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融合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融合的认识

篇1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主持人;角色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兴起,新媒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传统媒体则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创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趋势之下,节目主持人如何通过节目创新,提升自我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媒体融合趋势概述

(一)传播模式由传统谋体向新谋体转变

这些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也在寻求更大的传播平台。作为传播行业的龙头老大,央视一直以自己的特殊地位以及广阔平台傲视群雄。抛开个别节目存在的问题不说,从整体上说央视的节目还是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可为什么近几年收视率却一直不断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播平台重心的偏移,这也就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

网络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这种被动的收视习惯,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的万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错过的节目。从央视开始已经逐步认识到媒体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所带来的新趋势。

(二)传播渠道由单一谋体向多谋体、全媒体转变

传统媒体大多是单一的电子大众媒体,新媒体则是指基于网络传播渠道的个体移动媒体,而现有的当中传播模式下,多采用新旧融合式的多媒体、全媒体传播。“在媒体融合与转变的过程中,媒体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各种传播万式相互匹配所形成的合力,单一的媒体传播形式未来很难有竞争优势,特别是以音频为基本传播万式的广播必须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全媒体万向转变”。

(三)主持人角色由传统谋体主持人向全谋体主持人转变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主持人所面对的受众群是不固定的,并且涉及内容也是不可预测的,节目也有了更多的形式。旅游卫视的《音乐心旅程》就是将广播与电视融合到一起,同时加入微博、微信、热线电话等互动万式,完成了主持人多对多的模式。“主持人不仅要熟悉广播播音、电视制作的传播万法与信息呈现万式,还要熟悉网络化即时互动的传播技巧,应对各种各样受众群体”。抓住多种信自、传播模式的优势进行多渠道切换,把它们融合到节目流程与展现的过程中,并且进行实时的修正与更迭。

二、媒体融合节目中主持人角色定位的转变

(一)主持人是传播内容的最终把关人

无论媒介形式如何变换、传播手段如何翻新,在节目之上的信自、内容才永远是受众最关注的焦点,“内容为王”对于传媒行业来说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内容’,才是节目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传媒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无论是选材编辑还是呈现形式的设置,大多由幕后把关人控制,节目主持人的把关力度相对较弱。由于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实时互动性,受众参与性更强、互动的万式更多、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变,并且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可预知性,节目播出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比重明显加大,并且节目素材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因此新媒体中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组织者,担当着不可替代的幕前绝对把关人重任。集中体现在播出形态和播出内容上,主持人实际上成为节目的真正操控者。

(二)主持人是传播渠道的幕前掌控者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是指传播观念及技术的转变,即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化手段实现传统媒体的“再生”融合媒体的节目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传播万法的现场转换。简单地说,以往的广播节目以声音的传播为主,主持人需要掌控的是音响设备的切换技巧;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则需要熟悉摄影摄像技术的切换万法与特点;而在一个媒体融合的节目播出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本身在几个传播渠道之间必须熟悉各自的信自、呈现形式以及特点,而且还要根据节目进程与主题来安排好不同节目内容的巧妙承接;主持人的功能更加地全面、立体起来。

(三)主持人是节目制作的重要参与者

新的媒体格局下,各种媒体越来越趋于融合。现在,传统媒体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力量,开始将新媒体网络互动技术引入节目制作过程,设立了“微直播”和“微访谈”栏目,与受众进行线上互动,以增强受众参与度。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节目制作环节,而非严守原有的职业分工。

三、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变的有效应对

(一)加强知识储备,增加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不仅展现了知识的能力,更加有助于主流媒体主持人提高内在气质、思想境界以及语言能力等万面。特别是在网络覆盖全球的背景下,信自旧渐丰富,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进步,对主持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二)提高语言技能,丰富语言智慧

传统媒体当中的主持人比如电视媒体,主持人所传递的语言是经过层层审核的,相对限制较多;而媒体融合下的节目形式大多以网络播出为主,主持人的语言限制相对较少,这种情况下对主持人语言的锤炼能力要求也就会更高,不仅要说得好,而且要说得巧妙,不仅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度,也要突出节目的特征和主持人的语言个性,这对主持人的语言和思维的智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三)善用多谋体平台,提高主持人的影响力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媒体融合时代;绩效考核;报业;路径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和影响力正在逐步下降。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报业集团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变革来优化人才价值的发挥是当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作为事业单位,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人才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报业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而企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方式在激发员工价值发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员工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吸取有益的成分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报业的发展竞争力。

一、绩效考核相关理论概述

媒体融合时代报业的绩效考核路径研究依赖于对于绩效考核理论的深入认识和分析,绩效考核的理论包括绩效和绩效管理的概念、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对绩效考核的概念等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实现报业在媒体融合时代的体系优化,调整组织结构,最终实现报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效、绩效管理等概念的深入认识为实现媒体融合时代报业的绩效考核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不同学者对绩效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过程论、结果论以及潜能论等是绩效理论中比较完善的理解和认识,对进一步认识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哪种理论都是从员工贡献值的多少来定义的绩效。

同时,基于绩效的概念认识,许多学者对绩效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主要的观点有“组织论”、“员工绩效论”以及“整体论”。组织论注重绩效管理的整体组织性;员工绩效论注重员工的主体作用;整体论是对组织论和员工绩效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指通过强调员工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对组织和员工整体的绩效管理,进而实现绩效管理目标。综上所述,绩效管理是通过员工、部门、组织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和管理实现绩效目标的管理过程。

绩效考核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激励,对于报业单位来说,一套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促使现有人才充分思考自身的价值定位,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来思考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这无论是对于员工自身的发展还是报业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现状和问题

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现状和问题研究有助于充分认识报业的绩效考核问题,抓住报业绩效考核的切入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路径研究。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中存在考核目标、考核制度、考核指标、考核者以及报业内部员工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偏差,导致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问题对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保障新形势下报业绩效考核的作用的发挥,实现报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首先,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的考核目标不明确,进一步导致考核的侧重点产生偏差,不利于报业在媒体融合形式下的竞争力的提升。报业绩效考核中往往存在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导致报业绩效考核中过度注重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缺乏对定性考核的深入认识,进而导致绩效考核中忽视员工工作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充分认识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最近发展区”,进而影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报业考核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报业的绩效考核方法选取和管理理念的偏差,进而影响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对报业的各个环节的组织和员工的整体协调和控制,进而影响报业在媒体融合时代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其次,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的考核制度不完善,进一步导致员工的目标产生偏差,不利于报业在媒体融合形式下的竞争力的提升。绩效规划等环节是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组成环节,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影响报业绩效考核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报业的绩效考核逐渐向功利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导致报业绩效考核机制方向偏向功利化,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报业作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体,在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既要解决考核绩效引起的功利化问题,又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促进作用。但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往往基于现实的需要,导致新闻虚假化、功利化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都是过度追求效应和功利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利于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设计。基于这些问题,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制定的功利化问题,目标责任制、打分制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功利化绩效考核设计问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在与员工工资挂钩等环节上存在较多问题,进而导致媒体融合时代报业的绩效考核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导致报业竞争力的提升出现问题。

再次,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的考核过程中存在考核指标选取、缺乏公正性等问题,不利于报业在媒体融合形式下目标的实现和竞争力的提升。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直接影响报业的绩效考核目标的实现,受报业员工、报业总体发展布局等的影响,是绩效考核的中心环节。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管理往往存在主观化、缺乏标准、与报业总体布局缺乏深入的联系等问题,使得报业绩效考核与目标相背离,进而影响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报业竞争力。报业单位存在年终述职不记名打分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打分的公正性,但从员工之间的熟悉程度来说,对于熟悉的员工打分比较客观、真实,但对于不熟悉的员工来说,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缺乏真正的参考,从这个角度来说,报业的绩效考核缺乏一定的公正性。

最后,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的考核过程中存在考核人员意识主观性、从业人员对绩效考核认识程度不够等问题,不利于报业绩效考核作用的充分发挥。考核人员与从业人员往往比较熟悉,考核者会受从业人员的性格等的影响导致考核人员在考核过程中主观意识太强,使考核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利于充分认识从业人员的“最近发展区”和主观能力,进而造成报业竞争力的下降。考核只是依靠考核内容和结果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等进行实时了解,是实现惩罚和奖励的指导,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不少单位没有认识到考核的实质和目标,只是单纯的模仿其他单位进行考核,这就会造成考评标准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阻碍报业发展。从业人员对于绩效考核认识的偏差,导致自身感到焦虑和抵抗,容易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进行应对,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提升。从业人员对于考核认知的偏差,导致报业考评规则和适应的差异,进而影响从业人员积极性和报业考评环境。

三、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路径研究

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依赖于从绩效考核目标、标准、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报业绩效考核完善。此外,还要从考核者和从业人员等报业员工出发,进行考核制度等的培养,不断完善和发展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

首先,报业通过对目标和考核标准的明确化,进行报业绩效考核路径完善,不断提升报业竞争力。绩效为主、周边效益为辅以及岗位职责责任书进一步明细化等措施是实现报业目标和考核标准明确化的重要措施。报业目撕涂己吮曜嫉拿魅坊依赖于对报业的管理和员工等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充分结合报业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准切入点,制定合理、明确的目标和标准,为考核者和从业人员明确自身职责进行高效的工作提供支撑。报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单位人才的情况进行分类绩效考核,例如将人才分为专业领军型、全媒体复合型、技术型和管理服务型,然后根据每种类型人才的工作内容进行绩效考核方案的细化,提升考核的针对性。报业还可以通过采用绩效为主、周边效益为辅的方式进行绩效考核,实现员工工作质量和范围的不断提升,为报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岗位职责责任书的明细化也是保障员工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其次,报业制定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保障员工目标与单位目标的一致性,不断提升报业竞争力。员工、部门、考评小组三级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充分发挥报业绩效考核的作用,解决考核绩效引起的功利化问题,不断实现报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通过增加员工自评的方式弥补员工互评的客观性和缺乏公正性等热点,为报业单位依据考评进行奖励等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此外,报业单位还可以通过三级绩效考核制度的方式避免新闻虚假化、功利化等现象的发生,结合目标责任制、打分制等的优点,保障员工薪资与考评结果的挂钩,进而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实现报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对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明确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的关系,将员工绩效与部门绩效进行有效结合,实现个人与团队荣辱与共的局面,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

再次,报业制定策略保障的绩效考核反馈机制的实现,在不断纠偏的过程中实现报业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完善反馈机制实现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双向沟通的方式,促进相互间的交流,最终实现绩效考核的目标。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是在提升员工积极性和绩效的同时保障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报业目标的不断纠偏,进而保障报业发展整体规划的实现,促进绩效考核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升报业在媒体融合时代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报业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通过对员工定期培训和组织座谈会的过程中,纠正考核人员意识主观性、从业人员对绩效考核认识程度不够等问题,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在员工定期培训和组织座谈会的过程中,提升考核者对于考核标准的深入认识,提升考核人员对于从业人员的“最近发展区”和主观能力的充分认识,减少考核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真正实现考核的公正性。在这个培训的过程中增强从业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不断提升员工绩效,促进从业人员转变态度和方式应对绩效考核,实现报业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为报业在媒体融合时代的竞争力提升提供保障。

四、结语

基于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绩效考核现状和问题研究,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可以采用绩效为主、周边效益为辅以及岗位职责责任书进一步明细化等措施实现报业目标和考核标准的明确化,员工、部门、考评小组三级绩效考核制度和合理的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对员工定期培训和组织座谈会的过程中,纠正考核人员意识主观性、从业人员对绩效考核认识程度不够等问题,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实现媒体融合时代的报业转型,提升媒体融合时代报业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传统报业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良性提升。当然,绩效考核的体现方式除了在工资待遇方面以外,还要在职位升迁、能力培养等方面体现出来,实现全方面的人才激励。

参考文献:

[1]丁科选.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编辑记者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3.

[2]袁龙海.中国报业绩效考核探析[D].宁波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 编辑活动 “媒介间性” 编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26-03

[Abstract] “Intermediality”is the abstract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It means the different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media―have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nifests in three aspects: coexistence and 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termediality”is not only the law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but also the feature of editing 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alize this law and the features.

[Key words] Editing activity “Intermediality” Editing law

在当代编辑学研究中,主客体关系视角已经成为编辑活动规律研究的主要思路之一。由此出发得出的观点――编辑活动是一种由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交互作用的文化创构实践活动,被学界普遍认可。但是,由于研究者对编辑活动主客体元素的认识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编辑观。其中,王振铎先生的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观广受关注,影响深远。尤其是他最近提出的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引人注目。他在《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一书中指出,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发现是编辑学研究60年的重要成果之一。他说:“在‘逝者如斯’的人文传播历史中,图书、报纸、期刊诸版本,广播节目,电影银幕,电视、网络频道与手机荧屏等各种媒介载体,无不突出显示着应该称之谓‘媒介间性’的多重交互性特征。”[1]但是,对于什么是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编辑活动这一特征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王振铎先生没有作深入阐释。本文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进行初步论述。

1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内涵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在此前的编辑活动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强调编辑活动主体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由作者、编者和读者构成的主体作用关系是编辑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例如,王华良先生认为:“编者、作者、读者之间反映作品供需矛盾的关系,得到什么样的调节和整合,最终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得失盛衰。”[2]也有研究者深入论述编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也受到客体的影响和制约,编辑主客体之间作用关系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例如,杨焕章先生认为:“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类型的编辑活动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每一具体的编辑活动过程之中。”[3]但是,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交互作用的特征。所谓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关系,就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共存互补性。无论是共时的编辑实践,还是历时的编辑实践,由编辑主体元素所创构的编辑客体――媒介,都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容互存的。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一种媒介的出现,并不是以另一种媒介的必然消亡为前提的。相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离不开旧媒介的影响和推动。比如,期刊的出现没有终结图书的发展,而图书是期刊发展的源头。电视的出现没有宣告广播媒介终结,同时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广播媒介的基础。网络媒介的出现更是如此。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媒介分属不同的符号模式和媒体模式。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电视具有实时直观的媒介特性,书籍具有深度见长、易于保存的深阅读个性,广播具有听觉灵敏、生动传真的媒介个性。与此同时,它们之间在同题的表达上又有着共通的空间。由此可见,共存互补的“媒介间性”特征,不仅是现实媒介多元共存的写照,而且也是其间际性关系的一大特征。

二是交互作用性。由编辑实践所缔构的媒介,不仅具有静态意义的共存互补性,而且具有动态意义的交互作用性。它们之间,不仅互补,而且互动;不仅共存,而且共生。以“影视后出版现象”为例,可以看出不同媒介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共存,而是交互作用的共生;不是符号模式意义的浅层互补,而是精神多维交流意义的深层互动。这就是图书出版能够催生影视制作,影视剧热播能够带动图书出版的真正奥秘。针对这一现象,王振铎先生指出:“文学和影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对话性和互文性。文学是影像改编的前提和基础,影像改编则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影像改编的屏幕化将静态的文本阅读变为动态的影像欣赏,通过影视媒体普及文本。”[4]媒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影视传播和文本出版中找到例证,而且可以从报纸和图书出版互动、电视和网络互动、报纸出版和网络出版融合中找到例证。当代报纸编辑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报网互动并走向融合:报纸编辑可以从网络媒体中寻求信息,设置议题,网络媒体又可从报纸报道中得到支持,加强网络舆论。很多报纸编辑在网络上设置“焦点网谈”之类的网络话题园地,然后将其中的精华内容编辑为报纸同名栏目,这正是报纸和网络两种媒体交互作用的生动体现。正如范志忠所言:“作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杂交,线上与线下的两栖,印刷工业与互联网工业的混血,‘报网互动’无疑有力地促使了报纸传播技术的飞跃,极大地拓展了报纸的时间、空间概念,使得报纸也像网络一样,具有了直播、互动、链接、超越时空限制的功能。”[5]从相反的角度来讲,报纸同样以自身的优势实现了对网络传播的影响延伸和推动。

三是转换生成性。转换生成性是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最高层次,意谓不同媒介在编辑主体元素的主导作用下可以相互转换形态,实现同一主题或相近主题内容的不同媒介形态表达。当下流行的“全媒体”出版,由编辑主导,将同一主题内容以传统书籍、网络、电子书和手机等不同媒体形态同步出版发行,实际上正是媒介间转换生成性的表现形式。我国最早开启“全媒体”出版的是,200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中文在线”,将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图书、网络、手持阅读器和手机阅读四种媒体形态同步出版。之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图书都相继采用“全媒体”形式出版发行。“全媒体”出版的最高形态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多媒体数据库产品的编辑出版。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传统文本、影像、期刊、网络等不同的媒介形态在共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自由剪辑组合和自由转换生成,由此所形成的媒介间交互作用的特征在编辑主体的作用下,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笔者以为,“全媒体”出版和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在编辑主体元素主导作用下实现不同媒介的转换生成,形成同题多媒体形态表达,从而最大程度地编辑整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2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存在依据

编辑活动作为一种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媒介文化缔构活动,缔构的对象和目标是媒介。编辑活动不同于作者创作活动之处就在于,作者的文化创构活动是单个稿本的创造,而编辑活动是在单个稿本基础上的组合构造。这种缔构活动的结果,就是形成媒介。需要注意的是,编辑活动的缔构性在不同的媒介创造过程中表现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不同,缔构或组构的程度各不相同,有强弱之分,有轻重之别。报纸和期刊是编辑对众多作者作品的组构结果,其缔构性最强;网络、影视次之;书籍缔构和组构性相对较弱。但是从编辑本质来讲,书籍作为媒介是由编辑在作者创作稿件基础上进行缔构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媒介缔构是编辑活动的本质。而在整个编辑活动中,作为编辑活动客体元素的不同媒介,又具有“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原因有三。

一是由媒介媒体模式的个性决定的。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媒体模式,不同的媒体模式由不同的符号模式构成。任何一种媒体模式在具有媒体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同媒介间具有共存互补性,即任何一种媒介都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即使高速发展、广受欢迎的网络也有先天难以避免的传播个性缺陷。美国学者伍尔夫曾经指出,在网络时代,人类的“阅读大脑”将变为“数字大脑”,而这个习惯了即时可得的和貌似全面的屏幕信息的数字大脑对人类而言“还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6]。

二是由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决定的。构成编辑活动的作者、编者和读者三个主体元素之间具有“主体间性”特征。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彼此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内容创构最终形成媒介。正是因为三者围绕媒介创构的主体交互作用,人类媒介文化的编创活动才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永续发展。主体间交互作用的发生,是通过人类共通的媒介空间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认识、使用、理解和创构之中,彼此存在交互作用。换言之,媒介的交互作用,实质是主体间交互作用的表现。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之间,如果不存在“主体间性”,也就不存在“媒介间性”。

三是由编辑活动传播讯息的规律决定的。编辑创构媒介的目的是传播讯息。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广度、深度和速度,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特点和形态。编辑为了更好地完成讯息传播,实现讯息传播增值,满足不同受众层次的需要,就会不断综合和整合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特点,对媒介进行整合创构,集合利用,甚至创造出新的媒介。其结果就是媒介的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

3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意义

“媒介间性”特征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我们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媒介间性”是解释当下编辑活动中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从报纸与图书的内容转换生成,到报纸和网络的报网互动,影视和出版的互动传播,再到最高层次的全媒体出版、三网融合,由“媒介间性”造成的媒介融合现象,不仅是当代媒介发展中最有影响的实践特征,而且也构成了编辑活动最为生动的变革图景。当代编辑学研究和传播学研究都在高度关注和描述媒介融合现象。但是,很少人追问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换言之,为什么会出现媒介融合现象,媒介融合的理论依据何在,如何用理论来解释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正是解释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创构的媒介之间存在共存互补、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关系,不同的媒介在编辑活动中才走向互动,并最终走向融合。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当代编辑模式发生重构,编辑思维面临提升,这些变化也无一不与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相关。

“媒介间性”特征的认识和发现是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示我们要深化和拓展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尤其是要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站在对规律性和趋势性探讨的高度,全面审视编辑活动构成要素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表现形态。此前编辑学研究比较重视编辑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忽视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殊不知,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关系。正在日益泛化的“出版”概念和备受关注的“全媒体”出版理念都反映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不仅存在于编辑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且体现在客体媒介自身发展的规律上。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是我们在认识编辑“主体间性”特征,即主体交互作用关系后的又一发现。它是对编辑活动主客体作用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由此,我们可以将编辑活动的内部运行规律归纳为三个维度:一是编辑主体间的作用关系,二是编辑主客体的作用关系,三是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编辑只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些作用关系,并将这些认识抽象概括到理论层面,才能够更自觉地遵循规律,提升和变革主体,从而实现主客体的协同发展。

注 释

[1][4]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2,12

[2]王华良.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J].编辑学刊,2006(3)

[3]杨焕章.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J].大学出版,1998(4)

[5]范志忠.论“报网互动”的发展态势与传播特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

[6]练小川.数字时代的阅读[J].出版科学,2009(2)

篇4

关键词:音乐媒体;小学语文;深度融合;应用策略

音乐是人类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音乐传递思想、营造意境,激发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音乐媒体开展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气氛、营造教学情景,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音乐媒体的作用

音乐媒体主要包括电脑、手机、电视以及录音机等传统设备,在新媒体盛行的新时期下,多媒体技术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中。实现语文教学与音乐媒体的深度融合,主要是指在教学中应用音乐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课堂添加音乐元素和艺术色彩。其可以弥补当前语文教学中所缺乏的情感因素,同时通过具有艺术魅力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听觉的享受,而舒缓优雅、节奏轻缓的音乐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语文教学中。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音乐媒体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音乐的独特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思想与情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知识,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实现语文学习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充分融合。

二、音乐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

1.携情入境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尚未成熟,思考问题主要通过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通过音乐媒体导入教学内容,通过想象奇特以及构思巧妙的音乐携情入境,抓住语文教学与音乐媒体的融合点,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进而为教学奠定情感基础。教师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发现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情感价值,创设出符合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兴趣的音乐情境,让学生融入课文之中。

例如,在学习《莲叶青青》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凤凰传奇十分流行的一首歌曲《荷塘月色》,教师在歌曲的欢乐节奏下,与学生共同欣赏这篇课文,缓缓流淌的荷塘,美丽高洁的荷花,同学想象着鱼儿在荷塘中欢快地游动,进而体会这篇课文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2.情文共织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很多课文中都蕴含了人生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生活阅历等多方面原因,不能深刻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世界。因此,教师要通过音乐媒体,以音乐的形式来传递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通过情文共织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思想和情感,实现教学内容的释放和延伸。

例如,《山海关》这篇课文,其讲述了长城的具体构造,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叹,和对长城的赞美。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可以为学生播放费玉清先生所演唱的《长城我梦》这首歌,通过歌曲帮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让学生在倾听歌曲歌词和旋律的同时,实现情文共织,

3.情溢于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与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其表达效果要优于教材文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音乐的形式结束整堂课,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绪随着音乐而延伸,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自己的老朋友孟浩然,虽然两位都是洒脱的诗人,但是离别总是深情而难过的。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祝福》这首歌,让学生在深情回味中结束对这首诗的学习,实现情溢于文。又如,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改编为民歌,并且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这首词的印象和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词中的场景。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将语文教学与音乐媒体充分融合,在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理念下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方向;融合

1广播电视媒体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信息传播途径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微妙变化,广播电视媒体应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探寻一条适合当今时展的新路子。广播电视媒体与信息技术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信息传播实效性更强。保证信息传播的实效性是各大媒体工作的重点,广播电视媒体也不例外。然而,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接收需要特殊的接收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这些设备功能单一,携带不够方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传达效率。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各种新技术、新平台不断出现,其能及时有效地推送信息。加上接收信息的终端是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一些携带方便的设备,打破时空限制,使公众第一时间了解到当前社会的新闻热点。为弥补广播电视媒体传达率低这一不足,实现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明智之举。其二,信息传播范围更广泛。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获得更多的受众,是各大媒体追求的重点,但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广播媒体因信息接收设备容易操作,信息方式较为单一,即只是通过声音,因此,受众多是老年人。电视媒体虽然受众群体较为广泛,但一些年轻人多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观看电视,导致其受众主要集中在儿童、中年人、老年人等,对电视媒体而言如何吸引更多青少年、青年人值得深入探讨。相比之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平台在信息传播范围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受众几乎涵盖所有人群。一些忙于工作的青年人也可利用零碎时间浏览信息,信息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因此,为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广播电视媒体也有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其三,对大众的吸引力更强。信息技术下的新媒体平台较广播电视媒体更具活力,主要是因其不仅能传播信息,而且能与受众及时互动,给广大受众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广播电视媒体只是将信息单一的传达给受众,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因此,为更好地吸引受众,也应注重将广播电视媒体和信息技术融合。

2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的条件分析

从当前来看,无论是广播电视两个媒体的融合,还是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都有着良好条件。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不仅基础设置完善,具备足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内容生产上有着绝对优势,而且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尤其电视媒体为保证节目质量,提升节目播出效果,向节目的高清方向发展,实现融合发展后,可给受众提供更多新颖的节目形式。另外,我国三网融合稳步推进,给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信息技术取得长足发展,新媒体平台不断出现,给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如虎鱼网是新疆广播电视台的旗下官方网站,是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新兴信息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的平台,与广播电视资源共享,共同播出新制作的节目。内容有新闻、新疆歌舞、探险、考古、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影视剧、电视栏目等,目前浏览量位于新疆同类网站前三甲,同时在全国省级电视台官网中位列第十位,为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提供了软件支撑。另外,我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手机成为接收信息的重要终端,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8亿大关。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通过新媒体平台可方便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我国人口数量大,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能够有效挖掘潜在受众,提升媒体影响力与知名度。

3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方向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想稳步、快速发展,应做好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尤其准确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准备与布局,尤其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落实。

3.1重视广电融合

广播与电视媒体有着各自的优点与薄弱点,为促进其以后更好的发展,应做好两种媒体的融合。首先,做好资源融合。广播媒体信息播出形式为“声音”,而且电视媒体信息播出方式较为宽泛,不仅能播放声音,而且能够配合图片、视频等内容。两种媒体融合时不断对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信息传播工作效率。如针对电视节目,广播媒体可通过语言描述进行播出。针对广播节目,电视媒体则可通过一定的包装,如真人扮演、图片展示、视频回放等形式,向观众展现。如在虎鱼网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播出节目等。其次,做好人才融合。人才融合是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的重要方面,即广播电视媒体融合过程中,可分别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对方单位做指导,确保播出的资源内容符合各自媒体特点的同时,更容易吸引受众。最后,做好信息渠道融合。为提高广播电视媒体信息实效性,可实现信息渠道的融合,确保广播电视媒体能够广泛、及时地采集、播放相关信息。

3.2注重台网融合

台网融合是广播电视媒体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从业人员应提高认识,做好充分的心理与技术准备,稳步推动台网融合工作,不断扩大信息覆盖范围。台网融合时,首先,做好网络平台研究。广播电视媒体的很多节目与网络上播放的节目形式有所不同,为更好地实现台网融合,广播电视媒体应做好融合网络平台研究,认真分析网络平台受众群体特点,掌握其喜爱的节目形式,融合之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推动融合工作,我国堪称电视节目生产大国,但大而不强,离强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如可考虑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研发制作的节目。其次,及时调整节目形式。结合不同网络平台节目播出形式,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优化。如针对电视节目,可将节目时间适当裁剪,更适合在网络平台播放。对于广播节目可转化为文字在微博等平台等。最后,为实现良好的融合效果,广播电视媒体应与网络平台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好交费、续费工作的同时,要求网络平台开通相关权限,以最大限度保证节目播出效果。

3.3做好新媒体融合

广播电视媒体未来发展还应做好与新媒体的融合。新媒体具有节目内容丰富、信息传播效率高、可与受众互动等优点,广播电视媒体应充分利用其优点,扩大受众的同时,不断提高节目质量。首先,广播电视媒体内容是重要的精神产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广播电视媒体人应认知到新媒体给广播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提升与优化自己,确保广播、电视、新媒体共同进行节目的播放,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范围。其次,加强新媒体技术培训。通过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专家,做好新媒体平台技术人员培训,使其明确新媒体平台节目播放要求,熟练操作各种音频、视频处理软件,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裁剪,以达到更好的节目播出效果。最后,做好新媒体融合工作总结。了解各平台粉丝增长情况、互动情况等,掌握新媒体运营存在的不足,积极讨论,集大家智慧,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平台的播出效果,总结一条能够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篇6

1.1创造新的校园文化

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从而促进的就是新文化的产生。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校园文化。这种新的校园文化更加强调个性发展和公平正直,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同时也会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1.2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环境就是一个推进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工作的一个契机,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抓住的机遇。高职院校需要借助新媒体环境,对学生进行新媒体教育,在教育中不断渗透正确的媒体应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新媒体的内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和综合素质。

1.3缩小知识鸿沟

由于行业和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及其他重点院校比较起来差距较大,高职院校起点较低、文化积淀较少、再加上投入少等原因,造成了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知识鸿沟逐步增大。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全面推进新媒体文化建设能够为高职院校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使得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先进的知识文化也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学生借助多媒体环境,能够逐步提升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提高知识素养,这样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步的缩小。

2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2.1革新文化建设理念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和借助新媒体力量提高建设水平,首先就需要在文化建设理念上进行改变,依照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新媒体文化的发展需要革新理念,树立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观念,加强信息的传播,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范围。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革新文化建设理念:第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逐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多的关注我和听取学生普遍关心的文化信息。第二,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新媒体和媒介手段,用QQ、微博、微信等媒介工具将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互动交流式的团体。第三,要认识到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是平等和交互式的关系,应该做到信息共享,除了要结合校方信息反馈之外,还要更多的听取学生的反馈,以便发挥新媒体的最大价值。第四,新媒体环境之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学校和学生必须要对文化信息有共通性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彼此的认同感,避免出现文化信息曲解甚至难以传播的情况。

2.2发挥新媒体利用价值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媒体工具产生,其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并且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对此,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就必须要将新媒体工具应用到文化建设中来,找到学生热捧新媒体的原因,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新媒体工具,充分发挥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微信是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工具,也会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那么高职院校就可以利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工具,将其作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媒体平台。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开立官方微信平台,并在这一微信平台上校园文化和其他学生感兴趣和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信息,并在这一平台上及时回复学生的求助问题,在方便学生的同时,也能够传播学校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建设成为每一位学生感兴趣和乐意去做的事情。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利用QQ群和微博对高职校园的文化进行传播和发展,用学生熟知和经常使用的新媒体工具,发挥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使用价值,并为学生素质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3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开展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经阶段,能够逐步实现媒介的一体化和多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且逐步丧失了媒介传播的优势,为了保证传统媒体能够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和新媒体合作,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同样要将新旧媒体融合为一体,在发挥新媒体的利用价值的同时,也要将传统媒体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将学院校报、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站融合起来,优化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方式不能一味的强调某一种文化传播媒介的官方地位,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信息,满足学生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扩大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让学生在繁杂的信息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例如,学校网站可以新建一个新闻模块,用新媒体传播传统媒体的内容;可以将学院校报和校园广播等文化信息电子化,将新旧媒体融合起来,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

2.4表达新媒体的符号和意义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信息文化建设,而这些信息是符号和意义构成的,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要用符号以及意识形态来表达和承载校园文化。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利用新媒体工具和新科技设计出能够彰显校园文化的符号、标识,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将这一符号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形式感强的符号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新媒体的价值。另一方面,意义即意识形态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培养的实际需要,凝练出能够表达校园文化精粹的意识形态,并利用新媒体将学校的主流意识进行广泛地传播和发展,全面提高文化建设水平。

3总结

篇7

关键词 媒体融合;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041-0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能够给有关的新闻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媒体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也为更多喜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些选择的机会。尽管我国每年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多,可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还面临不少问题。由于受到媒体融合环境的影响,以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合时宜,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了。因此,需要把播音主持专业与媒体融合环境统一起来。

1 播音主持专业受媒体融合环境的影响

媒体融合指的是各种各样的媒介所具有的多功能一体化的一种趋势,媒体融合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于把传统的媒介报刊、电视等融合起来。媒体融合的依托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把媒介的组织系统、终端系统、网络系统、内容系统甚至是媒介自身融合起来,表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体融合是媒体改革一种必然趋势,将手机、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新旧媒体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为广大群众提供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类型异样的媒体信息,让人民群众不再受到时空的制约,随意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共享资源。媒体之间的传播实现了优势互补,使受众群体大大增多,传播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媒体融合使得媒体运作的格局发生改变,加强了传播的效果,优化了传播结构。

2 媒体融合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融合策略

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1 技能和知识的融合

知识能够外化为技术,内化为技能,技术的提高是以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也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占有,而是为了提高各项技能,并且要提高综合素质。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把讲解播音主持的知识与运用技术融合起来,强化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以满足播音主持人员参与栏目的编辑、采访、策划等环节的要求。学生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从练习有声语言开始,划分不一样的训练篇目、不一样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以顺利地对学生讲解知识和训练学生配音、新闻播读、语言表达、吐字发音等专业技能。使资料室、实验室、演播室、教室加以融合,整合技能型课程、分析型课程、知识型课程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使技能与知识真正地融合起来。

2.2 跨学科进行融合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实施跨学科的培养,应用有关教育资源实施融合性教学。把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等有关联的专业加以融合,加强学习音视频制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以及跟新闻媒体有关联的课程;结合学生所学习的广电一线规划内容,各自跟有关联的学科实施融合性的教学,比如体育、艺术、经济、法律、广告等,甚至还需要跟市场营销等专业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传播语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以担任非广播电视等方面的职位。实施双学位为主导或者是针对性地采用“自助餐”式的选修课作为学生的辅修课程。为此,教师一定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并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心智,让学生成为一体化多功能的优秀人才,以使学生能够适应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人才需要。

2.3 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实施网络为基础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

媒体融合的动画、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的功能不具有单一性,能够以网络为平台有效地实施多样化的交流互动。这要求信息的人员具有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和输入文字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播音主持的技巧。由于受到版权或资源的制约,大部分门户网站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文字的互动交流,在信息的过程中就是文字形式的播报主持,由网站的文字编辑来担任文字主持人就行了。然而,随着视频与音频的日益增多,传统意义上的文字主持人就不知所措了。不但广大的受众群体要求视频和音频,而且视频和音频的播音主持要求达到一定的语言使用规范。

现实生活当中,一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业已开始借助异样的媒体平台传播信息资源。在一部分新闻类节目当中,主持人除了需要访谈、播报、咨询外,还需要借助网络、手机短信平台、电话实时跟受众群体实施信息资源的交流互动。比如,中央电视台在转播NBA的过程中,在主持人的前面就有电脑,能够跟网络上的受众群体实施交流互动,并可以抽取到一些参与抽奖的幸运观众。播音主持的单一性媒体,业已不能够满足媒体融合的发展要求,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需要对网络的播音主持提出一些要求。

2.4 实践和教学的融合

播音主持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一定要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把校内和校外、实践和教学融合起来,多鼓励学生和社会融合,鼓励并提供条件让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激烈的竞争,激发学生不断地上进。学校要创造条件跟地方的传媒产业合作,在合作中就可以使媒体发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促进学生就业,还能够提高地方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收视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播音主持专业要尽可能健全实践基地,学校要建立一些长期的合作友好单位,给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环境,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当中去感受社会对人才的真实要求。事实表明,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统一,是培养学生自身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的最佳途径。

2.5 加强专业教育,实施社会教育

在成立播音主持专业的初期,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些播音主持的专业人才。“自媒体”在媒体融合当中的出现,扩大了媒体平台,拓展了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人才的领域。分享与创造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的工具日益广泛地进入寻常百姓家中,人人都能够借助终端与家用媒体设施,采编播节目。因此,人人都能够借助一些设施来制作一些视频与音频,甚至是节目主持、配音这些通常由主持人或者是专业播音员才可以开展的工作。这样,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播音主持的社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会日益模糊。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从思想上认识融媒体,行动上捕捉融媒体,发展上应用融媒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播音主持专业具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新闻事业输送更多的专业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篇8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篇9

生物发展史上,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陆生植物,蕨类植物已有至少27000万年的历史。在泥盆纪晚期到石炭纪时期,蕨类植物生长最为繁盛,为当时地球上的主要植物类群。然而,自二叠纪末,随着环境的改变,蕨类植物数量开始减少,但仍旧有大量蕨类植物得以生存并繁衍至今。地球上现存蕨类植物约12000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与诸多在它之后新生的物种和谐共处。

传统媒体如纸媒,也曾如蕨类植物最繁盛的时期一般繁荣壮大,盛极一时。然而,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链条和价值补偿模式都受到挑战,纷纷面临读者流失、收益减小、影响力下降等问题。如早在1957年,日本讲谈社所出版的《国王》停刊,主要原因便是基于社会环境的受众意识的变化,《国王》那种僵硬的、惯有的说教式的风格已让人产生逆反心理,而当时的“新兴媒体”――广播的丰富和多元化也使得不少受众从中分化了出去。在科技发展中生成的一系列新媒体,一步步挤占了传统媒体空间。传统媒体想要生存,当务之急便是积极与新型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新的平台,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从而保持住影响力和公信力。

在技术进步的强力推动下,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历史上几乎所有媒体形式的演进过程都是新技术推动的内容(信息)传播效能与效率的飞跃:印刷术催生书报业,电信技术催生广播与电视业,互联网技术催生各类新媒体……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和新媒体各有优势,但若使用媒介融合的方式,优势互补,所获得的传播效果更佳。媒体融合的核心是提升媒体传播信息的效能与效率,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单纯地用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或者使传统媒体变身新媒体。

自然界中,对于一种生物来说,在新的环境中想要生存下去,并不是要彻底变成另一物种,而是必须让自身最大限度地m应更新了的环境,不断提升获取阳光、水分、养分等生存必备要素的能力,并积极寻求与其他物种共生的方式。丛林法则(the law of the jungle)中既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残酷一面,也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和谐一面。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态多样化,同样适用于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未必是此消彼长或你死我活的关系,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竞争对手,亦可成为合作伙伴。媒体融合倡导的正是各种媒介的共生共荣。

篇10

一、研究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融合的意义

1.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融合,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融合,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许多生物实验比较抽象和复杂,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不能通过传统实验来理解和观察,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充分展示实验过程,使一些无法观察又难以理解的生命现象、生理过程等变得既生动形象又直观易懂。多媒体课件内含丰富的信息,不仅能改变学生枯燥的学习方式,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

3.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融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3D打印、4G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融入实验教学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突破实验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4.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融合,是现代化实验教学的需要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空间,减少实验时间。很多生物实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随着课程进度的发展,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和认知也会逐渐淡化,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实验时间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有效融合的方法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实验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生物实验主要以观察实验现象为主,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实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如果恰当地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电教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内含的动画效果、图片解说词、适合的背景声音创设出一个独特的、恰如其分的情境课堂,学生置身其中,思维也会异常活跃。

2.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功。利用多媒体在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其良好的观察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鲜艳明亮的图像刺激学生感官,引导学生按照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细节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学生掌握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由于多媒体可以在很短时间里显示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互动式探讨过程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3.设计PPT课件、Flash课件或搜集相关视频,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