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介融合的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并在现实中进行了多种自觉的尝试。

一、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 ithiel de solapool) 提出的。他在专著《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本文由收集整理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赢得广泛认同。他认为,媒介融合就是 “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并认为“媒介融合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二、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1.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研究媒介融合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最早是从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的。他们从技术融合、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编技能融合等各个角度展开了方方面面的研究。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便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

之后,lori demo 等几位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任教的学者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 界定了“融合新闻”的几种模式,分别是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这五种模式,也是媒体之间通力合作、信息内容上实现了共享过程的佐证。

2.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媒介融合

在我国,有关媒介融合的最新概念是蔡雯在考察美国媒介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的。2005年,蔡雯发表了《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后,又接连发表了几篇与媒介融合相关文章,此后,国内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迅速增多。2007年,我国媒介融合的研究向着系统、深入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王菲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出版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介大融合》。

三、媒介融合的基本模式

媒介融合不仅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传播内容的融合,还包括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高层次是打破产业壁垒、技术壁垒的全方位的大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裂变与聚合不断开展,最终形成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1.媒介内容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打破各媒介壁垒,实现形态整合,内容共享。在操作层面上呈现了初级形式的融合, 如信息采集、制作等信息共享层面上。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电视读报节目就是媒介融合初级形式的产物。凤凰卫视的 “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上海卫视“看东方”的“早报早知道”和“读家新闻”等等都是电视和报纸信息共享,互动推广,这些都是初级融合。

2.媒介渠道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不同媒体日益融合。一方面,新媒介在不断加盟新闻传播阵营,从商业门户网站到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纷纷借助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力,通过汇聚新闻信息,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搜狐与巧家报社组建的“奥运媒体报道联盟”、腾讯与多家重量级都市报组建“捷报奥运媒体联盟”,这些报网互动项目都将极大推动报道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对新媒介的借助和运用已成习惯,如用借助网络新闻、通过手机短信获取线索、利用手机和网站搭建受众参与直播节目的平台、将博客内容转载到传统媒介上等。目前出现的报纸网站、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都可看做是渠道融合的结果。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的变化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是不同媒介形式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全方位合作。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影响着新闻业务形态的全部过程。它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采集与制作的流程,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工作流程一体化

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单一媒体形态和技术手段为基础,形成单一的新闻采集、单一的新闻加工、单一的新闻产品和单一的传播方式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融合新闻以多媒体集中采集新闻,根据所属媒体介质和受众特点分类加工、生产多样化新闻产品,提供给所属媒体选择和传播。

按照融合新闻流程,某地发生一个突发性事件,派往现场的采访小组由有经验的文字、摄影和电视录像记者组成,采集后的素材迅速传回编辑部门,由精通各类媒介报道特点和掌握数字、网络技术的编辑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给不同媒体播出。第一批新闻产品是简要的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现场照片和简讯,第二批产品包括比较完整表现事件缘由的电视节目,为报纸提供的有相关背景资料的文字报道和的现场照片,网站上链接报道和与此事有关的信息及各方反馈。第三批产品根据事件的发展,深度报道、电视的专家访谈等。

篇2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的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媒介融合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接收者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个的用户。

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要性

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新闻传播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媒介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熟悉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能够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因此,懂新闻传播、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培养融合型的人才成了新闻传播院系改革的重要目标。

以美国为例,当前有一大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着名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原因,该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S.Brooks教授解释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社,他们说希望招聘到能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①

未来的媒介融合教育发展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大传播的模式;其二,缩减以往划分过细的专业类课程,形成普遍性的媒介课程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广泛核心课程,其中会更多地融入广告和公关类的课程。无论如何,融合会引领一种大传播教育趋势的出现。例如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安排更多会出现那些整合类型的课程,比如说一门媒介写作有可能代替原有的报纸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公关写作等课程。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基础要素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划分,基本上是在新媒介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新闻传播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媒介类别划分的教学和研究取向。因此,学科的组织结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媒介融合促进了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结构的变化,一些与媒介新发展相关的专业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系在1998年增设了第一个电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随后,很多大学都增设了新闻和大众传播专业或者是在已有的专业中增加了网络传播方向等。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结构更新的任务。教师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学科发展知识体系。越来越多的教师趋向于网上讨论、网上提交作业、电子邮件交流以及即时聊天的教学方式。

媒介融合趋势也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的管理者们提出了新要求:要寻求资金购买和维护使用新技术的教学设备,探索最合适的方式使新技术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让教师在短期内掌握新技术并传授给学生。

以新媒体发展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变化。新媒体是促进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建构新的课程结构的催化剂,新科技发展逐渐融合在各类课程中,这些课程普遍以跨媒体替代传统的以媒体分类划分的课程模式。新设置的课程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社会政治、经济进程的影响,多为侧重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例如网络与大众传播等。而微观方面的则更多涉及如何将新媒体及其相关技术利用于大众传播媒介,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务技能课,例如计算机辅助报道、在线新闻学、电脑制图等课程。一些传统的新闻业务课,如新闻写作也打破了过去印刷、广播和电视之间的分界,而称为媒介传播写作,将新闻写作基础、消息写作、解说词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新闻高级写作技巧、广播电视写作等众多涉及写作的课程集中讲授。

转贴于

在网络数字技术环境中,教学平台的建设已经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平台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未来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

新闻与传播院系应当和主流新闻媒体以及前沿科技企业共同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将行业前沿技术、前沿研究课题、技术人才引入教学与科研领域,为实验设备的更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新闻传播院系应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创造专业实习的良好环境:一是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一些媒体作为学生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新闻传播院系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校园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全面体验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这种“融合性平台”应该既是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同时也是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数字化虚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新闻传播院系可以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的现状,适当设立包含部分或全部媒体形式的数字化实习实验室。相对传统媒体实习基地而言,建立数字化实习实验室,所需资金较少,单次运行成本低廉,一般新闻院校都能够建立,而且能够保持常态运转。与传统实习相比,数字化实习基地还有一个显着的优点,那就是配合学生的实习过程,可以建立一个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网络交互式学习平台,以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实习基地里的校园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条件成熟的可以转化为社会媒体,比如为社会提供可以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等。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被训练成融合媒介型的人才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所有形式的媒体,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就一种传统媒体发展自己的专长。这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性教育方法。例如报纸方向的学生要学会制作报纸的网站,或者学习为电台制作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学习制作网页,也可以学习为报纸和互联网写作新闻。

在各种传播技术不断更新、媒介日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改进新闻传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他们融合各种新的传播技能,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需要的能力。[本文为200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9q060 )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中国记者》,2005(7)。

参考文献

1.Hu, Y. F. (2002),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puters and pedagogy fo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7(4).

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趋势 人才培养 新型传媒人才

西南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

信息时代社会突飞猛进、蒸蒸日上,科技迅猛发展,传媒领域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和“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成为人们交流、交往的工具。各种形式的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也愈加明显比如手机和电视相结合形成“手机电视”,报纸和手机相结合形成“手机报”,网络和电视相结合形成“网络电视”等等。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为主的“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媒介产业走向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更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动力支持。媒介融合已成为现代传媒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态势必然催生出新的传媒生产理念、新的人才教育理念。①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集散地”――高校,需要及时更新观念,采取相应的策略,使人才在新的传媒环境下得以立足。

一、媒介融合与新型传媒人才

(一)媒介融合的基本概述

1983年,伊契尔・索乐・普尔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把“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即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技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一批新媒体得以产生的同时,也促进了“旧媒体”的二次发展。电子报纸、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都是新旧媒体融合产生的“混血儿”。媒介融合是当今媒介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传统媒体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②

媒介融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技术化与全能化。在广播、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趋势越来越强。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同形态的媒介相互竞争与融合,体现出文化的全能性与技术性。

2.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融合媒介趋势下,以往每种不同的类型的媒介独自经营,而现在多媒介走向联合经营,生产成本降低,资源合理配置,也促成“融合新闻”(Multiple-journalism)的产生,形成了“全民写作”的趋势。

3.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媒介融合的途径可以分为以文字、声音、图片、图像为主的内容融合,以及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为主的载体融合。

(二)媒介融合的影响与新型媒体人才

媒介融合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很大:

1.促进传媒理念的创新

人类不断追求信息传播的优化,而媒体融合正是这个过程的产物,它正变革着信息的采、编、播、获取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使历史上独立演进的不同媒体形态更加丰富、更加有序、更加高效的融合发展。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各种传统媒体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得以作用于融合媒体之上。

2.促进核心价值的整合提升

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新型社交媒体的不断涌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信源主体呈现多元化,普通公民也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媒介融合将会大大提高民众参与社会的程度,不断改变人们的心理状态。这有利于促进社会核心价值的重构,特别是草根媒体将成为社会核心价值重构过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3.呼唤新型跨媒体人才的更多涌现

跨媒体人才即媒体融合人才,他们可以灵活的运用多媒体工具和技术进行采集、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工作,能够同时承担图文、音像等报道任务的全能型记者。

在媒介融合态势下,两类新型人才成为亟需:

一是能够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媒体工作者。此类人才要通晓人文社科知识,要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技能,尤其是例如WEB2.0影视编导、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特技制作等新媒体技术;

二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的管理工作者。此类人才应该兼具“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头脑和才干,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和策划。今后媒体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跨媒体人才的竞争。

二、传媒人才的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以及新型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跨媒体新型人才需求的复合型,从业者需要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采写编制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所需要的技能。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属性和体系、课程设置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和专业师资、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等方面。

对此,调查组选取了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四所开设新闻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对其师生做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同时调查组还对重庆市的爱奇艺和壁橱社区论坛的工作人员做了访谈。目的在于寻找到高校新闻人才培养与目前媒体行业需求的契合点,从而对新闻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数据分析

1、师生基本状况

(1)师生群体构成

本次调查的学生来自上述4所高校大约140名学生,以2010级学生为主。学生的专业涵盖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汉语言文学等。本次调查的教师群体来自西南政法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学院,共计6人,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调研。

调查显示,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处于46岁至55岁年龄段,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17%,36岁至45岁教师占33%。而在教师学历分布中,博士占67%,其余是硕士。

(2)师生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

从调查中我们得知,“非常熟悉”和“不了解”两个极端方面师生比例小,其中老师都是10%,学生分别是6%和13%。近八成的师生都对新媒体有一定了解,“比较了解”的老师占45%,学生占25%;“一般了解”的老师占35%,学生占55%。

(3)学生对新媒体行业工作的意愿

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可以考虑,其余的则不愿意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

2.课程设置情况

调查的四所高校,都开设了与新媒体有关的课程,但在课程比例、设置内容上不尽相同。同时,四所高校的新媒体课程统一安排在选修课当中,必修课都没有安排有关课程。新媒体领域相关的课程开设的较少,学分要求较低。

3、岗位素质要求与期待

(1)行业具体供求

媒体倾向于人才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比如对软件技术的熟悉度、视音频操作程度等。而教师和学生侧重于理论知识、文案创作等基础性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把握。

学生对传统媒体的采访写作能力不是很看重。教师认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媒体从业者则认为,应当更加注重设备操作、商业开发、产业化经营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和能力的掌握。

(二)调查结论

1.从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方面来看:

师生对新媒体行业普遍给予较高的关注,对于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普遍看好,而且愿意进行有关学习和研究。然而,由于新媒体行业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新兴行业,高校师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比如实际用人需求、各领域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等等,尤其是诸如流媒体技术、整合营销、版权开发与管理等方面,是教学与研究的盲点。

2.从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来看:

距离现代新型媒体人才需求还差很远。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教育观念注重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史、广播电视史等基础史论课程的教学,学科架构不健全。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比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新闻学专业主要是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转型,传媒间的差异正在被打破。此外在当下这个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建构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困难。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节目形态、技术手段的创新,而凡此种种都无法从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3.从高校与新媒体行业有关单位间的联系来看:

存在失衡与错位的现象。新媒体企业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和良好的实践机会,高校也在人才输送方面达不到要求。教学和实践脱节,新闻人才结构失衡。我国的新闻教育基本上是在大学课堂内完成,新闻单位的参与度不够,当毕业生进入媒体,仍然需要接受再培训和职业化训练。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多样化、专业化的传媒人才,而新闻教育却呈现了人才培养路径过专、过窄的问题,与传媒业的需求严重脱节,无法适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

三、媒介融合下传媒人才培养建议

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基础教育与培养,更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针对目前新型传媒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紧跟行业用人需求,加强与新媒体行业的有效联系。

(一)综合素质的培养

1.注重对人文素质的培养

新媒体的特点是传播快捷、互动性强、内容海量、开放性高,这就对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广泛涉猎,只强调对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必定是一个没有深度、没有发展前途与潜力的媒体。

2.注重对新闻专业素养的培养

媒体从业人员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原则,更要坚持党性原则。媒体从业人员要做好把关人,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教育宣传、服务娱乐等功能。

3.注重对新媒体应用的培养

新媒体并不是指一种媒体而是一个过程,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是新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移动媒体是新媒体。注重对新媒体人才的长期培养和知识更新,教育机构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根据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特点,为从业人员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二)业务能力的培养要求

1.“跨媒体”报道能力

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传媒机构不可能只拥有单一的媒介形态,报纸媒体开发了网络版和手机报以及官方微博,电视媒体开发了网络电视和户外电视,杂志媒体开发了电子杂志,广播媒体发展数字广播。新型传媒的业务流程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媒体人才不能再局限于过去一报一台互不干涉的工作模式,而是要具备进行跨媒体传播、报道的能力。要熟悉传统媒体的运作流程,更要掌握新媒体的运作规律、报道手法、受众的特征、传播的特点。

2.整合传播能力

网络时代,在话语权平等的背景下,“人人皆记者”。作为媒体专业人才,其核心竞争力不再是第一时间报道事件,而是体现在对新闻信息的筛选上,在海量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媒体人才运用敏锐和专业的眼光对信息进行鉴别、跟踪和深度报道,从混杂的信息中为受众梳理出有逻辑、有价值的内容。

(三)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学科资源的整合

重庆爱奇艺公司内容部资讯频道的主编左小漠在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亟需复合型人才,但是实际上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综合素养不够高,视野也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构吻合,我们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有以下问题:一是涉猎过广,不够精细、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比如有些学校将新媒体片面的理解为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影视艺术,将已有的影视类专业直接移植,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学科间的贯穿性、继承性不强,有的学校将理论课安排在第一学期,却将新媒体实务课安排在第四学期,无法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衔接。

因此,教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放在首位,要突破传统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要想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出合格的新媒体人才,必须要建立综合、科学的教学体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衔接,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四)高校新闻院系开设新专业,开拓研究的新方向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2005年在全世界新闻院校中第一个设立了媒体融合系;2007年3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从2007年起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新传媒系,其中媒体融合作为该系重要的新闻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年开始也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注重培养媒体融合新闻人才。③

高等院校在设置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时候,要将之放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打大视野下,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要将传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调整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合理比列。例如可以将新媒体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教授给学生,配备有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工作经验的老师,将一线的经验和方法与学生互动分享。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新闻传播学实践性较强,实践课程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高校教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开放的、多元的、互动的教学氛围。

(五)加强校企合作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新媒体工作者认为自身理论素养、业务素养不足,对所从事行业的属性与核心竞争力认识不够,对新媒体产业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它们拥有丰富的智库资源,可以拓宽从业者的视野,为他们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与此同时,新媒体企业众多学习时间岗位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引方向。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针对媒介融合这一背景,目前高校可多开展与新媒体融合性媒体的合作。比如,邀请新媒体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学校的荣誉讲师、客座教授,参与课堂教学,定期开展讲座;学校可以加强与新闻网站等媒体、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们到传媒机构切实体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有媒体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走到了数字时代和智能时代。中国网民数量从100万发展到一亿用了七年半时间,从一亿到3亿用了将近4年时间,从3亿到2012年年底的超5亿则不到两年。近五亿网民意味着超过1/3的国人都已经和互联网有过亲密接触,“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悄然到来。④在自媒体趋势下,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素养的新型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高校和新媒体行业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 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② 孙夏卿.《新媒体人才培养亟待加强》.[J]

③ 唐筱童.《《媒介融合――锻造新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J]

④ 孙祥飞.《新闻传播学考研》.人民日报出版社.[M]

参考文献

[1]陆平.《3G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J]

[2]孙夏卿.《新媒体人才培养亟待加强》.[J]

[3]谢晓红.《高校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初探》.[J]

[4]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5]唐筱童.《媒体融合:锻造跨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J]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 视听传媒 视听转型 视听无处不在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对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我们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谋划今后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广播影视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国传媒业发展正处在媒介融合的大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群众精神需求双重力量的推动下,这场史无前例的媒介转型与变革已经在我国传媒各领域各环节深度展开,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一是日益开放、互动和去中心化的新型传播方式逐步打破了传统“大一统”、相对封闭和垄断的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二是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的视听内容和服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模拟内容和服务; 三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用户规模日渐壮大,用户群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视听节目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发展来看,传统广播影视和视听新媒体加速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视听新媒体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能力开始比肩广播影视,视听新媒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明显增强。同时不难看出,广播影视内涵与外延正发生深刻的变迁,广播影视正在向视听传媒转型。视听(Audio-visual)开始成为传媒内容的主要形式,它已经涵盖传统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广播影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影视动画和游戏等现代所有视听业务。

按照党的十提出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和进一步“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的发展总要求,结合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们对我国广播影视未来发展图景作出这样的基本判断:即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卫星技术的发展,中国广播影视将摆脱自身传统传输方式的限制,逐步发展为覆盖全球的融合型视听传媒形态。它们会将拥有海量的新型视听内容作为发展追求,通过多种互联互通的网络,以多种终端向全球无缝传播,最大限度实现“视听无处不在”,中华文化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将会不断增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基本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基本趋势之一:发展视听化

随着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广播电视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以电视机为例,当它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后,传统单一的电视接收终端转变成为了一个集电视节目接收与分享、娱乐、通信、上网、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视听信息总汇,俨然成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新业务的集大成者。因此,可看出传统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处理后,彼此之间界限趋于模糊,而一律指向“视听”服务与消费体验,呈现出“泛视听化”趋势。这种泛视听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视听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广播影视的范畴,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网络影视剧、网络视频、微电影和微视频进入了大众生活。它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节目或影片,传统广播影视的概念已经难以囊括这些在多终端播出、形态各异的音视频内容。以微电影为例,它是充分整合了传统电影和现代网络视频的一些要素,并适宜在移动和休闲状态下观看的网络短片。一方面,它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具备完整故事情节;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传统意义的电影,具有网络视频碎片化特征,片子短小,一般在15分钟以内,属微时长、微制作和微投资。

二是所有可上网、带有音视频接收和播放功能的信息终端都可以替代传统收音机和电视机消费各种视听节目。随着IT技术的进步,视听终端已开始从传统收音机、电视机逐步拓展到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从固定、单一终端向移动、多样、智能化终端发展,用户在收听收看各类视听节目的同时,还可制作和大量短节目、微视频,或提供突发事件的第一手信息,积极参与视听节目的评论,等等,因此,基于互联网的视听终端已发展成了信息、传播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美国市场分析公司In-Stat调查显示,到2015年时,全球移动视频消费将超过115.5亿小时;近2/3的智能手机用户将利用手机观看视频;86%的平板电脑用户将通过平板电脑观看视频。随着未来移动互联技术在机场、车站、火车站、码头、医院等各种公共场合的普及应用,各类可上网移动终端的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上网体验现代视听内容。

三是视听已经成为文化表达的主流形态之一,是当代人参与文化建设与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加速推进,视听文化形态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听说文化和阅读文化之后的第三个主导文化形态,文化的视听表达将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活动,人类文化的视听时代已经到来。视听传媒的作用将更加提升,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6月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至3.5亿人,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多。其中,视频用户占网民总数的65%,互联网上约70%的流量来自视听节目服务;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超过1亿人,占手机网民的27.7%。因此,不难看出视听传媒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参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互联网视听节目和服务会通过互联网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展示中国风貌、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弘扬中华悠久文化等最主要、最便捷的手段和方式,它也将成为今后我国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和增强广播影视国际传播的主要途径。

基本趋势之二:视听融合化

融合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党的十提出,要加快“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随着媒介融合的演进,我国广播影视日益与各类相关技术和媒介相互渗透、融合共进,呈现出融媒体、全媒体的动态聚合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信息传播技术间的渗透融合。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直播卫星技术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技术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将以往单纯的视觉、听觉整合并扩大到人体全感官。新型融合传媒在信息传播和表达能力上将更具备“全媒体”特性,传受双方将需要调用各种生理感官来“体会”融合的视听传播内容,从而完成传播活动。随着人工智能、体感等各种人机交互和智能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移动终端用户的视听新体验还将会进一步提升。

二是不同媒体之间的延伸融合。它主要是通过视听网站与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之间的延伸与互补,实现融合与发展。这类融合通过赋予传统广播影视新的附加功能,形成融合型的视听传播新形态,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视听消费需求。比如,我国首档微电影剧场栏目“幸福微剧场”2012年已进入青海电视台,优秀的网络微视频节目开始反哺传统广播电视业;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建立了用户原创内容(UGC)机制,用户通过CNN网站的iReport频道就可以自己拍摄制作的视听内容,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社交化应用与视听节目的融合,社交化收听收看群体正日渐扩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数据显示,接近50%的网络用户会将自己所看到的和喜欢的视频通过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分享,43.5%的用户通过博客收看视频,33.8%的用户通过微博收看视频。到2012年6月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达2.51亿人,占网民总数的46.6%,该数字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社交化收看将成为今后视听收看的主流方式。海量的内容集成,显示出互联网信息平台对既有媒体资源的深度挖掘、无限延伸,及其对媒体之间相互渗透的极大牵引。

三是媒体内部各要素的重组融合。通过重组和整合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各环节、各要素,由此产生不同于原有媒体产品和服务的新型视听产品和服务。其突出表现在:一是视听服务与终端的融合共进。这类融合催生出以终端为主导的新产业。比如,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区别于传统电视机,苹果手机(iphone)和平板电脑(ipad)终端的优势就在于,最大程度满足了用户更丰富更高级的娱乐和使用需求。为提升用户视听体验,终端设备制造商、内容集成商也将更多精力投射在消费者感官体验上,通过完美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终端产品以及视听内容、服务商。二是软终端和硬终端的融合统一。在新技术条件下,各类基于互联网的硬终端包括个人电脑(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与各类电台电视台客户端和社交网站、视频网站、软件商城等应用软终端相互捆绑,它们呈献给用户的界面直观、简洁、容易操作,为用户提供了个性而惬意的应用体验。

基本趋势之三:视听社会化

党的十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在新的时期,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广播影视节目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等各领域各环节,大大促进了广播影视业的繁荣发展,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在广播影视的边缘和成长起来的新兴媒体,有着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市场化特征,从一开始它就铸就了新媒体的无限活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我国广播影视在与新媒体融合共进的过程中开始快速转型,其社会化趋向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内容生产供应逐步走向社会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播出平台不再稀缺,各类视听传媒对内容有着强大的需求。在视听内容供需链上,视听内容的提供不再被专业机构所垄断,内容的社会化创作生产格局初步形成。比如,新浪自制剧《杜拉拉升职记》,搜狐自制剧《钱多多嫁人记》《秘密天使》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各商业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优酷网视频总数达2.31亿条、土豆网1.93亿条、搜狐视频1.45亿条,以平均每条视频10分钟推算,其视频节目时长分别为3850万小时、3216万小时和2417万小时,单个视频网站的采制和存储量已远超传统单个电视台的节目量。在内容制作流程上更加开放,每个环节上都积极吸纳有关各方参与,有效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风靡全球的网络互动剧《苏菲日记》在葡萄牙诞生后,被多个国家翻拍成不同版本,一度成为欧洲视频网站下载量最高的视频。该剧通过网络征集女主角苏菲,以及剧情互动模式,成为其制胜的重要砝码。随着商业视听网站日益重视内容原创,并逐步加大投入,这将进一步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内容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必将更加明显。

二是传受角色的一体化带来视听传播的全民化、全社会化。现代信息传播多种技术的渗透融合,推动了视听传播行为和过程的进一步扁平化、平民化和社会化。随着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以及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受众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学者使用了“产消者”(Prosumer)这个新的合成词汇,即受众已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变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结合体,但在实践上受众角色俨然成了生产者、消费者和者的结合体,变成了“产消者”。在融合媒体的技术条件下,“每个人都是一个电台电视台”。美国社会化电视网络“Youtoo电视”提出“每个人都可上电视”的理念,用户根据主持人抛出的互动话题,录制15秒长的视频上传到Youtoo网站。几分钟之后,用户就可以在Youtoo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节目。这种做法使得用户的参与更加深度化,而且节目的制作更加原创,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三是各项媒体服务提供逐步走向社会化。以应用商店为代表的服务将成为主导的视听业务模式,社会机构和个人将是各类内容和应用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随着智能视听设备的广泛应用,“用电视”将成为消费主流。今后,越来越多的智能视听设备与系统开始转向通用硬件平台,视听业务流程更加依赖软件来实现和运行。操作系统和软件在新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苹果应用商城在推出后的9个月之内,其应用程序下载量即达10亿次,到2012年6月12日,下载量已突破300亿次。苹果公司服务模式将新媒体服务的社会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国际上看,“社会化”既是一种发展趋势和发展格局,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对此,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洞察媒介融合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视听发展大趋势,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抓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个关键,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视听文化建设的热情,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开创视听中国建设新局面。当前可以考虑以新媒体为突破口,本着“放开增量、激活存量”的原则,“撇开老城建新城”,用新媒体发展带动传统媒体体制改革,进而形成视听传媒总体改革的新路径。

基本趋势之四:“视听无处不在”

2009年,美国康卡斯特公司和时代华纳公司等有线电视运营商,为了应对互联网视频业务对传统有线电视业务的强大冲击,遏制传统付费电视用户快速流失的颓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或目标,即“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他们提出,只要是有线电视的付费用户,所体验的各类视频内容将不再局限于电视机接收这一种方式,用户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等终端也可体验该公司提供的视频节目和服务。2010年,康卡斯特正式推出在线点播平台,向用户提供15万个在线视频点播节目,内容涵盖电影、电视剧、儿童节目、体育和娱乐节目等多个领域。同时,它还向用户提供该平台应用程序供智能终端下载使用,当年视频点播总次数达到180亿次。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新的视听传播格局决不限于电视节目延伸到互联网的“电视无处不在”,而是包括传统广播影视节目在内的所有视听内容,正在借助各种传输网络向社会各个角落延伸渗透,实现“视听无处不在”。当然,当前实现“视听无处不在”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一是移动互联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网络带宽和网速还难以承载大的视频流以及大量用户同时在线使用;二是适合不同终端的视听内容数量少、影响力偏弱,还很难吸引大部分用户付费开通相关业务;三是大多数用户移动收看习惯尚未养成。今后,这几个瓶颈将随着技术进步、内容产业成熟和用户习惯养成而逐步突破。对此,我们应从国家战略层面谋划和实施文化视听时代的“视听无处不在计划”,全面加强“视听中国”建设。

党的十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媒介融合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国际大趋势,传统广播影视及各类新兴媒体汇聚指向现代视听传媒的路径和目标已非常清晰,新技术推动的视听转型与传媒变革已在广播影视各领域各环节深度展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按照党的十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部署和总要求,顺应媒介融合大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开放意识、产业理念、历史定位和价值关怀,努力推动从传统广播影视到现代视听传媒的历史转型。

(作者系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

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体变革 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 万忠实读者、金网20 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篇6

从最初的报纸到现在的多媒体影像的广泛应用,传媒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开始变得轻松易得,这对传统媒介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早先的报纸、电视等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与现代的计算机、手机等新闻传播媒介之间发生了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朝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媒介融合”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提出,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趋势。这一概念的出现也引起了新闻传播业的重视与思考,我国从2006年开始逐步进行媒介融合的探索,到2010年,国家开始了三网融合的推广,我国现在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微博、微信等十分流行,这些都对新闻传播工作者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更高,这也使得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需求更加迫切。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核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了要打造一批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形式多样的新型融合媒体集团。这些都需要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大力改革,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二、媒介融合下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不足

在我国“媒介融合”的理念最早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从美国引入的,蔡雯教授曾发表文章对“媒介融合”做了一些论述,指“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媒介融合从提出开始,其在美国的各大媒体之间展开了融合的实践。然而在我国,随着我国传播媒体的体制改革,简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开始削弱,促进了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面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媒介融合趋势,我国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从我国多数的新闻传播教育院校的课程设计和硬件设备来看,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很多学校设立了新媒体等专业。但是我国的新闻教育基本上还是在学校内完成,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较少,加上学校硬件设施的不完善,造成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仍然需要接收一定的技能学习及规范化培训。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新闻专业设置都是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专业目录制定的,这是以单一的媒体的传播技能和规律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在媒介不断融合深化的趋势下,不同传播媒介之间的差异正在削弱,这种传统的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现代新闻传播者的需求。我国目前的新闻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文学专业转变而来,对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都很不熟悉;或者一些本身是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直接留校走上工作岗位,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实践以及只了解单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媒介融合的知识。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措施

在新时代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领域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新闻传播人员,这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全面的技能及判断能力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进行多方面改革。首先,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决定了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综合性新闻人才,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还需要具有熟练的新闻采编业务,具有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念及技能。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加入一些增加学生思辨能力的课程,适当地与一些学科整合,增加知识的交融。例如,偏向经济的新闻领域学生的培养可以在新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入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除了基础及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在整个课程体系里,实践教学的占比需要提高。与一些新闻传播集团或者单位进行合作,建立联合培养计划,利用假期等多增加实践机会。其次,对教师的引进及培养,通过进修交流、特聘引进等方式,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具有实践基础的教师数量,完善师资队伍。最后,学习国外优秀的培养方式,如建立媒介融合实验室,这种实验室具有多功能、融合性的新闻实践实验室,可以帮助学生在全媒体环境里模拟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与新闻业界一起建立实验中心,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新闻业务及现实的新闻发展情况。

四、结语

篇7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一专多能” 复合型人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建议。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保惠,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宁夏银川市750001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和广泛运用,web2.0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介入,新旧媒介的融合越来越多,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介的必然归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传播形态融合的主要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迈克·麦金教授认为,要从经济和运营的目的、新闻报道方式、社会关系三个方面理解媒介融合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包含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三个方面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媒介手段逐渐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心,以卫星、电子技术等为传播途径,不同的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整合,各种媒介形态之间相互融合,媒介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媒介融合”在当下已经不是新鲜的概念,随着新技术带来的传媒迅猛发展以及传播格局发生的巨变,它既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结果,也是信息技术社会人类媒介生存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由于高速发展的传播技术的驱动,媒介融合的趋势在2005年就初露端倪,进A2l世纪,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催逼下,我国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人才培养与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理念,呼唤新型新闻人才,这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对人才的新需求,媒介融合同样对我国新闻传播人才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即从事跨媒体采编的全能记者必然受到媒体界青睐。

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人才首先提出了技术挑战和需求,即数字技术和新闻专业技术的融合。新闻媒介界限的消融必然引发新闻报道方式的融合,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同时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纸媒、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多种平台信息数据库服务。这就要求记者不能再像过去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记者或者摄影记者等,而应该是技术全面的“多面手”,具有“全媒体”技术:如虚拟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合成技术、3G、web2.0、影视编导、节目策划、摄像技术、灯光技术、非线性编辑、特技制作技术、音视频编辑技术等,在数字传播条件下,全媒体记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特点和优势,组合成具有立体感,新颖、活泼、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在多种媒介上,实现资源多载体共享,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当前我国能胜任这种多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

(二)具备完善的知识与技能结构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和多媒体融合的条件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在于采集与新闻信息,更需要加强整合各种内容产品,提升信息品质和价值,更加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

这种全媒体时代的专业信息分析整合能力,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技能与结构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传播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美学、数字通讯技术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具备策划、数字采编、非线性编辑、音视频形象表达等能力,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应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

(三)具有对多种媒介平台综合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传统的传媒管理人才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还需要精通各类媒介的技术与运营模式,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效果最大化、信息价值最大化。面对媒介融合所带来的高度细化小众化市场,站在媒介品牌打造的高度,以整合传播思维能力,全方位挖掘信息和受众价值,通过组合产品、整合媒介使已经分散的受众重新聚合。因此,懂新闻、懂技术而且深谙管理、营销、金融投资等经管知识,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中国传媒业越来越需要大量完全意义上的优质传媒职业经理人来为媒体服务,他们是既懂新闻业务又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应对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确立2015年在全国全面实现电信广电及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带来了又一轮媒介融合潮流,新闻教育必须直面这种媒介融合背景下所带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问题。媒介融合在推进媒介人才能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形成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信息技术的更新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而且是传播领域内一场深刻的观念革命。媒介融合的趋势凸现新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紧迫和重要。因此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学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与实习模式的拓新,更关键的还在于“大传播、全媒体”意识的树立和实践。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明确的是:当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仅等同于新闻传播教学,更不能简单为新闻学或新闻业务教学。新闻教育院校应当敏锐的认识到新闻业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目标等做出新的调整,“融合”使新闻传播教育转向以创新思维教育、复合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协作型学习模式。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更需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与并重的教育观念,即融合学院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这三个方面的融合就是媒介融合时代我们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方向与创新途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教育的理念要变,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教育不变。

(二)课程体系的变革

一是通识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并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大约75%的课程属于通识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闻教育目标已经从传统的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方向转向重视各个学科的融合,重视媒介人的社会、经济、历史、政治和哲学的背景。在媒介融合时代,相比较于公民记者新闻专业人才存在的价值是,在海量的芜杂的信息中甄别挑选新闻的眼光、发表观点的角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这要求记者具有人文精神和批判力,而通识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与批判力的路径。

我国传统的新闻学教育所采用的课程体系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实务,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比例十分小,面对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剧的现实,传统新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的变革需求,新的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多学科综合教育,包括人文学科教育、社会学科教育、自然学科教育等。在基础课的设置上,要真正贯彻厚基础原则,使学生打好各类基础。新闻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才,理应是文理兼通的全才。只有涵盖上述内容的课程体系,才可满足通识教育和新闻专业教育并重的要求。

二是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新闻实务类课程与之不适应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专业细分,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专业的业务技能进行割裂培养,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全媒体记者的要求。因此,在新闻学科课程设置需要打破传统实务类课程设置的条块分割,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整合的趋势,整合新闻业务课程,突出“全媒体”技能,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闻实务类课程应逐步地向媒介融合过渡,在媒介融合教育方面,美国很多新闻院校已从研修阶段进入实验阶段。据2003年对美国300所新闻院校的调查,约有50%的院校已经根据媒介融合对课程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设了一个媒体整合的新专业。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中也可尝试开设媒介融合学或融合新闻学专业,将其纳入到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之下。另外需要创建新的课程,例如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课程,关于融合新闻、数字新闻、手机新闻等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其次,需充实一些传统的课程,例如新闻采访课,应加大网络采访、手机采访等新技能的培训;新闻报道课应加强多媒体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新闻专业学生需要精通一门传统新闻技能,比如新闻写作、摄影、编辑等,再选择一些高级的媒介融合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类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综合性的传媒集团对人才的需求。

三是整合校园媒体,打造媒介“融合新闻”的实习平台。美国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以自办商业报纸、电台、电视台为荣。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课堂和报社编辑部、教授办公室整合在一起。“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新闻院校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主要采用建立实践基地来完成实践环节,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经费紧张、容纳学生有限等诸多困难,这使得学生专业实践质量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可大力开发利用整合校园媒体,可将课程教学与校园媒体建设相结合,即将校媒作为专业的实践基地。大力建设利用新闻专业实验室资源,打造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实践的“传媒集团”。目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学生自办校园媒体类型已经从单一报纸发展到网络电视台、网站、网络电台,初步形成了多媒体实践平台。因此提倡学校整合校园媒体,建立一支专业教师参与、统一管理的采编队伍,实现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为学生搭建“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熟悉当下媒体运作流程,学生分批到校园平台进行实践,形成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具备多种传播技能打下基础。

纵观当今全媒体的发展形势,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市场需求,我国的新闻教育改革需要创建适应全球化和媒介融合发展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我们在师资队伍、实验中心、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和变革。媒介融合时代呼唤媒介融合性人才,这才是新闻教育适应未来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变革[J]新闻与写作.2009(8)

[2]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

篇9

当下,“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已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事实上,在非媒体行业中的融合(Convergence)从来不是一件稀奇事。美国学者莫顿(Morton)在追溯媒介融合的渊源时就曾指出:“在非媒体行业,融合的趋势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比如,美国汽车制造商常常销售竞争对手日本制造的轿车,他们只是在日本制造的轿车上标明自己的商标品牌。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美国公司拥有日本企业相当大的股份。因此,“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媒体行业的时候,我们不必感到诧异。”

当非媒介行业的产业融合如火如荼之际,媒介融合的实际运作随之出现。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更替,媒介行业内的融合自然会成为一种选择和趋势,尽管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最早的媒介融合的实践者,其实并非完全符合今天我们所说的“媒介融合”概念。

科隆(Colon)曾指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报社就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并且共享一些信息资源。共享新闻源和传播渠道以及新闻采集与生产团队,使得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携手合作,其实有着不短的历史。以新闻集团为例,鲁伯特.默多克在投资新媒体领域时一直相对保守,但是新闻集团在上世纪八十年以来就开始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印刷媒介转移到影视图像上来,如福克斯有线电视网、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英国天空电视台(Sky TV)。“新闻集团的横向并购就是将过去单一层次的媒体通过并购扩张,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企业。”2000年,默多克同雅虎(Yahoo)展开新媒体领域的合作,并开始收购新媒体公司MySpace。新闻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进行媒体企业收购、兼并、整合,虽然公开打出“媒介融合”的旗号,但这种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多层次、立体化、全球性的整合联动,目的也是希望由此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为媒体带来优质的新闻业务和丰厚的利润,其实质就是“媒介融合”。

在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传播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Sola Pool)在他的《技术自由》(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这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994年,《纽约时报》在报道圣荷西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电子报服务的小标题是“一次媒介融合”(A Media Convergence),第一次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的概念曾给陷入停滞不前境地的传统媒介带来极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美好愿景,以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融为一体,能够为媒体带来优质的新闻业务和丰厚的利润,并且能够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从而为实施融合的大众媒介带来竞争优势。

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而导致的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的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媒介融合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向同一轨道靠拢和并合的变化趋势,也是一种各类媒介的传统边界日益模糊的发展状态。蔡雯在媒介融合作了微观、中观和宏观分析之后,依据媒介融合的内容和形态将其分为: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依据媒介融合变化的趋势将其分为五种类型:所有权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ring convergence)和新闻表达融合(Story telling or presentation convergence)。

二、建构媒介融合的金字塔

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生产和营销要素的并合、竞合、调合和化合,根据不同的层次和融合方式,我们还可以将媒介融合分为机械性融合、物理性融合、化学性融合和生物性融合,并将其序列结构比喻为媒介融合的金字塔模型。

1.机械性融合。这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式最低端层次的融合,它所产生的只是一种机械反应:推一下,动一下。机械性融合不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内在的动力,而是来自媒介外部力量(如行政力量、某种压力等)的推动所形成的两个以上不同性质、不同介质媒介之间的结合和并合。前些年,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许多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或文化新闻广电集团等,在初期都属于这种机械性融合。它们大多只是名义上的表面上的暂时合并,其实质仍然是过去那种十分松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状态,并没有形成各种传播要素和媒介资源的有机整合、分工协作的整体运营态势。一旦外部情况发生变化,极易回到过去的那种各自为政的独家经营状态。作为合作伙伴,它们相互利用对方媒介推广自己的内容,如电视介绍报纸上的新闻,报纸刊载电视节目等:或者利用自己的媒介不加改动地克隆(Cloning)对方的内容等;或者进行其它资源的简单交换与共享。

2.物理性融合。这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式由下向上的第二个层次的融合,其物理反应是指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物理性融合一般不涉及物质原子或物质实体重组的变化。尽管在“资本融合”、“技术融合”的推动下,原有媒介的相态、体积或吸附过程、混合过程发生了变化,但是主流媒介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就是说,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传统媒介创办或合并了新媒介、网络媒介,传统新闻媒体合并了出版社、杂志社,甚至网络媒介、新媒介等实力媒介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传统媒介或媒介集团的收购或合并,但只要没有产生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综合体,那么这种融合就仍然是物理性融合。

3.化学性融合。媒体化学性融合的实质是一种自我革命和全面更新,是将旧我分子打碎成自我原子,然后旧我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我的媒介改革过程。它们在人财物讯多种资源的推动下,可以是多种媒介形态经过化合、聚合、缩合而生成一种综合性媒介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媒体集团经过分解、加成、取代而生成多种媒介形态,还可以是一种媒介集团经过置换、交换、复分而生成新的更具实力、更具竞争力的媒介集团。“化学性融合”是一种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层面、从战术到策略到战略高度的全面、立体、系统的改革,它不仅会打乱甚至会破坏旧的传播秩序和体制,而且会伤害到一部分人甚至相当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未必会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和拥护。当下,有的媒体集团将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聚合、缩合在一个大平台上进行综合运用和分享,有的媒介集团将不同介质的媒体记者采集、汇总、发送到“多媒体信息中心平台”供集团旗下的所有媒体共享和选用,都是媒体化学性融合的初级阶段。

4.生物性融合。媒介生物性融合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型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从媒体人的观念、精神、知识、文化等各种要素的自然一体性,也是一种从媒介的传播科技、传播技巧到媒介形态、体制、制度的设计一体性。媒介生物性融合的结果不是产生甲或乙,也不是产生丙或丁,而是产生既有精神内含又有物质形态的融合所有媒体功能的全新的“高级生命体”。媒介生物性合融的基本原则是媒介各种要素融合后的生态平衡、循环、永续,是媒介融合全部运作过程中的和合、和善、和谐。尽管传播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受众需求多种多样、变化无常,但我们相信基于这些基本原则的生物性融合和生物反应一定会出现,它不仅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与今天媒介形态完全不同的具有强大综合功能的新媒介,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融合目前全部媒介的优点和功能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篇10

关键词:媒介融合 中国演进 坦帕模式 学术喧闹 理论变异

媒介融合自译介到中国以来,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看,大多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因此,遭人质疑,使人反思。笔者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逻辑归谬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吗,还是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对象和领域的媒介融合?当媒介融合从一种理念变成媒体实验(实践)时,媒介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规范就愈显重要。

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的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50多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文化信息和新闻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娱乐信息融合在一起。因此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发展推到极致就会产生谬误。基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s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准确、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认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rays),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其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的生发和外延,使其本来就富有歧义的概念更难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作为产业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但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足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一些国人的著作中从媒介融合分类看都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国外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应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不如按mediaconvergence原义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我将媒介聚合界定为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拟态行为。诚然,媒介技术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鉴于此,笔者反对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万能化,主张将其限定在新闻媒介新闻业务的融合或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与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介在一起融合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样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