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特征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消费特征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消费特征分析

篇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online shopping is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hoice for people shopping channel. The college students as a group of more love to learn new thing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ces in the ranks of online shopping.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the 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ning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investigate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an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and on this basis, 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online businesses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关键词: 网络购物;行为特征;问题;建议

Key words: online shopping;behavior characteristics;problems;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203-03

0 引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也是其中之一。如今,随着各种购物网站的相继推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方式的更加便捷,网购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渠道之一。网购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减少买卖双方信息交流的成本,这一购物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其影响的人群范围及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在这之中,大学生群体是网购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年轻一代的象征并且有其特殊的购物行为特征。一方面,大学生追求个性,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大多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在选择商品时又会有着一些相似的特点。这些行为特征以及消费心理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可能会引起不轨商家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利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的分析研究,了解大大学生群体在网购中关注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对大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购物建议。同时,也通过此次研究,对商家及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网购环境的健康发展。

1 网购与大学生活

1.1 方案设计

本小组成员首先在研究方式上,不局限于网购商品的类别,同时也关注价格和数量。其次在研究目的与意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大学生消费心理,动机及行为的研究分析,对商家,创业者,相关部门以及大学生本身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在建议方面,除了各方直接利益,更关注网购的安全性。

就研究对象而言,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由于处于大学城内,可以非常方便的对大学生人群进行投放问卷研究分析。就资料需求来说,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以及网络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需要的研究材料,便于对比分析。就指导老师而言,该校老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指导能力。

1.2 数据资料

在本研究之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就网购问题做过一些研究。章明(2007)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因和障碍分别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障碍主要有:对售后服务不满意;对商品知情权难以保证等。Laily.Hj.Paim(2010)在现有资料基础上,随机抽取370名学生,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学生网购态度的因素主要有:功利取向,方便,价格,选择的多样性。在已有的研究中,一般研究者致力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概括出大学生网购选择的一些影响因素。制作调查问卷,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发放 。收集纸质问卷与网上问卷统一分析整理。制作相关表格,对大学生网购偏好,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网购问题进行统计。

1.3 网购行为特征分析

1.3.1 大学生网购的整体情况

有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经历,可见,尝试过网上购物的大学生占了大多数,大学生网购现象比较普遍。从问卷的结果来看,调查对象对网购都很熟悉。这与目前大学生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很高的客观现实也是基本相吻合的。

另外大学生网购的产品多样化,主要有:箱包服饰、美容护肤、零食饮料调查显示,大学生所网购的产品多种多样,其中六成以上大学生回答购买过箱包服饰,四成左右购买过零食饮料,三成左右购买过美容护肤品。

但是除此之外网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描述不符、服务不周到、存在欺诈、退货困难等。

1.3.2 大学生网购的细节分析

①购物金额(含邮费)(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的价格一般在50-100之间,大学生由于经济尚未独立,在选择产品时,关注的会是较为低价的商品。

②买家评价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见表2)。

从表2可见,其他买家对商品的评价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方面要关注评价,另一方面也要在消费之后留下有价值的评价信息以方便后面的消费者,这样能够促进评价功能的良性循环。对于商家而言,可能会存在评价的可信度即诚信问题,而这方面需要相关部门的介入。

③购物中最担心的问题(见表3)。

表3中显示,质量问题是大学生消费者最为担心的问题,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大学生更乐意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低价带来的风险更大,特别是网上质量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

④商品慈善意义对购买意愿影响 (见表4)。

有些商家为吸引顾客青睐,会在商品中加入慈善等元素,但就表格4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对这一方式不太感兴趣,若某一商家的针对人群是大学生,采取这样的措施是不能达到营销目的的。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①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购物的主要渠道。其购物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所选商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一般保持在50-100元之间的中低级消费。

②买家的评论对大学生购买意愿的影响较大,大学生消费时要多注意评价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切忌盲目从重消费。促进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消费者做出正确购买决策。

③网购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是引起大学生不信任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商家和消费者以及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④商品慈善意义对购买意愿影响较小,商家对大学生消费这块需要有所改变。

2.2 建议

2.2.1 就大学生自身而言

①在购物过程中避免盲目的过度消费,不要产生攀比心理,除必需品之外,不必要追求过高档次的消费。

②大学生从自身网购习惯方面考虑。应做到以下三个“选择”:选择良好的网站。大学生在网络购物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自己熟知的,信用度较高的网站,尽可能的不要选择新网站。选择良好的商家。大学生在购物的时候首先查看商家的信用等级,开店的时间长短,以及差评情况。选择优质的商品。网络中商品的价格很不统一,同一种商品价格有很多种,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货比三家,寻找质量最好的、价格最低的商品。

③对于那些带有慈善意义的商品促销,不可全盘没否定,也不必要过度在意。以自己喜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

2.2.2 就商家而言

①对于大学生消费水品较低,商家应更注重选取一些价格比较低廉的,成本较低的商品销售。

②商家应更加注重商品的评价,及时处理低差评等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在客服服务态度上应该有所建设。

③对于商品,在追求低成本的情况下,也要注重质量问题,不可贪图暂时的高利,损害自己和消费者的利益。

④切实关注大学生的需求,营销方案不应着重放在慈善事业上,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真正的需求,如以宿舍套装打包出售,买三送一(针对四人宿舍)等打包消费。

2.3 就管理方面而言

①淘宝、京东等交易平台加强商家信誉度的管理。比如消费者成功交易一次,对交易对象做一次信用评价。在交易中作为卖家的信用度分为20个级别,给予评。

②对于商家的商品质量管理制度要有所完善,可以成立相关监察小组,对相关商品进行不定期,不定量的抽样调查,加强处罚力度。

③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伴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却显稍慢,应建立和完善网络购物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就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合同模式、权利与义务、纠纷处理机制、赔付途径等反面进行规范。

3 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的分析研究调查,了解大大学生群体在网购中关注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对大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购物建议。同时,也通过此次研究,对商家及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网购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明.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因和障碍因素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6.

篇2

【关键词】河北省 大学生 奶制品 消费特征

1调查对象与样本特征

为更加明确地了解河北省大学生的奶制品消费现状,我们进行了《河北省大学生奶制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活动的主要对保定和石家庄的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共有627人参与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78份,有效回收率为92.19%。

2大学生奶制品消费的主要特征

2.1奶制品消费频率特征

本次调查将大学生奶制品的消费频率分为4类:每天一次、2-3天一次、4-5天一次、一周以上一次。

如表2所示,大学生对奶制品的消费需求并不强烈,消费频率基本集中在一周以上一次,有243人,达到42.0%,即基本一般的学生不怎么消费奶制品,只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的饮奶意识比较强。同时,从表2可以得出,女生消费奶制品的频率高于男生,但是男生中每天都消费奶制品所占百分比高于女生,男生中有21.4%每天都消费奶制品,而女生中只有18.7%每天都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说,男生的饮奶意识高于女生。乳制品可提供70%钙的每日需要量,18%蛋白质和维生素B12,以及16%的维生素A及钾的每日需要量。因此,要提高大学生饮奶意识、刺激大学生奶制品消费。

2.2 奶制品消费产品构成特征

从表4可以得知,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奶制品是酸奶;其次是纯牛奶,乳饮料;大学生对鲜牛奶、奶粉、奶酪的消费需求很低。从地区角度来看,保定和石家庄的大学生的奶制品种类消费偏好基本相同,说明奶制品的消费情况与地域无关。

2.3 奶制品营养价值关注度特征

从上表可以发现,仅有28.7%的大学生在购买牛奶时关注产品的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指标,71.3%的大学生并不关注产品的营养价值,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牛奶的营养价值并不关心,饮奶意识差。

2.4奶制品消费品牌的特征

从表7可以看出,有50.3%的大学生经常购买的品牌是伊利;有45.7%的大学生经常购买的品牌是君乐宝;有43.1%的大学生经常购买的品牌是蒙牛。不难发现,石家庄的大学生对君乐宝的消费多于对天香的消费,而保定的大学生对天香的消费多于对君乐宝的消费。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是河北省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位于石家庄,而河北新希望天香乳业有限公司位于保定。可以推断本地企业对消费者的消费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对扩大销售有很大促进作用。

3影响大学生奶制品消费的因素

3.1是否过期是大多数大学生最担心的问题

如表8所示,大学生在奶制品消费时最担心的问题是产品是否过期的占到68.7%,担心假冒伪劣的大学生占到21.3%。

3.2口感是大学生购买牛奶的主要依据

从上表可以得知,价格和广告对大学生购买奶制品的影响并不大,而口感才是大学生奶制品消费的重要原因。

3.3促销形式和包装形式的影响

表10可知,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包装形式是鲜奶无菌包装和屋顶型纸盒包装,均超过30%;其次是利乐无菌枕和无菌杯,都在十分之一以上。男生最喜欢的包装类型是鲜奶无菌包装,最不喜欢的是塑料薄膜软包装;女生更倾向于屋顶型纸盒包装,而最不喜欢黑白膜包装。

主要的促销形式(表11)有打折或者买赠、送小礼品、免费品尝和抽奖,其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促销形式是打折或者买赠,占到总调查人数的74.7%;其次是送小礼品,占到12.3%;还有8.5%的大学生选择了免费品尝,4.5%的大学生选择了抽奖。

4主要结论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了解了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对奶制品的种类、包装及品牌等方面的信息,得出以下结论:

4.1提高大学生饮奶意识。奶制品不是大学生的必需消费品,女生消费奶制品的频率高于男生;从整体来看,大学生的饮奶意识还很差,而且对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关注很少。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国产奶的生产现状表示不满意,处于被迫购买的角色。所以要提高大学生对奶制品的消费量,必须让大学生及所有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产生充足的信任感,并乐于去主动消费。

4.2酸奶是大学生的最爱。酸奶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奶制品产品,其次是纯牛奶,奶粉、奶酪等其他奶制品种类不是大学生消费的主体,不具有消费优势。因此,奶制品厂商可以在大学里增加纯牛奶和酸奶的数量,适量减少奶粉、乳饮料、奶酪等的数量。酸奶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利于降低血压和骨骼健康,并且有利于减肥,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 酸奶以其特色口味和营养价值获得人们的喜爱。

4.3品牌竞争,优质优价。河北省大学生最热衷的奶制品品牌依次是伊利、君乐宝和蒙牛。刘森淼表示,结盟配方奶粉巨头,未来君乐宝还将不断推出系列新品,届时价格将只是对手的一半。调查中,37.5%学生表示“除非某一品牌的奶制品出现什么质量问题,否则不会换品牌”,学生的品牌忠诚度高但也意味着客户一旦流失便不会再回来,所以企业应加强对产品品牌的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建立并维持品牌忠诚。

4.4促销方式因日期而异,包装形式因性别而异

大学生在购买奶制品时,最担心的问题是是否过期,购买的依据是口感,而且最喜欢促销方式是打折和买赠,最喜欢的包装形式是鲜奶无菌包装和屋顶型纸盒包装。依照“越接近于有效日期打的折扣越多”的原则,以日期为标准,选择不同的打折和买赠方式,来提高销量。

参考文献:

[1]王淼.奶制品对人体健康有益还是有害[J].家庭医学,2015,(6):39.

[2]曲春礼,张秀玲,李良.浅谈超高温灭菌奶与巴氏杀菌奶[J].乳品加工,2006:61~63.

[3]酸奶的益处[J].新疆畜牧业,2016(1).

篇3

>> “互联网+”下大学生网络消费状况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研究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感教育研究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互联网人眼中的互联网行业 试论“+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跨越 互联网的“价值” 宋代的“互联网” 植物的互联网 互联网的明天 思维,互联网的 “互联网+”的回答 进击的互联网+ 俺村的“互联网+” 浮躁的互联网 互联网的未来 植物的“互联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03-04.

[3]Rohini Ahluwalia.Sometimes It Just Feel Right:The Differential Weighting of Affect-Consistent and Affect-Inconsistent Product Information[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2001,28.

[4]Hans Baumgartner.Toward a Personality of the Consumer Jovial of Con?[J].SumerResearch,2002,29.

[5]Naomi Mandel,Eric Johnson.When Web Pages Influence Choice:Effects of Visual Primes on Experts and Novices[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2,29.

[6]黄冬兰.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道德观的构建[J].龙岩学院学报,2012,(6):69-73.

[7]孔婷婷.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

[8]顾继光.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研究――以南通大学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0):52-54.

[9]百度百科.信息消费[EB/OL].,2016-03-18.

[10]张媛.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11]本报记者桑雪骐.大咖纵论“互联网+驱动信息消费”新生态[N].中国消费者报,2015-08-13,(7).

[12]惠新宇.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问题及破局之策――以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6):49-51.

[13]柯惠新,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8):334-336.

[14]季敏杰,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15]张羽,我国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16]Shirk,John C.The Costs Benefits of Lifelong Learning Consumer Behavior.Research Report,1998.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08-03

《2011年网络购物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我国网购用户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特点,超过80%的被访者年龄集中在22—39岁之间、接受过大学教育。”在校大学生是青年人中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较高的群体,网络购物既节省时间又节省开支的优势恰好迎合了大学生追求时尚而消费能力又有限的特点,使得这种新型购物方式在校园里迅速流行开来,而大学生也已经成为现今网络购物的主力军。本文以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为基础,反映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进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大一至大四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65份,有效问卷22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36%,其中男生55人,占20.75%,女生170人,占79.25%。

(二)调查方法

自编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部分构成,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变量的测量采用选择式及自填式两种方式,共计二十道题,全部调查问卷回收后由调查员进行编码,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l2.0对封闭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开放式问题则采用了归类整理的分析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群体特征分析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性别特征。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网络购物经历的男生有45人,占参与调查男生总数81.82%,女生有145人,占参与调查女生总数的85.29%。这一数字要明显高于2007年CNNIC在《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的“从网民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到总数的49.3%”,这表明网络购物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较之四年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本次调查也表明网络购物在女生中的普及程度要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调查所显示的“男生网络购物的比例略高于女生”。相反,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中女生的计算机水平普遍提高,网络生活意识增强,同时近几年网络购物程序及手续的逐渐简化也为女生网络购物提供了便利。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年级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大四、大三学生中平均86.35%的人有网络购物经历,而这一比例在大二、大一学生中为82.53%。这表明大四、大三学生网上购物的比例明显高于大二、大一学生,这与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网龄及上网时间都较长,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也较高有关,因此他们参与网络购物的积极性也较高。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行为特征分析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价格优惠”是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其比例占68.42%。同时,“品种多、范围广”、“方便、快捷”及“时尚新颖”也是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重要考虑因素(见图1)。对于不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大部分人认为网上购物风险大、实物与图片经常不一致、担心被骗等。可以看出,网络购物的价格优惠、方便快捷以及它有别于传统消费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是吸引拥有高素质、追求时尚新颖并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的主要原因。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内容。从调查结果来看,服装首饰和书籍音像类商品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内容。81.58%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购买过服装首饰类的商品,主要包括衣服、鞋帽及配饰等,42.11%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购买过书籍音像类的商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及个性的彰显,而网络上这类物品的可选择范围更大,种类更齐全;另一方面这类物品的邮寄相对安全,因邮寄而损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同时,大学生网购较多的还有电子数码类及化妆护肤类商品,这几个方面的消费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3.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消费力。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大学生每月可支配金额为500-800元,42.11%的大学生每月可支配金额为800-1000元,而每月可支配金额在500元以下或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对于大学生的收入来源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的收入来源为家庭供给,仅有20%的学生有打工或兼职收入。对“网上购物的月消费额”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月消费额在50元以下,还有42.11%的大学生网购的月消费额在200元以内,超过200元的比例仅为5.26%。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网络购物消费额能够控制在自己的支付力范围内。

4.大学生购物网站的选择。针对“最常选择的购物网站”的调查显示,大学生首选的购物网站相对较为集中,主要为目前知名度较高的一些商业网站,其中有86.84%的人选择在淘宝网购物,当当网和卓越网也是大学生经常光顾的网站,其比例分别为21.01%和15.79%,而只有5.26%的人对购物网站的选择是“随机且不固定”,所占比例最少。对于“网购商品的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商品的评价”、“卖家信誉”、“价格便宜”是大学生购买网上商品的主要考虑因素,比例分别为78.95%、60.53%和52.63%,“商品的售出数量”、“快递费用及服务”也是大学生网络购物时的重要影响因素(见图2)。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对网购网站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能够理智地考虑到规避风险的因素,这符合大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特点。

三、讨论与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带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1.权益维护。当网购的物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对所购物品不满意时,只有10.53%的大学生会与商家沟通,直至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止,有31.58%的人抱着“反正东西也不贵,就吃点亏”的心态放弃了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还有26.32%的人想退货,但因不知道退货渠道或嫌退货手续烦琐而放弃退货,有10.53%的人因不愿承担高额运费而放弃退货,还有5.26%的人对所购物品非常失望,表示以后不再网络购物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造成许多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过度消费。网络购物的方便省时,以及非现金交易的特点,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过度消费埋下了隐患。很多大学生在网上购买商品为的就是便宜省钱,而网络商家打出的绚烂的广告图片、诱惑性极强的语言、超低的价格,甚至极其吸引人的“团购价”、“秒杀价”,使得许多大学生因为一时心动而购买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的物品,还有一些人抱着“买一件也是那么多快递费,还不如多买几件”的想法,在无意中买了很多原本没想买的东西,反倒会花更多的钱。我们的调查就显示,有42.11%的大学生曾购买了暂时不需要或可有可无的物品。虽然这些物品的单价不高,但累积起来对于没有独立收人来源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沉溺网络。网络购物的吸引力使得一些心理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成为整天沉迷于网购行为的网购族,甚至有人对网购成瘾,他们对网络形成了心理依赖,不断用网购来舒缓学习或生活的压力。在有网购经历的学生中,60.53%的人表示自己一上网就想去购物网站转转。另外,虽然网络购物的程序十分便捷,但挑选商品的过程往往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在本调查针对“网购花费时间”的统计中,47.37%的大学生在网购时平均花费1小时的时间浏览购物网站,而平均花费1-2个小时的学生占31.58%,更有21.0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网上挑选物品时会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浏览购物网站。由此可见,大学生由网络购物所消耗的时间也不容小觑,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正常交往。

(二)应对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购物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为校园生活新时尚,但伴随这种新的购物方式而来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对高校教育工作乃至对我们的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培养健康消费观念,做到理智消费。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大多来自于家庭,无法真正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品牌、时尚的诱惑以及攀比心理的驱使等都可能使他们作出轻率的消费举动。有调查显示,“70%的大学生存在着生活费勉强够用的情况,有10%大学生的生活费根本不够用”,这也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大学生要克服自身消费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不要被网络上天花乱坠的广告信息所迷惑,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要攀比,要把注意力和情感更多地放到学习及校园社团活动中来,在各种社团活动中锻炼才干、积累能力。在网上购买物品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选择商家、购货类型、付款方式等,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同时保存好购物凭证,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而言,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够成熟的阶段,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积极的消费观教育对于大学生减少消费误区,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尚未把消费观教育或理财教育纳入教学课程,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关消费观教育的内容也比较薄弱。笔者认为,高校教育工作应重视对学生的电子商务教育和消费观教育,使大学生掌握目前电子商务的现状、发展趋势、核心流程及相关技术,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克服攀比心理、盲从心理以及对网络购物的依赖或恐惧心理,增强理性消费意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在班级和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并把大学生消费风气建设作为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对于社会而言,要完善监督管理,营造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目前,我国对网络购物的监管机制还相对滞后,网络欺诈、网络传销、虚假宣传等事件的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学生的消费权益,影响了大学生对于网络购物的信任度。在调查中,只有4.44%的学生对网络购物表示非常信任,一般信任和不太信任的比例占到了80%和13.33%,还有2.23%的人表示非常不信任。而图片与实物的差距、产品质量不合格及商家的诚信是大学生网络购物最担心的因素(见图3)。因此,要促进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就要解决一系列与之相伴的问题:首先,要完善网络购物法律法规体系,改进技术手段,健全网络购物的保障机制;其次,要建立严格的产品销售商准入制度和网络营运商认证制度,加强对网络商家的信用监督;再次,要完善网络购物配套服务,通过加强管理和鼓励竞争等多种方式提高物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最后,建立专业的网络购物纠纷处理机构及赔付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电子商务是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网络购物较之传统购物方式的优势,也无疑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我们的调查也显示,88.89%的大学生表示今后愿意继续或尝试网络购物。因此,引导大学生从自身需求出发正确使用网络购物,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处理好网络购物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为大学生的网络购物筑起一道理性的屏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新燕,陈志浩.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1):82-87.

[2]东方财财富网.2011年网络购物用户满意度研究报告[EB/OL].,2011-09-2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4]盛宴,邓洪林.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调查[J].市场研究,2008,(7):17.

[5]孙书光,马娜.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其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6.

[6]张玉荣.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集体经济,2009,(7):28-29.

篇5

一、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后,反奢靡之风刷新了餐饮业,加速了餐饮业转型的到来。2013年年初,在反对浪费之风的影响下,众多餐饮企业面临经营困难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商务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市场缺乏新颖的DIY自助厨房。根据当前大学餐饮模式单一,缺乏生机的现状,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在生活在网络时代的80、90后大学生,他们追求年轻的心态、张扬的个性,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更易接受富有新意的DIY自助厨房。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大学生“自助厨房”有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发展潜力

2.研究意义

餐饮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餐饮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经营方向,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大学生自助厨房作为一种新型餐饮模式,对于传统行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具有突破性意义。

研究新型餐饮业将有效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巨大。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对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

二、SWOT分析

1.机会分析

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的统计信息表明:“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699.8万人,在校生2468.万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人数总共达2468.1万人。”可见目标消费群体规模庞大,一旦掌握此类消费群体的餐饮需求,必定更能在我国的餐饮行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政府相关部门也启动各类关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大学生自助厨房项目开放式透明化的经营,是完全依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由消费者自行打造的健康、安全的绿色餐饮。

2.威胁分析

在每所大学校内都分设几个食堂包括中餐炒菜、各地特色小吃、及西餐,从食堂规模、设施、环境上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他们之间也相互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对于自助厨房而言更是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大学生群体是来自全国不同省市,各地风俗以及饮食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能否满足80、90后的年轻群体极具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是否能快速接受这一创新型的餐饮方式,也是需要接受长时间的考验的。

3.优势分析

随着DIY概念的兴起,大学生“自助厨房”项目就结合了DIY这一流行元素,立足于年轻消费群体,特别定位于大学生, DIY自助厨房不仅满足了顾客的多样化体验的需求,也增强了该项目在餐饮业中发展的竞争优势。

大学生自助厨房是采用创新型的Do It Yourself经营方式,以出租厨房收取一定租金形式提供服务,为大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提供的合适场所和用具,可以受到众多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大学生在校内以食堂为主,餐饮方式单一,而校外餐厅价格昂贵,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租用自助厨房价格较低易于接受,整个过程由消费者主导,完全透明化,食品安全问题有保障。

4.劣势分析

自助厨房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于在校大学生,而学校假期是固定的,寒暑假时间每年大概占三个月,因此自助厨房的后期经营会面临着寒暑假期间客源骤降的问题。

自助厨房属于一种新兴的餐饮模式,普及率有一定的难度,在固有的市场形态中,与传统餐饮模式相抗衡将受到一定的阻力,在经营的初级阶段,可能会遭遇困境与阻碍。

三、大学生自助厨房的实施方案

在当前餐饮业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大学生餐饮市场的现状分析,大学生自助厨房项目的实施首先参照传统餐厅建立模板店,最大的区别在于DIY特色经营方式的差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海报宣传、传单宣传、校园广播宣传、喷绘宣传等线下渠道来拓宽大学生自助厨房的市场知名度。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的用户群众多、信息传播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进行线上推广,建立自己的自助厨房网站同时整合各类网络营销工具,综合运用直接向搜索引擎注册推广网站、通过网站推广网站、通过电子邮件、微博、在线广告推广网站、通过广播电视推广、通过报纸杂志推广网站等建立多样化的网络营销体系。为大学生自助厨房后期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的扩张提供良好的基础,不断扩宽宣传渠道与范围,先做口碑再赚钱,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2.注重顾客的体验,满足顾客的需要

自助厨房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让顾客自己动手实践,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同时享受其中别样的乐趣。据调查发现,有意向前来光顾的顾客大多数为情侣、朋友等两人及其以上,前来光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重要的在于集体娱乐的过程。因此,要尽最大可能满足顾客从买菜、择菜、配菜、烹饪等一系列需求,整个过程全是由顾客亲自完成,如此一来食物的安全健康便有了足够的保障。

3.合理定价

有关租赁DIY厨具方面,从消费者进入厨房开始,根据消费者所消耗的时间或者选择厨房面积的大小进行相应收费;对于食材,消费者可以自行携带也可以在自助厨房自主选购。根据消费群体的需求特征分析及进行成本分析,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这不仅可以让首次光临的顾客舒心,还可以通过老顾客的口碑营销为自助厨房的后期经营增加客源,从而提高利润走上良性循环。

4.合理装修店面

寻找专业人士根据消费群体的特征及自助厨房的经营特色设计店面布局,注重店面的内部装饰和日常卫生保洁,力争以最低的价钱换取最完美的装修,为顾客实践、娱乐、用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自由的氛围。

篇6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各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体育消费是一种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的用以追求、发展、享受更高层次需要的消费行为.随着人们体育价值观的不断改变、体育健身观的不断树立、全民健身运动的逐渐推广,体育消费已在其生活消费中已占一定的位置,并有着不断攀升的趋势.现代大学生有较高文化素质、深远思想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他(她)们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独特见解和适应自己的消费方式,其意识和行为也不仅对其自身的健康带来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周围的人群乃至全民族的健康行为产生示范作用.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拟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动机和行为特点等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特点,寻找其潜藏的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开发高校的体育市场,为大学生合理健康的体育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对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学院、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七所开设体育专业的在校体育专业生进行调查.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查阅参考了消费经济学、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学概论等文献作为参考资料.问卷调查法:研究中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50份,回收率79.09%,有效回收率为75.17%,调查的数据达到分析与统计的基本要求.访谈法: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与体育专业生进行面对面交谈.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需要,对收集到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年级调查的人数分别为大一44人、大二133人、大三114人、大四31人,在提高专项上大一到大三都比大四高,在身心健康上大二最高、大四最低,在达到考试合格上随着年级的递增而递减,这反应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学习专业而进行体育消费,在娱乐消遣和社会交往上不同年级整体相差不大,而不理性的从众、攀比现象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不同生源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取向调查,问卷显示分别调查本省村、镇78人,本省市县91人,本省省会13人,外省村、镇37人,外省市、县19人,外省省会5人,根据统计得出6个地区的学生在选择体育消费价值取向中整体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差不多,但是也存在省内外地级区域学生在提高专项、达到考试合格、身心健康体育消费价值取向上均高于内外省会,在攀比炫耀价值取向和社会交往价值取向上内外省会高于内外地级区域学生,这说明长沙市地级区域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主要是为了学习,而省会城市的学生更注重于社会实践和攀比炫耀.对不同专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得出以提高专项为目的而进行体育消费排名前三的三个专业分别是田径、羽毛球、跆拳道,以身心健康为目的排名前三的三个专也分别是羽毛球、排球、田径,以达到考试合格为目的排名前三的三个专业分别是田径、跆拳道、乒乓球.由此可知,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要以学小球、跆拳道、田径为主,相应的体育消费也以这三个专业为主.

3.2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理念及行为特征分析

3.2.1体育消费价值理念分析

由调查可知,目前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各项消费还不能自力更生,绝大多数需要父母的供给,每个家庭经济条件都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大学生的月消费(生活费)或多或少的有差别,体育专业大学生生活费的差异对他们的体育消费金额也会存在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月生活费得出在500元以下的有3.36%,600—800元的有26.2%,800—1000元的有33%,1000—1200元的有17.1%,1200—1400元的有7.9%,1500元以上的有1.5%.以上数据表明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月生活费大多数都在1000元以下,这也折射出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消费与体育消费并不是很高.通过数理统计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一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3.36%,200—400元的有21.4%,400—600元的有23.2%,600—800元的有18%,800—1000的有16.5%,1000元以上的有22.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一年中的体育消费并不是很高,对于体育消费投入还有待增加.对不同性别体育消费水平对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主要集中在600—800和1000元以上这两个区间,其中女生主要集中在600元以下或800—1000元这两个区间,消费水平在200—400元这个区间的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消费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这个区间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结果表明女生主要集中在物美价廉的体育消费品上,男生更多会看体育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总的来看男生一年中的体育消费普遍高于女生,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分析显示:体育消费主要分布在200—600元左右,但分布在800—1000元区间的大一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分布在1000元以上区间的大四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由此可知大一新生是由于刚步入大学对于体育消费比较盲目,大四即将毕业由于马上步入体育相应的岗位,所以对体育产品需求量有增长趋势.对不同生源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得知:外省地级市、县、外省省会在体育整体消费上大大高出其他地区,而本省省会的生源主要集中在800—1000元区间,本省与外省地级村、镇整体消费相对处在一个较低水平,据上可以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最高的是地级市县,其次是省会城市,最后才是地级村、镇.从侧面也反映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不绝对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随之提高,其消费观念和文化背景也会对这一群体的体育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专业的不同也会对体育消费会有着一定的影响,调查显示,消费在1000元以上区间排名前三的三个专业分别为足球、田径、羽毛球,在800—1000元区间排名前三的三个专业是足球、跆拳道、高尔夫.由此可知,体育消费最多的首先是足球、田径、羽毛球项目,其次是跆拳道、高尔夫,足球.田径、足球体育消费最高是由于高强度训练而进行体育类营养食物补充所耗费,高尔夫、羽毛球主要是由于训练必须购买的高额专业器材所进行的体育消费,跆拳道主要是由于训练必须具备的专业服装和考级所进行的体育消费.

3.2.2体育消费结构及行为特征分析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了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同时也反映了消费质量与消费水平.本文所指的体育消费结构是指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不同类型的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具体的是体育实物消费(训练器材等)、体育劳务消费(培训等)、体育信息资料(体育比赛门票等)的比例关系.不同生源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显示,村、镇的体育消费结构除了用于体育比赛门票类型少于省会城市外,其他类型均高于省会城市,尤其是用于专业服装、专业技能培训两类更是明显高出,从而可以推断出长沙市体育专业乡村大学生在体育整体消费水平上高于城市的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分析不同性别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体育消费的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男生在体育比赛门票、专业服装、体育书刊类型上高于女生,女生在休闲服装、专业技能培训、裁判培训类型上高于男生,由此可知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用于学习裁判和赛事门票、体育书刊上的消费并不高,男女在实物消费上主要还处于体育服装类既能穿着休闲又能用于专业训练的低消费阶段,透过下面结果的现象还可以看出,男生的专业学习没有女生刻苦,女生更注重服装的美观,男生比女生的体育消费类型多些.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优先选择的体育消费类型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购买专业和休闲运动服装和训练器材、参加专业技能和裁判证类培训、观看体育比赛和租场馆训练,这说明,随着学生经济收入的增加,他们还是会优先选择提高自身的综合专业技能,其次才是观看体育表演与比赛.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会在观看体育比赛、表演等、购买体育书刊、报纸等类型上明显提升体育消费水平.

3.3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分析

3.3.1经济条件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51.6%的大学生都认为经济条件不充许在所有原因中所占比重最高.其中,长沙市农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整体低于城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其家庭经济收入为主要原因.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活费绝大部分为家庭供给,使得其消费能力随着家庭供给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3.2体育消费品价格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

我国经济上人均占有量少,贫富差距制约着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在此关键阶段出现了影响我国消费的经济泡沫现象,物价上涨,体育消费品高价不跌,这给本来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育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在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由于体育消费品价格太高而减少体育消费的比例占41.5%,排在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第三位.

3.3.3缺乏场地和器材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相比,其体育消费主要是为了学习,而必要的训练场地和器材能提供给体育专业大学生一个良好的训练学习环境,为提高专业技能是体育专业大学生首选的体育消费目的之一.通过调查发现,42.8%的学生认为缺乏方便的与之经济条件相适应的训练场地和器材是影响体育消费的次要因素.

3.3.4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32.7%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兴趣不是很高而影响其体育消费排在主要原因的第四位.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一方面社会上存在歧视体育专业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盲目的纯粹是为了考上一所大学而学习体育专业,且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半时间都是用在训练上,总的来讲多方面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也会影响体育消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消费结构大部分是以实物消费为主,其次是劳务消费,最后是体育信息消费,一方面,经济条件限制了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训练场地和器材、个人体育兴趣不是很高、体育消费品价格太高等原因制约着体育消费的提高,由于经济条件水平有限,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体育消费场所时,大多选择校内供不应求的免费场地,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目的主要倾向于提高专业技战术水平,其次是进行相应的裁判等级考试培训,长沙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明显存在着专业倾向性,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是他们消费的主要价值取向,也能较准确定位其自身的体育消费目的,使消费更为理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在体育消费价值取向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差异很大.

4.2建议

篇7

摘要: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已屡见不鲜。随着各类网络购物门户纷纷崛起,网购热潮随之掀开,凭借其自身的消费优势,网购形式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其中不乏大学生群体的参与。随着大学生网购的泛滥,到底网络购物给如今的大学生带来了何种便利,大学生网购在实践中又存在各种弊端,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重点对大学生网购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并从调查结果分析了大学生网购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情况统计;结果分析;网络消费

作为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凭借其快捷性与时尚性元素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新宠,拥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网购势力力图打造全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购物商圈,这就更加使得“全民网购”成为可能。据资料统计,截至2011年底淘宝注册会员已超过6亿人,总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成功启动了“大淘宝计划”。大学生群体的网购内容主要集中在服饰及电子产品范畴,然而实际网购过程中的问题也实则令人堪忧。像是所购商品不能试用、存在货不对版的情况、退货难等,都使得大学生网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消协资料记载,网购投诉近年来日益增多,网络诈骗、售后保障等都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学生网购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关注。

一、当前大学生网购情况统计

网络购物凭借其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基本特征深受大学生群体欢迎,这不仅是对传统购物方式的有效变革,同时也使得全民网购热潮成为一种可能。不可忽视的是,尽管网络购物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其发展速度却是势必可当,甚至成功替代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网络购物实现了商品、供应商及消费者之间的一体化服务,打破了时空的消费限制,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消费领域的完美呈现。大学生作为新鲜事物传播的主要载体,自然对网络购物青睐有加,这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网购在高校的扩展极具发展优势。

笔者针对大学生网购情况对共计2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分析过程中得到了这样的统计结果:约有97.98%的大学生有过网购经历,在剩下约2%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考虑到网银支付困难才没有选择网络购物。在问及网购理由时,约有83.33%的学生认为网购节省了时间与费用的开支,57.58%的学生认为网络购物商品种类繁多、满足了探奇心理,43.94%的学生则是考虑到学校距离市区较远,购物不方便。关于网络购物的频率,57.58%的学生选择了每月一次,14.65%的学生选择每周一次。网购花费方面,57.07%的学生认为网购花费大概占据了其月花费的10%,而34.34%的学生则选择占据月花费的30%,甚至还有2.53%的学生在网购花费方面占用了一半以上的月花费数额。在问及购物平台方面,大概82.32%的学生选择了淘宝门户,其余类似京东、苏宁易购等也是大学生群体乐于访问的网购门户。至于网购内容的主要依据,84.85%的学生主要是观察商品使用人员的评价,而65.15%的大学生则主要考虑的是商品价格,其余在销量以及卖家信用方面也是学生会考虑到的内容。然而,关于网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却是大多数学生的盲点,只有约60.61%的学生对网购法规有一点了解。对网购的看法,81.82%的学生认为网络购物尚存在严重的假冒伪劣问题,54.55%的学生主张网络购物应积极构建对消费者的保障体系,42.42的学生还主张完善快递管理,做好网购中间环节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可见,当前大学生网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就其网购过程还有待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统计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网购的心理特征分析

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尝试心理、风险规避心理以及乐趣心理。所谓尝试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过程中往往是抱着尝试的心理状态来完成网购活动,虽然心理表现出对网购的不信任感,然而由于内心的好奇心驱使仍然在行动上得以落实。这一尝试心理主要是由网购的便捷性特征所决定的。从上述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会考虑到价格因素,这就使得价格成为了大学生网购的首要制约因素。此外,快捷和方便也是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网上支付的便捷性特征使得大学生购物节省了中间的不必要环节。而风险规避心理则是大学生在网购过程中出于谨慎原则而理智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对于其中的商品安全及消费者权益有着自己的考虑和决定。可见,必要的怀疑心理对于规范大学生网络购物行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至于乐趣心理则是大学生乐于在浩瀚的网络商品中寻找自己中意的商品,并将这一过程视为一种乐趣和满足。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正是当前大学生所崇尚的快乐与自由购物心理的体现。

(二)大学生网购的价值取向分析

从大学生网购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来分析大学生群体的网购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大学生网购倾向于丰富多样的商品种类。网络购物在虚拟社区中进行,这就使得网购打破了以往的时空限制,大学生消费群体能够根据这一特征来选择自身需要的商品。其二,网购资金的低耗费也是大学生网购模式实施的价值取向之一。网购减去了大量的费用开支,仅仅是价格方面就极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也使得网购热潮在大学生群体中愈演愈烈。其三,快递行业的发展是促进大学生网购泛滥的另一重要原因。一些新型的快递公司,像是宅急送等也加速了网络购物的发展。最后,网络购物一定程度上还体现出大学生群体的特殊认同感。这样一种新型购物方式从发展到成熟虽然还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然而从网络购物的发展走向来看其前景尤为广阔,而大学生也势必将成为推动网络购物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结束语

随着网购热潮的兴起,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倾向于这一便捷与时尚相结合的新型购物方式,大学生网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群体拥有更加充足的网络消费时间,加之内心好奇心的驱使,网购无疑成为了大学生群体显著的行为特征之一。然而,从当前资料统计来看,大学生在选择网络购物时往往存在着过多的冲动因素,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学生网络欺诈、网络陷阱等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大学生网购危机重重。由此可见,大学生网购过程还是应当慎重和理智,及时端正自身的网购心理,能够有效辨别网络购物中的陷阱,最大程度保障自身的利益。大学生群体在接受和传播新鲜事物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网购行为被不断约束与规范,相信大学生网购环境必能得到有效净化。(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季,涂平.大学生采用网上购物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5,(0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成都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300-03

休闲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参与休闲体育的一个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意识及消费水平,值得我们调查研究。这不仅有利于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也有利于对今后中国社会休闲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前景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遵循体育旅游科研方法,设计了《关于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问卷》,先进行预试,然后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最后获得问卷调查表。

本次调查选取成都市内八所普通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大学、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天一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主要就大学生的体育旅游行为选择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旅游出游方式、体育旅游活动偏好、出游首要考虑的因素、出游目的、旅游花费及来源等。2010年10月份开始发放问卷,回收时间是在11月底,历时两个月。调查问卷共发放700份,回收687份,回收率为98.1%,其中有效问卷为668份(男生372份,女生296份),有效率为95.4%。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就研究的有关问题,走访了多名专家学者,并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资料。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15.0社会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现状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经济水平,这些都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产生特殊的心理作用,导致其产生独特的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

(一)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动机

休闲体育动机是指“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1]。休闲体育活动动机是休闲体育活动的基础,是推动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的内部动力。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休闲体育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在收回的有效问卷当中,只有2.9%的学生不想参加休闲体育活动,8.7%的觉得无所谓,而88.4%的学生表示只要条件适合,他们都很愿意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表示他们具有强烈的参与愿望。通过Spss软件聚类分析可以看出,身心健康动机、减轻学习压力动机以及人际交往动机是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特别是人际交往动机,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见下页表1)。

(二)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情况

1.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休闲体育具有娱乐性、业余性的特点,大学生自愿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不具有强制性。另外,休闲运动项目的选择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群体认同感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形成持久稳定的终身体育思想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2]。

通过调查显示,成都市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体现出兴趣广,选择面宽的特点。其中不同性别所选择的项目也有所侧重,男学生主要集中在足、篮、排球类项目上,而女学生则主要集中在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上;从大学生所参加的休闲体育项目我们还看到,娱乐性强,所需场地、器材标准要求相对较低,资金投入不多、简单易行的传统活动颇受学生的青睐。而网球、跆拳道、保龄球、高尔夫等这些运动所需条件较高、资金投入较高的时尚、新兴体育项目,选择参与的人则相对偏少(见表2)。

2.休闲体育活动频度。在关于“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活动频度”调查中,41.5%的被调查者一周锻炼三至四次,而两次(含以下)达33.4%。因此,从总体上看来,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的次数较少。在每周活动的频率上,男、女生也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活动次数主要集中在三至四次,占调查人数的48.2%,女生活动次数在两次以下的居多,占调查人数的43.7%。

3.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在关于“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活动时间”调查中,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每次休闲体育活动时间超过了1个小时的占调查人数的43.4%,大学生每次活动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占33.2%,只有23.4%的大学生每次活动时间在半小时以下。这说明大学生每次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基本能够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效果。

4.休闲体育活动的形式。调查结果显示,有66.9%的学生会选择与同伴一起参与休闲体育运动,30.5%的学生选择单独运动,由教师组织参与运动的占15.4%,以锻炼小组形式参与运动的仅仅占了10.7%。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成都市高校学生在休闲体育活动方式上喜欢自由选择,组合成较为固定的锻炼群体。

5.休闲体育活动主要活动场所。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学校运动场、健身活动中心、户外空地和社区活动场所,调查结果表明学校运动场、健身活动中心成了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三)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情况

1.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在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体育消费在某一时间的水平[3]。因此,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决定了他们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质量和水平。

调查统计显示,成都市高校的大学生每学期休闲体育消费1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44.2%,100元~200元之间为44.1%,超过201元的仅为11.7%。表明大学生的整体休闲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男女生在每学期的休闲体育消费支出上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在200元以上的消费支出差异尤为显著,男生为15.7%,女生仅为6.8%。而女生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150元以下。不难看出,女生休闲体育消费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2.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服装”、“体育器材”等实物性消费上;用于“运动消费”、“体育彩票”、“比赛门票”等非实物性消费相对较低。因此,高校大学生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合理进行休闲体育消费,同时注意休闲体育消费结构的合理性。

三、结论与建议

1.休闲体育消费已成为大多数成都市高校学生生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能力,但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比较低。人均体育消费的绝对值远低于京沪、沿海的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是成正比的。不同类型家庭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呈逐步增长趋势。一般来讲,经济收入较高的家庭,学生各种体育消费支出相应较高,这主要反映在参与型体育消费支出及实物型体育消费的支出比例。

2.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支出结构不太合理,体育消费中非实物类消费较低。体育健身项目上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健美、羽毛球、乒乓球等室内项目、游泳等水上项目上。实物性体育消费支出(特别是用于购买体育服装、运动鞋以及各类小型体育健身器材的消费支出)要远远高于参与型体育消费支出及观赏型体育消费支出。

3.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强身健体、释放压力、消遣娱乐、健美减肥等是其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大学生空闲时间较多,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也比较多,但是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较少,休闲体育市场有待培育。

4.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思想观念、经济支付能力、时间或体育活动场所等。此外,也与缺乏组织、指导等因素有关。

5.高校一方面应加强大学生运动休闲意识的培养和休闲教育的宣传,强化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切实重视大学生体育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将大学生的休闲体育纳入到整个学校的支持网络中,为普通高校大学生减缓压力,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引导措施,满足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需求[4]。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硬环境建设,为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开展提供设施保障,在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上,提高场地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玉凤.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6,(4):86-88.

[2]钟泓,黄海.桂林市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72-74.

[3]范佳音,周雪亚.成都市白领阶层休闲体育现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31-33.

[4]金平斌,郎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旅游学刊,2004,(4):21-22.

The Research on Leisure Sports Consumption of Chengdu University Students

ZHAO Rui-bin,QIU Ping

(Sichuan Higher Institute of Cuisine,Chengdu 610100,China)

篇9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在课余时间外出旅游的大学生逐渐增多,他们的旅游消费能力也正不断增强,大学生旅游市场呈现很大商机。与大众旅游者相比,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旅游消费意识和行为。然而,目前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形成。通过对福州高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提出一些市场开发建议,以期为开发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旅游产品,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参考。

一、问卷设计及发放

问卷内容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旅游行为的调查,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出游概况、目的地选择、旅游信息获取和旅游消费等内容。2012年12月,对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闽江学院等7所福州高校的本科生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25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02份。

二、被访问者基本资料分析

被访问者的基本资料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表明,年级比例分布集中在二年级,这一年级的学生更愿意接受调查,填写问卷也较完整;生源地这一项选择农村的居多,说明福州高校较多大学生来自农村。(见表1)

三、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大众旅游者相比具有独特的旅游行为特征,以下就旅游目的、出游时段、出游方式、目的地选择、旅游信息获取和旅游消费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征。

(一)旅游目的分析

从问卷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有外出旅游的愿望。对于旅游意愿的强烈程度,28%的学生表示非常想外出旅游,44%的学生表示想外出旅游,24%的学生表示旅游意愿一般,只有个别同学不太想出游。旅游目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出于拓宽视野、外出散心或个人爱好而外出旅游的。同时,大学生的旅游意愿与生活费用呈正相关关系,生活费用越高,旅游的意愿越强烈,反之亦然。总体上,多数大学生好奇心强,热爱自由,有出游意愿;同时,经济原因对旅游意愿有一定影响。

(二)出游概况分析

对于出游时段,65%的大学生选择在暑假,部分学生选择寒假、黄金周或周末,只有个别学生表示会在周一至周五出游。大学生暑假出游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享受旅游带来的快乐,又可避开旅游高峰期。对于出游频率,分别有33%和44%的大学生表示为1次/年和2-3次/年。对于出游方式,80%的大学生选择与朋友结伴出游,只有约10%的大学生选择参加旅行团。对于出游时长,分别有56%和21%的学生选择2-4天和5-7天。对于旅游范围,接近60%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省外旅游。这些说明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蕴藏着较大商机。

(三)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和内容分析

对于旅游信息获取渠道,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信息来自网络或亲友推荐,而不到10%的大学生表示信息来自传单或旅行社推荐。对于最想获得的旅游信息,超过74%的大学生表示关注旅游目的地推荐、美食推荐、旅游经历和旅游温馨提示。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信息,65%的大学生表示关注目的地的安全、住宿环境和交通状况,对餐饮、娱乐和购物的关注度则低一些。

(四)旅游要素消费分析

对于就餐方式,90%的大学生选择当地特色小吃或经济型小餐馆,不到2%的大学生选择高档酒店,其余的选择路边小摊和快餐,说明大学生在饮食方面的消费较为理性,且偏好当地特色小吃,也会比较注意食品的卫生问题。

对于住宿,74%的大学生选择中档的住宿条件,价格适中,与自己平时所住环境相似就行;16%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低档的住宿条件,能满足住的需求即可,但是价格要低;只有10%的大学生要求中高档的住宿条件,要住得舒适,价格可以偏高。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在住宿方面的消费也比较理性,不要求高档的住宿,但要比较舒适。

对于交通工具,40%的大学生选择火车,34%的大学生选择长途汽车和公交车,分别有11%和9%的大学生选择飞机和自驾游,只有个别学生选择自行车或的士等其它交通工具,这说明火车与汽车这些性价比较高的交通工具较受大学生欢迎。对于影响选择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有29%和27%的大学生认为快速便捷和安全是主要因素,各有22%的大学生认为便宜和舒适是主要因素,说明大学生在选择交通方式时,会综合考虑便捷、安全、便宜和舒适这四个方面的因素。

对于旅游地选择,按受欢迎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历史古镇、海滨度假、名山大川、民俗民族村、可供探险的景区、游乐场所和繁华都市。由此可见,繁华都市和游乐场所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弱,而古镇、海滨、名山大川和可供探险的景区等旅游地更能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对自由的向往。

对于旅游购物,69%的大学生表示会购买当地特色食品或其它纪念品,21%的大学生表示购买价位低的产品,10%的大学生表示不会购买纪念品。大学生倾向于购买价位适中又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女生比男生更愿意购买旅游纪念品。对于能够吸引大学生购买旅游产品的方式,分别有36%、34%和25%的大学生表示参与制作、自选、看到制作过程可以吸引他们购买旅游产品,只有5%的大学生表示销售宣传可以吸引其购买旅游产品,这表明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意识比较强,简单的广告宣传不太容易影响其购买决策。对于旅游必需品的准备,69%的大学生表示部分自备,一方面比较经济,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一些时间;24%的大学生表示全部自备,方便省钱;只有7%的大学生表示主要在目的地购买。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在旅游必需品的准备方面,会在经济与便利之间求得一个平衡,总体上倾向于压缩经济成本。

(五)旅游费用分析

对于可接受的旅游开销范围,48%的大学生可以接受500-1000元的旅游开销,分别有25%和18%的大学生可以接受100-500元和1000-2000元的旅游开销,只有个别学生可以接受100元以下或2000元以上的旅游开销。60%的大学生月生活费为500-1000元,33%的大学生月生活费为1000-1500元,只有个别学生的月生活费低于500元或高于1500元。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和可接受的旅游开销接近大学生总体的平均水平,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所占比例很小。对于经济来源,46%的大学生的旅游开销来源于父母支持,分别有28%和25%的大学生的旅游开销来源于兼职和省吃俭用,只有个别大学生有其他经济来源。大学生没有正式工作,生活费用主要来自父母支持;福州高校有较多学生来自农村,经济原因也会影响其旅游消费。但目前大学生兼职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果需要更多的开销也可以从兼职中积累资金。对于旅游各要素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住宿、交通、门票、餐饮、娱乐和购物。可见,住宿、交通和门票是大学生会首先考虑的开销,而餐饮、娱乐和购物的开销在一定程度上是较有弹性的。对于出游制约因素,有88%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他们出游受阻的主要因素,即使决定出游,大部分学生也会先有大体上的预算,尽量避免超支。

四、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分析

根据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以提高企业市场份额。

(一)加强网络营销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网络是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旅游企业应加强网络营销,推出专业的大学生旅游网站,并在大学生常使用的其它网站设置链接;网页制作要精美、新颖,符合大学生的审美,并及时更新旅游优惠活动,吸引更多学生来浏览;提供相应社交、论坛空间,满足大学生交友、倾诉的需求,留住老客户,同时将旅游信息传递给其他更多学生,挖掘潜在客户。

(二)打造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旅游产品的价格是敏感的,但对品质也有一定要求。大学生拥有暑假和寒假这两个较长的假期,很多大学生乐于暑假出游,部分学生选择寒假、黄金周或周末出游。旅游企业可以推出暑假期间的各种优惠活动,如打折降价、拼团旅游和其它经济型旅游套餐,可以避开旅游高峰期,又可以保证一定利润。问卷结果还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餐饮、娱乐和购物的方面的开销是较有弹性的,而对住宿、交通和门票的费用则比较关注。因此,可以推出小包价、零包价旅游产品,一方面降低价格,另一方面增加大学生个性化选择。

(三)细分大学生旅游市场

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倾向于到历史古镇、名山大川、可供探险的景区等地旅游,而选择繁华都市和游乐场所为旅游地的较少;同时,大学生旅游行为因经济条件、性别、年级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重点宣传历史古镇、名山大川、探险旅游的同时应细分大学生旅游市场。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推荐省外知名的旅游景点;对男生,推荐探险旅游项目;对情侣,推出合适的大学生情侣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如食堂、宿舍等,多做宣传,配合网络营销,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找到合适的旅游产品。

(四)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气息和参与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关注旅游目的地推荐、美食推荐、旅游经历等旅游信息;对旅游地选择,倾向于历史古镇、海滨度假、名山大川、民俗民族村和可供探险的景区等;对于就餐,倾向于选择特色小吃;对于旅游购物,大学生倾向于购买价位适中又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且参与制作、自选、看到制作过程可以吸引他们购买旅游产品。旅行社可以针对大学生推出能够充分领略异地民风民俗、自然风光的旅游线路,满足大学生拓宽视野、求新求异的心理;在旅行过程中,留出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安排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提供丰富的地方风味小吃,让大学生充分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通过让大学生参与制作旅游纪念品或观看制作过程,吸引更多大学生来购买旅游纪念品。这些都是通过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气息和参与性来促进大学生旅游消费。

(五)建立高校内部分销渠道

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供需情况,长期跟踪,并开拓市场,就应在高校内部建立稳定的分销渠道。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除了父母的支持以外,较多来自兼职;总体上,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出游愿望。因此,如果能够在学生中建立起销售队伍,适时调查高校旅游供需情况,并销售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拓宽企业分销渠道,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兼职的机会,促进其旅游消费。旅游企业还可以与校电台合作,开办旅游热线栏目,宣传旅游产品;与学生社团合作,组织旅游活动,推广旅游产品;与高校内的零售店、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销售点。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需求;旅游偏好;旅游消费行为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到2013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100万人。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但是中国大学生市场在旅游企业的心中一直是一块“鸡肋”,而且目前的旅游企业在其固有的经营模式和过度竞争的环境下似乎己经无力对这个领域做更多的探索。旅游学界的一些学者也都对这个领域做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但是这个市场迟迟不能启动,究竟是市场消费者的问题?是旅游业界供给的问题?还是政策环境给予的支持问题?对大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导向性的意义,是解决这个困扰问题的切入点。绵阳市高校众多,共有各类大中专院校20所,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学城,同时加上绵阳的旅游城市属性,以绵阳市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具有代表性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于中国目前大学生旅游需求基础性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解释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做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1.样本简况

调查采取分层、分区抽样,选取了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天府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川音绵阳学院、四川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绵阳经贸学校、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问卷3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5%。

2.问卷内容说明

问卷问题共28道,其中单项选择问题12道,多项选择问题8道,开放式问题5道,排序问题2道,观点态度测量问题I道。

二、大学生旅游需求规律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基本特征

1.充裕的闲暇时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每星期有两天休息时间,每年有3个七天的黄金周,还有长达近3个月的寒暑假。对其他出游群体而言,他们有相当充足的时间。

2.经济承受力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费用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一般大学生对价格是相当敏感的,财尽其用是他们的最大希望[1]。外出旅游是大学生学会生存,走向社会的第二课堂,尽管辛苦,但苦中有乐,因而深得青年人的喜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决定了他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3.强烈的外出旅游欲望

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冒险精神,对旅游怀有极大的兴致。一方面,外面精彩的世界对大学生具有着一种强烈、神奇的吸引力,充满着大学生所向往的魅力和冒险的色彩:另一方面,随着学习竞争的激烈,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三点一线,这种狭窄的活动空间使学习生活变得单调、枯燥。旅游在获得美的享受,以拓展生命空间的同时,也可消除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各种紧张和压力。因此,他们有外出旅游的愿望,同时他们希望旅游的内容丰富多采。

4.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旅游活动的特点起决定性作用

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旅游活动的特点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学生的旅游经历多,旅游花费较农村学生高,旅游消费结构中对购物娱乐高层消费比重增加[2],而农村学生的特点则相反,这主要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支持力度和家庭生活品质的高低。

5.同等年级学生的文理科和性别不同对旅游活动特点的影响不明显

现代社会的伦理观、价值观使得传统社会不同性别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女生在个性、旅游态度、偏好、甚至行为上的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中国教育的中学阶段实行会考制度,使得当代大学生文理知识兼备,大学期间的教育也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文理科不同的学生在旅游特点上的表现差异不大。

(二)大学生旅游态度、观念和动机

1.旅游消费态度

(1)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学生对旅游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大学生对旅游有浓厚的兴趣,热情也很高。对于最想去的地方,绝大多数选择了省外或国外,这说明,居住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梯度力决定着旅游驱动力,差异越大,对学生的吸引力越大。对此问题的开放式回答是,写出西欧、北美、澳洲地方或景点的学生较多,再次表明,学生的求异心理很强。本次调查显示,78.0%的学生认为旅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21.8%的学生认为旅游不是生活的必需组成。可以认为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基本是正向、积极,认为旅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对于在大学期间旅游的态度88%的同学对于该问题的回答是持肯定态度的,其中非常赞同的占48%,赞同的占40%,仅有4%的同学持否定态度,其中有11%的同学选择了不好说的中立态度。

(2)对于组团旅游的态度

绝大多数的旅游者不喜欢参加旅游团旅游,仅有0.7%的大学生旅游者表示喜欢参加旅游团出游,但是问及其对于参加旅游团所关注的因素时,绝大多数的旅游者都进行了选择。

2.旅游消费观念

大学生消费者最想从旅游中获得的东西依次是身心的放松、美的体验、新知识、朋友的交流、自我锻炼。从中可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旅游的类型已经逐渐的脱离了观光游览型的旅游模式,有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发展的趋势。

3.大学生旅游的动机

目前的大学生旅游者产生旅游念头的动机多样,也具有不同的驱动因素,不过在问卷显示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有天气很好、释放压力、集体活动、价格便宜四项。

(三) 中国大学生的旅游偏好

1.出游方式

(1)曾采用出游方式

问卷显示曾采用的出游方式中与好朋友相约的占52.8%,说明大学生主要采取旅游方式还是跟朋友相约出游,而集体出游的比例也占到28.8%,但是选择参加旅行团的旅游的人数仅占5.5%,独自出游、与网友结伴出游的也有一定的比例。

(2)最喜欢的出游方式

在最喜欢的出游方式中与网友结伴出游的方式没有人选择,可以把它命名为最不喜欢出游方式,与好朋友相约这一方式依旧排在众选项的首位,还有33.8%的选择是不一定,说明大学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反映出灵活和自由的一面。总体来讲,大学生个性强,不愿受集体约束,与好朋友相约结伴出游的比例最高,但他们又要有一定的归属感,单独旅游的比例较少。

2.出游时间

在大学生曾经选择的出游时间中,暑假和双休日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五一、寒假、十一,利用其他时间去旅游的也有,甚至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其他时间是最适合出游的时间。而40.4%的大学生认为暑假是最适合出游的,暑假是大学生旅游偏好中比较明显的一个选择,而对于五一黄金周的偏好要优先于十一黄金周。

3.景点选择

大学生出游目的地的按类型排序依次为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历史遗迹、野外探险、主题体验、体育健身。可以认为大学生出游的首选目的地是自然景观类。

(四)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时间规律

1.年出游次数

在本次对绵阳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年实际出游次数处在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低的水平上,75%的大学生的年出游率在2次以下,而能够达到5次以上出游的比例仅为6%,而其中主要集中在暑假和双休日,其中双休日的出游比例说明了大学生目前的情况下由于时间和金钱的约束,导致了目前的出游次数以及每次出游的时间上都处于一个未满足的需求层次[8]。

2.年跨省旅游次数

大学生的旅游行为规律依然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从年旅游次数和年跨省旅游次数的数据对比和之前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做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旅游距离的增大,大学生的旅游次数呈衰减分布规律。其中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的旅游者没有跨省旅游的消费次数,这也充分说明了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半径在校期间主要是集中在省内,按照市内、市郊、省内、省外、国外旅游行为逐次递减。

3.每次出游时长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旅游行为没有太多的时间约束,而对其而言主要应该是金钱的约束,但是同时金钱的约束条件也就决定了大学生每次的旅游活动不可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其中的主流消费模式应该是短距离的1-2日旅游[9],而从调查中显示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每次旅游时间在2日内的占到63%,占主导地位。从顺序上讲,目前的每次旅游时间分布是按照1-2日,2-7日,1日以内、7日以上这样的一个规律。

(五)大学生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经济规律

1.每次出游花费

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每次的旅游支出主要分布在500元以内,占87.2%,其中出游每次花费在100元、100-300元这两个区段基本持平,可以认为大学生每次的出游花费根据时间的比例主要集中在300元以内,其中1日游在100元以内,2日以上在300元内的消费现状。而这些对很多大学生而言300元一次的旅游费用基本可以相当于半个月的生活费用,虽然中国人自古讲究“穷家富路”,可是这样的一笔费用对大学生旅游者而言确实相对偏高,属于“奢侈”消费。

2.旅游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消费资料(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服务)的比例关系。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程度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其消费的基本支出比重大,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结构的调查分析也反映了这种趋势,用于基本旅游消费占到78%(包括吃住33%和交通游览45%),学生外出不是享受物质生活,更多的是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所以用于基本生活上吃住的比重相对较少。

三、结论

大学生旅游市作为整个旅游体系的一个细分市场,其良性发展也离不开对需求方的正确认识。前文市场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所呈现的各种特征的把握,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市场,且处于风华正茂的人生黄金段,又由于其特有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素养,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旅游潜力,对旅游需求比较热衷。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消费能力受限,对旅游的期望又相对较高,这使得其旅游消费呈现出一些其他人群所不具有的特征,表现在他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程度较高,对价格尤其敏感,对一些高层次的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内心有旅游需求。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蔡加珍.试论学生旅游行为和消费选择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

[3]曹新向,王伟红.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4]余江,沈纪琼.大学生旅游消费贷款开发的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5]戴仲燕.谁来开发科普旅游商机[N].中国旅游报.2000-04-21(5).

[6]杜海涛.教育旅游期待大发展[N].人民日报,2002-07-05(8).

[7]范平.旅游圣地能否放低门槛[N].江淮晨报,2003-02-09.

[8]宫立波.我国高校开展消费教育的几个问题[J].武陵学刊(社会科学),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