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媒体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众媒体的优缺点

篇1

关键词:手机 自媒体 多维度视角 深化配套

一、手机摄影的技术革新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推出新款便携式胶卷相机,广告语是:"您只管按下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搞定!"这其实宣告了一个大众摄影时代的来临。

时间转眼翻篇到2000年,日本夏普公司推出了一款能拍照的手机,2001年芬兰诺基亚公司紧跟着推出NoKia7650也具备拍摄功能,并自称名列当年"世界上最大的照相机生产商"。而到了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在会上把手中的iphone4比作徕卡相机・・・・・・短短的十余年,手机摄影从问世迅速的扩张成大众摄影的绝对主流。

数码摄影问世之日,人们更多的是感叹其对传统胶片摄影的颠覆,而没有料到手机摄影的兴起犹如黄雀在后,转眼席卷了图片横流的多媒体时代。

虽然严谨的摄影艺术家们强调手机拍照是一种快餐式的消费,与他们的艺术创作无关。

但在2012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国际手机艺术节,以其强大的宣传力度,使与会的作品瞬间传遍全球,向大众展示了一部分艺术家新潮的思考和实践,揭示了手机摄影表现的种种可能性。

就像在"百年徕卡"影片中所描述的"我们没有发明什么相机,我们只是发现了摄影"。而现在手机作为便携摄影工具,随着其技术的进步,所呈现的也许就是摄影艺术更完整的本来面目!

二、传统高校摄影教学课程的优缺点

高校传统的摄影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比较成熟,但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它又亟待更新与调整,我们可以把其优缺点总结如下:

优点一:摄影课程作为培养审美素质和认识审美规律的基础课程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帮助巨大!

就目前的培养体系而言,广大从事摄影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学生,缺乏的是长期审美能力的熏陶和磨练。大学三到四年的学习无法快速的完成从艺术的基本认知到设计实践的过度,而摄影既是一门技术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审美素质的训练课程,而且它还紧密的衔接日常生活,培养对摄影的兴趣有助于课余学生通过学习达成对审美素养的提高。

优点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对发掘学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有作用!

传统的摄影课堂,在前期注重理论基础的学习。这是日后学生想深入该领域探索不可或缺的!同时,不同于枯燥的纯理论课程,摄影有其自身富于趣味性的特点,有利于课余生活中衔接和延续课堂的内容,做到寓教于乐。

优点三:经过多年磨砺,其体系已较为完善成熟。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多年来许多优秀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果,具备了较为完善全面的教学结构,也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摄影人才,新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尊重和延续其优势才能在合理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但是,传统的教学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明显的暴露出若干不适应发展需求的问题,简单归结为:

缺点一:缺乏普适性。

单反相机及其他专业化摄影器材价格昂贵且操作相对复杂,不利于便携,也就是不利于深入生活。

缺点二:学校硬件配备普遍落后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摄影专业课程的不在少数,但其包括相机在内的硬件器材的配套普遍的存在不足和落后的情况。缺乏专业化的设施和影棚,使摄影教学一定程度上沦为纸上谈兵的理论课!

缺点三:与新媒体没有做到无缝衔接

通过新媒体呈现出来的读图时代的特点是要求富于效率的共享与互动,传统的专业化器材在这个环节上也慢了半拍,对于这个苛求效率的时代,我们必须做出变更!

三、手机摄影练习的优缺点

手机作为摄影的新工具,它也有鲜明的优缺点,可做简单总结:

优点一:手机为代表的便携设备具有普适性

相对专业单反相机来说更便宜,已经明显压缩了前些年"卡片机"的市场空间,而成为大众拍照的首选。

优点二:与新媒体方便链接

更好的随时与网络连接,通过各种新型媒体快速传播,大大加强了学习交流的效率和实时互动的乐趣!

优点三:启发更多角度的创作思维、重新定义大众摄影

手机拍摄的普及化才使得大众摄影这个概念名符其实,同时它像多棱镜一样全方位的反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创作思维的训练提供了更好的契机!

而手机摄影的短处也显而易见,分别是:

缺点一:性能逊于一般单反相机

对焦能力,感光性能以及各类特殊环境下的画面掌控效果,目前的手机摄影技术和专业相机还有不小的差距。

缺点二:拍摄脱离创作概念和自觉,变成流水账日记

信息的过分传播阻碍了思考的能力,同时消减了严肃创作的热情,泥沙俱下的信息流中,耐心的坚持创作变得困难!

缺点三:后期处理缺乏弹性和宽度

手机拍摄的爱好者对于后期处理往往缺乏认知和耐心,各种流行的APP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严肃的创作者只有在PS那样专业的修图软件中才能寻求到自己想要的完美。

四、深化课程改革:手机摄影要与传统摄影教学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手C摄影必须做到与传统的器材、方法有机的结合才能发挥其优势。我们试分析其关键点:

结合点一:手机可补充摄影教学器材的缺乏

就教学实践而已,很多高等院校的影棚和配备的专业器材往往不足以应付教学任务。而手机拍摄可以一定程度上补充器材不足造成的尴尬,为创作多积累实验性素材和练手!

结合点二:更好的融入生活启发兴趣

快速便捷的捕捉机会和记录灵感,真正做到心眼手相合,让摄影创作回归生活本源!

结合点三:使传统课堂练习便于传播与交流互动

有的教师在采风课上通过微信群实时互动分享评论相片,或开公众号讲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效果非常好!

结合点四:学习把手机和传统专业器材相结合

有经验的摄影师已经把一些具备较高摄影性能的手机运用到他专业的摄影活动中去。手机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摄影人应该随时关注其变化,并将之合理的运用到专业摄影创作中去!

五、结论

手机摄影要在技术上赶超单反相机等专业器材尚有待时日,但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其发展,合理运用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将它有机的结合到传统的摄影课堂教学中去,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李楠 苏兮, 日光绘画 我是这样学会手机摄影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年

篇2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由于字数限制等因素,其阅读方式除具有新媒体的浅阅读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碎片性,笔者称为瞥阅读。瞥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短时间大略看看。①笔者认为,在微博语境下,瞥阅读就是人们借助微博从其符号中快速获取某种信息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微博瞥阅读方式的产生不仅与微博自身的特征有关,而且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追求内容简短化的阅读心理以及社会、时空的碎片性等因素有关。

微博的特征

跟其他新媒体相比,微博具有以下的特征:碎片性、即时性、多媒体融合性等特征。

1.碎片性

所谓碎片性,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常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微博的碎片性,首先体现在字数上。微博信息受140字限制,常常是“三言两语”。其次是微博内容的碎片性。每条微博的内容之间大多数没有内在的联系。再次是微博信息和阅读的碎片性。现在,大部分人在工作和生活的碎片性时空里通过手机阅读和微博信息。

2.即时性

微博强化了即时传播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手机客户端业务的普及,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WAP、QQ等即时聊天工具随时随地和阅读信息。

3.多媒体融合性

微博的内容由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构成,相互之间可以切换,具有多媒体融合性。

微博语境下瞥阅读的解读

微博瞥阅读的产生有两大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即微博自身特征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发展;二是社会因素,即阅读心理的改变和社会、时空的碎片性。技术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共同造成了微博独特的阅读方式——瞥阅读。

1.瞥阅读方式产生的技术因素

(1)微博自身特征。如上所述,微博具有碎片性、多媒体融合性等特征。微博简短的文字和碎片性的内容,使人们瞥一眼就能看完。同时,微博图像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浅显性,人们也无需太长时间去阅读。

(2)手机移动终端的因素。由于手机容量有限性和输入字符不方便性,手机只适合像微博那样的简短内容,这就决定了微博阅读内容的简短性。同时由于手机移动终端具有弥合性、便携性和即时性,使微博用户利用碎片性的时空瞥一眼微博信息成为可能。

2.瞥阅读产生的社会因素

(1)心理因素。经济学家泰勒·考恩说过:“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②因此,现代人在多种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更喜欢阅读内容简短而又具视觉冲击的信息。微博的简短文字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正好满足了人们追求速度和娱乐休闲的阅读心理。

(2)社会的碎片性。微博的瞥阅读适应了当前社会碎片性的需求。研究认为,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便处于一个以社会的“碎片性”为基本特征,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漫长转型期。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体性被瓦解,被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性分割。③随着草根和精英等阶层的出现,我国社会也出现了碎片性的特征。碎片性的社会不同阶层都想借助微博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仅仅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需要多少文字,使瞥阅读成为可能。

(3)时空的碎片性。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时空出现碎片性的特征。由于时空的碎片性,微博用户没有完整的时间去阅读需要考虑语法、逻辑的长篇大作,他们更愿意利用碎片性的时空瞥阅读,即快速阅读那些内容简洁,具有视觉冲击性的信息。

微博瞥阅读的特征

微博自身特征、阅读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时空的碎片性,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决定了在微博语境下,瞥阅读方式具有其他新媒体所没有的阅读特征,即快速性和碎片性。

1.快速性

微博内容由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构成。微博简短浅显的文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使人们只要瞥一眼就能阅读完其信息,这就决定了微博瞥阅读的快速性。

2.碎片性

微博语境下的瞥阅读除了快速性外,还有碎片性的特征。如分析上面微博的碎片性特征那样,微博的瞥阅读碎片性体现在阅读微博的文字、图像、时空的碎片性上。

微博语境下瞥阅读的优缺点和影响

由于微博语境下的瞥阅读具有快速性和碎片性等特征,瞥阅读具有不同于其他新媒体阅读的优缺点和影响。

1.微博语境下瞥阅读的优缺点

微博语境下的瞥阅读,优点在于其快速性,能够在短时间阅读大量的微博信息,适合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急欲了解新闻的需求。它满足了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竞争激烈下人们追求快速、新奇、浅显和娱乐休闲的阅读心态。但微博瞥阅读获取的信息存在不完整性、碎片性、浅显性等不足,其海量的具有娱乐化表征的信息往往会“分散受众注意力、为受众提供消遣、减少受众的理性思考”。④它不适合思维逻辑的训练和较深的学术知识学习。同时,由于微博文字的简短和零碎,人们很难获得像传统深阅读那样的阅读审美情趣。

2.微博语境下瞥阅读的影响

首先,增加了人们阅读微博的兴趣。微博简短的文字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加上可以利用碎片化时空阅读的便捷性,调动了人们阅读的积极性,促进了微博信息的即时传播。

其次,促进了微博叙述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对大多数人来说,微博瞥阅读的内容大多是生活的日常琐事,不需要考虑语法和逻辑,所以微博叙述流于表面、较为肤浅,呈现出娱乐化的特征,甚至出现“口水化”、“涂鸦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要想人们瞥一眼就能迅速了解乃至记住其内容,就要求微博的叙事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同时要注意修辞的多样化,使其内容活泼生动,通俗易懂。为了吸引眼球,博主们创造很多新的修辞方式。

结 语

微博语境下的瞥阅读方式产生的原因在于微博自身的特征,人们追求快速的阅读心理,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以及社会、时空的碎片性对阅读方式新的要求。瞥阅读的特点在于快速性、碎片性、浅显性。它增加了人们的阅读兴趣,促进了微博信息的即时传播,同时,它对微博叙事方式的变革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刷馆,2012年版,第996页

②【美】尼古拉斯·卡尔著,刘纯毅译:《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了我们的大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③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

篇3

摘 要 网络媒体的兴起促进了网络广告的产生和发展,其具有的传播快、范围广、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得广告商们对这一新兴媒体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广告独特的方式和优点对传统媒体产生了种种冲击,但在广告营销中,新旧媒体又各有优缺点,因此,有必要将二者进行整合,发挥媒体整合的综合效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媒体的广告整合对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新旧媒体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 广告整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普及,网络媒体发展蓬勃,作为一种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的新兴媒体,网络经济也快速渗透到百姓生活中,网络广告随之而来。网络广告是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平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个性化的广告形式,这种独特的形式使它拥有传统媒体无法与之相比的如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费用低、自由度高等优势,无疑给传统媒体广告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传统媒体广告

1.传统媒体广告优势

传统媒体广告指的是通过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作为传播平台传播的广告,传统媒体中报纸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媒体,在我国长期以来都担负着政府“喉舌”的工作,在受众群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们对其信赖程度是网络等新兴媒体无法企及的;电视媒体是一种视听兼具的现代化广告媒体,艺术表现手法丰富,能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广播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伴随性,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收听广播,且受众在收听广播时遇到广告一般不会换台,因而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比电视和报纸要小一些。

2.传统媒体广告受到的挑战

传统媒体的广告营销核心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是“刺激性劝诱”,它主要是以语言、色彩等对受众进行感官的刺激,并通过不断的重复循环“推”出信息,从而使受众产生一定的印象,因此,在传播中为了不错过目标群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受众的印象,这就耗费了大量的成本和媒体资源,且传统媒体广告传播的媒介多为报纸、杂志和电视,传播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若想要扩大传播范围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工作。

另外,“刺激性劝诱”的营销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大众传播效果的下降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其发挥的作用也远不比以前,单纯的“狂轰乱炸”式的广告投放不但达不到营销的最初目标,还浪费了大量的媒体资源,有时甚至会造成受众心理上的反感。而网络媒体的发展,又不断地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广告,使媒体市场渐趋饱和,传统媒体广告营销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二、网络媒体广告

网络广告就是指利用网络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对受众进行劝说的一种企业营销活动,网络广告的形式多样,随着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与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密切,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

1.网络广告优势

网络广告基于传播媒介的优势,其宣传形式十分多样,表现手段丰富多彩,能综合使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表现手法进行信息的传播,由于具有网络搜索的功能,它不仅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实现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较强的针对性,无形中提高广告的实际效果,节约企业广告投入的成本。另外,受众还能通过网上预订、交易和结算便捷地购买到商品,大大增强了广告的实效性。

2.网络广告的发展

从1997年3月我国出现第一个商业性网络广告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网络广告在市场经济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速度比传统媒体要快得多,主要门户网站优势明显,网络搜索引擎的付费搜索领域有着巨大的收益。目前,国内网络广告发展虽然快,且仍处于发展的快速通道中,但与国外网络广告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网络广告市场前景无限。

三、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博弈和融合

1.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争

由于广告资源有限,受众群体一致,因而自网络新兴媒体诞生起,其他传统媒体之间就存在隐性的竞争。

从技术上来看,网络媒体的传输速度更快,服务项目丰富,服务效率高,在这方面比起传统媒体有着十分显著的竞争优势。

从资本和管理来看,传统媒体拥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成熟的运作团队和经营规则;而网络媒体信息复杂,缺乏统一的管理,但其也有着成本低廉的优势。

从受众方面看,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信赖程度更高,网络媒体的搜索功能则更具针对性。

2.市场经济下的媒体广告传播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广告营销中各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广泛性和即时性,来扩大传统媒体的广告覆盖率;利用其存储海量信息和超链接的功能为传统媒体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利用其数据库功能,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进行估量;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的实时性、成本低和传播形式多样的功能,丰富传统媒体广告的表现效果,使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方式更加灵活。

网络媒体还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规范自身的管理,将二者整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广告营销的效率,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结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广告形式各有千秋,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的优点促进传统媒体广告的发展,由传统媒体弥补网络媒体信息混杂、缺乏行业自律的缺点,将二者联合起来,发挥新旧媒体广告营销的综合优势,整合媒体资源,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广告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促进新旧媒体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梅志纯.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新闻传播.2012(10).

[2]李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新闻界.2012(2).

[3]田田.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未来.知识经济.2012(7).

篇4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依据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通常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据调查发现,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调查显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三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篇5

[关键词] 传统营销 网络营销 信息传播 市场营销

网络营销从传统营销来,又与传统营销有着巨大的差别。如何在这巨大的网络市场上开展网络营销、占领市场,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传统营销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市场营销的基础,也是网络营销逐步发展的起源。只有善于利用它们,正确选择营销信息的传播方式,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

(1)传播模式相分离

电视台主要传播的是视频信息;电台主要传播的是音频信息;报纸、杂志、期刊等主要传播的是文字信息。

(2)信息传播具有不对称性

传统营销活动中卖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信息商品的非物质性,以及经验性,使得用户难以判断信息商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3)沟通方式单向性

传统的营销活动中营销者主要依赖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如广告、展览、产品目录等向消费者提供单向的信息传送,再以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方法来了解顾客的需求,这种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分离的、异动的、“时滞”的,不易实现同步营销。

(4)具有强迫性

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中的电视、广播、报纸、户外路牌、霓虹灯等广告的信息传播都具有一定的强迫性,作为消费者,无论你是否需要了解还是购买,各类广告仍然会迎面而来。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

(1)具有开放

对于企业而言,无论其规模、性质、实力如何,只要在网上建立了网站,就能向网络大众宣传企业精神,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并向他们提供特色的商品和服务。

(2)一对一交互的方式

网络的互动拉近了信息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信息消费者参与整个信息营销过程成为可能。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信任感,也使企业的营销活动能有的放矢,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实现同步营销。

(3)具有虚拟性

由于互联网使得传统的空间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有别于实际地理空间的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使虚拟市场、虚拟企业、虚拟商店孕育而生。

(4)具有全球性

网络自身的快速发展,使其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信息营销变为全球性的活动。只要你上了因特网,你的信息互动范围就是全球性的,任何一个网民都可能是你的潜在消费者。

(5)具有永恒发展性

网络范围不断延伸,技术逐渐成熟,网民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的每次发展,都使其自身变得更有价值,信息市场会随着网络本身的发展而无限拓展。

(6)可以传输多媒体信息

互联网络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网络营销使得为达成交易进行的信息交换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二、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1.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

(1)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新闻客观性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往往高于单纯的产品广告,因而经营者、企业家们都在寻求各种利用新闻媒介来做广告的途径,努力使自己企业的活动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2)利用广告手段促销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广告的作用与日俱增,它不仅可以使商品销售量增加,促进商品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降低成本,还可以刺激生产,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使消费者得到最大限度的享受与满足。此外,广告还可以指导消费、增加消费者的商品知识等等。

(3)利用口头和行为举止传播

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他所赖以生存的那个社会组织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建立,不仅可以沟通大众传播媒介,而且还可以广结良缘,进而树立企业信誉。

(4)利用其他形式的传播

信函传播、展览会,展销会、组织形象材料散发,都可以传递信息,是可以借鉴和利用的。

2.网络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

(1)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是指通过信息服务商(ISP)进行广告宣传而开展的促销活动。它主要实施“推战略”,主要功能就是将企业的产品推向市场,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网络广告有如下几种常见的形式:①旗帜广告。网页上的旗帜广告大多是动态旗帜广告,引起浏览者的注意。具有宣传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②赞助式广告,是指把广告主的营销活动与网络媒体(网站或网页)本身的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并取得最佳的广告效果。③按钮广告,即图标广告,它显示的只是公司或产品或品牌的标志,点击它可连接到广告的站点上。④关键字广告,关键字广告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在网站上寻找目标群体。⑤插入式广告,即“间歇广告”、“弹出窗口式广告”,即在用户点击进入某些网页时会跳出一个小窗口。⑥文字广告,它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Web页上,一般是企业的名称,点击后连接到广告主的主页上。⑦邮件列表广告,又称直邮广告,利用网站电子刊物服务中的电子邮件列表,将广告夹在读者所订阅的刊物中发给相应的邮箱所属人。

(2)网络公关

网络公关主要是利用企业的网络站点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产品,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促销活动。它利用一定的手段唤起人们的好感、兴趣和信赖,加强沟通与交流。

(3)网上销售促进

网上销售促进是企业在网络销售活动中,采用一系列能激发需求、激励购买的促销方法的总称。它主要有:①有奖促销,是指提供的奖品能吸引目标市场的注意,以此促进销售。②免费促销,就是通过为访问者无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各类资源,吸引访问者访问,提高站点流量,并从中获取收益。③网上折价促销,这是一种常用的促销方式,所节省的费用,通过折扣的形式转移到顾客身上,使顾客充分领略到现代交易方法的优越性。④网上赠品促销,在新产品推出试用、产品更新、对抗竞争品牌、开辟新市场的情况下,利用赠品促销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促销效果。⑤网上抽奖促销,是指以一个人或数人获得超出参加活动成本的奖品为手段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促销,网络抽奖活动主要附加于调查、产品销售、扩大用户群、庆典、推广某项活动等。⑥积分促销,一般是指设置价值较高的奖品,消费者通过多次购买或多次参加某项活动来增加积分以获得奖品。⑦拍卖促销,就是将产品不限制价格在网上拍卖。

(4)网络营销站点的促销

它是利用各种网站的推广策略,扩大站点的知名度,吸引网上流量访问网站,起到宣传和推广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作用。它主要实施“拉战略”,具有直接、快速、简便、费用较低等特点,且成交的可能性较大。

三、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优缺点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缺点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点

网络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因为全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还不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还没有顺应全球信息化向前发展的趋势,对网络的应用十分有限。其次,网上购物是先付款后得物,顾客与产品不能直接见面,使得顾客不能利用触觉、嗅觉等感官直接感受产品,因此网上的虚拟商店尽管内容丰富,但往往也会增加了错购误购的几率。同时,一些消费者也对网络营销的产品质量心存疑虑,顾客对全球范围内企业的信誉可靠程度的验证无从下手,这些都会增大其远程购物的风险,从而选择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

(2)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缺点

在传统营销中企业的宣传、广告和营销策略都是针对所有的消费者,广告费巨大且具有盲目性。另外,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往往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同时受购买时段或刊期的限制,目标群体容易错过,并且所传播的信息难以保留,很难保证信息不被消费者遗忘。再者就是传统媒体广告的营销效果是比较难以测试、评估的,无法准确测算有多少人接收到所的广告信息,更不可能统计出有多少人受广告的影响而做出购买决策。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缺点

(1)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点

①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在网络营销信息传播中,企业经营入网是充分有效地获取、传送信息的最佳途径,它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是现代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和扩大合作最有力的手段。网络经营正以低成本、用户广、无时空限制、快捷、方便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②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加快了市场营销的速度和范围

企业加入互联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电子网页和网上广告,可以扩大收集与传递的范围。利用网上浏览器的查询,可以使顾客几分钟内看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所需信息和产品目录。

③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市场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而又没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所以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国际营销活动,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能利用Internet先进、快捷的信息传递功能,把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推广到全世界,实现信息的共享。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缺点

①载体局限了营销传播自身的发展

笔记本电脑昂贵的价格使得大多数人难以问津,普通电脑不菲的价格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种奢侈品,这使得我国人均电脑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同时拥有电脑但未上网的用户又占大多数,意味着参与人数极少,与传统媒体铺天盖地的影响相比,差距悬殊。并且电脑不便于携带,也影响了客户做网络广告的积极性。

②传播监管困难,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

由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形式太多,对于信息传播内容的真实性难以监管,同时各网站由于没有专业认证机构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与检测,虚报访问量,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③传播创意水平不高,广告点击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网络广告创意水平直接影响广告的点击率,上网者在一个网络广告版面上所花的耐性和注意力不会超过5秒,为了在这短短5秒之内吸引目标消费者,广告创意人员必须绞尽脑汁,不断创新,但目前网络专业广告设计人才缺乏,因而广告缺乏创意成为网络广告发展的瓶颈。

总之,网络时代的来临,使消费者对消费个性的这一追求变为现实。在网络营销中,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性(如全球性、虚拟性等),消费者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满足品,而不用受到地域的限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企业网址或虚拟商店,利用互联网网络空间的无限扩展性,去获取有关产品的更多信息,从而使其购物更显个性;他们甚至还可以通过商家在网络上所开展的定制服务,利用自家的电脑和网络,自行设计和修改产品的式样、颜色、材料、尺寸、装饰品和附件等。由此可见,Internet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对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从影响网络营销发展的限制性来看,网络营销不可能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依然是大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企业的任务是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配合,既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的特点带来的营销观念与功能的变革,又避免其自身的不足,形成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的相互支撑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廖志高:事件营销切入点的把握[J].市场观察,2006,5:44

[2]范秀成:关系营销理论及其应用[J].专家笔谈,2004,4:65

[3]胡海:论战略营销联盟[J].博客中国,2005,7:125

篇6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性;大众性

新媒体艺术“侧重于将先进的技术语言运用在艺术作品中(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创造的网上虚拟艺术、影像艺术、多媒体互动装置及行为等),以及借助现成品、文字、声音、图像、活动影像乃至表演等非传统意义上的载体,来进行艺术实践和探索,并进一步扩大至科学的其他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涉及到声音、光线、气味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一种物质形态及非物质形态的数字与信息文化的艺术特征。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先锋艺术形式引起学者的关注,是跨学科领域的艺术,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艺术评论家张朝晖在其著作《新媒介艺术》中认为:“新媒体艺术不再是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相似的品类,而是参用多种科技手段进行的艺术探索实践的总称。它是被打开但尚未完成的一个艺术探索的领域,是一种思考艺术与当代技术化和信息化社会现实的关系的新维度。”

根据一些学者对新媒体艺术的内涵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1.跨学科性。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是指绘画、雕刻、戏剧、音乐等,传统的艺术需要人们借助于听觉和视觉去感知、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艺术作品通过视觉听觉信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听神经系统,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或愉悦、或忧愁的情绪体验。传统的艺术创作以绘画为例,需要的是线条、色彩、透视学等造型知识,而音乐创作则需要的是五线谱等基本的乐理知识,但是新媒体艺术中,视觉图形图像设计不仅需要传统绘画的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和关于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而电脑音乐则不仅要求人们懂得传统音乐艺术中的五线谱、音符、符值、低音、高音等知识,还需要懂得各种虚拟乐器的安装、操作,各种音乐制作软件等知识:可见,在信息化时代,从事新媒体艺术,仅仅掌握传统的艺术知识是不够的,新媒体艺术的跨学科性,也导致了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复杂性和团队创作性。

2.媒介依赖性。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没有新媒体艺术这样需要高度地依赖现代高科技媒体,从三维电影、人机交互设计:视频艺术、数字音乐艺术到网络艺术诸如此类的新媒体艺术无不体现着其与现代高科技的紧密联系。从新媒体艺术的名称上来看,新媒体显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而逐渐演变成了媒体艺术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甚至成为一个语言表达体系。

3.互动性

传统艺术作品往往是通过“看”或者“听”实现艺术的价值,艺术品价值的实现受到观者(主体)的年龄、审美修养、场景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或者干扰,而且主体必须具有主动性才能更好的对艺术品的内涵做深层的“解读”,否则便不能理解并发掘作品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艺术往往是被动地被接受,它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显然这限制了艺术的传播范围。而新媒体艺术则不然,它可以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主体与作品、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部分新媒体艺术品的最终效果往往需借助观者的参与来实现。

4.草根性(大众性)。

新媒体艺术的“草根性”,或者说大众性,是指新媒体艺术的普及性和去精英化。新媒体艺术消解了传统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感,他与传统艺术的最大区别是传统艺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高雅的、专业性的艺术形式,传统艺术需要专业的理论和工具去实践,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传统艺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在欣赏时或者在创作时更是“可望而不可及”;而新媒体艺术则不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只要拥有计算机一定的知识,就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始个人艺术创作。比如,在数码技术和编辑软件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编辑自己的视频短片,有些视频短片的故事性和画面甚至超过了专业人员的水准。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的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给当代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曾经对艺术院校的学生做过访谈,接受传统艺术教育的艺术专业学生在大三阶段曾经有接触数字音乐类课程,但是据调查,这种课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故此,我们必须根据新媒体艺术的四大特征有针对性地改革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其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要求。

根据新媒体艺术的四大特征,我们认为今后艺术教育类课程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改进,即:课程的包容性、通用性、实践性和虚拟生活性。

1.包容性

增加艺术课程的开放性是针对新媒体艺术的跨学科性而言的,很显然,对于未来的艺术家而言只懂得艺术知识和概念已经不能适应艺术发展的方向了。而对于有志于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其他专业人员来说,只懂得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本领域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当前高校或职业院校内的艺术类课程的开放性,、使更多的跨专业学生能适应课程学习。同时,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需要调整,应该增加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媒体知识的学习。要形成跨专业、宽领域的知识面,但要做到优化知识、精简内容以及很好的课程连接。以专业学习为中心,避免面面俱到。

2.融合性

新媒体艺术在声音和活动影像方面带给我们全新的触觉体验,新媒体艺术对设计者要求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各个专业相互贯通。纵观我国设有新媒体专业的院校,所有课程体系太都以工科课程和文科课程简单相加为主,显然,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新媒体艺术在声音和活动影像方面带给我们全新的触觉体验,新媒体艺术对设计者要求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各个专业相互贯通。纵观我国设有新媒体专业的院校,所有课程体系大都以工科课程和文科课程简单相加为主,显然,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把两个学科的课程简单的叠加并不能培养出未来的数字媒体艺术家。新媒体教材的内容比较偏重技术知识,比如有些midi音乐教材大都以对某些软件(比如Nuendo,Sonar)功能的讲解,配以从软件界面上截取的廉价图片,讲解操作步骤和动作技能,读者从这样的教材中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对于新媒体艺术创作意义不大。

3.实践性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理论源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新媒体艺术是互动性的艺术形态,它的最终形式是以数字化形态存在的数字化产品,这个产品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在实践中。因此,新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以英国为例,英国各个院校在影视课程设置上力求各具特色,例如:伦敦国际电影学校(London international filmschool)只教电影制作,而且是英国仅有的一家给学生提供35毫米影片拍摄条件的学校;北方传媒学校(northern mediaschool)把新技术、新观念作为课程的重点,其发展目标是要建成全英设备最先进、课程最具新意的学校,学生的拍摄实践机会很多。北京电影学院录音专业增设了计算机应用、电影声音分析等课程。但是学生接触设备参与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国外声音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录音棚、剪辑室或外景地度过的。而我国大学4年的教学时间,前两年学生多数时间是坐在教室里上课的。

4.创新性

所有的创新都来源于对既有事物的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是不存在的,没有创新的继承是僵化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对新媒体艺术特征有充分认识和传统艺术教育优缺点的把握的基础上重塑未来的艺术教育,大胆地迎接新媒体艺术时代的到来。创新性还体现在通过对课程、教材、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技术;音乐教学;优势;弊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26-0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运用电脑辅助音乐教学,则具有其他电教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把电脑多媒体引入音乐课堂,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育技术的有事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即从几个方面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及弊端。

一、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音乐的情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为了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市井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小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学习的,视觉形象的刺激是展开思维的窗户。把多媒体因素结合在一起,创设出更加丰富的课堂情境。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无法实现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例如:在歌曲《咚咚呛》中,可用多媒体播放舞狮舞龙的视频,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感受,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的解决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用电脑多媒体的形式也能很好的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电脑的有点是它的创造性和可操作性,利用软件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在一般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的过程和现象,以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的感受和理解。

(三)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的实现现代化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可以一言以蔽成“一张嘴加一本书”,教学主导是老师,教学主题是学生。多媒体教学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和模式更加合理科学化,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有更多的精力去引导学生思维,进而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二、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弊端

(一)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由计算机包办,利用计算机大量存储的特点,以为增加授课内容,速度过快,导致学生难以吸收,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大屏幕教材,学生只有时间转动眼球跟着屏幕走,却没有空间去思考,更不要说记录课堂笔记了,后果就是学生丧失了思维的主动性。

(二)形式冲击内容

一些多媒体课件过分追求华美的外表,怪异的声音,炫目的视频,导致暄兵夺主,使得学生上课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本身上,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记忆。有些年轻老师自爱课件中增加了大量的卡通,音效和动画,但是,学生其实是觉得课件本身“好玩”,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授课内容本身上。

(三)“生动示范”变“机械回放”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确实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是音乐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泼局面,或许还能弥补部分教师在演唱和表演能力方面的不足。但是,在音乐教学中滥用多媒体学科的特点,从而影响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相反,教师的“生动示范”则能弥补多媒体的局限性,从而使音乐教育的审美特性和价值。

三、科学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要知道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

多教师片面的认为只有把课件制作的形式多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就不惜花费精力,物力和财力,运用多种技术来制作课件。这样就大错特错。课件制作要简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最主要的是实用,避免追求表面。

(二)要使各种媒体技术相互结合

有的教师在实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倡导了甜头。就片面的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教学工具,厚此薄彼,伸直是忽略了其他媒体的使用。我们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缺点,在方便的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其他媒体的修多特色功能。

(三)充分体现老师的教学主体作用

老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候不能仅当放映员,应好好把握课堂节奏,重视学生表情,语言等信息的反馈,有张有迟的调整教学进度,注意课堂互动,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利用多媒体收获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辅助音乐课堂教学将是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音乐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但他只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使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真正实现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表现,创造等能力的提高。

篇8

关键词: 医疗市场 宣传方法 服务市场

1 医疗市场宣传的必要性

民营资本甚至是外资逐渐被引入了医疗卫生事业,相反更多国家公立医院往往面对着广大患者也对医疗行业的现状感到不满, 希望医疗服务单位不仅要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医疗质量, 并且还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 解除患者的病患痛楚,从而使患者既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又能缓解精神压力, 得到心理上的慰藉。要做到使患者真正满意,加强医疗卫生市场宣传是医疗行业最佳选择。

2 医疗市场宣传的意义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广大患者对健康需求也日益增长,客观上也要求在医疗上为患者及时提供准确真实的新业务新技术。通过宣传医疗的技术、服务、设备、环境、医德医风,对医疗市场宣传具有更多的助推力,不仅能直接吸引病源,更能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宣传对医疗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医疗宣传平台的构建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面对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如何将医疗的专家和医疗技术特色乃至医疗发展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加以传播,采取怎样的形式宣传医疗的整体形象,这是构建医疗多种媒体宣传平台的发展战略问题。依靠媒体宣传塑造医疗品牌形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多媒体光盘等,大力宣扬医疗的技术特色、重大医疗成果,介绍新业务、新技术,宣传医德新风和好人好事,以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的了解,减少群众求医治病的盲目性。

3.1 新闻宣传策略

3.1.1 新闻策划

医疗新闻策划是按照新 闻普 遍规律,结合医疗特点和需要,通过新闻媒,树立医疗服务品牌形象,营造医疗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等宣传目标的相对独立的传播手段。最重要的是要寻找新闻焦点,制造关注效应,但必须有社会性、有新闻性,必须符合社会需求,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

3.1.2 新闻宣传的引导

医疗宣传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经常沟通,深入交流、真诚合作,方能确保医疗有一个健康、和谐、持续的发展环境,方能实现宣传工作为医疗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撑的目标。

3.1.3 新闻宣传的方式

既然是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新闻,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就必须遵循新闻采访写作的要求,严格把握“四性”即事实的真实性,追求时效性,突出重要性,讲求可读性,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采取积极有效的宣传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不符合受众需要的宣传方式,非但不能引起受众的充分注意和理解,甚至会事与愿违造成误解,形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再好的宣传内容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同时在宣传中又要注重医疗卫生领域新闻特殊性及专业性要求,既讲求报道的科学性,让新闻表述符合专业知识的本质内容,同时又要注意追求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之通俗易懂,能够吸引人、说服人。

3.2 广告宣传策略

3.2.1 广告内容策划

医疗进行广告宣传要定位清晰,选准关键,让受众接触到广告以后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3.2.2 宣传方式及媒体选择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众多媒体各具特色,当前可以利用的广告媒体形式主要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和户外广告等,由于每一种媒体各有优缺点,单选择一种媒体具有局限性,通常选择将两种或多种以上的媒体组合起来进行,媒体组合方式通常有:广播电视等立体媒体与印刷品等平面媒体的组合;电视、杂志等大众媒体与户外广告等促销媒体的组合。多种媒体的组合的运用使广告受众增加,广告灌输次数增多,加深了广告的传播深度,提高了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注意力,实现了复式效应。同时,媒体组合增加了广告传播广度,拓展了广告的覆盖面,实现了效益的延伸。对同一受众来讲,不同媒体传播同一广告的内容,不同媒体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可以实现互补效应。

3.3 网络宣传策略

3.3.1 医疗网站定位

医疗网站定位应当强调以服务为本,将此作为网站建设的基本宗旨,并突出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医疗网站应当能够向访问者提供网络特色服务、全面展示医疗风貌、沟通医患双方的联络、提供全面的医学信息、情报以及寻医问药等特色服务。

3.3.2 医疗网站带来的效益

医疗网站的定位,对医疗网站的建设来说,提供了可靠的开发依据。同时,也为医疗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它给医疗和社会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①经济效益。医疗网站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网站的网上挂号、网上预约、网上会诊、远程医疗等医疗服务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到医疗就诊,提高医疗的收入;②社会效益。医疗网站可以广泛地宣传医疗,树立医疗良好形象,网站开展的各种咨询和服务可以给求医的人们提供各种便利和选择,为医生对外交流技术与知识创造良好环境。网上会诊、远程医疗的开通可使疑难病症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得到国内、外各大医疗的有名专家为其制订治疗方案。

3.3.3 医疗网站内容的策划

作为一个综合型网站,其宣传展示内容必须是全方位的,既能反映医疗概况,又充分体现网站为医患服务性的交互性。

篇9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企业宣传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传播形成一个影响巨大的新型媒介系统,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心就应在哪儿。“互联网+”牵涉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思维,创新方法内容,因势而谋的把宣传思想工作与广大网民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主动谋划网络舆论方向,以问题为导向,跟踪处置网络舆情;不断拓展平台,打造网络宣传队伍,丰富网络宣传内容,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等等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方向。

一、企业宣传作业的重要性

对企业而言,品牌是市场和客户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认可,而宣传工作则是企业向市场和客户传递信息的渠道及工具。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树立了好的品牌形象就为企业赢得了市场,打下了坚固的基石。企业形象是无形资产,但它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首先要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而宣传报道作为快速、广泛的传播手段在塑造企业和社会形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互联网+”的企业宣传方式

(一)健全企业相关网络宣传管理机制

企业在进行宣传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健全企业相关网络宣传管理机制。其中包括官方网站管理制度、网络舆情管理规范、网民回复管理机制等,以充分保证企业的媒体宣传工作能够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企业宣传工作资金。将企业宣传的相关经费与互联网建设的经费纳入企业财务预算中。根据企业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增加相应的宣传资金与经费,以提高企业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二)建好网络平台,增强网络宣传舆论影响力

据统计,在大众传媒中,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舆论影响力进一步下降,而网络,尤其是“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成为人们的第一信息源,特别是月活跃用户达6.5亿的微信,成为社会舆论的第一引擎。基于这种实际情况,企业宣传需要建设新媒体平台,积极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

一是建立企业官方网站。企业需重视网站建设,并及时更新企业最新动态,提供在线交流、咨询问答、回应关切、网上展览等功能。落实工作责任,指派专人担任新闻编辑,负责新闻编录及上传,对提交网上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使企业网站成为网络宣传的主阵地之一。

二是设置官方微信平台。以官方身份开设微信公众号,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抓特点、抓亮点的进行企业宣传。定期组织有一定影响的稿件,以网言网语形式,多角度、多形式的进行企业宣传。

三是开通官方微博。微博以其形式简洁,速度快捷等特点,始终作为舆论传播的最初发源地。企业要掌握网络话语权、主动权,也需开通官方微博。在宣传推广企业形象、产品服务的同时,将微博打造为企业第一时间发声的主要阵地。

四是入驻新闻客户端平台。新闻客户端平台依托网络大数据平台,实行信息定点投放。入驻新闻客户端,可以第一时间将企业相关信息发送至潜在客户及老客户群体中,进一步实现“精准”投放。

(三)丰富企业网络宣传方式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传播手法多样,传播过程多向,互动交流开放等特点。企业可选择多样的网络宣传方式,根据不同的现场对象、时期和宣传目标来设计不同形式的宣传内容。例如,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实现以往各种传统传播手段的整合,满足受众多方面需要。转变以往单一死板的宣传方式,弥补传统企业宣传工作单向传输,严重缺乏与大众互动的缺陷,让企业宣传活起来。

(四)成立网络宣传队伍

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尤其是要注重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网络宣传工作者应该是企业最具活力及创新力的队伍,为企业创造的是无形的资产和有价的财富,需要不间断地培训来促进网络宣传工作者队伍的扩大与发展。官网、“两微一端”的建立,为网络宣传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企业发掘潜在的宣传人才提供了场所。通过定期聘请专家开展培训,经常性地在网络宣传员之间开展研讨与交流活动等,可以提高企业宣传工作者的业务水平。着重开展宣传队伍的招聘、选拔、培训与考核等工作,尽可能选择思想政治过硬,互联网触觉敏锐,新媒体工作经验丰富,思想活跃,拥有一定文字功底,责任心强的宣传人员,从而建设出一支R导寄芮浚宣传水平高,成员优缺点互补,能够在互联网时代下随机应变,思维灵活的企业宣传队伍。

三、“互联网+”新形势下企业宣传的双重效应

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的快速传播有利于企业抢占话语权,拓宽宣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公开性也决定了更多人群可以参与到舆论监督中,企业也更易曝光在网络平台中。这就需要企业在平时运作出产过程中,要重视社会口碑与形象的建立。不单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还要通过高效的商品与良好的服务来回报社会,以便在社会环境中树立正面健康的企业形象,从源头上遏制负面言论的发作。

企业还需严密监控互联网,能够第一时间收集掌握涉及本单位网络舆情,并通过严密的制度,进行研判及应对。若企业运营过程中突发严峻事件,则需要企业第一时间客观准确的发声,若出现相关谣言,要第一时间公开辟谣,避免舆情进一步发酵。

四、结束语

在当今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环境下,企业要深刻理解和掌握网络媒体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积极作用,重视网络媒体宣传,创造全新的舆论领地,以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韩冰.网络舆情:企业宣传工作新的着眼点[J].企业・宣传,2009(23).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都给广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广播行业思考如何在这个新时代获得更好地发展,如何让广播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协调,如何在广播行业中融合新媒体行业的新技术,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广播技术的发展,从而让广播技术适应现今社会、科学的发展,让它在新媒体时代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多渠道收集广播节目的素材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归功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它使广播行业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使播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广播节目所需的素材[1]。传统的广播工作者一般从报刊杂志上搜集信息,现今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通讯设备等多种新媒体方式收集各种播报材料。人们从时下流行的微信、论坛、微博等途径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有意思的素材,能够及时把热点问题编辑到广播节目稿里去,并在节目中播报这些信息。这些便捷的搜集播报素材的新技术,能够充实广播节目的内容,能使广播工作者及时把握时事热点,用新颖的话题吸引听众的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节目效果。

(二)多载体传递广播节目的信息

新媒体的出现,为广播节目信息带来了更多的传递方式。以往人们只能在收听广播时获得节目信息,而现在人们可以预先登录广播电台的网站、微博、微信获得最新的节目预告,还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重播广播节目,不用担心没有收听电台节目而错过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内容。传递广播节目信息的载体越来越多,大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高了广播信息的传递效率,保证了公众对广播电台的持续关注。同时,人们对广播信息传递载体的需求也促使广播技术人员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有利于促进广播技术的发展。

(三)多途径交流广播节目的话题

传统广播通常是平铺直叙地向听众讲述广播内容,忽视了调动听众参于广播节目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工作者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带动人们加入节目话题的讨论[2]。观察电台节目现状容易发现,电台主持人有时会接通观众电话,听听公众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后台工作者则会开通电台官方微博,从微博上获取网友对节目所论问题的意见;工作人员会事先在网上开展网络调查,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听众的想法。此类多途径交流广播节目话题的方式,有效地拉近了听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听众的收听热情,提高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

二、促进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广播技术管理机制,提高广播节目质量

管理机制的优劣关系到事物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台要想在新媒体时代继续焕发光彩,必须革新自身的技术管理机制。广播电台管理者要优化电台的规章制度、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协调多方力量共同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3]。比如,在筹划一档节目时,管理者应当对节目的制作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并分配好每个技术人员的任务,划清每个员工的职责权限。同时,电台管理者应组织技术员工参加新媒体技能运用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素养。此外,管理者还可以结合新媒体时代下听众的收听习惯,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期间,妥当地选择节目的论事角度,科学地安排节目的内容。管理者只有重视优化广播技术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运用广播技术,才能发挥每个广播电台员工的个人价值,进而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为听众呈现一档满意的节目。

(二)完善电台网站建设,丰富广播信息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人们习惯于借助网络来获取信息。广播电台技术人员应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借助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来给广播事业注入新鲜的力量。例如,广播电台希望宣传一档节目,管理者可以让技术人员加强电台网站建设,将宣传片、宣传文字放在电台网站上,利用网络效应将节目推向大众。除此之外,电台主持人还可以在官方主页上帖子,为听众提供参与互动的机会,激发听众的收听热情。以上这些宣传方式都对电台网站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电台技术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技能,认真学习新媒体技术,积极参加广播技术人员专业培训,运用所学去完善广播网站建设。管理人员重视对电台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不仅可以使广播事业搭乘新媒体快车获得更快地发展,还可以推动广播技术的进步。员工在认识和研究新媒体的同时,产生了推进广播技术建设的新灵感,这能给广播技术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能产生更先进地广播技术,从而使广播节目收获更好地播出效果。

(三)更新广播设备与系统,推动广播技术发展

广播行业若想在竞争的激流里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及时学习最新的高新技术,研究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优缺点,探寻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广播技术行业的方法,更新现有的广播设备和系统,推动广播技术的发展。例如,新媒体的出现为优化广播播出系统提供了可能。广播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每档节目的具体要求,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结合其他广播台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先例,更新自身的数字播出控制系统,提升广播节目的播出效果,从而使听众获得更好的收听感受。为了给听众呈现更精彩的节目,广播技术人员必须要有灵敏的专业头脑,密切关注市场上出现的新媒体技术,积极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改进电台的广播设备,为广播行业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广播技术。

结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广播技术要积极融入到新媒体大环境中,以此来满足人们在新时代对广播媒体提出的新需求。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技术的发展仍存在许多值得优化的地方,这一方面需要广播行业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积极将新技术应用到广播技术中,不断探究高效的传递信息的媒介、方法。另一方面,这需要广播技术管理者结合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改进广播技术管理机制,提高广播技术管理的效率,从而使广播技术更加成熟,为观众们呈现更好的听觉、视觉感受。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梁慧敏,刘鑫.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技术发展研究[J].江西现代教育.2014(2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