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融合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媒介融合、新媒体概述
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逐渐呈现出多种趋势,学者们不断的对媒介融合做出更准确的界定,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而言所产生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等,业界一直对新媒体并没有准确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可的定义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2]
二、电视、新媒体发展状态
(一)电视:保持原有优势并不断改革创新
电视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多年的积累,拥有良好的品牌口碑、优秀的专业节目制作人才,同时,很多精英文化完全集中在电视媒体上。电视在产生以来就一直牢牢占据着家庭和晚间时间,电视已普遍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同时,对于网络没有普及到的农村地区以及一些年老的观众来说,观看电视节目依然是她们休闲娱乐、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新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灵活、方便,观看节目的多样化、个性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电视媒体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收视率、广告量不断下滑。在这种趋势下,电视媒体开始积极改革,扩展其发展之路。2005年,齐鲁电视台网站上线,2008年,“齐鲁民生”频道开通,2009年,中央电视台旗下央视网开始积极筹备建立网络电视台等等。2010年凤凰卫视开通《网罗天下》频道,全面搜索全球网站、网页、论坛信息制作成节目与观众互动、分享。据统计,截止2008年,我国上线运营的广播电视网站已有349家,其中广播电视混合网87家,占总数的25%。[3]
(二)新媒体:拥有良好的传播渠道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新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人类传播学的新纪元,它改变了原有传播方式的单一性、片面性,使信息传播更加全面、灵活。新媒体拥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重特点。基于即时性、海量性、双向性、互动性的特点,它使以信息最快、最大限度的扩散出去,信息的传播者不再局限于记者,信息传播量可无限扩大,同时接收信息者可积极参与到信息的互动中来。
新媒体拥有的现代传播优势不言而喻,其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据2014年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059.8亿元,同比增长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元。[4]我国宽带的加速发展,也将进一步带动新媒体应用的发展。
新媒体发展已经涌现出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如腾讯、分众传媒、阿里巴巴、盛大网络等新媒体企业,目前已经新媒体的主要力量。不过,除了一些大型的新媒体,我国存在大量的小型新媒体企业,它们由于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缺失,很难形成新媒体的规模化发展。
三、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模式
电视媒体的最优发展模式就是与新媒体走向融合,在这种融合的趋势下,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不断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发展的趋势。最终使电视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优秀的电视节目从各个新的传播渠道传递出去,而这些发展形式的实现也将依赖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一)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的发展前途是非常光明的,中国正处于网络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网络的普及率将非常可观。与传统电视相比,网络电视可以根据观众的喜好检索自己喜欢的节目,互动性又可以增进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意识。电视媒体,经过多年的积累,有着丰富的节目制作技术和节目主持人才。那么,积极的将电视节目搬到网络上,增加互动、提高收视率是电视媒体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建设的网络视频数据库正是依托中央电视台丰富的内容资源的优势,加以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和网民上传的节目和日渐增加的网络原创内容。
(二)手机电视
随着手机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4G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传播、接收速度悦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电视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电视形态。手机电视是电视、手机与互联网三大媒介融合的产物,具体指“以手机等便携式手持终端为设备,传播视听内容的一项技术或应用。手机电视具有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等特点。[5]
而随着手机、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手机电视将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免费WI-FI普及的数字化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当手机电视面临的各个技术问题被攻破,业务资费水平下降以及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电视的发展将呈现飞速发展。手机与电视的结合,将开启一个新的移动信息服务时代。
(三)整合营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好,实现盈利,维持企业生存才是王道。然而,目前的情况就是传统媒体虽然积极向新媒体学习传播之道,但却缺乏新媒体时代的经营模式,往往导致电视媒体缺乏经费,企业后续发展难以维持。
“纵观中国电视传媒营销观念的变迁,无论是先前‘频道细分’的‘差异化营销’还是后来‘内容为王’的‘品牌营销’,强调的都是电视节目内容本身,仍然属于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营销范畴。”[6]但是,在媒体融合时代,广告商已经不满足传统的插播广告模式,广告商追求广告投放面更广、对象更精准、效率更高的营销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以消费者为中心,重组资源、整合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
广告商打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而销售对象正是媒体所聚集起来的庞大受众,但是如何让媒体聚集起来的这部分受众尽可能成为产品消费者。首先,就需要媒体尽可能让受众了解产品信息;其次,要与受众达成互动,使有购买需要的受众体验到产品并最终达成购买协议。这是销售的步骤,同时也是我国大型新媒体一直在做的营销模式。所以电视媒体要想在媒体融合之中尽快发展起来,除了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同时更要学习其优秀的经营模式。
四、结语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各种媒介之间并非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关系,电视媒体不断学习新媒体的技术,积极与新时代传播技术接轨,新媒体学习传统媒体多年积累的经验、文化,制作优秀的传媒作品。而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各种媒体只有不断的适应市场、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企业的发展,否则,必然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李雁津.优秀的多媒体记者怎样“炼”成[J].中国记者.2007(08).
[2]郑虹.探讨媒介融合之路[J].东南传播.2007(03).
[3]谢耘耕,唐禾.2006中国电视广告竞争报告[J].新闻界.2006(06).
[4]范泉.跨媒体平台――滞差时空下的媒体观察[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11).
篇2
关键词 广播影视;融合;电视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8-0182-02
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三网融合,这话题已经讨论10年以上了,我主要说的是广电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在2005,在这种三网联合开展了一段时期以后,在互联网上能够出现一些小的视频,即使这些视频所在的播放区域非常小,并且画面不是非常清晰,但却代表着电视时代已近到来。同年,YouTube正式成立,是第一个能够在网络中分享视频的平台,很快引来众多模仿者,随后中国开始陆续出现各类视频网站,有很多视频网站目前仍然经营的很好。
最初网络电视由于其图像不清晰、无法全屏等弊端被电视行业所轻视,但在过去10年中其自我革新、紧抓客户心里,目前变化甚大,主要变化体现在,网络中的类视频种类逐渐增多、视频品质在不断提升、业务形态变得多样化。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走向网络视频,电视台、电视内容商、电视运营商开始不得不正视网络视频的挑战。到2015年2月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8802.2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81%,IPTV用户达到3562万,OTTtv用户达到近3000万。中国的视频产业从原来有线电视为主导,逐渐走向有线、地面、直播卫星、IPTV、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CMMB、手机电视等多主体、多渠道、多终端的大媒体、大视频时代。互联网的营销模式也带来的巨大改变,包括IPTV、OTTtv与宽带的捆绑,天猫魔盒与电子商务的捆绑,OTT盒子与游戏业务的捆绑,甚至与金融、保险、信托、房地产等捆绑。同时,也为国内的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速了未来产业转型,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上都要进行创新与突破。
1 传统媒体转型难点
1.1 传统媒体已适应以往生产方式
可以说当下诸多传统媒体都没把报业当成一个整体事业来看待,仅仅只是在考虑报纸经营,报业资产方面并未发挥其增值意义。很多传统媒体未能深刻认识新型技术所能实现的颠覆性改变,往往总是在幻想经过各个细节或者是修修补补方面的改善应对新媒体。新媒体不管是理念或者是技术和经营战略,再加上机制和体系等方面均是有着颠覆性变革。再者就是很多传统媒体仅仅是将转型放在技术方面,而报网之间的互动及创办区域门户网站也还是使用传统媒体采编观念以及思路,并未真正的发挥区域性新闻门户网站的意义。
1.2 传统媒体运作模式及现代化市场运作存在矛盾
现代化企业发展务必要配备适应于具体特性及可操作性较强的机制。诸多传统媒体仍是使用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并未构建。诸多传统媒体所创办的新型媒体尽管是有着对应公司,不过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再者是未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造成诸多从业人员不能得到市场化以及体制这两方面的益处,并且未能依据市场化相关规程形式,以至于最终创造不出更大的效益。传统媒体大环境下所培育的新型媒体,根本得不到高薪酬待遇,导致不能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凸显不出自身优势。
1.3 传统媒体人才培养科学机制未形成
通常传统媒体培养了诸多采编人才,不过新型媒体转型中往往是传统媒体人才偏多且新型媒体人才较少;传统采编人员较多和现代化经营人才较少。可以说媒体主要资产以及核心竞争力量就属人才。不过当下传统式媒体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极大不足。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诸多非常优秀的传统媒体采编才可以有着新媒体素质的人同时也在逐渐离开传统媒体,最终造成传统媒体人才缺失。
1.4 传统媒体转型技术滞后
不管是国外谷歌或者是微软和雅虎,可以说本质上是新型技术公司,技术以及媒体是互相促进且相辅相成的,媒介技术发展充分激发了用户潜在性需求。再者就是技术以及用户之间的各方面需求均是互相促进同步进步,技术发展充分激发用户潜在需求及要求,并且用户的这些需求又同时是技术发展的关键目标。
2 三网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
1)注重体验。把观众(受众)当作用户(客户),通过APP客户端熟知用户的喜好、习惯,以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传统的电视台是通过广告收取一些费用,只要节目有较高的收视率,就会有广告收入。虽然电视台做一些抽样调查,获取收视率,但是电视台对观众兴趣、爱好,喜欢什么类型节目,知之甚少。通过使用APP实现了诸多技术上的突破,在APP基础上能够构建出系统化的用户体系,能够非常准确的获取到用户诸多信息,比如,节目偏好、行为习惯、偏好、个人信息等,在未来,电视能够为用户带来娱乐的同时,还能够为用户带来提供非常多个性化的服务,更为广告以及其商业运行机构创造了发展契机。
把传统的节目看成是即将出售的产品。传统电视节目是以节目本身为中心,电视台播放什么节目,观众就看什么节目。将来要变成,以用户为中心,用户想看什么节目,就看什么节目,通过APP回传从而了解用户的观看习惯,把最好的体验给用户,从而积聚最大量的用户群,在规模用户的基础上再去实现商业运营。
2)能够将发展渠道转化为技术平台。一般,传统形式的电视节目在制作完成并播出以后,通过各大网站、卫星电视、地面电视网络能够将节目信息传递给观众;而很多电视台不用将节目交给其他网络平台,而是拥有自己的互联网平台,能够将制作的节目直接在本互联网上播出与共享,同时,这种技术平台拥有非常大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持。当前,很多电视台都在开办网络电视台或者是移动电台,但是成功率非常低,很多业务知识停留在视频转播、分享上,对大范围运营缺少研究,对管理模式了解甚少,通过合作方式能够使电视台的信息传播能力大大增强。
3)从电视固定在客厅转型为电视随着用户(观众)移动,即移动电视APP。我们传统的收看电视地点是在客厅,但是当前观看视频能够在任何地点,并且各类视频非常多,视频的拍摄更加容易,掌握这种技术的人逐渐增多,视频素材或者是角度也在增多,无论是日常生活或者是旅行等都能随时拍摄随时分享,也能够随时观看,实现了拍摄与共享的统一,使视频真正实现了移动化与广泛化。
4)是从孤立到社交。在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覆盖了绝大多数人群的情况下,视频的社交化分享、发现、评论等成为必然,视频产品必须具备社交功能,实现电视的社交化,实现视频与客户、用户之间的互动。
5)终端变得智能化。和功能手机一样,传统的电视接收机逐渐消失,但是电视机的接收终端则实现了智能化与高效化。
以上几个策略是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方式,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与网络最终会走向融合,在全媒体的时代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前电视台已经出现了网络视频、同步网络直播,同时互联网中也出现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最终的博弈就集中在谁能更好的适应观众的需求,谁能顺应文化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崔艳坤,李茂民.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分析[J].今传媒,2011,10.
[2]李岚.三网融合下电视媒体的转型策略[J].电视研究,2011(1).
备注
篇3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17-02
1 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一般来讲,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出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要使得学生在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的环境下,培养出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媒介融合变革新形势的需要。但纵观我国高校新闻院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尚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跨专业选课难,通才教育成空话。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实质就是信息、文化的无边界传播,媒介融合使当代新闻传播涉及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将新闻专业教育放在通识教育这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展开,已经成为了现在新闻传播教育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拓宽专业口径,让各学科建立融合,推进新闻传播教育向广博教育前进,形成综合性和专业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成为了新闻教育重要的课题。但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新闻专业教学很难做到跨学科、跨专业。学生除了修完新闻学原理、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写等基本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一系列与不同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留给学生自由支配和使用的时间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跨专业选课成了基本上无法实现,通才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2)专业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当前,我国很多高校新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都是借鉴老牌新闻院校,而师资多是从中文系中分离出来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理论性强,实践课程少,加上很多教师在业务课程教学和实践中,只满足于理论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实践。另外,按照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崇尚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为导向的人事评价标准,高校的教师们大都忙于科研学术研究,无暇顾及也不屑于指导学生实践。倘若我国高校现行的这种教学评价体制不改变,重视实践教学就无法实现,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的构想也就只能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上;
3)传媒技术教育单一,难以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以“组合终端载体”为新闻平台的整体报道策划必将取代针对单一载体的新闻报道策划①。而这样的策划者,必须具有了解和掌握不同载体的介质差异和所服务人群的需求差异, 并能以这两方面的差异为依据, 确定报道选题并设计报道方案的能力。而在我国很多新闻学院,即便是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学院里对多种媒体技术的教学也是各自为政,鲜有交融。
2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以上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革:
1)以新闻业务课程为核心,广泛涉猎交融学科的相关知识。在媒介融合这种新的传播形态下进行信息的与交流,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各种有益的、有害的信息并存。作为新闻职业人,只有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才能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中需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发出权威声音引领舆论方向,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来自于对各种知识和文化的了解。只有在原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广泛涉猎交融学科的相关知识,以“融合”来应对“融合”才能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要。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学生的课程中,新闻专业课程只占25%的比重,而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其他课程所占的比重达到了75%②。美国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学生所要修的128 个学分中,新闻学专业课程最多只能占到44 个学分,而社科、艺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类科目必须达到65 个学分以上③。而在我们国家,很多新闻学院新闻类课程占到60%左右,即使在人大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像历史、军事、文化、社会、经济等交融学科的课程也只是凤毛菱角,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足以满足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2)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走在前头的美国,各大新闻传播学院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学生参与媒体实践提供条件。例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办有一张名为《布朗克斯节奏》(The Bronx Beat)的社区小报, 每周发行一次。总编辑是名女教授, 报社的编辑和版面设计均由学院的教授担任, 采访写作和摄影由学生负责,办报经费由学院支付④。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师生们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是学院拥有真正的报社和电台、电视台。他们的副院长Brooks介绍称: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方法同美国许多其他的新闻院校是不同的。他们拥有日报、商业电视台和电台等各种媒体, 学院的教师也都在这些媒体中担任编辑工作,这里给了学生第一份工作经验, 这样,学生们毕业之后比其他学院的毕业生就要成熟许多⑤。美国的新闻院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包括实践指导在内,他们要求教师有较多时间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花在改作业上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间的若干倍⑥。在我国由于体制的问题普通高校在短期内不可能建立如此高端的媒体,但可以整合学校资源,在校内建设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可以以校内本来就有的校报、校刊、网站、广播站等为载体,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实践训练。还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将课内实践、校外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贯穿起来,实现教学、实践和实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更好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真正了解和参与媒体整个运作流程。在我国,现也有传媒院系在校内打造了类似媒体融合形式的“未来”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按照全媒体的运行规律,建设了多种媒体业态交融的管理系统, 在采编发的流程中提供了读写、编发、搜索以及整合相结合的管理界面, 使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站通过一体化的管理, 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 做到一次采集、多元, 而不再是各自相互独立的实验室⑦, 这为学校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加强多媒体技术科目的教学。媒介融合导致大型新闻集团的形成,一条新闻将要在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不同形式的媒介中播出,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新闻后能够生产出针对不同媒介的,恰当的新闻形式,所以,我们要对不同平台的新闻的采、写、编、评进行系统的学习、比较和训练,熟练的掌握这些技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新闻实务课程体系,培养全媒体人才。早在2003 年左右,美国300所新闻院校中就已经有50%针对媒介融合对课程做出了相应地调整和改革⑧。在国内,也有个别学院于2007年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在2007年就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这一方向,同时除了开设这一新的专业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还为所有的学生开设了两门业务性的专业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和数字传播技术应用。学生们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的了解,从而做到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新闻学专业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专业课程体系⑨。
“媒介融合”引入我国已是十年有余,在这期间有一些学者和专家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的新闻教育改革作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探讨,但现代新闻传播业是被高端科学技术和多种学科知识支撑的行业, 它对于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养、知识基础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播日益大众化和国际化的今天,作为新闻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应该如何更好的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新闻人才,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蔡雯,《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②《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 蔡雯,《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③《面对时代挑战的大学新闻教育》,邓炘炘,《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
④《如何加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与合作—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蔡雯,《中国记者》2005年08期.
⑤《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蔡雯、周欣枫,《现代传播》2006年第三期.
⑥《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下)》,蔡雯,《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⑦《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路向》,郑晓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7月第23卷第4期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体变革 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 万忠实读者、金网20 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篇5
[关键词]媒体融合 可视化 CSSCI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自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当前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一项紧迫任务。就国内当前媒体融合研究而言,陈昌凤将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融合的必要性、迫切性;什么是媒体融合、如何融合;在大型活动的报道业务中如何运用融合手段;国内各类媒体的实践和探索;国际媒体的经验介绍与分析;融合中的版权与伦理问题;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才培养;融合带来的表达方式、传播话语的变化 。综上,学界目前对进入新千年以来的媒体融合研究综述分析较少,基于此,本文拟通过CiteSpace Ⅲ软件工具,以CSSCI辐射整个学术场域,对2000年以来国内媒体融合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勾勒媒介融合知识图谱,为学界、业界今后相关学习、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借鉴。
一、研究工具及过程
CiteSpace Ⅲ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于2004年开发的一种用于分析和可视共引网络的信息可视化软件,该软件可以通过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来探测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揭示科学动态发展的规律,展现该领域的知识地图和发展全貌。根据研究目标,笔者于2015年10月19日利用CSSCI数据库的高级检索中的“来源文献检索”功能,以“媒体融合”、“媒介融合”作为关键词,确定检索策略“媒体融合or媒介融合”,检索2000-2015年间的文献,共检索到相关记录635条。将符合条件的文献全著录格式下载,文件另存为UTF-8格式,并以download.txt为其命名。利用CSSCI格式转换工具,将检索所得的记录进行格式转换,进而将条文献记录导入至CiteSpace Ⅲ,新建项目,设定各项参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媒体融合研究进入爆发阶段
衡量某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学术论文数量的变化,对其文献分布作历史的、全面的统计,绘制相应的分布曲线,为评价该领域所处的阶段,预测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将2000年以来国内媒体融合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2000年至2005年,5年时间仅有两篇相关论文,2001年至2004年发文量0篇,体现出该研究领域在该时段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媒体融合远未引起学界的重视。起步阶段:2006年至2012年,文献数量突破个位数,首次显现平缓增长态势。爆发阶段:2013年至今,相关研究进入大幅增长时期,包括新闻传媒学界在内的许多人文社会学科广泛探讨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掀起媒体融合研究热潮。本轮“媒体融合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成熟阶段:2016年乃至未来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业界转型需求,有关媒体融合研究的论文数量将会持续大幅增长,迎来媒体融合研究的井喷,此阶段将呈现螺旋迭代深度发展特征。
(二)基于CiteSpace Ⅲ的研究结论分析
在CiteSpace Ⅲ中,将时间跨度设为“2000-2015”,time slice设为1,选择网络节点类型“Cited Author”,设置三个参数的阈值分别为(2,2,20)、(4,3,20)和(3,3,20),确定前、中、后3个时间分区中的被引次数C(Citation)、共被引次数CC(Co-Citation)、共被引系数CCV(C-Citation Variance),其余时间分区的阈值由软件利用线性插值算法自动生成。分别绘制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1、高影响力作者。
在知识图谱绘制中,节点年轮代表作者在不同时间的被引用情况,年轮越厚意味着相应时间被引用次数越多,因此节点直径与作者被引次数成正比。在媒体融合主题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有蔡雯(频次49,中心度0.24),作为第一位把“媒体融合”概念介绍到国内的教授,可谓媒体融合研究领域的先行者和拓荒者,在媒体融合研究的早期便及时将媒介经济学、流程管理、新闻实践等众多研究媒体融合的信息融会贯通,整理成文。后续研究更多关注了媒体融合时代下的融合新闻,提出了“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整体策划与内容共创”等事务建议。在该领域影响力较高的作者依次如彭兰,在早期研究指出融合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合”是为了更好的“分”,通过融合达到更高层次 ;喻国明,在《媒介经济学》中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思考了媒体融合现象及其影响,指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王菲、高钢、宋昭勋、孟建、匡文波、许颖、陈力丹、熊澄宇等。
2、高被引频次期刊杂志。
《国际新闻界》以55被引频次在媒体融合主题研究相关期刊中排名第一,首次被引时间是2005年。《中国记者》、《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当代传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传媒》、《新闻记者》、《青年记者》、《传媒观察》的被引频次分别为43、23、20、19、19、18、16、15、10。不难看出,新闻学和传播学领域下的期刊在媒体融合研究领域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不过对比国外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对媒体融合的研究除新闻传播学科外,还包括广义的信息管理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教育学等。由此可以得到启发,当前国内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要充分l挥本学科优势,更要突破学科专业藩篱,吸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吸纳更多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拓宽研究范围,细化研究粒度。
3、高被引文献。
在被引文献图谱中,被引频次越高,则对应节点直径越大。此外,中心度指标反映的是文献对应节点在整个网络中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它与被引频次不同,是与时间无关的一个指标。中心度大则意味着该文献在相应知识领域中有更重要的贡献,甚至反应、代表着该知识领域的研究转折点。通过研究发现,高被引文献有以下两类:媒体融合核心概念、关键假设、本质定位、特征趋势的学理性溯源,如通过追溯Convergence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历史演进,阐释了不同传播语境下该词所表达的6种不同涵义 ,再如将媒体融合分成媒介互动、媒介整合和媒介大融合三层次,强调内容和服务应该是关注重点;国内外融合成功案例、经验进行详细介绍,从理论上探讨媒体融合主题研究发展方向,如“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在国外先进经验个案详述基础上,从新闻传播业务角度指出国内融合新闻的研究角度有“传播业务整合和流程管理”、“新闻人才需求的变化”等。综上基础理论性研究为后继学界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4、热点研究主体与客体。
鲁道夫・斯得博指出媒介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技术、文化、经济和法律与政治。每一个方面都可被视为一个分散的、独立的平台,都依据自己的规律运作,但同时四个方面又相互影响。以此区分为基础,结合研究论文的相关内容信息(题名、摘要)及研究关键词词频数据得知,2000年以来,媒体融合领域的研究主体分别涉及新媒体、全媒体、传统媒体(含广播电视、电视节目)、新闻教育(含新闻学)、社交媒体、微博、自媒体、网络媒体、数字出版及传统出版等。热点研究客体如技术面向的三网融合、数字化、数字技术;文化面向的媒介素养、互联网思维、传播力;经济面向的文化产业、媒介生态、产业融合、内容生产、传媒产业;以及法律与政治面向的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舆论引导、媒介环境。
5、研究前沿趋势分析。
Burst值,即在一个时段内发表文献中突增的节点,中文翻译为引文突增点,可用于表征某研究前沿的发展趋势。本次运行探测出该领域下共计13个膨胀词。首先由于2000年至2005年媒体融合领域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未见膨胀词出现。2006年的膨胀词分别是“新媒体”和“数字媒体”。新媒体是2006年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也是歧义最多的词语之一,2005年数个新闻传播学领域杂志期刊开设新媒体专栏后,该关键词在2006突变属意料之中。三网融合几经波折后,于2010年12个试点城市名单及方案得以公布,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因此该词在这一年成为膨胀词,该结果与中央顶层设计、政策导向、实践探索高度相关。2011年的膨胀词分别是“全媒体”、“媒介融合时代”和“新闻学”,体现出学界除了关注时代变化、产业动向外,对新闻学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创新发展、如何教书育人做出了深入、积极思考。据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国内微博用户规模达3.09亿,在网民中的用户比例达到54.7%。“微博”如是成为2012年膨胀词。2013年理论界回归冷静思考,“传媒”的发展、走向,传统“报业”、“出版业”何去何从等问题集中爆发,该趋势一直延续到2014年,如“电视”关键词的膨胀。
纵览近年媒介融合研究,始终紧密围绕在国家政策,业界实践左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媒体融合领域的前沿趋势将集中于以下几点: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下的崩解与坚守,如在两微一端运营中存在新闻同质化、经费来源受限、疏于管理规范、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媒介形态重组;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如何做好数据新闻、抢占移动入口、与自媒体融合共生、强化用户思维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媒体平台与自媒体创作者融合、多媒体内容与场景融合、媒体内容与社交和服务融合。新型媒体、青年及现象媒体、智能媒体、未来媒体、互联网+等。
参考文献:
[1]陈昌凤:《“媒体融合”的学术研究态势与业界变迁方向――21 世纪以来媒体融合研究的文献分析》,《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3期,第43页
[2]Chen, Chaomei. CiteSpace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T 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57(3):359-377
[3]Chen C. 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 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 Proc. Natl. Acad. Sei. USA, 101(suppl), 5303-5310[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101:5303-5310
[4]邱均平、杨思洛、宋艳辉:《知识交流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年第2期,第78-89页
[5]王俊超:《解读2014“媒介融合热”》,《新闻战线》2015年第1期,第7页
[6]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第42-45页
[7]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第22页
[8]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51-53页
[9]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第32-36页
[10]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中国记者》2005年第9期,第70-72页
[11]RudolfSt&ober撰,《媒介进化是什么――新媒介历史的理论化阐释》,《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0期,第55-56页
篇6
一、新旧媒体融合是时展要求
自美国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概念以来,传媒界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创新了多样化的媒体形态。媒体融合使受众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不仅满足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而且以特有的互动性深受受众的欢迎。
新媒体尽管受欢迎,也有劣势。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人才、专业化运营管理和操作规范,更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传统媒体在信息的形式和互动性方面略逊新媒体,但权威性和影响力还是受众所认可的。此外,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运营和发展形成的品牌效应,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口碑优势。
新媒体以其互动性的优势,采用多样化的传播形式,通过海量的信息储存、挖掘和可视化呈现,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直观,受到受众青睐。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受众逐年减少,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但是,还是有媒体坚定地认为自己仍然具有政策、人才、资源和内容生产的优势,不思进取。这些媒体坚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认为只要我做的够好,就一定能让受众满意。遗憾的是受众并不买账。还有一些传统媒体,即使已经洞察到媒体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只是想方设法建个网站,弄个手机报,推出微博、微信,推出新闻APP,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往上一贴,就算融合了。结果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依然各玩各的。
从上面分析看出,无论新媒体多么受欢迎,还是一个受众获取信息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受众要的还是权威的信息。新媒体形态无论有多少变化,还是传播媒介的一种形态。对传统媒体来讲,自身的优势显而易见。新旧媒体要获得成功都需彼此扬长避短,推出对方的优势业务,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不仅可以使新闻信息传递的平台多样化,还能使新闻媒体产生规模效益,让受众获取信息更加便利,让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接受并参与信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我国新旧媒体融合现状
我国对媒体融合概念是2005年蔡文老师提出的。如今,媒体融合进程正在加速。那么,我国的媒体融合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一)新旧媒体融合在不断探索中
我国媒体融合业务比西方国家晚,目前还同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国媒体融合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新旧媒体融合形成快速发展之势。在内容融合上,新旧媒体在新闻采访、制作和传播上,共享内容,通过不同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传播。在终端融合上,媒体间在资源上进行了优化重组,创新传播形式,推出新闻APP、微信端等,使新旧媒体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融合。在经营上,积极探索发行融合,推进广告经营和其他经营活动的融合,形成品牌效应。
其次,媒体融合途径不断推陈出新。关于媒体融合,人们一般认为是传统媒体转型对新媒体的融合,认为传统媒体可以凭借优势,在技术上同新媒体进行多方位融合,比如《人民日报》。其实,目前也有新媒体靠实力兼并了传统媒体。
再者,中央级的大媒体通过全方位的布局,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走得较快,起了带头作用。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使用全媒体立体互动传播,深受群众欢迎,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新旧媒体融合发生聚变效果得较少
我国尽管在媒体融合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来讲,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得较少。比如,有些媒体信誓旦旦提出了媒体融合,却还没有意识到新媒体的冲击,在投入上舍不得下力气,不下决心优化配置资源,到头来当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也有些媒体,虽然顺应了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却认为仅仅办个网站,开个微信端,弄个微博,把传统媒体报道的内容单一重复地放到新媒体平台上,最终也是失败。还有些媒体认准了媒体融合的前景,通过各种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心急火燎地搞融合,却因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盈利模式不清晰,也避免不了失败的下场。
三、我国新旧媒体融合的困境
新旧媒体融合已成趋势毋庸置疑。唯有新旧媒体不断探索创新融合思路,并付诸实施才有出路。然而,我国的新旧媒体融合实践并非一帆风顺。那么,新旧媒体融合的困境是什么呢?
(一)缺乏新旧媒体融合意识
尽管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尤其在2014年加大了媒体融合的支持力度,但还是有一些媒体对媒体融合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观念和意识。
在要不要融合上,领导融合意识不强。传统媒体领导误认为凭借国家的制度和媒介品牌,就一定能战胜新媒体,没有意识到新媒体完全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做大做强,超越传统媒体。如果没有媒体融合意识,早晚会被受众抛弃,被市场淘汰。
在融合的主导权上,认为新媒体一定会被融合。持这种态度的认为,传统媒体经过长期的发展,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媒介运营管理经验,而新媒体既不懂信息生产,也不熟市场经营,必定不会成功。殊不知,新媒体尽管劣势不少,但刚一出现,就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未来发展定是趋势。如果这样的意识不抛弃,传统媒体必定失败。
在融合的技术意识上,缺乏新媒体技术意识。媒体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具有互动性、分众化等特点。传统媒体是单线传播,明显缺少技术互动因素。
笔者认为,媒体融合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政府、媒体领导者和工作者必须要具有媒体融合意识。
(二)新旧媒体融合机制僵化
我国传统媒体制度是基于传统媒体、条块分割和严格市场准入的管理制度,在运行模式上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这一制度行政管理方式壁垒森严,不能有效地对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调配。长期下去,媒体融合当然不会散发活力。
在经营上,媒体融合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套用,加上顶层设计不足,媒体融合管理滞后,缺乏有效整合。目前媒体构建的融合框架,只是操作层面个别业务和个别产品的尝试,还不是全局性的战略融合。
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机制是转型的最大困难。要使媒体融合长久持续下去,一方面需要体制创新,加强政策支持,重组内部组织结构,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也要探索适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增强竞争实力。
(三)新旧媒体融合盈利模式模糊
新旧媒体融合改变了新闻传播模式,需要新的盈利模式来支撑。没有利润,媒体融合就不会有动力。然而,目前新旧媒体融合不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融合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有的传统媒体依然坚持用既出售广告又出售内容的模式经营融合媒体。还有些媒体的媒体融合投入很多,却赚不到钱,没有融合后劲。
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二次出售”的盈利模式显然已不能支持其继续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有些媒体采取了提高“出售内容”价格、策划活动等盈利模式,效果并不理想。新媒体的免费或收费APP业务、数据挖掘服务、出售信息、舆情分析等等模式。这些盈利模式看似不错,也还没有真正给媒体带来丰厚利润。没有好的盈利模式,媒体融合就不能健康运行,也没有生命力。
影响媒体融合的盈利模式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因素。既然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融合,就不能离开互联网做文章。二是内容因素。无论什么样的技术融合,受众需要权威的信息内容不会改变。三是心理因素。我国受众已习惯于网络新闻的免费模式,对于收费有抵触心理等等。当然,设计媒体融合盈利模式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既需要根据媒介本身的特点,也需要考虑整个社会环境,才能使媒体融合产生动力。没有好的盈利模式,不但传统媒体的阵地很难坚守,新媒体也不会成功,媒体融合更不会顺利。
(四)新旧媒体融合人才难觅
新旧媒体融合成功的关键在人才。具有全媒体素质的专业人才决定了媒体融合的速度和水平。如果没有合理人才储备,在媒体融合上投入的资金再多,设备再先进,媒体融合就无从谈起。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和发展,媒体形态变化,媒体行业壁垒打破,媒体融合的人才缺口已凸显出来。
传统媒体新闻人才尽管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但是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等的冲击,还是无所适从。媒体融合的人才,既要具备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采集、编辑和制作等工作,也要能够承担图文、音像等报道工作。传统媒体的人员多数对音视频采集、编辑和传输等业务缺乏了解,懂媒体融合管理的精英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有人说,人才源于培养和教育。可是临阵磨枪式的教育和培养,显然不能满足当前媒体融合要求。一些新闻院校教育本来就同实践脱轨,让其培养全媒体人才,培养跨界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当然,媒体也可以自己培养媒体融合人才,从网络技术部门聘请一些高手充实到媒体单位进行新闻业务培养,使其既有媒体技术又懂新闻业务。遗憾的是,这些人员由于受传统用人机制的影响很难留下来。
媒体融合只有破解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瓶颈,才能顺利进行。为此,媒体就要加快建立媒体融合人才管理体系,激活人才队伍活力,打造既具备专业新闻素养,又懂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技术的推进使新媒体越来越受欢迎,技术的推进也使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革新。两者的优势互补使他们必然走向融合。在新旧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准媒体融合的困境所在,对症下药,才能使媒体融合健康、快速和良性发展。新旧媒体融合只有使媒体之间形成合力,壮大实力,才能提高竞争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媒体融合必将会使我国传媒市场呈现跨越式发展。
(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5XW026)
参考文献:
[1] 范红艳.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之路[J].视听,2015(1):8―9
[2] 唐学良.全媒体下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3(22):181
[3]卢凤娇.全媒体时代的新旧媒体融合[J].金田,2012(8):235―236
[4] 齐峰.媒体融合认识误区与路径选择[J].中国出版,2015(2):3―9
篇7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的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媒介融合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接收者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个的用户。
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要性
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新闻传播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媒介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熟悉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能够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因此,懂新闻传播、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培养融合型的人才成了新闻传播院系改革的重要目标。
以美国为例,当前有一大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着名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原因,该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S.Brooks教授解释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社,他们说希望招聘到能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①
未来的媒介融合教育发展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大传播的模式;其二,缩减以往划分过细的专业类课程,形成普遍性的媒介课程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广泛核心课程,其中会更多地融入广告和公关类的课程。无论如何,融合会引领一种大传播教育趋势的出现。例如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安排更多会出现那些整合类型的课程,比如说一门媒介写作有可能代替原有的报纸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公关写作等课程。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基础要素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划分,基本上是在新媒介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新闻传播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媒介类别划分的教学和研究取向。因此,学科的组织结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媒介融合促进了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结构的变化,一些与媒介新发展相关的专业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系在1998年增设了第一个电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随后,很多大学都增设了新闻和大众传播专业或者是在已有的专业中增加了网络传播方向等。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结构更新的任务。教师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学科发展知识体系。越来越多的教师趋向于网上讨论、网上提交作业、电子邮件交流以及即时聊天的教学方式。
媒介融合趋势也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的管理者们提出了新要求:要寻求资金购买和维护使用新技术的教学设备,探索最合适的方式使新技术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让教师在短期内掌握新技术并传授给学生。
以新媒体发展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变化。新媒体是促进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建构新的课程结构的催化剂,新科技发展逐渐融合在各类课程中,这些课程普遍以跨媒体替代传统的以媒体分类划分的课程模式。新设置的课程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社会政治、经济进程的影响,多为侧重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例如网络与大众传播等。而微观方面的则更多涉及如何将新媒体及其相关技术利用于大众传播媒介,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务技能课,例如计算机辅助报道、在线新闻学、电脑制图等课程。一些传统的新闻业务课,如新闻写作也打破了过去印刷、广播和电视之间的分界,而称为媒介传播写作,将新闻写作基础、消息写作、解说词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新闻高级写作技巧、广播电视写作等众多涉及写作的课程集中讲授。
转贴于
在网络数字技术环境中,教学平台的建设已经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平台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未来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
新闻与传播院系应当和主流新闻媒体以及前沿科技企业共同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将行业前沿技术、前沿研究课题、技术人才引入教学与科研领域,为实验设备的更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新闻传播院系应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创造专业实习的良好环境:一是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一些媒体作为学生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新闻传播院系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校园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全面体验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这种“融合性平台”应该既是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同时也是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数字化虚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新闻传播院系可以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的现状,适当设立包含部分或全部媒体形式的数字化实习实验室。相对传统媒体实习基地而言,建立数字化实习实验室,所需资金较少,单次运行成本低廉,一般新闻院校都能够建立,而且能够保持常态运转。与传统实习相比,数字化实习基地还有一个显着的优点,那就是配合学生的实习过程,可以建立一个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网络交互式学习平台,以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实习基地里的校园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条件成熟的可以转化为社会媒体,比如为社会提供可以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等。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被训练成融合媒介型的人才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所有形式的媒体,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就一种传统媒体发展自己的专长。这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性教育方法。例如报纸方向的学生要学会制作报纸的网站,或者学习为电台制作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学习制作网页,也可以学习为报纸和互联网写作新闻。
在各种传播技术不断更新、媒介日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改进新闻传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他们融合各种新的传播技能,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需要的能力。[本文为200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9q060 )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中国记者》,2005(7)。
参考文献
1.Hu, Y. F. (2002),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puters and pedagogy fo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7(4).
篇8
【关键词】电视媒体 媒介融合 技术融合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依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冲击。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纸媒所受影响是最大的,但是首先意识到生存危机并积极应对挑战的也是报刊媒体,虽起初也是迫于压力“摸着石头过河”,但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尝试,已从最初的“照搬上网”走出了一条不断创新的媒介融合之路。电视媒体要在多元化媒介环境中保持自身竞争力,首要的就是认清已经变化了的媒介生态环境,重新定位自己,发挥自身传播优势,适应新环境的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宜电视媒体的技术融合之路。
一、全媒体时代的电视媒介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加之3G技术的进步,融合了通信、阅读、上网和视频播放功能的智能手机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经常接触的媒体之一。如今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互联网,手机和传统媒体为主体,各种媒体相互交叉、渗透的多元化全媒体格局。
1、年轻受众青睐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和3G手机等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受众接收信息的个性化程度高,信息海量的同时又兼具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高度交互性,因此创造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媒介体验。据CNNIC2011年初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我国网民已经达到了4.57亿,而手机网民也达到了3.03亿,30岁以上网民数量持续增多,且我国网民每周上网时长为18.3个小时。①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甚至很少看电视,读报纸,他们的生活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中心的。
2、电视收视率下滑,老龄化趋势显现
新媒体的吸引力的确分流了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受众。与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受众偏爱新媒体相反,传统媒体受众份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减,曾经占据媒体优势地位的电视媒体,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和竞争态势,收视率无疑成了电视台最关心的话题。并且自2001年开始,我国电视观众人均收视时间一直呈现下滑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受众的年龄构成必将进一步往30岁以上的人群中蔓延,伴随而生的趋势将是传统电视媒体受众的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3、资源优势属性的改变
新媒体技术消解了传统媒体间的壁垒,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声画一体的视频信息的制作与已不再被传统电视媒体所独享。资源优势属性的改变,不仅使报刊媒体纷纷涉足视频报道,还有网站提供的海量视频信息及网民DIY的视频作品。这使得电视媒体面临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同行业电视台之间,全媒体时代,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愈演愈烈,电视媒体不得不和更多的竞争者去抢夺日益分化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
4、受众和媒体之间关系的改变
现在的受众比过去的受众要主动的多,年轻化的、受过教育的受众越来越容易掌握新技术和媒体内容的制作技能,他们不仅在被动的接收信息,也积极参与到信息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就世界范围来说,越来越多被普通公众创作的信息内容被专业媒体所采用,社交网络和微博客的风靡也对人们的信息分享产生了重大影响,公众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也在愈加深刻的影响着媒体的议程设置,这些都改变了以往受众和媒体单向度被动接收的关系。
二、我国电视媒体的技术融合现状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的,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目标将是打破传播媒介的形态差异,走向媒介形态的大融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报刊纷纷上网就开启了媒介融合的局面。目前媒介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各种媒介之间的交叉渗透,不仅逐渐消解和模糊了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也衍生出了日新月异的全新的媒体形式和媒介使用体验。就目前我国电视媒体媒介融合的探索实践来说,媒介技术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与互联网的融合和3G手机电视两个方面。
目前,基本上所有电视台都成立了自己的网站,虽然起初的电视网站只是将其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宣传窗口,内容形式单一、更新较慢,但经过了一段时期的探索尝试,现如今的电视网站已逐渐发展成为了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合网络特色和电视资源为一体的“全功能”服务型信息平台。互联网与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扬长避短,扩大了电视受众的外延,拓宽了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从而拓展了电视媒体的生存发展空间。
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名副其实的“影子媒介”,因其拥有的极高的普及率和携带方便的特点,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之下,与电视媒体的“联姻”可谓顺理成章。3G手机的广泛普及宣告了“新视听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视成为了新时代的新鲜潮流,虽然手机电视市场潜力广大,但技术和设备因素依旧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屏障,并且目前基本都是转播或下载现有电视节目,针对手机媒体专门开发制作的节目依然寥寥无几。
三、电视媒体技术融合策略
在全媒体竞争的今天,如何变挑战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发挥优势,不断创新是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必须思考的问题。
1、发挥品牌优势,内容为王
篇9
笔者一直认为,网络与其说是一种媒体,不如说是一个平台,其平台价值远远大于其媒体价值。当传统媒体进入网络这一平台空间,媒体的边界便自然消失,网络化生存便成为所有传统媒体的共同生存常态。媒介生存形态与传播形态的混一,媒介内容与传播渠道的融合,正是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实现的。
媒介的融合,有技术的逻辑,也有市场和制度的逻辑。
今年我们热衷讨论的“三网融合”问题,从技术逻辑上讲,并不存在障碍,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领域来看,也是理所当然。然而,“三网融合”却在市场选择面前被搁浅。其间,电视、电信、互联网几大市场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展开博弈。所谓制度供给和制度选择,一定是谋求并尽可能实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对利益均衡。即使国家权力机关欲以行政的力量推进“三网融合”,依然遭遇到诸多现实的阻碍。此外,内容生产的融合,接收终端的融合,大体情形也不外如此。
所谓融合,意味着传媒格局的重组,意味着市场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我们说,融合是传媒与传媒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我们还必须明确意识到,融合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此一过程充满着各种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多重障碍。
媒介融合是一个概念,媒介产业融合则是另一种概念。而一个顺乎逻辑的思考是:媒介融合必然造成媒介产业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重构。其中包括,媒介横向产业链将充分扩展,纵向产业链将充分延伸,以及由此造成媒介产业格局的整体改变及产业组织的重新建构。
媒介产业融合是一个概念,信息产业的融合则是另一种宽泛的概念。在信息化的社会,媒介产业的融合将在社会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框架下运行,而媒介产业融合所造成的另一种趋势,则是促进整个社会信息产业的融合。我们关于“三网融合”的讨论,早已将互联网与电信业信息化社会两大支柱信息产业纳入其中。当我们关于融合话题延展至信息产业,需要检视的问题就更多、更复杂了。
王润珏博士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一直就读于武汉大学,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接受到良好学术训练。她的博士论文《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选题涉及上述一系列话题。论文中关于媒介融合基础性问题的探讨,是其思考的逻辑起点,而关于信息产业大融合的讨论,是其思考的宏观视域,论文的中心则集中于传媒产业融合的深入分析与讨论。
论文的分析框架充满着逻辑的力量,具体问题的讨论,深入而缜密,基本达到其预设的研究目标。
篇10
由于认识到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响下,媒体融合已超越言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承载国际政治经济角逐、影响国内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历史趋势,北美学者也因此给于媒体融合足够的重视,对这个历史进程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和权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机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1 什么是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deSola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of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所带来多种媒介载体相互融合的技术演变。根据这个概念,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信电、电话、电报、大众传媒之间原有的行业隔离与技术区别正在逐步消失。未来,某一物理媒介―无论它是无线还是有线,无论是电波还是电缆―将能承载所有的语音、图像、数据、以及视频的传递;同理,原本只能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未来主义把“新科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放大到绝对主导的地位,但是伴随着国际资本和西方发达国家实实在在的推动,媒体融合已从主观预测转变为有自我实现能力的潮流,因而有了超越话语范畴的现实影响力。在自由化的市场机制的激励下,垄断集团通过融合强占先机,以期制定规则,主导转型。可以说通过迎合跨国垄断集团资本扩张的本性,这一历史性改革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机制的兴起,其深远的影响力波及了整个国际传播体系。
当然,不同的学术流派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也不尽相同。首先是机构研究。机构研究以引导机构改革、促进融合为目的,着重分析和评估融合的具体政策和现状。这类研究默认并接受了主导媒体融合的商业逻辑,其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完善并促进资本主义技术改革,推进在“新自由主义”引导下的全球信息体系的重组与再造。从这个意义上,媒体融合说明资本逻辑渗透全球传播体系的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张。有别于机构视角,批判政治经济学往往突出国际资本活动所起到的隐形的,但实质上相当核心的主体导向作用,并且描述这个复杂历史过程中所上演的种种矛盾、斗争、控制,进而说明社会变革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2 新媒体政策与融合经济
毋庸置疑,媒体融合给行业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信、广电和信息产业原本是在相对独立的监管制度下发展的。具体的说,在欧美地区,电信监管政策强调对基础设施硬件的管理,但视内容为超出监管范畴的私人问题;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维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广电的监管则侧重内容管理;同时,信息与网络产业则是在相对无监管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Blackman,1998).但是面对媒体融合,原来各自分立的行业监管不得不重新调整,不同利益和理念之间的争论与冲突不可避免。对于这些争论的记载和分析有助于说明媒体融合的多重主体性与复杂的内在矛盾。
首先,在基础设施这一层面,就存在许多关于发展趋势的争论。在媒体变革的过程中,种种有关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以及行业准则的监管政策都将影响未来媒体格局,因而至关重要。
其次,媒体融合还促使了许多新型终端和新型服务的出现;虽然传统媒体并不会彻底消亡,但却经历巨变。重要的是,这些剧烈的变革鼓励社会各界重新审视貌似永恒不变的媒体结构和媒体权力分配,因此孕育了大量的争论和动荡。但是,往往正是这些极有益的技术特点使得资本通过全球传播体系实现利润积累的过程受到冲击。
总之,如何创造新的盈利方式,如何控制乃至扼杀不符合资本积累的技术应用,如何打开并开发利用新兴市场,如何创造新的需求不仅对于资本逻辑下的媒体行业本身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剖析现代资本经济组织演化也有关键性意义。
3 媒体融合的社会影响
由媒体融合引发的全球传播体系的重整对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本身有深刻的影响。当新媒体社会学和新媒体文化学的研究从大众“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媒体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则又回归到媒体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另一个重要交点,那就是媒体融合对劳动者、劳动关系和劳动状况的影响。一方面,数字技术在各种机构中的渗透加深了资本主义体系对劳动者的监视、控制和操纵,在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下,当全球数字化与经济全球化相融合,媒体融合更促使国际产业链的扩张和调整,因而对世界各国的就业结构和劳动状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新技术也带来了鼓励劳动者主体性和承载集体维权活动的空间。这一对相互制衡的矛盾趋势将怎样影响数字劳动、创造性劳动和知识型劳动?面对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媒体产业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广义的媒体工人是怎样应对的?在信息产业全球化,媒体行业的工会做出什么样的战略性的组织调整?可以说,关于广义的“知识劳动”与“创造性劳动者”的研究是一个的新兴领域。这个视角再次把媒体融合的现象设置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全球扩张和自我更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4 总结与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