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从众心理 消极表现 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18-021 定义
1.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我国学者宋官东……认为狭义从众即个体因多数人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广义从众则是主体因客体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
1.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语言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心态、主动思维和跨文化意识产生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应用,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作出合适的反应。”
2 英语课堂上从众心理消极现象
从众心理在大学生英语课堂上有很明显的表现,这些表现对英语自主学习产生了或消极或积极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大体而言,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这里主要谈谈从众心理在英语课堂上的消极现象及影响。
在大一新生的英语课堂中,老师提问时,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教室里就像有乱风吹过,学生们的头从不同方向彼此观望。观望的结果当然令人失望:无人举手,也没人直接回答,即使他们中有人知道答案,即使他们也有回答问题的冲动。他们缺乏突破群体的勇气,受制于群体氛围。他们当然不去思考这样做的目的和原因,也不推理这样做会产生的结果。只是因为,他们首先要找到举手的理由,这个理由当然不是他们会或是不会,而是有没有其他人先举手。这是群体从众心理的明显例证。类似的情况还有:读书时,整班学生都习惯于默读;当老师强调朗读时,学生们要做的不是立刻放声朗读,而是等待片刻,再等待片刻,然后有一两个微弱的声音在教室缭绕,再渐次有人响应,这样酝酿良久,才有朗读的模样。讨论时,如果有一个小组先开始讨论,其它小组就会顺利开始;如果没有哪个小组先开始,其它小组就都处在静观其变的等待中;学生有问题时,如果有一个同学敢于先发问,其他同学就会陆续跟随,如果没有人突破这个氛围,大家就都默不作声,宁愿把问题闷在心里。群体性影响之强大可见一斑。另外,学生们在刚入大学时,大多都受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学习热情比较高,从听力、阅读到写作,都比较用心。而一旦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他们中大多数就几乎完全放弃英语学习。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大型英语比赛中,新生总能超越老生。这是从众心理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的典型现象。
按照庞勒在《乌合之众》中对社会群体的划分,学生属于同质性群体中的b类,即身份团体。身份团体是“由职业相同的个人组成”,他们有“相似的教养和相当一致的社会地位”。对于中国大学生群体来说,从众心理所产生的消极现象十分普遍,且很严重,他们延续中学时代高考指挥棒下的被动情形,而很难突破。恰如豆子长期被埋在土里,他们有冲出土地表层的愿望和冲动,但其勇气像是退化了的翅膀,缺少飞翔的技术和力量。呼吸新鲜空气的豆芽娇嫩美丽的状态是这个群体产生的形象幻想。对于英语学习,他们依然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尤其在英语课堂上,大学新生一般都会惯性地表现出令人窒息的焖鸭状态,而一旦这种状态得不到及时引导和纠正,就会变成一种群体性格,而很难改变。这种群体性格很需要英语老师给予及时的助力和刺激,使群体性格出现良好的改变,而且越早越好。一定要做到及时引导,才能促使他们采取一致的积极的群体行动。群体采取什么行动,“取决于刺激因素的性质。”英语老师则是最为直接的刺激因素。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方法比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重要得多。
3 英语课堂上产生消极从众心理的原因
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摆脱群体压力、进行自我判断的天生愿望,然而,当处于群体中时,他们一般都会屈服于集体性格,表现出对自己的极力压制,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意志,放弃自己的个性。从众心理有迹可循:英语基础不好,自信心不足,因而怕犯错误而出丑, 或者虽则优秀,但却怕出众而惹人嫉妒,怕枪打出头鸟,于是惯于采取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与群体取得一致以获得认可,与大家保持一团和气,以免特立独行,惹来非议,以获得群体的赞许和认可,这或许是自中国孔子以来儒家中庸传统文化的影响;或者对任课老师反感甚至厌恶,故意做出不理会的样子;或者对英语课程本身不感兴趣,不乐意学习和思考,因此自然而然地随大流,滥竽充数,蒙混过关;或者他们沿袭中学时代的沉闷气息,惯性地保持着原来的风格。生活总是矛盾的:不从众而保持独立个性的人有可能为群体所不容,最终成为孤家寡人,从众而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人最终会失去自我,成为平庸、弱智、依赖、懒惰的人,而这种人最终会失去创造性、思考力和推理能力,变成人肉机器。保持个性又能为群体所接受,看似矛盾,实际上,使群体集体意识与境界以及容忍度提高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 克服英语课堂上消极从众心理的对策
篇2
【关键词】趋同 心理沉默的螺旋 第三人效应
认知行为主义认为:“人们不只是由外部事件塑造的有反应性的机体,还是自我组织的、积极进取的、自我调节的和自我反思的”。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环境的制约,还有自身内部的情感的、认知的和生理的因素的制约。
基于这个观点,认知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假设。根据该理论,个人的行为是内因(信念、期望和思维等认知的、动机的、情感的和生理的因素)和外因(如奖励、惩罚和各种环境变量)共同决定的。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内外因的力量对比,当内因力量强大时,个人行为的方向更多的趋向内因的方向;当外因力量更大时,个人行为的方向更多的趋向外因的方向。
通过这一社会认知模型,我们对个人行为的分析应该从内心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三人效应正是一种基于内心的“反抗性”的心理――对自己判断能力的肯定,对独立性的坚持,对个人喜好和经验的保持,对他人态度的批判性怀疑,这种心理对于应对大众趋同心理以及沉默的螺旋现象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意义。在大众传媒影响力如日中天的今天,第三人效应的研究对于不盲从于大众传媒的宣传、保持个人的独立精神;对于保持意见的多元化有积极意义。
一、趋同心理与第三人效应
趋同心理,心理学中又称“从众(co-
nformity)”心理。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合群倾向,这种心理使得个体产生放弃自己与群体意见或规范相抵触的意识倾向,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相反的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根据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趋同心理也有内心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原因。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即趋同心理的内因是信息压力。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的外部环境因素来源于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无论是群体内传播还是来自于群体外的传播,都受到群体规范的制约,群体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遵守群体规范所感受到的无形压力,会使成员倾向于对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采取服从的态度。
第三人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菲利普・戴维森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其论文《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中,戴维森教授对第三人效应下了定义:“在说服传播环境下,群体中的个人会认为说服传播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大于对他们自己的影响。”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第一人)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第三人效应和趋同心理都属于社会认知行为。社会认知指的是人们对周围的社会与世界形成认识与了解的过程,包括对周围的其他人、社会中的各种事件、问题与现象的认识与了解。根据定义可知,趋同心理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而做出的判断,而第三人效应是个人对他人态度的推测以及基于这种推测而进行的行为,更多的是来自个人的内部因素。
趋同心理可能导致从众行为,典型的从众行为包括沉默的螺旋现象和多元无知现象。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服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多元无知的概念是1931年由丹尼尔・卡茨和弗洛伊德・奥尔波特创造,描述“一种情形:群体多数成员私下拒绝一种行为模式,但是错误地想象其他大多数人都接受它。用Krech和克拉奇菲尔德的话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一个人相信,但是每个人都认为,每个人都相信。”反过来,这说明有可能得到支持的某种行为模式,在事实上,可能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的。
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基于社会认知的“沉默螺旋理论”和“多元无知理论”在正反两种意见的数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最终导致的行为也不同。在多元无知效应中,反对意见没有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最终导致“虚假”共识的形成,而没有反对意见的存在,该效应的优势意见成为了唯一的意见。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优势意见没有像“多元无知效应”中那样成为唯一的意见,而只是优势的意见,反对的意见虽然相对变小但还存在。
由于没有反对意见的存在,在多元无知现象中,人们基于虚假共识的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沉默的螺旋现象中,虽然媒介提供的优势意见促使大多数人采取了符合的行动,但是也有部分人转向了沉默,而且对于劣势意见(反对意见)的支持虽然少了,但是没有完全消失。如果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正确的、理性的,那么劣势意见(错误意见)的存在也具有意义――“那就是在真理与错误的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如果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错误的,那么劣势意见(正确意见)的存在就给了我们“让真理通过‘公开而自由的辩论’战胜谬误”的机会。因此,在“意见的自由市场”里,反对意见的存在是必须的而且是有益的。
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诺依曼详细地分析了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如何形成日益扩大的螺旋型影响,以及其他人是如何转向附和或沉默的。但是诺依曼没有分析沉默螺旋现象中反对意见的形成以及在优势意见螺旋上升过程中的劣势意见存在的心理动因和机制。而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的工具。
二、用第三人效应分析沉默的螺旋模型
沉默的螺旋理论把优势意见的扩展归结于人们对“意见环境”的感知后,基于群体压力,而选择发表意见还是转向沉默。该理论对于“优势意见”与“劣势意见”的互动过程进行了分析。但是该理论没有回答当接触到“意见环境”时为什么会有“劣势意见”――即反对意见的产生,以及在优势意见的扩展过程中劣势意见相应的较小的增长。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给了我们一个解释的角度,即劣势意见在接触“意见环境”后没有屈服于“群体压力”的原因很可能和他们所持的观点“认为他人更容易受到媒体影响而自己因为有不同于别人的经验和信息而不会受到媒体影响”有关。而个体基于该观点的行动――转而支持劣势意见或坚持劣势意见就是沉默的螺旋中劣势意见产生的心理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沉默的螺旋效应是群体压力和第三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戴维森进一步认为产生沉默的螺旋中“关键时刻的雪崩现象”是基于这样的推理过程:我并没有发现候选党派之间明显的区别,但是其他人可能会被党派A的辩说或形象劝服,认为党派A是一个更好的党,从众心理就产生了。也就是说那些转向支持优势意见的人的心理动机除了群体压力外,也有第三人效应作用的结果。
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充分肯定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对于媒介效果研究由有限效果论转回到宏观效果论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但是同时也指出诺依曼的沉默螺旋理论“过份强调‘害怕孤独’这一社会心理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而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无疑是导致沉默螺旋劣势意见形成、巩固和壮大的社会动力因素之一。这就是戴维森在他的论文《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中论述的沉默的螺旋与第三人效应的关系。
通过对沉默螺旋模型的分析,我们知道在意见表达以及随后的行为中,不仅有趋同心理和从众行为的作用,而且还有第三人效应的作用。沉默螺旋现象是既有政治倾向、趋同心理和第三人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人行为的方向最终取决于这三种因素的相互力量对比。
结语
进入信息社会后,媒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公民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媒介的夹杂着价值观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公民个人的独立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意见表达这一社会心理行为,我们不仅要考虑外部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而且要考虑到内部因素,包括信念、期望和思维等认知的、动机的、情感的和生理等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第三人效应就是一个从内心的信念、可能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角度出发判断事物,进而在该判断基础上进行决策和行为的。在研究个人行为时,不能片面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例如趋同心理和从众行为),而要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与个人内部因素的基础上来对行为进行解释。否则,所做出的解释就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①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5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③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④陶鹤山,《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J].《国际新闻界》,2001(4)
篇3
关键词:3G时代;手机广告;广告效果;广告研究
由于3G技术的应用,人类正走向“实时互动传播”的3G时代。3G时代的到来将使手机广告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艾瑞网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将由2008年的5.3亿元迅速发展为2012年的55.2亿元。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我们坚信,手机广告的未来是美好而令人憧憬的!但是,3G手机广告当前仍未走出传统手机广告的阴影,其效果的优化是困境突围的关键一步,需要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关注。
一、手机广告的定义与分类
纵观国内各类学术文献与研究报告,到目前为止,手机广告并没有一个广为认可的权威定义,大家众说纷纭,谁也不愿接受谁的观点,但又都没能给手机广告下很好的定义。据笔者对手机广告的浅薄研究,结合3G手机的媒介特性及消费者心理与营销方式的变动,冒昧的给手机广告做出以下定义:手机广告是基于手机的个人移动多媒体特性,以文字、图片、二维码、语音、视频及游戏等形式作为信息表现形式或载体,通过各种手机终端有偿的为目标消费者以能够实现实时互动的途径传播产品、服务或品牌信息,从而促使传播的两极主体更好、更快、更多的获得利益共赢的一种信息传播行为。广告学主要研究的是商业广告,笔者也只是就商业型手机广告进行研究,因此,这个定义并不囊括公益型手机广告。3G时代,传统大众传播理论中传者与受众的概念将变得模糊不清,因为3G手机互动性极强,在3G手机广告的传播过程中手机用户、广告主与各类运营商之间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的相互传播信息、产生影响。基于这点,笔者在定义时没有采用“传受双方”的说法,而替之以“传播的两极主体”。
按表现形式可以把手机广告划分为短信广告、语音广告、视频广告、游戏广告、植入广告、网站广告、搜索广告及无线定位广告等类型。有研究者根据手机广告制作、主体的不同特点将手机广告的传播模式分为以下五类:1.以企业为主体的模式;2.以网络内容提供商为主体的模式;3.以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主体的模式;4.以专业广告制作、商为主体的模式;5.基于手机媒体交互性的互动回路模式。[1]
二、3G时代手机广告效果优化研究的三大视角
3G时代,手机广告要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行业地位,基于各种因素优化广告效果从而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广告主的青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3G时代,影响手机广告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手机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传媒市场变动、手机用户结构及消费心理的变化、精准营销与整合营销传播的实践三大方面,这也是研究3G时代手机广告效果优化路径的主要视角。
(一)手机媒体技术变革引发的传媒市场变动
2009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分别获得WCDMA、TD—SCDMA和CDMA2000的3G运营许可,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3G时代。3G技术是变革性的媒体技术,3G时代的到来使手机能够与传统媒体更好地融合,成为名副其实的个人移动多媒体。有学者预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许将来只有一主流媒体,那就是手机。用手机可以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看杂志、上网。”[2]3G手机兼具传统手机与有线互联网的优势,表现出两大特点:第一,用户伴随性更强,关注度更高;第二,传播精准性更佳,互动性更好。
媒体技术变革产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最主要而直接的当然是引发传媒市场变动。同时,由于3G手机是一种个人移动多媒体,它对传媒市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它媒体方面,也体现于其自身。简单地说,3G手机作为一个大类媒体,是一股新的媒介力量,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它在各大类媒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必将日益上升直至独占鳌头。但3G手机也融合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概念于广大手机网民已不陌生,并且3G手机自身又有无线定位、掌上银行等各种新功能,由此就有了它内部的分化。3G手机内部哪些媒体形式会处于优势地位很难预测,可能某些形式会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也可能是“各领三五年”。
广告与传媒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广告都要依赖媒体,媒体的性质、公信力、影响力和受众结构对广告活动及效果的影响十分大。科学的媒体策划能够大量提升广告效果。广告又是媒体创收的主要渠道,是它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媒介生态的作用也很大。手机广告在3G时代如何借助科学的媒体策划提升广告效果,会因为各类媒体形式地位的不断变化而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议题。手机广告的青睐会使各类媒体形式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位,但变化终究还是要发生。比如,当前发展势头良好的是手机报刊广告,艾瑞网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手机报刊广告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5.4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1.2亿元,再到2012年的22.3亿元,年增长率均达100%以上,它占中国手机广告整体市场份额的比例也将相应从2010年的31.0%上升到2011年的37.2%再到2012年的40.4%。不过,谁也不能预测未来十年、二十年手机报刊广告会是什么情况,别种媒体形式广告是否会异军突起。
(二)手机网民结构及消费心理的变化
21世纪的中国社会,公民自我信息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个人权益的保护受到很大重视。传统的手机短信广告是一种强制性接收广告,侵犯用户权利,干扰用户正常生活,以致人们非常反感。2008年,央视“3.15晚会”催生了分众无线的“短信门”事件。“短信门”事件极大的激起了广大群众的共鸣,是手机广告与手机用户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
3G时代手机广告要想获得健康发展,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科学准确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有利于手机广告的精准投放,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提升其广告效果。手机网民结构及消费心理的变化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影响手机广告效果的消费心理因素主要有:1.缺乏信任;2.心理价位;3.习惯性排斥;4.推崇权威;5.从众心理。[3]基于此,可以从以下五大方面优化手机广告效果:第一、提升手机广告可信度;第二、给予消费者优惠;第三、有针对性的投放高质量广告;第四、提供权威认证;第五、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3]但是,在3G时代,影响手机广告效果的消费心理因素将会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动。
艾瑞网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手机网民总体上呈以下特征:1.从年龄来看,主要是18~34岁的年轻人,他们占手机网民的比例高达84.9%;2.从性别来看,男性占主体,比例达80%左右,女性仅占20%左右;3.从收入来看,70%左右的手机网民月收入在两千元以下;4.从学历来看,高中及以下学历占多数,比例为60%左右;5.从职业来看,学生、蓝领、基层管理人员占主体。另外,手机网民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以2009年的调查数据来讲,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华南(32.5%)、华北(21.7%)、华东(15.1%)、华中(14.1%)、西南(8.8%)、西北(4.0%)、东北(3.7%)。不过,变化是不断发生的,对比艾瑞网每年的研究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各类数据都在不断变动。正因为不断在变,所以不断会有新的手机网民消费行为研究课题产生。
(三)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
20世纪80年代后期,整合营销传播(IMC)概念出现,经由唐?舒尔茨、汤姆?邓肯、特伦斯?辛普等知名学者的研究,IMC理论迅速发展并对广告学界和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世纪性的总结与化生。[4]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要旨,是讲求营销传播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组合。[4]未来的营销传播,永远是整合营销传播。[4]在新的营销传播环境下,任何单一的营销传播手段都不可能成功执行营销,全球广告业正经历第二次重大转型,即从综合性广告到整合营销传播。[5]武汉大学黄迎新博士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战略、关系、对话,意思即IMC的成功实践应从战略层面进行,它注重企业与消费者的平等对话,进而发展和维系同消费者的良好关系。
手机广告的直接目的是为产品、服务销售及品牌塑造与维护服务。但是,通过对整合营销传播内核的了解,我们发现,手机广告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变传统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切实满足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及喜好,注重依据消费者数据库进行精准营销,从而达到我们在定义时所强调的“利益共赢”目的。移动运营商在尊重手机用户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合法的利用自身庞大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将是3G时代手机广告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手机广告从主题的确定,到诉求方式、媒体形式和表现风格的选择,都应以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更为消费者喜闻乐见,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提升,才能构建起品牌与消费者长久的、良好的关系。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还要求手机广告必须有内在的统一性,不同广告信息之间不能发生冲突,以形成广告效果的合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手机广告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手机广告能够有效地为整合营销传播服务,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会促使手机广告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结 语
未来几年,在3G技术的推动下手机广告毫无疑问将获得巨大发展。基于3G技术给手机媒体的革命性地位及其庞大用户群,国内广告界已对手机广告普遍开始重视,发达国家先行的手机广告运作也能给我们大量的启示。3G手机广告在发展中自然会出现一些困境,但是只要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去解决,手机广告就一定能够更好、更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慧.手机广告的传播特征及传播模式探讨[J].科技传播,2009(3).
[2]陈刚.对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发展的思考[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5(11).
[3]丁娟.基于消费者心理因素的手机广告效果优化路径研究[J].东南传播,2011(5).
篇4
[论文摘要]当今大学生迷信心理以及迷信行为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泛滥成灾,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生活、性格品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着严重的危害。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现状、危害、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对迷信心理的自我调试的方法。由此期望能够为大学生迷信心理现象的减少提供一点帮助。
一、迷信的定义
(一)迷信的定义
在《辞海》中将迷信解释为:“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如迷信书本迷信鬼神。”从心理学上讲,它是指人们内心中认为对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例如有人遇到困难时,常去求神问卦、算命、抽签、测字、相面、降仙以求解脱。
在我国低层次的迷信观念也有多种形式,可以分为四个系统:第一,鬼神系统,即天神、地狱人鬼;第二,人身迷信系统,其中有生辰的命运,通过生辰八字算命,通过面相、手相、测字预测一生或流年的宿命和运气;第三,环境的迷信系统,主要是阳宅、阴宅的风水;第四,信号迷信系统,主要有鸟语、声响、谐音语等意味的吉凶信号。
二、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两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1.病态文化是当代迷信兴起的根源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形成发展的迷信思想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积淀甚厚,不易一时清除。虽然从开始,我们就把德先生、赛先生从西方请来改造国民的思想,当作富强的希望,竭力宣传它们的伟大神奇,但到今天为止,仍有许多人其实并末真止弄懂科学的内涵,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手段科学精神,人们还所知甚少。多数人所相信的科学,其实是科学的功利和实用部分,是科学的外在形式。人们只相信科学能带给他们好处,但同时又相信非科学的力量也能做到。人们并未从本质上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尚未普及,以感性经验为本质特征的实用理性仍然发达,相信“能见为实”,甚至道听途说不注重实验检验,科学推理,使得许多迷信思想以讹传讹,久酿成灾;也使许多迷信思想死灰复燃。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变动的加剧,市场经济风险,加上我们社会体制、市场机制尚未完善,使整个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迷信思想乘虚而入。
2.社会管理不力是当代迷信兴起的直接原因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地开发和塑造期,也因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但是至今社会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方式来有效抵制迷信思想的传播和迷信行为的发生。同时,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重学习轻思想,重成绩轻素质,重课堂轻课外,重批评轻引导。这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大学生对封建迷信活动的迷恋。教师队伍应对封建迷信保持清醒的认识,但这方面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二)个体原因
1.操纵者察言观色,以假乱真
迷信操纵者善于察言观色,使得迷信行为以假乱真,甚至迷信借助科学,使得公众难以辨别真伪。打着科学的旗号反科学,这是现代迷信的基本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己经享有崇高的威望。传统的迷信如果要继续生存下去,如果要想占领部分市场,就必须变换形式,进行科学的包装,些现代的占术师、算命先生,便精心策划,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方式为自己披上件“科学”的外衣,把占卜、算卦说成是科学预测,重拾封建糟粕说成是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尚未掌握科学方法的人来说,听是某某预测学,便误以为是门与其它学科并立的科学,其实与真止的科学预测风马牛不相及。由于现代迷信以科学的借口出现,常使一些科学索养较低的人们真假难辩,从而把些迷信和伪科学的东西当成科学的东西加以信奉。
2.受骗者轻信、受骗、上当
迷信借助科学的外衣导致受骗者轻易相信,也是迷信泛滥成灾的一个因素。比如来自西方的星座占卜等高科技迷信,背后有一套星座理论做支撑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做铺垫,特别容易吸引大学生。再加上网络和许多青少年刊物的推波助澜,使高科技迷信在大学生中大有泛滥之势。再则,星座、占卜网站或书籍上的一些“预测篇言”利用大多数人的气质和个性都是混合体的特点,归纳出某些共同点,措辞模棱两可,有些大学生看到其中的预测与自己的某些特点相符,就认为书上说得很准,于是对星座占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社会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当预测的结果与自身的经历巧合时,会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使人深刻感到“预测很准”;反之,当出现不准的结果时,人们则常常表现出很容易就忘记这样的预测的倾向。也就是说,人们往往记住的只是预测得准的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预测带给人的心理暗示并形成经验固定下来。从而导致对迷信越来越相信,最终走上受骗上当的结局。
3.模仿和从众心理
据观察,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别人学习得来的,也是别人观察、模仿学习的对象。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比如看到有人发了财,他供奉了财神,自己马上也买了财神供奉起来。幸运车牌、电话号码、颜色或者占星、卜算、风水、命相和鬼神等迷信形式,一般都是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模仿而来的。
4.病态心理作祟
大学生们都受过高等的教育,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渴望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受了各种的挫折和困难,灰心失望,不能接受现实,满腔热血无处洒,英雄无用武之力,渐渐的却只剩下自鸣自怜。由此,外界环境的压力就很容易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产生。事实上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由于病态心理的作祟往往会导致大学生通过迷信行为来逃避现实,而反过来这种迷信心理和迷信行为却又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产生甚至精神疾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阎宏:浅谈大学生迷信心理,构建心理素质的现代化,法制与社会,2007年2月:615-616
[2]徐厚道: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 恋爱心理 调试
中图分类号:G711
从年龄阶段来划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处于了恋爱的“高发期”。在各类高职院校中,学生恋爱现象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了学校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社会经历还不够丰富,心理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恋爱关系,恋爱很可能成为了“甜蜜的负担”,给自身的学业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面对学生的恋爱问题,首先应当给予正确地对待,并对学生的恋爱观和恋爱心理加以积极地引导。只有如此,才能确保高职学生在美好的青春期中绽放出恋爱的美丽花朵。
一、高职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恋爱心理是指恋爱者对于恋爱的认识、态度、情绪等的总称,恋爱心理与恋爱行为息息相关。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对于恋爱充满好奇。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逐步成熟,“三观”逐步形成。在这个阶段中,他们对于未知的领域充满着好奇。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恋爱就是一项以往他们并不熟悉,但是却向往已久的领域。很多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就是要满足和体验好奇的心理。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将恋爱与爱情和婚姻等同起来,而仅仅是一项“游戏”。好奇心理本就是人的正常心理体验之一,但是如果仅仅将恋爱行为的心理驱动力定义为好奇,显然就偏离了恋爱的本质意义,也无法体验到恋爱的美好。
2.在从众心理引导下开始恋爱。从众也是高职学生恋爱的主要心理特点之一。很多学生在开始高职阶段的学习以后,看到周围同学相继开始恋爱以后,便采取“随大流”的心理,也开始投入到恋爱之中。这部分学生对于恋爱的理解和认识是初级和懵懂的,并没有真正了解恋爱对于个人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爱情和道德、爱情与婚姻、爱情与学业等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对于恋爱所需承担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等还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准备。
3.恋爱观充满不稳定性。与很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一定差距,自立和自理能力不强。还有部分学生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导致出现急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恋爱观就充满了不稳定性,不能准确地把握恋爱的时机,容易动荡不定,并易于被外界所影响。
二、高职学生恋爱心理调适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适度调适,是高职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实施学生恋爱心理调适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于恋爱心理调适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恋爱心理的引导和调适,而是将学生的恋爱行为视为“不务正业”,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听之任之,不愿意主动关心学生恋爱情况,并对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困惑给予积极地帮助。
2.调适手段单一。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对学生恋爱心理调适的手段过于单一化也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问题。调适手段的单一化主要体现在大部分教师都采取相对简答粗暴的方式来实施心理调适,动辄采取批评、说教等方式来进行,很少与学生进行平等、轻松地沟通,调适效果十分有限。
三、如何对高职学生恋爱心理进行有效调适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恋爱心理调适,主要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充分尊重高职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在针对学生恋爱心理进行适度调适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恋爱心理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度和个性化的原则,运用适当的心理调适方式,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并引导恋爱行为步入正常的轨道之上。
2.加强教师在学生心理疏导方面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施恋爱心理调适的主力军。但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大部分学生在遇到恋爱心理问题的时候,很难直接求助思想政治辅导员。因此笔者认为,除了要充分l挥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恋爱心理调适方面的作用以外,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利用专职教师队伍,弥补思想针织政治辅导员在人数上的不足,还能够将恋爱心理调适贯穿于学生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调适的效果。
3.利用网络媒体实施心理调适。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除了定期采取谈心和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进行调适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实施实时化和互动式的恋爱心理调适。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与教师保持顺畅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学生将恋爱中的困扰和烦恼求助于教师,教师则要以授业解惑的精神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起因,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与教师进行充分地互动和交流基础上,会逐步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
参考文献:[1]黄莉.高职大学生恋爱心理初探.科教纵横.2011(9)
篇6
关键词:中职生 数学学习 心理障碍 教学对策
部分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学习数学感到困难,进入职业高中后,学习数学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几年下来,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严重影响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笔者在近几年的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认真探索,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1、畏惧心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说得少,表现的机会也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意见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畏难心理。传统教学中,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于等老师讲,而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解决。
3、从众心理。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所以在学生中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他们对同学的发言往往不作深层次的思考,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这种从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4、崇师心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权威者。在学生的眼中,老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崇师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拦路虎、绊脚石。
二、排除心理障碍的对策
1、研究学生,着眼发展。设计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方案,教师看待每位学生都要有发展、长远的眼光,而不是依眼前的情况设计每一位学生。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入学考试数学成绩差距很大。如果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为教学而教学,没有区别对待,那么我们的教学势必走向教条,缺乏生命力。因此,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将学生分类:第一类学生因为在初中未打好扎实基础,而学习职高教学有困难,所以课外要花时间为他们作适当的衔接补习;第二类学生因进入职高觉得比较轻松,因而导致学习松懈,所以在课堂内外要适当提高;第三类学生上职高后有自卑心理,所以大课堂上要作减轻心理负担教育。经过对全班学生作相应措施的分类,根据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数学方案,然后分类指导,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2、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如何激发有心理障碍的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直观教学。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有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讲授椭圆标准方程时,可先让两位学生上台,按住一条线段两端的(焦点),然后老师在黑板上作椭圆的草图,学生易懂易学,兴趣盎然;接着叙述定义,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导标准方程等,效果很好。其次是假设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如观察日用茶杯,问学生为什么要做成直径等于高度的形状?通过分析,既掌握了最值问题的求法,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3、开展分层递进教育,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只是因所选的目标不同,所以成功的概率也不同。我们要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的满足。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搞清各个层次的学生和他们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再次是建立各个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采取分层递进、分类指导的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4、查漏补缺,循循善诱,引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认知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学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漏,对全体学生有指导意义。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评议来表述一个数学概念、一个命题、一个性质、一个定理。不仅有利于检验他们对这些数学概念、命题、性质和定理的掌握,而且其他学生也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通俗的教学语言。如发现叙述不正确,教师可以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作了保证。
5、一视同仁,善待学生,促进学生健全的数学自我意识。不少学生就读职高,数学、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当学生遇到学习数学心理障碍时,他们对师爱的需求颇为强烈,数学教师应对他们倾注爱心,不吝啬的感情投资,使之树立信心,在教学态度上主动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珍惜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从而提高认识,陶冶情操,磨炼意志,有力地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02期。
2、王丽梅《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第10期。
篇7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本文对奢侈品的涵义、类型进行了界定,在对奢侈品消费现状及特点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奢侈品消费动机入手,探讨了奢侈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奢侈品的理性消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心理;面子消费;消费动机
一、奢侈品的涵义和分类
(一)奢侈品的涵义。“奢侈品”(luxury)一词来源于“Luxus”,意为闪闪发光的东西,比如钻石、黄金。关于奢侈品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剑桥高阶辞典解释为乐于拥有的非必需昂贵物品,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则是能够增加人的愉悦和舒适感,但非必需。从经济学角度,奢侈品是相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的,随着收入的增长,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在增长,如果需求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该商品就是“奢侈品”,其恩格尔曲线呈下凹形。社会学上,奢侈品则暗示了地位、身份、高人一等的权利,Berry(1994)在其著作《奢侈的定义》指出:奢侈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奢侈品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范围的,具有独特、珍稀、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综合关于奢侈品的众多不同表述,本文把奢侈品定义为:昂贵的、高品质的能带给人精致生活方式的非生活必需品。
(二)奢侈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奢侈品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尺寸大小,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大件奢侈品和小件奢侈品;按照实体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有形奢侈品和无形奢侈品;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私人奢侈品的公共奢侈品。按照价格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入门级奢侈品,中级奢侈品和顶级奢侈品。入门级奢侈品是市面上普及程度较高的,且有较多消费者的,价格高于其他同功效的一般产品的商品,如香水、衣服、皮具等;中级奢侈品,指的是普及程度较低的,面对较少数消费者的、价格相对更高的商品,如高档珠宝、汽车、名表等;顶级奢侈品,是绝对价格很高,只有数量极有限的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如豪宅别墅、游艇、飞机等。
二、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消费特点分析
(一)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生活还仅停留在温饱阶段,有关生活消费的报道很少。但是从1991年至今,部分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以培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近10年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迅速增长,关于奢侈品的报道不断见诸于媒体: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称,2004年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安永会计事务所2005年的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奢侈品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在1000万-1300万人之间;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奢侈品年消费总额达86亿美元,已超过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作为一个经济处于长期发展,人均GDP1000多美元的国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奢侈品消费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国际奢侈品牌在欧美市场不景气和人口低增长的压力下,纷纷加大在华投资的力度。据国际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品牌中已有超过8成进驻中国。国际奢侈品牌通过举办各种展会、会,开设精品店,宣传其品牌,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
(三)奢侈品消费人群年轻化,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中国奢侈品购买者中既包括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财富新贵,掌握社会权利资源的政府官员,也包括影视明星、企业家,甚至还有追求时尚、消费攀比心理较重的时尚阶层和“酷一族”。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人数众多,构成复杂,但与欧美国家奢侈品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且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的调查,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另外,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集中在25-40岁的高学历、高收入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不到总数的30%。与西方发达国家40-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有明显的不同的是,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的特征。
(四)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不成熟。Dubois等人(2001)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消费者服中的奢侈品牌具有的6个主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极高的价格”,奢侈品消费是一种享受超出社会平均价格水平的消费。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中有一部分被称为“月光族”、“新贫族”,他们收入不算高,为享受消费奢侈品换来的虚荣,往往为购买价格水平难以承受的奢侈品而入不敷出,这是一种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奢侈品消费,它以牺牲未来的生活质量为代价。
此外,奢侈品特别是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中“用消费来炫耀”的心态明显,“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对奢侈品一般不做太多的学习或研究,尤其热衷于在展会中购买。2005年10月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吸引了超过7000名大富豪(其中70%来自中国内地),创造了2亿元的销售额,很多人一试用完某件商品就立即决定购买。2008年11月北京第二届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场面同样火爆,共有超过1万多名来自京津唐以及东北和山西等地的富豪参观,吸引了60家国际顶级品牌参展。
(五)奢侈品消费以产品为主。消费者追求最新、最流行的产品,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通常偏爱体验消费,例如奢华的旅行、高附加值的服务,属于“体验驱动型消费”。
(六)存在奢侈品“消费升级”的现象。我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中产阶层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奢侈品消费大部分集中在领带、服饰、皮包、化妆品等入门级奢侈品。随着年龄、收入增长以及奢侈品消费心理的成熟,其消费取向会逐渐转向服装、手表、珠宝等中级奢侈品,大多数人的消费止步于此。对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来说,他们的消费会继续升级,名车、豪宅、私人飞机、游艇会成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三、驱动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动机分析
Vigneron,FranckandLesterw.Johnson(1999)在研究西方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时,采用与自我取向相关的概念——自我知觉来对消费者进行心理细分,将消费者分为两类:公众性自我知觉者和个我性自我知觉者,与此对应参照群体的影响分为两类:人际影响和个我影响,前者影响西方消费者奢侈品的消费动机有三种:炫耀、领先、从众,后者影响西方消费者奢侈品的消费动机有两种:享乐、追求精致。其他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基本验证了这一西方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结构。
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与西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一定的差别,在奢侈品消费动机上,中国消费者有其特殊性。朱晓辉认为中国消费者社会取向奢侈品消费动机包括:炫耀、从众、领先、社交、身份象征。
(一)“面子消费”、“关系消费”行为下的奢侈品消费动机取向。与西方相比,中国消费行为的一个显著差异是受群体的影响巨大,中国人在消费中更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注重自身在群体中的认可度。面子、人情与关系,是中国人在日常人际交往的中介和平台。中国人社会中普遍存在“面子”消费行为和“关系”消费行为,造就出中国特殊的奢侈品消费市场,“面子消费”与“关系消费”下的奢侈品消费动机主要有:
1、炫耀动机。炫耀性消费指的是消费商品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而不是为了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早在18世纪,加拿大经济学家约翰·雷(JohnRae,1834)就提出了“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一词,他从人类虚荣心的角度解释了奢侈品的性质和效用,认为虚荣心仅是一种超越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为了占有他人不曾占有的东西。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凡勃伦(veblen)用炫耀性消费一词来指人们用显著可见的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支付奢侈品的愿望。凡勃伦提出,人们要获得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是远远不够的,有了财富或权力还必须能够提供证明。炫耀性消费就是为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以获得并保持尊荣的消费活动。
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消费奢侈品的动机是出于炫耀,他们会刻意展示自己拥有的奢侈品来暗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先消费、后烦恼”的人,在中国大有人在。根据社会学家的分析,奢侈品消费是从匮乏社会向富裕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特定社会心理的反映,当人们面临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为了满足财富突然增加之后的一种心理释放,这种消费方式虽有非理性成分,但从营销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阶段性的、自然的心理需求。2、从众动机。某群体进行奢侈品消费,会促进其他消费群体产生购买该奢侈品牌的冲动,这种购买动机叫做奢侈品消费的从众动机。许多中国人将奢侈消费视为身份、实力、品位的标志,为了不辜负其他人的期望来保住“面子”,为了“被人看得起”,有些并不富裕的中国人,也在从众动机的驱使下消费奢侈品。
3、赠礼动机。在中国,很多奢侈品购买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将奢侈品作为礼物赠送他人,送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用途之一。Belk(1994)指出“在中国奢侈品被看作是最好的礼物”。Wong&Ahuvia(1998)也发现“礼物交换是东方人获取奢侈品的重要渠道之一。礼物可以用于向他人表达尊敬和尊重,也可以被用作一种人情资源,分配给别人,礼物作为人情和面子的载体,是建立和保持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
4、身份象征。奢侈品消费不仅是物理或物质的消费,而且也是象征性的消费。奢侈品消费者借助消费表达和传递了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和情趣。奢侈品在中国被人们赋予特权和地位的象征,人们通过消费细节的对号入座划分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级,价格不菲的劳力士(Rolex)、浪琴(Longines)等为代表的瑞士名表已成为男性消费者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卡地亚(cartier)、路易·威登(LV)这样的知名手袋则是女性消费者身份地位的象征。张梦霞(2005)认为,奢侈品消费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象征性购买行为。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特点有:更注重炫耀性价值;群体取向使消费有很大的从众压力;社会交往中奢侈品消费的赠礼动机突出;倾向于用产品或品牌的象征性消费来表达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及“问题官员、问题富豪”对被曝光的担心使领先动机几乎没有。
(二)个人奢侈品消费行为下奢侈品消费动机取向。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近年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与西方消费者相同的是中国消费者也存在个人取向的消费动机:享乐、追求精致和自我赠礼。
综上所述,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动机包括两类:社会取向的消费动机:炫耀、从众、赠礼、身份象征;个人取向的消费动机:享乐、追求精致和自我赠礼。
四、对于奢侈品消费的理性思考
(一)奢侈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奢侈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尽管奢侈品消费只是占总人口比重较少的富人或中等收入阶层的人的行为,但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潮流起带动作用。奢侈品消费在某种意义上引领了时尚,促进了创新,奢侈品的高品质及能带给人精致生活,对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奢侈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奢侈品消费的快速增长,我们有必要进行理性的反思。
第一,易助长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和风气。奢侈品消费中攀比、炫耀等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容易导致奢侈品消费中的非理,富裕阶层的奢侈消费之风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好的示范作用。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我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尚不足,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充斥着崇奢的氛围,是值得警惕的。
第二,奢侈品消费易造成消费资金的外流。由于中国奢侈品市场尚未形成,我国的奢侈品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因而大部分奢侈品消费者会选择国外的奢侈品牌来满足其需求,消费资金的流出对中国经济有消极影响。
第三,富裕阶层的奢侈消费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成员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据报道,2007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7,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0.4的警戒线。在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人们对收入分配日益感到不公的情况下,富裕阶层的奢侈消费容易诱发底层人群的仇富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造成社会不和谐。
第四,奢侈品铺张、浪费性的消费,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奢侈行为的实现依赖于生产出各种消费品,而生产的扩大要依赖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大规模的奢侈行为必将给地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过度的铺张、浪费性奢侈消费使奢侈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能源和资源大量耗费,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
(二)理性引导奢侈品消费的对策
1、适时调整消费税,建立科学合理的奢侈商品消费税制。我国奢侈品消费的迅速增长一方面表明了我国经济实力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税制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自2006年4月1日起,我国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新增了游艇、高档手表、高尔夫球及球具等高档消费的税目。这是中国从1994年进行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的一次调整,但消费税所涉及项目调整范围比较狭窄,奢侈品总体税率不高(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税率为10%,高档手表税率为20%),未来的消费税调整有较大的政策空间。为正确引导生产和消费,政府应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消费税,如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进一步提高部分高档奢侈品消费税率。建立科学合理的奢侈商品消费税制,通过税收手段抑制奢侈消费,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对社会公共物品以及医疗、教育的投入,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从而缩小贫富差距,间接改善奢侈品及其消费者的形象,平衡社会心理,促进社会的和谐。
2、加强消费者教育,树立健康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观念。奢侈品消费是一种个人消费行为,而健康消费、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观是一种社会消费理念,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中国传统的消费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主张戒奢从俭,知足常乐等,在如今奢侈消费风气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很有借鉴的必要。
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感削弱的情况下,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引导我国奢侈品消费趋向理性。通过对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观教育,用道德意识约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用舆论积极引导理性消费,在全社会形成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和谐消费观。
3、鼓励奢侈品的消费者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虽然更多的是消费者自己的私人性活动,但不可忽略消费本身也具有外部性的特点,消费的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消费者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和生态环境负责。基于消费责任的原则,消费者应尽可能最大化地增加消费的正外部性。政府应鼓励奢侈品消费者通过公益性基金会和其他社会公益机构参与社会的救助和捐助,奢侈品消费者将财产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弥合不同收入阶层的矛盾。
4、加强对公务消费、政府官员及其家人消费的监督。当前我们的社会中,有着庞大的各级政府机关及由不同层级的机构主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这些机关和单位有着大量的公务消费。极少数掌握权力资源的政府官员通过,获得非法或不明资金,这些“问题官员”及其家人的奢侈消费极大地损害了社会公平,影响了政府形象。社会各界对于各级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消费、政府官员及其家人消费需要应实施有效的制衡和监督,大力倡导节俭的消费风气,维护社会公平。
篇8
[关键词]幼儿;“我也”行为;从众;虚荣;攀比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9-0043-06
一、引子
先来看两则案例。
案例1:晨间活动时,洛洛说:“我家的花有球的。”边上的小华听了说:“我家的花也有球的,有6个球。”洛洛说:“我家的有8个。”琪琪神气地介入其中:“我家的有一百个呢。”洛洛也不服输:“我家的有一万个。”其他幼儿不应声了。过了一会儿,小华说:“我家的最多了,好多好多。”边说边用手在空中比划出一个很大的圆。洛洛说:“明天把你家的球带来看看。”琪琪也附和:“带来看看。”小华这时却顾自哼起歌来,琪琪也跟着开始唱,而洛洛比划着动作。
案例2:户外游戏时,月月对含含说:“我们玩游戏吧,我当姐姐,你当妹妹吧。”含含问:“我们不是好朋友吗?”月月说:“是的。”含含又说道:“我是变色公主。”月月说:“我也是变色公主。”含含笑着对月月说:“我们都是变色公主!”过了一会儿含含说:“我不玩了!”月月说:“我也不玩了!”两人就跑到“小猪套圈”游戏区去玩了。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是幼儿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研究幼儿的同伴互动行为及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认识幼儿的社会生活,把握幼儿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寻找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适宜性目标与策略。
研究者通过观察,注意到幼儿同伴互动中经常出现一种行为,即如以上两个案例中所描述的“我也”行为。根据哈里德的理论,语言具有三种功能:理念表达功能、人际交往功能、文本功能,通过对话语功能的分析可以了解说话者的思想观念和人际交往意图。而语言功能的发挥必须借助于特定的语言情境和社会文化情境。在不同情境中,幼儿的行为意图、心理状态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在不同情境中出现的“我也”行为作细致的分析。
二、“我也”行为的定义、类型与特征
(一)“我也”行为的界定
在一个互动事件中,当幼儿在互动过程中出现“我也……”“我家也……”或“我的也……”等语言时,我们就将这一事件判定为“我也”行为事件。
(二)“我也”行为的类型
通过对收集到的30个幼儿“我也”行为事件案例的编码分析,按照幼儿发出“我也”行为的动机,研究者将其分为三个类型。
1、求同型
所谓求同型,指的是幼儿发出“我也”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想要或将要和别人拥有同样的事物或能力,即发出“我也”行为时幼儿尚不拥有“我也”行为对象所拥有的事物或能力。
求同型“我也”行为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表达意愿
幼儿会通过发出“我也”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a)意在加入游戏而发出的“我也”行为。如,当皓皓看到两名同伴在理发区玩角色游戏时,就搬凳子过来对她们说:“我也想玩这个!”
b)意在占有同样的资源而发出的“我也”行为。如,当玲玲看到同伴在摆弄玩具手机时,说:“我也要!”
c)意在获得相同待遇而发出的“我也”行为。如,当老师询问哪些小朋友没带盒子时,蓝蓝说她没有带,但老师没有回应。坐在一旁的齐齐对蓝蓝说:“我带了三个,可以借给你一个。”航航听到后对齐齐说:“我也没有带。”
d)意在对未来作出计划安排而发出的“我也”行为。如:
案例3:收拾好玩具,幼儿坐在椅子上等待吃饭。蕊蕊问:“你在娃娃家赚了多少钱?”莉莉答:“我没有赚到钱。”蕊蕊说:“我和小宝赚了9块钱,都存到银行里了。”莉莉说:“下次我也要去赚钱。”
(2)赌气
有时幼儿发出“我也”行为是因为和对方赌气,是对对方语言行为的一种条件性反应。如:
案例4:晨间活动时,瑞瑞、冉冉和乐乐在同一张桌子上玩穿环的游戏,书书独自一人在邻桌玩图板接龙游戏。瑞瑞看到书书接龙时接错了,向他指出:“你这边两个放一起了。”书书问:“哪个?”瑞瑞说:“这边两个。”说着还用手指了指。书书听后一把推乱了桌上的图板,还边推边对瑞瑞说:“我不和你玩了!”瑞瑞说:“我本来也没和你玩!”书书继续说:“我不跟你玩了!”瑞瑞赌气说:“我也不跟你玩了,哼!”
(3)寻求关注
有时幼儿希望自己能与同伴一样得到教师或他人的关注,因而发出“我也”行为。
a)意在寻求同伴关注的“我也”行为。如:
案例5:区域活动中,木子说:“我带了魔法书。”小美很亲昵地搂住木子的脖子:“让我看看。”站在一旁的小强也拿出了一本书,木子说:“是《哆啦A梦》。”小强点头:“对。”这时小雨和小丽也被吸引过来了。小雨说:“我带了《哪吒》。”小丽马上说:“我也带了《哪吒》,你们看!”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书。
b)意在寻求教师关注的“我也”行为。如:
案例6:美工区,遥遥带来的水彩笔有很多种颜色,教师想要数一数,遥遥说:“不用数了,48色。”教师赞叹道:“这么多种颜色啊!”坐在一旁的妮妮说:“我的36色。”青青说:“我的也36色。”
2、认同型
认同即认可和赞同。认同型“我也”行为是指幼儿因认可和赞同别人的态度和行为而发出的“我也”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形。
(1)意在认同别人的想法而发出的“我也”行为
当他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幼儿用“我也”行为表示赞同和认可。如:
案例7:波波因为做错事被教师批评。教师让波波坐到自己身边来,波波开始大声哭喊,其他幼儿都扭头看着她。教师想把波波拉到一边,波波哭得更厉害了。教师生气了,把波波拉到了门外。大家都看到了这一幕,慧慧说:“我不原谅她。”琴琴说:“我也不原谅她!”
(2)因自己想法与对方不谋而合而发出的“我也”行为
这一情形与上述情形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因感觉对方与自己志趣相投、心有灵犀而更多了几分惊喜。
案例8:晨间游戏时,三个女孩在拼搭积木。贝贝问迎迎:“你拼的沙发是送给谁的啊?”迎迎回答:“是送给莎莉哥哥的。”贝贝说:“我的正方形也是送给莎莉哥哥的。”说完两个人就哈哈大笑起来。
3、炫耀型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拿自己的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作比较。当自
己拥有某种物品、能力,或所拥有的物品比别人的好、拥有的能力比别人强时,就可能想通过炫耀而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幼儿也会对自己的成就或所拥有的物品感到自豪。当同伴有某种物品和能力时,幼儿就会说自己也同样拥有。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因拥有某物而发出的“我也”行为
案例9:吃完点心后幼儿到植物角去活动了,书书看到一旁的桌子上放了很多玩具车,他指着其中的吊车说:“我们家也有这个吊车!”巨恒听了立即说:“我家也有!”怡怡也凑过来:“我家也有这个!”
(2)因拥有某种能力而发出的“我也”行为
案例10:户外游戏时,星星指着器械区的吊环说:“好久不玩了,我都快不会了。”冰冰说:“我也会吊环。”星星立刻接上:“我还会倒立呢。”冰冰说:“我也会倒立,我还会很快地往下爬。”星星抢着说:“我还会花样……”
在与同伴的比较中,幼儿会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证明自己拥有的物品或能力并不比同伴差。当幼儿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并不比别人占优势时,就会寻求新的比较维度来证明自己确实比对方强。如上述案例中,幼儿星星和冰冰都是通过强调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比对方多来证明自己比对方强的。在另一个案例中,当幼儿发现同伴拥有一本和自己一样的书后,说:“我也有这本书,你这本是旧的,我的是新的。”以此来获得一种优越感和满足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类型的“我也”行为案例中,有的幼儿出于争强好胜之心,甚至会出现夸大其词和说谎的现象。如本文的案例1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现象。但幼儿这些谎言是在当时的情境中生成的,是无意的说谎,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尊,满足虚荣心。
(三)“我也”行为的特征
1、内容的丰富性
幼儿的“我也”行为极为常见,在游戏中,在教学活动中,在过渡环节中,只要有同伴互动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我也”行为。“我也”的内容丰富多样,如“我也要玩”“我也是游戏高手…‘我也不原谅她”“我家也有吊车”“我也会吊环”“我的也是送给莎莉哥哥的”“我也想的是平衡木”,等等。涉及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肯定多于否定
幼儿“我也”行为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以肯定为主,如当一名幼儿说“我有……”或“我会……”时,另一名幼儿常常会接着说“我也有……”或“我也会……”。反过来,当一名幼儿说“我不会……”或“我没有……”时,很少会有幼儿跟着说“我也不会……”或“我也没有……”。在我们收集的30个案例中,幼儿发出的“我也”行为共计40次,其中34次都是肯定型的,占85%。否定型“我也”行为只有案例2中月月的“我也不玩了”,案例4中瑞瑞的“我也不跟你玩了”以及案例7中琴琴的“我也不原谅她”,等等。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发出的否定型“我也”行为很少涉及自己拥有的能力和物品方面。这可能是因为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更愿意向别人展现自我积极的一面,如自己拥有某种物品或自己的能力很强,这样才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从而确定自我的价值。这也是幼儿追求上进的本能使然。
3、情境性与互动性
幼儿的“我也”行为常常受情境左右。一方面。幼儿总是在听了他人的表述之后,才发出“我也”行为的,因此“我也”的具体内容直接与他人表述的内容有关;另一方面,虽然在当时的情境下幼儿会通过“我也……”的方式与同伴进行攀比或条件反射式地赌气说“我也不跟你玩了”“我也不和你做好朋友了”,但时过境迁,不一会儿两个人又高高兴兴地一起玩了。
4、策略性
幼儿发出的“我也”行为有时容易导致同伴之间的比较。案例10就体现了这一点。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个体自我保护、自我完善和自我满足的一种手段。有研究者发现维护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是人类的根本需要,当个体面临消极的社会比较信息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社会比较策略来应对威胁,例如回避比较和选择新的比较维度。这些都属于自我保护性策略,目的是应对消极的情绪体验,如:“你的是旧的,我的是新的”“我也会吊环,我还会倒立”。可见,幼儿会通过关注自己占优势的领域,达到维护自我价值感的目的。这些策略的运用都体现了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
5、从众性
许多幼儿的“我也”行为具有较大的从众性,容易受到同伴尤其是在群体中具有权威性的同伴的影响,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常常会模仿他人,顺应他人的意志。如,当别人说“我不玩了”,幼儿也跟着说:“我也不玩了”,这其实与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社会赞誉需要等心理密切相关。因为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往往更重视社会的评价,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许,也就更易表现出从众倾向。
三、“我也”行为的心理动因
通过对30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案例中幼儿的“我也”行为都是因为听到同伴说了什么或看到同伴做了什么之后产生的。那么,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他们出现这一行为的?其心理机制是什么?根据对案例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心理。
(一)羡慕心理
羡慕是指“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上文提到的表达意愿型“我也”行为的四种情况,包括想加入游戏、想得到别人的玩具、想获得帮助及想要实现愿望而发出的“我也”行为,都表明其想拥有自己缺乏而别人拥有的东西。这四种情况实际上都反映出幼儿当时的一种羡慕之情。
(二)虚荣心理
虚荣心指的是“一个人追求一种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是人的一种本性,是由于人们太过看重外界的荣誉和赞美而引发的,是人追求自尊的一种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逐渐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逐步建立起来,在日常活动与交往中他们常常会表现得十分争强好胜,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同伴的认可,这是幼儿相信自己的价值并渴求获得他人肯定的表现。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幼儿有时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甚至会夸大自己的能力,以实现把别人比下去的目的。
(三)从众心理
社会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 F.)认为:“我们从属于多数人的意志,当大众站起来时,我们亦自然地站起;当大众鼓掌时,我们亦随之鼓掌;当大众表示反对时,我们也不会提出异议。”不可否认,“从众”的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我们收集到的案例中,许多幼儿发出“我也”行为也反映了他们的从众心理。当别的幼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时,自己也跟着说和做。同伴为他们提供了行为榜样。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评价自己行为的效果之前,同伴的行为便成为衡量的尺度。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我也”行为有时候是可以“传染”的。一名幼儿举着饼干对教师说饼干上的图案是宝剑,教师给予了积极的回应,接下来立即有许多幼儿跟风似地都说自己的饼干上
印的也是宝剑。诚然,这些幼儿手上的饼干确实印着宝剑图案,可是在教师给出积极回应之前,没有其他幼儿说自己的饼干上印的是宝剑图案。
(四)自卑心理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每个人在追求价值和完美人生的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在它的刺激下,人们会试图改善自我的处境,以减弱自卑感。而优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补偿。
人天生有一种争强好胜、追求优势地位的本能冲动,因为人从出生起就处于弱小、卑微、幼稚、依赖和无助的境地,就体验着自卑,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当一名幼儿听到同伴说“我是游戏高手”“我报了好多项目”时,一种本能的冲动促使他说“我也是游戏高手”“我也报了好多项目”。幼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消除同伴的优越感:当你听到我和你拥有同样的东西或能力时,你的优越感还会存在吗?这样,幼儿的自卑感自然就获得了补偿。
(五)同伴认可的需要
福禄贝尔指出,儿童设法在同伴中看到自己,在同伴中感觉自己,从同伴那里衡量自己,通过同伴了解自己和发现自己。因此,同伴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伴之间的认可度体现在被同伴视为值得交往的伙伴而受到重视的程度上。幼儿有着强烈的归属需要,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在幼儿园,幼儿之间通过长期相处,已经出现了友谊的萌芽,他们在乎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不喜欢被同伴排斥,因此会为了维护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而作出努力。当同伴说自己会什么或有什么时,他们也会跟着说自己也会什么或也有什么,以获得同伴的认可,得到一种集体归属感。
(六)寻求关注的需要
“需要”是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普林格尔曾着重考察了儿童的社会心理需要,将它们分作四类:爱及安全感的需要,对于新体验的需要,被赞扬和被认可的需要,责任感的需要。所谓被赞扬和被认可的需要,就是幼儿需要得到他人特别是在自己心目中具有权威性的人对自己行为表现的称赞与鼓励。如案例6中幼儿的“我也”行为就表现出其渴望得到教师关注的心理需求。
四、分析与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发出“我也”行为的原因是多样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幼儿“我也”行为中所反映出的说谎、攀比以及虚荣的现象。
(一)说谎
在案例1中,幼儿为了能胜过同伴而说了谎,夸张地说自己家的花有一百朵、一万朵。卢乐珍、徐丹丹(1999)提出幼儿说谎的动因主要有以下6种:一是天真幼稚的无意说谎;二是因愿望与幻想导致的无意说谎;三是争强好胜、满足虚荣心的无意说谎;四是为帮助同伴逃避惩罚而有意说谎;五是因恐惧、焦虑而说谎;六是面对诱惑时,为得到利益而说谎。显然,本案例中幼儿的说谎行为是一种无意说谎,并无是非善恶之分。
对待这类说谎行为,教师和家长不必给予过多的关注。这种说谎行为多是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下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无意发生的,不足以责之为品行不良,只要家长及时发现、注意引导,改正是比较容易的。
(二)攀比
许多幼儿发出“我也”行为是为了与别人作比较。攀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指的是刻意拿自己的能力、生活条件等与别人比较,意在超越别人,获得满足感。当代大多数孩子是在称赞声中长大的,他们自然事事不肯落于人后,期望能超越他人。
其实我们也不能一概以否定的眼光去看待攀比现象。董光恒认为,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攀比心理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攀比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的意识,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对幼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激发幼儿的上进心。但也要注意其消极影响,过度攀比会影响同伴关系,如果攀比心理得不到满足还可能产生嫉妒、沮丧、自卑甚至憎恨他人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因此,成人要关注幼儿之间的攀比行为。从幼儿自身角度看,其纯真幼稚、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从成人影响角度看,有的教师对衣着、玩具等外在特征的频繁夸奖和幼儿园里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会促使幼儿攀比心理的形成,而有些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偏颇也是引发幼儿攀比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行,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别助长幼儿不良的攀比之风。
(三)虚荣
虚荣心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产生的。虚荣心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推动力,又可以成为消极的阻碍力;既可以促进幼儿蓬勃向上、力争上游,又可使幼儿养成片面追求虚荣,不惜弄虚作假的坏习惯。如果过分爱慕虚荣,会造成许多危害,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造成幼儿同伴之间关系的紧张;引发不良的攀比行为;使幼儿失去对活动过程的兴趣,变得只关注结果。
幼儿尽管自我意识在增强,但由于尚不能科学地认识自我,大半要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获得自我概念,因此往往会通过夸大自己的能力或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来获得他人的赞赏。另外,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行,父母的虚荣攀比之心会催生孩子的虚荣心理,他们会因为家长的虚荣心而产生心理负担,为了追求这种虚荣而产生一些不诚实的行为。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可以通过讲故事之类的方式引导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要坚决拒绝,努力将孩子的虚荣心转化为产生良好行为的动机。
参考文献:
[1][2][3]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78-84.
[4]高玉祥.人际交往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05.
[5]普林格尔.儿童的需要[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5-50.
[6]卢乐珍,徐丹丹.幼儿说谎的心理动因与诚实教育[M].//卢乐珍.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395-401.
篇9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就业困扰 调适
一、女大学生就业困扰的表现
(一)女性生理特点产生“女性就业歧视”的困扰
例如某师范大学的小雯在大学生城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单位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凑过去看,发现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于是她必恭必敬地将简历递给工作人员。可是,对方根本不看简历,只是面无表情的摇头。“是不是只要男的”,她忽然想起以前说的某些用人单位的性别要求,果然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点了头。小雯的这种求职遭遇,被很多专家定义为“女性就业歧视”。
女大学生就业的年龄段,又是她们结婚与生育的年龄段。用人单位招收女性职工承担的成本较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女职工特殊的胜利现象和所承担的人口再生产劳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不少招聘单位认为最头痛的是,好不容易招到一名出色的大学生,并且进行了培训,但没多久就结婚生育。女大学生工作后遇到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对企业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现在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精兵简政,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而男大学生上岗后却不存在这些头痛的问题,所以用人单位还是会首选男大学生上岗工作。由于我国现有的福利政策。女职工的生育费用和生育带薪产假增加了所在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导致企业不愿接受女大学毕业生。我国有学者认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要。当问到女生就业难于男生的原因是什么时,回答是多种原因形成的,根据女生们选择的多少排序,认为是“性别歧视”、“女生的生理特征”、“女生不及男生优秀”等原因造成的。
(二)女性心理特点产生不良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
女生在求职是对学校、父母和亲友方面的依赖性高于男生,依赖学校推荐、父母帮助、亲友帮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女生认为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首要是靠家庭及社会关系,仅有10%的男生是如此看法。自卑心理也是影响女生就业的是一个重要因素,女生就业难已经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求职前已经想到招聘单位不会要自己,增加了自卑感,打击了自信心。此外,有专家认为,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整体上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外语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在应聘中容易缺乏自信、被动,就业期望值过底,这都严重影响到她们顺利就业。具体影响表现如下:
(1)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2)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企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及心理调适
(一)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
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女大学生的求职技巧
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三)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
(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的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篇10
关键词:老乡会;定义;特点;成因
新时期随着大学生视野的不断拓展,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班级、学生会等组织所组建的活动,而是由于根据不同的需求(兴趣爱好、情感寄托等)更倾向于多元化的社团、协会、老乡会等非正式群体。通过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加入老乡会的持续调查与分析,也得出了大学生老乡会的较为普遍的现状和特点。
一、现状
在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相关研究较少,在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组织还处于初期摸索研究阶段。因此,以非正式群体的老乡会为载体来深化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研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特点与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管理。
二、“老乡会”的定义、作用及特点
老乡会是包括以资金和时间投入为保障、以情感共享和以地缘纽带为基础为的主要形式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老乡会有以下的作用:①社会交往的作用;②自身发展、学习交流的作用;③情感安慰、认同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交往需要是大学生急需要满足的心理、精神需求。
自从1990年以来,老乡会逐渐成为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变成高校校园里的最为活跃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其特点为以下:
1.成员的地区个异性与求同性并存
老乡会成员的来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情感色彩较为浓重和乡土性群体的特点,充分体现乡土地缘吻合的必然结果,也是老乡会的基本特征。地域的界定主要以一是以来源地缘为主,由来自同一地区区域的学生组成,有的以省为界,有的以地、市为界等为标准;据调查研究发现,生源所在地离学校距离越远,学生越容易建立老乡会,其群体凝聚力就越强。
2.内部的开放性与对外封闭性并存
由于成员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所以成员在老乡面前的交往是相对坦诚和开放的。这种人际关系在老乡会内部表现其为:大家互帮互助、交往舒畅、气氛融洽,老乡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另一方面大学生与老乡之间的厚爱与交流,重视和倾向导致的负面影响就是对非老乡同学的排斥和对正常的党团活动和班级活动产生轻视与忽略,由于老乡会的一些集体性活动与正常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向冲突,指示老乡会团体的学生对党团和班级活动的信念弱化,老乡会的外界活动仅仅局限于团体内,带有封闭性。
3.老乡会组织的集中性与松散性相并存
老乡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成员缴纳会费、大多以娱乐型活动为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比较集中等特点,高校老乡会主要的活动特点体现在以下:
(1)活动时间的集中性;
(2)活动内容的集中性;
(3)活动组织者的集中性;
(4)活动经费来源的集中性。
但是老乡会也表现出相对的松散性,表现为:
(1)人员组织结构的松散性;
(2)人员思想意识的松散性;
(3)组织内部纪律的松散性;
(4)活动时间安排的松散性。
4.群体的集中性与大学生的独立性并存
学习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发展任务,围绕着学业为中心的大学生活取决于大学生自我的规划与努力、取决于大学生本人的自立自为的自主精神。老乡会在这个方面上作用甚微,在独立自我的大学阶段,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活与学习或者在自己的固有范围,无需过多参与。
三、高校老乡会形成的成因
根据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万名学生加入老乡会的调查情况与分析结果,老乡会成员规模和分布上来看,老乡会大多数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人数较多;规模上,大多以中小规模较为普遍,新生加入老乡会的居多;从活动时间上,老乡会主要都是在新生开学、纳新一段时间后聚餐、老生离校、以及节假日组团回家时,活动比较密集,活动次数较少。活动联系方式多数以互联网、电子通讯设备进行联系沟通。
1.社会原因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物质层面表现人口危机、就业压力、失业率、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矛盾充斥着社会,这些矛盾也体现在精神层面,比如信仰的缺失、道德底线的不断下降、价值观的混乱等,而这两种问题都会给逐渐接触社会的学生心里精神上造成情感和恐惧感上的失落,导致他们想急切寻找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以寻求情感上的安慰。
2.学校原因
学校集体性因素是老乡会盛行的重要原因。老乡会的盛行同时也反映出高校里某些功能缺失和职责缺位等情况。由于学校缺乏对新生的指引大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关注,并且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学校能提供足够的指导的基础上,目前大多数大学的现状是许多新生并没有其他渠道去获得一些入门知识,他们只能通过老乡会去寻求老乡学长们的帮助。在硬件方面,各种设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心理学上,导致非正式团体如老乡会者兴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学校集体产生了他群感和陌生感,进而造成二者的关系越来越远。
3.家庭原因
在迈入大学校门后,作为“90后”代言的独生子女们在脱离了家长的管理束缚,独自到异地求学,但是他们对家的心理依赖却远远没有脱离,而他们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在于同学、室友相处方面也经常发生矛盾,这也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4.个人心理原因
在中学,每位学生都有一种出类拔萃的自豪感,进入大学校园后,他们发现身边很多人也很优秀,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落感和自卑感。由于没有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可能会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逐渐就只习惯于整日和熟悉的人或老乡在一起以寻找回熟悉的自豪感,从众心理致使盲目选择,而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众和盲目心理在作祟。
四、老乡会存在的问题
老乡会存在着对外的封闭性导致了限制人际交往的全面发展,老乡会活动的松散性可能导致影响学习和正常作息,有的老乡会无组织、无纪律的模式导致其成员组织纪律观念丧失,生活无规律,学业的忽视等。有的老乡会虚荣不良风气、攀比的心理会影响其他新成员的消费观念和心理,会在造成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会带来心理的不健康影响。老乡会的成员若与外界发生矛盾,他们会习惯性地绕过正常渠道而直接求助于老乡会其他成员,老乡会不能够进行合法合理的处理,进而发展成,冲击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制度。再者,老成员对新成员的引导可能有误导不良传播作用。由于老乡会纪律和组织结构的松散性,决定了老乡会成员良莠不齐的素质,一些素质较低的人可能会对新会员传播不健康的心态和思想导致他们思想偏激、内心阴暗,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五、大学生老乡会的引导与对策
1.加强正确引导,把握老乡会的发展方向
首先,在形成教育引导并存老乡会制度为保障的前提下,要加强管理的力度和纪律的完善与约束。通过教育,避免其形成帮派团伙的不正当群体。对于老乡会中出现的不健康现象,应给以严肃的批评和必要的惩罚,使其有纪律的约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给予老乡会明确正确的指引。老乡会具有双面性,学校不能一概加以取缔或禁止,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负面反应转化成良态,从而促进大学生心态的健康成长。
2.强化教育,发挥老乡会的“群体凝聚力”优势
首先,要抓住对核心人物的教育,强化对其进行主流思想和主旋律的思想教育。其次,要确定老乡会设立的目标。要注意社会实践活动载体的确立。充分发挥老乡会在缓解心理压力、加快新生入学的适应时间、团结同学、勤工助学机会和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杜绝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要杜绝发生一些聚众滋事的恶性事件。
3.充分发挥,合理组织老乡会的文化知识传播功能
大学生老乡会作为新生走进校园最为熟知和亲近的非正式群体,在传播知识中有着最为广泛、普及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组织并策划有关老乡会的新老会员座谈会学习、考研交流会,邀请成绩突出的高年级同学和大家共同交流,将自己学习方法和校园生活经验分享给低年级的同学,不仅促进了团队的学习效率,而且丰富了新生课余生活。在文化方面,根据地域不同,对各个地域的老乡会进行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开展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化交流晚会、老乡会联谊,加强老乡会的外部交流,打破长此以往的对外封闭性。
4.注重沟通,发挥老乡会与外界交流作用
老乡会作为新生倾诉、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非正式群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沟通、解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以下沟通:老乡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使其发扬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风尚;加强和新生的沟通,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正确引导新生对老乡会的认知,解决他们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困惑。
5.加强影响,加强党团组织和班级的影响力
学校在正确引导大学生老乡会的同时,更应增强党、团组织和班级等正式组织的效用。不仅要做到在理论上严格要求成员上达到其标准,更要关注新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从实际上解决新生的困难、从情感上关心新生,使这些正式组织发挥其实质作用。
6.构建软环境,加强校园文化生活的熏陶作用
学校需要对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本质上看,是由于学校不能完全满足同学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而导致的。因此,学校方面需要加大自身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并且加强主流积极思想的传播和宣扬,同时进一步改善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使得新生的精神生活得以满足,并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君毅,沈森宏.高校老乡会的现状和意义[J].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
[2]张步先,倪士光.高校老乡会特点分析及引导对策[J].山东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4)
[3]张锡钦.论老乡会对大学生人际交流的影响[J].广东广州:广东药学院,2007,(4)
[4]张步先.高校老乡会特点分析及引导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2)
[5]陈正良.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2004,(5)
作者简介:
刘珈含(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教,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