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球化”(globalization)作为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在当代世界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得十分突出。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全球化”则是一个异质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全球化”意味着开放化与多元化,这些给世界教育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就是国际化,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具有法制保障意义的学位制度开始正式建立。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端专门人才的教育。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研究生教育的独立性日趋明显,研究生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研究也逐渐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1]本文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分析了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异同点,探寻我国研究生教育目前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多元文化理论”的演进与比较教育学
“文化多元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 M. Kallen)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一书中提出的。20世纪以来,经过同化论、整合论和文化多元理论的流变发展,“多元文化理论”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实施文化多元教育的理论基点。作为多元文化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同化论”(Assimilation theory)是一种具有种族主义特征的文化哲学,而“整合论”(Integration theory)则是一种“文化拼盘”。“多元文化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则是跨文化的交流与研究。“整体主义”立场和对话精神是跨文化研究的最大特征。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是要减少异质文化间的偏见与误读。“多元文化是比较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视阈,比较教育学对教育进行跨文化的整合与研究,能够尊重异质文化间的差异性,以探索其中具有普适性的教育规律。”[2]“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就是以尊重异质文化为基点,在各种文化群体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异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所实施的共同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相比,“跨文化教育”(Cross- cultural education)则具有更广泛的内涵,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就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包括不同国家、种族与宗教间的教育,以及不同地域、性别等社会群体间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教育国际化的不同模式。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是要与“文化他者”(Culture otherness)进行有效对话,最终指向的是超越“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 nature),真正达到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以促进世界各民族国家教育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是建构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理论支点。比较教育就是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探讨教育的普适性发展规律,推动民族国家与世界教育改革与整合发展。比较教育发展之初,其研究视阈主要集中在民族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上,随后发展为对民族国家教育的民族特性及其教育制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逐渐开始关注教育的异质文化差异性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的两个参数是教育和文化,跨文化比较是比较教育学的主要学科视野。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是借鉴他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经验,以解决民族国家的主要教育问题,从而保障教育的整体和谐发展。剖析不同民族国家的社会语境,可以给异质文化间教育的规定性发展作出重要判断,更好地促进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学术文化交流。比较教育学以跨文化视阈研究和探索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跨学科方法进行教育的多维研究。比较教育以全球性视野对国际教育及教育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整体性分析,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教育改革之中。
二、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理论生成的基本途径。研究生教育的跨文化比较,就是通过研究不同民族国家间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状况,以探索适合本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准确路径。“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是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本规则。
(一)比较教育: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规约与超越
“文化性”(Cultural nature)是比较教育学与生俱来的内在秉性。任何教育理论成果都是特定语境下文化生活需要的产物,代表着其所处语境中的文化传统。教育学的民族性内在地包含于教育学的文化特性之中,因为任何民族的教育活动都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深受其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制度既有共识性,又蕴含着异质文化间的差异性,这些彰显出各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等对本民族教育发展的规约作用。“教育学所具有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文化性与民族性等方面,文化则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野,比较教育的根本所在就是深入教育所处的文化历史传统中进行比较,比较教育学因而具有了与异质文化交融互补的个性特点。”[3]比较教育研究中存在着“文化屏障”(Cultural barriers)和“文化殖民问题”(Cultural colonization problem)。其中异质文化间的个体由于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文化交流阻碍就是“文化屏障”。比较教育研究中还存在着“文化殖民问题”。“文化性”作为教育内在本质,意味着“文化霸权”存在于教育的生存空间之中,而“文化殖民性”则会直接影响着比较教育学者的言说方式。比较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异质文化间进行对话和交流融通的过程,比较教育研究就是以文化作为基点,同时以间性哲学理念为理论基础所进行的教育比较研究。因此,比较教育研究应学习借鉴世界上他国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努力创建本土化的教育研究模式。比较教育研究应注重跨文化理解,并在尊重异质文化间教育独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适性规律。
(二)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
世界现代研究生教育初生于19世纪上半叶,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都十分缓慢。但是在“二战”后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各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都是在一定理念的指导下展开的。研究生教育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理念与实践对世界其他国家也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文化学者和教育家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在19世纪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学术自由以及教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念,促使现代高等教育把教学与科研相互统一起来,并最终催生了世界现代研究生教育。”[4]“洪堡教育理念”(Humboldt education concept)也因此成为现代世界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雏形。从此后世界各民族国家都以此为导引,努力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区间,研究生教育理念内涵也日趋丰富起来,“教科研相统一”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而“大学理念”(University idea)则是英国教育家约翰?纽曼(John H. Newman)在《大学的理想》中最先提出的,先进的“大学理念”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英国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渗透着传统精英式的教育理念。而且英国研究生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寻求变革与创新发展机遇。为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英国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学位制度。在寻求变革与发展的同时,英国研究生教育同时还非常重视整体教育质量,始终保持着传统“精英式教育理念”(The concept of elite education)的内核。而在美国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则是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教育阶段,应让研究生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重视智力发展与所学知识的紧密结合,以此培养受教育者的整体创新探索能力。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此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理念的主要理论基础,“创新精神”从而推动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长足发展,并贯穿在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开设必要的学习课程,进行‘教学式’(Teaching style)的培养,这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之一。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开设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和相关的跨学科课程,把科研活动与课程学习相互结合,以此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从而来适应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现实需求。把社会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体制之中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之处,这些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中科研经费的分配机制和淘汰制度的确立。”[5]科研与课程结合的‘教学式’培养,并且引入社会竞争机制和淘汰制度,这些都使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创新发展。
对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的演进历程加以审视,可以看出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各具特色,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特色。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也具有一定的互补同在性和交融共通性。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培养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都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世界各民族国家只有明确和理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才能使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三)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差异与交融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契需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降,我国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逐步确立了研究生学位与教育制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僵化,培养单位自主办学的调控力度不够。我国研究生教育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调节机制,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国际化程度偏低,研究生培养各方面条件也亟需完善和提高。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区位差距十分明显,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相互契合程度不够。在当代“全球化本土化”(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努力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改革和全方位的提升,争取改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薄弱的现实局面。
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实践。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看,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交融同在性。德国的“洪堡教育理念”十分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英国研究生教育中的“精英式教育理念”也是以科研为教育核心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同样是以科研为核心来展开的。与此同时,世界研究生教育共同的永恒主题则是十分注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德国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和高层次人才,而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竞争机制和淘汰制度本身就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研究生‘精英式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美国精神’(The American spirit)的研究生创新理念在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独树一帜。”[6]德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改革以及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等成功个案,无不是研究生创新理念的实践表现,这些理念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具有极高的学习与借鉴价值。作为高等教育欠发达的国家,我国应当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应进一步建构“本土化”的教育理念,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质和发展策略。“放眼全球,立足本土”,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提升教育质量的逻辑起点。
三、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发展策略
“全球化”进程在当代社会不断推进。“全球化”作为综合性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空间与时间的转变,是各种过程的整体复合。“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文化全球化”又会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当代社会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必然会给世界教育带来新的际遇与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应该抓住教育发展的全球性机遇,努力改革创新,真正建构起属于“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的建构,首先要确立以“培养和强化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教育与科技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科学研究应当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也主要是以科研为核心进行的。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在提高课程学习有效性的基础上,强化受教育者整体科研能力的培养。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确立以科研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主导理念。我国研究生教育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提高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以创新谋求更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膨胀和扩大,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当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教育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应当继续坚持精英型的教育范式。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世界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中,还应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具有文化的先进性与多样性特质,在当代社会承担着时代创新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多极化发展态势。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胸怀,同时也要考虑到适合本国国情和“本土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以保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一种职能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目前中国式研究生院还缺乏创新理念。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当努力追求教育上的创新和创新中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选择确立适合“本土化”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念;中职生物;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职教育发生了诸多变化,现代教育理念已成为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条件。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现代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改进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中职教育作为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整体教学效益。
一、当前我国中职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中职学生多数来源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初中生,在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而生物学作为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很多学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都不了解。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待生物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明显不足,部分学生甚至经常找各种借口出现无故旷课、逃课现象。
2.生物教学的特色性不明显
目前,中职生物教学主要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很多中职学校受办学规模、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实验器材、设施设备、场地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学生不仅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而且在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上也明显不足。中职生物教师师资力量偏弱,生物教学缺乏鲜明的特色,学生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3.生物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中职生物课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师生间的关系定位不明确,课堂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轻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师生间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
二、现代教育理念下改进中职生物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1.要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教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的作用与定位,根据教育发展的行业形势需要,用现代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改变教学理念,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丰富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式,切实发挥好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启发作用。三是在教材教程安排上,要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做到自选教材与校内自编教材相结合,根据中职教育发展最新趋势和市场需求,剔除其中陈旧过时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四是教师要注重情感教学,教师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心理、思想、行为、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动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生物教学方式
一是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是把认知、理解、巩固、运用等几个教学环节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现代教育方法则是引导学生将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组合。通过心理学知识得知,学习中如果运用感官器官越多,发挥的作用越大,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就越深刻。二是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生物学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自然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运用幻灯片、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增强课堂授课的效果。三是引导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涉及一些抽象、动态、微小的人体组织细胞等知识,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基础知识、理解思维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学习这些知识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将抽象内容简单化、形象化,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当前比较流行的中职生物教学方式主要有探究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入式教学法和设置情境式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在于,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分析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追求高效率的过程,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将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综合灵活运用,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良好个性的发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注重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以课堂教学为纽带,建立新型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共同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的动态,与学生交朋友,认真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用教师个人魅力和真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生物教学在中职自然科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职生物教师应顺应中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改变教育理念,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从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篇3
[关键词]赏识教育职业学校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乔君然(1963-),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分院学生处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生学生教育与管理。(河北衡水053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8-02
赏识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是一种正向关注、积极引导、不轻言放弃、相信成功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激发人的潜能、激励人自信的教育方式,是能让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快乐成长的教育方式。从目前情况看,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的状况。如何改进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对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已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并掌握赏识教育这一重要理论,将之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职业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赏识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是对人对事都往积极方面考虑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欣赏的心态与姿态。赏识教育就是在这种心态和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爱与尊重是赏识教育的前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尊重与爱是受教育者的需要,也是教育者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者真诚的尊重与爱,能唤起施教对象的尊重与爱,能点燃受教育者的希望。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施教者与受教者共同感悟觉醒的生命,共同享受舒展的生命状态,从而让教学双方共同成长,共同快乐。
2.肯定是赏识教育的表现形式。赏识就是给予施教对象比较高的肯定。教育者有无赏识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能否成功。“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表扬会使“好”学生们变得越来越好;歧视、讽刺、挖苦、抱怨会使“差”学生变得越来越差。歧视、讽刺、挖苦、抱怨是赏识教育的大敌,是导致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3.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教育者(父母、老师)是不能选择学生的,教育者对待学生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命运。正确的学生观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教育者能否掌握和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决定着赏识教育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方法与手段,尽力做到因材施教。
二、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赏识教育通常是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从理论上看是有充分依据的,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特别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1.赏识教育从理论上说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首先,职业教育应该是适应现实需要的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由于在中学阶段,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学生思想受到禁锢、个性受到压抑,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对此补救工作,职业教育应该有发挥的空间。其次,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即使是中学老师眼中的差生,也绝不是一无是处,也有他们的闪光点。赏识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长处,通过赏识教育,扬长避短或以长补短,这既能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赏识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从现实经验中总结而来。几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主要是为基层工厂、农村服务。事实上,这一群体已经组成了我国劳动产业大军,他们的素质反映着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目前情况看,近几年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未能进入高中或高校的学生,这些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其次,行为偏差明显。学生在文明礼貌、组织纪律、社会公德等方面存有一定的缺陷。再次,主体意识错位。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权利选择学生,但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赏识教育这一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爱,帮助他们积极向上,快乐舒展,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向着健康与成功迈进。通过近些年的职业教育的成功案例,我们看到,已经有很多差生,被培养成了有一技之长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三、赏识教育的实施与运用
1.坚持正确的学生观。面对一群有朝气、有活力但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作为教育者,必须树立人人有才,人人能成才的观念;要相信学生有转变的可能,有成功的可能。职业学校的学生好比受过伤的小鸟,需要老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付出加倍的努力;需要教师用爱心启发爱心、用希望点燃希望,用快乐感染快乐。帮助学生用真情实感来体悟自己周围的人间真情与社会责任,从而变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了解与研究学生是进行赏识教育的关键。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学习成绩之外的方面可能不错。学生真正进入社会后,学习成绩仅仅是竞争的一个方面,一个人的人品、为人处世的能力、谋生的技能、兴趣特长等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不仅要看课堂上,还要多看看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品质,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全方位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其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提升他们未来进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3.日常教学活动是赏识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日常的教学活动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教学活动,所以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作为任课老师,要学会抓住主阵地,使学生学有所得。
第一,纠正学生厌学情绪,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职业学校教师的第一要务。渴望得到知识、学到技能本来是人们很小时就有的愿望,但这愿望在中学时代因为屡遭挫败,屡受打击而慢慢丧失。为此,教师帮助学生恢复教育最初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不良的听课习惯,一节课很难始终专注于学习,因此任课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不要过多,要做到少而精,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是关键。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用赞许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之后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第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了解与尊重,能使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需要联系起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总之,为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应在“赏”字上下工夫,通过“赏学生”,传授给学生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通过“赏学生”培养学生自信、传递希望、增添快乐。
4.班主任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第一,班主任要对学生表示尊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虽差,但有的手工好,有的体育好,有的绘画好,有的打字快;有的虽看不出什么特长,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教师应多参与学生活动,虚心向学生学习,学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差生身上真善美的东西、有灵性的东西。要知道无论多么差的学生都有向上的渴望,哪怕这种上进之心维持的时间有时并不长,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抓住学生哪怕是瞬间的闪光点进行适时鼓励,将这瞬间无限延长。第二,班主任还要学会宽容,学会克制。允许学生犯错误,学会宽容善待,要教会学生学会反思。第三,班级管理要民主化,学生的正确意见应得到尊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第四,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在这里,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把学生的点滴成绩及时汇报给家长,以免家长以旧有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同时,班主任也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传达给家长,以助于实现家长、教师教育方式的一致性,共同促进孩子进步。
5.赏识教育要注意科学性。第一,赏识教育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赏识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第二,赏识教育要求教师有耐心,能持之以恒。我们不少教师对困难生的教育一开始还蛮有热情,又是表扬又是帮助。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学生的能力,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第三,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度,更不能滥用。赏识要在正确客观地分析之后,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表扬、鼓励。并且,赏识不能过度,需要因人的性格不同而适当操作。第四,赏识要与批评相结合。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也有批评,赏识教育不否认批评、惩罚。批评可以,但批评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生在某种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赏识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学生仍然是好的学生,犯了错不要紧(或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我相信你能改,我依然对你充满期待。
6.赏识教育要讲究艺术性。第一,语言上的艺术性。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多用肯定与表扬的语言,诸如“你做得很好”“下次一定会更好”“要是再注意某些细节问题,就会做得更好了”等语言,虽简单,但效果却很好。第二,行动上的艺术性。赏识教育仅仅停留在语言上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行动让学生感受到。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学习、讨论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肯定学生的观点,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适时点拨,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重视与肯定,在老师的点拨中得到进步和提升,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体态语言上的艺术性。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语言的作用反而显得乏力,比如,当学生成功了一件事时,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满意的微笑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当学生遇到痛苦或烦恼时,老师用手拍学生的肩膀、抚摸学生额头就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安慰,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综上所述,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可以鼓舞人的勇气,激发人的自信;赏识的语言和行动如温暖的阳光,能融解人心中的冰山,给人注入无穷的力量;赏识可以鼓舞人的勇气,激发学生的自信,能让学生身体内所蕴藏的潜能得到巨大的发挥。虽然修复与提升学生心灵的过程复杂而又艰难,教师要做的工作也很多,有时还会出现反复,但只要教师能坚持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并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同时,教师自己的心灵也会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感受愉悦,获得启迪,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早教 中国 西方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怀着对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一出生便能有最好的照顾,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各种早教机构在这样的环境下便应运而生了,每家都打出不同的教育口号来吸引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家长不惜花重金将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便开始接受早教的熏陶,家长对早教越来越多重视,特别是中国的家长对早教更是痴迷无比,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上了早教便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然,早教不仅出现在中国,在西方也有种种早教机构,但中西方早教机构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都大相径庭,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想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下中西方早教机构的一些区别。
一.早教教育理念不同
从源头上讲,教育理念,即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民主理念,人道理念,经营理念等思维抽象概念,而这种理念又出自于中古方根深蒂固的文化起源。中国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要注重“个性”等理念的同时,还应该从更高的角度,以更宽阔的眼光来研究,即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应当具有特色,即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应当具有个性,即中华民族的个性,也就是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教机构中更注重知识的获取,早教老师通过各种教具来教授小孩子知识,比如认字、数学、音乐感知等等。西方的教育理念大多注重人的发展,注重独立和人格的发展。所在在西方很多的早教机构他们更注重孩子自由发挥和能力的训练。同时,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向来是多元的、多样的。正因为具有多元化、多样性,才有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正因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并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不断交融互补、取长补短,才使得世界文化不断共同向前发展。
二.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维,认识方式和风格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民族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中国的早教形式通常是在课堂或活动中,老师指导或发挥主动性的情况较多,比如老师在上一堂音乐课,老师一般弹唱频率较多,孩子通常在下面听得较多,老师与小孩的互动较少。在西方的早教机构中刚好是相反的情况,整堂课基本上是孩子们做着主角,老师则只是在一旁起指导辅助的作用。
三.教育内容截然不同
篇5
关键词:中西儿童;美术教育;教育观
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教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差异,文章主要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中西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
1.不同的教育理念
西方采取了“自治式教育观”,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个性,相信儿童的能力,因材施教,促使儿童发挥创造能力,让儿童通过美术创作表达思想和情感。西方家庭和学校都注重培养儿童的管理能力,尊重他们的思想见解,给他们充分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但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自由不是无限的,其提倡在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启发和引导下,让儿童依据接触的世界探索人生,独立完成创作,培养自身的兴趣,促进心智的发展,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提升责任感,加强与社会和自然的接触。中国儿童美术教育重视技术和结构,主要采取的是“授受式教育”。其教育以书本为主,注重教师教、儿童学的授课方式。儿童主要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儿童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创作的相似度为主。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常常为课堂教学或者补习班培训,儿童缺少对事物本质和原型的观察,所以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弱,但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2.不同的教育方式
西方美术教育是个性式教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培养,实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因此,在西方美术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从发展儿童的个性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内在潜质开发,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中国教育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培养儿童的美术技能和知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模仿的教学方式,以命题的方式让儿童进行美术创作。此外,以往的儿童美术教学以传授儿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使儿童对中国美术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认识,也了解了中国美术的历史文化,但对儿童个性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已提出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旨在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但美术教学目前仍然以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个性培养不足。
3.不同的培养方式
西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但主要采取通才式培养方式。由于西方高等教育较为普及,学生毕业后能够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职业。面对较低的就业压力,各方面教育力量在实施时能够积极配合,给儿童美术教育提供较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中国教育衡量学校的标准主要是升学率。教育资源的限制导致学校的等级不同,成绩优异者才能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因此,我国教育主要是英才式教育,注重培养精英人才。在英才教育观下,儿童美术教育具有功利性,其主要为升学服务,儿童主要学习考试涉及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英才式教育观能够培养出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促进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4.不同学习期望下的教育观
西方教育注重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基础培训,常使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让儿童多参与、多讨论、多观察,在有效的接受范围内促进身心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期望促进他们的发展,使儿童对美术产生乐学的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学习美术,并进行美术创作。儿童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密切接触,扩展知识范围,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提倡苦读式教学观,儿童从小开始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希望,被寄予能够成才的厚望。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传统下,儿童选择或被选择了苦读的学习方式。中国美术教育不太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或培养学生能力,而注重让学生模仿创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但能够促进儿童专业技能的发展。
二、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分析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差异是由文化差异和教育基础差异引起的,不同的历史传承造就了不同的教育观。中西方不同的教育观又形成了儿童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要从家长和教师入手,因为他们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影响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观受到教育思想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反过来教育观又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儿童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在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影响下,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各有利弊。首先,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导致儿童在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传承上处于弱势;中国美术教育理念注重对儿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儿童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激发了儿童的爱国热情,但儿童的个性发展培育不足。其次,西方家庭和学校培养儿童自由发展,优点是能促进儿童自由探索,缺点是容易引起儿童放任自流,不能合理引导儿童发展;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能依据儿童特长进行合理引导,但儿童在自由创作上受到限制。再次,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式能使儿童获得美的教育,但专业领域导向性不强;中国美术培养方式能够促进将儿童培养成书画大家,专业性强,但大众美术教育不够普及。最后,西方期望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科目教育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期望范围宽,效果并不理想;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期望目的性强,能够促进儿童专业能力的发展,但是美术创新需要进一步开拓。
三、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各自的利弊随着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怎样解决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者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事情。笔者根据上述分析,对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逐个提出一些对策。第一,从教育理念上促进教育观的发展,提倡全面发展和技能知识并重的观念。中西方都应该借鉴对方合理的理念,促进教育方式的完善。一方面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一方面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使知识、技能成为创造的基础。第二,从教育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完善对儿童成才的培养。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寻找中西教育方式上的平衡点,使儿童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合理共存,既要实现儿童自身的价值,又要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教育方式上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既能促进儿童特长的发展,又能发挥选拔功能。第三,从培养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使通才式教育和英才式教育相结合。教育既要培养专业人才,又要促进人的发展。通才式和英才式培养方式各有特长,结合两种培养方式的长处,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可以为儿童未来职业培训和发展提供帮助。第四,从学习期望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让儿童乐学美术并愿意为之苦学。儿童美术教育既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也要使儿童美术教育期望值与儿童发展方向相适应。社会、学校、家庭要将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相互结合,将儿童的发展方向和现有的美术教育观相联系,对儿童美术教育提出合理期望,其期望值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与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使儿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又能促进儿童兴趣的发展。
四、结语
由于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受到各自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要了解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特点,就要认真分析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异同。文章对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进行阐述,提出各自存在的利弊,并根据问题阐述解决的途径,期望能够对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和儿童个性发展发挥作用。中西双方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要加强交流,促进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中国传统教育理念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理念,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天下归仁”为最高的道德教育目标。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人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创办私学,广招各类学生,打破了封建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他认为如果学有余力,就可以从政,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所以孔子将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孔子特别强调培育道德自我的重要性,他以人自身为主体来说明德育问题,体现了其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孔子注重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在今天看来,孔子所提倡的便是“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孔子还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出了多方面的人才。在德育教学中,孔子还重视“举一反三”的作用,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仁义”是孟子德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仁义”是人们修身养德的规范和准则,他把这种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将“性善论”作为人们加强道德修养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源自人的本性,主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在教学实践中,孟子注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要求自我反省,“反求诸己”。他认为求仁者不能行仁,便应当反求诸己,检查自己是否端正了动机。孟子强调道德修养贵在持之以恒,他认为主体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逐渐积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让学生有一个可以奋斗的明确目标。荀子批判性的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理念,采百家之长,成为了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在孔、孟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礼”、“法”的理念,他重视道德修养,隆礼重法,礼法并举,礼是人们修身育德的道德模范,而法则是达到德育目标的法制保障。荀子认为没有经过教养的人是不会为善的,满足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发生争执,他主张通过礼乐教化,“化性起伪”使人格得到提高。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荀子主张“行高于知”,他强调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手段,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在学习中要树立合理的义利观,只有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达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才能构建一个因义得利、德福自然统一的伦理社会。
(二)西方传统教育理念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可以视为西方最早的教育理念,他强调美德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道德只能凭内心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认识自我,听从神的训示。在教育实践中,苏格拉底以培养人的道德和治国人才为目标和宗旨,他主张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首位,在成为有德行的人之后去学习广博的知识。苏格拉底以其特有的辩证问答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来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这和孔子“愤启悱发”的启发式教学有相似之处。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理念,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他以“心性三分说”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从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强调理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柏拉图提出了以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四科)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育目标,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理性训练。在教学方法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回忆已有知识启发学生。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公共教育的理念,他强调国家应当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忽视教育将危及国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其人性论和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最终获得知识和美德,所以他以发展理性作为教育目的,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亚里士多德重视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他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主张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因此,他在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理念之后将其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二、中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比较
(一)注重共性和发展个性
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被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塑造的“圣人”、“君子”等人格形象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普遍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压抑了个体的发展及对个性的追求。古希腊学者则强调个体利益,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提倡对个体利益和个性的追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由、宽松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尊师重道和追求真理
儒家“三纲五常”、“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提倡师道尊严、尊师重道,老师被学生视为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权威等级的观念固然能够让中华文化得到较为完好的保留和稳定的发展,但是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迷信权威,缺乏创新能力。古希腊学者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学生伙伴的角色,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
(三)言传身教与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教育以指导性教学为主,儒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老师在学生面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学习标准。儒家十分重视知与行的统一,除了传授基本知识,还特别注重学与思相结合,启发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思考,用心体悟以增强道德修养。古希腊学者强调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张学以致用,以问答和辩论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练习和现场体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三、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现行的中国高校教育以社会本位的教学为主,注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高校采用统一的知识标准和教学内容,强调对专业知识的考核,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教育,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道德滑坡形象频频发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高校教育应该由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教学转变,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高校应当将学生个性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统一,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强调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育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双主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高校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指标,教师一味的赶进度,忽视了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自然无从谈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将学与问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知行并重,交叉渗透,学以致用
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轻视,道德教育呈现出形式化、教科书化的现象,理论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修养。高校德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教师与专业教师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实现学科交叉渗透,学生可以更好的将德育理论运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中。此外,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校内,高校可以采取辩论赛、讨论会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校外,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进行参观和调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的志愿者活动,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道德理论和价值。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各自的长处和缺点,借鉴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有益成分和先进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创新之路,培育出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周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广晋,王引兰.孟子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J].伦理学研究,2008(3)
[2]冯兵.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东南文化,2007(6)
篇7
关键词:本土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新千年以来,面对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音乐教育界的推广使用。我们深深地领悟到:奥尔夫教学法.犹如一颗万能的种子,深深地扎根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中,其原因应引起我们的思索。
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一个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需要以其自身的母体和适合它生长的土壤为‘基因’。异域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在本土文化的母体和土壤中找到生长点才能生根、开花、结果,最终被接受下来,融合进来,成为本土文化的新营养和有机成分。就是说,异域异质文化的交流结合,不是照搬,而是选择;不是叠加,而是重构;不是焊接,而是熔铸;不是改造,而是创新。”[1]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结合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在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奥尔夫本土化的音乐教育理念。
笔者认为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研究,应包括理论方法、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要表现本国文化的特性,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全盘西化”。比如一些西方学者指出的,“因特网的力量最终表现在它让整个世界都像北美人一样去思考、去写。”[2]这样照搬西方带来的必定是对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水土不服”,丧失自我。
一、教育理念的本土化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语言、音乐、舞蹈以及相应的教育、表演行为方式的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任何一个教育体系的背后如果没有一个理论前提,那么就不会有合乎其教育思想的教学法及与此相对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原本性,――作为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核心,这也是人本主义思想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中的直接反映,这使得他并非是从一个音乐的形态或技术层面的简单、初始的角度来看待原本性,而是最终将它确立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来完整地认识其原本性。”[3]原本性的事物是没有时间性和地域性的,正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立足于人类的发展,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具体地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尊重全世界的民族音乐,才使其在全世界各处都可以得到广泛的理解、认同和发展。
此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与《音乐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十个理念很吻合,甚至可以说有些《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其与传统音教法进行对比,具体如下:
表1.1原本性音乐、课改新理念、传统教学法理念的比较
原本性音乐 课改新理念 传统教学法
综合性
参与性
娱乐性
审美性
本土性
人本性
…… 提倡学科综合
重视音乐实践
以兴趣为动力
以审美为核心
弘扬民族音乐
面向全体学生
…… 单一性
感受性
枯燥性
技能性
民族性
权威性
……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比较出三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传统教学法把技能性教育放首位,而新课标把音乐审美放在第一位,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及音乐创造教学,提倡将音乐课程和其它艺术、非艺术课程相互融合等等,这些正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体现。因此我们更加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因此我们借鉴学习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是完全有可能,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应采用“先钻进去,再走出来的态度”来学习,只有“钻进去”才有可能更深入的了解;只有“走出来”,因地制宜,才能创造属于中国特色的“原本性音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新课改。
二、实践操作的本土化
实践活动贯穿于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始终,通过学生们亲自参与来获得认知、审美和人性的升华。而这种音乐教学法虽然诞生于德国,并没有因为是德国的教育观念,而不为世人所流传,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实践性、开放性使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成为世界的、民族的音乐教育思想,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得以本土化的发展。
透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念,他的音乐教育不在于教师教会学生什么,而在于启发学生自身的音乐感,通过儿童的自身活动,把音乐与身体感受融为一体进行实践与即兴创作。他反对以教师“教”为主的授课方式,否定“强制性”的教学,主张让孩子在音乐进行中走、跑、跳、拍手、跺脚、游戏、表演、演奏乐器。因此这种教学具有实践哲学的基础。正如埃里奥特所提出的,“音乐是人类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概念远非言语能表达。”[4]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奥尔夫传入中国,在其本土化的教学实践方面,国内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作过很多尝试,尤其是在节奏教学、乐器教学、身势教学等方面,不断地用所我们熟悉的童谣、寓言、古诗等创编出新的课例,进行奥尔夫教学本土化的实践探索。如中国音协奥尔夫委员会会长李妲娜老师在本土化的教学中,运用中国本土的乐器,如大鼓、木鱼等代替西洋乐器,创造了富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经典课例,如《春江花月夜》《春节序曲》《阿西跳月》等。对我国奥尔夫本土化教学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音乐教育体制源于西方,因此,20世纪我国的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深受西方工具理性和文化知识观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专业化”“技能化”的倾向,实际上,冷静分析中西方音乐由于文化上的差异,音乐教育也应该有所区别。“如中国音乐追求顿悟见性,以感性来把握内部世界,喜欢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以最少的笔墨来制造最动人的韵味,西方文化重实证、逻辑,强调理性教育;中国文化注重整体性,而西方文化强调主客分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音乐教育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因为音乐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中西方音乐文化和教育的互补性。”[5]
从目前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以及全球文化的发展来看,我们在吸收他国文化养料的同时,也应当继承发展本土文化的遗产。二者相互融合,才能够产生独立的、具有生命力的成果。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在借鉴外来优秀教育体系、学习他人优秀成果的同时,还必须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真正做到取长补短、洋为中用,这就是我们要建立真正属于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和任务。
具有了上以上洞察,将有助于我们真正的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本质,克服在实践奥尔夫音乐教育时一些异化现象的产生。
注释
[1]吴晓玲.新课改: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契机[J].教育
理论与实践,2002,22(11):35-38
[2]郑金洲,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4
[3]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与实
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48
[4](美)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
哲学[M].谢嘉幸等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55
[5]朱玉江.论当代音乐教育的重心转移[J].南通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90
参考文献:
[1]吴晓玲.新课改: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契机[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02,22(11):35-38
[2]郑金洲,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
[3]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与实践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48
[4](美)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
学[M]:谢嘉幸等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5
篇8
关键词:虎妈式教育;幼儿教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118-01
在2011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女教授蔡美儿出版了一本叫做《虎妈妈的战歌》的书,这本书是写自己怎样教育两个女儿的,此书一出就引起了轰动,继而也引发了人们对中美教育的热议,蔡美儿的教育方法被人们称作虎妈式教育。那么,该如何看待虎妈式教育?虎妈式教育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由虎妈式教育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一、虎妈式教育的今生前世
蔡美儿在她的《虎妈妈的战歌》一书中提到,她给两个女儿定下了十条规矩,其中包括了“不准在外过夜”、“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等等。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蔡美儿给两个女人定下的十条规矩,不难发现这种教育方法中国大陆的众多的家长都在使用。只不过蔡美儿在美国这个和中国人截然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过度里使用这种高压式的教育方法确实有点与众不同,这也是“虎妈式教育”在美国引起轰动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换句话说,“虎妈式教育”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美国的翻版,蔡美儿基本上是沿袭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方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严苛。所谓“虎妈式教育”倒不如称作中国传统式教育更为恰切,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过这种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在美国的教育土壤上同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蔡美儿的两个女儿在她的严苛的管教下确实非常出色,在学业上和音乐上非常出色,她的女儿被当地誉为“音乐神童”。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在效仿西方的教育方法,而中国传统式教育却在我们努力效仿的这个国度里开花结果。这我们就有必要探究一下中西方幼儿教育理论的不同点。
二、中西方幼儿教育理论的不同点
我国幼儿教育理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初现端倪,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相关的理论典籍包括西汉贾谊的《新书》、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南宋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等等。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理论一般强调了及早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仪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严厉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的是同一化,也就说说要求幼儿按照规定好的成长标准去发展,不允许幼儿的个性化的发展。
西方教育理论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大相径庭,西方教育理论强调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尊重孩子的人格。在卢梭的《爱弥尔》、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都显示了这种教育观点。
可以说西方幼儿教育理论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的发展、自然的发展。
三、幼儿教育应遵循个性化、同一化、严格化相结合原则
虎妈式教育采取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虎妈式教育只是一个个案,并不能证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完美无缺的,而西方的教育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我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西方的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1、幼儿教育的个性化
在教育中我们首先要承认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差异,遗传因素、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性格特点等等决定了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差异。教育不像制作某种产品,可以用一个模子制作出一模一样的产品来,差异是可观存在的。有的孩子天性好动,有的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强,有的孩子对绘画非常感兴趣,对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要因势利导,发展他们的特长,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成为音乐家或者是画家,这是不现实的。蔡美儿的两个女人在她的虎妈式的教育下确实非常出众,但假设她的两个女儿离开了她们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假设她们不是很聪慧的,假设她们对音乐没有任何的感觉,虎妈式教育还能成功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所以虎妈式教育也是在尊重教育的个性化的基础上才获得成功的。
2、幼儿教育的同一化
教育要尊重教育个体的差异化,但这不等于教育就没有任何标准了。教育必须在同一化的基础上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幼儿教育也是一样。所谓同一化就是统一的标准,在教育内容当中有些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标准是一样的,比如,行为规范、学习习惯、道德规范、做人的道理等等,这些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时期孩子学到了多少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不是有了最基本的是非意识和道德意识,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幼儿教育当中同一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幼儿教育的严格化
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7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及责任意识的强化都有着潜在深远的影响。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务必重视责任教育这一章节的教授,完善该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责任意识真正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1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作用
结合当今中国发展局势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1有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当面临两难的抉择时,能以集体利益为重,做一个高素质的新青年。不仅如此,日常教学中对责任教育章节的重点授课,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并对学生的行为举措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大胆彰显自身鲜明个性与特有优势的过程中仍能理性规范自身行为,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2有助于高校学生与时俱进的成长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革新,也对责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更高需求,高校也加大了教育力度,志在培养出更优秀的全方位人才。然而,没有责任感的人注定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无用的人,责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肩负着帮助学生走在正途的艰巨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对学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能与时俱进的稳步成长。
1.3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纵观古今,中国源远流长的教育理念里始终倡导“修身”,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对学生思想品性及道德修养起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有助于高校学生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带动他人一齐进步。西方文化的责任教育侧重宣扬个体独立,旨在培养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觉履行社会义务。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不断革新,使得其在责任教育方面“中西合璧”,充分吸取中西方精华,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
2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教育的策略
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现状,对责任教育的有效提高提出了如下几点策略。
2.1丰富教学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更多的实时资讯,开阔学生视野,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责任”有更切乎实际的理解。还可以变换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责任教育自主提问,动员学生集体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责任概念的理解。
2.2注重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也不能停留在原始的理念上,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本理论中看社会发展,也从社会发展中提高对责任的见解,让责任教育与时代共同进步。
2.3强化责任意识
高校要清醒的看到时展赋予学生的全新责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与责任教育有关的知识讲座或者法律科普趣味活动,通过一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间,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做一个于家于国都有利的栋梁之才。
3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对责任教育的着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责任对一个人自身的发展、对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不懂责任为何物的学生是自私自利的,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响应社会的号召,与社会的发展同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之路,势必是一条长久而意义深远的路。参考文献
[1]孙雪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10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带来的挑战
高校音乐教育,一直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理念、内容为教学指导核心。传统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高校音乐的教育中,传统音乐未能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甚至遭受一定的的排斥和否定,这严重限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西方现代音乐的教育中,未能将教育范围延伸,仅仅停留在印象派风格上,教育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在我国现代音乐的教育中,缺乏针对性的教材,缺乏专业性的教师,使现代音乐文化成为了一种点缀,使高校音乐教育停滞不前。
(二)世界文化多元性带来的挑战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以共存的方式相互融合,音乐以多元化的趋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要求世界各类音乐都要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方式实现彼此间的共生共长,要求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在保留我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同时,不断吸取外方音乐文化的精髓,要在相互融合和竞争的关系中实现本族音乐文化的大发展。
(三)各学科综合知识带来的挑战
音乐是一种文化形态向另一种艺术形态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兼容性,这决定着音乐教育内容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连带关系。然而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只注重音乐教学的本身,忽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使音乐教育一直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四)现代教育观念带来的挑战
现代音乐教育课程一直在变革,强调高校音乐教育观念的活动性、研究性、建构性、生成性、创新性。然而一直以传统教育为主的高校音乐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要求,忽视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受到压制。
(五)高校学生就业形式带来的挑战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挑战的社会,需要毕业生自身知识文化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而现今高校音乐教育设置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无法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导致高校音乐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渺茫。
二、高校音乐教育应对挑战的措施
(一)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为基础,实现音乐教育范围的拓展和延伸
在当下高校音乐的教育中,要以民族文化教育为推行的主要方向,转变以往对待传统音乐不屑一顾的态度,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重视传统音乐、器械的教育和指导,实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实现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以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的同时,增设中西方现代音乐文化课程,为学生创建探究中西方现代音乐的平台,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内涵,使学生能够充分了中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能够在五彩缤纷的现代乐坛中感受音乐的多姿多态。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音乐教育的多样化
面对世界音乐多元化的趋势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结构,直面应对世界音乐多元化带来的挑战。新时期高校的音乐教育,要以新课改的方针政策为基础,以科学的、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以全新的教学结构的为条件,实现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
(三)整合知识内容,实现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现代高校音乐教育,要以音乐知识为主,以其他各学科知识为辅,使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高校音乐教育要借助各学科知识的独特优势和内在关联来提高音乐教育的整体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其他各学科知识为联系,实现人文、社会、自然与音乐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
(四)以学生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实现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
高校音乐教育,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课改的内容为教学基础,以学生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创设各种情境与活动,搭建师生情感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生动化,实现学生个性差异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开发和培养,实现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提高。
(五)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就业率
- 上一篇: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 下一篇:大众媒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