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网络暴力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防网络暴力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预防网络暴力的措施

篇1

【关键词】家庭暴力,特点,现状,措施

一、家庭暴力的特点

第一,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比例高于男性

从不同的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男性通常有家庭暴力的比例高于女性。由于对男权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会认为女人不如男人,男人更可能从身体到精神上对女性实施控制。

第二,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与反复性

目前,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尊重个人隐私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暴力事件发生在内部,其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极不容易被发现。在家庭暴力当中受害人经常持掩盖的态度,从而减少第三个证人。因为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婚姻当中家庭暴力具有任意性、重复性。

第三,经济状况与家庭暴力有一定关系

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或特别优越的家庭极易发生家庭暴力。家庭的年收入太高或太低,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就会越高。家庭的收入比较低极易引发家庭暴力,那些高收入的家庭因为许多人喜欢包二奶,赌博等不良行为也容易引发家庭暴力。

二、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

在我国,那些落后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后,实现了法律上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妇女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权益。但仍有一些封建宗法思想存在一些家庭当中,它不仅侵犯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且还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受到严重的影响。我国约有40%的家庭有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32%的人认为对方对自己使用暴力,其中12.5%的家庭成员称另一方有使用凶器殴打等暴力为。特别是在离婚的家庭,家庭暴力的比例高达47.1%,因此,家庭暴力在中国是常见的现象。此外,根据调查显示,以前家庭暴力在那些文化程度、阶级次层、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家庭中时常发生,但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0个被实施家庭暴力的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不言而喻,在我国家庭暴力有从农村到城市、从低文化到高文化人群发展的趋向。家庭暴力不仅发生在农村、乡下家庭,在教师和干部以及有法学教育背景家庭当中也时常发生。他们的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时间上更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三、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制度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

尽管我国《宪法》、《婚姻法》、《刑法》、《未成年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均有反对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条文,但由于这些规定过于僵化,并且法律、法规未对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设立更有效的处罚措施,法律没有规定受害者的特殊保护,从而无法阻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建立预防和避免家庭暴力发生的相关法律迫在眉睫。

(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一,建立多机构合作体系

家庭暴力是不能通过适当的法律救济就可以可以消除的,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地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外的经验及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实践来看,可分为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由家庭成员,朋友,亲戚,宗教,社团组成,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往往首先寻求的是家庭,亲友或邻居的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易取得受虐妇女的信任并且寻求支持的重要资源。因此,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是对妇女受暴力侵犯社会介入不可忽视的策略。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应该包括医疗、公安、司法、法律援助、心理治疗、住房和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机制。这些机构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当家庭暴力发生后,医院可以提供及时的治疗并提供第一手证据:法律援助机构为受暴妇女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可以使之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提供心理咨询使将暴力正常化的受暴妇女认识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增强其走出暴力关系的信心。在这样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救助下,受暴妇女不仅可以及时获得医疗的帮助,减少暴力造成的伤害,而且可以帮助受暴妇女解决长期受暴造成的心理问题及经济问题,使其愿意并可能诉诸法律解决的途径。

第二,建立社区救助站与妇女庇护所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如果自己不能有效地解决,他们可以寻求朋友,亲戚,邻居,单位和妇联的帮助。通常当这些外部因素介入后,将会减少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当事人应有勇气冲破一些掩饰家庭暴力的迂腐观念。当上述措施仍无法制止施暴者的行为,受害者可以请求单位或妇联组织的支持。但现实是妇联组织只能向当事人提出建议或向有关司法部门反映有关情况。但这种帮助通常是间接的。建立社区救助站和妇女庇护所只能是对受害者应急救助,或许并不能从根本上组织家庭暴力,但有可能使施暴者止步。

从世界范围来看,为反对家庭暴力的发生,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和其他国家都建立了“一个妇女避难所”或“妇女之家”。中国香港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的“和谐家庭”是特意为那些被受虐待妇女提供保护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提供保护服务可以帮助更多的受害者,协助受害者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力量,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使他们不再遭受暴力恐吓。这些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创建庇护所提供了经验与启示。在中国形成反暴力的社会支持网络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李秀华:《妇女婚姻家庭》,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年。

[2]郭建梅 李莹:《妇女权益与公益诉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林秀雄:《婚姻家庭法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刘国奎:家庭暴力存在原因及对策探析.政法论丛.2004(1).

篇2

一、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概念及特征

目前,学届对何谓青少年网络暴力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更多的是对网络暴力进行概念界定。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网络暴力是指不特定的网民群体在虚拟网络上采用暴力言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并对他人身心产生严重影响的违法行为。部分青少年在网络平台上肆意妄为,忽略道德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严重影响,即构成青少年的网络暴力。

青少年网络暴力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攻击性和暴力性。青少年网络暴力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攻击对象,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甚至可能是国家政府机关以及社会整体,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社会性和反主流行性。二是形式多样性。网络暴力的发生渠道和传播平台呈现多元化特点为网络暴力的形式多样化提供了基础。比如,金权亮的研究认为部分青少年网民为避免被指责为“网络暴民”,选择用打油诗、段子、PS等形式对热点事件或者当事人进行嘲讽和恶搞,进行偏激和情绪化的发泄。三是主体的不确定性。姜方炳认为基于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性,网络空间聚集着各类群体,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

二、青少年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

(一)阻碍青少年自身人格健康发展。网络暴力行为阻碍了青少年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缺乏自控的情绪宣泄以及暴力展示不仅导致青少年极端和冷漠的人生态度,更可能触犯法律。

(二)挑战了社会道德和法治价值。青少年网络暴力不顾公民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肆意进行言语攻击和信息泄露,并将这种伤害蔓延到现实社会当中,不仅给当事人来带法律之外的永久伤害,更挑战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核心价值体系,严重挑战了社会道德底线。

(三)破坏了网络秩序和教学秩序。网络暴力或欺凌造成的后果包括缺勤、回避学校活动、逃学或彻底的辍学,这些不仅会严重破坏教学秩序,更会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身心成长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未来的受教育、影响他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受到网络暴力影响的不仅是案件中的受害者,其施暴者、旁观者的身心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个学校秩序、学习环境、对父母家庭影响的连锁性反应都将给社会秩序带来更大的潜在危险和现实危机。

三、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

(一)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信息、双向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暴力等诸多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本身处于特殊发展时期的青少年更难以抵挡网络暴力的侵蚀。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众说不一的舆沦面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做,遇到事件难免冲动,容易被舆沦所左右,失去自己的主观判断,误将一些过激的言行视为仗义执言或者打抱不平。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层对网络暴力现象认识不够全面,既缺乏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有效教育和引导,更缺乏相应的防控和治理机构及措施学校对有关网络暴力预防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知识以及网络监管法律法规的普及。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孩子如何使用网络上没有尽到责任;社会在营造晴朗网络空间上力度不够。

(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虚拟网络空间为网络暴力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舆论场域;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使得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难度加大,反过来又进一步弱化了青少年的责任意识以及法律的震慑作用。在“网言无忌”的情况下,发生网络暴力的门槛可以说几乎为零,青少年参与各种新型开放性社交平台的概率更高,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则相对更差,因此更容易引发网络暴力攻击。

(四)网络监管的滞后性。网络领域的灰色管理地带和模糊管理空间助长了网络暴力等问题的蔓延。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但是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一味删帖会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但主动引导规范又存在其他方面问题,管理上的平衡在不断摸索中完善,但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开始出现。

四、治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路径

笔者建议从从宏观和微观、道德和法律、校内和校外、虚拟与现实等诸多角度综合施策。

(一)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和自我保护。青少年要不断提升自我道德素质水平和网络素养。青少年应该多接触学习哲学知识,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所谓的言论自由,客观看待网上的各种观点,理性看待网络暴力行为,坚守内心道德标准,用法律约束自己,不随意谩骂、侮辱他人。青少年应保持极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行为素养以应对网络暴力,自觉约束行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自觉营造良好虚拟网络氛围。青少年也要增强自我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个人兴趣,提升情绪管控能力。有研究认为,青少年要不断提升自我生活乐趣和社会资本,不断提升情绪管控能力,才能免于陷人网络暴力的陷阱。

(二)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加强对相关热度问题的精准声量分析,用大数据进行预测、管理并积极应对,应该能最大限度预防网络暴力的发生,尽快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破坏程度减到最小。针对青少年广泛重与的网络平台,要建立针对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快速反应机制,对青少年网络暴力的举报信息过行单独、重点跟踪、溯源,并优先解决处理。鼓励和倡导互联网相关企业积极开发青少年相关的上网APP,为青少年开辟一个更加多全、健康的上网环境。如开发相关家庭APP,设置父母锁,限制青少年浏览不适当的页面,从“非礼勿视”的角度防范青少年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网络立法及网络治理水平。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需要的防范、遏制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区别对待儿童和成人,保护儿童不在网上遇到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二是要严格确立软件分级制度,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年龄限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也是震慑网络暴力的重要手段。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通过刑罚进行惩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增设网络暴力应负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严惩“人肉搜索”及网络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等泄露青少年隐私的行为。二是修改刑法规定,严惩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暴力犯罪的累犯”罚应夺其志“,使其不敢再犯,不能再犯,在社会上发挥震慑作用、教育作用。

篇3

【关键词】校园暴力 零容忍 防治措施

Quote the “zero tolerance” to establish the schoolyard “without violence”

Huang Li

【Abstract】Nowadays, the schoolyard violence happens continually, which makes the trepidation infiltrated into each quiet schoolyard and become one big stone, pressi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Therefore, the schoolyard violence phenomena should be paid high attention to by each level and person and the school should adopt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it.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made a simple discussion on how to prevent it through using the “zero tolerance” idea aimed at the violence behavior happening in the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Keywords】Schoolyard violenceZero toleranceMeasure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如今翻开报纸,打开网页,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校园暴力的影子,学校不再是远离世间喧嚣的一方净土,犯事学生年龄越来越小,手段越来越残忍,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暴力的恐惧渗透到每一个宁静的校园,成为压在师生和家长心头的一块石头。

2008年7月10号通报的开平中学生众凌一女恶劣待视频案就是一个典型,它再一次将所有人的神经回到校园暴力问题上。2007年7月的一个晚上,开平市7名女孩对一受害女孩进行集体殴打,而后约来4名男孩,一同将受害女孩。少女被后,几名女孩又对受害少女进行殴打和,并逼她自扇耳光和走正步,并把此过程用手机拍摄了下来。视频最后流传开来,并被人上传到网上并引起全国轰动。

对中国很多学校来说,“校园暴力”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词。从广义上来说:校园暴力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所以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自己有一个网站,从2000年开始,每个工作日都有专门人员在网上搜寻当天有关未成年人案件的媒体报道。通过该网站对近几年来的学生伤害案件的统计,我们发现校园暴力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且暴力方式也越来越超乎人的想象,有越来越公开化的趋势。这些暴力事件并不是偶然,更坏的极端是,校园暴力没有被唾弃,反而比真正意义上的偶像、英雄更有种让人“学习”、模仿的趋势,这显然是对传统道德观畸形的扭曲,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中的校园暴力视频数量越来越多、点击率也奇高,这给青少年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冲击。更让人痛心的是,他们似乎以此为快乐,还将其用手机拍摄下来,最后流传到网上,广为传阅,而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多么大的身心伤害。2007年成都三中6名学生因拍摄一部校园暴力短片《蛊惑仔成都三中》引起关注。该短片由学生自导自演,画面中的中学生叼着烟头,表情桀骜不驯,疯狂殴打着一名同龄男生。2008年一个名为《实拍某高校女大学生围殴同学》的视频,被各大视频网站转载。这个广受关注的视频时长为6分28秒,完整地记录了一群女学生在寝室里辱骂、殴打女同学的情景。类似事件的频发,让我们实在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传发手机暴力视频俨然已成了校园的另类“时尚”。

因此,校园暴力现象应引起各有关阶层和个人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文针对中小学中的校园暴力行为,试用“零容忍”理念对如何防治做一下简单探讨。

1.运用零容忍理论于改善校园暴力的意义。

1.1零容忍概念。“零容忍”政策的核心是指对各种行为和犯罪活动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哪怕是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1982年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Q•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L•凯琳提出的“破窗理论”:如果社区中有一幢楼的一扇窗户遭到破坏而无人修理,肇事者就误认为整栋建筑都无人管理,犯罪就会由此滋生。秩序混乱的表象和真实的犯罪之间有直接的联系。破窗理论是所谓零容忍管制的基础,零容忍管制方法强调减少犯罪的关键要一直进行秩序的维持。因此,对于执法者来说,每一扇“破窗”都要修,每一个犯罪隐患都不能放过。

1994年,纽约警察局大力推行零容忍政策。在1994―1997年短短三年间,纽约的犯罪率降低了37%,凶杀案件的犯罪率甚至降低了50%以上,达到了纽约近30年以来犯罪率的最低点。这使得零容忍政策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英国、法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争相学习和引进,“零容忍”的口号也因此传遍了全世界。

1.2零容忍在改善校园暴力上的意义。我们将“零容忍”应用于校园暴力防治上,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我们的学校、家庭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观念上改变对校园暴力的看法,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处理校园暴力。

首先,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处理校园暴力,有利于减少人们对校园暴力的恐惧感和忧虑感,确立学生的保护意识。消灭校园暴力,就要消灭对校园暴力的恐惧。我们以“零容忍”态度开展防治校园暴力工作,就是要以强硬的姿态和积极主动的策略,扫荡一切影响孩子们生活的轻微暴力“苗头”。这些策略将使各种潜在的“暴力分子”明白我们的学校、家庭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不敢为所欲为,同时更减少了学生对犯罪行为的恐惧感和忧虑感,增强全社会与校园暴力作斗争的信心,最终促成校园暴力发生率的降低。

其次,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处理校园暴力,有利于我们的学校、家庭及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形成打击校园暴力事件的平衡、协调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以零容忍的态度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事件,是维护正常校园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和直接责任人,加强“零容忍”防治校园暴力事件的组织和领导,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及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形成有利于打击校园暴力事件的良好舆论氛围,对所有暴力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保证所有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2.“零容忍”应用于校园暴力防治的具体措施。将“零容忍”应用于校园暴力防治上,就是说要严格管理,不放过任何校园暴力行为,甚至是校园暴力苗头。对此,我们应当明确,校园暴力“零容忍”政策仅仅是众多防治校园暴力策略中的一种,对于“零容忍”不能简单理解为见暴力就处罚,是处罚和教育并举。零容忍政策强调的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一切校园暴力都从重严惩,而是强调防治工作不能姑息和放纵任何“校园暴力”出现的机会。它虽然把严厉打击轻微暴力苗头作为防治校园暴力工作的一个明确目标,但是并不排斥我们一直所倡导的密切师生关系,发动家庭、社会积极参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沟通合作等精神。

2.1提高对学校暴力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全面改善学校环境,塑造优良的校风。校园暴力之所以可怕,因为它是一种可以传染的“病毒”,而好冲动的少男少女是易感群体。老师、学生均应建立“预防重于治疗”以及对校园暴力的“零容忍”观念,强化学生应对校园暴力的能力,藉由军训课程或各种临机教育等时机加强学生防暴观念之灌输,使学生具备基本防范被害常识。开设减少或预防暴力的课程,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帮助学生学会体验他人的感受,在学生的头脑中时时树起勿使用暴力伤害他人的“警示牌”。同时要重点抓好校风建设、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教育,实施学生星卡评价制度和行为习惯周评月奖等制度,对各种不文明行为和暴力“苗头”视情节予以记录、曝光,促进良好校风形成。

2.2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尤其是关注非主流而又具有号召力的学生。特殊群体学生是指问题学生、家长违法犯罪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农村留守孩子、农民工子女等。我们必须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要深入开展专题调查,摸清特殊群体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交往范围、方式及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小档案。要切实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帮助教育工作,明确帮教责任,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教管理,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在学习上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在思想上给予他们教育和引导。

2.3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学生良好关系。学校教师要细心关注每个同学的变化,积极倾听,耐心教导守法观念,修正学生逞英雄、找刺激、立即享乐来获得满足与肯定的不当价值观念,将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对于偏差行为学生的处分,尽量做到维护其自尊心的基本要求,让其明确了解自身所犯过错。同时,学校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

2.4解除青少年心理隐患,提供心理咨询。学校设立校园暴力专线咨询电话及申诉中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对心理有偏差和已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要重点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待暴力的学生和被施暴学生,主动列入辅导对象,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持续追踪,并与家长保持联系,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举动,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做好思想工作,问题特别严重的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学校暴力事件作即时处理。

2.5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共同教育学生。学校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建立短信平台等家长沟通管道,对不适应学生、功能不完全家庭开展支援工作;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辅导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2.6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建立校内危机处理小组,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给予警卫人员完善的设备与训练,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巡查,如设置来访者登记、限制闲杂人员出入、安装探测器等。结合校外的社会资源,如警察、心理卫生中心、社区中心等单位,坚决打击学校及周边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取缔学校附近不良的乐场所,防止流氓团伙、黑恶势力渗透入学校。

2.7建立种类多样、形式健康的校园活动组织,构建防范校园暴力自助体系。鼓励学生们成立自助委员会,提倡学生们自我参与、自我负责、自我约束。设立反校园暴力信箱,鼓励学生们匿名投诉,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情况,提供帮助和指导。加强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休闲兴趣与能力,辨别暴力倾向学生有兴趣的课外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成就机会,并可增加参与学校生活的动力及成就感,体验融洽的团体协作精神,减少实施暴力倾向。

我们提出对校园暴力的“零容忍”防治,不仅仅是学校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斗争中,忽视家庭、各种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协调和配合,是难以维持长期效果的。

因此,预防校园暴力还必须要抓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有了健全的家庭环境,才可能有健全人格之子女。家长应当积极履行好监护责任,解决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问题,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同时要培养子女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进行健康的休闲活动,减少子女进出不良场所、沾染恶习、结交不良朋友的机会。父母要以身作则,适当处理子女问题,不能动辄以暴力相对,提供不当的示范,在家庭中也要树立“零暴力”观念,避免以暴力解决彼此的争执,对于子女接触到的暴力网络、书籍、画册等媒体,要给予指引,避免造成错误的示范。

除此之外,社会教育也应负起教化责任,加强社会辅导机构的功能:加强青少年与警方的沟通,建立由街道政府行政机构、妇联、学校、派出所、法院、工商所、社区医院等部门参加的社区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多方的文化教育活动,多安排益智性的青少年节目,审慎处理传播内容,取缔不良刊物、录像带及光碟。对青少年常涉足的不良场所应加强取缔,清理学校周边环境,如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厅、网吧等。对于失踪及辍学的学生多加注意动向,与学校积极的配合,并协助学校对暴力事件的处理。同时建立起反对校园暴力人人有责的观念,塑造、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观,提高整体国民综合素质,提倡勤俭、朴实的社会风尚,使青少年在良好社会风气熏陶下,在健康的大环境中成长。

综上所述,以破窗理论为基础的零容忍政策,强调对于防治校园暴力应当变被动打击为积极预防,通过对各种轻微的暴力行为及暴力苗头及时发现和坚决处置,清楚地阐释了防微杜渐、打击轻微暴力苗头在防治校园暴力中的

重要性,可以为我们认识打击校园暴力、维护校园安定和谐提供一个新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马兵.《聚焦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第1版

2 赵平.《零容忍策略与德育审美环境重构》.《文教资料》.2007.32期

3 姚计海、张彩云.《美国学校的“零容忍”惩罚政策述评与反思》.《外国教育研究》.2003.12期

篇4

关键词 欺负 网络欺负 青少年

分类号 B849

1.引言

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均有发生。欺负在中小学生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且它给卷入其中的学生和校园环境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与危害,欺负现象也成为青少年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欺负的形式包括言语欺负、关系欺负和身体欺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欺负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网络欺负(cyberbunying)。多项研究发现,4%-57%的青少年曾遭受过网络欺负,网络欺负行为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学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以往学校教育更重视对传统欺负的预防与干预,而忽视了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网络欺负现象。近十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欺负,对网络欺负概念界定、普遍率、与传统欺负的联系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究。在国内,关于欺负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传统欺负领域。本文旨在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网络欺负的概念、特征、危害及其影响因素,评述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走向,为制定有效的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网络欺负的概念及特征

2.1网络欺负的概念

最早专门研究欺负行为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g提出,传统欺负是指带有目的性、反复性,同时欺负者和受欺负者间存在力量不平衡性的一种攻击行为。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手机日益普及,网络欺负作为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出现,它是指个体或者群体使用电子信息交流方式,多次重复性地伤害不容易自我保护的个体的攻击行为。实施网络欺负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通信设备。可以看出,网络欺负是传统欺负在电子通信平台上的一种延伸。

2.2网络欺负的特征

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一样,包含有三个特征:目的性、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然而在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上,网络欺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欺负的表现方式。首先网络欺负的反复性,在网络欺负者发送大量的恶意短信或邮件给受欺负者时,体现得很明确。但是在网络环境中,欺负者的一次攻击行为也可能被他人重复实施,如上传的令受欺负者难堪的照片会被多次转发,使得受欺负者反复遭受伤害。如果这种重复行为不是由欺负者实施的,这种行为还算是网络欺负吗?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认为一次网络攻击行为就足以被界定为网络欺负行为,特别是这种行为会引发一系列线下的欺负事件。Fauman也认为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被广泛地传播,欺负者行为的反复性可能没有在传统欺负行为中那样重要。因此网络欺负的反复性不仅体现在欺负者的行为次数,还体现在受欺负者实际遭受到的欺负次数。

其次,就力量不平衡性这一特点而言,网络欺负行为中欺负者强健的体魄并不是必要条件,网络欺负中的力量不平衡性,体现在技术使用能力、匿名性两个方面上。在线关系中,掌握更多先进通信技术的一方,更具有优势。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发现懂得更多网络使用技能的小学生更可能参与不正常的网络或手机活动。相比于没有实施过网络欺负的人,网络欺负者更多地会将自己定义为网络专家。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中小学生经历的都是短信或网页欺负,所需的技术技能很少。除了技术的使用能力外,匿名性也能导致欺负者与受欺负者间存在力量的不平衡性。大量研究表明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的身份,这就使得他们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对遭受到的欺负行为进行有效的回应。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在对受欺负者的访谈中也发现,是信息的匿名而不是信息的内容,让他们感到威胁。

由此可见,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间存在着差异,这就可能导致两者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也启示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制定关于网络欺负的干预措施。

3.网络欺负的危害

所有形式的欺负行为都会对受欺负者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带来的伤害类似,遭受到网络欺负后,受欺负者也会产生情绪上的痛苦、生气和悲伤,出现社会焦虑和自尊心的降低。但是与传统欺负相比,网络欺负对受欺负者心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在网络欺负中,两者虽然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但是受欺负者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能收到恶意的短信、邮件、视频等,这种持续不断又无法躲避的欺负行为,会给受欺负者带来更严重的心理折磨。Perren等人就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抑郁水平上的得分比传统欺负中的受害者要高。网络欺负的匿名性也使得受害者可能永远不知道谁欺负了他,也就无力反抗,由此可能对青少年情感的发展及其幸福感产生更大的影响。

网络欺负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会进一步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给青少年的教育带来新的难题。研究表明,网络欺负者的学业成绩会下降,同伴关系不和谐,存在吸烟、饮酒甚至药物滥用等问题行为。反复遭受网络欺负的个体也会出现学业成绩的突然下降,逃学旷课次数增加,甚至会选择辍学,开始认为学校不再安全。网络受欺负者还会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其自杀的可能性也会提高。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快而广,大量的网络旁观者会浏览到针对网络受欺负者的不良信息,并可能将其转载扩散,进而在线上造成对受欺负者的再次伤害,同时这些旁观者也有可能在线下对受欺负者做出嘲笑、辱骂等欺负行为。有研究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受到欺负。这种线上和线下的双重伤害,可能使网络受欺负者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例如:Ybam等人的调查发现,网络受欺负者携带武器到学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8倍。

由此可见,若不及时干预网络欺负行为,校园环境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就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而言,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业教育外,更应当重视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网络受欺负严重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求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减少或防止网络欺负行为。另外,网络安全教育也不能忽视,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4.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

4.1个体因素

网络欺负有可能和传统欺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频率越来越低,以12-20岁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就发现网络受欺负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在10-15岁的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大,遭受网络欺负频率越高。Williams和Guerra进一步将被试按年龄段分为5、8和11年级三组,发现5年级学生受欺负的比率最小,只有4.5%,8年级学生受网络欺负的人数比率最高,达到12.9%,到了高中这个比率就下降到9.9%。由此他们推测,年龄和网络受欺负的频率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网络受欺负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在7-8年级。纵观上述结果,有关网络受欺负与年龄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研究者们选取的被试年龄阶段存在不同,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要考虑到所选样本的年龄跨度。明确网络欺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能为学校重点针对哪个年级实施干预提供依据,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传统欺负中,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可能成为欺负者及受欺负者。然而目前有关网络欺负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不一致。Calvete等人发现和传统欺负一样,男性实施网络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但是大量研究也表明网络欺负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传统欺负中,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而男生则更多地进行身体欺负。由于网络欺负中的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更多地与言语欺负类似,且不同于身体欺负,这就可能使女性会像选择言语或关系欺负一样,更多地选择网络欺负。同时网络空间也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实施攻击的途径,而不需要她们使用身体暴力。因此,在制定网络欺负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时,不能忽视女生群体。

4.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小时候曾受到家庭成员不良对待,如遭受虐待、忽视、冷落等,或者家庭环境差、成员关系不和,都会使儿童日后成为群体欺负、攻击的对象。传统欺负中,亲子关系不和谐会使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欺负者。同样在网络欺负中,欺负者的行为与其亲子关系质量存在相关,自我报告亲子关系较差的青少年会参与更多的网络欺负事件。

另一方面,父母调节也可以在青少年网络使用过程中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父母调节是指父母为了保护孩子,避免网络危险而采取的活动。已有研究表明,长期上网的青少年更可能遭受到网络欺负。同时青少年频繁使用在线应用程序,特别是在线聊天工具,会提高他们遭受网络欺负的风险。因此,如果父母更多地参与到青少年的上网活动中去,则受到父母监控和限制的青少年会较少地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邮箱地址等,也会更少地访问不良网站、约见网友。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制定的关于网络活动的规定会降低青少年在网上遭遇危险的可能性。所以今后在对网络欺负的预防与干预中,需要父母更多地参与进来,采取适当的限制性措施,降低青少年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4.3社会环境因素

近年来,受社会生态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对欺负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显示,学校整体氛围影响欺负及与攻击相关行为(如对抗行为、伤害老师行为等)的发生,积极的学习氛围与欺负相关行为的降低有关。而网络欺负同样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Calvete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欺负行为和暴力环境因素成正相关,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成负相关。青少年感受到的学校环境越是处于信任、公平和愉快的氛围中,他们实施网络欺负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而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越少,青少年越可能实施网络欺负行为。Williams和Guerra也指出,感知到同伴是可信任的、关怀的和有帮助的青少年,存在更少的网络欺负行为。由此也可以推测,孤独感和社会关系的缺乏可能是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还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Li分别选取加拿大和中国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两国的青少年在传统欺负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网络欺负行为上,加拿大的青少年会比中国的青少年更多地实施网络欺负,而中国青少年中网络欺负的受害者和旁观者,则更可能将所发生的网络欺负事件告知成年人。并且,中国学校里的成年人在得知网络欺负事件后,会更多地进行干预。欺负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是个体与其社会生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由个体或外部环境的某一种或几种因素所决定。因此,未来研究需要综合性地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网络欺负的影响,以期制定出更全面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5.研究展望

国外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网络欺负主要采用的是以问卷量表统计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方法。针对网络欺负事件,心理测量固然可以测出研究样本的一些症状,但其缺点在于很难触及受欺负者的内心世界及真实想法,有些问题是仅凭测量难以发现的。而质性研究则是一种更人性化、更贴近实践生活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兼用质性分析去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同时,综合考虑同伴、父母或老师的报告,可以获得更接近真实情况的信息。

目前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多是采用横向研究,难以检验网络欺负与其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关于社会心理问题是使个体遭受更多网络欺负的前提条件还是网络欺负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结果,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结论。获得纵向研究数据,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网络欺负现象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二,就研究对象而言,大多数研究选取青少年作为被试,限制了相应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已有研究表明,17%的教师曾遭受过网络欺负。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网络欺负研究对象的范围,从而丰富网络欺负领域。Kowalski和Limber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网络欺负事件中也存在着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以及未参与者四种角色。在网络欺负事件中的每一种角色的人格特质、同伴关系、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及在网络欺负事件中所遭受到的危害和影响等,均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究。

篇5

2011年,我街道综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市委全会、全省、南平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跨越发展这条主线,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导向,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全面提升综治工作整体水平,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充分发挥综治职能,服务保障跨越发展。

1.有效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目标,充分发挥综治职能,有效服务发展大局。继续深入推进优化发展环境治安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破坏和阻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和损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借机滋事、干扰生产、阻扰施工、强买强卖以及涉黑涉恶犯罪的行为,优化治安环境,确保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突出服务“三农”工作,依法查处侵害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体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制贩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准确把握经济形势,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律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2.切实改进执法方式。综治部门要积极主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打造“一站式”的窗口,引入“一条龙”服务,运用巡回审判、警务直通车、“QQ网络警务室”等措施,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突出服务企业发展,慎重使用强制措施,做到“五个不轻易”:不轻易传唤企业负责人、不轻易冻结企业账户、不轻易查封企业账册、不轻易扣押企业财产、不轻易开警车进企业办案,防止因执法、司法不当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对经济纠纷案件,多用调解协商的办法,慎重作出裁判决定;对执行案件,灵活采取强制执行、分期分批执行、执行和解等措施,争取最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3.努力提升保障能力。准确把握法律政策,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改革探索中出现失误与违法犯罪、执行和运用国家政策谋发展中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等方面的界限,依法惩治犯罪者,保护无辜者,支持改革者,努力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着眼服务保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综治工作,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优化社会环境,更好地保障跨越发展。

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抓好源头预防。广泛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进一步提高政法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通过大走访、大接访、开门评警、回访当事人等方式,密切群众关系,维护群众利益。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决策上项目要做好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两个评估,坚持做到“三个不实施”:即群众不支持的不实施,与民争利的不实施,条件不成熟的不实施,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深入推行“路线图”,扎实做好工作,切实把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2.抓好全面排查。切实做到街道每半月拉网排查,村每周流动排查,行业系统联动排查,特别是要深入排查因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山林纠纷、涉法涉诉等引发的重点矛盾,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隐患掌握住。强化各级综治成员单位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的职能,落实矛盾纠纷排查、信息报送、分析研判机制,全面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

3.抓好调解落实。着眼于“事要解决”,健全完善党政主导、多元化解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性调委会等调解组织及市、乡、村、组四级调解网络,完善落实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衔接机制、医患纠纷“五位一体”化解机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多位一体解决机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综合施策,依法调解,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尤其要重视做好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排查化解和执行积案清理工作,努力实现今年上半年把进京非正常访积案妥善化解的目标。继续开展案件评查活动,严格责任追究,预防和减少新的涉法涉诉案件。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着力源头预防、初始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众性事件。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1.强化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全面采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现实动态,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对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居住、子女就学等困难。及时研究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2.增强综治专项工作实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教,重点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有效衔接、常态化管控工作,强化并规范公安、司法、法院、监狱、社区的对接工作,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管理,有效预防脱漏管和重新犯罪。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儿童、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救助和管理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其就学、就业问题;探索建立对未成年人的初犯、偶犯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制度;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报复社会倾向人员、“”痴迷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管理控制,有效预防、减少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强化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平安铁路创建活动,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

3.强化网络虚拟社会的管控。积极构建网上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提高网上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及时封堵、删除有害信息。建立健全网上舆情引导运作和处置机制,充分发挥舆情引导员队伍的作用,及时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司法个案、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4.强化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坚持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对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志愿服务组织和民间公益性组织,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敏感类社会组织,民政、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内部会商机制,摸清底数、纳入视线,加强监管。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坚持利用、防范两手抓,坚决抵制和防范其对我进行渗透破坏活动。重点加强对国内政治类、宗教类社会组织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及时掌握其政治背景和现实活动情况,对实施渗透破坏活动的,要依法予以取缔。

强化打防管控措施,确保社会治安平稳。

1.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要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深化、反恐怖、反渗透、反颠覆斗争,健全完善情报信息网络,提升预知预警预防能力;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等组织捣乱破坏活动,健全完善预防、惩治和教育转化长效机制;讲究斗争策略,妥善处置地下宗教、民间“保钓”等敏感问题;高度重视“维权”领域的斗争,对境内外敌对分子敢于挑战政治底线的违法犯罪活动,要旗帜鲜明,依法坚决打击,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要严厉打击刑事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突出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黑恶势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电信诈骗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两抢一盗”犯罪和“黄赌毒”违法犯罪,以及个人极端暴力行为报复社会的各类犯罪,切实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坚决遏制刑事案件高发势头,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严密社会治安防控。进一步健全完善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突出城区主要路段、校园、公共复杂场所以及农村重要集镇等要害部位的防控,进一步扩大视频监控覆盖范围,提高对社会面的治安防控能力。突出重大节庆、敏感节点及相关重大活动等重要时段的防控,尤其要重视建党90周年节庆的安保工作,集中防范力量,强化安保措施,确保万无一失。突出消防、交通、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检查督促,强化责任追究,预防和减少发生各类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强化治安重点整治。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信息诈骗、制贩吸毒等突出治安问题,继续采取领导挂点、挂牌督办、派驻工作队等有效措施,按照有机构、有方案、有部署、有行动、有成效“五个有”的要求,集中力量深入开展重点整治,限期改变治安面貌。重点抓好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加强学校安保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筑牢学校安全防线。继续开展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依规调处医患纠纷,保障正常医疗秩序。

4.深化“平安”建设。继续把平安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围绕创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巩固拓展提升。深化平安街道、村、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的创建活动,拓展金融、交通、铁路、边界等行业系统的创建,不断提升创建水平。要强化平安创建责任,把平安创建与优化发展环境、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作为评选文明单位和党建先进单位的前提条件。要丰富创建内容,注重培育亮点,提高创建实效。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打牢社会稳定基础。

篇6

40.5%的中国高中生被当面讥讽或辱骂过

调查发现,中国高中生遭遇网络侵权现象最突出。在网络隐私侵权方面:47.2%的中国高中生有过网络密码被盗的经历;11.5%的中国高中生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恶意乱用,比例在四国中最高。

调查同时显示:61.6%的中国高中生接受过网络安全教育,在四国中比例最低:且仅有4.5%的中国高中生认为自己最需要网络安全教育,比例在四国中最低,在11项重要的安全教育选项中排倒数第二位。

调查显示:中国高中生遭受暴力侵害现象较为突出。40.5%的中国高中生被当面讥讽或辱骂过,27.6%的中国高中生被同学或伙伴孤立过,11.5%的中国高中生被威胁过,11.3%的中国高中生挨过打,4.0%的中国高中生钱物被抢过,比例虽明显低于美国,但高于日本、韩国,在亚洲三个国家中最高。然而,仅有不到一半的中国高中生接受过预防暴力或犯罪侵害的自我保护教育,在四国中比例最低。16.1%的中国高中生表示最需要相关方面的教育,这居于中国高中生需要的安全教育类别之首。

过度保护不利于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调查显示,中国高中生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安全问题。例如,93.1%的中国父母虽会在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前提醒其注意安全,但缺乏具体的安全教育措施。中国青少年过度保护的现象客观存在,即为了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父母让孩子尽量少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31.2%的中国高中生有过切伤经历,这与中国高中生参与家务劳动较少有一定关系。近一年,仅有不到一成的中国高中生多次参加登山、野炊、露营等户外活动。

参与实践活动少,体质就会下降,一旦运动更容易造成伤害。近一年,有19.9%的中国高中生发生过中暑、脱水现象,比例在四国中最高。

篇7

(一)未成年人教育的弱化

未成年人教育的弱化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如果出现任何一方的教育的缺失和弱化都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心理上的不健全。

1.学校教育的缺陷

我国虽然把素质教育已经提上日程,但在升学教育考核目标体制的影响下,各个学校还是以学业教育为主,一些学校忽视理想信念、勤俭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区分好学生与差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业考试成绩,而不是包含思想道德在内的全面素质,结果伤害了一些成绩不好的“差等生”,对未成年人的人生价值观及法律等素质教育课程虽摆上日程,但是很少去落实,更别提意识到犯罪后将出现怎样的法律后果,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随意性,因此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对孩子遵纪守法产生着重要影响。

2.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放任型教育,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付于学校,家庭温暖的缺失,导致家庭对孩子的抑制作用减弱,很容易使这些未成年人养成冷漠、压抑、忧郁和焦躁等品性,在不良诱因的引发下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实施偏激的行为,由此误入歧途,陷入犯罪的深渊。第二类是严管型,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很急切,迫使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承受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殊不知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扭曲变形,这些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社会传媒暴力的凸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真想传达社会事实的时候往往带有其特有的传媒暴力,也就是说在媒体中过多地对暴力犯罪详细过程及其犯罪分子的反侦察手段进行描写,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在给人类带来快捷、便利的技术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腐朽没落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过于刻画犯罪的越轨行为细节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不负责任。暴力下阳光也会黑暗,传媒暴力下的未成年人越轨行为是无需说明的。

(三)司法审判的困惑

在司法审判中,由于缺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的定罪量刑,对于同一犯罪行为其判决结果也有存在着差异,法官在定罪量刑时缺乏具体尺度。因此学者针对这种困境有两种观点,第一种就是对于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未成人犯罪要深究,并且实施最严厉的法律制裁刑罚,以此起到以儆效尤杀一儆百的作用。这种观点的效益很高,但是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它将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严重的痛苦和重大的不利影响,并且对未成年人未来的生活、家庭、事业等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第二种就是就是以说服教育为主,加强法庭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打击力度显然是不够的,根本无法制止未成人犯罪。

二、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

未成年人犯罪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制止犯罪的发生。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

单独的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很难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去应对未成人的犯罪,从而达到一种有效地预防作用。首先,家庭和学校应该注重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着叛逆的心理,在家里,家长要定期的与孩子沟通,同时也要和孩子的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学校在培养未成年人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要拓宽其他能力的发展,并且重点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对于一些家庭特殊、心理脆弱,挫折感强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并且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法制教育,强化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树立遵纪守法意识,提高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

(二)对网络媒体进行监管

仅网络立法这一板块可以说法律体系相当的健全,但是未成年人的犯罪还是没有被完全制止。笔者认为还应该从制度保障方面去努力,并且同法律一起构筑堡垒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首先应该建立传媒暴力举报监督和追究机制,让全民对媒体进行监督,比如在电视媒体上表明举报电话,如果出现了暴力或者暴力细节的信息,公众可以向媒体进行反应和举报,媒体对于举报数量多的信息进行专项审查,重新认定后做出是修改后、撤换还是继续等决定。并且对该信息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其次就是建立信息分级制度,不仅能够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也能够给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我国不仅应该在信息上而且在电影电视剧中也应该实行分级制度,旨在保护青少年免受电影不良素材的影响,同时增加成年人对于电影的选择度的电影审查的形式。

(三)宽罚与严管相结合的司法制度

在司法实践中,采取宽罚的司法实践中必去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这种配套措施就是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严管,也就是说力图将司法惩处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其基本要义就是在刑法的使用上要保持宽罚,在对违法少年的原则上要采取从严、从早的原则出发。这就要求我们从注重未成年人犯罪的罪后惩治转移到罪前的防范研究,任何的犯罪都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都有一定的原因和因素的,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罪前研究和分析,进而对其犯罪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消除造成犯罪的这些原因和因素,此外,对于已经违反法律的未成年人,在采取宽罚的同时,应该运用各种手段对他们加强监督,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是一对一地专门监督,这样对预防他们重新犯罪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配套措施,例如可以把这些未成年分散到社会福利部门、行政机关、青少年组织、机构中去,由这些部门做好少年的帮教工作,以便他们尽早回归正常社会。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然而未成年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其犯罪的要因也是多方面的,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具有深远和现实意义的大事情,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关系到祖国前途命运。这不仅仅是司法部门的责任,而且需要我们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沉迷网络;网络犯罪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288-01

一、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界定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

在我国, 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6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不良行为。”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以网络为犯罪诱因, 或犯罪地点在网吧, 或犯罪手段与犯罪目的与网络有关联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二)犯罪平均年龄低龄化。据重庆市市中级人民法院统计分析表明, 在22件60人的网络犯罪案件中, 年龄最小的刚满14岁, 最大的不足17岁, 其中14周岁的5人, 占81.3%;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和15周岁到17周岁的各为20人,均占33.3%;

(三)犯罪动机较为简单冲动。在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中,涉案被告人作案动机普遍简单, 多是为了索要几元赌债、言语不和等简单的事情。由于青少年没有经济来源,为了支付上网和生活费用而采取暴力抢劫的方式。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探析

(一)青少年自身所处心理阶段特点

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期”一般是指从11、12 岁到17、18 岁,在此时,青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及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且青少年的思想比较敏感,容易走“极端”。这是心理成熟前期动荡不定的时期,也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心理特点,使得青少年时期成为了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时期。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 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家庭不和、打骂子女、放任自流、溺爱放纵、父母行为不良等诸多情况都会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错误导向, 最终成为青少年罪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另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家长的“网络素质”却不见提高, 甚至出现众多“网盲”家长,最终导致犯罪的发生。

(三)学校法制教育的不足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是青少年获得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 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认为开办法制教育只是形势需要, 忽视学生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 忽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消极应付。学校的社会化角色没有很好的完成, 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之路径选择

(一)健全和完善网络保护立法

宏观上, 国家应建立、健全青少年网络保护立法,强化社会责任, 加大对青少年保护和宣传的力度。有关执法行政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防范性的法律措施来规范青少年行为、 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微观上, 地方各级政府要针对网络市场和网络管理,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使网络行业有章可循。

(二)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网吧管理应是多个执法部门共同管理, 要经常性地对网络市场进行整顿, 对网络市场进行抽查和检查, 以防范于未然,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网吧的有效管理。各部门在加强对网吧安全隐患管理的同时, 要把落实实名登记制度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加强对网吧的监管, 对青少年犯罪分子形成心理震慑, 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三)增强青少年的自律能力

应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自律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 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网络, 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由于沉溺网络而引发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现实生活中, 青少年要学会正确、安全、科学的上网,上内容健康的网站, 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黄教珍, 张停云.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与教育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4.

[2]杨恩国.论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安全研究,2004(1).

[3]肖冬梅.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 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

[4]刘同舫 .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犯罪与综合治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篇9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特征

 一、未成年人犯罪特征

    (一)、14至16周岁低龄犯罪上升。

     犯罪主体低龄化日趋严重,未成年犯罪的人数在大幅度增长,其中14至16周岁低龄犯罪,2004年为18人,2005年为23人,2006年为27人,2007年为29人,2008年为30人,2009年为52人。

    (二)、被害人多系在校中小学生。

     未成年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多系未成年人,其中2004年为12人占30%,2005年为17人3占36%,2006年为23人占47%,2007年为31人占53%,2008年为34人占67%,2009年为57人占82%。

    (三)、未成年犯出狱后重新犯罪人数增多。

    未成年犯出狱后重新犯罪率出现上升趋势,2004年为9人占,2005年为11人,2006年为12人,2007年为13人,2008年为16人,2009年为20人。

    (四)、网吧或学校周边成为主要犯罪地。

     网吧或学校周边逐渐成为案发地或主要犯罪地。其中2004年为3起占23%,2005年为5起占33%,2006年为6起占37%,2007年为7起占49%,2008年为11起占51%,2009年为21起占67%。

    (五)、抢劫犯罪所占比例高。

    在未成年人所犯罪中犯占特别是既侵犯群众财产又危害人身安全的抢劫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2004年为5起占20%,2005年为7起占25%,2006年为9起占27%,2007年为27起33%,2008年为39起37.5%,2009年52起占45%。

    (六)、网络游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诱因。

     据统计,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游戏正逐渐成为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其中2004年为12起占5%,2005年为24起9%,2006年为26起11%,2007年为48起75%,2008年为52起占87%,2009年为62起占98%。

    (七)、被判处非监禁刑罚的未成年人数呈不断增长趋势。

    2004年判处未成年人206人,非监禁刑67人,占总数的32%;2005年判处未成年人为273人,非监禁刑93人,占总数的34%;2006年判处未成年人285人,非监禁刑105人,占总数的36%;2007年判处未成年人406人,非监禁刑160人,占总数的39%;2008年判处未成年人383人,非监禁刑164人,占总数的42.8%;2009年判处未成年人479 人,非监禁刑206人,占总数的43%。

   

二、未成年人犯罪增多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失已成关键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跟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失存在着直接关系,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注重升学率,重知识“输入”轻品德“塑造”,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不了解,学生自暴自弃犯罪时,老师才如梦方醒。有的学生为了不受其他学生欺侮,加入到不良少年团伙中寻求保护;有的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安心,经常旷课,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导致最终辍学失学。从犯罪统计情况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成为未成年人的犯罪规律,“不爱学习、控制力差、没有主见、不懂法”的未成年人认知上有偏差,自我控制能力弱,辍学失学后长期处于无业状态或暂时从事缺乏稳定性的服务行业,最易突破道德防线走上犯罪岐途。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力度不够。

     全社会未形成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共同防范意识。网吧监管不到位,“黑网吧”大量存在,青少年长时间在网吧里沉溺于网络,对生理和心理容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脾气容易失控;未成年人的性格正处于发展之中,不少网络游戏存在着暴力血腥画面,对未成年人性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尚未成型,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易受不良网络游戏的影响,对事物缺乏是非判断力,遇事不懂得用道德、知识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部分学校或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监督不够和教育不及时,加之部分家庭因离婚等原因的影响,失学、辍学学生陷入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难以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更容易产生犯罪意识和犯罪动机。

  (三)、网吧或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力度不够。

     网吧或学校周边已逐渐成为主要犯罪地,由于这类案件的大部分被害人亦为未成年人,出于种种原因和考虑,他们一般不主动报案或指证,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只是已经侦破并被起诉的案件,实际发生的案件要远远多于法院受理的案件。从某个角度来讲,未成年犯罪气焰会更加嚣张。

    (四)、缺乏对未成年人犯罪定罪量刑问题的深入研究。

    对于未成年人在网吧或学校周边,针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抢少量钱财的或犯罪过程中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器械的案件,在如何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时,缺乏明确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数额标准和情节标准,法官在定罪量刑时缺乏具体尺度。强调“教育为主、刑罚为辅”的刑事政策,打击的力度不够严厉导致一些少年犯重复犯罪,甚至诱导其他未成年人一起犯罪。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长期以来两种案件无法得到从重从快处罚,一类是未查获赃物,而犯罪嫌疑人否认犯罪行为,虽然有被害人指认或目击证人指证的案件;另一类是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的,一时不能分清主从犯和罪责的案件。

   

三、未成年犯罪防范对策

    (一)、加强基础教育,延伸义务教育,扩展职业教育。

     在学校防控上,应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政府与学校的联络,为未成年人教育提供稳定和持续的支持,如在学校开设职业培训课程,为这些学校派设法制副校长等,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的各种困难、职业选择以及从学校教育到劳动力市场过渡期间所碰到的困难。在完善立法上,加强对家长、学校的制约。可以制定专门的养育法或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有关内容,强制父母采取行动对孩子负责。同时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以便学生在被学校除名时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

    (二)、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建立闲散未成年人信息管理系统,要分析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的帮教服务,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进步,在行为上帮助他们矫正不良习惯,扶持他们就业创业,促进其健康成长。针对违规网吧、不健康“口袋本”图书等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诱因,加大联合打击力度,严格查处“非法”网吧,落实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措施。设立举报热线、成立监督员队伍,建立监督、举报和快速受理机制。政府设立专门的或联合的机构来管理网吧,加强对网吧的管理、监督,加大取缔“黑网吧”的力度,依照行政法律法规,在地方规章中增设对违规经营网吧的管理人的处罚措施。量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指标,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加大对专门事项及大案要案的督导力度,督促各部门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责任制。把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强化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得力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查究有关单位或人员的责任。同时,健全奖励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积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具体项目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运用警示教

育、同伴教育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法制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设立青少年专题网页、专栏,组织开展网上未成年人活动;创作、编辑、出版、播出优秀的未成年人读物和报刊栏目,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协调力度,牵头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加强沟通与联系,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通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强大社会网络体系,从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不断上升趋势。

    (四)、增强未成年人自身防范意识。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相关知识更加欠缺,通过举办自护培训班等形式,宣传自护知识,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开展自我保护教育要围绕治安防范、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未成年人在面对侵犯时应保持冷静,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要留意对案犯特征的记忆,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予以详细说明。此外,要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黑网吧”,减少天黑出行。公安机关加强夜间和凌晨对网吧学校周边的治安巡逻,制造出“打黑除恶”的强大宣传声势。

    (五)、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

篇10

一、我县家庭暴力的现状

我县22个乡镇,21个社区,共有80万人口,其中妇女占总人口的一半。20__年来我们妇联上访的案件有167件,其中家庭暴力的26件,占总数的15%;20__年到现为止来妇联上访100余件,其中家庭暴力的16件,占总数的15%,从近两年的家庭暴力案件来看,家庭暴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作为主要受害者的家庭暴力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识阶层”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如20__年26件家庭暴力案件中有10件“精神虐待”;20__年16件家庭暴力案件中有8件“精神虐待”。在目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以上是妇女。家庭暴力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是社会公害,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范围,家庭暴力被认为是现代化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因此,不管是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还是一般违法的家庭暴力行为;不管是“热暴力”还是 “冷暴力”,都应当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惩治家庭暴力,维护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基本要求,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家庭暴力存在的因素

家庭暴力问题似乎只在20世纪末以来凸显出来,是因为在过去被其他问题如战争、经济等问题所掩盖。这一问题自从剥削社会产生以来就非常严重地存在,并且作为当时社会一种“合法行为”存在,是经济制度、法律规则、风俗、科技文化的综合产物。

(一)家庭暴力是封建思想在现代社会遗留的痕迹

男权主义、父权思想的存在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历史文化根源。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夫为妇纲”等思想已根深蒂固,有些男性始终认为在家庭中占有绝对统治的地位,对妻子有支配权,可以随意干涉和处理妻子的人身权利,因此稍不如意,就将妻子当成攻击的对象,家庭暴力似乎变得顺理成章。新社会制度的建立并不是说人们风俗、观念、思想意识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文精神并未像西方人文精神那样促成了现代法治的诞生,相反却构成了德治或者人治的“温床”。鲁迅先生说,在旧制度下女人就是男人的私有财产,这个社会制度把她挤成了各种格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的头上。这种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识使一些女性心甘情愿的受制于丈夫之下,心理上没有独立的人格,在发生家庭暴力时仅仅是逆来顺受,由此更助长了丈夫的嚣张气焰,从而使家庭暴力反复性与循环性并存。

(二)家庭婚姻的“腐败”现象诱发了家庭暴力

广西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张英忠教授指出,引发家庭暴力事件的原因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家庭婚姻的“腐败”现象所致。现在市场开放了,但在开放的同时有些人过分的追求所谓的“思想开放”,受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而丧失伦理道德,贪图享受,追求金钱美女,“包二奶”、“养情人”的现象似乎司空见惯,对家庭、对婚姻没有责任感,这种现象称为家庭婚姻的“腐败”现象。《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又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该条表达了准予离婚的一个理由,从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家庭中受危害的一方当事人,通过解除婚姻来达到这一目的,使受害人远离被害人。殊不知因此条款也助长了家庭暴力行为,使那些施暴者借此达到离婚的目的。

(三)经济收入悬殊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经济原因。

一方面,一些男的因某些机遇而迅速致富,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滋生了“饱够思欲”思想,于是赶时髦热衷于婚外情、找情人、包“二奶”,产生对妻子、家庭的不满甚至厌恶,一种是为了踢掉原配,人为制造矛盾,采取毒打妻子、在外人面前侮辱妻子人格、进行待等手段,直到妻子无法忍受提出离婚为止;一种是报着玩玩而已的态度,强制妻子接纳第三者,妻子不服即发生家庭暴力。另一方面,女方收入超过男方,男的觉得没面子导致心理严重失衡,对妻子产生怨恨,于是把妻子当作发泄的对象而实施暴力。此外,还有一种是家庭困难,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承受不了生活压力为泄苦殴打妻子。

(四)立法不完善和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是家庭暴力滋生的法律原因。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虽然《宪法》、《刑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了禁止使用暴力虐待、残害妇女,在20__年4月实行的新《婚姻法》也对家庭暴力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制裁条款,如发生家庭暴力可提出离婚,在离婚时可请求损害赔偿等,但是对于家庭暴力的有力制裁主要是依靠《社会治安管理条例》和《刑法》有关故意伤害罪、虐待罪、遗弃罪、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杀人罪等罪名的相关规定。对于那些伤情轻微、施暴情节较轻、后果不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只能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因此处理力度弱,致使施暴者过后打得更凶。

(五)社会宽容促进家庭暴力的肆虐。

家庭暴力长期以来被视为家庭私事,邻居不劝、社区居委会(村)不告不问、单位不管,执法机关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使被打得鼻青脸肿,如不构成犯罪,对施暴者也无法处罚,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惩治过轻实际上是对施暴者姑息纵容,也失去了法律应有的震慑、预防作用。普遍存在执法部门对家庭暴力处理偏轻,打击不力,甚至以情代法,以情抵罪。这虽有立法不完备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们思想上对家庭暴力的认可态度。

(六)女性软弱促使家庭暴力升级。

有些女性碍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遭受家庭暴力时,妇女不反抗,有的怕招人耻笑,被人瞧不起,不愿意对外张扬;有的慑于丈夫的威胁,怕招来更大的伤害,不敢对外公开。施暴的丈夫当其第一次出手没有遭到反抗,便变本加厉,暴力越来越升级。试想,在发生家庭暴力时,受害妇女如能作出强烈反抗,反抗失败,即把家庭暴力公诸于众以寻求帮助,家庭暴力还会如此猖狂吗?在接待来访中,还发现有一部分人求助的目的只是想通过教育制止丈

夫的施暴行为,根本不希望丈夫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见,女人的软弱是促使家庭暴力存在和升级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港湾,是幸福的发祥地。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势在必行。通过上述对家庭暴力现状、危害和原因的分析,反家庭暴力应做的三件事是:一预防暴力发生,二制裁施暴者,三救助受害妇女。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的,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与妇女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全体公民牢固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营造一个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氛围,同时教育妇女加强自身的修养,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能逆来顺受,息事宁人。其次是宣传家庭暴力的社会危害,并借助新闻媒体将一些对妇女施暴的家庭暴力案件予以曝光,使不道德者受到应有的舆论谴责,从而提高广大妇女对家庭暴力的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再次要加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学习型家庭”创建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倡扬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夫妻恩爱、邻里和睦等家庭新风尚,教育引导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家庭观念,营造平等发展、融洽和谐的家庭人文环境。

(二)完善立法,加强对家庭暴力的打击力度

在我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法律、法规中,都对家庭暴力问题作了规定。但在立法上还存在不足和不完善。如《婚姻法》第三条第二款:“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的虐待和遗弃”。其条文规定似乎很明晰,但没有对家庭暴力的概念构成等予以明确,在实践中不利于执行。以上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禁止家庭暴力大同小异,有的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差,不利于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笔者认为,同属于民法范畴的《婚姻法》来规范家庭暴力是不够的。因此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是健全和完善国家立法的迫切需要。制定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可作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提高司法救济力度

在完善相关立法的同时,对司法也必须给与高度的重视。在某种意义上,司法比立法更为重要。因为一方面,再完善的法律也需要通过司法来实施,徒法不足以自行;另一方面,司法相对于立法而方更便捷、更见效。但在实践中,有些执法机关不把伤亲案与其它刑事、民事案件同样看待,对于一般的家庭暴力仅因为是夫妻关系就将其淡化为“家务事”,存在“清官难断家务事”、“各家自扫门前雪”、“夫到没有隔夜仇,床头打架床尾和”等传统观念,以致于使家庭暴力走向了“不出人命执法机关不管”的真空地带。为了有效遏制家庭暴力,公、检、法以及有关行政机关,要各司其职,对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应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进行严肃处理,不得再以“家务事”为由而互相推诿,不予及时处理,对于家庭暴力,不仅要管,而且要加大治理力度。

四、构筑反家庭暴力的社会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