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养结合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数字、通信、网络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广电行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产生了新的诉求。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出一条富有竞争力、特色的播音主持类人才培养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相互渗透、相互整合,将信息产品通过多样化的平台展现给受众,扩大了横向受众面,深化了纵向媒体渠道。对于媒介产品来说,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电视、网络游戏、电影、网页等不同形式的媒介上,以现代技术为载体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交换;媒介企业融合更多的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多媒体信息产业的收购并购上;而市场的融合则是媒体、产业的重组与整合。
不同媒体从不同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更好地创建了公正的舆论环境。媒介融合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和改变,对播音主持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学科间的融合、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已经成为高校在教育教学必然发展的趋势。
2当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培养目标雷同
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目标大多集中在广播电视学、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基本基础和基本理论。技能目标体现为新闻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等复合型高级专业技能的掌握。知识与能力目标内涵不够深广,缺乏文化素养及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现今很多综合类高校、理工高校都开O了播音主持专业,但大多大同小异,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差异不明显。
2.2专业方向设置陈旧
大多数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以培养新闻播音主持人为主要目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该校2010级播音与主持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就业调研,从事电视台、电台专业播音工作的仅占42%。媒介融合下新兴媒体、网络和移动数字的涌现,也给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就业之路,但这些都没有体现在专业方向设置的调整上。
2.3知识结构体系单一
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需要对各种事件进行理解、发挥、选择和判断,然后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实际上这对专业人员的个人综合能力和知识面了有很高的要求。甚至有很多专业领域很强的媒体行业例如体育新闻、经济专栏、军事栏目都需要新闻播音主持人除了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学这样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对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上要体现多学科的交融。
3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立足市场需求,构建学科融合的平台
媒介融合下市场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从业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比如网络媒体对主持人的要求不仅是新闻播音,对新媒体专业技术也要熟悉。此外,对专业知识素养以及个人阅历也有较高的要求。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传统的“重语轻文”的现象依旧存在,广播电视语言是通过口头表达的媒介语言,它不仅需要适应电子媒介传播的需要,而且要符合广播电视基本规律。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各种各样的新型媒介形式也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高校在知识平台构建上,不仅要深化播音主持原有的专业知识还要构建学科融合的平台。
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跨院系、跨专业课程的选修。多学科的课程或专业能力能丰富播音主持工作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将课外必读书作为毕业实践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方式完成对经济学、军事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阅读,并在阅读完成后以撰写论文报告并成为考核依据。
3.2专业方向多类别、多层次,体现院校自身特色
移动数字媒体、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电视等新媒体行业蓬勃发展,对播音员与主持人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对新媒体的技术运用能力要求更高,对专业的划分也更(下转第59页)(上接第55页)明细,例如经济时事、文学鉴赏、法制平台等等。因此在专业方向设置中,就可以结合学院优势及地域特点,定制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的人才。中国某些区域还开设地方语种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节目,例如粤语、闽南语等,地方语种播音主持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特色方向。
播音主持专业以培养专业素养的播音员与主持人为主要方向,但由于就业市场和就业容量的局限性,很多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其他相关新闻类工作。专业方向的多类别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在“一专”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多能”,例如学生的编排、节目策划能力;变通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工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应变能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由专业人才迈向复合型人才。
3.3改革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人才
现阶段随着媒介融合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依据艺术类学科特点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摆脱了齐步走式的专业教学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出“四大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3.3.1学院活动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院每年举办不同的综合文艺及赛事活动,这些活动的编排策划及播音主持都是学生实训的平台,并且可以按照不同专业方向和学生喜好特点来进行实训分类。例如每年的学院运动会可进行赛事的解说,与事与播音专业(体育方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达到了教学实践的目的也为学生进入体育媒介大环境奠定实践基础。
3.3.2与各种媒介合作发展“联合式”教学模式
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多家电视台和新媒体企业建立学习基地、工作室,实行“前堂后台”的联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的优势弥补教学实践资源的短缺。
3.3.3分层指导、因材施教的小课教学模式
学生在第二学年需要进行不同的模块分流,针对不同专业分类进行项目解说的培养,采取小课教学的教学模式,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坚持专业培养规格,体现解说课针对性。
3.3.4“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学校依据目前广播电视台、网络电视台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专业岗位人才的具体需求,选拔相关专业方向学生前往专业岗位实习锻炼、上岗培训。单位派专门人员进行“传、帮、带”直至学生独立工作,实现学校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基金项目:媒介融合下艺术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索,2014JY08。
参考文献
[1] 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xx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民革中央参政议政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康养产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为此,民革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产业子领域专项政策,督促政策落实、落地。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指导地方结合实际进行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设立国家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引导,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鼓励自然环境优渥地区先行先试;以医疗资源为保障、以规范标准为基础,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融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新标准。
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在民革中央看来,医养结合就是最大的突破口。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健全健康保险体系,发展护理保险,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将养老机构所设医疗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有力推动建立医养结合体系。
人才是康养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民革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康养产业亟需的专业人才极为匮乏,直接制约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此,民革中央建议国家重视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康养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保障。
此外,民革中央还建议设立国家康养产业发展实验区,赋予实验区一些先行先试的相关政策,形成以区内优势产品和服务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为实现康养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二)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3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0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xx〕39号)等文件精神,调查了解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医养结合)情况,积极探索推进养老服务新模式,20xx年7月21日-23日,以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干部保健局局长兰青为组长的调研组深入无锡市社区、养老和医疗机构,走访考察了南山家园养老中心、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朗高护理院、滨湖区太湖街道养老院、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市康复医院和同仁康复医院,并召开医养结合工作座谈会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无锡市开展医养结合基本情况
无锡市是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分级医疗双向转诊试点重点联系城市。近年来,该市通过政府试点、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推进医养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xx年底,全市拥有养老机构150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092家,护理院11家,康复专科医疗机构7家,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28家,每千老人养老床位39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具体做法是: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无锡市将养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超前谋划,统筹推进。近五年,仅市、区、街道三级财政资金投入就超过20亿元。20xx年,制定《无锡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提出到20xx年市区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5%,江阴、宜兴等农村地区不低于55%,2020年护理型养老机构要大幅度提高,在社区形成融老年活动、照料、护理、老年健康的十分钟服务圈。20xx年,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更加突出养老机构医疗护理服务功能的建设。20xx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做好医养融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及工作要求。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无锡市养老机构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将养医融合、医疗服务、医保定点等养老服务中涉医服务的具体事项作了规定,形成了医养结合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优化服务内容。医养结合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无锡市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不断优化,逐步完善。20xx年,在市级层面上,选择滨湖区朗高养老院开展内设老年护理院及医保定点试点工作。20xx年,开放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门诊医保定点政策。20xx年,又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住院医保定点政策作了具体规定,对符合要求的,不设门槛、数量,一律纳入住院医保定点范围。这些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该市不断优化医养结合服务内容,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开设老年病科,提倡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规范开展老年常见慢性病诊治,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康复需求,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三是落实激励措施,加强政策引导。无锡市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符合住院定点的机构,优先纳入门诊定点医保范围。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接收护理型老人等实施专项补贴和运作补贴。其中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贴。对接收全护理、半护理老人,按实住老人床位数,分别给予每月180元、120元运行补贴。对收住进市失能老人托养中心的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失能老人,分别给予老人家庭每月每人1425元、1200元补贴。卫生计生部门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支持各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畅通设置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医养融合信息化建设。其他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医养结合工作,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健康养老,更好地促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
二、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
医养结合服务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着重提高疾病诊治护理、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服务方式。从医疗与养老服务关系看,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本质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目前全省各地医养结合类型和路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
一是医养整合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包括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和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一种是养老机构自办医疗机构,另一种由医疗机构依托自身医疗资源建设护理院。该种模式打破医养封闭分割,老年患者在疾病加重期或治疗期进入住院状态、在康复期和病情稳定期转为养老院休养状态,形成一体化服务。无锡朗高护理院将服务区域分为病理区、护理区和养老区3个功能区,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理疗等服务。
二是医养联盟模式,即由一个或多个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互利共赢。以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南山家园养老中心、滨湖区太湖街道养老院等为代表,这个三个养老机构都和医疗机构紧邻,他们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建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关系,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提供预约挂号、会诊等专业技术指导,并开辟转诊绿色通道,护理院提供病后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实行无缝对接。
三是医养协作模式,即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实现居家式生活照料服务与专业化的医护服务有机结合,筑起一所没有围墙的医养结合模式。我省各地还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为目标人群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
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各地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服务能力、医保结算、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亟待研究解决。一是在服务政策方面。康复养老不等同于医疗,入住者多是以慢性病和老年病为多,收费相对低廉,直接经济效益低,在政府投入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社会创办热情不高。而目前,多数养老机构所属的医务室医疗水平偏低,无法取得首诊资格,也无能力与医疗机构相对接。而诊疗水平高、信誉好的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缺乏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支持的动力。二是在医保政策方面。由于养老不属于诊疗项目,即治病的医保钱不能转为养老钱。因医保报销金额和住院时间的限制,造成康复期较长的老年患者不得不连续出院转院,或采取各种方式压床。无锡市具备医疗条件的28家养老机构中仅有8家实行了住院医保定点,即使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能够就医,也无法享受医保报销。三是在人才政策方面。老年人护理特别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目前一线护理人员和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十分短缺,难以为老人提供专业康复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养老护理员工作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就业吸引力有限,专业化护理人员不愿从事养老护理。此外,我们调研中也发现,不同部门对医养结合工作在认识上还不完全统一,存在不同程度的部门本位主义。
三、推进医养结合的思考和政策建议
推进医养结合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必然要求。国家已经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打造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发展服务业,推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的优先方向。省委省政府坚持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相结合,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着力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高度叠加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通过实施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等已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基本养老、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险已具备互联互通、统筹推进的条件,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医养结合工作还处于起步、爬坡阶段,推进医养结合,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
一是要明确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这是难点,也是重点,涉及到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和路径的选择,也牵涉到医保政策的确定。 医养结合机构主要针对需要中长期专业医疗服务的老年人,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与老年慢病和恶性疾病患者的重合部分,其服务特征是治疗时间长,医疗技术含量偏低,生活照料等劳务费用比重较大。服务的内容以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为重点。而普通老年慢病中的生活自理老人,可以通过医院门诊解决医疗康复问题。处于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老人,由于治疗时间短、技术含量高、药品和检查费用比重大等原因,应采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方式解决。对于健康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中的未患病人群,由于无治疗项目,养老仍应以生活照料为主,辅之以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建议率先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服务需求评估工作,确定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类型。
二是要确定医养结合的发展路径。针对不同的养老服务形式选择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的有机对接。要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强化政府统筹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发展设置规划,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支持政策,在科学界定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前提下,以整合和利用现有养老和医疗卫生资源为重点,以发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管理、家庭病床、老年病治疗方面的作用为基础,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协议委托等多种合作,合理引导养老机构、养老居住社区建设医疗机构,以及部分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康复院、护理院。稳步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医疗机构,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议推进养老和医疗机构结合集团化发展道路,一方面鼓励大型和综合型医疗机构依托现有的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建立医疗型护理院。
三是要优化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医养融合的文件精神,统筹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等多方资源,破解制度藩篱。要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指导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政和卫生计生部门在规划和审批环节的合作,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要理清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的责任界限,在规范医保资金监督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保结算方式,将养老护理费用适度纳入医保范围,切实解决部分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期患有慢性病老人经济负担较重的实际问题,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看得起病、养得起老。建议积极推广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长期护理保险与医保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担作用,设计开发适应医养结合需要的商业护理保险,健全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多种人身保险险种,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医养结合选择。各级政府应设立养老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金融部门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信贷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给予税费优惠政策。此外,要优先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等。
篇3
关键词:养老服眨恍调发展;改革创新;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7)01-0014-03
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创新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对于探索我国城市群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可复制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京津冀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任务重大而艰巨。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15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3.4%,人口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一;天津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230.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2.43%,人口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三;河北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 115.6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15.11%,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北京面临着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天津和河北面临经济增速下滑、人口红利下降、产能过剩和结构升级、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当前,京津冀三地政府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已出台相关举措,如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了《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重点规划了养老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事宜。但目前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京津冀三地的实际调研情况反映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还较为突出,如:养老需求和供给的错配缺配,养老市场不发育,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缓慢,医疗护理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人才匮乏;优惠政策落实难,盈利空间小,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积极性不高;三地养老保险制度、医养结合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养老资源互补和利益共享的协调机制尚未理顺和建立等。以医疗护理能力和养老服务人才调研为例,北京调研的几个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工作人员的数量一般在30人左右,而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数量一般都在10人以下,而具有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执业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更是平均不到5人,老人需要的初级护理员、康复医师等几乎为零,这些因素将影响养老服务的发展。
国际经验显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一是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养老服务形式多样化,三是养老服务行业专业化。笔者认为,要加强统筹规划,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创新模式,不断提高医养结合与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建立三地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长效机制。
一、坚持协同发展,加强制度创新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鼓励服务外包、健康养老等部分新兴服务业向北京之外有交通、环境、空间、劳动力等支撑条件的地区转移发展。因此,从三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推动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推动三地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协同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开展跨区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利用北京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探索试点科技与养老的结合,开发智能化养老产品等,建设养老服务业全产业链园区。加强京津双城合作,天津要主动承接养老、医疗机构转移,依托京津合作示范区平台,不断提高养老基础设施、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河北养老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承接北京医疗、养老、健康等相关产业转移,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引导在京医院开办分院、合作办医、专科协作以及异地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等,推动在京医疗资源向京外、京郊疏解。
加强养老制度创新。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促进制度体系渐进融合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落实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政策,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服务政策措施。推动异地养老和康复疗养,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模式。鼓励三地通过共建养老医疗机构、推动养老院和护理院的对接等方式,加强三地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二、推进体制改革,创新发展京津冀养老服务模式
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能力。“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核心问题,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医养结合”涉及到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多部门的管理,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机制。完善补贴扶持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尤其是医养结合养老的投入,落实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的要求,积极支持引导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大医养结合型机构建设补贴力度,根据现行财政体制,统一公办和其他所有制性质、以护理型床位为主的养老机构补助标准。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推动医养结合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建议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及部分节点城市选址,选择交通通达性好、生态背景优良的区域,在行政审批、部门监管、税费增收以及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建设有环境、有保障、有设施、有服务、有乐趣、有情怀的医疗养老结合的特色项目。
加大智慧养老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京津冀三地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建立三地养老信息中心共享平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通过电信、移动等企业建立养老服务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平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政府由过去直接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养老服务,转向购买服务、监督服务质量。根据社区老年人分布与密度,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纳入社区新建改造规划,合理制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空间布局规划,制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工作流程和服务操作规范等指导意见。
三、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篇4
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创建于2010年7月,是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的内附机构,附属学校及其前身多年来一直托养福利院转介而来的孤儿。
学校自2013年9月起对外招生,一年(1)班是第一个招收社会生源的班级,是第一个使用《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实施康复教育管理的班级,是第一个尝试运用“医教结合”理念开展康复训练的班级。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一年(1)班共有4名学生,入学平均年龄为11.5岁,一级智力障碍的学生有舍舍、日日,一级智力肢体障碍的学生有扬扬,二级智力障碍的学生有月月。学生一直由父母、祖父母等长辈或保姆照顾,舍舍、日日、扬扬入学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入学后,教师根据《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修订版)》中的《智力残疾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对参与了该康复训练项目的舍舍、日日两名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前测,前测结果如下:
三、主要探讨内容
1.新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现象
残疾程度和障碍类型。极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障碍类型也更为多样化。一年(1)班中,极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比率高达75%,另伴有自闭症、失语、肢体障碍等双重或多重障碍。
自理能力。学生长期有家人照料,依赖心理强烈,学习需求严重不足,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同等能力的托养残疾孤儿,如:部分学生存在手部健全但抓握能力薄弱的问题,个别学生被家长抱起来像婴儿般把尿。
行为问题。施教者的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变换,使学生行为问题反复性的现象更为突出,假期后容易出现退步现象。
2. 在《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的背景下实施“医教结合”的方法
学生在七大领域的能力发展均处于极其低下的水平,单纯开展功能性课程对极重度学生而言收效甚微。因此,需要引入“医教结合”的理念,在开展功能性课程的同时加强相应的康复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是康复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我校施行“医教结合”的理念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根据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评估阶段
包括入学登记、学习能力评估、综合分析三个环节,并需对应填写好《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登记表》、《智力残疾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学习能力评估结果综合分析报告》三份表格。
2.2教学内容确定阶段
包括个别化教学计划制定和开发教学主题两个环节,对应填写好《智力残疾康复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对于工作年限三年以内的教师,教学目标可作季度性调整。
教师和康复治疗师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康复治疗师则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康复训练目标,通过增强机体能力来提高功能性课程的效果,这一环节是把康复训练和功能性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践行“医教结合”理念的重要一步。主题化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对枯燥的训练项目也因此更具趣味性。
2.3评估总结阶段
把期末的评估结果与期初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填写《学生学习进度报告表》和《年度评估与总结》。
3.在《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的背景下建立“医教结合”的支持系统
3.1校本课程
课程的开发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教学目标要与评估内容相结合,避免教学和评估脱节;二是教学要注重体现功能性的作用。以一年(1)班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为例,该学期开发出“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环境”三个教学主题,分化出生活适应、生活语文、生活数学三个科目及若干教学目标。
3.2教学形式
智障学生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弱,课堂教学虽是教与学的重要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因此,一年(1)班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的模式,来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适应的良好衔接。
第一课堂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则运用了生态环境教育的理念,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对学生技能的运用加以训练指导。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相互相承的,二者在目标上一致,但在操作方法上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生活,但又不能是生活内容的简单重现。精心组织的课堂和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反之,若直接在真实场景中开展教学,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参与度低,学习效果差,练习的强度也往往受到限制。例如:当学生不会使用蹲厕解便时,教师不宜直接把学生带到卫生间里教,一是练习过程学生身体触碰到不洁地面,二是教学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应先在康复方面进行粗大运动训练,增强大腿肌肉的运动能力,再练习蹲等等。
其次,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的训练,训练过程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教师要以先培养自我服务的意识、再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为原则开展教学,切忌包办,例如:学生餐后不会擦嘴,那么教师就需要拿着学生的手,让学生自己拿着餐巾后,再手把手帮她擦。
3.3教学工具
教具从以往的图卡、多媒体课件,发展延伸到康复训练器材。班级里要配备一些简单的康复器材,如:羊角球、水晶按摩球等,让学生在休闲时使用,在玩乐中达到适度开展康复训练的效果。
3.4教师队伍
要建立“医教结合”的复合型、研究型人才队伍。在人才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其次要建立一支由学校医务人员、康复治疗师、教师组成的相互协作的专业团队,负责进行各类评估、康复训练与教学工作。在医教结合过程管理方面,要做好学生的康复、教育过程记录,创新评测方式,如运用影像、文字等多种形式来记录学生的康复过程,以保证学生康复和教育测评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四、教学效果
期末时教师对学生七大领域的学习能力进行再次评估,评估结果如下:
4.1 王鑫
4.2 李浩
上述数据显示,两名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后,七大领域的能力均有了提高,按照《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的相关指标,训练效果达到显效标准。
篇5
关键词:社区养老;供给与需求;养老资源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龄化进度加快,据我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总人口超过13.6亿,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4亿,占总人口的10.5%。而通过近十几年来研究发现,我国养老主要以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模式为主,且都存在一些问题。以社区养老为例,社区养老目前在逐步转向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服务,但仍然存在着社区资源与养老需求供不应求的现状,在社区人员管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二、社区养老,供给与需求相关理论概述
1.社区养老的概念。“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同时在为居家老人提供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在家里并能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还能得到社区有关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为老人提供的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2.供给与需求相关理论概述。供给,指把生活必需的物资用品,财产等给需要的人使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该学派主张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以及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就人类的需求层次提出可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三、杭州市社区养老供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杭州市老年人口情况。通过2016年浙江统计年鉴信息显示,目前杭州市共有老年人口1524267人,其中上城区有95234人,下城区有100906人,江干区有94379人,拱墅区有82200人,西湖区有116339人。随着杭州市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在十二五时期全市老年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以及失能化的“四化叠加”趋势,而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也随之不断地增加。预计到2020年,杭州市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将会达到180万人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杭州市总人口的24%以上,而80周岁及以上高龄人将会突破30万,与此同时还会在原来“四化叠加”的基础上加剧家庭小型化以及少子化趋势。
2.杭州市社区养老需求情况。以杭州某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访谈以及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得出:老年人对于社区服务主要以日常生活需求,家政需求以及医疗需求等方面以上门服务需求为主,其中对于家政需求里的清洁打扫需求高达35.8%,而对于送餐上门以及买菜购物的需求则分别达到了27.9%和29.9%,在医疗需求方面则主要以社区慢性病患者的需求为主,而这其中对上门测量血压的需求达36.8%,对于测量血糖的的需求则达到了36.3%。针对以上的结果表明,该社区的老年人口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十分可观,而且对于需求服务的要求较高。
3.杭州市社区养老供给情况。由于杭州市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政府以及社区各阶层面临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面对逐渐加快的老龄化进程,在“十三五”期间,杭州的重点养老服务业规划项目就有十四个,截止2020年底,杭州市计划打造200个面积较大,功能齐全且具有10张及以上日托床位和餐饮功能的综合型养老中心。而民办方面则要求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要达到70%以上,同时护理型的床位比例不得低于60%。杭州市政府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于2016年新建了641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改扩建50家400平方米以上,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杭州市社区医养结合的建设发展,已经搭建起相关的市级智慧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开通了杭州市内的智慧养老服务热线。同时杭州市人力社保局还积极支持与鼓励培训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并给予相应的补贴,支持民办专业人员培训机构、在杭高校护理类专业与职业学校对于该方面的招生,为全市提供养老服务就业岗位约8万个,以此来共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不断进步。
4.供需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鼓励学校和企业培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但老年人层面的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资源方面仍有较大的缺口,社区养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矛盾。
4.1现实存在的医疗需求与社会医养服务供给差异大。老年人本就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于看病难的情况更是不利于他们的养老。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医养结合的并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社区老年人的认可以及配合,专业人员提供的上门服务,而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人员是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才可以达到推行社区医养结合的目的,也才能真正的了解到老年人对于医疗方面的需求,同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专业的了解,从而进行记录在案,对症下药。
4.2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过少,且专业程度不高。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有耐心且细心并在专业护理康复等专业化方面专长的人员,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我国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在近年来由于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才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目前仍然需要加大对专业性人员的培养以达到社区养老的需求。
4.3社区老年活动单一,设备资源不齐全。对于社区老年人而言,精神层面的满足同物质层面的满足都很重要。有些老人因为外在原因长期见不到自己的子女后代,而有些老人因为丧偶的原因而选择独居。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内心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不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而社区设备不齐全更是严重影响到了老年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其活动的多样性。
4.4社区养老服务社会认可度不高,老人参与度低。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部分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对其认可程度不高,从而拒绝社区养老服务,导致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存在难度和阻碍。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还不够完善,不能全方面的满足老人的需求,导致老人参与程度不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对于社区养老服务供需问题提供的建议及策略
1.加强社区医养护建设,积极宣传健康养生知识。在社区里推行医养护的发展建设,让老人在生病时可以及时得到治疗,在平时也能得到定期的健康医养服务,政府需要大力构建智慧医疗的平台,加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社区信息服务系统,社区则应该经常性举办健康养生知识宣传的活动,让老人在了解自己健康方面问题的同时注重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还能保持心情的舒畅。
2.政府放宽政策推动政企结合,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政府对于社区养老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可以和企业签订相应的协议,使企业按条约办事。同时积极支持民间企业开办专业性培训机构并给予补贴,扩充社区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引进医护专业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合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可用资源。在社区内可以建设小剧院,每周定期在剧院播放老人喜闻乐见的节目视频,或是鼓励老年人能够积极参与节目表演,以实际行动来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3.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系统化规模化发展,构建杭州特色服务模式。杭州的各个城区以及县、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各个地区的老年人经济收入和经济承受能力也不相同,文化接受程度也不相同。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区的地域条件、发展情况及老年人口的需求缺口,同时预测该区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合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进行系统化规模化的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条件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4.定期开展家庭性活动,定期和老人进行良性访谈。社区开展家庭性活动,邀请社区老人的子女参加,有利于老人与子女后代之间培养感情,弥补因外在原因不能相处的遗憾,社区积极走访老人家庭,对每家每户老年的情况能详细了解并记录在案,针对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让老人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晚年幸福感与满足感。
参考文献:
[1]王花玲,陈雪萍,刘炳炳.杭州某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J].健康研究,2017,38(1):22-24.
[2]高丽静,高凯东.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状况调查及对策:以杭州市为样本[J].未来与发展,2015,(07):35-40.
篇6
〔关键词〕“中和”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治疗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音乐创造与欣赏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中国传统音乐崇尚的“中和”是一种讲究节制和适中、主张化冲突为统一的和谐美。在“中和”的原则下,中国传统音乐强调在“中”(“中正”)的制约下达到“和”(和谐)的状态, 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通过音乐抒感也讲究节制,“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发乎情,止乎礼义(《诗大序》)”。而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保持心性平和、凡事中正而有节制,才是养生之道,“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精神上清心寡欲、摒弃杂念,气血就能平和畅达,这与崇尚“中和”的我国传统音乐审美观不谋而合。千百年来,在“中和”的审美标准要求下,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大多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崇尚和谐、自然,在情感表达和体验方面大多符合中医养生学的要求。《史・乐书》中说道:“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这里明确指出音乐可以用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且调和人心,涉及到音乐对于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以及对于人品德培养的积极意义。清代医家吴师机直接指出:“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清,吴师机,《理瀹骈文》)从古至今,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在平衡人的身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的发源
在远古社会,巫师是氏族、部落中负责与鬼神相通的人。大量资料表明,原始歌舞和原始人类的巫术崇拜活动有关。在甲骨文中,舞与巫是同一个字,那是因为“这些巫师往往能歌善舞,在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原始舞蹈中起着组织者的作用。”[1]另一方面,据考证,中国古代在周之前, 巫、 医不分家,巫的职司之一即为医,巫师可以通过巫术驱灾辟邪为人治病。汉字“医”古为“t”,又写作“”。因此“巫医同源”的说法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在远古社会,巫师不止要知晓巫术,还要具备相当的医药知识和音乐技能。“巫师”不止是“巫师”,还是“乐师”和“医师”,“这就决定了‘巫医’治病的方式往往合祭享祷禳、歌呼舞乐、砭药洒涤、催眠暗示于一体。”[2]赖文教授在《匪与五音配五行五脏》一文中对古代文字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力证“贰薄“ ”“ ”三字同源,从中国文字的象形意义来看,“乐”、“药”的繁体字分别是“贰焙汀八”,“”在古代也有“贰钡男捶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中国古代音乐与治疗的关系。“医药同巫术,巫术饰以歌呼乐舞,这一医巫兼施的医事形态强化了先民对乐、药、疗三位一体的认识,以语言表示则成为音义相通的同源词;付诸实践则成为祝由医术;约定俗成并加以概括总结,就成了早期的乐疗理论。”[3]
二、中国传统音乐治疗途径
(一) 乐以养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是事物的空间结构之“中和”,它是指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构成一种能发挥最佳功能的和谐结构。就阴阳五行而言, 也有其空间布局:“木, 五行之始也 ,水 ,五行之终也, 土 ,五行之中也, 此其天次之序也 ……木居左 ,金居右 ,火居前 ,水居后,土居中央。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五行之义》) 董仲舒认为五行这种空间位置排列结构是“天次之序”,是“不偏不倚”的结构,这本来就是一种“中和”的结构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有“五音五行”的说法,由于五音分别对应五行,因此五音也是处于一种“中和”的结构之中。《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相生又相克,称“五行”。而宫、商、角、徵、羽则组成了“五音”。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与五音的对应关系为:“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根据这一理论,《黄帝内经》中认为五音可对相应的五脏起作用:“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因此五行音乐能起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当然,五行音乐养身并不是用某一个乐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个音来使得身体处于“和”的状态。五行、五音、五脏对应关系如下:
另外,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在聆听音乐时乐音、情感、脏气共鸣互动,从而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调节心情的作用。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实际上是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乐音的震动引起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适当的声波(如具有“中和”特征的中国传统音乐)使人体各系统的生理机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如脉搏起伏、心率快慢、呼吸节奏、胃肠蠕动,甚至肌肉的收缩舒张,都能得到良好的调节。同时音乐声波也是一种能量,可以激发人体潜在能量的发挥,使人体更加生气蓬勃。其次,音乐声波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具有良性影响。现代研究发现古琴音乐的旋律接近脑电波“α波”的波长,即波动频率在7Hz~2Hz(次/s),因此能诱导被称为“放松波”的“α波”出现,并可分泌β-内腓肽这种使人产生愉的化学物质。[4]
(二)乐以养性
1、以乐怡情。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最早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音乐对于人的性情乃至健康的影响。医和认为过度宣泄感情的音乐,使人失去平和本性,甚至产生疾病,而只有中正平和的音乐,才能节制人心,使人保持平和本性和远离疾病。“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记・乐化》)所以,听到《雅》、《颂》的乐歌,会使人心胸开阔;拿着盾、戚等舞具,学习俯、仰、屈、伸等舞蹈动作,会使人仪态变得庄重;按一定的行列和区域行动,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行列就会整齐了,进退也协调统一。所以,乐表现了天地间的协同一致,是中正谐和的纲纪,是人的性情必不可少的。《汉书》对于这一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崇尚轻微淡远、幽静恬淡的美,《老子》认为养生应该做到“致虚极,守静笃”,认为过分华丽悦耳的音乐,既不虚也不静,自然对健康无益,提出“五音令人耳聋”,只有“淡兮其无味”、“大音希声”的音乐,才能使人的精神情志得到全面的休息和调养。嵇康明确提出了音乐的养生功用,“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若以此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古代医学典籍都一致认为“中正平和”的音乐才有利于调节人的情志。
古琴音乐尤其追求以中正平和之音、清微淡远之境达到养神养心的目的,清代《五知斋琴谱》谓古琴“其声正,其气和,其形小,其义大,如得其旨趣,则能感物。志躁者,感之以静。志静者,感之以和,和平其心,忧乐不能入”,说的是古琴能调畅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欧阳修在《送杨序》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在文中欧阳修自述曾经患有“幽忧之疾”,多方求医无效。后来欧阳修向好友孙道滋学琴,只要抚弄琴弦,投入到琴声中去,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觉间抑郁症竟痊愈。欧阳修因此将此法推荐给好友杨,后者由于屡试不中,抑郁成疾。欧阳修特地送给他一张琴,称用药物治疗不如以琴曲来排遣忧思的效果好,并将自己用古琴治疗“幽忧之疾”经历及体会写入了《送杨序》。该案例被《寿亲养老新书》收录,成为古代音乐治疗的经典医案。《孔子家语》则这样描述古琴的修身养:“琴之所贵,贵在中声为节,不卑不亢……故能使体静而新鲜,体静则阳气不燥,如是则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生气得养。”因此弹奏古琴时要做到“神闲”、“意定”、“貌恭”、“心静”,方能达到心平气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欣赏或是演奏古琴都对人情志性疾病的调养十分有益。
2、以乐释怀。除了儒道两家宣扬的中庸淡和的怡情养生思想外,中国传统音乐还有娱乐人心、宣泄感情、调节情志的功能。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音乐使人“欢放而欲惬”,即音乐能给人带来美感和,一旦人内心的审美欲求得到满足,自然会更加健康和快乐。陶渊明一生将琴与诗、书作为人生伴侣,作为生活的情趣之所寄,“寄心清商,悠然自娱……曰琴曰书,顾盼有俦”,[5]并认为音乐有宣泄情绪和调节情志的功能,“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6]中医认为人的各种情志之间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针对情绪的过激变化,中医提出了“情志相胜”理论,《黄帝内经》中记载:“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当某种情绪过甚而致发病时,可以用另一种“相胜”的情志来“转移”、“制约”或“平衡”它,从而使过度的情绪得以调和。而音乐是实现这种情绪转移、制约和平衡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在古代著名医案中记载有用音乐宣泄情绪而治愈疾病的例子。如明代万全诊治一患儿,该患儿伤食、抽搐,用药之后昏睡,目闭不开,万全便叫小儿平时的小伙伴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取其小鼓小钹之物,在房中床前,唱舞以娱之。未半日,目开而平复也,凡十日而安。”[7]现代,根据“情志相胜”的原理,郭子光教授和张子游教授,在1986年出版的《中医康复学》中,针对具体病症,开出了“音乐处方”:古琴曲《幽兰》、《梅花三弄》等,具有清幽柔绵的意境,可以用来治疗紧张、焦躁所致的病症,或怡情悦志、胎教等,为“音乐安神法”;古琴曲《流水》、《阳关三叠》等,爽快鲜明,可以用来治疗精神忧郁所致的病症,为“音乐开郁法”;《小胡茄》等,曲调凄切悲凉,可以用来治疗愤怒暴躁所致的病症,为“音乐悲哀法”;又如《离骚》、《满江红》等,音乐激昂悲壮,用来治疗忧思郁结所致的病症,为“音乐激怒法”;再如《黄莺吟》、《百鸟朝凤》等,以轻松喜悦之曲,治疗悲哀郁怒所致的病症,为“音乐喜乐法”。[8]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在释放与中和人的负面情绪方面具有积极的研究前景。
(三)乐以养德。道德培养本不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但是中国古代医家和儒家都强调“仁、和、精、诚”的价值理念,表现在养生文化中就是重视伦理道德的修养,把修身养性看作延年益寿的基本法则。明代王文禄在《医先》中说:“养德、养生无二术”。孔子也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这里反映出“仁”和“寿”的联系,强调了仁德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则为“德以养生”的命题给出了具体的解释:“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本文才将道德培养也纳入到广义的音乐治疗范畴中来。
德能养生,那“乐”又何以养德呢?孔子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礼记・经解》)从中可以看出 “乐教”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宽广善良的品德。“乐”在中国古代作为文明形态与“礼”捆绑在一起,形成礼乐文化。“礼”与“乐”结合的契机在于二者都以“仁”的道德内涵为基础,在“天人合一”的背景下实现交错重合。《礼记・乐记》中提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以礼教中,以乐教和。”乐的主要功能是“使人和”,缓和“礼”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对立,使人心境和谐情绪安定,另外还可以疏导节制人欲、净化人的心灵,有利于社会安定。从“乐教”思想和礼乐文化来看,德育价值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永恒追求之一。朱熹也强调音乐应“养中和之德,而救其气质之偏”,进而“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始终以“促人中和”、 “养中和之德”为己任,大多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在音乐形式、内容和表现表达方式上都以“中和”为标准,具有显著的德育价值,。明末琴家徐上瀛在其《溪山琴况》中提出二十四况,开篇就明确指出“首重者,和也”,又曰“弦上之取音唯贵中和”。在中国古代,历代文人都将音乐修养(主要是古琴)作为必备的修养之一,古琴成为古代文人必备修养的“琴棋书画”之首。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就提出弹古琴是为了修炼自己的道德和仪节,而非声色之欲。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琴道》提出:“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以乐养德”,以“中和之乐”养“中和之德”的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
结语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类亚健康状态和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即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无虚弱”,这是一种全新的健康概念。以“中和”为美的中国传统音乐对于“养身”、 “养性”和 “养德”的关注不仅涉及音乐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还进一步引申到用音乐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音和―心和―人和―政和”的理想境界,这正符合上述了“生物-心理-社”的现代医学模式。因此,在当今社会,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掘和整理中华民族古老的乐疗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
[2][3]赖文.匪疗与五音配五行五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9-122.
[4]边江红.古琴音乐疗法概况及其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44-145
[5][6]孙钧锡.陶渊明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181,200
篇7
>> 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 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 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养老设施配置方式研究 城镇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昆明模式”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浅析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社区居家养老,值得推广的模式 成都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究 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医养结合的河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PPP模式运用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 鼓楼区民政局.南京市鼓楼区举行首届社区服务资源推介会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对接会[EB/OL].[2015-04-28]..
参考文献:
[1]早川和男.居住福利论――居住环境在社会福利和人类幸福中的意义[M]. 李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6.
[2]柏萍,牛国利.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城市观察,2013(4):33-44.
[3]李翔.社会嵌入理论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4):131-134.
[4]周春发,付予光.居家养老:住房与社区照顾的联结[J].城市问题,2008(1):68-72.
[5]丁建定. 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20-26.
[6]侯仕军.社会嵌入概念与结构的整合性解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2):86-94.
[7]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12):1-8.
[8]马凯,刘凤至.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38-41.
[9]郭竞成. 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 社会保障研究,2010(1):29-39.
[10]张奇林,赵青.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16-420,425.
[11]张俊浦.日本养老经验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 改革与战略,2014,30(8):136-140.
[12]史柏年.养老保险制度中经济支持与服务保障的一体化构建――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及其启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115-121.
[13]田原.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 当代经济,2010(5):40-41.
[14]尹银.日本的养老经验与对策[J]. 外国问题研究,2009(2):17-22.
[15]刘珊,王静.日本的介护福利士及其培训[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3):106-108.
[16]郝志梅,田炜,邢凤梅.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8):529-530,551.
[17]祁峰. 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院,2010:95.
[18]章莹.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3:30-34.
[19]矫海霞. 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社会工作,2012(1):24-26.
篇8
关键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建筑设计
一、基本概念
养老地产是指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背景下,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相关社会机构推出的适宜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人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并能够满足老年人社会活动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良好基础设施保障的老年住宅产品。这类老年住宅是指可以使老年人获得经济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基本内容的居住场所。
二、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1、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是 “养老+地产”的一种复合开发模式。其开发主体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老人从自理到不能自理各阶段身体状况下的特殊居住需求,在规划布局和建筑功能形式上进行创新。
2、与医疗、教育设施结合并存
(1)就近设置养老设施
目前国内一些养老机构希望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使养老设施或养老社区与医院就近设置、共同建设。这种“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养老项目,使老人感到居住在其中较有安全保障, 从而提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医院直接划分出部分闲置床位用于开办养老院,这样既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能够满足一些护理程度较重、普通养老机构无法收养的老人的养老居住需求。
(2)与教育设施结合
与大学等教育设施相结合的养老社区也是很受欢迎的。目前有很多“高知老人”在退休后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发挥余热,例如可以上一些书法、摄影类的兴趣培训班等。养老社区、老年公寓若能靠近大学设置,并让老人享受一部分教育资源,则会与他们的需求更加吻合,使居住其中的老年人老有所乐。这种模式能够成为养老项目吸引高知老年群体的亮点。
3、与旅游或商业地产结合
(1)在旅游风景区中开发养老居住产品
养老地产与旅游、休闲、养生产业相结合是较为合适的一种模式。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开发商尝试在开发旅游地产的同时,加入养老养生、康复保健、长寿文化等理念。这类养老项目一般会选在具有较好的风景资源或特色文化资源的地区。 此类项目的用地规模往往较大,各类居住产品、服务设施容易分散,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适度控制养老社区的组团规模,将养老居住产品相应地集中布置,并注意就近设置配套服务设施,避免出现交通路线过长、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4、与国际品牌接轨
(1)引入外资,建世界型连锁老年设施
目前一些国际养老机构或投资企业试图开拓中国市场,建设连锁型老年设施,以缓解其国内的养老压力。对于我国而言,能够借此机会引入外资,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带动消费。
(2)与国际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引进管理模式
最近的养老地产开发热潮促使很多开发商、投资者或政府人员都到国外参观考察,从中看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模式,并希望能够将其在国内推行和实现,例如引进国外老年运营管理团队,或与国外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等。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注意将其“本土化”。中国老人的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思维方式与国外老人有很大差别,直接照搬国外的模式可能难以顺利“落地”,需要适当转化,借鉴或参考先进经验后形成适合的模式。
三、养老地产设计
1、养老地产选址
养老地产一般选址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往往选择尽可能好的景观资源和干扰性较小的周边环境。不同的养老社区对环境的要求也不相同,如基础型养老社区。基础型养老地产的部分服务需要依托于城市来提供,因此选址上常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自然环境上,应尽可能位于具备江、河、湖、溪,植被等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同时,养老社区内部需要较高的绿化率,可以改善内部微气候,增加社区供氧量。外部的生态绿地环境为地块提供较好的景观背景,设计上还有利于将地块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充分地融合,形成生态友好型的居住社区。
2、建筑设计
在老年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多地考虑为老年人提供利于交往的公共空间,增进老年人相互之间的交流,减少孤独感和寂寞感。在设计专住型住宅时,可考虑将公共交往空间扩展到合设或邻近的其他设施之中,在混住型住宅中则考虑将共用部分作为公共交往空间。在建筑单体设计中,要遵从无障碍设计规范,方便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
3、园林景观设计
设计原则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安全舒适的基础上鼓励老年人走出来运动健身。老年人相比其他人群更加注重生活中周边环境和景观的营造,对绿色植物、花鸟鱼虫等增添生活趣味的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应考虑到设置若干运动健身区、花鸟鱼虫观赏区、种植采摘区等兼有健身和娱乐功能的区域。同时在小区的整体规划中,还应考虑有机地布置公园、广场、散步道等便利老年人交流、健身的室外公共空间。
4、室内装饰和配套
室内装修方面,应尽可能减少五金件的使用,全部采用纯天然的无任何异味及有毒物质的环保涂料,木地板应做防滑处理。应设有24小时热水并采用集中供暖,地暖入户更佳。电话通信、宽带网络、电梯、分户空调以及应急求救报警系统等设施应装配齐全。建筑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地面力求平坦,便于轮椅通过。地面和浴池底都应防滑,浴池、厕所、楼梯及走廊两侧应设扶手,改变方向和高度的地方应用明显色彩,提高房间照明度,并抑制眩光。厕所宜用推拉门,不用平开门,厨房内洗涤及灶台和卫生间洗面台下应凹进,以便老人可坐下将腿伸入操作。
小结
养老社区是当前老龄化浪潮下的新兴事物,在开发模式、经营管理和规划设计等方面都亟待探索。养老地产的开发并不因市场的缺乏而变得容易,开发者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在项目策划之初,就需要对养老地产的各环节进行整体把握,系统化思考,从而明晰自身适合的开发类型和可利用的资源。在进行养老居住产品的设计时,应充分挖掘我国老年客户群的特征,创造出适应中国国情的产品类型,弥补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的不足,构建更合理有效的开发模式,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养老地产项目,促进社会的和谐,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李雪韵.浅议养老地产发展现状及对策[J].上海房地,2010,(11)25.
篇9
目前,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社会,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1亿。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国内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养老地产是一项复杂的产业,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分析国内养老地产发展动态基础上,注重探讨了养老地产的服务模式与规划设计,以期为我国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
养老地产服务模式规划设计
养老地产是一种新兴地产形式,涵盖了房地产、保险、医疗、旅游等行业。这种地产与养老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具有“养老”和“地产”双重属性,体现了养老的社会主题和地产的商业主题。其依靠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适老房产,以寓居于乐的形式,来充分满足老年人居住和生活所需。
养老地产的产品类型主要有保险资金建设的升级版养老机构,如养老院,把养老地产视为商业地产项目长期经营;开发商建设的养老地产项目,以环境优美的商品房小区辅以针对老年人特点专门设计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其建筑设计、规划和装饰标准接近高端住宅产品,并融入了适老化设计,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娱乐、餐饮服务到日常起居呵护,都实现了品质地产与优质健管家服务的有机结合,不仅很好地适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等新特征,也有利于老年人真正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老龄化加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养老地产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强烈关注,并从理论与实践维度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讨论。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开始发展养老地产,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养老地产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并面临较大的市场、融资、政策等风险,契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住宅建设也尚缺少经验。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养老地产的服务模式与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一、国内养老地产发展状况动态
我国在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社会,现已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到本世纪中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5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产业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十提出要“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老龄产业”,加快养老产业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转型,促进养老服务尽快实现专业化、舒适化、知识化。然而,在实践中,完整的老年服务产业链条尚未完全形成,也没有制定单独的老龄产业政策,导致国内养老机构与服务能力,不能有效满足社会所需,养老地产市场的缺口比较大。目前,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国内养老地产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收费较低的公办养老机构;二是以社区敬老院为主的民营小型养老机构,这类机构享受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拥有专门的服务团队,不过多数都经营效益不佳;三是民办大型养老机构,这类养老机构多存在于一、二线城市,投资者包括地产开发商、保险等企业,配备有医疗、娱乐、生活等完善的设施,收费较高,一般采用会员制或销售形式回笼资金。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当前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经过试点后,现已在全国开始推广。它依托社区平台,通过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间居家养老服务,不过因刚刚起步,服务专业水平不高,社会知晓率也比较低。
国内养老地产盈利模式采用的是“长期持有”、“出售”和“出售与长期持有相结合”的方式。投资资金主要由开发商自筹完成,融资渠道主要有私募基金、保险资金、国有资本(政府财政投入和国企投入的资金)、房地产投资信托、信托融资和众筹融资等。政府也通过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养老地产开发建设进行一定的扶持。另外,也通过金融、政策等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但要推动养老地产健康、稳定地发展,还需要政府从更深层次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国内养老地产服务模式优化思考
养老地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立足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实际,在借鉴国外养老地产成功经验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考量产品区位、客户群体、盈利模式等,同时,将地产与相关配套设施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开发,以实现养老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公寓式居家养老地产服务模式
根据我国当前养老地产发展状况,建设综合型老年公寓、规划养老社区,成为房地产开发商比较青睐的一种方式。这类老年公寓将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结合起来,除建有适老性住宅外,还配套建设了社区公园、健身场地和康复医疗活动中心、娱乐中心等基础设施,基本覆盖了老年人的各种生活需求。同时,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享受到社工提供的服务,也更易被老年人和家属接受。公寓式居家养老地产服务模式在服务上注重创新,在投资上大都具有多元化特点。万科、保利等一些知名地产商,其麾下不少地产项目中,都相继增加了适老性设计,不仅使很多老年人享受到了健全、幸福的夕阳人生,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上海万科全龄社区是栖城与上海万科共同打造的项目,采用的是新都市主义风格,其中56%为涉老化产品,有适老化住宅、自理型老年公寓、介护型养老公寓及涉老配套设施等,分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上海万科标准化理想养老社区典范。
篇10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误入目前理论界就医改问题所形成的所谓“政府主导派”和“市场主导派”的分类。其实,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大系统,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内容。我市改革后的医卫事业在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卫生监督、健康教育方面的政府主导性质是非常明确的,也是不可动摇的。只不过在医疗服务领域实施的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改革。我们讲政府主导,绝不是政府全包,我们设计的“管办分开、医卫分离、医防分设”的改革思路,就是按照医疗卫生事业的规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应该由政府办好的公共卫生事业,提高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引导力、控制力、监管力;我们讲市场机制,不是全盘化之,更不是“卖光式”改革,政府甩包袱,而是采取鼓励各种所有制形式,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兴办医院和诊所,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创造条件。这个思路,我觉得不仅在*,而且在整个欠发达地区也有典型代表意义。因为在中国,真正算得上发达地区,通过政府财政来包办医卫事业还不多,绝大部分地区还属欠发达地区。以*为例,医改前的*年,全市可用财力6.8亿元,要负担财政供养人员11万人,其中教师近6万人,医卫人员近1万人,除省财政转移支付外,人均财力只有6200元,在分灶吃饭的体制下,吃饭很难保证,更谈不上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当时的情景大家记忆犹新,医卫人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都难以正常发放,医院正常的运行经费难以保证,更谈不上拿钱出来兴办新的医院,新添好的设备。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医院机制不活,维持开门,医卫人员积极性不高,外流严重。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全市医疗资源缺乏,千人拥有的医卫人员和床位数只有1.64人和1.04张,都是全省最低的,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1/2,最终是人民群众“缺医少药”。与其这样缩在墙角,还不如奋起一跃,靠改革创新走出一条新路。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民间资本、外来资本进入卫生事业领域,做政府想做而无力做的事情,这是我们考量问题的基本前提,也是外界所说*的医改是“逼出来的改革”的动因。社会办医的积极性很高,我们为什么要压制他们呢?现在*大地上医疗机构确实不少,遍布城乡大地,就在老百姓身边。这些医院不仅给老百姓看病带来了方便,而且通过竞争扩大了优质的医疗资源,提高了服务水平,降低了同比的医药费,客观上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改革,我市的医疗资产由5.98亿元增加到14.56亿元,卫技人员由过去的8519人增加到10295人,增长21%,病床数由过去的54*张增加到8509张,增长了57%,全社会办医的医疗收入也增加了,这也是很正常的,是由于群众健康意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提高,看病方便了,疑难病症也不用转向外地了,以前群众不愿意看或看不起、看不了的病,现在也能在当地看了,而且能够看好,这是*老百姓得到的最大实惠。
目前的社会舆论,一般都认为民营医院、股份制医院都是趋利性的,是为了赚钱而办医的。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趋利性不是万恶之源。“政府主导”要加强对他们监管。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优质医疗资源竞争性还不够。如果一个医院趋利性太强,一味只是为了赚钱,群众也会有比较、有识别的,他们看病就会有多种选择。少数不按政府指导的办医规则,不符合医院发展规律的医院就会倒闭关门,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因此,我们所说的“政府主导”主要是政府应该找准定位、扮好角色,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也就是要重点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加强市场监管,包括通过“以奖”等措施,继续鼓励不同所有制医院的发展。*要坚持这个改革方向不动摇,无论以后遇到多大的压力,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只要是有利于让我们的卫生事业发展,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加优质的、价廉的医疗服务,有利于让老百姓满意,我们就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永不退缩,把医疗卫生改革不断地推向前进。
二、创造宽松的改革环境,继续发展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
*的医改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的变化,给群众看病带来的好处是不争的事实。但从专家、记者明查暗访的问题看,有些方面我们的确不能漠视和忽略,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各界对我们整个改革的评价。量的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质的变化。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要加强监管;另一个是要加快发展,主要是加快优质医疗资源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解决我们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只有大发展,才能不困难。大发展,不是简单的量的扩张,无序的发展,而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张。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竞争不充分才存在量多质低的医疗机会,才会存在社会舆论的这些问题。现在全市有711家医疗机构,70%是小诊所、小医院。这些小诊所、小医院在方便群众看病上有很大作用,而且今后也不可替代。但他们在发展的初期毕竟还是因陋就简,水平不高,深化*的医改就是要不断提高门槛,促进其加大投入,整改到位达标。要认真落实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提高各类资金办医的准入门槛,强化对办医人员资质的审定,绝不容许在这些标准上打折扣、搞变通。对于现存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年审的办法,鼓励它们加大投入登台阶,达不到规定要求,该淘汰的坚决淘汰,不能因此而毁掉我们改革的成果,特别是医疗卫生问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各级政府不能有任何疏忽。
刚才大家,乡镇一级医疗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到城市的情况,乡镇一级有所弱化,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靠行政命令不行,回到政府全包的老路上也不行,还是要靠发展。就象工业企业的发展一样,当许多优质企业过度集中一个地区时,他们就要考虑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到有消费群体的地方布点办厂,搞“销地产”。过去我们就一直鼓励县级医院兼并或者联合乡镇医院。现在南京鼓楼医院、上海东方医院进入*,就是因为大城市医疗机构过于集中,必须要在大城市以外拓展新的天地,扩大它的辐射面。我们现在要继续鼓励县以上医院、外地医院向农村乡镇延伸,联合或兴办优质的乡镇医院。我们也正在制定一些坚决的措施鼓励这样发展,比如:各县区政府设立乡镇一级医院的“以奖”基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以上大医院到乡镇联合办医院,可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报销的百分点;省里支持的乡镇医院达标设备可以采取公有民租的办法全部到位;县以上医院医护人员评审副高以上职称必须到乡镇医院工作半年以上等等措施来加强乡镇一级医院。总之,*的医疗资源发展有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特别是在乡镇、村居、社区。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发展。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无论如何都不为过,绝不能认为老百姓收入水平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就应该享受低水平的医疗服务。
要创造宽松的医改环境,继续加快优质医疗资源的发展壮大。只要达到我市规定的且不断提升的门槛,符合规范严格的资质,就应该鼓励社会资金办医,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我们对外公开宣布,*改革的决心不动摇,方向不偏移,不管公办、民办,只要办优质的医疗机构,扩大优质的医疗资源,我们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大力的支持。
三、切实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确保更多的医改成果惠及百姓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始终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是坚定不移的。不论财政多么困难,财政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力度不减,我们制定的优惠政策不能废,全方位加大对各种所有制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这也是我们今后督查、整改的一个重点。归纳起来,政府主要是从七个方面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一是确保各级财政对医卫的支出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有所增加。在未改制以前对公办医院的投入,现在要继续列入各级财政的预算支出范围,只不过是用途有所改变,“养事不养人”涵盖全社会,这也是我们对各级政府工作检查的重点。二是认真用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金。改制置换的资金都必须完全地用于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准挪用、不准截留,这是硬杠子,而且,这个基金要随着财政好转继续增加。三是坚持用“以奖”的办法鼓励各种所有制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目前由于我们财力不足,“以奖”力度还不够,政府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只要是在*大地上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分所有制地列入政府帮扶范围。包括争取来的资金、设备,都应该一视同仁地用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去。四是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公共卫生事业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521工程”从市涵盖到村是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现了政府集中财力办好政府应该办的事,也是我们政府主导的一个主体部分,不能出现任何偏差和动摇。“521工程”该投的基本建设资金要逐步到位,日常的事业经费要确保到位。要认真地检查公共卫生投入特别是乡镇一级卫生院、农村卫生员的补助是否到位。绝不允许出现由于投入补助不到位,经费不足,而靠创收维持运行的老路上去,这是体现我们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五是要认真落实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为了加快各类所有制医院发展,市里先后制定出台了十多个文件,这些文件是全面、系统的,体现了政策的宽松,政府的让利让费体现了政府投入,我们要认真对照检查。六是要不折不扣地加大对城乡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资金的投入。这是政府投入比较大的开支,也是和过去有所区别的,是直接补到老百姓头上的。我市各级财政每年要直接投入3500万左右,加上省里的财政转移支付就有1.7亿。对城市低保户也要逐步增加对他们的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城区镇包括县里的中心镇,要逐步推行城镇居民的大病统筹保险,让更多的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七是切实落实各类医卫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不论所有制,只要是医护人员,我们都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根据需要有的可以实行职工养老保险,有的可以实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风险再大,政府也要兜底,不能犹豫,要坚定不移。
这七个方面的投入必须毫不动摇,每年都要有所增加,我们要进行重点检查,这是支撑我们*医疗改革能不能进行下去,能不能经受住外界评说的重要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不是放松政府的责任,不能让改革的参与者无所适从缺乏保障。我们采取这些措施,地方政府要掏更多的钱,加之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社会资金的投入,聚合成更大的力量,更优的资源,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上一篇:医养结合的看法
- 下一篇:简述区块链技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