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主义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费主义的起源

篇1

[关键词] 煮沸器;浸泡消毒;煮沸消毒;锈蚀;锐利度

[中图分类号] R1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a)-0145-02

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污染器械进行冲洗、洗涤、漂洗,充分去除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后,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的意义在于进一步降低清洗后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生物负荷,消除和杀灭致病菌,达到无害化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国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清洗后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机械热力消毒法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法[1-2]。2012年6月,本院对非感染性手术器械在清洗后采用化学浸泡消毒法与煮沸器煮沸消毒法进行对比,进行细菌采样检测、观察器械的锈蚀情况与锐性器械锐利度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2 方法

将器械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120件,在包布外标签上作标记区分两组,正常使用1个月。器械清洗时把所有轴节打开,先采用手工进行多酶刷洗,用清洗篮筐装载,再用超声机清洗、人工漂洗、精洗后,经肉眼观察,器械表面必须光洁、透亮,用棉签检查关节、缝隙、齿槽等处无血迹、污迹、水垢。

1.2.1 A组用化学浸泡消毒法 将清洗后器械放入含氯消毒泡腾片配制的溶液中,浓度为含有效氯500 mg/L,所有器械打开轴节,全部浸泡在液面下30 min,然后用自来水反复漂洗,再用蒸馏水漂洗。

1.2.2 B组用煮沸器进行煮沸消毒 将清洗后器械放入煮沸器内,所有器械打开轴节,全部浸泡在液面下,设置煮沸水温90℃,时间5 min。

1.3 采样检测

在两组完成消毒后立即进行采样,每2天1次,持续1个月,共采样15次。同等器械等量取样,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用无菌棉拭子沾湿采样液选择结构复杂的器械,如关节、锁扣、齿槽等部位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将采样棉拭头部分剪入装有10 mL洗脱液试管中立即送检。送检试管经电动振荡后,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接种于无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皿内,置(36±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3]。

1.4 质量评价标准

菌落统计:细菌总数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菌落培养合格对比采用秩和检验,锈蚀;锐利度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消毒效果分析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与煮沸消毒效果比较,结果均合格,无显著差异性。含氯消毒剂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对各种细菌及芽孢、病毒、真菌等各类微生物有较强的快速杀灭作用[4],在医疗卫生及其他行业中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的效果会受到溶液浓度、温度、pH值、有机物等因素的影响,含氯消毒液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有效氯成分挥发,浓度改变很快;器械清洗后未沥干即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易导致浓度被稀释,影响消毒效果;含氯消毒剂浸泡法消毒原理是依靠消毒液与器械充分接触而发挥消毒作用,对于器械轴节、潜在腔隙等不能与消毒液充分接触的部位,可能存在消毒盲区[5]。煮沸消毒能杀灭细菌的原理:加热时首先是细菌细胞膜损伤,致氨基酸和核酸漏出,接着细胞内成分凝聚,蛋白质变性,从而导致其死亡。煮沸消毒只要温度、时间达到要求就能达到消毒效果,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比较小,湿热的穿透力较强,对管腔、潜在腔隙等,或消毒液不易浸泡到的地方,热穿透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消毒效果。煮沸器的设计只要符合热力消毒的要求:温度的设置、时间的设置,水位下降能自动补水,温度下降能重新加温到设定的温度,报警功能等,就能满足器械的消毒。因此,用煮沸器煮沸消毒简单、方便、实用。

3.2 锈蚀因素原因分析

手术器械基础材质多为碳素钢,碳素钢在空气中暴露容易氧化锈蚀,为了防止生锈,生厂商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电镀铬作为保护层[6],铬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器械表面抗锈蚀的能力,除了空气,日常工作中接触的血液、蛋白质等有机污染物会破坏器械表层的铬,加上手术器械的轴节、齿槽和管腔内较其他部位不易镀铬。所有化学消毒剂都具有腐蚀性,含氯消毒液中氯与水作用生成盐酸和次氯酸[7],对器械的铬层有一定的腐蚀破坏作用。从表1结果中可见,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的器械容易造成器械锈蚀的现象。目前,我国许多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尚无清洗消毒机[8],器械采用人工清洗、消毒剂浸泡消毒,如用热力消毒代替含氯消毒剂既能达到消毒效果,又不会造成器械锈蚀,还可避免人员的职业感染风险。

3.3 两种消毒法对锐性器械锋利度的分析

表2结果提示,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的剪刀容易变钝。关于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的锐性器械容易变钝的原因未见报道,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临床反映,本院在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期间,剪刀等锐性器械很快变钝,原因可能是:(1)消毒液的腐蚀作用,造成刀刃的锋利度下降;(2)消毒液浸泡的器械会有结晶,难以清洗干净,剪刀的结晶影响了锋利度。本院在使用煮沸器煮沸消毒后,剪刀变钝的反映大大下降。

3.4 安全性方面分析

含氯消毒剂挥发的气体具有一定毒性,使用过程中可刺激黏膜和皮肤,引起流泪、咳嗽、呼吸道损伤,严重时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有潜在职业危害性,排放的污水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不利于周围人群的健康,煮沸消毒法不存在环境污染的不利因素。

3.5 成本分析

由于含氯消毒剂对手术器械有腐蚀作用,必将加快器械的损害,因而缩短了器械的使用寿命,直接导致了医疗成本的提高。消毒煮沸器煮沸消毒简单、方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参考文献]

[1] 邵承香,何正慧,严冰.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46-147.

[2] 陈道兰. 集中消毒供应的质量与成本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8(6):92-9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S]. 2004:68

[4] 周轶伦. 含氯消毒剂两种不同配制方法的对比研究[J]. 全科护理,2010,8(5C):1346

[5] 林秋霞,谢碧娴,林爱惜. 不同消毒法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17-18.

[6] 李桃. 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 1(4):49.

[7] 郑冬梅. 含氯消毒剂引起手术器械锈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吉林医学,2012,3(33):1568-1569.

篇2

关键词:设计;科学;艺术;融合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了两个阶段——自起始起的不分到中世纪的独立发展。时至今日,已到第三个阶段,即“重逢”的阶段。在今天重逢的日子里,科学与艺术已经不是简单的相会,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普遍的内涵。

一 设计师眼中的艺术与科学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和绘画。古代中国的“设”字就是制图、计划之意。设计乃一种特殊的艺术,其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1]。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因而工业设计常称为工业艺术。早在工业设计萌芽之初,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就提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19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作为现代工业设计先驱的贝伦斯的设计作品则又体现了一种新的艺术美学。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基本观点,并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两战期间,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出现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工业设计将消费者的动机和科学技术不断产生出来的可能性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消费需求、艺术与科学三者的统一[2]。

二 从设计史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1)艺术是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应该从艺术的起源里探寻痕迹。在对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模仿说中,不难发现艺术在最初的模仿过程后所出现的表现感性和象征情感的艺术形态。在艺术模仿的中后期,人们再做的模仿就是经过思想的表现和象征,而这种思想正是设计的最初的思维过程[1]。

(2)科学是设计的基石

设计在最初的模仿与改良阶段,受到艺术的制约。因为在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达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使设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陷入了停滞的状态。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与大机器生产为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设计的表现手段和材料上都有了技术的支持。从这以后,科学成为设计的主流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设计的进步。

(3)设计史中的科学与艺术

在人类意识的黎明时期,科学与艺术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从原始人使用的工具和器物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而工具和器物中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形成了后来的工艺美术[2]。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但由于艺术与科学的分离导致了技术产品的丑陋和人情味的缺乏,这种状况在1851年的英国水晶宫博览会上暴露无遗。继而出现了极具影响力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艺术思潮。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并反对纯艺术。在20世纪初,在美术界产生了一场美术革命,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都把普通批量的产品作为一种艺术品来表现。这种艺术革命当然也影响到设计上来。毕加索的抽象绘画带来了立体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设计,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派的思想带来了柯布西埃的机器美学,表现主义则带来了包豪斯的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艺术变革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各种思潮形成的现代主义设计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其设计的产品显得冷漠、单调而缺乏艺术性、人情味,因而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少即是乏味”的口号。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对于艺术设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创造了一种现代生活方式。

20世纪中期直至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不断推动着设计的进步的主要力量,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现代科技的发展渗透到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新兴的设计技术引起设计生产以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

三 设计中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是精确化的艺术”,这一点在设计上表现尤为突出。艺术语言赋予产品生命力和灵性,而科学的理性赋予产品完美的功能。只有具有完善的功能和完美的形式的产品才有竞争力。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如:柯布西埃的“新精神馆”、米斯的巴塞罗那椅、汉宁森的PH灯、格雷夫斯的自鸣式水壶等,这些作品将艺术的感性和科学的理性天衣无缝的结合起来。现代设计则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新材料、新技术为支撑,以美观、人性化等因素为衡量的。科学与艺术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两个必要条件,是设计的二元存在。尤其是在现代审美善变、科技主宰人类生活的今天。这二元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并存的关系[3]。说它们对立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设计感性层面的和理性层面的创作思维,而说它们并存则源于设计在不断发展中功能与情感双重需求的增加,使得设计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不断完善功能,必须依靠艺术的个性魅力来满足大众新的审美和情感需求[2]。设计与科学的结合,会极大地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 结语

艺术和科学的灵魂是创新,科学与艺术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不断革新与发展的。“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是科学与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如果用比喻来形容历史上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话,科学与艺术就好比设计的双亲,科学乃设计之父,艺术乃设计之母。设计作为科学与艺术的产儿,在时而偏向艺术、时而偏向科学的轨道稳步前行。这个轨道,即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清.现代设计—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6).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理论 金融危机 信用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本质、定义及职能

马克思提出货币的内容就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而且他还指出:“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马克思研究货币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他说,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不仅是商品,也就是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商品,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所以“只要理解了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货币分析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交换的发展,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比较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它就成了货币,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它就成了货币形式。

“物的使用价值对于人来说没有交换就能实现,就是说,在物和人直接关系中就能实现;相反,物的价值则只能在交换中实现,就是说,只能在一种社会过程中实现。”由此说明,商品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虽然货币体现的是价值,但实质上是体现了人们在参加社会劳动的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为依托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他认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而后三者是派生出来的。它们间是有机的整体,彼此间存在着递进和互补的关系,二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产生于商品流通,离开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职能就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

二、货币流通论及信用货币论

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是一种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的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货币的流通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规律。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与前提,而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必然结果与根本动力。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来表示即为:M=PX/V。M表示商品流通中的货币数量,P表示商品价格,X指代销售商品的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此关系揭示了商品与货币的联系,从而更直接的体现出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内在相关性。

信用货币并不是直接产生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的,而是在执行其支付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信用货币不同于纸币,信用货币的范围更加广泛,主要指各种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等,它本身没有价值,以信用为基础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并可兑换为现实的货币。信用货币既扩展了货币的职能范围,又人为地扩张了社会虚拟资本,加深了社会经济与货币危机。

三、目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

(一)目前金融危机的特点。

1.最近几次金融危机没有任何征兆,波及到许多的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全球性特征,将世界整个金融市场推入了灾难中。

2.金融危机通常首先从金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域爆发的,然后伤及实体经济,致使出口锐减,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减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生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衰退。

3.金融危机表现为消费的过度和进行负债消费。银行为了追逐利润,给一些原本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提供贷款,让他们也进入消费领域,当这部分消费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就引发了信用链和资本链的断裂。

(二)目前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危机的可能性是隐藏于支付手段的链条中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危机才会暴露出来。所以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当今世界,金融行业广为发展,金融投机活动猖獗,信贷营业活动过度扩展,都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一些重要因素。

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之上的,而货币危机是由商业危机引起的,它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支付链条的断裂,信用的破坏和商品的贬值。这主要是由于银行提供了过多的信用货币给无力消费的消费者,消费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被拉长的资金链条必然断裂。

四、我国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第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的有效管理。如果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就可能变成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由于我国的金融业有外汇管制及市场分割机制,所以在金融方面冲击不大。但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的国家,国外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锐减,制造业困难,失业人口剧增,消费需求下降。此外,创新的金融衍生品能够散风险,但也会使分散风险的链条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所以我国必须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防止过度开发。

第二,中国应减少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当今的中国经济结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一旦世界消费市场恶化,对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政府需大力地扶持中小企业,调整经济结构。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货币体系向我国转嫁危机,又要从过分迷信西方发展模式的思路中解放出来,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发展模式,要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完善金融体系的管制,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经济学动态,2009,(05).

篇4

关键词:马克思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交易;契约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6―0002―05

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都把对企业制度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也都有各自独立的企业理论。比较这两种企业理论,可以对企业的起源和性质、企业制度的变迁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一、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经济学与以新古典为内核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内核和保护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核仍然是新古典的,其企业理论自然与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对企业起源、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等方面。

在企业起源的问题上,自科斯开创性地提出企业只是市场的替代这一观点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家一直沿着科斯开创的从交易角度来认识企业的起源,张五常、威廉姆森、阿尔钦、德姆塞茨、杨小凯、黄有光、哈特、詹森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企业的认识。他们普遍认为,企业是一个有效率的契约组织,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一个契约关系,企业的职能、效率与风险等问题均可通过对一组契约的研究而得到揭示。起源问题关涉的是企业从无到有的问题,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并没有真正解释清楚企业的起源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起源的研究实际上是建立在“企业和市场已经存在”这一假设基础上的。正如霍奇逊在批评威廉姆森的“市场先验地存在”这一观点时指出的那样,“新制度经济学回避了规则的起源问题,没有源初规则,也就没有博弈的展开,更没有博弈的结果。”

马克思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待企业起源问题的,他并未凭空设想出已经存在“两种替代”,而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协作、分工与交换关系的发展考察企业的起源。“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资本同时雇佣人数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劳动力成为商品和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则成为企业产生的现实起点:“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通过对手工作坊到工场手工业的考察,马克思详述了伴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自由雇佣工人和最低限额单个资本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正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和原始积累,造就了劳与资的雇佣关系,造就了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企业。

在企业的性质问题上,两种理论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位。马克思经济学从生产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的性质。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存在,首先是由于生产的需要,因为生产的进行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企业就是实现这一结合的一种组织。企业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能够利用社会分工和协作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而市场是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配置资源的场所,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要素和商品、买者和卖者的交易。因此,企业与市场是有区别的,但企业和市场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同时,马克思也注意到了企业的交易属性,主要体现在他对资本循环和流通费用的分析当中。但是,交易属性是生产的延伸,是服务于生产活动的。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企业性质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科斯认为企业的性质是“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即企业是取代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经济组织,是选择市场还是选择企业方式,就取决于哪种方式更能节约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基本相同,他也认为企业本质是市场的替代物,但是这种替代是以内部交易来取代外部交易。张五常认为企业和市场都是一种契约,只是形式和机制不同。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团队生产。其他经济学家则基本上都把企业的本质看作是一种契约。与马克思强调企业的物质资料生产功能不同的是,新制度经济学主要考虑的是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注重的是商品交易的功能。

对于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变动的原因,两种企业理论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企业运行的实际出发,动态地、历史地考察了企业规模问题。宏观层面上,企业规模的变化表现为企业制度的变迁,即企业由萌芽形态――简单协作,到简单形态――工场手工业,到典型形态――工厂制,再到高级形态――公司制。微观层面上,即企业在上述每一个发展阶段,其规模也是不断变化的,是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生产的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协作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时,就细致地考察了企业规模扩大的功效。他认为“即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人数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马克思也分析了对于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果,“只有在大工业中,人才学会让自己过去的、已经对象化的劳动的产品大规模地、像自然力那样无偿地发生作用”……“生产的规模越是随着预付资本量一同扩大,生产的全部发条也就运作得越是有力”。

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规模变动的影响因素的认识并不统一。科斯认为,影响企业规模变动的唯一因素是交易费用,其他因素如技术因素,都通过影响交易费用来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规模变动。如果企业组织交易的费用低于市场,那企业的规模就扩大,反之就缩小。在两种交易费用相等的点上企业取得最优规模。其他新制度经济学家对企业规模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问题,涉及的是企业内部的契约和产权结构的安排。但总体而言,边际分析和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核心所在。科斯认为“企业规模的边界在企业的边际交易费用等于企业的边际管理费用或行政协调费用的这一点上”的观点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仍是主导性的。这是一种静态的逻辑推演,缺乏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分析。

二、两种企业理论观点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分析方法不同

马克思采用的是历史一逻辑一实证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使用的基本逻辑方法。《资本论》绝不限于抽象的理论的演绎,而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把逻辑的分析与历史的分析辩证地结合起来,提供了大量的极有价值的历史材料和统计材料,而这些历史的材料有机地结合在《资本论》的整个逻辑结构之中的。”马克思根本论点

是生产力决定社会制度的选择。所以,他在论述企业的起源和成长时,是以不同形态的协作所对应的自然力水平为主线进行讨论的。马克思是将企业置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背景下的,所以,他并没有直接采用企业这个词眼,而是用单个资本代替企业。马克思着重论证资本主义总体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必然,企业仅仅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众多企业的有机结合体才构成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采用的是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他们研究市场经济中个体如何利用生产和交易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进行的仅仅是局部均衡分析。局限于对个体的分析,就必然会忽略历史逻辑的分析,即忽略了企业产生及发展的历程。新制度经济学家分析企业是从“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的假设开始的,他们并没有说明和论证其假设条件是不是合理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们也用企业史为自己辩护。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就是一部研究现代西方企业史的巨著。他考察了从19世纪末开始产生的现代企业的历史,发现“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元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商企业只有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历史出现。”他们把“现代公司”的起源和发展等同于企业的起源和成长,否定了企业的前期发展历史。

(二)研究出发点不同

马克思主张从现实生产关系出发研究人,把人的本质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经济行为不完全由个人的意志支配,马克思经济分析中“现实的、历史的人”因“各自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不同而具有现实性和差异性。”在马克思的经济分析中,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马克思强调只有按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或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出发的原则来研究人,研究社会历史的运动,才能揭示社会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从“现实的、历史的人”出发,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本主义企业进行详细而深入地研究,从而揭示了深藏在“自由平等”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人们物质利益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以具有有限理性的“新经济人”、不确定性及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为研究的出发点。“新经济人”实际上还是停留在对人理解的“抽象”层面上,这样的人具有“普遍性、共性特征”。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把企业制度看作是“新经济人”理性选择的产物;抽象掉社会生产关系来分析企业的经济性质。他们把企业视为无数个体之间长期契约的集合;把企业存在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新经济人”假设下的交易费用的节约。同时,他们只是从企业表层关系上强调契约的平等、自由和个人的理性选择能力;不同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仅仅被视为实际结果和目标函数间的不一致。

(三)历史背景不同

马克思经济理论所考察的正是19世纪以“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大分工下的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从萌芽走向确立,显示出比以往社会高得多的社会生产力,企业内部的协作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广、复杂,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马克思正是从这一历史变革的趋势中把握住企业的本质特征的。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以分工和专业化为技术基础的生产组织。当时企业的主要功能在于生产商品以满足海外殖民地和国内市场的需求,资本家重点关注的是如何管理协调,改进生产技术水平,而商品的销售和生产资料的购买等交易活动是非常顺利和简单的。因此,马克思虽然认识到了交易的重要性,但是他并没有着重强调。另外,当时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相当严重和,这两大阶级的矛盾很突出,所以资本支配和剥削劳动是马克思企业理论重点强调的。

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是20世纪初、中叶,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问题。因此,他们所分析的企业是指西方国家现代的资本主义企业,即已经存在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分工、各方彼此通过市场进行协调,市场协调成本很高。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巨大的资本联合使得企业的生产一蹴而就,而如何销售产品和采购生产资料,如何管理企业成为了关键问题。也就是说这些交易活动制约着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同时,这些现代公司确实是通过横向联合和纵向一体化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原来作为不同市场主体的企业同化到一个更大的企业之中,因此,看上去是对市场交易方式的取代,自然地,新制度经济学家关注于企业的交易功能,而忽略了它的生产本质。

三、两种企业理论的共性与互补性

(一)两种企业理论中的“交易”

马克思认为,企业除了完成最主要的生产功能之外,也要进行市场交易。一方面,作为企业家的资本家要在市场上购买分散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在市场中顺利进行交易才能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马克思在分析市场交易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是:揭示资本雇佣劳动是资本家巨额财富的唯一来源。如果仅停留在交换领域,我们无法理解企业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也对市场交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涉及到了交易费用,只不过马克思将交易费用称为“流通费用”。马克思把发生在资本流通过程中的费用称为流通费用,它具体包括买卖所费的时间、簿记费用、货币磨损费用、运输费用、保管费用、政府税收等。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分析是以交易费用为核心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包括“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督促契约条约的严格履行”。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对交易费用进行了扩展和细化,他认为交易费用包括搜寻交易对象的费用、与交易对象谈判的费用、交易双方签订合同的费用、执行合同的费用、交易物运输的费用、与交易相关的政府税收等。对照和比较马克思的流通费用和科斯等的交易费用,可以看出科斯等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并没有超越马克思流通费用所覆盖的范围。“因此可以说,交易费用即流通费用。流通费用即交易费用。”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是“一种费用,两种说法”、“一个过程,两个侧面”的关系这种认识上的一致性也表明,在研究企业的过程中,市场和企业运行的费用都是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的。

(二)两种企业理论中的“契约”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最核心的范畴无非是契约与交易费用,这两者构成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基石。契约本身也是引发交易费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契约这一概念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克思也清楚地认识到契约的含义。但是,马克思在理解这种契约时,首先基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对称而产生的阶级差异之上,是一种对整个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体现,是资本雇佣劳动这一特殊历史的社会宏观契约。他的确没有像新制度经济学家那样,以微观企业为解剖对象来分析契约,马克思更为看重的是这种契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种契约内在的紧张关系,资本家既不能只停留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契约是他联结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纽带。在流通领域,“资本家和工人,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在生产领域,他执行契约,“着手消费他购买的商品、劳动力;就是说,让劳动力的承担者,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消费生产资料”,将资本生产出来和再生产出来。马克思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企业虽然是以契约为纽带组织起来的,但一旦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平等”的契约关系就变成了一个科层等级结构。为了使劳动的分工、协作顺利进行,生产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权威协调,只能采取科层等级结构这样的形式。但对于这种科层等级结构的运作规律分析,马克思显然弱于新制度经济学。在这一点上,两者无疑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尽管马克思的“契约”与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契约”是两个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契约,但并非完全对立的。它们都客观存在,其辩证关系也在现实中得到了体现。在马克思之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总是试图缓解紧张的资本雇用劳动的关系,这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契约,它说明基于阶级的契约紧张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效率上考察,高效率的企业与有效的契约缔结与契约执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表明。可以通过构建有效的制度结构来理顺生产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矛盾,为企业运营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企业本身绩效的改善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雇佣劳动这一紧张的社会契约,但却可以为缓解这一契约的矛盾提供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被雇用方的赤贫地位,“大股东话事”的决策方式意味着不对等依然存在。

(三)两种企业理论中的“企业类别演化”

马克思分析了商业资本与借贷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行使职能的资本的原因和过程:虽然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都是资本,它们又有各自的特性。“由于现代经济学,直接把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混为一谈,实际上完全看不到商业资本的特性,我们就更有必要这样做了。”从产业资本循环公式:C-W…P/(A,Pm)…w'-G'出发,马克思指出,当“处于流通过程中的资本的职能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由分工给予特殊种类资本家的职能,商品资本就成为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这样,“商业资本职能已经不是生产者的附带活动,而是一类特殊资本家即商品经营者的专门活动,它已经作为一种特殊投资的业务而独立起来。”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之后,“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它的职能就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商业资本中处于流通过程的资本不生产剩余价值,但是作为一种职能资本,它必然要求得到相应的利润。这个过程是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按照某种均衡的平均利润率来分享产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价值。在分析完商业资本之后,马克思还研究了借贷资本问题。

相比之下,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所分析的企业没有类别之分,只是一般意义的企业,但是其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分析马克思所说的三类企业间“剩余价值的分割”。转换一个视角,我们就知道马克思的分析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企业交易费用的节约问题,产业资本家把商品资本的职能和货币资本的职能分离给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的目的就是要减少交易费用,从而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与产业资本以及借贷资本与商业资本之间的利润分割也是如此。因此,在这一点上,两种企业理论是可以互补的。

篇5

早期经济史中的节约消费理论与实践

现代资本主义萌芽之前也就是传统社会时期,主要的社会经济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化与消费形式保守化。作为区别现代人的重要指标,这个阶段的实践层面上的极端表现为维持最低限度的食品消费,与之对应的是把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以外的花销都看作浪费或奢侈。

这个时期代表性的学者首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他最早把经济理论的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到生产过程,试图阐明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他的观点是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并把税赋看成改变消费和积累之间比例关系的重要手段。他认为最不利于生产的,是用于大吃大喝的消费,其次是购买衣料的消费。此外,他还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节制消费的理由,根据当时社会存在的情况,认为消费品丰裕会使人们消费过多,而消费过多,则会使人们变得懒惰。

西方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主张把资本积累放在首位,对消费采取节制的态度。他身处短缺经济时代,生产者所有的产出都会被社会吸纳、消费,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尚未进入学者们的预测和假设,亚当·斯密首次将收入切割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他认为“若只有勤劳,无节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资本决不能加大。节俭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从而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类似的,他指出“用以维持非生产性的部分愈大,用以维持生产性的部分必愈小,从而次年生产物亦必愈少”。在此基础上,若想要增加社会财富,就要多多提倡生产性消费,尽量减少非生产性消费。他解释说,“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这种欲望的热烈,有时简直难以抑制,另一种是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我们从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一刻放弃过这愿望”。两种欲望往往是冲突的,前一种欲望占上风,就有奢侈性的消费,后一种欲望上升,就会节制消费。这种比例的升降变化决定着国家与国民的财富积累。

近现代经济史中的扩张消费理论与实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现代商业贸易体系的建立,“重商主义”渐渐成为主导社会经济的重要思潮,中世纪以来倡导的“禁欲主义”开始显得不合时宜,奢侈消费得到推崇,这种思想观点也被政府应用在对外贸易扩张中,从而影响到普通人的消费生活。

发表了巨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的马尔萨斯,提出了生产与消费平衡的思想,即“有效消费”概念。他认为,所谓“有效消费”,是指人们能够而且愿意支付一种价格来购买产品的消费,这种价格会引起产品的继续供给而利润不至于降低。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马歇尔用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人的欲望的满足情况,指出当消费者收入既定不变,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同时表现为商品销售数量的变动。他还提出了需求弹性理论和消费者剩余概念,说明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为满足自己欲望所愿意支付的价格,那么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满足,而且还可以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这些理论对后来的微观经济学发展起到了开拓作用。

凡勃伦是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的消费思想主要反映在《有闲阶级论》一书,该书认为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有闲阶级,有闲阶级和劳动阶级的分离,使消费在性质上也相应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闲阶级为了过有闲生活而从事的消费,一类是劳动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和便于继续进行劳动所从事的消费。有闲阶级的摆阔气消费对社会较低阶层会产生影响,发挥消费示范的淘汰作用。他的学说反映了消费理论发展新的社会化转向。

与之呼应着,1913年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出版了《奢侈与资本主义》,试图完全颠覆陈旧的论证,大胆提出不是节欲而是才催生出资本主义。他的另一本著作《资本主义的精华》中指出,“清教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观的对立物”。当然这种大胆的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为什么他的学术生涯、思想发展脉络存在着明显的转折。

在实践层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现代化的生产体系把愈来愈多样、愈来愈大量的消费品推向社会,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进入了生产快速发展的时期。

以美国为代表,大型现代生产企业崛起,使得消费观念的现代性特征逐步张扬,400美元的福特T型汽车使得普通工薪阶层受益。城市规模化发展,引发了消费的集中,人们的消费比例越来越高,商品购买行为更多的从基本的衣食指向了精神层面,传统的节俭消费观念在大众消费模式的影响下被人们逐渐搁置。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成为整个经济体系中最快的增长点,由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的巨大变化,大规模的消费逐渐被个性消费与概念化消费所取代,“后福特主义”的出现,意味着商品的生产更富有弹性,消费开始反过来主导生产,买方市场得到主动权,西方从“生产社会”过渡到“消费社会”。随着奢侈消费的与道德的解体,单一的主流消费观念已经不能概括出整个社会的消费取向,于是表现为多元化消费和个性化消费的相安、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的观念并存。

篇6

“时尚”这个词是现在好多人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语。

“贱兔”是时尚;只见表不见人的巨型手表是时尚;苦的呲牙咧嘴的不加糖的卡普其诺是时尚;既昂贵、又费油、又从来没有可能有机会把四轮一起驱动来爬山的SUV,也是时尚(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是“多功能运动车”的缩写,但我的一个美国学生说SUV的缩写应该是“自私的、无用的车” selfish, uselessvehicle);手机更加邪呼,那日新月异之速度快得令人不知道如何跟风,反正如今我在时尚人前面拿出手机打电话的时候,简直有些负疚感和罪恶感。

时尚无孔不入。英国一本时尚书说:穿西装打领带才是正式的时尚,但是又说:穿西装不打领带才更加时尚。看完那本书,我就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应该打领带还是不打领带。

时尚是什么?对没有脑子的人来说,时尚帮助自信感的树立;对有脑子的人,时尚则是无可适从感的创造!对商业来说,时尚是促销的主力手段;从设计角度来说,时尚则是一个使顾客永远觉得自己手上的一切都过时的原则。

无论你如何努力,你总是非主流的,非时尚的。

时尚是从女性服装开始的,其发源地是法国的巴黎。从1900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的一百年之中,巴黎的确成为世界时尚的中心。巴黎造就了时尚的顾客群,也造就了时装设计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尚业进入高速度发展阶段,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媒体参与品牌和明星设计师、超级名模的推广,从时装业开始发展,逐步蔓延到其他设计行业,形成了以流行品牌为中心的风气。90年代生活节奏变得非常快,信息革命造成流行迅速的基础,并且现在的流行是真正世界意义的,全球意义的流行。

这种急速的生活节奏自然在时尚形式上也有所影响,奥地利的时装设计家赫穆特・朗是公认的时尚的极少主义设计大师,1997年在《艺术形式》杂志撰文说极少主义、极限主义绝对是时尚,首饰、化妆都是多余的累赘。一切成为快餐式的,一切都为了简便,因此时装也就越来越简约,越来越讲究功能,饰件越少越好。

巴黎的高级时装在这种普遍的减少主义流行气氛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美国时装设计师在这个时期依托娴熟的全球市场运作取得极大成功。他们注重所谓的“无时间限制”性格,服装不会由于过于讲究某种风格而打上时间的烙印,而容易成为过期的设计,这是美国时装与法国时装最大的区别。

巴黎时装界抱怨说:这个时候的服装看来好像制服一样,没有个性,也没有设计家的个人品味,他们说这是“市场营销型的服装”,是美国人搞出来的,它破坏了时装美学原则,等等。但是大势所趋,虽然法国人抱怨连天,但也无法扭转潮流。

豪华的品牌成为流行,奢侈的品牌变成大众也可以拥有的,是1990年代以来一个很重大的转变。时装业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了。

其实,真正的时尚,并不是我们自己由于喜欢而形成的,而完全是一种企业文化的行为。所谓的时尚,起源于两个方面:美国的汽车设计和法国的时装设计。美国汽车设计起源于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阿尔佛里德・斯隆,他是第一个开创汽车式样设计部门的汽车公司领导。他在1923年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当时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汽车销售太好,其它的汽车公司完全没有办法和它竞争。因此,斯隆就提出要成立一个专门创造时尚形式的设计部门,以流行款式来对抗福特的品牌,委任哈里・厄尔担任设计部的领导。这个汽车造型设计部开始于1927年, 以流线型为时尚,不但汽车设计,每年改变汽车造型的流行款式,这种风气蔓延到其他产品设计。流线型成为最早的流行的时尚风格。斯隆的主张也就成为现今时尚的原则,即有计划的废止制度(planned obsolescence)。每年在款式和色彩上推陈出新,人为创造时尚,创造流行风格,有计划地废除现有的时尚,这种做法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利益,企业可以仅仅通过造型设计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时装上以这种定期方式推出时尚款式和流行色彩的则在法国时装设计大师克里斯提安・迪奥。迪奥是一个天才的市场营销家,他知道怎样推销自己的设计,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他每6个月就推出一个新的系列,这是极为成功的市场运作方法,从此以后,时尚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篇7

人文功能注意设计的思想起源于德国,在思想确立之初,人文功能主义设计强调艺术、手工与工业的结合,提倡功能主义设计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通过各国之间长时期的思想交流,功能主义思想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传播。

(一)人文功能主义风格的形成

在二战之后,功能主义现代设计思想在各国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众多艺术家和设计师认为抽象几何形式是最具有时代感的造型语言,但是丹麦设计师认为“线条应该带有一丝微笑”,从而将丹麦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风格表达了出来。丹麦现代艺术设计注重社会与自然的亲和力,其作品蕴含着浓郁的人情味,因此丹麦艺术设计风格被称为“人文功能主义”。

(二)人文工功能主义风格的构成要素

丹麦设计师注重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的天然材料,从普通民众的生活需要出发,在表达民族传统与风格的同时,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优质的硬木是丹麦设计师们所钟爱的材料,此外,皮革、棉布织物、藤类等天然材料均被赋予了新的艺术设计价值。丹麦现代艺术设计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构成要素便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丹麦设计师关注着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产品设计中首先注重的也是使用者的最佳感受。与德国过分注重科技、意大利注重形式相对比,丹麦的设计师更加注重现代社会方式中人文因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平衡。

二、后丹麦现代设计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丹麦现代艺术设计不仅立足于提供实用的物品,还要求物品能够体现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一)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丹麦设计素来以人性化设计而闻名,其设计的产品不仅注重实用功能,还兼顾审美功能,在设计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活态度。更值得赞赏的是丹麦设计师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还更多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

(二)注重产品设计品位和个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社会更加注重多元化以及个性化,消费的求异心理日益突出,表现在设计上就是追求设计的个性。丹麦现代设计师从本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并吸取其他国家的设计经验,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感的个性化作品。

(三)立足传统发展创新

丹麦设计师将传统工艺的精神贯穿到整个设计、生产的全过程中,并将追求细节的完美作为职业目标,保证了传统工艺不会因为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湮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丹麦设计师力求工业生产产品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手工制作的感受,并注重结合新的生产工艺和表现手法,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设计风格的提升和深化。

三、结语

篇8

在战前和20世纪50年代,日本这个国家当时以生产劣质产品出名,设计非常落后。到了战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日本设计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也许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处于浩瀚大海包围中的日本,几乎与世隔绝,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人口继续增加,而技术停止发展,很容易就会陷入资源危机。日本人因为这样的忧患意识,养成了勤劳工作、精益求精的好习惯。同时,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起源于日本的稻作文化和日本传统的家族制度,这种特殊的集体意识决定了日本人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的心理特征。矛盾的心理特征加上其既开放、又封闭,既辽阔、又狭窄的地理状态,使日本的设计艺术出现了一种矛盾共生的奇特画面,这种特征,是日本设计区别于欧美设计的关键。

一、日本传统美学观

日本国土面积极有限,自然资源稀缺,恶劣的环境导致了日本人狭小的生存空间,致使日本文化形成了既排斥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殊性。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也因此而与众不同。

(一)保留传统却不错过现代的折中主义

日本本文由收集整理人在汲取外来文化的同时,没有忘记传承和继续发扬自己本国的传统。禅,起源于中国,强调内在的精神修养,经过传承和改进,日本的禅学在强调精神修养的同时又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实际用途。这种折中主义使日本设计体现出很明显的特点:保留传统,但并不错过现代。

(二)天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抛开设计本身的习惯、形式不谈,就材料来说,日本是一个缺乏原材料和经常经历自然灾害的国家,于是便逐渐形成了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风俗。日本人相信自然界里可以发现真正的美,人类只有汲取自然界的智慧,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生存。这与西方主张个人的思想完全不同。如日本的住宅设计有“气”“季”“木”“座”四个文化特色,“气”体现为老百姓会自觉保护居住环境的健康。当代住宅设计融入了这种文化意识,通过周边环境的布置,有效地改善了空气的质量及流通性。第二是“季”的文化。日本的四季气候特征比较明显,他们在现代住宅设计中会根据气候环境来调整整个住宅的布局,并且把室外的风景收进室内的视野之内。

(三)物尽其用的生活哲学

因为资源方面的原因,日本人很注重勤俭节约,加上受到了禅文化的影响,便逐渐形成了日本特有的空灵、虚无的美学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对“无”的一种追求。此处的“无”是更深层次的“无”的含义。这种传统的美学观与老子那种“心知其空而为之”的哲学思想在本质上极其相似。日本人从禅宗中悟出的道理,即返璞归真的美是比复杂之美更高层次的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通过人的心灵去感受对象之美,让表面简单的事物能表现出“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他们用物质上的“少”,去寻求精神上的“多”。

二、日本设计对于本国设计的可鉴之处

(一)驻足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

粗糙的生活对于日本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对细节的忽视会导致无法提高生活品质。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精打细算来自于他们国家的资源匮乏,这点我不否认,但是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资源比我们匮乏的国家,为什么能过着比我们质量高的生活呢。粗糙生活的纵容实际上才是问题的根源,成本与品质,哪个更加重要,这是值得本国设计师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尊重传统、把握现代、创新并且保持传统

历史传统的留存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在当今中国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究竟该回归传统还是坚持创新,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答案。但是这在日本却几乎不是问题,日本设计很少会去突出时间这个元素。我们一直没有真正理解好是否现代化和究竟什么才是现代化的问题。当什么时候不持二取一的态度时,也许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难以调和了。创新并不应拒斥传统。设计师在标新立异的同时,也应该珍惜老传统。

篇9

一、文献回顾

顾客抱怨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不同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表达也略有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Jacoby和Jaccard认为顾客抱怨的行为特性是传达负面信息,将其定义为个人为了传达产品或服务的负面信息而向企业或第三方实体采取的行动。Day从顾客抱怨产生的事实背景和心理过程出发,认为顾客在某一次购买或消费中,遭遇了使之非常不满的经历,而且对他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他既不能通过心理调适而平息不满也不能很快忘记这段经历所以有了顾客抱怨行为。Singh总结以往的研究提出了:顾客抱怨是指顾客由于在购买或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感到不满意,受不满驱使而采取的一系列(不一定是单一的)行为或非行为反应。这是目前理论界普遍认同的定义。

Hirchman最早把顾客抱怨行为分为三类:退出(解除交易关系),呼声(将不满表达出来)和忠诚(顾客试图忘却不满并继续保持忠诚)。Day按照顾客抱怨的目的不同,将顾客抱怨行为分为广义的三个类别:寻求补偿,抱怨,个人抵制。学者Singh在Day和Landon分类的基础上按顾客抱怨的指向分类:1、呼声2、涉及第三方的抱怨行为3、私下抱怨行为。此后Singh认为不满意的程度与不同种类的抱怨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又增加了退出行为作为顾客抱怨的第四种行为。

对于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问题的严重性,价格水平,抱怨的成本都影响顾客抱怨行为,也有些学者认为抱怨行为与价值取向,以往的经验等都有关系,此外还有人提出顾客所处的独特购物环境,文化倾向还有顾客的个性特征也是影响顾客抱怨行为的因素。已有的文献中,文化作为直接影响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抱怨行为,而本文则着重于文化对顾客抱怨感知价值,抱怨成本以及顾客个性特征的影响间接地对顾客抱怨行为产生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

顾客抱怨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服务商进行服务补救,完善服务质量,留住顾客。因为非反应行为的顾客抱怨是不可观察的,没有太多价值,在这里不做考虑。本文将在Day和Singh的基础上将顾客抱怨行为分为:退出(沉默抵制),直接向企业抱怨,负面口碑传播(含向第三方抱怨)。我们知道到企业只有在观察到顾客抱怨行为时,才能更好的进行服务补救,所以直接抱怨是对企业最为有利的顾客抱怨行为,而负面口碑的传播以及沉默抵制都是不利于企业改善服务质量留住顾客的。

研究表明,顾客在经历产品和服务失败时,所处的社会氛围中对顾客抱怨行为的态度会影响其采取的抱怨行为。以往的顾客抱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文化因素常常作为直接因素对顾客抱怨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而笔者认为,顾客所处环境的文化因素对顾客而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会影响一个人是思考问题方式,行为的方式,同时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感知。本文把文化作为间接影响因素,主要通过文化对顾客感知的抱怨价值,抱怨成本,以及顾客的个性特征间接地影响顾客抱怨行为。顾客感知的抱怨价值包括预期得到的补偿,道歉,亲人朋友的认可等心理上的安慰。抱怨成本则包括因抱怨产生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浪费,争执等引起的心理负担等等。

在进行文化研究时,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追求集体成员间的一致性,倾向于“趋同”行为,不喜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负面情感。同时,集体文化中,人和人的联系十分紧密,口碑的传播较为普遍。因此,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顾客更倾向于负面口碑的传播。而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追求标新立异,通过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喜欢表达己的内心感受,因此,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顾客更倾向于直接抱怨。中国文化倡导以集体主义为导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顾客抱怨会因为“与众不同”而较少的得到亲人朋友的支持,顾客抱怨的感知价值会减少。同时顾客直接抱怨行为可能会引来围观,使厂商感觉信誉有损,拒绝道歉赔偿,顾客的抱怨感知价值就会减少。另一方面,顾客抱怨时,可能会引起争执等等,使顾客产生较大的心里负担,同时周围人围观和劝解会进一步加大顾客心里压力,因此顾客的抱怨成本会增加。所以,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中国消费者直接抱怨倾向减小,而负面口碑的传播和退出是消费者的通常选择。

顾客抱怨中个性特征主要是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消费者较为积极主动,经历不满时倾向于直接抱怨,而外控型的消费者较为消极,认为自己所经历的都是“命运”的安排。当外控型消费者经历不满时,常常将服务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和企业之外的因素,会感到沮丧和压抑,倾向于不抱怨。中国的消费者大多都受到“命缘”价值观的影响,从个性特征来看属于外控型,认为事情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顾客更加难以跨越不满门槛,将不满直接表达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面子”文化同样深刻的影响着中国消费者的顾客抱怨行为。一方面,直接抱怨可能会给人以“斤斤计较”的感觉,使自己的面子有损。另一方面,顾客直接抱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粗鲁和不公正的对待,使消费者直接抱怨的心理成本增大,甚至厂商可能会将服务失误的一切过错都归于消费者,使消费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降低了顾客抱怨的感知价值。

基于以上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顾客抱怨的感知价值较低,而抱怨成本则较高,外控性的消费者直接抱怨减少,而负面口碑的传播和退出选择增加。

篇10

关键词:景泰蓝;装饰性;纹样;创新;东西方

一、景泰蓝的概述

1.1景泰蓝的历史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金属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色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被称为景泰蓝。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发展到现代,虽然景泰蓝作品已是各种色彩具备,但仍然沿袭着习惯称谓景泰蓝。

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品,景泰蓝纹样繁复美观,没有固定模式,全凭工匠创造,集我国传统纹样之大成,有其独特的文化性,是独特的视觉语言。

1.2景泰蓝的工艺与制作

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是先用紫铜制胎,而后用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掰成各种花型图案,先掐、后焊,让其牢固地贴在紫铜胎体上,再加上各色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后,才能最终完成。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和烧瓷的传统技术,又吸收了传统绘画和雕刻的技法,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具有浑厚凝重、富丽典雅的艺术特色。有关景泰蓝这种工艺的起源,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足,而且缺少具有可靠年款的制成品作为断代依据,所以专家学者的看法多有不同,目前尚且难以定论。目前最集中的看法有两种。其一,景泰蓝的工艺起源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壶,壶体上也用珐琅作为装饰;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铜镜,镜背面的花纹上就涂饰着各色珐琅。中国金属工艺中,珐琅的运用历史悠久,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工艺制作没有得到继续的发展,直到明代,才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其二,景泰蓝工艺在我国的出现始于元朝。忽必烈西征时,这种工艺从西亚的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首先在云南一代流行,以后受到京城人的喜爱,得以传入中原。据《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大食窑》记载大食窑出于大食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子、盏子之类,但在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世又谓之鬼国窑,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盏,俗称曰鬼国嵌,内府作者,温润可爱。我国古代的工匠们很快地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结合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技法,几经改良,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器景泰蓝。此时,珐琅的译名有十几种,如佛林、佛郎、发蓝等。

以上两种看法对于景泰蓝工艺的起源虽有很大的分歧,但其中有一点则是相同的:这种工艺并非始于明朝的景泰年间,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元朝甚至更久远的年代。另外,学界也公认:景泰蓝能在短期内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主要原因是元末明初,中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铸铜等冶金技术以及玻璃、琉璃的制作技艺,且掌握了控制煅烧的温度,为景泰蓝工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明清两代,景泰蓝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中的一枝奇葩。

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二、景泰蓝纹样的价值与局限性

2.1景泰蓝纹样的价值

北京有着数百年的国都历史,是集全国优秀的人才与各种技艺并使之相融之地,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北京的文化艺术成就也正是来源于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景泰蓝工艺主要的发祥地和最为重要的产地,明代的御用监和清代的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

北京景泰蓝工艺最初的兴盛是在元末明初,至明代,北京的景泰蓝工艺已经趋于成熟。清代是北京景泰蓝工艺发展的又一高峰期,景泰蓝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风格上,此时的景泰蓝工艺品不仅继承了明代景泰蓝的豪华、古典、雅致,而且也开始呈现出纤巧而绮丽的风格特征。同时,景泰蓝工艺品鲜明的民族风格开始引起西方人的注意,并得到了他们的青睐,景泰蓝工艺品开始作为重要的外销商品出口,这就使得景泰蓝的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自此,北京景泰蓝在国际上声誉大振,各国客商纷纷前来订购。民国至解放前,由于整个国家形势处于动荡之中,北京景泰蓝工艺的发展和全行业的生产经营也基本上处于徘徊、低落的状态。原料成本提高、市场购买力削弱、从业人员锐减等原因,使得景泰蓝行业奄奄一息。解放后,国家对于传统工艺实行了抢救、保护和扶持的政策,景泰蓝工艺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1958年,北京已先后成立了北京景泰蓝厂和国营北京市珐琅厂。1958年成立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还开设了金属工艺专业,专门培养景泰蓝设计人员。这一时期,景泰蓝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景泰蓝工艺无论在造型和装饰纹样上,还是在色彩及艺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现如今,工艺美术品一般都具备实用价值、鉴赏价值、收藏价值、荣誉价值。当然景泰蓝也不例外。我认为,景泰蓝的价值最主要体现在其装饰纹样上。

景泰蓝艺术除了它本身奇妙的创思以及精湛的工艺,最夺人眼球的是其完美的装饰纹样。叶圣陶先生曾在《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描述到:“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由此可见,景泰蓝装饰纹样的价值是如此的珍贵。

2.2景泰蓝纹样的局限性

一般认为,宣德、景泰时制作精细,嘉靖、万历时则掐丝渐趋潦草,色调也由以冷色为主渐变为以暖色或中间色为主。掐丝珐琅毕竟来源于西方,在中国生根后,也始终没有改变色彩丰富明艳、图案精细繁密、效果富丽华贵的面貌。因此,明人以为,掐丝珐琅只能“供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

虽然景泰蓝纹样是一种传统纹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景泰蓝艺术以及其装饰纹样并未被现代设计者与消费者所关注。其实,景泰蓝纹样在现代设计中,能够提供极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现如今的景泰蓝纹样大多停留于形式美法则,仅仅把传统纹样作为构成元素,并没有推陈出新的打破以前的传统纹样。大部分的景泰蓝艺术品虽然都强调其浓烈的民族特色,但区别不足,难以凸显景泰蓝艺术品的个性。

三、景泰蓝的纹样创新

3.1景泰蓝艺术的传统纹样

首先,景泰蓝纹样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功能基础、符号意义及审美价值三个方面。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又称花纹、花样,也有泛称纹饰或图案的。从其艺术的本质来说,它必须附存于工艺品或工业品的本体上,从这个意义上看,她不具有独立的价值。纹样是装饰的属性,一般应与装饰联系起来探讨。

其次,在纹样的演变方面来看,我国纹样的历史十分悠久,如果以运用纹样做为器物装饰甚为发达的彩陶文化算起,也已有六七千年。从这漫长的纹样的发展过程来看,它具有渐进的、阶段性的性质,这可以从遗存的各类装饰器物中明显地看出来。它的演变进程,是人们生活的发展、拓宽和深化的过程,也是人类文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朴到丰富的提高过程。因此,景泰蓝的装饰纹样也应随着人们生活而创新改变。

再次,在纹样的审美方面来看,景泰蓝的装饰纹样包括最简单的形式元素,或称基本元素,即点和线。也包括一些基本形,可以分为二次元的平面效果和三次元的立体效果。另外,其形式法则也不容忽视。在美学著作中,谈到形式法则,通常是从固定的格式,如统一变化、对称均衡、比例节奏、尺度安定等方面来论述。

最后,在景泰蓝装饰纹样的组织上,用我国习用的传统定名可分为:团纹、散纹、带纹、网纹四种。其变化的方法主要有简化、添加、分解、组合四大类。

3.2西方的现代艺术特征

西方现代艺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是基于科学和理性基础上建立的,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大致来说,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现代艺术的特点在于打破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区别,主张艺术干预人类生活。深受现代社会文化影响又立足批判现实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现代艺术的性质有学者把西方美术的历史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无论是“前现代”还是“后现代”,都是与“传统”进行比较后才产生的看法。

综合以上的论述,也许我们可以对后现代艺术有个粗浅的认识:它起源于对现代艺术的反叛,发展出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新方法,观念的更迭,技术的转换,以及它所代表的公众意识、多元价值观和自由创造精神。

3.3景泰蓝纹样的中西合璧――融汇东方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艺术风格

清代的画珐琅产在北京和广州,而如服务于宫廷的郎世宁等外国传教士也曾参加绘制。乾隆时代,画珐琅极盛,宫廷的制作带有较浓郁的中国风貌,而广州的产品则受西欧影响较深。

现在看来,西方现代艺术体现了西方当代文化中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地域,文化和体制的不同,中国美术界还不能在短时期内以整体面貌融入这一全球范围的艺术运动,但这并不妨碍新艺术因素的增长,也不妨碍我们从常识的角度去获得西方当代艺术的知识。“冰起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艺术品需求的心声。

因此,我国景泰蓝艺术的装饰纹样可以中西合璧,融汇东方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艺术风格,创造出新颖的装饰纹样,更加充分的体现当代设计的人性化与以人为本。

四、景泰蓝纹样与品牌包装的结合应用

4.1当代品牌包装图案的现代美感

当代品牌包装中的“图案”不仅指的是为产品披上件外衣,而是指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类场合,把产品的个性特征,以各种载体形式进行塑造和推广。“包装”是产品概念由内至外的诠释,它从包装物的形式、材料,到终端卖场的各类推广物品,形成一个对消费者由大到小的环境的影响。消费者从整体环境到细小环节,无处不在感受着品牌的文化影响力,从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比如可口可乐、农夫山泉、IKEA、苹果公司等,每件产品都是件艺术品,只有具备了视觉美感和文化品位,才能与消费者产生深层沟通,才能打动消费者的心灵。

4.2用现代包装图案重新定义景泰蓝纹样

包装中的图案是将产品概念、定位结合创意的思维,以特定的材料和形式形成对产品的装饰,帮助产品提升价值的行为,除此之外,包装图案还要具有传播产品个性特征的作用。“图案”要体现出与产品相对应的审美趣味,“包装”的材料、形式要体现出产品的文化品位,和产品一起影响着消费者的认识和选择。不同价值、价格形态的包装形式是各不相同的,只有与之个性相吻合,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过于高档或过于简陋都是不适合的,反而会削弱产品的魅力。传达品牌的核心理念,凸显品牌个性。

因此,我认为在景泰蓝艺术中,其装饰纹样可以采用平铺、居中、截取及构成与拼合的手法,运用现代包装中的图案创意,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艺术品的个性与价值。

五、景泰蓝纹样的“现代化”

现如今,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所创作出的景泰蓝纹样图案也越来越多,这种趋势表现出了时代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大力推广这种做法,运用PS、AI等软件,将景泰蓝装饰纹样进行更加高端先进的效果处理,消除仅仅是手绘纹样的局限,产生更加有特点并且规整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将文字与图案搭配,使景泰蓝艺术品整体更加完美无缺,确实达到景泰蓝艺术的“现代化”。

结语

技艺娴熟而极富巧思的匠人,在全铜胚上手工掐出朵朵铜纹饰,以天然矿物釉料反复多次着色烧制,历经50道复杂而严苛的纯手工工序,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等多种工艺大成,方成大器。整个过程稍有差错,都将前功尽弃。铜与釉本就取自于自然之中,材质决定了珐琅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腐蚀,破败。大器所成,经千百年也无碍其光彩。(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著作:

[1] 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