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遗迹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历史遗迹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历史遗迹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河东区作为天津市中心区之一,随着现代化建筑迅速崛起,那些散落在高楼大厦中间的俄式老房子也被逐渐挖掘出来,进入了城市规划者和历史建筑遗产研究人员的视线。这其中就有坐落在河东区七纬路63号的一栋老宅。该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地上建筑面积1009.5平方米,地下为167.26平方米,屋面为牛舌瓦多坡顶,两栋连体砖木结构的俄式建筑。平面呈多边形,立面造型丰富多变,屋面由老虎窗、大角度大落差多坡顶及不同标高的木质挑檐组成,墙体内拐折处及部分竖向窗间墙为小半圆形,凹阳台由椭圆拱碹及直砖碹交插变化而成,错落有序。外凸门厅石雕柱头细腻,是一处典型欧洲风格建筑。室内设有欧式壁炉,部分房间设有黑白分明木格栅吊顶,楼梯曲折,扶手弯度圆润细腻精致,房间布局严谨大度。据了解,该建筑建于1903年,解放前为俄租界巡捕房,1953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由于历史原因,该建筑多次变更使用人,且年代久远,设计使用年限已过,部分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地下防水措施失效,砌体潮湿碱蚀,砖碹根部支撑点开裂,造成砖碹失稳。室内墙体、地板、楼梯、室内设施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修缮加固原则

此次修缮严格保留原有建筑的立面造型风格、饰面材料和色彩,不改变内部的主体结构、平面布局和重要的内部设施和装饰。修缮时,为了不影响历史建筑的历史真实感,尽量忠实于原来的环境、原来的风貌、原来的内外装饰和结构做法,基本采取原样整修恢复,即修旧如新或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原有的建筑结构只进行加固维护,修复被损坏的建筑构件,不改变原有建筑的结构体系。

2. 具体做法

2.1墙体工程

墙体加固前对酥松及碱蚀的墙体进行了修补,并将原抹灰层取消,采用MU10页岩砖及M10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加套盒C30抗渗砼,内掺微膨化剂,浇筑抹灰。

外维护墙保留了原实心砖墙,内墙面墙体钢筋网砂浆加固与砂浆面层法加固。加固前对砖墙的垂直度、标高及关联的结构构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尽可能保留有价值的墙体饰面,并对有价值的饰面仔细拆卸、保管,墙上的预埋件及孔洞应结合墙体加固预留,不能事后剔凿。新墙体与原墙咬茬连接角部新增构造柱,构造柱两侧留马牙槎与新墙拉结。当墙身两侧地平有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表面相邻地面较高一侧抹1:2.5水泥砂浆25厚,表面压光,抹灰不得有空鼓裂纹,地坪处防潮层应封闭。

新做混凝土楼板预留孔洞应采用防水套管穿孔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灌严密,并做闭水试验。

地下室地面保留原有地面,掏换防潮层,内墙面重做防水。

2.2楼地面工程

原有楼面木结构均拆除改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原屋面木梁及屋架等构件均需加固恢复原状。加固原有木梁、木龙骨等承重木构件,所选用木材、钢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加固用连接木材,应选用无缺陷的直纹木材,严格控制含水率。利用旧木材加固承重构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室内踢脚板按原有形式及材料恢复,施工时要求厚度一致,表面平直光滑无毛刺。卫生间地面从入口处向地漏或排水沟方向找0.5%泛水,并按规范要求做地面蓄水试验,经检查无渗漏、无积水为合格。卫生间完成地面标高均低于室内完成面标高20 mm。

2.3室内外装修工程

室内墙体阳角处均做20mm厚1:2.5水泥砂浆护角,位于洞口处抹过墙角各120 mm。做于门窗口时一侧抹过120 mm,另一侧压入框料灰口线内,高度与门窗上口齐,在洞口和楼梯间阳角处通高。

外窗台、台阶必须做到内高外低,屋檐必须做到外高内低,做到不积水,杜绝倒流水现象。

外檐材料、颜色、施工工艺,要由相关单位在保证外檐的色彩不褪色、附着材料不脱落的原则下共同确定后按规范要求施工。

2.4门窗油漆玻璃工程

该建筑外檐装修按原样修复,外檐窗为木窗,木窗分格形式要保持原状,如有腐蚀及开裂的应按原状予以修复。凡预留木砖和木活隐蔽靠墙处均刷煮沥青二道防腐。

门窗及露明木活等木装饰均刷底子油一道、调和漆二道中等作法。金属材料必须先除锈后再刷防锈漆一道、调和漆二道。

保留原内檐门口及其装饰构件,只对其进行修补施工。

2.5屋面工程

揭除现有坡屋面上的陶瓦,加固原木结构屋架,恢复原有牛舌瓦屋面。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雨水系统采用成品天沟及配套雨水管。出水嘴处设镀锌铁丝网罩,安装时要与屋面卷材交接严密避免渗漏现象。雨水管安装应做到垂直、牢固,雨水管的卡箍可用钻孔埋设或膨胀螺栓固定,不能用木契直接钉入墙体。

3.主要工艺施工技术

3.1墙体压力灌浆补强加固集楼盖砼结构裂缝修补加固

《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图集》(03SG611)第C23~C25页和第E20~E25页。

3.2墙体砂浆面层法加固和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

3.2.1墙体砂浆面层法加固

1)铲除原墙抹灰层,将灰缝剔除至深5~10mm,用钢丝刷刷净残灰,吹净表面灰粉,洒水湿润,喷素水泥砂浆一道。对于非粘土砖墙尚宜涂刷胶质界面结合剂一道。

2)墙体存在裂缝时,应先对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

3)砂浆面层宜采用喷射法施工,由于面层较薄,机具设备应尽量小型化,砂浆用砂应为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砂浆配比应准确,拌合应均匀,纤维分散性应好。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砂浆面应平整,无于斑或滑移流淌,待砂浆收水时,应立即进行抹平压光,并注意保护。

3.2.2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

1)铲除原墙抹灰层,将灰缝剔除至深5~10mm,用钢丝刷刷净残灰,吹净表面灰粉,洒水湿润,喷素水泥浆一道。且每层厚度不应超过15mm。

2)墙体存在裂缝时,应先对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

3)钢筋网在墙面固定应平整牢固,与墙填实。

钢筋网与墙面净距宜≥5mm,网外表保护层厚度应≥10mm

4)墙体或楼板钻孔时不得伤及原有钢筋,贯通墙体或楼板的钢筋插入孔洞后,应采用水泥砂浆填实;当孔洞较大时,采用细石混凝土。

5)门窗洞口处,若门窗樘离墙面缝隙过小,U型筋无法穿过封头,可在门窗樘上钻孔,抹面可到门窗樘面。

3.3砼保护层脱落采用聚合物水泥修复砂浆加固

3.3.1对已开裂、漏筋的砼过梁、窗间立柱等钢筋砼构件普遍检查后,将表面松散砼清理干净。

3.3.2使锈蚀钢筋全部露出,然后把钢筋上的锈皮层和浮锈彻底刷掉并清洗干净。先对钢筋以里的深层混凝土裂缝采用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要求的灌浆材料灌浆加固,再对砼构件表面混凝土采用聚合物水泥修补砂浆进行修复。修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基层处理:

a.施工前,基层表面应坚实、清洁、无油污和其他污染物,对已老化、开裂、疏松及表面油污污染严重的结构要彻底凿除直到清洁坚固的基层,以确保结构表面坚固完好。

b.如有粉尘、砂浆与基层粘合力会大幅降低,所以应使用高压水冲洗,将混凝土表面剩下的异物与灰层彻底清洗干净。

2)砂浆施工作业:

a.聚合物水泥砂浆具有快硬性,所以采用人工用力压抹,操作速度要快,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压平、立即压光,避免来回反复涂抹。

b.抹灰厚度较大时应分层作业,每层厚度10mm以内为宜,底层砂浆必须搓毛以利于面层粘结。

3)养护

砂浆施工后必须湿养护24小时以上,不得使砂浆脱水过快,应及时人工洒水并用湿麻袋覆盖养护,避免砂浆产生干缩裂缝。

4)材料:

聚合物砂浆强度大于30MPa。

篇2

【关键词】参保方利益 分红保险 产品监管

分红保险是指保单持有人可以分享保险公司经营成果的保险。受市场环境和投资渠道影响,近几年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低于五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之保险公司在分红保险的管理、创新方面的不足,使得分红保险参保人收获的红利不尽人意。并且在人的销售误导下,分红险产品的纠纷与退保时有发生。已知寿险产品设计不合理,是导致目前寿险业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生销售误导的根源所在,如果想要解决这一局面,就应该以保护参保方的权益为出发点,认真审视相关的监管制度。

一、产品不合理对参保方利益的损害

保监会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中显示,分红保险的投诉量以2194件居人身险的首位,占人身险投诉总额的55.7%。分红保险的投诉率如此之高反映出参保人的利益受损情况之严重。

在分红保险中,一般存在两个利率。一是预定利率,即无投资功能的寿险产品可以承诺给消费者的回报率。二是分红保险特有的利率,即分红利率。《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指出,保险公司不得使用分红率、投资回报率等比率性指标描述分红保险的红利分配情况。这一要求就使得保险公司对不同偏好的参保人实行不同的红利分配机制。对于偏好保障功能的参保人可以将预定利率定至2.5%,参保人都将获得不低于2.5%的回报率。对于偏好投资理财功能的参保人可以适当降低预定利率用来补充分红利率。事实上,分红保险的总收益率是预定利率与分红利率之和,保险公司只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参保人制定亮点不同的保险合同,看似很高的分红利率实际上只是保险公司的噱头。

许某先后投保了五份分红保险,但是五份保险却无一例外地均未能在约定的红利应派发日派发相应的当期红利。保险公司在通知书上补充,“若红利未能在应派发日派发,我们将在实际派发日将红利追溯计入累积生息账户,累积年利率为3.5%”。在上述案例中,保险合同中只是包括了会按时派发红利的条款,却没有对未能按时派发红利做出违约责任的说明。一些风险观念较差的参保人可能会忽略这一事项,以为不会出现推迟派发红利的情况。保险公司应当对责任范围以及违约责任都做出清晰地说明。

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保险公司利用分红险产品的设计漏洞,诱导参保人的盲目投保,最终损害了其利益。

二、对分红险的产品监管

目前,我国分红险产品的监管的具体流程主要是以形式检查为主,如公司送报的产品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提品精算责任人声明书和法律责任人声明书等,但对产品条款这些真正影响到参保人切身利益的内容未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一)以参保人的利益为监管视角

我国现行的分红险产品监管制度 “华而不实”,非但不能为分红保险的健康发展做出坚实基础,反而使得分红险参保人成为检验产品的“试验品”,损害了其切身利益。因此需要保险监管机构发挥对产品的实质监管的作用,维护参保人的利益。

(二)对产品功能的监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相关规定,原全额计入保费的投连险将进一步细分为投资风险和保障风险两类,其中投资风险的保费部分,须从总保费收入中剔除。而分红险不受此影响,其保费收入甚至可以全部计入总保费。这充分印证了监管部门仍然视分红险为偏保障型产品的思想。既然如此,监管机构对分红保险的产品监管就应该以此分红险产品是否偏保障功能为基本准则。若保险公司追求较高的分红水平而忽略了对基本的保障功能的保证,参保人就无法获得购买保险后应该享有的权利,则会对参保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三)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投保投连险,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每个交易日均公布当日账户净值,投保人个人账户最新资产情况很容易计算。然而分红险究竟能给参保人带来多少红利,由于政策规定,无法公开。虽然监管部门的此项规定本意是为了避免保险公司夸大某年的分红水平,可这项规定的结果却促使投保人的非理性决策。投保人在投保前并未对分红险产品形成理性的认识,只能凭借人的一面之词进行判断,无意间使参保人的知情权遭受丧失,更是侵犯了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关于分红险分红信息披露的监管,可以借鉴投连险与万能险的信息披露机制。投连险回报率的高、中、低上限分别设定为7%、5%、3%,分红保险也可以适度地对分红水平的高低做出一定披露。

(四)设立相应的监管委员会

我国的保险监管的内容主要有三大模块: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分红险存在的产品设计不完善、参保人受消费误导较严重、条款设计模糊等问题,只有通过事前监管才能剔除设计漏洞,规避保险公司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减少事后的保险纠纷,最终全面保护参保人的利益。可是由于保险产品种类繁多,差异性较大,产品的监管需要专业人才,因此设立相应的保险产品监管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

保险的初衷是为参保人提供风险保障,因此监管部门应该以参保人的利益保护为视角,不断完善对分红保险的监管。

参考文献:

[1]王沛.刘彦斌:分红险保障性更为关键[J].大众理财,2012,(10).

[2]邓海平.投资分红险不可忽视死问题[N].中国保险报,2009,(10).

[3]谢凌宇.我国分红保险的失效率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经验教训;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8-0033-03

济南自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近20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着一条适合泉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道路来。随着济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出现了诸如有传统特色的城市文化与特色风貌在逐步消失;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处理好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已迫在眉睫。

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王景慧先生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中非常精辟阐明:“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上千上万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城市的经济要发展,设施要改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实现现代化,不能把历史文化名城当成博物馆使之凝固起来。所以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们既然承认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任何有机生物必须适应生存环境向前进化,而且有机生物进化不可能抛弃原有基础,而是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进化,有机生物的进化既要适应环境、也不可能超越环境,城市作为有机整体,其发展如同有机生物进化一样,既不抛弃原有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进行有机的新陈代谢,又得适宜地持续发展。而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济南的发展既应该是对历史有机的继承和延续,更应该是适应现代趋势对旧城市的更新和完善,一句话既要继承和延续济南历史的文脉,又要按现代化的要求适宜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肯定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隔裂历史的突变对历史是一种伤害,对未来也是一种损失”。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重视保护其历史文脉,越是历史文脉深的城市越有魅力,因此,保护好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现代济南人的生活质量,就是保护好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

济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从开始只是简单的维护不利用或者只是按原使用功能利用,比如千佛山的兴国禅寺、洪楼教堂等;而后是将部分历史文物改变其使用功能,比如建立李清照纪念馆、山东大学西校区内的近代建筑用于教学设施等;再后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为济南创造效益;现在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有新的用途一“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名片’。……以吸引外来投资”。济南要持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也要逐步发扬光大,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资源,使其成为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将会促进济南的社会、经济发展。

2 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保护中的主要问题

济南虽然有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但因地处交通要塞,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受战争影响,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严重,又经“”摧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建设性”的破坏就更加严重;近几年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领导、市民都从不同角度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了一些共识,在实际做法上也有一些新的举措和慎重的行动。但是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2.1传统特色文化与城市特色风貌逐步消失

几十年来,代表济南特色的传统文化逐步消失;“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商家,至少有三成已经消亡,最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诸如:“齐烟九点”、“佛山倒影”、“鹊华烟雨”等也在遭到破坏,“九点”中有的被当地“靠山吃山”开垦的面目全非,视线走廊也被一座座高楼遮挡;而“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也基本见不到“四面荷花”了。

2.2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

全市现有的历史及传统建筑、街巷、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的总量,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损毁和使用单位的不合理使用等,已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旧城改造密度过高,开敞空间缺乏,绿地减少,个别新建建筑高度、容量及功能与周围古城环境缺乏有机协调。部分传统特色建筑和院落被拆掉,对古城格局的保护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已失去以后可能保护、利用的机会。

2.3历史文化街区、地段内人口稠密、房屋破旧,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尤其是在古城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中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稠密、民居破旧不堪,同时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这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因此制约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4历史文化保护区产业及用地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遗产长期被其他单位占用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以民居最多,且缺少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像停车场、配电设备等,商业网点也十分缺乏,街头绿地更是少的可怜。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多年被使用单位占用,而使用单位长期不履行法定职责,致使这些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失修严重。部分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使用单位、使用人乱拆乱建,已破坏了其原有的格局及风貌。

2.5泉水渗漏区、泉脉得不到良好保护和利用

做为重点的泉水直接补给区的南部山区和玉符河地区,因当地过度开发建设和过度的开垦荒地,造成水土流失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面硬率提高,从而水源涵养与补给能力减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不同程度对地下泉脉造成破坏,同时市区内还存在对地下泉水的过度开采,以上现象都严重影响对泉水、泉脉的保护。

3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3.1国内外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谓可持续发展,是~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既把握今天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角度立论的,但持续发展不仅关系

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人力、科技、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管理等社会资源的开发变革与保护问题。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阮仪三先生提出的保护原则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理论是总结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3.2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实践

3.2.1法国保护文物的实践

法国在历史文物保护方面是有相当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的,首先成立了管理负责建筑保护的国家建筑师团;其次是政府与各级地方管理部门分工明确:第三是对全国文物进行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分级档案;第四是文物业主承担义务,即便对文物进行维修也必须报国家建筑师团同意;第五是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一般文物保护费用政府承担50%,而且对业主的文物保护投资免于征税。

3.2.2前联邦德国保护历史街区的实践

在上世纪70年代初,前联邦德国在解决居民的基本住房后,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二战保留下来的有着百年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把改善提升旧城区基础设施和提高其环境质量作为旧城改造的中心内容。该国旧城改造的方式有以下特点

(1)改善交通状况,将旧城区主要道路改变为步行街,把小汽车“挤”出旧城区,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2)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例如把分散供热改为集中供热、将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引入旧城区内等。

(3)调整用地、产业结构,提高旧城区环境质量。将有污染源的工厂、企业搬迁至郊区,开辟绿化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

3.2.3巴黎、苏州保护城市空间历史格局的实践

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首先是在城市规划中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在这一点上法国巴黎和我国苏州就是做的非常好的例子,巴黎的做法是新城围绕老城发展,在老城区内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即使允许建设的新建筑,其高度、外型等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苏州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很早就确定了在古城东、西两侧建设新城,较好地保护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空间格局。

3.2.4潍坊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实践

由冰雕想到哈尔滨、由泼水节想到西双版纳的景洪、由牡丹想到河南的洛阳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城市的特殊资源,比如山东潍坊市每年的风筝节都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05年第2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不仅提高城市知名度,也为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在会期间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达113.8亿元。

3.2.5德国柏林历史文化保护资金多元化、多渠道

德国柏林市政府在筹集历史文化保护资金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作法,首先是政府的投人,从联邦政府到市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比例资金投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是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投入;第三是私人捐赠;第四是企业投资,凡是企业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均可享受免税待遇。

根据上述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描述,对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启示一: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机制;二是政府分工明确;三是文物业主承担保护义务;四是政府应给予文物保护单位、个人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启示二:一是调整历史街区内用地、产业结构;二是改善古城区周边交通状况,街区内以步行为主;三是提升历史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街区环境。

启示三:一是另辟新区、建设新城:二是控制建筑强度、密度、高度;三是新建建筑必须与环境协调。

启示四:一是根据城市传统特色,塑造城市意象;二是创建有影响的文化项目:三是将传统历史文化转化为城市发展资源;

启示五:一是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有一定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二是广开保护资金渠道,接受企业、个人捐赠;三是给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企业、个人予以税收上的优惠。

4 古城区历史文化遗产及泉城特色的保护与发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既要保护城市历史传统特色风貌,又要建设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旧城中的人口密度,改善城市的市政设施条件,控制建筑容量,优化城市环境。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产生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手段,引导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名城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个多学科交叉渗透领域,需要政府职能机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通力参与。

4.1探讨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

根据济南的现状,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的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建议按以下措施执行:

4.1.1提高保护意识,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知识教育,让广大市民热爱泉城的历史文化;

4.1.2政府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构(可以是松散机构或委员会),形成对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

4.1.3在新形式下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适应的政策、法律保护体系;

4.1.4转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按“原真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对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须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4.1.5形成广泛群众参与机制和广泛开展群众监督制度,对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行为给予严惩:

4.1.6积极广泛筹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适当减免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单位和个人部分税费;

4.1.7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策略,比如整治历史街区、地段可与新城区用地进行捆绑进行市场化运作;

4.1.8深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4.1.9认真研究泉城特色的传统城市风貌和文化,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产业,为城市的社会、发展服务;

4.2要防止新的现象

4.2.1防止新的“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重点是拆真建假;

4.2.2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过度商业化;

4.2.3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贵族化;

4.3济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践探讨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也是一种保护方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应坚持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原来的功能使用优先的原则、使其更加富有生命力原则、在严格的保护规划和法规指导下实施有效合理利用的原则。

以曲水亭――芙蓉街为例探讨具有泉城特色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合理利用

曲水亭――芙蓉街历史街区包括:曲水亭、府学文庙、百花洲、后宰门、珍珠泉、王府池子、芙蓉街等街区,是济南传统民居、泉池园林等特色精华所在,这里泉水穿流于街巷与民居之间,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地方特色,因此对该历史街区需要进行整体保护与整治,而不是大拆大建,合理利用该历史街区特色打造泉城特色名片。

对该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就是不改变街区内道路网的走向和宽度,以及水系的布局、面积和走向,并延用原有地名,同时保护泉水、泉眼的原有格局和形式,既保护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又保护与之相呼应的传统人文景观:但要适当修整路面、疏通水系、修补泉眼,修整材料可与原材料相似。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文化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整体保护原则;适宜性开发原则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planning, a sub-system of urban planning,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rchitectural heritage, namely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under the basis of organic renewal and the principle of suitability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 former, as the core principle, is not only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rchitectural heritage, but also the basic path of cultural planning in the protec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he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function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resources. The latter, as the expansion principle, aiming at promoting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genc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heritage protection department, makes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architec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so as to make its integration with the city’s 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tourism,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and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urban space and public cultural identity.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 culture planning ;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ies ;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 the principle of suitabilit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11-10(6)

总体上看,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已有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注重文物建筑或某一类型建筑遗产的保护,却未能有效地将建筑遗产保护与维护城市整体风貌和营造城市文化空间有机联系起来,缺乏从文化规划的整体视角探索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要考察对象,尝试提出基于文化规划的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1 文化规划的内涵

文化规划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在我国,它常常与政府的文化政策、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纠缠不清。本文所指的文化规划,有特定的涵义,它作为城市规划的子系统,虽然与城市的文化政策、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有密切联系,但两者并非相互涵盖的关系。

国内研究文化规划问题的学者一般认为,“文化规划”(culture planning)的正式提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界。1971 年,美国规划学者哈维・佩尔洛夫(Harvey S. Perloff)从社区层面将文化规划描述为“社区了解并运用其文化资源进行发展的途径”[1]1979年他在《用艺术提升城市生活》(Using the Arts to Improve Life in the City)一文中又将其作为一种方法推荐给社区建设,以达到社会文化认同和社区文化资源运用的双重目标。[2]

从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随着与大批量生产与工业都市扩张相联系的福特主义(Fordism),向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与弹性生产方式相对应的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的转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消费社会的兴起,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澳大利亚学者德波拉・史蒂文森(Deborah Stevenson)认为,这种社会转变,其结果是导致了城市中物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符号的吸引力日益成为消费焦点,而城市文化的本质与潜力更多体现在其多样性与创造力方面。同时,伴随生活方式的体验与旅游观光业逐渐成为服务经济新的轴心,城市的特色与城市的文化体验日益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尝试创造独特的城市元素,增强城市特色,而这些尝试是构成一个城市在世界众多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策略基础。[3]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与文化经济在欧美兴起,许多城市开始将文化规划作为一种包括城市、街区、社区和中心商业区复兴在内的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策略,重视城市和社区软环境的建设,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将文化作为城市复兴的催化剂和引擎。文化规划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基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而发展文化旗舰项目,兴建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标性建筑;规划专门的“文化区”;发展文化旅游活动;举办庆典活动或大型文化活动;将都市空间改造成为具有可参观性的文化展示空间等等。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市、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便是运用文化规划重塑城市形象较为成功的范例。尤其要强调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一些欧美国家的城市为代表,特别注重社区层面的文化规划,探索将文化元素有效导入城市社区的发展机制,即运用文化资源来解决社区层面的文化发展问题,鼓励从社区参与的角度保护地方特色,促进社区空间布局优化与文化品质提升。

与此同时,相关专业人士针对城市美学品质,以及城市文化资源和文化需求的规划方法与理论的探索也开始涌现,例如,伦敦城市大学城市研究院院长格雷姆・埃文(Craeme Evan)所著的《文化规划:一种城市复兴?》(Cultural Planning: An Urban Renaissance?2001)便是其中的代表。总体上看,虽然世界范围内文化规划的概念并没有被普遍使用,但文化规划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领域一个受到关注的专业分支。

如果不限定使用过滥、几乎无所不包的“文化”的范围,便试图从“文化”与“规划”两个概念整合的角度,或者以城市规划的文化导向、文化途径的角度来界定文化规划的含义,将会因为“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与模糊性而导致文化规划概念的混乱。黄鹤在总结了国外一些机构和学者对文化规划的定义之后,提出文化规划中的“文化”,针对的目标是城市的文化资源,即指那些能够用以促进城市发展的可共享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4]在此基础上,黄鹤认为:“文化规划一方面是作为针对文化资源和文化需求的规划方法,是在城市和地区发展中对文化资源整体性及策略性的运用,用以提升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力,以及城市和地区的适宜性,它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文化规划作为一种规划思想和理念,是城市规划设计的艺术,代表了以文化的观念来解决城市问题的发展理念。”[5]黄鹤从城市文化资源运用的角度诠释文化规划,有助于为文化规划提供一种既具有分析性又具有操作性的定义。

本文将从较为狭义的角度界定文化规划,即将文化规划视为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整体性运用,或者说基于城市规划的文化途径,综合性、整体性地发挥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使城市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城市形态之中。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能够充分展示其城市魅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文化资源,主要是历史文化资源,具体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民俗、表演、民间技艺等地方特色文化。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如何在文化规划中整体性地利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建筑遗产资源,有效地将建筑遗产保护与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营造城市文化空间有机联系起来,激活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建筑遗产资源,塑造富有魅力、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形态。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专项规划设计,作为一种相对单一的文化规划,它属于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规划的一个层次,但并不能以此替代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规划。因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一种整体性运用文化资源的方法和途径,旨在建构有明确文化导向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体系,并协调处理城市文化发展的所有要素。

2 有机更新基础上的整体保护原则

在我国,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过程偏重物质空间规划而缺乏对文化层面问题的关注。进入21世纪,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的观点,在我国规划界和政府层面得到广泛认同。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显然也包含着作为公共文化政策的城市规划。换句话说,当城市规划从偏重于物质空间规划向偏重于公共政策设计转变时,就意味着将文化规划也纳入到城市规划的体系之中,文化规划实际上是公共政策与文化资源之间的联接。

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之中,虽然早就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但主要任务是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鲜有将城市主题文化、城市总体文化风格、城市形象的文化表达明确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之中,并将文化规划视为各个层次规划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与其他领域的规划密切合作以更为有效地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同时制定将文化和土地利用以及文化和城市经济发展关联的整体规划政策。正如单霁翔所说,在我国“从城市规划的任务到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从城市规划的编制到城市规划的实施,内容可谓详尽,但是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城市文化规划还是城市文化建设均少有涉及。”[6]

因此,针对中国城市,尤其是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7]――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应借鉴欧美一些城市文化规划的成功经验,通过涵盖区域、城市、社区等不同层面的文化规划途径,使城市的传统特色文化有机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所有物质空间对象,并能够得以强化和表达出来。具体针对建筑遗产保护而言,核心原则就是坚持有机更新基础上的整体保护原则。

有机更新基础上的整体保护原则主要用于调整建筑遗产与城市风貌、城市更新的关系。作为具有一定价值要素的有形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建筑遗产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最直观和具象的表现,是展现城市风貌独特性的核心元素。现代城市在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更新速度加快,建筑遗产与城市风貌的关系日益呈现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建筑遗产日益呈现出“孤岛化”或“盆景化”现象,大量的普通老建筑和传统街区被拆除,仅靠少数文物建筑或标志性老建筑作为孤立的“岛”或“盆景”支撑,它们虽使城市体现出历史的痕迹,但所谓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建筑元素却萎缩为形象单薄的几个“点”,城市的传统格局几乎不存在,传统风貌整体性丧失。第二种形态是通过城市规划途径较好地处理老城与新城、保护与更新的关系,营造建筑群的图底关系,保留老城、历史地段、传统街区原有的空间场所特征,城市在保持基本文脉的基础上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得以有效保护和延续(图1)。

无论是从文化规划的视角,还是从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基本原则来看,上述第二种形态是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应该努力的方向。有机更新基础上的整体保护原则的第一层含义便是通过城市规划途径实现城市建筑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早在20世纪初叶的意大利,既是一位建筑师,又是一位城市规划师的古斯塔夫・乔万诺尼(Gustavo Giovannoni),在其所创立的城市遗产保护和修复学说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就是“古代城市‘片断’应被整合到一个地方的区域的和国土的规划中,这一规划象征了古代肌理与现在的生活关系。”[8]可见,乔万诺尼主张,应通过城市规划整合建筑遗产与当代城市形态的关系,使古代的肌理能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实际上,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通过的一系列保护文化遗产的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建筑保护理论对建筑遗产本身内涵的扩展性认识,即建筑遗产的范围既包括历史建筑及其建筑群,也包括历史建筑赖以存在的历史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等能够集中体现特定文化或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已足以说明对建筑遗产资源整体性保护的重视。1964年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和技师协会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威尼斯)第六条指出:“古迹的保护意味着对一定范围环境的保护。”1975年欧洲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中指出:“多年来,只有一些主要的纪念性建筑得以保护和修缮,而纪念物的周边环境则被忽视了”,因此,“欧洲建筑遗产不仅包含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还包括那些位于古镇和特色村落中的次要建筑群及其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9]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内罗比建议),提出了一个影响至今的重要理念,即“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其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因素”,同时,该建议还强调:“除非极个别情况下并出于不可避免的原因,一般不应批准破坏古迹周围环境而使其处于孤立状态,也不应将其迁移它处。”[10]

上述总体上强调的是通过保护建筑遗产的周围环境,或者说通过对建筑遗产环境的控制来实现对遗产的整体保护,这是实现建筑遗产资源整体性保护的底线要求。从城市发展和文化规划的视角看,对于有着丰富建筑遗产资源的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建筑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原则还要求充分发挥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与整体文化效能,避免城市空间中传统建筑元素的“面”被打散,“线”被切断,通过“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规划策略,将建筑遗产有机整合到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形态之中。

以北京为例,近些年来已初步构建了片状保护与线状、带状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整体保护模式。若不算旧城外的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北京旧城区域内共有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共1967公顷,占旧城面积的31%,此外还有风貌协调区183公顷,占旧城面积的3%,正是它们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肌理、建筑景观资源与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构成北京城市魅力的重要部分。除了片状保护,2011年12月公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提出“一轴”、“一线”和“一带”的保护概念,坚持旧城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北京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这其中,“一轴”(传统的中轴线)和“一线”(从朝阳门到阜成门的朝阜路沿线)和“一带”(长安街-前三门大街带状区域)是旧城的核心景观带(图2),必须进行更为完整和系统的保护。历史文化区空间要素的整体保护与线状、带状开发,有利于突显北京传统城市格局和历史文化建筑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北京文化记忆和文化旅游的高度聚集地。

有机更新基础上的整体保护原则不仅强调文化规划必须从空间维度上将建筑遗产单体和周边环境、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还应处理好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从时间维度上动态保护城市发展各个时期形成的建筑遗产,处理好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

物的衰败与消亡,一如其更新与发展。在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过程中,即便在旧城风貌区,也不可能完全不允许新的开发,不建造新建筑。老建筑固然是旧城风貌的基本载体,但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新旧建筑并列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层叠关系,恰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与活力之源。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认为,好的城市形态是充满活力的,而城市活力主要源于城市的多样性。维系城市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处理好老建筑与新建筑的关系,使不同年代和状况的建筑能够并存。雅各布斯特别强调,她所谓的老建筑主要不是指博物馆之类的标志性建筑,而是很多普通的老房子。假若不同年代的普通建筑能聚在一起,复杂多元的用途和功能才有可能真的混合。[11]因此,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可以在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更新或建造一些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建筑,只要这些新建筑能够尊重周围的环境氛围和空间尺度,不以自我为中心,破坏空间环境的整体审美品质和文化特征,如《内罗比建议》所说:“应特别注意对新建筑制订规章并加以控制,以确保该建筑能与历史建筑群的空间结构和环境协调一致。”[12]目前在我国,不少历史文化名城所制订的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中,对保护规划范围内的新建筑风格和体量有一些强制性要求,如现行《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第20条规定不能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不能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规划确定的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等。这些规定仅适用于保护规划范围内的新建筑,从城市整体风貌保护的视角看是不够的,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对新建筑的整体风貌提出基本要求,制订具体的新建筑设计导则,从城市规划层面对历史风貌区及建控地带的城市开发形成有力的控制。

3 强化传统建筑文化认同基础上的适宜性开发原则

虽然在建筑遗产保护问题上“开发”这个词如同“文化产业”一词一样,由于与市场化、商业化紧密相关,而常常遭致批评。但实际上,在现代城市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能仅仅只对建筑遗产实施保存、修缮和环境整治工作,如同建筑遗产的内涵在不断扩展一样,对于何谓“保护”,也有新的拓展性认识。1979年,澳大利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巴拉会议上通过的《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巴拉》),不仅突出强调遗产的文化价值,还提出“保护”的概念包含保护性利用(conservative use)、展示或阐释(interpretation)等更为广义的内涵。西班牙学者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Salvador Munoz Vinas)认为,今天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狭义的保护是相对于修复而言的保持性活动,而广义的保护还包括再生、复兴、更新、改造、利用、活化等其他相关活动在内的行为的总称。[13]同时,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拓展,便是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识从内在价值走向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结合的综合价值观,即将建筑遗产不仅仅视为一种珍贵的文物,同时还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通过对建筑遗产的适宜性再开发(包括重建、改造、扩建、再利用等活动),更好地保护其综合价值,尤其是挖掘和发挥其蕴含的独特公共文化价值功能,也是一种保护。那么,何谓建筑遗产的适宜性开发原则?

文化规划视角下的适宜性开发原则秉承文化价值的保存与提升不仅是建筑遗产保护的首要目的,也是保护的重要手段的理念,强调任何对建筑遗产的开发性保护,若有助于提升而非损害遗产的文化价值的话,则是适宜的。其中,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具有丰富的涵义,它至少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教育价值。

法国文化部建筑和遗产司总监阿兰・马里诺斯(Alain Marrinos)认为,“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21世纪,保护历史遗产不再是孤立地保护古建筑,更多的是保护一种文化认同,是一个与人息息相关的议题。人们需要文化根基来平衡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冲击继续前行,这就是如今我们保护历史遗产最重要的意义。”[14]马里诺斯的观点实际强调,不能仅仅为了保护而保护一些孤立的古建筑,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质是保护一种文化认同,考虑如何让这种建筑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存续下去。马里诺斯的观点也折射出当今遗产保护理论中的一种价值转向,即真实并不是保护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应从保护“真实”走向保护“意义”。[15]建筑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文化意义,因此如何通过保护性再开发途径提升其公共文化效能,提升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兴趣以及对其价值的认知和鉴赏水平,使之成为一个城市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象征和源泉,一定程度上说是对建筑遗产最好的保护。1975年欧洲建筑遗产大会通过的《阿姆斯特丹宣言》指出:“建筑遗产只有得到公众赏识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赏识才能得以存续。”[16]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只要有利于增强公众对建筑遗产的了解、赏识和文化认同感的开发性保护,同样也是适宜的,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作为文化发展和教育策略的遗产保护途径。

英国社会学者贝拉・迪克斯(Bella Dicks)曾经从“可参观性”(visitability)的生产这一视角,探讨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被展示出的文化价值。她认为,“1980年代以来,可参观性已经成为规划公共空间的一项关键原则”[17],而可参观性取决于对文化的展示程度,即如何将场所变成展览,使场所具有“可读性”(legibility),让文化被铭刻在物质层面上,使某些文化价值被视为某一场所的身份,以此方式吸引市民的注意力,这是促进城市文化消费的重要路径。“可读性”、“可参观性”同样也可作为建筑遗产资源规划与开发的一项原则。基于文化规划的城市有机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可以通过对一些建筑遗产和传统都市空间进行改造、再开发,并介入一些阐释性的公共艺术,使之成为具有可体验性、可参观性的文化设施或文化展示空间,让建筑遗产更好地传递意义,令使用者(居民、游客)不仅能“观看”建筑遗产,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阅读”建筑遗产、体验建筑遗产,以此激活建筑遗产的公共文化价值,培育公众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发挥建筑遗产有助于展示与体验城市独特性的重要功能。

例如,在当代,侧重于与社会文化与艺术需求相结合的普通历史街区、产业建筑遗产再开发模式,业已成为保护并活化建筑遗产的重要途径,中外许多城市都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一些再开发较为成功的历史文化街区,往往在保护真实的历史信息基础上,以地域文化脉络为主线,根据建筑遗产的不同特点,将其修复或改建成不同功能的文化空间,探索传统建筑遗产与城市文化生活融合的有效途径,有效发挥其公共文化功能。还有一些产业遗产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则结合自身情况对产业遗产进行改造再利用,将其改造或扩建成主题博物馆或展览馆、社区文化中心、艺术区、景观公园、工业遗产展示游览区等各个层次的文化空间(图3)。基于城市文化规划的历史街区和产业建筑遗产再开发利用模式,不仅可以通过其营造的文化空间展示和传承城市文化,而且还可以给予衰败的街区和废弃的建筑以新的生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建筑遗产的再开发途径提升其“可参观性”,多数情形下只适用于具有一般保护价值的非重要文物建筑。建筑遗产中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的重要纪念建筑和文物建筑,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其建筑遗产本身便具有独一无二的“可读性”与“可参观性”,这类建筑不适合开发性保护。对这类建筑遗产的保护,除了坚持原真性和历史完整性原则之外,面对人潮汹涌的参观者,还有必要采取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丝・萧伊(Francoise Choay)所提出的调节游客人流、设置步行通道等限制方式的策略性保护原则。[18]由此可见,适宜性开发原则并非适合所有建筑遗产的保护,它主要针对的是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中具有一般保护价值的普通建筑遗产。

总之,本文从文化规划视角,探讨并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即有机更新基础上的整体保护原则与强化传统建筑文化认同基础上的适宜性开发原则。前者作为核心原则,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规划作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路径,旨在推动综合性、整体性地发挥建筑文化资源的作用;后者作为扩展性原则,旨在促进城市开发机构与建筑遗产保护部门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遗产资源,使其与城市的文化教育、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功能有机结合,成为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强化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与公众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郑憩,吕斌,谭肖红.国际旧城再生的文化模式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3,(1).原文参见:Besner, Barbara: Art, Culture, and Urban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Edge Artist Village. University of Manitoba: Department of City Planning. 2010:172.

[2]黄鹤.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原文参见:Harvey S. Perloff:Using the Arts to Improve Life in the City,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December 1979,Volume 3, Issue 2, pp1-21.

[3][澳]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英文影印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3-94.

[4] 黄鹤.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5] 黄鹤.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7.

[6] 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1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修订版)第14条.

[8][法]弗朗索瓦丝・萧伊.建筑遗产的寓意[M].寇庆民,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20-121.

[9]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6.

[10] 张松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9;72.

[11] [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M].金衡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170-181.

[12]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72.

[13][西]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当代保护理论[M].张鹏,张怡欣,吴霄婧,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7-13.

[14][法]阿兰・马里诺斯.白川村的故事:保护古建筑必须与人、与文化结合起来[N].人民日报,2014-12-04:23.

[15][西]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当代保护理论[M].张鹏,张怡欣,吴霄婧,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153.

[16]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1.

篇5

关键词:管线;改迁;保护

市政管线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社会发展的命脉,经济运行的触角,搞好市政管线改迁和保护,确保管路畅顺是一个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地铁工程多位于旧城区中施工,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管线保护则尤其必要给予重视。经过地铁施工管理工作,通过自己对管线改迁施工少许体会,现提出与地铁同仁共勉,如对加快地铁工程建设和市政管线保护有点帮助,将甚感欣慰。

1关于管线改迁

1.1管线改迁是配合地铁、道路、桥梁、隧道建设或改造进行的施工内容,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受既有管线和主体结构施工影响,我们可根据管线改迁用途分为:临时改迁、永久改迁、新建(含扩建)三种。

1.1.1临时改迁:因为某种原因需要临时改迁并需给予恢复的管线改迁,如架设的给水明管。为节省投资,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临时改迁,除非为加快工期进度的要求。

1.1.2永久改迁:因为某种原因需要永久改迁的管线迁改,如排水管线影响桩基施工的改迁施工。施工过程中经常碰见需永久的改迁管线。

1.1.3新建(含扩建):因规划调整或增加用户等原因需永久新增某些管路,如增加通讯、电力、燃气、给排水回路和管路。

1.2管线改迁应有前瞻性,结合主体结构承包商施工组织和施工进度及早制订改迁计划和方案,并尽量做永久改迁,避免临时改迁。

2关于管线保护

2.1 给水管线:给水管线一般分为承插和焊接钢管两种,前者因为是标准管道插接而成,管井为阀门井、水表井、消防栓;成插管稳定性较差,不适宜做悬吊保护,一般需做永久和临时钢管改迁;焊接钢管可做悬吊保护,长度较小时甚至不需做任何悬吊。给水管线管径较大时(如2.2米直径)应为城市供水主管道,改迁困难,影响巨大,主体结构施工时务必调查清楚避免与之发生冲突,如绕不开可从改变主体结构方面给予完善,避免动迁大直径给水管道。

给水管道发生爆裂应立即通知业主单位,主体或其它施工单位应尽量提供抢修方便,争取在最短时间完成抢修作业。建设单位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施工单位了解管网和给水阀门控制情况,掌握必要得抢修要点,如在危机情况下如何用控制阀门来关闭破裂得管道,但是该动作应被认为是必要的,且不得影响其它正常使用的管道。

地铁工程一般都为深基坑作业,给水管道发生爆裂首当其冲影响得就是地铁工程,如抢修不及时随着水流不断冲刷,就有可能发生围护结构坍塌,基底带入泥沙,进而发生一系列安全事故,如地基沉降,路面坍塌,已进入安装装修阶段抢修不及时就会损坏设备。

关于对阀门井、水表井和消防栓保护。因水务部门对抄表的特殊要求,地面恢复应尽量避免标高降低或抬高,如不满足则需对管井和水表进行抬升或降低;消防栓不要位于影响行人和行车的通道上,地面抬升或降低则需对消防栓进行抬升或降低,保证消防栓正常使用;阀门井如需要降低则需考虑阀门标高是否满足要求。

2.2排水管线:排水管线多为成插砼套管或玻璃钢管、钢管;排水管线主要发生管道堵塞引起上游污水四溢,遭到投诉,因此应保护好所有井口井盖,避免土石落入井口引起堵塞是排水管线保护最更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排水管线如为砼成插管则不适合做悬吊保护,应给予永久改迁。

排水管线发生堵塞,应请专业清疏施工队伍或清疏机进行清疏,如自行下井清疏,因井下沼气造成的缺氧,应注意防止工人发生下井中毒伤亡事故。

因地铁工程需要开挖大量土方,泥头车出工地清洗后的泥水应经过沉淀池或定期检查工地接入市政管道、井的沉淀物。其次在进行降水施工作业中抽出的大量地下水可能混入大量泥沙务必经过沉淀过滤方能排入市政管网。此外,排水应注意雨污分流。

2.3燃气管线:燃气管线多为钢管或PE管,过路管有钢套管进行保护,管井为阀门井、排气井;燃气管道有一定覆土要求并且人行道上和车行道上因保护措施不同,所以人行道上的燃气管改变为车行道上应做沟槽保护。燃气管道发生泄漏,甚至引起爆炸,造成的社会影响恶劣,如燃气管线位于电力和通信管道附近,则极易发生其它管线损伤,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将更加巨大。因此保护燃气管线和燃气井阀则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燃气管线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最好做永久改迁,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进行原位悬吊保护。

燃气管道由于机械碾压,碰撞发生泄漏时应立即疏散施工人员和劝阻围观群众和行人绕行,禁止任何火源进入事故现场,停止周围带电机器运转,同时通知燃气抢修部门进场抢修,在抢修车到来之前应提供必要抢修条件如操作平台、水电接口。

因地铁施工占用公共场地范围较大,并且场地变化频繁,因此应杜绝大型机械(如挖土机)进入非加固保护燃气管道上部,否则应采取加设钢板等措施进行保护。

2.4通讯管道:通讯管道多为PVC管或钢管,通信线缆多为光缆或充气、充油保护电缆,管井为加密或普通加重型井盖、人井和手井;通信管道一般发生因线缆损坏造成通信故障。通信管线业主较多,并且受法律保护,发生线缆损伤造成的通信故障负法律责任,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或责任单位负责。因此,加强通信线缆保护非常重要,如果是长途光缆或军事用途线缆则应尤其注意保护,非万不得已,不要动迁此类光缆。通信管道可进行原位悬吊保护,但要特别注意井内线缆设备的保护。

通信管线因施工作业发生损坏或故障,应立即通知市电信局安排专业抢修部门给予抢修。

事后应由建设单位主持各方面参加的协商会议进行处理以追究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通信线缆发生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设单位应主动承担告知责任,在设计施工中提醒设计单位和承包商注意,监理应加强日常巡视监督。

2.5电力管线:电力管道为砖、砼结构、电线杆、沟内小盖板、保护沙袋,井分为活动井盖、中间头接力井,过路管采取砼包封玻璃钢管,风亭,逃生井等;线缆分10KV、110KV等超高压电缆及中间头,架空电缆、电力光缆和控制、监控设备。电力线缆和设备同样受法律保护,发生破损,如为低压部分就造成某个片区突然断电,如超高压部分则后果非常严重,必将承担法律责任。

因施工引起的电力故障应立即通知供电部门给予抢修恢复,施工中一般由于各种原因造成10KV电缆绝缘层被击穿引起停电。10KV电缆发生击穿短路时会发生爆炸,因此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通知施工人员立即撤离事故现场。

3管线改迁和保护的前期设计工作改进建议

3.1详细的物探和调研工作是搞好管线改迁和保护的基础。由于改造工程多位于老城区,地下各类管线复杂,种类齐全,业主和使用单位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便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一个准确、详尽的物探成果则为管线改造和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探成果在工作人员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物探所显示的管线资料越来越丰富,既能提供一般管线的种类、材质、直径、路径,还能提供如排水的走向、阀门的位置甚至用户等更为详尽的内容。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物探成果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由于各种原因,地下埋设的管线“私搭乱接”现象比较严重,如电缆线不在电力管廊里,通信线缆跑到电缆沟内,通信管道里面穿着路灯管线,排水沟内穿通信光缆等等诸如此类给管线改造施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些需要我们在施工中逐一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解决。由于受行业和年代限制,很多管线物探也无法测出其使用状态,包括是否还在使用中以及用户资料等。

由于各管线的系统关联性,物探成果应不仅限于施工场地红线范围内的管线情况,物探工作应将视野放大了地铁施工影响区域范围内(如交通疏解)的所有位置的管线。

3.2加强对管线改迁和主体结构两者施工图审查管理力度。施工图是设计单位将规划理念落实到具体施工图上,代表了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但由于各种原因和局限,一个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的施工图也有各种瑕疵和缺陷,有的甚至是要付出许多代价才能实现的。因此,建立严格的施工图会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严格的图纸会审可使工程能及早发现问题,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同时也减少了安全生产隐患。如物探图应做到最大限度的详细细致,主体结构应尽量避免设置在永久大型主干管道附近,管线与主体结构上翻梁和顶板标高是否冲突,地下管线是否受到盾构始发井(到达井)端头加固影响等。

3.3所有管线新建或改迁如影响范围较大则需要报相关业主单位审核。由于各管线有不同的业主单位负责日常维护和管理,考虑到设计单位和管线业主单位的信息不对称,为方便日后验收使用,除了向市政府规划、消防部门报批外应同时向各管线业主单位审核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各管线业主单位会根据运营情况提出很多有益的帮助和意见,如电力管线改迁和新建应向当地电力部门报审,给排水管线改迁和新建应向市水务主管部门报审,通信管道改迁和新建应向市电信部门报审,燃气管道改迁和新建应向燃气主管部门报审,必须征得各业主单位同意和意见,建设单位务必将意见落实到具体施工图中去。否则,一旦开工则会产生不可挽回得损失和严重后果。

管线改迁也应结合管线总体规划统一进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减少管线改迁施工和协调难度。

3.4所有市政管线中应首先改迁超高压电力和(次)高压燃气,再次是燃气低压部分,再其次是排水、电力高压部分(如10KV)、给水和通信。由于电力管线比较脆弱,其它施工作业容易造成绝缘层击穿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如果是超高压电缆和(次)高压燃气需要改迁则更应给予重视,因为超高压电缆和(次)高压燃气因沉降变形要求较高,悬吊保护困难且代价昂贵。毫无疑问,首当其冲的就是超高压电缆(如110KV)和(次)高压燃气改迁,并且最好是做永久改迁。排水管道每天都在使用中,关系到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生活生产,如排水不畅则会造成污水横流和管道堵塞,雨季时则造成严重的内涝,进而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和损失,因此务必确保原有排水管道必须保证畅通,如条件不允许,则只能用机械抽排方式解决。

管线改迁顺序涉及到因素较多,需要依据地铁工程施工实际需要和具体周边情况灵活安排,但基本原则仍为:先重要后次要、先永久后临时,标高先深后浅、先自流后压力。

4管线改迁和保护施工和合同管理的改进建议

4.1 明确施工合同中对承包商的管线保护责任。土建主体结构承包商(不限于)作为工程的主要实施者,保护好市政管线和设施是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且承包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单位,应在合同中应给予明确。

4.2建设单位应在招标过程中向主体承包商提供尽量详尽的物探资料,承包商应做出对业主给出的地下市政管线(建设单位标明已给予和将给予永久改迁的除外)熟悉并在施工中注意保护的说明,保护和风险控制所需费用建设单位应适当给予补偿(建设单位保留有权不予任何补偿的权利)。

4.3鉴于物探并不能确切的反应管道的详细准确位置(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其它辅助手段,探槽则是其中非常有效的办法)。承包商应在地下管线不明的情况下采取人工挖探槽以便发现浅埋的通信、电力或给水管道(探槽应横竖方向分别人工开挖,开挖深度不能少于1米),探挖所需人工费用应含在保护和风险费用中,建设单位不再另行支付。

4.4由于主体承包商管线保护措施不到位,在监理、业主告知的情况下任“明知故犯”应追究主体承包商责任,对造成的损失应从主体承包商管线保护风险金中扣除以用于抢修和补偿相关业主单位。

4.5开工条件审查中应明确承包商应与各管线业主单位签订保护协议,否则监理单位有权同意其开工和支付工程预付款。

5其他

5.1考虑到管线抢修的专业性较强,建设单位应与各管线业主单位签订相关的抢修协议以便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便于及时抢修减少损失。

5.2加强与市政府、各管线业主单位和运营管理部门的沟通,争取其支持和理解配合。鉴于地铁工程建设的市政公用性和复杂性,建设单位应争取市政府部分免除施工对管线运行造成的影响和发生事故的赔偿责任。

篇6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提高了对刘基文化的认识,加强了和文成的合作,明确了刘基文化的开发思路,取得了很多收获,感触深刻,特向有关部门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深化开发

刘基,元末明初卓越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建开国之勋业,遗传世之鸿章,树“三立”之不朽,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以刘基人生历史为基础,经过长期积淀,不断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刘基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青田历史上最具睿智、最富底蕴、最有人文价值的历史文化品牌。作为刘基故里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开发“刘基文化”的丰富底蕴,使“刘基文化”不断地得以传承、弘扬、光大。刘基,历史上是青田人,后1948年文成建县,南田获归文成,因此,有刘基是文成人的争议。事实上青田人民对刘基文化了解、继承和发扬是远远不够的。而几年来,文成县对刘基文化的研究开发已经捷足先登,引起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成果,收到了效益,走在我们的前列。他们的做法一是注重对刘基文化的研究;二是重视对刘基相关故居遗迹的保护、修复、开发利用,恢复和修建刘基故居、伯温公园等人文景观,给文成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文成县还将开发刘基故居、刘基墓,打响刘基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通过景区的整体开发,将使经济效益成倍上升;三是刘基文化对实体经济的渗透,使之激活,近年来,文成县先后以刘伯温名号注册商标,并开发多种特色产品,在文成,有以刘基命名的街道、商店、商品。我们到万阜乡,乡长告诉我们,几年来,这里的高山蔬菜由于受益于文成的国师菜开发,十分好销。配合刘基文化旅游,建议开发刘基酒文化和刘基饮食文化及系列刘基文化旅游产品,只有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收到受益的最大化。四是开办节庆活动,每年的刘景生日等。刘基成了文成的金名片。文成县旅游局副局长刘万彬说:“我们今后的发展思路就是树这块名人品牌,为当地老百姓造福”。

我们青田刘基文化,一得历史先机,二得交通便利,三有财力支撑,旅游资源更为丰富,充分开发刘基文化,受益更大,效益更高。

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刘基出生地南田武阳村,历史上属青田县管辖,48年后文成建县,南田获归文成县。刘基一向以“青田”自命,他的许多字画落款都以“青田刘基”题之,他的同僚以及后来的文人墨客都称他为“刘青田”,这是史实,无须争辩的。物换星移,但不能隔断历史。刘基故里昔人乘鹤去,青山依旧在,南田村民对刘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甚至文成县城市民,问起刘基,也是如数家珍,有口皆碑。因此刘基既是青田人,也是文成人。刘基应该是文成青田两地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震古烁今的“刘基文化”,不仅仅属于文成和青田,而更应属于中华民族。考察座谈中,我们和文成的领导都表示,应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路,坚持虚实两手抓,一手抓刘基文化的研究,文成、青田山水相连,民风民俗相近,两地人对刘基都尊称“刘国师”,有着天长地久的情谊和友好往来。不管刘基出生地后来的行政区划发生什么变化,重要的是在于两地合作研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手抓刘基文化相关古迹遗址的保护,开发,减少重复投资,力求资源互补,丰富内容,在面上拓展,在链上延长。[莲 山~课件]以此推动两地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提高刘基名人文化的知名度,将使文成和青田的刘基生活的特定区域受益。

三、加大投入,构筑载体

启动刘基及“刘基文化”遗迹保护开发工程。对刘基及刘基文化的遗迹保护开发,不仅能为来青田的游人提供直观的感受,而且也能营造刘基文化的氛围,提升刘基文化的品位。我们在刘基及刘基文化遗迹保护开发方面可以而且也应该启动三项工程:一是青田县城刘基遗迹保护开发工程,按原貌重建刘公祠、刘基故里碑、刘基庙,形成青田县城的刘基文化区;刘府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后人为了纪念“千古人豪”刘基父子而建造的。由于年久失修,刘府祠如今已失去了往昔面貌。为了弘扬刘基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青田县政府将刘府祠修缮工程列入今年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二是石门洞“刘基文化”遗迹保护开发工程,为重现和丰富石门洞刘基文化内容,可在遗迹开发的基础上,将刘基就学“石门书院”期间被后人流传的一些传说、故事作有形化开发展示;三是青田县周边刘基遗迹保护开发工程,即重建章旦乡的刘基书院等。

篇7

关键词:太白山;第四纪冰川;景观资源;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54-02 太白山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西150km的眉县、周至县和太白县交界,南接汉中盆地,北邻渭河盆地。地理坐标为107°19′~107°58′E,33°40′~34°10′N,山体北高南低,东西长约61km,南北宽约39km,总体呈东西延展。主峰最高海拨3 767 m,考察区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为主,是前奥陶纪、古生代变质岩组成的断块山地[1]。太白山北麓西端的太白县,年平均气温7.5°C,降水量年平均752.6 mm。眉县年平均温度12.9°C,降水量606mm。降水集中在7―9月份[2]。植物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在考察区的南坡,780~2 300m为落叶阔叶林带,2 300~2 730m针阔混交林,2 730~3 400 m为寒温针叶林带,包括冷杉和太白红杉,3 400~3 767m亚高山草甸和苔藓带[3~4]。树线在北坡为3 350m左右,南坡为3 400m左右。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奠定了太白山独特的资源宝库基础。

一、太白山冰川资源类型与分布

(一)地貌景观资源

1.冰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太白山主峰3 000米以上高山区。主峰八仙台为中心3 500米以上分布有明显的角峰和刃脊,刃脊角峰下分布有大小各异,且不同阶段的古冰斗和岩坎地貌;冰川槽谷以八仙台角峰为中心,在其周围放射出五条,即:大爷海、三宫殿、二爷海―三清池、佛爷池、红水河冰川槽谷;在五条冰川槽谷中,偶可见羊背石等大小砾石冰碛物[5]。

2.冰缘地貌:受冰川降温作用的影响,太白山发育大面积冰缘地貌。从拔仙台顶面,东至文公庙山脊,西至跑马梁到鳌山,分部有大小不等棱角分明的冰缘岩块,类型有:大型石河、石海、石流坡、石冰川、地下暗河及冰缘黄土、石环、岩柱等地貌。通过外观和分布高度可明显分辨出现代和古冰缘地貌,反映出气候环境演化对地貌的控制作用,依据学者划分的末次冰期两次冰川作用和全新世降温事件及冰缘与冰川关系诸多特性[6~8],推测太白山至少经历三次显著的冰缘作用期。

(二)淡水资源

冰川湖泊:在末次冰盛期(LGM)时,山顶冰川作用达到最大,冰川不断向后和向下侵蚀,形成巨大的冰斗洼地。大约在0.73~1.3 ka左右冰川脱离山顶[6],永久积雪从此消失融化,融水蓄积在古冰斗湖内,形成今日太白山的高山冰川湖泊,即: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佛爷池(时令湖)5个古川湖泊,湖泊形似鹅蛋,外口有岩坎相阻,下接地下暗河。这些高山冰川湖泊面积不大,只有10~30m左右,但深度可达30m以上,水质清澈,蓄水量巨大,是难得的淡水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潜质。

(三)生态资源

太白山地处南北方地理分界地带,气候具有明显过渡性,是我国亚热带季风过渡为暖温带季风的界限,且山体落差高度大,气候与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历史期间,太白山随冰期与间冰期气温波动,特别是冰期降温时,太白山山地成为生物避难的重要场所。时至今日,太白山动植物生态资源仍然十分多样,研究表明在太白山保护区500Km2 范围内,共发现记录有植物121科628属1 550种[9],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是我国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有动物的栖息地。

二、太白山冰川遗迹的资源特性

第一,完整性:太白山的冰川地貌保存完整,大型的角峰、刃脊、地下暗河、石海、石流坡及冰川湖泊及冰川槽谷十分壮观,是难能可见的地貌景观资源,价值潜力巨大。

第二,科学性:太白山是我国东部为数不多的公认有古冰川发育的山地,晚更新世期间冰川规模快速扩张,形成众多后期遗迹资源,通过这些遗迹,尤其是冰川地貌遗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为解决近年来我国东部低海拔型山地冰川争议提供有利的发育参照证据。

第三,过渡性:太白山地处我国重要的南北方分界区,各类资源具有明显过渡性,通过冰蚀地貌景观发现,一方面受古冰川影响,残留的大型冰斗湖及冰川槽谷说明该地冰川发育具有显著的海洋特性;另一方面,现代冰缘地貌类型中的石海、石流坡、石河的广泛发育,说明气候明显变干,冻融风化作用加强,表现出由海洋性向亚大陆性过渡的特性。

第四,观赏性:研究区内冰川地貌的自然形态十分多样,自然塑造的石体形态众多,石海、石环、石流坡等资源,犹如大自然的地貌博物馆,清澈的冰川湖和冰川槽谷巨大壮观,具有极大的旅游观赏价值。

第五,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太白山是我国东部为数不多的古冰川发育山体,冰川地貌资源在我国东部地区可谓稀缺;另外,冰川遗迹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不可挽回。

三、保护与利用现状

经多年的开发,太白山环境的资源的珍贵性逐渐被公众所认知,当地政府近年来对太白山第四纪冰川资源也加大了保护力度,相继建立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河谷森林公园和汤峪温泉度假区等,这些保护景区的建立,为太白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点。目前太白山景区冰川景点已经多达65个,大部分原始地区都已被旅游开发。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比如开发不合理,高山区开发力度欠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海拔3 000米以上区域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缺乏管护措施,游客不合理的旅游行为会人为干扰原有稳定性,这不仅会促使“山啸”灾害的发生,破坏山体原有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山顶旅游设施和人身安全构成危害;其次,景区环境污染较难治理,游客旅行垃圾对冰川资源的影响也十分严重。这些问题都有待尽早解决。

四、冰川遗迹开发保护建议

(一)全面开发,完善基础设施

目前,太白山的冰川遗迹资源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尚存在一些未发开之地,比如太白山3 000米以上高山区的扒仙台南坡、东跑马梁和西太白峰等地,还处于原始状态,由于开发尚不成熟,每年纷纷踏来的大批游客和探险爱好者对遗迹的破坏十分严重。此外,自然因素也使得古冰川遗迹遭受破坏,比如太白山古冰川湖佛爷池基岩岩坎因冰缘冻胀作用不断风化,致使完全崩塌滑落,湖水大量溢出,佛爷池也变为了时令湖,蓄水量锐减。对于以上的诸多问题,建议应全面开发,完善山顶基础设施同时,对一些自然景点可采取人工加固等方式进行保护[10]。

(二)深度挖掘科学价值,吸引更多游客

太白山的古冰川遗迹保存十分完整,具有诸多典型和壮观的冰川地貌类型,现在冰缘气候下冰缘地貌也广泛发育,这在我国东部高山区是少见的。太白山的的冰川问题不仅涉及太白山第四纪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古地理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划分问题。这对解决我国东部低海拔型山地冰川之争议和第四纪以来南北方地区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帮助,建议可与国内众多高校联合,系统地挖掘其科学价值。此外,太白山自古以来也是道教和中华文化的圣地。自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登临挥毫,留下李白题刻及三国古栈道等历史景观,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都可以与古冰川景观相结合开发,从而更好地吸引游客前往。

(三)大力宣传保护

太白山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不仅是一个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第四纪地貌博物馆,也是难得一见的世间美景展览馆。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冰川遗迹资源,建议可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条件允许也可编写进中小学教科书,拍摄太白山纪录片,出版太白山冰川地貌画册等资料,对游客和群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这对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满足广大旅游者和读者需求的同时,也为开展学术交流和资料情报交流提供方便。

五、结语

太白山是我国东部公认发育过第四纪冰川的山地,第四纪期间曾发育有大量山地冰川地貌,是我国东部地区为数不多的冰川地貌景观,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冰川生态群落。太白山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不仅具有地貌景观的奇宝,同时也是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博物馆,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自然寒冻风化等原因,遗迹总体破坏严重,保护我们奇缺的地貌资源,合理利用遗迹资源,加紧制定保护措施正迫在眉睫。此外,通过对秦岭太白山古冰川地貌景观资源基本情况的分析与开发探讨,也有助于我们在古遗迹景区开发狂潮中借鉴经验,少走弯路,更切实地把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夏正楷.太白山古冰川地貌与地质构造[J].冰川冻土,1990,(2):155-160.

[2] 田泽生.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3):59-69.

[3] 童国榜,张俊牌,范淑贤,等.秦岭太白山顶近千年来的环境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4):95-104.

[4] 刘鸿雁,王红亚,崔海亭.太白山高山带两千多年以来气候变化与林线的响应[J].第四纪研究,2003,(3):299-308.

[5] 齐矗华.太白山及其邻近地区冰川地貌的基本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4):3-70.

[6] 张威,刘亮,刘啸,等.秦岭“太白冰期”冰坎宇宙成因核10Be定年[J].科学通报,2014,(31):3086-3094.

[7] 崔之久.试论多年冻土的冰缘标志及冰川与冰缘作用的关系问题[J].冰川冻土,1982,(2):1-6.

[8] 崔之久,唐元新,李建江,等.太白山佛爷池剖面的全新世环境变化信息[J].地质力学学报,2003,(4):330-336.

篇8

驾车路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贵阳昆明大理保山。

地方特产:饵丝、水籽石榴、茶油、鸡枞。

旅游资源:高黎贡山生物圈保护区北接青藏高原,南衔中南半岛,东邻横断山系的怒山山脉,西毗印缅山地,纵跨中国云南西部,从北到南绵延600余公里。其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仅210米,呈极为壮观的高山峡谷地貌,是怒江和独龙江的分水岭。这一地域是著名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称。

杜鹃花科、兰科和竹亚科植物是高黎贡山独具特色的类群。高黎贡山已知有药用价值的植物1000多种。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白眉长臂猿、云豹、金钱豹、孟加拉虎、金雕、白尾梢虹雉、黑颈长尾雉等十分珍稀。其中,白眉长臂猿在我国的野外种群数量仅有100只左右,它们栖息于高山密林之中,不筑巢,觅食、睡觉、休息都在树上,很少下地活动。

高黎贡山奇峰怪石随处可见,山体两侧百余条溪流由险峻的高山上奔腾而下,分别注入怒江和独龙江。这些河流落差大,形成了许多壮观的瀑布群及水塘,如百花岭阴阳谷三级瀑、美人瀑、高脚岩瀑布群、大坝河口瀑布、芒岗河瀑布、寸家河三叠水瀑布、芒宽三叠水、天台山一线瀑等。高黎贡山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有许多温泉,其中的一些温泉温度高达80-90℃,如百花岭阴阳谷温泉、金厂河温泉、摆老塘变色温泉等。高黎贡山西侧的腾冲以拥有90多座火山、80多处温泉而闻名于世。

早在新石器晚期,高黎贡山就已有人类定居。他们除农耕外,畜牧、渔猎及制陶已达到较高水平,大量青铜器的出土也标志着这里曾出现过灿烂的青铜文明。此外,有史可稽的哀牢古国文化遗迹也随处可见。著名的西南丝绸古道就经过这里,至今仍可见众多遗迹。古道、驿站、村寨、烽火台、铁索桥等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这里也是古今中外兵家的必争之地,保存有大量的遗迹与传说,特别是在二次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与盟军在此共同抗击日军的遗迹更是清晰可辨。

高黎贡山保护区周边居住着汉、傣、傈僳、怒、回、白、苗、纳西、独龙、彝、壮、阿昌、景颇、佤、德昂、藏等16个民族。这里同时也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儒教等多种宗教及原始崇拜的荟萃之地。

篇9

关键词:旅游资源;兴城古城;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8702

古城作为古建筑历史遗迹,不仅仅是稀缺的人文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更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宝库。兴城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为四座保存最完整明代古城中唯一一座方形卫城,兴城古城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却远不似西安古城、荆州古城、平遥古城那样名声在外,这其中缘由与其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1兴城古城的开发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

兴城古城地处辽宁省兴城市,于辽圣统和八年(公元990年)始称兴城。兴城古城略呈正方形,是四座保存最完整明代古城中唯一一座方形卫城。古城城墙基砌青色条石,外部则以大块青砖砌成。城的东、南、西、北城墙正中皆有城门,分别叫春和、延辉、永宁、威远,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城内四街十字相交,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与四座城门箭楼遥相对应,显得威严壮观,气势巍峨。古城以前分外城和内城,内城因为历代的维修和保护,基本保持了其原有的风貌,可惜的是外城经受不住57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战争摧残早已倒塌。除了城体本身的价值外,兴城古城还具有极精彩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宁远大捷”“宁锦之战”已成为兴城人口中引以为傲的传奇故事。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兴城古城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并且其损坏程度仍在继续加深,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去修复、阻止古城的损坏,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失去这样一个历史遗迹宝藏。

2开发与保护的现状

古城内开发的主要景点有钟鼓楼、兴城文庙、祖氏石坊两座、城隍庙、将军府、周家住宅等。钟鼓楼是古城内的首要旅游景观,内有兴城出土文物陈列馆和明代大将袁崇焕将军的蜡像馆,可以说到兴城古城如若不登钟鼓楼就体验不到完整的古城风光。兴城文庙是东北三省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文庙,内有植物奇观古柏育桐、卧桐成林等独特的资源,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也备受推崇。为方便游客节省时间体力和顺利找到主要景点,古城内配备了观光车并有司机在途中讲解古城的结构和历史。在各主要景点,还配有专门的导游人员为游客引导、讲解。

为了保护兴城古城旅游资源,当地政府相关单位除了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不定期地对古城进行维护修缮,还拆除一般民居、商铺和公共建筑,将本着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新建,并且将要恢复宁远客栈、宁远戏院等重点历史遗迹。

3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开发方面的问题

(1)古城景区经营缺乏创新,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不足。

兴城古城与其同类景区相比,除了地理位置和名字不同外,经营模式和产品类型并无太大差异,景区内尽是文庙、城隍庙、将军府等随处可见、毫无新意的景观。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古城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到古城游览的游客只能看见沉默的城墙、城楼、石路,若想了解古城的历史文化只能从陈列馆和讲解员口中获知。在古城资源的开发中历史文化、历史故事几乎完全被忽略浪费了。现如今,古城若不能推出自己的创新、特色产品,形成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力,终究会被我国日益发展完善的旅游市场所淘汰。

(2)古城宣传力度不足,对外知名度不高。

兴城古城是四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之中唯一的方形古城,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但其知名度却不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兴城古城的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对一个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没有知名度就相当于没有充足的客源,兴城古城的知名度不高与其宣传力度绝对成正比,兴城内外看不到明显的、有效地宣传,到兴城古城游览的游客多数是当地居民和附近城市的学生,真正的外地人很少,并且大多是在海滨游玩后才从当地居民口中得知兴城古城的存在。可见兴城古城的宣传不仅在外部没有做好,就算在本城也没有得到重视。

(3)景区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兴城古城内部的各个景点除配有必要的工作人员外还配有导览接待人员,说明兴城古城景区的经营和服务体系是比较先进完善的。但是,景区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和导览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兴城古城内文庙里工作人员个人素养较高,而城隍庙内的引导人员,虽毕业于专业的院校,却没有专业的服务水平,不光讲解笼统更是对游客冷面相向。虽然这只是个例,但却十分能说明问题。另外,环城电瓶车路线外包个人经营,司机雇用当地居民导致其所谓的全程讲解只是应付游客。在游客进入景点后,某些司机为了尽快完成行程进行催促,使游人无法尽兴。

3.2保护方面的问题

(1)古城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破坏。

旅游资源的自然衰败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资源保护工作的一大难题,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躲不过风雨的侵蚀、灾难的破坏。兴城古城经历了570多年的风雨,其城墙表面很明显地留下了自然衰败的痕迹。古城城墙的青砖脱落破损,有些墙面的青砖甚至被侵蚀出凹陷的大坑。城墙表面生长着各种植物,其根部的生长不断地瓦解着墙体。城内的石门、木门、石狮及各种建筑不明显的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若再不给予足够的重视,真正的历史遗迹终会从我们眼前消失。

(2)附近居民、商家及游人对古城的保护意识薄弱。

兴城古城现今的人流量还不算大,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人为损坏古城的因素。其一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注意对景区内景观的保护,出于满足好奇心、拍照留念等原因攀爬、踩踏、触碰、刻画景物从而造成资源损害,更有游览过程中垃圾随处丢的现象发生。其二是古城中的商家不注意维护古城中的环境,随意堆放垃圾、停放车辆,一些商家直接将摊位搭在街边,更有商家为了招揽顾客大声循环播放录音扩音器,制造噪音污染,另过往的游客产生厌恶情绪。其三古城附近居民对古城的保护意识也是相当薄弱,在城墙和城内设施上经常能看到新旧更替的各种广告以及随意挥洒的“办证文化”。

4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开发与保护观念,明确旅游开发并不是无本生意,而是要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达到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的效果,保护好旅游资源才是旅游业繁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反之,在保护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也不可盲目激进,要清楚促进景区的发展不光有利于旅游资源地的文化、价值的推广和延续,更能通过获取的经济收入为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更为先进有效地手段和设施。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互惠互利、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

4.1古城开发的建议

(1)大力开发历史文化价值,推出创新独特的旅游产品。

创新独特的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吸引客源的制胜法宝,只有在别处看不到、体验不到的乐趣才值得千里迢迢地走一趟。大多数有特色的产品都应依托于景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古城这样的历史遗迹。在开发兴城古城时,可以根据其历史文化模仿古代的商铺、客栈、饭馆等建造相应的现代店铺,并效仿古人的着装和服务方式,让游客进城如穿越回古代一样。还可以利用一些典故推出特色小吃、商品。兴城古城可借“宁远大捷”“宁锦之战”还原历史,雇用员工穿上古代兵服,定时在城中巡逻或模拟古时练兵场面。为增强游客的参与性,还可设体验项目,让游客穿上战衣,亲自上“沙场”。

(2)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宣传是提高知名度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打破兴城古城现在这种不愠不火的发展局面,加大有效宣传力度是必要手段。加大古城宣传力度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内是指从城市内部做好宣传工作,让游客进入兴城后就知晓古城的存在不心存向往。具体可以采用各种车站宣传板及车载广告、建筑物广告牌等随处可见的宣传方式,并在城市其他景区内设置宣传栏。外是指在本地之外的城市进行推广,吸引外地客源。具体可与客源地旅行社合作,推出相关旅游路线;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与电视台旅游节目合作,推出相关旅游节目:还可利用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电视、电影剧组进行影视拍摄,从而提高知名度。

(3)提高并定期考察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

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严把录用关口,只雇用有相应素养和能力的员工,从根本上提升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②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其服务技能,从而达到不断提升服务人员技能水平的效果。③对老员工进行补习性培训,补充其所缺乏的专业知识。④建立完善的奖罚监督体制,恩威并施,提高员工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保持员工高修养优服务的状态。⑤设置游客投诉和表扬信箱,并与员工薪金、福利直接挂钩,以加强对其监督力度。

4.2古城保护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资源检查维护系统。

自然衰败中的缓慢风化的破坏过程往往是缓慢渐进的,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日积月累,缓慢性风化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终会达到不可小觑的地步。应对这类问题必须要有完整的、系统的检查修缮体制,利用专业人士的知识对古城定期进行检查、评估、维护,并将所得数据详细记录在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对于灾难性的破坏,如地震、洪水等,也要列入维护系统当中,积极地做好防御工作,不能因为灾害发生的概率低就忽视其巨大的破坏性。正如历史不可逆转一样,文化古迹一旦遭到破坏就再也不能还原,即使后人仿造的再好,其意义也已经截然不同了。

(2)提升居民、商家素质,对游客进行保护古城宣传。

防止居民、商家的破坏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社区、媒体等手段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保护历史古迹的重要性,培养其主人意识,使其自发成为保护古城的一分子。二是进行惩罚约束,对行为过分、屡教不改的居民、商家采取惩治手段,如罚款。

针对游客来说为避免其对古城的损坏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提前与旅行社协调好,在游客进入古城前做好宣传、提醒工作。二是在景区各处设置温和提示牌,让保护旅游资源的警示伴随全程使游客提高对自我的约束意识。三是在重点保护或易损坏资源处安排专门的监督提示人员。

(3)其他保护建议。

除上述保护意见外,还可以通过立法来加强对兴城古城的保护力度,通过招募志愿者来调动人们对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活跃旅游资源保护者的力量;通过吸引有资源保护意识的投资商进行公益性投资,增加古城保护资金,推动古城旅游业发展。

兴城古城的发展现状还不能够让人们满意,但是随着人们可持续开发和对资源的保护意识曾强,随着科学技术和规划水平的不断提升,古城一定会凸显它的价值,成为新的旅游亮点。

参考文献

[1]吴文智.旅游地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旅游学刊,2002,(06).

[2]朴松爱,樊友猛.文化空间理论与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J].旅游学刊,2012,(4).

[3]吴殿廷,王欣,吴巧新,吴铮争,刘睿文.旅游规划中的若干问题[J].旅游科学,2006,(4).

[4]曹龙霞,杨慷慨.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略论[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5).

[5]卞显红,余芳.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和谐关系构建路径研究[J].旅游论坛,2012,(3).

[6]王志发.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旅游学刊,2007,(4).

[7]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篇10

一、香积寺的历史与保护

香积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净土宗祖庭之一。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据传,香积寺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唐代寺旁有香积堰水流入长安城内,故此得名;另一说来源于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而恰好唐高宗李治赠此寺院舍利千余粒和百宝幡花供养,因而寺院更名香积寺。

香积寺自建寺以来,千百年间,几度风霜,几经劫难,几多沧桑。唐朝时的寺院规模宏大,有“骑马闯山门”的传说,当时,武则天和唐高宗都曾来此礼佛,并“倾海国之名珍”、“舍河宫致密宝”,赐给香积寺。因善导在长安拥有众多信徒,这里又供奉着皇帝赐给的法器、舍利子,故前来瞻仰、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极盛。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著名的诗篇《过香积寺》中这样描绘:“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安史之乱”和唐武宗灭佛事件中,香积寺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宋朝时,净土宗流行,香积寺又得到修复。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香积寺又改名为“开立寺”,不久又恢复了原名。宋、元期间,长安衰落,寺院年久失修,到清朝时,香积寺仍保持明朝的规模,并进行了修葺。明嘉靖年间才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直到清末,寺内还保存有许多金石文物,仅历代雕刻就有119件。建国后又曾大规模整修,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现存唐代建造的善导塔,是公元680年修建的。塔系青砖砌成,壁厚二米,平面正方形,为仿木结构。塔顶因年久残毁,现存十一级,高三十三米(据载原为十三级)。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实为珍品。塔基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上嵌有砖刻的“涅盘盛事(时)”横额,是公元1768年修补时所作。塔身四面并刻有楷书,内容为《金刚经》,字迹雅秀,笔力遒劲,颇引人注目。现存建筑物遗迹中,只有古塔是唐朝保留下来的,其他部分均为后来在原址上新建。新建建筑均为仿古建筑,满足宗教需求,也为古遗迹营造了和谐的周边环境。将古塔单独设在别院中,既不影响佛教信徒平时的宗教活动和僧侣的日常起居,同时也尽可能地减少了古塔的人流量,最大程度地保护古塔。由此可见,目前当地对香积寺的保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虽然香积寺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较好的古遗迹保护。但长时间来,人们对于藏于郊野的这座净土宗名刹,却鲜有耳闻。到访西安的游客,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寺院的存在,更不用说到此一游了。就目前香积寺的游客组成来看,多以周边的佛教信众和郊游学生为主,游客结构单一,消费能力有限。

二、香积寺的旅游现状

第一,交通不便。香积寺所在的香积寺村,据城市中心区约18公里,从市区到达的公交线路只有3条。在寺庙宗教文化影响力不足,周边又缺乏其他旅游吸引物的情况下,靠游客骑自行车或自驾车前往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潜在游客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因此,交通不便在客观上影响了香积寺的旅游开发。第二,旅游产品单一。目前香积寺不收门票,免费供游客参观。所涉及的旅游产品以参观寺庙建筑景观、拜佛烧香等佛事活动为主,兼有宗教法器、佛像和纪念品销售。所以,香积寺的旅游产品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第三,知名度低。虽然香积寺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历史积淀,但长期以来,地处城郊的这座历史名刹,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寺院的存在,更不用说到此一游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州的寒山寺。就旅游资源而言,寒山寺甚至不如香积寺,因为寒山寺的寺庙建筑几乎全部为建国后重建。在历史上寒山寺的宗教影响力和知名度尚不如香积寺。但就是借助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的宣传效应,寒山寺成为苏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游客络绎不绝。

三、香积寺的旅游开发方向

第一,成立旅游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打造香积寺旅游品牌。寺庙本身的功能是传承宗教文化,宣扬宗教思想,组织信众活动等。要求寺院本身承担起旅游资源开发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地可以借鉴西安大慈恩寺的成功经验,引入旅游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聘请专业的团队和人员来完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工作。把“香积寺”这个宗教旅游的品牌真正做出特色,形成旅游影响力,在西安宗教文化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增加寺庙旅游的产品,形成有特色的寺庙旅游。香积寺可以效仿苏州寒山寺的成功经验,以诗人王维《过香积寺》的诗篇作为产品开发的突破口。再现诗篇中所描述的古寺景观,恢复建成松林成片、泉水潺潺的古寺风貌,设置晨钟暮鼓的宗教仪式,打造以禅宗和净土宗的宗教活动展示和宗教文化讲座,增强香积寺的文化品位,优化寺庙环境,吸引更多对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感兴趣的游客游览。

第三,和周边寺庙景点进行整合,联合进行市场运作,打造宗教文化系列旅游。西安市长安区古称长安县,历史文化古迹众多,尤其是名寺古刹云集,如:兴教寺、净业寺、清凉寺等。可以考虑和这些寺庙进行联合开发和集中宣传,打造“唐代名寺系列游”的旅游产品,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旅游消费活动,全方位满足游客对于宗教文化和历史遗迹旅游的需求。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资源,形成合力,还可以更有效地借助地方政府的扶持,从而促进宗教寺庙旅游对当地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