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消费观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消费观特点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学习费用。学习费用是大学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近30%。学习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投入。

基本生活费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包括吃、穿、住、行、用几个方面。

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基本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正在逐年上升。

人际交往消费。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地方。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时代的非凡性,决定了消费存在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概括起来讲,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家庭收入基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消费与低消费差距比较悬殊。在调查中,最高消费的达到2000,而最低的只有500,两极分化严重。

2.消费结构呈多元化

现在的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电脑、手机、恋爱、旅游、健身、服装、美容化妆等消费几乎构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消费呈多样化,人际交往消费支出已占到相当的比例,说明大学生在满足基本生活外,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三、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大学生由于个性发展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在消费的过程中轻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轻易产生从众消费。盲目消费是指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轻易受到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买许多自己实际并不需要的东西。

(2)攀比消费和情绪化消费。虚荣心作祟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往往轻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攀比消费在大学生中间主要体现在穿着妆扮上。情绪化消费就是把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3)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受这种思想的引导,负债消费在大学中也悄然兴起。

2.原因的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消费特点的分析,导致大学生消费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在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在社会中,他又是社会的一分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①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熟悉存在一定的偏差。许多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进入了学校,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能力,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失变得越来越坠落,变得无所事事,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享受消费上。②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③媒体的不良诱导。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2)学校教育原因。现在的大学高校在消费教育方面也都存在欠缺。另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在消费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消费中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还主要归因于大学生所处的特定的年龄阶段。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教育。首先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最易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大众媒体应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其次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因特网最大的使用群体,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

(2)学校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要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就要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首先,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其次,整顿学校风部及学校四周的商业秩序和商品经营范围,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习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业街那样繁华;最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家庭教育。现代的中国家长应该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4)大学生自我教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积累消费经验。自己要注重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②提高法律意识。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③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要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潜在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海燕.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28-129

[2]张玮文,丁尚等.北京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3(3):84-89

[3]杜丽娜.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价值工程,2012(23):228-229

篇2

关键词:80、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原因分析;教育与指导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80、90后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更是值得人们的关注。

本文中的对80、90后的定义采用目前学界公认的定义:80后为出生在1980至1989年的群体,90后为出生在1990至1999年的群体。

一、8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特点

80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人,他们生存在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消费行为有着与其他时代的人的不同点。

1.既追求个性时尚,又讲究实用性

80后的大学生买东西的标准不是好或坏,而是喜欢或不喜欢。他们坚信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同时他们又很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他们不愿意买小摊的便宜货,认为那些质量不好,他们追求名牌,追求时尚,不仅仅是因为品牌好看,还因为品牌耐用。很多研究都表示80后大学生,不仅在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还是在基本消费、学习费用,都表示出既追求个性时尚又讲究实用性。

2.消费结构多样性

80后的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只在学习和基本生活物质上的消费了,许多研究表明,80后的大学生在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的消费占很大的比例,同时他们在电子产品的消费也有明显的不同,如手机、电脑、MP3、MP4等,体现出了80后大学生消费的多样性。

3.消费不均衡性

虽然80后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带有他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特点,但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消费因素。因为80后的消费资金主要来自于家庭,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因此80后大学生消费出现不均衡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特点

1.追求时尚但存在攀比

90后的大学生喜欢穿独一无二的衣服,他们认为那样可以显示出他们的个性,他们追求品牌,追求流行,追求一切新鲜事物。但又存在攀比,“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在90后的大学生里,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一些电子产品已经很普及了,他们本着大家都有我也应该有的原则,使得这些东西得以迅速普及。

2.追求自我又有群体意识

90后大学生比80后大学生更自我,更出位,更有抱负。他们喜欢出位又不出轨的感觉,追求自我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群体意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社会圈子,然后大家一起消费。同时90后在消费中的民族情感浓,90后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是比较强的。

3.时尚的消费方式

90后大学生出生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追求标新立异,乐于发现新事物,并接受新事物。在这个网络经济时代,90后大学生更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作用,他们在网上购物,认为在网上购物既便利又便宜。追求便利快捷的网上购物方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新趋势。

三、80、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80、90后的大学生也受到了影响。甚至一些商家研究了他们的消费心理,制订了针对性的策略,从而刺激学生消费。在当前社会中,许多媒体都在宣传引导社会消费,用以激活市场和经济,但他们忽视了如何科学全面的引导消费者消费,只是片面的单纯鼓吹消费的重要性,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即将走向社会,并奢望走向社会前列的大学生是一种误导。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的消费观念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孩子的消费观念,因此父母要做一个好榜样。而且80、90后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过于溺爱,对于孩子们物质上的要求更是尽量满足。一些传统观念如“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使得家长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没有为其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使得孩子产生了错误的消费观念。

3.学校因素

高校教育工作者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而把消费当做大学生个人的私事,丝毫没有注意到学校周边的歌厅、舞厅、网吧、游戏厅、咖啡厅等都已经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者虽然呼吁学生要节约,但却忽视了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缺少对大学生勤俭节约以及理财的教育,没有及时帮助大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自身因素

大学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真正走向成熟的阶段,许多学生不知金钱的来之不易,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在大学中更是脱离了父母的控制,使得他们的消费更加随心所欲,而且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观,使得他们在消费上容易产生冲动,追求物质上的享乐,容易产生攀比、从众等不良的消费心理。

四、80、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与指导

1.为80、90后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社会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为80、90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倡导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积极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反对腐朽的生活方式,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社会风气。改变学生的不良消费,从而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增加学校教育中的消费环节

高等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同时应当强化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及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首先加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教育。通过开展专门的教育课程,把消费观念加入校风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熟悉消费方式,掌握消费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其次,应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大学生的实践教育。科学的消费观是指人们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理念。科学的消费观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理性,表现为会花钱;二能够针对个人的情况,合理的消费;三根据收入来源,量入为出。

3.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教会孩子合理使用信用卡,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如果孩子的自控力特别差的话,应该避免孩子使用信用卡,特别注意避免,不要让孩子的信用卡透支。其次,家长也要做好表率作用,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应该注重加强自我修身,把勤俭节约作为我们大学生的消费信仰。80、90后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智商,还要有一定的“财商”,要做到懂理财、会消费,通过正确的消费行为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和理财能力,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培养健康完整的人格品质,为走出校门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更为良好的基础。

社会应该帮助80、90后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也需要家庭以及学校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而且80、90后大学生也要加强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23-124.

[2]罗勤林.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

[3]李芬.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2008(12).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行为;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1)理性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观念成熟。在调查中发现,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合理的消费观念表示积极的认同。他们比较成熟理性,体贴父母,克制自我,能够在家庭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合理消费,他们没有高消费群体的优越感,也没有贫困生那样的困境。这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群体,呈现理性消费的计划性和自律性特点。(2)消费水平两极分化,群体差异性明显。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经济来源于家庭供给,经济来源的单一性和依赖性使得大学生生活消费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男女差异、年级差异。有不少学生“贵族”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好,父母给的生活费多,可以随心所欲,尽情享乐,是大学生中的“高端”消费群体;与之相对的是生活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一切费用主要依靠借贷解决,仅能进行基本的生活保障消费,是大学生中的“地段”群体。(3)“攀比”心理普遍存在,超前消费意识强烈。大学生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出于好奇和对都市生活的向往,加上身边少部分学生“贵族”高端消费的刺激,许多大学生开始炫耀性消费,并陷入攀比争抢、愈演愈烈恶性循环。他们高端消费需求大部分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属于没有实际消费价值的浪费性消费,是非理性的消费形态,其结果必将造成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激发少数学生对金钱和物质的欲望。(4)消费结构多元化,社会性特征明显。现代大学生的消费不再是局限于基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需要,其他消费支出明显增多,涉及人际交往、旅游、电子通讯、恋爱等各个方面,凸显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多元化属性。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观也开始从以生产为中心中解放出来,并在开始逐步盲目追求西方的消费文化观,表现为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以享乐主义、虚无主义、主义为支配的异化消费文化观。大学生热爱新事物,自我判断和约束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类意识形态的影响,讲品味,比潮流,认为自己不和别人一样,就是不合群,根本不考虑家庭的经济能力。(2)家庭环境的影响。80、90后大学生的父母大多经历过上山下乡、极其困苦的日子,他们在心理上对贫穷有恐惧感。家长们为人处世的虚荣心也对孩子的消费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根据对方的穿着打扮来判断其社会地位,这种观念表现在消费观上,就是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被别人关注和认可,就会在一些方面对自己进行刻意包装,通过“包装”来获取他人的尊重和赞赏,这样自尊就演变成了虚荣,并导致大量不合理消费的产生。(3)校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接触社会过程中,经受形形意识形态的冲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的树立面临巨大挑战。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形成并没有发挥主流引导作用,反倒那些“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占据了主导地位。校园整体消费环境日渐恶化,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走进消费误区。

三、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现阶段,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意识,通过理性分析拨开学生心头的困惑,促进深层次思想问题的解决,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诱导,使他们懂得对幸福的追求应立足现状,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获得。(2)加强国情教育,引导适度消费。目前,高校国情教育大都流于形式,浮在表面,重视程度不够。国情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认识不够充分。高校思政教育要加强基本国情教育,使大学生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走“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道路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3)校园消费文化的建设。作为高校应将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一是组织有关消费知识的专题讲座,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消费常识,增强他们的理财能力;二是拓宽课堂教学的范围,开设诸如“消费法律知识”、“理财知识”等选修课,增加大学生获得消费知识的途径,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消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有益的课外消费教育活动;三是重视对校园及周边消费环境的整治和管理,让健康、低碳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肖辉赞.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误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略论.社科纵横.2009(4)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理性消费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结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消费的过程既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商品的社会文化形成和转换的过程,是在社会文化意义上塑造消费主体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管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些基本现状、消费特点和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构成

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度,整个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制度随之也发生了一系列改革。高等教育由以前国家全部负担逐渐部分走向市场,高等教育费用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不断上涨,个人所负担的教育费用已经成为变通家庭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的经济较困难的家庭无法承担基本的教育费用。因此当前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是一件对社会和对高校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仔细的思考,我认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费用。学习费用是大学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近30%。学习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投入。

(2)基本生活费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包括吃、穿、住、行、用几个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其标志是硬性消费比值下降,软性消费比值上升,恩格尔系数降至41.9%。

(3)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基本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正在逐年上升。

(4)人际交往消费。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地方。现代大学生都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人际交往技能作为大学生活的必不可少两大部分。

2.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消费存在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概括起来讲,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消费来源单一。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对校园进行有计划、有秩序管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还采用比较封闭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决定了大学生缺少更多的个人空间和时间,他们没有条件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从事较为复杂的社会工作,靠自己赚钱来完成学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做依靠家庭资助、贷款或勤工俭学等其它的方式的经济来源。

(2)务实与经验相结合。新学子调查课题组在对大学价值取向的调查中列出了11种在大学生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知识、地位、友谊、爱情、名誉、金钱、权力、健康、家庭、事业和理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价值取向的实用性。大学生的消费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性。这些经验有的来自与父母,有的来自与集体生活或是自己已往的消费经验。

(3)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由生源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消费水平的差异,第二方面是由于年龄和心态的变化导致的消费差异。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总体来说是比较理性的,但由于个性发展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加上消费来源单一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消费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消费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消费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本文主要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从众性和盲目性是大学生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受集体影响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从众的心理,很容易产生从众消费。盲目消费是指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容易受到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盲目的买许多自己实际并不需要的东西,总得来说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都属于冲动型的消费。

(2)攀比消费和情绪化消费。由于大学生消费存在从众的心理,虚荣心作祟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攀比消费在大学生中间主要体现在穿着打扮上。情绪化消费就是把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3)享受消费和高消费。近些年来受西方消费主义浪潮的影响,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享受生活成为指导消费的新观念。除此之外,在青年的大学生中存在高消费的现象,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喜欢别出心裁的东西,追求前卫新潮,加上相互之间攀比心理严重,往往会出现消费负担过重,消费水平超出了实际需求或家庭的支付能力。

(4)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受这种思想的引导,负债消费在大学中也悄然兴起,节约成为了难以启齿的话题。

2.大学生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消费特点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导方向是健康的,但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认为导致大学生消费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分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①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前有些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了学校,不管孩子是否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结果是一部分同学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能力,思想和学习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失变得越来越坠落,变得成天无所事事,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享受消费上。②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事事讲排场讲面子,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甚至有些人把节俭视为见不得人的事,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③媒体的不良诱导。大众媒体是现代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其特有的容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2)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3)学校教育原因。现在的大学高校在消费教育方面也都存在欠缺。另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在消费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消费中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还主要归因于大学生所处的特定的年龄阶段。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教育

(1)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是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最为明显。大众媒体应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为大学生提供消费参考意见,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

(2)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因特网最大的使用群体,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因特网,因为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和快捷性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

2.学校教育

(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一定要注意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学习,通过组织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2)整改学校周围的消费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大学生的消费环境主要是学校内部和校园的周边,要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就要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①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高校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中将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②整顿学校风部及学校周围的商业秩序和商品经营范围。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业街那样繁华。

(3)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整顿校园环境是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创设了培养正确消费观的环境,那么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要具有长远意义。

3.家庭教育

(1)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现代的中国家长应该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从小、从小事中锻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

(2)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4.大学生自我教育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积累消费经验。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在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注意积累消费经验。

(2)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在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

(3)提高法律意识。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不要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法盲。

(4)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关键的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消费有度原则、消费计划性原则、消费主导性原则和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总体来说现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健康的,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消费来源单一、务实与经验并存、消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消费的开放性和消费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现代瞬息万变的发展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外来不良文化因素的诱导和社会媒体炒作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群体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潜在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5,(1):76~78

[2]卢思锋: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62~65

篇5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引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43-03

伴随着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持续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到2012年底,我国在校本专科生达到2916万,在校研究生接近208万,再加上每年1.3%~1.6%的扩招速度,到202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将达5000万[1],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中等国家全国的人口数量。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学习生活、衣食住行,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校的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走进了大学的象牙塔,他们是与这个社会严重脱节的,他们接触校园以外世界的机会很少,甚至说他们有“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嫌,他们很少接触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于是他们的消费观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消费观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透视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整体情况

相关调查显示,整个大学生群体都以纯消费者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绝大部分消费支出由父母提供,其中补充有14%的助学贷款,11%的勤工俭学,8%的各种奖学金,而且即使个别学生能够获得少量收入,也不能维持自身生活,也就是说大学生的阶层是社会和国家纯寄养的群体。既然是完全靠外来供养,就存在一个问题,大学生是一个怎么样的消费水平?根据调查,500元以内/月的占18.9%,500~800元/月(含500元、800元)的占65.6%,800元以上/月的占15.5%[1]。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总体上尚属合理。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在五大方面:饮食消费、通讯消费、物品购买消费、应酬消费、其他消费。

1.饮食消费。资料显示,一个大学生平均70%的消费出现在饮食上。反映出,大学生正值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食物需求量较大,也侧面反映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价格较高。在饮食消费中,也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就是部分女生饮食消费比重过低,人为的减肥节食,一个方面部分男生饮食消费比重过高,主要是应酬吃饭过多,造成消费支出的剧增。

2.通讯消费。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且对手机的要求高,手机更新速度快,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600元以下手机持有者占32%,600~1000元手机持有者占53%,14.5%的拥有1000~2000元的手机,2000元以上的手机使用者较少[1]。另一方面,普遍大学生手机话费月消费很低,主要原因是现代通讯交流方式的增多,联系渠道的丰富,使得手机联系的功能被大大降低。而网络上网费用却在消费中稳中有升,网络交流的及时性、平等性、快捷性,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

3.物品购买消费。这一部分消费是大学生群体消费差距的主要环节,八成左右的大学生月消费在300元以内,也有学生月消费千元以上。大部分同学此方面的消费是理性合理的,但对于物品购买月消费过高的同学,要不是家庭条件优越,购买高档名牌物品;要么“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攀比,节衣缩食购买名牌的,而这部分学生群体也是高等教育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群体。

4.应酬消费。大学生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涯与社会几乎是脱节的,他们融入社会的渴望感可想而知,于是许多在校的大学生把大学当成了“小社会”,开始把社会的许多秩序规则引入到了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应酬消费出现了,各种节日,各种礼物,各种饭局,主要表现在男生,也有部分女生。而且除了“礼尚往来”的应酬消费之外,还存在一个突出的内容“恋爱消费”,这部分消费甚至是全天候、全地域的,男生买单的占到85%,这就加重了大学生尤其是男生的经济负担,而且因为“恋爱消费”引起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暴力犯罪。

5.其他消费。其他消费主要涵盖三个方向的内容:学习消费、就业消费和应急消费。这些消费内容对于每一位大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1.追求个性化。不管吃穿,还是住行,务必实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而部分大学生将个性化作为消费观的一个根本立足点。

2.内容时尚化。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坚持着艰苦朴素的中华民族传统消费观,而也有一部分过分追求时尚,远离优秀传统,背离了大学生健康轨道,出现了德行倒退的。

3.趋向攀比化[2]。本质上讲,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三个特点,是相关联的。一般青年大学生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只不过大部分大学生因为道德、家庭的因素,理性应对,规避了消费观的过分偏激。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消费尚属合理,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甚至是一些不好的消费风气,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纯消费者,消费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可怕的“多骨诺牌效应”。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理财”能力。许多大学生月初“富翁”,月末“负翁”,出现这种情况[2],往往是缺乏合理的消费计划,不是没有理财大的框框,就是计划没有细节,消费大多随性而起,导致入不敷出。

2.缺乏对金钱的认识。这主要是指部分与社会脱节严重,不理解钱财的来之不易,不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所以消费存在攀比、浪费的现象。

3.缺乏独立消费观。当代大学生的很多消费特别容易受到他人及社会风气的影响,消费观很容易被别人的观念左右,即跟风,也进一步把大学生自己的口袋掏光。

(二)当代大学生不恰当消费观的思考

1.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当今社会,“浮躁”已成为一股强劲的台风,吹开了千家万户,使得千千万万的人越来越“势利”、“浮躁”。也正是这股强劲之风,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当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在言行中也越来越势利,不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不考虑自身具体情况,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因而不少大学生都成为新时代的“卡奴”[3]。

2.自身建设问题。一方面,没有独立的经济意识。正是由于缺乏独立的经济意识,大学生还不能体会金钱来之不易,因而花起钱来也就毫不在意,没有压力,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费;另一方面,没有现代的理财观念。因此造成在校大学生不是像老一辈那样,勤俭节约,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和谐的人际往来,就是大胆的过度的消费,造成过度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3.社会差异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表现在大学校园里,就是一部分学生家庭出身良好,在大学期间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在这部分人眼中,也无所谓消费观不消费观,而这部分人却在步入社会时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就是一部分人出身寒微,家庭提供不了丰富的消费能力,要么选择走出校门做兼职、打工补充消费能力,要么选择调整消费结构,甚至出现投机取巧现象,引发社会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正确引导的几点可行性路径

1.高校开展各种理财高招课堂。大学到处是讲座,而如何做到让为大学生开设的理财计划课程能足够吸引广大的在校学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主题必须要足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比如“如何让恋爱不再过分挤压你的口袋”、“美女给你示范如何购买化妆品”、“网购怎么样不花钱”等,要抓住当下大学生的胃口,在讲授内容上脱离一般填充式上课的枯燥乏味,不仅要让大学生来听,还要听进去,记得住,勤运用。

2.利用学生组织示范理财观。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协会社团,这也是一个大家分享理财心得、交流学习不可多得的阵地。学校职能部门在学校社团的管理中加设一项引导内容——理财计划大比拼,使得广大在校大学生不仅满足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对消费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其更加理性地消费。

3.家庭承担必要的教育任务。家庭对于大学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在学生消费的引导,大可采取“感恩教育”,增加大学生体现社会艰辛,感受父母不易的机会,去影响大学生在校的消费理念和行为。

4.建立社会劝导机制。这是一项不容易实现的提议,让商家在大学生购买物品的时候不是劝导购买,而是劝导不购买,虽然作为商业运作很难实现,但另一方面,商人也有自己的子女,或者亲朋好友的子女就是大学的在校学生,这样动员他们在大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劝导也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间。此外,在大学周边附近的商场店家,是学生消费的重要地段,学校也要进行有机的规划管理,甚至进行补贴,在价格上回馈学生,当然也要引导周边商家与大学生的良性易品易货。

通过社会广泛的协同,一定可以还当代大学生一个理性、合理、科学的消费观,使广大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畅快。

参考文献:

[1]陈海涛.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3,(14):72.

[2]王丽文,杨磊.大学生消费观误区及其教育引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2):234-235.

[3]陆正冲.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4):15-16.

篇6

[关键词]:90后 女大学生 消费 南京林业大学

一、引言

90后是对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出生的人的统称,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我国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相对缺少集体意识,缺乏信仰,功利心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增高,认知更为广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在消费习惯方面,90后的消费比较理性,但更注重享受,强调个性。较之前人,90后还更加注重男女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身权益。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女性在消费行业中做出的决策也远远多于男性。目前我校本科在读生普遍为90后,这些90后中的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需求旺盛,其消费观念通常较为领先,因此,关注目前在校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显得十分必要。

二、90后女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状况

根据对本校844名在校本科女生的问卷调查发现:

约有65%的女生月均生活费在900到1500元之间,由于过少的生活费将不能满足生活必须需求,所以,只有不到16%的女生生活费少于900元,相较而言,生活费多于1500元的女生人数达到了19%以上。

每月生活必须开销包括伙食、日用品等,约有74%的女生消费金额在600到1200元之间,而开销在1200以上的人不足10%,可见大家对于生活必须开销有稳定的需求。

每月服饰开销包括服装、鞋包、饰品等,约有68%的女生消费金额在100到500元之间;只有约5%的女生没有服饰开销。

每月娱乐开销包括旅游、兴趣爱好等,约有78%的女生消费金额在300元以内,更有近10%的女生没有娱乐开销。

关于每月在恋爱方面的开销,没有恋爱开销的约有68%;有24%的女生恋爱开销在300元以内。

关于每月在课外书和教辅资料等书籍方面的开销,有近23%的人没有书籍方面的开销;而近59%的人开销在百元以内。

关于每月在课外培训方面的开销,没有培训开销的,约占女生总数的66%;有近29%的女生每月培训开销在300元以内。

关于每月完整读完的书籍数量(网络小说除外),有近45%的女生书籍阅读量为0,这是所有区间占比中最大的一个;阅读量在1―2本的女生,约占女生总数的43%。这就是说将近九成的女生月均读书量不到2本。而根据我们对校内734名在校本科男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约一半的男生每月书籍阅读量为0,也有近八成男生月均读书量不到2本。

关于各个同学上个学年的学分绩点,近七成女生绩点在2.5到3.5之间;相较而言,绩点高于3.5的人数要比低于2.5的人数多。对比男生的数据,有约32%的男生绩点在2.5以下,高于3.5的只有约11%的人。

关于在大学期间累计获得的证书数量(大一学生除外),有约6%的女生没有获得过证书;超过八成女生获得1到5张证书;只有约10%的女生获得的证书数量超过6张。在这项数据上,男生数据和女生类似。

在我们所列出的①英语培训(包括四六级、口译、雅思、托福、GRE、BEC等)、②计算机培训、③职业资格培训(包括会计、物流师、报关员、法律、证券、教师、各类设计师等)、④语言类培训(包括第二外语等)、⑤艺术类培训(包括乐器、舞蹈等)、⑥考研培训、⑦第二专业培训、⑧驾照培训等一共8个培训类别中,可以发现,女生们参加最多的是英语培训,有四分之一的人次参加过英语培训;其次是驾照培训,也有超过20%的人次参加过该培训;也有约9%的人次参加过除我们所列出项目以外的培训。图4 参加培训种类

在我们所列出的①英语证书、②计算机证书、③职业资格证书、④语言类等级证书、⑤艺术类等级证书、⑥驾照、⑦学科竞赛及其他专业技能竞赛获奖证书、⑧校级以上就/创业类比赛获奖证书、⑨奖学金证书、⑩普通话证书等一共10个证书类别中,有超过四成的人次取得了英语类别的证书,这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密切相关的;其次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次取得了奖学金证书;取得普通话证书的也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次;最少的是艺术类等级证书,只有不到3%的同学获得了该方面的证书。

三、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总的来说,在校女大学生的消费呈现的结构,比较符合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细分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一)基本生活消费相对稳定

目前在校的女大学生生对于日常饮食以及生活用品的开销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

(二)个人形象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相对较高

在校女大学生普遍注重对自己的打扮,对自我外在形象有较高的要求;而女生在休闲娱乐生活方面的投入也是比较大的,更加追求生活品质,注重对生活的享受。

(三)学习培训消费相对过低

学习培训消费普遍低于休闲娱乐开销,在校女大学生们对于学习并不够重视;从月均读书量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大家在学校方面的投入差强人意。

四、90后女大学生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0后女大学生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消费结构不合理。

90后女大学生普遍过于注重物质消费和享受性消费,轻视精神领域的消费,从上述数据和图表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女生每月都会投入一定开销在服饰和娱乐消费上,而每月花在服饰和娱乐消费上的金额都普遍大于每月花在书籍和培训上的开销。从某种程度而言,同学们可以选择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以及自学的方法,来减少甚至避免在书籍和培训上的开销。但是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发现,有近一半的人每个月不能看完一本书籍,足可证明大家身为学生却缺少对自我的培养意识。虽然已经到了大学,但是作为学生,学习还是大家的首要任务,然而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对学习和自我培养的漠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些问题的成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考虑:

(一)客观:

1.社会上拜金主义价值观和物质享受消费观的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90后的女大学生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而且消费水平也显著提高,大家的消费方式更是受到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影响。近十年来,网络发展迅猛,女大学生涉世不深,作为网络的主要接触人群,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网络上风行的拜金主义和炫富心理影响。

2.学校对于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教育的缺失

应试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过多的书本知识教育,与过少的实践教育不成正比。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再加上,学校缺少对女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课程,纵然有少数心理课程,但也很难全面覆盖女大学生的的消费观以及其他各方面观念。r且,校内娱乐之风盛行,不仅学校周边布满各式餐厅、网吧和购物中心,在学校内部,各种娱乐活动也是层出不穷,这让女大学生们更加关注在娱乐享受方面的开销。

3.学生从小成长的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

女大学生们各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在进入大学以后,家长直接支付生活费由学生自己支配的方式,也助长了学生们的不良消费习惯。

(二)主观:

1.学生消费观念不成熟

女大学生往往自己没有意识到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没有刻意树立自己的消费观。她们虽然处在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但毕竟尚未踏入社会,自我认知能力不高,价值观也尚未完善,在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往往注重物质享受而无心学习。她们追求时尚潮流,彰显自我个性,也不管自己经济能力是否允许。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尚未有工作经历,对于理财的意识相对淡薄,也导致了消费结构不合理、超前消费等问题的存在。

五、解决90后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

首先,全社会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健全消费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节约型消费观,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共同合作。同时,网络媒体应当营造健康的科学消费的氛围,利用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人群,尤其是女大学生,结合她们自身特点,普及消费观念的常识,推广并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学校

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对健康理性消费观的培养,在课堂中加入对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引导,寓学于用。同时也应适当控制校内娱乐活动,大力加强传统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术氛围,让大家都参与其中,避免浮躁之风盛行。学校还应当完善大学生的勤工俭学体系,提供更多兼职渠道,让大学生更早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家庭

家长应当重视对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教育。首先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也应当给予孩子一定的经济压力,防止他们过度消费。此外,家长应当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加强与学校的互动,督促他们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个人

90后女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注重个性消费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习惯。大学生应当学会计划开支,提高自我理财能力,学会自我管理消费。女大学生们也需要培养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避免过度开销。而在消费结构方面,目前在校的90后女大学生,除了关注自身外在消费和物质享受性消费的以外,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身内在涵养,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习上。

参考文献:

[1]章婵丽.女大学生消费观研究――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D].安徽工程大学,2015.

[2]张淑杰.“90后”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结构等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根据对无锡地区大学生消费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一个主要特点便是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下面以无锡地区大学生的消费为例,作进一步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1.城乡大学生消费水平不平衡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调查结果显示,除去学费、住宿费等大笔固定开支外,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平均月消费在600元~1000元,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平均月消费则基本在250元~500元,两者消费水平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消费上更追求时尚性,购物、娱乐方面的支出占了全部支出的一半左右,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消费上更注重实用性,80%以上的开支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必需品。

2.贫困大学生和家境优裕的大学生消费水平呈两极分化

在高校里,“贫富差距”日趋扩大。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无锡高校中,有15%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平均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最低的平均月生活费为230元。与此相对的是,有23%的学生平均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这其中又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月均消费在1500元以上,最高的平均月生活费达到了2500元。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群同学:追求高消费,追求名牌,追求高科技产品,手机经常“与时俱进”、电脑、MP4、数码相机等一应俱全,吃饭动辄下馆子。而在这些同学过着“潇洒”、奢侈的生活的同时,却还有一些贫困学子正在为下个月的生活费而发愁,有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只能借助国家助学贷款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生活十分拮据。这样的消费差距,不难说明贫困大学生和家境优裕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而由此造成的后果便是部分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造成自卑心理,甚至有少数同学心态失衡,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而过度消费,加重父母经济负担。

3.新生与毕业生的消费差距较大

新生作为一个刚脱离父母管束独立生活,能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费的群体,在消费中虽然也呈现出不善理财,盲目消费的特点,但总体消费水平还是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在电脑、通信、交际等方面的开支比较小。而毕业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交际面拓宽,消费观念改变,加之交友、找工作等诸方面的原因,其消费明显攀升。调查显示,新生的月平均生活费一般为400元~600元,毕业生的月平均生活费则为600元~1000元不等。再从手机、电脑等一些高档产品的消费来看,新生中购买手机的人占87%,购买电脑的人占22%,而毕业生中手机已是全部普及,购买电脑的人也达到了56%。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毕业生消费明显高于新生消费。毕业生的这些消费有些是合乎实际需要的,有些则属于盲目消费。

4.消费结构不平衡

当前大学生消费日益多元化,我们大体上可把它划分为日常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交际消费、娱乐消费和通讯消费等几个方面。日常生活消费主要包括吃、穿、行方面的消费,学习消费主要指除学费之外在学习上的投入,交际消费主要指用于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的消费,娱乐消费包括旅游、上网还等各种娱乐活动方面的消费,通讯消费则主要指电话费方面的开支。这些消费所占比重不同,构成了一定的消费结构,但目前这个消费结构总体不平衡,各项消费所占比重不合理。如学习消费,只占到大学生总体消费的15%,而娱乐消费则高达28%,基本是学习消费的两倍,交际消费也超过了学习消费,占16%。娱乐消费和交际消费所占比重偏高,而学习消费所占比重则明显偏低。

二、造成大学生消费不平衡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家庭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因此城乡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和家庭间贫富的不平衡也直接导致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不平衡。同时,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日益繁荣,产品琳琅满目,扩大了大学生的消费范围,一些高价值消费品如手机、电脑、数码产品等也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消费圈。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的自发性也导致消费行为的非理性因素增多,一些无计划消费、趋同消费和虚荣消费呈上升趋势,导致消费结构的不平衡。而就业压力则直接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消费增大,并出现一些不合理消费,一些学生为了在就业中占得先机,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有的则盲目考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崇尚金钱、崇尚奢华等不良社会风气和不良消费观也逐渐侵袭到大学校园。一些学生曲解或弱化我国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将勤俭看成是小气,将朴素认为老土,盲目跟风,追求高消费。

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因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对学生成长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两个方面。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很多学生从小备受呵护,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缺少理财意识。尤其是比较富裕的家庭,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导致他们在消费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节制,盲目追求高消费。同时,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缺乏消费教育和理财教育。一些国外的学校早就意识到消费教育的重要性,如英国将“教孩子学会花钱”的消费教育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日本也在高中课程中开设大量消费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消费,而我国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基本还是个空白,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缺少正确的引导,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走向成熟而又没有真正成熟的阶段,他们逐渐走向独立,却又在经济上信赖父母。很多同学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甚至很多学生不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他们缺乏自立意识,觉得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他们缺乏劳动的锻炼,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不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因此在消费过程中自然就很容易出现过度消费的现象。一些学生对于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盲目跟风,一味追逐时尚,追求名牌,追求高消费,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开支,导致非理性消费、无计划消费、趋同消费占很大比重,也使消费呈现出结构和水平上的不平衡。一些大学生虚荣心作祟,盲目攀比,不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出现超支、透支等情况。

三、调整大学生消费不平衡现象的对策

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

健康的消费观是指在消费过程中要适度消费、有计划消费和合理消费,避免盲目消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努力。社会要通过媒体等舆论手段,让同学们了解现有的消费误区和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积极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学校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勤俭节约、自立更生的优良传统。曾几时,勤俭节约和自立更生的优良传统逐渐被抛诸脑后,奢侈浪费之风在大学校园里大行其道,因此学校要花大力气扭转这种局面,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通过思想教育课、专题讨论、党团教育等多种渠道,对奢侈浪费现象加以挞伐,对勤俭节约的现象大力宣传,在校园里真正树立起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消费观念。并引导学生自力更生,积极参加勤工俭学,从劳动中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且要加强消费教育,如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消费生态意识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帮助他们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家庭要加强对孩子的生活费的控制,要从“无私奉献”转变为“适度供给”,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勤俭持家,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培养理财能力,能帮助学生在大学时代就养成一个好的理财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消费结构保持平衡。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学会记帐和预算。这样可以了解自己每个月的收支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二是可适当参加一些兼职,一方面可以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使自己的理财“增值”。

3.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引导,开展相应的经济扶持

对于一些过度追求高消费的学生,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过度高消费的危害和科学理财的好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学会在艰苦的条件下去克服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正确看待贫困,把贫困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炼,努力发展自己,学会多角度评价自己。同时,要积极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他们寻找兼职工作,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参考文献:

[1]欧定余:贫困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经济,2007.(4):50-53

[2]吴运兰曹文超:浅谈大学生的理财之道.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5):62-63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 理性消费 体育消费行为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据调研,多数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健身美体,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大学生对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花钱买健康”的现代消费观念越来越深的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体育消费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也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所追求的消费时尚。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体育,要进行体育活动必须选择合适的体育消费行为,培养理性的消费行为,避免盲目的消费行为和超支体育消费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指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以企培养当代大学生理性的体育消费观念。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消费的含义和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特征,接着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体育消费的含义和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特征

众所周知,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 “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不可少的条件。所谓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参与和观赏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支出。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方式,主要是指个人消费,结合消费的含义,我们认为体育消费是指体育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这一概念包括三方面意思:(1)体育消费的主体是具有消费能力和消费需要的消费者;(2)体育消费具有满足某种需求的功能性;(3)体育消费是体育消费者(主体)对体育消费资料(客体)的行为依赖关系。即体育消费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居民体育消费的主体则是具有体育消费能力和消费需要的个人或家庭。体育消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追求“发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是社会大消费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分支。

就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而言,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特征:一方面,体育消费的依赖性。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主要由支配其收入来源的家庭决定。另一方面,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层次多样。由于体育产品的多样性,体育活动形势的多样性,这使得作为大学体育需求主体的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多样化。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们的调研,我们认为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中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首先,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参差不齐。消费观念作为启动体育消费行为的观念形态,是启动大学生消费的前提。体育消费观念是通过对体育消费的态度表现出来的。通过问卷调查得知,80%的大学生赞同体育消费,认为体育消费是合理,体育消费可以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就性别而言,男生相对女生而言更加积极,不少女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影响了她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有的女生认为体育消费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还不如把有效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其次,大学生体育消费形式单一,消费水平较低。由于大学生体育消费依赖性的特征,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消费过程呈现形式单一的特点。大学生对实物性消费投入相对较多,80%的大学生主要把体育的消费花费在体育报刊、服饰、体育器材上,对实物的投资占据了绝对的比重。

再次,大学生校内体育消费的环境欠佳。众所周知,良好的消费环境是进行消费的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条件,大学生就没有消费的基础。据笔者对河南高校的调研,在40%的高校中,除了足球、篮球等基本的设施之外,没有其他可供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硬件设施。更不要说有提供给学生消费的付费性质的体育消费项目,比如游泳馆,这样的状况就抑制了大学生的消费。另外,学校的文化氛围没有起到应该有的导向作用,多数学生在消费时,盲目跟风,缺乏理性。

三、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结合我们的调研,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

首先,大学生经济来源单一,消费意愿难以满足。由于大学教育学费和生活费主要有学生的家庭负担,家庭作为大学生的经济的主要来源。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就我们的调研而言,不同地区来源的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相差较大。在体育消费方面,东部地区生源的大学生是中部地区生源大学生的1.5倍。因此,大学生有限的经济来源抑制了他们的消费意愿。

其次,功课压力和非体育活动挤占了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时间。由于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制定了学习计划,把时间安排好来学习提高就业技能的课程。比如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把40%的时间用在学习英语,还有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搞些社团活动,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体育消费。

再次,体育设施简陋,满足不了大学生的消费需要。大学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优良的体育基础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基础。然而,高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比如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体育场地的较简陋,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硬件设施的滞后及可供选择的体育消费项目太少等,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积极性。

四、解决大学生体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下述主要对策:

首先,积极宣传理性的体育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强健大学生的体魄,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审美情趣。因此,加强舆论宣传是十分必要。在进行宣传是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避免灌输式的宣传,注意进行启发式的教育,让学生在校园内随处都能感受到体育活到的益处。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加强体育宣传的力度,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专刊专栏等传播媒介进行的消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其次,完善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大学生体育消费提供保障。要满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需求,就必须重视对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和发展学校的体育资源,为学生的体育消费提供条件。对于那些体育设施比较落后的学校,可以采取重建或改造的方法,如果学校在建设的资金方面存在问题,也可以引进民进资本来建设体育场馆,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满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需要。当然,学校在进行场馆的建设过程中,他们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基本消费状况,不仅要满足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需要还应该满足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需求。开发不同层次的消费品的生产,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开发适合大学生消费的体育产品,培育学生体育产品消费的主动性。体育产品的创新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前提,只有给大学生体育产品消费市场提供适合的产品有可能激发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动性。否则,大学生体育产品的消费市场很难培育出来,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很难改变。在进行体育产品开发时,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的体育消费品的使用主题是大学生,在开发首要的是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因此,我们要结合对大学生消费特性科学调查研究,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和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新特点,开发出形式多样的体育产品以供他们来消费。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陈小蓉:《体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潘绍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鲍明晓:《体育产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篇9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96-03

导言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上,“90后”是一个主要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的年龄比较轻,群体比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上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首先,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他们没有走入社会,经济上尚未得到独立;其次,年轻人的自控力也相对差一些,他们的消费很多是受到外界或者周围人的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和研究“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过对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1份,其中有效问卷467份,有效率93.4%。其中男生209人,占总人数的45%;女生258人,占总人数的55%。按照家庭所在地分为城市、城镇和农村。其中,来自城市的学生有95人,占总人数的20%;来自城镇的学生有114人,占总人数的25%;来自农村的学生有258人,占总人数的55%。按照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和大三(考虑到大四学生出去实习的比较多,故此次调查没有涉及大四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共计191人,占总人数的41%;大二学生共计174人,占总人数的37%;大三学生共计102人,占总人数的22%。

二、“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

(一)合理性消费是主流,同时存在非理性消费

从整体上看,讲求实际、量力而行是大学生的主导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相对理性。有70%的大学生月平均消费额在600―1 200元之间,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的消费行为还是与其自身家庭的经济能力相适应的。月平均消费额在600元以下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1%,这部分同学可能会略显拮据,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仍有9%的学生出现超越自身家庭经济能力的攀比性消费现象,甚至出现奢侈性消费,导致浪费现象严重。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享受性消费偏高,轻视精神领域消费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基本性消费支出仍占较大比重,人际交往消费、恋爱消费支出过度。具体表现在享受性消费偏多,发展性消费偏少。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月平均花费中,除吃饭和生活必需品消费外,用于休闲娱乐、人际交往、通讯上网等方面的花费比重过高,远远高于购买学习资料和参加技能培训的支出。

(三)消费心理不成熟,盲目消费现象严重,缺少规划

由于“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普遍缺乏理财能力,消费观念还不成熟,在大学生中经常出现“月光族”和提前消费的现象,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2%的学生表示有记账的习惯,表示只记录较大开支或断断续续记账的同学占48%,而表示从不记账的学生比例则高达40%。可见,大多数受访学生在消费时缺少规划,经常储蓄和进行理财的仅占受访学生的极少数。消费心理的不健全,引发了盲目攀比消费和从众现象。

(四)消费个性化、时尚化、符号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消费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关注流行趋势,乐于体验新事物,希望在消费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个性化消费一方面给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促使生产者不断推陈出新,发明创造,以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出他们敢于冒险,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愿意走在时代前列。彰显个性、追求时尚、虚荣心强等因素促使“90 后”大学生在消费时呈现出个性化、时尚化、符号化的特点。

三、“90 后”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结构比例失衡,享受性消费偏高,轻视精神领域消费。(2)消费差距大,两极化明显。20%左右的学生每月消费支出除了吃饭已所剩不多,而有些学生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甚至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消费水平两极化明显。(3)理财意识和能力薄弱,“财商”缺乏,储蓄意识淡薄。(4)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不协调,攀比性、炫耀性消费愈演愈烈。(5)“人情消费”呈现大众化趋势,奢侈之风日盛,浪费现象严重。(6)缺乏自立自强意识,过于依赖父母。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90后”大学生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生活,全方位地接触社会,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负面影响,传统的消费观受到了巨大冲击,互相攀比、炫耀的消费心理普遍存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难以抵制物质的诱惑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2.学校因素

篇10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

一、消费现状

(一)消费来源

1.个人来源。一些大学生利用专业课学习之外的课余时间,打工做兼职,一方面积累了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另一方面获得收入,以增加自己的生活费用。

2.家庭来源。目前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家庭提供的生活经费仍然是其主要消费来源。

3.学校及国家来源。国家教育部门和各所高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帮助困难家庭,相继为学生提供了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教育贷款。

(二)消费结构

1.日常生活消费:虽然消费种类繁多,但消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须消费方面。

2.娱乐消费:伴随着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娱乐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时尚奢侈品消费:大学生追逐潮流,渴望通过拥有一些流行品来向同学标榜自己。

4.学习型消费:学习型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以及塑造自身品质方面的消费。如购买课外书籍杂志,参加各类等级培训、考试等。

5.情感消费:90后大学生的情感消费包括两方面:人际关系消费和恋爱消费。

(三)消费特点

1.日常生活消费占主要比例。无论一个学生每月的消费总额为多少,其中,衣食住行等日常必需消费一般占较大比例。

2.消费水平两极分化。家庭收入水平的两极分化导致大学生生活费供给以及消费水平的两极分化。

3.注重个人发展投资。为了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90后大学生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参加各种补习和培训课程,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综合素质。

4.消费观念比较开放。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较好,喜欢新奇,追求时尚,希望通过消费来向同学标榜自己,或者通过消费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享受(娱乐)型消费比重过大,学习型消费比重偏小。这种消费结构与大学生的身份不相匹配。

2.通讯上网费用不断增加,比重过大。90后大学生重视人际交往,据相关资料显示,虽然大学生现阶段的ARPU值并不高,但却代表了未来三到五年,甚至十年的消费主力。

3.消费缺乏规划。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是月光族,甚至有的超额消费,缺乏消费整体规划。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个人。首先,大学生是同辈群体,看到别人购买了好的物品,无论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大多数人都会相继购买;其次,90后大学生大多数生活条件优越,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为了使自己没有这种感觉,便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第三,当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不断注重个体自身的发展,注重个体的包装。

2.家庭。进入大学后,家长不能像以前一样在学生周围对他们进行照顾,所以就想用金钱来弥补。孩子在外有什么要求,不管合理与否,都会尽量满足,这样的溺爱便会导致不良消费习惯的形成。

3.学校。学校周边的酒吧、咖啡厅、游戏厅、购物广场和饭店一应俱全,促使了大学生的额外非日常消费品的购买。

4.社会。市场对90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市场调研,采取了进一步刺激大学生消费的措施,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强。

四、改善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初步措施

1.个人

大学生应该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方法:第一,学会制作预算以及记账;第二,消费要有原则,生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注意小开支;第四,学习一些理财知识。

2.家庭

家长应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金钱观念,教会学生如何消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

3.学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消费道德,制造正确的消费舆论;通过开展有关理财方面的选修课,系统的向学生介绍个人理财和消费道德的伦理知识;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起科学的消费意识,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4.社会

引导90后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正确科学的消费习惯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社会要为90后大学生消费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要对学校周边的不健康的低俗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优化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褚宝良.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J].中国经贸导刊,2010,(9).

[2]董婷婷.90后大学生消费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及思考[J].商业经济,2010.

[3]卢慧婷.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道德引导[J].商品与质量,2010,(5).

[4]曹宇.大学生过度消费现象分析及改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0.

[5]袁楚.大学生将成消费主力军——访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洪忠博士.调查,2010.

[6]黄文述,柯红霞.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因素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李木梓,霍如桃,罗然,伊欣林.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和研究[J].中国物价,2010,(4).

[8]许梦龙.大学生消费偏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教育,2010.

[9]李慧君.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10]孔祥明,王慧,张琳.当代大学生健康消费支出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11]李苒.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及建议[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13).

[12]王赵亮,迟淑云.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思考——基于大学生消费现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3).

[13]行岁锋.解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J].高教论坛,2010,(9).

[14]陈冰,浅析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