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主义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消费主义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

篇1

摘要:现代性是一个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概念,涉及到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现代性思潮研究的日益深入,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产生影响。

关键词:现代性现性主义个体主义

现代性这个多义的、具有极大理论穿透力的概念,无疑缘起于欧洲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从11世纪拉丁语中到18世纪法语中的“modernite",其含义不断发生变化。但到现在为止,何谓现代性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对“现代”概念的看法有多少分歧,其核心的意涵是指一种新的时代意识,也无论其被看作是一个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所蕴含的价值意味是鲜明的。“现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现代性”这个术语的缘起。现代性首先是对现代意识的觉悟,既包含着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又具有价值追求和规范意味,也就是说现代性就是一种新的意识。

一、现代性及其基本理念

一般认为,现代性概念描述的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诚如有的学者所言,“凡表征现代社会或现代人特征的属性,如商品性、竞争性、民主性、科学性、世俗性、开放性,等等,都包含在现代性的涵义之中”。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性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尺度,现代化是一种事实,现代性是一种对事实的反思。

现代性是一种启蒙理性,即怎样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一切并运用理性对一切作出审查。从以上对现代性的解释中可以看出,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一)理性主义

现代性的序曲阶段,是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正是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了自我发现,教会受到了置疑,社会的宗教色彩开始淡化,世俗生活逐步获得了认同。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的过程,用韦伯的说法就是除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此时的“理性”就是人的代名词。现代性强调人的理性高于宗教神性,强调现代文明的一切是理性化思维的产物。以韦伯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概括了理性主义思维的要点,即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对所追求的具体目标进行价值大小的比较;根据预料的结果权衡行动的必要性;根据目的选择手段,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作为选择标准;在行动中遵循严格的首尾一贯性,使一切行动合理而有序。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理性主义引起了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在认识领域,理性主义造就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现代性”要求在知识领域应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逻辑推理证明的数学和实验证明的实证科学,科学成了理性主义的表征。在日常生活领域,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在经济生活领域,理性主义建立了科学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创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关系领域,理性主义导致了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合乎理性的现代法律制度。总之,以创新、合理、绩效、合作为核心的理性文化精神反映了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的转变。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都是社会理性化过程中的产物和表现,而科学和民主则构成了理性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个体主义带来了个人的解放,另一方面,个体主义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理性的、更为自我负责的生活方式。理性使人成为一个有尊严,独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相通的。“现代性”意味着对自我的理解上从群体主义向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重大转变。把个人放在了首位,强调个人独立与他人的重要性。这种个体主义的实质是高扬主体性。哈贝马斯指出,黑格尔将现代性的核心原则界定为主体性,并追溯了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根源,认为笛卡尔是主体性话语的始作俑者。康德发展了主体性话语的典型形态,但康德没有看到现代性带来的科学、道德、艺术的分裂的实质实际上是冲突与不和。西方意义上的个体主义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本意是指一种人本位的理念,也就是上边所说的,但是在中文中没有准确的表述词。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最需要澄清的概念。在中国,迄今为止存在过的意识形态中,它都是与“私”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一提到个体主义就将它与以自我为中心,讲求个人利益,忽略乃至不顾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这类东西联系在一起。不过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平时所误解的“个体主义”的这些东西,是用另一个概念“egoism",即“自我主义”来表示的。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个体主义是一种建设性的、积极的个人本位理念。

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主要理念,但是除了理性与个体主义之外,进步的观念也是现代性的意识形态,这些在西方社会进程中都具体地演绎了出来。“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具体归结为社会领域的世俗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人类生存状态的都市化,文化的个性化,等等。

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

消费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类消费资料的方式和途径,它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取向得到大致的说明,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理论中,消费方式大致分为传统消费、现代消费和后现代消费三种。但是在本文中我主要讲的是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就是现代消费方式。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既是当前消费的主体之一,又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和消费时尚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的整体消费方式。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就是消费方式的科学性和他们个人选择消费的理性。在此特别借助大连海事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一)消费开支的合理计划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是每学期的费用是否有计划消费。结果显示:在自己的费用开支上,有7.5%的大学生有严格的计划,50%的学生有计划,23%的大学生是稍有计划,只有19.2%的学生选择没有计划,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始都会给自己一个大概的计划,也说明他们在消费的时候也是在精打细算的,这种计划也可称作韦伯意义上的算计,是合理的重要特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大学生消费的现代性意蕴。匆忙地用消费的盲目性来定义这一切是不合理的,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主流,看到他们消费的主要方向和方式,不要自以为强调个别现象,这就是现代性思潮的理性主义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第一个影响。

(二)消费过程中的理性购物

合理性的消费是一个全面的行动过程,它包括了解商品信息,最后才会实施购买这一手段。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了解商品的信息只是第一步,也是理性消费的开始。数据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购买贵重商品前进行详细了解的有45.6%,进行大致了解的有50.1%,这两者之和就是95.7%,而选择直接购买的只有4.3%。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自主能力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对消费品做出合理的决策。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于消费品的质量、价格、品牌和时尚等选择体现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质量和价格,品牌和时尚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选择消费对象的主要因素。消费品的质量和价格反映的是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被看作是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的一个关键。而品牌和时尚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和形象,其魅力就在于象征意义,带有较多的感性色彩,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选择分别体现了理性和非理性的价值取向。但是当前的数据就表明了质量、用途、性价比是吸引他们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效、理性消费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在现行的条件下分析起来是合理的,大学生没有自己的固定经济收入,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父母,通过自己兼职挣钱并不多,这就使他们每月可以支配的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的主要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和伙食开销。在长时间的大学生活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谨慎消费,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尽量选择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

(三)消费资料注重个人发展

篇2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消费价值观 适度消费 绿色消费 非理性消费

一、消费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指出,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社会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为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

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消费价值观既受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与限制,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在资本主义社会,对消费价值观进行操纵与导向的主角是资本主义企业及其代表机构。消费价值观服务于资本的逐利性,资本主义扩张需要依赖于消费的不断增长,因而出现了超前消费、“虚假需求”消费,以及弗洛姆所说的普遍的“异化消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目标,客观上规定了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生产的终极目的,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必须有利于两个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二、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正义。这样一方面保证社会资源及基础消费资源尽可能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合理地分配,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社会消费健康有序地进行,从而推动社会生产顺利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扩大消费品的消费。对最终消费品的消费不是要无节制地消费,而是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必要消费、反对枯竭型消费,这是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在基础消费方面,应该提倡实行适度消费。因为人类个体之间实际的必要需求差异并不大,亿万富豪与乞丐在每天所需要获取的卡路里、蛋白质总量方面基本是相同的;此外,基础消费是对资源依存度较高的消费。如果人们在基础消费方面过度消费,更多地占有一些实际并不必需的资源,从而使真正需要的人群不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这些资源,这样将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社会的不公。提倡在基础消费方面适度消费,就是要改变在资源占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提倡适度消费,就是要提倡以节俭为荣、浪费为耻,反对对社会及消费者本人都不利的暴饮暴食、疯狂购物等毫无节制的消费习惯,反对个人以占有大量闲置不用的住宅、交通工具、高级奢侈品为荣的消费观念,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社会和谐需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基础消费方面的富足与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提倡适度消费需要建立这样的消费理念:个人的富裕与成功不是依据个人占有物质财富特别是基本生活资料的多寡来区分,而是通过精神财富和对社会贡献来区分的。

无止境地追求占有大量消费资源是社会生活物资短缺时代遗留下来的腐朽的消费观。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无不穷奢极欲,据天下为己有,大量地消耗以致浪费资源。如中国古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人们过分浪费资源的真实写照。当今,资本主义为了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将这种奢靡的消费习惯推广到更多的人,但是仍然未能改变少数最富裕的人群占有世界绝大多数消费资源,而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贫困者连基本温饱都难以满足的状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首先就要从消费方面的不公平入手,使全体人民获得基本的消费保障。

三、可持续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遭遇了资源瓶颈与环境瓶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建立与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消费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西方者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盲目扩张造成“环境异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持续增长的模式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人民的认同。

绿色消费是上世纪90年代在欧州首先发展起来的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强调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强调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指出,绿色消费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绿色消费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获得、使用、消耗或享用各种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或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现代消费哲学和消费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汲取一切人类进步的思想和观念,所以,绿色消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消费的消费价值观一方面要求减少消费对资源环境的依存度,另一方面要求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选择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行为,排斥与反对破环生态平衡、过度剥夺自然资源、造成不可恢复的环境损害的一切消费品与消费方式,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跨越式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中国不可能亦步亦趋地按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模式发展,而必须寻找对环境资源依存度较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1992年中国国家计委就指出:“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人们生活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消费模式步人小康社会”。

中国经济增长呼唤着新的消费价值观。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是推动经济走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文化消费、符号消费、虚拟消费、以感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是世界消费观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份,也是对资源环境依存度较低的消费模式。当然,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

中国具有发展文化消费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千多年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对世界充满了魅力;世界各国文化在这里聚集、碰撞,不断产生出新的火花。我们不仅要积极发展国内文化消费市场,还要推动中国文化消费走向世界,引领世界文化消费的潮流。中国人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有能力走在世界文化消费产业的前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培养国民的文化消费观与文化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与知识创新,培植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广泛汲取及相互融合。这些,都仰赖于构建良好的文化消费观。

符号消费长期被冠以奢侈品消费与非理性消费的恶名。而符号消费中凝聚了优异品质、良好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品牌消费,凝聚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概念消费,是消费品市场中最活跃、最具恒久吸引力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符号消费,无异于将孩子与洗澡水一齐倒掉。由于具有附加值高、环境依存度低的特点,以品牌消费与概念消费为特征的符号消费正是中国应该大力培养与发展的消费模式。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品质与文化内涵的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市场;要不断创新消费概念,推动高新科技产品走向市场。品牌消费、概念消费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将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消费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飞速增长。虽然网络电子游戏等有使青少年沉迷成瘾的不足之处,但网络经济、虚拟产品、虚拟社区具有低环境依存度、高附加值、低运营成本的特征,不但推动者现实经济的发展,也日益成为一种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系。中国不应当盲目地反对虚拟消费,而应该注重虚拟消费的合理内核,积极发展虚拟经济。虚拟消费是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科技与文化实力较量的场所,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增长的经济模式,中国的跨越式增长离不开虚拟经济。

世界消费正在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以感性消费为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正以其动态的、多变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迅速冲击着传统消费市场。美国学者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认为恰恰是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会影响到客观的市场,卡尼曼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为他赢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非理性消费对现实经济存在着大量的机会与挑战。不应该对非理性消费持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区别对待。对于超出个人能力,无益于消费者自身、环境与社会的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控制与摒弃;而有益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利于科学文化事业进步,有益于创新及个性发展,有益于人民生活改善的非理性消费,则应该大力提倡。

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的社会思想体系。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需要与政策建设、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同时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应当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始终保持一致,要从两个和谐与中国国情出发,在基础消费方面提倡适度消费,在消费模式方面倡导绿色消费,并鼓励文化消费、个性化消费、虚拟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的建立与发展,在不断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地、健康地、跨越式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2][美]赫伯特・马尔塞斯: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4]刘佳刚刘乐山: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6,(1):85~88

篇3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大学思政 创新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onsumption 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However, in consumer culture, there is vulgar content, fast food culture and other issues, the eff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h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guide th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consumption cultu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consumer 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consumer culture on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to explore how to achie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innovation.

Keywords consumption cultur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0 引言

消M文化产生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社会,当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因此进入了以物质消费为主要驱动力的大众消费性社会。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沿海的多数城市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经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导致消费型社会的特征初步呈现。消费文化总体上反映了多数消费者对物质消费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消费文化凭借其特有的文化和魅力,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造成了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对大学思政课堂中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怀疑甚至排斥的心理,不利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1 消费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消费文化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它是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

消费文化主要表现为三大特点:消费场所、消费品以及消费活动。一方面,由于消费主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消费者所购买的消费品存在着千差万别。例如,有的消费群体是中低收入的老百姓,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在一些实惠的商店或者超市进行购物,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有的消费群体属于高收入消费者,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在有名的专卖店购买奢侈的消费品。另一方面,由于消费用途不同,所以消费者的消费场所、消费品以及消费活动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念、物质收入等决定了当地的消费文化,对当地的消费起着促进作用。

2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区别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消费文化弘扬的是一种对社会文化有促进作用的文化,反对铺张浪费,而消费主义追求的却是极度奢侈,阻碍优秀消费文化的传播。在西方国家,曾经流行消费主义,它是一种病态性的消费主义观,极力追求炫耀性、奢侈型浪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以此作为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所在。而这与消费文化的核心有着天壤之别,是不利于优良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消费文化是一种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文化,它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引领与指导着社会的物质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能影响人类的思维和价值观,对人类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的意义。可见,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在消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彻底抛弃消费主义,才能使人类社会处于和谐而稳定的局面。

3 消费文化对大学思政教育创新的影响

3.1 消费文化所追求的刺激、娱乐冲击了思政教育提倡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很多商家都大量生产各种商品,并改进商品的外形、功能等,而消费者为了体验各种商品的功能特性,不惜花费大量钱财以买进商品。如今,大学生青年是消费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各大生产商贡献了不少。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与世界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不少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部分大学生青年追求刺激、疯狂、娱乐,这种片面、不成熟的消费文化深刻影响了大学生青年的成长,扭曲了消费观念。在现实的消费文化影响下,以提升人的精神层次和内涵为教学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部分大学生的眼中显得无足轻重。一些大学生认为学习政治经济学过于空泛,没有西方经济学有用;学习理论不如学习实用的操作技术。

3.2 消费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淡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

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的心灵、行为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大学生在儿时受到的传统教育,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会慢慢地偏离主流意识形态,久而久之,当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人群形成一定规模时,那么主流意识形态就会被边缘化。当前,消费文化把大学生青年引向了感官享乐和物质消费,导致大学生青年降低了对政治时事的关注度。消费文化正在把大学生青年引向一个商业社会中的个体,把人们传统的历史经验和爱国情怀转化为一种无国界的商业经验,这无疑会给大学思政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大学思政的教学,甚至会导致国民素质下滑。

3.3 消费文化使大学生淡化思政教育中所提倡的崇高理想和英雄主义

前,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各种影视作品都充斥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媒体使尽一切手段来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其中包括媚俗手段。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一般通过网络与外界接触并获取广泛的外界信息。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的主要人群,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们逐渐进入了读图时代,一切夺人眼球的信息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图片,因此,各大媒体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以华丽包装、渲染煽情的宣传攻势迎合了大学生们的心理特质,拉大了这些大学生与崇高理想的距离。

大学思政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内涵的四有人才,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而奋斗,而这崇高的理想与某些媚俗的消费文化是格格不入的。消费文化向大学生展示的是一种深度不够、平庸的文化,而不是一种有深度的文化,这使得思政课堂教育的步履艰辛。当前,很多大学生谈论的话题都是与生活、饮食、工作、收入、娱乐有关的,鲜有人讨论国家的发展方向以及人类的发展方向等有深度的话题。

4 基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思政课堂创新

4.1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产品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发展优秀的消费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前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它符合了多数人的生活愿望,对推进整个社会主义文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消费文化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支撑点,那么这种消费文化是低俗的,有可能会演变成为西方的消费主义,使大众丧失了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文化根基造成严重的威胁。要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塑造良好的消费文化,就要推进大学思想政治课堂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当前的产品文化中,引导学生理性消费。

4.2 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产品可车载斗量,所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传授传统知识的同时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教学理念方面,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学习与工作联系起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首先,要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人文情怀。其次,还要在校内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例如,通过举办校内网络征文比赛,要求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所弘扬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当前的消费文化中,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

高校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首先,高校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通过海报、校园网等手段来使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的动态,并从中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不随波逐流,培养大学生的独到见解能力。其次,高校还要把消费文化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可通过选修课、讲座等方式来向大学生宣传消费文化,引导大学生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念,杜绝浪费,并学会科学理财。

4.3 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应对媒体舆论的能力

当前,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影响,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引导学生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对媒体舆论采取正确的态度,拒绝跟风。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要掌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社会的发展方向,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运用到社会热点中,避免一成不变的机械式备课。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媒体所引导消费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对媒体舆论形成正确的态度,切忌盲目跟风。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正步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内会出现消费文化,这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消费文化在初始阶段还不够成熟,部分大学生青年的理性消费观念不够强,甚至导致有的学生改变了人生价值观,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保持崇高的理想,才能形成良好的消费文化。

篇4

关键词:消费;大众文化;挪用;复制;大批量生产

0引言

“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在他的学术研究和思考中看到了真实的“物质”世界的消亡,人们在无意识中已经进入了“幻象”的消费社会。“消费”是一种每天都会发生的行为,而消费社会则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它又如空气般实实在在地弥漫在人们周围,发生在人们生活中。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场中,人是被一个看不见的“锁链”捆绑住了,在无意识的状态中被某种虚幻的东西支配着,进行一系列的消费,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如出于某种需求购买了商品A,有了商品A就需要商品B,紧接着配套设施商品C也相继出现,这就是消费的连锁反应。而这一系列的消费并不是围绕着生活所需物质来进行的,是根据消费者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功人士”地位的欲望逻辑而形成的。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质的实质用途,不再是物质本身,而是一种社会符号。换句话说,消费的是某种被制造出来的象征性符码意义。所以,今天的消费已然不是人的真实消费,而是意义系统的消费。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已经在消费社会中死亡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正在被颠倒,消费代替了生产,它就是生产。在消费社会中,文化艺术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理所应当地发生了转变,由20世纪初期开始的极度个人主义转变为大众流行主义,由了不可触碰的“神圣神坛”走向了商业商品的行列。

1消费与文化

鲍德里亚曾经在他的著作里提到过“丰盛”与“杂货店”的概念。首先“丰盛”指的是“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现象”。过剩的生产力和“丰盛”的物资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物品的实际功能不再被追崇,温饱问题是大部分人已经实现的目标。过剩的资源不断堆积,需要一个场所进行整合,就形成了“杂货店”。“杂货店”指的是商业中心,服装、娱乐、餐饮的综合场所。但“杂货店”消费的实质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商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氛围,文化成为了商业中心的重要部分。购物中心努力打造艺术与娱乐混合的文化氛围,商场中的儿童乐园、奥林匹克跑道、精致的书店、溜冰场和电影院等给消费者提供了多元的服务,让他们享受到了除了物质以外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表面上看,是文化改造了消费,但实质上文化已经在包装消费的过程中被消费所影响,甚至可以说是被慢慢“吞噬”。文化在与消费融合的过程中起到的是美化的作用,将消费的概念偷换,人们在无形的“操控者”的引导下逐渐消费的是文化而不是物质本身。以主题咖啡店为例,在各类文化潮流的包装下,主题咖啡店比普通没有任何特色的咖啡屋更有竞争力。人们总是强调特色,实际上特色就是文化背景。例如,以“怀旧”特色为主题的咖啡屋里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气息,咖啡用具、食品样式、食品名称以及室内布置都是以老旧事物命名,勾起了顾客的儿时回忆,又如珠宝首饰等奢侈品,除了精致的做工和昂贵的材料外,更重要的卖点是其艺术上的价值,艺术家的灵感与创意将金属材料升华了。另外,以文化为背景的品牌效应也大大提升了消费水平。通过诸多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社会的消费的金字塔结构中,越接近塔尖的消费文化价值越高,消费品的实际价值则越低。文化正在被消费着,而且在消费社会中成为了消费的顶端。

2消费社会中的现代艺术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社会思潮的改变,艺术也呈现不同形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消费”时代,大量剩余价值的产生使得人类物质变得空前丰富。不仅在物质方面,在精神层面,文学、艺术滋生众多流派,使人应接不暇。“营养过剩”的人们似乎已经厌倦了“花样百出”的各色事物,开始走向消极,文学、艺术由特立转向平庸,由个性转向共性。除此以外,受到“消费”利益的刺激,艺术开始更多地为商业提供服务,相互影响之下形成了以“商业”形式出现的艺术方式。

2.1安迪•沃霍

安迪•沃霍尔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的领军人,他的艺术涉及绘画、影像、音乐等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他的丝网印刷作品,代表作有《玛丽莲•梦露》《坎贝尔汤罐头》《可乐瓶》等等。安迪•沃霍尔的名字一直与消费社会关联在一起,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元素,如罐头、可乐、美元钞票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寻常的事物,这些作品打破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拉近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这正是在消费社会影响下的思潮所要表达的。安迪•沃霍尔使用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他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直接挪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利用丝网印刷颜色艳丽的特点,使作品醒目,具有视觉冲击。并且他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复制,将作品投入大批量生产中。这种方式在无形之中改变了艺术与艺术品的性质,将艺术创作的唯一性的概念彻底摧毁了,使艺术品的性质在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向商品进行转换。安迪•沃霍尔的艺术思维是突破性的,他将“挪用”“复制”“大批量生产”等概念带入了艺术创作中,使艺术变得“庸俗化”“商业化”。这种“庸俗化”与“商业化”无疑是符合“消费社会”的时代特征的。有人认为是安迪•沃霍尔将艺术带入了“消费时代”,事实上是消费社会中的“通俗”“商业化”的文化特征催生了安迪•沃霍尔的艺术。

2.2利希滕斯坦

同样作为20世纪重要的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藤斯坦的波普艺术相对于安迪•沃霍尔的绚丽、时尚更加理性与冷静。二战时期,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生根发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抽象画画家,如波洛克、德库宁、马瑟威尔、罗斯科、克莱因等等。虽然美国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名词,但抽象表现主义并没有与美国的本土的“大众”“流行”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很快就被代表着消费社会流行文化的波普艺术的潮流所淹没。利希藤斯坦就是在这样的潮流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利希藤斯坦“挪用”了杂志中的漫画形象进行创作,他把漫画中的某一片段剪切下来,将其放大并且使用自制的工具制作出印刷网格的效果,然后在图中配上与此无关的文字,使观者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利希藤斯坦的艺术无疑是消费社会催生出来的产物,二战后的美国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人们的消费更趋向于多元化,促进消费的商业广告和商业行为影响着艺术家,将他们的目光引向日常生活。与其他波普艺术家一样,利希藤斯坦需要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没有刻意去批评或者赞扬,只是简单地诉说他们日常的生活。

3消费社会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3.1消费社会将艺术引向大众和流行

从安迪•沃霍尔和利希腾斯坦的艺术中我们不难看出消费社会对于现代艺术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它分开的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种艺术思潮。从“后”字不难看出后现代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态度。现代主义主张尊重个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强调“个性”与“原创性”。而后现代主义出于对现代主义反叛的态度,主张“大众”与“共性”。而波普艺术就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波普艺术与其说是对于现代主义的反叛,更确切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消费社会的影响下而形成的潮流。“大众”与“流行”是波普艺术的关键词。安迪•沃霍尔之所以能成为波普艺术的领军人,是因为他能抓住最为大众的事物,将其与艺术相结合,使艺术的“神性”与大众物品的“俗性”相混合,成为一种特别的又极具前卫意味的新事物。而这种事物正好符合“消费”的口味。

3.2消费社会使艺术商品化

在艺术品走向“大众”与“流行”的同时,艺术已经开始走下了“神坛”。艺术家不再重视艺术品的“原创性”,而引用了大量“复制”与“挪用”的概念。这种创作概念的广泛使用使得对于艺术家的考核标准大幅度降低。也许你不需要经过数年艰苦的专业训练也能成为一名艺术家,你只需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将身边最为常见的事物巧妙地“复制”“粘贴”到一起,便能创作出一件艺术品。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任何人都能创作出艺术品。艺术品在这种思潮中数量剧增,“有技术含量的”与“无技术含量”的作品混杂在一起,使人们难以辨别。这是消费社会给艺术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改变,大批量生产使得艺术品失去了独一性,而成为了与货架上的食物一样的商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消费主义 消费文化 新闻传播 大众媒介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不仅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一部分,还是一种生活和生产方式。近年来,关于消费、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的研究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消费主义的含义

关于消费主义,各个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社会学者维尔斯认为,消费主义是跟生产主义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一种超出实际经济能力甚至压抑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去追求群体心理所推崇的消费水平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法国后现论学者鲍德里亚认为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为了被现代文化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①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消费主义把消费视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来源,是人们自我表达和自我认同的工具;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人们消费的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消费成为人自我表达与认同的主要形式。

二、消费主义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1、消费主义与神话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

法国著名学者罗兰・巴特在《神话学》一书指出,“神话是一个交流的系统,是一种信息,是一种意义的模式,一种形式”,“由一种话语传达的……一种说话的类型。神话不是由其信息的对象来确定的,而是由它说出这些信息的方式确定的”。②

这就是说,神话成为一种赋予物品以新的意义的手段。在消费主义价值观念中,消费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目标和意义所在。人们的消费活动所追求的主要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意义。商品符号的文化意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神话作用附带上美好、奇异、浪漫等文化意义的。

在当代消费社会,广告无处不在,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广告是阐释消费主义与神话理论交互作用产生强大影响力的形式之一。

时下诸多时尚杂志内都刊有女性护肤品、彩妆等方面的广告。《瑞丽》杂志封面曾刊登过兰蔻品牌的“梦魅仙子”彩妆广告,在有限的空间内广告中并未直接表达出产品特性等信息,一句“色彩,点化梦魅无限”并配以梦幻美丽的模特脸部特写,让受众充分享受浪漫、美好和清新的感觉,陶醉其中的同时引发受众对该品牌的好感和记忆,由此带来商品的潜在销售。在这里,彩妆通过神话作用被赋予了梦幻、美好、浪漫的意义,消费主义激发了受众的消费欲望,营造了一种消费氛围,在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受众通过对品牌和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符号价值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产生购买动机和行为。

由此可见,消费主义和神话理论彼此作用应用在广告中,被赋予神话作用的广告在消费主义影响下,也会带来过分消费、奢侈消费等负面作用。一些商品在华丽和浮夸的广告放大下,让人成为奢侈品的俘虏,形成华而不实、拜金主义的消费心理和习惯,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资源和经济成本。“炫耀性消费”造成精神生活和公共文化生活的普遍贫困、贫弱和浅薄,并影响到相应的社会伦理、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氛围,也不符合节约型社会和环保型社会的理念。

2、消费主义与涵化理论在电视媒体中构造主流价值观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无法亲自接触客观现实,不得不借助电视等大众媒介来认知世界。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提出了“涵化理论”,他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涵化”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③传播媒介的涵化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化”过程中尤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④

当电视生产出消费文化的拟态环境的时候,消费者长时间地浸濡其中,往往会失去对现实的准确把握,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会受到消费主义的涵化。当前电视媒介的报道在消费主义思潮的支配下,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炒作新闻,发掘新闻事件的娱乐卖点,误导受众。“犀利哥”事件展现了个别媒体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盲目追求视听率而忽略职业操守,误导了受众对公共事件的评价。当网络上出现“犀利哥”的照片后,多家媒体制造了娱乐大众的新闻点,这些报道由此引发了受众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的热点不是关注社会底层人员的生存困境和解决公共事件的方法,而是以看客的身份去评论一个人。受众在大众媒介构造的拟态环境中受到涵化作用的影响,从而迷失了自我。究其原因,是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盲目追求吸引受众的“眼球效应”,唯受众是从,刺激人们的消费欲,弱化了新闻传播引导受众的功能,从而不利用整个社会构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以及和谐健康的主流价值观。

第二,相亲交友节目充斥着不良的价值观,低俗化和拜金主义之风盛行。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房子”、“车子”、“孩子”等较为现实的话题成为相亲节目的重要看点。此类节目中,一些处于弱势、收入低、长相一般的男嘉宾,其经济能力、容貌、职业、社会地位等无不成为节目调侃的对象。这些带有不良社会导向的内容经过电视媒体的传播会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效应,让受众的价值观、爱情观和人生观发生变化,久而久之,受众沉溺在消费文化的拟态环境,会误认为追求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忽略个人奋斗的力量,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缺乏正确认识,甚至否定这种美德。由此可见,相亲节目中的此类问题若不及时加以管理,势必对社会风气的良性引导和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不良影响。

三、消费主义对媒体传播的影响

在全球化时代,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通过大众传播发挥着影响。正视消费主义传播的影响,趋利避害,对于构建健康消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主义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的影响是广泛和复杂的,它适应了大众文化的发展之路,体现了大众消费需求的发展与变迁。具体来说,其积极作用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消费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消费主义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释放人的欲望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对于现实人生的关注,也是开放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

其次,对新闻传播传播媒介本身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从传播内容来看,消费主义拓展了媒介的报道空间,传媒由原来的政治、经济、教育、国际事务等领域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社会功能来看,媒介由教化型转向服务型,强化了媒介与受众的亲和力,传媒大众化、生活化,传媒的多样化社会功能也得到开发。

第三,对于受众来说,消费主义立足于满足受众的诸多物质和精神需求。消费主义通过附加新的形象和符号来改变商品的原始意义和使用概念。这种形象和符号把人们内心追求自由和享受的欲望与物质现实巧妙地连接起来,把人们这种压抑在内心的欲望激发起来,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与满足。

在全球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我们也应该对消费主义产生的负面作用保持警惕。

第一,消费主义在传媒活动领域内化为新闻消费主义,新闻专业主义不断受到新闻消费主义的消解。新闻消费理念下的媒体以商业逻辑为驱动力。媒体热衷于根据市场销量进行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媒体出现了大量虚假新闻、有偿新闻、虚假广告等现象,从而遮蔽、挤兑媒介应有的公共性、公益性,严重影响了受众对社会现实的认知,给社会带来危害。

第二,消费主义浸泡下的受众,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单面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精神追求,只有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只知道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肯定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中。消费主义正是以个体及其欲望为内在基础,将享受、娱乐视为生命价值的实现,不断提供一种被刺激起来的消费欲望,促使受众逐渐陷入一种对虚假需要无休止追逐的过程中,丧失了思考和反省的惯性以及批判的理性、辨别能力,最终被商品拜物教所支配,日益成为正如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人”。

第三,大量的广告和生活消费报道在刺激消费、拉动社会物资再生产的同时,烘托着一种奢靡的享乐主义氛围,在客观上消解着勤俭简朴、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

结语

总之,消费主义应用于新闻传播学领域产生了丰富而复杂的影响,对这种影响认知需要从辩证的角度加以理性思考,既要认识到它存在的合理性,又要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批判并提高警惕,促进社会整体向进步的方向演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①[法]鲍德里亚 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②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9

③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6,224-229

篇6

关键词:商品意识形态;交换;生产;消费

一、商品意识形态的定义、产生发展及其当代表现

意识形态问题是一直以来国内外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升华,从早期特拉西(Tracy)的观念学到马恩批判的意识形态概念,再到列宁科学的意识形态,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对批判的意识形态的发展,阿尔都赛,拉康等人的意识形态研究等等,使我们了解意识形态之于人的包含性。西方学者们最终承认没有意识形态,人不成为人。在这样的研究下,学者们怀着或是批判的,或是中性的态度探讨了各种意识形态系统,包括:经济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以及美学意识形态等概念。根据马克思哲学的观点,一切意识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那么在意识形态研究中出现的诸概念也对应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如经济意识形态就对应于经济活动。然而,在这么多意识形态的研究中,人们都把关注点放在了“上层建筑”中,对于在经济基础中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意识形态有所忽视。本文作者将尝试从商品出发,研究一项新的内容,即商品意识形态。

1.商品意识形态的定义

商品意识形态是指,在全面商品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以商品化思维为特征的意识形态系统。卢卡奇曾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文中指出“商品只有成为整个社会存在的普遍范畴时,才能按其没有被歪曲的本质被理解”。那么要全面的研究以商品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也必须在“商品成为整个社会存在的普遍范畴”这一时代的背景下,这个时代我认为就是当下,即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其含义与哈贝马斯的同一概念基本相似。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商品(还没有进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的生活状态除外),经济活动的全部就是商品的活动,政治的目的是延续商品的生产与其对社会的统治,如政府对于社会经济的规范,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就是为商品的再生产提供条件;文化成为刺激商品消费的手段,从各种商品的实用价值到商品符号价值(各种品牌)的实现,事实上就说明了文化在商品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商品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的存在。在商品意识形态的定义中还有一点需要解释的是,即所谓的商品化思维。由于长期处于商品社会,在人的思维当中出现了商品化的特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思维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成为商品生产、出售,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主体所倡导的“知识经济”就明显的带有这样的特点。然而这只是商品化思维的一个方面,只是简单的将思维等同于商品的观念,并未涉及其真实的核心,最为关键的部分。真正的商品化的思维,其核心是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商品的影响,不仅仅是思维作为商品参与市场活动,更是社会普遍生产与普遍消费观念的建立,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的部分详述。

2.商品意识形态发展阶段的划分

商品意识形态就其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划分是按照这样一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从其物质基础分析,要了解商品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商品的生产方式在经济中的地位。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仅仅是作为补充手段成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部分。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商品意识形态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起源阶段和发展阶段。由于现代社会从特征上讲仍然处于商品社会,因此,商品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已经完全成熟的概念,它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为了方便研究,我引入另一方法对发展阶段作了第二次区分,分为早期发展阶段和当展阶段。区分这两个阶段的标准是,通过对商品价值实现方式的差异所作的分析得出的。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商品意识形态的三个阶段:1.产生阶段;2.早期发展阶段;3.当展阶段。以下将分三个部分单独论述。

产生阶段。商品意识形态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的。“劳动产品只是在它们的交换中,才取得一种社会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对象性是与他们的感觉上各不相同的适用对象性相分离的。劳动产品分裂为有用物和价值物,实际上只是发生在交换已经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时候,那是有用物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因而物的价值性质还在生产时就被注意到了。”关于商品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按照的理解,商品可以归结为以交换为目的的劳动产品,交换是劳动产品为了实现其价值的方式,是商品的指向,因此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商品意识形态获得了它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内容——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在马克思的理解当中,交换价值是建立在商品本身固有的物的使用价值之上的,是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虽然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可被比较的,但是通过历史的,社会的约定,物和物之间的不可比的使用价值被人为的规定了尺度,交换在这种尺度之上得以进行,这尺度就是交换价值,它保证了社会交换的发生。对于商品意识形态而言,商品交换——商品的出现,就在人的意识当中确立起了一种观念,即交换价值与商品使用价值之间关系的颠倒。从起源来说,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但是由于交换价值的可量性,人们将交换价值当成了商品的本质价值,而使用价值则成为了商品附带的属性。其次,在社会中首先有了奉行货币拜物教的阶级,这就是商人阶层的兴起,商人不通过生产而只通过交换生存,他们所依靠的就是物与物之间使用价值的关系。交换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意识,社会各阶层的自觉意识,社会各阶层不再被其自身的地理环境的因素所束缚,需求能够在更广阔的地域展开,北方人能吃到南方的柑橘,英国人喝印度红茶。交换意识就在这样的商品的逐渐丰盛中建立起来。商品意识形态的产生阶段的终点可以追溯至法国重商主义,可以说重商主义是早期商品意识形态发展的顶点,货币真正获得一次展示它强大力量的机会,人们的货币拜物教观念被发展到了极致。古代社会虽然重商,但是商品仍然只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

早期发展阶段。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这一概念变成了商品意识形态的核心。奴隶和封建社会总体的经济方式处于自然经济阶段,生产力低下,社会自然资源处于缺乏和基本满足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社会中存在的需求是大于社会生产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一经应用,便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生产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社会分工更为明确,相对于奴隶社会的生产分工而言,资本主义生产分工的范围更大,英国毛纺厂理使用的羊毛来自于美洲大陆,法国的木器厂用北欧的松木做家具,等等。分工由世界共同构成,这就为商品的进一步丰盛提供了物质的基础。从生产手段来看,奴隶社会以经验科学为生产基本手段,而资本主义社会则在经验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科学,通过理性对科学实施驾驭,生产力如火山般爆发。这些都对生产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历了对货币的崇拜后,人们的意识又将其关注点放在了生产上,生产能够换回更多货币,因为需求大于社会的生产能力。生产主义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当然伴随生产主义的还有经济危机。伴随着生产,科学获得了新生,古代科学作为技术被人使用,近代科学却成了权力,在科学的背后是大量的商品,在商品背后是大量的货币,在货币背后则是人生存的真理。商品在此时就成了维系整个社会基础的经济力量,农业工业不论什么产业都不能再说是核心产业,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商品生产,所有生产都是商品生产,这就是商品意识形态中生产的特征。同样我们还必须注意的是,此时的生产仍然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还是在以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来带动商品的交换价值,在商品意识形态起源阶段所奠定的商品价值构成的颠倒也只是观念上的,商品本身还遵循着早期的规定。换言之,商品依旧是物的商品,而不是观念的商品。这一时期的表现即是工业实业的兴起,世界由原来的庄园变成了工厂。

当展阶段。上世纪初,整个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新的技术推动了新的生产力发展,商品生产超越人们需求的增长。商品出现了巨大的丰盛,几次经济危机为生产主义敲响了警钟。生产出的商品不能够通过其使用价值被社会消费掉,换言之来不及被消费掉,商品利益得不到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商品本身在质量等方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生存环境不断进步,这带来的就是需求的降低,一件好的产品从其使用价值而言能够用很长时间,那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人对于这类商品就不再需要。商品在不断生产的,因此要求不断的有需求消费这些产品。这在社会中成为了一对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文化的概念被引入商品属性之中,商品本身不再只是使用价值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正如鲍德里亚分析的那样,消费是符号消费,“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人们通过商品得到的是社会,自我的认同,在这种文化的含义中,人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找到了自己同他人的区别,他获得了自己在社会中的符号。更重要的是,在商品的丰盛中,人似乎已经超越了现代性的压抑,获得了自由,生活在民主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商品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内容就是文化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作为划分社会的符号,它成为了无形的压制人的意识形态概念。同时,作为商品意识形态中文化的目的指向,消费成了社会活动的核心刺激消费,生产消费,成为了所有人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在这个商品时代,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人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下消费我们的商品,还要在别人的意识形态下消费别人的商品。一切以消费为目的,这就是文化意识形态带来的必然后果。

二、商品意识形态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于商品意识形态发展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到商品意识形态中的几个基本,核心概念:交换、生产和消费。这三个概念分别对应于三个时期,前资本主义时期,早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当然,这样的对应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并不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商品意识形态只有一个概念,事实上,这三个概念是贯穿于商品意识形态全过程的,不同的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商品意识形态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形态结构出现的,因此交换、生产和消费在这个系统中有着结构性的联系。以下就试分析其关系:

在作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我分析的方法作以说明。我对于意识形态内部结构的划分基本沿用何怀远教授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方法。何教授认为意识形态从功能、功能实现程度及其原因角度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要素或层面:1.认知解释层面,其意义在于“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说清‘是什么’才能确定‘应该怎么办’。”换言之,任何意识形态系统都有一定的知识论基础,意识形态作为人观念系统,必须首先告诉人们,什么是知识,怎样用知识解释世界。认知解释层面,就为我们提供我们所要研究的意识形态的知识论基础。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解释系统主要是唯物史观建立的社会发展观,其科学性在于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而有了可靠的知识论前提和基础。2.价值—信仰层面,“是人们价值选择的根据,也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价值评价的尺度。”这一层面可以说是任何意识形态最为根本的核心特征,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其关于真理,价值的判断方式。西方学者伊格尔顿,在总结一直以来学界关于意识形态的种种定义时也将这一层面内容作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生活的意义、符号和价值的生产过程”。3.目标—策略层面,“意识形态作为对现实世界意义的探寻及其对实践的导向,最终是要实现理想目标并选择实现理想目标的方式和策略”。意识形态不论在怎样的阶级基础上建立,不论其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总归有指向性,只有通过这样的指向性,意识形态才能发挥它对思想的控制功能,才是意识形态。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以在三个层面上理解商品意识形态,在此我将其归结为三个核心概念,即交换、生产和消费。它们分别对应于信仰价值层面,认知解释层面,目标策略层面。

1.交换——商品意识形态的核心本体

交换是商品的最基本属性,任何商品在实现上都不能离开交换。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交换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而交换价值本身又是抽象了的使用价值的比较。商品价值不管把商品如何颠来倒去切开粉碎也不能碰到,人们只能观念地承认其客观存在性。物作为使用价值是各各不同的,作为价值是各各相同的(至少在理论上可折合为多少卡热、多少牛顿力等等),因作为价值“它们都具有同一的幽灵般的现实性。它们变成了同一的升华物,同一的无差别的劳动的样品。它们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这个共同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这样在经济活动中关于将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变成了具有量的可比性的交换价值,就造成了人在观念中对普遍性的寻求。人们为什么要在思想的领域寻求普遍性?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甚至可以在货币的意义中获得答案,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具有相似性。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在商品的流通阶段的,它代表的是商品之间交换价值的比例关系,就像桥梁一样在各种不同质的不可比的使用价值间寻求到了可比的标准,当然这样的可比关系也是在观念中的。有了这样的思想,所有商品似乎都不再是不同物,而都是商品价值这一本体的各种物质表现形式。即是说任何物都被还原为价值,多样性回到了单一性,质的差别在这里被取消了。这就是商品交换带给我们的观念,人在这种观念中也幻想现实世界本来也有同样的本体,各种不同物质的差别不过是这一本体的不同表现,世界本身有一套标准衡量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这样的标准中人能够获得自己行为的意义,获得作为批判者的立场,获得反对权威的武器。平民认为生活决定一切,商人认为金钱决定一切,政客认为权力决定一切,哲学家认为理性决定一切。然而所有的决定不过是人的观念中的幻象,就像我们所说的商品价值一样,只具有“幽灵般的现实性”。因此所有的意识都被指责为意识形态,都是某一阶级所认可本阶级的普遍性,必然要遭到批判。在意识形态研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同一性”的概念。伊格尔顿在总结诸多意识形态定义时也将其作为一个方面,即:“同一性思想(identity thinking)”。通过以上分析,交换这一概念为人们意识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识形态基础,如果没有在交换中使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在价值中获得量的规定性,也就没有了幻想的世界的同一性,没有了量化的失去了各个质的差异死亡的世界,也就不会有科学、实证主义关于问题概率的研究,更不会使得人们对于波普提出的证伪主义如此诧异。人们总是幻想有同一性,幻想通过这种同一性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时间问题——量的问题,而从另一方面看来,有时质的差异是绝对的,我们永远不能认识在我们时空之外的事物,因此在我看来关于世界的认识只在假定的意义上是有效的,只是在意识形态中有效。

关于交换,我们可以得出第二点意识形态的含义,即我们所说的“价值”。“价值”一直是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等关注的焦点,经济学上指货币的实现,哲学上指理论的创新,伦理学上指人行为的合伦理性等等。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从前面对于交换的分析,同样可知“价值”不外也是约定,也是在同一性的幻想中获得的规定性。价值也是从交换中发端的,其最早的形式是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当交换发展得更为广泛后,一切商品可以在商品价值的统一规定性中以量的多少相区别,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变成了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而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在形式上成了根本的普遍的交换,是交换行为的源泉。在意识中,我们承认了商品与商品交换的历史在先,承认了商品与货币交换的逻辑在先逻辑的认为价值在交换前一物被生产,那么其中必然包含着价值,这价值是由劳动所创造的,交换只是这一价值实现的过程。这样的意识就是意识形态,只是人们认为的如此,就像对于“同一性”的幻想一样,我们所信仰的“价值”——那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价值也是幻想出来的。“价值是历史性的”,正是因为有交换因此才有价值价值是在对立统一当中获得规定性的。在经济学中,物与物的使用价值是相对立的,但是在交换中不同的使用价值却在货币的度量中获得了统一,价值才具有了可把握的现实性;同样哲学中,创新理论必然是对旧理论的批判,这也是对立,但就本质而言,不论是那种理论都在人类认识的意义上做出了贡献,都在人认识的同一性中产生了相同的效果,因此才有价值;同理在伦理学中,个人的行为是相互对立的,而一旦个人行为能够对他人行为产生有利的影响,能够被他人认可,获得同一,那么个人行为就是有价值的。

由交换所引伸出的同一性,价值等概念就构成了商品意识形态在价值信仰层核心,商品意识形态所信仰的就是同一性,价值的永恒性。不论是神学还是理性主义都在一定意义上,试图以一种本体决定一切,要么是上帝,要么是理性。在方法论上,凡是自称为科学的方法,或是被认为是科学的方法都寻求最大的可通约性,以至于在学者们呼喊回到多样性,打破铁一般的单面社会时,带给人们的感受不是自由而是恐惧。

2.作为商品意识形态解释学的科学

在认知解释层面,商品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是生产。生产是与商品不可分割的概念,它是自然物成为商品所必须经历的环节,是商品价值形成的过程。蕴涵于生产中的是人类劳动,劳动是人实践的基本形式,认为实践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因此这里将生产作为商品意识形态认知解释层面的核心概念,正是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思考。

对于生产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哲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生产的研究尤其集中在对生产主义的研究中,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生产主义大致有以下三种含义:(1)与“消费主义”相对应的狭义的“生产主义”;(2)广义的生产主义;(3)决定论意义上的生产主义。在研究商品意识形态中作为认知解释层面的生产概念,并不能在以上三种视域中研究。这里所要研究的生产,是人类认识论意义上的生产,就是实践。实践作为认识的手段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因此商品意识形态的认知解释也不能脱离于实践,但是实践在商品意识形态中有它固定的形式,这就是生产。用生产认识世界,其核心就是以生产的手段认识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在商品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商品意识形态中,生产和科学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科学是现代生产的最基本手段,认为科学技术是作为渗透性因素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科学是唯一正确地认识方式,在认识论中它与理性、真理结合反对愚昧无知。科学在商品意识形态中是万能的,它之所以是万能的是因为它是生产的。首先,从各种不同的科学理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技术,都是以是否促进生产为检验其效用的标准。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理论导致了生产领域的革命,生产力成倍的增长才是牛顿力学真正的意义所在。在更高层次的哲学领域,科学同样也是在生产的检验中生存,19世纪到20世纪哲学的实证化转向,以及对形而上学的排斥也能够说明这一点。为什么要排斥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不生产。认识在商品意识形态当中也不再全面,它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的神圣和权威,那样无所不能,认识的巨大作用只能在生产的单向度中被理解,作为社会主流的商品意识形态不承认克尔凯郭尔绝对个人的孤独感,不承认存在主义对认识对象感性的直观,因为这些认识形式都不是生产的,或者不能还原为生产的。其次,商品意识形态中科学的单一性还表现在研究等具体的方式上。交换带来的同一性观念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是在认识方式上寻求在一定方法形式上的同一,如同价值在商品交换中作为度量标准一般,科学认识也必须接受在方法上的评价,如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必须是可证实的,而证伪主义则认为,可证伪的才是科学的。不论其主张如何,他们都妄图在科学中寻求最一般的标准,即使是历史主义在多样性基础上提出诸如范式等概念,也未能逃脱这样的嫌疑。这同商品意识形态的基本精神是相对应的。科学方法上的另外一点就是数学化。将数学方式引入科学研究在认识论领域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向前追溯甚至可以追溯至罗吉尔·培根,通过对培根这一思想的追问不难看出这是对可通约性的另一种表达,通过数学化,科学能在一种符号中被解读,被理解。数学化还对应着量化,科学研究一直强调对于实验数据等的量化,在长期的积累运用中“量化”甚至也成为了科学的代名词,在某些时刻人们甚至认为能够被量化的都是科学的。统计学,概率论一时兴起,但最终仍被波普的证伪主义所。究其原因不外乎,人们在商品意识形态的幻像中为认识构建了同一性,把认识比作商品,能够在同一的价值中通约,能够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如果抛开了商品意识形态,是否有必要对科学进行重新反思?反思实际上已经在进行了,但是我向提及的一点是如果我们依旧在商品意识形态中反思,那么进行的只不过是另一次反思必要准备。

3.商品意识形态的指向——消费

在目标策略层面上,商品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是消费。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消费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商品价值实现的最终形态,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在马克思那里,消费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只作为手段蕴含在一般的经济行为过程中。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全面的商品社会,消费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它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含义。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消费是当代社会逻辑的起点,消费成为了支持社会正常运行的根本力量,人们的拜物教,“这种盲目拜物的逻辑就是消费意识形态”。社会中的人自身,其主体地位的确立,阶级团体等的归属,包括自身的权利实现等等都必须在消费的符号体系中实现。更为重要的一点,即对商品意识形态有重要意义的一点即是,消费带来的丰盛。关于消费和丰盛,可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丰盛的物质产品作为基础,消费社会不会兴起,正是在现代科技发达的基础上,生产力能够为消费社会所必需的丰盛建立起应有的基础;同时,也正是消费社会的理念进一步的促进了丰盛的出现,“消费社会,人们不是为了积累财富而是为了消费而劳动,为了再生产而消费,形成的是消费欲和及时行乐意识”,及时行乐、为消费生产,为消费奋斗都是消费社会的基本理念,说到底都是要进行消费,都要买东西。通过购买商品,获得自己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这些都为商品获得文化含义提供了动力。因此,消费和丰盛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其不可分割的特点,丰盛在商品意识形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消费社会在思维中的制造的幻像。之所以称其为幻像,是由于在商品的意识形态中,丰盛的核心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人的观念。“社会的财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富像商品一样不是因为它有用而成为财富,而是因为它被文化赋予特殊的意义才成为财富。财富的灵魂不再是‘物性’,而是文化灵性。一旦文化观念发生变化,物的文化有用性就必然发生变化,财富也必然发生变化。社会的财富随着物质文化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异。这一变化对财富的影响甚至比恶性通货膨胀对原有财富的影响都要重大,价值连城的财富可能因为财富观的变故而变成包袱,原来的垃圾也许价值连城。”文化,观念对于人对商品的理解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观念中,商品可以被创造,瞬间价值连城,瞬间一文不名。我们谈论丰盛,丰盛的是商业品牌,而这些品牌充其量也只能作为符号价值出现,在物质性上我们并不能找到更多的差异。这就是幻像,幻像中的丰盛。

在鲍德里亚的理论中还有这样的一个公式:“增长,即丰盛;丰盛,即民主。”可见,丰盛同政治,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此,由于鲍德里亚已经作了深入讨论,我也不再赘述。但是我们可以沿着其思想方法多做一些思考,丰盛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政治上,甚至在时代精神中也可以找到其踪迹。在长期的丰盛社会的影响下,人们有了一种普遍的观念,即要求在任何领域都有足够的空间享受丰盛。具体表现就是在社会思潮中普遍存在的多元化意识,以往分析多元化,学界总是站在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等视角看待多元化。试想一下,在商品社会已经大发展的今天,全球要寻求趋同的文化体系是何等容易,但是学者们却疾呼保留文化的多元化,这是社会选择多元化的明显例证。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这样的社会思潮?我认为就是商品意识形态,是丰盛的观念。丰盛带来了选择,选择给人自由感,在商品世界中随意选择,可以是耐克、可以是阿迪达斯;在思想领域随意选择,可以是存在主义、可以是后现代主义。

三、商品意识形态的理论价值

商品意识形态这一问题的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沿着主义哲学的路径所作的思考。哲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唯物主义为种种社会现象寻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基础。就本项研究而言,也是为了在人们的社会意识层面寻求实在的基础。如对同一性与商品交换的讨论,就在于澄清同一性只是在意识中的同一性,是通过长时间商品社会的发展,在人的意识中建立起的虚幻的结构。

商品意识形态对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正如在文章开头我所谈到的,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学界只注意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而没有触及到意识形态本身最为本质的基础。虽然当前看来,学界对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作了诸多的反思,但这并不够,比如对商品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问题,恰恰商品是时代的主流,社会发展以商品为核心,个体存在以商品为保证,但对于商品意义的追问却相对落后,在我们看来它只是一个经济学用词,一个马克思哲学的用词。其真正在人的意识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起作用这些问题却一直被人们忽略。我认为有必要重新重视商品,不断追问商品的意义。

商品意识形态的是否要对于商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我想批判是必要的,唯有批判后的理论才是值得人们接受的。但是并不能因为对其进行批判,就认为商品意识形态是贬义的,原因在于,1.对于商品意识形态的研究刚刚开始,不能过早的下结论;2.从历史性看,商品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3.对商品意识形态的无法超越,也决定了我们不能从价值上对其进行任何褒贬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图绘意识形态》齐泽克,阿多尔诺等,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意识形态论》俞吾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版.

[4]《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版.

[5]《消费社会》[法]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6]《资本论》(节选本)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7]《哲学教程》何怀远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8]《哲学大辞典》(哲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2月1日版.

[9]《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孟登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10]《后现代文化主义与文化理论——弗·杰姆逊教授讲演录》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注 释:

《历史与阶级意识》[匈]卢卡奇,商务印书馆,1992年10月第一版,第146页.

《资本论》(节选本)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76页.

《资本论》(节选本)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52页.

《消费社会》[法]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48页.

《哲学教程》何怀远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46页.

Terry Eagleton , Ideology : an introduction , London : Verso 1991 , p. 1-2.

《价值即意识形态化的“应该”》季国清,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第27-33页.

《“生产主义”概念的多种语境及其义域》何怀远,《河北学刊》,第45~49页.

所谓“还原为生产”就是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理论思维等转化为生产力。(笔者注).

《消费社会》[法]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46页.

《“生产主义”概念的多种语境及其义域》何怀远,《河北学刊》,第45~49页.

篇7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嬗变过程

笔者意图从三个层面爬梳意识形态话语的传统,即三个主要理论学派中的代表性人物关于意识形态概念或结构等的研究,由此寻绎出大众文化研究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首先,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流变,大多数研究成果已成为学界共识,正如季广茂所说:“意识形态是我们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国外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研究尤其具有集中性。事实上,概念色彩的不同区分和使用语境中的依据来源,也成为经典与西方对意识形态概念产生歧解的重要缘由。自1797年法国学者安东尼•德斯图•特拉西始,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明确的术语出现。特拉西在1801-1815年写作的《意识形态原理》中提出一种观念学,并认为它是其他一切科学的基础。“摆脱宗教或形而上学的偏见,对思想的起源进行理性的研究,这可能是建立一个正义和幸福社会的基础”;“自然的和社会的是重合的。而这种重合可由思想起源的例行分析,由意识形态解释出来”;“因而,在它的最初意义上,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是积极的,进步的”。此种具有科学意味且概念色彩表现为积极的含义一直被使用,直到19世纪末结束。拿破仑关于意识形态的解释成为当下意识形态讨论的主流话语:“就是这些空论家的学说———这种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以一种不自然的方式,试图寻出根本原因,据此制定各民族的法律而不是让法律去顺应‘一种有关人类心灵及历史教训的知识’———给我们美丽的法兰西带来的不幸的灾难。”

简言之,通过拿破仑的解释,意识形态成为一个被泛化的词汇。19世纪初期开始,意识形态被视为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在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释界延续了该词的贬义色彩,并且迅速普及开来。“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说出的情景就像‘暗箱’中一样上下颠倒,那么这种现象也是出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正如物像在视网膜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一样。”对马克思、恩格斯来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虚假意识。其次,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从二元对立到逐渐统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脉络基本沿着两种途径推移:一种是从特拉西开始的积极的解释。经过迪尔凯姆到结构主义、经验主义的丰富、发展,意识形态主要被解释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认识的社会科学方法。另一种解释主要从拿破仑开始,经马克思、恩格斯到曼海姆、哈贝马斯。他们注重讨论认识的真假问题,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幻想,某种程度上对意识形态概念有所误读。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概念的存在与嬗变,经历了从积极倡导到消极误读的过程。最后,在意识形态产生与存在结构上的思考与辨析。“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贬义的,其贬义主要包括两种:首先,意识形态与唯心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唯心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是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任何正确的世界观在某种意义上都必定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第二,意识形态与社会中的资源和权力的不公平分配联系在一起:如果社会的和经济的安排受到怀疑,那么作为其一部分的意识形态也会如此。”

(二)意识形态主流话语辨析

首先,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存在语境作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商品拜物教的出现、人的异化都是意识形态造成的结果。马克思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指出了物质生活关系才是其批判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立论基础,他同时也指出不是所有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出相应的意识形态,只有少部分符合统治阶级意识的物质基础才会产生意识形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运作机制的分析,抽象出意识形态的结构。然而他只是停留在批判的维度和立场,未能具体指明意识形态的一整套运作方式与构架。其次,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阐释具有消极色彩,但是所谓“虚假意识”并非出自其言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表述本身存在矛盾与吊诡处,很多文献中关于意识形态的表述也往往是相互对立的悖论。但是,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的这一说法未见明确出处。事实上,最早使用此种说法的是恩格斯,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可见,这种误读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马克思本人充满矛盾的意识形态论述,然后是虚假意识的绝对消极性。最后,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释读因为受时代背景限制,因而必然会存在局限和误差。马克思阐明了意识形态的消极性,指出了物质生产中人的异化与“商品拜物教”现象,但是马克思未系统地建构出一个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西方的产生拓展了马克思未曾触及的领域———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论是当代人文学术中意识形态分析的起点。”

二、剥离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关联性

消费社会的到来使主体成为被符号征象遮蔽的存在,主体不再以鲜明的对抗或态度来挣脱客观世界的宰制和压抑。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力量不再以政治压迫表现出来,而是通过环绕大众的消费与娱乐文化对大众进行更内在也更为隐蔽的宰制。

(一)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合理关联

全球化之后,传统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逐步减弱,而新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日益扩大。如女权主义、科技主义、生态主义等不像传统的国家意识形态那样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只是选取一个角度或者一个特殊领域关注社会变化。新型社会意识形态的崛起,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影响。马尔库塞1963年发表了题为《弗洛伊德的人的概念的过时性》的演讲,“每一座房子上的天线,每一个海滨上的收音机,每一个酒吧与饭馆里的自动电唱机,如同种种绝望的嚎叫———他不会扔下它们不管,他无法与这些现代怪物分离开来,他不会谴责这些东西的无聊或憎而恨之,也不会抱怨它们搅了自己的美梦。这些嚎叫吞没了其他人,甚至吞没了那些虽遭谴责但依然渴望实现其自我的人。在庞大的被捕获的听众中,绝大多数人陶醉在那些嚎叫声里”。不难见出,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个人业已陷入“失根”状态。大众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理性”对于大众的一种新型控制手段,易言之,主体在后工业时代俨然已成为“单向度的人”。

(二)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渗透

“大众文化”一词有两种常见的译法:massculture或者popularculture。这两种译法已经很能表现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在雷蒙•威廉斯看来,“Mass的词义复杂难解在20世纪尤其明显:一个过去与现在皆指涉‘稳固的集合体’的词(包含正面与负面的意涵),现在同时也指涉‘一大群的事物与人’。这种意指‘一大群、大量’的用法,大体而言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通用。”如此,mass主要指数量的表现、品味的通俗化。大众文化理应是针对多数社会群体的一种以媒介手段为导向的文化模式。而popular则是通俗的、流行的。它更侧重社会文化发展的及时性、内容的大众化与文化模式的时尚消费性。所以,不应该紧抓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放,而更应在不同的语境中适时地引入这两个概念。“文化的这种媒介化过程是普遍的、不可逆的。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部分地构成了这些社会,并且部分地界定它们为现代的。而且这种进程在我们身边继续发生,并改变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在大众媒介影响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生活和社会不再是一个消费与文化相分离的独立体,而是一个消费与文化相互交融、共存互生的多样整体。正如马尔库塞所说:“在非压抑性生存的环境中,工作时间(即苦役)被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而自由时间也摆脱了统治利益强加于它的所有闲暇活动和被动状态。”

广告、电视、电影、流行歌曲等大众文化产品,对于消费主体而言,不仅是外表光鲜、内容轻松的消遣方式,而更成为一种具有主导色彩、潜伏着意识形态因素的新“糖衣炮弹”。在商业电影的消费行为中,类型片成为最具体的意识形态操纵物。诸如爱情片、战争片、社会历史片等,每一段虚拟的光影故事背后都隐匿着某种易变了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意识形态于是在黑暗的角落窥视主体的分崩离析,观看大众的愉快接受、狂热追捧。电影在“窥视”这一手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譬如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每一个窥视镜头都可以解读为一个十分显豁的意识形态植入。观影者自以为控制了电影中被展示的角色行为和思想,预设了各种可能展示的具体生活,但是主导和控制观影者观看行为的仍是银幕背后的意识形态的“黑暗之眼”。希区柯克最有代表性的电影《后窗》正是以一扇窗作为媒介来展现不同的观影可能。意识形态概念在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那里亦有深入阐发。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通过询唤主体而植入现实,再通过现实本身诱导主体接受被改造的命运。电影并非我们主动选择的娱乐方式,而是一种被集体无意识遮蔽了的意识形态植入手段。

(三)意识形态借用文化研究的外衣

传统中的意识形态植入是教条式、显性的。经过大时代背景的淘洗,意识形态借用文化这一抽象的外延宽泛的对象来巩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以华美的外表、易于接受的形式等手段,使每一个接受者愉悦地主动成为意识形态的改造对象。至此,大众真正成为“大众”,失去话语权,被迫模糊了存在的状态,只能停留在现实中经历一轮又一轮意识形态的改造。正如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与人类社会的生存相联系后指出的:“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人类社会把意识形态作为自己呼吸的空气和历史生活的必要成分而分泌出来。”于是,颠覆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媒介开始通过大众文化进行隐蔽的意识形态植入。技术理性成为虚假意识附着的新外衣,生活方式和社会运作的重新设计也成为“理所应当”的现实需要。“品味”或“趣味”成为大众消费的竞斗场。大众在这样“狂轰滥炸”的生活中“心甘情愿”地成为一个个被改造的对象。语言不再与主体相关,而是呈现出控制化的新面貌。语言锲入现实生活的诸方面,控制每一个可能控制的对象。

三、意识形态超越与大众文化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研究反思

随着时代更变,意识形态终结的说法开始出现。1957年,雷蒙•阿隆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提出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问题;1960年,丹尼尔•贝尔在《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指出意识形态已经失去意义;巨变后,佛朗西斯•福山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1993年,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试图用文明的冲突代替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话语自身面临更加严酷的现实挑战。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建基于所谓的“批判理论”,其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批判有赖于其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试析之,首先,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阶级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都已经决定他们所处的阶层是社会上流的精英阶层;他们对于大众文化的否定基于研究环境的“大转移”。从保守严谨的德国迁徙到自由多元的美国,研究所的研究课题不可能不带有极大的主观成分。这种研究的态度一直都存在于研究所的大多数成员身上。其次,法兰克福学派具有惶恐的“法西斯情结”。国家的分崩离析与自身的命运相勾连,法西斯的强大威慑力早已对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关联性,正如霍克海默所指出的:“在今天,每个社会阶层的意识都有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和侵蚀,不管它在自身所处的环境里可能多么地专注于真理。”

(二)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性

在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通过雅与俗之间的转变来实现自身统治的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是潜在的,难以察觉的。这种意识形态可能会附着于各种艰深的大众文化理论之上。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因其具体的存在环境复杂多样,于是划分、区别成为当务之急。洛文塔尔基于传记的大众文化研究,本雅明基于电影的大众文化论断都指向了一个新的两极:雅与俗。在文化层面,雅与俗是一个渊源有自的二元对立式。它存在于鉴赏主体、鉴赏对象,也存在于鉴赏方式中,藏匿于社会现实的诸多面相背后。大众可以是通俗文化的生产消费主体,也可以是高雅文化的欣赏者与品评者。在社会阶级层面,雅与俗的同义语应该是上层阶级与底层阶级。电影《朗读者》中的汉娜因为是文盲而始终处于被支配、被统治、被压抑、被改造的劣势群体中,而与她相反的是上层阶级的米高,因为掌握了文化控制权而始终处于主导大众的统治阶级群体中。底层希望以受教育的方式寻找一个上层阶级的“爱人”,但阶级之间的对立早就已经割裂所谓的爱情,取而代之的是两者之间的互相改造与隐形对抗。在心理层面上,雅俗之间的划分使主体的自我意识被不断削弱。雅与俗也应该是一种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区分,并非单纯物质层面的表现,因为雅俗之间的分明界限让执守雅俗文化二元对立的创造和接受主体产生相异的心理反应。“在电影院中,观众个人的批判态度和欣赏态度已融为一体。这里,关键之处在于,没有什么地方比得上在电影院中那样,个人的反应从一开始就以他置身其中的群众化反应为前提。”

四、总结

篇8

【关键词】低碳消费 心理因素 人格特质

自英国政府于2003年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一词迅速延伸至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消费决定于生产并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指引着生产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促进“低碳消费”必定会对“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大量的信息充斥各种媒体,影响着居民低碳消费的概念。作为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中国在这一议题上给予了足够重视,并一直积极倡导民众“低碳消费”,创造节约型社会。那么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引导民众参与到低碳消费的方式中呢?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上探讨居民低碳消费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低碳消费的本质与内涵

消费方式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实现需要满足的方法和形式,是消费的自然形式和消费的社会形式的统一,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低碳消费”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以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态度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①目前对于“低碳消费”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一是“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即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即从消费常规能源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②

我国低碳消费研究现状

在一项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的调查中发现,有大部分居民有低碳消费意愿,但是会在购物消费时刻意选择低碳消费的比例相对较小(30%);并且学历越高,收入越多,越具有低碳消费意识并且更有可能施行低碳消费;有部分消费者更将低碳消费作为自我素质和紧跟时尚的表现。③在另一项对长春市的调查中也发现相似的趋势。④这些调查有力地说明了低碳消费在我国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被大家接受,而且有部分居民,特别是青年人已经愿意有意识地进行低碳消费。

但是,在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尽管很多大学生都对“低碳消费”表示关注和支持,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难以将“低碳消费”的理念落实到自身的消费实践之中。有调查显示,43% 的同学表示不会携带购物袋;高达62% 的同学表示不会对教材进行循环利用。⑤由此可见,在社会极力宣传“低碳消费”的环境下,“低碳消费”观仍然不是社会的主流趋势。探究“低碳消费”的心理因素能够为如何宣传此种消费观提供理论假想,让“低碳消费”模式本身更加以人为本。

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需要层次理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被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合称为基本需要或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称为高级需要或成长需要,低层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较高级的需要就会出现。值得详述的是:在这个概念中,并不是说一定要完全满足了较低一级的需要后人才会追求较高一层的需要,大多数情况下,部分满足较低一级需要就会促使人追求对高一层需要的满足。可以这么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在处于对尊重需要的追求时,人在消费行为上就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取得别人的注视与尊重,这也能解释为何“低碳消费”这一概念是由发达国家所提起,并且在国内也呈现出高学历、高收入阶层更倾向于低碳消费,不过民众进行高碳或者低碳消费并不仅仅是根据不同的需要,社会资源的缺乏等多种客观因素也会导致处于追求尊重需求的个体进行高碳消费。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提出的“模仿率”对于社会群体中行为模仿进行了较有建设性的诠释,其中经典的“下降率”意为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理论,但在多年的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了例外,如果将某一行为的被模仿与模仿比喻成一条直线的两端,那么上层社会的行为并不一定在这其中一端,但是大众的某些行为却可能在这条直线的某一端上(被模仿或者模仿)。当然这也可以提示高学历、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可能对于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对高收入人群的宣传十分重要,高收入人群首先便是“低碳消费”这一概念的目标人群,作为社会群体中有可能被模仿的“上层”,他们的消费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

从众心理。心理学家Myers认为从众(conformity)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人们的实际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行为有时并非全由个人意愿决定,社会因素也起着一些作用。孟艾红(201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从众心理影响着高碳消费低碳化行为以及对低碳产品的购买及使用行为。⑥设想如果“低碳消费”作为大家都愿意进行的消费行为,那么群体中就会有越来越多人倾向于接受“低碳消费”这个概念,并可能更有意识地进行低碳消费这一行为。当一批人理解并且接受“低碳消费”这一消费观,或者成为“低碳”人群的时候,就会产生从众心理,影响另一批人。特别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的行为,在宣传倡导过程中需要有意地将“低碳消费”塑造成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的,并且是可被模仿的行为。

利他主义与生态价值观。利己价值观和利他价值观基于不同的机制影响着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而生态价值观则使人们关注整个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类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价值观、认知能力、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个人规范等因素影响人们的环保行为。还有一种叫做“生态价值理论”,其将消费者分为亲环境型消费者和自利型消费者,前者往往较后者更有意愿实施亲环境行为。可能社会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接受“低碳消费”这一观念,在宣传和倡导中,发挥人性中的善,倡导利他主义和生态价值观,更有针对性和更具意识的方式将可能会有更大的效用。

态度-情景-行为理论。态度—情境—行为(Attitude-context-behavior,ABC)理论是由Guagnano等学者在20世纪提出的,态度—情境—行为理论认为,环境行为(B)是个体的环境态度变量(Attitudinal variables,A)和情境因素(Contextual factors,C)相互作用的结果。王建明(2011)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发现个体实施成本、社会参照规范和技术制度情景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由此证明了低碳消费行为仍是态度—情景—行为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⑦个体实施成本(由物质生活方式、行为便利程度、传统生活习惯、个体经济利益等因子决定)是影响公众实施低碳消费模式的内部情境因素,是低碳消费动机和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是低碳消费模式的启动因素;社会参照规范(由社会风气因素、群体压力因素、面子文化因素、政府表率因素等因子决定)和制度技术情境(由政府法规政策、政策执行力度、基础设施配套和产品技术条件等因子决定)是影响公众实施低碳消费模式的外部情境因素,是低碳消费模式的强化因素。从这个结果来看,低碳消费模式一经启动,良好的外部情景(社会参照规范、制度技术情境)能够更好地维持其继续进行,使之成为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主流消费行为。

低碳消费作为新的消费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低碳消费始终不是主流消费模式,大多数人对于“低碳消费”的理解,不够深入,了解对于影响居民形成低碳消费概念的心理因素,能够更快、更好地将这一概念灌输给普通消费者,促进低碳消费行为的发生。当然,居民形成低碳消费行为可能与个人需要层次、从众心理、利他主义与生态价值观有关,但是居民形成低碳消费习惯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发挥一定作用: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企业主导低碳消费方式、社会组织积极推进低碳消费方式,这样才能让居民稳定地参与低碳消费方式。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低碳消费态度到低碳消费行为的现场实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BGL038)

【注释】

①刘妙桃,苏小明:“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消费经济》,2011年第1期。

②⑥孟艾红:“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观察》,2011年第10期。

③许守任:“城市居民低碳消费现状及对策建议—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 商业经济》,2011年第12期。

④张小宝,国力心:“我国城市居民低碳生活现状及实践应对—以长春市为例”,《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⑤朱钊,张倩:“大学生低碳消费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商业》,2011年第26期。

篇9

关键词:民族中心主义;民族情感;营销策略

一、民族中心主义的来源

美国学者希姆普(Shimp)和沙玛(Sharma)在1987年提出了消费民族中心主义这一概念,同时他们完成了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专用量表(Consumer Ethnocentrism Tendency ScaleCETSCALRE),证实了美国消费者存在民族性倾向。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某个国家的产品的感受而产生的对于来自该国产品所形成的总体认识,我们把它称之为“来源地形象”。这种认识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如果消费者对来自某国的产品评价比较高,就会使该产品更加畅销;反之,同样会影响该产品的销路。并且,这种印象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这种偏爱我们称之为民族本位现象,即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民族偏好现象形成了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目前国内对民族中心主义的研究还不够专业。相关的资料也很少,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在中国市场的适应性需要进一步论证。有调查和相关文献证明,目前中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评价值要高于国内产品,所以就目前状况来看,根据消费者民族中心理论来进行市场营销策略的改革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二、民族情感营销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1.情感营销的可行性。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情感营销核心,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首先是要洞悉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的消费心理,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做到以“情”感人,才能达到赢得市场的目的。美国推销大王坎多尔福曾说过“推销工作98%是情感工作,2%是对产品的了解。”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更为重要。从理论上讲情感营销必将成为市场营销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应当引起企业的重视。

2.民族情感营销的可行性。文化习俗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因而也就存在着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企业结合民族文化习俗进行情感营销很必要。中国的传统是讲求和谐,强调道德修养,崇尚高尚的人格,讲究伦理文化,重视人际交往。因此营销活动中可以有效运用此类情感文化,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国产货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客观和肯定,年长者通常更爱国、更保守,而年轻人在偏好和态度上更加国际主义。而目前国内的主要消费力量是中老年人,所以适时适当的运用主要消费群体的民族情感进行市场营销十分可行。历史上,也有利用消费者的民族情结进行营销宣传的案例:欧美、韩、日等国家的企业也曾纷纷利用民族情感手段鼓励国民购买国货,例如通过电视广告展示纺织工人因进口货增加导致失业、家庭离异,以激起观众的同情心。

三、民族情感影响的可行性策略

根据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和民族情感经营策略的可行性分析,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激发消费者的民族情感,培养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消费信心,引导消费者对国货的偏爱,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能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1.企业自身要树立民族责任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族企业首先要有民族责任意识,树立参与全社会的“大营销”的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创立民族企业的品牌的意识,促进民族产业良性发展,赢得了本国消费者的尊敬,才会会激活消费者偏爱,民族品牌的心理宣传是一方面,关键问题是重视产品的质量,质量问题是一个企业的立足根本和基石;同时还要积极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严格遵守行业自律,自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进行诚信经营,有利于培养消费者对国货的青睐之情。

2.利用宣传手段增强消费者的民族情结

(1)广告宣传。企业通过广告宣传可以提升消费者对民族企业的消费信心。比如可以通过广告宣传语的形式把企业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消费者,树立民族品牌。例如长虹、海尔、娃哈哈等。

(2)文化宣传。在企业宣传的主导下,对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期形成一种全民的民族品牌共识,构建一种更为深层次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同时,通过时代风尚的导引,将中国文化渗透于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获得中国文化的民族性认同,才能真正实现以“中国心”促进消费。例如可以利用一些传统节日对产品进行宣传。

3.准确分析消费者特点。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经过千年积淀的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所以企业应该参照消费者民族主义的倾向,制定国产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的定位与传播策略,一方面应采用理性宣传,说明国产货在质量、款式、价格等属性上的优势,让消费者获得质量上的保证;另一方面采用感性诉求,表现出外国产品对国产货威胁的严重_生,说明购买国产货是爱国行为,会产生社会利益,赢得社会尊重,使消费者获得心理满足。营销传播要使消费者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购买国产货来维护本国产业,改善同胞福利。

民族情感消费营销是近年来最受学术界关注的国际市场营销概念之一,是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和全体企业在保护国货的时候可以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总之,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充满更多机会的发展时期,也进入了一个国际化竞争的新时代,面对具体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本国企业需要紧紧抓住机遇,拓宽企业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赵占波,何志毅:中国消费者中外品牌偏好及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财经论丛,2009,(04)

[2]王海忠,赵平:品牌原产地效应及其市场策略建议――基于欧、美、日、中四地品牌形象调查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01)

[3]王海忠,赵平:基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市场细分研究,管理世界,2004,(05)

篇10

【关键词】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对消费主义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更多的停留在对西方消费主义理论的解读(如孔明安、刘晓君、罗钢、杨魁、董雅丽等),也有学者开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主义倾向表现及其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如黄平、陈昕)。但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女性消费者在消费主义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换言之,在我国的消费主义研究中存在缺乏性别视角的缺陷。因此,本文将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作为消费主导力量之一的城市女性呈现出怎样的消费主义倾向,以及影响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因素有哪些。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消费主义

刘晓君认为:“所谓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发现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杨魁则认为,消费主

消费主义倾向这一概念用于反映发展中国家受西方消费主义影响的情况: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消费已开始呈现出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既表现在广度(即卷入的人数和地区),又表现在深度(即对商品符号价值的追求和受广告及媒介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尚不如西方社会的消费者)。即介于“消费”和“消费主义”之间的一种状况。

三、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

1、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由原先的温饱阶段进入小康阶段,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人们开始通过消费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多种消费形式,如攀比性消费、审美消费、情感消费、个性消费、娱乐消费、休闲消费等等。而消费主义文化在我国的扩散更是对人们原本潜在的、处于下意识状态中的消费需求起到了“诱导”、“鼓励”和“刺激”的作用。

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了不断扩大生产的规模,企业不仅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而且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去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以扩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为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其中,广告宣传是刺激人们需求最主要的手段。由于女性是消费的主力军之一,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刺激女性的消费需求自然就成为了企业的策略之一,目前大部分的广告都专为女性消费者而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女性消费者的消费。

(二)地位因素

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取决于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就业和收入情况以及对政治及社会活动的参与情况等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建国以后,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来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力求实现男女平等,与以往相比,女性和男性在受教育、就业和收入等方面的差距有了一定的缩小,女性获得了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总体上摆脱了对男性的依赖。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的初步实现,使得女性不再是凡勃伦所说的“消费者”,而是成为具有“主体性”的消费者,即女性的消费活动不再是为了炫耀有闲阶级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是从自身的需要和意志出发去选择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女性可以依赖自身进行消费,在消费时束缚更少,因而她们在进行消费时更加的自由,有更多的自。

(三)、文化因素

1、社会的性别文化。不同社会和不同时代的性别文化对男女两性的属性、价值、作用等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从而构建了不同的性别模式。性别文化内化在人们心中,就造成了性别的社会角色。女人并非生而为女人,而是变成为女人,而使女人变成为女人的正是性别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9.230.]这就说明正是在性别文化的作用下,女人才具有了不同于男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人们赋予女性的性别角色文化就是女性喜欢购物、消费。因此,城市女性更为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和我国当前的性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2、大众媒介的消费主义特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借助于媒体,在市场经济和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传播媒介日益具有了消费主义文化的特征。媒介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产生错觉,把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现实的或者是一种理应追求的生活方式,不断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从而使人们处于“欲购情结”中。这就是大众媒介的“拟态环境”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与具有消费主义特征的媒介接触越频繁 ,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的程度就越高,消费心理和行为的消费主义倾向就会越明显。

(四)价值观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庭中的消费的主导权主要掌握在女性之中在,她们购买家庭中大部分的消费品。部分女性由于受到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再加虚荣的心理,往往只重视物质的享受,在享受中不断“竞争”,看谁有品位、看谁有价值、看谁有地位,互相攀比消费高档品,在竞争攀比中凸现自己的价值,标识自己的地位,消费远远超过自己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即进行炫耀性消费和不可持续性消费。她们以追求无限性的狂热与潜能去追求有限的物。她们认为,占有的物越多,占有物的档次越高,自己的生命便越有价值。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以上四个因素并非单独对女性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起作用,相反正是在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使得城市女性消费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J] .青年研究,1998,(6).1.

[2] 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J] .兰州大学学报,2003,31(1).63.

[3] 陈昕.救赎与消费[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

[4] 毛世英.走出消费主义陷阱,建设和谐消费文化[J] .济南大学学报,2003,13(4).23.

[5] 方亚琴.以北京为例对中国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11.

[6] 张美君.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5). 85.

[7] [法]波德里亚.物的体系,让-博得里亚文选[M].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8. 21-22.

[8]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3.

[9] 倪瑞华.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J].理论月刊,2003,(5).121.

[10]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6.

[11] 张美君.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5).85.

[12]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9.230.

[13] 周蓉,张颖.浅谈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4(1-2).9.

[14]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