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育政策执行可以理解为:教育政策执行者按照一定的政策方案,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政策目标,把教育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有效现实成果的过程[1]。而现实的高校学生工作承担的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受到着相关教育政策的指导和规定,无论是国家、政党制定的目标方向、原则准则,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使得学生工作担当着教育政策的执行环节,使得学生工作者担当着教育政策的执行者。
一、教育政策执行是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崭新增长点
无论是行动学派还是组织理论学派,政策的执行都被认定是发挥政策作用必然的环节,既要发挥政策对于行动的指南作用,又要发挥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能动作用。教育政策的高效益执行,必将带动学生工作的内涵深化和扩充,使政策执行本身成为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崭新增长点。
(一)教育政策内容向高校学生工作提出新的工作要求
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种,其本质是政党、政府和有关组织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政治行为,是有关教育的权利和分配规定[2]。
教育政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类的政策往往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战略的表述,如党的十报告的论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报告不仅强调着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培养的经济功能,也充分强调了教育作为人的精神养成的文化功能。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来说,要领会政党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新高度、新内容、新方法,把对报告精神的领会贯彻到具体工作的开展中,这无疑是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政策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类政策往往是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对于基层单位的工作部署和行动规程。如学生贷款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返乡火车票优惠办理、大学生城镇医保办理等,这些政策内容本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是直接执行这类政策的机构,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不断改善的民生、与时俱进的技术要求,学生工作就得积极回应,正确执行。
(二)教育政策的理解更新着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理念
政策的执行离不开执行者对政策的充分理解,无论是定原则方向的元政策,还是定内容方法的具体政策,在具体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贯彻落实时,都涉及人员对政策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个学习领会掌握的过程,就要求政策的执行者与教育政策中的新观念新思路面对面、与新方法新技术面对面。于是,新的教育政策内容中的价值取向、新的教育政策运作过程中的行动理念就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执行者。
(三)教育政策的社会实施环境督促着高校学生工作改善品质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育政策在社会中知晓度、传播的速度具有了全面而快速的特征。学生工作者不再是把持相关教育政策的少数主体,更多则改换成了具体操办执行政策的事务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应该做到什么样子等问题,不再变得模糊。于是可以做的就是规范正确、及时高效,令政策对象切实感受政策的正能量。
(四)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创设着高校学生工作的有利资源
高校中不同的职能部门执行着来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在落实执行过程中都会生成新的信息、新的工作内容、新的社会关系、新的职能、新的机制等,而这样的一些各自形成的新资源,无疑都会是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外部性效应,如能在学生工作过程中协同联合,发挥这些资源的积极效应,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则将使学生工作受益无穷。
二、高校学生工作在执行教育政策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教育政策的执行理当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不断进阶与提高的新的增长点,但是,现实的政策执行过程却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仅没能发挥政策的额外的积极效应,甚至使得相关教育政策的既定目标受到折损。
(一)组织资源的协同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在执行相关的教育政策时,需要在不同层级、不同的部门间开展部署与协同,但现实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首先,学校内部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协调与统合存在问题。如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估专项工作,涉及学生工作部门和财务处,谁来主持?谁来配合?谁又来对这个分工进行断定?当涉及专业名词的理解时,哪一家又是权威的解读者?不仅导致工作的推进不力,还挫伤了多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二,学生工作部门内部不同层级间的协同问题。哪些工作环节更适合在学校层面得以落实?哪些更适合在院系予以落实?也许各级组织会出于自我考虑,使职责的划分未能周全,职责的划分不尽合理,导致政策的执行没有达到应有的积极效应。
(二)学生工作人力资源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1.人员的充足性与政策执行的充分性存在矛盾
学校的规模、编制或者师资管理条件的种种限制,使得学生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尽管有师生比的严格规定,但是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往往就行走在了要求的边缘,或兼职或临聘返聘,使得真正承担责任的在职人员压力很大,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充分性未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2.人员的稳定性与政策执行的延续性存在矛盾
不论是学校一级的学生工作者,还是院系一级的学生工作者,都存在着双线晋升,都试图从坐班制的学生工作者转向非坐班制的专任教师,尽管在岗,但是不断地为在职研修、学历提高、资格证书的获取努力等,使得真正主动专注于学生工作、沉下心来研究学生工作成为了一种奢谈。身份的临时认同、岗位的临时占据、政策的临时执行,对教育政策执行的延续性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
3.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政策执行的工作要求存在距离
学生工作者许多时候要面对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重要个人事务,除了应该有的业务熟悉、正确办理等职业素养之外,还存在着是否响应及时、是否方便学生办理、是否最少消耗、是否态度亲和及平等相待等多种指标,这些指标都在挑战着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素质。随着社会管理的水平日渐提高,众多的学生事务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一部分。政策执行没有寒暑假,政策执行没有下课铃。学生工作者能否在现行的工作惯例之下,变通与创制新的工作方式,切实不让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留有空隙,这取决于学生工作者的职业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政策执行的运作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依照一般的政策执行的过程,总少不了政策的宣传、资源的组织、具体的实施等环节。纵观高校学生工作的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主要有以下问题:
1.政策宣传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有待提高
要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社会成员,让其体验到公民的尊严、公民的权利、公民的责任,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并养成公民的秉性,是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实践。在相关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让政策的对象真切地理解政策意图及其内容,让政策规定通过学生的主动认识而认同接纳,政策宣传就应尽可能地充分、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但是现在存在着重讲奉献轻谈保障,重讲大道理轻谈实际问题等现象,使得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过程中政策规定与学生现实之间产生了不应该有的隔膜。
2.政策实施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有待提高
学生工作部门往往会面对众多的红头文件,尽管这些政策的具体要求都具有工作的时间节点、具体行动要求,如要求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但不是举办几次舞台表演就意味着任务的完成的。更细致、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是感受中国文化的价值,让学生学会领略、学会鉴别、学会汲取武装自己头脑和情怀的营养。这些远远不是一张工作时间表就能了却、结束的工作。
三、优化学生工作执行教育政策的工作理念与对策方法
教育政策的执行能否现实地转变成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的增长点,这需要转变工作理念,需要改进工作方法。
(一)优化政策执行应倡导的工作理念
1.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理念
教育政策关乎民生、关乎公平,关乎社会发展的导向,理当认真执行。但是学生工作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大到社会环境、小到一次偶然事件的引发,都会对政策执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学生工作不仅有自己的工作系统,还要与高校的教学工作、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甚至是整个教育、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活动系统发生广泛的联系,因而需要有广域的接纳和预见性,从容面对可能的新问题;要坚定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信念,与更多的工作系统相互配合,在更大的社会氛围和运行系统中切实发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积极作用。
2.职业化、专业化的工作理念
尽管现实的高校学生工作者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是从事的高校学生工作不会因为工作者的学术背景不同而改变了、降低了要求。尽快地使自己符合学生工作职业化的要求,并不断学习融入与提高,使自己更充分地成为一名以学生工作为业、具有开展学生工作所特有的学识修养、意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以特有的工作内涵服务于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
3.生命化、交往性的工作理念
教育政策的高效益执行,还在于学生工作者应确立生命化、交往性的工作理念。无论是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其工作与服务都是在与另一个主体――学生发生影响和作用。这就要求在工作中交往互动、以生命与生命面对面。能否珍视学生的情感、认识与体验,能否友善亲和、人际积极交往,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实效。
(二)优化教育政策执行可采取的对策方法
1.加强校内政策执行的顶层设计
“徒法不能以自行”,政策需要执行者的有效组织。在学校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全面正确地理解政策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在校内做好分权和授权,分清职责,让有关部门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自主工作。
2.加强组织间和组织内部的沟通与协调
尽管有了分工,但众多的事务需要在组织与组织之间协同共担,依然有太多的学生事务需要在校级层面与院系层面互通,这就需要加强这些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
3.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素质
学生工作者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其职业素质决定了他的工作品质。编制工作手册、开展在岗进修、加强交流学习、开展带教实践、研读必读书目等,尽可能缩短入职到称职的时间,尽可能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素质,将是在学生工作中高效益执行教育政策的不二选择。
4.开展政策知晓度、政策执行满意度的测评
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让学生、让社会知晓相关的教育政策,如大学生征兵政策、如基层就业学费补偿政策等,并且在学校一级建立政策咨询、政策执行投诉机制,由此倒逼高校内部政策的高效益执行,助推学生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5.加强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
篇2
关键词:中国;玉文化;内涵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同时结合相关考古资料显示:在新石器时代(距离如今七千多年前),我国智慧的祖先便能够天然玉料进行精细工具及装饰品的制作。纵观历史长河,我国玉文化渊源流长,并且我国是玉文化浓厚的一个国家,玉文化体现在道德、政治、以及审美等多个方面,内涵深刻,影响深远[1]。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玉文化,本课题针对“中国玉文化的内涵”进行研究便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玉文化概述
从中国本土来看,将玉视为天地精气的“圣物”,这样便让玉具的宗教象征意义显得非常突出。从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皇宫也存在很多玉制品,而皇宫玉制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官阶地位的象征物;从礼制层面来看,玉制品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社会统治秩序得到有效维持。与此同时,从古代丧葬来看,玉器也通常作为陪葬品,这是由玉的器材所决定的,能够长远保存下来,当然这里面也富含着非常深刻的内涵。与此同时,一些玉纯白无暇,被比喻成君子,从道德层面来看,玉也富含道德层面的内涵[2]。从玉的本质层面分析,美石为玉,玉属于石头的精华,从佛学层面而言,将玉称之为大地舍利子,为驱邪避凶的灵石。现如今,玉参与进商业生产当中,为推动我国玉文化也起到了至关作用的重要,现代玉的种类非常之多,包括了:蓝田玉、和田玉、蛇纹石玉、水晶石、鸡血石以及珊瑚玉等等。总体而言,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现代的商业玉石也避免不了玉文化的宣传。换而言之,玉石企业要想得到长期、稳健的发展,便需要了解中国的玉文化,将玉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载体,保证在玉石企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上,玉文化也能够得到发展与传承。
二、中国玉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玉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多个方面,总结起来包括:道德内涵、政治内涵、宗教内涵以及审美内涵。下面便针对这些内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在道德层面的内涵分析
对于中国玉文化的道德内涵,不妨从春秋战国谈起,处于当时的时期,经历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人们将玉文化从“神”的层面解放出来,将玉视为道德的有机载体。这一解放,使玉文化渗透了“人性”的内涵[3]。部分玉器洁白无瑕,晶莹剔透,通常为君子的自喻,将玉比喻成君子守信、谦虚、智慧的象征。总而言之,将玉在道德层面的内涵深远,也正因为玉具备道德层面的内涵,也使得玉在历史长河里流传至今,仍被人所追捧。
(二)玉文化在政治用娴哪诤分析
我国古代,玉器的生产权力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此将玉器作为权力以及财富的象征。最为明显的便是古代的达官贵人的公子们腰间会佩戴显眼的玉器。将玉文化延伸到政治层面,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完璧归赵”是有名的和氏璧典故,该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因此,从政治层面来看,玉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实力。此外,古代帝王都会有传国玉玺,玉玺便是将玉作为制作材料,传国玉玺和现在的印章有异曲同工之妙,代表着一种证明。
(三)玉文化在宗教层面的内涵分析
早在新石器时期,玉器便在宗教祭祀中发挥了作用,而后发展的越来越明显。从我国西周时期来看,具备了非常完善的玉祭祀礼仪,并且部分有关将玉器作为祭祀的礼仪便历代帝王所沿袭下来。之所以在祭祀礼仪会使用玉器,主要是因为玉可长久保存,相比人的肉体,保存的时间更加久;与此同时,玉器上可以刻上一些图案及文字,这种文化的载体能够寄托古代人的精神与信仰,所以玉器具备神秘、代表某种信仰的功能。
(四)玉文化在审美层面的内涵分析
从古代文学来看,描述玉的名句诸多,例如:《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云“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等[4]。虽然一些古诗词当中应用到玉并不是歌颂玉,而是将玉进行比喻,但从中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玉的审美内涵。
三、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我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并且玉文化的内涵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道德内涵,比如能够比喻成君子;政治内涵,比如传国玉玺为帝王权力的象征;宗教内涵,比如在祭祀礼仪中使用到玉器;审美内涵,比如在古代诗词名篇、著作当中应用到玉等。总而言之,玉文化的内涵深刻,从现代社会生活来看,人们对玉也是非常喜爱,并且作为一种商品,玉在现代的形式各式各样,但是在长远发展过程中,作为现代人,我们不能忘记玉的内涵本质,需将中国的玉文化传承下去,使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传得到有效保护,从而促进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林梅.辽代玉器在中国玉文化中的地位[J].沧桑,2013,01:42-44+49.
[2]靳彦乔.浅议中国玉文化及制玉材质[J].收藏家,2011,09:35-40.
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62-0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改革、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内涵,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科学发展观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犹如土壤之于大树,血肉之于骨骼,其内涵极其丰富,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思想政治教育可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促进人们确立效益意识、时间意识、科技意识,使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等深入人心,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无形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够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文化素质,满足人们对历史、社会和自然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要求。
1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
首先,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高高在上,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相对立,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使人的自我意识处于一种沉睡状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疲软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较之于其他的知识教育,应更重视人的主体性,甚至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唤起人的主体自觉为标志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要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其次,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体现人性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既具有独立的人格、个性、情感,也有自己的尊严。作为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性化的教育。社会有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与法律,但并不排斥独立人格和个性。道德和法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普适性,而人格则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人的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培养与塑造。
再次,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动力。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概念。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不单指物质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存在。创造价值、生成意义,是生命价值的终极表现。人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人创造社会历史,人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人创造美好的心灵世界。这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和确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2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点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有一个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们必须完整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统一起来,才是科学发展观。其次,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重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科学,潜移默化,生动活泼,培元固本,夯实根基,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创造条件,实现观念和思想的转变,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至关重要,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3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构建三个平台,大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以人为本,牢固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是第一位的,没有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和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就没有社会历史。
第二,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离不开文化的熏陶,要在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体功能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促进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变化
“微时代”是网络社会逐步发展的今天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重要命题,他的内涵十分丰富,为了能够使“微时代”这一命题的重要内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本文就如何突破其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文章主要阐述了“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背景的变化,突破“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应该怎样做。以期能够在当前的环境下充分使“微时代”的内涵和实质得到发挥。
一、“微时代”使思想政治的工作环境发生改变
(一)舆论环境发生变化
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在工作生活中能够严格的遵纪守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社会舆论参与其中进行监督,“微时代”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些错误的思想言论流向社会大众,危害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因此,“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该辩证的看待社会舆论,不能随波逐流。
(二)文化环境发生变化
“微时代”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文化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微时代的发展中及传播时下的主流文化,同时也传播社会中存在的非主流文化,各种文化得以传播在微时代的发展中成为可能。这种文化的传播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促使传统文化不断朝着更加健康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的非主流文化有些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消极的情形,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影响整个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对此加以注重。
(三)社会心理环境发生变化
微时代不断的发展通过对人们思想意R的影响而影响他们的心理活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大众的自我意识受到影响。以往的文化环境模式中,人民更多的是处于一种保守的状态,主要学习一些主流的时代文化。而在微时代,随着非主流文化的不断渗透,大众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开始通过微博、微信等便捷的方式追求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微时代使得民众的交流需求不断增强,微时代改变了以往时间和空间对交流的束缚,人们更多的可以通过电脑、电话等随时随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激发了人们交流的欲望,推动了彼此之间密切的交流方式。
二、“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突破的建议
传统的文化和社会形态随着“微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多方面的改变,因此,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更大程度上的突破,应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突破,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具备前瞻性
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形成源自于每个人思想观念的集合,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突破,并且变革整体社会观念,就需要完成个体思想观念的变革。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有前瞻的理念,能够客观的认识社会中存在的主流观念,能够充分认识到新的主流思想。在微时展中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化信息交流方式,引导社会主流舆论和民众的思想意识逐步走上积极向上阳光的方向,因此,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具备前瞻性。同时应该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一个长久的根本的途径和动力。切实的根据企业的司机情况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的灵活性、实践性和效率性。如果员工在工作中能够灵活地处理问题,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工作,开拓自己的思路,能够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二)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符合主流价值观
主流的价值观为微时展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方方面面内容的基石,必须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前文提到微时展中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更加的快捷,非主流思想也快速传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树立争取的价值导向,辩证的看待当前的非主流思想,并加以利弊权衡予以删减,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要因势利导的帮助企业职工主动向正确的思想和观念靠拢。在当下思想浪潮日益更新的年代,越来越多的负面思想冲击着企业职工的思想,尤其是关心那些抱负和理想存在较大差异的员工。让他们打消一切向钱看的观念,而是要向前看,促进自己单位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建设。
(三)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建立专业团队
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展工作应该在工作开展前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由于微时展中,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网络交流工具成为了大众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信息传播较快。将自己的教育与网络结合起来,利用好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并让员工发挥特长,主动参与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建立企业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作为宣传先进理念的信息系统。专业的工作团队应该能够深入企业内部,探寻企业发展的规律,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弊端,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改进。提升人们对电力工作的评价,也能增加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为了能够及时的对社会舆论和信息的传播进行监督,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创建一支专业团队,进行合理的分工对信息进行筛选。唯有如此,才能做好及时有效地对非主流文化的监管和适当的引导,使一些正能量得到很好地传播,负能量得到及时的遏制。
篇5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但是它的作用不单独存在于学校,而且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欠缺实践,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属性的缺失。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属性,是其具体的体现之一,因此,要进一步研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作用于社会。尤其在全球化全面发展、社会多样化的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而要从多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增强教育效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齐头并进,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进行综合探究,理清思路,把握内涵,为推进实践提供参考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和国家基本政策思想为中心,开展的具有政治属性的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则体现在社会上进行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所以,社会性要以人作为主体,尽管这项活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通过教育各个环节,社会性融入其中,得以具体显现,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思维、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定保证政治性的同时要从社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做出正确的教育定位,形成严密的社会思维,这样才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实践性。社会性是教育决策的重要指标,在宏观思维上要做出必要的体现。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其多种因素共同组合及系统化的特征不会发生改变,社会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因素,贯穿在教育的多个方面。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内涵丰富的重要原因。同时,时代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研究如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促进社会精神风貌的发展进步[3]。从多个角度综合着社会资源,协调着社会关系,即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与党政工团联合育人的关系,离开了对其的分析,就难以真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社会活动,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这也很好体现出了社会性的特征,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加以显现出来,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社会系统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4]。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由多种要素组成,因而其本身又形成了自身的体系。社会系统与思想体系相互融合渗透,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基本内涵的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特点和活动形式决定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对人具有教化作用,能够强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5]。尽管社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其作为一个参考维度,能够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以及实践性,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相关理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原则要从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融合两者关系,做到区别统一,达到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调,突出社会效应。个人属于社会的一分子,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运行包含每一份子的力量,两者价值的体现要在关系平衡的基础上加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原则遵循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遵循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统一。人具有社会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一致性,因此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也作用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运作的原动力,对社会一切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教化人,引导人的思想,进而丰富社会实践,达到社会有序地、有计划地安排组织,朝现代化的方向深刻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的变革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双向的运动,使这个循环过程联系密切,彼此作用与制约,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进程。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价值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属性,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6]。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两者价值实现的统一性,社会性正是由于实践主体具备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得以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要在教育环节中开拓个人思维,塑造正确的人生追求,坚定正确的社会信仰,进而实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宣扬爱国、爱党等政治内涵的同时,发扬了社会性的自觉意识,规范行为,形成社会良性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统一,通过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能够帮助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以提高对其的了解,分析与社会的具体影响关系,从而改进内容,提高针对性,有利于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强化[7]。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挖掘能够丰富社会学的内容,对其体系提供实践支持,以强化理论的系统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学的重要课题。此外,相关方面开始普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提高教育的效果,提高人们的实际接受水平,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反映了社会的具体状况,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它能从社会各种关系的角度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是验证教育实效性的一个指标。所以,在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是否合理、进度是否有效等方面,社会性充当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引导教育工作的改进,指明寻找新方法、新策略的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实现方式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首先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其进行正确的把握,了解它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改变观念,提高重视,再借此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实现[8]。通过对社会性与教育性两者的比较,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社会性的构成,习惯其思维逻辑,从掌握只是和提高实际活动两方面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自觉,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通过多渠道的联系,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套路,深化社会性的实践机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制定具体的策略方针,配合党的政策,不断革新措施,将教育从学校搬出来,延伸到社会,形成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深化理论基础建设,围绕政治学习进行动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参与,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开拓新思维。
加强社会性参与的同时,要加入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容,以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对社会客观现实的适应,采取措施丰富内容,丰富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育的质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研究,使其形成范式,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加以运行,以拓展社会性研究的内容,丰富理论的成果,加快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体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也要通过理论的指导,因此,社会性研究范式的建立是必然的过程。
另外,要加强对新形势的分析,对国家政策、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运行机制,完善管理条例,健全法律,做到科学、规范管理,这样,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正常实施,提高参与度,进而实现社会性。要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协调机制,发挥党的示范作用,加强教育活动的反馈能力,便于实效性的检测。通过制度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度的增长,思想政治内涵的扩大,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等,能够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促进了社会性的进一步强化,促进其价值的呈现。
篇6
政治素养的内涵:
政治素质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他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是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人的政治素质的高低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准确把握政治素质的内涵和特征是提高人的政治素质的前提,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
政治素养的特征:
政治素质具有阶级性、内在性、综合性、相对稳定性、层次性等特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52-01
我国高校虽然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应用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人文精神的传递。高校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就不能不重视人文关怀,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传递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文关怀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众,从而对其产生有组织有目的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与社会活动符合特定阶级的需求,对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就在于向大学生灌输先进价值观,从而踏入社会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则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自然,从而做到个体与周围主体和环境能够达到高度的和谐。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想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从学生的现实存在出发,尊重他们的主体性与差异性,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其人格的力量,从而促进他们的的全面发展。
其次,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是大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学生社会化为己任,并不是直接向他们传授客观知识以及经验技能,而是通过传播人文精神为手段,将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成果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阐释出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营造适合人的生存与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就现实情况而言,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学生在毕业后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进而在工作、生活以及心理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一现实情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作出相应的改变,从学生有可能面对的思想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人手,给予他们更多的人生指导,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
最后,人文关怀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对象,因此要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不仅仅是片面地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思想观念,而是要与他们的生理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环境等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发挥实效,就需要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程度,而这只有以尊重他们的能动性为前提。传统思想教育工作的缺陷就在于忽视人文关怀,只注重片面地灌输价值观,从而引起不少学生的反感。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措施
人文关怀面对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世界,通过想象、思考等方式来提高人的精神内涵,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诸多相同之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前提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提高其人文关怀的水平。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教学相长,一方面要求教育人员要充分尊重学生,承认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他们的自由与兴趣,进而在此基础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去激励他们,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现实需求,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要立足于他们的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强调激发学生的发展欲望以及追求完善的自觉性,并给予他们自主发展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展示其丰富的个性,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培养、发展他们兴趣、人格的过程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
其次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的重任要求其在学生价值观塑造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当今形势下,各种文化泛滥成灾,泥沙俱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位,高校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要在以往传道授业模式的基础之上,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这是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两者之间分别是外因与内因的作用。外因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工作,内因则是学生的自我内省与自我改造的过程,这两者要相互促进,才能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宣扬正确的价值理念,增强学生人文内涵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
篇8
1.就业软实力的主要内容。
1.1“软实力”的内涵。“软实力”在美国诞生后,经历了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其概念发展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我国学术界将软实力的内涵大体概括成三个方面:1.由核心价值观、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等组成的要素层面;2.由包括社会责任观及伦理等构成的社会属性层面;3.由道德规范、社会关系等构成的人文层面,亦称为非正式指标。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软实力”指的是一种正面的吸引力与持久的影响力。
1.2“就业软实力”的主要内容。为顺利就业,大学生做了诸多的就业前准备,诸如忙于考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攻读第二学位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硬实力”准备。然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最欠缺什么?企业最注重什么素质?这些核心问题不少大学生却茫然不知。经走访、座谈、问卷等调查得知:当今用人单位往往更在意毕业生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及创新意识等“软实力”,对与工作相关不大的一些证书要求倒不怎么在乎。大体归类,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抗压能力(抗挫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2.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2.1独立学院品牌认可不足。独立学院是一个产生才十余年的新生事物,品牌认可度有待提升。独立学院尽管从理论层面已经历了“依附期”、“过渡期”并正式进入了“转设期”,但其仍处于“儿童时期”,还处在生长发育、蓬勃发展的基础阶段,其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等诸多方面均需通过市场及社会的检验,其专业学科建设还处在维系阶段,还未真正进入打造特色、提升水平的阶段,科研能力在独立学院更是成了附属品、奢侈品。
2.2独立学院专业特色不够。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基本是复制母体高校,自身特色欠缺。[1]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往往都是参考母体高校的简单复制,专业设置大多是简单雷同,尽管所设置专业绝大多数都是市场需求之热门专业,但缺乏自身特色。[2]包括独立学院的师资也是以从母体高校返聘为主,而自身新引进的教师普遍年轻,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科研能力,对现有专业的教学亦难以真正发挥师资队伍优势。
2.3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决定其学生的经济高投入,高投入之后更易产生就业偏差。在较高投入基础上,学生及学生家长往往有较高的期待,因此在就业观念上往往存在一些偏差,甚至有部分学生存在就业观念严重不当。主要表现在:较为盲目追求薪酬待遇优厚、工作环境优越、工作地理位置及地域条件优良、社会反应较好的工作;“等、靠、要”的被动就业倾向较为明显,自主就业与创业意识淡薄。
2.4独立学院就业指导队伍流动较大。在独立学院就业指导队伍整体比较单薄的情况下,队伍年轻、队伍流动性大是显著特征。当前独立学院中,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主体除了几位少数专职老师外,其余大多为院系党总支书记及毕业班辅导员,队伍流动性的现象较为严重,加上他们平常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事务就十分繁重,自身不一定具备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很大一部分也缺乏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
2.5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误区。独立学院在初期普遍存在误区“重招生、轻就业”。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导致对生源的迫切需求,在建校初期就大规模甚至超规模进行招生工作,规模效应在独立学院身上体现的比较突出;独立学院办学较晚,刚开始也没有毕业生直接就业,把精力放在了争夺生源上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办学是伴随独立学院产生与发展的,投资就必然与效益挂钩,观念不同导致杆秤有所倾斜;对就业指导主体及对象的认识不够,心理辅导不够;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更多的是共性教育与指导。
3.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口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软实力。
3.1提炼学校文化内涵,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衡量一个学校办学的最终指标,是看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毕业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独立学院毕业生要想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稳步立足并有所作为,学生需要努力,学校发挥办学特色,凝练学院内涵。充分依托母体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培养素质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专业的实际应用性;优化教育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做好学生专业技能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教育等课程的开设工作;加强品牌内涵建设,加强社会合作与交流,努力提升独立学院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凝练出符合自身特点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校园文化内涵。
篇9
[关键词]EAP;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20-02
党的十七大以来,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EAP(员工帮助计划)的精髓就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它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给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崭新的视角。
一、EAP的内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中文翻译有多种:员工帮助计划、员工援助计划、员工协助方案等。学术界对EAP概念主要有三个理论出发点:心理学视角、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和综合视角。笔者认为EAP是组织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主动地通过规划、宣传、调研、辅导、干预、评价等精神福利服务,澄清员工职业价值观,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心理资本,营造支持性组织文化,解决员工在社会、心理、管理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达到发掘员工潜能、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项目。EAP激励注重人文关怀,重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整合,注重内在激励,属于精神激励范畴,十分符合转型期员工的需求,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内在持久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活动。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关注人的发展、解读人生的终极意义、建构人的精神家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EAP的内涵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终极使命的具体体现。EAP从以人为本出发,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当前正处于一个深刻社会变革的时代,转型期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化,造成各种无序和失范行为,容易使人产生价值缺失、精神焦虑、职场危机等。因此,压力疏导已经成为时代的热门话题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将EAP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延伸到正确妥善和谐地处理工作压力与人际关系,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得到了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易于落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处。人文关怀缺失的不足是制约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力与效果的重要原因,而人文关怀缺失根本原因在于工作对象的错位。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什么,是“人”还是“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既然以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化、净化人的精神情操为主旨,它就必须以“人”为视点和立足点。目前市场经济容易给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际交往蒙上功利色彩,加上情感沟通、道德感化、生活关怀等比较缺乏,思想政治工作容易停留在规范工作对象“必须怎样”、“禁止怎样”的管理层面,极易陷入简单化、物化和非生命化,而管理制度普遍缺乏充分的人本思想,严谨规范强序有余,情感沟通关心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品质的进一步提升。EAP可以有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回归,思想政治工作运用EAP的策略路径去提升人的心理资本,通过沟通、宣传、支持等方式来积极影响员工的精神状态,改善人们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EAP的功能
(一)EAP的直接功能
EAP的直接功能包括EAP减压功能、EAP发展功能和EAP人文功能。EAP减压功能从组织环境营造、事前预防、积极干预、事后援助等环节全方位地帮助员工应对压力。减压EAP还可以通过向个体员工及其家属提供行为测评、咨询辅导等服务,直接作用于员工个体,帮助他们掌握处理压力的方法,减少或降低由压力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消极影响,并提高员工应对处理压力的能力。EAP减压功能体现在个人层面、个人和组织的相互关联层面和组织层面。个人层面主要关注提升个体应对压力能力,组织层面关注积极组织文化的塑造等工作环境上,而个人与组织关联层面着眼于二者的相互调节,包括工作角色、环境匹配、人际关系等。EAP发展功能主要是规划员工职业生涯,EAP可以帮助员工制定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建高素质与高效率的组织团队,形成组织发展的巨大推动力。EAP视阈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具备可行性、适应性与持续性,从而有利于组织发展,能促使组织资源得以更合理分配,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EAP人文功能则是体现组织对员工的全方位人文关怀,满足员工精神层次需求。人的行为常常受情绪情感的影响,它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正面情绪可以对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促进作用,负面情绪则会产生阻碍抑制作用,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是否被真正科学激励。EAP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调节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及时科学疏导员工不良情绪,帮助员工树立理性认知,EAP有利于从根源与载体上,缓解化解员工的不良情绪,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场”。
(二)EAP的间接功能
EAP的间接功能包括EAP凝聚功能、EAP导向功能和EAP满意度激励功能。EAP凝聚功能体现在EAP有助于建立“以人为本”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与重视。EAP不仅强调员工的心理健康,而且将全面科学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组织机能的和谐发展作为目标,所以EAP可以使员工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增加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表现在工作团队中帮助他人,自觉自愿增加自己的工作活动,向工作团队和组织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EAP导向功能体现在EAP能够帮助组织员工构建心理契约,能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推动力,引领人们把自己的行为都集中到既定目标,使组织与员工双方的效用最大,所以EAP对于人们在工作中的动机、需要、目标和行为具有突出的目标导向作用。EAP满意度激励功能具体体现在EAP从员工的工作、生理、心理、家庭等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工作上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生活上建立完善的健康体制,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培养员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员工家庭的和谐美满,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的满意度,从而间接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满意度功能。实际上满意度的提升,员工心情舒畅,对组织有归属感、责任感与主人翁精神,员工会为工作投入更大热情,进而又间接地提升工作绩效,产生“新”的生产力。
三、EAP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领域沟通,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需充分把握工作对象心理规律与心理需求,合理运用EAP,充分发挥EAP的各种功能,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一)建构精神家园,实施EAP价值激励
帮助人们建构精神家园,引导人们确立终极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最终使命。建构精神家园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哲学话题,从人的精神内核来看,建构精神家园的具体表现就是建构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实施EAP价值激励,就是澄清价值观。澄清价值观,辩析个体价值目标是澄清价值观的第一步,其中认识深层志趣是开始。深层志趣概念(deeplyembedded life interests)最初由哈佛商学院心理学家布而特(Bulter)D1等人提出,是指人们长期拥有的、由情感驱动的各种激情,超越常规的兴趣与爱好,与性格交织在一起。深层志趣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挖掘深层志趣可采用问题陈述法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 Event Inter―view)及日常工作行为判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在此基础上,整合个体价值目标与组织价值目标,实现组织价值目标与知识员工深层志趣之间的相对平衡。基于EAP价值激励策略把胜任特征模型开发与和谐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组织战略的层次探索胜任特征模型的功效。这与时勘教授嚷出的和谐健康型组织(Healthy Organization)建设构思,把健康型组织的主要功能归纳为正常的心理状态、成功的胜任特征和创新的组织文化三方面基本一致,内化组织的使命与愿望,增强职业忠诚度,运用责任激励,营造积极的组织公众形象。实施EAP价值激励,让人们心有所依,神有所寄,思想积极,人格健康,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目的。
(二)关心人的需求,实施EAP成长激励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人,其内在的尺度首表现为人的需要,12]现实中人都存在各种不同具体的需要。EAP成长激励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切人,结合组织规划,融合合作伙伴管理职能,贯穿于整个组织动态运行,能有效抑制学校与大学生个体在目标整合上偏差,避免知识退化、激励下降等,实现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个体认知与规划、环境认知与规划、职业生涯“年检”,不断提升职业发展的适应性,及时反馈并调适生涯策略,及时修正规划的目标、策略、行动、方法等不切实际的部分,调整认知,完善生涯发展规划,推进职业生涯科学、灵活、规范、有效地发展,建立职业生涯预警机制,预防职业枯竭。通过EAP成长激励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设计和敏感性辅导等成就动机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成就动机,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追求的目标。
(三)提升精神品位,实施EAP减压激励
篇10
论文摘要:高校环境的新变化必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探寻其实现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价值体现
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从哲学意义上说,人文关怀关注人自身的命运与价值,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人文关怀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其内涵包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则和理性精神。人文关怀的现实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着眼于培养人们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庄严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鲜明的个性意识与集体主义风格,健康开放的文化心态与精神风貌。从现实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关心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人的精神存在及其发展,追问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因此,人文关怀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本质的内容,其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把人文关怀完全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从以下三个途径展开。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或者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充分肯定人,充分实现人的心灵自由、精神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基本关系中,追求和谐统一,目的是使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和谐、自由和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中那种不从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来束缚人的传统做法,改变原来那种硬性地要求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以及人在社会道德规范面前只能是被动服从者的不良现象。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而向对话式转变,实现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对话式教育会引起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是人与人平等相处的基本方式。对话式教育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2.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为学生现实生活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这也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特色。在欧美发达国家,学校普遍具有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一般的学校都配有学生活动指导员,并设有咨询处、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部、纪律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服务机构。同时,学校还聘请一些顾问,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专家、精神病治疗专家等,来诊断和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在解决学生具体困难的过程中使学生感觉到国家的存在和社会的温暖,其公民的主体人格和爱国情怀也由此得以萌生。这种人文关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原有的强制化和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主旨精神。
3.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培育高品质价值观
学者周围平认为,人之为人,一个更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超越性。超越性是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的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超越性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种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种爱,不愿虚度生命,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二是灵魂的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价值的追问。三是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上述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其实质是对个人内在的心灵生活的无比关注,周国平认为,这比外在的生活更重要。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采取学习、体验等各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深他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精神品质。
总之,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体现了人学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包含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人文关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审视、把握和阐释。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继承和发扬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价值追求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
- 上一篇: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
- 下一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