其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分析研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利用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孟静雅,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建构中的风险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0(1).

[4]张再兴.十年:回顾高校网络思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1-30.

[5]杨丽艳.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77.

[6]张健敏.互联网潮流与未来.上海信息化.2006,(6):80.

[7]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145.

[8]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1:134.

[9]王欣.当前我国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段晓辉.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11]包月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2]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3]马速.浅谈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科技资讯,2010.(13):239.

[14]杨雅琼.感恩教育: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J].价值工程,2010.3:208.

[15]王蓓.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职业时空,2010.06:25.

篇7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66-02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亚文化”一词最早在1886年以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一直到现在,对它的概念表述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国内与国外有关“亚文化”的研究都是基于“主文化”相对层面的研究。戈登曾经指出,“亚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地域差异、宗教归属、种族背景和阶级地位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综合,从而构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对综合性地影响着它们的所有成员[1]。美国的科恩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亚文化”的概念。从广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指一个文化整体中的各种从属文化,在这些从属文化中,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相吻合的,也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不相吻合的,而与“主文化”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同一“亚文化”,与“主文化”的价值观不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不良“亚文化”。从狭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专门针对不良“亚文化”而言的,主要强调与“主文化”之间的不同内容,如存在于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的与“主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从不同的侧面对“亚文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对“亚文化”的概念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我国的学者朱力就比较认可美国学者科恩对“亚文化”的概念。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另外,我国学者王荣科从政治“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政治“亚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性,同时还包括与自身相关的各种“反文化”[2]。

(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帕森斯最早提出来的。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青年”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比较早,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它的研究中,认为“青年”一般是指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因为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在我国是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且包括了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包括在十八岁至二十多岁之间年龄的在校大学生。

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方面的影响

文化环境一般是指一系列客观要素的综合,这些客观要素是受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意识形态所支配。这些客观因素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文化环境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有一定差异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大学生的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综合。

(一)青年亚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环境内的构成成员及其活动发生直接的关系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里,“青年亚文化”不仅是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也是由一些实体所生产出来的。如作家,创作“青年亚文化”文本的作家往往都是一些表达能力极强的。他们有些是一些非常极端或者另类的方式创作引起关注,有些是以反叛主流文化而获得知名度。经过网络炒作和宣传之后,这些作家很快就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们所崇拜的偶像。如郭敬明和韩寒,他们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低于娱乐圈的明星们。

(二)青年亚文化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产生连锁反应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主文化”一直是占据主流,但是“青年亚文化”也与“主文化”同时并存,彼此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主文化”力图采取各种方法去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不断地对高校的“青年亚文化”进行渗透,并与“主文化”进行对抗,在不断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鲜明风格。但是“青年亚文化”又不能跳出高校“主文化”的大框架,它必须依赖于“主文化”才能不断地生存下去,因此,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青年亚文化”最终会被高校“主文化”所融合,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严重干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特色国情要求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去教导广大高校大学生。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干扰与冲击,影响了我国广大青年受教育者的认可与接纳。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要受到“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观的严重干扰。1、目前“青年亚文化”中出现不尊重历史、虚构历史以及扭曲历史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影响巨大,使得很多高校大学生不能客观而正确地对待我国的历史;2、“青年亚文化”中的消极观念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如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规划,缺乏理想和信仰,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攀比心理严重,物质欲望强烈等。受当今社会“青年亚文化”中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现象往往使得高校大学生变得很迷惘,并逐渐迷失自己。

(二)青年亚文化弱化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阶级性,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有些国家不直接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号直接对自己的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相关的国民教育里往往一定会体现其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阶级、政治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面非常明确,主要就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意识形态方面教育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强调思想。之所以坚持,1、因为它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被我国广大人民所广泛接受;2、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政权决定了我国要坚持,并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化的重大口号。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我国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引导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它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历史必然性。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推广以及到被广大高校大学生所消费,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被人操纵的印记。它主要以广大青年为主要切入口,借助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比较宽裕的物质购买能力,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网络传媒等,对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青年亚文化”弱化了“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使用一些“即时性”的感官刺激来引起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主文化”中,出现很多“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与“快乐男声”选秀比赛,它在我国的主流媒介中迅速有了知名度。“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广大高校大学生采取实际行动,而这种需求其实不是我们人类的真正的需求,而是虚假的的需求,这种虚假的需求会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产生消极影响。

四、结论

“青年亚文化”现象在中国社会不断涌现,并且深深影响着广大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刻认识到“青年亚文化”这一文化形态,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所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 思想政治 工作

一、“务虚”作为一种领导思想和工作方法,是“务实”的重要依托

(一)“务虚”是经营人的思想工作的突破口。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思政工作的“务虚”应该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历史上很多名人志士就非常重视“务虚”的工作。据史载,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十分重视务虚工作的统治者。李世民的务虚,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就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法,通过与文臣们的促膝相谈,讨论学问时事,在其干部队伍中形成一种善于思考天下大事,勇于进谏规讽的浓厚风气,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这是形成“贞观之治”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思想工作本来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千奇百怪,有多少个人或许就存在多少种思想。因此思政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例外都在“以人为本”上狠下功夫。而人的思想的工作大多数是以一种感性的情感因素存在的,往往不只是用钱或物资来决定的,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务虚”某种程度来说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务虚”是解决“少管一点就能多管一点”的重要手段。作为政工干部,我们在想问题和解决事情上,光靠一个人关在屋子里面想不行,有时仅仅就事论事也不行。除了走出去调查研究,还必须经常同人交谈,以相互启发,获得新的思想资源,有时还可以海阔天空,这有益于拓展思路,或者把一些未必成熟的想法交给他人去琢磨,以求丰富和完善等等。总之,思政工作的“务虚”从形势上来说是多种多样的,不拘格式,虽然看起来似乎没有实打实地去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但却能够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和智慧经验;虽然看起来没有和具体实践扣得很紧,但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总结实践的能力。所以,务虚在工作中很管用。涉及的事务越是方方面面,碰到的问题越是复杂难办,越是需要触类旁通的宏观思维去统筹考虑和解决,务虚所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关键。

为什么说做好“务虚”的思政工作是解决“少管一点就能多管一点”手段和方法?究其原因在于“务虚”的工作看起来没有实干,实际上却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虚”中产生了效力。

二、恰当运用好“务虚”的工作方法,创新升化思政工作指导作用

(一)务虚是为达到务实的目的。从“务实”与“务虚”的密切关系可以看出,要想做好思政工作,既不是单纯的“务实”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务虚”过程,而只能是“务虚”和“务实”相互融会、相互推移、整体上升的矛盾运动。从我们当前的情况来看,怎样转型?怎样推动精确经营?怎样创建好学习型组织?等等急待解决的问题都是我们“务实”的所在,而无论转型也好,创学也罢,都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推动,这就涉及到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与精神振奋等“务虚”的内容。首先,我们说转型,当前最为关键的是业务与服务的转型,新业务的推广与服务水准的提升,不管哪样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在里面,所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却是一项很重要的“务虚”工作。

从组织学习来说吧,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是虚的”,甚至有些人总觉得如今工作这么忙,任务这么重,实的还干不过来,哪有时间玩虚的,有了时间再安排学习吧。在这种思想认识的支配下,各类学习被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事实上,无论是员工的学习也好,还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都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虚”,不学理论,不学基础知识,那么在实践中只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全然没有一点把握和方向。前不久,省公司组织了一个“三项学习”网上培训班,由于是党群部组织,所以笔者一直认真督导此项工作,所学内容很丰富,而且很实用,也有很大的实效性,然而从整体的学习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没精力学、没时间学。所以这是一种在认识上的错误。试想,若没有业务及理论等基础知识作为根基,又如何能在经营与管理中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想有“决胜千里之外”的实战本领,同样需要“运筹帷幄之中”的筹谋,只有将虚的执行到位,才能解决务实中“实干”的问题。所以讲究务虚,善于务虚,同样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务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篇9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文化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关键性的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

1.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些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相应的文化标准。学校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因此,校园文化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精神面貌,这具有较强的时代要求与时代特征。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能够引导众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校园文化是在一种环境中发展而来的,它能够教育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传统价值观已经被颠覆,因此这更要求大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树立与时展同步的正确价值观,这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校园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

为了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效性,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增强其感染力、渗透力与吸引力,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课余活动与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它在特定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培养出一种专业精神和作风,促使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与价值标准,进而激发其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校园文化都是直观易懂、生动形象的,因此,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生动起来,还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不再那么单一乏味,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更容易被人接受。总的来说,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将校园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与行动。

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引导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的群体,对相关的文娱活动与文化艺术具有很强的兴趣,高校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群体意识,还可以使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与思维方式。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大学生的行为倾向以及价值观形成一种较强的导向作用,而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开展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以此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大力强调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在几代人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于学风建设与校风建设,要根据校园的办学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例如,创建本学校特有的校徽、校训、校歌等,并使这些独特的精神文化深入广大师生的心中。现阶段,多数历史悠久的高校已经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创新了学校的校训建设,这在规范师生行为、团结师生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校园物质文化来说,应大力保留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与建设,从物质文化中彰显校园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3.激发广大师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通过单纯的理论学习或者由某个专门的部门便可以建设好的,更不是依靠行政部门的相关强制性要求便可以完成,它需要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让学生从中获益,而且也能够让教师从中受益。基于以上因素,学校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性,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为建设校园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良好的校园文化必定是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才能完成的,那种认为只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便能够建设好校园文化的认知是十分狭隘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理论学习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纯粹停留在课堂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无法调动起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的,必须走理论联系实践的路线。大学生属于热情洋溢的群体,通过举办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校运会、校园文化节等,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展示出他们的良好精神风貌。

4.利用校园网络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得到广泛普及,各大高校已经建设起属于本校的校园网,对网络的利用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园网络也是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校园网络必须以思想为基础,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的伟大旗帜,坚持与时俱进,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导向。在通过校园网宣传校园文化时,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政策以及方针,用理论来武装网站。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学生与教师个人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同样,它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极大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政治文化;公共政策;公共行政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7-0042-03

一、政治文化与公共政策

文化就其核心来说,首先表现为包含思想、意识、感情等在内的精神形态,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首先也是从这里展开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一经进入人类实践和实际生活过程,它们便首先显示出表现意义、指明目标和揭示价值等作用,使人能够理解其创造性活动的目的、动力和价值”[1]。作为一种观念范畴,文化一词一旦与另一个现象或事物结合,不但其本身是可以、可能认识的对象,更关键的是它总是起着认识论意义上的作用,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架起桥梁,为描述、解释主客观世界提供一种分析框架、一种模式或一种图景。比如公民文化,它是建筑在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基础上的现代文化,它标志着人由自在自发的自然状态逐渐成为自由自觉的主体。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自主自律和自由自觉的理性精神;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个性、参与、创造、开拓;在共同体生活中,表现为社会责任和社会主义公共精神。[2]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感情、信念和价值的总体倾向。政治文化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常在两种情境下使用。一是被研究的对象,二是被当作一种分析视角或工具。在公共政策研究框架里,政治文化可以被定义为特定的社会文化中见诸于公共政策运行时所体现出的态度、感情和价值信仰,也即狭义的政治文化概念。其主要体现为三部分:一是态度,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和活动的观念,包括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功能、作用、结构等的观念。态度可分为认识和评价两部分。认识是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活动的知识,评价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活动有效性的肯定与否定;二是感情,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和公共政策运行的感情。感情可分为信任与肯定、厌恶与敌视两大类。前者指对公共政策体系及其活动的赞同性倾向,后者则是否定性倾向;三是信仰,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和公共政策运行的信念、所持价值观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学说等。这种信念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其一,公共政策目标方面的信念,这类信念确定了公共政策活动的原则和标准。其二,公共政策理想,就是希望公共政策系统和公共政策运行能达到统治者和社会成员所期望的某种状态。

公共政策是政府、政党或其他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公共政策问题,制定并执行的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是政策主体对社会价值的一种权威性分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公共政策研究派生于政治学,意在从规范意义上探讨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通过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对国家、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进行研究,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询。公共政策涉及对行为的管制、组织官僚体系、分配利益行为等[3]。政策的运行受到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二、政治文化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

政治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杠杆。政治文化是社会制度诞生的前提,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基础。政治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决策和制定政策的过程,政治过程的结果和最终成型产品是政策,政策受到政治文化的制约[4]。政治文化影响着公共政策体制的塑造,也影响着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调整、终结的运行过程。

第一,政治文化影响公共政策体制的塑造。从规范意义上说,政治文化是社会理想、信仰等见诸于公共政策时形成的政治理想、信念及学说,表现出特有的规定性色彩。这种理想信念直接并总是体现为公共政策应该是什么,应该干什么,政策目标如何确立,应该为哪些人服务,应该将什么资源、将多少资源分配给哪些人,公共决策体制在什么意义上建立,应当具备怎样的功能等。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曾就此指出,研究政治要特别着眼于政府体制背后的意识形态以及政治过程的运转。特定社会的人们正是从自己的价值观、信仰、态度、情感等因素出发,来选择特定的公共政策体制、结构和运作方式的[5]。如果公平、无差别、信赖政府等理想信念是某个时期的主导性政治文化,通常该时期的公共政策体制表现为强力汲取-分配资源型体制。如果一个社会倡导自由、起点平等、个人选择优于集体选择,通常其公共政策体制会被塑造为注重参与、扁平化、倾向权力下移与外移的公共政策体制。如果一个社会奉行国家或政府只是一种必要的恶,则通常会设计以限权及监督等相应的制度安排。当然,任何社会的政治体制包括泛义的政策体制必然最终是由其经济历史地决定的,政治文化对公共政策体制只是具有相对的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

第二,政治文化影响政策运行过程。对于公共政策,其过程可界分为输入、转换、输出三个相互作用的阶段。输入和输出是政策制定系统同政策对象之间的交换,转换则是政策制定系统对输入信息的消化和对输出的执行。在输入阶段,进入政策制定系统的输入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要求和支持。要求是政策对象对政策制定系统提出的一系列需要解决和保障的问题,支持则是对政策制定系统的权威、合法性、能力等表示出的肯定与否定的一系列态度倾向。在要求层次上,政策对象所提出的问题总是与其所信奉的文化交织在一起进入政策制定系统的。比如股市高涨时,人们会担心政府打压。而当股市低迷时,人们又要求政府救市。在支持的层次上,文化所显示的意义就更加明显。支持彰显着人们对政策制定系统的态度,而此正是政治文化的表现。文化可以塑造顺从者、旁观者,也可以塑造参与者及批评者。对于顺从者、旁观者来说,政策制定系统得到的输入是支持。对于参与者,则具有两种可能:支持或反对。当政策制定系统符合、顺应了政策对象的意愿时,表现为支持;反之,则表现为反对。对于批评者,则总是对公共政策持质疑态度。

在转换阶段,对要求及支持的转换是在政策制定系统内部进行的。它以政策输入为始点,由确定目标、进行决策、组织执行等一系列活动组成。这些活动在行政文化的意义上,可以视为适应、消化、沟通等一系列过程。适应是对输入信息的反映,其有两种类型,一是顺应。即当输入信息同政策制定系统的规范、原则基本一致时,政策制定系统能够平滑地接受信息,并迅速转入消化阶段。二是冲突,即输入的信息与系统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实质是由于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即客体所居于的不同文化信息源带来的认同差异间的碰撞。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系统对政策对象所输入信息的适应就成为相互间在文化上的和谐化过程。当冲突转变为和谐后,政策活动转入消化阶段。消化即是对输入信息的进一步理解,是确定目标、进行决策的过程。由于输入总是与文化相联系,因此理解实际上也是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政策制定系统对政策对象的文化意义理解愈深入,则对其输入的信息理解也愈深刻。

沟通可以视为政策的执行过程。在系统内,沟通意味着次级政策制定者或政策执行者对决策者指示的主动接受。在系统与对象间,沟通则意味着主体与客体间达成的和谐,以及客体对主体活动的认可;在输出阶段方面,政策输出实际是在两种情况下进行的:一是评价,即人们对政策结果的评价。任何政策活动总是为政策对象即客体服务的,否则政策活动就失去其依归和合法性。其服务情况体现为政策客体对期望的实现状况和需求的满足状况。人们对政策的评价总是在某种先在的观念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先在观念中的很大成份与文化成见相关。也就是说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总是戴着某种眼镜。二是控制,即对输出在文化走向上的控制。政策制定系统作为国家意志的表现,公共权力运行的体现,其对社会文化的适应不完全是被动的,其输出总是在寻求适应社会文化的同时努力体现政策主体特别是高层决策者的意志。当两种观念发生冲突时,政策主体往往通过引导、说服、强制、动员、激励、约束等方式控制社会文化中的某些超限度增长、失调和变迁等情况,从而有效地控制冲突。

总之,政治文化因其规范性及历史的传承,影响、规定着特定社会的公共政策体制及其过程,从而对公共政策产生作用。

三、政治文化在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功能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不管其具体内容和类型如何,通常都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并据此形成政治文化的导向机制,制约和引导着社会政治生活走向和政治行为指向。上述主要是对政治文化影响公共政策的规范分析,论证的是其为什么能影响公共政策。基于上述讨论,就可以分析政治文化在公共政策中的功能,即它是什么。在公共政策活动过程中,政治文化体现为下述功能: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认同政策体制机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政策体制及政策的合法、合理性是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发挥的前提,而政策系统能否得到社会对其合法、合理性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系统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政治文化,更具体地说就是政治文化蕴藏的政治从而行政理想所体现的那种特殊意义。正如阿尔蒙德所言:“国家内部或国家之间选择倾向的不同,可能来自不同的理想结果,或者来自有关怎样实现这些结果的不同理论,也来自对现实社会中现有社会条件的不同认识。”[6]

第二,具有沟通政策共同体关系的功能。政策共同体之间关系包含着政策系统与政策对象,政策系统内部团体与团体、人员与人员、团体与人员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政策共同体之间关系是保证政策系统及其活动正常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种关系的沟通如何,直接影响着系统及其活动的有效性。沟通如何得以有效实现,与行政文化紧密相关。如前述揭示,政策系统开放性程度越高,沟通愈容易达到,诸政策主体与客体相互理解和认同感越强,则对政策系统及其活动的认可程度越高,沟通越容易实现。而开放性、认同感等都同社会理想、文化模式、生活方式等相联系。反之亦然。因此,政治文化是实现沟通的基础,也是沟通中的主要内容。

第三,具有影响决策者行为的功能。在影响决策者的诸因素中,政治文化有很大的作用。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在分析政府决策行为时,曾列举了七种决策者受制约因素:“他们当前的价值观、态度、期望和信息;他们早期的或更深层的态度、信仰、价值、意识形态、个性结构和倾向;与决策者有某种关系的其他人的价值观、态度、期望、信息、信仰、意识形态和个性;决策者达到其地位的选择、录用或进入的过程;他们遵循的决策规则、政治结构或体系、社会其他机构;通行的文化,特别是政治文化;影响文化、制度、结构的历史事件等等。”[7]这些因素很好地说明了政治文化对决策者所起的作用。政治文化影响着决策者的价值前提,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决策的方式。

第四,具有影响政策执行的功能。政治文化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政治文化影响政策执行的组织性。政策执行者之间能否有效地协调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文化。如果一种政治文化倾向于成员间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那么政策执行的组织性就很强,相反政策执行中的离心倾向就很大。或者呈现内耗格局;其二,政治文化影响政策执行的效率。政策执行受制于政策人员的热情和态度,而热情和态度与政治文化直接相关。在一个文化认同性强的政策系统里,政策人员的热情与态度同政策系统成正相关的关系,此时政策人员从事政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行政效率高。反之亦然;其三,政治文化影响政策执行的运作规则。政策执行的运作规则与政治文化相关。在强调严谨、科学、程序、尊重知情权、重视权利主张和权利救济的文化背景下,政策执行往往是按照严格的程序运作的。而在因人行事、自由裁量权少受监督限制的文化背景下,政策执行的随意性往往很大。

第五,具有影响政策凝聚力的功能。凝聚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趋向同一的倾向,它与人们的信仰、态度、价值观等密切相关。当政策系统的原则、规范、要求等与政策主体及客体所持有的信仰、态度、价值观等一致时,政策系统就显示出一定的凝聚力,高度一致时则很强,基本一致时则比较强。相反,当政策系统的特性与政治文化间的距离很大,甚至相悖的时候,政策系统就缺乏凝聚力。政治文化对凝聚力的影响还表现在政策决策者与政策执行者之中,政策决定者作为政策系统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原则、规范和要求,当这些要求与政策执行者所持有的观念一致时,或者说其要求能够被其成员所认可和接受时,政策执行者的影响力就增强,政策系统的凝聚力也就相应提高。反之亦然。这也可以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提供一种解释。

政治文化在公共政策运行中的功能作用表明,政治文化总是与一定时空条件下公共政策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文化以其自身所蕴涵的政治意识指向、政治心理倾向以及政治价值取向影响并制约着各个国家的政策运行并发挥其功能作用。因此,推动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政治文化创新与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燕.文化释义[J].哲学研究,1996(9).

[2]贺良林.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J].新西部,2007(9).

[3]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43.

[4]孙西克.政治文化与政策选择[J].政治学研究,1988(4).

[5]波普诺.社会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