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摄过程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拍摄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影拍摄过程

篇1

[关键词] 电影场景 设计过程 美学风格 运用分析

纵观近百年来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电影的制作者都比较注重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具有美学风格的电影场景,提高电影的观赏性,以美的体验使观众对电影的主题有更深刻的体会。在构建美学风格的电影场景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运用和外景的选取,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现代的技术辅助电影场景的设计。

一、结合剧本情节进行美学场景设计

不同的电影有不一样的故事情节,在进行场景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剧本的要求进行选择,无论是电影场景的设计还是人物形象的选取,都要根据剧本的要求进行,美学场景的塑造也是如此。我国的传统美学很讲究意象的选取,这种美学观点对国产电影的影响力一直存在,电影讲述故事的主要载体是人物形象,因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视觉效果对观众心理的影响作用较大,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具有美学特点的场景和意象,以提高电影的观赏效果。

中国电影最早以戏剧叙事的方法讲述电影情节,在经过一代代电影人的努力之后,打破了传统的讲述方法,以生活叙事方式展开电影情节,这就给电影场景的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不少电影的制作者重视电影镜头中的镜像叙事,以含蓄的形象和悠远的故事味道来体现电影的内涵,如费穆的《小城之春》,电影在叙事上注重中国特点的写意风格,以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场景体现出电影主题,表达出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借助民族特有的美学意象,以符合传统审美观点的美学风格进行场景构造,通过东西方电影艺术的融合和创新,体现了中国电影人活跃的创作意识。

二、合理运用色彩和道具构建具有美学风格的电影场景

美学风格来源于古老的美术艺术,包括绘画和雕刻等多种方式,纵观历史上留下的美学遗迹,可以发现人类的审美水平一直比较一致,而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达形式,应该与传统的美学表达方式寻求统一,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和道具,来完成具有美学风格的电影场景的构建。

(一)场景构建过程中色彩的巧妙运用

色彩作为视觉效果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在电影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美学风格为设计要领的场景设计过程,能够使观众更好地体会电影情节,通过在影片中运用具有美感的色彩,可以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如张艺谋的《英雄》,秦朝大殿中的对峙以黑色来营造肃杀的气氛,以红色来表达追杀过程中的血腥氛围,水上的战斗场景则以蓝色为背景,象征纯洁而忠贞的感情,整部电影中丰富的色彩构建出具有美感的场景,在缤纷的色彩的映衬下,故事的剧情也能渐次展开,使观众在享受具有美感的场景的同时,对故事的进展也能有一定的感悟。

(二)以具有美感的外景构建电影场景

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观点对中国电影有巨大的影响,外景拍摄过程中选择具有美感的场景十分必要,中国电影人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比较注意东方审美观念的继承和发扬,也对传统美学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张艺谋的《黄土地》中,比较强调外景的选取,以大全景下的落日为电影的开始,原生态的黄土地表达着陕北高原上淳朴的民风,大场景的运用充满了黄土地上粗犷真挚的美感;如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中,运用沙漠和水乡等外景的表达效果,以灯光和暗影的精细化处理,有效暗示出光影下人物的心理,广角镜头的运用使外景的拍摄角度险峭,跟随影片节奏变化的动态的倒影和投影,这些在倾斜和摇晃中延续的镜头,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场景的美感,也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描述着现代人的情感现状。

(三)选择合适的道具完成电影场景的构造

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不管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场景的构造,道具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过程,服装是电影道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电影一般都很注重细节上的道具使用,以营造整体上具有美感的观影气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陈凯歌的《无极》中,无欢所率领的部队以无心鸟为图腾,在抓获倾城后为其穿上的千羽衣以鸟类的羽毛织就而成,既有滑稽的笑点又不失轻灵的美感,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象征着无欢的冷酷而迷茫的内心。

三、在新技术支持下构建具有美学特点的电影场景的手段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场景构造也有了新的思路。无论是目前正在趋于成熟的3D技术还是电脑特效,都给电影的场景设计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使电影人有了丰富的手段来表达电影故事,以场景推进电影剧情的手段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

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着电影中的特技效果,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加入的电脑的特效,能够完成人力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构建具有美学特点的电影场景,可以使观众在享受美感的过程之中,更好地体会到作者通过电影所传达的情感。在徐克的《蜀山传》中,尚不够成熟的电脑特效已经能够完成场景塑造任务,通过电脑特效制作出的空间具有纵深的美感,能够比较好地体现出蜀山的仙侠风格,打斗的过程大开大合,具有恢宏的场景美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电影的场景设计比较注重技术性以及实用性,就如同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立体结构一样,3D电影的场景设计注重立体感和存在感,使观众享受到更加美妙的观影感受。在徐克的《龙门飞甲》中,密道打斗的过程中精巧的机关场景比较注重立体效果,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紧张感;在大明船厂部分,拍摄中船并没有在海上,却能以恢宏的3D场景制作出船在海上的感觉,能够达到比较良好的观看效果,这些对3D技术的有效运用已经比较接近世界级的电影制作能力。

结语

电影的拍摄过程不单单是为了经济效益,也承载着传达文化信息的使命。根据电影的叙事风格和表达主题,选择不同的符合美学特点的电影场景,能帮助电影制作者更好地讲述故事,表达电影主题。从电影的观赏角度来说,在场景设计过程中注意美学风格的运用,能提高电影的观赏美感,使电影具有更强的艺术色彩。

参考资料

[1] 马强.论电影场景设计的美学风格[J].电影文学,2011,(17).

[2] 赵洪义.论新世纪武侠电影视觉中心的美学取向[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 肖姝,吴璐曼.论美学对电影的积极意义[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0,(08).

[4] 李卫平.析传统美学意象说与中国电影发展的关系[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13).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英文微电影;语境;语言学习

1背景

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在“互联网+”的时代,英文电影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大学生对APP掌握熟练,微视频拍摄操作娴熟。英文微电影将听、说和视觉等感官融为一体,具有自身的独特的风格。英文微电影的创作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情景下感触地道的口语表达,有助于他们分析英语语言特点,感受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学习离不开语境。教师通常会假定某种情景或者引导学生设想相关情景,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语言学习。如果学习者在生动的、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交际,学习效果就会倍增。英文微电影根据题材需求,可以构造各种不同的语境,为学习者提供相对真实的情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综合英语》课程学习中拍摄英语微电影,通过搜索和查找主题相似的英文资料,从语言应用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最终通过30分钟左右的英文微电影将构思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语感也能够逐渐增强,有利于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

2微电影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话语的理解是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之上,学生可以通过百科知识,上下文等来建立一定的情景。认知语境[1]涉及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英文微电影创作可以构造不同的语境,学生能够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语言。《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核心课程[2]。课程注重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语言知识、话语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全面培养综合语言能力。《综合英语》课程大一和大二学生每个学期有128个学时,每个周8个学时,在教学和学习中需要丰富的教学材料和多样的教学实践。英文微电影作为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学习实践方式,学生愿意去尝试和挑战,主动性较强。将英文微电影拍摄应用到《综合英语》这门核心课程中来,学生可以更加灵活有效地使用英语,专业学习的兴趣也得以提高。

2.1微电影拍摄要求

微电影拍摄要求用英文表达,并添加英文字幕,学生用手机拍摄,采用APP进行剪辑整理。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前六周的《综合英语》学习过程,要完成相应单元的classreport(课堂报告)和roleplay(角色扮演)。《综合英语》I第一单元“NeverSayGoodbye”(永远不要说再见),第二单元“TheFunTheyHad”(他们拥有的乐趣)根据主题要求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roleplay任务。第三单元“WhateverHappenedtoManners?”(礼仪发生了什么),第六单元“IsanOnlyChildaLonelyChild?”(独生子女孤独吗)学生要完成相应的classreport实践任务。实践任务安排需要因材施教,灵活把握学生的实践应用情况,根据学生的实践任务完成情况,适时调整实践任务的安排和下达。《综合英语》课程学习从第七周开始布置30分钟左右的英文微电影拍摄。英文微电影的主题由《综合英语》课程中的主题延伸而来。《综合英语》I第八单元“MyForeverValentine”(我永远的情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思想拍摄自己小组所理解的情人节和情人。第十四单元“FiveTraitsoftheEducatedMan”(受教育者的五大特征)要求学生构思拍摄受过良好教育者身上的特质,进而思考大学教育的价值所在。《综合英语》II的第四单元“CulturalEncounters”(文化碰撞)要求学生拍摄文化碰撞这一主题。学生需要搜集大量中国和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提炼出自己小组需要的材料。第七单元“LettertoaBStudent”(写给B等级学生的一封信)要求学生就大学课程等级进行思考,拍摄微电影的主题围绕学科等级能代表什么和不能代表什么展开。第九单元“WhatIsHappiness”(幸福是什么)要求学生拍摄对幸福的认知和感受,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小组成员就提出的想法和意见进行梳理,得出小组自己的拍摄主题和思路。英文微电影拍摄的主题选自《综合英语》课程中有代表性,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题材。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够进行清晰、生动的描述和表达。学生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所见所闻所感,构思自己团队的微电影,在英文微电影拍摄中不断思考,思想得以升华。

2.2班级小组的划分与团队合作

我校英语专业一个教学班40人左右,每个小组的人数可以根据微电影的主题需求灵活确定。在分组过程中任课老师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其中学习水平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和在班级的英语学习综合成绩等。英语专业男生较少,划分小组时尽量将男生分到不同的小组,这样微电影的角色分配可以更加合理一些。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同学尽量搭配均衡一些,这样整过小组在拍摄过程中可以相互带动。每个小组总体水平力争实力相当,这样在接下来的评析环节才会更加公正,微电影的总评成绩也会趋向合理。小组划分后,学生会分配自己小组的导演,编剧,制片人,主角,配角,摄影,音乐策划等角色。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这些角色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小组作品的质量是学生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拍摄过程中,小组成员需就出现的问题一步步讨论,不断地提出问题,剖析问题,根据小组剧本要求不断地增加、删减剧情、镜头等,从中形成自己小组的思路。有小组说他们的成品是完全颠覆了第一次的构思,为了达到他们所追求的目标重新写剧本拍摄的。微电影的剧本创作是小组思想的碰撞,学生需要不断地修改和讨论他们所拍摄主题的剧情。有时为了取到理想的镜头和背景场景,他们会专门跑到教堂去和别人沟通。在拍摄场地中,他们用有限的条件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音质处理方面,英语专业的学生会主动请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这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我们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展知识面的目的。学生在拍摄微电影过程中,从最初的团队成立到微电影的拍摄完成,小组体会到了拍摄的辛苦和喜悦,经历了团队的磨合到最后合作的默契。

2.3微电影的赏析和评论

微电影拍摄任务下达后,一般情况下给学生两个周的时间准备,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剧本要求选择拍摄场景,校园,教室,图书馆学校的附属医院,幼儿园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剧本需求进行取景。有的小组剧本取景来自学校周边的场地,金沙滩,唐岛湾等,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完成外景部分的拍摄。90后大学生在取景和制作方面水平较高,一些技术操作他们比较容易掌握,完成效果不错。在放映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观看,播放完一个小组的微电影后,老师要及时提问。其他小组在观看过程中有疑问都可以提出,该小组负责解析。微电影播放完毕,全班学生集体讨论,给各个小组的微电影打分,打分主要依据电影的构思、口语表达的逻辑性、演员表演、语言组织、画质、场景安排等几个方面。评论后选出本次微电影拍摄的最佳奖,这些学生的作业成绩就可以得到A。评析这一环节难度较大,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是“学英语”,不是“看电影”。这样学生在观赏的时候就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关注力。同时,在下次布置微电影拍摄任务时,可以根据上次微电影的成绩再进行调整小组团队,而从形成优秀学生带动小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基本和班级的每个同学都合作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争取优秀学生越来越多,形成良性循环,达到我们通过拍摄英文微电影提高英语应用水平的目的。英文微电影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辅助手段,学生带着自己的创作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效果显著,语言应用水平提高明显。学生通常会在微电影的后面附上拍摄花絮,留下本次微电影创作的宝贵回忆,从这些花絮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进步,也能够体会到他们完成此项任务的辛苦和快乐。

篇3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感谢你们在我生命中留下《如梦徽州》,十几天的微电影训练营很快就结束了,就像一场美梦一样,梦醒了,你们走了。

看了很多微电影,这是第一次自己亲身参与微电影的全程制作过程,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收获一:有了第一次做导演的经历。虽然自己在这次训练营之前完全不清楚导演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一部电影中导演必不可少;虽然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每次都要指导老师再三地提醒;但是每一次都在尽量地改正与完善自己,感谢两位摄影师及时提出宝贵的建议,感谢张龙(指导老师)不厌其烦的提醒与解释,感谢剧组中的每一位小伙伴的相互帮助和合作,我想在这一次经历中,我这个导演做得不专业也不是很称职,我在其中更多的是扮演一个组长的角色吧,协调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地参与进来。

收获二:认识了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还有摄影家协会的大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每一个来自不同的学校的同学,身上多多少少会带着自己学校的气质。比如香港城市大学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大花(汪晓蕾),做事想得周到,专业范儿十足。香港中文大学的王俊良思维比较活跃,人非常谦逊,做起事来却又很认真;顾文俊呢,整个人就像可乐一样,天生乐活;澳门大学的韩欣彤个性比较安静,但思考问题也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李梦瑶,个性豪爽,开放自然,当然来自南京大学的陆艺文和我就不多说了。除此之外,从两位摄影师的身上真正体会到对工作与事业的热爱,在所有人在床上做梦时,他却将如梦境般的星空用几千张照片记录了下来,当流星划过的那一刻,打盹儿都成为很奢侈的事情。

收获三:收获了真挚的友情。一起讨论剧本,一起通宵剪片子,一起去竹海爬山,工作得很开心,玩得也很尽兴。人生有很多次遇见,但在这一段日子里,有他们的参与是我最幸运也是最开心的日子。

篇4

刷爆朋友圈的电影

2016年末,一部名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电影刷爆朋友圈,虽然名字听起来怪怪的,但李安导演的大名加上120帧、4K、3D等关键词以及超越以往的清晰度与沉浸感,让该片成功“霸屏”各大社交媒体。

从全新的拍摄技术、视觉体验到美国社会、宗教、战争等方面掀起一股讨论的浪潮,在评分较为苛刻的专业影评网站豆瓣上,也以8.6分的评分高居一周口碑榜榜首,同时成为目前为止2016年度豆瓣评分最高的院线真人电影。不过有趣的是欧美国家对这部影片故事情节构思褒贬不一,可对于李安大胆采用全新拍摄手法却报以极高矣注度。

电影级的画质,或许因为李安这部新片可以得到重新定义。

电影院的伪真理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一句“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理”似乎野蛮粗暴地解释了――“为何游戏要到60帧才流畅,而绝大部分电影帧数只有24”的疑问,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人们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120帧画面的讨论,人们发现在“真理”并没有想象的靠谱,24帧拍摄与播放虽然是当前电影领域应用的主流,但其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最经济。在1926年有声电影成熟之时,人们发现在35mm胶卷上支持播放音频的最低帧率就是24帧(帧率再低就可能导致胶片上音频信息丢失)。电影公司为节省经费,干脆把24帧规定为电影放映的帧率标准。

可经济实惠外加低成本,显然会牺牲电影画面效果。24帧可以满足一般的戏份表达,但在呈现战争和动作场面时,有明显的不足。无论是全景镜头、近距离拍摄,24帧都没法给观众放松和投入的视线捕捉余地,有些镜头是模糊的,尤其是战斗突击情节,没法让人准确地看到细节。而针对这些问题,《霍比特人》已经采用748帧拍摄,卡梅隆也积极推动60帧拍摄规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电影导演们正不断用自己的实践习惯性认知的真理。

赔本也要放映

24帧能够成为电影领域近乎真理的存在,48帧及60帧拍摄之所以推进缓慢,终端影院播放设备环境也有极大影响。当前主流影院大多仅支持24帧电影播放,如果想要支持120帧的影片,则需要重新引入新的放映机或更换镜头与服务器,对于任何影院而言都是笔不小的开支,加上120帧规格影片数量并不多,通过时间摊薄成本的可能性短期并不存在,于是乎,能够真正完整播放120帧/313/4K格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影院在全球范围内数量也不足十家。国内除北京(博纳悠唐影城)、上海(上海影城)外,更多看到的是60帧/3D、24帧/3D等“降级”了的格式,不过影院也表示或将通过转移设备的形式,让全国更多观众体验120帧/3D/4K格式版本。

较少的影片内容加上较高的设备购置成本,播放120帧/3D/4K格式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确有赔本的风险,但其产生的社会广告效应却足以令人影院老板心动。除了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内容外,《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对观众吸引力最大的核心还是技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在过往百余年岁月里不但没有成为夕阳行业,更成为每一时期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靠的便是领先的拍摄及播放技术,让走进影院的消费者能够最为新鲜的视觉体验。

每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影片的诞生,都意味着电影工业体系的一次变革。

120帧带来真正沉浸式体验

目前电影普遍采用24帧的拍摄和放映技术,即每秒24格的画面更新率来拍摄和播放,这个所谓的主流技术规格在细节画面捕捉和呈现上具有明显不足,很多时候还会造成画面“模糊”的情况,尤其在3D播放状况下,低帧率会出现明显的频闪问题,这会极大降低视觉体验和代入感。而120帧就意味着一秒里会有120张画面,高速运动的镜头、频率极高的画面转化会使画面的动态模糊感减少。人的眼睛观察频率48帧是有闪烁和晃动的,而120帧则看不到拖光、拖影的闪烁运动,高频率使人的眼睛形成惰性,就看不见闪烁了。

除解决频闪问题外高帧率还可以改变3D电影普遍存在的亮度不足问题变化频率快,感光度要求大,速度高,能让画面看起来更加逼真明亮,就像真实的世界呈现于银幕。

在消费级电影市场,120帧足以给观众带来超越以往的清晰度和沉浸式体验,3D给人虚拟真实的沉浸感,两者的混搭产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细腻质感,画面提供了巨大的信息量与充沛的细节。例如脸部特写对情绪的放大,极大地拉近剧中人物与观众的距离。

不仅仅是大块头的摄影机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3D摄影师Demetri Portelli在出席公开场合时,讲述幕后拍摄过程的时候曾提到,索尼最新型的F65摄像机体积非常大,除摄像机掌控技巧的更新外,更需要协调交通、物流、移动等环节,而真正拍摄120帧3D/4K画面的麻烦还不止于此,整个团队在拍摄过程还面临全新的布光、化妆、表演等多个环节的改变。

在拍摄上,120帧要求有特殊的摄影机和特殊的设置,拍完能以看起来正常的速率来回放,而不是像我们拿iDhone或单反相机那样调成高帧速正常拍。李安导演会传达他需要的3D景深与想呈现的方式即可,而专业的技术团队则负责3D摄影机移动、3D景深变化,两者的合作需要磨合。而高帧速的素材也要求全新的剪辑软件、调光软件支持,素材量庞大,制作不同格式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以TB为单位的数据

以往我们看的电影使用的是24帧/2K/4,5fL(fL,福特朗伯,检测亮度的单位)规格,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将这样的规格推到了120帧/3D/4K/28fL,如此大的提升不单带来超乎想象的清晰度,更让数据量规模变得一场庞大异常。一部24帧/3D/2K的电影数据处理都是上千TB,《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需要处理的数据异常庞大,没有一台设备和软件可以做到以120帧来剪辑它,以至于拍摄组只能先导入60帧来做剪辑然后再对照输出120帧的版本。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拍摄过程中,每天都产生18TB左右的数据量,这对PC性能和存储绝对是一大挑战。而且处理这些数据往往伴随着巨大热量的产生,整个拍摄组非常重视空调降温系统。此外,每一次场景拍摄、实地拍摄之前都需要一到两天时间进行测试,这些反复实践产生的数据帮助剧组调整拍摄计划和设备状态。

阅读到演员体温的变化

完整120帧/3D/4K/28fL规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会给用户带来怎样的视觉体验呢?超清晰的画面让纤毫毕露成为现实,剧中演员从表情、眼神甚至毛孔的变化都能让观众一览无余,这也是李安导演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往低帧率拍摄手法,很难准确地表达演员眼神、肤色等细微的变化,并通过这些变化去了解、感受剧中情景的变化乃至角色内心的改变。

超清晰的画面让观众能够阅读每一个细节颠覆传统观影体验的同时,也要求拍摄过程中演员的表演、化妆、服饰、道具这些虚构的东西做得无瑕疵,才能达到电影艺术所要传达的效果。绝对到有些过分的真实,不允许粉底、假发边际等细节出现,以至于影片开始部分影像过度明亮清晰,让人有难以入戏的感觉。

但是在战争场面中,每个弹飞的弹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即使摄像机跟随移动出现抖动,演员湿润的眼眶、眼里的血丝、微微发红的鼻尖都能清楚地传递到观众眼前,并通过这些细节了解电影希望表达的情感。

真实到有些虚幻

李安导演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大胆后用全新拍摄技术,的确让整个电影工业领域乃至科技界都对其保持了高度矣注,但上映后市场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未一直唱多。欧美票房不尽如人意的同时,烂番茄新鲜度仅为43%。在李安所有导演作品中垫底,比《制造伍德斯托克》的47%还低。

排开关于剧本的讨论,单纯从观影体验上看,不少影视爱好者对《匕匕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提出“失去电影的质感”的质疑。极度清晰的画面以及高亮度情景,让电影和现实世界的距离感逐渐消失,面对清晰锐利的人物和场景,身临其境的同时,传统观影习惯让观众本能地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

极度真实的沉浸感让眼睛甚至身体产生了与画面的“触碰”感,这样的改变对习惯了24帧画面的用户有些不适,从24帧到120帧,李安大步地跨越T48帧、60帧这样的阶段,缺少适应时间和过程的观众,自然会产生“不真实”的感觉。

不得已的降规版本

极少有影院配备支持120帧/3D/4K规格的放映设备,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被制作成全规格、60帧/3D/2K版、120帧/2D/2K版、24帧/3D版、24帧/2D版,再加上Dobly Vision有两个120帧/2D2K不同亮度的版本等,至少有9个播放规格版本。李安导演亲自参与了每个规格的转档微调,这样巨大的工作量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篇5

在大制作商业片的制作团队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电影梦想建立在记录的基础上,存在于整个剧组之中。他们不是副导演、不是化妆、不是道具,他们隐藏在剧组之中,在剧组中没有现成的“名分”,他们是整个剧组中最特殊的一群人。而另一方面,他们却是电影剧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国际化的导演和知名演员的生活,那些胶片之外的,生活化的内容和情节。

在剧组中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坐在影院里的观众也想不到他们,但,当有一天这些电影被博物馆收录的时候,绝对少不了他们的纪录片作品。

他们也是导演,是“大片纪录片”的导演。

记录电影的过程其实不仅仅去窥视它的神秘,目睹一部大片的制作,你会对『复杂二字感触尤深。对于电影导演们来说,几乎就是一场噩梦。我相信这样说一点也不过分。噩梦的完结也许就是痛快的新生。

――甘露

穿过电影学院的四季厅,一个长发女子袅袅婷婷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外表纤弱的姑娘,却用迷彩的外衣把自己包裹起来。

她,是甘露。

初识甘露,只会认为是个美女。早就听说成都的女子外表秀美,并且非常能干,看来这点在甘露身上全都体现出来了。1997年开始,甘露与朋友一起创立缘起英雄纪录电影工作室,期间跟拍第五代著名导演张艺谋长达七年,而拍摄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纪录片《缘起》、《如花》也让甘露和她的工作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随后,甘露迎来了她事业的崭新篇章――吴宇森的《赤壁》也邀请甘露的工作室进行纪录片的拍摄工作。

从学生到独立纪录片导演,再到『大片的纪录片导演,这诸多角色转换中,甘露始终用她的目光关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记录着或电光火石或细水长流的故事,无论是百姓还是明星,无论是艺术还是商业,经历了多年的纪录片生涯之后,甘露依然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

甘露说和张艺谋、吴宇森导演合作,都感到他们身上有一种艺术家式的孩子气,而当记者面对这样一个比想象中瘦很多的声音温柔但是内心强悍的女子,也不由觉得,她的执着和经历,对于纪录片的敏感与热情,亦裹挟着由内而发的一份天真,并且在时间中愈发沉淀,成就了一曲天真与经验之歌。

《大众DV》:《赤壁》的纪录片现在进行如何?

甘露:还在做后期,片名我基本确定下来,叫《路有多远》。

《大众DV》:这部《赤壁》和之前拍摄的《缘起》、《如花》相比有何不同?

甘露:《赤壁》和《英雄》、《十面埋伏》完全是不同的个体,但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始终在关注“人”。其实我通常对电影的技术方面如画面、镜头不是特别关注,我反而会关注参与电影的人,关注他们的内心和想法。跟拍导演、日常拍摄还是一条不能放弃的主线,但这次会有一部分三国的故事背景和介绍涵盖在其中。

《大众DV》:拍摄《赤壁》纪录片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甘露:以前拍《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纪录片时,因为和张艺谋导演合作很久了,所以往往是在前期剧本筹备阶段就开始进入拍摄,但是《赤壁》这部电影和以前纪录片拍摄的不同在于这次真的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是开机时间一次次推迟,所以我们基本上是在开机前一个多月进入,而真正电影拍摄的过程将近九个多月。2007年4月开机,12月才关机,其实每个电影的拍摄过程都是挺艰难的,但是《赤壁》真的是遇到了比较多的状况。

可能在经历过几次这种电影拍摄之后,看事情的态度就会比较冷静了,就是说看待很多东西不会只看表面上了,更多的是看到人的想法和内心等等。拍《赤壁》时有一次墙突然塌了,有人受伤,还有一次是下暴雨,所有摄影组的人都在保护机器,每个人都特别无奈。工作中没有特别激动的情绪,可能也是因为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拍摄过程里有很多东西会让我默默感动,当然也有一些怀疑和反思,但是到最后对《赤壁》这个电影和剧组都会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

《大众DV》:与吴宇森在现场接触,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和想象中一样吗?

甘露:怎么说呢?我想这都是缘分吧。当时是张家振先生找我来拍《赤壁》的纪录片。在拍摄以前,我只见过吴宇森导演一次,所以在这次拍摄中才真正和吴导演接触。他本人跟他所拍的电影的感觉很不一样,他是一个很平和人,不是什么事情都张扬在脸上,好像天塌下来也能撑着,内心非常坚强。当年《英雄》的剧组是二百多人,而《赤壁》剧组一共有一千多人,单是司机就有二百多人。但是吴导对这些都非常清楚,拍摄中间有几天我生病没有去,恢复工作后有一天收工时,吴导看见我说,“怎么好几天没见到你,”我感到他平时不会说什么,但是心里在关心每一个人。

《大众DV》:拍了多少素材?

甘露:不是太多,大概一两百个小时。

《大众DV》:这次《赤壁》的纪录片发行有什么计划?

甘露:这个还在商议之中,应该会在电影上映之前推出,但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工作室做电影纪录片每年都是有选择的,我们会投入很大的经历去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希望这部纪录片是一部独立的作品而不是依附于电影本身的。《赤壁》要分上下两部上映,所以纪录片也有出两部的考虑,先推出一部,在第一部电影之前,第二部电影之前再推出第二部,并且在过程中关注第一部电影的发行情况。

《大众DV》:缘起英雄纪录片工作室的近况如何?

甘露:目前工作室主要是用广告和宣传片收入来供给纪录片的拍摄。近期做了《功夫之王》和《赤壁》两部电影的纪录片,接下来还有一部新片正在筹备之中,以前工作室长期拍摄的纪录片题材也还在继续拍摄,再有就是奥运方面的题材,但我希望能有新的视角来拍奥运的题材。

我们已经积攒了一些完整的素材,但我需要整合后成系列地呈现出来。我想先做好一件事情(电影的纪录片),然后再去想其他的事情。

电影这个群体很特殊,一部戏,几个月,一群人……从陌生到熟悉,朝夕相处,各司其职,彼此合作,之后各奔东西,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轨迹,也或者整装待发开始下一部电影的拍摄。所以这种重逢仿若梦境。

――甘露

记录电影《赤壁》的纪录片《路有多远》抓帧

电影对于外界的人而言,就只是一个传说。是有一些神秘,但也没那么传奇。现实生活的还原总是比电影还要奇妙而精彩。

――甘露

甘露小传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为北京缘起英雄纪录电影工作室艺术总监,纪录片导演。用七年时间跟随张艺谋,记录下《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的拍摄全过程,制作了中国国内第一部独立于电影之外发行的电影纪录片《缘起》,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认同,已被国际众多著名电影学院及大学相关电影专业收藏为专业教材。

篇6

前期准备

因为皖南宏村的建筑风格是从明代开始的,但我们租借来的服装却是以汉为主,所以为了不产生明显的历史错误,我们就没有在片子中明说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具体哪个朝代,而是用了万能的“很久很久以前”来概括。我这并不是要说我们耍了小聪明,而是想说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并不仅仅是在分镜脚本的创作上,对于历史资料的查阅也是相当不足的。幸好有吴中杰同学,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服装文化还是略知一二的,在他的指点之下,《绾青丝》这部微电影的表演方面才显得没那么蹩脚。不仅如此,在台词方面的准备也有很多欠缺,一开始我所预想的剧本中没有台词,可是后来才发现必要的对白还是得有的,于是我们在拍摄当中想了许多台词甚至后期配音的时候还在加台词,导致有些地方画面和声音搭配不上。最后一点就是分镜头脚本的编写,没有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画出来真的给拍摄增加了许多困难。

拍摄过程

去年我也参加了这次的活动,觉得今年的这次拍摄比去年闲适一些。因为连下了三天的大雨。所以前三天我们都是在拍摄一些以室内为主的镜头,因此最后两天真的是很赶,连续两天凌晨四点起,晚上太阳落山了还在拍摄,甚至是中午十二点也在拍摄。因为正午阳光很强烈,所以我们根本看不见取景屏,这也变相地增加了拍摄难度。可是就算是这样赶,我们也没能在五天期限内拍完,回到南京还拍了两天半。拍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个镜头造的烟雾真的增加了画面的美感。而多次使用摇臂和滑轨也让镜头更加丰富。

后期剪辑

因为害怕故事说不清楚,郑溯老师说不能为了时长规定而减去必要的镜头。于是便有了这部18分钟的《绾青丝》。因为片长比较长再加上花了两天半拍摄,真正剪辑的时间就三天,时间依旧是很赶……不过从前期准备就在赶,拍摄也在赶,所以剪辑的这几天不赶倒觉得不自在了。因为现场没有录同期声,所以全部靠后期配台词,画外音还有模拟环境音,发现效果不如同期声真实,下次拍摄不管用不用同期声都是一定要录的。我们的片名《绾青丝》来自于片子的插曲,也叫《绾青丝》,一开始我们准备让女主角重新翻唱这首歌,但可惜没找到伴奏,而且我们大家都不太会做音乐,所以只能用原唱做插曲。而片尾曲一开始使用的是重新填词的《爱久见人心》,但可惜的是录的效果不太好,所以我们决定再录一遍,改成了重新填词版的《蜀绣》。

篇7

3年前,笔者曾经探班过在印度拍摄的一部中国电影。因为同为合拍片,笔者特别留意了宝莱坞工作人员在拍摄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制作细节。可以说,在短短一周时间里,身处印度乡村的拍摄现场,笔者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宝莱坞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制作特色。

说起拍电影的阵势,宝莱坞还真是一点都不输好莱坞。从拍摄计划到每日拍摄通告,再到制片部门的执行流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在拍摄现场吃“盒饭”的经历。那天,摄制组为大家安排了午餐。去了才发现,午餐区域竟在一个巨大的粉色帐篷里,桌椅板凳排列得整整齐齐,桌上铺着白桌布,摆着陶瓷碗碟和不锈钢刀叉。当天准备的是自助餐,菜点种类不同,荤素搭配得当,还有专人收拾碗碟,所有剧组工作人员都可以舒服惬意地坐下来好好放松一番。

这样的场面如果在好莱坞及国际合拍片现场看到确乎很平常,可当它出现在印度拍戏现场时,笔者还是不禁心生感慨。虽说吃饭是件小事,但任何小事都可以以小见大。这个在大多数国人印象里虽然文化璀璨,但生活贫穷落后、环境脏乱差的国家,工作人员竟然能在电影拍摄现场如此认真、规矩、整洁地安排就餐环境,可见印度对电影制作行业以及印度电影人对自身职业的尊重及爱惜。而且宝莱坞摄制组一般都有规定的休息日及工作时间,如果拍摄时间延L还有超时工资。

篇8

目前。在我国,数字类影视节目(包括电影、电视剧、音像节目等)的备案与审批等相关工作和相关法规条例,主要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负责起草颁布和实施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要负责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审批工惟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要负责音像节目的审批工作。这其中相关法规条例主要有:《电影管理条例》、《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音像制品内容审查办法》等。

本期特别策划,将通过介绍几部成功影片的拍摄、发行、推广情况,专家访谈以及导读相关法规条例关键点的形式,以期帮助那些有志于拍摄高清数字影视节目的影像工作者,让他们大致了解制作和发行剧情类数字影视节目的要点和过程。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现代喜剧,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阵的“石头热”。之前不被人所熟知的导演宁浩其实之前就被《DV@时代》报道过,《绿草地》和《香火》都是当时不错的数字作品。而从《绿草地》开始就和宁浩合作的《疯狂的石头》摄影师杜杰近日又在昆明参与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残疾人轮椅击剑题材励志电影《轮椅上的奇迹》,这部由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昆明海边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北京福泽宝润影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影片将预计用一年的拍摄时间讲述5个各怀心事的轮椅击剑队桀骜少年在许教练的带领下创造奇迹的故事,影片女主角由央视六套节目主持人经纬本色出演。这部电影DVCC创作基金再次给予支持,提供了SONY Z1C高清摄影机辅助拍摄。在拍摄的间隙,我们也见到了年轻的摄影师杜杰,通过交谈得知原来《疯狂的石头》其中部分镜头竟是由SONYFX1E HDV摄像机拍摄的!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杜杰除了担任摄影指导本身的工作之外,还在特技设计等环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整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作为摄影师的杜杰非常注重摄影手法的运用,尤其是对于镜头表现力的运用更是重点。在此基础上,摄影师发挥了比以往更多的能动性以为帮助导演更好的展现影片的画面,例如,一些机位的架设地点、距离等方面都给了不少建议。影片拍摄的最初阶段,即有了创新视觉风格的设想,而焦点也全不集中在如何实施上面。真正的拍摄过程中,他始终认为灯光等细节对于塑造气氛的效果非常重要。

影片中有不少特技场面,杜杰认为,评价一位好的特技导演,往往没有定律,其自身素质带来的临场性可能是最重要的。影片《疯狂的石头》的拍摄过程中,包括导演,摄影师等在内的大部分剧组人员,都会主动从现场寻找一些好的感觉,“想到的就努力完成”是这部电影能够成功的关键。

《DV@时代》《疯狂的石头》主要采用哪个型号的高清摄像机拍摄?

杜杰 SONY的F900。其实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电影这在国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国内似乎这方面尝试的不是很多,最多是一些电视电影。而商业电影,我想以后高清拍摄也没有什么问题的。《疯狂的石头》就是一个典范。

《DV@时代》其中有哪些镜头是用索尼的HDV摄像机拍摄的7当时为什么考虑到用HDV拍摄呢?牡那台FX1E是朋友的机器,因为我之前也有试用过那台机器,觉得还是不错的,于是拍摄《疯狂的石头》的时候就和导演商量把那台机器带上了。一开始只是想作为一个记录和补充,后来在现场我们更多的是想拿它做实验,去拍了一些运动镜头,比如那些追逐镜头,当然,我们是两台机器同时都在拍,最后看效果决定取舍。事实证明,有很多镜头还是HDV拍摄的效果更好,或者说更合适。

《DV@时代》在拍摄《疯狂的石头》之前,用HDV拍过别的片子吗?

杜 没有,只是试用而已,因为我平时也喜欢拿着相机什么的随便拍拍,所以新机器出来后我都喜欢试拿着去拍一些东西,看看效果,我喜欢尝试不同的技术。

《DV@时代》你如何评价这台HDV,对比它和之前的PDl 90P等DV又是如何?

杜 很早之前就接触过190和180等DV摄像机,那时候已经觉得很是惊喜,因为数码拍摄可以让我们降低成本,并且质量也有相应的保证。后来HDV问世之后,我非常的高兴。因为作为摄影师来说,我很愿意看到新技术,尝试新技术,这样给我们的拍摄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我相信导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也一定是愿意去尝试的。HDV比起DV来首先肯定是画质的一次飞跃,我在高清监视器上看拍摄效果时觉得那绝对是可以媲美胶片的,虽然某些细节上还有欠缺,但是我真是觉得已经到了同一水平线了。

《DV@时代》从《疯狂的石头》成片来看,故事非常国际化,镜头的视角,构图都很独特,剪辑的手法也很具现代感。但是我们注意到灯光造型并不像外国大片那么“唯美”,而是模拟生活中真实的光效,请问为何这样做灯光设计?这种灯光造型风格和摄影有冲突吗?

杜 其实这和导演的立意有关系,虽然这个片子是属于有点夸张的片子,但是我们并不想把灯光也搞的那么夸张,所以很多灯光还是采用自然光和模拟光效,争取还原给观众一个最真实的故事环境。当然,这和我们的摄影并没有冲突,我想,好的电影应该是让你在看的时候忘记一切的。

《DV@时代》《疯狂的石头》后期是用苹果的FCP剪辑的吗?小高清和大高清的素材剪辑在一起顺利吗?请您评价一下成片中两种机器拍摄画质的区别?

杜 是的。至于小高清和大高清的素材剪辑在一起是否顺利,我相信大家也都看过片子了,没有任何有冲突或者不协调的地方,所以说是顺利的。画质的区别应该来说也不是很大,我刚才说了,HDV在拍摄中只是作为运动镜头和某些细节镜头的拍摄,剪的时候也都是和大高清拍摄的镜头混剪在一起的,所以区别真的不是很大,因为可能前一秒还是大高清,后一秒已经是HDV拍摄的了,这种镜头的变幻一般肉眼我想也很难分辨,这也是剪辑上的技巧。

《DV@时代》这次新片《轮椅上的奇迹》拍摄中,HDV使用的比例有多大?与《疯狂的石头》相比,在小高清的使用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杜 作为摄影师来说我还在不断的尝试中,这次的新片也是用大高清进行拍摄,所以HDV还是一种补充。因为是一个体育题材的电影,在很多的运动镜头的拍摄中我们会去采用HDV拍摄。所以与相比,在HDV的使用方式上基本是一样的,但是使用了SONY专业版本的Z1C,使用比例会稍微高一些。

篇9

【关键词】微电影 多媒体技术 大学生自我修养

微电影(micro film),顾名思义即为小型电影,是指可以在多种多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的、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完的,同时又拥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系统制作体系的视频短片。2011年8月份《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发文称,当今的社会乃是“微博,微小说…微元素盛行的时代”,而在这一微元素盛行的时代之中,“微电影来势汹汹”。[1]而如今的网络社会也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所报道的那样发展迅猛。

我们在2013年3月14日从搜库(soku)中输入2013年微电影,就可以得到6492个搜索结果,而排名靠前的微电影《把乐带回家2013》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3597.5万次的点播量。而且现在这种动辄千万次甚至上亿次点击量奇迹仍在不断上映或刷新。而根据优酷的中国网络视频指数报告中对于某网络热播电视剧的研究,通过网络去观看该视频的观众以19至30岁的年轻人为主比例达63%,而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观众为60%。[2]

这已充分说明了通过网络去观看微电影,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娱乐生活方式。而由于微电影制作成本低,门槛不高的特点,使其制作技术非常容易被当今的大学生所掌握,在大多数高校开设有类似摄像和后期制作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利用学校的器材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并在其制作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经验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通过学习拍摄微电影的技术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拍摄微电影必需掌握摄影、摄像技术以及会使用后期制作过程中所需要各种软件,这势必会提高学生们的摄影摄像以及对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能力。[3]

首先,摄影摄像技术中需要掌握的构图,取景,用光,机位设置,以及运动镜头的拍摄等等知识,还要掌握各种摄像器材如摄像机、三脚架、三脚架滑轮底座、反光板,外置LED摄像灯,扣蓝布甚至斯坦尼康和摇臂等的使用。

其次,在后期制作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下软件:1,处理静态图片的Adobe Photoshop软件;2,进行后期录音编辑的Adobe Audition软件;3,进行主要视频剪辑的EDIUS或Adobe Premiere软件;4,进行视频特效制作的Adobe After Effect软件;5,进行3D动画制作以及3D电影特效的Maya软件等。

最后,微电影中后期音乐的选择,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因此可以说如果学生能够去尝试制作微电影,其运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将会得到极大地提高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

2.通过准备微电影的剧本以及情节设计来提高学生们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要拍摄一部好的微电影,首先需要一优秀的剧本。考虑到微电影的制作周期往往是在一周之内,而电影时长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这就要求视频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并且将一个故事叙述完整。这就需要创作人员有很强的创作性思维能力。而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分布在16至24周岁之间,正是人生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时段,他们往往充满热情乐于体验,敢于尝试。在我们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热情往往超出了我们的预计,而且由于微电影的受众也是以他们同年龄的年轻人为主,他们的创意通常更能贴近生活,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而通过创作微剧本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力,可以锻炼他们对于剧本语言的提炼增强其文学艺术修养。

3.通过实际的拍摄过程来提高学生们的行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领导策划能力

第一,拍摄微电影可以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知难而进的坚韧品质。拍摄微电影是学生们在大学里的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由于学生缺乏制作经验,在拍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非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他们团结合作,遇到事情能做到更好的随机应变,锲而不舍,将自身创作冲动转化为行动最终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第二,拍摄微电影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现在大学里的学生通常缺乏合作精神,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或局限在某一个小团体里。而由于拍摄微电影所需要的技术要求比较全面,而人员要求也比较多,所以参与创作的学生必须要通力合作,发挥各自所长,肯于接纳队友的观点与意见。而最终的拍摄成果也会让其看到合作之重要,体会到合作的效率和乐趣。

第三,拍摄过程来提高学生们的领导策划能力,既然完成拍摄任务需要一个团队,那团队中就不可缺少的需要一个人来承担领导和拍摄前期的策划任务。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强的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领导力。尤其是前期的策划能力往往是决定一个微电影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有些学生空有创作热情缺乏对现实社会的了解,策划出来的剧本超出其能力范围或严重偏离现实,这样的微电影往往只会无疾而终,无法完成。

4.通过微电影的内容传播大学生自己的思想和信念从而引起进一步的相互交流

由于微电影的平台比较开放,学生们只需要在各视频门户网站中上传视频就可以达到让网民观看并评价的目的并可以通过微博@自己的社交圈中的好友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推广。而web2.0的互动性,又会让学生很快的收到来自网络的评论,让其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即达到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目的又能得到来自网络的回馈。

5.通过各种竞赛来开拓眼界,锻炼自己的演讲以及应变能力

当前的校园内充满了各种竞赛,而关于微电影制作的竞赛主要有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浙江省大学生竞赛委员会主办的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还有一些商业媒体所推出的各式比赛比如新浪的微视频大赛,和搜狐娱乐“无微不至”微电影大赛等等。而类似的比赛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多了起来。而通过参加这些竞赛可以让学生在相对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与人进行交流互动,并通过复赛答辩来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和口才。

而作为大学教师则需要通过各种课程辅导以及竞赛指导,引导学生们更多的表现和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传达生命的正能量,而避免其在作品中不加节制的表达某些生活中消极元素。总之,微电影已经和微博一样成为我们这个“微时代”的一个烙印,而如何运用微电影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作力,想象力以及培养其综合能力引导其成为我们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工具,已经成为当前我们高校工作者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2.05.

[2]优酷网.2003年1月中国网络视频指数报告[EB/OL].2013.01.

[3]鲁丽彬.探索微电影制作对高职大学生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应用技术.2012(07):191.

[4]闫硕硕,马文彬.由微电影的特征谈其对大学生的自我塑造[J].电影文学.2012(17):156.

作者简介:

韩燕芳(1992-),女,本科,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

篇10

这让卡隆印象深刻,决定启用桑德拉。回想拍摄过程,卡隆说:“她非常勇敢,对于艰难的拍摄过程毫不畏惧。这部电影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重生’,桑德拉用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很好地理解了这个主题,也将这种理解注入这个角色中。”

2010年,桑德拉凭借2009年的电影《弱点》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在那之前她已经很久没有得到业界权威的认可了――虽然人人都喜欢她,但人人都说她在拍烂片。她让人印象最深的仍然是1994年的《生死时速》和1995年的《二见钟情》。虽然2010年她也同样因为《关于史蒂夫的一切》拿了金酸莓,但那又怎样,只是让桑德拉更火一点罢了。

但好景不长,就在拿到奥斯卡之后的两个月里,桑德拉当时的丈夫杰西・詹姆斯被爆出和多名女子有染,差不多同一时间,没有孩子的两人领养了一名男婴。不久之后,桑德拉宣布离婚,独自抚养孩子。

然后她又消失了,除了2011年的《特别响,非常近》之外,没人知道这几年她在做什么。直到今年,先是一部喜剧《辣手警花》宣布了她的回归,但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用“邻家女孩”、“傻大姐”、“谐星”当标签的女演员正在经历质的蜕变,然后我们迎来了《地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