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区块链 内涵 特点 投融资环境 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所有经济交易活动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没有信用,交易很难实现。传统条件下,法定纸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进行买卖交易;金融机构依赖于信用,开展存贷款、信托、保险,债权股票买卖等金融活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信用成本相对较高。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的信用情况趋向透明,信用成本有所降低,但数据真实性问题依然存在。“区块链”技术则提供了一种新的信用创造机制,信用数据呈分布式存储,具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使信用更加坚固,说谎将无比困难。2016年10月,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出台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指出,金融服务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领域。区块链技术探索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有望开启新的信用r代,对有效降低信用成本、构建高效便捷投融资环境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区块链内涵及其特点
区块链是把加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叠加(链)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记录,是一种具备去中心化、高安全性、信用成本低、无法篡改和公开透明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被视为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主要特点是:
去中心化。区块链是分布式记录、分布式储存、分布式传播。所有交易记录对全网络公开,没有第三方机构负责管理,每个节点都有参与、数据记录储存、退出权利。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其他节点会继续数据更新和存储,信息完整可靠(见图)。
不可篡改。信息经过验证添加至区块链,就不能被随意篡改,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密安全。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依靠非对称加密和可靠数据库完成信用背书,不需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验证。非对称加密将交换摩界降到最低,保护个人隐私,确保加密安全。
开放共享。区块链中数据具有高度共享性,任何人都可查看区块链中涉及到自己交易或相关所需信息。且保证数据私密性,为隐私保护下的数据开放提供了解决方案。
区块链可广泛应用于任何缺乏信任的生产生活领域,如金融、互助保险、教育、物联网、司法仲裁、健康管理等。目前,发达国家正积极布局区块链,各领域多点开花。截至2015 年底,我国已经成立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北京)、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杭州)、中国区块链产业联盟、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且国内多家企业开始探索技术应用,如金融机构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保险管理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部分企业拟通过在云端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以集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于一体,以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服务为内容的“数字化城市”。随着央行对区块链重视加深、新科技的溢出效应、区块链应用趋向成熟,区块链有望成为“互联网+”后的下一个投资热点。
三、区块链技术在优化投融资环境中的作用
(一)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交易过程,都会产生很大的信用成本,导致交易成本高企,交易效率低下。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交易前的信用成本,使信用成本趋近于0,也可有效降低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而提高交易效率。一方面,区块链改变了传统平台“管理信用”的方式,把所有信用链接起来,形成信用池。交易时,只需要查看对方信息表中的数据即可了解对方信息,省去了原来依赖第三方实现的信任过程和成本,交易即结算。另一方面,区块链可以使大多数类型的金融交易实现实时结算,简化清算和结算流程,缩短结算窗口,将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区块链技术有望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错误,有效交易成本。
(二)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
根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千万家,占企业总数99.7%。但目前,中小企业陷经营困境,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国家多次出台扶持政策,如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推行供应链金融等,由于小微金融信用评价体系缺失、供应链金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最终收效甚微。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解决中心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区块链技术将线下供应链数据化,把买方、卖方、物流都接入平台,并对所有交易信息进行确权,实现供应链数据在互联网真实、公开、透明传输,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可逐渐接入供应链体系,凭借区块链技术高可信优势,后加入的金融企业将不再需要为风控和授信投入更多精力,从根源上化解了金融机构面对小微企业,无处征信,无法授信,不敢贷款的困局。同时,区块链可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物流供应商、商流供应商、产品经销商和金融机构的整体协作,推动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四流融合,推动整个生态圈高校运转,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
(三)进一步优化完善信用体系
由于覆盖范围小、数据片面、调整僵化等局限性,传统金融信用评估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快速增长的行为数据与区块链数字信任技术的发展,为经济个体的信用评测提供了新模式,有利于开启新的信用时代,进而优化投融资环境,推动经济活动规模扩大。主要表现为,一是降低征信和管理成本。区块链技术可无限地使用与分享信任数据,实现信用评估、定价、交易与合约执行的全过程自动化运行与管理,有效降低征信成本和信用产品的管理成本,大幅提高信用业务处理规模。二是拓展信用评估覆盖范围。区块链技术可覆盖传统人工收集信息无法顾及的客户群体,如没有银行账户(或账户数据信息含量稀少)但能接触互联网的特殊群体,信用产品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三是提高信用创造能力。区块链下的可信任代码技术,使信用产品的全过程都具有动态编程能力,极大地拓展了信用产品的创新空间。如“智能合约”模式对各种金融场景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四是有效挖掘信用客户资源。区块链使银行业深度嵌入实体产业运营过程,产融融合度将得到极大提升,信用资源的可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展,信用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
(四)突破地域限制,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融资环境
基于信用卡、ATM机、银行网点等传统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心化的,货币依赖“央行”,结算依赖“银行”,信用成本相对较高,尤其在没有金融服务的贫困地区,以及跨境支付情形下的金融成本过高。据相关调查显示,全球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没有银行账户,尤其在贫困地区,有超过一半的人无法享受金融服务;跨境支付中,全球支付成本约5%左右。区块链的全网记账方式可建立“全球性”的信用,有望形成全球“信用”的基本协议,自动剔除“虚假信息”、“欺诈信息”、“双重支付”等信用信息,为全球市场提供基本的“信用”资源和低成本价值转移通道。同时,区块链可创新借贷模式,通过合约账户可实现C2C(个人对个人)、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甚至是C2B(个人对企业)的借贷关系。可见,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突破地域限制,为不同地域和不同属性的交易方提供交易的信用基础,实现跨地区、跨时空的点对点实时交易,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国内与国外、企业与个人均可建立交易关系,对欠发达地区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环境形成重大利好。
四、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导区块链技术探索应用
一是强化政府引导。从战略层面制定区块链发展远景目标、总体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并提供平台支持。制定区块链协议的规范,出台相关产业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区块链新兴技术研究与应用。二是加强法律约束。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保持管制与鼓励创新兼顾的区块链治理框架。三是推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信息、信用体系,整合行业资源。
(二)加强行业间交流合作,助力区块链推广落地
一是建立区块链产业联盟。成立跨行业跨机构的产业联盟,启动一批重点课题研究,推M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破解区块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技术落地应用。二是加快建立行业标准。联合行业力量,加快研究制定统一的区块链数据架构设计、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经营与监督等技术标准,力求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中抢占话语权。引导企业进行专利布局,预防专利“陷阱”,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外知名的区块链研究机构和组织交流合作,推动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
(三)探索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开辟业务增长新途径
一是推动大型金融机构投资布局。早期研发阶段,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区块链项目,选择业务量大、交易关联简洁、技术应用提升效果明显的业务场景作为切入点,如客户征信、票据与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与结算、登记确权等,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展试点和建立容错机制,培训团队,积累经验。待政策环境和市场技术成熟,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全新支付、信用评级、信贷等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推动中小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引入成熟应用。依托中小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体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等优势,鼓励其引入成熟的区块链应用,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强化科研院所作用,增强区块链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撑
篇2
[关键词]监管科技;监督科技;金融科技;
一、引言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服务机构所面临的合规压力/合规成本急剧上升,为了降低合规风险,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创新时甚至都日趋保守[1]。监管和创新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金融行业,在诸多领域都呈现了相同的趋势。
对监管机构而言,维护整体金融稳定,保护公众消费者利益,是其重要使命之一,因此,大量的新的监管要求会层出不穷,也会根据形势的变化持续修订,所有这些都会带来很高的成本。虽然在金融领域中,监管成本过高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是在税收等领域,诸多监管项目,由于成本过高[2],导致不了了之的情况并不鲜见。通俗而言,监管也是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
同时,对于被监管机构而言,例如商业银行,则又不胜其烦,疲于应付频繁变化的监管规则。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单独设置“合规部”以应对监管,不仅如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要求银行的合规部门“应该是独立的”,“应该在银行内部享有正式的地位”,并且合规“应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分”[3]。这些要求反映了合规工作的重要性,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合规工作的复杂性。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近期的诸多研究表明,监管科技应该是可行的途径之一[4],因为在整个的监管逻辑上,监管方从传统的“家长型监管”转移至“服务型监管”,被监管方则从“被动汇报”转到“主动披露”。这种转型是前所未有的,在制度设计的层面,就避免了监管双方的不同立场,使双方在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达成了统一,并努力实现金融风险的可预测性。
二、监管科技的概念
与金融科技必须以“金融”作为关注点不同,实际上,监管科技并没有这么强的行业属性,可以应用到各种监管情境中。监管科技不应该是简单的“监管+科技”或者“科技+监管”,也没有必要深究到底应该偏重监管的科技属性,还是科技的监管属性。重点在于,监管科技所体现的,是在新的金融业态下,整体监管逻辑的方向性转变。
首先,被监管方采纳监管科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应该是主动的接受监管。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自愿性披露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主要由于靠传统的信息不对称获得不当盈利,在互联网背景下已经很难实现,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接受监管。
其次,金融监管模式已经从规则治理,过度到原则治理阶段,在原则性监管的模式下,每个企业有权决定其最佳适用原则的方式,以确保符合性,这导致企业的诚实变得很重要[4]。于是,对于被监管方而言,主动接受监管已经成为提升信誉的途径之一。
最后,站在监管角度而言,即监督科技(SupTech)的视角,监管已经从“防止违规”转移至“预测风险”。在这个角度讲,监管方与被监管方已经达成了一致的目标,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监管不再是传统的“猫鼠游戏”,而是监管机构提供的一种服务。或者说,“监管即服务”是改变传统监管逻辑弊端的最好途径。
综上所述,监管科技(RegTech)在本文中被定义为简化和改进监管流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监管科技的兴起
监管科技、金融科技和监督科技词汇都是近几年以流行语的形式出现,但是一般认为,金融科技出现的比较早,该词汇由Bettinger[5]所提出,原意是指“将银行的专业知识与现代管理科技以及计算机相结合”。从当前的表达语境来看,金融科技也已经有了新的含义,也可以认为是新词汇,而且绝大部分文献也都是近三年(2016—2019)才出现的[6]。
部分文献认为,RegTech是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提出[7],实际上,在文献[7]之前,英国的政府科学办公室(GOS)所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了该词汇[8]。当然,监管科技的思想早已经出现,只是没有被高度概念化,例如,文献[9]提出了利用金融科技构建监管机构工具包,只是没有明确的提出该词汇而已。可能也正源于此,在后续诸多文献中都认为监管科技是“金融科技的子集”[10]。
监管科技虽然不是因为大数据的兴起而出现,但确是因为随着大数据的应用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诸多学者认为,目前已经发展至监管科技3.0,可能正是这样的划分,才佐证了上述结论,即实际的监管科技由来已久,但是之前并没有这样概念化的词汇。图1在文献[11]的基础上给出了这个过程以及其中相应的重要概念。
四、监管科技1.0及其成因
从整个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金融监管长期处于“亡羊补牢”的滞后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金融是一种社会建构,这导致新情况层出不穷。例如,对刑事犯罪的判定只是随着人的认识在改变,但是金融犯罪改变的不仅是认识,更是金融业态。因此,在金融监管领域,很难出现足够完善的规则。
典型的例子是,1970S随着金融全球化,随之带来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巴塞尔协议Ⅱ》,这也陆续构成了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微观审慎监管的作用无须赘述,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是微观层面的监管,解决不了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换句话说,单个金融机构即使都符合审慎理性行为,“合成谬误”依然存在于金融体系中[4],叠加起来,在宏观层面可能会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能力存在不足是其成因之一。
二是微观审慎监管所带来的合规成本较高,显著的提高了交易成本。审慎监管的本质是通过事前的约束来降低事后风险的概率,这意味着这些原则本身就是低效的。而且,这些原则,例如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在降低高风险投机行为的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金使用效率,随之提高了运营成本。
上述缺点1促使宏观审慎监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虽然与之联系紧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也不是新生词汇。缺点2则使得监管科技的出现成为必然。
监管科技1.0主要是由大型金融机构所推动,尤其是不同国家或地区所导致的制度落差。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的复杂性,但是新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相应的副作用,例如,给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监管科技1.0的标志是大型金融机构将技术应用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流程中。
五、监管科技2.0及其成因
《巴塞尔协议Ⅱ》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被证明是存在一定缺陷的,直接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这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以及更高昂的合规成本。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不仅是大型机构所面临的合规复杂性问题,中小金融机构还时刻面临“出局”的市场风险[12]。在这个阶段,传统手段很难保证全面合规。
另一方面,监管机构需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传统的监管手段也不能满足要求。具体表现为:(1)如何保障金融机构上报数据的真实性。金融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降低风险,而是获取更高的利润,因此风险会以方法或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监管的技术落后于金融机构的技术,在识别风险方面就失去效力;(2)监管对象的多元化。例如,如何监管场外交易等行为[13]。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场内交易一般存在完整的监管制度,但是场外交易则更多取决于双方的私下约定,这导致交易行为并不透明,场外交易被认为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3)关于监管成本问题,如果监管成本过高,监管就失去了意义。
于是,监管科技在金融机构的应用从1.0时代过渡到2.0时代,合规监管在监管机构的应用也成为一个独立的方向,即监督科技。监管科技2.0主要体现为各种新技术在满足合规监管要求,以及加强合规监督效力方面的应用。
六、监管科技3.0及研究展望
监管科技3.0被定义为未来的应用框架,这主要是因为金融信息化/数字化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整,监管科技2.0最主要的体现和应对都是针对这一浪潮。未来更严峻的问题在于,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整体的金融业态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区块链技术带来的货币数字化。
无论是由于金融行业稳定的市场位置,还是由于其复杂的监管环境,普遍认为,金融行业是拒绝改变,漠视创新的。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监管方和银行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取而盈利的借贷业务,可能随着信息平台的发展逐步失去存在意义,而金融机构所赖以生存的风险管理模型,后续可能会转变为数据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