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的积极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主义的积极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绩效评价;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评价结果
当前,我国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方面的改革发展迅猛,中央政府不仅出台了诸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规章制度,还在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开展实施了一系列绩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然而,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还需要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支撑,尤其是在项目经费支出方面,因其经费体量大、专业技术强、管控监督难,开展绩效评价具有一定难度。在开展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时,要结合项目经费特点,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绩效目标设计应讲求合理
绩效评价目标是指经费支出在规定的时间内计划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开展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依据。要想开展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首先应科学设定项目经费支出的绩效目标,使绩效目标的内容能清晰地反映出项目经费产出的效果性和效率性。
(一)指向明确
项目经费支出绩效目标应当由该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单位(部门)及其所属单位(部门)设定。同时,绩效目标要符合项目单位(部门)计划和职能,并与相应的支出范围和明细、产出和效果等要素紧密相关,防止出现无效或者错误的绩效目标,影响绩效评价的实施。例如,绩效目标要与项目中包含的任务数量一一对应;要与预算确定的经费数额相匹配;要与单位(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相适应等等。
(二)细化量化
项目经费支出仅仅有总体的绩效目标是不够的,还要从数量、质量、成本、时效几个方面设计细化的绩效目标,同时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系统考量,合理细化。在细化绩效目标时,应尽可能地采取定量的方式表述,无法定量表述的,应采取可衡量的定性方式表述。当然,在设置绩效指标时,并非所有的目标都必须量化。将项目经费支出的绩效目标全部量化固然可以,但强行量化只会让不便于定量表述的绩效目标失去意义,最终对评价工作产生误导。绩效目标设计的终极目的不是量化,而是为了开展绩效评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项目经费使用管理,
(三)合理可行
在设定绩效目标之前,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推导论证,以确保绩效目标符合客观实际,并能够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成。
二、绩效指标制定要科学规范
绩效评价指标是反映项目经费支出绩效状况的重要量化手段,是开展评价工作的信息载体。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是推行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力保证,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期绩效评价结果的优劣。因此,应在绩效计划目标的指导下,以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客观、公正为出发点,遵循以下原则制定绩效指标。
(一)相关性强
由于项目经费支出内容十分广泛,加之不同项目之间存在着内容差异大、项目的效益不确定性明显的情况,不可能制定出一套普适的评价指标,因此,在针对不同性质特点的项目时,应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绩效指标,强调绩效指标要与对应项目的绩效目标以及经费支出状况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与评价的事项密切相关,并确保所制定的绩效指标具有代表性。
(一)准确无误
项目经费支出成果方面的量化指标不宜获得,单纯依靠数量指标不能反映出项目经费支出绩效的真实情况。所以,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定性分析。在设置定量指标时,要选取可以被量化成比例数字或者百分比的指标,并确保标准值、权重和计算公式都准确无误。在设置定性指标时,主要采用专家组主观评价方法,尽量选取内容上明确清楚、便于理解的指标,例如绩效指标应区分明显的等级,不能模棱两可。此外,还应尽量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复,减少重复指标对绩效评价产生的影响。
(三)具有可比性
绩效评价不是封闭独立的过程,在对不同的项目制定经费支出绩效指标时,要善于总结规律,发现项目之间存在的性质、类型、规模等共性,在不同项目之间制定能够共用的绩效指标,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工作量,而且就横向而言,可以在同类单位(部门)之间比较绩效评价结果;就纵向而言,可以比较单位(部门)各时期的绩效评价结果,便于得出明确结论。
三、绩效评价的结果要有的放矢
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开展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一定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发挥出绩效评价结果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有效的激励问责机制
项目经费支出的主体是经费主管和使用部门,应依据评价结果,根据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以资金为杠杆进行激励,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单位(部门),可通过奖励、优先审批后续资金等手段开展正向激励;而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单位(部门),可通过降低后续拨付资金数额、暂缓或取消资金拨付等手段进行反向激励,同时,要追究经费审批人、经办人等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二)分析改善项目经费管理现状
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归根到底是对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单位(部门)经费管理成果的评价。对项目经费的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利用评价的结果衡量出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发现项目经费管理中好的做法及存在不足,将好的做法传承延续,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三)改进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本身
绩效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施绩效评价时,不仅要持续关注经费支出的情况,还应关注绩效评价体系本身是否存在缺陷,以便延续或改进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
篇2
关键词:消费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在西方后工业化时代产生与兴起的。消费主义认为,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而是把消费当成是炫耀个人身份、地位、财富的资本和工具,所以它提倡奢侈消费的模式。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那种将大规模的消费、高水平的生活视为经济体制的合法目的、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个人生活的根本追求为消费主义的主要表现;人们普遍去追求无限扩张的更高、更多的消费,这种消费的目的,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兴起并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浪潮迅速扩散到全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
1.经济根源
主要源自资本的内在逻辑。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特别是二战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西方国家产品出现供大于求、产品大量过剩的现象,要想扩大生产,源源不断地获得利润,只能鼓励民众多消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资本的掠夺性和私利性就表现为宣传人们可以任意占有和消耗财富的消费主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同,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正如一位美国环保主义理论家精辟指出的那样:“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逐渐富裕起来,这为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流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根源
政府不断鼓励消费。资本主义因为本身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为了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保证资本家的利益,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与消费主义相关的经济主张。其中,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加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多国相继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政策。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结构不合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比例过重、消费比例过低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拉动内需,优化经济结构,政府也连续出台了刺激消费的政策。
3.哲学根源
社会异化的结果。西方国家经过启蒙运动脱离了中世界宗教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肯定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肯定个人奋斗和对幸福生活追求的权利,而把自然看成是人类消费的对象和资源库,信奉“我用故它在”、“我消费,我快乐”等人生信条。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众多的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球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技术能够解决生产、消费中资源短缺等各种问题,这种错误观念使人类更加有恃无恐地消费。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产品只有被消费了,才能产生利润,且资本具有逐利性,因而不断地鼓励消费。这种思想在西方流行,导致社会出现消费决定生产的局面,这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普遍流行,公民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扭曲。这种异化和颠覆使西方公民变成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也对我国人民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大学生中尤为明显。
二、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
1.消费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影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全国人民共同奋进的精神保证,是引导国家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导航,也是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力武器。而消费主义思潮作为西方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以来,在各高校有迅速蔓延、不断扩散的态势,并快速得到一部分“80后”、“90后”大学生认同。这些学生将之作为人生准则,摒弃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追求超前消费、时尚消费等生活方式。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形成巨大的挑战。
2.消费主义思潮在高校的泛滥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大学生认识、解读社会发展的利器,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理想信念的基础。大学生只有了解,坚持以为指导,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消费主义思潮在高校的蔓延阻碍、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发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大学生价值判断的形成、合理行为尺度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道德准则,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理想信念的基础。而消费主义文化的出现给学校加强勤俭节约、自强奋斗的思想教育带来负面影响。高校大学生中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炫耀消费等现象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奉行“我消费、我快乐”的原则,追求时尚,强调“过时就扔”的一次性消费,与节约的美德相背离。这种奢靡的消费观也导致了一系列违法违规事情的发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消费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低下、诚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漠化。这跟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相背离。
3.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对大学生养成健全人格产生不利影响
大学教育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以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顽强独立等品质。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的蔓延,给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如贪图享受、不能吃苦,讲排场、爱慕虚荣等。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其健康心理的发展。一方面,经济水平较高或一般的学生,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重享受、轻勤俭,奢靡成风。另一方面,这些炫耀性消费行为会给其他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带来压力,并使之产生自卑感。比如大学里的贫困学生没有钱参加同学的聚会和各种高消费活动,就只能选择和同学主动疏远,这种现象叫作“自我排斥”。因此,各高校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从各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消费,遏制消费主义在学校蔓延。
三、抵御消费主义思潮,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勤俭节约是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维系中华民族数千年繁衍不息的精神纽带。特别是在诗词作品中,这类思想大量存在,很多都是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如:《悯农》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弟子规》的“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左传》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就是千千万万家庭向子女灌输节俭消费观的生动教材,我国传统上宣扬消费崇俭,反对铺张浪费和攀比消费。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些宝贵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格。
2.创新教育内容、方式
课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学校教书育人功能的主要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我国高校在课堂教书育人内容、方式等方面积累了很多优秀经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但是现在学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反感灌输式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改变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内容,变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其他社科类教师也要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如:高校可以开设关于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的选修课,形势与政策课应侧重消费对学生人格影响的讲解,哲学原理课上可以侧重讲解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消费主义思潮的产生、历史、内容、实质和危害,自觉抵御消费主义的侵蚀。
3.丰富高校文化建设
高校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关于勤俭节约的主题演讲比赛,关于艰苦奋斗的书画展,关于消费主义思潮的专题讲座,开展以“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等,创新活动形式,营造校园氛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勤俭节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所接受、认可、实践。
参考文献:
[1]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海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68.
[2]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终结[M].孙晓春,马树林,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4.
篇3
关键词 粉丝文化 中学生 影响
1粉丝文化
“粉丝”一词,广为人知,使用频繁,其前身是“追星族”,后由单词“fans”直译而得,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粉丝们在追星过程中获得自身满足感、自我独立感、群体归属感的同时悄然催生了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是一种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处于边缘性地位的非主流文化,具有亚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特征的复合文化形态。
2粉丝文化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2.1粉丝文化对中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2.1.1提高自我意识
中学生的粉丝理念是“追逐偶像,成就自我”。比如歌手许嵩的粉丝贴吧有关“现在的你就是未来的我”、“没有人像我一样和你做着同一个梦”等口号被转载90万次。中学生在追星过程中展示自我存在,寻求新的自我同一性,他们通过偶像来寻找自我、重建自我,逐渐提高自我意识。
2.1.2释放心理压力
中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的神经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面对这样的压力,他们需要寻找一种途径来排泄内心的压力。中学生抗压能力较低,所以许多中学生借助了追星来释放压力,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体验。粉丝文化以备受中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形式博取粉丝的笑颜,这些活动有夸张另类的动作、诙谐搞怪的表情、风趣幽默的语言、滑稽新颖的服饰……粉丝在欢声笑语中排解精神压力,在轻松愉快中摆脱心理烦恼。
2.2粉丝文化对中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2.2.1削弱个性自我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矛盾期,他们既希望与众不同,但又渴望融入群体;既想异乎寻常,又愿群体保持一致。在“追星”过程中,这种从众心理就更加显著。很多的“非粉丝”中学生,会在同学们的潜移默化下,渐渐也喜欢上大众明星,于是,为与偶像保持队行,服饰、语言、表情、思想等等趋于一致,盲目从众,迷失自我,个性消失。
2.2.2颠覆道德观念
粉丝文化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文化,通俗易懂,无需理性思考,它一味排斥和消解着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崇高道德和信念,把娱乐置于非道德、非理性之上;把文化享受与道德、理性相对立;把感官刺激混同于精神享受。这些都会使中学生产生道德判断混乱、价值取向混乱,甚至颠覆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3粉丝文化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3.1粉丝文化对中学生行为的积极影响
3.1.1学习优秀模范
近来从日本流行到港台地区的一种特殊模仿秀“角色扮演(cosplay)”很火,随之国内各种模仿秀如“王者归来”、“中国达人秀”等也在校园逐渐流行。这些模仿秀的参赛者们都有吸引中学生的优秀品质比如乐观、自信、坚韧、勇敢等。可见,粉丝文化为中学生从现实自我奔向理想自我提供了榜样示范。
3.1.2提高合作能力
粉丝们坚持“粉丝要彪悼,艺人才能常青”。中学生加入了 “粉丝”团体,因共同的偶像,无论高矮、胖瘦、臭美,便是一个团队,无论背景、身份、学识,便是一个集体。粉丝团根据粉丝的特点,分工合作,各施其职,各负其责,井然有序。李易峰的粉丝团结起来‘炒’了李易峰的经纪人和团队,为李易峰争取正当利益,维护李易峰的正面形象。看似疯狂的行为实则是团队合作的表现,是团结精神的彰显。
3.2粉丝文化对中学生行为的消极影响
3.2.1盲目消费行为
大部分的中学生“粉丝”,会以消费的方式来支持自己的偶像。他们买正版的CD,参加歌友会,看演唱会,或者不遗余力地购买自己喜爱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些“粉丝团”的成员,还会不遗余力地给偶像购买礼物,为偶像捐款,曾爆料某选秀明星的“粉丝”,因偶像无力偿还解约赔款,而集体捐款达一百多万元,这些捐款大部分来自小“粉丝”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可见粉丝文化给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了消极影响。
3.2.2极端崇拜行为
因追星造成的“阿娟事件”、“粉丝排队‘跳楼’事件”虽事过多时,但青少年追星极端行为却层出不穷。近年来,“亚洲天团”EXO影响力惊人,其粉丝用极端的语言表露炙热崇拜之情,如“EXO!除了你们,我谁都不爱!”这种过激的口号、偏激的思想会造成不少中学生非理性的行为,如以自残表忠心。不少“B宝”粉丝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崇洋,不惜“为了小贾斯汀割腕”。
4结语
粉丝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承担着的文化传播功能,在传播过程中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中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期,极易受各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尤其是粉丝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扮演着双重角色,给中学生心理和行为带来双面影响。充分认识和把握粉丝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和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有利于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粉丝文化,从而利用粉丝文化的积极影响,规避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顾客参与;动机;角色清晰;自我效能;自助服务技术(SSTs)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2-0021-07
A Study of Customer Participation and Its Antecedents
in Self-service Technologies
CEN Cheng-de, GAN Xiao-tian
(School of Busines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tudy of consumer behavior in self-service technologies(SSTs)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field of service marketing. This thesis make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and motivation theory as platform,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role clarity, motivation, self-efficacy on customer participation, taking online tourism reservation for example. The conclusions are listed as follows:(1)Customer participation has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information search, perceived effort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2)The factors of perceived enjoyment,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had positi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ustomer participation. Among these factors, the most significant one is perceived enjoyment. (3)Antecedents of customer participation have different impact on its dimensions.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marketers are given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 words:customer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role clarity; self-efficacy; self-service technologies(SSTs)
1 引言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方便地参与到对自身需求的满足过程中。因而,顾客参与已成为服务营销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服务企业着力发展的重要营销手段。
然而,尽管许多服务企业引进了自助式服务技术,顾客参与已经成为服务生产和传递过程中的一种倾向,但现实中顾客真正的参与比例或程度在很多时候仍低于企业的设想与期望,原因何在?面对新的服务方式,为什么有的人积极参与,有的人却不接受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有关顾客参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顾客参与的结果变量,而较少关注于参与的前导因素。
另外,以往有关顾客参与的文献,选取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医疗、美发业等传统的面对面接触的服务业,而很少有学者将其应用于自助服务技术环境。在互联网发展迅猛,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下的顾客参与的维度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
本文将以网上旅游预订为例,探讨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下的顾客参与问题,主要期望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明确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下顾客参与维度。
(2)构建并验证顾客参与的影响因素模型,揭示出各前置变量对顾客参与的影响机理。
(3)结合动机理论,探讨顾客参与网上旅游预订的心理因素是外部动机为主还是内部动机为主;是基于实用主义还是享乐主义。
2 文献综述
2.1 顾客参与
2.1.1 顾客参与的定义、维度和参与程度
关于顾客参与的定义和维度,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较多,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顾客参与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维度划分,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个体行为来界定顾客参与。如,Silpakit和Fisk[1]用顾客体力、精神及情感上的努力与投入来描述顾客参与行为;Ennew 和 Binks[2]提出的顾客参与维度,则包括信息分享、责任行为和人际互动。另一类是从结果角度来界定顾客参与。如,Claycomb 和Lengnick-Hall[3]指出顾客参与不仅是顾客在服务中的行为表现,更多的是顾客在服务中所担任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他提出顾客参与的三个维度为:出席、信息提供和共同制造。
本文参考Hsieh等人[4]的观点,将顾客参与定义为“顾客在服务生产和传递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源,包括精神、时间、情绪上的投入,以及与组织之间的信息分享和合作”。在维度划分上,参考Bettencourt[5]的研究,将顾客参与划分为信息搜寻、付出努力和信息分享三个维度。
2.1.2 顾客参与的影响因素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顾客参与的影响因素,归结起来,包括环境因素、服务类型、顾客的个体特质和心理因素等。
Rodi和 Kleine[6]从理论上提出,顾客的角色认知、动机(效率、效能、愉悦感和感知控制)和能力对顾客参与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动机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Lloyd[7]指出,感知的经济利益是决定顾客参与的一个主要因素,节省时间是顾客一项重要的经济利益诉求。总的来看,获得心理层面的满足是驱动顾客参与服务生产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利益的驱动,获得情绪或精神上的愉悦感,增加对服务过程和结果的控制等,此外顾客参与还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
2.1.3 小结
通过对有关顾客参与的前置变量、调节变量、中介和后果变量进行文献梳理,发现有关顾客参与的研究,主要是以其后果变量为着手点,一般沿着“顾客参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重购和推荐―服务绩效”这一思路探讨,但是比较缺乏对顾客参与的前置变量及其影响机制的探讨,尤其缺乏前置变量对顾客参与影响的分维度探讨,这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2.2 自助服务技术采纳的相关研究
Meuter等人[8]在2000年对自助服务技术(Self-service Technologies,SSTs)进行了定义,指出它是一种技术服务界面,能够让顾客自己生产服务,独立于员工的直接参与。
2.2.1 技术接受模型(TAM)
相对于自助服务技术而言,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研究在理论界已具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被认为最清晰、最稳健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当属Davis[9]在1989年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TAM模型认为个体接受外部刺激后,会对个体产生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而这两个变量是影响个体使用IT技术的主要决定因素。
TAM 模型诞生至今,在自助服务技术领域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使用和验证,如网上购物、电子银行和移动商务等。研究证明,只要对TAM 模型进行适当的扩充和修正就能很好地发现和解释顾客采纳新技术的过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适应性。
2.2.2 计划行为理论(TPB)
Ajzen[10]在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感知行为控制这一变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以期解释个体在无法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的态度、行为意向和行为。TPB理论认为:行为是行为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引起的,行为意向则由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决定。感知行为控制是计划行为理论中的重要变量,它不仅影响到行为意向,还与行为意向共同直接预测个体的行为完成。
2.2.3 小结
TAM模型已被较多地应用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研究,不少学者都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其他变量,如技术焦虑、感知风险、感知安全和可靠、感知愉悦、自我效能(能力)、人员接触等,但是这些研究还只是零散地出现在各文献之中,并且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3 模型构建与立论依据
3.1 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对顾客参与以及自助服务技术采纳相关文献回顾,本研究借鉴技术接受模型,并参考动机理论,引入感知愉悦和计划行为理论中的感知行为控制作为内部动机,提出了顾客参与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本研究将在网上旅游预订环境下验证该模型。
在模型中,顾客参与包括信息搜寻、付出努力和信息分享三个维度。
从顾客角度看,顾客参与受到角色清晰、动机和自我效能三方面的影响。动机包括“感知有用”、“ 感知易用”、“感知愉悦”和“感知行为控制”;其中前两个为外部动机,后两个为内部动机。
3.2 假设与立论依据
3.2.1 角色清晰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Larsson和David[11]的研究表明,顾客对其角色理解的不清晰会限制其参与到服务过程。Meuter等人[12]实证研究得出,角色清晰和外在动机是影响顾客试用的关键因素。可以认为,对于潜在的自助服务技术使用者来说,如果不理解在自助式服务中自己需要做什么,他就不想尝试自助服务;只有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理解,顾客才更有可能积极地参与网上预订等自助式服务。基于此,我们假设:
H1 角色清晰对顾客参与有积极影响。
3.2.2 感知有用与感知易用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感知有用与感知易用均来自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核心架构,他们是影响消费者接受信息技术的关键决定因素。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对顾客参与有显著直接影响(如Curran & Meuter[13],焦勇兵[14]等)。基于此,本文假设:
H2 感知有用对顾客参与有积极影响。
H3 感知易用对顾客参与有积极影响。
3.2.3 感知愉悦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Dabholkar[15]的实证研究表明,有些顾客可能因为心理上的回馈,如感知愉悦,而主动参与服务的生产和传递。根据Rodi和 Kleine[6]的观点,顾客参与的动机中,心理层面的原因――通过参与获得愉悦感或新鲜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认为,对网上旅行预订感知愉悦和好奇的顾客,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服务传递过程中;而觉得网上预订毫无意思的顾客,则很少会参与其中,即使参与了,投入也会很少。基于此,本文假设:
H4 感知愉悦对顾客参与有积极影响。
3.2.4 感知行为控制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在TPB理论中,Ajzen[10]引入了感知行为控制,并证实了其对个人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Bateson[16]的实证研究发现,选择自助式服务的顾客认为选择这样的服务方式可以拥有较多的控制感,而传统的服务方式则会使他们丧失一些控制感。基于此,我们假设:
H5 感知行为控制对顾客参与有积极影响。
3.2.5 自我效能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自我效能在高科技使用方面的角色非常突出。Compeau[17]利用社会认知理论进行了研究,证实顾客的自我效能感、对结果的预期对情感、焦虑和使用行为的影响。焦勇兵[14]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网上银行使用态度的所有影响因素中,自我效能的显著性最为突出。基于此,本文假设:
H6 自我效能对顾客参与有积极影响。
4 调研过程
4.1 量表构建
我们首先对文献中国外学者设计的有关概念计量尺度进行了深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项研究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初步的调查问卷。然后,进行初步试测,根据受测者的反馈意见,对问卷初稿中个别问题的含义清晰性以及措辞准确性等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本项研究的正式调查问卷。
量表采用里克特(Likert)7点计量尺度,对研究模型包含的9个变量(信息搜寻、付出努力、信息分享、角色清晰、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愉悦、感知行为控制和自我效能)进行测量,每个变量有2~5个测量项目。
4.2 调研对象和样本概况
本文选取基于互联网络的自助服务技术――网上旅游预订为研究对象,对有过网上旅游预订(包括机票、酒店和旅游线路预订)经历的顾客开展问卷调查。
2010年2月至3月以方便抽样的方式派发了电子版问卷和纸质版问卷。电子版问卷在常用的网络问卷网站――问卷星上,纸质问卷主要在旅行社、大型购物广场、学校等地派发。
最后,电子问卷共回收462份,其中有效问卷252份,回收有效率为54.55%;纸质问卷共发放550份,回收458份,回收率为92.08%,其中有效问卷204份,回收有效率44.54%。无效问卷多主要是因为有近一半的回答者还没有过网上旅游预订的经历,不属于调查对象范围。如果剔除没有过网上旅游预订经历的答卷者,则回收有效率为95%。
5 数据分析
5.1 数据可靠性分析
数据可靠性是指一组计量项目是否在衡量同一概念,学术界普遍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 检验计量尺度的可靠性。我们使用SPSS 16.0计算研究模型中9个变量的测量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结果表明, Cronbach α值都大于0.7,表明本次研究的数据具有较高可靠性。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顾客参与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我们使用SPSS 16.0软件,对本文计量顾客参与变量的11个测量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合理地将这11个测量项目归入三个因子中,且各测量项目的归属与原量表设计完全一致。因此,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顾客参与可以分为信息搜寻、付出努力和信息分享三个维度,顾客参与的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5.2.2 动机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本文计量动机变量的15个测量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可以合理地将这15个测量项目归入四个因子(感知易用、感知有用、感知愉悦和感知行为控制)中,且各测量项目的归属与原量表设计完全一致。动机的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5.3 顾客参与与各前置变量的回归分析
为了验证各前置变量对顾客参与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我们使用SPSS 16.0软件,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为
顾客参与=0.313×感知愉悦+0.205×
感知行为控制+0.190×
自我效能+0.143×感知易用
(各系数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 (下同))
从进入回归模型的自变量顺序来看,感知愉悦最先进入模型,然后依次为感知行为控制、自我效能和感知易用。回归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3、H4、H5和H6,但角色清晰和感知有用未能进入模型,H1和H2未得到支持。
5.4 顾客参与子维度与各前置变量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细化探讨各前置变量对顾客参与的影响机制,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分别以顾客参与的各个子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分别为
信息搜寻=0.252×感知有用+0.248×
自我效能+0.203×角色清晰+
0.171×感知愉悦+0.162×感知易用+
0.143×感知行为控制
付出努力=0.274×感知愉悦-0.232×感知易用
信息分享=0.282×感知行为控制+0.241×
感知愉悦+0.212×感知易用+
0.197×感知有用+0.184×
自我效能+0.162×角色清晰
6 对结果的讨论
6.1 顾客参与的维度划分
由于划分依据和研究行业的不同,在顾客参与的维度划分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同时,前人对顾客参与的研究大多是以传统服务环境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人将其应用于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中。
本项研究参考Bettencourt[5]对顾客参与维度的量表开发,并根据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下顾客参与所特有的特征――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对量表做了一些修改,最终利用11个测量项目来测量顾客参与。实证研究得出,在网上旅游预订环境下,顾客参与可以划分为信息搜寻、付出努力和信息分享三个维度。而且顾客参与的二阶因子分析结果也得出载荷系数高度显著,因此,本次研究结果是在新环境中对前人提出理论的实际验证。
6.2 顾客参与的动机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在顾客参与过程中,现有影响顾客参与水平的因素会通过动机内化使得消费者在参与过程中感知到更大的心理满足,从而提高其参与动机内化的水平,进而提升顾客参与的水平[18]。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大类。本文引入TAM模型中的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作为外部动机的考察指标,同时引入感知愉悦和TPB模型中的感知行为控制来解释内部动机。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感知易用、感知有用、感知愉悦和感知行为控制可以对动机做很好的测量。该结果与Davis和Bagozzi[19]、Moon 和Kim[20]以及Meuter 和 Bitner[12]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为动机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
同时,本项研究还表明,感知愉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顾客参与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认为通过网上旅行预订可以获得愉悦感和控制感的顾客,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服务传递过程中。内部动机对顾客的使用意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应用中。感知易用对顾客参与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稍低。
值得注意的是,各驱动因素对顾客参与三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根据Hirschman 和Holbrook[21]以及Holbrook[22]有关消费者价值的研究,可以将消费者分为享乐主义参与者和实用主义参与者:寻求实用主义价值的顾客参与表现为有作用性、功能性和目标导向性,为了获得功能价值或实用价值而发生某种行为;寻求享乐主义价值的顾客在现象上表现为会有情感的激发和反应,如:愉悦、享受、好奇等,这些情感的激发使消费者获得情感价值或享乐价值而发生消费行为。具体来说:
在信息搜寻方面,各种动机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感知有用的影响最为突出,即顾客主要是基于实用主义价值,为了实际的用途。虽然感知有用对顾客行为意向的影响在其他不少实证研究中都得到验证[13,18],但在本项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完全支持。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对顾客参与的总影响不显著,但它却是驱动顾客参与子维度――信息搜寻的最主要动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感知有用是顾客对人机接触服务最基本的需求,这一需求驱动其在服务正式开始前进行相关信息搜索,以利于顾客更多地了解服务,从而促进事中的享乐型参与。
在付出努力方面,顾客是以享乐主义价值为主,但同时又是感知愉悦与感知易用两个动机的一场博弈。其中,感知愉悦对付出努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感知易用却对付出努力有显著的反作用。这个发现本身是有意义的,这说明顾客参与的维度中并非所有的维度都与感知易用正相关。究其原因可能是付出努力这一维度的特性使然:当顾客觉得网上预订十分方便易用时,则他感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会减少;但另一方面,顾客为了追求网上预订的体验、新奇或者愉悦感,又愿意为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最后究竟是哪个因素对顾客付出努力有最显著的影响?这是值得理论界和电子商务企业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信息分享方面,感知行为控制的显著性最为突出。在服务过程中,顾客如果认为自己能够驾驭网站,而非被支配,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把问题反馈给企业并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帮助企业改进服务。
总的来看,在网上预订环境下,顾客参与的动机是以感知愉悦为主,出于享乐主义价值。
6.3 角色清晰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Rodi和Kleine[6]从理论上提出,从顾客个人角度看,顾客实际的参与程度是由顾客的角色设定、能力和意愿决定的。与顾客的角色设定相比较,顾客参与的能力和意愿对顾客参与程度的影响更大。本项研究通过实证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得出顾客参与主要是由顾客的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决定,角色清晰对顾客参与没有显著的总影响,但仍对顾客参与的部分维度产生显著影响。
具体来看,角色清晰对信息搜寻和信息分享有显著积极影响,并且对信息搜寻的影响更大。这说明,顾客在参与网上预订时,就已经担任了合作生产者这一角色,其对自己的角色理解越清晰,就越需要了解如何参与才能获得最佳的服务结果,因此就会事前搜寻更多的信息,并在事中或事后进行更多的信息分享。
6.4 自我效能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具有双重特征,他们拥有一般消费者的特性,如搜寻信息和评价选择,同时网上预订是消费者通过与计算机和网络交互完成的,还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技巧,所以又具有计算机和网络使用者的特性,这就要求消费者在应对网络环境或新事物的挑战时要有足够的自信。本项研究得出,自我效能对顾客参与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本项研究还发现在顾客参与子维度中,自我效能对信息搜寻的影响最大。顾客拥有的产品知识越丰富,自我效能感越强,在信息搜寻的过程中越相信自己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并能够提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搜寻,从而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信息搜寻的最大收益。这一结论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自我效能对顾客参与的影响机理。
7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7.1 理论贡献
第一,丰富了顾客参与理论。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将顾客参与视为单一变量进行研究,且主要集中在顾客参与的“结果”方面,而对驱动顾客参与的“前因”关注较少。而在探讨顾客参与的影响因素时,则更多的是以理论为主,比较缺乏实证研究的验证。本研究从顾客的个人角度出发,较全面、深入地考察了顾客的角色认知、动机和自我效能对顾客参与及其子维度的影响,为研究服务过程中影响顾客参与的因素做出了贡献。
第二,研究角度的创新。本研究将技术接受模型与动机理论结合起来,对原始的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一定的补充,将感知愉悦和计划行为理论中的感知行为控制引入模型(作为内部动机),从一个新的视角――外部动机(实用主义)和内部动机(享乐主义)来阐释顾客参与的心理机制。
第三,研究应用领域的扩展。以往关于顾客参与的研究多数以传统服务业为研究背景,专门针对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下的顾客参与问题的研究还非常少见。而且大多有关顾客参与前置因素的研究成果都是西方学者所贡献的。他们的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我国的服务业,特别是能否应用在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检验。本研究选择了基于互联网络的自助服务技术――网上预订作为研究对象,拓展了研究范围,为提高顾客参与这个概念的行业适用性和推广能力做出了贡献。
7.2 管理启示
本文提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研究结论为企业引导和管理顾客参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有助于企业明确影响顾客参与的关键因素,从而采取更加合适的营销手段,赢得顾客的信赖和认同,对于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将愉悦体验融入网站设计。研究发现,进行网上预订的顾客主要基于享乐主义价值,他们注重网上预订所带来的愉悦感和趣味性,新鲜有趣的在线体验无疑会吸引这类消费者的注意力。因而,网站应树立自己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要不断开发时尚流行产品,满足消费者求新的心理;应利用精美的商品图片,有创意的广告宣传吸引享乐族的参与;应建立一个方便顾客交流的网络虚拟社区,让大家能分享信息和心得,享受网上交流的快乐。
第二,让顾客轻松地驾驭网站。网络营销者首先应提供顾客控制的基础,例如商品的展示顺序,访问路线等,让顾客知道如何一步步展开操作,并能自己轻松地驾驭网站;其次,要完善预订流程和会员服务功能,使顾客可随时查看帐务、订单明细,让顾客轻松完成预订流程;再次,在提供服务时,给予顾客更多的尊重,认真地接受顾客的意见,并及时做出反馈,消除顾客的认知冲突,也会增加顾客的感知控制。
第三,提高顾客的网络自我效能感。在网络环境也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要让顾客觉得网上预订时面对的虽是机器但其服务却如面对工作人员一样,能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让顾客感到放心和信任;同时,要开发更加便于使用和用户友好的安全的网上预订服务界面,增强消费者的成功经验和信心;还可以通过激励和教育等营销沟通强化和提升顾客的效能感和主动性。
第四,满足顾客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的最基本需求。网站经营商可以从网上预订的流程着手,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和手续,使顾客预订过程更加简易和顺畅;同时网站要提供信息检索功能,让顾客迅速有效找到有用信息和目标商品,还要提供信息点评以及专家建议等项目,让顾客对产品信息一目了然,提高预订效率,使其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信息搜寻的最大收益。
第五,设计服务剧本,实行差异化营销。在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中,顾客担任着生产资源这一特殊角色。由于顾客参与的角色会随网上预订项目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因此,企业可以为不同的顾客群准备有差异的服务剧本,并在广告讯息中清楚地说明顾客的角色和责任,再结合教育和培训使顾客能在事前检视其角色和了解在服务过程中所需要做的事情,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最终实现所预期的顾客参与结果。
参 考 文 献:
[1]Silpakit P, Fisk R P. Services marketing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J].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85, 5(6): 117-121.
[2]Ennew C T, Binks M R. Impact of participative service relationships on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reten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9, 46(2): 121-132.
[3]Claycomb C, Lengnick-Hall C A. The customer as a productive resource: a pilot study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ies, 2001, 18(1): 46-68.
[4]Hsieh A T, Yen C H, Chin K C. Participative customers as partial employees and service provider workloa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2004, 15(2): 187-199.
[5]Bettencourt L A. Customer voluntary performance: customers as partners in service delivery[J]. Journal of Retailing, 1977, 73(3): 383-406.
[6]Rodi A R, Kleine S S.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n services production and delivery[A]. In Swart T A, Iacobucci D, eds. Handbook of Services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C].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0. 111-125.
[7]Lloyd A E. The role of culture on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n services[D].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3. 23-25.
[8]Meuter M L, Ostrom A L, Roundtree R I. Self-service technologies: understand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technology-based service encounter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 50-64.
[9]Davis F 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 1989, 13(3): 319-339.
[10]Ajze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ess, 1991, 2(3): 179-211.
[11]Larsson R, David E B. Organization and customer: managing design and coordination of servi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2): 213-233.
[12]Meuter M L, Bitner M J, Ostrom A L, et al.. Choosing among alternative service delivery modes: an investigation of customer trial of self-service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 69: 61-83.
[13]Curran J M, Meuter M L. Encouraging existing customers to switch to self-service technologies: put a little fun in their liv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 15(4): 283-298.
[14]焦勇兵.顾客使用网上银行的前置因素研究――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的观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6):94-100.
[15]Dabholkar P A. Consumer evaluations of new technology-based self-service options: an investigation of alternative models of service qua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996, 13(1): 29-51.
[16]Bateson J E G. Self-service consumer: an exploratory study[J]. Journal of Retailing, 1985, 61(3): 49-76.
[17]Compeau D, Higgins C A, Huff S.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individual reactions to computing technology: a longitudinal study[J]. MIS Quarterly, 1999, 23(2): 145-158.
[18]Davis F D, Bagozzi R P, Warshaw P 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8): 982-1003.
[19]Davis F D, Bagozzi P R.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22(5): 1111-1132.
[20]Moon J W, Kim Y G. 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J].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2001, 38(4): 217-230.
篇5
[关键词]移动政务 公众采纳 影响因素 TAM IDT
[分类号]G35 C936.1
1引言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移动网络享受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据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5.5%。日趋扩大的移动用户群体形成了公众对移动政务的服务需求。从目前我国移动政务发展情况来看,网络平台和基础设施已具雏形,但公众采纳和接受程度很低。据调查结果显示,访问政府网站的网民中曾在网上办理业务的仅占2.5%。需求与供给不能良好对接的现状将极大制约我国移动政务发展进程。因此,对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合理提高公众采纳,真正实现服务优化。本文提出了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移动政务建设提供借鉴。
2文献综述
在用户采纳行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分别是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Rogers发现的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sdiffusion theory,IDT)。
2.1技术接受模型(TAM)
TAM旨在解释和预测信息系统用户接受行为意向,试图发现人们接受或拒绝信息系统的原因。在TAM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被认为是影响用户态度最主要的两个变量。部分学者利用TAM模型对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进行研究。Pagani(2004)对意大利1000名3G用户接受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价格和连接速度是用户接受移动商务的关键。June Lu等(2008)对中国无线移动数据服务用户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移动信任对接受意向有显著影响。
2.2创新扩散理论(IDT)
在信息技术领域,IDT有助于识别促进或阻碍信息技术采纳与实施的因素。Rogers认为预测个体对特定创新的采纳时,创新技术特征是最重要的。创新技术特征主要包括: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
在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中,IDT得到了广泛运用。Wu Jen-Her和Wang Shu-Shing等(2005)将TAM和IDT整合,加入感知风险和成本构建模型,调查移动商务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Mallat等(2006)从IDT中提取兼容性、移动性,从TAM中提取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构建模型,研究消费者移动售票服务使用行为。
2.3
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影响因素
到目前为止,只有Tarek EL-Kiki(2007)和代蕾、徐艺博(2011)用定性方式描述过移动政务使用及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移动商务和电子政务领域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何德华、鲁耀斌(2008)从个人、组织、技术、任务、环境5个方面分析了移动商务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蒋晓(2010)将公民采纳电子政务的影响因素分为环境、技术、个人、质量4个特征。本文基于移动政务与电子政务、移动商务的相通性及其自身特点,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移动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面,如表1所示:
本文以公众个体的主观感知为研究视角,探寻公众采纳移动政务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技术、任务、个人、环境层面。
3研究模型与假设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移动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
3.1技术层面因素
Taylor和Todd(1995)认为IDT中的复杂性和相对优势分别对应TAM中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移动政务环境下,感知有用性与相对优势具有一致性,且本文测量个体对创新本身的态度,不是使用创新的态度,故略去感知有用性。Wu Jen-Her和WangShu-Ching(2005)发现相容性是用户使用在线服务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公众希望获得与原有的价值观、经验和个体需求相契合的服务。所以本文认为感知易用性、相对优势和相容性是更为稳定的变量。在技术层面提出假设:
H1:感知易用性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H2:相对优势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H3:相容性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3.2任务层面因素
有研究表明,经济动机和结果是信息系统采纳的焦点。移动政务成本主要包括移动终端费、通讯费、信息附加费以及学习使用付出的时间和精力。Hung(2003)将感知成本引入WAP服务接受模型,提高模型的解释力。本文同意Hung的观点,认为有必要将感知成本引入模型。在任务层面提出假设:
H4:感知成本将消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3.3个人层面因素
移动政务的自我效能是指基于过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移动政务使用过程中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自我判断。Dada(2007)的研究证明电子服务使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公民普遍缺乏使用网络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表明,只有公众掌握一定使用知识和技能,才会产生采纳意愿。此外,在相关领域研究中发现,信任会影响用户态度。在初次使用移动政务服务之前,公众主要通过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及移动政务服务的内容等方面对其建立信任。在个人层面提出假设:
H5:自我效能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H6:感知信任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3.4环境层面因素
网络外部性是指某种产品(服务)的效用随其使用者的增加而提升的特性。网络外部性在移动通讯产业表现突出。移动政务和移动通讯产业联系十分紧密,公众参与程度越高,所获得的信息和服务价值越大。Wang等(2004)的研究证明网络外部性对用户采纳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主观范式是指公众的采纳意向很容易受到亲友及媒体等外部环境的影响。Lau(2004)研究发现亲友对用户采纳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这表明,人际效仿是影响公众采纳移动政务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环境层面提出假设:
H7:网络外部性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H8:主观范式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4研究设计和实验结果
4.1问卷设计和调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问卷形式为Likert5级量表。问卷开发主要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中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量表问项,结合移动政务特点适当修改。然后,在咨询相关专家及小规模试测与访谈的基础上,对初始问卷题项进行调整,形成正式调查问卷。正式调查于2011年3月2日-4月27
日进行,共发放4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样本有效率为64%。
4.2样本特征
样本分布如下:男性168人,占55.6%,女性134人,占44.4%;年龄层次以18―45岁为主,占样本总数的86.7%;职业主要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者和企业职工,占比分别为20.9%、24.4%和26.7%;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占样本总数的56.7%。其中57人未曾听说过移动政务,占19%,245人对移动政务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占81%。大多数人最主要的移动政务服务经历来自政府发送的预警信息和通知公告等。
4.3数据处理结果
4.3.1信度与效度检验本研究借助SPSSl7.0进行数据分析。用Cronbach’s仪系数配合0.7的临界值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各维度的Cronbach'sa值均高于0.7,且问卷整体的Cronbach'sa值是0.890,因此问卷可信度较高。本研究的量表设计参照了前人成果,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这里重点检测量表的构建效度,先检验KMO适当性参数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Bartlett),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变量的KMO统计量为0.721,大于0.5,因子分析结果可接受;Bartlett的Approx.Chi―Square为7 535.857,自由度(df)为496,达到显著性水平,故本研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量表整体有效。
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各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每个测试题项的因子载荷值都大于0.6,说明问卷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3.2相关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研究公众采纳意向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除感知成本和网络外部性与公众采纳意向为负相关,其他因素均与公众采纳意向呈正相关。
4.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采用标准化回归系数B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方程为:用户采纳移动政务意向=0.382x相对优势+0.373x感知易用性+0.043x相容性-0.107x感知成本+0.238x感知信任+0.206x自我效能+O.350x主观范式
由线性分析得出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分解模型,如图2所示:
4.4结果讨论
由结果可知,假设Hl、H2、H3、H4、H5、H6、H8均通过了假设检验,但假设H7没有通过检验。
在技术层面,感知易用性(β=0.382)对采纳意向影响最大,相对优势(β=O.373 )影响次之,相容性(β=0.043)的影响最小。这说明公众首要考虑移动政务系统的操作简易程度,同时对通过移动网络获取服务的优势及绩效也甚为敏感。相容性虽是影响因素,但公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且与原有服务方式冲突不大,故重要性较弱。
在任务层面,感知成本(β=-0.107)显著消极影响采纳意向。不同用户对移动政务成本的感知不同。低收入群体对物质成本考虑较多,而高收入群体则对精神成本考虑较多。如果移动政务不需额外投入太多费用和精力,更易于接受。
在个人层面,感知信任(β=0.238)和自我效能(β=0.206)显著影响采纳意向。这表明公众对服务效能、法律法规、隐私保护等涉及移动政务公信力的方面十分关注。只有建立信任,才能吸引公众采纳。此外,公众对自身使用能力的判断也十分重要。对类似网络服务的使用经验越少,越缺乏自信,就越影响采纳意向。
在环境层面,网络外部性(β=0.143)未对采纳意向产生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目前移动政务服务种类有限,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公众对移动政务认识尚浅,移动政务的网络价值没有得到体现。从系数来看,主观范式(β=0.350)对采纳意向影响最大,可见公众采纳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身边的人成为社会性模仿对象。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意识较弱,崇尚“集体主义”的观念导致环境因素更容易影响个体做出决策。
5研究结论
本文以TAM和IDT为基础,提出了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影响因素按贡献度依次为主观范式、感知易用性、相对优势、相容性、感知信任、自我效能、感知成本。根据上述4个层面的因素,试给出提高移动政务公众采纳水平的建议。
5.1环境层面
加强移动政务功能的宣传,塑造积极的主观范式。目前,公众对移动政务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了解还不够全面,主观范式的影响没有发挥。因此,有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移动政务的优越性,让公众深入了解其功能;增加公共服务相关信息,使更多的公众愿意接受并带动周围的人使用。
5.2技术层面
不断创新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公众的感知易用和相对优势。移动政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满足公众需求,这要求政府部门进行人性化系统设计,赋予其更高的可操作性,提供符合个体偏好的定制化服务,以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感知易用和相对优势。
5.3个人层面
开展针对性培训,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公众感知信任和自我效能。提高政府机构移动服务质量,规范移动办事流程,逐步完善移动互联网法律并规范相关产业的运作,保障公民隐私不受侵犯。同时开展移动政务相关培训,宣传应用方法和技巧,使公众能轻松使用。
篇6
对于和谐文化的含义界定,有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从字面上来理解,和谐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内涵的文化体系,但它也包含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观点二:从深层次来理解,和谐文化是指在和谐经济与和谐政治这两个基本领域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和谐的观念形态,这是从广义上对和谐文化进行界定的。由此可见,对于“和谐文化”的含义界定,无论哪种观点,都体现了“和谐精神”这一核心内容。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对构建和谐文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大众文化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产物,必然有其社会进步性的一面,并能起到促进和谐文化构建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大众文化对极权主义与意识形态进行了冲击。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化的多元性给大众提供了众多的文化选择机会,人们不必受意识形态的压迫,可以将其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并对其进行批判,迫使传统的意识形态进行创新,否则,它就会失去权威;第二,大众文化使独断性文化转向了平等性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导致拥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少数人可以借助于意识形态拥有特殊的文化霸权。大众文化的兴起打破了这种独断状态,使人们可以平等地消费着一切可能的文化成果;第三,大众文化的消遣娱乐性和商业化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小农式的生产方式,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生产和生活的内容,逐渐形成了现代化新模式。除此之外,还有大众文化的平民意义。大众文化更加接近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因而它的消费者数量更大,范围更广。大众文化体现出来的社会进步性启发我们,只要对它进行高层次的提升和深层次的挖掘,它就可以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底蕴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而这种新文化形态无疑为构建和谐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消极影响。大众文化在推动和谐文化构建的同时,因为其客观上不可割舍的工商业情愫,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阻碍构建和谐文化的一面。第一,大众文化得以产生归功于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对于大众文化的消费者来说,旧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剔除,新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在这种冲突与对立中,极易造成人格的分裂。同时,由于大众文化自身的商业性,以追求利润为终极目的,必然会带来享乐主义,使人们丧失动力;第二,大众文化注重感官体验,导致人们亲和世俗人生,使其在对时尚的服饰、发型、言语、歌舞等的追逐中,越来越远离终极关怀。同时,大众文化极易释放冲动,难免造成个人的行为失控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第三,由于价值体系的消解,阻碍了和谐文化的构建。当人们陶醉在大众文化中时,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的张扬和颓废主义的弥散,必然会消解人们对理想的追求,进而会导致价值观的消解。同时,一些负面文化,如挥霍浪费、酗酒等文化消费现象,以及低俗的地摊文学等都会渐渐的冲击文化市场,进而对社会思想和社会价值产生消解作用,这极大地阻碍着和谐文化的构建,威胁着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
篇7
【关键词】地理教学 德育渗透 方法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其中,最后一条就是德育。同时,新课程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就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谈谈挖掘地理教材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在现代化的地理课堂教学手段中进行德育渗透
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中讲到了1998年夏秋,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受灾比较严重,用了4幅图(图1.5、图1.6)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这样大区域洪涝灾害中的应用及作用。这时地理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可以渗透德育。
二、在互动交流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中进行德育渗透
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中,讲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中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及控制人口增长”时,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学生交流后达成共识:政府要给农牧民一定的补贴。在这之前农牧民一时想不通也是必然的,但我们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广大农牧民明白退耕还牧、退耕还林的意义。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学生学会关注农牧民的生活,关注环境的变化,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德育。
三、在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中直接进行德育渗透
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中,针对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的“调节全球的碳氧平衡”这个知识点,就可以直接对接现在的全球大气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东部城市的雾霾等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四、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进行德育渗透
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图3.2《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2002年)》时,让学生讨论后得出:我国与世界相比,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单一,以煤炭为主(煤炭占70.4%);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太小。教师可再引导分析:造成这种现状与我国的国情分不开。
五、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中渗透德育
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中,教师在评价总结时,可以用尼罗河上阿斯旺水坝带来的消极影响与田纳西河建坝的积极影响作对比,让学生明白,河流上建坝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要学会辩证地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这样的互动中完成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德育渗透。
六、利用教材中的乡土地理知识进行德育渗透
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中,“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是珠江三角洲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区位因素中的重要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尤其是东南亚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本着爱祖国、爱家乡,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为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利用地理事物的地位进行德育渗透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中,教师在说明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的同时,渗透我国耕地只占世界的7%,而却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速度之快,农业生产技术之先进,让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自豪。
八、利用问题研究进行德育渗透
第四章的问题研究是“我的家乡怎样发展”。先让学生收集资料,掌握家乡的基本情况,再让学生分析家乡发展条件的优势与不足。同时让学生了解其他地区发展的经验以做参考或借鉴以及让学生提出对家乡发展的建议或构想。学生在参与此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萌发为家乡贡献力量的想法,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九、利用自然资源本身特点渗透德育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别提到,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方面的素材在必修三中大量存在。
十、利用必修三中的活动题渗透德育
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中,在讲到“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个知识点的活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南北方之所以有巨大差异,都是南北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造成的。同时阐明,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外部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在特定的场合,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只要我们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做到有机渗透,有意渗透,有情渗透,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篇8
一、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一)忽视了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和科学的市场定位
现今保险业竞争压力大,一些保险公司过分注重市场竞争,为了取得竞争优势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却忽略了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和科学的市场定位,以及对自身擅长保险领域的巩固加强。且这种竞争方式没有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市场分析上,没有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市场机会,脱离实际且缺乏针对性,它难以按照客户的发展潜力和具体需求等便利进行客户群的划分,和营销内容的适度改变,最终只是乱撒网,无法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还影响了营销效率。
(二)缺乏具有整体观念和科学的市场营销计划
保险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和计划是对整个保险市场营销的谋划,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但由于我国保险业还不发达,很多保险公司出现的时间也不长,对于现代市场的营销观念还不熟悉,缺乏科学制定具有整体观念的市场营销计划的能力,将保险公司的市场营销仅视为个人行为发展客户的过程,且没有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多的只是偏重于关注保险营销员的任务指标完成。
(三)新型险种的开发和创新力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吸引客户的最重要因素。在保险业较发达的地区,以客户需求为主体的新型险种的开发很及时,赢得了消费者的满意。但是现今我国的保险业对于新型险种的开发和创新力不足,保险公司的工作重点仍是保险公司已推出产品的营销工作,而不是依据客户需求发掘新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产品是否满足客户需求的调查,从而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发展。
(四)保险服务不成熟,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不够
我国的保险业由于还不完善,市场营销的观念也不太正确,保险服务并不成熟,很多保险客户都存在着投保容易,理赔难的情绪,且觉得投保前和理赔的服务质量差别过大。而保险服务不仅仅包含保单的售前,售中和售后也很重要。但保险公司过于注重保险业的指标量,为保险客户考虑较少,这对于投保人的积极性有不利的影响,也影响了保险公司业务的开展和良好社会形象的建立。
二、加强和完善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市场营销观念,并有效调整营销策略
结合我国保险市场和市场营销的现状,首先我们要树立以市场为本,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获取企业自身利益为目的科学的合理的市场营销观念,从而达成满足人们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获取自身经济效益的三方平衡。其次要根据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开发保险产品,有效调整营销策略,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和复制质量,使消费者满意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增强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认同与信任,从而在激烈的保险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将“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保险公司的基本经营原则
作为保险产品的购买者,我们要遵循“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关注客户、尊重客户,想客户所想,服客户所需,切实做好对客户的服务工作。要多深入保险客户中间,倾听客户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服务内容,以客户需求为指导,提高服务的实效性。且无论是保单的售前还是售中、售后环节,都要保持相等的服务质量,端正思想,将优质的服务质效贯穿于展业、承保和理赔的全过程,保证客户的基本的保险服务权利。
(三)建立以市场营销为导向较完善的保险公司组织机构
由于一个公司的组织机构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保险公司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战略,须要有高效的营销组织进行支持,而保险公司营销组织的基本功能在于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且高效率地向客户提供满意服务。所以我们要建立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较完善的市场营销组织,从而保证保险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顺利开展。要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将推销保险产品与传递市场信息、管理客户融为一体的新型的全方位保险服务体制。
(四)要重视关系营销在保险公司市场营销中的积极影响
现今,公众的消费观与价值观正处于由着感性消费时代、理性消费时代向感情消费时代的过渡中,消费者开始更多的注意在商品的购买与消费过程中的心灵满足和情感附加,也就是购买商品的“附加值”。而保险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产品和消费行为,很多客户认购保险都是建立在知识、信息、关系、信任和他人赞扬的基础上的,那么建立管理,保留保户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重视关系营销在保险公司市场营销中的积极影响,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关系作为营销手段拉拢客户或是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从而完善保险服务、加强业绩增长。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影视文化,价值观,影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影视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消遣娱乐,信息传播及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大众文化传媒中最重要的媒体。青少年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决定他们是影视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同时也是影视文化的传播者。影视文化以其“图文并茂”的优势,引导着社会舆论,对青少年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我们应该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发挥影视文化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健康的影视文化。
一,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陈业宏认为影视文化首先扩大青少年社会体验的范围。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新型传媒文化,从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阻隔,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影视文化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特点,负载许多新的知识和现代观念,既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知识,又通过对旧观念的冲击,强化青少年新的生活观念的形成。再次影视文化促进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大部分影视作品在选材和内容上都是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有利于陶冶青少年情操,那些体现爱国主义思想旋律的影视作品,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1]同时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新媒体给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方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他们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观念模式,使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在主动,积极,放松状态下自由获取信息,主体性得到大大增强,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周安华认为影视文化拓展了青年的学习时空,丰富青年群体学习资源。许多影视文化作品中承载着大量的前沿信息和思想观念,它极大地扩展了青年群体生活体验和学习获取知识的范围,这有利于促进青年的身心发育、智力发展和品德形成。还增强青年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2]总之,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让青少年更好得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影视文化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丰富的社会信息传递给他们,使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满足审美需求,净化审美心灵。影视通过形象,色彩等,给人以美的熏陶,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
二,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黄会林教授主持的《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对未成年犯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其中的数据和观点显示,在业余生活方面,未成年犯和朋友玩的比例最高达71.82%,两个涉及网络的维度:上网聊天和上网玩游戏,均达60%以上。闲逛的选择率也相对较高,达44%左右。这说明未成年犯主要的业余生活与网络相关。进入未管所之前,未成年犯每天看电视,上网的时间都比较多,近三分之一在4小时以上(31.2%),2~4小时占42.1%,不足2小时21.3%,只有3.5%从不看影视,由此可见,大部分未成年犯每天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生活在虚拟世界,和外界接触较少,内心孤独。现在影视作品中负面情节过于泛滥对未成年犯的消极影响不言自明,影视媒介所承载的暴力内容已成为未成年犯暴力行为,甚至是暴力犯罪的重要诱因。影视创作者创作时不仅要考虑艺术作品自身的需要,也要考虑它的大众传播性以及社会影响性。[3]陈业宏认为影视文化还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视文化的传送往往是单向的,直线的,缺乏互动性,青少年长期观看影视,会使他们的思维发生惰性化,长时间缺乏互动性的人际交流,他们就可能成为影视节目的“信息接收器”,对其心智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进而降低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扼杀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影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影视文化大多以娱乐为目的,以技术为手段,以文化商品生产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为大众喜好的文化形式,凸显的是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其感性的指向和追求愉悦的功能,必然带有娱乐性的特点。再次影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念的树立。只管追求自身物质利益和个人成功,而不顾他人利益,甚至不惜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4]
总之,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难免产生消极影响,长期沉迷于网络电视会削弱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他们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使他们放弃原来所有的传统的活动方式,使现今的独生子女更加孤独。一些不良影视作品中颠倒是非、扭曲道德观念,过去被确认的美德今天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讽刺。青少年只注重对影视文化的直观体验而将思考的意义放逐,导致了审美取向呈现世俗化。
三,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对策:
宫承波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引导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可以实施“双向共振”:一方面砥砺内因,强化道德引导,提高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自律能力,不断提升青少年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判断识别能力;二是疏导外因,通过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等手段,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开辟空间。[5]陈业宏认为应该引导青少年成为正确认识和接受影视文化的主力军,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打好文化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还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同时发挥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引导中的积极作用。家长要不断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和审美能力,真正成为子女学习的楷模,合理安排子女的影视观看时间。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影视教学对学生独特的教育效果,把影视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师的影视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把握影视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创造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还要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内外综合治理工作,保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提高影视文化的品味格调,营造健康有益的影视文化氛围。还要制定较为详尽的政策法规,规范,调整影视文化的“偏离”行为,强化对大众媒介犯罪的打击力度。要注重社会效益,不能单纯追逐经济利益和市场“卖点”,污染社会风气。[6]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指引下的言行举止都将对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发挥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引导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该把影视媒介的管理上升到文化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高度,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影视文化的品往格调,营造健康有益的影视文化氛围。影视文化为青少年带来了真善美的喜悦和享受。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丰富青少年的知识含量,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引导他们去认识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激发他们抵制这种思想影响的自觉性。
四,小结:
阅读部分学者对影视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后,自己收益颇多,作为综合性艺术文化的影视文化,凭借其独特的传播和表现方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及伦理道德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可否认影视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力,特别是青少年作为影视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他们一方面受到影视文化的熏陶和培植,成为影视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满足影视文化的规则和要求,会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向影视文化发出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呼声,甚至改创造出新的文化。这就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养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揭示消极产生的原因后,找出改进政策,就可以充分发挥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克服低俗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4]陈业宏.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5)70~73
[2] 周安华,丁亚平.影视文化[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篇10
【关键词】美剧;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国内现状
一、美剧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展的概述
美剧在我国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二十世纪90年代,二十世纪以后。
二十世纪80年代,传媒中介是国营电视台。中美建交后第二年,一部由中央电视台译制部引进的美国科幻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令无数家庭大开眼界。相继的《成长的烦恼》《神探亨特》《加理森敢死队》等一系列美剧登陆中国。
二十世纪90年代,传媒中介是DVD设备。随着DVD在大陆的普及,由香港无线明珠台播出的《老友记》迅速在大陆掀起热潮。
二十世纪以后,传媒中介是互联网,这极大满足了受众自由选择和支配要求。在这种“隐性流行”现象的影响下,美剧在大陆迅速走红。
二、目前美剧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
(一)美剧盛行使国民受益良多
1.剧情带动相关产业的销量
美剧的风靡让国民更多的了解到西方的一些节日,同时拉高了节日产品的销售业绩。多数女性在观看美剧时,更为关注当季的流行趋向。于是乎,美剧人物同款大量产生。西方景点的展现,相应的拉动当地的旅游收入,相关的产品和书籍网络点击率一路飙升。这加快了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的经济发展。
2.美式发音利于英语学习者学习
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美剧的影响也深入了青少年群体中。近年来,以《吸血鬼日记》等为首的剧情类美剧,《生活大爆炸》等为代表的喜剧类美剧以及《绯闻女孩》等卖座的罪案类美剧都渐渐成为青少年英语学习者不二的选择。
地道的美式发音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学习,模仿其语音语调跟读,将词汇与特定的场景联系起来有利于记忆。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英语学习者的能力和信心。
3.国民对西方文化有了解
地道的美式发音不仅有利于英语者对英语的学习,同时也在声画同步的视听艺术效果中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使得国民能更加“身临其境”的了解西方文化及历史背景。譬如:1.种类繁多的派对2.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3.独立的经济价值观念4.独立生活的老年人5.美国式的送别6.种族歧视
(二)美剧盛行引起的社会隐患
1.中西文化发生冲突使得传统文化被忽视
在西方新型文化被逐渐的了解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美剧中展现出来的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国民对其产生了强烈的距离感。
例如,我国弘扬集体主义的儒家传统文化,美国宣扬的个人主义文化。在这个问题上,会产生一些片面的倾向。认为肯定西方文化就是否定中国文化,保持中国文化就是固步自封,陷入一种非左即右的对立观的思想误区,忽视了其统一观。
2.限制性情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西方文化在新颖的剧情演绎下普遍被大众喜欢和热烈追随,使得美剧渐渐成为当代重要潮流之一。青少年群体是美剧的中坚力量。夹杂着未能被正确引导消化的情节的美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的发展。
特有的时尚魅力与限制性情节融为一体,使青少年伦理道德情操方面开始异化。纵情声色的美式生活,使被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渴望刺激,排斥抽象、理性的教育。幻灭感的大量表现以及神秘主义思潮的泛滥,形成青少年在面对现实的道德冷漠。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使青少年沉湎于平庸的消遣之中。
3.美剧冲击国产剧市场
美剧的题材涉猎广泛,其精彩的情节,步步紧逼的剧情和美式生活方式大大满足了求新求变的中青年人群的心理需求。美剧又通过高竞争的模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较于美剧,国产影视同制化严重,缺乏创新精神,作品趋于利益化,渐渐促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欧美强势文化的输入,让我国本身就不太成熟的影视文化产业受到了巨大冲击。
三、客观看待美剧盛行,扩大其积极作用带动社会发展
1.国民客观看待中西文化差异
随着美剧的风靡,国民开始有意识运用统一性的的观点看待中西文化的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逻辑和理性的思维模式,而国民则是傾向直觉和感性的思维模式。理性去思考问题,可以高效率的解决问题。但是单一的理性解决问题,使得社会风气倾向利益层面,有损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处理问题上,国民综合运用理性和感性的比例处理问题。
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而国民本身则是集体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进取心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家的发展。但在不断发展自我的同时,所承受压力也变大,人们常常会迷失自我,遗忘了理想的初衷,走向利益化。
2.国产剧完善自身不足
在美剧大势占据影视市场的压力下,国产剧开始不断的自我完善。加大包装力度上的宣传,吸引消费者兴趣。投入较多的喜剧色彩,以娱情消费者。提高影视技术,增多大篇幅华丽,惊险刺激的场景的戏份,刺激消费者眼球。引入青春励志,穿越,军事医学等新类题材,以实现自身的创新。
3.政府加强管制美剧传播
通过主流传媒弘扬优良传统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规范美剧的传播,减少对国民的负面影响。加强美剧的立法与执法,严厉打击各种美剧中的黄色文化和有些故意丑化我国形象的作品。进行教育方面的改进,加大反面教育的比率,减少给学生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增加与社会接轨的价值理论教育引导、社会多元价值观念传输,价值心理培养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
四、结语
爱恩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士不够的。通过专业的学习,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