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环境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环境的现状

篇1

摘 要:随着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鉴于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匿名性等特点,它逐渐改变了一些我们惯有的生活方式、语言风格,以及传统的理论。这其中便包括“沉默的螺旋”理论。随着网络的介入,“沉默的螺旋”这一传统理论到底是否仍然存在已然被质疑。

关键词:互联网;沉默的螺旋;BBS

一、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在生活中,我们自己也许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一个朋友圈中,一个人对某事提出了一种看法,并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这时如果他问,“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么?”通常并不会得到任何回答。然而,这真的能够说明是所有人都与他的看法相同么?显然并不是这样,只是持有不同看法的人默契地同时选择了沉默。这种情况如若归结到理论研究上就是“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论属于传播学宏观效果论的一种,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提出。纽曼在构建这一理论时提出了几个假设,主要可以归纳成四点。一,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人产生孤独感。二,个人恐惧持续的孤独。三,对孤独的恐惧使个人不断评估处于优势的观点。四,评估的结果会影响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尤其是会影响个人是否公开表达观点①。也就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多数人的相同时才会大胆地表达出来,反之则会保持沉默。而这种沉默其实是在不停地扩散的,如此此消彼长,“少数意见”的沉默等于“多数意见”的壮大,而“多数意见”的壮大又会使得更多的“少数意见”选择沉默,如此循环,最终“多数意见”便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纽曼还认为,在现代社会,由于大多数媒体报道的内容都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便产生了“共鸣效果”;类似的信息经过持续和反复的传播,便产生了“累积效果”;同时媒体的传播活动有具有广泛性,便产生了“遍在效果”②。也就是说,因为大众媒体的传播具有的广泛性、持续性和公开性,由媒体构成的“意见气候”通常会使“多数意见”看上去更加牢不可破,使“少数意见”日益趋于沉默。

如果上述假设都成立,那么观点的表达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中人们主要进行的是对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被人孤立导致孤独感的比重的评估。

二、“沉默的螺旋”在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中的形成差异

笔者认为,纽曼提出的构成“沉默的螺旋”的四个假设可以看做是“沉默的螺旋”在传统传播中的形成因素中的内因,经过媒体传播后形成的“共鸣效果”、“积累效果”和“遍在效果”则是其形成的外因,而事物效果的产生更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而,网络的传播模式改变了“沉默的螺旋”形成的外因,而作为内因起作用的四个假设事实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网络传播中,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人产生孤独感以及个人恐惧持续的孤独感仍然共同作为“沉默的螺旋”形成的背景,并由此引导了个人不断评估处于优势的观点,以至于影响其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尤其是会影响个人是否公开表达观点。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属性“趋同性”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而网络与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差异实则是引起了个人对是否会产生孤独感的评估的变化。说起网络传播的特点,我们往往首先会想到的便是其独有的海量性、匿名性与非权威性等等,这也使网络世界成为平行于我们现实生活的“第二世界”,于是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在这个“第二世界”的行为是否会影响自己,是否会显得自己过于“与众不同”,并由此引发令人恐惧的孤独感。诚然,大多数人心中的天平并不是平衡的,现实世界通常比“第二世界”要重要得多的多。而大多数人思维的一个误区则是,在“第二世界”中的任何行为并不会给现实世界中的自己带来影响,所以上述的两个思考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便与传统传播中的答案南辕北辙,构成“沉默的螺旋”形成的外因发生了改变。

三、网络环境中的“沉默的螺旋”

在互联网还未普及之前,媒体基本处于三分天下的时局。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三种媒体的介质属性各不相同,但其自身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像刊播信息的多为记者、主持人等具有专业身份的人员;在刊播之前信息都会经过职业把关人的审查等。正如两位前辈所说,在互联网之前,在大众传播中,传统意义的“把关人”垄断着信息权,在舆论传播中居于核心地位,这种垄断角色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公共色彩,它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③。普通民众并不能够在大众媒体上真正地畅所欲言。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人际传播中,人们现实中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总会或有意或无意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以及人际关系,这也就导致了部分意见和观点的沉默。

而现在,信息时代到来了,互联网得到了普及。与传统媒体的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更加快速,并乏缺少职业把关人。于是,只要拥有一网的电脑,人们就随时随地可以传播任何信息,而即使这条信息仅仅被少数人认可也可能会被迅速扩散。以往被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格局被打破了,明朗的“意见气候”也因为越来越多的传播者变得复杂。

同时,网络传播的又一大特点是匿名性。网络传播并不需要与对方面对面地交流,对方看不到你的表情动作,甚至听不见你的声音,所以在绝大多数的人意识里,在网络中,你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去管现实中的是是非非,因为没人知道你是谁.不会影响你的现实生活。群体压力也就不那么容易影响到自己。这也就是说,无论在网络中做了什么,现实中的自己都不太会觉得孤独。于是,网民们对“虚拟的孤独”无所畏惧,“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到的4条关于人们畏惧孤独的假设条件也不再成立。

部分学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中“沉默的螺旋”必将走向消解。然而,就如同约瑟夫・B・瓦尔特在《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中所说的那样,“CMC只是提供日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实现它们”④,尽管新的网络技术使“沉默的螺旋”逐渐衰弱,但这只能作为事物发展的一个外因,并不足以使其彻底走向消亡。主要原因如下:

(一)网民行为习惯仍未转换

网络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交互性。以往的大众传播流程通常都是单向的、线性的,受众一般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网络传播不同,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信息以及发表看法。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的网民似乎过于习惯传统大众媒体传播的方式,于是在网络中他们也更倾向于去了解信息,忽略了网络也是一个信息的平台。又或是出于其他心理原因,例如觉得无话可说、想说的话已经有人说过了等等,仍然有不少网民只看不说。因此,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中的沉默者仍然存在,并且占大多数。

(二)网络中依然存在等级压制

在网络中,对信息的垄断分崩瓦解,进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鉴于这种自由开放的局面,很多人认为在网络中人人平等,实则不然。在网络中等级压制依然存在,只是比之现实社会较为含蓄与隐藏而已。仍以BBS为例,每个BBS的不同板块中都有版主,例如天涯BBS中的《天涯社区斑竹管理规定》中对版限就有这样的描述:第四条,拥有所管理栏目的操作管理权限,即可按社区及版务相关规则进行精品判定,删除、转移及限制不符合规定的论题,屏蔽不守规则的用户在该栏目的发言权;第五条,拥有登陆相应管理论坛及发言权限。⑤这意味着,在相应的板块中版主类似与现实社会中的主流媒体,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并且如果他们认为某位网民的发言不符合规定,则可以对其所发表的言论进行屏蔽,对其ID进行封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多数意见”增势,而“少数意见”只能无可奈何地被动沉默。在这一意义上来说,“沉默的螺旋”再一次生效了。

(三)国家开始重视网络中的舆论监督

前文已经提到,导致“沉默的螺旋”会在网络中衰弱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缺乏或者缺少职业把关人。于是以往大众媒体“记者―编辑―受众”的传播流程在网络中直接变成了“信源―信宿”,使得更多持有“非主流”意见的群众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更让许多“捣乱”的人能够浑水摸鱼。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一大原因是国家在网络最开始盛行的时候并没有很注意网络中的舆论监督。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案例的不断重现,国家认识到网络中的舆论监督必不可少,于是大刀阔斧地进行多方面的改制。例如某些不符合国家大背景、大主流的词语会被屏蔽;某些暴力、信息的网站会被查封等,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网络中舆论监督的力度,使“多数意见”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而“少数意见”有时甚至会销声匿迹。

此外,近些年国家推出的网络实名认证制度也使得“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得以抬头。实名制使网络不再是一个“真空”地带,它已经与现实生活牵上手。曾经因为互不相识带来的安全感不再起作用,恐惧被多数人孤立而产生的孤独感重新占据了网民的认知。这无疑是让“沉默的螺旋”得以继续在网络中存在的一大利器。

尽管网络的诞生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的某些特点,也让“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条件发生了变化,然而受众即网民的心理变化却并非是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的,因而仍有网民会习惯性地保持沉默。另外,随着长时间的观察,国家对网络中的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同时网络实名制也越来越完善,这些“外力”的增加理所当然地削弱了使“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中衰弱的力量,“沉默的螺旋”也因而并不会彻底消失,而是将长期与网络中的舆论监督共存,并以一种较为含蓄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

[2]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李苓.大众传播学通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5] 汪碧芬、吴英.“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J]

注解:

① 李苓.大众传播学通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② 张智昱.“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1期

篇2

关键词:移动网络环境;学习现状;影响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设备及移动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人类的学习也向终身化和自主化发展。以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移动学习已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全面进行各个方面的应用研究,使移动学习教育覆盖范围更广,且教育应用功能仍在不断提升。而我国虽然在移动学习领域起步晚,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也日益成熟,涵盖移动学习理论探索及交互应用技术、教育APP及移动学习平台、教育资源及移动教学设计等,比如教育部的移动教育、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以及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1-2]。本研究通过问卷[3]调查本院在校学生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现状,并对该环境下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及分析,为后续课题的开展做好基础工作,现介绍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来自全院6个不同系部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涉及理、工、文、艺术等学科,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实效性。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本院大学生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认识和态度、学习期望以及移动电子设备运用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调查问卷共发放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本研究问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现状问卷和该环境下学习的影响因素问卷。(1)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现状问卷设计。根据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有关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由4个维度22个问题组成的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现状调查问卷,主要从学习者、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媒介、移动学习环境4个角度设计题目[4-7]。①学习者现状:包括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认知情况、在该环境下的学习态度(多选)、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如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持续时间)。②学习资源现状:包括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资源载体、课程APP的功能。③移动学习媒介:包括大学生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信息网络制式、学习设备运用情况。④学习环境:包括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费、对学习环境的要求。(2)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影响因素问卷设计。通过对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媒介、移动学习环境、移动学习有用性、移动学习易用性及使用态度的信效度进行分析,对该环境下的学习进行多维度验证[8-10]。

2调查结果

2.1学习者现状

2.1.1学习者的基本信息(见表1)调查数据显示,我校能很好地自主学习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大部分学生需要在学习形式丰富且具有吸引力及他人的监督和指导下才能很好地自主学习。提示在针对我校学生开发和设计移动学习资源时,应注重学习资源多样性,在保持丰富和趣味的同时兼顾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2.1.2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认知状况(见表2)表2数据显示我院大部分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听说过移动学习,这为推广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奠定了思想基础2.1.3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态度(见表3)表3数据显示,绝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学生态度积极,并期待该模式进入课堂教学,说明后续将进行的“基于移动终端的APP课程资源建设与实践———以药物检验技术课程为例”的研究课题在我校信息化教学进程中具有现实意义。2.1.4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见表4)表4数据表明,从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动机来说,调查对象的学习目的性不强,不同于课堂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且该环境下的学习多发生在查找信息及无目的打发时间的情况下,自主学习较少,说明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要有学习目标的引导;从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来说,调查对象最喜欢且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APP软件进行移动学习,其次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在线学习,说明课程APP的开发具有广泛的需求;从移动学习持续时间方面来说,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单个知识点或者一个视频的时长在6~10分钟更适合移动学习,因此,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适当控制单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长对于增强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十分重要。

2.2学习资源现状

2.2.1学习资源载体目前可供移动学习的信息载体很多,本研究选择我院使用频率较高的PPT、视频、图片等资源载体进行偏好调查,结果见表5。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最偏好的是PPT,认为其信息量大、与课程结合紧密度高、阅读性好及学习效果佳;其次是视频,其具备的直观性、视觉性被多数调查对象所喜爱;受欢迎程度第三的是文本,其原因可能与案例、习题、操作规程等学习常用资源呈现形式为文本有关。此外,调查对象还关心移动学习资源对自主学习的适用性及资源查看的便捷性。因此,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应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及操作方便性。2.2.2课程APP的功能目前国内的移动学习APP使用最多的功能有资料查阅、资料下载、在线测试、答疑及交流互动等。根据对我院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61.7%的学生希望使用课程APP查阅资料;40.3%的学生希望使用课程APP下载资料;分别有21.4%、18.4%和10.0%的学生希望使用课程APP在线测试、答疑和交流互动,具体见表6。与传统学习对比,移动学习具有独特优势,比如移动学习设备便于携带、移动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自主选择性更强,这就要求在课程APP开发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内容,使教学目标更明确。2.3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媒介现状2.3.1移动终端设备的持有现状移动学习离不开移动终端,本次360名(占100.0%)调查对象均拥有智能手机,198人(占55.0%)拥有笔记本电脑,43人持有平板电脑(占11.9%)。因此,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具有广泛的设备基础。另外数据显示,本院学生手机安装的操作系统主要有安卓(Android)系统(60.8%)、苹果IOS系统(37.5%)及塞班(Symbian)系统(1.7%),2.3.2信息网络制式移动学习需要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变革、上网速度的改变、网络模式的变化等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学习。目前我国常用的网络制式有4G、3G和WAP等方式,占比高达94%以上。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中,100.0%的人开通了手机上网功能。通过将手机接入互联网,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料,并将它们下载到移动设备上进行长期学习。2.3.3学习设备运用情况从学生运用手机上网的时长来看,我院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长为1~5个小时,内容涵盖新闻、视频、小说、游戏、聊天以及信息搜索,下载内容包括手机APP、音乐等。2.4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环境现状2.4.1学习资费状况移动环境下的学习费用对移动学习影响比较明显。本次调查发现,所有调查对象均希望移动学习能在免费环境下进行,其中41.9%的学生只接受免费移动学习,能接受移动学习资费超过10元/月的仅5.3%。具体见表8。2.4.2对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学习环境的要求在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网络速度是制约移动学习的一个因素,大部分学生(占59.7%)认为移动网络制式下的速度较慢;51.9%的学生认为网络速度及其稳定性会大大影响学习情绪和积极性;76.1%的学生受到过网上其他信息的干扰,如广告推送、不良信息等。因此规范移动学习软件的范围和内容、过滤非法信息能有效降低移动环境对学习的干扰。调查中我们发现,要求环境比较安静的学生占33.1%,而对环境无所谓的占了60.0%。这体现了大学生在使用移动学习设备的过程中,不受环境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影响因素信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经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信度系数越高,表示问卷或量表的测验结果越一致、越稳定、越可靠。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系数对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各维度进行信度分析,评定标准见表9。本次调查问卷各项目的Cronbach’sα系数均超过0.70,整体高达0.851,可以直接判断出问卷的各个项目之间具有相当高的内在一致性,也可以判断出问卷的内容拥有比较高的同质性,因此基本可以判断它们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调查问卷各维度信效度系数见表10。分析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数据显示,各个维度的信效度均符合建议标准[11](Cronbach’s0.7;CR0.6;AVE0.5),所有测量维度的均值均高于4.0,说明学生对移动学习持肯定态度。其中,学生对移动学习环境的评价最高,表明移动学习环境得到学生充分认可;评价最低的为移动学习媒介,原因是个别学生受移动设备或移动网络的影响,导致了参与性偏低。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学思想政治 多媒体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47-01

在几年的高中政治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政治课难,比数理化还难。它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兴趣,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为此,我们对二百名高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是对政治教师利用网上资源,以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解。经分析、整合,发现一些地方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状一:

目前很大一部分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旧落后,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多媒体课件教法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授课方便、快捷,节省板书时间。通过演示课件,可以把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地表现出来,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仍不乐观。

首先,教师很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为了了解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情况。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您目前的计算机水平如何?回答“知道一点”的占61%,您能熟练使用各种教学软件吗?回答不熟练的占59%;计算机作为工作学习的工具,您常用吗?回答有时用的占59%;你们老师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上政治课吗?回答从未用过的占64%,偶尔用的占32%,一个学期中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次数情况如何?回答6次以下的占到59%。62%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的网络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基本满足的也只占到29%,完全满足的占5%。以上说明,当前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甚至连基本的操作都有困难,而且,校园网建设落后,影响了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事实证明,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学生问卷看,你喜欢老师借助多媒体上课吗?回答非常喜欢的占34%,有点喜欢的占37%,不喜欢的只占7%,你为什么喜欢多媒体教学?回答能激发兴趣、课堂氛围活跃的占66%。你喜欢利用网络干什么?回答找学习资源的占58%,回答提供学习途径的占19%。你愿意用电脑解决抽象疑难问题吗?回答愿意的有58%。希望学习资源能及时更新是的占42%。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习政治课的帮助大吗?回答较大的占33%,很大的占18%。这足以说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从学生的特点看,他们的感知和观察质量提高了,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信息量的要求大。为了适应学生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量,及时增加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吸收。

现状二:

多半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忽视了传统教法,甚至放松了对教法和教材的研究,结果得不偿失。

不可否认,通过网络,教师能很快地收集整合各种信息,满足学生追求新颖,丰富知识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从事实来看,还有一些不足。

调查发现,过多强调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法并不受学生欢迎。有这样的调查,你喜欢的政治上课形式是什么?回答比例最高的是两者结合,占49%,哪种形式让你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回答最多的是两者结合,占47%。多媒体政治课堂与传统政治课堂相比,教学的容量如何?回答基本一样的占55%,回答不如传统教学的占19%。

调查还发现,强调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法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从调查来看,喜欢多媒体教学吗?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因为老师讲得少,印象不深的占28%,回答因教学内容多,进度快,接受困难的占41%。多媒体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对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如何?回答最多的是“一样”占45%。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哪一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回答多媒体教学的占31%,两种差不多的占27%,传统课堂教学占19%,你觉得哪一种教学方式最能表现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回答最多的是传统教学方式占55%。这说明,当前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法与传统教法各有所长,应综合运用,把两者真正融合起来。值得深思的是,教师却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不错的占到69%,很不错的占13%,说明了教师还没发现问题所在。

针对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现状,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一些启发:

1、教育部门真正重视并加强对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帮助教师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同时,学校加快校园网的建设。

2、加快实现多媒体教法与传统教法的优势互补

(1)把多媒体教法和传统教法两种教学方式真正融合起来。不断钻研各种教法。

篇4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09-02

1 关于自主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外语教学界出版了一系列的有关学习者自主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等方面的专著。除专著外,一些主要研究成果见诸于国外著名的外语期刊,对学习者自主的定义、理论背景、历史以及如何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述。国内目前专门论述外语自主学习的专著很少,徐锦芬教授2007年发表专著《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对英语自主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对于学习者的态度,Chan(2001)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态度和期望及对学习者自主的理解等项目。Dickinson(1995)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内在、外在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的分析,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学习者自主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动机。Littlewood(1999)研究了东方文化背景下会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文化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就如何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促进学习者自主提出了建议。

彭金定(2002)在其“大学英语五步双向教学反思动态互补实践研究”中,引入了动态的课程教学大纲,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习者自主。Cotterall(2000)则提出了在短期内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的课程设置五条原则。华维芳(2002)、王笃勤(2002)都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以策略培训为刚来促进学习者自主这一问题。华维芳(2001)介绍了建立自主学习中心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自主中心的功能与种类、自主中心的构建要素及相关问题以及关于我国内地院校建立自主学习中心的几点思考。

2 上海电机学院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原始数据。调查问卷的对象是上海电机学院2011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随机选取文科和理科各一个班级作为被试,共82人。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回收率为89%。问卷采用Likter 五点量表,区分“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U1”、“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U2”、“有时符合我的情况U3”、“通常符合我的情况U4”和“完全符合我的情况U5”。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到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学习态度

大多数的学生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愿意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负责,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认为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责任。

2.2.2学习动机

由图标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已成为其习惯和内在的需要。但也有大约六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校动机。

2.2.3学习策略

由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处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但也有小部分学生缺乏对学习策略的掌握。

3 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建议

首先,大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而消极的态度则会减弱学习动机。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介绍一些语言学习理论,让学生不断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心理特点。忽视学生的智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往往会使因材施教成为一句空话。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辅导。在影响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中最复杂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策略。O’ Malley 和Chamot (1990) 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 and affective strategies)。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学习策略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到恰当的运用学习策略,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Gardner D, Miller L. 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Holec, Henri.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3]黄飞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调查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4):97-100.

篇5

前言

在当前信息化网络时代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诸多学术界学者通过多项研究认为,网络环境能够为高中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关于网络环境下高中生自主学习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研究意义,主要体现为文章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高中生自主学习管理的现状分析,从不同方面展开了对网络环境下,高中生提升自主学习管理水平的建议和对策分析,具有实践性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高中生自主学习管理的现状

1.高中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经过对高中生自主学习管理的情况分析发现,高中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根据对高中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发现,高中生长期以来接受的教育形式,均是以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为教学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起领导作用。高中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习惯于在课堂教学中听从教师的安排,始终采用被动式学习,比较依赖于教师对相关知识的传授,而非是自主性、能动性的思考式学习,此为高中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表现[1]。此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高中生在教师的领导下,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较为严重。

2.高中生欠缺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高中生自主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包括高中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同样包括其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就当前高中教学的现状而言,高中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通常是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学习能力均呈现出一定的被动状态。高中生欠缺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原因体现为,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而教师缺乏相应的网络技术指导能力,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网络技术指导,由此导致高中生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充分的实现对网络技术的利用,最终限制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高中生自主学习经验不足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生对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经验是尤为重要的,只有通过对经验的掌握,才能够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就当前高中生的学习现状而言,目前高中生在网络环境下存在自主学习经验不足的情况,由于其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因此其所掌握的自主学习经验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遇到更多的实际性困难,缺乏对相关网络技术的充分掌握和运用[2]。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中生无法真正实现做学习的主体,其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实质并未得到改变,依然呈现被动状态。

二、提高网络环境下高中生自主学习管理水平的对策

1.通过实践性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的萌发,是高中生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其自身学习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激发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够出现自主学习的动力,最终实现对自主学习的管理。在通过实践性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将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将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展现在学生面前,并指导学生解决实际性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潜意识。

2.通过演示性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般而言,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对相关网络问题进行处理、总结和归纳,从演示性操作中获取自主学习能力。在通过演示性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教师所起的作用仅为指导和引导作用,应将课堂中多数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和解答[3]。同时,教师要在多媒体技术的指导下,满足高中生对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的选择,鼓励学生在多媒体技术下主动获取知识,以此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体验式多媒体教学积累学生自主学习经验

自主学习经验是高中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在提高高中生自主学习管理水平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体验式教学,从根本上增加高中生对自主学习经验的积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欲望的了解,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为高中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使高中生能够身历其境般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此外,教师也要指导高中生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并通过指导和引导的形式,将学生和教师的身份互换,使其能够完成体验式教学,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性、多元化以及灵活多变的优势,能够通过音频、视频的应用,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在吸引学生兴趣方面更具优势。然而由于思想、资金、技术等的限制,目前我国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教学模式改革意识落后

部分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难以转变,认识不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终让多媒体设备成为一种摆设或者娱乐的工具。这种现象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比较常见,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给当地的学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就拿新疆等一些山区学校来说,学生对外界的了解本来就很少,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不到及时转变,让学生们失去了了解外界知识的机会。

1.2网络环境的创设和维护不到位

创设出优良的网络环境,能够保证信息资料的传输速率,给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对网络环境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地区的网络环境创设不到位,部分地区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没有安装网线,有些地区的网络存在严重的堵塞现象,信息传递和处理比较缓慢,严重阻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网络环境的维护不到位,不仅会对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1.3课件质量得不到保证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络课件教学,但是当前情况下,教学课件的质量参差不齐,在众多的课件当中,不乏粗制滥造。部分素质有待提升的教师,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课件,甚至不经过修改就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劣质的课件不仅不能提升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还会因为不适合本班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接受能力,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等的问题。

2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策略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研究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我国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的现状,笔者综合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2.1加强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宣传力度

教育部门应该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研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宣传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各级各地区教育部门是学校的直接管理机构,需要发挥自身的监管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作用。学校应该紧随时展的潮流,从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组织本校教师,进行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意义交流大会,并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培训。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承担着育人的重要教育目标,应该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不断吸收教育领域新的教学模式,学会紧随时代潮流,施行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定期举行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竞赛,通过竞赛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尽可能多地吸取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及实用技能。

2.2加强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硬件设备建设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起稳定、高速的网络,不断提升校园网的覆盖率。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环境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清除掉老化、陈旧的电路、网线设备。加强网络环境的创设,以及后期维护的力度。建立专门的技术部门,并且下设监管机构,确保网络创设与维护工作的落实到位,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其次,学校在购进多媒体设备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经济和质量的双重标准,不能贪图便宜,选择一些质量没有保证的设备。优质的多媒体设备,能够保证画面的清晰度、音频的流畅,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多媒体教学。最后,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当中,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注重多媒体设备的散热,使用结束后保证多媒体处于关机状态,避免超长待机,延长多媒体的使用年限。

2.3加强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软件建设

首先,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学校以及教师本身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借鉴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其教育理论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内化,再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制定出适合本校以及各个年龄段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其次,加强优质课件的开发和研究力度,不断提升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教学质量。针对课件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学校应该制定出明确的课件质量标准,并且传达到每个教师的手中。可以将教师划分成若干个督察小组,每个小组由学校领导班子负责管理,定期轮流对每个教师教学的课件以及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考察,在最大化地提升课件质量的同时,实现每个教师的相互学习以及自身反思,确定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最后,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保证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研究,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

篇7

课题组在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结合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医药英语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专业英语学习阶段、2014级二年级专科学生,他们分别来自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学院、临床医学学院等。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医药英语自主学习动机、意愿,学习策略,自我监控与评价三方面。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90份,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41人,女生140人),问卷回收率为95%。调查数据采取网络环境下医药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孙婕(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1331)SPSS17.0进行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自主学习动机、学习意愿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表层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要我学”,深层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我要学”。从图1可以看出:表层的学习动机占主导,77.3%的学生选择了“考试合格、获取毕业证书”,说明很多学生带着工具型动机学习医药英语,短期功利性质较重,这与培养职教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不相符;另外三个选项即深层的学习动机的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不够端正。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正在悄然改变,85.6%的学生认为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医药英语是必要的,应该加以鼓励和推广,其中,77%的学生有网络学习的经历。相对于课堂学习,72.9%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更加重要,但6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能力主要还是来自“老师的讲授”,而且在希望怎样学习医药英语的问题中,大多学生还是选择了“老师讲为主,自学为辅”,由此可见,学生认识到了医药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网络自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是持肯定、认可的态度,正逐渐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但要摆脱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还需要时间。

2.2自主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就是促成学习的实际活动与技能,任何学习者都有意或无意地采用自己喜爱的学习策略。从调查数据看出,81.2%的学生能保证1.5小时/周的时间用于医药英语的自主学习,其中,83.3%的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时间是1小时/周,近5%的学生只能保证半小时/周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自主学习时能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的只有16人,37人回答“经常有计划,尽量执行”,113人选择“有时有计划,偶尔执行”,还有15人表示“从未制定过学习计划”。网络环境是一个优良的自主学习平台,这两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用于医药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但是分配给网络学习的时间相对较重,表明学生对电脑、手机有很大意愿进行利用性的学习实践。同时,学生对医药英语的自主学习很盲目、不知如何下手,没有使用任何策略,资源获取是零碎、不完整也没有系统的。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医药英语学习侧重于近期目标有关的内容,如学科考试、METS(MedicalEnglishTestSystem医护英语水平考试)证书考试等,但对未来职业英语的应用学习情况却不是很乐观(见图2);自主学习中遇到疑难时,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通过求助网络的方式,表明学生更乐于利用网络环境,但有14.3%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了缺乏自主学习的毅力(见图3)。英语的五种基本能力分别是听、说、读、写、译。从表1得知,学生在自主学习医药英语的过程中,用于记忆医药专业词汇时间最多,阅读、翻译次之,用于训练写作能力的时间最少。这也反映出学生的医学词汇量小,通过网络图片、声音、动画情景进行联想或是借助单词记忆软件等手段来加深记忆,医药英语的网络自主学习更倾向于工具型学习。调查显示,各专业学生每周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护理专业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多,这是由于护理学院的学生几乎全是女生,对语言学科的学习兴趣更浓厚。网络环境下,医药英语五种能力的网络自主训练中,有79.7%的学生认为对听力提高帮助最大,10.5%选择阅读,4.8%选择口语表达,3%选择了翻译,只有2%选择写作。数据反映出,医药英语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学生更愿意浏览音频、视频,故而对听力提高最明显。

2.3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监控与评价

对自主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改进、不断修正目标,及时反馈学习所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调查发现网络环境下学生对医药英语自主学习的监控堪忧,70%的学生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其中,78.5%的学生在没有老师的要求时不会借助网络预习下次课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能很好的使用相应策略对知识进行熟悉整理的学生只有11.6%;课后能及时地复结学习内容并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学生不足20%。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常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学生只有13人,123人有时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从不评价反思的人数高达55人,说明学生缺乏有效性评估、不能通过自我评价、反思来指导自己未来的学习。

3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培养一种自我计划、调控、监督和反馈的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之一。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实现潜能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对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二年级学生医药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能意识到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对自己前途和未来的影响,但其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工程,只有在持续规律的医药英语自主学习中才能逐步提高专业英语学习自主性。建议承担医药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善用网络为学习服务,如何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倡学生自我评价,有效监控自己的学习。具体而言,要向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医学英语学习网站,包括网络英文报刊、听力网站,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程,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掌握切实可行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孙婕 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燕.传媒类高职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J].职业时空,2014(6):142-144.

[2]罗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86-87.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10-1.5

当前,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一个重要方面非常值得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关注。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课题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研涉及对网络的使用、网络环境的认知、诱惑网站的抵御能力、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对随机抽样的400名普通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395份,回收率98.7%,同时进行了抽样访谈。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网络使用已非常普及,学生以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为主,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最广泛的应用者和最积极的参与者,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现状值得关注。

1.对网络的使用情况

基于问卷和访谈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手机和电脑网络来从事学习和娱乐两大方面的事情:学习方面包括搜索学习资料、了解新闻、招聘信息、关注名人传记和传递交流信息等;娱乐方面包含的就更为广阔,比如微博、人人、QQ、网上购物、交友、游戏和电影等,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

2.对我国网络安全环境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我国网络安全环境的认识分为四种态度:认为安全且健康的人数仅占16%,认为安全但不健康的人数占到33%,认为健康但不安全的22%,认为不安全且不健康的有29%。网络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认为我国的网络安全环境是安全健康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生活在不安全或者不健康的网络环境之中,他们对于当前所处的网络环境持有不完全信任的态度。

3.对诱惑网站的抵御能力

在调查中,对于有诱惑性质的网站,有54%的学生不会轻易点击查看;有3%的同学不管不顾,想看就看;还有17%的同学偶尔会点击;只有26%的大学生能够很好地评估其安全性并规避风险。另外,对于黄色和暴力信息的处理,77%的学生从不会登陆,15%的学生偶尔会因为好奇登陆,8%的学生会经常登录。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面对危险和低俗信息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有效地处理,但真正具备抵御诱惑网站能力的人比例尚少,大部分学生处理和抵御这些网站的能力尚浅。因此,教会更多的大学生有效识别不安全网页的方法很有必要。

4.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网络的普及可以使人们更快捷的享受和利用信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安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了初步的网络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懂得在进行网络交流和娱乐的行为时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网络安全知识不丰富,容易粗心大意和疏忽一些日常的网络安全常识,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

5.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方便了人们使用的同时,也使得网络很容易遭受到攻击。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有较强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能谨慎地进行网络购物和交友等行为,比较注重的个人安全和利益的保护,能够清楚意识到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和交易,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但同时也存在小部分群体沉溺于网络环境中不能自拔,忽视网络安全隐患。如有8%的学生认为虚拟环境让人更容易沟通,他们往往网络朋友要比现实朋友多。

6.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在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过程中,除了具备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外,还应具备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应对各种各样的侵害自身利益、隐私甚至人身安全的状况。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大学生在网络中发现侵犯个人隐私的内容时,有27%的学生选择采取立即报警,33%的学生会主动要求的人或者网站删除这些信息,那么还有40%的人会看这些信息是否重要,如果不重要的话则不采取任何措施。另外,当他们发现自己的QQ号、网银、游戏等账号被盗时,39%的大学生会马上修改相应的账号密码;23%的学生选择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和安装补丁;21%的学生打算以后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7%的学生会登陆315消费电子投诉网进行投诉。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并基于对大学生的相关访谈,总结出大学生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好奇心重,容易冲动;其二,网络安全知识缺乏,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对相关网络知识、操作、软件维护和防入侵行为方面的操作知识知之甚少或者不能自如运用;其三,对诱惑网站的有效抵御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评估网页的安全性,有部分群体对黄色和暴力网站抵御能力很差,容易成为诱发犯罪行为的隐患;其四,个人信息保护程度较差。部分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忽视对自身隐私的保密和自身网络行为的的安全性。其五,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欠佳,对相关网络安全方面的案例关注甚少,法律维权意识欠缺。

三、对策及建议

网络安全作为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环节,既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知识技能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让当代大学生正确面对网络、安全使用网络。

其一,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运行机制。

高校要建立网络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高校党政领导要有“安全重于泰山”的大局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大力支持。其次要建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把网络管理中心、学生处、保卫处、教务处等部门纳入网络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计划。学校教务处在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指导下,统一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制订教育计划,明确教育内容,组织网络安全授课,定期考核效果等。

其二,加强计算机实践操作及网络安全课程。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譬如计算机网络实现技术、病毒防治、防火墙、密码加密、信息数据保存等的实际操作训练,提高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网络安全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大学生鉴别网络中有害信息的能力,为网络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其次,高校应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制订详细的网络安全教育计划并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将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再次,学校应根据网络安全教育的需要,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开设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指导学生处理各种信息和防御不良信息侵害。

其三,定期开展专题性知识讲座。

除了增加计算机实践操作和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之外,高校还应当定期开展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知识性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网络行为规范与信息安全:讨论大学生应该做一个怎样的网民、如何面对网络消极的、不健康的信息、怎样面对有欺诈倾向的网友和信息;第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加密解密算法、数字签名机制、身份鉴别,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与作用;第三,个人计算机系统安全策略:介绍个人计算机通常采用的安全策略的实现方法,如系统软件的漏洞及修补方法,硬盘保护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第四,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由于黑客入侵与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讲座中可以具体地介绍一些技术,如最新的计算机病毒动向,查杀病毒软件的使用等。

【参考文献】

[1]骆懿玲.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2).

[2]卢伟.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篇9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主要方式,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部分教师、学员不适应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提出对策:重视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观念更新;注重人文关怀,增强师生的亲密感;着力面授教学,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激活师生互动机制,引导学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对教师的要求,鼓励教师研发教学课件。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员以自学为主,除了借助教师少量的集中辅导和以学校下发的教材为主进行自学外,主要是通过以网络为主的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程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已不仅是辅助的教学手段,而是学员学习的主要工具。教学中,针对整本教材进行详细讲解的教学课件是学员自主学习的基础课件,针对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的教学辅导课件仅是对教学的补充[1]。目前,与本校其他类型网络教学拥有系统详细的教学课件相比,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计算机专业还缺乏详细讲解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现有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针对部分章节的辅导,没有针对全书的系统辅导,直播课堂也仅是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如《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并没有对全部内容的完整讲解,像《计算机应用基础》随书配的光盘也只有一些练习题而已。本文拟结合本校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现状,探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电大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

1.部分教师对开放教育教学认识不足,能力有限。一方面,有些教师对网络平台不熟悉,对多媒体教学缺乏认识,不能充分了解网络教学的优势,因此,对学员网络自主学习的实施效果表示怀疑,对新的教学模式不愿尝试;学员由于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自主学习中对学习指导的需求不同,而教师对学习的指导仅限于通过电大在线平台的课程讨论区、QQ群等方式进行答疑,知识辅导大多也只局限于使用现成课件,缺乏结合具体教学需要自制课件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对自主学习的正确认识,忽视对学员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的培养,使学员放任自流,影响了学习效果。

2.人机关系代替师生关系,教学缺乏人文关怀。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员学习主要以网络为载体,传统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简单的网络信息交换,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极富亲和力的交流讨论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教学中师生的教与学因情感交流的缺乏,失去了人本主义关怀的色彩[2]。

3.学员缺乏自主学习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能力。电大计算机专业学员在中小学的学习中接受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过程中缺少合作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策略的自我训练和培养。教师在机房进行教学辅导时发现,一些学员不能通过三级电大平台寻找答案,解决学习中的疑难,有的学员甚至不会用百度搜索,学员之间也没有协同合作完成搜索的意识。

4.学员缺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的意识。自主学习过程中,一些学员没有充分认识网络教学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对网络的使用仅限于利用网络完成形成性考核册,很少在电大在线与教师交流。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指导并要求学员在电大在线交流学习,可是,往往到了期中阶段还有相当数量的学员未参加在线学习。

二、电大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教学对策

针对本校电大计算机专业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见。1.重视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观念更新。开放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教学要素而言,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成为双向、多向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学校应对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培训和新的观念的更新,使教师不仅能够熟练应用电大在线平台,还能研发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掌握网络教学的基本要求。

2.注重人文关怀,增强师生的亲密感。要改善多媒体网络教学条件下师生关系疏离的现状,需要教师从网络辅导入手,营造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员对教师产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情感,在辅导过程中设置问题,如果学员回答正确,就设置弹出页面对学员进行赞扬,让学员也能从情感上真正接受新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网络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对学员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动机的培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着力面授教学,培养学员运用多媒体网络学习的能力。针对学员网络使用能力欠缺的现状,教师应利用面授辅导的机会加强学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指导。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基础。教师通可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解决学员不会上网的问题。面授辅导直接在计算机房进行,教师负责手把手教会学员上网,使学员熟悉电大在线三级平台,学会在电大在线平台上选课,能在课程讨论区对所学课程提出问题,学会在班级建立的QQ群中围绕课程进行讨论。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逐步提高学员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4.激活师生互动机制,引导学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约束的双向互动反馈机制,利用电子邮件、课程讨论区、QQ群等与学员进行交流,带领学员完成资料的收集,提高学员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学员为榜样,引导其他学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学习等。

5.提高对教师的要求,鼓励教师研发教学课件。电大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应是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制作者。针对教学课件缺乏的现状,学校应在对计算机课程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对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提出任务要求。要求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有机整合,根据教学大纲制作详细讲解课程全部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件中加入与学员互动的环节,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员在看课件时能有教师面授教学的感觉,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网络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使其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是现代高职教育需要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此,笔者认为当前高职教师需要重视和加强在校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使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的信息观念。

一、新媒体环境下培养高职生网络素养的意义

当代社会认为新媒体主要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卫星等现代化的传播渠道,将信息以数字广播、电视电影、触摸、电子杂志等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界中,渗透并逐渐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因为比传统的广播、纸质报纸、杂志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和内容新鲜等优点而得到了广发应用。现代化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呈现碎片化趋势,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刚好符合人们的需求,因此,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在这种环境下,高职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技术人才,具备优秀的网络技术和素养,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是高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高职生为了能够适应时展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巩固专业技术,学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产品,同时在互联网应用中具备识别网络安全,辨别各种信息的是否真实的能力,具有高度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会用科学的手段判断信息、检索信息、传播和处理信息,使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能够为个人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网络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这一点已经得到了高职教师的认可。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在具备处理信息能力和积累足够的知识后,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因此,培养高职生的网络素养,也就是培养他们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将网络和现实进行连接,将虚拟技术变为现实。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现状

(一)高职生使用新媒体现状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现代高职生主要接触的新媒体主要有网页浏览、QQ、微信、电子邮件、微博和人人网等,目的是娱乐、交流和其他用途。比如刚入校的新生使用QQ和微信的较多,他们主要是建立人脉,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而大三大四的学生使用电子邮件的频率更高一些,这可能与他们实习、毕业求职等活动有关。

(二)高职生使用媒体存在的网络素养问题

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大大方便和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但是事实上,鉴于新媒体的两面性,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W生的辨别能力不强

学会正确、理性地辨别网络信息,是当代高职生提高网络素养的主要任务,然而很多高职生由于学习基础不足,和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加上还未完全踏足社会,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成熟,,辨别是非和自我调控能力都有些欠缺,加上网络中掺杂着大量的虚假、低级信息,污染网络环境,高职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侵犯,导致他们迷失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耽误学业。

2.娱乐占的比重较大

高职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在面对网络中形形的信息时,他们很容易迷失自我,比如各种网络游戏。电子竞技和网络视频等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他们使用学习的频率。此外,近年来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听讲,沉迷手机,既干扰了课堂秩序,又对个人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3.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淡薄

很多高职生的网络道德高度不足,在网络交流时会撒谎、欺骗,在空间、朋友圈不良虚假信息或者其他危害信息造成恐慌,产生的消极影响比较广泛,或者在微博、贴吧、论坛上谩骂他人的粗俗语言,传播不良信息,比如有些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和他人在网上对骂,明显的暴露了个人网络道德的缺陷。

三、加强高职生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查阅文献资料,再通过电子邮件和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向学生灌输运用互联网提高学习效率的思想,学会用质疑的眼光看待网络信息,加强自身辨别网络虚假、不良信息的能力,正确看待网络虚拟世界并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二)通过家庭普及网络素养教育

高职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的范围应该扩大至社会各界,比如加强家庭的相关教育。因为学生家长社会阅历丰富,世界观和人生观已经很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强,利用家长学校、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进行网络素养教育,使家长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能力,家长通过对子女的感化教育,使子女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抵制不良网络信息,正确使用互联网,理性上网。

(三)将网络素养教育和课程教育融合

学校是对高职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规划,比如可以开办培养网路素养教育的选修课程。不定期的举办公开课、讲座或者其他活动,将网络素养培养的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思想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网络信息的认知能力。

四、结语

文章主要分析和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首先简要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的意义,其次根据调查分析了我国高职生的的网络素养教育现状,最后就加强高职生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生只有不断学习网络技术知识,并且逐步加强自身的网路素养,才能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刚.给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