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从众心理的原因

篇1

【关键词】中职生;从众心理;原因;控制

从众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受某个群体的影响,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通俗地讲,从众就是“随大流”“人云亦云”。中职生从众心理的主要表现有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择业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旷课从众。

一、中职生从众心理产生的需要

(一)与群体保持一致并实现共同的目标

人们总是会选择和其有共同爱好或者共同目标的人做朋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群体。在这个小群体中,大家会尽量和这个群体的成员保持一致,并且希望和他们一起实现共同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出现一些意见不同的时候,持有不同意见的那个人会放弃自己的意见来和群体保持一致。

(二)为取得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

中职生在进入一个群体时,总是希望能被群体里面的其他成员所喜欢,没有一个人愿意被群体中的成员讨厌。这样一来,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言行就会影响少数人的言行,因为大家都想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喜欢,不想与他人不一致而引起其他成员的讨厌。

(三)想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职生加入一个群体是因为自己需要朋友,加入群体之后也希望能和群体中的所有人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自己和群体必须在言行上保持一致,害怕自己的意见和别人不一样时,群体里面的其他成员会因此而孤立自己,怕自己失去朋友。

(四)不愿承受c众不同的压力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时,总是要承受很多压力,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要承受那些冷嘲热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受这样压力,所以中职生会选择“随大流”,不与众不同,就不会承受什么压力。

二、中职生从众的原因

当今的中职生之所以产生从众心理,是由个体内部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

(一)个体因素

1.缺乏自信

有些中职生从众是因为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的行为、观点或者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时是错误的,严重缺乏自信心,于是就会放弃本来的行为、观点和想法来追随别人。

2.依赖心理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从小被父母溺爱,什么事都依靠父母。等到离开父母时,这种依赖心理依然存在,他们只能将对父母的依赖转嫁在同学身上,盲目地从众。

3.害怕孤独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有强烈的被他人接纳、理解和尊重的需要,一旦集体中的大多数人产生某种行为,自己不敢也不愿“反潮流”,怕受到其他人的非议和排斥,乃至孤立,怕大家不理解或被别人抛弃,于是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放弃个人意见而附和集体或社会要求,以取得外界给予种种补偿,并把从众当成适应群体的良方。因此,为确保所采取行为的安全性,不被排斥惩罚,很多中职生在同宿舍或同班级的大多数人的意见面前通常会选择“随大流”。

4.攀比心理

攀比是青年人很容易产生的一种行为,攀比是由比较而产生的。有了攀比,中职生就很容易选择一个“参照物”来进行比较。一旦选中了“参照物”,中职生就很容易不顾一切地去模仿。

(二)社会因素

1.社会通信的发展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都还不成熟,中职生在行动上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往往具有兴奋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存在很大的好奇心。而社会通信的发展导致其出现从众行为。

2.学校的群居生活环境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生活。校园是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由于学生之间年龄相差不大,属于同辈群体,因而容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3.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父母的权威过于强大,很多学生只好顺从父母,不愿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唯唯诺诺的性格,此后变得什么都害怕,在群体里面也不敢发表与他人不一致的观点。这也是中职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因素。

三、从众心理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1.有利于群体集中全力达成共同目标

群体成员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会和群体保持一致。

2.有利于中职生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凝聚力

在群体中从众可以使大家同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这样一个互助过程可以使群体成员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且可以增强群体凝聚力。

3.有利于中职生良好作风、习惯的养成

中职生中的正面典型,可以带动身边一部分人,如果这群人都这么干,那就会使另一部分人产生从众心理,并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二)消极作用

1.抑制个性的发展

盲目地从众对于在群体中处于劣势的中职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职生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很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如经济贫困的学生如果把贫困看作自己的一种“缺陷”的话,那么他们会向经济阔绰的学生看齐。

2.阻碍创新意识的形成

盲目地从众会形成“一家之言”,容易形成死气沉沉的学术氛围,严重妨碍创新火花的产生。

3.社会不良现象的侵入

现在通信日益发达,社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通过各种渠道侵入校园,使校园文化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盲目地从众更使得中职生深受其害。

四、消极从众行为的有效调控

从众是不能被完全消除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职生的从众心理,来建立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让中职生在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并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对于消极的从众行为,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

对于缺乏自信的中职生,要控制其从众行为,首先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让中职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其体验成就感;也可以让他们做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事,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比较投入,获得成功的概率也会增大。家长与教师对于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予以肯定或表扬。

(二)培养中职生健全的人格

中职生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思想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注重中职生人格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中职生课程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帮助中职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会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科学管理。教师运用强化管理方法,抑恶扬善,将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发扬光大,使之成为集体的精神财富。

(四)在实际情景中减小群体压力

中职生从众有时候是迫于群体的压力,群体成员选择了和自己不一样的意见时,人数越多,压力越大,这样就更加容易影响自己的判断。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减小群体压力,群体中的意见可以不公开,大家各执己见。群体压力减小,就减小了中职生从众的可能性。

(五)积极帮助中职生规划中职生涯

中职生的目标不明确是产生从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辅导员应该尽可能地和学生建立起一定的友谊,以更好地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困惑和迷茫。学校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教学范围,帮助中职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认真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然后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慢慢地前进,最终达到目标。

(六)培养中职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应培养学生明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自X抵制不良行为,克服自身弱点,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群体的利益。

总之,从众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中职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从众心理,但是要分清是非标准,对于消极行为和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必须清楚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信念。教师应充分利用中职生的从众心理,将中职生的行为带到一个积极健康的轨道上,让中职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

一、大学生从众的常见行为

大学生的从众主要表现在学习、消费、恋爱、就业等方面。

(一)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从众

走进大学校门,对于刚进校的大学生来说,一切都变得不同,所有的感觉都很新鲜。他们会不同程度上的学习宿舍甚至班里的其他同学,他们不但保持自己固有的学习习惯,并且与其他的同学保持一致。而且在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以及作息也容易从众和趋同。如果自己不从众的话,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认为孤僻,与众不同,甚至不合群。大学校园中常常存在着一种现象,刚进校门时,大家的程度都差不多,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大多数同学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进步与退步。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证书考试以及培训、考取各类证书,所谓技多不压人。不管是宿舍,还是班级的同学无不努力的学习,为以后毕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大学生之间的这种心理趋同,正是从众心理的主要表现。

(二)大学生在消费方面的从众

现如今的众多消费群体众,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备受关注。大学生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所处的群体又十分特殊,所以他们的消费理念和心理都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不同。现在的大学生愿意追求时尚,容易攀比,消费出手阔绰,从众心理也十分明显。尽管家里不是富裕,但是他们为了不被其他同学看不起,不愿意让人说自己穷,他们更愿意在消费上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

(三)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从众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都不再似以往埋头苦学,他们放下考入大学的思想包袱,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征途。而且大学生又处在青春期,身体里的荷尔蒙使他们表现出和异流的强烈愿望。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大学里面的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有的宿舍几个人谈恋爱了,没有谈恋爱的人往往会觉得是自己哪方面不出众,感觉自己和同宿舍的舍友在这方面没有共同话题。甚至班上一大部分人谈恋爱了,没有谈恋爱的人就会感觉不合群,或者无法融入到群体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向大家看齐。

(四)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从众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化。大多数大学生都不愿意从事蓝领工作,更多的愿意进国家单位,觉得有保障,生活比较安逸。大学生学生在毕业的季节就会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或者是加入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大军中。甚至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择业的时候根本难以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从而表现出从众心理,

二、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一)舆论

大学生的三观还尚不成熟,又易受其他人的言论影响,过多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舆论是一种社会力量。俗话说“众志成城”,“众怒难犯”,在受挫或是自信心不够的情况下,他们就容易受别人的舆论影响。他们就会放弃自己的原有想法而去在意别人的舆论,行动上就会备受影响。希望自己与别人保持一致,尊重别人的意见,变得优柔寡断,思想易受影响,进而形成随大流的心理,进而走进从众的漩涡。

(二)群体压力

个体在认知,判断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众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然而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却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表现出一种不约而同,他们会在一些方面表现的特别突出。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对大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所以为了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大多数学生就会重视群体的压力,从而选择从众。

(三)言语暗示

大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总是以同宿舍、同班级的情况出现,关系好的几个经常在一起,聊人生,聊学习,谈古论今,遇到问题总会大家一起商量,一起解决,很大程度上就会受到别人的言语暗示,会使大学生很快做出决定,他们会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大家都是为了他好,甚至觉得就应该这样子做。有时候个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但是同他关系好的人又给他讲的头头是道的,也会促使他放弃自己的想法,接受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从众心理。

三、结束语

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重要原因,才能使高校工作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为大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如果将从众很好地引导大学生,将会使它更加的发挥出它的优势,从而使大学生的发展更加完善,使社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韩华.大学生从众心理,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9).

[2] 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3] 吴贵生.温义媛.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调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篇3

关键词:从众心理 积极因素 组织文化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表现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里消费从众、学习从众、择业从众、恋爱与性观念的从众例子屡见不鲜,因此长期以来,从众心理一直受到批判。事实上,从众除了具有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想、使人变得无主见、盲从等消极影响外,[1]它还有很多积极因素,如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社会规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个体借鉴他人的智慧经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等。所以,在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大学里,管理者应该把握大学生心理,巧妙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建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行为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一、从众心理在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学生在长期的组织实践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他学生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群体意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2]在建构高校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从众心里可以起到正向功能。

1、导向作用

从众心理对组织文化建构的影响从新生踏进大学校门便已开始。十八九岁的大学生开始背井离乡,去异地求学。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急于希望周边的同学和老师们从情感上接受自己,所以此时他们在举止行为时,会很依赖周围的人,尽量和其他人做的一样。高年级学生的行为举止是新生了解已有高校文化的第一批教材,所以,新生的从众心理对于学生组织文化建构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功能可能就是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为何得以传承的原因,也是和某大学生长聊后会从其言行举止判断其是北大还是清华的学生的原因。

2、凝聚作用

从众是个体对群体或组织的政策、法律、规章、条例和愿景的“从”,也是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尽量“随大流”的“从”。这种“从”恰好可以使大到一个学校,小到一个班级的成员建立共同的愿景,齐心协力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甚至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外活动效率。例如一个班级为了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大家都会团结一致,哪怕是集体荣誉感不强烈的同学,也会在群体压力或影响下出自己的一份力。正由于人之为人的从众心理,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可以在关键时刻凝成一股绳,而不至于成为一盘散沙。由于从众而引起的团结和向心力在新生集体中尤为容易建立,表现也很突出。如果新团体的成员能够建立积极向上的共同愿景,团体的整体素质和团结力会很高。

3、约束与规范作用

任何组织都有规章制度、纪律和行为准则。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机构,更是不例外。一个组织的规章制度和价值体系会熏陶身在其中的成员,使其向组织预期的目标接近。如果学校某个成员的行为诡异,与大家的不一样,不仅会受到学校基于规章制度的处罚,更多的是要受到周围人群的言语嘲讽和行为举止的蔑视。学生可能不在乎学校的隐性惩罚,但最怕在全校学生大会上作检讨,就是害怕当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而遭到群体舆论。正是由于担心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会产生心灵惩罚,每个人都尽量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合乎学校规范。另外,一个组织之所以规范,不只是因为制定出了几十条的行为规则,主要是因为学校依据规章制度,把没有从众的同学过滤出来,让大多数人群的力量去震慑这些个别同学,最后使其从众。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群体的相互约束力量才是强大的。学校和班级在大家的从众心理的相互制约下,才成为一个有纪律、有规矩的组织。

二、利用从众心理构建和谐的学生组织文化

俗话说,吃螃蟹看大家。每个人都有不自觉的从众心理,别人的某些动作或言语往往会对他人产生一些暗示,有的人就会不自觉地学,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普遍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陶冶者,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通过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规划大学生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的学生组织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积极营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氛围

事实证明,一个学校已有的学校文化氛围对每一年进入的新一届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建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很多刚进来的新生把信得过的老生和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在学习和校规校纪遵守方面向他们看齐,容易导致“从良则良,从莠则莠”,所以积极向上文化氛围的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科学管理,在新生入学之前,对大学的老生进行组织文化的灌输,让他们起模范的作用。对已出现的阻碍优秀文化建设的因素进行校正,使老生把学校的优良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鼓励和引导他们做新生的良好楷模。其次,积极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向激励功能,对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良好舆论、行为规范应加以鼓励和引导。对不好的从众现象通过“角色期待”、“兴趣诱变”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法予以制止,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再次,倡导民主和谐校园氛围,使新生在适应大学校园的新环境过程中有归属感,在情感上认同并依赖这个团体,增强团体凝聚力。

2、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因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社会舆论和集体气氛可以成为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外部因素,但从众行为的最终产生,还是大学生个体内部心理矛盾运动的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在工作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教育,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融入主流。[4]例如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入学思想教育,给精神文化的建设注入思想之源。另外,我们要关注学生群体思想动态,准确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同时,对部分学生的盲从要运用策略加以引导,使消极化为积极。

3、积极帮助大学生规划学习生涯

大学新生一入校,就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教育。大学生目标不明确,他们很容易产生负面从众心理。我们应重视学生第一时间的校园文化感触,通过表扬和宣传大批优秀学生、班干部、杰出创业青年和学校取得的成就,让大学生为自己选择该校而自豪和骄傲,并建立自己的大学生涯目标。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主动深入到学生中,细致开展教育工作,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人生规划的指导。在该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利用从众心理,先帮助一大批人规划大学生活,并通过开展大学规划交流活动,同学之间相互沟通,营造气氛,迫使个别人也规划自己的未来。

三、结语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表现更显性一些,常常引起非议,有时甚至忽略了从众心理在学生组织文化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它们是隐性的,我们不易察觉。所以,对于利用积极利用从众心理建构组织文化的研究很少。然而,学校之所以规范、集体凝聚力强,以及学生在生活和学业上有进取精神,都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有关。大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很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发挥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的正面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艳.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调节[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5)

[2]郑立.组织文化理论视角下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30)

篇4

幼儿园是个由幼儿为群体成员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群体。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其中,在健康领域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的和体育活动,配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通过前阶段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表现的观察,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在幼儿园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群体心理效应。长期的观察发现群体心理对幼儿有着以下几种影响:

一、群体心理对幼儿起一定的社会阻抑作用我平时注意到要与孩子多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班上的大部分孩子很乐意与我一对一进行交流。然而当我在体育活动导入时提出一些设想性的问题时,这部分孩子很少主动回答。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是不解,就找机会与一些孩子交谈,一些是因为自己的知识不够丰富,不会回答;还有些则说:“我怕我回答的不对,其他小朋友会笑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孩子们处于这个群体中间,许多人在一起进行同样的活动,群体的心理活动对个体的心理活动产生了阻抑作用。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现在不能正确的引导幼儿面对群体心理,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为了帮助幼儿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平时的交流中鼓励他们上课多发言多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适当的给予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在他们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时,我都及时的肯定他们的问题,再详细地进行解答,直到他们明白为止。在他们出现答非所问的时候,我并不会因此投以他们责怪的眼神,而是对他们进行提示:“你听明白老师提出的问题了吗?”之后会引导他们找出正确的答案。幼儿的心理健康与掌握正确的文化知识是一个两手并重的问题,不存在孰轻孰重,因此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篇5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体育运动

1.从众行为的定义

从众行为常被大家理解为“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等行为,准确地说,从众行为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原因是为了缓解或消除与群体大众间的矛盾和冲突,缓解压力,增强安全感。

从众行为因其具有一定盲从性,故产生的结果也为双重性。一方面其有助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有助于学习他人经验等;另一方面则会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和抑制个性的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努力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发挥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效应

(1)扩大高校体育组织的规模。心理学家认为,某种意见持有人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最重要的因素。事实证明,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行为。在一定程度下,从众率的高低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涨。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没有完全形成,“随大流”现象更易发生。

(2)合理树立“行为参照”。有时无助的处境、重要的抉择都会使从众心理越发严重。此外,相似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在年龄、性别方面与我们相似且有着相似想法和行为的人的影响,利用“相似性”原理,为广大学生树立“行为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某一群体中有着很高威望或者地位的人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多数人,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校内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利用从众心理去引导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运动。

(3)增强高校运动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团队凝聚力的强度。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越熟悉,越了解,团队凝聚力就会越强,从众心理倾向也就越强烈。因此,应当发挥一些大学生在集体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活动的中流砥柱,促使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不断增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不断增多。

3.减少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消极效应

(1)压力是从众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团队内部如果有人背离了其他成员的意图,必定会遭到他人的反对,甚至指责,最终被孤立。在健身意识不强,体育氛围淡漠的大氛围下,如若有人大力宣扬,鼓动大家都去参加体育运动的话,那必然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适得其反,不能很好地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要鼓励所有同学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因地制宜开展集体运动项目消除这种压力。

(2)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从众人群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阿希经过研究分析证明:“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率明显下降。”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学业压力大,而体育观念尚未形成,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参加意识都处于开始阶段,可能一时兴起去参加体育运动,但不可能长久地坚持进行体育运动,“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便成常态。因此,我们要利用从众心理通过不同途径去引导我们身边的人,不断加强体育意识,进而影响其他人,使形式上的“从众”内化为“习惯”行为。

(3)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众氛围一旦消失,则会很容易使众多从众人群不知所措,从而改变原有计划。社会上“一窝蜂”现象很多,但是现象过后便又回到从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改变。因此,良好积极体育氛围的形成才是最终目的,这不能仅仅通过几次集体活动就能起到效果,我们要不断进行长效的活动来巩固、带动、保持,促使形成“动力定型”,而不应该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使本来好的体育氛围因得不到巩固而逐渐丧失。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 社会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22-03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愈演愈烈,作弊的心理亦愈趋复杂。考试作弊虽发生在校园内部,但却深深打上了社会现实的烙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偏常态发展,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笔者在CNKI期刊网上以“主题”为检索项、“大学生考试作弊”为检索词,对1979~2011年的文章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16篇相关文章。但是,在结果中以“题名”为检索项、“社会心理”为检索词,仅搜索到3篇相关文章。可见,直接从社会心理的视角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并不多。因此,本文拟从社会心理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提出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变被动消极地惩罚治理为积极主动地疏导预防。

一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考试作弊古而有之。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试作弊也在“与时俱进”。作弊手段从偷偷摸摸的小纸小抄发展到计划周详的无线电传送;作弊范围从个别越轨辐射到集体越轨;作弊信息从遮遮掩掩演变到肆无忌惮,布告栏上、厕所墙边,各类考试的“考前考中答案”伴随考试的临近“如约而至”,更有大学生从事着所谓的“兼职”工作,为提供答案的机构与学生之间达成作弊合约;作弊动机复杂化,由过去的求及格到求高分、求公平等。而考场上,宽松的考风考纪亦让人唏嘘叹惋。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考生之间的挤眉弄眼、互塞纸条或索性比对手势交流答案等,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国外学者(Moffaft,M)指出:“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可见,考试作弊正抽离于道德底线的束缚,“自然而然”地内化为大学生技能的一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考试作弊自然而然、不羞不耻。根据马跃的调查,62.9%的大学生反对考试作弊,认为作弊行为是不诚实、自欺欺人的表现;50%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感到羞愧、内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31.7%的大学生在考试作弊后又会陷入后悔、矛盾之中。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持否定态度,并绝大多数在考试作弊后会产生内疚与矛盾的心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态度与其行为存在严重的一致性。

二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解析

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如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以及群体心理(如集体心理、民族心理等)。考试作弊虽然是发生在校园内部的现象,但是却深深打上了社会现实的烙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偏常态发展。根据曹汉斌等人对兰州市五所高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发现,65.3%的人认为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的心理会导致作弊;82.8%的人认为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作弊;75.7%的人认为“你抄我也抄”的从众心理会导致作弊;60.2%的人认为怕吃亏、求公平的心理会诱发作弊。笔者认为,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是引起大学生考试作弊急功近利心理的重要因素;而怕吃亏、求公平是诱发大学生考试作弊从众的主要心理。因此,笔者选取功利心理与从众心理这两大方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进行深入解析。

1.功利心理

篇7

艾略特·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对人在社会环境中可能的体验和行为,作了客观全面的描述。其中的大量论述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例子也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该书一共分为9章,其中第1章是导言,第9章是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书的主体部分是2-7章,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7个方面的的内容。

第2章《从众》,分析了“是否要对自己行为负责”、“自尊水平高低”等7种增强或减少从众行为可能性的因素;第3章《大众传播、宣传和说服》,从宣传来源、宣传方式、接受者等3个方面提供了一些增强宣传说服效果的具体技术;第4章《社会认知》,则主要研究人们是如何认识社会事务并做判断的,讨论了对比效应、决策框架等对我们认知的影响,并指出了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以及自我偏差等三种常见的认知偏差;第5章《自我辩护》,研究的是人们是怎么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的,中心观点是所有的自我辩护都是为了减少内心的失调,维持个人良好的自我形象。第6章《人类的攻击性》,研究的是人类的攻击行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本能的,也是受环境影响的,个人所处的环境、境况都会对人的攻击性有影响;第7章《偏见》,重点分析了产生偏见的几种原因,如经济政治竞争、从众等,并且提出了几种减少偏见的方法。第8章《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是本书中难得的究人类正面心理的章节,这章探讨了我们会喜欢什么人、我们为什么相爱,感情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全书以导言的观点为基础:人的很多行为是会受到当时所处环境影响决定的,而不仅仅说完全是内在的人格特点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人格、信念、价值观等都是在一定的自身条件下与社会相互作用而最终成形的。

因此全书章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展开的,分析种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怎样产生、受什么因素影响以及如何更好的处置应对,辅之大量实验的例子更好地进行说明。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观念和行为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研究,对于个人成长能产生很大的助力。这些研究产生的知识,增进了我们对人的观念和行为的了解,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自我、他人和社会之间地关系,让我们知道偏见、攻击、失调、从众等等行为是如何发生的,知道我们的心理机制和我们的认知在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知道我们自己、以及别人对很多事情的解读可能是有偏差的,从而让世界更真实地在我们眼中呈现。我们因而能掌握更好的处理社会关系的方法,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构筑起美好有序的生活。

篇8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1.影响青少年产生消费从众心理的因素

1.1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向开放性和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在迅速变化着,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也在不断地涌入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青少年的生活消费方式也直接受到了西方消费思潮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对西方的消费方式很崇拜,在购买商品时崇尚洋牌名牌,以购买外国商品为荣,认为追逐时尚就是吃麦当劳、过西方节日、看美国大片和听欧美流行音乐,盲目攀比成风。青少年接受了大量的西方观念,比如追求享受、“快餐文化”、交往开放等,也逐步的认同、支持、依赖西方文化观念,在消费行为上也逐渐有追求西方的时尚消费变为从众行为,成为青少年消费的趋势。

1.2家庭环境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多数都为独生子女,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却毫不吝啬为孩子花钱,对于子女的任何要求都会竭尽所能的去满足,他们认为给孩子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就能使子女独立安定生活、快乐学习,而这种做法在事实上却是错误的。青少年在人格上很容易因为这种无节制的满足而形成依赖性格,从而造成了青少年依附于同学,因攀比而造成盲目从众消费。正是家长的这种溺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的不合理消费行为,阻碍了青少年的人格成长,造成了很多青少年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和道德的缺失。同时有些家长自身的奢侈浪费消费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使青少年形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1.3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少年的消费道德教育和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上还存在很大的缺位和不足。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设置相关的教育内容,或者没有足够积极的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另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众教育逐渐取代了精英教育,使得部分青少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部分青少年没有主见,盲目的模仿他人,在消费行为上出现了从众心理。

1.4个体心理原因

青少年的所处的心理阶段还未真正的成熟,他们之间普遍存在自尊心和胜负欲,青少年都希望得到来自周围同辈群体的欣赏和认同,但是由于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为了让别人认可和确定自己的身份往往会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部分消费观不稳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那些存在盲目消费、高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等不合理消费现象的群体中会感到无形的群体压力,在消费心理和行为上就很容易从众。青少年群体成员之间在消费上会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一旦在青少年中出现不合理的消费,就会快速流行起来,这就是青少年消费的“趋同效应”。

2.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心理的对策

2.1提倡勤俭节约,对青少年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勤俭节约一直是传统美德,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一直在倡导和践行这一传统美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追求奢侈品牌、讲究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越来越多,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也对青少年的消费观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应该对青少年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倡青少年勤俭节约,对社会不良的攀比风气要坚决抵制,建设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引导青少年从点滴做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2.2对青少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思想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网络的应用,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各种校级思潮的冲击,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要让青少年明白自己的消费是否正常,是为了追赶时髦还是盲目的攀比,从而让青少年学会科学、和的消费。目前,青少年基本都具备了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要引导帮助青少年矫正攀比从众心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健康的消费意识,从而改善青少年不良的从众消费心理和行为。

2.3加强青少年的家庭消费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理财能力

篇9

   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统称为认知心理障碍。其从轻至重大体包括从众心理、应付心 理、厌倦心理、逆反心理、恐惧心理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应及 时加以排除。现逐一加以分析:?

   一、从众心理

?  学习上随大流,不前不 后;态度上不主动,不刻苦不努力。原因在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信念与理想,控制不住 玩欲。此种障碍虽轻,数量却大,如不加控制,会形成拉帮结伙一起玩的状况。为此,在每 学期伊始,与班里几个平时玩欲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主要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 ,来激发其进取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坚持奋斗,努力向上。而对全班学生利用 班会时间进行普遍教育,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应付心理

    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不动脑不发言;实验操作不愿动手,得推且推;课外作业不认真,得拖且 拖,甚至借抄别人作业。这是从众心理的进一步发展,大流随不上了,于是就应付。产生原 因与从众心理相同,缺乏目标和理想,主要通过与家长密切配合,想方设法激发其进取心, 使其努力向上。?

   三、厌倦心理

?  课堂上兴趣索然,或倦怠或走神或摆弄 东西,甚至小声说话。对课外作业总是拖拉,已成为心理负担,翻开作业本就心烦。原因是 学习态度不端正,同时对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不适应。应当加强个别教育,同时杜绝学 生的玩具或课外书籍的来源,实行大家共同监督的方法;在学习上个别指导,使其觉得学习 也不是太难,能自己主动去看书接受新知识,逐步变得能接受所有外来的新知识。?

   在课堂上为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成功的感觉。只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主动发展机会, 也就创造了转化的客观条件。?

   四、逆反心理

?  在家不听父母话,在校不 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时有逃课现象;对学校倡导的事往往对着干,甚至 不时搞点恶作剧或破坏公物。这一严重心理障碍的成因较复杂。主观上学习目的不明确,尚 未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性格上活泼爱动,甚至不失聪颖和机灵;主观能动性较强,自我表现 欲望强烈。客观上有社会阴暗面的影响,有应试教育各种弊端对其精神的压抑,或极强的自 尊心遭到伤害等等。为此,我主动与之谈心交朋友,尊重其人格,发现闪光点,给予信任和 激励,用其所长,启迪自爱自强,如我班董建强同学,爱好运动,不喜学习,而家长管教甚 严,最终导致矛盾尖锐。针对其特点,我先与其家长交谈,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特点;再与 董建强交谈,使其理解家长的苦心;最后父子和好如初。同时,改革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课 堂教学,大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为其特强的主观能 动性,多开辟适于表现的舞台。?

   五、恐惧心理

?  在家怕家长查作业、查 试卷;在校怕课堂提问,怕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怕考试,怕开家长会,甚至怕升学,经常担 着一份心。主观原因是性格孤僻、柔弱;极强的自尊因学习成绩差而转化为极深的自卑。客 观原因是曾遭受过严厉的批评,或遭受过家长的痛打,而在心理上未能承受所致。为此我和 家长相约,一齐转变态度,多与其进行和风细雨的谈心,而不谈学习,尤其不谈学习成绩, 使之心理初步放松;在班会上给学生讲明,回家后主动学习,完成作业;而家长会也不是给 学生“告状”,使其放心。再进一步启发引导,以提高其自信心,多与同学交流,共同探讨 学习方法等等。?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各种心理障碍,对班级的思想教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1、对优秀学生的教育

    优秀生尊师守纪,成绩优良,比较自觉,是 班级骨干积极分子。但他们也有缺点,对他们缺点不能姑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意他 们的发展趋向,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2、对后进生的教育

?  后进生不是 天生的,而是不良社会风气和不正常教育所造成的。班主任要热爱、尊重、关心、体贴他们 ,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耐心帮助他们,切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增强他们前进的信 心。?

篇10

关键词:船舶引航;侥幸心理;表现;成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U6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9-0062-03

船舶引航作业是一项较高风险的工作,它不仅要求引航员要有较高的引航技术、丰富的引航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在引航工作中绝大多数人都存在侥幸心理,侥幸心理作为一种负面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如违章作业、违规冒险引航以及上下船不穿救生衣等,经常走“捷径”和依靠偶然的因素,虽然也可能相安无事,但事故和险情在所难免。事故调查表明,80%以上事故原因都与侥幸心理有关。

1 侥幸心理及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侥幸心理是人的本能意识,是不正常的心理反映,是指行为人为了使自己的行为达到想要的结果或追求个人的目的过于自信而存在的投机的、放纵的、不负责的一种心理状态。侥幸心理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偶然性。渴望机遇突然降临,或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的因素上,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创造必然的条件。因而是一种投机心理、赌徒心理。二是习惯性。随着偶然因素的积累,人的心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安全意识会逐渐变得淡薄,问题不大、不碍事、可能、好像等不确定词汇充斥在思维中。当需要做出决定时,侥幸替代判断,判断依靠习惯。三是强化性。侥幸行为要么使自己的期望得到实现,要么使自己的不正当行为侥幸过关,一旦成功后,侥幸心理会进一步强化,同时,还会对他人产生示范、榜样作用,增强他人的侥幸心理。由此可见,侥幸心理是一种负面的心理,会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不利于引航安全。

2 引航中侥幸心理的行为表现

因侥幸心理引发的安全事故和险情数不胜数,侥幸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在不同的领域不同层次的人中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在引航中侥幸心理的行为表现大致分为:

2.1 性格型的侥幸心理

科学家通过对大量事故案例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的人出事故次数比其他人多得多。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一种称为事故倾向性(accident proneness)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事故与人的性格有关。某些人由于具有某些性格特征,因而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或者说这些人具有“事故倾向性”。这类人大多具有的性格特征为:自制力差、头脑容易冲动、情绪喜怒无常、处理问题轻率冒失、多变暴躁、遇事慌张不沉着、对工作缺乏耐心。性格型侥幸心理主要有逆反型侥幸和自负型侥幸。

(1)逆反型侥幸。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通常认为情绪对逆反型侥幸心理有较大的影响,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如船长的不配合,对拖轮、码头带揽人员到位不及时,对船舶引航计划安排的不满,疲劳的工作状态,复杂的通航环境等等。其危险行为有:不听劝阻,意气用事,甚至故意隐瞒险情,明知故犯等等。

(2)自负型侥幸。这种侥幸往往出现在一些过度自信的人身上,其性格特点是:主观上自以为是、盲目自信、脾气暴躁、感情冲动,对自我评价过高,争强好胜心强。这种侥幸心理在引航中的行为表现也非常普遍,如安全意识淡薄、独断专行、听不进意见,对船长的提醒和建议不予理睬,总是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不会出现问题。

2.2 冒险型侥幸心理

明知冒险引航会带来安全隐患,但为了某种利益,仍然冒着风险去干。虽然并不是每一次冒险都会出现事故,甚至很多次违规违章也都平安无事,从而导致安全意识松懈,风险评估降低。认为这次冒险引航也不会出现事故的侥幸心理。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1∶29∶300法则,意思为在每330次冒险经历中会有一次重伤或死亡以上的重大灾害,有29起轻伤事故,还有300起无伤亡或有惊无险的冒险。我国煤炭行业的统计结果为:死亡:重伤:轻伤:无伤=1:12:200:400。当危险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会本能的采取规避行动。然而,当某种冒险行为被行为者评定为较小的风险率时,侥幸心理随即产生。正是由于侥幸心理的存在,才导致了众多事故的发生。

2.3 从众型侥幸心理

从众是指个体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认识上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型侥幸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态,认为大家能这样做,我也能这样做。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盲目随大流而心存侥幸的行为。例如:在引航工作中,当能见度不良或在大风天气时,年轻引航员或刚晋级的引航员面对不利的气象条件,对自己能否保证安全心存怀疑,但看到其他人都在引航,迫于压力或碍于面子,自己也盲目的跟着干。侥幸的认为自己也不会出事,但在操纵过程中由于心理和思想上的变化,就会对自己的操纵方法产生怀疑,害怕出现安全事故。越是害怕出事,就越不能专注引航,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也验证了心理学上著名的“瓦伦达心态” 。引航工作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个引航员的技能和经验各不相同。不能看到别人那样干不出事,就侥幸的认为自己也可以那样做。自己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准确的评估自己的能力,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2.4 经验型侥幸心理

这种侥幸心理多发生在有一定引航经验的引航员身上,主要表现在引航时安全意识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而发生引航事故。它是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凭自己的经验可以掌控船舶的运动趋势,这种类型的船舶已引领过很多次,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危险,以后也不会发生的经验型判断就是侥幸型判断。凭借几次偶尔的侥幸成功所积累的“经验”去干,片面的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而忽视外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往往给下一次引航带来安全隐患。

3 引航中侥幸心理存在的原因

侥幸心理是发生引航事故的根源,大多事故原因都与此有关。平时一再强调保证安全,杜绝侥幸心理,不要麻痹大意,但在引航工作中往往很难克服这样的问题。

3.1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存有侥幸心理的人的显著特点,过度自信使人容易高估自我、低估风险以及盲目相信自我控制事件的能力,无根据地认为事情总是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如果一旦因为小概率事件没有出现事故,就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侥幸心理,从而延续自认为“正确可行”的做法。在引航工作中有些人自认为自己水平高,靠码头时速度快点没关系,航道航行也不注意船位的控制,认为吃水小船位偏一点没关系,能见度不良时违规冒险引航等一系列不安全行为在偶尔或多次引航中也都安全无事,就自信的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以后还会延续自己所认为的“正确方法”,长期下去,安全事故必然会发生。

3.2 思想麻痹

古人云:“明者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其意思是明智的人在发生事故之前就有了预见,有智慧的人在危险形成之前就避开了,灾祸大多藏在隐蔽不易发现的地方,突发事故总发生在人疏忽的时候。在引航作业中,思想麻痹是重大的安全隐患,特别在气象条件很好或引领小型船舶时,人的心理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自认为很简单轻松的引航任务,思想上很容易放松警惕。稍有疏忽,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就发生了。安全就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当你思想麻痹时它就会乘虚而入,给你致命一击。无数事实证明,安全事故的原因,多数是由人的侥幸心理和思想麻痹导致的。

3.3 利益驱使

乌鸦与蛇的故事警示我们:利益的背后隐藏着风险,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引航中某些人为了一条补贴多的大船明知能见度不达标还会冒险引航或想早点结束引航任务超速行驶、违章作业,为了节省几分钟时间不到安全水域提前下船,认为凭自己的“经验”偶尔为之问题不大。但是,墨菲定律指出任何事情都比表面看起来那样复杂,会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事情发生,那么它就更可能发生。这种不愿意接受在物质和精神上微小损失来避免将来可能发生更大损失的侥幸行为,结果很可能造成大的损失和事故,尤其当侥幸心理演变为行为习惯后。

3.4 疏于管理

管理存在漏洞,管理人员处于降低成本或完成生产任务考虑在规章制度执行上不够严格,在安全管理上时紧时松,对引航员反应的一些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不能及时解决或没能力解决,认为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不大,最典型的就是拖轮严重不足和渔船碍航问题。安全监管人员疏于纠正及引导,对侥幸心理引发的违章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或者明知个别人员在引航时存在违规、冒险行为碍于情面不予追究,认为也没有发生事故就算了。一次违章没有发生事故,若不加以制止和惩罚就会重复违章,变成一种习惯。习惯性违章的结果必然是导致事故的发生。

4 侥幸心理的预防措施

一个人的心理是一个人行为的指挥棒,要控制引航员的不安全行为就要从消除他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开始,从思想上认识到侥幸心理的危害。

4.1 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和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可操纵性强的安全体系和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违规冒险引航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让每位员工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威严。管理者及安全监管人员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当能见度差或风浪较大达不到引航规定标准时必须暂停引航,不能为了顾及生产而存有侥幸心理,切断侥幸心理滋生的外界环境。杜绝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法纪观念,要以“99加1等于0”的理念做好安全工作,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侥幸心理要不得,严防侥幸冒险行为的思想堤坝。

4.2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关注引航员心理状态

安全文化建设是杜绝侥幸冒险行为最基础最根本的措施,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员工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影响下,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良好的安全理念,主动摒弃侥幸心理,从心理上做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根本转变。侥幸心理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习惯,通过文化宣传,让引航员充分认识到侥幸心理的危害,引航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坦然的面对周围的人和事,避免过激的心理行为,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抢占侥幸冒险行为的心理空间。

4.3 提高道德修养,增强自我约束力

提高道德修养,用思想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加强道德修养,认清事物的本质,明白事情的利害关系,发挥道德对侥幸心理的抑制作用。引航工作多数是一个人上船,在没有外力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自己的言谈举止很大程度上要靠道德修养来约束。所以,克服侥幸心理,就要提高道德修养,增强自我约束力。一旦思想波动,心理发生变化就要立刻警惕,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规,后果是否可能会产生危害,把侥幸心理扼杀在萌芽状态。

4.4 保持高度戒备,在时间和空间上留有安全余地

安全来自戒备,事故出于麻痹。在引航工作中危险无处不在,意外情况随时会发生,稍有不慎,事故就发生了。应对危险和意外情况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采取措施。但从现实情况看,多数引航员心情浮躁,只想着尽快结束引航任务,急、敢、抢现象随处可见,没有留出足够的安全余地,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故发生。因此在引航中要保持高度戒备,做最坏打算,多想想万一,随时做好应对突况的心理准备,以平稳的心态从容的应对,使侥幸心理没有出现的任何机会。

5 结束语

侥幸心理是引航安全工作的大敌。引航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侥幸的结果必然是不幸。因此,在引航工作中要认清侥幸心理的危害,防范侥幸心理对决策的干扰和影响,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杜绝一切不安全行为,以极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保证船舶的引航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振海,陈传锋.心理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徐伯民,秦臻.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原因探讨――侥幸心里的剖析[J].中国航海,2011(4).

[3]周文斌,马学忠.安全管理中的侥幸心理:表现、成因与干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