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

篇1

(3) 信息安全加密性。区块链技术依照时间顺序和逻辑, 在哈希 (HASH) 算法之下进行链接, 形成轨迹链条行程无法更改的时间戳 (Time-Stamp) , 其生成的任意长度的二进制值也即哈希值, 可以成为银行业务中收付款的流水号, 较好地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4) 数据的可追溯性。区块链技术能够对所有的轨迹链条行程进行记录、存储, 对私自复制数据的行为能够进行追溯和追责。

(5) 智能合约。它主要是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生成, 能够在特定时间、特定事件时触发协议签订时的指令, 是一种自动触发命令的应用模式和程序。

2、区块链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分析

2.1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区块链技术可以依照时间顺序存储参与各节点的会计记录, 在密钥安全管理和前后区块相互印证之下, 较好地规避会计信息造假、篡改的现象, 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同时, 区块链技术采用自动识别的方式, 对所有区域的不同节点信息数据进行记录, 并能够实现对节点信息数据的历史追溯和纵向延伸, 较好地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有利于审计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追踪、查询和监管。另外, 区块链技术对重复信息、无关联信息进行了有效的筛选、剔除, 在全民参与记账的条件下, 避免记账错误或遗漏的现象。

2.2、 提升业务效率

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提升业务效率, 利用企业核算系统、信息系统相对接的方式, 自动实现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存储, 有效提升会计业务综合平台的信息验证效率。同时, 区块链技术下的会计应用还可以成为自动审计的证据链, 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全覆盖、远程审计。

以审计为例, 一般而言, 审计人员在审计资产负债表时, 若出现某些项目的数额与生产经营活动不相符的情况, 就要对这些项目作重点检查, 从总帐科目追查至原始凭证, 必要时应结合对往来帐的函证、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等项资产的盘点, 核实报表数字的真实性。这样做的结果是, 需要的工作时间很长, 另外有些凭证、函证也会因为时间和出具票据公司的经营问题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核对起来不仅浪费差旅成本, 还要耗费大量精力, 而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让这些凭证、票据等以电子的形式保存下来, 单方无法进行修改, 可以实现自动审计的证据链, 提高审计的效率。

2.3、 降低业务成本

区块链技术下的会计应用通过不同区域的各节点进行数字资产登记、转移、结算, 无须人工验证, 实现瞬时、自动化的操作, 区块链条中的各区块能够在相应的密钥管理之下, 快速、全面而准确地获取会计信息, 缩减了资金运作成本、时间成本、协调沟通成本和信任成本。

并购过程中区块链的优势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购过程中, 财务的并购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耗时、耗钱的工作, 另外经常会出现并购过程中因为前期工作不充分, 导致后期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情况。区块链的数据可追溯、去中心化、单方无法修改等优势对于解决并购过程中财务管理合并的工作, 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2.4、 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在基于密码学方法生成的分布式账簿中含有大量的交易信息, 实现了对基础财务信息的实时管理, 并有效促进了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链接和融合, 促进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使管理会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和飞跃。

3、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分析

3.1、 重塑会计核算模式

区块链重塑了会计核算模式, 体现出公有链与私有链并存的状态, 在数字化、点对点传输的价值系统之中, 成为联结的整体, 在区块链技术下的会计核算模式通过区块链时间的有效扩展通道, 使私有链和公有链相连接, 采用凭证-报表 (账簿) 的会计确认方式, 极大地缩短了会计确认的过程。

区块链技术下的会计核算模式转变了业务流与资金流分开核算的状态, 使业务流与资金流充分链接和融合, 利用区块链安全可靠的价值传输功能, 进行会计结算、清算, 使业务交易确认的同时也即确认了资金转移。同时, 在智能合约的应用下, 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可编程属性, 实现对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后续处理。

在区块链程序和加密算法的应用下, 会计计量显现出相对稳定性, 不会受到货币自身价值及其转换过程的影响, 实现了会计确认对象的量化。同时, 区块链在会计核算模式中的应用还体现出形式、载体方面的变化, 将实现由传统复式记账的两维方式, 向三维度及多维度的跨越式的转变。

3.2、 区块链技术下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应用

在区块链技术之下, 对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它采用宽型的、模块化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加宽泛、灵活和及时, 全面反映会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权益状况变动等。

宽型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主要从广度上扩展了会计资产及负债的综合描述, 不仅体现出数字形式的货币, 而且还可以记录和显示数字定义的资产, 转变之前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狭隘状态。

模块化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主要是指对原表型的突破和跨越, 它使会计信息披露由固定化状态向模块化、重复组合的非固定化状态转变, 突破科目之间的级别限制, 基于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个性化要求进行会计报表编制, 完整表达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 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完整。

另外, 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区块链技术还可以极大地提升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 利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中的全球公共账簿, 提升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质量。

3.3、 强化会计管理模式

区块链技术应用下的会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它极大地缩减了各国在会计管理方面的差异性, 转变了会计管理的重心, 使人们更加关注会计价值计量和价值报告等管理工作, 利益相关者要求获得及时、准确而全面的会计信息价值变动情况, 并有效地进行会计计量和确认。

同时, 会计监督管理模式也不断完善和进步, 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建构完善的经济监督体系, 包括组织机构设置、监督对象范围、政策依据、具体运作等内容, 利用区块链公开化、透明性、可追溯的优势特点, 重点做好会计岗位牵制、审批控制、重要单证管理、参数设置等, 提升会计监督管理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3.4、 提升管理会计效能和价值

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之下, 可以极大地提升管理会计的应用价值和效能, 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1) 作业成本管理。区块链技术下的管理会计作业成本管理关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后果, 并由结果分析转变为过程分析, 它通过各区块时间逻辑顺序的相联性, 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和动态反映, 实现对相关数据的追溯和定位, 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提升作业成本管理效能。

(2) 价值链管理。区块链技术中的各区域节点能够独立存储采购、销售等交易信息, 管理会计能够获取资产计量、成本分摊等基础会计信息, 据此进行价值链的重新选择, 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目的。

(3) 责任会计。在现代企业分权管理的背景下, 要加强会计信息反馈、责任预算和组织核算, 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会计制度体系, 并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簿之下, 及时追踪、记录责任履行情况, 客观准确地评价和考核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 确保成本区块链、利润区块链、投资区块链等责任中心区块链信息数据的真实与完整。

4、总结

综上所述, 区块链技术正以迅猛之势应用于诸多领域, 对会计行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和转变, 要充分利用区块链的互联网创新技术的优势特点, 突破会计领域中的复杂问题, 较好地提升会计信息数据的完整与安全性。

未来财务记账、合同审批、审计等等工作都将因为区块链的应用发生变革, 提高财务运作的及时性, 并从根本上降低财务资金筹集与调配的成本, 其透明性与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可以预见, 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的信息处理方式, 对财务而言可能是比人工智能更具颠覆性的东西, 财务要尽早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区块链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探索[J].彭晓英, 孙珍珍.当代经济.2017 (26)

[2]区块链与会计、审计[J].樊斌, 李银.财会月刊. 2018 (02)

篇2

 

 

区块链将使所有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节点,也将促进现有金融体系与金融规则的改良,构建共享共赢式的金融发展生态体系。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是人类信用创造的一次革命,它能让交易双方在无需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情况下开展经济活动,从而实现低成本的价值转移。可以说,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时代效率更高的价值交换技术,互联网由此从传递信息的信息互联网向转移价值的价值互联网进化,这有利于传统金融机构借势转型,将内生的业务流程和应用场景互联网化。

 

一、区块链的特征与不足

 

(一)区块链的主要特征

 

(1)去中心。在区块链中,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分布式的结构体系和开源协议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参与数据的记录和验证,再通过分布式传播发送给各个节点,每个参与的节点都是“自中心”,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区块链又不是简单的去中心,而是多中心或弱中心。当物联网使所有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中心节点时,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发生改变,从垄断型、资源优势型的中心和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成为服务导向式的多中心当中的差异化中心。

 

(2)去信任。从信任的角度来看,区块链采用一套公开透明的数学算法,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下自动安全地交换数据。区块链实质上是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所有的规则都以算法程序的形式表达,参与方不需要知道交易对手的信用水平,不需要第三方机构的交易背书或者担保验证,只需要信任共同的算法,通过算法为参与者创造信用、产生信任、达成共识。

 

(3)时间戳。区块是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和代码打包而生成的,下一区块的页首包含上一区块的索引信息,首尾相连便形成了链。记录完整历史的区块与可进行完整验证的链,形成了可追朔完整历史的时间戳,可为每一笔数据提供检索和查找功能,并可借助区块链结构追本溯源,逐笔验证。所以,区块链生成时都加盖了时间戳,形成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除非能够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因此区块链的数据可靠性很高。

 

(4)非对称加密。区块链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即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使用一个“密钥对”,“密钥对”中的两个密钥具有非对称特点。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中,一方面,密钥是所有参与者可见的公钥,参与者都可用公钥来加密一段真实性信息,只有信息拥有者能用私钥来解密。另一方面,使用私钥对信息签名,通过对应的公钥来验证签名,确保信息为真正的持有人发出。非对称加密将价值交换中的摩擦边界降到最低,能够实现透明数据的匿名性,保护个人隐私。

 

(5)智能合约:由于区块链可实现点对点的价值传递,传递时可以嵌入相应的编程脚本,通过这种智能合约的方式去处理一些无法预见的交易模式,保证区块链能够持续生效。这种可编程脚本本质上是众多指令汇总的列表,实现价值交换时的针对性和条件性,实现价值的特定用途。所以,基于区块链的任何价值交换活动都可通过智能编程的方式对其用途、方向和各种限制条件等做到硬控制,省去了以法律或者合同软约束的成本。

 

(二)区块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能耗问题。传统货币银行学体系中存在不可能三角,即不可能同时达到去中心化、低能耗和高度安全,在区块链构建中也同样存在不可能三角。比如,在比特币的实际应用中,其发展带来了计算机硬件的快速膨胀,在“挖矿”过程中的主要成本转移到硬件成本和电力成本等。所以,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权益成本收益后,让其技术功效发挥至最大化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存储空间问题。由于区块链记录系统中自初始信息的每一笔交易信息,并且每个节点都要下载存储并实时更新数据区块,所以,每个节点的数据都完全同步的话,网络压力较大,每个节点的存储空间容量要求可能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3)抗压能力问题。基于区块链构建的系统遵循木桶理论,要兼顾所有网络节点中处理速度和网络环境最差的,所以,如果将区块链技术推广至大规模交易环境下,其整体的抗压能力还有待验证。如果每秒产生的交易量超过系统(最弱节点)的设计容纳能力,交易就自动进入到队列进行排队,带来不良用户体验。

 

二、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一)金融基础设施

 

区块链可能作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在很多领域都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金融行业中,区块链技术将首先影响支付系统、证券结算系统、交易数据库等金融基础设施,随后该技术也会扩及一般性金融业务,比如信用体系、“反洗钱”等。这是因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其将首先切入信任要求高且传统信任机制成本高的基础设施领域,过去,基础设施都是公共产品,而区块链新技术和新制度使更多人有可能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未来的互联网金融是要利用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金融机构的核心生产系统,把金融企业架构在互联网上。

 

当前的信息互联网可统称为TCP/IP模型,HTTP是应用层中最重要的应用协议。在价值互联网中,区块链是在应用层里的一个点对点传输的协议。它的价值与信息互联网中HTTP协议的价值是一样的。区块链的巨大潜力和前景就是可以重构传统金融业的基础设施与核心生产系统,而不仅仅停留在APP等应用层面。这是因为,在网络层次,区块链是建立在IP通信协议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分布式网络基础上的;在数据层面,区块链这一数据库系统是崭新的,明显优于现有金融体系的数据库;在应用层面,基于区块链的登记结算、清算系统以及智能合约、物联网能大幅提升效率,区块链上的金融活动是可编程的金融。.

 

(二)数字货币

 

从安全、成本等角度看,纸币被新技术、新产品取代是大势所趋。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对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应由央行主导,体现便利性和安全性,做到保护隐私与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平衡,要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和传导,要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数字货币是自由可兑换的,同时也是可控的可兑换。

 

(下转第27页)

 

(上接第25页)

 

区块链技术在比特币上的成功证明了可编程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英国央行的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可以考虑发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这可增加金融稳定性。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可分为基于账户和不基于账户两种,也可分层并用而设法共存。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分布式簿记,不基于账户,而且无法篡改,如果数字货币重点强调保护个人隐私,可选用这一技术。不过,目前区块链占用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太多,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得到推广应用。

 

(三)自金融

 

如果从服务的角度、从非货币创造角度来看,现代金融都是通过中介机构实现的。互联网时代,有可能实现去中介化的真正意义上的直接金融。不过,这种可能性还不完全,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是在原有金融基础之上的,无法跳出来,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区块链可分为公有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公有区块链就是像比特币这样的,认可了协议,就成为区块链的组成部分。私有区块链仍然是要获得许可的,银行系统的区块链技术,需要对每一个参与者进行审核。私有区块链非常近似于一种自金融的形态,公有区块链更类似于对私有区块链底层的支持和保障。当区块链技术普遍应用,金融管理技术的第三方化普通呈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金融就完全成为可能。

 

三、区块链应用与金融监管

 

区块链技术是目前唯一无需第三方就可用于记录和证明交易一致性和公司财务准确性的工具。因此,它可以满足潜在监管者和公众对于审计有效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在金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发展仍受到现行制度的制约。一方面,区块链对现行体制带来了冲击,因为其去中心、自治的特性淡化了国家、监管等概念。比如,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挑战了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调控权,导致货币当局对数字货币的发展持保守态度。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这项新技术也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预期,法律和制度建立将会严重滞后,导致区块链运用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护,增大了市场主体的风险。

 

区块链金融技术一旦在金融业普遍展开以后,监管的去金融属性化就产生了,监管职能、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将会被重新界定。比如,证券借贷、回购和融资融券如能通过区块链交易,监管部门就可考虑利用这个公共账本的信息对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进行监控,不仅高效而且可靠。从宏观金融视角看,当自金融时代产生以后,货币创造和传导机制以及信用创造格局将会变化。从微观金融视角看,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与商业已经难以区分,将超越分业和混业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需要从这个视角来探讨。

 

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仍需要中心化的部门提供规范和保障支持。监管机构可主动拥抱互联网金融的新技术,美国证监会委员Kara Stein认为,监管机构需要处于引导位置,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并快速响应其潜在的弱点。比如,区块链技术希望打破特权和人为操纵,让计算机算法实现“信用自由公证”。但从实践来看,由于缺乏监管,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交易面临的投机和洗钱风险就很高。因此,区块链技术应用需要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金融创新产品得到合理运用。同时,还要提高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篇3

什么叫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公益场景?童玲找到了一个“形象的”解释方法:就好比你寄了一个包裹,传统上这个包裹里装的是物品,包裹到哪一步了,有没有送到收件人手上,全都能在物流信息里看到。现在你捐出的一笔善款也好比一个包裹,你的捐款投递到哪儿,是到基金会账户了,还是拨给受助人了,也能在区块链公益平台上看到。

她还强调,快递的追踪需要每个物流站点上传信息,但是区块链公益平台上善款的信息追踪是系统自动生成,而且任何人不得更改。

童玲是蚂蚁金服的首席架构师,几个月前,蚂蚁金服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的“听障儿童重获新声”项目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线。这也是国内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公益场景的首次尝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区块链一词过于陌生,为此童玲不得不一遍遍地向人解释这个项目是怎么回事。

在“听障儿童重获新声”捐款页面上,捐款人可根据公开的账目信息看到项目所有情况:48812位捐款人共捐了198,417.39元,以每人19840元的标准发放给了10位受助人。所有捐款人及受助人的姓名(脱敏后信息)、金额、捐赠时间、拨付时间都一一列出。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曾经风靡一时的比特币就是基于此技术而存在的。如今区块链被引入公益场景,它透明、可追溯和不可更改的特性恰好为公益提供了一份特别的透明账本。

作为捐款人,最关心的事情无疑是自己捐出去的钱有没有送到受助人手里,“在以前,你把钱捐出去经常有石沉大海的感觉,不知道最终到哪里去了,但现在通过区块链平台捐一笔钱,你就可以和基金会,和真正的收款人之间建立起连接。”童玲说,这种连接会在捐款人和基金会之间形成一种互相间的信任。

另一方面,区块链自动生成的特性还能减少公益组织信息公开的成本。以往公益组织需要人工收集和披露信息,而现在,区块链平台的项目,筹款、拨款信息跟随项目进展一目了然。

然而挑战也不小。童玲说,区块链技术本身不是变革,区块链技术背后所代表的透明、开放和分享的精神才是变革。此前 ,曾有第三方评价表示,这种精神会促使公益组织从效率性到透明度不断优化,将对公益行业现有的生态模式带来大的改变。

“听障儿童重获新声”项目只是区块链技术在公益场景的试水,蚂蚁金服最初的心态是先看看市场的接受度如何,“结果很多用户都希望这个模式能够尽快推出,不少公益机构也来询问合作,”童玲说,“他们(公益机构)希望能够用这个技术来增加他们的信任度,以筹到更多的善款。”

篇4

[关键词]区块链;教育培训;去中心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在大部分区域存在无法有效共享、分布不均衡、信息化成本太高、学员信息过于碎片化等问题。而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于2008年提出的区块链拥有着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优点。区块链技术的这些优点,能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及学生信息的同时,完成跨国、跨平台的优秀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用更少的成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使毕业生拥有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国际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早在2016年就已经成功地把学生学历证书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共享到其本校所研发的区块链平台,从而实现学生信息的公开透明;而美国计算机培养学校霍普顿学校在2017年将其学校的所有学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到了相关区块链平台上,供各种招聘企业进行查询和验证。而在我国,目前“区块链+教育培训”仍属于市场空白,是需要较多人研发的“蓝海市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区块链因具备的多个技术特征:去中心化、高可信度和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被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是人类发展史上继信息化革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在全球的各个领域已经掀起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创新应用热潮。而区块链可以凭借其技术以及智能合约技术,结合大数据应用,打造一个有利于去中心化管理、减少资源信息化冗余、降低成本、便于教育产业与平台紧密结合的区块链平台。“区块链+教育培训”有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区块链技术合理调整教育资源,让学生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教育。当前,许多地区因经济等各方面比较落后,无法吸引有良好教育经验、专业知识丰厚的老师,造成当地孩子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有很多有较好的教学想法的老师无法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进入正规学校,使他们的才华没有很好的平台去施展。如果将这些优秀的资源上传到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平台上,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优秀的教育资源传播到整个平台,从而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二是区块链技术可以使毕业生拥有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同时增大企业的利益。如今社会上造假学历流通泛滥,不仅对企业、高校的招聘、招生带来困扰,而且也是对人才的不公。区块链以其独特特征,有利于鉴别真正的人才,使企业、高校、人才利益最大化。三是区块链技术有利于跨平台以及跨国的资源共享。目前,我国教育水平欠佳,通过全球性技术区块链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内与国外优质资源共享,互利性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

1.3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创新性地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教育培训方面进行研究。虽然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较多较为深刻的讨论,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培训方面,还是较为少见的。本文以区块链为前提,对区块链应用于教育培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缺陷。在研究思路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有较为深地突破。本文切实地进行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研读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各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进一步地探讨。

2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区块链的相关理论概念

2.1.1区块链的含义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2.1.2区块链的分类和应用

区块链按照不同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公有区块链、联合(行业)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三种。而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行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教育培训行业、艺术行业、法律行业、开发行业、房地产行业、物联网、保险行业、金融行业等。

2.2区块链的特征

一是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储存,因此区块链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任何数据块都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二是信息不可篡改。任何信息只要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性地储存起来,因此区块链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匿名性。交易对方不需要公开身份就可进行相应的交易。四是开放性。区块链中的数据对所有人都开放,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五是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节点不需要人为参与就可在安全的交易环境中进行交易。

2.3国内外相关专家研究成果综述

2.3.1国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EricF.JeffR.(2018)批评了过去几十年中学校领域的数字平台存在的问题,如有效性、责任的担当、获得的知识的起源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区块链的发展背景、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卫生专业教育的可行性。作者认为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机构将能够为没有中间人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认证和资格认证,同时认为区块链有可能显著改变卫生专业教育的未来,从根本上改变患者、专业人士、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围绕安全、有效和负责人的信息进行互动的方式。MerijaJ.JanisK.(2018)通过对区块链特征的介绍,分析了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作者认为区块链教育技术为学习者创建了评估和管理工具,这个技术创建了一个记录、存储和管理凭证的基础设施,并为学习者提供了他们可以控制的可持续成就记录,并且它还可以通过降低行政成本和官僚作风使大学受益。同时介绍了区块链在教育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大多数欧盟国家正在试验教育区块链。

2.3.2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许涛(2017)介绍了区块链的特征及优点,并了解了区块链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可行性。作者发现“区块链+教育”正不断发展,同时从三个角度:区块链技术教学、区块链技术校园传播和区块链技术教学平台建设详细地了解了“区块链+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发展情况。最后进行了对“区块链+教育”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李青,张鑫(2017)介绍了以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指明了区块俩在教育领域有很大的潜力。作者基于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了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其次,探讨了“区块链+教育”的主要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区块链+教育”技术的优点和潜在问题。

2.3.3国内外专家理论研究对比分析

自“区块链+教育”提出后到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和快速发展的过程,国内外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于区块链技术所能为教育事业带来的变革。国外相关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区块链+教育”如何更为合理地应用以及出现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法,而国内研究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区块链+教育”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这种技术的美好期待与展望。本文在先前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上,一方面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验证区块链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及其前景,弥补之前研究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对技术层面的特征、方式及优缺点进行详细地介绍,为教育机构、监督部门和投资者停工“区块链+教育”具体应用和技术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3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研究

3.1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转变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新了工作、学习等的方式。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资本市场的快速涌入,使我国在线教育自2001年以来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末,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1.2亿,且白皮书预测,未来互联网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5%左右的快速增长率,而在线教育市场将以超过20%的增速发展。然在线教育行业在快速发展下,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如网络授课老师良莠不齐。目前,随着高学历高成绩被看得越发重要,在社会上出现了多个学历造假现象。因此,人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一套更透明更完善的在线教育系统,中国“区块链+教育”行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3.1.1政治分析(P)

目前,区块链迅猛发展,多个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对区块链进行规范。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区块链进行较为规范的管理。2016年10月,工信部颁发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了“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价值。”2018年,上海教委的工作要点通报中,提出了“推进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教育示范应用。”中国目前拥有发展区块链的良好政治环境,因此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是较为可观的。

3.1.2经济分析(E)

当下,我国经济在政府调控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需要更多的优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区块链+教育”更能有效地满足经济发展过后人们所需要更多资源的问题。

3.1.3社会分析(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互联的普及率逐渐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纳更多的知识,同时也逐渐提高了对新知识的接纳度与认可度。而区块链作为一种带有大量优点的新技术,在有利于各行业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会被多数人士接受。但区块链技术在当今社会认可度、接受度还比较低,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3.1.4技术分析(T)

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率逐渐提高,并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互联网,这为区块链技术在大众之间普遍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截至2018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23555块/32,半年增长0.53%。我国互联网运营商已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在网络层面支持IPv6的能力,未来互联网市场会在用户需求增多的条件下实现大幅度的增长。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善为区块链应用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环境。

3.2区块链应用可行性之行业竞争分析(SWOT)

3.2.1优势(S)

一是高度公开、透明性。区块链系统中,除各节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任何信息对所有人公开,因此,整个系统处于信息高度透明的状态。因为区块链的这一特点,可以大大减少对教师通过教师平台的作品的剽窃、盗版等行为;同时,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知识产权。二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可以通过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区块链网络。基于区块链的这一优势,可以将区块链与大数据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链,使教育资源及有效信息更加有效地共享。

3.2.2劣势(W)

目前,区块链在我国发展还很不成熟。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程度、社会认可度、接受度还比较低,且相关专业人士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还暂时停留在浅层的理论分析。因此,区块链在教育行业还处于市场空白状态,将区块链引入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对发展程度相对比较低下的教育行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3.2.3机会(O)

“区块链+教育”在我国目前还少有相关人员涉足,因此从一定角度分析,“区块链+教育”仍属于蓝海市场。它的许多潜在价值还属于埋藏阶段,如果相关教育企业把握住机会,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与收益。

3.2.4威胁(T)

鉴于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巨大优势,可能会吸引众多国内企业。把握住机会的企业会获得大量名气与收益,这可能会使后来进入的企业一直处于劣势。

4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培训方面的应用前景

4.1区块链技术在学生教育认证方面的应用

4.1.1教育认证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认证在如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未来的就业、生活等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根据如今的情况显示,目前社会上造假学历泛滥,这对企业和高校的招聘与招生产生了很大的困扰,同时也是对人才的不公平。以如今现有的技术对教育水平进行认证,需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对企业和高校来说成本太高。

4.1.2区块链下的应用前景

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学生教育认证的基础技术平台,学校可以将学生的各类证书以及学校对学生的相关评定信息至区块链平台。这种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及高校在鉴别人才时产生的相关成本还可以减小造假行为,提高就业市场的公平化。目前,印度已经有了Zebi的EduChain,他们的目的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帮助教育机构更加有效合理地管理学生的相关信息。

4.2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用

4.2.1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据相关情况来看,对高校的学术和创造性成果剽窃、抢占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打击了相关学术研究者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

4.2.2区块链下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拥有大量的相关优势。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窜改的特点,可以将大量的论文和创新作品等技术成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从而使系统生成不可篡改且永久有效的记录。通过区块链高度透明的特点,在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取证,从而保护知识产权。

5结论及政策建议

5.1本文的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的研究,发现集中关注点都在如今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区块链+教育”能改善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都对将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产生的效益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与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以及如何弥补“区块链+教育”在应用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而国内学者的研究点主要在“区块链+教育”的合理设想及美好展望。由此可以得出,“区块链+教育”在国内还属于蓝海市场,将区块链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教育培训行业,可以使教育培训行业获得更大的提升。本文通过运用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竞争分析等多个方法对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区块链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前景较好,具有多个优势;区块链可以降低教育认证的难度;区块链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区块链可以适当降低教育培训的成本。

5.2政策建议

5.2.1对于政府机构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培训行业被广泛应用后,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的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同时可以增大我国对人才和资源的利用率。这正符合我国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战略的前进,会对综合国力、社会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篇5

关键词:区块链;金融业;应用实践

一、金融区块链应用的意义

区别于传统互联网技术,区块链具有弱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征。区块链技术可能给金融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由区块链技术构建的金融生态,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模式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另一方面,人们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资产准确、快速地进行价值和信用转移。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对金融行业产生以下积极影响。

(一)降低金融机构运行成本,提升智能化水平

目前,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不仅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而且还将引发操作风险。区块链可以改进传统的经营模式,优化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智能化水平,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降低金融机构管理风险,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区块链利用特有的密码技术,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确保交易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区块链还能省去各种中间环节,加快结算与清算速度,实现全天候、实时到账,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三)加大金融机构创新活力,发展新兴金融业态

区块链在重塑传统业务模式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商业业务模式。一方面,区块链促进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如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展;另一方面,区块链加大金融机构业务之间的协调合作深度,通过源代码的开放与协作,催生了更多的金融业态,推动了新兴金融业态的出现。

二、当前江苏金融业区块链应用进展

(一)规划布局迅速铺开

人总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稳妥推进分布式账本等技术的验证试点和研发运用,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区块链相关发展规划与统筹部署。统计数据显示,共30家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制定了区块链发展战略与部署方案,占调研机构总数的40%。同时,科技投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各机构2020年金融科技资金投入总额为135.1亿元,比2019年增长23.9%,占营收比例由1.6%增加至1.8%(见表1所列)。统计显示,各机构金融科技人员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1-10月金融科技人员占比中位数为3.2%,比2019年提高1个百分点,70%以上机构的金融科技人员占比有所提升(见表2所列)。

(二)应用实践有序推进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牵头组织建设了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反洗钱关注信息共享区块链系统、国库非现场监管联盟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供应链产融服务平台等项目,在反洗钱、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票据业务、征信、函证等场景逐步开展应用,提升监管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此外,鼓励金融机构基于联盟链方式,发挥区块链跨主体、低成本构建互信的技术优势,探索综合民生、融资授信、交易存证等区块链应用,如江苏银行推出全流程线上化的物流动产质押融资产品、招商银行搭建物流链普惠云平台、苏宁银行加入区块链信用证系统、东吴证券参与上交所区块链存证系统建设等。

(三)产用融合不断深入

江苏银行、东吴证券、国联人寿等11个金融机构联合高校、科技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重点围绕区块链等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合作,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例如:江苏银行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展区块链技术研究,落地区块链跨行票据贴现业务;东吴证券与北京大学实验室联合研究可信区块链,主要用于数据保护、态势感知等安全场景;苏宁银行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解决不同平台之间数据共享的问题,并构建小微商户底层数据融合体系;苏州银行与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公司共建区块链技术实验室,围绕区块链底层技术、场景化服务与应用等方向开展研究。从初步统计的科研成果看,专利申请方面,有9家机构共申请了119项金融科技相关专利;专利授权方面,有7家机构共拥有32项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登记方面,有15家机构登记了软件著作权共计138项。

(四)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

积极发挥标准的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区块链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促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规范化发展。一是组织辖内金融团体积极制定区块链相关的团体标准,包括《长三角征信链征信一体化服务规范》《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存证应用规范》等,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二是鼓励金融企业积极制定区块链相关企业标准,通过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省内苏宁金融科技等共4家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入选《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2020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

三、存在不足

(一)技术仍处于探索期,应用尚未形成规模

目前区块链底层技术在可用性、可靠性、技术架构等方面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网络攻击通过新技术漏洞向消费者传递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分布式账本使用的密码技术本身可能被破解,给整个产品线带来巨大威胁;成熟的应用案列不多,场景挖掘有待提升,部分金融机构在项目建设中处于观望阶段。

(二)投入回报比还不高,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区块链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底层技术研发成本较高,回报难以保障;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地域和资金投入的限制,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较为困难,引进人才成本较高,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主要通过技术外包的模式开展项目建设。接近70%的机构反映缺乏既精通新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超过30%的机构认为本单位科技人才难以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三)监管机制尚未健全,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区块链创新应用的高速发展也正不断引发新的监管挑战,因涉及金融、工商、税务、司法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涉及层面广,统筹难度大,亟须建立一套适用于新兴科技发展的区块链治理模式与机制。此外,全国统一的标准供给不足,相关技术规范尚未形成,跨链互通难度较大。

四、应对策略

(一)统筹规划,务实推进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统筹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系统建设。二是加强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持,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提升风险技防能力。三是指导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在区块链技术探索、场景落地、产用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四是强化各类区块链金融标准的贯标落地,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区块链行业和团体标准编制。

(二)聚焦前沿,合力创新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智库等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搭建创新交流平台,加强区块链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参与信任机制、跨链技术、隐私保护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二是推进区块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借助科技公司的技术力量搭建安全可信的区块链平台,通过共建联盟链等方式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三)服务实体,深度融合

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在参与主体多、验真成本高、交易流程长的金融场景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做好长三角征信链项目,增加服务对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促进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深挖应用场景,推动集成创新。

(四)管控风险,创新监管

一是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对现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挑战,防止区块链技术风险与金融业务风险叠加产生风险扩散效应。二是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契机,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区块链金融创新应用开展测试,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提炼优秀实践和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区块链金融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2020)[R].2020.

[2]周猛,高峰.商业银行运用区块链技术现状与前景探析[J].商业银行,2018(7):46-53.

篇6

关键词:博物馆;区块链技术;档案管理;创新思考

前言:在新时期,博物馆想要实现良好的建设和发展,便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档案信息管理来支撑。博物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质量高低与否,能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保护产生重要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博物馆在档案信息 管理方面已经逐渐实现数字化,而且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博物馆档案信息泄露、档案信息过渡使用以及认证繁琐等不足之处依然明显,这些问题值得博物馆自身展开深思和探索。

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价值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开始走入数字化时代,这对于传统纸质版的博物馆档案信息管理来说,属于一种跨越式的进步[1]。但是在博物馆档案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同时,一系列不足之处以及问题也在日益 凸显。博物馆中的档案信息属于文物的重要载体,其具备着强烈的私密性,但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博物馆档案信息呈现出一种过渡分享的状态,这致使博物馆档案信息不断发生泄漏问题,其安全性和隐秘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由于博物馆档案信息的收集 渠道相对复杂,导致很多信息的收集并不够完整,再加上共识机制的缺乏使得这些庞杂的信息不断交织混杂,导致其认证方面极为困难,而目前博物馆档案信息的认证方式较为繁琐,使得用户无法获得良好体验,严重限制了博物馆社交功能的充分发挥。而将区块链技术 应用到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中便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现如今的区块链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现状,其具备的可追溯性以及信息不可篡改等特点,不但能够“追踪”由于博物馆档案信息过渡分享而产生的侵权行为,同时还能够在加密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博物馆档案信息 不被擅自篡改[2]。此外,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自治性以及分布式记账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博物馆档案信息鉴定困难以及信息认证与筛选流程复杂的问题,可以构建出一个基于“地址”而不是“个人身份”的共识机制。 利用设置Time Stamp固化模块,可以打造一个智能化的认证服务程序,这个程序能够将认证材料给出的一段信息编辑到区块链中,同时设置Time Stamp使得这段信息能够被确认公开,实现可公开化查询,如此能够有效提升博物馆档案存储信息的智能化认证效率。除此之 外,区块链还具备去信任化以及智能合约等特点,这些特点能够使得博物馆档案信息实现有效的同步互验,从而保证各种不同信息能够自动化以及程序化地进行安全流转,同时还能够极为便捷轻松地查验一些不可篡改的博物馆档案信息。

区块链技术的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思考分析

积极打造分布式博物馆档案信息存储模式

从博物馆当管理现状来看,多数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都依托于中心化网络,利用中心路由器等方式将档案信息展开有效储存[3]。而中心路由器主要是指具有两个以及多个网络位置的链路,我国博物馆档案管理系统一般都具 有多个网络位置链路,这些链路的主要特点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在某个链路收到外来攻击时,博物馆整个档案管理系统中储存的档案信息都会受到攻击和破坏。而区块链技术自身具备去中心化的特点,这个特点能够使得博物馆档案管理系统摆脱对中心化网络的 依赖,让所有的档案信息能够以分布式的形态存储到各个不同的节点之中,而且每个节点都能够完整地将数据信息进行记录。由于节点数量多,并且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当系统遭受黑客攻击时,只有被攻击节点中的信息能够丢失,而其他节点中的档案信息依然可以 完整无损的被保留下来,如此便可以有效改善传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不足之处。

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强博物馆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

在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加强档案信息的保密性以及安全性[4]。虽然区块链平台上所存储的交易信息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不过账户身份信息却以非对称的形式展开了有效加密处理。在对称加密过程当 中,解密以及加密时所用到的密码属于同一套,因此,黑客如果攻克了加密密码随之解密密码也便可以轻易获取。而区块链中的非对称加密则为博物馆档案数据信息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可靠的加密方法,非对称加密利用的密钥呈现出一种不对称性,可以分为“私钥”和 “公钥”两种。私钥属于一种核心保密措施只能交给一方进行保密管理,坚决不能向外泄露,而公钥则能够发送给任何一个请求人。公钥和私钥两者之间如果有一个展开了加密,在解密的时候便需要另外一个钥匙才能够解开,从而为博物馆档案信息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安 全保障。

积极构建交易和认定的智能合约

博物馆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博物馆中的研究人员将会面临更为繁琐的档案信息管理问题,而如何保证在博物馆发展建设过程中各项博物馆档案信息不再被过度的使用并且产权不受到侵犯,属于目前急需进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博物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 运用区块链智能合约便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区块链智能合约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协议,其存在的价值是能够提供、执行以及验证合约,能够明显体现出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智能合约相对传统合约来说其优势在于能够在不依靠第三方存在的前提下,利用计算 机程序代码自动生成并且执行一种具有可追溯性、安全自动化以及不可逆转性的交易过程。

例如:在对不同国家馆际档案信息进行翻译时,在其中一方提出请求之后,另一方应在具体规定时间之内将任务完成。这个过程中,两方之间只需要构建一份智能合约即可,同时在合约当中要设定好各种服务事项以及要求明细等内容,当智能合约启动之后,便 会自动根据合约内容展开执行,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双反构建任何信任关系,而一旦出现违约问题时,智能合约可以自主规避违约方对另外一方所造成的损失。

结语: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博物馆档案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给予足够重视,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甚至消除这些问题,从而 不断优化和加强博物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使得博物馆档案信息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不断推动我国博物馆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9,(8):54-55,64.

[2]周子杰.区块链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场景探究[J].通讯世界,2020,27(4):103-104.

篇7

引言

数字货币正在以狂暴的速度逼近我们,数字货币将改变世界的展望已经十分清晰,互联网极客、互联网创客、金融巨头等纷纷投身数字货币世界中,各国政府也加入进来。2017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的召开意味着数字货币走进公众和政策的视野更快了。但世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与讨论目前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一些前瞻性的应用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或者集中在B端客户,对C端客户的应用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将通过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的方法拓展数字货币的应用市场,融合B端客户和C端客户的需求,创建一个立体化的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帮助数字货币更早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数字货币必须有具体丰富的应用场景

?底只醣沂歉鼋鹑诓?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如果数字货币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虽可以提高社会运转的技术效率,但将无法提升整个社会运行效率。数字货币必须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告诉人们在何时、在何地,如何更好地使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具体应用场景的开发与使用需要一个真实的落脚点,而区块链金融小镇可以是数字货币应用的聚集地,可以不断创造数字货币更多的应用场景。

(二)数字货币的功能必须全面开发

货币除了必须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功能。数字货币要被广泛使用也必须拓展丰富的功能应用场景,仅仅单一的功能无法让数字货币走的更远。数字货币可以对区块链金融小镇居民的工作进行价值尺度,可以用于小镇居民的购物消费,帮助实现价值流通,也可以对价值进行贮藏用于未来的消费,或者进行投资增值,还可以与小镇外部的世界进行贸易结算和金融结算,与国外的金融小镇实现价值交换。

(三)区块链金融小镇可以囊括丰富的社会元素

小镇一般指县以下人口集中而且有商业的居民点,小镇内可以有包含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内容。区块链金融小镇可以在数字货币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小镇内居民餐饮、购物、教育、医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完整的应用。区块链金融小镇就是个以数字货币为基础的“小社会”,既可以让小镇更具最新科技感,成为前沿先驱,也可以让数字金融更具落地感,增加数字货币的实用性,这将是数字货币与社会生活的完美结合。

(四)区块链金融小镇是政府可控范围内的试验田

数字货币的崛起离不开其去中心化的特点,现在接受度最高的比特币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易,但去中心化的特点与政府中心化管理存在天然的矛盾;所以,现在区块链分化出公有链和私有链两种类型,各有优缺点,两条链未来争夺的焦点是到底谁的效率更高,理论层面的分析最终需要经过现实的检验,正如创业的成功必须经过N次的试错,数字货币的成长也必须经历真实市场的考验。区块链金融小镇可以成为数字货币的试验场,因为小镇是最小的行政单元,是在政府高度注视下和行政管理范围下进行的一次数字货币改革尝试。

二、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难点

(一)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技术壁垒高

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过去十分钟内所有数字货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一种新形式,将建立人脑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全新接口和共享界面。区块链技术涉及密码学、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技术,一般的技术人员短期很难掌握。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还必须在完全掌握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前提下,开发出适用于普通技术人员创建应用的第二层或第三层应用技术平台。

(二)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人才难觅

区块链金融小镇的建设不仅需要众多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大量懂金融、房地产和商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短期是很难培养出来的。这类人才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能力,需要具备极强的多学科学习能力,需要边干边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需要集合良好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字货币是科技与金融的完美结合,这两个领域的人才都是高端人才,小镇建设与运营是个传统行业,这个领域的人才是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人才,所以,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需要端得起来又能放下身段的综合人才。

(三)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资金筹集挑战强

区块链金融小镇是个融合科技、金融与地产的创新型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将非常大,此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运用传统的投融资方法无法解决资金问题。区别于传统的住宅地产,区块链金融小镇的多元化业态决定了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较长,项目是“运营型”和“创新型”,而非“抛售型”,这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融资的难度,短期无法确认盈利模式和规模,更符合风险投资者的偏好。区块链金融小镇项目未来的想象空间巨大,但风险性也较大的,使得项目融资的挑战性极强。

(四)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项目管理难度大

区块链金融小镇是个从零开始的项目,从规划到建设,再到运营,中间每个环节都要加入数字货币的应用,让项目的管理难度大大提高。区块链金融小镇项目管理涉及到多目标多主体多维度的管理,需要平衡好各种项目资源,在做好资源优化的同时,必须时刻强调数字货币的应用创建,丰富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所以区块链金融小镇项目管理是在时间、资源和创新的三重约束下进行最优化探索,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组织方面的问题;需求控制方面的问题;计划和控制方面的问题;项目执行方面与项目估算方面的问题。

三、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系统构建

(一)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技术系统

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技术系统需要包括四个层面的技术:技术源码层、智能合约层、系统开发层和商业应用层。首先,区块链的技术源码层是建立在共识机制(POW、POS、DPOS)上的源代码,目前最成功的是Bitcoin的源码,结合未来区块链金融小镇的需求,可以编辑出适合小镇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层可以自动化帮助各项交易快速实现,目前市场主流是瑞波(Ripple)和以太坊(Ethereum)开发的智能合约系统;系统开发层是在前两层的基础上为区块链金融小镇搭建出完整的架构系统,为数字货币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商业应用层是数字货币在区块链金融小镇的具体应用,可以涉及工作、生活与消费的各个方面。

(二)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人才系统

一方面区块链金融小镇的建设与运营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金融小镇本身也是个人才的汇集地,所以区块链金融小镇的人才系统可以包括:人才学习系统、人才交流系统、人才评定系统和职业拓展系统。人才学习系统是指与小镇相关的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知识,未来可以成立区块链小镇社区大学,服务于此体系;人才交流系统是指小镇人才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交流,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都具有互联网开放和透明的特?c,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人才的各项能力水平;人才评定系统是指为各种不同人才和人才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帮助发现最大的价值工作空间,帮助人才找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职业拓展系统是帮助人才全面成长,拓展其在区块链金融小镇和数字货币应用领域更宽广的舞台。

(三)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资金管理系统

区块链金融小镇的资金管理系统包括:融资系统、投资系统和营运资金管理系统。融资是区块链金融小镇资金管理系统的首要功能,政府、机构、个体将成为融资的主要对象,区块链金融小镇服务于国家的“数字金融”战略,需要国家资金的支持,区块链金融小镇也是个独立的商业项目,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机构和个体的投资;投资方向包括区块链金融小镇的物理空间建设、数字货币网络系统建设、数字货币应用系统建设和市场运营方面的投资,每项投资都必须结合时间进度管理和投资收益分析管理,提升投资的效率和效益;营运资金管理系统是对整个区块链金融小镇的现金流进行管理,保证小镇健康有效地建设与运营。

(四)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项目管理系统

区块链金融小镇的项目管理系统包括:工作分解(WBS)系统、关键路径(PDM)系统、进程管理系统、资源优化系统、项目评估系统。工作分解系统是对区块链金融小镇的工作体系进行分拆解析,确定核心工作、重要工作、次要工作的性质,并责任到人。关键路径系统是构画出区块链金融小镇建设与运营的路线图,有序有效地推进工作进程。进程管理系统是在上述两项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时间管理,确保小镇如期建设运营。资源优化系统是整理区块链金融小镇的所有相关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帮助创造最大价值。项目评估系统是在项目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展开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或发现问题,为更多更快更好地建设区块链金融小镇储备知识经验。

四、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运行机制

(一)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价值贡献机制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区块链将改变价值传播的方式,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人们所持有的价值形态正在转向数字资产。在区块链金融小镇获得数字货币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在区块链金融小镇的工作进行价值贡献。小镇的工作涵盖了建设与运营等多个方面,可以申请在小镇进行全职工作,也可以利用业务时间帮助小镇完成部分工作,每份工作根据市场行情运用数字货币进行计价,实现价值创造过程。二是小镇的相关供应商或合作者也可以根据贡献获得小镇的数字货币。三是直接购买,区块链金融小镇是个小的试验田,离不开整个社会大市场,用现在通行的货币直接购买数字货币,也是对小镇价值的一种认可。

(二)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价值交易机制

在获得数字货币后,区块链金融小镇必须建立价值交易机制,帮助每个小镇居民更好地使用数字货币,这种价值交易的用途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消费,每个人可以用数字货币在小镇内进行餐饮、购物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二是教育医疗,用数字货币可以在区块链金融小镇购买到这种特殊的社会产品,帮助居民安心愉快的在小镇内生活。三是投资理财,数字货币作为金融产品,也必然具备投资理财的特性,区块链金融小镇可以挖掘金融需求,为小镇居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构建区块链金融小镇拓展数字货币应用的价值保护机制

区块链金融小镇是以数字数币为基础的小社会,为了让小镇安全健康的运行,必须建立有效地价值保护机制,此机制应该包括:一是网络安全机制,虽然区块链本身是基于密码学产生的,安全系数极高,但我们还需要在网络的软硬件方面进行安全保障。二是投票决策机制,区块链金融小镇将是去中心化的小社会,所有社会公共事务将由居民进行直接投票表决,保证小镇健康运行。三是纠纷处理机制,区块链金融小镇具有智能合约的支持,绝大部分的行为是事先约定的,但可能会遇到一些未能考虑到的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准备好纠纷的处理机制。

篇8

区块链能够对审计进行的补充

区块链所具有的以下特点可以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支持。以去中心化、去信任为核心目标区块链利用点对点的分享技术和私钥、公钥加密技术将交易实时传播到全网并利用哈希散列对所有的交易都盖上带有时间戳的电子签名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取消“第三方中介”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假如现在有A、B两公司需要进行交易,而A公司与B公司之间由于都没有掌握到对方的全部信息,导致双方都不互相信任。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交易,那么就必须由一个双方都认可并且信任的第三方来进行中间协调,类似于现代的消费者、电商与支付宝之间的关系。但是要借助这样的第三方进行交易同时也意味着手续费的存在,以及进行交易的双方都必须遵守第三方所定下的规则。这无疑增加了交易成本,并在另一层面上为交易带来了不便。而区块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承担起其中的第三方的职责,缓解这些不便。作为一个已经被设定好,在一般情况下都将按照预先设定执行计划的程序,无疑更显中立,再加上在设定好之后便可以自动运行,在节约了财务成本的同时,更能节省审计成本。公开透明、防篡改担当可靠的中间机构还仅仅是其中的功能之一,区块链的在财务领域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其分布式账本的技术。虽然称之为“账本技术”,但这只是一种抽象的形容,可以比较直观地将其理解成一个数据库,一项交易会产生一条信息,多条信息集合成一个区域,众多区域的集合,就是一个完整的账本了,也就是狭义的区块链。在未来可能来临的区块链系统中,账本的记账权、查看权不是被一个、或者是几个公司所把控,而是由所有公司共同参与,任何一条记录被改动后,该改动的具体情况都会被广播至全网。除此之外,如果破坏了其中一条数据,就要对以后的所有数据进行修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篡改数据的难度很大。另外,在该系统中,如果有人在某节点篡改了数据,那么这个更改后的数据要发送到全网审核。由于篡改后的数据与自己本地的数据不匹配,所以其他各个节点是不会接受这个被篡改后的数据,因此,普遍认为,区块链是不可更改的。正是基于这种不可修改的特点,如果区块链技术能够在企业的财务领域广泛的应用的话,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舞弊成本。以前,企业只需要对自家的账本做手脚;未来,多方数据在系统中都能够很方便地查到。因此,应用新技术后,通过只修改自家数据来进行作假的手段将不再能行得通。

康美药业及舞弊事件简述

公司简介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18。成立二十多年以来,康美药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现在全国范围之内拥有一百四十余家企业,其业务规模占到了全国中医药产业的七成。公司拥有七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被评为全国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申请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高达540多种,其知识产权和智能制造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在2018年,更是达成了1400亿元市值的巅峰成绩。

舞弊事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医药界的领军人物,却在2018年的年底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声称怀疑康美药业在财务报表披露方面违法违规,要求其接受立案调查。随后,在2019年,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2018年的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年4月29日,该公司对其2017年年终财务报告中的20多个重大项目进行了差错更正,其中货币资金更正数目高达299.44亿元,除此之外,公司在营业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也分别多计了88.98亿和102亿元。如此巨额的改动,很难让人相信是真的出现了差错,连审计人员都没能发现,导致三年后在证监会的提醒之下,才终于对“失误”进行改正。经过证监会5个月的调查,证实了康美药业的确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造假: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康美药业利用这两点炒作自家股票,所以在此次造假事件曝光后的短时间内其股价不跌反增,原因就在于它进行的内部操作。

区块链的应用对康美药业审计的积极作用

根据上文提到的区块链的特点,结合审计需要,可以合理推断,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财务领域之后,可以对康美药业的审计质量有以下几点提高:1.利用区块链可以在交易完成之后即刻入账,更加自动化,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也可以将出具年报的时间提前,更加真实、及时地将企业的情况反映给投资者。很多舞弊的案例中,企业因业绩没有达到预定的标准而选择篡改财务数据,而这些企业大多会选择对过去的三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进行篡改,以避免第四季度数据不自然的情况。以康美药业一案来说,如果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在交易后系统立刻即时入账,而后期的修改成本又极高,那么公司恐怕也很难伪造出数额如此夸张的款项,进而对其利益相关者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害。2.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记账后全网广播等特点,使得企业做假账的成本大大提高。如果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只篡改自家的账目,则很可能与全网的其他数据对应不上,存在出入,而如果联合其他关联公司公司共同造假,必然会增加其成本。康美药业的主要造假手段之一便是通过联合关联方进行财务数据的修改。在引入区块链技术之后,康美药业如果想采用相同的手段进行舞弊,就需要把握数量更庞大的节点,进行更“缜密”的策划才能实现它的造假计划,势必提高其造假难度。因此,区块链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康美药业舞弊行为。正是因为以上几条影响,所以可以合理推断,区块链的应用可以合理增强公司财务报表的质量,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

区块链在审计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风险及建议

篇9

贵州燃气:股票停牌核查

易见股份:公司股票明起停牌核查

游久游戏:公司股票停牌核查

恒银金融:公司股票停牌核查

宣亚国际:子公司涉及区块链但持股比例较小

科蓝软件:在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投入占公司研发费用比例极低

神州泰岳:合资公司业务“泰奇猫”不属于ICO或IMO变相融资行为

航天信息:区块链相关技术在公司未形成任何相关产品或应用、销售

中元股份:积极成为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医疗的开拓者

赛福天:筹划重大事项明起停牌 或涉重大资产重组

瀚蓝环境:股东拟清仓减持9.92%股份

大商股份:获大商集团及大商管理举牌 持股达25%

艾格拉斯:巨龙控股拟减持公司不超1.95%股权

海汽集团:股东拟减持不超1%股份

莎普爱思:一次性单剂量药用低密度聚乙烯滴眼剂瓶专利无效

京东方A:获63亿元债务豁免 2018年预计增利9亿元

锌业股份: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预计增利3300万元

沃森生物:9价HPV疫苗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新药注射用FN-1501临床试验获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

杉杉股份:子公司拟逾50亿元投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中国中冶:2017年新签合同额6028亿元 同比增20%

安达维尔:全资子公司获得二级军工保密资格

小商品城:拟2亿元与上海圆通等设立合资公司 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巴安水务:中标城市路网建设提升改造PPP项目

富煌钢构:2017年新签销售合同额同比增长46%

陆家嘴:与老佛爷百货签订联营合同

东方市场:投建吴江盛泽燃机热电联产项目

金固股份:退出参股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停复牌>>>

篇10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金融科技

一、新时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背景

2014年9月,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和发展,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截止2015年7月,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7000万,而这7000万企业中大部分还处于一种小散乱弱的状态,没有进入应有的发展轨道。同时,随着中国供o侧改革进入深水区,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对于供给侧、产业端的优化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而其中作为中国实体经济主力军的中小企业的活力以及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和激活。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在财务、法务、税务、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很难满足银行发放贷款的硬性要求,针对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融资体系、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于回款不及时,而出现资金缺口,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未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利用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合作关系,通过存货、应收账款、购货单等作为抵押,并依靠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之授信和提供担保,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实质交易和合作关系,从一定程度降低融资风险。由此,以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为中心的“1+N”融资模式成为不同供应链中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也成为供应链金融的典型形式。然而,此种模式虽然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效加快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流转速度、提高整个链条的经营效率,但是核心企业为此往往需要承担很大担保和信用风险,因而对此并没有太大意愿。目前较为可行的方式是核心企业通过建立融资平台,一端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另一端对接资金方、或者利用自有资金,并从中赚取息差,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为核心企业带来一定收入。然而这种模式由于息差的引入,又一定程度的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从整体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供应链看成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载体,资金、货物和信息在这样一个链条当中不断的高速流转,而每一项流动中都包含了链条中企业的经营信息,形成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刻画。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随之产生。与此同时,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一方面,物流成为了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积累了整个供应链中企业的物流信息,一定程度反应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情况,以此来判断被用作贷款抵押物的货物、应收账款、购货单的真实性,由此产生了“物流+N”的模式,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被大型的物流公司所替代,因其拥有的整个物流链条的信息,从而从一个侧面完成了对中小企业的征信和风险把控。虽然以物流数据为基础的风险定价的引入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风险成本。但同样的问题,物流企业如果作为征信的一方或者担保的一方,势必会加大物流企业的风险,降低核心企业参与意愿,如果作为融资中介和服务的提供方,势必会加大供应链内部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三、数字智能时代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建议

随着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被采集和积累,并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信息和贷款的偿还能力,从而综合判断融资的风险程度,实现风险的合理定价。以制造业为例,将从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入库、出库运输、以及下游企业的验货查收的全部数据作为企业征信的依据,可以有效减少利用虚构的存货、应收账款、购货单等交易凭证进行骗贷的风险,一定程度减小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的风险,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大幅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减少了资金端和融资端的中间链条,从而一定程度降低中间成本,同时随着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互联网化,很大程度提高了非标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加快了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供应链金融资产的有效流通,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相应金融资产流动性的提高,融资过程流动性问题所带来的溢价随之减少,从实质上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目前随着金融科技进入2.0时代,互联网金融也进入到了智能金融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让原先大量需要人工处理的数据分析变得更加高效,并且人工计算很难完成的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解构工作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有效完成,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深度,通过深度解读供应链中的交易数据,还原中小企业的真实价值,尤其是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固定资产相对较小的企业,通过企业经营数据的解构和分析,对财务报表进行更加详尽的注释,让企业的报表更加具有信服力。金融科技2.0时代,供应链金融另一个重大突破应当是区块链技术的使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让供应链和产业链上的所有公司之间的交易有迹可循,完整追溯和还原。从根本上降低企业骗贷的风险,完善整个供应链的信用体系,并且区块链的多中心分布式的体系,可以真正的做到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实现资金和资产端直接对接,增强信用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全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让广大的中小企业真正能够换发出对于经济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具体的发展建议如下:

(1)建立供应链自身的物联网体系,并充分发挥不同的智能硬件设备对于数据的采集能力,并将之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体系相融合,收集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每个节点的详细数据,记录完整的供应链运行情况,形成供应链金融企业资质评价基础,并成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应用的基础。

(2)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库体系,以此形成有效的的企业资质评价体系。将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技术数据、以及人力数据等录入数据库,并形成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企业形成全面的征信和嗜菲兰郏充分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征信确实所带来的风险溢价,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3)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之上,建立供应链所有公司的知识图谱,解构整个供应链内公司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交易关系以及合作关系,在企业自身数据征信的基础之上,通过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关系,网络结构,进一步完善对于公司的精准画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根据企业的特征,实现个性化的金融、法律、财务以及其他周边服务。

(4)运用区块链技术,初步建立针对整个供应链内部的区块链体系,并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的功能,将之与区块链体系相结合,完整记录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供应链企业与外部企业的价值交换和债权、股权等金融资产的交易记录,在降低供应链金融本身风险的基础上,充分激活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活供应链自身活力的同时,充分引入外部有效资源,补强供应链体系,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郝振超.关于我国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简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2):147-148.

[2]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V33(4):80-86.

[3]何丹,陈茵.我国供应链融资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J].中国市场,2016(32):51-52.

[4]周立群,李智华.工业4.0时代的供应链金融[J].中国物价,2016(5):137-139.

[5]许亚岚.供应链金融风口来袭[J].经济,2016(26):40-48.