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2年江苏城市频道开播的《南京零距离》,于2009年改名为《零距离》,它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全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是全国第一个内容完全自采的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零距离》开播后,节目内容全部自行采访、时长一般为一个小时的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主要面向南京地区的受众,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指导,开创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
《零距离》不仅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4年该栏目广告以超过1亿元的价位被广告商买断。《零距离》作为一个非上星城市频道的新闻直播节目,其收视率表现一直不俗,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收视率和年广告收入1.008亿的神话,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
一、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
(一)应对遍地开花的同类节目的竞争
从2002年《零距离》在南京开播后,《零距离》就成为全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模板,各个地方台也开播了类似的节目,如湖北经视的《经视直播》、重庆卫视的《天天630》、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台的《都市一时间》、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等诸多电视民生节目。仅仅在南京地区,在相似的时间段,类似的电视民生节目就有《服务到家》、《新闻地理》、《标点》、《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等,仅在17:40-20:00,南京地区知名的民生新闻节目多达10个,有460多分钟,而南京此类节目的总时常也就500分钟。这些节目都关注本地民生,而且和《零距离》的播出时段相重合,这在瓜分《零距离》受众群的同时,也对其领军栏目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市场发展空间也被压缩。
(二)本地生存压力与走出去的困境
事实上,一个省级地面电视台要想走向全国,是不容易的。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之外(它不是上星电视台),走向全国靠电视播出是不可能操作的,那么《零距离》只有把定位重点放在辐射全省才可行。但是全省的各个地方台的强力竞争,让远离他们的《零距离》新闻报道,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之感,当地受众更愿意看本地的地方台,单从这一点来看,《零距离》想真正走出去还存在着困难。
(三)提高自身影响力适应“大网络时代”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有近千万家的网站,2013 年 2 月 20 日,就新浪微博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 5 亿、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这些媒体的兴起,让每个拥有自媒体的人都成了“新闻媒体”、成为新闻者,他们在网上传播新闻和发表言论的能力正在提高,获得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也逐渐增强。因此,为了应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必须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继续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影响力,适应“大网络时代”的特色。
二、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挑战
(一)新闻内容的挑战
电视民生新闻一般都是关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其受众大多是基层的老百姓。当下,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变革和融合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很多省市电视台在策划和播出民生新闻的时候,往往不分新媒体的优劣随意滥用新媒体,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低俗无趣,甚至新闻失实。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源头增多,每个受众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供新闻线索,这导致了新闻线索的真假难辨,媒介融合至少将对电视民生新闻构成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新闻内容真实性有待甄别
如今,微博已成为融媒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源的重要渠道,其已经成为网友广泛使用和传播的新媒体,且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强等特点。为此,很多省台的电视民生新闻将之作为可用的新闻信息渠道,并且完全相信和采纳其信息来源。网络等新媒体是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来源,记者会从这些平台挖掘信息,但这里面存在虚假信息;另一个方面,全民皆记者,由于他们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也对新闻真实性提出挑战。
2、新闻内容质量亟需提高
电视媒体的从业者为了更快地获得新闻信息,往往在网络上不经核实和甄别地获取新闻信息,并加工制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甚至有时候会不经甄别地使用其内容,在编播节目时内容枯燥,使电视新闻缺乏现场感,使得电视画声同步的优势逐渐丧失。实际上,如今倾向于从电视上获取新闻资讯的大多都是4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他们不同于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成长的一代,节目好看他们就看,节目不适合他们,他们就转而换一个节目,甚至从此不再收看该节目。这样的做法往往使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快餐新闻”,使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下降,这样势必会影响收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从而使其收视率下降。
3、媚俗化、娱乐化倾向明显
《零距离》开启了电视民生新闻先河,此后,各省的地方台也紧随其后开办各种民生新闻节目,这也成为地方电视台在节目创新中的重要亮点,导致了电视民生新闻泛滥。一些省台的民生新闻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或者提高节目收视率,不惜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和报道各地的名人绯闻、娱乐新闻、甚至报道具有暴力倾向的犯罪事件,在报道该类事件时,他们多强调事件的细枝末节,多报道犯罪的过程,一个本来只需要一分钟讲完的新闻故事,他们在报道时,用十分钟甚至半小时来描述犯罪事实和过程,有些甚至用煽情、夸张等表达方式来刺激观众,这些报道赢得一部分受众眼球的同时,也降低了省台民生新闻的报道档次。
(二)新闻形式的挑战
“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它们都面临着重新整合和变革,这就预示着各类媒体必须要面对现实调整更为适合当前的传播形势,创新自身的信息传播方式,以适应受众需要。
同时,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的单一电视播报平台已经无法应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创新的探索自身的发展模式,但是其缺乏创新的机制,让当前处于媒介融合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依旧步履维艰。媒介融合对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形式上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电视民生新闻形式需与时俱进
在媒介融合时代到来的当下,电视媒体赖以生存的时效性优势不再。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是采用图像、声音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播送新闻信息,但是在制作新闻节目时需要经历采访、编播审稿等一系列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和现下的网络媒体相比,时效性远远落后。而且,现阶段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让电视民生新闻的互动性弱的劣势充分体现出来,很多省台的电视民生新闻还依旧保持着“我是电视台,我很权威,我是老大”的姿态,不知道革新,继续炒冷饭,保持其原有特色。
2、创新性开发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web2.0 技术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的使用和兴起,手机、IPAD等各类新媒介终端的出现,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广告收入和收视指数持续下降,前景不容乐观。现在很多受众,尤其是年轻的受众放弃了在家看电视的习惯,转而投入以网络为传输渠道的新媒体“怀抱”中,我国网民数位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普及率攀升到 34.3%,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 23.2%,亚洲网民总数 55.4% 。互联网拥有传统媒体的众多优点,也同时拥有方便交流、快捷、无时间地点限制、可及时更新的优点,让广大互联网的使用者更愿意在互联网平台上收看电视,收听新闻,并可以通过互动评论发表意见、甚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前,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和高参与度也表明,新的传播技术被多数受众所接受,在互联网上看电视,看视频已经是最方面快捷的方式,甚至现在在互联网上还可以看直播,让很多受众更是大呼便捷,由此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也迫使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在与互联网的竞争中,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
对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其与中央媒体和各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有很大不同,电视民生新闻资源大多来源本地,其以平民视角,重点关注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新闻,受众参与节目互动的积极性更高,故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合理利用好各种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对电视民生新闻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对媒体人职业素养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传媒业的信息化,而媒体信息也采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媒介信息触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至于我们非但不能忽略它的存在而且还要对其给予重视。从初始的报纸、电视、广播到现在风靡的网络、手机、数码产品……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可助人也可伤人。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介从业人员不仅要在技能上掌握各种新媒介,而且还要具有对真假新闻进行甄别的能力,这对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挑战。
三、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生存与发展之路
《零距离》作为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转型成功的典型代表,我们借鉴性的提出媒体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常规革新之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深化新闻内容
1、坚持“内容至上”“真实”的报道理念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坚持以内容取胜、内容至上的原则。一般而言,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高低与否,除了本身的定位、媒体形式,最主要的是由其传播的信息内容决定的。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播出的海量信息,只有符合受众的判断,比如内容的有趣程度、真实程度、报道的深度,即“内容至上”的报道理念,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另外,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之一,其权威性和公信力毋庸置疑,必须保持节目内容的真实。
2、深化节目内容实时性、严肃性与娱乐性并重
媒介融合的当下,新媒体的迅速传播功能有时会让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望而却步,因此,电视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时,也要把握一个“度”的概念。作为关注民生的节目,不能太过于严肃,但是也不能过于娱乐化,这样,会让人难以承受。因此,要深化民生节目的内容,必须要恰当地运用严肃性和娱乐性。要坚决防止民生新闻的过度娱乐化,这不仅会使得新闻丧失真实之感,还降低了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拓展新闻形式
在当前的媒介融合形势下,电视媒体不能回避和新媒体之间的联系,要学会合理开发和妥善利用新媒体资源,开发电视民生新闻的不同新闻形式,学会为我所用。
1、加强对新媒体的关注和利用,拓展电视民生新闻受众群
电视媒体要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适时上传最近的新闻视频和报道,杜绝被不良网站冒用、利用和注册,虚假消息,影响自身名誉和公信力;要有自己的官方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与节目相关的信息,积极与受众互动,及时筛选受众提供的信息。
2、合理有效利用新媒体建立节目的品牌
作为电视媒体要弥补自身的不足,就必须要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比如,电视媒体互动性差,可以使用新媒体来弥补其不足。《零距离》在卞说卞聊节目中进行节目抽奖,就是从受众打进电话或者使用扫描电视下方的二维码进行微信互动中抽取的,这一定程度上笼络了部分追求潮流的受众。
在媒介融合高度发展的当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锁定和稳固收视群,就必须要积极利用新媒体,不仅在体制机制上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和交流,还要不断深化和利用与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民生新闻,赢得更多受众喜爱。
(三)发挥品牌效应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它想立足于媒介融合背景中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发挥品牌效应,要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加强和拓展自身个性化和品牌建设,这样才有利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未来发展,这属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建设,是重点、是核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节目定位与个性化
在媒介融合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面对日渐融合的媒体资源和媒体信息,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让喜欢收看民生节目的受众群稳固,在新闻报道中,尽量要做到新闻节目的独家、独到。要有自己的专业采访和编辑团队,能广泛搜集新闻信息和深入解读新闻信息,并通过深入采访,尽量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即使是同源新闻,也要有自己的独到解读和独家采访或者独到评论;要在采访中,多思考多挖掘,争取结合自身媒体特色,挖掘“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独家”的新闻,让受众能从收看新闻节目中,深刻了解电视节目的个性化特征,而成为该节目的铁杆粉丝;要建立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整合新媒体的新闻信息,将获得的大众消息整合为独家消息报道,并根据各个媒体的特点,结合受众的特点、兴趣、需求,使新闻呈现出自身的个性和特色。
2、打造电视民生新闻的品牌效应
拿《零距离》栏目来说,它至今是南京地区民生新闻的一个方向标和品牌,是因为其在2002年创办节目后,其团队一直注重品牌的培养和建设。对于省台的民生新闻来说这是共通的。电视民生新闻品牌化的塑造和建立,可以提高其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能在该领域更有权威和公信力。电视民生新闻品牌的树立,必须要有名记者、名主持、名栏目、名编辑、名标识。《零距离》有名主持如孟非、有名记者如杨威、有名栏目如《卞说卞聊》等等,这些都为《零距离》品牌建立提供了支点。要保持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和特色。《零距离》在开播之初用的是光头孟非,他的风趣健谈大受群众喜爱,现在的大林能说能评,机智幽默让受众追捧;要创立自身品牌,必须要维护受众的认同感。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喜欢看的就播出,老百姓不喜欢的就放弃,这些也是一切为了民生的真谛。2014年底开播的《卞说卞聊》是为了谈谈老百姓关心的事,该栏目还积极与受众互动,深受受众喜欢和认同,在开播不久就成了《零距离》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电视民生节目要适时而变,要不断创新品牌。电视民生节目是以“民生”为主,节目形式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要积极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品牌含金量。
(四)提高从业者新媒体水平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人人都成为“媒体”,致使很多从业者对自身要求越来越低,甚至认为只要能发稿就是好新闻。作为报道民生新闻的电视媒体,必须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在大胆创新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电视媒体从业人员,提高现有电视台从业人员水平。这需要和社会的合作才行:需要教育培养机构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从业水平、需要电视台有培养和培训体制,另外需要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真正推动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提供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融合渠道与路径选择――以《华尔街日报》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
[2]柳溪.“新”媒体“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策略[J].电影评介,2013(1).
[3]李兵兵.当故事走进电视民生新闻[J].新闻窗,2014(5).
[4]陈嘉宾、李静.地方电视台办好民生新闻的举措[J].新闻传播,2013(12).
[5]张丽丹.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理论、实践及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3.
[6]曹宇.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7]刘畅.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的表达技巧[J].新闻窗,2015(1).
[8]严F.电视民生新闻刍议[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
[9]齐迪.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探析[J].科技传播,2013(24).
[10]潘丽娜.电视民生新闻的风格特征与核心价值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
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摄影 PS图片
引言
近几年媒介融合以势不可挡之势遍及全球,我国现阶段因受体制和行政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媒介融合还没有充分展开。但近年已经进入即将加速发展的态势。
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正经历着蜕变的痛苦和喜悦。新闻摄影的媒介融合,“也就是把音频,视频,图表和静态照片结合在一起应用,依靠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传播,逐渐成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对互联网的一个对策”。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式为基础,运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限。报纸新闻限于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摄影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摄影报道不断创新,呈现出新的走势。
一、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摄影出现的新特点
(一)新闻摄影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在媒介融合下其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新闻摄影一直都是以发表作品为成果目标,在媒介融合下作品诉求仍有部分保留,但总体而言,新闻摄影的生产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产品属性的发掘。从作品到产品的根本属性变化,源于各种媒介技术的创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界限,传统媒体机构的差异性几乎消失了。谁能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来使用自己的产品,涉及基本的生存问题。
(二)新闻摄影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发展
随着数字化通讯技术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新闻摄影已不在是专业摄影记者的专利了。现在社会信息量巨大,新闻摄影记者不可能随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数码手机的普及,降低了照片拍摄的门槛,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在第一时间捕捉影像的能力。大量非职业摄影师也纷纷涌入新闻摄影的行列之中。“草根新闻摄影”随之产生,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摄影作品对职业摄影记者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目前很多新闻机构都在新闻报道中广泛采用业余摄影者拍摄的各种素材,并与业余摄影者签约成为签约摄影师。新闻摄影形成了职业摄影记者和签约摄影师、专业拍客、普通市民等草根新闻摄影者多元主体,共同创造了现新闻摄影的新局面。
(三)新闻摄影报道由单一媒体独立运行转向多种媒体融合传播
新闻摄影报道不再局限于报纸、杂志,电视也大量采用静态新闻图片。而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更是新闻摄影传播的重要媒介,有了网络媒介影像互动成为了现实。影像互动是通过幻灯片,视频或Flash技术整合文字音响和互动的报道形式,影像互动可操作性强,这种报道形式基于新闻摄影静态照片的延伸形态,幻灯展示的摄影作品与视频采访、加入旁白、现场声及背景音乐,以文字背景叙述和在线互动作为补充以达到影像叙事的效果。通过影像互动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透彻地了解新闻信息。现实中受众从纸质媒体获取信息的数量在迅速减少,报纸杂志甚至电视都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夹击。网络成为新闻摄影重要传播手段。
(四)传播形式由单一向多样融合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取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静态的新闻图片、有声幻灯片、视频、博客甚至微博。随着3G技术的来临,手机报也成为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新型的传播工具,在新闻摄影传播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摄影面临的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
对新闻摄影来说,数字摄影技术在带来高时效和便捷性的同时,也为某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制造虚假照片提供了方便,从而造成了数字技术的滥用与异化,使新闻图片的真实性面临前所未有威胁,直接挑战新闻摄影的底线。
自“周老虎”、“刘羚羊”事件出现之后,有关PS图造假的新闻接连不断。闹得全国上下闻虎丧胆,遇羊心慌。虽然惊动了司法界但真假老虎的争论至今依然没完。“刘羚羊”事件中虽然当事人也道歉了,相关人士也辞职了,但PS图造假依然在增加。从这些事件中,人们频频上了PS图的当,PS图已做到以假乱真的水平,人们几乎无法辨别真假。PS图造假正冲击着我们正常的生活,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辨别真假的能力。
(二)拍摄质量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从相机和摄影技巧两个方面来看
1)从相机本身来看 现在新闻摄影主要使用的是数码相机,在使用的镜头相同、现场环境相同的条件下,数码相机没有胶片相机拍的照片清晰,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出图像质量总觉得有些差异。这个问题牵涉到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工作原理。因为数码相机和胶片的原理有着根本的不同,数码相机成像不如反转底片细腻、层次丰富;数码相机拍摄远景分辨率不够层次较少,越是拍近景优势越明显。想用相同的镜头、在同一现场环境下,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出相同成像质量的图片,在中、近景,特别是纪实摄影拍摄时,是可以做到的;但对于大场面的远景风光来说,数码相机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工作的。这一点新闻摄影者必须清楚认识到。
2)从摄影技巧来看,正由于数码相机的先进性和便利性,让有些摄影记者本身变得浮躁起来,在追求多快的同时忽略新闻照片的精和深。不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急功近利,过度依靠电脑。丢掉了稳重、思考的头脑,采访不深不精,有了这样的情况就不可能拍出高质量的新闻照片。也由于数字技术降低了拍摄的门槛,让大量非职业的草根新闻摄影者涌入了这个领域,这些人没有经过新闻摄影专业知识的培训,新闻摄影素质不高。因而制造出了大量内容重复、角度雷同、视觉乏味、意义牵强附会的图片。
(三)新闻数码摄影图片数量大,图片使用选择难度大
由于新闻摄影者现主要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图片,相对胶片相机拍摄而言数码相机拍摄成本很低,收藏、删除很容易,所以新闻摄影者往往对一个内容不计成本重复拍摄许多图片,从而导致拍摄的新闻图片数量太多。而新闻摄影图片作品的平台、图片网站(图片库)都对所有公众开放,普通公众也可以轻易图片。因此,新闻摄影图片数量及其庞大,新闻图片编辑要想在这些海量图片中选择最佳图片来使用,其难度绝不亚于海底捞针。这容易造成新闻图片编辑因选图片不当而使用了假的或质量不佳的新闻图片,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在媒介融合下发展新闻摄影的对策
(一)确保数字化新技术下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赖以生存的重要问题,也是新闻摄影工作的底线。怎样才能杜绝假新闻图片呢?
1)完善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则,从制度上最大可能防止假新闻图片的产生。
2) 新闻摄影者一定要熟悉相关图片编辑软件的使用,让自己有较高的PS图片的基础和能力,这一点对识别PS图片很重要。新闻摄影者要能运用视觉经验观察图片画面内的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光线的方向、强度、硬度是否一致 ;色调、饱和度、色彩层次等是否一致;清晰度、锐度是否一致;透视效果是否一致 ;设备或拍摄手法不佳导致的低画质效果是否一致。把图片放大后看细节部位的颜色是否过度,放大到出现马赛克格子,过度的颜色你会看的很清楚,PS过的图片做的再好,他的过度颜色,和画面的修改痕迹不可能在放大的状态下完全自然。
3)对数字影像必要的后期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规定:第一,只对照片做传统暗房可以做的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处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修改图片内容。第二,在调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一定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第三,对于一些内容被修改的图片,一般不要刊登,如果确有必要刊登发表,应当就修改的内容在媒体上做出必要的说明。
(二)提高拍摄者的专业素质,多研究各种拍摄对象
针对新闻拍摄工作的特点,新闻拍摄者要多练基本功。一定要十分熟悉自己所用相机的性能特点,对新闻摄影的主题、构图、角度、光线要有充分了解。不排除使用胶片相机拍摄新闻图片的可能,不同的任务用不同相机。养成良好的新闻拍摄习惯,多思考,多深入,精选角度。同一新闻材料尽量不要拍摄过多的图片,并养成现场初选删除明显不合格的新闻图片,以减少废片的产生,减轻图片使用选择的工作量。
(三)完善行业自律的规章和有关法律
由于数字时代数字化新技术的使用,新闻图片传播的把关难度很大。各主流媒体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图片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作为,加强对新闻图片的传播管理。对蓄意不良新闻图片的媒体和个人应坚决予与处罚,涉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应追究违法媒体和个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强对草根新闻摄影者的教育和培训,要他们知道新闻拍摄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新闻拍摄水平。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即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他对广大受众将产生一个全方位接受信息的全新平台,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国际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宗礼.论新闻报道的多媒体融合[J].新闻爱好者,2008 (11).
[2]雷蔚真.跨媒体新闻传播理论与务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媒介公关;物质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025-02
一、引 言
公共关系学独特的管理职能,使其渗透在企业日常行为管理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对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还体现在组织对其内部的沟通管理。在内容沟通管理过程中,媒介大多注重的是对内部人才资源的管理,而忽略了物质资源的管理。随着媒介经济属性的日益提升,如何提升物质资源的有限利用率,从而提升媒介的市场竞争力,是业界需要重视的问题。
媒介公共关系在对物质资源的管理过程中通过整合,实现物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所谓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1]。整合企业内部的职能,业外部资金的整合;既有设备的整合,又有思想观点的整合。
整合的过程是媒介主体根据多种或多项新闻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统筹利用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使这些资源发挥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2]。所以说,整合是未来媒介的发展当中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当前媒介公共关系资源整合体现在媒介报道资源整合、媒介集团化资源整合、新旧媒体资源整合三方面。
二、媒介报道活动中资源整合
(一)报道内容资源的整合
新闻信息来源于社会生活,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媒介报道的内容在综合全局的基础上,沟通整合各方不同的意见,来寻求对社会各方的利益表达平衡、意见表达平衡、情绪表达平衡。除此以外,媒介还负有舆论导向的责任。在疏导零碎的社会言论基础上,整合有意义的价值理念。媒介报道内容资源的整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生活层面的信息整合,具体表现为对事件的各方信息的整合。例如,事件新闻的报道,要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各方面因素整合,才能将事件报道清楚。二是深层的、精神层面的理念整合。同样是事件报道,不仅报道的是事件本身,还需要充分挖掘事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整合事件所能体现的立场观点、价值取向,充分揭示最具价值的新闻主题。
(二)生产流程资源的整合
媒介的生产环节很多,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将会引发大量的资源浪费。
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机构的合理设置对媒介资源有效的合理配置有着重大意义。比如部门工作重叠、职责不清、机构设置不到位等问题,媒介公关通过收集资料,不断地监测媒介内部管理环境,为媒介组织决策提供信息和建议,有利于促进机构设置趋于合理化。其次,在生产环节过程中,部门间缺乏统筹安排、独立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公共关系通过对媒介内部门与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加强生产环节各过程的有力监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阻碍,将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三、媒介集团化过程中资源整合
媒介集团化被认为是我国媒介“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重要措施。自从1996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个媒体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后,日前媒体集团化成为了新闻传播界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媒介的集团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盘活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管理过程中的“散”、“滥”等问题。媒介公共关系以其强大的管理职能,不仅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还将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统一起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力。
媒介集团化的资源整合就是通过媒介集团中各个成员所拥有的新闻资源的统一配置与共享,实现成本最低化与效果最大化[2]。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南方报业集团各张报纸的品牌发展过程,实际就是集团知识、资源与能力的共享、延展与开拓的滚动发展过程。它是以《南方日报》为母报,生发出南方都市报报系、南方周末报系、21世纪报系三个子报系。经过五十多年的蓄积,《南方日报》利用已有的人才、发行、印刷、广告与品牌等资源优势创办了《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在《南方周末》获得市场成功的基础上,接着利用《南方周末》的人力资源、新闻资源、广告资源、印刷资源等创办《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三个报系各自为战,通过资源、知识与能力的共享与整合,共同塑造集团整体的主品牌形象。
四、跨媒介融合中的资源整合
2009年10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新兴媒体:引发传媒变革,大潮势不可挡”。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新旧媒体的融合成为当今传媒界的潮势。不仅新旧媒体进行融合,报刊、杂志、电视、网站也进行融合,跨媒介融合即将成为潮流发展的趋势。
媒介融合中的资源整合的有利之处在于,一是通过资源整合,媒介在不改变信息采集和制作成本的情形下,转换信息产品的形式,使其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并用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销售,以增加媒介资源的总量;二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媒介组织的集团化、媒介产品的一体化、媒介经营的全球化,将单一的规模经济转化为有机的结构经济。例如报刊与网络的整合互动,一方面报刊在充分发挥自身人力、物力、资金的雄厚资源的同时,结合网络可以使其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网络在与报刊的整合过程中可以充分共享报刊雄厚的资源。广州日报是率先实现报网融合的报刊之一,在成立滚动新闻部之初,其意图就是要实现媒介融合。滚动新闻部与其它专业采编部门的互动融合在于内容互动和人员互动。
1.内容互动上,网站的新闻可以是报刊新闻的整合,也可以是网站人员在第一线现场采集的实时动态消息。网站采编人员还摆脱报刊采编的限制将所有与新闻相关联的事物进行报道,实现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播报形式。他们既可以采访当事人,也可以采访采访过事件的记者、编辑,还可以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而这些报道根据实际情况既可在网站传播,也可在报刊刊登。
2.人员互动上,网络采编人员要求同时掌握文字、音频、视频这些报道形式,但事实上,同时掌握这些技能的人员少之又少。网络采编人员多擅长于音频、视频的采编技能,而报刊采编人员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报网融合将使采编人员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专长,创造出更出色的产品。人员互动中,最为关键的是相互间的关系协调。广州日报滚动新闻部的主任就要求是人缘比较好的,既年轻工作时间又较长的,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编辑记者们的沟通协调工作。4最后广州日报在网站页面和主报报头上统一视觉标识,新旧媒体的融合,最终实现了品牌的升值。
媒介融合中资源整合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内容同质化,媒介融合之后,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之时,由于对各媒介形式特点、各媒介定位和理念的把握不清,产生内容趋同化;二是利益冲突,媒介融合必然导致媒介利益的重新瓜分。媒介融合对共享资源本身就难以划分你我,如何合理地分配利益是媒介融合的难点问题;三是组织文化不相融,有形资源的融合是看得见分得清的,无形资源的融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最容易忽视,而又对融合产生重大影响的。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价值观、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的冲突,处理得不好会影响整个媒介的融合程度。而无形资源的融合期比有形资源的融合期要长得多,也最需要技巧。
媒介公共关系站在高层战略管理的角度,以其沟通协调整合功能,全面协调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成为资源整合的剂。例如人民日报社在2009年成立了新闻协调部,同时将国内国外记者站72个全部变更为分社。设立新闻协调部的作用不仅是应对突发事件,更大的作用在于对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沟通。通过沟通协调有力地提升了媒介的竞争力。因此,对媒介物质资源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效力。
参考文献:
[1] 蔡雯.论新闻资源开发[J].新闻战线,2003(3).
[2] 蔡雯.通过内部整合提升媒介质量—新闻媒介产品问题分析对策研究[J].新闻战线,2002(10).
[3] 蔡雯.资源整合: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道难题[R].人民网, 2009-10-19.
篇4
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传媒界的生态环境,并且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影响。传统媒体无论是在媒体定位、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运营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融合是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趋势,正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涌现。受众越来越细分、数字技术迅速发展,跨媒体所有权成为可能等是融合涌现的主要原因。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为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一、关于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变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传播业在信息产生、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理念、经营管理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技术对广播推动广播的创新以及在新的科技环境下广播传播出现的特点与潜在问题值得媒体人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多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应结合自身优势,把握新闻的时效性与多样性,选取受众关心的新闻,准确、快速的将新闻传播。我们发现,在日常报道中,突发事件、灾难性报道和社会新闻报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对受众来说,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报道,会产生更高的关注度。
对于某一特定具体事件的跟踪报道也需加强。对于事件通过对其深层次地挖掘拓宽新闻面,满足受众对于新闻进一步发展了解的需求。
二、媒介融合环境中广播新闻节目的变革与启示
(一)借助新媒体,新闻广播进行节目创新
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对信息的海量处理,广播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对节目进行前期宣传、节目包装、让受众与广播通过新媒体的平台更深层次的互动。
(二)借助新媒体,新闻广播更贴近听众
媒介融合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实现新闻的送达,以及与听众的互动,更容易了解听众口味,办好群众喜爱的广播节目。并且信息在保证量的基础上,与多个受众群体得到及时的沟通交流反馈。形成有市场反馈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借助新媒体,新闻广播搭载多平台
听众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广播新闻节目的互动,拉近了听友与听友、听友与主播的距离,为有着共同收听兴趣的听众提供交流的平台。同时,由于广播单向传播的特点,可以通过新媒体转为文字的直接推送,听众可将错过的新闻信息、没有听清楚的新闻信息及时、有效的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到。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节目的应对策略
(一)传统手段与新媒体相互配合
新闻广播可形式多样,在原有的现场连线、访谈、评论等多种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加强互动,力图传递多方观点。
对于热点新闻,新闻广播更加重视借力新媒体平台,不仅是在一线的记者现场连线或采访、专家点评、后方编辑支撑,尤其是在新闻背景、相关连接、后续追踪报道、听众互动等
“收听内容的延续”上进行有效运作。有新媒体提供的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撑,还有网络(网站、微博),手机的便携服务,摆脱了以往记者独自在外冲锋陷阵的模式,转而寻求多方面的合作,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能了。
(二)立足内容,创新节目形态
态度和观点是新闻的重要价值体现。通过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媒体新闻事件的价值被挖掘,信息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像从媒体那里得到独家评论,所以作为一个权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后,如果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完成一条新闻的完整价值呈现,将更有利于其引导舆论,受众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才会积极与媒体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为王,同时节目形态的变化也会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方式如主持、演绎、音乐、声效、电话等,新闻内容上包含新闻信息、市井话题、广播小品、热线,在演绎时,主持人可对当天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艺术加工。丰富的节目形态,既可以挖掘节目资源又增加品牌价值。
(三)倾听市场,抓住本地优势
广播产业化趋势要求在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黄金时间段(早高峰、晚高峰)播出要闻,吸引受众注意力;积极与受众互动,引导受众参与,巩固市场地位;对新闻节目进行整体的包装,风格统一,培养节目忠实粉丝;新闻部分要倾听市场,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听众想听什么,以本地新近发生的事情为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抓住本地优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融媒体;传媒;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014-02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具有必然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融合奠定了必要基础;受众对获得信息的便捷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等要求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原因;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相取其精华、借力发展是必然规律;我国为顺应融媒体的到来而提出“三网融合”的一系列规划是媒介融合重要的政策支撑。
一、媒介融合的几个表现方面
关于产业融合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博格对于美国机械工业早期流变的研究。他指出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套相同的生产技术[1]。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传媒产业,传统媒体在新技术的介入下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诞生了新的媒体,新旧媒体之间相互作用、不断碰撞、交叉最终走向融合。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
三网融合最终就是使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信息通过不同媒体的传递可以形成联动效应,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而且有效地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二)媒介本身的相互融合
这里我们单纯的把媒介看成一种获得信息的工具,也就是终端,那么就存在传统媒介之间的融合、新媒介之间的融合以及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之间的融合几种形式。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桌面视窗、触摸媒体就是在这种融合之下产生的,同时各种媒介之间的融合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三)传媒平台的融合乃至传媒集团的组建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坦帕新闻中心被称为媒介融合的典型案例或模式,这个中心是由《坦帕论坛报》、坦帕电视8频道和新闻网站组成,这三家媒体同属于Media General公司,在同一写字楼同一平台上办公,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这样,信息在同一个指挥中心就能够实现价值的最大化[1]。传媒集团的组建在近年来并不鲜见,成立于2008年12月25日的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就涉及到期刊、图书、网站、电子、音像出版物等多品种,并且积极参与到电视、影视、娱乐行业,各种资源在集团的运作下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融媒体时代媒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媒介融合给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在量上迅速增长。根据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即时通信用户数量比2010年增长17.7%,达到4.15亿人;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最高达到83.1%,年增长15.4%;微博用户数量由2010年底的6311万猛增至2012年6月的2.74亿,使用率增长近300%。
此外,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网络团购等新媒体应用均增长明显,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游戏仍然稳步发展,新媒体成为文化、娱乐型平台[2]。2.新媒体在质上得以突破。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印证了量变产生质变这一真理。2005年新媒体产值占传媒产业总产值的11.4%,到2006年这个比重增加到26.9%。2010年则增加到了43.1%[3]。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传媒产业结构中的份额越来越多,对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作用。
(二)媒介融合给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版权的争夺。由于三网融合需要三方跨平台的服务,这就需要一套严谨的,并且三方都认可的规则,以此来协调三方的利益。但是,我国在版权方面的立法并未能跟上新媒体融合的步伐,再加上一些非法媒体也想在融合中分一杯羹从而以侵权的手法谋取私利等等。因此,版权大战频频上演也就不足为奇了。2.信息安全问题被放大。三网融合是电信网、互联网、计算机网在相互作用中功能逐渐趋于一致,它是一只巨大的、无形的、动态的网,所以,在以前相对静态的网络中的安全问题在如今则会引起轩然大波,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例如,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隐私泄露、大规模的网络病毒感染、虚假信息的极速蔓延等等安全问题,它们正威胁着我们的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3.产业链的发展亟待成熟。内容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对产业链的健全。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缺乏原创资源,优秀的原创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内容提供商处于劣势,获得的利润相对较少,因此作为鼓励原创的资本也会随之减少,使原创作品在质和量上都难以满足当今传媒产业的发展需求。此外,新媒体的市场渠道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很多优秀的产品无法适销对路的销售,不能得到相应的盈利,阻碍了其相关资源顺利的流向下一个环节,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产业链的恶性循环。
(三)媒介融合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
1.传统媒体可借势加快数字化进新媒体较快的传播速度,以及多种多样的终端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传统媒体可以借助这种优势,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和创新,使得传统媒体较为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数字化时代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商业模式,使产业链不断的发展壮大,与世界上先进的数字化出版技术接轨,争取在融媒时代占据有利的一席之地。2.多元盈利在全媒体时代,可以在与其他的媒体联动中全方位拓宽自身的产业边界。例如,《华尔街日报》 就对其所有新闻报道资源建立数据库,根据读者和客户的需求付费提供某些例如债券、股票等个性化的数据库资料,这样报刊社便由单纯的内容提供商转变为拥有更多附加值的数据库营销者[4]。
(四)媒介融合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
1.传统媒体的大量资源被掠夺。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下,受众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地点、范围内接触到传统媒体从而得到所需信息。但是,新媒体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这种局面,受众也能够成为信息的者,并且可以在自由的时间、地点、范围选择个性化的服务,于是新媒体掠夺了它大量的受众。在这种状况下,许多广告商、客户商也都纷纷转投新媒体的怀抱,甚至许多优秀的人才也会随之流失,传统媒体可谓受到多重打击。2.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受挫。如上面所谈到的,传统媒体大量资源被掠夺,这无疑也将影响到其发行能力。此外,新媒体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为受众搭建了一个自由交流分享的大型平台。这种知识的共享的特性使得大量的受众移步于新媒体,在各种网络上寻找其所需要的信息,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唯一的拥有者,其发行量受到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融媒体背景下媒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媒体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国家应该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加快三网融合的进程;其次,我国应该加大版权保护的力度,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使媒体的各项举动有法可依。这样许多版权交易的过程的标准就可以依据法律的标准来建立,版权方在维权和法院判决的时候就能够有明确的法律标杆;再次,针对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法律的时候加大对威胁信息安全者的惩罚力度,媒体在遭遇侵权时要擅于利用法律予以严厉的还击。
(二)加强技术的完善和创新
随着三网融合的程度加深,新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除了基本的身份认证技术、主机加固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和检测监控技术的使用,更多先进的、有针对性的技术也应该被引入到传媒行业中来。在融合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同时,技术更应该在推进媒介之间的融合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技术不应该成为制约融合的因素。
(三)整合内容产业
三网融合是电信网、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的融合,它意味着内容流向的渠道多元化,受众的范围将扩大。内容生产商应该抓住机遇,从内容的制作开始,严把质量关,生产出优秀的原创新作品,并且努力扩大业务边界,除了版权盈利的同时,不断开发增值服务,增加收入的盈利空间。
(四)新媒体战略
1.延伸传媒产业链。包含产品的制作、加工、出版、、销售等一系列运作,并且最终到达到消费者的手中。媒体应该努力寻求上下游的合作机会,壮大发展产业链。首先,媒体可以向上延伸,也就是进入到内容的策划、创意中来,而不仅仅作为单纯的平台;其次,横向延伸,也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出版内容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开发,寻求出版内容的最大价值;最后,向下延伸,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在流通领域寻找发展空间。2.提升品牌价值。媒体在作为企业打造自身品牌的工具的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包装,这样具有知名度的企业才会成为其忠实客户,从而进入到相互提升品牌价值的良性循环之中。从受众的体验着手,进行创新,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媒体的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3.有效的资本运作。资本运作是指企业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本通过流动,优化配量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传媒企业可以适时的使用兼并、收购、合作等手段实现资本利益最优化。4.组建大型传媒集团。组建大型传媒集团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了地域性的条块分割给资源流通带来不必要的阻碍,从而造成资源流失。在国外,一些大型传媒集团早已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例如华特迪士尼公司,其业务已经囊括了影视娱乐、主题园度假区、消费品和媒体网络,它成熟的全媒体运作模式可以成为我们组建具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的参考典范。
参考文献:
[1] 邢仔芹.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 尹韵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篇6
关键词 传媒;数字化;媒介融合;全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7-0007-02
自20世纪末以来,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我们身边,而技术的发展和改革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数字传播的方式为媒体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方式,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呈现出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融合和全媒体传播必然会在世界范围内发生。
1 髅绞字化与媒介融合
1.1 传媒数字化变革的影响
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在人类交流中的根本性变革。除了传统通信的数字重建外,近年来数字通信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中国互联网使用用户的增加,利用互联网的时间平均为每周19.8小时,根据网民深度的增加,对网络用户的粘度增加,则体现了现代人生活对信息的刚性需求,同时也加剧了网络媒体以及报纸杂志的迅猛发展。
1.2 传媒数字与媒介整合
媒介的不断整合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媒体的整合,新媒体可以有多种功能。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体传播可以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不仅仅是声音或文字的获得,比如人们不再满足于只使用手机进行通信。媒体的融合增加了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更符合人们对信息的高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互联网行业、传媒行业、通信行业也在不断的交流,甚至不同企业并购不断,不断完善行业提供相关服务,通过使用技术,推进多元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这也促进了媒介融合。此外,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也保证了在较短时间内各设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处理大量的短时间内的数据为例,新型纤维材料的传播,保证数量和速度,信息传递过程的手机、iPad和其他电子产品也让单一的媒体有不同的功能,确保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
2 传媒数字化背景下全媒体传播分析
2.1 全媒体传播的含义
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对于媒体传播的信息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声音、图像、文本和视频的综合处理成为可能。一方面,媒体是一个所有媒体的整体意义,包括现有的所有媒体;另一方面,媒体不仅是指综合媒体的概念,它包括媒体技术、形式和内容,比如,传统电视广播与新兴互联网融合,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传递。
2.2 全媒体的传播的发展方向
在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技术和人的发展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数字媒体开始实施,以确保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通过跨国界、跨媒体,实现媒体的多样化,传统行业的电视广播和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相互连接。提出了“跨媒体”的概念,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随着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的传媒业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全媒体。现代技术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从传统的通信方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产业转型,不再坚持过去的传播形式,也是推动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转型,将互联网、电视、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以确保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全方位。观看电影和电视很容易,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数字生活。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6月时,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7亿户,手机用户在手机用户和网民整体比例方面进一步提升。2010上半年,手机网民的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网民已成为主要驱动力,移动互联网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消费数码产品激增。现在,多数的数字产品更注重更新的功能的体验来满足绝大多数的爱好者的需求,例如,盛行的苹果公司的iPad,亚马逊的电子书等独特的视觉体验及便民的贴心服务。充分体现出了数字市场的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发展途径。在传统电子媒体中增添数字电视的功能,带动数字电视的发展,这个功能可以使用户欣赏更加高清的视觉盛宴及清晰的电子广播,提高了新媒体数字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甚至通讯方式,使所有的传统媒体面临挑战,但新媒体不是消除以前的媒体,而是将以前的媒体结合现状发展的新媒体,来实现用户更高的使用需求体现更加现代化的特征,那么,新媒体就是为了更好地分化,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极大地丰富人们的选择。
2.3 全媒体传播的产业实践
对所有的媒体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操作理念,即多媒体传播的方法和策略,即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构建通信系统的平台。将各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媒体模式。对于媒介组织而言,整个媒介传播意味着流程再造与媒介整合的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应对数字媒体变革的重要举措。在以前独立运营的广播、电视和网站整合的新闻采编业务中,试图开展360度的媒体采编工作。虽然国外媒体的“跨媒体行业(媒体)”的概念尚未提出相应的媒体,有许多形式,但外国媒体跨媒体经营,多媒体新闻信息传输通过先进的多终端阅读,多销售内容,获得增值的机会,中国媒体产品尽可能多的内容实际上是今天所有媒体新闻生产理念的体现。
3 结论
数字媒体的媒介融合是国内外传媒业必须面对的主要趋势。这一“全媒体”的概念是基于“跨媒体”的创新发展的趋势,给中国的传媒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的传媒业,在当前和未来如何构建和实施媒体运营战略,是摆在媒体产业面前需要探讨的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汪曙华.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J].东南传播,2011(4):73-75.
[2]徐强.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J].新闻传播,2016(21):115,117.
[3]郭海英.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 记者 职业素养
十年前,当新媒介还不是那么发达的时候,新闻学者约翰・V・帕夫利克在其著作《新闻业与新媒介》一书中就写道:“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一种新的新闻事业正在出现,它的显著特征包括:新闻无处不在,在全球各地都可以得到信息,报道迅捷,互动性,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和完全按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内容服务。从很多方面来看,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新闻事业,因为它可以重新吸引那些越来越怀疑和疏远媒介的受众。同时,它又是对新闻业最珍视的价值和原则的挑战。在任何一个拥有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的人都可以成为面向全球的出版人的媒介环境中,内容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否核准够消息来源都值得怀疑。”①十年间,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帕夫利克的预言和担心一再得到印证,新媒介给新闻业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深深埋藏着不利的种子。本文通过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媒介环境以及这种新媒介环境对记者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试探讨媒介融合对记者提出的新要求及记者如何去应对这些新要求。
一、媒介融合新环境给记者带来的有利之处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从这个言简意赅的概念我们可以申发出媒介融合的几个层面,即媒介技术的融合、媒介内容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按照这个概念,报网互动、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都属于媒介融合的范围之内。
1、新的融合环境促进了新闻采写的发展
新的媒介环境下,记者通过百度、维基百科、谷歌地球等专门工具类网站可以查到海量的信息。网络中海量的信息和数据库使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能够方便地得到各种背景资料。比如说,通过谷歌,搜索者不但可以找到各地的地理信息,而且可以找到该地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信息――人口分布、生存状况、社会问题,与该地相关的录像资料、图片资料、数字资料、flash技术支持的所有图标解释,等等。今天新闻工作有了强大的信息整合工具的支持。
新媒体环境下,记者的新闻源更加丰富。记者可以通过名人博客、播客、论坛以及官方网站搜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新闻爆料人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与记者联系,如电话、邮件、短息等。
传统上,新闻要经过记者采访,整理录音、笔记,然后成为新闻稿,慢工出细活;在媒体融合时代,记者成为了“背包记者”,带上笔记本电脑、上网手机,可以实现事件现场的实时直播;文字稿同样可以与事件几乎同时发到编辑部,或者直接发到网站、受众的手机中,真正实现同步接受。融合技术的支持下,记者所做的更多是通过新闻敏感找到有价值的信源、找个好角度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加工、给新闻起个好标题、写个好导语、让报道更具吸引力。“易读”、“独特”、“迅速”的写作理念得到强化,从标题到导语、正文写作都在向多媒体受众阅读需求靠拢。
2、新的融合环境促进新闻传播方式的发展
新的融合环境下,各种技术的融合带来的是信息速度的增快,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获胜,势必要求信息审核程序的减少,把关环节、把关时间减少。
媒介融合还带来了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一场新闻会的新闻,以往只能通过电视现场直播或者报纸进行传播。现在,不但可以通过电视直播、报纸报道,而且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手机直播、微博直播等方式,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展现方式。伴随信息空间增大而来的是对信息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化的挖掘。不只是记者可以对事情发表看法,网民的观点也可以得到表达,而且这种表达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他们可以实时地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博客、网站评论留言等方式与现场进行互动。
帕夫利克写道,“数字技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包括更快、更容易地从多方面来确认信息。或许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能使记者找到传播每个报道的最佳方法。”③在对新近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使用视频可以提高时效性;文字可能比视频更适合对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由于渠道和接受渠道的多元化,记者就可以根据信息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或者通过文字、或者通过视频、或者通过声音、或者综合以上因素。
二、媒介融合新环境给记者带来的挑战
新媒介环境给记者带来采写方面的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帕夫利克在他那振聋发聩的预言里写到的:“在任何一个拥有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的人都可以成为面向全球的出版人的媒介环境中,内容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否核准消息来源都值得怀疑。”④通过对现实新闻传播业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媒介融合方兴未艾,其给新闻业务和新闻伦理带来的挑战已不断显现。
1、网络信息真假驳杂
作为人人都可以发表观点的网络媒体,给记者带来丰富采访、写作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驳杂、虚假的信息;许多人更是怀着自己的目的来利用网络媒体,雇用网络推手来炒作。而且,“网络中表达的民意并不一定能全面地反映全社会的民意。在网络特殊的情境中,网民的表达可能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出现一些偏激的情况。”
媒体记者要善于透过现象来洞察网民意见形成的动因,以及这些民意中所蕴含的真正社会意义,从中辨别哪些是真正的新闻选题,哪些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媒体,而不能一出现所谓的“热点话题”,马上就进行网络采访,随便做出看似符合常理的结论。
2、新闻流于表面化,深度挖掘不够
媒介融合本应带来信息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掘,满足受众多方位的需求,但实际上,随着媒介融合而来的更多的是信息的同质化趋向,表现为信息报道角度单一、报道流于表面。
传统媒体是以内容生产为特质的,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竞争的铁律之一,只是对内容的广度、形式与质量要求更高了。正如学者胡正荣所言:“媒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没有内容一切都是白搭。船买的越多,道路铺的越宽,内容越少,这个行业越可怕。”媒介融合只是为新闻传播提供广阔的传播空间与传播渠道,记者只有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内容,为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才能有竞争力。
3、记者素养有待提高
翻阅新闻传播书籍、期刊,对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应对策略的研究已经零星出现,虽然算不上系统深入,但无疑还是点到要害,对记者实务操作具有启发性。如郜书锴在《全媒体报道的三・ 八法则》⑤中提出传统纸媒记者面临媒介融合应该掌握三大规律:声画结合规律、双重逻辑规律、用户参与规律。他指出报业在媒介融合时代实现了报网互动,在保持传统文字和图片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发新闻叙事的声画形态。但记者的新闻编辑思路没有跟上技术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视频上传后添加新闻稿中的文字、或者相关图表,而不是根据视频内容进行文字的精加工,视频与文字之间缺乏合理的逻辑而相对孤立,远远没有实现全媒体的整合。另外,在网络新闻报道形式、如何广泛实现与用户的互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记者打破旧的思路,在实践中积极感知与探寻新的思路与方法。
三、媒介融合给记者提出的要求
现如今,我们对世界、特别是对离我们较远的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介报道的影响。记者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从哪个角度报道、报道是深入还是浅层次的,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新媒体时代,记者要适应新闻写作、报道手段的新变化,掌握并运用新的技术,同时又要秉持记者作为社会守望者应有的职业素养。
1、掌握新技术
网络时代的记者,必须掌握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技能,才有可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全方位的报道。融合媒介时代需要三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三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型人才。对于记者来说,主要是成为第二类新型人才,即能够技术全面,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这种全能型的新闻人才可以通过记者自学、培训等来实现。
2、作为记者所必须具有的素养
媒介融合带来的技术层面的要求相对更有操作性,因而更加容易掌握。而对记者的素养的要求则是更基本的,也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从《新闻记者》评出的2009年十大假新闻我们可以看出,假新闻的炮制者多是刻意而为之;有些虽然凭常识就可以判断出真实性不高,但还是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因为在新媒体时代,速度就是金钱。其实,转载者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完成核实工作的,但现实情况是记者没有这么做,这是值得反思与检讨的地方,也是至关重要的地方,因为“如果记者们不能给网络这一新的新闻传媒带来自律的、专业化的新闻的话,那么,也许有一天,人们想起马特・吉拉德来,也会觉得他不那么可信了。”⑥■
参考文献
①约翰・V・帕夫利克 著,张军芳 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3页
②熊澄宇、雷建军:《作为传媒的电影和作为产业的电影》,《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③④约翰・V・帕夫利克 著、张军芳 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129页
⑤郜书锴,《全媒体报道的三・八法则》,《中国传媒》,2009年第11期,第14―16页
⑥[美]罗兰・德・沃尔克 著,彭兰等 译:《网络新闻导论》,2003年7月第一版
篇8
【关键词】传统媒体;微博;媒介融合
一、微博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与冲击
(一)自媒体特性打破传统媒体霸权地位。早期由于技术落后等原因,拉斯韦尔的5W模式得以成立。随着技术进步,“传者”与“受者”实现了双向传播。微博则完全打破这种模式,形成了 “自媒体”,它以用户个体为中心,将海量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网络及各种终端即时传播开,将“传者”和“受者”的概念消解于无形,名人和草根都可成为信息生产和传受的主体,从而打破了传媒“传者为王”的地位。
(二)即时性和“裂变式”传播带来更大影响力。微博使人人都能发声,当事件发生时,目击者按动自己的手机,就可即时将事件上传微博,形成信息的初次传播。当目击者的粉丝看到这条微博,就可通过 “转发”等功能即时分享,形成信息的第二次传播。进而关注粉丝的用户也分享信息,逐步使传播呈“核裂变式”的几何级数效应,信息完成了由人际传播到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转变,其在传播广度、深度上得到了极大拓展。传媒的新闻时效性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三)良好的互动性突破旧有信息反馈机制。微博则破除了传媒旧有反馈机制时效性不强的弊端。当一条信息出现,用户就可立即进行评论,并且每个人的评论都能在微博上呈现。用户还能通过“@”、“私信”功能和指定人讨论,或 “#”功能专门开辟一个话题讨论等。这样高度的互动性正是传媒所缺乏的。
(四)分散的传播主体弱化“议程设置”。“把关人”的存在使传媒的信息传播受到严格管理,传媒进而能够进行议程设置。微博则使人人成为传播主体,大量分散的传播主体使信息的管控在组织上和技术上面临巨大困难,并且信息能在瞬间传播到无数人面前,封锁信息几乎不可能。“把关人”的失效,再加上微博上存在海量碎片化信息,每个既是“传者”又是“受者”的微博用户自主地选择信息,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就被极大削弱。
二、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现状
面对冲击,传媒积极开办微博,并逐渐形成一套基本模式:
1.传播平台的利用。(1)本媒体消息。受140字限制,多数媒体采用“标题+导语+链接”的形式,有些还会配发图片、音视频等。(2)转发其他信息。当有其他媒体的独家报道或名人专家的言论,媒体跟进转发。(3)发现新闻线索。微博用户上传的见闻,对传媒而言,是方便快速的新闻线索来源。(4)搜集素材。传媒利用微博上的言论、调查等作为母媒体的版面素材。
2.自我宣传的实现。(1)本媒体消息。传媒在消息时,配上链接,吸引受众进入母媒体网站查看报道。(2)组织活动。传媒开展活动和粉丝互动,提高粉丝的忠诚度,并吸引新粉丝,扩大微博影响力。(3)当期预告。传媒为提高发行量或收视率,通过微博对当期主题做预告。
(二)存在的问题
1.对融合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很多传媒开办微博只是跟风。经营方针上,仍把精力投到母媒体上,微博仅为母媒体做基本服务;人员安排上,有限的非专职编辑进行操作,没有高效专业的团队;时间和更新频率上,只有上班期间,数量很少。
2.角色转换偏差。传媒虽时效性不足,却具严谨性。而微博虽让人人发声,却也产生虚假信息。两者融合之初,角色转化发生偏差。
(1)过微博化。①放任虚假、猎奇信息。微博没有 “把关人”,信息真假无从保证。一些传媒有时为了抢先,没有即时核实就信息。或为吸引受众,任意传播有违社会价值观的猎奇信息。②微博和母媒体的分裂。作为母媒体的官方微博,两者融合应是“1+1>2”的关系,而不该完全把微博当新产品做。
(2)过传统化。①缺乏互动性。互动性是微博的一大优势,但很多媒体做得不好,既没主动“关注”别人,也没对粉丝的评论和转发进行反馈。②缺乏人性温暖。传媒是机构,而微博更多地表现为 “人的形象”,作为传媒的官方微博,在表现原有机构特色时也要展现人性化一面。
3.技术操作不足。(1)没有形成有效的微博操作规则。让很多问题悬而未决,如微博的编辑方针、审核制度等。(2)信息形式单一。很多媒体只“文字+链接”的形式。(3)缺乏内部联动。传媒加入微博时,内部人员也纷纷开办微博,但传媒却没和他们联动。
三、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思路,革新运作理念
1.打造专业团队,优化操作技术。传媒应成立专门的微博运营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此外,中国网民以10-29岁的青少年为主,这就要求在打造团队时既要选懂新媒介技术的人员,又要考虑团队的“年轻化”。团队形成后,成员要提高操作技术,一方面加快更新频率,另一方面增强微博的可读性。
2.提高互动性。传媒应通过回复粉丝留言等方式让受众参与内容生产,并积极利用“关注”功能,其作为一种隐形的互动模式,在奥巴马总统竞选时被证实能提升微博主亲和力。
3.“微博矩阵”主动出击。传媒应建立微博矩阵主动出击,由管理层微博、编辑微博、记者微博、微博新品牌、官方微博等参与,任何一方可通过“@”功能、“转发”功能等和其他矩阵成员联动,实现“乘数效应”。
(二)建立具体有效的操作规则。传媒可借鉴路透社的《网络报道守则》建立微博的操作规则,界定传媒和微博的关系。该守则鼓励记者使用社会化媒体,但要了解其中风险,并给出了具体建议,包括“三思而后‘贴’”、避免引发公众对记者公正性的质疑、透明、工作账号与私人账号分开。如因工作需要使用Twitter,事先须征得主管同意;如因工作需要必须以记者身份使用Twitter,须在名字前加 “路透”标签等。
(三)合理协调角色转换
1.严格信息把关,展现媒体社会责任感。要将 “把关人”模式带入微博,严格落实信息核实,保持媒体公信力。同时杜绝猎奇行为,帮助微博创造一个纯净的交流空间。
2.微博要在与母媒体一脉相承的基础上革故鼎新。传媒与微博不能分裂,微博应是传媒在媒介融合领域的延伸,风格的延续有助整合双方资源,再通过微博和母媒体的互动,扩大整体的影响力。基于此,传媒可以根据微博特点,取母媒体之精华,去其糟粕,走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3.微博抢先机,母媒体挖深度。传媒与微博要发挥各自所长,微博时效性强,可通过它即时信息;传媒专业性突出,可对信息深入调查,挖掘背后故事。
(四)打造全新微博采编平台。传媒开始利用微博获取有价值新闻线索和实时素材。基于此,传媒可将微博发展成新媒介采编平台。记者可通过微博采访名人专家,远比传统采访要快捷高效。传媒还可利用“微群”功能建立微博爆料团,招募微博记者。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三网融合;新媒体;产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283-01
一、新媒体产业的现状
新媒体现在已不在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介已出现内爆并在不断融合中。“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发端,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终于到了商业模式的转折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这一转型,也代表着新媒体产业的商业模式进入转折点。新媒体就是基于互联网与广电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后,采用新的传播方式与新的传播技术,像4G手机媒体、IPTV、网络电视等等,从而也使新媒体市场化后产业链更为广泛。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特别是4G网络的推出及智能手机的发展,现在手机已逐渐代替电脑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重要方式。以互联网为重要平台,融合多种媒体形式,聚合产业链条,形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产业整合,也正成为了新媒体产业现状的一个重要特征。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以往的传播形式,改变了作为第三产业的传媒产业的格局,更改变了受众在三网融合中新媒体笼罩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新媒体产业能够发展的核心元素当然是技术的不断领先与内容的不断丰富。新媒体凭借着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才会实现网络、传统媒体和手机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媒体产业的经营领域。2006年9月13日《“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我国要重点发展的新媒体有互联网站、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手机报纸、手机网站、互动电视等新兴传媒载体,媒介融合进程中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使我们真正的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像乐视网一样,从建立之初就把3G手机电视的业务成为主要项目进行建设,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置于移动用户的手机上,实现三网融合后的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新媒体产业发展中的对策
三网融合下,新媒体产业基于移动互联市场发展迅速,手机业务、网络电视业务、视频业务等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麦克卢汉当年提出“地球村”的预言早已不再是预言,而是真切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足不出户的购物、看电影、玩网游。从新媒体产品的层次看,网络化带来了新媒体产品的生产方式、受众的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从而进入一个全民生产与全民消费的新媒体时代。
首先基于互联网下网状结构的新媒体产业链条的重构。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与网络联姻而经营的网络电视、手机与电视联合形成手机电视、电视与网络结合产生的网络视频以及手机广告、手机游戏和网络购物等等所形成的新媒体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并不是单一的,而且将其品牌、内容整合到一起,便形成一条“活”的新媒体产业链条。像乐视网一样,看到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较早地关注新媒体产业,将手机电视、3G手机业务、IPTV等业务不断扩展,成为中国较大的视频网站。
其次新媒体产业发展是无国界的,立足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促进我国新媒体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新媒体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成为各个国家相互争夺的一块“蛋糕”,一个“场域”空间,像各国都在研讨物联网下的“智慧地球”,在借助互联网后,再将电网、交通等形成的“物联网”相互关联,从而形成智慧地球。国际化的竞争又使新媒体产业扩展着新的范畴,带给新媒体产业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我国新媒体产业本土化为基础,积极加入到全球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竞争中,促进我国新媒体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最后由于新媒体产业经营领域的扩大,也进入全民生产与全民消费的自媒体阶段,因此制订符合适合新媒体发展的新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对已有不再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与完善。“尽管我国“三网融合”的政策逐步松动,从宏观到微观都在全面推进,但是应当承认,这些与“三网融合”相关的政策体制仍在许多不完善甚至相互矛盾之处,而且部分政策原则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要想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就需从三网融合到新媒体产业经营的全部链条中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从而促进新媒体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基于三网融合下的新媒体改变着媒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新媒体产业则要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后,不断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新媒体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受众需求的增多,而快速发展,俨然新媒体产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对全社会的影响力极大,其文化价值也与日俱增,新媒体产业的全球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煊赫一时,安卓与苹果各有千秋,视频网站各领,如何把握与应对新媒体产业应该是每位新媒体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32184。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媒介素养; 微时代;思想政治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典型代表的众多微媒体已深深影响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时代”已悄然来临。大学生对微媒体的使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之能够正确地使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正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的基础上,探讨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微时代的到来,各种微媒体的使用给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通过改变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等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大学生群体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不足,对微媒体过度依赖会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以及思想观念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社会认知偏差,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一)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等。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理解、运用和批判媒介信息,正确、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媒介,使大学生真正从媒介中获得益处,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及时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负面效应。笔者在对安徽省几所高校大学生微媒体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使用微媒体存在批判能力较弱、娱乐休闲倾向明显、使用技能较低、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这种媒介素养的缺失,会使大学生在面对微媒体信息的强烈冲击时,失去自我控制力,对媒介过度依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偏离人生重心,严重危害大学生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媒体的影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必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点。如何在充分利用微媒体丰富资源的同时,有效地规范和引导校园中各种媒介影响力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课题,也是顺应了时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媒介素养一次最初源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由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1933)在《文化与环境: 培养批判的意识》中首次对媒介素养进行了阐述,其后在西方诸多国家推行。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媒介素养的发展已经开始普及,欧美及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到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并结合本国的国情和现实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一些本土化创新,使得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得到实效性推广。而我国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则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步和发展都较为落后。虽有一些学者开始了对媒介素养的关注和研究,但大多也仅限于对国外理论、思想、方法等的介绍。
现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也都零星的设有媒介素养的教育内容,有些高校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系统性地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但在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课程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则理所应当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首先,思想政治理论中所倡导的方法论,能够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参差不齐的媒介信息。其次,原理当中的实践论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第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育,可以对由传播媒介带给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加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
四、微时代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重视课堂教学,加理论探索
在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引入媒介素养课程体系,是最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设置专门的章节介绍媒介素养,到逐步地将媒介素养的内容剥离出来,开设独立、系统的课程,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供全校各个专业的同学学习。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使课堂教学能够跟上时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营造教育环境
高校的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育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要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第二课堂,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目前我国高校除了一些传媒类院校以外,大多没有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要想向专业化、体系化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高校可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培训的方式,对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将媒介素养纳入到教学考核指标;同时也要重视其他专业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将媒介素养教育充分融入到各类学科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曹勇. 高校媒介素养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J].传媒观察,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