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传媒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众传媒的优点

篇1

大众传播媒介有三大特点:广泛性、驱动性和导向性;三大功能:即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提供娱乐。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途径

大众传媒从理论灌输、实现互动、舆论引导等三种途径来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1.理论灌输。大众传媒强大的传播优势、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为向群众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了坚实后盾。大众传媒可编织由声音、图像、动画、数字化多媒体组成的网状传播结构,突出新兴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传播技术的优势,借此发挥信息传递迅速、覆盖面广、权威性强的特点,以达到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目的。另,营造典型形象宣传氛围,形成示范效应,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意识形态。

2.实现互动。新闻改革不断深入,大众传媒愈加重视人们需求,单向传播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接受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给人们提供更多参与到传播活动的机会,也为实现互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渠道。鉴于此,大众传媒需把握信息交流方向、引导话题、控制节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由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上的交互式传播方式出现和推广,广大青少年网民可以自由、真实地发表个人见解,阐释剖析、解疑释惑等。

3.舆论引导。在通过舆论引导的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二要让大众媒体占有大量丰富真实的信息。三要主动引导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访谈、讨论、参与、教育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热点问题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二)大众传媒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1.信息载体。大众传媒信息传递广义上是指引导人们按照科学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认知事物、思考问题、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狭义上,大众传媒有意识地选择、传播、灌输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在增强人们政治敏感度的同时,坚定其政治立场,以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传播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以在时间、空间上实现同步,有现场感、目击感。由于传媒对热点信息传播、讨论,可让青少年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还可对认知、价值、态度、行动进行全面引导。

2.文化载体。就文化角度而言,传载信息是一个对文化批判、取舍的过程。透过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重视青少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此同时平衡好科学和物质的发展。社会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在这样的文化与传播语境下,大众传媒要传播有利社会发展的文化,兼容并包地弘扬传统文化与反映现实文化,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

3.娱乐载体。传播媒介为了吸引观众,使得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娱乐性就成为了其必备的属性。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信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乐中,相较其他的方式,也更易于被他人所接受,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注意和警惕在娱乐化浪潮中,日益凸显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浸染与泛滥。

二、优化大众传媒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教育功能,将商业职能与教育职能分离

大众传媒市场化容易导致一些个人或团体出于一己之利,将吸引青少年眼球的娱乐性和商业性放在重要地位。由于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无差别性,容易弱化大众传媒教育性的一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角度来说,要注意把商业性和教育性区分开,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二)加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舆论导向功能

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时,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主旋律教育,则要重点宣传核心价值;用科学思想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工具引导人、崇高精神塑造人,挖掘、树立典型事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要完成教育目标,可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媒介进行;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利用大众传媒反复强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大众传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创造条件培养青少年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社会力量为支撑的传媒教育网络

依靠现有的教育资源,以网络化模式构建,由政府引导、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同相关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等进行多方协作的实施机制,把政府决策优势与企业资金优势联系起来,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来吸引社会资助,来建立和发展青少年大众传媒网络。

(四)利用大众传媒优势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篇2

网络为人们交流

构架起又一座桥梁

1998年9月11日对因特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期,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有关美国总统克休顿绯闻的报告在因特网的3个站点公布,一时间访客如潮,每天上这几个网站浏览的人数达300万以上,就像海湾战争让人们认识了CNN一样,斯塔尔的报告让人们认识了网络,称其为一个时代——网络时代的开始,确是恰如其分。当然,与大洋彼岸的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络才刚刚起步,但网络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已经让我们感到了网络时代向我们走来的脚步,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网络将成为中国人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

从传媒的发展来看,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对已有传媒的整合与延伸。语言的出现弥补了肢体语言的不足,文字的出现,弥补了语言传递不远、不易保存的不足,大众传媒的出现,使人类传媒的广泛性、持续性及冲击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网络的出现不仅保持了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的优点,又弥补了传统大众传媒反馈间接、零散、迟缓的不足。在网络传播中,受者的反馈是迅速、直接的,在传播的互动中,有时谁是传者,谁是受者可能是无法界定的。

网络传播的巨大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还是刚刚起步的新企业,众多商业机构和大众媒介纷纷上网开设网站和建立主页,广告界更是推波助澜。据美、日等国统计,因特网的广告业务量增长迅猛,近几年的增幅均在100%以上。据美国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美国因特网的广告业务量将达上亿美元。随着上网用户数量的增多,网民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和特殊的消费群体。据统计:美国使用因特网的人数已超过7000万,中国的上网人数已在百万以上;而美国的上网者中,有4400万是使用网络进行购物或比较同类产品以便购买。网上广告的巨大商机,由此可见一斑。网络将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之后的第五大媒体,已成不争的事实。

由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广告的制作及经营模式与传统大众传媒有着明显的差别,网络广告不像电视或广播具有强制收视的作用,网络浏览者可以依自己的爱好下载文字、图片、声音或影像信息。根据广告学者拉曼和莱肯比的解释,从行销传播的观点来看,网络上的互动式广告有两个特点:因应个人需求而提供信息;允许广告受众来更改广告内容,亦即选择广告内容。网络广告与过去传统大众媒体上出现的广告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它的互动性和大容量。再不是仅给所有的消费者以单一的、少量的信息,而是给消费者去选择不同广告信息的广阔空间,以满足每个人对商品了解的需求。广告由传统媒体“大量生产”的模式,转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模式。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相当看好网络在行销、广告上的应用,他认为未来的广告可以比现在更有效地细分目标市场,能够应观众的要求播映广告,并可以因不同的观众播出不同的广告内容。

网络广告从过去仅仅宣传企业、宣传商品的优点,到为具体的消费者服务,以提高受众对商品的认知,满足消费者的求知欲,并介绍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可帮助消费者作出明智的购物决定。在网络中,企业与消费者的传播关系不再是上对下单向式的,而是平行的,对话式的,这种以顾客为主的网络广告方式,会使消费者与企业双方的沟通十分的人性化,个别化,并将增加网络广告信息与受众的相关性,使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

目前,网上的商业信息或广告,除了企业在自己的主页中有大量的介绍外,一般都是在一些知名的网站,如搜狐网站、世界杯网站等的页面上,分割出一个小画面,打上自己企业的标识,人称“旗帜广告”,读者在访问这个站点时,如果对这一标识感兴趣,可以点选这个旗帜。这样就可看到广告主想要说明的详细信息,可能是简单的两页广告内容,也可能是直接连接到广告主页的网站,藉由这种互动方式,读者有机会进入广告主所架构的世界,而这正是网络广告的真正价值,也是广播、电视或平面广告所无法比拟的。以国内目前经营较好的“搜狐”网站为例:一两页的网络广告,多是招聘、招生等信息量较小的广告,而进入大的电器制造商的主页后,各种商品排列有序,介绍详尽,读者尽可选择自已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在这里广告的告知作用上升到了第一位,而宣传作用已在其次了。

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教育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136-03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2.3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占60%以上,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然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界定不应只停留在传统“80后”的概念上,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的“90后”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群体成长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更为活跃,更加渴望了解新生事物。

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体系的途径进行研究,其首要意义在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95%以上是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普通操作工,平均收入水平较低,总体上对于生活状态满意度不高。而研究发现,教育文化水平的高低与生活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构建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基本情况

1.文化水平总体不高与较高的学习愿望相矛盾

被调查对象中,小学文化水平占10%,初中文化水平占49%,高中文化水平占20.5%,中专文化水平占13%,大专和本科文化水平分别占5%和2.5%,职高文化水平为0%。初中以上学历比例明显较高,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在调查中,64%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学业,他们结束学业有经济、社会风气和个人资质等原因,因为失去学习兴趣而自愿放弃学业的所占比例却很低,只占28%。说明如果条件允许,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还想继续学业,但是目前能够提供给新生代农民工继续学习的途径相对狭窄。

2.缺乏有目标的职业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从事基层工作,担任普通操作工的占72%。基层的工作对理论知识要求相对不高,更加强调对职业技术技能的掌握。但从调查中看,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出现了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却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人群。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用人单位提供培训的只占21%,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从整体上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阻碍了其职业发展和收入提高。

3.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下一代的期望值较高

调查对象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六成以上,整体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70%以上认为知识文化对自身的影响非常大。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0%以上已经结婚,他们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值很大,60%以上希望子女以后至少考上大学。

但是,被调查对象普遍反映在工作所在地缺乏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途径,通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或自身的努力学习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较高,同时家乡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低。提高文化水平不仅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这个社会群体下一代的发展。

4.知识信息的来源比较分散

新生代农民工获取知识的途径较为分散,其中通过单位培训的占21%,通过网络学习的占41%,通过社会上的培训学校占10%,通过自己看书学习的占23%,其他途径学习的占3%。67%的农民工认为目前的学习途径对自己来说已经足够,62%的农民工主要需要提高工作技能方面的知识。以上信息分析显示,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以适应工作,文化知识对于文化修养、自身发展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没有意识到知识获取途径上的分散和欠缺。

与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大中专生可以在学校接受较好的教育,而新生代农民工知识构成比较分散,造成知识体系构成上的缺失。以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为例,违反劳动法律规范、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农民工寥寥无几,主要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并没有学习相关知识。

三、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

1.认识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新生代农民工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该群体文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被调查的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中,80%以上较少或根本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将在城镇化建设中成为城市的新成员。构建适合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对于该群体的意义重大。

首先,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工作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将逐渐被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所淘汰,从而形成自身发展的阻碍。

其次,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最终还是将回归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新生代群体,他们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会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对于文化水平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发展也相当重要。

第三,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待城市的态度是渴望与排斥并存,他们中很多人成长于城市,希望自己能够融入城市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是同时深深感到融入城市之难,从而产生不被城市认同的不平衡感。这种心理的失衡从某种程度上会形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是科技水平的提高,更是文化素质和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的能力。

2.构建免费或者低收费的教育培训体系

调查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者的比例占90%以上,高中以上学历占40%,远远低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不能继续接受教育主要有:“学费太高,无法承受”占31%,“成绩不好,有心无力”占26%,“对学习不感兴趣”占28%,受“家乡社会风气影响,到了年龄就主张出外打工”占15%。受教育的实际情况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知识体系构成不全面,又缺少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构建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十分必要。

新生代农民工受环境的限制,不可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因此在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考虑此因素,推出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在知识体系构成上要全面并且有目的性,不仅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还可以兼顾其回乡以后更好适应农业生产。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提高的因素除了时间和精力以外,还有经济因素。调查显示,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集中在1000元~3000元/月,其中大部分用于家庭的支出和储蓄,因此专门用于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资金十分有限,大多每月不到100元。缺乏继续教育的资金又会影响其就业能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由政府出面组织低收费培训,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各承担一部分费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连接用人单位的就业准入机制,对于国家、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来说都是有好处的。用人单位以较少的投入提高了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整体生产力水平;农民工提高了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资源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接受了初中以上的义务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作为年轻人,他们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相对较高。网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通过网络资源,他们了解新闻、阅读小说、与亲人联系、通过博客表达自己的想法、购物以及娱乐等。

在网络阅读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主要视角停留在新闻、故事、时尚信息等较浅层次的阅读上,这是由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网络阅读在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大量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在打工遇到问题时,习惯于求助网络而不是求助于周围的朋友,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其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在陌生的环境下长期缺乏交流,会加重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其次,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网络阅读获取的信息往往是零散和浅层次的,阅读仅以了解表面层次的信息为主而缺乏深度的思考,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对网络上不健康内容、思想极端的信息的辨别能力,长期接触负面信息,会使好奇心强、吸收能力强的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感失衡,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的优点,规避网络的不良影响,使网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高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适时清理各种不符合法律和社会道德标准的内容,同时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增强上网的安全和文明意识,为其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有目的地加强网站建设也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的网络资源中很少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知识,因此,有关组织部门可以针对其需要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多提供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化深度的网站。此外,还应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通过多种渠道吸取文化知识,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相结合,既重视文化学习也重视对外交流。

4.充分发挥传统大众传媒的作用

传统的大众传媒是相对于新兴的网络等传媒而言,包括报纸、通讯、广播、电视和期刊等传播媒介,范围涉及较广。调查中,传统的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影响较大,新生代农民工在业余时间38%读书看报纸,56%看电视,33%去影院看电影。可见,传统的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有一定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多数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他们想通过到城市工作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并增长见识。然而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他们发现自己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又难以适应家乡的生活状态。大众传媒完全有可能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首先,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众传媒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出提高生产技能的栏目,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水平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可以通过更为便捷的途径掌握相对系统的知识。较网络来说,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对于信息的传播有一个相对较高的信息准入门槛和较为系统的信息传播体系,有利于科技信息的传播。

其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时有发生,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维权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的途径。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将晦涩的法律条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不仅能让该群体了解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更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第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公德教育和文明教育。合格的大众媒体不仅传播信息资讯,更应宣传社会基本道德观,使其形成健康人生观、世界观,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产生正面影响。

四、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建设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各种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提高该群体整体文化水平,这是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

[1]刘万云.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7):40-41.

[2]段成荣,马学阳.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状况[J].人口与经济,2011(4):16-22.

[3]司聪.对苏州“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的调查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6):61-62.

[4]何峰.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出路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11-12.

[5]郧在廷,黄丹.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J].教育与职业,2011(20):87-88.

[6]刘建民,刘伟.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

[7]周葆华,吕舒宁.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11(2):145-150.

[8]龚旭芳.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路径和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2-13.

[9]李彦.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1(7):19-21.

[10]黄树彬,黄敏.粤西地区农民工继续教育成效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6):71-73.

篇4

一、创建非攻击的环境

俗话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的神经系统较兴奋,情绪比较爱激动,就会遗传给孩子,父母不当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方式也容易使孩子产生攻击。同时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幼儿会对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情节产生好奇心并模仿到现实生活中。家长应为幼儿营造一个非攻击性的环境。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长应为儿童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以避免儿童出现攻击。首先,父母间的感情要和睦,即使有分歧也避免在儿童面前吵架,并尽快达成一致。其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应是民主、愉悦的。如果孩子不听话时,家长不能独断粗暴地强迫孩子改变,而应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然后加以和颜悦色地劝解。这样既给了孩子机会表达内心的想法,也展现了浓浓亲情的魅力,有效预防攻击。

2.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影响

现如今,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幼儿容易模仿动画片中的暴力情节。因此,家长在儿童动画片的选择方面要把好关,选择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作品,借助动画作品中的团结友爱等精神感染幼儿。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二、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和科学的教育方式

1.正确对待孩子的需求

对于孩子的需要,父母不能什么也不问就立刻拒绝,也不能每次都毫无条件地一味顺从。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情况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最好是给幼儿一些任务,让他通过努力才可以得到。长此以往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更加有助于父母教育幼儿。

2.采取适量的惩罚

当攻击在幼儿身上体现时,家长可以适量地进行惩罚,但保证不能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如取消一次幼儿户外游戏的机会,或故意“冷淡”他一会,让孩子独处反思自己的行为,明白受到惩罚的原因,直到他真的知道自己错了表示不会再发生这种情况。

3.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首先让孩子在亲子阅读中进行负面情感的体验,如在相关的故事阅读后引导幼儿思考如果自己被别人欺负后会是什么心情,是否觉得委屈、心里难受。其次家长应引导孩子以合理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如安静的手工活动或建筑游戏,既可以扩展思维也能培养耐心以控制情绪的冲动。最后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记录植物的生长、饲养小动物的过程,这样,让孩子切身地体会到生命的珍贵,萌发同情心与爱心;也可以在欣赏音乐,绘画和其他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

4.帮助幼儿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策略与技能

学龄前儿童由于社交技能与水平比较低,当同伴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会采取攻击来解决问题。这时,家长应利用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现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鼓励儿童采取非攻击性的方式,如等待、合作、分享等,以减少和避免攻击。有时幼儿的攻击也是由于对方的不反抗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当幼儿受到攻击时,家长应引导幼儿进行自我保护,首先要表达自己的不满,当攻击者不以为意时可以适当反抗使攻击者受到挫折。

5.努力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给儿童以心灵慰藉

事实上,儿童有攻击也可能因为非常顽皮,虽然有缺点,但是也有闪光点,如他是爱探索的,聪明的,自信的,这些优点往往被父母忽略。如果家长正确地看待儿童,仔细地观察,发觉其闪光点及潜能,及时地给予儿童表扬与鼓励,就能促使攻击性幼儿自主地往家长期许的方向前进,逐渐减少攻击。

三、家园合作预防攻击力行为

幼儿园与家庭是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通力合作。但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错误消极,如幼儿受到攻击时对孩子说“谁敢欺负你,不要怕,你也打他”等,这与老师教导幼儿要团结友爱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幼儿园可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途径,帮助每个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家长也应和教师经常保持联系,相互交流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共同采取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预防儿童的攻击。

总的来说,家庭成员要坚持做好榜样,以正面教育为主,给予幼儿足够的关心与帮助,耐心地教导,正确地看待幼儿的攻击。幼儿在表扬与鼓励中也会逐渐增强自信心使攻击转变为积极向上的行为,从而减少攻击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杨素琴.从家庭角度分析幼儿攻击的成因及矫正[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05:80-82.

[2]贺琳霞.幼儿攻击的家庭预防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8,08:50-51.

篇5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72-02

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及影响

1.1新媒体含义、优势及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我们通常所谓新媒体,“指的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方面有相当创新的媒体平台和机构,它借助于IT和AV方面的新技术,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为驱动的新型媒体”[1]。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有自身的特点。其最大特点就是打破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关联,同时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特点。概括地讲,媒体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更多;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汇聚多种传播符号与方式,即时性强,有无限的内容扩展性,随时存储内容,查找方便;信息实时等。

新媒体的出现,直接或间接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和传播。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人拥有自媒体,受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实效性、互动性和自由性,能够充分满足受众及时、有效、便捷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需求,提高了用户的媒体品牌忠诚度,同时也为进行受众行为分析、提高营销的精准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媒体主要为发散式、大众化的传播,“内容为王”的宗旨导致其在信息收集、的绝对领导地位受到新媒体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另外,由于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媒体,因而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在新媒体时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每个媒体人当仁不让的责任。

1.2传统媒体的优势之处

我们所指的传统媒体有纸质书籍、报纸、杂志等纸媒和电台、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体。而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争夺舆论主导权的过程中,尽管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仍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讯息、更新的实效性上,传统媒体虽然比不上新媒体,但是它在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上的优势是新媒体无法企及的。尽管新媒体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但是传统媒体长期积累下来的权威性和资源等都优于新媒体。这些优势使得传统媒体有能力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对事实成因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做出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新闻报道。这种深入的新闻报道是广大受众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

2)新媒体信息来源十分广泛,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规范,不具有权威性,难以对信息真假进行分辨,缺乏严格的把关标准。这就直接导致了新媒体平台上虚假信息泛滥、恶意炒作严重、社会情绪被利用等不良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受众正常的信息获取行为。而这些不足之处恰恰是传统媒体较少存在的。尤其是出现突发事件时,传统媒体更具有权威性,报道会更为全面和准确。毕竟传统媒体有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有众多把关人对新闻内容进行层层把关和审核。

3)受众需求的差异和对媒体形式使用习惯也让传统媒体占据了优势。如在家庭中,用户对电视的依赖性更大,因为电视的互动性很强。在中国传统习惯上,电视是最能体现“一家人”这种家庭文化的东西。所以不论人们是否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仍然是凝聚家庭的一种力量和工具。报纸是一种惯性的传播媒介,很多用户多年保持一种看报的习惯,或是在上班坐地铁、公交的路途中,报纸是很好的消遣工具。对于习惯自驾的人,广播是车内必不可少的媒体,在不影响正常行驶的前提下,既能了解新闻资讯,欣赏音乐,同时也能了解路况信息、天气状况等,实用性远大于新媒体。

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意义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媒体发展及维护媒介生态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只有通过融合,才能够更好地取长补短。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合理配置媒介资源,优化媒介生态环境

以往传统的媒介产品生产方式通常是单一线性的,严格按照采写编播的顺序来进行。然而自从进入信息化的新媒体环境,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方式,打破了各个媒介之间的隔阂,新旧媒体的融合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得以飞速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直都是“事业单位”的性质,由于体制有缺陷,管理又不成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资源遭到浪费、人才匮乏、信息产品质量不高等。但是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促使传统的传媒机构逐渐市场化,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整合。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现象,通过各大新旧媒体的相互配合,获得最大收益。

2.2 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媒体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类通过媒介来感知外部事物,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如今,受众的需求变得多种多样,从需求大众化阶段逐步发展为需求分众化阶段,直到现在的需求个人化阶段。媒介融合环境下生产出的媒介产物具有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需求。

媒介融合不仅能够为受众带来便捷的传媒服务和产品,还能给传媒组织带来机遇。从受众的角度上来说,在新旧媒体融合的阶段,能够更加便捷、自如地获取所需信息。因为在媒介融合之后,受众获取信息的平台得以完善、渠道得以拓宽,能够根据自身需要来自主地进行传媒产品选择,实现信息的分众化传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受众可以充分享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其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3 提升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能够通过融合,生产出定位准确、具有竞争力的媒介产品,从而提升传媒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而竞争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推动传媒企业为受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媒介产品。正如喻国明教授在《传媒变革力》一书中提到的:“大媒体市场即将现身:单纯的报业市场越来越淡出,媒介之间的联合特别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将成为主流”[2]。融合后的传媒机构在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增加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各新旧媒体之间相互合作、积极配合,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喻国明教授还认为:“媒介融合对于传媒绩效的提高效果是明显的。业界通常认为,媒介融合由于优化了新闻报道和传播的过程,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介的优点,在人们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新闻信息,因此可以提升新闻产品和新闻服务的质量,而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和服务可以增加收视率和市场份额”[3]。在新旧媒体充分融合之后,传媒企业盈利模式将彻底被改变,从而促使大众传媒不仅能在国内传媒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也同样拥有较高的影响力。

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路径选择

3.1 突破体制约束,加大政策扶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现阶段,很多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在传媒机制改革中都意识到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快“三网融合”的进程,从而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及计算机互联网三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放宽传媒的市场准入原则,放松对传媒行业的管制,鼓励其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媒介市场的竞争越活跃,产品、服务的质量也就越高,也就越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3.2 提升传媒的品牌效应

应充分重视品牌的力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额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在融合中取长补短,对优势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媒介行业有很强的权威效应和规模效应,应以权威化和规模化来塑造媒介品牌。传统媒体有着新媒体所缺乏的品牌效应,因此,新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推广优势,加强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放大媒介的品牌效应,只有这样,媒介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资源的合理整合与分配

随着全媒体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媒介融合的同时,各种媒介形态、终端及其产品也更加专业化、细致化。在新媒体时代,受众行为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史蒂芬・奎因曾说到:“在一个碎片化的市场,能够抵达尽可能多的受众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甚至决定一个新闻组织能否生存。融合使抵达更多受众成为可能”[4]。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在节目的制作资源上处于优势地位,有着强大的采写编和制作团队。应该通过必要的制度安排和协调,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内容、人员、技术等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3.4 明确目标受众,进行内容创新

与以往的大众传播时代的环境状况相比,当今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传媒议程设置的内容,而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地位由被动变主动,更加强调个性化和自由互动性的传播理念,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信息,对新媒体的反应速度更快。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媒介经营策略和议程设置技巧,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根据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在媒体平台的使用上,分类应更加细致、明确,应对受众加以细分,利用平台优势进行传播。这样既可以满足受众对节目小众化的要求,也更适合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5 加大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融合

新旧媒体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各个媒介组织的积极配合,制定出适用于所有媒体行业的技术准则,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障碍。通过视频终端、手机终端,扩大受众范围,充分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增加受众的参与度,满足受众的参与、互动需求。另外,传统媒体应在内容生产方面多下功夫,充分利用新媒体所拥有的遍布广泛的网民群体和移动终端设备资源,以及及时性和互动性等优势进行内容传播;而新媒体也应利用传统媒体长期传播积累形成的权威性、深入性和品牌效应,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及新的传播途径,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反馈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未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真正紧密地融合,一定会是内容、形式、制作、传播、平台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合,这种融合将会产生新的媒介形态,形成新的媒介生态、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将融合涅重生,焕发崭新的魅力,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伯勇.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分析[J].电子世界,2014(5):193.

[2]喻国明.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

篇6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53-02

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的评价方法,能确保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只有好的评价方法,并能结合自身的特点,把规范要求的内容转化成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才能使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具有可参照的标准,激发和促进他们的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科学的评价方法还有利于会计人员良好品德的形成。评价结果只要是客观公正的,被评价人员总是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的就可以达到自我激励、自觉发扬和自我反省,自我抑制、自觉抑制的效果。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整个会计职业道德良好风尚的形成。评价结果通过舆论的宣传、自发的传播,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同时,也使每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始终置于企业组织内部和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实现自觉维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的目的。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法与社会评价法

(一)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指会计人员对自己在会计职业工作中是否遵守职业道德而进行的总结和评判。在自我评价中,内心的信念起着主要作用。良心对于道德行为起着一种调节的作用。一是在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前,良心对会计人员起到鼓励或禁止的作用。二是在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中,良心对会计人员起到监督作用,随时督促会计人员按良心的要求行动。三是在行为后,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法庭审理”,对合乎良心的行为,给予良心上的安慰,使其产生一种道德崇高感。自我评价在具体的会计工作实践中体现为会计人员的自我鉴定、自查自评。会计人员要定期对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责任、纪律、作风等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情况,自觉进行道德价值判断,调整职业道德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

自我评价可以强化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自律精神,使其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但是,自我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通过社会赞誉和他人报答间接给予每个人利益,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效应。自我评价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评价者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判断力直接影响自我评价的客观性。这就要求必须把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二)社会评价法

社会评价法是指由他人社会组织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方式。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会计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舆论的制约和支配。社会评价法分为群众座谈会评价法和大众传媒评价法。前者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对有关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评价,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会计人员进行客观、公正、全面、深入的评价。群众座谈会的方式应作为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社会评价的一种方法。大众传媒评价法是通过大众传媒工具针对那些典型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宣传评价活动的方式,对典型的不道德行为给予批评指正,以达到惩戒的作用;对于典型的道德行为给予宣扬肯定,以达到树立榜样的示范的作用。

不管是群众座谈会的方式还是大众传媒评价的方式,都要遵循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为己任的目的,以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建设作用为导向。社会评价法具有范围的广泛性和外在的强制性。我们在开展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时,应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舆论,利用进步的社会舆论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水准。

社会舆论作为会计人员的一种群体精神力量,能够从精神信念上来规范人们的道德态度,影响整个会计行业职业道德风尚,有力地促使从业者按照职业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与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改善社会的运行机制。

自我评价方式与社会评价方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前者更多地通过自省使会计人员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反映自己,为社会评价提供依据,也为评价结果有效发挥作用建立一个前提。后者通过群众座谈或大众传媒宣传,检验、验证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对自我评价方式进行补充和修正,同时也扩大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社会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将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部评价法与外部评价法

(一)内部评价法

1.考核评分的方法。此法是根据财政部门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国家颁布的有关会计法纪制度的要求,将会计道德行为的表现分成若干项目,并确定各项目的评分标准,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程序,对会计个体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的一种评价方法。

其主要特点:一是使过去自发的客观的评价方法转变为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更为积极主动的评价方法。二是使会计职业道德评价落实到基层,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密切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三是吸收了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评价方法的优点,又建立在会计工作人员高度的集体荣誉感的基础上,使评价方法更有效。四是与各单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奖励办法相结合,把评价纳入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活动中去。

2.工作效率评价法。一是服务水平测评。服务是会计行业的基本职能,要求做到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方法合乎职业道德规范;服务过程程序化。二是效益水平测评。必须明确会计行业内部管理的主要目的,要协调会计入员的职业行为,争取最佳的内部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积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正要提高会计行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取得相应的利润。经济效益水平具体的测评指标,可以用自有资金运用情况和资金调度情况等几项主要指标作为参考。三是职业技能水平测评。职业技能水平测评对促进会计工作的健康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技能水平测评,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判断该职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并且能预测其职业道德行为效果的好坏,还有助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一个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人,会努力学习和掌握业务技术和积极培养为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相反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坑害国家、人民根本利益的人,不会也不可能积极地学习、掌握为国、为民服务的业务技术和工作能力。

3.对比评价。对比评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中一种具体、有效的评价方法。会计对比评价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自己和他人及集体道德的行为与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对照,这是搞好对比的前提。第二,在把自己和他人的职业道德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照后,再把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加以对比,看自己与他人的行为的差距。第三,把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外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对比,借鉴吸收他们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不断完善我们现行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在运用对比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对比评价的主题。如试图解决某个争论问题、寻找共同规律、准确鲜明地说明某一论点等。二是对对比评价的双方或几方的情况分别加以研究,接触原始材料,弄清来龙去脉及各种发展形态。三是在对比中找出事物的异同及规律,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在运用对比时,需要有全面的观点。

4.追踪评价。会计职业的现状和其本身发展的规律说明,只有通过集体或个人进行追踪评价,从横的、纵的方面来把握发展情况,才有可能真正把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规律,对职业道德行为作出更公正、客观的评价,用以指导当前、预测未来。

追踪评价的方法如下:第一,制定明确的追踪目的、范围和规划,保证具有追踪评价的客观条件和一套可以追踪的指针体系。第二,完整地记录信息资料并加以科学地分类储存。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将总体情况图表化,也可以对每次调查者引故出文字描述的记录。第三,追踪对象和追踪人保持相对稳定。追踪评价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如果某一对象无法追踪或人员频繁变动,一般会造成工作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给收集资料工作带来困难。

在运用追踪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贯彻追踪的原则。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追踪评价,是一种纵向研究方法,应从目的、设计程序、反馈到分析研究,形成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以动态、系统地认识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发展的轨迹。二要有现代观念。必须冲破传统束缚,更新观念,按现实的价值尺度进行评价。三要有辩证思想。道德价值总是以潜在的和渐近的方式表现出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又需要有个时间过程,所以,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二)外部评价法

1.深入客户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问卷调查、与客户座谈两种。问卷调查应注意问卷的内容要具体、准确,能真实地反映客户的意见。与客户座谈是指由调查人按要求选择一些比较了解会计工作情况、品德高尚的客户进行座谈,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掌握可靠的材料。客户接受调查的过程就是客户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的过程。

2.制定客户监督制度。如建立公开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和网上评价,制定工作人员守则,以醒目的方式唤起客户的注意,评选出优秀的会计人员。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定性评价法与定量评价法

这种评价方式不需要借助于指标评价的形式,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普遍适用于群众座谈会、大众传媒评价等外部评价方法。

(一)定性方法

它是按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建立一整套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再按这些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分标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做出具体的和综合的善恶程度评价。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包含的评价内容也是较为全面的,所以,它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一般只适用于自评互评、内部考核等内部评价形式。

(二)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用量化的手段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它的缺陷是并非所有的职业道德行为都可以量化,由于它的技术性和全面性,使得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不像定性评价方法那样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范围和场合。所以,定量评价方法需要定性评价方法为其提供依据和素材,对它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时,定性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有其较强的主观性,不像定量评价方法那样较为客观可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新闻 需求 影响

体育新闻需求是指受众通过媒体获取所需信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心理欲望。受众对体育新闻的需求是受众观看体育新闻的基本动因。在信息传播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受众需求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到大众传媒的体育传播。它可以对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缩短了体育活动与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大了体育运动的社会覆盖面;为社会提供体育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刺激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当今大学生是体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因此研究大学生体育新闻需求影响因素意义重大。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对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的1~4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专业涉及文、理(包括体育专业)、工科。学历程度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笔者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设计了《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新闻需求现状及影响调查问卷》,对河南省6所高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146份,回收率为95.5%。其中有效问卷1125份,有效回收率为98.2%。经检验,本研究所用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研究的要求。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12.0进行处理和分析。

大学生对体育新闻的需求

对体育新闻量满意度的分析与评价。受众对体育新闻量的满意程度,8.9%的受众认为好,37.8%的受众认为较好,而43.6%的受众认为一般,9%的受众认为较差或差。总体来说,目前体育新闻的量基本上能满足大部分受众的需求。在我国,一般可以把媒体对体育新闻的输出途径分为:1.体育专业性报纸、杂志等刊物;综合性报刊的副刊、版面等。2.中央、省市地方各级电视台、电台的体育专门频道。3.各级电视台、电台综合频道的体育专门板块节目。4.专业体育网络;综合性网站的体育板块。虽然各输出途径中存在着大量的转版现象,但仅仅从量上讲这些大规模的输出途径已经使体育新闻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对于9%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差”和“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跟体育新闻的报道面不够宽、大量的转版抄袭现象有很大关系。

接受体育新闻的途径。目前随着电子业和电子传播业的高速发展,传播体育新闻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实地观察、口头传播等。对于大学生受众接受体育新闻的途径调查。有37.8%的受众选择了报刊,18.4%的受众选择了广播电视,21.5%的受众选择了网络,而其他实地观察、口头传播等仅占6%,由此可知大学生受众群获得体育新闻的途径绝大部分来源于直接、正规的方式。报刊、广播、电视这三大传媒仍是体育新闻传媒的主体媒介,而作为第四传媒的网络,已经在大学生受众中,得到了普及。选择网络的受众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传播途径――广播电视,这当然也和电视在河南高校的普及率低有关。网络综合了报刊、广播电视传媒的优点,不但有时效性强的优势。又开始建立自身更为现代化的优势-受众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与媒体或体育明星第一时间进行书面和言语的交流,这是报刊和广播电视无法比拟的。

对体育新闻社会功能认识状况的分析。体育新闻的社会功能是以新闻的社会功能为大前提的。但又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新闻。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新闻的特殊功能。体育新闻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向受众提供体育领域发生的事情报道。对体育领域进行舆论监督,同时为受众提供体育教育、接收体育信息服务;另外。还有通过其体育报道娱乐受众的功能。而随着体育和整个社会经济、人文观念的更新,体育新闻的社会功能中各成分比重开始重新分配。调查结果显示,有86.6%的被调查者把娱乐功能纳入前三列(有序排列),49%的被调查者认为娱乐功能是第一位的。这个数据结果是目前体育媒介传播领域中娱乐化程度快速加深的客观反映。中国体育新闻的娱乐化程度的加深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体育与经济、文化交融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体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表现。体育新闻的娱乐功能又以竞技体育表现最为透彻。目前国内三大球的联赛,铺天盖地的体育新闻已经真正承载起了它的娱乐价值。

对不同类型的体育新闻的关注程度。调查显示,“竞技体育”在各类性质体育中占了最大的比重,占87.6%。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种缩影,它与游戏之间存在着血缘的联系,现代竞技体育反映了竞技社会的人际关系。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竞赛结果韵预先不确定性是运动竞赛的重要文化特征,竞技体育的法制化、组织化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竞技体育在体育领域中始终是主流导向,较之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它的历史以及影响更为深刻。目前,中国很大一部分受众谈到体育时就与竞技体育联系在一起,几乎把两者的概念等同。所以具体到大学生受众,他们对“竞技体育”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是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体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显然大学生受众对它们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不仅有赖于受众自身体育意识和理念的提高与普及,也需要大众媒体的正确引导和扩大宣传。

对几大体育媒体信任度的调查分析。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雄辩篇》中说过:“一个人说话,要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印象。”体育新闻媒介当然也应该取得受众的信任。在河南大学生对体育媒体信任度调查表中,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以下简称“CCTV-5”)在体育新闻受众群获得的信任度最高(占被调查者的39.3%),这与它的社会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体育报》的最大特色在于报道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但是对河南省大学生的影响却较小(占被调查者的7.3%)。与之相比,《体坛周报》占被调查者的13.2%,高于《中国体育报》这家中国唯一的体育性日报。它虽然没有《中国体育报》的权威形象,胜入之处在于切合受众的接近心理。被调查群是当代的大学生,毋庸讳言,他们对体育新闻的心理需求不会只是相信权威。另外,河南省发行量最大的《大河报》关于体育新闻的报道也在大学生中有较大的信任比例(占8.5%),这是综合类报纸在地方的优势。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信任度也较强,

尤其是对权威的网站。搜狐和新浪的体育网信任度分别为10.6%和13.8%,代表了未来体育媒体的新方向。

体育新闻对河南大学生的影响

体育新闻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被调查的1125名大学生中,82%的男生、61%的女生认为体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5%以上的男生认为。学校体育活动是他们增长知识、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33%的学生认为体育是他们适应社会的最佳手段。

体育是大学生与同学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69%的男生和25%的女生认为体育是他们与别人交往的重要工具,是其交流的主要话题之一。85%的男生反映,校内外体育话题是其在教室与宿舍里交谈的重点内容。30%的男生认为,与完全陌生的同校学生交流校内体育赛事以及和校外学生交流国内、国际体育热点一般不会出现语言交流障碍。

体育新闻报道更新了大学生的体育概念。76%的男生和65%的女生认为体育新闻报道使他们加深了对体育的了解,更加喜爱体育,在这一点上男女的情况接近。超过半数的受调查者认为体育新闻报道打破了学校书本的条框束缚,就体育各个方面进行报道,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相对于学校体育课来说,体育新闻报道更容易让大学生们接受和理解。

体育新闻宣传促使大学生热爱体育运动。79%的男生和43%的女生认为体育新闻报道是导致自己热爱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多数人有阅读、收听、收看有关体育新闻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习惯。对体育的关注是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国家的一个缩影。

体育新闻需求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体育新闻传媒导致大学生参与或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此次结果显示:女生的比例超过了男生,85%的女生和78%的男生认为自己受体育新闻报道的影响。参与或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他们认为各种体育媒体的宣传是自己对体育知识、体育健身、健美知识以及感兴趣的项目赛事和运动员进行了解的重要渠道。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与体育新闻中热点内容基本一致。调查中发现,36%的男生受体育新闻传媒影响,较多参加最近的新闻热点项目。而属这种情况的女生则只占22%。这些学生的体育兴趣往往不固定。没有自己十分喜好的运动项目。他们的运动水平一般相对均衡,这给他们能随时选择新的运动项目提供了基础。加之其无固定喜好的运动项目,所以他们在受到新闻传媒影响时,就会不断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

体育新闻宣传促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76%的男生和57%的女生肯定体育新闻传媒报道是他们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他们在学校学习较轻松时,通过体育娱乐身心;在学习紧张时,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心理。

结论与建议

篇8

【关键词】衰落 发展 去粗取精 地域传播

前言

中国的传统音乐得力于中国古代文化滋养不断发展,有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民间舞蹈音乐5大类。至今,我们仍能受到这些音乐的熏陶,正是因为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跨越了时间界限被传承,突破空间限制得到传播。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1、发展

1)、形式的演变:

中国古代,百姓刚开始用筷子敲击水杯来享受乐音,后来出现专业化的音乐创造与表演,战国时期还诞生了令中国至今仍引以为豪民族瑰宝――编钟。以前的音乐大多是词曲和乐器分离,如楚辞,汉乐府诗,并无乐器伴奏;嵇康的《广陵散》无歌相合,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也无词相伴。如今,两者的搭配形成潮流。

2)、逐步机构化、专业化

传统音乐最初并没有系统性的机构或组织来进行音乐创作和研究,仅仅是出于大众自发的创作和娱乐,当然水平可能也并不是很高。后来,音乐得到一些官方管理,宫廷乐师成为专门的职业,“滥竽充数”就是讲乐师的故事。到现在,音乐文化成为热门,许多歌手、音乐公司应运而生,并如火如荼地发展。

3)、音乐种类的完善

在辉煌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各种类音乐不断得到完善,独门别类,各有千秋。如今的说唱音乐已是一个独特的音乐种类,受到许多歌迷热捧,催生了许多音乐人才。有中国饶舌2PAC姚中仁,中国饶舌教主王波,中国饶舌第一人梁栋等等。扭秧歌这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也被赋予了新鲜的表演性。

2、衰落

人是好奇心强的动物,新鲜的东西总是更容易受欢迎。所以,传统音乐文化很容易在流行音乐盛行、外来音乐充斥的环境中丧失竞争力,逐渐走向衰落。中国传统乐器二胡曾演奏出《二泉映月》这样的名作,但现在学二胡的人并不多,而来自西方的钢琴,登上时尚与流行的舞台,被许多人选择。这种传统乐器的小众化,是不是敲响了传统音乐文化面临衰落趋势的警钟呢?

此外,许多传统音乐品种有消亡的风险。少数民族在汉族化,农村在城市化,许多原生态的传统音乐元素在时代的浪潮中迷失。还有几个人会川江号子?还有几个云南姑娘会唱山歌?

3、去粗取精,加以创新

事物的发展就是不断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存传统音乐文化的原始基础,不全盘否定,最大可能地给予尊重;同时不能全部照搬,其中的不合理的、有缺陷的、落后于时代甚至是与时代潮流相逆的东西必须舍弃;根据时代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加以补充完善。如此,传统音乐文化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不被抛弃、得到传承并日臻完善。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

1、地域传播

1)、国内传播

中国地域辽阔,传统音乐文化多样,加之民族和地区间的交流,促进了音乐文化的融合,使之繁盛。早在封建王朝时期,胡汉融合,塞外歌舞进入中原后,便以其豪放优美赢得青睐。而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有三百多种,剧种有联系和差异,国粹京剧就是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吸收了秦腔、昆曲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

2)、国际传播:

中国古代王朝盛极一时,影响力辐射周边许多国家,传统音乐文化的交流自是不可少。至今,全球联系加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借此机会走出国门,闪亮了一把。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凭借其历史价值、音乐价值、文化内涵,享誉全球。中国广场舞这一极具中国传统音乐色彩的民间舞蹈,亲民、简单、自由、轻松娱乐、健身,因为受中国大妈欢迎而在中国诸多广场随处可见。不仅如此,前段时间,惊现“卢浮宫广场被中国大妈‘占领’”的新闻,中国传统特色的广场舞有望刮起国际风呢。

2、阶层传播

中国传统音乐一度是富人的专利。虽说它平凡地诞生于“平民妈妈”,但很快被王公贵族“领养”,音乐也有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差异。不过这一现象并不长久,百姓的享受与审美意识是无法被压制的,音乐坊和宋词就是很好的例子。音乐坊是民间的盈利机构,但同时是比较专业性的音乐机构,这里有比较高水平的歌手、舞者、乐师。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这里诞生,优秀人才在这里停驻。宋朝的中国相当发达,商业打破“市”“坊”界限,突破时间限制,自由化程度提高,优秀音乐也在民间盛行。宋词是文化代表符号,被大众争相传诵,柳永可以说是当时的“优秀民间音乐作词人”。

3、传播手段

传播可以说是一个体系,有传播源,接受者,还有传播手段――如文字、纸。以前,传统音乐可以口口相传。在街头巷尾传唱,如果音乐实在太美,往往能家喻户晓、经久不衰,但这很难经受空间和时间的考验。传统音乐也有文字记载,汉乐府诗集、曲谱等等。

进入21世纪,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催生了新名词“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传输着各种信息,新闻、故事、经济政治指令等等,包括音乐。流行歌手通过网络、电视、专辑来传播音乐,民歌歌手同样如此。民歌歌手会录制音乐,登上娱乐新闻,在网上被大家看到、听到。东北二人转也会登上才艺表演的综艺舞台。

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手段同样功不可没。不可否认,现在的音乐培训机构拥有专业的教室队伍、教学资源、训练设备,让传统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聚在一起接受教育,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用自己的力量诠释传统音乐的魅力,为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壮大作贡献。

结语

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中国的文化元素,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于历史的星空,它的传承与传播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传统音乐发展至今,灿烂的光芒中暗藏衰落的隐忧,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它经久不衰。同时,可利用大众传播的优势,让传统音乐文化在21世纪插上轻捷的翅膀,突破地域和阶层的限制,飞出一片传统音乐文化的满堂彩。

参考文献

篇9

(一)播音主持的基本功能

(1)信息传播。这是播音主持最为核心的功能,只有通过播音主持人的语言广播电视才能进行传播,而声音在电视传播中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的网络即时通讯、网络论坛等传播途径,但是各类新闻仍然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新闻立台依旧是传统媒体的基本准则。

(2)提供咨询意见。这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在日益发达的网络中,信息量可以说是巨大的,但是作为受众却无从去证实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重复废弃信息。虽然传统媒体在信息量的资源中没有优势,但是它可以在大量的信息中过滤出重要的、可靠的、精选类的信息,所以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也保持了自己的权威性、有效性、价值判断性,这也是其他的传播媒体做不到的地方。

(3)为文化发展提供方向。文化本身具有多样性的特性,其中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必须要有传播平台进行推广,播音主持工作一直就以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个社会基本责任,播音主持的文化引导作用并不会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而削弱,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播音主持本身就具有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和官方性。

(二)播音主持功能在多维传播语境中的巩固

(1)信息的加工程度更深。播音主持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扁平化传播渠道,只能对信息进行直观的传播并不能对信息进行深加工。但是在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可以围绕着所传播的主题,扩宽素材的采集途径,并且依靠严谨的构架来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和解析,为了应对网络多媒体带来的压力,播音主持也朝着深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播音主持人的组织,加上大量信息的分析,不仅对事件本身进行直观报道,更主要的是对事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且内容的标题也更为新颖突出,同时还可以利用新兴的通讯平台和受众进行互动,这就体现了在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信息传播功能的强化。

(2)强化公众分享功能。这是播音主持相比于网络媒体的一个最为独特的功能,网络媒体针对受众只能是私人化的信息接收,而广播电视却可以在一个小型的公众空间进行共有的分享,它的公众性依旧十分鲜明。在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就很好地利用这个特性,它能兼顾大多数人的收视心理和体验,在传播的过程中对节目进行严格筛选,再通过播音主持人平和的态度把信息内容传播出来,这就可以让受众更容易接收信息,同时也更能营造一种和谐活跃的家庭氛围,沟通家人之间的亲情。

(3)角色的置换。一直以来,传播媒体一般只对受众的意见进行总结,再进行权威,但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媒体意见的来源更多是民众,甚至可以对媒体意见进行更为精辟的总结。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可以提供更接近公众意愿的意见,在节目播出时也利用了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兴通讯工具与受众进行互动,这也体现了播音主持在不断地迎合多维传播语境的发展。

二、结语

篇10

[论文摘要]新闻语言就是指“通过新闻媒体,向民众报道最近发生的事例,传播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运用的语言”,它担负着向人们表述新闻事件、传播新闻信息的特殊任务,是构成新闻报道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元素。新闻用语是那些新闻报道的某种外壳,新闻用语的变化也肯定是新闻变化的一种外在显示与表征,一定的新闻用语一直是和特殊的时代要求与相应的历史条件相一致的。新闻语言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变迁,肯定推动新闻语言的变化,使它具有深深的社会烙印与时代印记。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语言的形态发展历经了由手势、口头、符号到文字这样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十九世纪末,电子媒体出现以后,新闻用语的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字幕新闻、广播新闻、影视新闻,极大扩展了新闻用语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当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运用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信息传播方式的新技术革命。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新闻语言也需要与时俱进,要进行更为深刻的变革。新闻语言随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与此同时也有着它本身角色与学理上的要求。目前,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里,新闻语言主要表现出四种变化特征:多元化、互动性、融合性、平和性。

一、多元化

新闻语言源自于社会现实生活,源自于普通民众的社会生产实践,它一直是伴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培养出很多的具备自我意识的民众的同时,也肯定导致新闻用语逐渐多元化的趋势。新闻语言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新闻语言不但是在内容上展现民主精神,以表达民众的祈愿和诉求;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异常活泼生动,丰富多彩,新颖别具一格,被广大老百姓所钟爱。重视从普通民众心理角度考虑,用普通百姓的立场和视角反映生活,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感染感化民众;其次,新闻语言的多元化表现在传播者不但要报道新闻事件,还可以自由自主表达对新闻报道事实的看法。民众也可以运用各种形式自由表达自己对新闻传播的看法和观点;第三,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民众的不同阶层,这种多元化还表现在新闻语言不但要适应同一个层次的民众多元化的阅读需要,又要满足各个不同层次民众的阅读口味。

二、互动性

互动是新闻语言运作的一个主要方式。因为接受新闻的民众主体地位的提升,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新闻语言互动性的特点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在原先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接收的民众的各自分工非常清晰明确,而信息传播流通的形式是“我传播,你接受”的单方向的灌输式。尽管,新闻语言也一贯重视接受信息民众的反馈,“可是新闻语言的延迟性和间接性导致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还没能建立起真正的互动关系”。而在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互动性是首要的基本特征,接受新闻语言的民众可以随时和传播者进行“对话”,相互传播资讯、表达观点立场、提出要求与及时反馈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看法。新闻传播由原来的传播者对于民众的单方向灌输式转变为传播者和受众的双方向互动式。在网络传播此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中,新闻语言传播的互动性特点会日渐凸现。此外,伴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吸引民众、争抢市场占有率,那种原来老式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也愈发重视互动,比如开通新闻互动热线、实行节目主持人制、邀请民众参与其中等。

三、融合性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与社会持续繁荣,为媒体得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进一步推出新的媒介形态,而原来的那种传统的媒介形态不会逐渐消亡,“而是历经较长时间的调整以后,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吸收别的媒体的优点,对自身作非常有效的改造进而有了进一步的新的发展”。此种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持续变革的媒体生存发展的特征,导致新闻语言的持续变化也表现出某种融合的特征。 转贴于

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也就使新闻语言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走向。巨大的信息量和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必然会使民众的阅听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很大的变化。为了迎合民众的此种多元化的、全新的心理和思维转变,新闻传播者不能只是限于使用单一的报纸、广播、电视或网络语言来进行报道,而是要结合所报道得内容、媒体的自身特点与民众的需求,运用融合的新闻语言来传播,比如纸质媒体文字的视觉化与图像化,广播语言的文字化,电视语言的广播化和口语化,网络语言的整合化等。新闻语言的高度融合,不但展现了现今新闻媒体对原来的那种传统新闻语言的挑战意识,又表现了媒体张扬的个性、自我发展的诉求,与此同时还提高了新闻媒体的竞争力,迎合了民众新闻思维的变化和民众心理变化的需求。

四、平和性

引领时代潮流,传播社会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是大众传媒的崇高使命,切忌浮躁、要彰显理性、平易近人是大众传媒提升其公信力与亲和力、树立其良好形象之根本。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民众本位意识的日趋成熟,构建一种平和、理性的新闻语言风格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平和、得体的新闻语言能精准地表达传播者的报道思想意图,且能迎合民众心理需求,因此被民众乐于接受。新闻语言要平和,首先是新闻语言本身角色的要求与体现。新闻语言作为构成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要素,它的风格事实上是新闻媒介面向社会、面向民众的表情。平民化的语言风格,民众乐于接受;然而指令性的语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民众是极为反感的,它们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尤其是新闻语言的暴力化倾向,不但使所报道的内容和事实本身不相符,也会深深伤害民众,消弱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和期待。

新闻语言要平和,其次也是社会文化的内在要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它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与社会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消费文化好像要成为主流,现今新闻媒体就起着相当重要的精神指引与文化导向作用。这就需要新闻报道语言要极具理性与平和,既要考虑民众的个性,用平和的语调给民众以极大思考的空间,用理性的笔调为民众提供可供选择的余地,又要尽量避免新闻语言的庸俗化、娱乐化趋势,展现新闻语言的人文关怀性。冷静地摆出事实,平和地讲明道理,运用逻辑的强有力的力量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也是促进人们之间和谐、媒体和谐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娟,段业辉.网络新闻标题的简省空间[J].传媒观察,2005(4).

[2]Gri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Levinson,S.C.1983.Pragma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蓝鸿文、马向伍:《新闻语言分析》,中国物质出版社1989:8.

[4]石义彬:《新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光明日报》, 2000(5).

[5]石义彬:《新闻语言的本质特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0(2).

[6]郭小平:《论媒介的生态共生与信息互补》,《当代传播》, 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